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03870A -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03870A
TW200903870A TW097122323A TW97122323A TW200903870A TW 200903870 A TW200903870 A TW 200903870A TW 097122323 A TW097122323 A TW 097122323A TW 97122323 A TW97122323 A TW 97122323A TW 200903870 A TW200903870 A TW 2009038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hite light
emitting device
wavelength
spectr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2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aki Ohta
Masayuki Sonobe
Hidemi Takasu
Original Assignee
Roh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hm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hm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03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387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wire connectors
    • H01L2224/491Disposition
    • H01L2224/49105Connecting at different heights
    • H01L2224/49107Connecting at different heights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5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different surfaces
    • H01L2224/73265Layer and wir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05Optical component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homogenisation or merging of the beams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 H01S5/0087Optical component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homogenisation or merging of the beams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for illuminating phosphorescent or fluorescent materials, e.g. using optical arrangement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guiding or shaping laser beams illuminating thes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02Structural details or components not essential to laser action
    • H01S5/022Mountings; Housings
    • H01S5/0225Out-coupling of light
    • H01S5/02257Out-coupling of light using windows,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ck-reflecting light to a detector inside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5/00Semiconductor lasers
    • H01S5/20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 H01S5/22Structure or shape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o guide the optical wave ; Confining structures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e.g. index or gain guiding, stripe geometry, broad area lasers, gain tailoring, transverse or lateral reflectors, special cladding structures, MQW barrier reflection layers having a ridge or stripe structure

Description

20090387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從藍色波長至紅色波長爲止之白色 發光裝置及該構成方法。 【先前技術】 使用氮化鎵(GaN)或氮化鋁鎵(AlGaN)等之GaN 系ιπ-ν族化合物半導體之可見光發光二極體等,係從顯 示用光源作爲照明用光源而達到實用化。此外,照明用的 發光二極體,係逐漸開發出發光效率較佳之白色LED。 人類可藉由3種視錐細胞來感受R、G、B各種色彩 ,並藉由這些色彩的混合來辨識色彩。白色光係藉由紅色 (R)、藍色(B)、綠色(G)的3種色彩的混合而成立 。將色彩的辨識予以模型化並賦予規則至色彩處理的一種 方式,爲依據CIE 193 1配色函數之色彩的數値化及色度圖 〇 第2 1圖係顯示配色函數。圖的縱軸爲相對感度或相 對視覺感度,橫軸爲光的波長。另一方面,入射至人類的 角膜之光,於可見光區域中幾乎不會衰減,而到達眼底爲 止。 即使爲不會產生熱作用之程度的微弱光(LED ) ’亦 會使細胞內的分子因光線成爲激發狀態,引起化學反應而 引起組織的損害。具體而言’於藍色光的43 5nm〜440nm 附近,爲光化學反應最強且眼底最容易受到損傷之波段。 200903870 視網膜對光的波長之容易受到損傷的程度,係配合第2 1 圖而顯示於圖表中所表示之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視網膜 傷害)。從圖中可得知,感受藍色的感度與極爲接近。亦 即,藍色可說是視網膜損傷的主要原因。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爲了製作白色光源,必須包含藍色成分,但該 成分亦容易成爲使視網膜損傷之光譜。到目前爲止均未考 慮到此視網膜損傷,因此在長時間的照射下’使視網膜的 損傷風險提高。 本發明係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創作出之發明,目的在 於提供一種視網膜損傷的程度較低之白色發光裝置’及依 據定量的評估方法之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發 明,爲一種白色發光裝置,其特徵係具備:於波長 350nm〜70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成分之白色光源;及 於來自前述白色光源的放射光中’將波長3 80nm〜未滿 480nm的範圍內之至少一部分的波段之發光光譜成分予以 去除之光譜成分去除手段。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專 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前述光譜成分 -6- 200903870 去除手段,係以濾光片所構成。