TW201141908A - Polyoxyalkylene polyol, polyol in which polymer is disperse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same - Google Patents

Polyoxyalkylene polyol, polyol in which polymer is disperse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41908A
TW201141908A TW100115098A TW100115098A TW201141908A TW 201141908 A TW201141908 A TW 201141908A TW 100115098 A TW100115098 A TW 100115098A TW 100115098 A TW100115098 A TW 100115098A TW 201141908 A TW201141908 A TW 2011419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l
polymerization
mass
polymerization step
produc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5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yuki Sasaki
Naohiro Kumagai
Takashi Ito
Hisakazu Harada
Akio Horie
Chitoshi Suzuki
Takeaki Arai
Masahito Furumi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86165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14190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41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190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66Polyethers having a low unsaturation val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29Polyether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33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 C08G18/4837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 C08G18/4841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end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48Alkali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63Metal cyanide catalysts, i.e. DM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9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r apparatu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01/00Manufacture of cellular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08Foam properties flexi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41Foam properties having specified density
    • C08G2110/005< 50kg/m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41Foam properties having specified density
    • C08G2110/0058≥50 and <150kg/m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83Foam properties prepared using water as the sole blowing ag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Polyethers (AREA)

Description

201141908 六、發明說明: c發明戶斤屬之技術領域3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聚氧伸烷基多元醇及其製造方 法、使用該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及其製 造方法,以及使用該聚氧伸烷基多元醇及/或聚合物分散多 元醇之軟質聚胺曱酸酯發泡體及其製造方法。 t先前技冬好3 背景技術 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以下亦僅稱為軟質發泡體)可 藉由在胺曱酸酯化觸媒、泡沫穩定劑及發泡劑的存在下使 多元醇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反應來製造。 軟質發泡體係可用作為例如座椅構件(座椅軟墊或座 椅靠背)的材料來使用。 特別是在汽車用座椅構件中,重要的課題為藉由抑制 軟質發泡體之物性的降低,以及軟質發泡體之低密度化或 薄化,來達成座椅構件之輕量化。 例如,作為軟質發泡體的原料來使用之聚氧伸烷基多 元醇係使用由氫氧化鈉、氫氧化斜等驗金屬的氫氧化物所 構成之觸媒(以下亦稱為鹼觸媒),使環氧丙烷(以下亦稱為 p 〇)等的環氧烷對多價醇等的起使劑開環加成聚合來製造。 又,在使PO對起使劑開環加成聚合後,藉由將環氧乙 烷(以下亦稱為EO)開環加成聚合而於末端形成嵌段聚氧乙 烯鏈,使末端羥基為1級羥基亦受到廣泛實施。由於1級羥 201141908 基與2級經基相較下反應性尚,藉由提高末端羥基中1級輕 基的比例(1級化率),可提高製造軟質發泡體時的硬化性^ 然而,在使用鹼觸媒來製造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方法 中,由於會以副產物的形式生成具有不飽和鍵之單元醇 (mono-ol)之故,所得到的多元醇總不飽和度會變高。總不 飽和度高的多元醇容易產生強度或耐久性之降低。 質發泡體經低密度化後,樹脂強度會不充足,且硬度容易 降低。 在此,於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提案有藉由使用 複合金屬氰化物錯合物觸媒(以下亦稱為DMC觸媒)來製造 總不飽和度低的聚氧伸烧基多元醇之方法。 又,在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的方法中,在使用 DMC觸媒令PO對起使劑開環加成聚合後,為了使末端的羥 基成為1級羥基’使用鹼觸媒來進行EO開環加成聚合(EO蓋 帽(cap))。 然而該方法係因為以下的理由,末端經基的1級化效率 相對於EO加成量為差之故,製造軟質發泡體時的硬化性或 所獲得之軟質發泡體的·屋熱财久性易不充足。 即,在使用DMC觸媒之PO開環加成聚合反應中,雖然 大部分為PO之未鍵結有甲基的C-0鍵結斷裂之β-斷裂,但 亦有一部分生成鍵結有該曱基的C-0鍵結斷裂的α-斷裂。依 α-斷裂,形成側鏈的曱基夾著醚鍵結而鍵結至相鄰2個碳原 子之結構,此結構在末端時形成1級羥基。另一方面’若依 β斷裂,則形成在鍵結有側鍵甲基之2個碳原子間隔著醚鍵 201141908 結及伸曱基之構造(頭對尾(Head-to-Tail)鍵結),此結構在末 端時形成2級羥基。形成該頭對尾鍵結鍵結之比例(以下稱 為Η-T鍵結選擇率)通常為90至94%左右。 因此,在使用DMC觸媒來將PO對起使劑開環加成聚合 所得到之多元醇,即進行EO蓋帽之前的中間多元醇中,末 端經基的90至94%左右為2級羥基,其餘的10至6%左右為1 級經基。如此,對末端混合存在有1級羥基及2級羥基之中 間多元醇,若使用鹼觸媒來將EO開環加成聚合,1級羥基 之反應性高之故,所供給的EO在與2級羥基相較下,較容 易加成於1極羥基。由於當EO加成至1級羥基時,其末端會 成為1級羥基之故’進一步供給之EO在與2級羥基相較下, 也易於加成於該EO末端的1級羥基。 ' 對如此混合存在有1級羥基與2級羥基之中間多元醇, &gt; EO的加成無法均勻地發生,末端丨級羥基越多則獲得預 定之1級化率所需之E0加成量就變多。即,Η-T鍵結選擇率 越低,則相對於E〇加成量之末端羥基的丨級化效率就越差。 另一方面’使用鹼金屬觸媒將p〇對起使劑開環加成聚 合所獲得之多元醇係末端的Η-T鍵結選擇率約為1〇〇%。若 對該多元醇進行E〇蓋帽,即可以少量的EC^〇成量得到預定 之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然而,若使用鹼金屬觸媒,則總不 飽和度變高,而無法製造作為目的之總不飽和度低的聚氧 伸烧基多元醇。
原本’由於EO較ρ〇親水性高之故,EO加成量變得越 多則軟質發泡體的溼熱耐久性容易降低。另一方面,若EO 201141908 的加成量變少,則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變低,硬化性降低。 在專利文獻3及4中,記載有使用峨腈(phosphazenium) 化合物作為觸媒來製造Η-T鍵結選擇率在96%以上之多元 醇的方法,但相較於使用DMC觸媒的情況,因需要大量的 觸媒而在經濟上不利。 在專利文獻5中,記載有在起使劑與DMC觸媒的存在 下,將環氧丁烷(oxetane)及環氧丙烷開環共聚合來製造末 端具有來自環氧丁烷的1級羥之多元醇的方法。 在專利文獻中記載有,在起使劑與DMC觸媒的存在 下,使環氧乙烷與1,3-環氧丙烷(環氧丁烷(oxetane))類的混 合物反應來製造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高之多元醇的方法。 然而,環氧丁烷因供給量有限而較為高價,在經濟上 不利。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5】 【專利文獻6】 C發明内容3 發明揭示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特許第2616054號公報 特許第2616055號公報 特開平11-106500號公報 特開2000-230027號公報 特許第4273876號公報 特開平4-300920號公報 201141908 依據在專利文獻及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方法,因藉由使 用DMC觸媒可製造總不飽和度低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之 故’可藉由使用此來改善軟質發泡體的強度及耐久性,或 可改善伴隨低密度化之硬度降低。然而,如上所述,因相 對於進行EO蓋帽時之EO加成量的末端羥基1級化效率差之 故’軟質發泡體之硬化性與溼熱耐久性難以並存。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情況所完成者,其提供一種聚氧 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方法,其可製造即使總不飽和度低、 氧伸乙基含有量少,末端羥基之〖級化率仍高的聚氧伸烷基 多70醇;及藉由該方法所獲得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聚合物分散多元醇的製造方 法’係製造即使基底多^醇之總不飽和度低且氧伸乙基含 有篁少’末端祕之丨級化率仍高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及 藉由該方法所獲得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又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軟質聚胺甲酸醋發泡體的製造 =法’係可獲得強度及耐久性良好的軟質發泡體 ,且能獲 付更化I·生良好’即使將軟質發泡體低密度化及/或薄化,物 ㈣良好之軟質發紐的製造方法;以及藉由該方法所獲 得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有下述要旨。 [1]=?,基多元醇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 的存在下,使環童―,屬氰化物錯合物觸媒(ai) ’元或環氧丙烷與環氧乙烷的混合物對 201141908 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而得到第i中間多元醇; 〇第2聚合步驟,其係在第1聚合步驟之後,在由驗金屬的 ^化物^或驗金屬的醇化物所構成之聚合觸媒㈣的存 下’使環氧丙烧開環加成聚合而得到第2中間多元醇;以 及 ^第3聚合步驟,其係在第2聚合步驟之後在由驗金屬的 乳氧化物及/或驗金屬的醇化物所構成之聚合觸媒㈣的存 在下,使環氧乙钟環加絲合而得縣氧敎基多元醇 (Al)〇 [2] 如上述[1]之聚氧伸烧基多元醇的製造方法,其中聚氧伸 烧基多元醇(A1)之氧伸乙基的含有比例為5〜25質量%。 [3] 如上述[1]或[2]之聚氧伸烧基多元醇的製造方法,其中前 述第2聚合步驟之環氧丙烷的加成量係每丨莫耳前述起始劑 之官能基為0.28〜3.00莫耳環氧丙烷。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方 法,其中在前述第2聚合步驟後,末端羥基中丨級羥基的比 例為4%以上。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方 法,其中聚氧伸烷基多元醇(A1)的總不飽和度為〇.〇5meq/g 以下。 [6] 如上述⑴至[5]中任一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方 法,其中前述起始劑之平均官能基數為2〜6,且該製造方法 係以使聚氧伸院基多元醇(A1)之羥值成為5〜56mgKOH/g之 方式進行聚合。 201141908 [7] -種聚氧伸院基多元醇(A1),係以如上述⑴至问中任一 者之製造方法製得者。 [8] -種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Γ)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 有第4步驟’其係使用如上述[7]之聚氧伸烧基多元醇(αι) 做為基底多元醇,且在基底多元醇中使具有伸乙基性不飽 和雙鍵之單體聚合。 [9] -種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1,Η系以如±述[8]之製造方法 製得者。 [10] -種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製造方法,具有發泡步 驟,其係在觸媒(C)、發泡劑(D)及泡沫穩定劑(Ε)的存在下, 使多元醇(Α)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Β)反應者; 且,該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多元醇(Α)係在多元醇 之100質量°/。中含有10〜100質量。/0的如上述[7]之聚氧伸烷 基多元醇(Α1)及/或如上述[9]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Γ)。 [11] 如上述[1〇]之軟質聚胺曱酸酯發泡體的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多元醇(Α)之100質量%中含有1〇〜9〇質量%之前述聚合 物分散多元醇(A1')以外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2)。 [12] 如上述[1〇]或[11]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製造方 法,其中前述發泡劑(D)係僅由水構成。 [13] 如上述[10]至[12]中任一者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 製造方法,其更使交聯劑(F)存在於前述發泡步驟中。 [14] 如上述[10]至[13]中任一者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 製造方法,其中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的使用量以異氰酸酯 指數計係70〜125的量。 201141908 [15] —種核心密度為2〇〜1 〇〇kg/cm3之軟質聚胺甲酸醋發泡 體,係以如上述[1〇]至[14]中任一者之軟質聚胺甲酸醋發泡 體的製造方法製得者。 [16] —種汽車用座椅構件’使用有如上述[15]之軟質聚胺甲 酸酯發泡體。 發明效果 依照本發明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方法’可製造 即使總不飽和度低、氧伸乙基含有量少,末端羥基之1級化 率仍高的聚氧伸烷基多元醇。藉由使用該聚氧伸烷基多元 醇來製造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可得到強度及耐久性良 好的軟質發泡體。軟質發泡體製造時的硬化性亦為良好。 又可抑制伴隨軟質發泡體的低密度化所造成之密度降低, 得到即使將軟質發泡體低密度化及/或薄化,物性仍良好之 軟質發泡體。 依據本發明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的製造方法,可製造 即使基底多元醇的總不飽和度低、氧伸乙基的含有量少, 末段經基的1級化率仍高的聚合物分散多元^藉由將該聚 合物分散多元醇驗軟《胺甲_發泡體的製造,軟質 發泡體的強度、敎性及硬化性呈良好,马提高硬度、 通氣性及其他物性。X,可_伴㈣料㈣之低密度 化所造成之硬度低下,得科使將軟f發泡體低密度化及/ 或薄化,物性仍良好之軟質發泡體。 依據本發明之軟質聚胺甲酸酿發泡體的製造方法,可 獲得強度糾久性良好的軟質發泡體,且軟質發泡體製造 201141908 a夺的硬化性亦良好。又,可抑制伴隨軟質發泡體的低密度 化所造成之硬度降低,得到即使將軟質發泡體低密度化及/ 或薄化,物性仍良好之軟質發泡體。 本發明之軟質質聚胺曱酸酯發泡體係適用於汽車用座 椅構件,可藉由低密度化及/或薄化來達隸量化。 【實施方式】 用以貫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本說明書中的「多元醇系統溶液」係指使與聚異氰酸酯 化合物反應的對象溶液,係含有發泡劑、泡沫穩定劑、觸 媒、難燃劑4及視需要所加入之配合劑的溶液。 本說明書中的「發泡原液組成物」係指混合有多元醇系 統溶液、聚異氰酸酯化合與任意的剩餘成分之溶液。 本說明書中多元醇之羥值係遵照JIS κΐ557(2007年版)所測 定的值。 本說明書中聚合物分散多元醇的羥值係自單體聚合前 後之質量變化’使用下式所算出的值。 备值=(基底多元醇的羥值)x(基底多元醇的預備質 量)/(所獲得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的質量).· .(1) 本說明書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總不飽和度係遵照 JISK1557(2007年版)所測定之值。 本說明書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氧伸乙基含有比例係 藉由多元醇製造時的投入量所算出之值。 本說明書之數平均分子量(Μη)及質量平均分子量(Mw) 係使用市售的凝膠滲透層析(G P C )測定裝置所測定之換算 201141908 為聚本乙稀的分子量。 本說明書之「分子量分布」係指相對於數平均分子量 (Μη)之質量平均分子量(mw)的比例(Mw/Mn)。 本說明書之官能基係指具有活性氫的基團,平均官能 基數係指在1分子含有活性氫之化合物中具有活性氫之基 團的平均數。 &lt;聚氧伸烷基多元醇(Al)&gt; 本發明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A1)(以下稱為多元醇 (A1) ° )係經由下述步驟所獲得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在 DMC觸媒的存在下,使PO及/或PO與EO的混合物對起始劑 開環加成聚合而得到第1中間多元醇之第丨聚合步驟;在由 鹼金屬的氫氧化物及/或鹼金屬的醇化物所構成之聚合觸 媒(a2)的存在下使p〇對前述第1中間多元醇開環加成聚合 之第2聚合步驟;及在聚合觸媒(a2)存在下使£〇對前述第2 中間多元醇開環加成聚合的第3聚合步驟。 第2聚合步驟所使用之聚合觸媒(a2)與第3聚合步驟所 使用之聚合觸媒(a 2)可為相同亦可為相異。就操作簡單的點 而言,兩者宜相同。 在第1聚合步驟中,使PO或PO與E〇的混合物對起始劑 開環加成聚合的順序雖無特別限^,但宜以下述⑴〜⑽中 任方法來進行(I)僅使PO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的 方法。(II)使PO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接著使?〇與 EO的混合物進行開環加成聚合的方法。(m)使p〇與E〇的混 合物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的方法。 12 201141908 在本發明中,第3聚合步驟之後,不進行進一步之環氧 烧的開環加成聚合。因此’在第i聚合步驟中使用了上述⑴ 方法時’所得到的多㈣(A1)係具有下述構造:由氧化丙 稀基所構成之嵌段鏈(本說明書忖稱為p⑽段鏈)對起始 劑進行加成,且由以上之氧伸乙基所構成之嵌段鍵沐 發明書中亦料末端氧化乙騎)對其末端進行加成所得 之構造(la)。 在第1聚合步驟中使用上述(11)的方法時,所獲得之多 元醇㈤具有下述構造_··由氧化丙稀基所構成之嵌段鍵 (PO嵌段鏈)對起始騎行加成,接著由氧化㈣基/氧伸乙 基所構成之隨機鏈(本說明書中亦稱為P0/E0隨機鍵)進行 加成’隨後再由氧化丙烯基所構紅嵌段鏈(PQ嵌段鍵)進 行加成,且由i個以上之氧伸乙基所構成讀段鏈(本說明 書中亦稱為末端氧化乙烯鏈)對其末端進行加成而得的構 造0 在第1聚合步驟中使用上述(1„)之方法時,所獲得之多 元醇(A1)具有下述構造:由氧化丙烯基/氧伸乙基所構成之 隨機鏈(PO/EO隨機鏈)對賴劑進行加成,接著 基所構成之嵌段鏈(末端氧化乙稀鏈)進行加成而得之構造。 (起始劑) 作為多元醇⑷)的起始劑可使用多經基化合物。起始 劑的平均官能基數宜為2〜6,更宜為2〜4。 二乙 二醇、1,6-戊. 就起始劑的具體例而言可列舉如水、乙_醇 醇、丙二醇、二丙二醇 '新戊二醇、〗,4-丁 13 201141908 醇、甘油'三羥甲丙烷、季戊四醇、二甘油、右旋糖、雙 盼A、及將環氧烷(以p〇為佳)對其等進行加成所獲得之低分 子量(例如分子量700〜3000)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等。 (複合金屬氰化物錯合物觸媒(al)) 本發明所使用之DMC觸媒(al)係具有有機配位子之 DMC觸媒,可藉由公知的方法來製造。例如,可藉由記載 於特開2003-165836號公報、特開2005-15786號公報、特開 平7-196778號公報、特表2000-513647號公報等的方法來製 造。 具體而言,可藉由下述方法來製造:(a)使有機配位子 對在水溶液中令齒化金屬鹽與鹼金屬氰橋錯合物 (cyanomelatate)反應所獲得之反應生成物進行配位,接著, 分離固體成分,將分離出的固體成分在有機配位子水溶液 中進一步洗淨的方法、(b)在有機配位子水溶液中使鹵化金 屬鹽與驗金屬氰橋錯合物(Cyanomelatate)反應,分離所獲得 之反應生成物(固體成分),並將分離出的固體成分在有機配 位子水溶液中進一步洗淨的方法等。 在上述(a)或(b)的方法中,洗淨前述反應生成物,將過 濾分離所得到的濾餅(固體成分)再分散至有機配位子水溶 液中,該有機配位子水溶液係相對於濾餅含有3質量%以下 的聚醚化合物者’其後,藉由餾去揮發成分,可調製漿狀 的DMC觸媒。為了使用DMC觸媒來製造高活性且分子量分 布窄的多元醇,以使用該漿狀的DMC觸媒為特佳。 就為了調製該漿狀觸媒所使用之前述聚醚化合物而 14 201141908 言,以聚W元醇或聚醚單㈣為佳。具•言,宜為下 途聚氧伸絲多元醇:使用驗觸媒或陽離子觸媒,使環氧 烧對選自單價醇及多價醇之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所製 造’每-分子之平均官能基數為卜12、宜為2〜8,且質量平 均分子量為·〜测、宜為·〜3_之聚氧核基單元醇 或聚氧伸烷基多元醇。 作為DMC觸媒’係、以六祕酸鋅錯合物為佳。作為 DMC觸媒的有機配位子,使 .、、 J使用%、醚、酮、酯、胺、醯 胺等。 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較佳的有機配位子,可列舉如:第三丁醇、正丁 醇:異丁醇、第三戊醇、異戊醇、N,N-二甲基乙醯胺、乙 一醇單·第三丁ϋ、乙二醇二甲基醚(亦稱為二甲醚。)、二 乙醇一曱基謎(亦稱為二甘二曱趟。)、三乙二醇二甲基謎 (亦稱為三甘二甲鍵。)、異丙醇、及二nf院。二Df烧可為1,4-禮或1’3 —禮’ 1X1,4•二4烧為佳。有機配位子可使 邊等之中尤其是,作為有機配位子係以具有第三丁醇 為佳。因此’以使用具有第三丁醇作為至少一部分之有機 配位子的DMC觸媒為佳。具有該種有機配位子的DMC觸媒 係可製造能獲得高活性且總不飽和度低的多元醇。又,若 使用面活性的DMC觸媒’可減少使用量,並減低殘存觸媒 量因而為佳。 (聚合觸媒(a2)) 聚合觸媒(a2)係由驗金屬力氮氧化物及/或驗金屬的醇 15 201141908 化物所構成。作為鹼金屬的氫氧化物,可舉例如氫氧化鈉 (NaOH)、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鎚(Cs〇H^。另一方面, 作為鹼金屬的醇化物,可列舉如曱醇鈉(CH3〇Na)、曱醇鉀 (CH3OK)、乙醇納(C2H5ONa)、乙醇鉀(c2h5〇K)等。該等 之中尤其是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係價廉而為佳。 [多元醇(A1)的製造方法] (第1聚合步驟) 首先,在DMC觸媒(al)的存在下,使p〇及/或p〇斑go 的混合物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而獲得第1中間多元 醇(第1聚合步驟)。 在上述方法(I)的情況下’僅使PO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 成聚合。而在上述方法(II)的情況下,使p〇對起始劑進行開 環加成聚合,接著令PO與EO的混合物進行開環加成聚合。 上述方法(III)的情況下’係使PO與EO的混合物對起始劑進 行開環加成聚合。 第1聚合步驟可藉由公知的方法進行。例如宜藉用以下 的方法進行。首先,於耐壓反應容器内混合起始劑與£)1^(: 觸媒並加熱至預定的反應溫度,此時藉由供給—部分的p〇 並使其反應來將DMC觸媒初期活化。其後,在上述方法⑴ 的情況,供給剩下的PO並以預定的反應溫度—邊搜掉一邊 使其反應而獲得第1中間多元醇。在上述方法(II)的情況 中’使預定的PO反應,並進一步使剩下的p〇與Eq的混人 物反應來獲得第1中間多元醇。 在上述方法(II)或(III)中所使用之PO與EO的混合物 16 201141908 中’ PO與EO的混合比率係視目標多元醇(Ai)的分子量而 定,但以質量比(P〇 : EO)為70 : 30〜95 : 5為佳。質量比為 80 : 20〜90 : 10時因減低EO含有量而為較佳。 在進行開環加成聚合時的反應溫度宜在90〜150°C的範 圍内。更宜為100〜140。(:。 可是需要使用聚合溶媒。作為聚合溶媒可列舉如:己 烷、環己烷、苯、甲乙酮等。 在第1聚合步驟中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之p〇的 量或PO與EO的量係可視欲獲得之多元醇(ai)的分子量來 決定。 第1聚合步驟可使用批次法或連續法中任一者。 (第2聚合步驟) 在第1聚合步驟中,所供給之PO及/或?〇與£〇的混合物 之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冷卻至預定的脫水溫度,並將聚 合觸媒(a2)投入。再者,將聚合觸媒(a2)投入之前,視需要 亦可進行DMC觸媒的除去處理及DMC觸媒的失活處理。聚 合觸媒(a2)由鹼金屬的氫氧化物所構成時,藉由在9〇〜15〇t 下保持1〜12小時來脫水,而進行驗金屬的醇化。特別是, 在鹼金屬氫氧化物水溶液的情況下,藉由減壓來進行丨〜12 小時的脫水’使水分量成為200ppm(質量ppni)以下,藉以在 第3聚合步驟中將E◦開環加成聚合時,水分與E〇反應而抑 制聚乙二醇的生成,因此可安定來製造軟質發泡體。特別 是’從即便是在20°C以下的溫度也1個月以上無混濁的點看 來,最宜將水分量設為lOOppm以下。聚合觸媒(a2)由鹼金 17 201141908 屬的醇化物所構成時,亦可利用與驗金屬的氫氧化物相同 的條件來進行醇化。 接著’一邊保持預定的反應溫度一邊供給PO,搜拌並 使其反應而獲得第2中間多元醇。反應溫度宜為90〜150°C之 範圍’更宜為95〜14(TC。 在第2聚合步驟中,對第1中間多元醇開環加成聚合之 PO的量,係將存在於第1中間多元醇末端之1級羥基之至少 一部份進行P〇蓋帽藉以進行2級羥基化所必要的量以上,且 以相對於每1莫耳在第1聚合步驟中所使用之起始劑的官能 基為0.28莫耳以上為佳。 特別是’在第2聚合步驟後殘存於末端之1級羥基越 少,則相對於第3聚合步驟中E0加成量之丨級化的效率越 高°為此’在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合的p〇量相對 於每1莫耳第1聚合步驟中所使用之起始劑的官能基以〇 28 莫耳為佳,以〇.50莫耳以上為較佳,以〇 8〇莫耳以上為特佳。 多疋醇(A1)為具有p〇嵌段鏈對起始劑加成、再經末端 EO鏈加成之構造(Ia)時’在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 合的po量相對於1莫耳在第1聚合步驟中所使用之起始劑官 能基宜為G·28莫耳以上。較宜為G.33莫耳以上。 特別是,在第2聚合步驟後殘存於末端的1級羥基越 少’則相對於第3聚合步驟之EO加成量的1級化效率將提 问第2聚合步驟後殘存於末端之1級經基宜為4%以下,且 &amp;且為3/°以下°為此’在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 。的P〇j£相對於如莫耳之餘第丨聚合步驟巾之起始劑的 201141908 官能基宣為〇,50莫耳以上,特宜為〇·8〇莫耳以上。 多元醇(Α1)具有ΡΟ嵌段鏈對起始劑進行加成、再經 ΡΟ/ΕΟ隨機鏈加成之構造(IIa)時,或具有ΡΟ/ΕΟ隨機鏈對起 始劑進行加成之構造(Hla)時,在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 成聚合之p〇的量相對於每1莫耳用於第1聚合步驟中之起始 劑的官能基宜為0·30莫耳以上。更宜為0.35莫耳以上。 特別是’在第2聚合步驟後殘存於末端之1級羥基越 少,則相對於第3聚合步驟中EO加成量之1級化的效率越 高。為此,在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合的p〇量相對 於每1莫耳第1聚合步驟中所使用之起始劑的官能基以〇.5〇 莫耳為佳,以〇.5〇莫耳以上為較佳,以〇_80莫耳以上為特佳。 另一方面’使用聚合觸媒(a2)來開環加成的P0量越 多,多元醇(A1)的總不飽和度越高。在隨該總不飽和度上 昇所造成之軟質發泡體的物性降低受到抑制下,第2聚合步 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合的PO量相對於每1莫耳第1聚合步驟 中所使用之起始劑的官能基宜為3.00莫耳以下,較宜為2.00 莫耳以下,更宜為1.50莫耳以下。 第2聚合步驟所供給之聚合觸媒(a2)的量雖然只要是第 2聚合步驟中PO開環加成聚合及第3聚合步驟中E〇開環加 成聚合所必須的量皆可’但以儘可能少量為佳。 (第3聚合步驟) 第2聚合步驟中所供給之p〇的反應結束後,供給E〇, 在預定的反應溫度下攪拌並使其反應而獲得多元醇(A1)。 反應溫度宜為30〜160°C之範圍,較宜為5〇〜i3〇°C。 19 201141908 在第3聚口步驟中’對第2中間多元醇進行開環加成聚 曰之Ε〇的量係視欲獲得之多元醇(Αι)之1級化率來決定。該 Ε〇的量亦將視殘存於第2中間多元醇末端之1級羥基的量 來變化。 夕元醇(Α1)之末端經基所欲獲得之^級化率為 85 ’在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合之ρ〇的量相 對於母1莫耳用於第巧合步驟之起始劑的官能基為 1.05莫耳時,第3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合之阳 的置相對於每1莫耳之該起始劑的官能基宜為5.00〜9.5莫 耳,更宜為5.