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51163A - Polyester resin for thermally embossable optical film, a film made thereof and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 Google Patents

Polyester resin for thermally embossable optical film, a film made thereof and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51163A
TW200951163A TW98106919A TW98106919A TW200951163A TW 200951163 A TW200951163 A TW 200951163A TW 98106919 A TW98106919 A TW 98106919A TW 98106919 A TW98106919 A TW 98106919A TW 200951163 A TW200951163 A TW 2009511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olyester resin
polyester
film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6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ichi Dan
Jun Sakamoto
Hiromitsu Takahashi
Kozo Takahashi
Daisuke Ogata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0951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5116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0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 B29C59/02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r the configuration, e.g. dimensions, of the embossments or the shaping tools therefor
    • B29C2059/023Microembo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0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 B29C59/02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r the configuration, e.g. dimensions, of the embossments or the shaping too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Description

20095116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脂,其係 具優越的對表面之熱賦形性,尤其可賦形於超高精細、高 縱橫比等之各式各樣的形狀,並且具優越之耐熱性、透明 性。 【先前技術】 習知,光學用元件大多採用具優越之透明性、雙折射 ® 率小的玻璃。但是,由於成形性差、輕量化困難,最近具 優越之輕量性、特性控制也爲容易的高分子材料係按照特 性,已被使用於碟狀基板、透鏡、電纜、各種顯示器用薄 膜等。 另一方面’近年來以光學領域爲中心,形成表面微細 構造之技術的重要性已逐漸提高。微細加工之代表性技術 係微影術,爲了以高精確度控制微細尺寸,一旦使曝光波 長予以短波長化時’曝光機本身之初期費用或所使用之光 罩價格將高成本化’另.外’由於照射光點直徑小,針對大 面積且形成微細構造而言,生產性低爲現狀。 於是’近年來容易賦形微細構造之技術係依照Chou等 所提倡之壓模微影術(參照非專利文獻1 )。所謂壓模微 影術係一種將模具上之圖案轉印至樹脂的技術,具有熱式 與光式二種方式。所謂熱式係藉由加熱至玻璃轉移溫度 (Tg)以上、低於溶點(Tm),於該溫度按壓具有凹凸形 狀圖案之模具’另外,所謂光式係藉由將模具按壓於光硬 200951163 化性樹脂之狀態下,照射光後而予以硬化,將模具上之圖 案轉印至樹脂的技術。相較於光式,熱式技術具有容易賦 形更高縱橫比之形狀的特徵。雖然由於模具製作之初期費 用而耗費,但是因爲能夠由一個模具而複製多數個微細構 造物,其結果,此等技術係較微影術能夠更廉價地賦形微 細構造的技術。 因此,近年來靈活運用此壓模微影術,已推展至液晶 顯示裝置等之平面面板顯示器用構件(專利文獻1)、用 Ο 於光通信之光導波路(專利文獻2)等各種領域上之塑膠 製元件的硏發。 此等硏發之中,形狀自由度高的熱式壓模微影術所探 討之高分子材料,可列舉: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以下,稱爲PMM A )。然而,雖然PC具優越之耐 熱性,但是具有賦形性差,高精細圖案之形成爲困難,且 於成形後,光學歪曲將殘留等之問題。另一方面,PMMA 係具有藉由使分子量降低,能夠形成高精細、高縱橫比構 ® 造之例,但是機械強度缺乏,板片脆弱而不適合於實用。 另外’雖然基於聚酯具優越之成本、機械強度、熔融 製膜性之觀點,而受期希望,但是由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 酯(PET ),係結晶性而Tm高、賦形性差,有必要提高用 以賦形之模具溫度,1.模具加熱' 2.壓模賦形、3.模具冷卻、 4.模具剝離之循環所需要的時間將變長,因此生產性低, 由於爲低Tg而具有耐熱性也低的問題。 專利文獻1:特開2006-152074號公報。 200951163 專利文獻2 :特開平7- 1 88401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1 : S. Y. Chou 等人「Appl. Phys. Lett.」, 美國,美國物理學會,1995年,第67卷,第21號,p.3314。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本發明係解決上述習用技術的問題點,提供一種熱賦 形光學薄膜用聚醋樹脂,其係具優異的對表面之熱賦形 性,尤其能夠賦形成超髙精細、高縱橫比等之各式各樣形 狀,並且具優越之熱賦形生產性、耐熱性、透明性。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爲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係具有下列之特徵: (1) 一種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脂,其玻璃轉移 溫度(Tg)爲83°C以上,熔點(Tm)爲230°C以下,結晶 熔解熱量(ΔΗιη)爲0.3J/g以上。 (2) 如(1)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脂,其 中升溫結晶化溫度(Tcc )與玻璃轉移溫度(Tg )之溫差 (ATcg: Tcc — Tg)爲 50 〜90。。。 (3) 如(1)或(2)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 脂,其中聚酯爲由對苯二甲酸殘基、2,6-萘二羧酸殘基、乙 二醇殘基而成之共聚物。 (4 )如(1 )〜(3 )中任一項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 用聚酯樹脂,其中2,6-萘二羧酸殘基爲8〜17莫耳%。 (5)如(1)〜(4)中任一項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 用聚酯樹脂,其中含有晶核劑。 200951163 (6) 如(5)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脂,其 中樹脂中之晶核劑或晶核劑衍生物粒子的數目平均粒徑爲 1.2 // m 以下。 (7) 如(5)或(6)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 脂,其中晶核劑爲有機羧酸鈉鹽。 (8) 如(7)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脂,其 中相對於聚酯樹脂整體而言,鈉元素含量爲50〜1 500p pm。 (9) 如(5)或(6)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 © 脂,其中晶核劑爲滑石。 (10) 如(1)〜(9)項中任一項揭示之熱賦形光學 薄膜用聚酯樹脂,其中將聚酯樹脂2g溶解於20ml之酚 /1,1,2,2-四氟乙烷的3/2 (容積比)混合溶劑中,使用光路 長2 0mm之槽而測出的溶液之霧度爲40%以下。 (11) 如(1)〜(10)中任一項揭示之熱賦形光學薄 膜用聚酯樹脂,其中IV (固有黏度)爲0.55以上、0.75以 下。 ® (12) —種雙軸配向聚酯薄膜,其係在至少一側之最 外層積層1〜30;im之由(1)〜(11)中任一項揭不之聚 酯樹脂而成之熱賦形層,具有由面配向係數爲0.12以下之 該聚酯樹脂而成之層。 (1 3 )—種雙軸配向聚酯薄膜,其係在至少一側之最 外層積層1〜30/zm之由如(1)〜(11)中任一項揭示之 聚酯樹脂而成之熱賦形層,具有由該聚酯樹脂而成之稜鏡 形狀之層。 200951163 發明之效果 藉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 脂,其係具優越之熱賦形性,並且具優越之熱賦形生產性、 耐熱性、透明性。藉由使用此聚酯樹脂,尤其可用於如背 光用稜鏡片之各種顯示構件,兼顧熱賦形生產性與耐熱性 所尋求之用途也變得能夠使用。 【實施方式】 [發明之實施形態] Φ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係解決該課題,亦即習知樹脂所持有之課題, 專心探討之結果,具有特定物性之方式來控制組成的特定 之聚酯樹脂一舉解決上述課題,査明下列事實而完成本發 明:形成有具優越之熱陚形性、熱賦形生產性、耐熱性、 透明性的板片。 亦即’本發明之聚酯樹脂,其特徵係玻璃轉移溫度(Tg ) 爲83 °C以上、熔點(Tm)爲230 °C以下,結晶熔解熱量 φ (ΔΗιη)爲 0.3J/g 以上。 基於賦形性之觀點’所熱賦形之樹脂係於熱賦形前, 樹脂較佳爲無拉伸歪斜等,均勻且結晶度低;基於所賦形 之形狀的熱安定性之觀點,賦形後,較佳爲高Tg且在不妨 礙透明性之範圍而予以結晶化。