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11124A - Method for producing cyclic unsaturated compound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producing cyclic unsaturated compoun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11124A
TW200811124A TW096131004A TW96131004A TW200811124A TW 200811124 A TW200811124 A TW 200811124A TW 096131004 A TW096131004 A TW 096131004A TW 96131004 A TW96131004 A TW 96131004A TW 200811124 A TW200811124 A TW 2008111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unsaturated
catalyst
reac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1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ji Yonehar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filed Critical Nippon Catalytic Chem Ind
Publication of TW200811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112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9/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002Mixed oxides other than spinels, e.g. perovski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38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 B01J23/4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noble metals of the platinum group metals
    • B01J23/44Palla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89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combined with noble metals
    • B01J23/8926Copper and noble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06Halogen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7/128Halogen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iron group metals or platinum group metals
    • B01J27/13Platinum group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14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7/186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7/195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with 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 B01J27/198Vana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0Carbon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4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B01J31/22Organic complexes
    • B01J31/2204Organic complexes the ligands containing oxygen or sulfur as complexing atoms
    • B01J31/2208Oxygen, e.g. acetylacetonates
    • B01J31/2226Anionic ligands, i.e. the overall ligand carries at least one formal negative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B01J31/22Organic complexes
    • B01J31/2204Organic complexes the ligands containing oxygen or sulfur as complexing atoms
    • B01J31/2208Oxygen, e.g. acetylacetonates
    • B01J31/2226Anionic ligands, i.e. the overall ligand carries at least one formal negative charge
    • B01J31/223At least two oxygen atoms present in one at least bidentate or bridging ligand
    • B01J31/2239Bridging ligands, e.g. OAc in Cr2(OAc)4, Pt4(OAc)8 or dicarboxylate lig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40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 B01J31/4015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of 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s
    • B01J31/4023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of 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s containing iron group metals, noble metals or copper
    • B01J31/4038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of 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s containing iron group metals, noble metals or copper containing noble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61/00Other general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7/2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 C07D307/3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07/32Oxygen atoms
    • C07D307/33Oxygen atoms in position 2, the oxygen atom being in its keto or unsubstituted enol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07/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307/5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07/58One oxygen atom, e.g. butenol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7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07/9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a ring other than six-memb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B01J21/18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31/00Catalytic reactions performed with catalyst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231/30Addition reactions at carbon centres, i.e. to either C-C or C-X multiple bonds