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 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前述 光源係由:發光光譜的峰値位於波長3 5 0 n m〜4 2 0 n m 圍內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吸收來自該半導體發光 體之放射光的一部分,而發出較該放射光的波長還長 波長的光之螢光體所形成。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發明,爲一 色發光裝置,其特徵爲:於波長350nm~700nm的範 具有發光光譜成分之白色光源,係具備:於 480nm〜520nm的範圍及波長 630nm~670nm的範圍中 別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 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前述於 480 nm〜52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半導體 二極體,係由以m面爲結晶成長的主面之氮化物半導 形成。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發明,爲一 色發光裝置,其特徵爲:於波長350nm~700nm的範 具有發光光譜成分之白色光源,係具備:於 480nm~520nm的範圍及波長630nm〜670nm的範圍中 別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半導體雷射二極體。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 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前述於 5P3專 .白色 的範 二極 之長 種白 圍內 波長 ,分 請專 波長 發光 體所 種白 圍內 波長 ,分 請專 波長 200903870 480nm〜5 2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半導體雷射 二極體,係由以m面爲結晶成長的主面之氮化物半導體所 形成。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專 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前述白色 光源’係於波長 3 80nm〜420nm、波長 480nm〜500nm、波 長520nm~670nm的各範圍中,分別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 ,且不包含波長42 Onm〜48 Onm的範圍之發光光譜成分。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專 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於前述波長 3 8 Onm〜4 2 O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發光源、於 前述波長480nm〜50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 發光源、及於前述波長520nm〜67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 光譜的峰値之發光源,係由半導體發光二極體所形成。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前述於波長 380nm〜420nm、波長 480nm〜50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 譜的峰値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係由氮化物半導體所形成 〇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軔圍桌1至10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 其中來自前述白色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光譜,當以 CIE 1931的配色函數進行評估時,於色度圖中係包含於 CIEx爲0.3〜0.5的範圍內且CIEy爲0.3〜0.44的範圍內。 200903870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 其中於來自前述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光譜成分中,對 CIE 1931藍色配色函數產生作用之作用成分量當中,波長 450nm〜500nm的範圍之第 2作用成分量,係較波長 400nm〜450nm的範圍之第1作用成分量還大。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中前述第1 作用成分量,爲前述第2作用成分量的一半以下。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發明,爲一種 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爲具備:於波長3 5 0nm〜700nm 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成分之白色光源;及將一部分波段 的發光光譜成分予以去除之光譜成分去除手段之白色發光 裝置之形成方法,其特徵爲:係使用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 與視網膜感度光譜,將來自前述白色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 光譜予以定量化,並根據此定量化的數値,以降低視網膜 損傷的程度之方式地構成前述光譜成分去除手段。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其 中係根據前述定量化的數値,來構成前述白色光源。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範圍第1 4或1 5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 ,其中前述定量化的數値,於以前述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 爲D,以前述視網膜感度光譜爲S,以前述放射光的光譜 -9- 200903870 爲I時’爲D x I的積分値與s X I的積分値之比値。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範圍第1 4、1 5或1 6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 方法’其中係使用由1種或複數種的配色函數所定義之色 度座標’以及前述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來決定前述白色 光源之白色的色彩分類,並構成前述光譜成分去除手段。 此外’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所記載之發明,爲申請 專利範圍第1 4、1 5、1 6或1 7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之 形成方法,其中係藉由來自前述白色光源之光的射出方向 ,來決定述定量化的數値。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係設置有:可從白色發光裝置所放射的 白色光中,將對人類的視網膜造成損傷等影響之波段之一 部分波段的光譜成分或全部波段的光譜成分予以弱化或完 全去除之去除手段,因此可降低視網膜損傷的風險。此外 ,係使用視網膜損傷光譜及視網膜感度光譜來構成白色光 源或光譜成分去除手段,因此,可防止因光譜成分去除手 段所造成之放射光量的減少或色度的變動’同時可減少視 網膜損傷風險並形成期望的白色光。此外’就可將此予以 定量化之點來看,亦具有極大效果。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一項實施型態。第1圖 -10- 200903870 係顯不本發明之第1白色發光裝置的剖面構造之圖式。 本發明之白色發光裝置’係於以樹脂等所構成之封裝 21的凹部配置LED20,並以密封樹脂與螢光體22 一同埋 入至凹部的一定高度爲止。此外,係以扣除濾光片23之 構成來形成白色光源。