不僅提高玻璃轉移溫度, 賦形後之熱安定性並不足夠,藉由與結晶化組合而實現更 優越之熱安定性。另外,若玻璃轉移溫度過高時,熱賦形 性將明顯降低。 爲了兼顧賦形前之非晶質性與賦形後之透明性,亦即 200951163 微結晶構造,樹脂具有結晶性之必要,另外於賦形 由在本發明聚酯樹脂之熔點附近的熱處理溫度加以 而再熔融表層,藉配向緩和予以均勻化係爲了實現 賦形性爲必要。於熱處理中,由於本發明之聚酯樹 點越低’越容易均勻化而較佳。另外,爲了製膜性之 較佳可採取在更高熔點之基材(於此,將構成該基 脂的熔點設爲Tml)的表層上積層賦形層之本發明 樹脂(於此’將此樹脂的熔點設爲Tm2 )之薄膜構 Q 層薄膜之情形,基於製膜性、熱處理效果之觀點, 溫度(Ta)較佳爲 Tml>Ta> Tm2,Tm2 爲 2 30°C 以 形,基於薄膜製膜性、熱賦形性、層彼此之親和性 本之觀點,基材較佳選擇熔點爲26(TC的PET之情 能夠穩定製膜。另外,不僅熱處理步驟,基於模具 等賦形性之觀點,較佳爲熱賦形時,熔點爲低者。 因此,本發明之聚酯樹脂的熔點較佳爲23 0 °C 若較23(TC爲高時,熱處理時之均勻化、低結晶化 g 不夠,熱賦形性將降低。另外,例如與PET積層之 若熔點例如爲260°C以下、較23 0°C爲高時,因爲於 步驟,無法使穩定製膜與熱處理得以兼顧而不佳。 點之下限並無特別之限定,若較1 30°C爲低時,因 轉移溫度也變低而不佳》 另外,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較佳爲Tg^83°C。 Tg2 8 5 °C。藉由在本範圍內,例如平面顯示器面板領 之稜鏡片等光學片之情形,將可大幅提高所要求之 熱性。若較該溫度爲低時,長期使用中所熱賦形之 前,藉 熱處理 優越之 脂的熔 提高, 材之樹 的聚酯 造,積 熱處理 下之情 、低成 形下, 仿傚性 以下。 將變得 情形, 熱處理 雖然熔 爲玻璃 更佳爲 域所用 長期耐 形狀將 150 200951163 改變,性能將降低。上限並無特別之限定,因爲若較 °c爲高時,熱賦形性將降低而不佳。 另外,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較佳爲△HmMJJ/g»更 △ HmSl.OJ/g,進一步更佳爲ΔΗιη220.0:Τ/2。若較此範 小時,熱賦形時未被結晶化,熱安定性將降低。上限 特別之限定,若較40.OJ/g爲大時,於熱賦形時未被 化,具有成爲成形不良之可能性。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較佳爲由二醇成分、二羧酸成 g 自的一成分而成之同元聚合物;也較佳爲由二醇成分 羧酸成分中任一種,或是二者爲由複數個單體而成之 合聚酯樹脂。任一種情形,單體之種類皆無特別之限 具體之單體等係於後敘述,其中,基於成本、聚合性 點,較佳爲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等具有對苯二 殘基之物、2,6-萘二羧酸二甲酯(DMN)等具有萘二 殘基之物、由乙二醇而成之共聚合聚酯。 針對聚酯樹脂之Tg、Tm、△ Hm,並針對符合本 p 規定範圍的方式來加以控制之方法,首先,針對Tg、 藉聚酯樹脂之共聚合組成而予以決定。作成高的Tg則 剛直構造之環式單體,或增多其組成比係有效的,針 低Tm則選擇柔軟構造之直鏈單體,或藉由導入共聚 分而紊亂規則構造,使結晶性降低係有效的。 具體例係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2,6-萘二羧酸 酯、乙二醇共聚物之例顯示於第1圖。如圖所示,Tg 落於連結二醇成分、二羧酸成分爲單一之PET、PEN 元聚合物之Tg的線上,剛直構造之環式單體的2,6-萘 佳爲 圍爲 並無 結晶 分各 、二 共聚 制。 之觀 甲酸 羧酸 發明 Tm, 選擇 對降 合成 二甲 係座 等同 二羧 -10- 200951163 酸共聚合比越大,Tg越闻。針對Tm,同元聚合物之情形, 其Tm較共聚物爲高,此Tm係根據單體之剛直性所決定。 單體係選擇柔軟構造之直鏈單體,若組成脫離單一組成, 一旦聚合物骨幹之規則性降低時,Tm將降低。於此,—旦 組成過度脫離同元聚合物時,Tm將消失而成爲非晶質性。 於第1圖之共聚合系中,2,6 -萘二羧酸在約i2mol%前後之 區域’ Tg成爲83°C以上、Tm成爲23(TC以下。 關於ΔΗιη,一般而組成接近非晶質區域時,△Hm 〇 將變小。因此’於不符合〇.3J/g以上之區域,藉由 添加晶核劑’壓低控制IV而容易予以結晶化,能夠控制至 〇.3J/g 以上。 亦即,將聚酯樹脂之Tg、Tm、ΔΗιη控制於本發明之 範圍’選擇有助於高Tg之單體,藉其他單體之共聚合而使 熔點降低’共聚合比選擇不成爲非晶質性之組成區域係有 效的’必要時,△ Hm係藉晶核劑之添加等而增大係有效的。 另外,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較佳係升溫結晶化溫度(Tcc ) Q 與玻璃轉移溫度(Tg)之溫度差(ATcg: Tcc-Tg)爲50 °CSATcgS90°C。更佳爲 60°CSATcgS90°C,進一步更佳爲 60°C Tcg^85°C。若△ Teg較此範圍爲大時,熱賦形性時 之結晶化並未充進行,熱安定性將降低。若Δ Teg較此範 圍爲小時,於熱賦形前之熱處理時即結晶化,熱賦形性將 降低。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較佳含有晶核劑,藉由含有晶核 劑,相對於樹脂之Tg、Tm,某種程度上獨立地控制A Teg 將成爲可能,因而變得容易符合各種熱特性。 -11- 200951163 於此,晶核劑具有減小Δ Teg之效果,能夠根據種類、 添加量以調整效果。另外,由於晶核劑之存在,使得晶核 之數目變多,所生成之結晶尺寸變得既小且均勻,能夠抑 制微結晶化時之白化。 晶核劑並無特別之限制,能夠使用一般作爲聚合物所 用之晶核劑,且能夠使用無機系晶核劑與有機系晶核劑中 任一種。無機系晶核劑之具體例可列舉:滑石、高嶺土、 蒙脫石、合成雲母、黏土、沸石、二氧化矽、石墨、碳黑、 硫化鈣、氮化硼、鋁;或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鈦、氧化 鋁、氧化钕等之金屬氧化物;碳酸鈣等之金屬碳酸鹽、硫 酸鋇等之金屬硫酸鹽等。此等無機系晶核劑係爲了提高在 組成物中之分散性,較佳爲利用有機物予以修飾。另外, 有機系晶核劑可列舉:醋酸、草酸、丙酸、丁酸、辛酸、 硬脂酸、褐煤酸、安息香酸、對苯二甲酸、月桂酸、肉豆 蔻酸、甲苯酸、水楊酸、萘羧酸、環己烷羧酸等之各種有 機羧酸,對甲苯磺酸、磺基間苯二甲酸等各種有機磺酸, 與鈉、鉀、鋰、鈣、鎂、鋇、鋁等各種金屬之組合所得之 有機羧酸金屬鹽、有機磺酸金屬鹽、硬脂酸醯胺、乙烯雙 月桂酸醯胺、棕櫚酸醯胺、氫氧化硬脂酸醯胺、芥酸醯胺、 均苯三甲酸三(三級丁基醯胺)等之有機羧酸醯胺;低密 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異丙烯、聚丁烯、 聚-4-甲基戊烯、聚-3-甲基-1-丁烯、聚乙烯環烷、聚乙烯 三烷基矽烷、高熔點聚乳酸等之聚合物;乙烯-丙烯酸或甲 基丙烯酸共聚物之鈉鹽、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之鈉鹽等 之具有羧基之聚合物的鹼金屬鹽、鹼土金屬鹽(所謂的離 -12-
❹ 200951163 子聚合物):苯亞甲基山梨糖醇及其衍生物、鈉-2,2’ 甲基雙(4,6-二(三級丁基)苯基)磷酸鹽等之磷化 金屬鹽;及2,2-甲基雙(4,6-二-三級丁基苯基)鈉等 是並不受此等晶核劑所限制。 本發明所使用之晶核劑,於上述例示的晶核劑之 基於結晶化加速效果及樹脂低霧度之觀點,尤以由有 酸鈉鹽與滑石所選出之至少一種特別理想。使用於本 之晶核劑可以僅一種或倂用二種以上而進行。 另外,相對於含有各種塡充劑之聚酯樹脂100 份,晶核劑之摻合量較佳爲0.01〜30重量份之範圍, 爲0.05〜5重量份之範圍,進一步更佳爲0.1〜3重量 範圍。 還有,於本發明中之聚酯樹脂的Tm、Tg、Tcc、△ 升溫結晶化熱量(△ He)等各種熱特性値係由實質非 狀態試樣之微差掃描熱量測定(DSC )的升溫曲線所 之値。具體而言,使用在DSC之1st循環形成熔融狀 後,經急冷而形成非晶質固體後之2nd循環。其中 循環熔融後之冷卻速度必須爲100°C /min以上,並1 循環升溫時之樹脂的ΔΗιη、A He之絕對値差A Hm -直到 ΔΗιη — △HedJ/gm爲止予以非晶質化爲必要的 較此爲大時,在樹脂冷卻過程中之結晶化仍一直進朽 法算出正確之値。此情形下,必須利用冷卻速度設淀 更,或是於循環冷卻過程中將試樣取出電爐外而曝震 風中,或浸漬於液體氮中等之方法,進一步提高冷卻; 另外,使用有機羧酸鈉鹽之情形下,相對於聚酯程 -亞 合物 ,但 中, 機羧 發明 重量 更佳 份之 Hm、 晶質 算出 態之 > 1st 2nd △ He 。若 /πΤ- ,無 之變 於冷 I度。 f脂, -13- 200951163 鈉元素較佳爲50〜1 500ppm,進一步更佳爲150〜lOOOppm 之範圍。若較本範圍爲大時,樹脂之霧度將變大,不適合 於光學用途。另外,若較本範圍爲小時,未顯示充分之結 晶化加速效果。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係將聚酯樹脂2g溶解於20ml之酚 /1,1,2,2-四氯乙烷的3/2 (容積比)混合溶劑中,使用光路 長20mm之槽而測出的溶液之霧度較佳爲40%以下。更佳 爲10%以下,進一步更佳爲5%以下。若較本範圍爲大時, P 光學用途上,穿透光量將降低,另外確保相同穿透光量之 情形,由於薄膜之極端薄膜化等成爲必要而不佳。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含有晶核劑之情形,晶核劑或晶核 劑衍生物粒子的樹脂中之數目平均粒徑較佳爲1.2μιη以 下。於此,所謂晶核劑衍生物粒子係指藉晶核劑而析出於 樹脂中之粒子。例如,可列舉:添加鹼金屬鹽、鹼土金屬 鹽、以鎂、鋁爲主的各種金屬鹽之情形;藉磷化合物等還 原成分,金屬本身成爲析出粒子之情形;或金屬配位於聚 ρ 酯分子末端,不溶化而成爲析出粒子之情形等;此等情形 係包含於晶核劑衍生物粒子中。數目平均粒徑更佳爲 1.0/zm以下,進一步更佳爲〇.5/zm以下,最好爲0.3ym 以下。若較該範圍爲大時,霧度將變大,不適合於光學用 途。另外,可列舉:所熱賦形之圖案爲微細形狀之情形, 對熱賦形後之形狀將有出現不良影響之情形。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的固有黏度(IV)較佳爲0.55以上、 0.75以下》進一步更佳之範圍爲0.57以上、0.7以下,最 佳之範圍爲0.58以上、0.65以下。若較本範圍爲大時,熱 -14- 200951163 賦形性將降低,若較本範圍爲小時,耐熱性將降低。