    • B01J2231/32Addition reactions to C=C or C-C triple bonds
    • B01J2231/324Cyclisations via conversion of C-C multiple to single or less multiple bonds, e.g. cycloadditions
    • B01J2231/327Dipolar cycload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23/00Constitutive chemical element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02Compositional aspects of complexes used, e.g. polynuclearity
    • B01J2531/0213Complexes without C-metal linkages
    • B01J2531/0216Bi- or polynuclear complexes, i.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metal coordination centres, without metal-metal bonds, e.g. Cp(Lx)Zr-imidazole-Zr(Lx)C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1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I (IA or IB)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16Cop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8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VIII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82Metal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B01J2531/824Pallad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Fura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811124 九、發明說明: L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詳細言之,係關於-種由n不飽㈣酸與不飽和有二 化a物來製造ί展狀不飽和化合物之方法。 【先前技術】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已知係作為發揮生理活性之骨架, 除了可期待適用於作為抗腫瘤劑、抗病毒劑等醫農藥中間 體之外,於用於作為用以製造具有耐熱性、光學特性、 硬化性、黏著性等特性的聚合物之單體方面亦備受期待。 由此種單體所得到之聚合物可適用於電子資訊材料、光學 材料、光阻材料(resist material)、塗料、接著劑、洗劑增 滌劑(buUder)等各種化學製品之製造原料或醫農藥原料。曰 如上述般,環狀不飽和化合物,於化學、醫農藥等領域為 有用的化合物。 以往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有關亞甲基 -r -丁内酯類的合成,曾揭示一種方法,係使用仁羥基 亞甲基丁 s文之環化反應、2-亞曱基_4_戊浠酸之環化反應等 (筝妝例如,霍夫曼(H〇ffman,Η M R )等2人安格萬特 化學期刊國際英文版(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ltl〇n in EngUsh),德國,VCH,1985 年,第 24 卷,第 2號第94〜110頁)。又,亦曾揭示一種方法,係使用由 r _丁内酯與甲醛所得之鹼性化合物來製造α _亞甲基_丁 内酯類(參照例如,美國專利第6232474號說明書、曰本特 5 200811124 i 開平10-120672號公報)。然而,於此等方法中須使用昂貴 的有機試藥,並為多段反應,且於反應步驟中,溫度等反 應條件激烈,觸媒易發生劣化,不利於成本,故欲使用於 工業生產有待更進一步研究。 又,a揭示一種製造方法,係由含有三鍵的醇與一氧 化碳,並使用鈀觸媒來製造^_亞曱基_r _丁内酯類(參照例 如,牧雷(Murray,T· F·)等4人,「美國化學協會期刊 〇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〇ciety)」,美國,美國化學協 會,1981年,第103卷,第752〇〜7528頁)。然而,必須 使用昂貴的原料與毒性高的一氧化碳,致成本及安全方面 皆差,欲使用於工業生產,尚待更進一步研究。 又,亦曾揭示一種方法,係由雙鍵部位鍵結鹵素之不 飽和醇與一氧化碳、並使用鎳來製造α_亞甲基丁内酯 類(參照例如,西美爾哈克(Semmelhack,M· F)# 2人,「美 國化學協會期刊(journal 〇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美國化學協會,i98i年,第卷, 第3945〜3947頁)。然而,必須使用昂貴的原料與毒性高的 一氧化碳,致成本及安全方面不佳,欲使用於工業生產, 尚待更進一步研究。 有關利用烯烴(alkene)之丙烯醯氧鈀化或曱基丙烯醯氧 鈀化之反應,曾揭示一種製造方法,係用乙酸鈀/苯醌/二 氧化錳觸媒系,來製造以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為代表 之不飽和鏈狀酯、或以α _亞甲基_ r _丁内酯類為代表之不 飽和5哀狀酯(參照例如,菲雷特(Ferret,N·)等4人,「化學 6 200811124 協會化學父流期刊(J〇urnal of Chemical Society Chemical Communication)」,英國,皇家化學協會(R〇yal s〇ciety 〇f
Chemistry),1994 年,第 22 號,第 2589〜259〇 頁)。於該 非雷特等文獻的表1中,記載著利用使用此觸媒系之以丙 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為代表之烯烴醯氧鈀化的反應,例如, 於實施例7中記載著使用丙烯酸與降冰片烯之反應。然而, 由於反應速度不足,故生產性差;再者,以丙烯酸與乙烯 作為原料,以本公知技術進行反應時,由於丙烯酸乙烯酯 會較α -亞甲基_ τ _丁内酯壓倒性地優先生成,故可知標的 產物之α -亞曱基·7 _丁内酯之選擇率極低,因此,不依存 於基負種類之兼備高泛用性、高生產性的環狀不飽和化合 物合成法尚待更進一步研究。 又’有關利用烯烴之分子内丙烯醯氧鈀化之反應,曾 揭示種製造方法,係用乙酸鈀/苯醌/二氧化鐘觸媒系或 乙酸鈀/乙酸鈉/氧觸媒系,來製造以α _亞甲基_ 7 _丁内酯 類為代表之不飽和鏈狀酯(參照例如,亞布雷·特魯佛特 (Jabre-Truffert,S·)等 2 人,「Tetrahedron Letters」,英國, 艾爾西比亞科學(Elsevier Science),1997年,第38卷,第 83 5〜836頁)。然而,吾人得知於以丙烯酸與乙烯作為原料, 於此公知技術條件下進行反應之情況,丙烯酸乙烯酯會較 α -亞甲基_ γ _ 丁内酯壓倒性地優先生成,或者反應幾乎不 進行。又’有關分子間反應方面並未有任何揭示之外,欲 實施分子内環化反應必須使用經多步驟所合成之原料,不 利於成本方面,故欲使用於工業上生產,尚待更進一步研 7 200811124 究。 又,曾揭示一種含有鈀及鎊之固體觸媒及其製造方法, 以及-㈣該觸媒以進行丁二烯之二乙醯氧化反應之氧化 反應生成物之製造方法(參照例如,日本特公昭52_297% 號公報、特公昭52-29727號公報、特公昭52_12685號公 報、特公昭52-12171號公報、特開昭51_63ii9號公報、 特開祕號公報、特開2〇〇5_138〇〇號公報、特開 2005-105336 號公報、塔給西拉(Takehira,K )# 3 人,「催 化期刊(Jou服丨of Catalysis)」,美國’艾爾西比亞科學 (Elsevier Science),1979 年,第 58 卷,第 ΐ55〜ι69 頁)。 例如,丁二烯係配位於鈀,一個乙酸(乙酸酯)攻擊雙鍵末 端而鍵結後,形成7Γ -烯丙基鈀源,然後,又一個乙酸攻擊 π-烯丙基部位之末端,藉此,生成丨,4_二乙醯氧基_2_ 丁 烯。然而,就反應機制等方面考量,並非可較佳地適用於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者,故產率及反應速度優異 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製造方法備受期盼。 再者,曾揭示一種製造方法,係由万,/ _不飽和羧酸 與環氧化合物來製造於位置有乙婦基之内酯化合物類(參 照例如,藤田(Fujita,Τ·)等5人,「化學與工業(Chemistry &