螢光體22接受來自LED20之發光 ,而放射出較此發光波長還長之波長的光。 例如,若將LED20構成爲發出近紫外光或紫色光之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則螢光體22可由3種的登光體,亦 即混合有可放射紅色(R )、綠色(G )、藍色(B )之各 螢光體所構成,或以 OYBG ( Orange Yellow · Blue . Green)等所構成。之後,各螢光體係以來自LED20的光 所激發而發出螢光’這些光產生混合而成爲白色。此外, 若將LED2 0構成爲發出藍色光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則 營光體 22 係由 YAG( Yttrium Aluminum Garnet:起錦石 榴石):Ce等之YAG系螢光體所構成,YAG系螢光體發 出藍色的互補色之黃色的螢光。因此,LED20的藍色光與 YAG系螢光體22的黃色光產生混合而成爲白色。於本實 施例中,係將LED20形成爲發出近紫外光或紫色光之半 導體發光二極體,且螢光體22由混合有3種的R、G、B 之各螢光體所構成,或以0丫60(0^1^6丫611(^.:61^· G r e e η )等所構成。 LED20 係以於相當於近紫外光或紫色光之 3 5 Onm〜4 2 0 nm的範圍內具有峰値發光波長之方式地形成。 於封裝21的凹部表面形成金屬配線10及12,且LED20 -11 - 200903870 焊接於封裝2 1的凹部底面。金屬配線1 2係以引線1 3與 藍色LED20的p電極連接,另一方面,金屬配線10係以 引線1 1與藍色LED20的η電極連接。 此外,濾光片23係以覆蓋塡入於封裝21的凹部之螢 光體的表面之方式地設置。濾光片23係相當於光譜成分 去除手段,並從LED20所放射之光中’將波長38〇11111~未 滿4 8 0 n m的範圍內之至少一部分的波長予以弱化或無法透 射者。此外,亦可使3 8 0nm〜未滿480nm的範圍內之全波 長的強度予以弱化,或予以濾除而無法透射。因此,從第 1圖所示之白色發光裝置所放射之光中,使波長38 Onm〜未 滿48 Onm的範圍內之至少一部分的波段之發光光譜成分的 強度減弱或是予以去除。此外,爲了達成上述功能,濾光 片23可使用電介質多層膜或著色玻璃等。此外,亦可使 樹脂或螢光體22與濾光片23互相遠離而配置。 接下來,第2圖係顯示LED20的具體構成。LED20 係由以GaN (氮化鎵)系半導體所構成之GaN系半導體元 件所形成。GaN系半導體元件係使用六角晶系化合物半導 體之III-V族GaN系半導體,上述III-V族GaN系半導體 ,係以 AlxGayInzN ( x + y + z= l、OSxgl、OSySl、OSzgl )所表示。 LED20係依序使GaN系半導體層層積於GaN單晶基 板1上而形成。GaN單晶基板1係接合於成爲支撐體之封 裝21的凹部底面。如前述般,於封裝2 i形成金屬配線1〇 、12。之後,以焊接線1 3連接η側電極9及金屬配線12 -12- 200903870 ,以焊接線1 1連接P側電極8及金屬配線1 〇。 形成於GaN單晶基板1之η型接觸層,係由添加矽( Si )作爲η型摻雜劑之η型GaN層2所構成。層厚較理想 爲3μιη以上。矽的摻雜濃度例如爲1018cnT3。層積於η型 GaN層2上之InGaN/GaN活性層3,係由使用摻雜有矽之 In GaN層(例如3 nm厚)作爲井層,使用GaN層(例如 9nm厚)作爲阻障層,並交互層積特定週期(例如5週期 )的這些層而成之多重量子井構造(MQW : Multiple Quantum Well)所構成。於此InGaN/GaN活性層3與p型 AlGaN層 5之間,係層積有GaN最終阻障層4 (例如 40nm厚)。此外,藉由改變 InGaN/GaN活性層 3之 InGaN井層的In組成比例,可改變LED20的發光波長。 例如,若改變In組成比例至超過1 0%左右,則可形成使 發光波長的峰値成爲350nm〜420nm。 p型AlGaN層5具有電子阻止層的功用,係由作爲p 型摻雜劑之添加鎂(Mg )之AlGaN層所構成。層厚例如 爲28nm。鎂的摻雜濃度例如爲3xl019citT3。 形成於P型AlGaN層5上之p型接觸層,係由添加有 高濃度的鎂(Mg )作爲p型摻雜劑之p型GaN層6所構 成。層厚例如爲70nm以上。鎂的摻雜濃度例如爲102() cnT3。P型GaN層6的表面係成爲鏡面。具體而言,p型 GaN層6的表面的凹凸爲lOOnm以下。此表面爲取出 In GaN/GaN活性層3所產生的光之取光側表面。 透明電極7係由以Ni (折射率1.8 )及Au (折射率 -13- 200903870 1.6)所構成之透明的薄金屬層(例如爲200A以下)所構 成。 η側電極9爲由Ti及A1層所構成之膜。GaN單晶基 板1係由以m面爲主面之GaN單晶所形成之基板。具體 而言,係以非極面(Nonpolar Plane)之m面爲主面,此 主面爲具有從非極面的面方位爲±1°以內的偏角之面。 以m面爲主面之GaN單晶基板1,例如可從以c面爲 主面之GaN單晶予以裁切而製作出。所裁切之基板的m 面,例如藉由化學機械性硏磨處理來進行硏磨,並使與( 000 1 )方向及(11-20)方向兩者相關之方位誤差成爲±1° 以內(較理想爲±0.3°以內)。如此,可獲得以m面爲主 面且不具有換位或層積缺陷的結晶缺陷之GaN單晶基板。 於此GaN單晶基板的表面,只不過會產生原子程度的階差 。於如此獲得之GaN單晶基板上,可藉由已知的MOCVD (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有機金屬化 學氣相沉積)法,使發光二極體(LED : Light Emitting Diode )成長。
GaN單晶基板1係以m面爲主面,並藉由在此主面上 進行結晶成長,使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GaN系半導體層 層積。因此’不僅GaN單晶基板1的m面上所結晶成長 之GaN系半導體層,至最上層的p型GaN層6爲止之 GaN系半導體層的成長主面,均成爲m面。
GaN系半導體的結晶構造可由六角晶系來近似,以沿 著六角柱的軸方向之c軸爲法線之面(六角柱的頂面), -14- 200903870 係成爲C面。於GaN系半導體中,極化方向係沿著c面。 由於+ C面與-C面顯現出不同性質,因此C面係稱爲極面 (Polar Plane )。另一方面,六角柱的側面(柱面)分別 爲m面(10-10),通過未鄰接的一對稜線之面爲a面( 11-20)。由於這些面爲對c面呈直角之結晶面,且對極 化方向呈直交,因此稱爲不具極性之面,亦即非極面( Nonpolar Plane )。 如上述般,由於以結晶成長主面爲非極面的m面,因 此於異質接合的界面中,並不會產生因自然極化所造成之 電場,或因晶格形變所導致之壓電電場,而能夠抑制發光 效率的降低。因此,於後述之第2、第3白色發光裝置等 當中所使用之LED,即使爲了產生藍綠色區域的發光波長 或綠色區域的發光波長而提高InGaN/GaN活性層3之 InGaN井層的In組成比例,亦不會導致極化電場的增強而 作爲良好的紫外線〜綠色光源來使用。此外,亦可因發光 波長的不同而使用GaN單晶基板1的主面爲c面。此外, 成長用基板可使用藍寶石、SiC、ZnO等之異質基板來取 代上述GaN單晶基板。 接著,第3圖係顯示,表示出容易對人類的視網膜造 成損傷的程度之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與表示出人類的視 網膜的感度之視網膜感度光譜。在此,縱軸爲相對感度, 橫軸爲波長,B係表示CIE1931之藍色的配色函數,爲視 網膜感度光譜的一種。從此圖中可得知,以波長 43 5nm〜44〇nm的波段爲交界,可大致區分爲對視網膜損傷 200903870 的作用較大之波段,與感受藍色的作用較大之波段。以下 係說明,根據此區分爲二之波段,將對視網膜損傷的作用 較大之44〇nm以下的波長予以濾除,並成爲使去除此波長 後的色度達到期望色度之白色發光裝置之定量性構成方法 〇 第4圖係顯示白色發光裝置的發光光譜I與CIE 193 1 配色函數紅色(R )、綠色(G )、藍色(B )及視網膜損 傷作用光譜D。圖中粗線的圖表爲改良前之白色發光裝置 的發光光譜I。從與光譜D的比較中可得知,由於D之峰 値波長附近的發光光譜成分之強度較高,因此視網膜損傷 的風險亦較高。因此,爲了降低視網膜損傷的風險並形成 期望的白色光,係使用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D與視網膜感 度光譜,將來自白色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光譜予以定量化 ,並根據此定量化的數値來構成裝置。 首先,以波長λ的函數來表示第4圖的發光光譜I而 成爲Ι(λ)。此外,以波長的函數來表示D而成爲ϋ(λ )。於Ι(λ)中,作用於D(X)之成分ID,首先進行 ID = I ( λ) χϋ(λ)之乘算,並對ID進行積分而求得。因 此,ID = i ( ID )。在此,ί爲積分記號。 接著求取於色度圖的色度座標中亦被使用之稱爲3項 刺激値之數値。人眼之3種色彩感受器(色彩感覺器)的 分光感度特性,係定義爲波長λ的函數χ(λ) ' y ( λ )、 ζ(λ)。遮些係稱爲CIE1931配色函數,若與第4圖的藍 色配色函數Β、綠色配色函數G、紅色配色函數R對照, -16- 200903870 貝丨J χ ( λ ) =Β ( λ ) > y ( λ ) =G ( λ ) ,ζ(λ) =R ( / 眼之3種感覺器的感光量,係稱爲3項刺激値X、 可藉由將配色函數χ(λ) 、γ(λ) 、ζ(λ)乘上光 光分布I ’並進行積分而獲得。因此’可使用第4 號’以下列式子表示3項刺激値X、Y、Z。