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係於不損害熱賦形性之範圍內,除 了上述晶核劑以外,也能夠添加表面形成劑、加工性改善 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安定劑、抗靜電劑、潤 滑劑、抗結塊劑、柔軟粒子、可塑劑、防霧劑、著色劑、 分散劑、紅外線吸收劑等之添加劑。添加劑可以爲無色, 也可以具有顏色,爲了不損害光學薄膜之特徵,較佳爲無 色透明。此等添加劑之添加方法較佳能夠採用聚合時添 @ 加、熔融混攪、溶液混攪中任一種方法。其中,基於聚合 控制之容易性、成本之觀點,最好爲熔融混攪。 另外,於不損害熱賦形性之範圍內,也可以爲與其他 樹脂之合金。合金成分可列舉:各種丙烯酸、聚酯、聚碳 酸酯、環狀烯烴等,期望合金組成物中含有本發明樹脂50 重量%以上,整個合金組成物必須符合本發明之特性。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聚酯樹脂之製法,具體加以詳述, 本發明並不受此製造方法所限制。 ^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之聚合方法並無限定,能夠使用習 知之聚合法,例如,能夠使用將二羧酸與乙二醇作成衍生 物之酯化法;使用二羧酸二酯與乙二醇之酯交換法等。 二醇成分能夠使用各種二醇。例如,乙二醇、三亞甲 基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丁二醇、2-甲基-1,3-丁 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等之脂肪族二醇;脂環式二醇可 列舉:環己烷二甲醇、環己烷二乙醇、十氫萘二甲醇、十 氫萘二乙醇、降莰烷基二甲醇、降莰烷基二乙醇、三環癸 烷二甲醇、三環癸烷二乙醇、四環癸烷二甲醇、四環癸烷 •15- 200951163 二乙醇、十氫萘二甲醇、十氫萘二乙醇等之飽和脂環式一 級二醇;2,6-二羥基-9-噚雙環〔3,3,1〕壬烷、3,9-雙(2-羥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噚螺〔5,5〕十一烷(螺 二醇)、5-羥甲基-5-乙基- 2-( 1,1-二甲基-2-羥乙基)-1,3-二嗶烷、異雙脫水山梨糖醇等之含有環狀醚之飽和雜環一 級二醇;其他環己二醇、雙環己基-4,4’ -二醇、2,2-雙(4- 羥環己基丙烷)、2,2-雙(4-(2-羥乙氧基)環己基)丙烷、 環戊二醇、3-甲基-1,2-環戊二醇、4-環戊烯-1,3-二醇、金 剛二醇等之各種脂環式二醇;或雙酚A、雙酚S、苯乙烯 二醇、9,9-雙(4-(2-羥乙氧基)苯基)莽、9,9’ -雙(4-羥苯基)弗等之芳香環式二醇。另外,除了二醇以外,也 能夠使用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之多官能醇。但是, 並不受限於特別所例示之二醇成分。 此等二醇成分之中,基於低成本之觀點,較佳爲乙二 醇。另外,基於耐熱性之觀點,較佳爲環式二醇,例如, 環式二醇較佳爲螺二醇、環己烷二甲醇、三環癸烷二甲醇 等。其中,尤以乙二醇爲最佳。 另外,於不損害本發明目的之範圍內,能夠組合二種 以上,例如,藉由螺二醇與乙二醇之組合而能夠調節耐熱 性、反應性、成本。 另外,本發明聚酯之二羧酸成分並無特別之限制,能 夠使用一般之羧酸的酯形成衍生物。酯形成衍生物能夠使 用如對苯二甲酸酐之酸酐、如對應於二羧酸之酸氯之酸鹵 化物、如對苯二甲酸二甲酯之低級烷基酯等。於此,爲了 方便’無特別記載之情形,所謂含有二羧酸係指含有二羧 -16- 200951163 酸之酯形成衍生物。具體而言,並不受限於此等二羧酸成 分,芳香族二羧酸可列舉: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間 苯二甲酸、萘二羧酸、4,4’-二苯基二羧酸、二苯基醚-4,4’-二羧酸、4,4’-二苯基甲烷二羧酸、苄基苯二酸等。鏈狀脂 肪族二羧酸,可列舉: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 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2,2-二甲基琥珀酸、2,3-二甲基琥珀酸、2,3-二甲基琥珀酸、3-甲基戊二酸、3,3-二甲基戊二酸等。脂環族二羧酸,可列 舉:1,2-環己烷二羧酸、1,3-環己烷二羧酸、1,4-環己烷二 〇 羧酸、環戊烷二羧酸、1,4-環己烷二酮-2,5-二羧酸、2,6-十氫萘二羧酸、1,5-十氫萘二羧酸、1,6-十氫萘二羧酸、2,7-十氫萘二羧酸、2,3-十氫萘二羧酸、2,3-降莰烷二羧酸、二 環〔2,2,1〕庚烷·3,4-二羧酸等之飽和脂環式二羧酸;或順 -5-降莰烯內-2,3-二羧酸、甲基-5-降莰烯-2,3-二羧酸、順 -1,2,3,6-四氫鄰苯二甲酸、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3,4,5,6-四氫鄰苯二甲酸、外- 3,6-環氧-1,2,3,6-四氫鄰苯二甲酸等 之不飽和脂環式二羧酸。另外,除了二羧酸以外,多官能 〇 成分也能夠使用偏苯三酸、均苯四甲酸等之多官能羧酸成 分。 基於耐熱性之觀點,此等二羧酸成分之中,較佳爲環 狀二羧酸。具體而言,基於聚合性、成本面、樹脂特性之 觀點,較佳爲對苯二甲酸、萘二羧酸。於不損害本發明目 的之範圍,能夠單獨或組合二種以上而使用,例如,藉由 倂用對苯二甲酸、萘二羧酸而能夠調節Tg、Tm。 二羧酸成分係將2,6-萘二羧酸作爲共聚合成分使用之 情形,2,6-萘二羧酸較佳爲二羧酸成分中之8〜π莫耳% ^ -17- 200951163 藉由於本範圍內,以低成本且具優越之聚合性的對苯二甲 酸、乙二醇爲主要之共聚合成分而使用的同時,也能夠發 現本發明之熱特性。2,6 -萘二羧酸之進一步更佳的共聚合 比率爲10〜15莫耳%,最好爲11〜14莫耳%。 本發明之聚酯之製造觸媒並未予以特別限定,能夠使 用各種觸媒。例如’作爲有效於酯交換反應之觸媒能夠使 用醋酸鈣、醋酸鎂、醋酸鋰、醋酸鈉等之鹼金屬或鹼土金 屬化合物之外,也能夠使用醋酸錳、醋酸鈷、醋酸鋅、醋 φ 酸錫、鈦醇鹽等。另外,聚合觸媒除了使用三氧化二銻等 之銻化合物、二氧化鍺等之鍺化合物、鈦醇鹽等之各種鈦 化合物之外也能夠使用鋁或二氧化矽之複合氧化物等。另 外’安定劑可列舉:磷酸系、亞磷酸系、膦酸系、次膦酸 系化合物’其中’基於抑制污染物形成之觀點,較佳爲此 等之酯化物,基於抑制汙染物形成、熔融耐熱性之観點, 尤以磷酸酯衍生物特別理想,具體而言,較佳爲三乙基膦 醋酸酯。該磷化合物之添加時期較佳爲從酯化反應後或酯 _ 交換反應後,添加於聚縮合反應之初期。 具體而言,聚合法爲酯交換法之情形,例如,使用對 苯二甲酸二甲酯、萘二羧酸二甲酯、乙二醇之情形,使對 苯二甲酸二甲酯、萘二羧酸二甲酯、乙二醇成爲既定聚合 物組成之方式來進料於容器中。此時,相對於所有的二羧 酸成分,藉由添加1.7〜2.3莫耳倍之乙二醇而使反應性變 得良好。於約150°C,熔融此等成分後,添加醋酸鎂作爲 觸媒後而加以攪拌。於150 °C,此等單體成分成爲均勻之 熔融液體。接著,慢慢升溫至235 °C的同時,蒸餾出甲醇, -18- 200951163 實施酯交換反應。酯反應結束後,添加三乙基膦醋酸酯, 於攪拌後,使水予以蒸發。進一步添加三氧化二銻之乙二 醇溶液後,將反應物進料於聚合裝置中,再將裝置內溫度 慢慢升溫至2 85 t的同時,使裝置內壓力,從常壓起減壓 直到133Pa以下,蒸餾出乙二醇。隨著聚合反應之進行, 反應物之黏度將上升。於成爲既定攪拌轉矩之時點結束反 應,從聚合裝置,以股線狀噴向水槽。所噴出之樹脂係於 水槽中急冷,捲取後,利用切割器切成碎片。於此,目標 IV爲0.7以上之情形,較佳爲利用較目標爲低之IV暫時予 以碎片化,之後,於碎片之Tm以下,具體而言,於170 〜230°C之溫度、133Pa以下之減壓下,直到目標IV爲止進 行固相聚合。 接著,針對使用本發明之聚酯樹脂的熱賦形性光學薄 膜之製膜加以敘述,但是本發明並不受此製膜所限制。 本發明之熱賦形性光學薄膜的構造可以僅由本發明之 聚酯樹脂而成之單層膜,也可以爲由複數樹脂層而成之積 層物,較佳爲由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而成之熱賦形層與支撐 層而成之積層體。如此積層體之情形,相較於單層膜之情 形,能夠賦與易滑性、耐摩擦性等之特性、或機械強度、 耐熱性。此時,所積層之支撐層基材的原料,只要不妨礙 光學特性的話,並無任何限制,可列舉:聚酯、聚碳酸酯、 丙烯酸樹脂、環烯烴聚合物、聚醢亞胺、環氧樹脂、聚乙 烯等之有機薄膜基材,或玻璃等之無機基材,基於基層彼 此之緊貼性、製膜性、成本之觀點,較佳爲聚酯,尤以聚 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特別理想。 -19- 200951163 積層體之情形,較佳爲在積層體之至少一側之最外層 設置由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而成之熱賦形層。藉由在最外層 設置由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而成之熱賦形層,因而使薄膜表 面之成形性與耐熱性成爲良好。另外,積層體之情形,更 佳爲在兩最外層設置由本發明之聚酯樹脂而成之熱賦形 層。另外,從積層體之厚度方向之中央看去,進一步更佳 爲成爲如表裏對稱之積層構造。藉由符合如此之要件,由 於藉熱賦形或耐熱性試驗、耐濕性試驗所產生的薄膜卷縮 予以減低。若符合如此要件的話,層數並未予以特別限定, 較佳之積層數爲3層以上。 本發明之熱賦形性光學薄膜之製法,例如,由單層膜 而成的薄膜之情形,可列舉:在擠出機內加熱熔融本發明 之樹脂,從噴嘴擠出於冷卻的澆鑄轉筒上而加工成片狀之 方法(熔融澆鑄法)。其他之方法也能夠使用:使板片形 成用材料溶解於溶劑中,從噴嘴將此溶液擠出澆鑄轉筒、 環狀帶等之支撐物上擠出而作成膜狀,接著,從如此之薄 膜,使溶劑乾燥去除而加工成片狀之加工方法(溶液澆鑄 法)等》 另外,積層體之製法能夠使用下列之方法:將複數種 熱可塑性樹脂投入複數個擠出機中,熔融後而從噴嘴,共 擠出於冷卻之澆鑄轉筒上而加工成片狀之方法(共擠出 法):將被覆原料投入擠出機後而熔融擠出,從噴嘴擠出 的同時,積層於以單層膜所製作的板片上之方法(熔融積 層法);各自分別製作以單層膜所製作的薄膜與熱賦形性 薄膜,藉所加熱之輥群而加以熱壓黏之方法(熱積層法); -20- 200951163 隔著黏著劑而予以貼合之方法(黏著法);其他,使薄膜 形成用材料溶解於溶劑中,再將此溶液塗布於薄膜上之方 法(塗布法)等。 另外,本發明之熱賦形性光學薄膜較佳爲予以配向於 單軸或雙軸方向。更佳爲予以配向於雙軸方向。藉由作成 所配向之薄膜,基材能夠容易賦與較佳之機械強度或尺寸 安定性等。 此等薄膜之中,作成本發明之熱賦形性光學薄膜的構 〇 造,尤以積層體爲特別理想的構造,進一步更佳予以雙軸 配向。 用以配向之拉伸方法,能夠使用下列之方法:逐次雙 軸拉伸法(於長邊方向拉伸之後,於寬度方向進行拉伸之 方法等,組合各自單向之拉伸的拉伸法);同時雙軸拉伸 法(同時拉伸長邊方向與寬度方向之方法);或是組合此 等拉伸法,於本發明中,此等拉伸法並未予以限定。另外, 藉由利用此等拉伸法而沿著雙軸拉伸聚酯薄膜,成爲能夠 Q 賦與優越之機械特性的方式。 