Industry)」,英國,1983年,第897頁)。又,有人曾揭示 種製ie方法,係由4 -乙炸基-1,3 -二嗔燒_ 2 -酮類、用把作 為觸媒以製造於《位置有乙烯基之内酯化合物類(參照例 如,班道(Bandoj·)等5人,「日本化學會學報(Bulletin〇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日本,日本化學會,1992 8 200811124 年,第65卷,第97〜110頁)。然而,於此等方法中,必須 用到萘化鐘(lithium naphthalenide)般的昂貴有機試藥,或 者必須使用昂貴的原料基質與毒性高的一氧化碳,成本及 安全考量上不佳,欲使用於工業生產,尚待更進一步研究。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現狀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環=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係於製造環狀不餘和化合 物時’可充分地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生成,且產率 及反應速度皆優異、簡便且效率佳。 本發明人等,針對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有效率的製造 方法進行了各種研究之下,著眼於使·不飽和竣酸盥 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方法:、 ,::上述製造方法若包含於觸媒存在下反應之步驟,則 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選擇率相當優異, 有選自Γΐ抑::2副產物之生成。又發現:若上述觸媒以含 化合物為必要成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種元素之 率與選擇率4二=度: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 而又發現:上述製造方二=抑制副產物之生成。進 可充分提古产此 制非缞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且 π衣狀不飽和化合物產 上述再氧化牛驟4 座手次4擇率。並發現: ^ T f ^右使用分子狀氧作為再氧化劑之一,I彳反 應可更有效率地進行。 y< 則反 本發明之製造方 会右包含··於助觸媒存在下反應之步 9 200811124 氧化步驟可較順利’可使本發明之環狀不 =:物之製造方法更有效率。再者,本發明之製造方 上述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若上述α Τ位置之奴鍵結有至少1個氫原子, 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選擇 較佳的效果。 李再H丨於腈系々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則可不用有機 系再乳化.I以更少之觸媒量,即可有效率地製造環狀 不飽和化合物,於降低成本,環境考量方面皆有利。再者, 又發現: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若包含於對觸媒之配位力弱的 烴糸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則可不用有機系再氧化劑, 且以更少之觸媒量,即可有效率地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 物:而且發現:若上述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包含a,r不飽 和羧酸之不飽和鍵結部位插入金屬_碳鍵之步驟,則可更充 分地提高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選擇率。又發現:於 ,点-不飽和羧酸為於 貝J可更加提南反應速 率’可發揮本發明之 進而又發現:於上述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上述不飽 和有機化合物若為碳數2〜20之含雙鍵之化合物,則可更 充分地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可提高反應速度 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選擇率,可發揮本發明之較 佳的效果。並發現:當上述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有雙鍵之 化合物,且該雙鍵於環外(exo)部位及/或環内(end〇)部位 時’則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選擇率可相 ¥優異,更發現:當上述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有雙鍵之化 合物,且該雙鍵存在於環構造之側鏈時,則反應速度及考 200811124 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選擇率可相當優異。又發現:上 述雙鍵若為乙烯基之雙鍵時,則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 。物之產率或選擇率可更加優異。再者,用於使万-不 飽和羧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 々之觸媒’ 5亥觸媒為載持於載體之开態,若該觸媒以含有 述自由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及第 8〜12族元素以外元素之化合物為必要成分,則可充分地抑 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且可充分地提高環狀不飽 ί化口物之產率或選擇率。更發現:含有在環内部位有雙 鍵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α_亞甲基个丁内醋類組成物為 本發明製造方法之特徵性生成物;含有6員環不飽和化合 物之α-亞甲基个丁内醋類組成物亦為本發明製造方法之 特徵性組成物。如上述般’想到可圓滿地解決上述課題的 方法,本發明於焉得以達成。 *另-方面,有關如本發明之反應中所用之氧化觸媒, 虽於反應錢使經㈣的觸媒再氧化、使反應有效率 行時’通常,雖然所採用的方法是以基質作為溶劑使用, 且使有機再氧化劑或由化物共存於㈣中等,_吾 現一種與此不同之新的觸媒再氧 ^ 之觸媒再氧化的方法方面,藉由溶劑 原 系溶劑存在下進行之新 " 於腈 織,甘4 錄冉乳化方法’·又發現(2)於對 觸媒之配位力弱之煙系溶劑存 )、對 古、土 ^ ,, λ 4丁 <新的觸媒再氧务 / 。於⑴腈糸溶劑存在下進行之情況,溶劑之猜部位合 配位於觸媒,抑制觸媒彼此之 曰 使觸媒之再氧化步驟 200811124 :利地進行,可使再氧化有效率地進行。又 由於對觸媒氧化還原電位造成影響,故即使有機再=, 與齒素化合物不存在,觸 匕埘 媒之配位力弱的烴系溶劑存在下進行之情況,、六 砌为子幾乎不會配位於觸 ^ 干擾,且可提高再氧化二因此’不會受到溶劑分子之 At、 ^ M或助觸媒成分將觸媒氧化之功 ::乳化變得容易進行,或者觸媒會形成複核錯合物等, 糟此’可維持反應活性高 寺 'f ^ ^ r ^ ^ 虱化狀悲(於反應中觸媒不經過 w狀w。^上述⑴或⑺之再氧化方法, 經逛原之觸媒凝集而失去活性。 抑制
上述所謂「烴系溶齋丨 I 及/或芳香族烴溶劑。 …本說明書中係指烴溶劑 媒量用Ϊ = 反應系統,可於分子狀氧存在下減少觸 媒之再^ 貝上不用有機再氧化劑下有效率地進行觸 媒之再虱化,發揮上述之有利效果。 【實施方式】 以下’就本發明詳細加以敘述。 」’係指含該數值。 該數值及該數值以上 本說明書中之「以上」、「以Ί 亦即,「以上」係指「不少於」(即, 之意義。 本發明為一種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係使“ /3-不飽和動請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造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該製造方法包含:於觸媒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12 200811124 尽务明亦為一種環壯 於栋p 衣狀不飽和化合物製造用觸媒,係用 於使α,/5-不飽和羧酴 肤不…几人 ,、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造環 有^ ^ σ⑯’上述觸媒為載持於载體之形態,且以含 Τ…〜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及 2奴70素以外之元素的化合物為必要成分。 本發明亦為含有在環内部位有雙鍵之環狀不飽和化合 物的亞甲基丁内醋類組成物。 本發明又為含有6員環不飽和化合物之亞曱基 丁内酯類組成物。 *本發明之製W法係使α,^^鮮㈣與不飽和有 =合物反應以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該製造方法只要 為包含:於觸媒存在下反應之步驟,則亦可包含其他 步驟。又’ n不飽和叛酸、不飽和有機化合物、觸媒, 可分別使用1種,亦可使用2種以上。 藉由上述觸媒之存在,則α,石_不飽和羧酸與不飽和 有機化合物之反應性會提高,其結果可提高本發明之製造 方法之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可於本反 應形成有效的觸媒活性種。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用之觸媒並無特別限定,可用通 常使用於由-不飽和羧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來製=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者。 ° 用之物質,藉由 反應路經,為可 量為佳’惟,亦 上述觸媒係指具有降低反應活化能作 與基質形成短哥命的中間體而可成為新的 增進反應速度之物質。觸媒較基質相對少 13 200811124 可加入與基質相同之當量或复 應後回收後,再使用於第2;以後之1:進行反J,於反 含助觸媒於此皆稱為觸媒。此時,於帛^此^兄時,包 可施以處理以回復觸媒活性不7反應結束後, _ J J不知仃處理。亦可含有 可幫助反應活性點觸媒作用之助觸媒成分。 3有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用 ,,^ 述觸媒,較佳係以含有選 自由弟8〜12族元素所構成 物為必要成分。上述元辛可使用=至一種…化合 uIT使用1種或2種以上。 藉由採用上述觸媒,可承4 1 ^ ~系了更加提兩本發明製造方法之反 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吝 , 口物之產率,並可抑制副產物之生 成0 上述觸媒之更佳者係以合右登ή 3有選自由4 w族元素所構成 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之化合物為必要成分。 上述含有選自由第10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 元素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可舉出例如:含鎳化合物、 含把化合物、含聽合物。#中,本發明中所用者尤以含 把化合物為特佳。亦即,上述選自由帛8〜12族元素所構 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以鈀為特佳。 上述含鈀化合物,較佳者為:以乙酸鈀、三氟乙酸鈀 等為代表之羧酸鈀;以硝酸鈀、硫酸鈀、氯化鈀、溴化鈀、 碘化鈀、氫氧化鈀、四(乙腈)四氟硼酸鈀、雙(乙醯丙酮)鈀 等為代表之具有氧配位性有機基之鈀;以雙(乙腈)氯化鈀、 雙(苯甲腈)氯化鈀、二氯(辛二烯)鈀為代表之具有含不飽和 鍵有機基之鈀;四氣鈀酸鈉、四氯鈀酸鉀;含氮原子之有 14 200811124 機化合物配位之鈀;硝基及/或亞硝基配位之鈀;以氧化把 等為代表之2價鈀;以[Pd4(CO)4(〇Ac)4] . 2AcOH為代表 之1價鈀;三(二苯亞曱基丙酮)二把、四(三苯基膦)|巴;以 鈀黑為代表之0價鈀等。又,上述鈀亦可為3價或4價之 把。上述含鈀之化合物,特佳者為:以乙酸鈀、三氟乙酸 鈀等為代表之羧酸鈀;氣化鈀、硝酸鈀、以雙(乙醯基丙酮) 把等為代表之具有氧配位性有機基之鈀、以二氯(辛二婦) 鈀為代表之具有含不飽和有機基之鈀;四氯鈀酸鈉、四氯 把酸钟、[PcUCOMOAch] · 2Ac0H。藉由配位基之選擇, 可任意地調整氧化還原電位、鈀之電子狀態及電子軌道能 ^可°又δ十適於反應之觸媒。因此,可調製不須助觸媒之 高活性觸媒。独有配位基之情況,該配位基可為= 位基(unidentate Ugand),亦可為雙牙以上之多牙配位基。 於觸媒使用具有光學活性的配位基之情況,可合成於卢位 置及/或r位置有光學活性點之亞甲基个丁内酯類。上 :觸媒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於反應開始時一起添加, 亦可於反應中逐次添加。 一上述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 Π重元素之化合物可載持於多孔質載體等,载持元素可用 漆石用2種以上。多孔f載體可舉出:活性碳、以 /辰肖酉文進行氧化處理之活性、石山 曲 處理之碳里、石黑μ火厌…、以浪硝酸進行氧化 米角錐、石山大/土、夫^稀([UK碳奈米管、碳奈 载持有二 旋體叫碳分子筛、離子交換樹脂、 載持有竣酸的離子交換樹脂、含電子吸心基之載持有竣 15 200811124 酸的離子交換樹脂、以樹枝狀聚合物(dendd祖)為代表之 有機化^物、以二氧化石夕、多孔質二氧化石夕、氧化銘、氧 ’二氧化鋇、一氧化鈦、氧化錯、氧化鈒、氧化鉻、氧 、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鋅、硫化辞、氧化錫、氧化 :、戈表之氧化物與硫化物,多金屬氧酸鹽 ㈣allate)、含多金屬氧酸鹽化合物、蒙脫石1 2水'月石、矽澡土 '黏土化合物、沸石、中孔(mesoporous) /Γ氧切·氧化銘、二氧切·二氧化鈦、二氧化欽 為代表之複合氧化物、以表面有機改質 、有機·無機混成物為代表之有機無機複合化合物 寺。載體之形態可為微粉狀、粉狀、粒狀、顆粒狀、小丸(pe㈣ =擠2形狀、環狀等形態。亦可用含石夕化合物、以有機 土進行表面處理。又,上械冬古 構成的群巾之至少 = 8〜12族元素所 種70素之化合物亦可於載持中及/或載 “後施行氧化處理及/或還原處理。上述含有選自由第 〜12族凡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之化合物之載持 =體上之形態’可為均—載持(祕叫型、外層 ㈣型、内層載持(Egg猶e)型、中心載持 寺之任一形態。 )乂 二:亡述載持於載體之形態中,上述觸媒較佳係以 3有k自由弟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 及第8〜12族元素以外之元素的化合物為必要成分。t 合物=用2!媒,可更充分地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 提尚目的產物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 16 200811124
J $ 率 ο ^ a L自由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 、種兀素之化合物載持於上述載體之方法,可舉出··沉澱 法、共m混練法、凝膠化法、沈降法、含浸法(平衡 L六去S ^乾〆固法、乾式含浸(Dry ImPregnati〇n)法)、離 父:法、熔融法、展開法、水熱合成法、蒸鍍 液相甲進行截拄R± _ 方法適當地設定:’:之阳、溫度可依使用之載體與載持 以_2(Γγ 疋PHJ"0.05以上、13·9以下為佳,溫度 、以上2〇〇C以下為佳。可用第8〜12族元素2種以 上的8〜12族元素與第8〜12族元素以外之1種以 同一邛位二载持於載體使其等共存。載持元素可存在於 8士族元素以外之亓去 P位又’亦可合金化。第 ^ * ”,可於載持上述含有選自由第 私凡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 載體,亦可於都姓# # 70素之化合物之前載持於 ;载持该化合物後再都姓 γ 物時同時載#。_ 、…於載持該化合 乙酸等配位性化合物:二j'可共存有酸、鹼、乙二胺四 所必須或有助,錢齊卜緩衝劑等其他於载持 、^有助贫作用之添加劑 選自由第8〜12族_ ^ 口物。於載持上述含有 合物前後,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之化 熱處理、燒成、氧化處理、/ 丁過遽、水洗、乾燥、 操作進行。上述第s 還原處理等操作,亦可組合該 ηΊ 上述第8〜12兹;本 铑、銥、鋅、鈀、鉑4、一較佳者可使用:鐵、釕、 野' 鈀鉑、銅、銀、么 ^ 較佳者為,至少使 ▲、鋅之1種或2種以上。 使用麵’取佳者為,實質上只用叙。亦可 17 200811124 與鈀共存有鐵、釕、铑、銥 # -各夕I 4士曰+ 銀、金、鋅。第8〜12 族兀素之載持量,較佳者為, ^ 相對於載體100質詈〇/〇為 0.00001質量%以上、900 f 貝里/0马 曰0/ , 貝里/〇以下。較佳者為〇.〇〇〇1質 虿/〇以上、800重量%以下, 、 灵仏者為0.001質量。/ 質量%以下。 乂上ουυ 上述第8〜12族元素以外之 孓兀素並無特別限定,可使 用1種,亦可使用2種以上,以鋰 ^ 4里鈉、鉀、铷、鉋、替、 約、鋇、銃、紀、鋼、鈦、錯、於 、’σ、飢、鈮、鉻、錮、鶴、 錳、銖、硼、鋁、鎵、銦、銳 , 矽、鍺、錫、鉛、氮、磷、 砷、銻、絲、硫、硒、鎊、氣、溴、 >、4為佳。較隹去兔· 鋰、鈉、鉀、鎂、鈣、鋇、鑭、鈦 f馮· 筑锆、釩、鈮、鉬、鎢、 錳、硼、鋁、鎵、銦、鉈、鍺、錫、 势斜、砷、銻、鉍、硫、 硒、鎊、碘。該元素之載持量, 乂相對於上述第8〜12族 元素100質量%為0.000001質量%1、,L 、 貝里/〇以上、1000000質量%以 下為佳。較佳者為0.00001質量%以上、1〇〇_質量%以 下’更佳者為0.0001質量%以上、90000質量%以下。。 