〇〇〜8.00莫耳。 就别述DMC觸媒之除去處理及DMC觸媒之失活處理 的方法而言,可舉例如使用選自下述吸賴之吸附法:合 成石夕酸鹽(㈣鎂、料㉝等)、離子交換樹脂及活性白土 等:又可舉例如利用胺、氫氧化驗金屬、碟酸、乳酸、玻 白^己_^、輯等的有機酸及其鹽,或硫酸、确酸、 •等無_的中和法。亦可使用併用中和法與吸附法的 方去β再者’ DMC觸制除去處理亦可針對第2聚合步驟中 獲知之第2中間多元醇或第3聚合步驟中所獲得之多元醇 (Α1)來進行。 k又就所獲4之多謂⑷)而言,為了防止長期間貯藏 劣化,亦可視需要添加安定化劑。作為安定化劑可列 (—丁基經基曱本)專的受阻酌·(hindered phenol)系 抗氣化劑、受阻胺系抗氧化劑等。 夕元醇(A1)的平均官能基數與起始劑的平均官能基數 20 201141908 相等。多元醇(A1)的平均官能基數宜為2〜6,較宜為2〜4, 更宜為2.5〜4。平均官能基數若在上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 則所獲得之軟質發泡體的耐久性、耐反覆壓縮、機械強度、 成形性等為良好。若在上述範圍之上限值以下,軟質發泡 體不會過硬,且拉伸等的軟質發泡體物性易呈良好。 多兀醇(A1)的羥值宜為5〜56mgK〇H/g ,較宜為 10〜56mgKOH/g ’更宜為12〜5〇mgK〇H/g,特宜為 14〜45mgKOH/g。羥值在上述範圍的值以上時,由於多元醇 的黏度會變低,故軟質發泡體成形時的流動性呈良好。在 上述範圍的上限值以下時,軟質發泡體的獨立氣泡率降 低’成形性呈良好。 多元醇(A1)的羥值係依據起始劑的平均官能基數與第 1〜第3聚合步驟所聚合之!&gt;〇及五〇的合計量來決定。在本發 明中,以主要依據第1聚合步驟所聚合之p〇及E〇的合計量 來調整為佳。 多元醇(A1)的總不飽和度宜為〇〇5meq/g以下,較宜為 0.04meq/g以下,更宜為〇.〇3meq/g以下。總不飽和度若在上 述範圍之上限值以下,則可獲得低密度且反發彈性率良好 的軟質發泡體。 多元醇(A1)的總不飽和度可藉由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 開環加成聚合之PO的量來控制。該P〇量越少則多元醇(A1) 的總不飽和度越小。若該PO量相對於每丨莫耳之用於第丄聚 合步驟之起始劑的官能基為3.00莫耳以下,則可獲得總不 飽和度在〇.〇5meq/g已下的多元醇(aj)。 21 % 201141908 多元醇(A1)的末端羥基丨級化率宜為8〇莫耳%以上較 宜為82莫耳%以上。丨級化率為8〇莫耳%以上即末端羥基 中2級經基為20莫耳%以下時,軟f發泡體製造時的硬化性 呈良好,生產性提高。該末端羥基的丨級化率雖亦可為ι〇〇 莫耳%,但從獨立氣泡率不要過高的點看來,以98莫耳%以 下為佳,以95莫耳❶/。以下為較佳,以82〜9〇莫耳%為特佳。 再者,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係末端羥基全部丨級化率的平均 值。 多元醇(A1)的末端羥基1級化率雖然也受到第2聚合步 驟所獲得之第2中間多元醇之1級化率的影響,但主要可夢 由第3聚合步驟中進行開環加成聚合之EQ量來進行控制。 該EO的量越多則多元醇(A1)末端經基的1級化率越高。 多元醇(A1)的氧伸乙基含有比例宜為5〜25質量。/〇。若為5 質量%以上時’因多元醇(A1)的末端羥基1級化率之增大, 可獲得提高硬化性的效果。若為25質量%以下時,可獲得 良好的渔熱对久性。 多元醇(A1)具有PO嵌段鏈對起始劑進行加成、再進行 末端氧化乙烯鏈加成而得之構造(la)時,該氧伸乙基的含有 比例宜為5〜20質量%,較宜為8〜17質量%。 多元醇(A1)具有PO嵌段鏈對起始劑進行加成、再進行 PO/EO隨機鏈加成、再進行末端氧化乙烯鏈加成而得構造 時’該氧伸乙基的含有比例宜為5〜23質量%,較宜為7〜17 質量°/p 多元醇(A1)具有PO/EO隨機鏈對起始劑進行加成、末 22 201141908 端氧化乙烯鏈再對其進行加成而得的構造(Ilia)時,該氧伸 乙基的含有比例宜為5~25質量%,較宜為7〜20質量%。 &lt;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Γ)&gt;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1’)係以多元醇(Α1)作為基底多元 醇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係指基底多元醇中有聚合物微粒子 分散者,藉由使用聚合物分散多元醇,可提高軟質發泡體 的硬度、通氣性及其他物性。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1’)係藉由在作為基底多元醇之 多元醇(Α1)中使單體聚合而形成聚合物微粒子來獲得。 即,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Γ)係經由以下步驟來製造: 上述第1聚合步驟、上述第2聚合步驟、上述第3聚合步驟及 第4步驟,即使用經上述第3聚合步驟所獲得之多元醇(Α1) 作為基底多元醇,在該基底多元醇中使具有伸乙基性不飽 和雙鍵的單體聚合來形成聚合物微粒子。 用於聚合物微粒子之使用且具有伸乙基性不飽和雙鍵 的單體可使用公知者。 作為該單體的具體例可列舉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2,4-二腈基-1-丁烯等含有氰基的單體;苯乙烯、α-甲基苯乙 烯、函化苯乙烯等的苯乙烯系單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或其等之烷基酯或烷基醯胺、曱基丙烯醯胺等丙烯酸系單 體;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的乙烯酯系單體;異戊二 烯、丁二烯及其他的二烯類單體;馬來酸二酯、伊康酸二 酯等不飽和脂肪酸酯類;氣化乙烯、溴化乙烯、氟化乙烯 23 201141908 等鹵化乙烯;氣化亞乙烯、溴化亞乙烯、氟化亞乙烯等鹵 化亞乙烯;曱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異丙基乙烯基 醚等乙烯基醚單體;及該等以外的烯烴、函化烯烴等。該 等亦可2種以上合併使用。 較佳為丙烯腈與其他單體的組合,作為其他單體較佳 為苯乙烯、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乙酸乙烯 酯。該等其他單體亦可2種以上合併使用。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八1’)100質量%中所包含之聚合物 微粒子的比例宜為5〜60質量%,較宜為10〜50質量%。 &lt;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製造方法&gt; 本發明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製造方法具有使下 列成分反應之發泡步驟:多元醇(A)、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B)、觸媒(C)、發泡劑(D)、泡沫穩定劑(E)即是需要所配入 的其他成分。 &lt;多元醇(A)&gt; 多元醇(A)係含有本發明之多元醇(A1)及/或本發明之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 多元醇(A)在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内亦可含有不 屬於多元醇(A1)及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中任一者之其他 的多元醇。 [其他的多元醇] 就其他的多元醇而言,可舉例如不包含於聚氧伸烷基 多元醇(A1)之其他的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不包含於聚合物 分散多元醇(A1’)之其他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聚酯多 24 201141908 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該等係 可使用公知者。其他的多元醇係亦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 作為其他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以後述的聚合物 分散多元醇(A2’)為佳。 作為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以後述之來自天然油脂 的多元醇(A3)為佳。 不包含於多元醇(A1)之其他的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不 包含於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之其他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A2)、聚酯多元醇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係平均官能基數2〜8、 較佳為2~6 , 羥值為10〜160mgKOH/g 、 宜為 20~140mgKOH/g,總不飽和度在0.1meq/g以下、宜在 0.08meq/g以下,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50%以上、宜為70% 以上者。 平均官能基若為2以上則軟質發泡體的耐久性會變良 好,若為8以下則所製造之軟質發泡體的機械物性會變良 好。又羥值若為10mgKOH/g以上則黏度變低而作業性變良 好,若為160mgKOH/g以下則所製造之軟質發泡體的機械物 性變良好。總不飽和度及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若為上述範 圍,則可進一步提高使用多元醇(A1)所造成之效果 (其他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1’)以外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 之中尤其是以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為佳,其係基底多元 醇為不包含於多元醇(A1)之其他的聚氧伸烷基多元醇,平 均官能基數為2〜8,且羥值為5〜160mgKOH/g之聚氧伸烷基 25 201141908 多元醇。該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之基底多元醇係以總不 飽和度在o.imeq/g以下、末端起基1級化率在5〇莫耳%以上 為佳。該基底多元醇宜含有氧伸乙基。 就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之基底多元醇而言,係以平 均官能基數為2~6、羥值為5〜160mgK〇H/g、總不飽和度為 〇.〇5meq/g以下、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在50莫耳%以上之聚氧 伸烷基多元醇為較佳。該聚氧伸院基多元醇中所包含之末 端氧化乙烯鏈的量(以下亦稱為末端E0量。)係以相對於該 聚氧伸烷基多元醇整體為5〜30質量%為較佳。 (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A3)) 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A3)係⑴藉由化學反應對不具 有羥基之天然油脂賦予羥基而得之高分子量體;或⑴)具有 羥基之天然油脂及/或衍生物。 (i)之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A3)宜為藉由對天然油脂 吹入空氣或氧氣,在使不飽和雙鍵之間產生氧化交聯的同 時,使氡化劑對賴傾基者或天㈣㈣錢和雙鍵作 ^而進行觀化後,在活性氫化合物叫在下使其開環並 賦予羥基而得者。 ^ ,亦可使用對以上述方法賦予羥基之來自天 的夕讀使用觸媒來將環氧烧開環加成聚合者。 就不具有m基之天然油脂而言 的植物m 丨1麻油及 外,可舉如天然油脂。再者,插你ίϋ 自植物的固醇,因植物固 故不良避免纽料植物油中《 入係可被容許的。 26 201141908 就不具有羥基之天然油脂而言,宜為包含具有不飽和 又鍵之知肪酸的甘油酸酯,特別是從價廉的點看來,以大 旦油為佳。亦即,宜以來自大豆油的多元醇⑴作為來自天 然油脂的多元醇(A3)。 GO之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A3)係具有羥基之天然油 脂及/或其衍生物。作為具有羥基之天然油脂,可舉例如蓖 麻油。 具有羥基之來自天然油脂的衍生物,可舉例如以下的 ⑴〜(4)〇 (1) 將具有羥基之天然油脂的雙鍵添加氬而得者,例如 氮化藥麻油。 (2) 具有羥基的天然油脂及/或其氫化物與多價醇、多價 醇-環氧烷的酯交換化合物。 (3) 構成具有輕基的天然油脂及/或其氫化物之脂肪酸 的縮合物’與使多價醇、多價醇-環氡烷加成物縮合而得的 化合物。 (4) 具有羥基的天然油脂及/或上記(1)〜(3)之衍生物的 環氧燒加成物。 作為多價醇,可列舉如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 I,6-戊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單乙醇胺、 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甘油、三梨醇、蔗糖、季戊四醇、 正燒基乙二醇等。 作為多價醇-環氧烷加成物,可列舉如雙酚A-環氧烷加 成物、甘油-環氧烷加成物、三羥甲丙烷-環氧烷加成物、季 27 201141908 戊四醇-環氧烧加成物、二梨醇-環氧烧加成物、簾糖_環氧 烷加成物、脂肪族胺-環氧烷加成物、脂環式胺-環氧烷加成 物、複素環聚胺-環氧炫加成物、芳香族胺-環氧烷加成物等。 在製造上述上記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之環氧烷加成 物時所使用的聚合觸媒係可使用一般所使用者。可舉例 如: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铯(Cs0H) 等之鹼金屬氫氧化物、鹼金屬等的醇化物、複合金屬氰化 物錯合物、磷腈(PhosPhazenium)化合物、三氟化硼等的陽 離子聚合觸媒等。 來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A3)的經值宜為 20~250mgKOH/g,較宜為30~250mgKOH/g。在不具有羥基 之天然油脂的情況下’藉由利用化學反應來賦予羥基,可 使羥質成為20~250mgKOH/g。 本發明中,多元醇(A)係在多元醇(A)100質量%中合計 含有10質量。/〇以上之多元醇(A1)及/或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ΑΓ)。以含有20質量%以上為佳,含有35質量%以上為較 佳。50質量%以上為更加,若為60質量%以上則為特佳。 100質量%多元醇(A)可為多元醇(A1)及/或聚合物分散 多元醇(A1’)。從軟質發泡體之硬度及通氣性的點看來,多 元醇(A)宜含有聚合物分散多元醇;在100質量%的多元酵(A) 中,以含有1〇~95質量%、較佳為20〜70質量%之多元醇 (A1),且含有1〇~9〇質量%、較佳為30〜70質量%之聚合物分 散多元醇(A1,)及/或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為佳。 從軟質發泡體之物性平衡的點看來’多元醇(Α)Φ 1〇〇 28 201141908 質量%中宜含有不屬於多元醇(A1)及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A1 ’)中任一者之其他的多元醇(包含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A2)) 10〜90質量%,較宜含有20〜70質量0/〇。又,多元醇(A) 係在多元醇(A)O 100質量%中以含有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ΑΓ)以外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A2)10〜90質量%為佳, 20〜70質量%為更佳。 &lt;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gt; 作為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反應的化合物,亦可併用 多元醇(A)與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 作為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可列舉如:具有2 個以上之第1級胺基或第2級胺基的尿素、三聚氰胺或其衍 生物或高分子量聚胺;具有1個以上的第1級胺基或第2級胺 基,且具有1個以上羥基之高分子量化合物等。 作為前述高分子量聚胺或高分子量化合物,可列舉如 將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之羥基的一部份或全部變換為胺基而 得之化合物;使聚氧伸烷基多元醇與過剩當量之聚異氰酸 酯化合物反應所得之末端有異氰酸酯基的預聚合物之異氰 酸酉旨基加水分解而變換為胺基之化合物。 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每一官能基之分子量宜 為400以上,較宜為800以上。每一官能基之分子量以在5000 以下為宜。 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的平均官能基數宜為 2〜8,較宜為2〜6。 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的比例在多元醇(A)及 29 201141908 其他的高分子量或性氫化合物之合計(1〇〇質量%)中,宜為 20質量%以下,較宜為15質量%以下。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 氫化合物的比例若在20質量%以下,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B)之反應性不致變得過高,軟質發泡體的成形性等呈良 好。 &lt;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gt; 作為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可列舉如具有2個以上之 異氰酸酯基的芳香族系聚異氰酸酯化合物,或其2種類以上 的混合物,及將其等改質而得之改質聚異氰酸酯等。具體 而言,以選自由曱苯二異氰酸(TDI)、二苯甲烷二異氰酸 (MDI)、聚亞曱基聚苯基聚異氰酸酯(通稱聚合型MDI)及其 等之改質體所構成之群組之1種以上為佳。作為改質體,可 列舉如預聚合物型改質體、異三聚氰酸改質體、脲改質體、 碳二醯亞胺改質體等。 MDI及聚合型MDI的合計量在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B)(100質量%)中宜為超過0質量%且在100質量%以下,較 宜為5〜80質量%,特宜為10〜60質量%。MDI及聚合型MDI 0合計量若為80質量%以下,耐久性等的軟質發泡體物 性、軟質發泡體的觸感等將呈良好。又,使用改質體時, 較佳為100質量%,亦可含有TDI。具體而言,改質體與TDI 之混合比率宜為質量比100 : 0〜90 : 10,較宜為質量比80 : 20〜50 : 50。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的使用量,從軟質聚胺曱酸酯發 泡體之物理特性及成形性的觀點看來,宜為以異氰酸酯指 30 201141908 數計70〜125的量,特宜為80〜120的量。異氰酸酯指數若為 70以上,由於獨立氣泡率為適度,在脫模時不易產生破損, 異氰酸酯指數若為125以下,則可獲得充分的硬化。 異氰酸酯指數係以相對於多元醇(A)、其他的高分子量 活性氣化合物、交聯劑(F)、及水等的所有活性氫之合計的 異氰酸酯機的數之100倍來表示的數值。 &lt;觸媒(C)&gt; 觸媒(C)係促進胺曱酸酯化反應的觸媒。 作為觸媒(C),可列舉如胺化合物、有機金屬化合物、 反應型胺化合物、碳酸金屬鹽等。觸媒(C)可單獨使用1種, 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 作為胺化合物,可列舉如三伸乙二胺、雙(2-二甲胺乙 基)醚之二丙二醇溶液、嗎福林類等的脂肪族胺類。 反應型胺化合物係將胺化合物結構的一部分羥基化或 胺化以與異氰酸自旨基反應的化合物。 作為反應型化合物,可列舉如二甲基乙醇胺、三甲胺 基乙基乙醇胺、二甲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醇等。 胺化合物及反應型胺化合物使用作為觸媒(C)時,其使 用量相對於多元醇(A)及其他的高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之 合計100質量份,宜為2.0質量份以下,且較宜為0.05〜1.5質 量份。 作為有機金屬化合物,可列舉如:有機錫化合物、有 機鉍化合物、有機鉛化合物、有機鋅化合物、有機鈦化合 物等。就具體例而言,可列舉如:氧化二丁錫、二月桂酸 31 201141908 一 、一-正丁基錫、二醋酸二丁錫、氧化二辛錫、二 月桂酸二辛基錫、三氣化單丁基錫、二烧硫醇二丁基錫、 一烧硫醇二辛基錫等。 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時,其使用量相對於多元醇(A)及 其他的円刀子里活,1·生氫化合物之合計1〇〇質量份宜為2 〇質 量伤以下,較宜為〇 〇〇5〜i 5質量份。 &lt;發泡劑(D)&gt; 作為發泡劑(D)宜為選自由水及惰性氣體所構成之群 中的至y者從操作的簡便性與減輕對環境之負荷的點 看來’以僅使用水為佳。作為惰性氣體,可列舉如空氣、 氮氣、液化二氧化碳等。發泡劑(D)的量可視發泡倍率等要 求來進行適宜調整。 僅使用水做為發泡劑時,水的量相對於多元醇及其 他的尚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之合計1〇〇質量份宜為1〇質量 份以下,且較宜為〇_1~8質量份。 &lt;泡洙穩定劑(E)&gt; 泡沫穩定劑(E)係用於形成良好氣泡的成分,作為泡沫 穩定劑,可列舉如聚甲基矽氧油、聚矽氧系泡沫穩定劑、 氟系泡沫穩定劑等。泡沫穩定劑的量相對於多元醇(A)及其 他的咼分子量活性氫化合物之合計1〇〇質量份宜為 0.001〜10質量份,較宜為0 〇5〜5質量份。 &lt;交聯劑(F)&gt; 在本發明中,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亦可視需要使用 交聯劑(F)。藉由使歧聯劑(F),可任意地提高軟質發泡體 32 201141908 的硬度。 作為交聯劑(F),係以平均官能基數2〜8、宜為3~6,羥 值200〜2000mgKOH/g、宜為3 00〜1 〇〇〇mgK〇H/g之化合物為 佳。作為交聯劑(F),可列舉如具有2個以上選自於經基、第 1級胺基及第2級胺基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交聯劑(F)可單獨 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具有羥基的交聯劑(F),宜為具有2〜8個羥基的化 合物,可列舉如:多價醇、將環氧烷對多價醇進行加成所 獲得之低分子量聚氧伸烷基多元醇、具有3級胺基的多元醇 等。 作為具有羥基之交聯劑(F)的具體例,可列舉如:乙二 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丨,6_戊二醇、二乙二醇、三乙 二醇、二丙二醇、單乙醇胺 '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甘油、 二梨醇、蔗糖、季戊四醇、正烷基二乙醇、雙酚A_環氧烷 加成物、甘油-環氧烷加成物、三羥甲丙烷環氧烷加成物、 季戊四醇_魏燒加成物、三糾_環氧⑥加餘、肺_環 氧烧加成物、_族胺_環氧烧加祕、_式胺環氧炫加 成物、複素ί錢胺環纽加成物1香族胺·環氧烧加成 物、來自天然物的多元醇等。 複素環聚胺-環氧烷加成物係可使環氧烷對哌啡、短鏈 院基取代料(2_甲基Μ、2_乙基„底_、2_丁基呢讲、2_ 己基底丼2,5-、2,6-、2,3-或2,2-二曱基哌畊、2,3,5,6-或 2’2’5’5·四甲基料等。)、胺基絲取代Μ(1·(2·胺基乙 基)°底°井等。)等進行開環加成聚合而獲得。 33 201141908 作為具有第1級胺基或第2級胺基之交聯劑(F)(胺系交 聯劑),可列舉如芳香族聚胺、脂肪族聚胺、脂環式聚胺等。 作為芳香族聚胺’以芳香族二胺為佳。作為芳香族二 胺,宜為下述芳香族二胺:在鍵結有胺基之芳香核上具有 選自由炫基、環烧基、烧氧基' 烧硫基、及電子吸引性基 所構成群組之1個以上的取代基之芳香族二胺,特宜為二胺 苯衍生物。 除了電子吸引性基之外的前述取代基係以在鍵結有胺 基之芳香核上鍵結2〜4個為佳’以鍵結在相對於胺基鍵結部 位之1個以上的鄰位為較佳,而以鍵結在所有的鄰位上為特 佳。 電子吸引性基係以在鍵結有胺基之芳香核上鍵結1或2 個為佳。電子吸引性基與其他的取代基亦可鍵結於1個芳香 核上。 作為環烷基,係以環己烷基為佳。 作為電子吸引性基,係以鹵素原子、三鹵甲基、硝基、 氰基、烷氧羰基等為佳’且以氣原子、三氟甲基或硝基為 特佳。 作為脂肪族聚胺’可列舉如將碳數6以下之二胺曱烷、 聚烯烴聚胺、低分子量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之羥基的一部分 或全部變換成胺基所獲得之具有2個以上聚胺、胺基烷基之 芳香族化合物。 作為脂環式聚胺,可舉如具有2個以上胺基及/或胺基 烧基的環烧。 34 201141908 作為胺系交聯劑的具體例’可列舉如3,5-二乙基-2,4(戋 2,6)-二胺基曱苯(DETDA)、2-氯-p-笨二胺(cpa)、3,5-二甲 硫-2,4(或2,6)-二胺基曱笨、1-二氟甲基_3,5_二胺苯、1·三氣 甲基-4-氯-3,5-二胺本、2,4-曱苯二胺、2,6_曱苯二胺、雙(3 5_ 二甲基-4-胺苯)甲烧、4,4-二胺二笨甲烧、乙二胺、二甲 苯二胺、1,4-二胺基己烧、1,3-雙(胺甲基)環己烷、異佛酮 二胺等;且以二乙基甲苯二胺[即,3,5-二乙基-2,4(或2,6)-二胺基曱苯之1種或2種以上的混合物]、二甲硫甲苯二胺、 單氣二胺苯、三氟曱基二胺苯等二胺苯衍生物為佳。 交聯劑(F)的量相對於多元醇(A)及其他的高分子量活 性氫化合物之合計100質量份宜為0.1〜2〇質量份,較宜為 0.2〜15質量份,更宜為0.3〜10質量份。若為〇1質量份以上 則可賦予軟質發泡體適度的硬度,發泡行為將安定。若為 20質量份以下則可賦予軟質發泡體柔軟性,且拉伸、撕裂 強度等的機械物性呈良好。 &lt;消泡劑&gt; 在本發明中亦可視需要使用消泡劑。消泡劑的使用從 軟質發泡體的成形性,具體而言係自減低獨立氣泡的點看 來為宜H肖泡劑,係以平均官能基數為2〜8、經值為 20〜200mgKOH/g、且環氧烧中之環氧乙烧的比例為5〇〜i 〇〇 質量%之聚氧伸烧基多7C醇為佳。視需要,可將p〇與E〇隨 機開環加成聚合後之多元醇作為消泡劑使用。該多元醇之 EO含有量在100質量%之多元醇中宜為4〇〜95質量。/。,較宜 為60〜90f量°/〇。多tl醇之末端縣的丨級化率係宜為4〇%以 35 201141908 上’更宜為45%以上。 &lt;其他的配合劑&gt; 此外’作為任意使用之配合劑’可列舉如充填劑、安 定劑、著色劑、難燃劑等。 &lt;發泡步驟&gt; 作為發泡步驟的方法,可列舉如:在經密閉之模具内 將發泡原液組成物發泡成形的方法(鑄模法),及在開放系統 中使發泡原液組成物發泡的方法(切片法)。 (鑄模法) 就鑄模法而言,係以將發泡原液組成物直接注入經密 閉之模具内的方法、或將發泡原液組成物注入開放狀態之 模具内後再密封的方法為佳。就後者的方法而言,係以使 用低壓發泡機或高壓發泡機來將發泡原液組成物注入模具 之方法為佳。 就高壓發泡機而言,係以混合2液的的形式為佳。較佳 之態樣為,在2液中,其中一液為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 另一液(多元醇系統溶液)為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以外之所 有成分的混合物。視情況,亦可為將觸媒(C)或消泡劑(通常 是分散或溶解至-部份之高分子量多元醇巾來使用)作為 其他成分之3液混合形式。 發泡原液組成物的溫度係以10〜5〇t為佳,以30〜50t 為較佳。該溫度若為nrc以上則發泡原液組成物的黏度不 會變付過尚’液體的混合性呈良好。該溫度若為5(rc以下 則反應性不會變得過高,成形性等呈良好。 36 201141908 模具溫度係以10〜80°C為佳,以30〜70°C為特佳。 硬化時間(curing time)係以1〜20分鐘為佳,以3〜10分鐘 為較佳,以4~7分鐘為特佳。硬化時間若在上述範圍之下限 值以上,則可充分地進行硬化。硬化時間若在上述範圍之 上限值以下,則生產性為良好。 (切片法) 就切片法而言,可列舉如單發(one shot)法、半聚合 (semi-prepolymer)法、預聚合法等公知的方法。在軟質發泡 體的製造上’可使用公知的製造裝置。 依據本發明,在使用DMC觸媒來製造總不飽和度低之 聚氧伸烧基多元醇的方法中,可提高相對於進行EO蓋帽時 之EO加成量的末端羥基的丨級化效率。 即’如後述的實施例所示,可在不增加聚氧伸烷基多 70醇中之氧伸乙基含有量的前提下提高1級化率。若使用該 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來製造軟質發泡體,可在不降低溼熱耐 久性的前提下提高硬化性。而硬化性的提高亦有助於溼熱 耐久性的提高。 又,可在不降低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之丨級化率的前提 下,減低EO加成量。若使用該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來製造軟 質發泡體,可在不降低硬化性的前提下提高溼熱耐久性。 又,由於本發明之方法係在第〗聚合步驟使多元醇(A】) 中的PO之大部分在DMC的存在下進行開環加成聚合,在第 2聚合步驟t在鹼觸媒存在下進行開環加成聚合之阳為少 量(相對於每〗莫耳的起始劑宫能基為〇 28〜3 〇〇莫耳)之 37 201141908 故,可藉由進行第2聚合步驟來抑制多元醇總不飽和度的上 昇。 因此,根據本發明,如後述實施例所示,可製造低密 度及/或薄的,且硬度、反發彈性率良好、硬化性亦良好之 軟質發泡體。 可獲得如上所述之效果的理由一般認為如下。亦即, 本發明之第1聚合步驟係在DMC觸媒(al)的存在下,使ρο及 /或PO與EO的混合物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之上述方 法(I)中’在此所獲得之第1中間多元醇的末端,混合存在有 1級羥基(例如約7莫耳。/〇)與2級羥基(例如約93莫耳❶又, 在使用PO與EO的混合物之上記方法(Π)或中,雖然其 ΕΟ含有比例也會有影響,但在第1中間多元醇末端係以丨級 羥基10〜15莫耳。/。且2級羥基85〜90莫耳%的程度混合存在兩 者。 在本發明中第2聚合步驟中,使ρ〇在由鹼金屬氫氧化 物或鹼金屬醇化物所構成之聚合觸媒(a2)的存在下對該第i 中間多元醇進行開環加成聚合而成為第2中間多元醇。由於 使用該聚合觸媒(a2)時的Η-T鍵結選擇率幾乎是100。/〇之 故,所獲得之第2中間多元醇的末端羥基幾乎1〇〇%為2級羥 基。因此,在接下來的第3聚合步驟中,在該第2中間多元 醇的末端幾乎沒有1級羥基混合存在的狀態下,可對其進行 EO蓋帽之故,對第2中間多元醇末端的EO加成將均勻地發 生。藉此,相較於在末端混合存在有丨級羥基與2級羥基之 習知的方法,將提高相對於E〇加成量之末端羥基的1級化 38 201141908 效率。 本發明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係特別適用於汽車用 座椅構件(輕㈣、座椅#背),即便是低密度化及/或薄 化,仍可獲得良好的硬度、反發彈性率及耐久性。 本發明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係以例如核心密度為 20〜lOOkg/y為佳。較佳為24〜75kg/m、使用本發明之軟質 聚胺甲酸S旨發泡體作為自動車座椅靠背用時,以核心密度 22〜35kg/m3為佳。較佳為24〜28kg/m3。使用本發明之軟質 聚胺曱酸酯發泡體作為自動車座椅軟墊用時,以核心密度 30〜75kg/m3為佳。較佳為35〜65kg/m3。 本發明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厚度宜為 10〜i5〇mm。例如,用於自動車座椅靠背時較宜為 1 〇〜80mm。用於自動車座椅靠背時較宜為3(M3〇議。 以下雖使用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非 文泫等實施例所限定者❶以下,「%」若無特別註明則為「質 量%」。惟,作為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單位的「%」係代表「 耳0/。」