另外,本發明之雙軸配向聚酯薄膜,其至少一側之熱 賦形層的面配向係數(以下,表示fn)較佳爲0.12以下。 其中,所謂面配向係數係指以鈉D線作爲光源,使用阿貝 (Abbe )折射率計以測定長邊方向、寬度方向、厚度方向 之折射率(分別爲Nx、Ny、Nz),藉fn= (Nx+Ny) / 2 - Nz所求之値。藉由符合如此之要件,能夠作成具優越之 熱賦形成形性的雙軸配向聚酯薄膜。 藉由使至少一側之熱賦形層的面配向係數設爲上述之 -21- 200951163 特定範圍內,構成熱成形層之樹脂成爲配向低的非晶質狀 態,微細之高縱橫比圖案可能成爲大面積之成形。若面配 向係數較0.12爲大時,構成熱賦形層之樹脂的配向將變 強,由於彈性率變高,上述之成形將變得不可能。另外, 若至少一側之熱賦形層的面配向係數爲不妨礙本發明效果 之範圍內,根據積層薄膜之拉伸倍率、雙軸拉伸後之熱處 理溫度、熱處理時間而可能調整。例如,將拉伸倍率設定 於低倍率,或藉由使熱處理時間予以長時間化,使成形層 〇 的面配向係數降低將成爲可能。面配向係數之下限並無特 別之限制,爲了避免因高熱處理溫度、熱處理時間長時間 化所造成之製膜性降低,面配向係數之下限較佳爲0.05以 上。 符合如此要件之方法,可列舉:於雙軸拉伸後,在構 成熱賦形層之樹脂的熔解吸熱波峰溫度(Tm2’ )以上、 低於構成支撐層之樹脂的熔解吸熱波峰溫度(Tml’ )之 溫度實施熱處理,發現本發明之效果。藉由實施如此之熱 g 處理,構成熱賦形層之樹脂成爲非晶質狀態,構成支撐層 的樹脂並不熔解而維持配向狀態,使檄械強度提高成爲可 能。亦即,藉由將雙軸拉伸後之熱處理溫度設爲此範圍, 因共擠出所進行之一貫製程中,由於得到使成形性與機械 強度得以兼顧之薄膜成爲可能而較佳。另外,若如此之熱 處理溫度爲構成熱賦形層之樹脂的熔解吸熱波峰溫度 Tm2’以上的話即可,較佳爲5°C以上高溫,更佳爲l〇°C 以上高溫’進一步更佳爲2〇°c以上高溫。由於使如此之熱 處理溫度較構成熱賦形層之樹脂的熔解吸熱波峰溫度 -22- 200951163
Tm2’爲高5 °C以上予以高溫化,構成熱賦形層之樹脂的配 向緩和將進行,並藉由非晶質部分增加以使成形性提高而 較佳。 本發明之雙軸配向聚酯薄膜的較佳之厚度(膜厚)可 以爲10/zm〜5mm之範圍。更佳爲20# m〜2mm,進一步更 佳爲 20/zm 〜200/zm。 另外,積層體之情形,較佳爲在基材上設置由lym 〜30 範圍厚度之本發明樹脂而成之熱賦形層。另外, 0 在兩最外層設置熱賦形層之情形,各自的熱賦形層之厚度 較佳爲l//m〜 熱賦形層之厚度對熱賦形性造成強烈影響。亦即,熱 賦形層之體積較佳爲與藉熱賦形而變形的體積量相等,更 佳爲熱賦形層之體積較藉熱賦形而變形的體積量爲大。進 一步更佳爲熱賦形層之厚度較藉熱賦形而變形的高度爲 大。構成在支撐層附近之熱賦形層的樹脂係藉支撐層而使 熱運動受到限制,因而藉熱賦形所造成之形狀賦與將變得 ❿ 困難。 另外,藉熱賦形所賦與之形狀較佳爲將直角等腰三角 形之斜邊作爲底邊的稜鏡形狀。藉由賦與稜鏡形狀,能夠 得到亮度提高效果高的雙軸拉伸聚酯薄膜。另外,各稜鏡 形狀之底邊長度(間距)較佳爲lym〜50 之範圍。進 一步更佳爲5#m〜25jum。藉由設爲如此之範圍,良好之 亮度提高效果將可以得到,於是成爲能夠縮小薄膜的總厚 度之方式。 若間距變大時,所賦與之形狀將成爲明顯外觀差的畫 -23- 200951163 面。將間距設爲50//m之情形,稜鏡之高度成爲25 μ 根據上述之理由,熱賦形層之厚度較佳爲較根據所賦 形狀所變形的高度爲大,較佳約爲30;wm。另外,若 賦形而賦與間距小的稜鏡形狀時,光波動性之影響 強’引起繞射現象,無法得到充分之亮度提高效果而不 因此,若熱賦形層之積層厚度較Ιμιη爲小時,由於 得到作爲稜鏡之效果,成爲不適合於熱賦形之雙軸配 酯薄膜而不佳。 〇 接著,說明使用本發明之熱賦形光學薄膜與熱賦 學薄膜積層體而加以熱賦形之方法的例子。 首先,將本發明之熱賦形光學薄膜(或熱賦形光 膜積層體)與具有反轉應轉印圖案之凹凸的模具,加 由所熱賦形之本發明聚酯樹脂而成之表面層的玻璃轉 度(Tg )以上、低於熔點(Tm)之溫度範圍內,使薄 模具接近,直接利用既定壓力加以壓縮,保持既定時 接著,直接保持壓縮的狀態下予以降溫。最後,釋放 φ 壓力,從模具而將薄膜予以脫模。 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熱賦形方法,除了壓縮平 方法(平版壓縮法)以外,也可以使用在表面形成凹 輥狀模具,成形成輥狀片,得到輥狀成形物之輥至輥 to roll )的連續成形。輥至輥連續成形之情形,基於 性之觀點,較平版壓縮法爲優越。 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加熱溫度與 溫度T1較佳爲構成熱賦形層之本發明聚酯樹脂的玻 移溫度Tg〜Tg + 60°C之範圍內。若未超過構成熱賦形 與之 藉熱 將變 :佳。 無法 向聚 形光 學薄 熱至 移溫 膜與 間。 壓縮 版之 凸之 (roll 生產 壓縮 璃轉 層之 -24- 200951163 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時,由於構成熱賦形層之樹脂的軟 化未充分進行,壓縮模具時之變形變得難以發生,成形所 必要的壓力變得非常高。另外,若超過此範圍時,基於下 列等理由而不佳:加熱溫度與壓縮溫度T1將變得過高,能 量上並無效率,另外,相較於模具,由於板片之加熱/冷卻 時的體積變動約大上一位數,板片被模具卡住而變得無法 脫模,另外,即使能夠脫模,圖案之精確度也將降低,或 圖案部分也將欠缺而缺陷化》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 方法中,藉由將加熱溫度與壓縮溫度Τ1設爲此範圍,能夠 兼顧良好之成形性與脫模性。 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壓縮壓力係與熱 賦形層的面配向係數有關,較佳爲0.5〜50MPa。更佳爲1 〜3 0M Pa。若不符合此範圍時,對模具內之樹脂的塡充將 變得不足,圖案精確度將降低。另外,若超過此範圍時, 由於必要之載重將變大,對模具之負載大,重複使用耐久 性將降低而不佳。將壓縮壓力設爲此範圍,能夠維持良好 φ 之成形性與模具之耐久性。 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壓縮壓力保持時 間係與熱賦形層的面配向係數有關,較佳爲〇秒〜10分鐘 之範圍。若超過此範圍時,單件產品生產時間(tact time ) 將變得過長,生產性無法提高,由於具有引起樹脂之熱分 解等,成形加工片之機械強度將降低的可能性而不佳。於 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藉由將保持時間設爲此 範圍,良好之成形性與均勻性能夠兼顧。 另外,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壓縮壓力 -25- 200951163 釋 度 超 圖 佳 此 T3 〇 之 性 變 脫 能 各 及 ❹ 【 方 ( 對 放溫度T2較佳係於構成熱賦形層之樹脂的玻璃轉移溫 Tg+ 20°C以下之溫度範圍內,較壓縮溫度T1爲低。若 過此範圍時,由於壓力釋放時之樹脂將軟化,流動性高, 案引起變形等,成形精確度將降低而不佳。於本發明較 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藉由將壓縮壓力釋放溫度T2設爲 範圍,能夠兼顧良好之成形性與脫模性。 另外,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脫模溫度 較佳爲該Tg以下之溫度範圍內。更佳爲20°C〜該Tg 溫度範圍。若超過此範圍時,由於脫模時之樹脂的流動 高,圖案將變形,精確度將降低,或是由於板片本身將 形而不佳。於本發明較佳所採用之成形方法中,藉由將 模時之溫度設爲此範圍,圖案精確度佳而加以脫模爲可 ,能夠抑制板片本身之變形。 使用本發明之熱賦形性片所製作之成形品可能使用於 種用途,用途之一例,可列舉:光電路、光連接構件、 稜鏡片等之顯示器用構件。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 還有,物性之測定方法、效果之評估方法係依照下列 法而進行。 (1 )樹脂九粒之熱特性(玻璃轉移溫度(Tg )、熔點 Tm)、熔解熱量(△ Hm)與冷結晶化溫度(Tcc )等) 依照JIS-K7 1 2 1 ( 1 987年制定),使用下列測定器,針 2nd循環升溫時所得之圖表而算出各値。 裝置:微差掃描熱量計DSCQ100型(TA Instruments -26- 200951163 公司製)
測定條件:氮氣環境中 測定範圍:50〜280°C 試樣重量:10mg (使用TAInstruments公司製之鋁盤) 溫度程式: 1st循環:室溫->升溫(16°C/分鐘)—50°C保持2分鐘 —升溫(16°C /分鐘)->2 8 0°C保持5分鐘—利用程式而取出 電爐外,於室溫(20°C)急冷(放置10分鐘) φ 2nd循環:50°C保持2分鐘->升溫(16°C/分鐘)->280 °C 4降溫(16°C /分鐘)—2 5°C (2)固有黏度(IV) 以鄰氯酚作爲溶劑,於25°C測定。 (3 )樹脂之溶液霧度 將聚酯2g溶解於20ml之酚/1,1,2,2-四氯乙烷的3/2(重 量比)混合溶劑中,使用光路長20mm之槽,藉霧度計(Suga 試驗機公司製之HZ-1),利用積分球式光電光光度法以進 ❿ 行分析。 (4 )樹脂之鈉元素含量 在電爐上加熱聚酯lg,將聚合物予以灰化後,進一步 加入電爐中,於650°C處理1小時而予以完全灰化。將此灰 化物溶解於稀鹽酸中而作成測定溶液,使用原子吸光測定 裝置,利用測定波長5 89nm以測定吸光度,由檢量線而算 出鈉量。針對含量爲30pPm以上之情形而算出。 (5 )平均粒徑 從板片中央部切取一部分,使用切薄片機而作成厚度 -27- 200951163 0.2/zm之超薄切片,使用日本日立製作所製之穿透型電子 顯微鏡(TEM ) H-7100加以觀察,針對任意之100個分散 粒子,測定一次粒徑,將平均値設爲分散粒徑。 (6 )熱賦形成形性 切取熱賦形成型品之剖面,蒸鍍鉑-鈀之後,使用日本 日立製作所(股)製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2100A以拍攝 照片,進行剖面觀察。 用於賦形之模具係在表面,以平行、間距24/zm之方 0 式,形成複數個剖面形狀爲頂角90°之直角等腰三角形(高 度12ym)之三角柱狀稜鏡的形狀(剖面:第2圖(a)、 斜視圖:第2圖(b ))。 將使用該模具而賦形的成形品顯示於第2圖(c)。求 出此成型品圖案凸部之高度b (模具設計値12em) 、1/2 倍寬度a (模具設計値12/zm)之比b/a的平均値,設定 0.8以上:〇 0.7以上、低於0.8 : △ g 低於 0.7 : X。 評估結果若爲△或〇的話,爲良好(〇者更爲良好)。 (7 )亮度保持率 於85 °C ’進行250小時之熱賦形成形本發明樹脂之稜 鏡片的耐熱試驗,將(耐熱試驗後之亮度/試驗前之亮度) xlOO (%)設爲亮度保持率》 耐熱試驗係在凱通(K apt on )板片上,利用膠帶以固 定稜鏡片之四角’利用熱風烘箱,於85 °C進行250小時處 理。 -28- 下 部 工 片 熱 ❹ 用 製 度 光 背 裝 φ 200951163 針對亮度測定,將評估中之示意的背光構造顯示 而。 在評估用21吋( 330mmx410mm:對角線520mm) 型背光(第3圖中框體、反射薄膜爲d、第3圖中螢 分爲e)上,從光源側起,依序設置擴散板(日東 業(股)製之“ Clarex” DR-65C,第3圖中爲c)、 (Kimoto(股)製之 “ Light-up” 188GM3,第 3 圖中爲 賦形本發明之樹脂而成形的稜鏡片(第3圖中爲a) 12V予以點亮,經過1小時後,使用Eye System ( 之亮度不均解析裝置Eye-Scale3,測定正面方向上 。於此,該稜鏡片係使稜鏡列之長邊方向成爲平行 管之直線狀部的方式來加以設置。 測定裝置係在垂直於螢光管之直線狀部的方向, 光中央25mm偏右或偏左的線上進行。亮度係以該 置之平均値而加以評估。 評估用背光構造係使用如下之物。 (螢光管) 直徑:3mm 管數:12管 鄰接間隔(間距):25mm(=2p) 管中心與反射板之距離(下側)5mm 管中心與構件之距離(上側)l〇mm ( = h) θ 51.3° (tan0 =p/h=1.25) (反射片) 東麗(股)製之Lumirror (註冊商標)188E60L。 於第 之直 光管 樹脂 擴散 b )、 ,利 股) 之亮 於螢 距離 測定 -29- 200951163 以上之測定係全部利用室溫2 3 t:、濕度65 %之條件進 行。 (參考例)鈦觸媒(乳酸鈦鈉螯合物)之調整 使乳酸(2 26.8g、2.52莫耳)溶解於具備攪拌機、冷 凝器及溫度計之3升燒瓶中的溫水(3 7 1 g )中,加以攪拌。 從滴定漏斗慢慢地將四異丙氧化鈦(288g、1.0莫耳)加入 此所攪拌之溶液中。使將此混合物予以1小時加熱、回流 而生成霧狀之溶液’於減壓下,由此溶液而蒸餾異丙醇/水 φ 混合物。將此生成物冷卻直到70°C以下之溫度,藉滴定漏 斗慢慢地將氫氧化鈉之3 2wt%水溶液(3 80g、3·04莫耳) 加入此所攪拌之溶液中。過濾所得之生成物,接著,與乙 二醇(504g、8莫耳)混合,於減壓下加熱以去除異丙醇/ 水,得到些微霧狀之淡黃色生成物(含鈦量5.6wt% )。 (8 )面配向係數(fn) 將使用阿貝折射率計而測定面配向係數之層(以, 稱爲測定層)緊貼於玻璃面,接著,以鈉D線作爲光源, U 測定長邊方向、寬度方向、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別爲Nx、 N y、N z ),藉下式以求出測定層的面配向係數fn。利用如I 此之方法而求出的fn之中,將fn低的層之値設爲薄膜之 fn ° fn = (Nx+Ny) / 2— Nz 。 實施例1 以對苯二甲酸二甲酯86.2重量份、2,6-萘二殘酸二甲 酯14.8重量份、乙二醇62.6重量份(二竣酸成分的2倍莫 耳)之比例加以分別量測,進料於酯交換反應裝置中,於 -30- 200951163 150°C溶融內容物之後’添加作爲觸媒之醋酸鎂四水鹽0.06 重量份、三氧化二銻0.02重量份、醋酸鋰二水鹽0.003重 量份而加以攪拌。 耗時60分鐘而升溫至190°C,進一步耗時60分鐘而升 溫至200°C之後’更進一步耗時90分鐘而升溫至24(TC的 同時,使甲醇蒸餾出。既定量之甲醇蒸餾出之後,添加含 有0.04重量份作爲觸媒失活劑之三乙基膦醋酸酯的乙二醇 溶液,攪拌5分鐘後而停止酯交換反應。 ❹ 之後,將反應物進料於聚合裝置中,耗時90分鐘而將 裝置內溫度從235 °C升溫至290°C的同時,將裝置內壓力從 常壓減壓至真空而使乙二醇蒸餾出。隨著聚合反應之進 行,反應物之黏度將上升,於成爲既定攪拌轉矩之時點而 使反應結束。反應結束時,利用氮氣以使聚合裝置內回到 常壓,開啓聚合裝置下部之閥而使腸線狀之聚酯噴向水 槽。所噴出之聚酯樹脂係利用水槽急冷後,利用切割器以 切割成碎片。 g 所得之聚酯碎片係投入利用95 °C之離子交換水所充滿 之水槽中,加以5小時水處理。水處理結束之晶片係藉脫 水機而與水分離。也去除藉此水處理而於聚酯碎片中所含 之微細物,進行如此方式,得到聚酯樹脂A。 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 1 0 於170°c,分別3小時真空乾燥本聚酯樹脂A與PET 樹脂(IV0.65)後,於280°C,在各別的擠出機內予以熔融, 在保持25 °C之冷卻轉筒上外加靜電荷的同時,從使兩個最 -31- 200951163 外層成爲樹脂A、PET樹脂成爲內層之熔融3層 嘴所擠出的積層樹脂予以緊貼冷卻固化。接著於 用輥式拉伸機,沿長邊方向,將該澆鑄膜拉伸成 接著,導入拉幅器中,於110 °C,橫向拉伸成3.4 於被控制成238°C之溫度區域實施熱處理,之後,ί 沿著寬度方向進行4 %鬆弛處理之後,冷卻直到 加以捲取,得到由表層之厚度各 20 A m、內J 148/zm、總厚度188;^m而成之3層積層薄膜。 之後,進行熱賦形。將熱賦形輥顯示於第4 係使用顯示於第2圖之稜鏡形狀的模具,藉本薄 圖之h)與加熱/冷卻板(第4圖之f),與溫度受 模具(第4圖之g )的凹凸面接觸,加熱至120 °C,利 加以壓縮,維持此狀態保持3 0秒鐘。之後,將模 70°C之後,釋放壓縮,從模具脫模而得到樹脂成 將所得之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 實施例2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比以外,與實施例1同 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 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 成形品的85°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3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比以外,與實施例1同 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 共擠出噴 9 0°C,利 3.3 倍。 倍之後, 冷 170〇C, 室溫後而 之厚度 圖。模具 膜(第4 到控制之 用 2_5MPa 具冷卻至 形品。 示於表1。 樣地得到 熱特性顯 1同樣地 將所得之 樣地得到 熱特性顯 -32- 200951163 不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丨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4 除了從單體熔融後之添加觸媒去除醋酸鋰二水鹽,添 加觸媒失活劑之三乙基膦醋酸酯溶液5分鐘之後,添加褐 煤酸鈉(Clariant Japan (股)製之 Licomont NaVlOl) 0.5 〇 重量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 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 1 °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5 除了將固相聚合用之三氧化二銻量變更爲0.1重量 Φ 份,降低聚縮合反應結束時之到達攪拌轉矩以外,進行與 實施例4同樣之方式而得到IV0.53之聚酯碎片。 於150°C,4小時真空乾燥所得之碎片後,於210°C、 133Pa以下之真空下,進行4小時之固相聚合,得到IV0.72 之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 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33- 200951163 實施例6 除了從單體熔融後之添加觸媒去除醋酸鋰二水鹽’添 加觸媒失活劑之三乙基膦醋酸酯溶液5分鐘之後’添加醋 酸鈉0.3重量份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而得到 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 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7 除了將醋酸鈉添加量變更爲〇.〇2重量份以外’進行與 實施例6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 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P 實施例8 除了將醋酸鈉添加量變更爲0.5重量份以外,進行與 實施例6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 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雖然樹脂之溶液霧度高,初期亮度較實施例1爲低5 %,但是作爲稜鏡片特性並無問題。 •34- 200951163 實施例9 利用噴射式攪拌機,以3000rpm,使日本滑石 製之滑石(SG-95、標稱粒徑2.8/zm) 30重量份與 3 〇〇容積份、玻璃珠(平均粒徑50#m) 3 00容積份 小時高速攪拌,利用膜濾器以去除玻璃珠,得到滑 二醇漿液(平均粒徑0.8 A m)。 除了從單體熔融後之添加觸媒去除醋酸鋰二水 加觸媒失活劑之三乙基膦醋酸酯溶液5分鐘之後, @ 成爲0.3重量份之方式來添加滑石EG漿液以外,進 施例1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 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0 利用噴射式攪拌機,以3000rpm,使日本滑石 g 製之滑石(SG-95、標稱粒徑2.8//m) 30重量份與 3 00容積份、玻璃珠(平均粒徑50/zm) 300容積伤 小時高速攪拌,利用膜濾器以去除玻璃珠,得到滑 二醇漿液(平均粒徑1.1// m)。 除了將所添加之滑石EG漿液變更爲本漿液以 行與實施例9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 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 (股) 乙二醇 予以5 石之乙 鹽,添 使滑石 行與實 樹脂的 同樣地 所得之 (股) 乙二醇 予以3 石之乙 外,進 之聚酯 同樣地 所得之 -35- 200951163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1 利用噴射式攪拌機,以3 000rpm,使日本滑石(股) 製之滑石(SG-9 5、標稱粒徑2.8vm) 30重量份與乙二醇 3 00容積份、氧化锆珠(平均粒徑300 μ m ) 300容積份予 以6小時高速攪拌,利用膜濾器以去除氧化銷珠,得到滑 石之乙二醇漿液(平均粒徑0.4//m)。 