由該元素之共存,可發揮載持元辛 曰 I之叔子化、結晶化、入 金化、價數變化、狀態變化、盘恭挪 〃戟體之接觸變化、燒姓 ㈣ering)抑制等效果,㈣可發揮提高觸媒活性與壽合了 抑制載持元素之溶出等效果’亦即可發揮作為觸媒:二圭 效果。 上述第8〜12族元素以外之元去 '、 更佳者為選自由, 金屬元素、驗土金屬元素及第13〜17护 双 17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 之一種元素。 18 200811124 上述乾燥、熱處理、燒成溫度以60°C以上、100(rc以 =為么。較佳者為8(rc以上、議。c以下,更佳者為⑽ 以亡、6〇〇°C以下。處理時間以W分鐘以上、60小時以 2么,M 3G分鐘以上、5G小時以下為較佳,以1小時 <、二8 /]、時以下為更佳。乾燥、熱處理、燒成,可於空 = 含氧氮氣、氬氣、氫氣、含氫氮氣、含水氣體 , τ兄氣氛下進行。藉由此等乾燥、熱處理、燒成 =’可發揮载持元素之粒子化、結晶化、合金化、價數 -、狀恶變化、與載體之接觸變化、燒 =可發揮提高觸媒活性、壽命,抑制載持元素之溶出等 1亦_即可發揮作為觸媒之較佳效果。對已劣化之觸媒, :了问樣的乾燥、熱處理、燒成操作,亦可使觸媒再 ί理:;於载持有把之觸媒的情況,藉由選擇乾燥、熱 "、几成方法,可調節鈀複核化合物之形態、價數、社 最大分布粒徑)等,可提高觸媒活性。價數: 射線光電子分光法(xps)確認,結晶系之變 化了精由XRD等之γ#从 、 、、、、兀射分析確認,粒徑(最大分布 粒径)之%:化可藉由掃描 顯微鏡(贿)等確認。電子㈣鏡⑽M)、穿透型電子 上述氧化處理,可兔名4 了為軋相氧化及/或液相氧化之任一 者,可使用:空氣、分子壯 〆 _、* _ 、Ά 狀虱、以虱、氬等稀釋之分子狀 :匕Γ:、過氧化第三丁基等有機過氧化物、過 乳化風、^可松(〇X〇ne)箄 二氧化料金屬化合物^η、_等有機氧化物、 为酉文、硫酸等無機酸,可使用i 19 200811124 種或2種以上。較佳 ' 考為,空氣、分子狀氧、以氮或氬等 稀釋之分子狀氧、過氧 虱、硝、硫酸等無機酸。氧化 /地理〉皿度,以〇 γ 、1000°c以下為佳,以20〇C以上、 8〇〇C以下為較佳,以 以上、6〇〇°C以下為更佳。氧化 爽理日T間,以1 〇分 刀知U上、6〇小時以下為佳,以3〇分鐘 '广 '小時以下為較佳,以i小時以上、48小時以下 :更^肖由此種虱化處理操作’可發揮載持元素之粒子 化、結晶化、合今仆 ^ 饧數變化、狀態變化、與載體之接 二 I結抑制等效果,其結果可發揮提高觸媒活性、 …抑制副產物生成、抑制载持元素之溶出等效果,亦 > 2揮^為觸媒之較佳效果。對6劣化之觸媒,藉由施 ::的氧化處理操作,亦可使觸媒再生。例如,於載持 有把觸媒之情況,因氧 ^ 虱化處理,載體上之鈀相較於成為〇 :二:更易於成4 1〜4價及/或帶正電之氧化狀態,因價 士 ♦仏(取大为布粒控)等變化而提高觸媒活性,並於觸 媒成分不會溶出之下可抑制副產物之生成。 二 述還原處理可為氣相還原及/或液相還原之任一者, 者可使用·以虱、氮或氬等稀釋之氫、甲酸、福馬林、 耳即胺、甲醇、乙醇、丙醇、 τδ?、己醇、烴等有機 聽石朋鐘、蝴氫化納、氫化鐘銘等無機物等,可使用 1種或種以上。亦可僅用加熱處理來還原。更佳者為: =氧、氮或氬等稀釋之氫、聯胺、甲醇、乙醇、丙醇、硼 虱化納、氫化鐘|呂等。還原處理溫度卩代以上、1〇 以下為佳’較佳者$ 2〇。。以上、以下更佳者為3〇 20 200811124 t以上、6,c以下。還原處理時間㈣分鐘以上 時以下為佳,以30分鐘以上 工50小時以下為較佳,以] 小日才以上、48小時以下為争杜 — '、、、 土。错由此等還原處理操作, 可::載持元素之粒子化、結晶化、合金化、價數變化、 狀悲麦化、與載體之接觸變 、 可:揮提高觸媒活性與壽命,抑制副產物生成、抑制= 凡素之溶出等效果,可發揮作為觸媒之較佳效果。對= 化之觸媒,藉由施行同樣的還 生。例如,於載持軸媒的情二=使觸媒再 可,I h /兄糟由還原處理方法, 言ml七硬核化合物之形態、粒經(最大分布粒徑),可提 :。、活陸’並於觸媒成分不會溶出之下抑制副產物之生 =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之上述觸媒,*限為均 糸或非均-系觸媒系,可為單 系觸媒 物,可用畜I人σ物’亦可為複核化合 j用事先5成所得之單核化合物或複核化 某,亦可於反應開始時觸媒不含單核 二 的狀態下,於反廡中决Λ留分儿人 刃及歿核化合物 " 早杉化a物或複核化合物,以立 專作為觸媒而發揮作用。如此般,於本說明 人'、 媒只要是可發揮使反應速度增加之作;中,上述觸 於反應結束時非:同狀態存在之物質,亦指 核化合物不限為均一系觸媒或非均在之物質。複 此鍵結,亦可為金屬元素藉由氧原子、 ' =金屬彼 物、含硫屬化合物、含齒素…氧化合 切鋁、硼、水等交聯而 21 200811124 亦可為經合金化者。尤苴, 組合,可兴山 ,、叙佳之複核化合物之 J舉出··鈀-銅、鈀-翻、鈀邊 鋁、鈀-錫、鈿^ a 、,巴_盃、鈀-硼、鈀_ W 氣、鈀-砰、鈀-銻、鈀-鉍、鈀石西、pd Te
Pd20Te4 等之钯 纪-硒、Pd20Te5、 〈絶省、鍺-銅、鍺★、鍺·鉬、 鍺-删、铑_叙你姐 鍺-銀、錄·金、 c鋁、铑··錫、鍺,、錢_碎 硒、铑-錄、舒拥# 4 、老_銻、鍺·鉍、鍺- 隹了-銅、釕-鈀、釕_翻、4 ίΤ - Is - ir 4S, 、、、、釘-金、釕-蝴、 產卜锡、釕_錯、釕J申 錄、鎳-銅、鎳釦““ 、、’、釘-鉍、釕-硒、釕- 鎳-錫、鋅妒站 鎳-金、鎳-硼、鎳-鋁、 杲-釔、鎳_砷、鎳_銻、鎳-鉍、 複核化合物之枋^Γ炎 ’、 鎳-硒、鎳-錄等。 杉可為同種者,亦可為異 況,亦可為3接ν L 裡考。於異種之情 馮3種以上。吾人認為: 形成,可楹古鎞甜 由此專禝核化合物之 阿觸媒之再氧化效率,藉由 於高氧化狀態等,可提高反應活性。媒…“於保持 上述觸媒’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包含 於;5虛乂 L 巴3助觸媒,可 、〜則一二人添加,亦可於反應中逐次添加。 上述複核化合物,只要存在於反應系統 身可發揮觸媒作用,―、 J 一本 反〜- 或亦可發揮助觸媒作用、或發揮作為 从女 寻作用自稷核化合物溶出之化人 物亦可實質上成為觸 勰讲入_ ® I化口 亦可。 媒實貝1,觸媒全體為複核化合物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φ夕l、+、、包 > 儿人, . 中之上述複核化合物,當反應系統 為均一糸及/或假均一系日车 甘曰丄V —, 糸夺,其束大7刀布粒徑以10nm以下 為以6nm以下為特佳。上述複核化合物,其最大八布 粒徑以5nm以下為特佳。 、取大刀布 22 200811124 為使上述複核化合物之最大分布粒徑作 下,調節溶劑種類或溶劑中觸媒濃度之外,特佳為例如: 含有N-甲基吡咯烷酮、N_乙基吡咯烷酮、n_環己基吡咯烷 酮、N,N-二甲基甲醯胺、N,N_:甲基乙醯胺等醯胺系溶劑、 碳酸醋系溶劑、離子性液體、聚乙稀吼洛烧銅、界面活性 劑等溶劑等。此等溶劑,可安定複核化合物抑制凝集,為 了儘可能抑制以鈀黑之形態沈澱,複核化合物之最大分布 粒徑可作成為5nm以下,同日夺,吾人認為基於不會強:地 配位於複核化合物,可確保觸媒活性等理由,可發揮高觸 媒活性,使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提高。 *问 又,所謂「複核化合物」係指於每單位構造或相當於 其之構造,含有2個以上之第8〜12族元素之化合物丨所 謂「複核化合物之最大分布粒徑」係指將反應中及/或反應 結束後之反應液藉由X射線小角度散射法(Saxs)分析時: 相當於與複核化合物粒徑分布之頂點對應的粒徑,顯然地 未將沈殿於反應容器壁面或底部之把黑列入考虡。、 關粒徑2°·以上之複核化合物,可藉由掃描二:微: (SEM)與穿透型電子顯微鏡(TEM)等確認。有關粒徑_ 以下之複核化合物,可藉* χ射線結晶構造解析等確切。 複核化合物’可為金屬元素彼此鍵結’亦可為金屬元: 由氧原子、羧酸酯等含氧化合物、含硫屬化合物、入 化合物、水等交聯而鍵結者。 s *素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之上述觸媒, 之形態。 了為载持於载體 23 200811124 藉由採用上述觸媒載持 成為非均-系或縣浮形怨,可使均-系作 均反庫者:即,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並非於 ==可於非均-系或懸浮系中反應。 上述載體亚無特別限制,惟,較 夕孔質載體。其中,尤以含碳或二氧:用例如上述 上述被载持著之觸媒並^ 夕者為特佳。 述之較佳形能者“ ‘、'、寺別限定,較佳者可使用上 為複核化合物之形態。 H上述被载持著之觸媒 上述所謂「被载持著」者, 於载體表面附著有上述觸媒之❹…別限定,可舉出: 附著有上述^ /悲、於存在於載體之孔中 者有上述觸媒之形態、或此等之組合等。 和化==:::媒之形態,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 充分地發揮上述之=有 媒回收、再生_再處 且於反應結束後之觸 可進行再燒成,或進行'::。於觸媒活性降低之情況, 鹼水溶液、或有嫉 某成分一溶解於水、酸水溶液、 使觸媒成分載持於载體上等步:f猎由相同的操作 於載體上之形態為佳。 -^貝上觸媒全體載持 樹脂等回收。 / 觸媒成分,可藉由離子交換 本發明之製造方 上述觸媒,以載拉之觸媒載持於載體之形態, 群中之至少含有選自由第Μ族元素所構成的 上述元素之複核:合: = 為佳,以載持著含有 心為更佳。該複核化合物之最 24 200811124 二分::徑以(Μ〜2〇〇nm為佳。亦即,載 %,上述觸媒之最 冑體㈣悲