Χ = ίΐ ( λ) Β ( λ) > Υ = |ΐ(λ) ϋ(λ) * Ζ = |ΐ(λ) R 在此’積分區間爲波長380nm〜780nm。 然後定義出作爲定量化的評估指標之相對傷害 對傷害R係意味著對眼睛的感覺器之感度的傷害’ ID / ( X + Y + Z )。若上述定量化的相對傷害R愈小 網膜傷害對視網膜感度爲相對較小。相反的,若相 愈小,則視網膜傷害相對較大。 第19圖係顯示依據CIE1931的配色函數之色 第20圖係顯示第19圖之黑體輻射的色彩軌跡之白 。色度圖的色度座標(CIEx’ CIEy) ’係藉由前述 激値X、Y、Z表示如下。 CIEx = X/ ( X + Y + Z ) > CIEy = Y/ ( X + Y + Z ) 若以第19圖的色度座標(CIEx,CIEy)來表 圖的發光光譜I’則色度範圍爲(0·31,0·34) ’ 害R爲0.2 1。 〇 。人 γ、z, 源的分 圖的記 (λ) R。相 爲R= ,則視 對傷害 度圖, 色等級 3項刺 示第4 相對傷 -17- 200903870 之後,如第5圖所示,使用光譜成分去除手段,亦即 於第1圖中爲濾光片2 3,將大約4 4 Onm以下的波段之所 有發光光譜成分予以濾除,而成爲發光光譜Π之形狀。 於此狀態下以與上述相同方式求取相對傷害R,乃成爲 0. 1 6,因此該値變小而可降低視網膜損傷的風險。然而, 色度範圍爲(〇 . 3 3,0.3 7 ),該色度範圍變得較第4圖的 狀態還差。爲了使該狀態返回至第4圖的狀態之(0.3 1, 0.34 ),可藉由加強LED20的發光強度並提高光譜成分的 高度,而獲得第6圖之發光光譜分布12。 與第5圖比較,第6圖的發光光譜於45 0nm〜5 00nm 中之發光光譜強度提高。並且大約44 Onm以下的波段均由 濾光片23予以濾除,因此視網膜損傷的風險並未如第4 圖般地上升。此時的色度範圍爲(0 · 3 1,0.3 4 ),相對傷 害R爲0.19。 如此,係將作用於視網膜損傷之波長予以濾除,同時 預先計算出因將作用於視網膜損傷之波長予以濾除所失去 之發光光譜成分,並考量到藍色配色函數而算出人眼失去 多少的感度’並且增加白色光源的發光強度(上述例子中 爲LED20 )來補償此失去的感度,而能夠製作出色度範圍 位於最適範圍,且視網膜損傷的風險爲最低之白色發光裝 置。 如上述般,係構成爲使450〜500nm的作用成分量IB2 較400~450nm的作用成分量ΙΒι還大,且使白色的色度達 到最適’但爲了使色度範圍達到最適並進一步地降低視網 -18- 200903870 膜損傷的風險,較理想係使4 0 0〜4 5 Onm的作用成夭 成爲45 0〜5 00nm的作用成分量IB2的50%以下。若 整來自白色光源之光的射出角度來進行此方法,則 每個射出方位的定量化。 如上述般,可在決定明亮度的感度的量/視網 後再往回算,藉此可適當地形成白色光源及光譜去 ,當以CIE1931配色函數評估來自白色發光裝置之 的光譜時,於第19圖的色度圖中,可設計成包含;f 爲0·3~0·5的範圍內且CIEy爲0.3〜0.44的範圍內。 之後,使用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D與不同種類 膜感度光譜,將來自白色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光譜 量化,並根據此定量化的數値來構成光譜去除手段 係說明,使修正後的光譜形成爲如色度圖所設計般 光譜之方法。 第13圖係顯示,前述因光激發反應而容易對 造成損傷的程度之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D,與視網 光譜的一種之相對視覺感度光譜S。相對視覺感度 ,爲表示出人眼感受到明亮度之波段與相對感度。 幾乎相當於綠色配色函數,且D與S幾乎無重疊波 此可構成爲避免D的感度較高之波段,並增加包含 感度較高之波段。 從外部進入之光資訊,係依序通過人眼的角膜 、水晶體、玻璃體,再於視網膜中被接收。感受光 覺細胞,有辨識明暗之視桿細胞(Rods )及辨識色 、量 IB! 藉由調 可進行 膜傷害 除手段 放射光 令 CIEx 的視網 予以定 ,以下 的白色 視網膜 膜感度 光譜S 由於S 段,因 於S的 、瞳孔 線之視 彩之視 -19- 200903870 錐細胞(Cones )。然而,於考量照明時,可考量光適應 的情況進行設計。亦即僅考量視錐細胞,只需使用光適應 視覺感度之上述相對視覺感度光譜S。 例如,假定有第14圖般之發光光譜的發光,且以波 長λ的函數來表示此發光光譜I而成爲。此外,以 波長的函數來表示D而成爲ϋ(λ)及表示S而成爲S(X )。如第1 5圖(a )所示,於I ( λ )中,作用於D ( λ ) 之成分Id’首先進行Ιϋ = Ι(λ) χϋ(λ)之乘算,並對ID 進行積分而求得。因此,係成爲i (ID)。在此,ί爲積分 記號。另一方面,如第15圖(b)所示,於Ι(λ)中,若 求取作用於S ( λ )之成分IS,則成爲ί ( IS )。在此, I S = I ( λ ) X S ( λ )。之後求取I s /1D之比値,亦即爲明亮 度的感度的量/視網膜傷害之比値。若此比値愈大,則愈 感受到明亮,且視網膜傷害變得相對較小。相反的,若此 比値愈小,則較無法感受到明亮,且視網膜傷害變得相對 較大。 如上述般,白色光當中,係將IS/ID之比値形成較大 。例如,爲人所知的是燈泡的發光光譜接近於黑體輻射, 乃成爲第1 6圖的I。此時,ID與IS成爲如圖所示者,作 用於視網膜傷害之成分極小,且作用於明亮度的感度之成 分較大。IS/ID之比値爲5.5。另一方面,爲人所知的是, 包含較多紫外線之太陽光的發光光譜,乃成爲第1 7圖的I 。在此,ID與IS成爲如圖所示者,作用於視網膜傷害之 成分較小,且作用於明亮度的感度之成分亦較大。此時, -20- 200903870
Is/Id之比値爲1.5。 接著,第1 8圖的I係顯示,使用經常做爲白色LED 所採用之藍色LED及YAG等螢光體,使藍色光與黃色光 混色而構成白色之裝置的發光光譜。在此,ID與IS成爲 如圖所示者,作用於視網膜傷害之成分並不小’且作用於 明亮度的感度之成分亦爲普通程度。此時,Is/Id之比値爲 1.9。在這當中,由於仍具有某種程度之視網膜傷害的成 分’因此如本發明所示,係設置波長濾除濾光片23 ’將 380~480nm的波段之至少一部分的波段之成分予以濾除, 以提升IS/ID値。另一方面,雖然因設置波長濾除濾光片 23而失去一部分的發光光譜成分,使得色度範圍變差,但 此時與上述情況相同,只需增強藍色LED的發光強度即 可 ° 以上所述之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可適用於後述 之第2白色發光裝置、第3白色發光裝置等之本發明的所 有白色發光裝置。 接著探討從白色發光裝置所產生之白色光的構成。於 第1白色發光裝置中,如上述實施例所示,係以近紫外區 域或紫色區域的發光進行激發,使來自激發後的螢光體之 3色的光混合而構成白色,而第2白色發光裝置則使藍綠 色區域的發光與紅色區域的發光混合而製作白色光。第1 2 圖係顯示先前所述之D、B、G、R之對波長的相對感度曲 線,B曲線與G曲線之交點C1 (約5 00nm ),由於相當 於人眼的色彩感覺器之藍色感受器與綠色感受器之感度相 -21 - 200903870 同,因此係以使峰値波長所存在之光譜分布形成於此波長 附近之方式來構成藍綠色的光源’且以使峰値波長所存在 之光譜分布,形成於與c 1爲相同感度之R曲線的交點C2 (約650nm)的波長附近之方式來構成紅色的光源。 在此,所謂 C1附近的波長’是指5 00nm±20nm ( 480nm〜520nm),所謂C2附近的波長,是指650nm±20nm ( 630nm〜670nm)。如上述般,係製作出藍綠色的光源與 紅色的光源,並使該兩光源的光輸出成爲相同’同時進行 發光而混色,如此,於C1附近的發光波長,能夠以同樣 感度感受到藍色及綠色,於C2附近的發光波長,能夠以 與藍色及綠色爲相同感度感受到紅色,因此可感受到同樣 強度之藍、綠、紅的三原色,而形成理想的白色光。此外 ,由於未滿波長48〇nm之對視網膜產生損傷的成分較弱, 因此可抑制視網膜損傷的風險。 爲了具體地構成上述白色發光裝置,係說明以發光二 極體(LED )構成藍綠色與紅色的光源之第2白色發光裝 置之情況,以及以雷射二極體(LD : Laser Diode )構成 藍綠色與紅色的光源之第3白色發光裝置之情況。 首先,於以發光二極體所構成之第2白色發光裝置之 情況’可使用與第2圖的購成相同之單體的LED作爲藍 綠色的LED。不同的是inGaN/GaN活性層3之InGaN井 層的In組成比例。係較藍色發光更提高in組成比例,並 且設定爲較藍色的發光波長還長,例如提高2 0 %以上。 另一方面,關於紅色的LED,如第7圖所示,係以4 -22- 200903870 元混晶AlInGaP系半導體所構成。此外,各半導體層的結 晶成長,可藉由已知的有機金屬氣相成長法(MOVPE : Metal-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來進行。於傾斜的 η 型GaAs基板51上,層積有η型GaAs緩衝層52、η型 AlGalnP 敷層 53、AlGalnP 活性層 54、ρ 型 AlGalnP 敷層 55、由ITO等所構成之透明電極56,並於η型Ga As基板 51的內側層積η電極58,於透明電極56上形成ρ電極57 。η型GaAs基板5 1,係使用其結晶方位從(〇〇 1 )傾斜 10〜15度者。