除了將所添加之滑石EG漿液變更爲本漿液、並變更 φ 添加量以外,進行與實施例9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 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 1 °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2 利用噴射式攪拌機,以lOOOrpm,使日本滑石(股)製 φ 之滑石(SG-95、標稱粒徑2.8Aim) 30重量份與乙二醇300 容積份、玻璃珠(平均粒徑50 # m ) 300容積份予以1小時 高速攪拌,利用膜濾器以去除玻璃珠,得到滑石之EG漿 液(平均粒徑2.0 m ) » 除了將所添加之滑石EG漿液變更爲本漿液、並變更 添加量以外,進行與實施例9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 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 1 °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36- 200951163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3 於常溫下,利用分散機以2小時攪拌處理平均粒徑 0.07Aim之氧化鋁粒子1〇重量份、乙二醇90重量份而得到 氧化鋁粒子之乙二醇漿液。 以對苯二甲酸二甲酯87.8重量份、螺二醇16.5重量 份、乙二醇56.1重量份(二碳成分之2倍莫耳)之比例, 分別稱量進料單體,進料於酯交換反應裝置中,於150 °C 熔融內容物之後,添加作爲觸媒之醋酸錳四水鹽0.06重量 份、經鈦換算而於參考例所調整之鈦觸媒0.002重量份, 加以攪拌。 耗時60分鐘而升溫至190°C,進一步耗時60分鐘升溫 至200°C之後,更進一步耗時90分鐘而升溫至240°C的同 時,使甲醇蒸餾出。既定量之甲醇蒸餾出之後,添加含有 作爲觸媒失活劑之三甲基磷酸0.04重量份之乙二醇溶液, 攪拌5分鐘後而停止酯交換反應,於5分鐘後,添加含有 氧化鋁粒子0.3重量份之氧化鋁EG漿液。 之後,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脂。 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4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比、不添加氧化鋁漿液以外’與 -37- 200951163 實施例1 3同樣地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 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5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比以外,與實施例9同樣地得到 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 ❹ 不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t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6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比以外,與實施例9同樣地得到 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 示於表1。 φ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 5 t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7 以對苯二甲酸二甲酯89.1重量份、間苯二甲酸二甲酯 2.0重量份、2,6-萘二羧酸二甲酯10.0重量份、乙二醇63.2 重量份(二碳成分之2倍莫耳)之比例,分別稱量進料單 體,進料於酯交換反應裝置中,於15 0°C熔融內容物之後, 添加作爲觸媒之醋酸錳四水鹽〇.〇6重量份、三氧化二銻 -38- 200951163 0.02重量份,加以攪拌。 耗時60分鐘而升溫至190°C,進一步耗時60分鐘升溫 至200°C之後,更進一步耗時90分鐘而升溫至240°C的同 時,使甲醇蒸餾出。既定量之甲醇蒸餾出之後,添加含有 作爲觸媒失活劑之三乙基膦醋酸酯0.0 4重量份之乙二醇溶 液,於攪拌5分鐘後添加醋酸鈉0.02重量份,攪拌5分鐘 後而停止酯交換反應。 之後,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而得到聚酯樹脂。 φ 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實施例1 8 除了以IV變更爲目的而變更聚合目標轉矩以外,與實 施例2同樣地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 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g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由於樹脂之IV低,相較於實施例2,亮度保持率降低, 顯示96.8%之保持率。 比較例1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比、將壓縮溫度設爲115°C以外, 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 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39- 200951163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樹脂之Tm高,由於熱處理不足,熱賦形成形性不良。 比較例2 除了將作爲樹脂之 Kolon公司製之 PET/N共聚物 (NOPLA KE83 1 )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3 層積層薄膜,之後進行熱賦形。由於樹脂之IV過高,熱賦 © 形成形性不良。 比較例3 除了變更三氧化二銻添加量、以IV提高爲目的而實施 碎片化後固相聚合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聚酯樹 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 1 0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由於樹脂 Q 之IV過髙,熱賦形成形性不良。 比較例4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比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 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 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由於樹脂爲非晶質性,亮度保持率低。 -40- 200951163 比較例5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將壓縮溫度設爲110 °C以外, 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 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樹脂之Tg低,亮度保持率低。 φ 比較例6 除了變更醋酸鈉添加量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得到 聚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 示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雖然成形性、亮度保持率良好,但是樹脂之溶液霧度 g 高,初期亮度較實施例1爲低一成以上。 比較例7 除了變更共聚合組成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聚 酯樹脂。將所得之聚酯樹脂之IV、溶液霧度、熱特性顯示 於表1。 除了將本聚酯樹脂作成副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 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將所得之 成形品的85 °C亮度保持率之結果顯示於表1。 樹脂之Tg低,亮度保持率低。 -41 - 200951163 參考例 於實施例1,除了將熱處理區之溫度設爲220°C以外, 同樣地得到3層積層薄膜,之後得到熱賦形成形品。由於 不採取適切之製膜條件,所得之成形品係成形性不良。
-42- 200951163