之意。 、 [調製例1 : TBA-DMC觸媒的調製] 如下所述調製經第三丁醇(以下,記為TBA&lt;5)配位之六 氰姑酸鋅錯合物(DMC觸媒)。 將由l〇_2g氣化鋅與10g水所構成之水溶液置A5〇〇mL 的燒瓶。接著,一邊以300轉/分攪拌氣化鋅水溶液,—邊 用3〇分鐘的時間將由4.2g六氰鈷酸鉀(K3Co(CN)6)與75g水 所構成之水溶液滴下。其間,將燒瓶内的混合溶液保持在 39 201141908 C '、氛始酸鉀水溶液的滴下結束後,將燒瓶内的混合 物進步揽拌30分鐘。其後,添加由8〇g第三丁醇、8〇g水 及〇’6g之後述的多元醇⑽構成之混合物,在贼下授摔3〇 分鐘’再於6代下_60分鐘。 &quot;&quot;醇係在虱氧化鉀觸媒的存在下使環氧丙院對丙 謂2㈣環加絲合,並騎純化而獲得之每一分子之 平均S犯基數為2.〇、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2〇〇〇的聚氧丙 二醇。 將所獲得之混合物使用直徑丨2 5 m m之圓形濾板與微粒 子用的疋里;慮紙(ADVANTEC社製’ No.5C)在加壓下 (〇.25MPa)進行過據,得到含有複合金屬氰化物錯合物的固 體(渡餅)。 將泫濾餅移至燒瓶,添加由36g的TBA與84g水所構成 之混合液並_3G分鐘後,讀前述相同的條件進行加壓 過濾來得到濾餅。 將該濾餅移至燒瓶,進一步添加由1〇8§的116八與12g水 所構成之混合液並攪拌3〇分鐘,得到複合金屬氰化物錯合 物觸媒分散於TBA-水混合液中的漿液。將12〇g的多元醇p 添加置該漿液後,減壓下,於8〇°c下以3小時的時間、進一 步於115°C下3小時的時間餾去揮發性成分,漿狀的1)河(::觸 媒(TBA-DMA觸媒(以下亦記為「TBA_DMC觸媒漿液」。))。 該漿液中所含有的D M C觸媒(固體觸媒成分)之濃度(有效成 分濃度)係5.33質量 [實施例1 :多元醇(Α1-1)之製造] 40 201141908 在本例中所使用之起始劑係使用KOH觸媒來使PO對 甘油進行開環加成聚合,並進一步使用KYOWAAD 600S(製 品名,合成吸附劑,協和化學工業社製)純化來製造,質量 平均分子量(Mw)為1500,羥值為n2mgKOH/g之聚氧丙三 醇0 (第1聚合步驟) 首先,將1 〇〇〇g起始劑與調製例1中所製造的TBA-DMC 觸媒漿液投入至耐壓反應容器内作為反應液。TBA-DMC觸 媒漿液的投入量係使反應液中之TBA-DMC觸媒的金屬濃 度成為46ppm的量。 接著,將耐壓反應容器内進行氮取代後,一邊攪拌反 應液一邊加熱至130°C ’並供給120g的PO。將p〇供給至耐 壓反應容器内後,耐壓反應容器的内壓一時上升,其後便 漸次降低,確認其降低至與供給PO之前耐壓反應容器之内 壓相同。 其後’一邊繼續反應液的授拌,一邊將4728g的PO供 給至耐壓反應容器内,在130°C下反應7小時。藉由本步驟 所獲得之第1中間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5980,經 值為28.1mgKOH/g,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為7.90%。 (第2聚合步驟) 在確認在第1聚合步驟之後反應容器的内壓不再變 化、反應結束之後,將反應液冷卻至120°C,進行下述醇化: 添加相對於最終製品有效成分0.3%的氫氧化鉀,並在12〇〇c 下脫水2小時。接著,一邊將反應液保持在i20°C,一邊將 41 201141908 17〇g(相對於1莫耳之起始劑的官能基為1莫耳)的PO供給至 耐壓反應容器内並使其反應2小時。藉由本步驟所獲得之第 2中間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6160,羥值為 27.3mgKOH/g,末端羥值的1級化率為2.29%。 (第3聚合步驟) 當確認第2聚合步驟之後耐壓反應容器的内壓不再變 化、反應結束之後,進一步將823g(多元醇整體的12質量〇/〇) 的EO追加供給耐壓反應容器内,使其在120°C下反應5小 時。其後,在確認内壓不再變化、反應結束後,使用 KYOWAAD 600S(製品名’合成吸附劑’協和化學工業社製) 來進行吸附、除去觸媒的作業。 [實施例2〜7] 將實施例1之第2聚合步驟的PO加成量,及第3步驟之 EO加成量如表1所示進行變更。又,各別調整第1聚合步驟 之PO加成量以使最終所獲得之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 (Mw)在實施例2〜6中為7000、在實施例7中為10000,來製 造聚氧伸烧基多元醇。 將各聚合步驟後之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所獲得之多元 醇的總不飽和度及經值表示於表1。 [實施例8 :多元醇(Al_3)之製造] (第1聚合步驟) 將多元醇(A1-1)之製造中所使用之起始劑1000g與在 調製例1所製造之1[^八-1:)1^(:觸媒漿液投入至耐壓反應容器 内作為反應液。TBA-DMC觸媒漿液的投入量係使反應液中 42 201141908 ΤΒΑ-DMC觸媒之金屬的濃度成為46ppm的量。 接著,在將耐壓反應容器内進行氮取代後,一邊攪拌 反應液一邊加熱至13(TC,並供給將p◦供給至 耐壓反應容器内後,耐壓反應容器的内壓一時上升,其後 便漸次降低,確認其降低至與供給p〇之前耐壓反應容器之 内壓相同。 其後’一邊繼續反應液的攪拌,一邊將3895§的1&gt;〇與 8558的£0之混合物(?0圮0=82/18(質量%比))供給至耐壓反 應谷器内,使其在130°C下反應7小時。藉由本步驟所獲得 之第1中間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6,〇 Η,經值為 28.0mgK〇H/g,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10.01%。 (第2聚合步驟) 在確5忍第1聚合步驟之後内壓反應容器内的内壓不再 變化、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冷卻至12〇。(:,進行下述醇化: 添加相對於最終製品有效成分0.3%的氫氧化钟,並在12〇。〇 下脫水2小時。接著’ 一邊將反應液保持在i2〇°c,—邊將 170g(相對於1莫耳之起始劑的官能基為i莫耳)的P〇供給至 耐壓反應容器内並使其反應2小時。藉由本步驟所獲得之第 2中間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6195,經值為 27.2mgKOH/g,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為2.35%。 (第3聚合步驟) 在確認第2聚合步驟之後埘壓反應容器之内壓不再變 化、反應結束後,進一步將840g(多元醇整體之12質量%、 相對於1莫耳的起始劑官能基為6.4莫耳)的E0追加供給至 43 201141908 耐壓反應容器内’使其在120°C下反應5小時。在確認内壓 不再變化、反應結束後’使用KYOWAAD 600S(製品名,合 成吸附劑,協和化學工業社製)來進行中和、除去觸媒的作 業。 如此所獲得之多元醇(A1-3)的平均分官能基數為3.0, 羥值為24.0mgKOH/g ’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7〇〇〇,總不 飽和度為0.012meq/g ’分子量分布(Mw/Mn)為1.035,全氧 伸乙基含有量為15.5%,末端氧伸乙基含有量為12質量%, 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86.2%。 [實施例9 :多元醇(A1-4)之製造] 本例所使用的起始劑係藉由以下的方法所獲得之聚氧 伸丙基多元醇。即,使用KOH觸媒將p〇對溶解於水之季戊 四醇進行開環加成聚合,得到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50〇、 經值為450mgKOH/g之聚氧伸丙基多元醇。將季戊四醇混合 於該聚氧伸丙基多元醇中,使p〇進行開環加成聚合,得到 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5 5 0、羥值為41 OmgKOH/g之聚氧伸 丙基多元醇。進一步’該使P〇對該聚氧伸丙基多元醇進行 開環加成聚合,使用KYOWAAD 600S(製品名,合成吸附 劑,協和化學工業社製)來純化,得到質量平均分子量(Mw) 為1200、羥值為i87mgKOH/g之聚氧伸丙基多元醇。以其作 為起始劑,進行以下的步驟。 (第1聚合步驟) 首先,將起始劑l〇〇〇g與在調製例丨所製造之TBA-DMC 觸媒毁液投入耐壓反應容器内作為反應液。TBA-DMC觸媒 44 201141908 漿液的投入量係使反應液之ΤΒ Α-DMC觸媒的金屬濃度成 為46ppm的量。 接著’將耐壓反應容器内進行氮取代後,一邊搜拌反 應液一邊加熱至13〇r,供給120g的PO。將PO供給至耐壓 反應容器内後’耐壓反應容器的内壓一時上升,其後便漸 次降低,確認其降低至與供給p〇之前耐壓反應容器之内墨 相同。 其後,一邊繼續攪拌反應液,一邊將l〇〇88g的p〇供給 至耐壓反應容器内,使其在130。(:下反應7小時。藉由本步 驟所獲得之第1中間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 10808,羥值為20.8 mgKOH/g,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 7.31%。 (第2聚合步驟) 確認在第1聚合步驟後对壓反應容器的内壓不再變 化、反應結束之後,將反應液冷卻至120。(:,進行下述醇化: 添加相對於最終製品有效成分0.3%的氫氧化鉀,並在not 下脫水2小時。接著,一邊將反應液保持在12〇。(:,一邊將 244g之PO(相對於丨莫耳之起始劑的官能基為丨莫耳)供給至 耐壓反應容器内並使其反應2小時。藉由本步驟所獲得之第 2中間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11 〇4〇,羥值為 20.3mgKOH/g,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2.18%。 (第3聚合步驟) 確認在第2聚合步驟之後耐壓反應容器的内壓不再變 化、反應結束後,進一步將960g(多元醇整體之8質量。/〇)追 45 201141908 加供給至耐壓反應容器内,使其在丨2〇。〇下反應5小時。在 確認内壓不再變化、反應結束之後,使用KYOWAAD 600S(製品名’合成吸附劑,協和化學工業社製)來進行吸 附、除去觸媒的作業。 如此所獲得之多元醇(A1-4)之平均官能基數為4.0,羥 值為18_5mgKOH/g,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12000,總不 飽和度為0.010meq/g,分子量分布(Mw/Mn)為1.04,氧伸 乙基含有量為8質量% ’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86.3%。 主要製造條件、各聚合步驟後之末端羥基的丨級化率、 所獲得之多元醇的總不飽和度及羥值係表示於表1。 [比較例1 :比較多元醇(1)之製造] 在實施例1中不進行第2聚合步驟來製造聚氧伸烷基多 元醇。 即’在實施例1的第1聚合步驟中除了將p〇供給量自 4728g變更為4898g以外,其他皆相同地進行來獲得第1中間 多元醇。所獲之第1中間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 6160 ’羥值為27.3mgKOH/g。末端羥基之丨級化率為7.6%。 接著,進行下述醇化:添加相對於最終製品有效成分 0.3%的氫氧化鉀,並在12〇它下脫水2小時。接著,一邊將 反應液保持在120°C,一邊將823g(多元醇整體的12質量0/〇) 的EO供給至耐壓反應容器内,使其在丨2〇。(^下反應5小時。 在確認耐壓反應容器之内壓不再變化、反應結束後,使用 使用KYOWAAD 600S(製品名,合成吸附劑,協和化學工業 社製)來進行中和、除去觸媒的作業。 46 201141908 如此所獲得之比較多元醇(1)之平均官能基數為3.〇,羥 值為24mgKOH/g,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7000,總不飽和 度為0.008meq/g,分子量分布(Mw/Mn)為1.04,氧伸乙基含 有量為12質量%,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82.0%。 [比較例2〜4] 在比較例1中’將第3聚合步驟之EO加成量如表1所示 進行變更,並調整第1聚合步驟之PO加成量以使最終所獲得 之聚氧伸院基多元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為7〇〇〇,來製造各 種聚氧伸烧基多元醇。 將各聚合步驟後之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所獲得之多元 醇的總不飽和度及羥值表示於表1。 [比較例5 :比較多元醇(2)之製造] 在本例中’係在氫氧化鉀(KOH)觸媒的存在下使PO對 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後,使E0進行開環加成聚合。 即,將與實施例1相同的起始劑l〇〇〇g、相對於最終製 品有效成分0.3%的氫氧化鉀觸媒2〇g及6003g的PO投入與 實施例1相同的反應容器,在12〇。〇下攪拌1〇小時,使其進 行開環加成聚合。其後,進一步將1140g(多元醇整體的14 質量%)的E0投入,在ll〇t下攪拌1.5小時,使其進行開環 加成聚合而獲得聚氧伸烷基多元醇。 所獲得之比較多元醇(2)的平均官能基數為3,羥值為 24mgKOH/g ’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7000,總不飽和度為 〇.10meq/g’分子量分布(Mw/Mn)為1.06,氧伸乙基含有量 為14質量%、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78.0%。 47 201141908 [比較例6:比較多元醇(3)之製造] 在比較例1中’將第3聚合步驟之EO加成量如表1所禾 進行變更’並調整第丨聚合步驟之p◦加成量以使最終所獲得 之聚氧伸貌基多元醇之質量平均分子量成為10000 ,來製造 聚氧伸烷基多元醇。 即除了將實施例1之第1聚合步驟中,p〇供給量從 4728g變更為735〇g以外,其他皆相同地進行而獲得第】中間 多元醇所獲得之第1中間多S醇的質量平均分子量(Mw) 為8,520,羥值為19 8mgK〇H/g。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 7.99%。 接著’進行下述醇化:添加相對於最終製品有效成分 濃度0.3%之氫氧化鉀,在12〇〇c下脫水2小時。接著,一邊 將反應液保持在120eC,一邊將i〇5〇g(多元醇整體的10質量 %)的EO供給至耐壓反應容器内,使其在12〇。〇下反應5小 時。在確認耐壓反應容器的内壓不再變化、反應結束後, 使用KYOWAAD 600S(製品名’合成吸附劑,協和化學工業 社製)來進行中和、除去觸媒的作業。 如此所獲得之比較多元醇(3)之平均官能基數為3.0,羥 值為16.6mgKOH/g ’質量平均分子量(Mw)為10000,總不飽 和度為0_007meq/g,分子量分布(Mw/Mn)為1.04,氧伸乙基 含有量為10質量% ’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為86.4%。 將主要的製造條件、各聚合步驟後之末端羥基的1級化 率、所獲得之多元醇的總不飽和度及羥值表示於表1。 48 201141908 【1&lt;】 實施例9 多元醇 (A1-4) 7.31% 1.00 莫 耳 2.18% 8質S% 5.5莫耳 86.3% 0.010 18.5 實施例7 多元醇 (A 卜 2) m 7.69% 1.00 莫 1 耳 2.15% 10質量°/。 7.6莫耳 90.5% 0.015 16.2 比較例6 ^ £ 7.99% 〇 1 86.4% 0.007 16.6 實施例6 8.11% 1.00 莫 耳 2.28% j 8質量% 4.2莫耳 75.0% 0.009 比較例4 7.79% , 〇 • 74.6% 0.008 實施例5 7.69% 1 1.00 莫 耳 2.25% 1 7質量% 1 9.0莫耳 94.7% 0.010 比較例3 8.01% 1 _1 〇 5 0.006 實施例4 7.99% i 1.00 莫 耳 2.22% 15質量% 8.0莫耳 93.4% 0.011 比較例2 8.12% 〇 1 87.3% 0.007 實施例3 7.99% 0.33 莫 耳 2.35% 12質量% 6.4莫耳 83.2% 0.010 實施例2 7.85% 0.67 莫 耳 2.31% 83.7% 0.0011 實施例1 多元醇 _(Ai-n_ 7.90% 1.00 莫 耳 2.29% 85.5% 0.012 比較例1 比較多 元醇(1) 8.00% 1 〇 82.0% 0.008 平均官能基數 琀一 A s件 Φ硪f 鉍趔 -锯 城&lt; 相對於1 莫耳之 起始剞 的官能 基 § — S 1UL Φ ^ 鉍恕 相對於1 莫耳之 起始劑 的官能 基 餘一 ^ ^ ^SL· W +4 總不飽和度(meq/g&gt; 羥值(mgKOH/g) 第2聚合 步驟之 PO加成 量 第3聚合 步驟之 EO加成 量 s6寸 201141908 如本表所示,在第2聚合步驟中進行p〇加成的實施例 1〜7相較於沒有設置第2聚合步驟的比較例,即便在第3聚合 步驟所加成之EO的量相同,期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亦提 高。