AlGalnP 活性層 54 例如由(AI〇.5Ga〇.5) 〇.5ΐη〇.5Ρ 所形 成,η型AlGalnP敷層53係摻雜有η型雜質Si,ρ型 AlGalnP敷層55摻雜有ρ型雜質Zn°p電極57爲Ti及 Au之多層金屬膜,η電極58使用Au、Ge、Ni的合金層 與Ti及Au之多層金屬膜。藉由改變AlGalnP活性層54 的組成比例,可於上述 C2附近的波長 650nm±20nm ( 63 0nm〜670nm)的範圍內進行發光。 將以上的2種LED排列配置於支撐基板等並同時進 行發光,藉此發出混色光而獲得白色光。 接著說明以雷射二極體所構成之第3白色發光裝置之 情況。第8圖係顯示藍綠色的雷射二極體的構成,第10 圖係顯示第8圖的藍綠色LD之立體圖。藍綠色LD係由 III-V族GaN系半導體所構成。 於GaN單晶基板61上,依序形成有η型GaN接觸層 62 (膜厚例如爲2μπι ) 、η型 AlGaN敷層63 (膜厚爲 -23- 200903870 1 ·5μηι以下,例如爲1 .Ομιη ) 、η型GaN光導引層64 (膜 厚例如爲〇. 1 μηι ) 、InGaN活性層(發光層)65。接著於 活性層65上,依序層積p型AlGaN電子阻止層66 (膜厚 例如爲 20nm ) 、p型 GaN光導引層 67 (膜厚例如爲 0.1 μιη ) 、ρ型AlGaN敷層68(膜厚爲1_5μηι以下,例如 爲0.4μιη)、卩型GaN接觸層69(膜厚例如爲〇_〇5μιη) ,作爲Ρ型半導體層。 在此,GaN單晶基板61係以m面爲主面,並藉由在 此主面上進行結晶成長,使III族氮化物半導體之GaN系 半導體層層積。因此,不僅GaN單晶基板61的m面上所 結晶成長之GaN系半導體層,至最上層的ρ型GaN接觸 層69爲止之GaN系半導體層的成長主面,均成爲m面。 如上述般,由於以結晶成長主面爲非極面的m面,因 此於異質接合的界面中,並不會產生因自然極化所造成之 電場’或因晶格形變所導致之壓電電場,而能夠抑制發光 效率的降低。因此,即使爲了產生藍綠色區域的振盪波長 而提高InGaN活性層65中之In組成比例,亦不會導致極 化電場的增強而作爲良好的藍綠色光源來使用。當然,亦 可因發光波長的不同而使用以往之c面成長。 η型GaN接觸層62及ρ型GaN接觸層69,爲分別與 η電極72及ρ電極71進行歐姆接觸之低電阻層。η型 GaN接觸層62爲於GaN中例如摻雜3xl018cm·3的η型摻 雜劑Si之半導體層,此外,ρ型GaN接觸層69爲於GaN 中例如摻雜3 X 1 019cm·3的ρ型摻雜劑Mg之半導體層。 -24- 200903870 η型AlGaN敷層63及p型AlGaN敷層68,爲產生將 來自活性層65的光封閉於這些之間之光封閉效果者。η型 AlGaN敷層63爲於AlGaN中例如摻雜3xl018cm·3的η型 摻雜劑Si之半導體層,此外,ρ型AlGaN敷層68爲於 AlGaN中例如摻雜3xl〇19cm_3的p型摻雜劑Mg之半導體 層。此外,AlGaN敷層63、68係於A1組成比例7%以下 所製作出。η型AlGaN敷層63之能帶隙係較n型GaN光 導引層64還寬,ρ型AlGaN敷層68之能帶隙較ρ型GaN 光導引層67還寬。藉此可進行良好的封閉,而實現低臨 限値及高效率之半導體雷射二極體。 η型GaN光導引層64及ρ型GaN光導引層67,爲產 生用以將載子(電子及正孔)封閉於活性層65之載子封 閉效果之半導體層。藉此,可提高發光層65之電子及正 孔的重新結合效率。η型GaN光導引層64爲於GaN中例 如摻雜3xl〇18cnT3的η型摻雜劑Si之半導體層,此外,ρ 型GaN光導引層67爲於GaN中例如摻雜5xl018cnT3的ρ 型摻雜劑Mg之半導體層。光導引層64及67亦可由包含 數%以下的In之InGaN所構成。 例如摻雜5xl〇18cm_3的ρ型摻雜劑Mg2卩型AlGaN 電子阻止層66,可防止電子從活性層65中流出’並提高 電子及正孔的重新結合效率。P型AlGaN電子阻止層66 的A1組成比例係形成爲5~30%。 活性層65爲具有例如包含InGaN之MQW ( Multiple Quantum Well)構造(多重量子井構造)’並藉由電子及 -25- 200903870 正孔的重新結合而發光,並將該發出的光予以增幅之層。 具體而言,活性層65係交互重複層積2〜7週期之InGaN 井層(例如3nm厚)及GaN阻障層(例如9nm厚)而構 成。此時,InGaN井層可藉由將In組成比例提高至5%以 上,使能帶隙變得相對較小而構成量子井層。另一方面, GaN阻障層係具有能帶隙相對較大的阻障層之功能。 發光波長可藉由調整InGaN井層的In組成比例爲較 高,而獲得藍綠色區域的振盪波長48 0nm〜520nm。例如, 較理想係將InGaN井層的In組成比例調整爲20%以上, 且使InGaN井層形成爲30A左右的厚度。前述MQW構造 ,較理想係將包含In之量子井的數目構成爲3以下。 從p型AlGaN電子阻止層66〜p型GaN接觸層69爲 止之p型半導體層,可藉由台面型蝕刻法來去除該一部分 而藉此形成脊條A。具體而言,係以蝕刻來去除p型GaN 接觸層69、p型AlGaN敷層68及p型GaN光導引層67 的一部分,而形成台面形的脊條A。此脊條A,如第10 圖所示,係沿著c軸方向形成。藉由切開脊條A的長度方 向(c軸方向)兩端所形成之一對的端面,係互爲平行且 均與C軸垂直,而構成C面及-C面。這些端面之間係構成 諧振器,於活性層65所產生之光,係於諧振器端面之間 來回行進,並藉由感應放射而增幅。之後,爲了將增幅後 之光的一部分從諧振器端面當中作爲雷射光取出至元件外 ’係構成如下。 以被覆+c面的諧振器端面之方式地形成之絕緣膜8 1 -26- 200903870 ,例如由Zr〇2的單層膜所構成。相對於此,形成於-c面 的諧振器端面之絕緣膜80,例如由交互重複層積複數次之 Si〇2膜及Zr02膜而成之多重反射膜所構成。構成絕緣膜 81之Zr02的單層膜,其厚度形成爲λ/2ηι ( λ爲活性層65 的發光波長,n i爲Zr02的折射率)。另一方面,構成絕 緣膜80之多重反射膜,係成爲交互層積膜厚λ/4η2 ( n2爲
Si〇2的折射率)的Si02膜及膜厚λ/4ηι的Zr02膜之構造 〇 藉由此構造,使+C面的端面之反射率變小,-C面的 端面之反射率變大。具體而言,例如+C面的端面之反射率 約爲20%,-c面的端面之反射率約爲99.5% (幾乎爲 1 0 0 % )。因此,係從+ c面的端面射出更大的雷射輸出。 並且於雷射中,光譜寬度爲nm等級,乃較爲尖銳,所以 幾乎不存在對視網膜產生較大損傷之成分,因此可抑制視 網膜損傷的風險。 η電極72例如由A1金屬所形成,p電極71例如由A1 金屬、Pd/Au合金所形成,並分別歐姆接觸於ρ型GaN接 觸層69及GaN單晶基板61。並且以使p電極71僅接觸 於脊條A的頂面(長條狀的接觸區域)之ρ型GaN接觸 層69之方式’設置有覆蓋ρ型GaN光導引層67及ρ型 AlGaN敷層68的暴露面之絕緣層7〇。藉此,可使電流集 中於脊條A而有效率地進行雷射振盪。絕緣層7〇可由折 射率大於1的絕緣材料,例如S i Ο 2或Z r Ο 2所構成。 此外’脊條A的頂面成爲m面,於此m面上形成ρ -27- 200903870 電極71。形成有η電極72之GaN單晶基板61的內面亦 爲m面。如此,由於P電極71及η電極72均形成於m 面,因此可實現能夠充分地承受雷射的高輸出化及高溫動 作之可靠度。 於製作第8圖的半導體雷射二極體時,首先,以m面 爲主面之GaN單晶基板61,可從以c面爲主面之GaN單 晶予以裁切而製作出。所裁切之基板的m面,例如藉由化 學機械性硏磨處理來進行硏磨,並使與(〇〇〇 1 )方向及( 11-20)方向兩者相關之方位誤差成爲±Γ以內(較理想爲 ±0.3°以內)。如此,可獲得以m面爲主面且不具有換位 或層積缺陷的結晶缺陷之GaN單晶基板6 1。 接下來,第9圖係顯示紅色LD的具體構造。紅色LD 係以AlInGaP系半導體所構成。此外,各半導體層的結晶 成長,可藉由已知的有機金屬氣相成長法(MOVPE : Metal-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來進行。於傾斜的 η 型 GaAs基板 32上,層積有 η型 AlGalnP敷層 33、 AlGalnP光導引層34、MQW活性層35、AlGalnP光導引 層36、p型AlGalnP第1敷層37、AlGalnP蝕刻停止層 38、η 型 AlGalnP 阻止層 41、p 型 AlGaAs 第 2 敷層 39、p 型GaAs接觸層40、p電極42,於η型GaAs基板32的內 側形成有η電極3 1,η型GaAs基板3 2係使用其結晶方位 從(001 )傾斜10〜15度者。 MQW活性層35例如由3層的InGaN井層及2層之非 摻雜的(AlG.5Ga().5 ) G.5In().5P阻障層所形成。η型 -28- 200903870