Pe n 0 以0·1〜200nm為佳。上诚下 限以〇.“為佳,以05nm為更佳。 上述下 為較佳,以. 这上限以180nm 粒徑係卿:二。複核化合物(觸媒 ’、;精由知祂電子顯微鏡(SEM)分析時,也山 個隨機觀測之複枝仆人舲 、,抽出1 00 鄉八右T1 (觸媒)測定其粒徑時,相當於與 拉“布頂點對應之粒徑。複 此鍵結,亦可為合属分]為金屬兀素彼 物、含炉屬化人你’、错由乳原子、羧酸酯等含氧化合 ::合物、含画素化合物、銘、硼、水等交聯而 化物m 化口物之70素’可—部份及/或全部為氧 '、’、、、不同價數者。亦可為部分帶正電及/或帶負電 。上述SEM分析’較佳者為例如於反應前進行。、 本毛明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包含:於鹼性化合物存在 下反應之步驟。其中,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上述環狀 ,化σ物為有雙鍵之化合物,上述雙鍵在環外部位及, 或環内部位的形態’較佳為包含:於鹼性化合物存在下反 應之步驟。 吾人推測認為:藉由存在有上述鹼性化合物,q3 不飽和羧酸之羧基會成為羧酸鹽陰離子,可提高與不飽和 有機化合物之反應性,其結果可提高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 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或可生成於本反應 有效的觸媒活性種、或生成用以生成該活性種的中間體(例 女使乙S文免之二聚物構造分解為二聚物構造或單體構 造),故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為適用於工業製造者。 25 200811124 上述驗性化合物為太 為布朗斯台德鹼或路易士 反應無不良影響皆可,鹼/、要對 金屬及/或鹼土金屬之化人铷卜t ^ 者為.3有鹼 士 η 化合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氨、含 有胺基之有機化合物、合古π> 乳 3 基之有機化合物等,可使 用1種或2種以上。較祛去 仏者為例如·以碳酸鋰、氫氧化鋰、 广、丙烯酸鋰、碳酸鈉、碳酸氫鈉、4氧化鈉、乙酸 鈉、/稀酸納、碳酸鉀、碳酸氫卸、氫氧化鉀、乙酸鉀、 丙烯酸鉀、碳酸铯、氫氧化鉋、乙酸鉋、丙烯酸鉋、碳酸 鎮、風乳化鎂、乙酸鎮、丙稀酸鎮、碳 乙酸約、丙侧、碳酸鎖、氯氧化鎖、乙酸鎖:二 鋇、乳化鋰、氧化鈉、氧化鉀、氧化鉋、氧化鎂、氧化鈣、 氧化鋇等為代表之含有驗金屬及/或驗土金屬之化合物、氫 虱化鈦、二氧化鈦、氫氧化锆、氧化锆、氫氧化鐵、氫氧 化鋅、氫氧化鋁、氧化鋁、二氧化矽膠體、分子筛、沸石、 黏土化合物、水滑石、離子交換樹脂、多金屬氧酸鹽、氨、 比啶、哌啶、Ν取代哌啶、吡咯、哌啶、Ν取代吡咯烷、 二Τ妝、三乙胺、三丁胺、苯胺、Ν取代苯胺、Ν亞烷基 取代私:、Ν本亞甲基取代胺、希夫驗(schiff base)、Ν亞烧 基取代醯胺、N苯亞甲基取代醯胺等。 上述鹼性化合物以有鹼金屬及/或鹼土金屬之鹼性化合 物為特佳。 藉由使上述鹼性化合物作成為有鹼金屬及/或鹼土金屬 <驗性化合物,可更加提高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 之產率。 26 200811124 較佳者為’實質上驗性化合物之全部為有驗金屬及/或 驗土金屬之鹼性化合物。上述觸媒載持於載體之形態時, 可使上述鹼性化合物載持於载體而使用。 上述鹼性化合物,以相對於aj-不飽和羧酸100莫 耳為0.00001莫耳%以上為佳卩1〇卿〇莫耳%以下為 ^上限以50000莫耳%為較佳,以20000莫耳。/。為更佳, 以10000莫耳%為特佳。下限以〇 〇〇〇1莫耳%為較佳以 0.0005莫耳%為更佳,以〇 〇〇1莫耳%為特佳。 上述鹼性化合物,以相對於不飽和有機化合物1〇〇莫 耳Μ 〇._001莫耳%以上為佳,以1〇〇〇〇〇〇莫耳%以下 為佳。上限以500_莫耳%為較佳,以·_莫耳%為 更仏’以100000莫耳%為特佳。下限以〇 〇〇,莫耳%為 K土 W 0.00005莫耳%為更佳,以〇 〇〇〇1莫耳。為特佳。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之一為:一種環狀不飽和化合 衣k方法’係上述使α3 _不飽和叛酸與不飽和有機 化合物於觸媒存在下反應者, 4 工述I 4方法包含:於溶劑 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上述之較佳形態與在溶劑存在下反應之形態可適當地 使用。亦即’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包含:於溶劑 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猎由使上述製造方法包含:於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地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使環狀不飽和 化5物之產率及生成速度增大,故 人铷々制、★丄 + ^ I %狀不飽和化 〇 Α丨為有用之適用於卫業製造者。吾人推㈣ 27 200811124 理由為:因金屬周圍之配位環境與電子狀態發生變化, 金屬鍵結(〇xymetallation)插入至α,石-不飽和羧酸之不飽 和有機化合物所具有之雙鍵或三鍵後,接著^脫氛 hydride elimination)受到抑制,而配位與插入至源自〇· 不飽和緩酸之不飽和部位金屬之反應會有效率地進行,結 果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變得容易生成、有助於對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合成有效的觸媒活性種(例如,軍核把源、異核把源、 複核把源、I巴團簇(palladium cluster)、把奈米粒子、含有 把之金屬奈米粒子等)之生成及安定化,或提高觸媒活性種 之活性、再氧化變得容易進行,使溶液中之氧濃度增大, 故可發揮有利於使觸媒活性種成為高氧化狀態之作用等 照圖1、2)。 〆 上述溶劑,只要不阻礙反應之進行皆可,並無特別限 定,可使用:烴、芳香族烴、醇、路、嗣、缓酸、酿、喊、 腈、硫醚、亞礙、胺、醯胺、醯亞胺、含幽素化合物、石户 酸醋、離子性液體等。於不飽和敌酸及/或不飽和: 機化合物於反應溫度為液體之情況,亦可用此等基質 溶劑使用。於使用非均—系及/或懸浮系之情況,亦可使用 上述溶劑;於α’/?-不飽和叛酸及/或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於 反應溫度為液體之情況,以此等基質作4溶劑使用為更 佳。於使用非均一系及/或懸浮系觸媒之情況,與均— 假均-系不同’即使使用此等基f作為溶劑^產率良二 地製得本發明目的產物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且同時'^ / 藉由蒸餾等將上述基質以外之溶劑除去的操作,二: 28 200811124 佳0 上 返洛劑中,尤其較佳 一 酮、羧酸、酯、醚、腈二烴、芳香族烴、醇、醛、 碳酸酯、離子性、夜體 恥、^胺、含鹵素化合物、 環己卜庚Γ 舉出例如:戊燒、環戊烧、己烧、 %己1庚燒、辛烧、環辛燒 -桉、笑、田W 烷癸烷、十一烷、十
一燒本曱苯、二甲苯、三甲I g ^ ^本、甲知、乙醇、正丙醇、 異丙%、丁醇、第三丁醇、 戍知、己醇、環己醇、庚醇、 醇乙-醇、聚乙二醇、乙醛、丙醛、丁醛、異丁醛、 戊搭、己酸、庚路、辛經、丙酮、甲乙酮、蟻酸、乙酸、 丙了 Sic戊|^、己酸、庚酸、辛酸、丙烤酸、甲基丙 烯酸、乙酸甲醋、乙酸乙醋、乙酸丁酉旨 '丙烯酸甲酯、丙 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2_乙己酯、 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曱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曱 基丙稀酸丁酯、甲基丙浠酸環己酯、曱基丙烯酸丁 2_乙己 酯、甲基丙烯酸2-經乙酯、内酯、二甲氧基乙烧、二聘烧、 四氮11夫喃、5^乙"一酵鍵、乙猜、苯曱猜、二曱亞石風、。比σ定、 二甲基吡啶、三乙胺、三丁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 醇胺、二甲基乙醇胺、四曱基二乙醇胺、六甲基三乙醇胺、 甲酿胺、乙蕴胺、σ比洛烧酮、口米嗤σ定酉同(imidazolidinone)、 丙烯醯胺、N,N-二曱基甲醯胺、N,N_二甲基乙醯胺、N-甲 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N-環 己基σ比p各烧酮、二甲基- 米σ坐π定_、N,N-二甲基丙稀 醯胺、二氯甲烷、氯仿、二氣乙烷、四氯化碳、碳酸酯、 離子性液體等,可用1種或2種以上。例如,若使用烴、 29 200811124 芳曰族k等對觸媒配位力弱之溶劑,於再氧化步驟有效率 地進行下,可使基質、助觸媒、再氧化劑等配位於觸媒之 機會或發生插入反應之機會可大幅增加,亦可導致反應速 度提同故較佳。又,若使用醯胺、碳酸酯、離子性液體 等/、有適度的對觸媒金屬之配位能力、或可使為觸媒活性 點之稷核化合物安定化能力的溶劑,可優先地生成目的產 物環狀不飽和化合物,&更佳。此外,為了抑制所謂不飽 和有機化合物二量體之副產物之生成,而調節基質濃度、 或使基質或再氧化劑等於液中之溶解度增大之目的,亦可 使用溶劑。 氣土劑,以不含亞硬(suif〇xide)化合物之溶劑 …佳H以於溶劑中不存在亞碾化合物者為佳。使用 -甲亞碾等亞石風系溶劑日夺’依基質之種 常慢之情形。又,上述溶劑,以不含胺= 於:容;;乂亦即,以於溶劑中無胺化合物存在者為更佳。 、/ d中右胺化合物過剩地存在,則有 於縮拔、工k 才曰有強固地配位 於觸媒活性點,反應性降低之情況。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之上述溶劑 密丨丨、:^:壬H 平乂1土有為’以烴滚