又相較於實施例卜3 ’末端羥基之丨級化率係根據第2 聚合步驟之PO加成量來變化,在第2聚合步驟中的p0加成 量越多則該1級化率就越高。 就除了上述以外的原料而言,使用了以下材料。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 POP(AIM):以多元醇(AM)作為基底多元醇’含有使 丙烯腈與苯乙烯共聚合而得之聚合物微粒子,經值為 19.2mgKOH/g,聚合物微粒子含有量為2〇質量%之聚合物分 散多元醇。 ΡΟΡ(Α2’-1):以聚醚多元醇(平均官能基數3,羥值為 34mgKOH/g ’以甘油為起始劑,在使p〇開環加成聚合後使 EO進行開環加成聚合而得之含有末端氧伸乙基的聚醚多 元醇)作為基底多元醇,含有令丙烯腈與苯乙烯共聚合而得 之聚合物微粒子,羥值為21mgK0H/g,聚合物微粒子含有 量38質量%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基底多元醇之總不飽和 度為0.060meq/g,末端經基之1級化率為85.1%,末端E〇量 為14.5質量%。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1) : 80質量°/❶的TDI-80(異構物比係 80質量%的2,4-TDI及20質量%的2,6-TDI)與20質量%的聚 亞甲基聚苯基聚異氰酸酯(通稱聚合型MDI)之混合物(日本 50 201141908 聚胺曱酸酯工業社製,商品名:CORONATE 1021)。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2): MDI改質聚異氰酸酯(NC〇含量 29.1%,在25°C下之黏度為79mPa.s)(日本聚胺曱酸酯工業 社製,商品名:CORONATE 1120)。 [觸媒] 胺系觸媒(1):三伸乙二胺CO 33%二丙二醇(DPG)溶液 (TOSOH社製,商品名:TEDAL33)。 胺系觸媒(2):雙(2-二曱胺乙基)醚之7〇%DPG溶液 (TOSOH社製,商品名:TOYOCATET)。 [發泡劑] 水。 [交聯劑] 父聯劑(1) •平均官能基數為6,經值為445mgKOH/g, 末端氧伸乙基為28質量%之0聚氧伸丙基氧化乙烯多元 醇。 交聯劑(2):二乙醇胺。 交聯劑(3):以季戊四醇作為起始劑,以氫氧化鉀作為 觸媒使EO進行開環加成聚合而獲得,羥值562mgK〇H/g之 聚醚多元醇。 [消泡劑] 以甘油作為起始劑,在E〇與ρ〇之質量比為8〇 : 2〇下進 行隨機開環加成聚合而獲得之平均官能基數為3、羥值為 45.5mgKOH/g聚喊多元醇。 [泡沫穩定劑]
S 51 201141908 聚矽氧系泡沫穩定劑(1):(道康寧公司製,商品名: SZ-1325) ° 聚矽氧系泡沫穩定劑(2):(道康寧公司製’商品名: SZ-1327)。 [實施例11〜25及比較例11〜14] 以表2及3之調配來製造軟質發泡體。表2之例為將核心 密度降低至24kg/m3左右,真軟質發泡體厚度(模具厚度)設 為70mm之例,表3之例為,將核心密度設為45〜59kg/m3左 右,且軟質發泡體厚度(模具厚度)設為5〇〜l〇〇mm之例。 表2及表3之調配量的單位,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係以異 氰酸酯指數來表示,除此之外係以質量份來表示。 首先,將聚氧伸烷基多元醇、聚合物分散多元醇、交 聯劑、胺系觸媒、泡沫穩定劑、發泡劑(水)及視需要加入的 消泡劑混合來調製多元醇系統溶液。將該多元醇系統溶液 調整為液溫25±Γ(:。另外地,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調整為 液溫25±1°C。 接著,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加到多元醇系統溶液中’ 以高速攪拌器(3〇〇〇轉/分)授拌5秒鐘而獲得發泡原液組成 物0 在自由發泡試驗中,將以上述方式所獲得之發泡原液 組成物直接注入内部尺寸長宽300mm、高度300mm的木盒 中進行自由發泡,以下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將結果表示於 表2。 在軟質發泡體物性評償試驗中,將利用上述方法所獲 52 201141908 知之發切、液組成物直接注人經加溫至机之模具中並密 閉之,在65t下進行6分鐘硬化後,從模具取出,得到軟質 發/包體。重擊所獲得之軟質發泡體後,放置於室内(溫度 23c,相對溼度50%)24小時後進行物性測定。作為模具係 使用内部尺寸為長寬400mm,高度10〇mni、70mm、或5〇mm 之鋁製模具。 在此’重擊(crashing)係指將軟質發泡體從模具取出 後,直到相對於軟質發泡體厚度75%為止連續的壓縮步驟。 關於所獲得之軟質發泡體係以下述的方法進行評價。 將結果表示於表2及4。 &lt;評價方法&gt; [自由發泡試驗] 凝膠時間:將多元醇系統溶液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 混合開始的時刻定為〇秒,至在凝膠化進行中,將玻璃或金 屬製細棒輕輕插入反應中的反應液上部後,迅速拔起時可 拉起反應液的線開始的時間設為凝膠時間(秒)來進行測定。 上昇時間:將多元醇系統溶液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 混合開始時刻設為〇秒,至混合液開始發泡、軟質發泡體的 上昇停止為止的時間設為上昇時間(秒)。 下沉率:發泡步驟中,將軟質發泡體上昇呈最大時之 自盒底面至軟質發泡體表面之高度設為「最高發泡高度」, 將達到最高發泡高度時2分鐘後之軟質發泡體的高度設為 最終發泡高度。個別進行測定,基於以下的算式算出下沉 率(單位:%)。此值越小表示軟質發泡體的安定性越好。 53 201141908 下沉率={(最高發泡高度-最終發泡高度)/最高發泡高 度}&gt;&lt;1〇〇 [軟質發泡體的物性評價試驗] 針對所獲得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遵照JIS K6400(1997年版)來測定整體密度、核心密度、25%硬度 (25%ILD( Indentation Load Deflection,壓人荷重變形)硬 度)、50%硬度(50%ILD硬度)、65%硬度(65%ILD硬度)、核 心部通氣性、整體的反發彈性、核心部的反發彈性、撕裂 強度、抗拉強度、拉伸 '磁滯損失、燃燒性試驗(在第1標 線前火焰已撲滅時記為N.B.)、50%壓縮殘留應變、及50% 溼熱壓縮殘留應變(溼熱耐久性)。壓縮殘留應變及溼熱壓縮 殘留應變(溼熱耐久性)之値越小表示耐久性越佳。又,求得 65%硬度對25%硬度之比,即SAG-FACTOR。此值越小,則 以所獲得之軟質聚胺曱酸酯發泡體作為汽車用座椅軟塾時 越不易產生抵觸到底座的感覺。 關於核心部的密度及核心部的反發彈性係使用自發泡 體移除表皮部’再以長寬100mm、高度50mm的尺寸切出中 心部的樣品來進行評價。共振周波數、共振傳達率、6ίίζ 傳達率及10Hz傳達率係以遵照JASO Β8407-82之方法,加 壓盤係使用鐵研盤,以振幅2a=5mm進行測定。又,在3i4em2 圓盤196N加壓後,測定5分鐘後的應力鬆弛率(%)及在以 196N作為固定荷重加壓6〇分鐘後的潛變(creep)率(%)。 硬化物的評價係以在6分鐘硬化後自模具取出時,模具 内無殘留物、取出之軟質發泡體的形狀良好者為〇(良好); 54 201141908 以模具内雖無殘留物,但在所取出之軟質發泡體產生缺角 等形狀不良者為△(部分不良);以模具内有殘留物者為χ(不 良)。 成形性的評價係以無氣泡粗糙及孔隙(void)中任一 者,且表面成形性佳者為〇(良好);以有若干氣泡粗糙或孔 隙者為△(部分不良);以有大型氣泡粗糙或孔隙者為χ(不 良)。獨立氣泡性的評價係以重擊時產生破裂、重擊後變形 之軟質發泡體為x(不良);以重擊後無收縮等變形而具有良 好外觀之軟質發泡體為〇(良好)。 55 201141908 [表2]
實施例丨丨 比較例1丨 比較例12 調 配 多元醇 [質S份] 多元醇(AIM) 60 ΡΟΡ(Α2,_1) 40 40 40 比較多元醇(1) 60 比較多元醇(2) 60 架橋劑(丨) [質量份] 3 3 3 胺系觸媒(丨)[質t份] 0.65 0.65 0.65 胺系觸媒(2)[質量份] 0.1 0.1 0.1 聚矽氧系泡沫穩定劑[質量份] 1.5 1.5 1.5 發泡劑 [質量份] 5.8 5.8 5.8 聚異氛酸酯化合物(1) [異氛酸酯指數] 100 100 100 白 由 發 泡 試 驗 發泡體t S [g] 344 348 355 凝膠時間[秒] 42 - 51 上昇時間[秒] 70 - 85 下沉率[%] 2.3 3.8 模具厚度[mm] 70 70 70 密度 整體[Kg/m3] 28.7 無法 測定物性 28.6 核心[Kg/m3] 24.2 24.6 丨LD硬度 25% iN/314cm2l 111 96 50% [N/314cm2] 232 202 65% fN/3 14cm2l 404 352 核心部的通氣性 [L/min] 55.3 58.9 反發彈性 率 整體[%] 47 47 核心[%] 58 59 撕裂強度[N/cm] 5.8 5.8 抗拉強度[kPa] 139 138 拉伸[%] 95 96 50%壓縮殘留應變[%] 7.8 8.0 50%溼熱壓縮殘留應變[%] 28.2 34.0 燃燒性試驗[mm/分] N.B. N.B. 硬化性 〇 - Δ 成形性 〇 X X 獨立氣泡性 〇 X X 56 201141908 比較 例14 ο s 〇 〇 0.45 〇 Ό Ο fN Ο 〇 m 1 1〇〇 100 755 比較 例13 ο § 〇 〇 0.45 〇 VO Ο fN Ο ο m 100 100 745 實施 例25 ο s 〇 ο ΓΛ 0.45 d m ο 卜 Ο 卜 (Ν 100 545 實施 例24 ο 〇 ο m 0.45 〇 m ο 卜 Ο 卜 &lt;Ν 100 100 940 實施 例23 ο fN 0.45 0.05 WJ Ο Ο m 100 535 實施 例22 u-t m ΙΓ5 Ο fS 0.45 ! 0.05 V* Ο ο m 100 100 940 實施 例21 ο &gt;r&gt; ΓΝ «Λ Γ*^ 〇 Ο ΓΟ 0.45 〇 00 ο 卜 (Ν 105 555 實施 例20 ο in (Ν «Λ 〇 ο m 0.45 〇 00 ο 卜 ίΝ 105 100 975 實施 例19丨 «τ&gt; VI m 〇 4.0 ο 0.45 d m d 卜 ο 卜 fS '105 545 實施 例18 ο S 〇 4.0 ο 0.45 ο m o 卜 ό 卜 &lt;N 105 540 實施 例17 ο S 〇 ο 寸 ο 0.45 1 ο ro o 卜 ό 卜 (Ν 105 〇 698 實施 例16 κη m 〇 4.0 ο 0.45 ο d 卜 ο 卜 (Ν 100 100 952 實施 例15 ο ν〇 in ο 〇 ΓΛ 〇 ο ο 0.45 ο o 卜 ο 卜 (Ν 100 100 950 實施 例14 s 〇 〇 ο 寸 ο 0.45 ο 〇 卜 ό 卜 (Ν 100 100 946 實施 例13 ο 〇 4.0 ο 0.45 ό m o 卜 ό r- &lt;Ν 100 100 943 實施 例12 g o 〇 ο 0.45 ο 0.6 &lt;Ν Ο ο CO 100 100 752 多元醇(Α1-1) 多元醇(A卜2) 多元醇(Al-3) 多元醇(Al-4) &lt;·—V 1 &lt; Ο α. &lt;N &lt; Cu o 比較多元醇(1 &gt; 比較多元醇(2) 1比較多元醇(3) 交聯劑(丨)[質量份] 交聯剞(2)[質量份] 交聯劑(3)[質量份] 消泡劑 [質量份] 胺系觸媒(1)[質量 份] 胺系觸媒(2)[質量 份] 聚矽氧系泡沫穩定劑 (l) [質量份] 聚矽氧系泡沫穩定劑 (2)[質量份] 發泡剞[質量份]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1) [異氱酸酯指數] 聚異氰酸酯化合物(2) [異氰酸酯指數] 模具厚度[mm] 發泡體質量[g] 盐 — 软 Φ1 門
sIS 201141908 比較 例14 (N 〇 *n 46.2 ο ο 00 3.04 35.6 v〇 s〇 v〇 'Π σ\ 〇〇 〇\ 卜 m «η 3.80 tn 寸 0.80 0.20 〇\ »Τί (Ν ο ττ 〇 〇 ο 比較 例13 »n Os 寸 45.0 ο 00 ν~&gt; m m o rs 2.89 21.5 (N v〇 卜 SO (Ν trj ο &lt;N ON o (N σν Ο 3.60 in ν» m V» v〇 o 卜 ο 卜 Ο Ο ν£» ΓΛ 〇 ο 〇 實施 例25 卜 • (Ν &lt;N 寸 &lt;N Ό Os (N Os \〇 ' • ' - 1 3.52 2.95 v*i 〇 v〇 Ο Ον 对· Ο Ον 卜 (Ν 〇 〇 〇 實施 例24 00 (N 〇0 卜 •Τ» ιη &lt;Ν 寸 卜 \〇 2.75 &lt;N fO &lt;N 卜 r*. Ο ν&gt; 1 v〇 o in M3 3.32 0.49 m ο 寸 卜 Ον 〇 〇 ο 實施 例23 69.9 ' ν〇 τί* (Ν »n 对 &gt;r» 2.50 1 z ' • ' • 1 3.60 3.05 0.69 卜 ο 卜 卜 Ο \〇 〇 〇 〇 實施 例22 Ό *Τ) 〇·\ m (Ν r- 寸 ON r-&gt; \〇 2.62 24.4 Ό OS Ό Γ*1 in «rj On TT (N On 00 3.40 m 0.58 ο VJ 'Ο 寸 Ον 00 (Ν 〇 〇 〇 婼5 (Ν 卜 • Ο ττ &lt;Ν 卜 r*&gt; m o SO v&gt; rf rsl 〇\ Ό ' * • • • 3.48 2.99 fO Ό 〇 VO ο rr 00 00 (Ν 〇 〇 〇 實施 例20 νη 60.2 «Τί (Ν o 00 Ό 2.58 m fN 卜 ΓΛ 卜 寸 V% m 寸 〇 rs| &lt;N 3.15 3.22 0.49 (Ν ο (Ν 00 寸 〇 〇 〇 實施 例19 2 Ό 1 Ο 00 卜 (N 00 TT 2.49 1 VO 〇 1 1 1 3.55 2.80 0.62 卜 ό Ό Ον 00 rs 〇 〇 〇 實施 例18 68.5 • ο (Ν IT) 〇\ &lt;N in 2.58 1 Ό 1 • 1 • • 3.58 3.08 0.65 Γ«* ό &lt;Ν Ο m 〇 〇 〇 實施 例17 65.9 58.6 Ο &lt;Ν o &lt;N m 2.63 Tf &lt;N tn v〇 〇 寸 'Ο 守 Ό o o •o (N Γ*1 3.46 3.35 0.55 U-) ο 卜 Ον 卜 (Ν 0 0 〇 實施 例16 63.2 57.9 Ό 00 On On (N 〇 O ID 2.56 33.2 00 \〇 〇0 U1 Vi 寸 00 o •rj ο 3.22 in 0.50 m ο VS r- Ό 〇 〇 〇 實施 例15 V) 〇\ 00 m 〇\ v&gt; Ό JN •Λ r- \〇 iN iN (N 00 VO P (Ν ν&gt; (Ν m o o (N »y&gt; 3.24 «Ν 0.52 ΓΟ ό ίΝ τΤ in οο Ο &lt;Ν 〇 〇 〇 實施 例14 m ο 58.6 ο &lt;Ν (Ν On 〇s m *r» w-j o 卜 r-4 m (N rv 〇\ ν&gt; &lt;Ν o o «Ο rs Ο ν〇 i 3.34 3.378 0.49 0.14 ΟΝ Ον ΟΝ W-J (Ν ο 〇 〇 實施 例13 63.0 58.5 (Ν o 00 m m 00 Wi 2.72 24.3 Ό v〇 o 卜 ,! SO in o o r·) (N 'Ο 3.30 3.44 0.50 Ο τί- ιη »η m (Ν 〇 〇 〇 货施 例12 49.9 卜 o (N s »n 2.93 00 m m Ό 00 々 m Ό m o &lt;N Ον 3.58 r- m 0.60 ι/&quot;ί Ο Ο ^6 ο ο «η m 〇 〇 〇 整體[Kg/m3] 核心[Kg/m3] 25%[N/314cm2 ] 50%[N/314cm2 ] 65%[N/314cm2 ] 65%1LD/25%I LD 核心部的通氣性 [L/minl 全體[%] 1核心[%] 撕裂強度[N/cm] 抗拉強度[kPa] 拉伸 [%] 50%壓缩殘留應變 [%] 50%溼熱壓縮殘留應變 [%] 共振遇波數 [Hz] 共振傳達率[AMO] 6Hz傳達率 ΙΟΗζ傳達率 磁滯損失[%] 應力鬆弛牟[%] 潛變率[%] 硬化性 成形性 獨立氣泡性 反發 彈性率 密度 1LD 硬度 Sag- Facto r 201141908 如表1所示,相較於實施例11所使用之多元醇(A1-1)為 以在第2聚合步驟進行p〇加成之方法所製造之多元醇,比較 例11所使用之比較多元醇(1)係以未設有第2聚合步驟的習 知方法所製造之多元醇。