G m 亮度 保持 率 (%) cn On Os p σί cn oo ON os si w-> 〇〇 On ON 5; to 00 ON 〇〇 σ\ ON Si CO 00 〇\ 1 un 〇 Ss r-* 5; 〇〇 s; σί oo 1 1 1 CN S csj 00 a\ 1 ! 熱賦形 成形 〇 〇 o o 〇 〇 O O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X X X 〇 〇 〇 〇 X 0.0849 0.0890 0.0850 0.0844 0.0843 [0.08481 I 0.0842 1 1 0.0850 ! I 0.0846 | 0.0850 0.0846 0.0843 0.0949 0.0825 0.0819 0.0809 0.0849 0.0801 0.1610 0.1510 0.1490 0.0950 0.0924 0.0849 0.0805 0.1622 旮屮 =t Sg & 1 1 1 0 〇〇 p oo u~t cs 1 oq 〇〇 oo 1 1 1 1 I 1 as 1 1 U u « β z s 1 1 1 CN ΓΟ r5 汉 oo ir> vr> CO l 1 i 1 1 1 t 1 03 1 1 1 1 1 1 0 1 溶液霧: 度: (%) ο; vq 卜· OO OO c〇 c*~> VO m cs 5 s 寸 ο vn vd <N 〇〇 〇〇 oq S 5 03 CO cs OO 卜· - oq 00 卜 oo 00 Ό oq r-; △ Hm : >-✓ CO oq VO s 3 cn cn vr> s 00 s 5 ΓΟ 资 s cs a\ VO p<S cs c«S 〇〇 W-l CO 1 1 1 〇J wn CN OO σ; cs <N B v〇 S ON 〇〇 c*^ p) S 〇\ 00 〇J 00 00 S vo CO oo 06 CO 00 un c4 wn 〇< «3 l〇 00 3 5 1 [ 1 〇 230.6 cs S (M S s ΟΪ ?s △Teg CC) 1 1 1 VO oo 102.3 CO [104.5 〇\ oi SO S3 〇\ cn ON 〇J Ϊ8 101.0 1 1 1 101.2 0 CO 00 ON 1 100.4 1 00 3; 〇 1 1 1 对 ON 3 Os v/S Os 1 △ He (m 1 1 1 as vr> 〇〇 c4 r- 1 cn S csj v〇 vd 1 0 Os oi cn oi cn cs 00 cs i 1 1 cs CO cs 05 OO cs 1 Tee | 1 re) 1 1 I 1 171-Γ1 1 188.2Π 1 159.ΓΊ 190.0 Γΐ58.6| 1 167.5 1 1 L79.5I ΓΤ51-4Π I 186.2I 1 Γ185.4Π to Γ 185.〇1 1 183.6 1 丨 181.1 134.8 1 1 1 157.0 151.0 177.4 1 cc) VD s u-) o ON OO \r> s r^ ON VO uS 00 <N wS 00 <N w-i 00 cs cs ύ 3 00 2 〇〇 cs S3 CO 〇〇 寸 r»· 寸 £5 V£> s W-l 00 Ό s > c5 oo W-1 o oo \n 〇 I 泛 o 〇 S 0 〇 vq W-1 vn 0 vq vn vr> oo VJ i〇 s 0 s 0 $ vp 〇 0 % o iS c5 00 \r» s VD g. g g i <—s in in § § ί〇 © S' in cn g § g g g g. g S g g s <. s < s 1 "tS" Z s s««/ 鼠 s § e < S < B © I iS X z β iS s is 〇4 cu 趣 m 趙 m 趙 m 趙 趙 魎 ' A0(0.02)' TEPA(0.04)' 滑 ' A0(0.02)' TEPA(0.04)' 滑 m i 自 CL. S $ 趙 魈 觸媒'添加剤 (重量份) r-^ g <6 ►J § g < /^s cn s o s«> έ s CO 8 O § s Ψ g 1 g s <. έ s < © i g © I g s < i 孽 § © § ' A〇(0.02)' TEPA(0.04; ' A0(0.02) ' TEPA(0.04) i 8 〇 i § s P E 〇 ' A0(0.02)' TEPA(0.04: 1 麵 § © 置 I S g < 1 〇 1 i ? /-s eo 8 〇 ! § s 0 1 m 8 〇 K 〇 < /^s i 〇 3 § 1 /^N cn s 0 s 0 e 蠢 i 〇 e /-\ § 〇 ffi g 露 o m 8 〇 Nw·» I 1 /-~N s s s E s r~\ s r-\ i /-~s /~v 1 /-s E A 爸 8 /•"N S /~N s i 8 E o C5 Nw< 0 'w/ < '·«✓ < s s < s-/ < 1 < O < d i 〇 I < 〇 Ϊ 〇 <· 〇 I 〇 I o 1 1 0 s 0 s 〇 0 s 〇 1 0 s 0 s 〇 § Q § Q Q § i5 ϋ 0 o § 〇 § 0 g i § n § 〇 g s δ 〇 § o § 0 S 1 § § B § § R 链 ψ <Π 1 賴 i5 <N «λ cK Ϊ | | 1 1 | I 1 s | i 1 i I <N i 1 i § § 1 i νΊ i 1 i 1 I oo cn f I i 1 〇〇 2 s s CN i 1 I Q S s § 蒦 雲 1 <B S CN I vd Q 1 1 〇〇 1 00 1 〇〇 g g s δ § § s Q e 1 〇〇 Q 1 oo I 1 s S §8 gg gg gg 00 P°< P s s is 〇〇 , g S in ΟΪ δ OO ζ〇 1 i Q i Q s Q 1 1 I a i Q 1 i Q i Q § Q 1 g Q i Q i Q 1 § Q s a I p I Q i i Q 家 1 Q u I cs I m i 寸 I »r> i \o i 卜 i 00 s On i 0 1 i (N i fO I 1 «η i 實顧16 I 00 1 1 C-i i ΓΟ s I i VO i p- i i 麗 W i m i 襲 疆 1 墨 霞 i i i i I m 1 -u 1 1 1 1 1 -1A 1 1 避 ffl-frl I "丨1趦® II 5擀擀4趙 11 丨....·,叼·. it'* '*κ g<QQ〇Sj 趦搂蝴^'11: vdwl (长《pm筚φϊ_)鬆如鉚蘅尨趦忒:ΪΗ 儺趦齙鏵蝴叼111: vdwI S扭戰:°ds ®«a想饀魍:VNS 籲长0璐趟豳:vos -寸— 200951163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對苯二甲酸、萘二竣酸、乙二醇共聚合 聚酯之酸成分與Tg、Tm之關係的圖形。 第2圖係熱賦形用模具與成形片的示意圖。其中,(a) 係模具之賦形部剖面的示意圖,(b )係從斜上方觀察模具 之賦形部的示意圖,(c)係示意顯示藉該模具所賦形之薄 膜剖面的圖形。 第3圖係示意顯示將本發明之樹脂的稜鏡片組裝於背 β 光板之構造的圖形。 第4圖係示意顯示本實施例之熱賦形流動的圖形。其 中,示意表示(1)係模具加熱步驟、(2)係熱賦形/模具 冷卻步驟、(3 )係薄膜剝離步驟。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 使 用 本發明之聚酯樹脂的稜鏡片 B 擴 散 片 C 擴 散 板 D 反 射 片 E 螢 光 管 F 加 熱 /冷卻板 G 模 具 Η 薄 膜 -44-

Claims (1)

  1. 20095116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脂’其坡璃轉移溫度< 爲83°C以上,熔點(Tm)爲230°C以下,結晶溶解 (A Hm )爲 〇.3J/g 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 其中升溫結晶化溫度(Tcc )與玻璃轉移溫度(Tg 溫差(ATcg: Tcc-Tg)爲 50 〜90°c。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 φ 脂,其中聚酯爲由對苯二甲酸殘基、2,6 -萘二羧酸殘 乙二醇殘基而成之共聚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熱賦形光學 用聚酯樹脂,其中2,6-萘二羧酸殘基爲8〜17莫耳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熱賦形光學 用聚酯樹脂,其中含有晶核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酯樹 其中樹脂中之晶核劑或晶核劑衍生物粒子的數目 φ 粒徑爲1.2ym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 脂,其中晶核劑爲有機羧酸鈉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醋樹 其中相對於聚酯樹脂整體而言,鈉元素含量爲 15OOppm。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熱賦形光學薄膜用聚 脂,其中晶核劑爲滑石。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熱賦形光學 :Tg) 熱量 脂, )之 酯樹 基、 薄膜 薄膜 脂, 平均 酯樹 脂, 50〜 酯樹 薄膜 -45- 200951163 用聚酯樹脂,其中將聚酯樹脂2g溶解於20ml之酚 /1,1,2,2-四氯乙烷的3/2 (容積比)混合溶劑中,使用光 路長20mm之槽而測出的溶液之霧度爲40%以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熱賦形光學薄 膜用聚酯樹脂,其中IV (固有黏度)爲0.55以上、0.75 以下。 12. —種雙軸配向聚酯薄膜,其係在至少一側之最外層積層 1〜30/zm之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 ❹ 聚酯樹脂而成之層,具有由面配向係數爲0.12以下之該 聚酯樹脂而成之層。 13. —種雙軸配向聚酯薄膜,其係在至少一側之最外層積層 1〜30/zm之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之 聚酯樹脂而成之熱賦形層’具有由該聚酯樹脂而成之稜 鏡形狀之層。
    -46 -
TW98106919A 2008-03-05 2009-03-04 Polyester resin for thermally embossable optical film, a film made thereof and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TW20095116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5044 2008-03-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51163A true TW200951163A (en) 2009-12-16

Family

ID=4105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6919A TW200951163A (en) 2008-03-05 2009-03-04 Polyester resin for thermally embossable optical film, a film made thereof and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9110337A1 (zh)
KR (1) KR101553729B1 (zh)
CN (1) CN101959941B (zh)
TW (1) TW200951163A (zh)
WO (1) WO2009110337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3999B (zh) * 2011-11-25 2014-01-21 Ind Tech Res Inst 非晶系共聚酯、軟性基材、及光學膜
TWI455956B (zh) * 2012-11-21 2014-10-11 Ind Tech Res Inst 非晶系共聚酯、基材、及光學膜