方香族烴溶劑、含氮溶劑之任一者、西A 溶劑,以iV h ^ , 、、、要成分者。烴 乂戊烷、裱戊烧、己烷、環己 辛烧、壬⑯、癸烧、十一院、十:坑、辛燒、環 溶劑,以苯、甲苯、_甲苯_ 、,、'、特佳,芳香族烴 、 ^本一甲本、二甲苯等為佳。 上述含氮溶劑,以於溶劑分子中 為更佳,以乙nu、w 或酿胺基者 乙腈本甲腈、甲酿胺、乙醯胺、Dtt錢綱、 30 200811124 咪唑啶酮、丙烯醯胺、N,N_: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 醯胺、N-甲基吼咯烷酮、N_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基吡〇各 烷酮、N-環己基吡咯烷酮、丨,%二甲基-2-咪唑啶嗣、 二甲基丙烯醯胺等為特佳。 藉由採用上述溶劑,環狀不飽和化合物(A)對非環狀不 飽和化合物(B)之之值(A/B)得以大幅提高,亦即,目的化 合物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例如,α -亞曱基-7 - 丁内醋)對非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選擇率、反應速度及產率得以大幅提 南0 上述溶劑可只使用1種,亦可適當地混合2種以上使 用’其種類及使用量,可依基質與觸媒而適當地設定。 相對於上述溶劑體積之α,万-不飽和羧酸之物質量以 0·001〜1000000莫耳/升為佳。上限以100000莫耳/升為較 佳,以10000莫耳/升為更佳。下限以〇 〇〇5莫耳/升為較佳, 以0.01莫耳/升為更佳。 相對於上述/谷劑體積之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物質量以 〇土_1〜1〇〇_〇莫耳/升為佳。上限以5〇〇〇〇〇莫耳/升為較 =,以100000莫耳/升為更佳。下限以〇 〇〇〇5莫耳/升為較 么,以0.001莫耳/升為更佳。 本毛明之製造方法,較佳為白八产 氧 為匕3用再虱化劑將觸媒再 虱化之步驟。本發明之較佳形態 化人鉍4㈤ 為·一種環狀不飽和 化口物之製造方法,係使 化人榀+ ,万-不飽和羧酸與不飽和有機 Β 在觸媒存在下反應,上述 氧化之步驟。 …方法包含··將觸媒再 31 200811124 U,•一禋環又个爾和化合 物之製造方法,将推p 丁私 係使α,/3 _不飽和羧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 物在觸媒存在下於分早pg ^ Α 、刀千間反應上述製造方法包含用再氧 化劑將觸媒再氧化之步驟。 上述較佳形態與將觸媒再氧化之形態可適當地組合使 亦Ρ本七明之製造方法’以包含用再氧化劑將觸媒 再氧化之步驟為佳。 、 旧述再氧化」係指於反應系統中或於反應後,將觸 媒經运原的成分氢化#、班 、, ^ 刀减成U Μ之氧化狀II,或接近還原前 之氧化狀態。即意指將氧 、阳白^〜 肝虱化饧阿之觸媒活性種(較佳為含有 运自由弟8〜12族元素所構成 合物所含有之氧Μ古^ 、 種70素之化 ^阿之觸媒活性種)於反應步驟中被 而成為氧化價低之觸媒活性種後再氧 = 活性種。例如,於鈀之产…“ 成乳化“之觸媒 正電荷之鈀源 月,,係指將1〜4價之鈀源或稍帶 來,、價二 上述再乳化劑係指進行 反應機制上觸媒不奋政 、再減之減劑,惟,於 可保持高氧::二降低成r'氧化價、低氧化狀態,而 被採用,粉演保持^,狀悲來進行反應的路徑也有可能 此亦稱為再氧化^氧化價、高氧化狀態角色者,於 上述再氧化#丨只要對反應無不良影 限疋,可使用有片 了並無特別 者,可使肖1種或:-乳化剤及/或無機系再氧化剤之任- /種以上。所謂「有機系再氧化劑」係 32 200811124 才曰不含金屬元素或半金屬元素7 土茺田硬所稱成之氧… 劑,所謂「無機系再氧化劑」係指由碳以外的元素所構成 之氧化劑、或含有金屬元素或半金屬元素之至少一種之氧 化劑。含有有機配位基之金屬化合物或半金屬化合物,於 此係分類為無機系再氧化劑。其中,以醌類、過氧化物、 氧、氧化物、含過渡金屬之化合物、無機酸、一氧化氮等 為佳。較佳者為:苯醌、蒽醌、2_(環己基亞磺醯基)_苯醌、 2_(苯基亞磺醯基)_苯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水、過乙酸、 過氧化第三丁基、過碘酸鈉、過氯酸鈉、歐奇松、空氣、 分子狀氧、含分子狀氧之氣體、原子狀氧、臭氧、氧化釕、 氧化銻、氧化鉍、氧化硒、氧化錄、多金屬氧酸鹽、氧化 釩、氧釩基乙醯丙酮等含釩化合物、二氧化錳、乙酸錳等 含錳化合物、氧化鐵、硝酸鐵、含鐵酞菁化合物類等含鐵 化合物、氧化鈷、含鈷卟啉(p〇rphyrin)化合物類、含鈷沙 連^alen)化合物類等含鈷化合物、氧化銅、乙酸銅、三氟 ^酸銅、_乙酿基丙賴等含銅化合物、鹽酸、石肖酸、硫 :二氧化氮等。醒類,可於系統中產生,亦可使用氫: 乍為别驅物。於使用含過渡金屬之化合物之情況,可於反 應糸統中單獨存在’亦可與觸媒形成複核化合物。上述再 =劑’可依施行之反應條件適#地選擇,可於反應開始 令一-人添加,亦可於反應中適當地添加。 =分子狀氧’亦可用於調整壓力或管理氣相部分組 成之目的,或作為聚合抑制劑使用。 本說明書争,稱分子狀氧為氧。 33 200811124 μ丹乳化劑之一特佳為至 化劑之特佳為以氧作為必要成為:。亦即,上述再氧 較佳實施形態之—為.…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 法,其包含:至少使用.二種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 步驟。亦即,本發明之淨化劑以將觸媒再氧化之 使用…分為分子二 的形態’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化… 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上於本發 使用分子狀氧作為再氧化劑之_再氧化步驟以 氧作為再氧化_ 〃、锃。所謂「使用分子狀 丹虱化蓟之_」係指包含 態。上述再氧化劑,除了作為#/貝上,、由乳構成之形 含二氧化鐘之再氧化μ:载體而併用之情況外,以不 t # ^ ώ.... J為若使用二氧化錳,於反應後 而要错由過慮除去之步驟。已 “麦 之再氧化劑。本發明之製造方錢4又為不需要氧 在非均一系及二載:= :=劑以使用氧為最佳。藉由在非均一系 劑==!反應,:需藉由蒸爾去上述再氧化 、;木作性、女全性、經濟性方面為較佳。 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藉由包含用 此=副使觸媒再氧化之步驟,將觸媒較佳地再氧化,藉 高氧之Γ化^原之循環有效地進行,使觸媒保持於 .占,可於充分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之 例:同時提高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適用於工業製造。 σ ’上述再氧化步驟之較佳形態可舉出··用再氧化劑將 34 200811124 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由— 吁T之至少一種元素 之化合物再氧化之形態。 、 上述再氧化,可於反應系統中進杆,★ ^ $ A 仃亦可於反應結束 後再施以再氧化處理。於使用氧作為 π丹虱化劑之一之情 況,較佳者為,使含有選自由釩、鉬、 螞、錳、鐵、釕、 鈷、銅 '銀、金、硼、鋁、錫、錯、Μ ^ 綈鉍、硒及錡所構 成群中至少一種元素之化合物一種以/ 上/、存於糸統中或與 觸媒共存。此時,含有上述元素之化 〃 物,可於反應系統 中早獨存在,亦可與觸媒形成複核化合物或合金等。如此 般’於多成分系之觸媒方面,且有可 /、男了強化主成分所單獨呈 現的觸媒反應之作用之輔助成分稱為助觸媒, 素之化合物’於本反應中亦稱為助觸媒。助觸媒可依實施 之反應條件而適當地選擇,可為無機物,亦可含有有機物。 較佳為釩、銷、鎢、錳、鐵、鈷、銅、銀、金、銻、鉍、 砸及鎊。亦即較佳者為:使含有選自由鈒、翻、鎢、錘、 .載鈷_銅、銀、金、録、叙、石西及錄所構成@ t H =一種S素之化合物—種以上共存於系統中或與觸媒共 子。上述化合物之形態可舉出:氧化物、多金屬氧酸鹽化 i化物'合金化合物、含有機基之化合 物、鹽、鹼金屬鴎、^ + 汗& ^ 驗土金屬鹽等;較佳為氧化物、多金 屬氧酸鹽化合物、南仆舲 人 ,, 、、 物、合金化合物、含有機基之化合 物、鹽。亦即,+ 八ρ 攻化0物之形態,以選自由氧化物、多 金屬氧酸鹽化合物、齒 入^ _化物、合金化合物、含有機基之化 ό物及鹽所構成的群 r Τ I 1種以上。多金屬氧酸鹽化合物, 35 200811124 藉由構成元素之選擇與相對陽離子(c〇unter cation)之選 擇,而另一方面,含有有機基之化合物,藉由配位基之選 擇,可任意地調整氧化還原電位、元素之電子狀態及電子 軌道能階。 上述使用有機系再氧化劑將觸媒再氧化之情況,或用 無機系再氧化劑將觸媒再氧化之情況,於使用批次式、半 批次式、流通式(固體化床、流體化床)、利用高速喷射之 裒形(loop)反應益等之適於擴散限制性反應之反應形式等 之任一反應形式中,反應步驟内之再氧化劑之使用量,相 對於α,/9-不飽和羧酸100莫耳%,以1〇〇〇〇〇〇〇莫耳%以 下為佳。