雖然兩者的EO加成量相同,總不 飽和度亦幾乎相同,然而末端羥基的1級化率係在實施例11 中所使用之多元醇(A1-1)較高。 如表4所示之結果,實施例π〜16在軟質聚胺甲酸酯發 泡體製造時的硬化性良好,相較於比較例13及14,抗拉強 度及拉伸優異。50°/。壓縮殘留應變、及50°/〇溼熱壓縮殘留應 變亦提高,且耐久性優異。又,6Hz傳達率、10Hz傳達率 及磁滯損失亦為良好。 如表2的結果所示,在製造低密度軟質多元醇時,使用 比較多元醇(1)之比較例11係樹脂強度弱,且在發泡步驟中 途會有不想要的發泡體崩壞而無法成形。 又比較例12係使用以KOH觸媒來使P〇及EO進行開環 加成聚合所獲得之比較多元醇(2)的例子。在實施例11所使 用之多元醇(A1-1)相較於比較多元醇(2),因氧伸乙基的含 有量少而末端羥基之1級化率高、總不飽和度亦低》實施例 11相較於比較例12係硬化性、成形性及獨立氣泡性優異; 在軟質發泡體物性方面,特別是硬度及50%溼熱壓縮殘留 應變優異。其它的物性亦是實施例11較比較例12良好。 實施例11之硬化性優異,一般認為是因為末端羥基之1 級化率高因而提高了反應性之故。又’實施例11之硬度及 溼熱耐久性優異,一般認為是因EO加成量少與硬化性提高 59 201141908 而形成較均勻之細孔結構之故。 又,實施例17可得到一方面薄’且硬度、抗拉強度、 及拉伸優異之軟質發泡體。其它的物性亦良好’硬化性亦 為良好。實施例18及19可獲得相較於實施例17為更薄,且 硬度良好,其它的物性亦良好之軟質發泡體。硬化性亦為 良好。 實施例2〇及22係組合了多元醇(A1-1)與屬不包含於多 元醇(A1)之其他聚醚多元醇之比較多元醇(3)的例子。可獲 得硬度及溼熱耐久性優異,且表現良好震動特性的發泡體。 實施例24係使用平均官能基數之多元醇(A1_4)的例 子,硬度、撕裂強度及溼熱耐久性良好。 再者’由於實施例18、19、21、23、及25係發泡體厚 度為50mm之故,不進行核心部通氣性、核心部反發彈性 率、撕裂強度、抗拉強度、拉伸、5〇。/。壓縮殘留應變、及 50%渔熱壓縮殘留應變的測定。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將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及 聚合物分散多元醇用於軟質聚胺曱酸酯發泡體之製造,可 藉以獲得強度、耐久性及硬化性良好的軟質發泡體,藉由 低密度化及薄化可達成輕量化而適合作為汽車用座椅構 件0 再者,將2010年4月30日所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 2010-105166號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摘要之全部内容 引用於此,作為本發明之說明書的揭示並援用為其内容。 60 201141908 i:圖式簡單說明3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61

Claims (1)

  1. 20114190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 第1聚合步驟,其係在複合金屬氰化物錯合物觸媒 (al)的存在下,使環氧丙烷或環氧丙烷與環氧乙烷的混 合物對起始劑進行開環加成聚合,而得到第1中間多元 醇; 第2聚合步驟,其係在第1聚合步驟之後,在由鹼金 屬的氫氧化物及/或鹼金屬的醇化物所構成之聚合觸媒 (a2)的存在下,使環氧丙烷開環加成聚合而得到第2中 間多元醇;以及 第3聚合步驟,其係在第2聚合步驟之後,在由鹼金 屬的氫氧化物及/或驗金屬的醇化物所構成之聚合觸媒 (a2)的存在下,使環氧乙烷開環加成聚合而得到聚氧伸 烷基多元醇(A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方 法,其中聚氧伸烷基多元醇(A1)之氧伸乙基的含有比例 為5〜25質量°/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的製造 方法,其中前述第2聚合步驟之環氧丙烷的加成量係每1 莫耳前述起始劑之官能基為0.28〜3.00莫耳環氧丙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 醇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第2聚合步驟後,末端羥基 中1級羥基的比例為4%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 62 201141908 醇的製造方法,其中聚氧伸烷基多元醇(A1)的總不飽合 度為0.05meq/g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_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 醇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起始劑之平均官能基數為 2〜6,且該製造方法係以使聚氧伸烷基多元醇(A1)之羥 值成為5〜56mgKOH/g之方式進行聚合。 7. —種聚氧伸烷基多元醇(A1),係以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至6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製得者。 8. —種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Γ)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具 有: 第4步驟,其係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聚氧 伸烷基多tl醇(Α1)做為基底多元醇,且在基底多元醇中 使具有伸乙基性不飽合雙鍵之單體聚合。 9· -種聚合物分散多轉間,係以如中請專利範圍第8 項之製造方法製得者。 10· -種軟«胺甲_旨發泡體的製造方法,具有:發泡步 驟’其係在觸媒(C)、發泡劑(D)及泡沫穩定劑(Ε)的存在 下,使多兀醇(Α)與聚異氰酸醋化合物⑼反應者; 且,忒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多元醇(Α)係在多元醇 ⑷之1 〇 〇質量%中含有10〜10 0質量%的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7項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Α1)及/或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9項之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1,)。 11.如申清專利圍第10項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的製 造方法,其中前述多元醇(A)之100質量%中含有10〜90 63 201141908 質量。/〇之前述聚合物分散多元醇(Α Γ)以外的聚合物分 散多元醇(A2)。 12. 13. 14. 15.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軟質聚胺甲酸酯發泡體 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發泡劑(D)係僅由水構成。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至12項中任-項之軟f聚胺甲酸 酯發泡體的製造方法,其更使交聯劑(F)存在於前述發 泡步驟中。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0至13項中任一項之軟質聚胺甲酸 酯發泡體的製造方法,其中聚異氰酸酯化合物(B)的使 用量以異氰酸酯指數計係70〜125的量。 一種核心密度為20〜l〇〇kg/cm3之軟質聚胺曱酸酯發泡 體,係以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至14項中任一項之軟質聚 胺甲酸酯發泡體的製造方法製得者。 一種車用座椅構件,使用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 軟質聚胺曱酸酯發泡體。 64 201141908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 )圖。(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無)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TW100115098A 2010-04-30 2011-04-29 Polyoxyalkylene polyol, polyol in which polymer is disperse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same TW20114190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05166 2010-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1908A true TW201141908A (en) 2011-12-01

Family

ID=44861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5098A TW201141908A (en) 2010-04-30 2011-04-29 Polyoxyalkylene polyol, polyol in which polymer is disperse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59936A1 (zh)
EP (1) EP2565215B1 (zh)
JP (1) JP5545364B2 (zh)
KR (1) KR20130094688A (zh)
CN (1) CN102844356A (zh)
TW (1) TW201141908A (zh)
WO (1) WO2011136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831B (zh) * 2011-03-30 2016-08-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聚醚多元醇及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制造方法、以及座椅
ES2537891T3 (es) * 2011-06-30 2015-06-15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polieterpolioles de peso molecular alto
US9051412B2 (en) * 2013-03-14 2015-06-09 Bayer Materialscience Llc Base-catalyzed, long chain, active polyethers from short chain DMC-catalyzed starters
US9890100B2 (en) * 2013-03-14 2018-02-13 Covestro Llc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ers with a DMC catalyst
US8987396B2 (en) * 2013-03-15 2015-03-24 Bayer Materialscience Llc Active polymer polyols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MX2016016207A (es) * 2014-06-12 2017-02-23 Bridgestone Corp Espuma de poliuretano suave y almohadilla para asiento.
WO2015190595A1 (ja) * 2014-06-12 2015-12-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シート用パッド
JP6520012B2 (ja) * 2014-08-12 2019-05-29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重合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の製造方法
JP6520013B2 (ja) * 2014-08-12 2019-05-29 東ソー株式会社 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重合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の製造法
CN106661220B (zh) * 2014-08-12 2019-03-08 东曹株式会社 环氧烷聚合催化剂和使用其制造聚环氧烷的方法
JP6464610B2 (ja) * 2014-08-22 2019-02-06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6215285B2 (ja) * 2015-03-31 2017-10-18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モールド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CN107709405B (zh) * 2015-07-02 2020-02-07 科思创有限公司 使用dmc催化剂和连续加入起始剂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JP6631079B2 (ja) * 2015-07-23 2020-01-15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HUE051553T2 (hu) * 2015-10-08 2021-03-01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Nagy rugalmasságú poliuretán habok, amelyek nagy funkcionalitással, nagy egyenértéktömegû, fõleg szekunder hidroxil csoportokkal rendelkezõ poliolokkal vannak elkészítve
JP7072344B2 (ja) * 2016-02-10 2022-05-20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形成性組成物
JP7072345B2 (ja) * 2016-02-10 2022-05-20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形成性組成物
US11312811B2 (en) 2016-04-26 2022-04-26 Covestro Llc Flexible foam using polymer polyols produced via DMC catalyzed polyols
US10961346B2 (en) * 2016-05-13 2021-03-30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oxyalkylene polyols
US10975190B2 (en) * 2016-07-21 2021-04-13 Bionanofoam Llc Bio-based and 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and foam made therefrom