AlGalnP敷層33爲摻雜有η型雜質Si之(AlQ.7GaQ.3) 0.5In〇.5P,AlGalnP 光導弓[層 3 4 及 AlGalnP 光導引層 3 6 爲非摻雜的(Alo.sGao.s ) 〇.5InQ.5P,p 型 AlGalnP 第 1 敷 層37爲慘雑有p型雜質Zn之(Al〇.7Ga〇.3) 〇.5ln〇.5P, AlGalnP蝕刻停止層38,爲交互層積3層之摻雜有p型雜 質Zn之無形變的(AluGa" ) G.5InQ.5P與2層之摻雜有 p型雜質Zn的(Al〇.4Ga〇.6) 〇.5ln〇.5P而成之層,p型 AlGaAs第2敷層39爲摻雜有ρ型雜質Ζη之AlG.5GaAs, p型GaAs接觸層40摻雜有p型雜質Zn之GaAs,η型 AlGalnP阻止層41爲由摻雜有η型雜質Si之(AlQ.8Ga0.2 )0.5InG.5P所構成。p電極42爲Ti及Au之多層金屬膜, η電極31使用Au、Ge、Ni的合金層與Ti及Au之多層金 屬膜。 係構成爲從兩側將MQW活性層3 5夾持於AlGalnP光 導引層34、36之間之構造。這些光導引層係形成爲將光 封閉於垂直方向,並可藉由光導引層的組成或厚度之調整 來控制垂直擴散的角度。若弱化該垂直方向的光封閉,則 發光點會往垂直方向擴大’而降低射出光束的垂直擴散角 度(FFP之層積方向的大小)。 第9圖所示之高輸出紅色半導體雷射二極體,係以p 型AlGaAs第2敷層39及p型GaAs接觸層40來構成長 條狀的脊部分B,並具有以η型AlGalnP阻止層41來覆 蓋此脊部分B的兩側之埋入脊構造。電流並不會於成爲逆 偏壓之η型AlGalnP阻止層41及其下部流通,而是於長 -29- 200903870 條狀的脊部B流通。 如上述般,當以所構成之藍綠色LD爲LD1,以紅色 LD爲LD2,如第1 1圖所示,若將LD1及LD2配置於支 撐基板90上並同時發光,且於雷射光的射出面側設置光 耦合器等(圖中未顯示)來混合雷射光,從第12圖中可 明瞭,則能夠形成可降低視網膜損傷的風險之白色發光裝 置。 關於其他例子,若使用由GaN系半導體所構成5 LED ,並改變螢光體或濾光片的種類,則能夠以於波長 3 8 0請〜42〇111«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光源、於波 長480nm〜50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光源、 及於波長5 20nm〜6 7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 光源的3種,來構成白色發光裝置,並藉由濾光片,將對 視網膜造成損傷的影響爲較大之波長420nm~48〇nm的發 光光譜成分予以去除而製作。 例如,可使用2個由第2圖的氮化物半導體所構成之 LED,第1LED係以改變InGaN/GaN活性層3之InGaN井 層的In組成比例,而於波長3 80nm〜420nm的範圍內具有 發光光譜的峰値之方式地形成,關於第2LED ’則將 InGaN/GaN活性層3之InGaN井層的In組成比例提高較 上述第1LED還高,而於波長4 80nm~5 00nm的範圍內具有 發光光譜的峰値之方式地形成。關於在波長520nm〜670nm 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光源,可構成爲使用第1 圖所示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螢光體之構造’並放射出波 -30- 200903870 長520nm〜670nm的範圍之光,並對該3個光源設置濾光 片。此外,前述於波長520nm〜67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 光譜的峰値之光源,亦可由以AlGalnP系等的半導體所形 成,且可輸出紅色光之發光二極體所構成。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白色發光裝置的剖面構造 之圖式。 第2圖係顯示於第1白色發光裝置中所使用之LED ( Light Emitting Diode :發光二極體)的剖面構造之圖式。 第3圖係顯示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與藍色配色函數之 圖式。 第4圖係顯示改良前之白色發光光譜之圖式。 第5圖係顯示在去除與視網膜損傷相關的光譜成分後 之白色發光光譜之圖式。 第6圖係顯示從第5圖增加發光強度後之白色發光光 譜之圖式。 第7圖係顯示於白色發光裝置中所使用之半導體發光 二極體的剖面構造之圖式。 第8圖係顯示於白色發光裝置中所使用之半導體雷射 二極體的剖面構造之圖式。 第9圖係顯示於白色發光裝置中所使用之半導體雷射 二極體的剖面構造之圖式。 第10圖係顯示第7圖之半導體雷射二極體之立體圖 -31 - 200903870 第11圖係顯示使用2種半導體雷射二極體時之白色 發光裝置之圖式。 第12圖係顯示R、G、B的各配色函數之相對感度爲 相同之波段之圖式。 第1 3圖係顯示視網膜作用光譜與相對視覺感度光譜 之圖式。 第14圖係顯示白色發光光譜的一例之圖式。 第15圖係顯示於第13圖的白色發光光譜成分中,作 用於視網膜作用光譜之部分與作用於相對視覺感度光譜之 部分之圖式。 第1 6圖係顯示對燈泡的發光光譜,作用於視網膜作 用光譜之部分與作用於相對視覺感度光譜之部分之圖式。 第1 7圖係顯示對太陽光的發光光譜,作用於視網膜 作用光譜之部分與作用於相對視覺感度光譜之部分之圖式 〇 弟1 8圖係顯示對白色LED的發光光譜,作用於視網 膜作用光譜之部分與作用於相對視覺感度光譜之部分之圖 式。 第19圖係顯示色度圖之圖式。 第2〇圖係顯示第19圖的色度圖中之白色分類之圖式 〇 第21圖係顯示配色函數之圖式。 -32- 20090387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 GaN單晶基板 2 : η型GaN層 3 : InGaN/GaN 活性層 4 : GaN最終阻障層 5 : p 型 AlGaN 層 6 · p型G a N層 7 :透明電極 8 : p側電極 9 : η側電極 1 〇 :金屬配線 1 1 :焊接線 1 2 :金屬配線
1 3 :焊接線 20 : LED 2 1 :封裝 22 :螢光體 23 :濾光片

Claims (1)

  1. 20090387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白色發光裝置,其特徵爲: 係具備:於波長3 5 0nm〜70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 譜成分之白色光源;及 於來自前述白色光源的放射光中,將波長3 8 Onm〜未 滿48 Onm的範圍內之至少一部分的波段之發光光譜成分予 以去除之光譜成分去除手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 中前述光譜成分去除手段,係以濾光片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 ,其中前述白色光源,係由:發光光譜的峰値位於波長 3 5 Onm〜4 20 nm的範圍內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及吸收來自 該半導體發光二極體之放射光的一部分,而發出較該放射 光的波長還長之長波長的光之螢光體所形成。 4. 一種白色發光裝置,其特徵爲: 於波長350nm〜70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成分之 白色光源,係具備:於波長480nm〜520nm的範圍及波長 6 3 Onm〜6 7 Onm的範圍中,分別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半導 體發光二極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 中前述於波長480nm〜52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 値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係由以m面爲結晶成長的主面之 氮化物半導體所形成。 