US10941244B2 (en) 2016-03-30 2021-03-09 Toyobo Co., Ltd. Polyester film
US11318662B2 (en) 2015-12-28 2022-05-03 Toyobo Co., Ltd. Layered polyester film
US11325363B2 (en) 2017-03-01 2022-05-10 Toyobo Co., Ltd. Laminate including polyester film having furandicarboxylate unit and heat-sealable resin layer, and packaging bag
US11325362B2 (en) 2015-12-28 2022-05-10 Toyobo Co., Ltd. Layered polyester film
US11511473B2 (en) 2017-03-01 2022-11-29 Toyobo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ster film having furandicarboxylate uni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8350A (ja) * 2009-10-22 2011-05-06 Totsuya Echo:Kk フィルムエンボス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518533A1 (en) * 2009-12-25 2012-10-31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arizing diffusion film,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polarizing diffusion film
WO2014021396A1 (ja) * 2012-08-03 2014-02-06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567013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淄博博旭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自清洁功能外管的太阳能热水器
JP6291448B2 (ja) * 2015-03-31 2018-03-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用バックシート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8192520A (zh) * 2017-12-22 2018-06-22 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2.5d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7001A (ja) * 1998-10-05 2000-06-27 Toray Ind Inc 成形用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910398A (zh) * 2004-01-13 2007-02-07 东丽株式会社 照明用反射板和信息显示用背光装置
KR101085096B1 (ko) * 2004-01-13 2011-11-18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조명용 반사판 및 정보표시용 백라이트 장치
JP2007112989A (ja) * 2005-09-20 2007-05-10 Toray Ind Inc 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積層体、それを用いた表面賦形方法及び成形品。
JP5151186B2 (ja) * 2006-03-08 2013-02-27 東レ株式会社 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用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形成される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積層体、それを用いた表面賦形方法ならびに成形品。
JP2007238742A (ja) * 2006-03-08 2007-09-20 Toray Ind Inc 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用樹脂組成物、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および易表面賦形性シート積層体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3999B (zh) * 2011-11-25 2014-01-21 Ind Tech Res Inst 非晶系共聚酯、軟性基材、及光學膜
TWI455956B (zh) * 2012-11-21 2014-10-11 Ind Tech Res Inst 非晶系共聚酯、基材、及光學膜
US11318662B2 (en) 2015-12-28 2022-05-03 Toyobo Co., Ltd. Layered polyester film
US11325362B2 (en) 2015-12-28 2022-05-10 Toyobo Co., Ltd. Layered polyester film
US10941244B2 (en) 2016-03-30 2021-03-09 Toyobo Co., Ltd. Polyester film
US11312830B2 (en) 2016-03-30 2022-04-26 Toyobo Co., Ltd. Polyester film
US11325363B2 (en) 2017-03-01 2022-05-10 Toyobo Co., Ltd. Laminate including polyester film having furandicarboxylate unit and heat-sealable resin layer, and packaging bag
US11511473B2 (en) 2017-03-01 2022-11-29 Toyobo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ster film having furandicarboxylate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10337A1 (ja) 2009-09-11
KR20100138993A (ko) 2010-12-31
JPWO2009110337A1 (ja) 2011-07-14
CN101959941A (zh) 2011-01-26
CN101959941B (zh) 2013-05-08
KR101553729B1 (ko)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51163A (en) Polyester resin for thermally embossable optical film, a film made thereof and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TWI291978B (en)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material
TWI513730B (zh) 聚酯樹脂及光學透鏡
TWI689528B (zh) 聚碳酸酯樹脂、成形品及光學薄膜
TW201016759A (en) Polyester film
JP2007039660A (ja)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2362217B (zh) 反射板用白色膜
TWI591092B (zh) 聚酯樹脂、光學透鏡及光學透鏡系統
WO2008075775A1 (ja)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ポリ乳酸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I503347B (zh) Polyester resin and optical lens
JP2009029879A (ja) 光学用樹脂及びこれを含有したフィルム
JP2010189593A (ja) 成型用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6147685B2 (ja) 高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JP568468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1052190A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ム
JP2010229289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585999B2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09001669A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H09157367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フィルムシート用ポリエステル重合体
JP2010089401A (ja) 光学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1046869A (ja) 高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JP2005272657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よりなる成形品
JP744854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06236A (ja)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JP2010174089A (ja)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