CN106243339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山东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异氰脲酸酯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涂料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JP2020041139A (ja) * 2018-09-11 2020-03-19 国立大学法人神戸大学 エーテ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WO2020054761A1 (ja) * 2018-09-11 2020-03-19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エーテ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09337062B (zh) * 2018-09-30 2021-06-18 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低密度高承载性海绵用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US20230257509A1 (en) * 2020-04-23 2023-08-17 Tosoh Corporation Polyol composition for soft polyurethane foam molding, composition for soft polyurethane foam molding, soft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CN113651951B (zh) * 2021-09-03 2023-11-10 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海绵用自催化聚醚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147479A1 (en) * 2021-11-05 2023-05-11 Covestro Llc Processes and production plants for producing polyo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94487B2 (en) * 1988-10-25 2005-02-16 Asahi Glass Co., Ltd. Elastic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JP2616055B2 (ja) 1988-10-25 1997-06-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弾性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H04300920A (ja) 1991-03-29 1992-10-23 Asahi Glass Co Ltd ポリエーテル類の製造方法
JP3085740B2 (ja) * 1991-07-17 2000-09-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ポリエーテル類の製造方法
US5470813A (en) 1993-11-23 1995-11-28 Arco Chemical Technology, L.P.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s
EP0677543B2 (en) * 1994-04-12 2006-11-15 Mitsui Chemicals, Inc. Preparation of polyoxyalkylene polyols, polymer polyols an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s
JP3034163B2 (ja) * 1994-04-12 2000-04-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ポリオ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5639705A (en) 1996-01-19 1997-06-17 Arco Chemical Technology, L.P. Double metal cyanide catalyst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m
JPH10279655A (ja) * 1997-03-31 1998-10-20 Takeda Chem Ind Ltd 低密度高弾性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3905638B2 (ja) 1997-05-28 2007-04-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ポリオール及びその誘導体、並びに、該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US6066683A (en) * 1998-04-03 2000-05-23 Lyondell Chemical Worldwide, Inc. Molded and slab polyurethane foam prepared from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catalyzed polyoxyalkylene polyols and polyols suitable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JP2000230027A (ja) 1999-02-10 2000-08-22 Mitsui Chemicals Inc 高耐久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9918727A1 (de) * 1999-04-24 2000-10-26 Bayer Ag Langkettige Polyetherpolyole mit hohem Anteil primärer OH-Gruppen
CN1261477C (zh) * 2000-04-14 2006-06-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软质聚氨酯泡沫体的制造方法
CN1257928C (zh) * 2001-07-18 2006-05-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多元醇和聚合物分散多元醇的制造方法
JP2003165836A (ja) 2001-11-29 2003-06-10 Asahi Glass Co Ltd スラリー状複合金属シアン化物錯体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またはポリエーテルモノ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050131095A1 (en) * 2002-08-02 2005-06-16 Jianming Yu Novel polyols
US20040064001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Stephan Ehlers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ethylene oxide-capped polyols
JP4556496B2 (ja) 2003-06-04 2010-10-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複合金属シアン化物錯体触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利用
WO2004108794A1 (ja) * 2003-06-04 2004-12-16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複合金属シアン化物錯体触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利用
JP4605012B2 (ja) * 2003-07-24 2011-01-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3876B2 (ja) 2003-08-25 2009-06-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ポリエーテルモノオールまたは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005552B2 (en) * 2003-11-03 2006-02-28 Bayer Materialscience Llc Single reactor synthesis of KOH-capped polyols based on DMC-synthesized intermediates
US7186867B2 (en) * 2004-04-21 2007-03-06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preparing reactive polyether polyols having an ethylene oxide end block
EP1813632B1 (en) * 2004-11-18 2012-05-23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KR101292900B1 (ko) * 2005-04-21 2013-08-02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저반발성 연질 폴리우레탄폼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1884529A4 (en) * 2005-05-25 2011-10-12 Asahi Glass Co Ltd POLYURETHANE FU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AR SEAT WITH THE POLYURETHANE FUEL
KR101307632B1 (ko) * 2005-08-05 2013-09-12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연질 폴리우레탄 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자동차용 시트
JP4899508B2 (ja) * 2006-02-03 2012-03-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305880B1 (ja) 2008-10-28 2009-07-29 公二 宇野 マグネットホルダ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4356A (zh) 2012-12-26
EP2565215B1 (en) 2015-02-11
EP2565215A4 (en) 2014-07-02
EP2565215A1 (en) 2013-03-06
KR20130094688A (ko) 2013-08-26
JPWO2011136367A1 (ja) 2013-07-22
JP5545364B2 (ja) 2014-07-09
US20130059936A1 (en) 2013-03-07
WO2011136367A1 (ja)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41908A (en) Polyoxyalkylene polyol, polyol in which polymer is dispersed,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same
JP6024805B2 (ja) 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および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シート
KR101795111B1 (ko) 저밀도 고탄성 가요성 폴리우레탄 폼의 제조 방법
JP5439480B2 (ja) 天然油系ポリオールのポリオールプレポリマー
WO2008038678A1 (fr) Procédé servant à produire une mousse de polyuréthane souple
JP4122874B2 (ja) ポリオールおよびポリマー分散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9530472A (ja) ポリウレタン起泡のための固有界面活性性を有する天然油系ポリオール
WO2008075725A1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15503669A (ja) 環状アミン化合物から製造されたアミン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および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組成物
TW200911860A (en)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polymer-dispersed polyol,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TW201141895A (en)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U2008296317A1 (en) Use of natural oil based compounds of low functionality to enhance foams
EP2679608A1 (en) High-concentration polymer poly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745094B1 (ko) 연질 폴리우레탄 폼 및 그 용도
JPWO2013021871A1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5609753B2 (ja) 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ポリオール、ポリマー分散ポリオール、および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なら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WO2003059980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mousse de polyurethane souple
KR20120099929A (ko) 항균성 폴리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폴리우레탄 발포체
JP5151461B2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JPWO2012115113A1 (ja) 低反発性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50464B2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03231747A (ja) ポリオ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EP3990511A1 (en) Process for making a flexible polyurethane foam having a hardness grad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