6.—種白色發光裝置,其特徵爲: -34- 200903870 於波長350nm~70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成分之 白色光源,係具備:於波長480nm〜520nm的範圍及波長 630nm〜670nm的範圍中,分別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半導 體雷射二極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 中前述於波長48 0nm〜52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 値之半導體雷射二極體,係由以m面爲結晶成長的主面之 氮化物半導體所形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 ,其中前述白色光源,係於波長 3 80nm~420nm、波長 480nm〜500nm、波長 520nm~670nm的各箪货圍中,分別具 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且不包含波長420nm〜480nm的範圍 之發光光譜成分。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其 中於前述波長3 80nm~420nm的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 値之發光源、於前述波長480nm~500nm的範圍中具有發 光光譜的峰値之發光源、及於前述波長520nm〜670nm的 範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發光源,係由半導體發光二 極體所形成。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 其中前述於波長380nm〜420nm、波長480nm〜500nm的範 圍中具有發光光譜的峰値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係由氮化 物半導體所形成。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0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白 -35- 200903870 色發光裝置,其中來自前述白色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光譜 ,當以C IE 1 9 3 1的配色函數進行評估時,於色度圖中係包 含於CIEx爲0.3~0.5的範圍內且CIEy爲0.3〜0.44的範圍 內。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1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白 色發光裝置,其中於來自前述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光譜成 分中,對CIE 1931藍色配色函數產生作用之作用成分量當 中,波長450nm〜500nm的範圍之第2作用成分量,係較 波長400nm~450nm的範圍之第1作用成分量還大。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 其中前述第1作用成分量,爲前述第2作用成分量的一半 以下。 14. 一種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爲具備:於波長 3 50nm〜700nm的範圍內具有發光光譜成分之白色光源:及 將一部分波段的發光光譜成分予以去除之光譜成分去除手 段之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其特徵爲: 係使用視網膜損傷作用光譜與視網膜感度光譜,將來 自前述白色發光裝置之放射光的光譜予以定量化,並根據 此定量化的數値,以降低視網膜損傷的程度之方式地構成 前述光譜成分去除手段。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裝置之 形成方法,其中係根據前述定量化的數値,來構成前述白 色光源。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或1 5項所記載之白色發光 -36- 200903870 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前述定量化的數値,於以前述 膜ί貝傷作用光譜爲D,以前述視網膜感度光譜爲S, 述放射光的光譜爲I時,爲Dxl的積分値與Sxl的積 之比値。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或16項所記載之 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係使用由1種或複數種的 函數所定義之色度座標,以及前述視網膜損傷作用光 來決定前述白色光源之白色的色彩分類,並構成前述 成分去除手段。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1 5、1 6或1 7項所記 白色發光裝置之形成方法,其中係藉由來自前述白色 之光的射出方向,來決定前述定量化的數値。 視網 以前 分値 白色 配色 譜, 光譜 載之 光源 -37-
TW097122323A 2007-06-15 2008-06-13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TW20090387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9390A JP2008311532A (ja) 2007-06-15 2007-06-15 白色発光装置及び白色発光装置の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3870A true TW200903870A (en) 2009-01-16

Family

ID=4012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2323A TW200903870A (en) 2007-06-15 2008-06-13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311532A (zh)
TW (1) TW200903870A (zh)
WO (1) WO20081531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6733A (zh) * 2017-02-01 2018-08-07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具有光信号发射功能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6786B (zh) 2009-08-24 2016-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
US8933644B2 (en) 2009-09-18 2015-01-13 Soraa, Inc. LED lamps with improved quality of light
US9293667B2 (en) * 2010-08-19 2016-03-22 Sora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ed pump LEDs with multiple phosphors
CN101937959A (zh) * 2010-08-12 2011-01-05 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 带滤光膜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25321B (zh) * 2011-10-24 2018-06-19 株式会社东芝 白光源和包括所述白光源的白光源系统
WO2013061943A1 (ja) * 2011-10-24 2013-05-02 株式会社東芝 白色光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白色光源システム
EP2795379B1 (en) 2011-12-19 2020-12-02 Corning Incorporated Uniform white color light diffusing fiber
JP5999959B2 (ja) 2012-04-05 2016-09-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射型プロジェクタ
JP5984482B2 (ja) 2012-04-26 2016-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射型プロジェクタ
DE202013012940U1 (de) * 2012-05-04 2023-01-19 Soraa, Inc. LED-Lampen mit verbesserter Lichtqualität
JP2014022472A (ja) * 2012-07-13 2014-02-03 Sharp Corp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発光方法
JP6853614B2 (ja) * 2013-03-29 2021-03-31 株式会社朝日ラバー Led照明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led照明方法
US10026875B2 (en) * 2013-06-18 2018-07-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source device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JP6275829B2 (ja) * 2014-04-30 2018-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5685337B1 (ja) * 2014-05-02 2015-03-18 山田医療照明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319889B2 (en) 2016-12-27 2019-06-11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7048873B2 (ja) 2017-07-25 2022-04-06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10048621A (ko) 2019-10-23 2021-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장치 및 식물생장용 조명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3579A (en) * 1996-06-13 1998-09-08 Gentex Corporation Illuminato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JPH1125709A (ja) * 1997-06-30 1999-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高圧放電灯を用いた自動車用照明装置
JP2002095634A (ja) * 2000-09-26 2002-04-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内視鏡装置
JP4548117B2 (ja) * 2004-12-28 2010-09-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集積型半導体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073206A (ja) * 2005-09-02 2007-03-22 Nidec Sankyo Corp Led光源装置、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7123731A (ja) * 2005-10-31 2007-05-17 Toshiba Corp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装置
JP2007149791A (ja) * 2005-11-24 2007-06-14 Univ Meijo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作成方法
US8147715B2 (en) * 2005-12-08 2012-04-03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 Phospho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uminescent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6733A (zh) * 2017-02-01 2018-08-07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具有光信号发射功能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53120A1 (ja) 2008-12-18
JP2008311532A (ja) 200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3870A (en)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JP5840744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
US8729583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US8030673B2 (en)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KR101441833B1 (ko) Ⅲ족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002550B2 (ja) 半導体素子
US20050156185A1 (en) Flip chip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iode
US8421085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17204571A (ja) 半導体素子、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3073485A1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81379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KR20080087175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TWI409973B (zh) 發光二極體及發光二極體燈、及照明裝置
JP2008010840A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KR20100059854A (ko) 복사­방출 반도체 몸체
JP2004039663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TW201729437A (zh) 半導體組件
JP6865784B2 (ja) 深紫外発光素子
JP2003110138A (ja)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
TWI672829B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
KR101288367B1 (ko) 백색광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EP3657064A1 (en) Led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color rendering, and led filament
JP2003037291A (ja) 発光素子
JP5263881B2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TWI757598B (zh) 深紫外發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