以5000000莫耳%以下為較佳,以25〇〇〇〇〇莫耳 %以下為更佳’以删_莫耳%以下又更佳。以簡〇〇 莫耳。/。以下為特佳’以1〇〇〇〇〇莫耳%以下為最佳。又相 對於aj-不飽和羧酸100莫耳%,以〇 〇〇〇〇〇〇1莫耳%以 上為佳。以0侧_5莫耳%以上為較佳,以請嶋莫 耳%以上為更佳,卩〇._01莫耳%又更佳。以〇〇〇〇〇5莫 耳%以上又更佳,以〇 〇〇〇1莫 兴升以上為特佳。相對於α, 万-不飽和㈣刚莫耳%,若為超過_〇_〇莫耳%,或 二。::01莫耳% ’本發明製造方法之目的產物環狀 : 物的產率與選擇率會有降低之虞。亦可依反應 之進仃狀況,於反應中適當地添加再氧化劑。 上述有機系再氧化劑只要是不 辛之主要由类Λ、 、’屬兀素或半金屬元 素之主要由奴所構成之氧化劑皆可,並 當地使用通常所使用者。 .....〈疋,σ辽 36 200811124 於用上述有機系再氧化劑之情況,有機系再氧化劑之 一為苯醌類較佳。 若用苯酿類,其會配位於觸媒,可發揮更加提高環狀 不飽和化合物的產率之效果。 〃本發明亦為一種將經還原之觸媒再氧化之方法,該再 氧化’係於腈系溶劑存在下或烴系溶劑存在下進行之觸媒 再氧化方法。此方法’可較佳地適用於上述本發明之環狀 不飽#化。物之製造方法。因而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 合物之製造方法用此觸媒之再氧化方法,可說是本發明之 較佳實施形態之一。
上述觸媒之再氧化方、本,茲A 订羊L亿万沄糟由璉擇溶劑,可於實質上 不使用有機系再氧化劑之下,有效率地將觸媒再氧化,於 與觸媒反應之同時進行該再氧化之情況,在錄少量之觸 媒可有效率地進行觸媒反應方面為佳,為卫業上有用者。 於實質上不使㈣❹再氧化劑之下進行再氧化之情況, 再乳化係藉由氧等再氧化劑來進行。此種再氧化方法,可 適用於包含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各種有機化合物之製造方 法等’亦可適用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 法,為工業上有效之較佳再氧化方法。 —可於貫質上不使用有機系再氧化劑之下,以更少之觸 媒量有效率地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理由,可用一個奋 施形態作為例示,如下述般做說明。 、如圖1或圖2所示般’因觸媒反應,觸媒活性種(例如, 纪源)會由氧化價高的狀態還原成氧化價低的狀態。為使反 37 200811124 應進行’必須使觸媒活性種再氧化。 腈Μ劑存在τ進行之觸媒再氧化方 二:再氧化之反應機制,吾人認為例如,為圖3所示之 觸媒再氧化機制。 夂 為為了將上述觸媒活性種再氧化,因通常觸媒 有=機!再氧化劑之還原反應"發生,故係使用 ^乳化^。然而,於使用腈系溶劑之情況,腈系溶 劑分子係透過擔:其> $ $ — 3基之虱原子配位於觸媒活性種(例如,鈀 '、精此,觸媒彼此之凝集受到抑制,或 子軌道μ化還原電位,使得觸媒活性種變成容易被草= “ 口而即使不使用有機系再氧化劑,觸媒活性種 亦可被再氧化’可有效率地發生氧化·還原之循環。此情況, 圖3係於不經過虛線部分所示之氧化還原反應之下 金屬氧酸鹽系化合物及氧作為助觸媒、氧化劑,有效率地 進行觸媒活性種之再氧化。同時,為使再氧化有效率地進 行"已知有對觸媒或系統中導入鹵素化合物之方法,而上 述氧化方法’由於可於不使用此種幽素化合物之下,進行 上述再氧化,故亦可避免腐蝕、生成物之異構化、含有2 化物之副產物、環境污染等問題。 有關上述於烴系溶劑存在下進行之觸媒再氧化方法, 於溶劑分子不會強固地配位於觸媒上,且氧化劑等促進再 氧If之成分不會受到溶劑成分之干擾之下,對觸媒作用, 同時,基質亦變得容易配位於金屬上之結果,再氧化與主 反應可有效率地進行。反應機制,吾人認為有下述2種··(1) 38 200811124 助觸媒(例如,銅種)作用為再氧化劑,有效率地進行再氧 化的反應機制(參照圖5); (2)因觸媒形成複核錯合物(例如, 本發明觸媒之觸媒活性種為鈀源,助觸媒之觸媒活性種為 銅種之鈀-銅錯合物)等,而觸媒於不會變成還原狀態之下, 容易地維持於氧化價高狀態之反應機制。 又,本說明書中之「再氧化」,包含上述觸媒形成複 核錯合物而維持於高氧化價狀態(氧化狀態)的情形。 亦即,當助觸媒作為再氧化劑而作用之情況時,觸媒 活性種為容易被再氧化之形態。當助觸媒與觸媒形成為複 核錯合物(例如,鈀-銅錯合物)而維持於高氧化價狀態之情 況等,觸媒活性種不會失去活性。於任一情況中,觸媒被 還原而失活成為0價凝集粒子之情形得以充分受抑制,即 使不用有機系再氧化劑,亦可有效率地進行氧化-還原之循 環、與維持高氧化價觸媒活性種。同時,為使再氧化有效 率地進行,已知有對觸媒或系統中導入鹵素化合物之方 法,而上述氧化方法,由於可於不使用此種i素化合物之 下,進行上述再氧化,故可避免腐#、生成物之異構化、 產生含有i化物之副產物、環境污染等問題。 上述再氧化方法中之較佳之觸媒、條件等,係與本發 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之較佳之觸媒、條件 等相同。例如,於上述再氧化方法中,上述觸媒為含妃之 化合物較佳。 如上述般,上述觸媒之再氧化方法可較佳地適用於本 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亦即,本發明之 39 200811124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較 ^ ^ 竿又隹為包含·於腈系溶劑 存在下、或於烴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包含: 於腈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0 · 上述所謂「腈系溶劑」’係指在具有猜基之化合物中 可用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作為溶劑者皆可,其中,代 者以本甲猜為佳。 〆藉由在上述腈系溶劑存在下反應,可於不使用有機系 再氧化劑之下’或以較少之觸媒量,有效率地製造環狀^ 飽和化合物,於降低成本與環境考量方面較為有利。 /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當包含於 腈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時,反應步㈣之腈系溶劑,、 可只使用1種,亦可適#地混合2種以上使用,其種類及 使用量,可依基質與觸媒而適當地設定。 曰相對於上述腈系溶劑體積之《,/5 -不飽和羧酸之物質 量以0.001〜1000000莫耳/升為佳。上限以1〇〇〇〇〇莫耳/升 為較佳,以1〇〇〇〇莫耳/升為更佳。下限以〇 〇〇5莫耳/升為 較佳,以0.01莫耳/升為更佳。 . 旦相對於上述腈系溶劑體積之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物質 里以0.0001〜1000000莫耳/升為佳。上限以⑻莫耳/ 為車乂彳土以100000莫耳/升為更佳。下限以0.0005莫耳/ 升為較佳,以0·001莫耳/升為更佳。 此於上述腈系溶劑存在下進行反應之情況,特佳者為, /、存有含有選自由釩、鉬、鎢及銅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 200811124 種7L素之化合物作為助觸媒, 又1土 f為例如··氣化鈒、翁 化鉬、氧化鎢、氧化鋼、多 w 屬馼鹽糸化合物等氧化物、 Γ 銅乙酿基丙綱等乙酿基丙剩類化合物;氣
奶乳化1目、氯化鶴、氯化鋼W素類化合物、乙酸I 乙鲅銅、二氟乙酸銅等羧酸鹽類 β ^ 只矛 田助觸媒具有配位基 之㈣,該配位基可為單牙配位基,亦可為雙牙以上之 多牙配位基。當使用具有光學活性之配位基的化合物時, 經由配位基之交換,可合成於3位置及/或γ位置有光學活 性點之^亞甲基个丁内自旨類。上述所謂「多金屬氧酸鹽 糸化合物」,係指多金屬氧酸鹽或部分具有多金屬氧酸鹽 之化合物’該多金屬氧酸鹽之多原子(polya—亦可以里 質元素(heteroelement)取代。陽離子並無特別限定,較佳 者為例如:質+、鹼金屬陽離子、鹼土金屬陽離子、鋅離 子、鑭系(lanthanide)離子、鋁離子、銦離子、錫離子、鉛 離子、鐵離子、四級錢鹽(錢鹽、四甲錄鹽、四乙錢鹽、四口 丙銨鹽、四丁銨(TBA)鹽、三丁基甲銨鹽、三辛基甲銨鹽、 三月桂基甲銨鹽、苄基三甲銨鹽、苄基三乙銨鹽、苄基三 丁銨鹽、十六基吡啶鑌鹽)、四級膦鹽(四曱基膦鹽、四乙 基膦鹽、四丁基膦鹽、四苯基膦鹽、乙基三苯基膦鹽、苄 基三苯基膦鹽)等。較佳之實施形態可舉出例如:含tb A 之[v2pm〇1go4。]、含 TBA 之[V3SiW9〇4G]、含 tba 之 [v8pm〇4o4G]、含nh4之[V2PM〇iG〇4G]、或此等載持於活性 碳等載體之形態。於載持之情況,第8〜12族元素可載持 於相同之載體。上述助觸媒亦可於反應系統中單獨存在, 41 200811124 亦可與觸媒形成為複核化合物或合金。上述助觸媒,可依 貝施之反應條件適當地選擇,可使用丨種或2種以上。可 於反應開始時一次添加,亦可於反應中適當地添加。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當包含於腈 系/合d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時,反應步驟内之觸媒使用量, 以相對於不飽和有機化合物1〇〇莫耳%為1〇〇莫耳%以下 為佳。以50莫耳%以下為較佳,以20莫耳%以下為更佳, 以10莫耳%以下為特佳。又以0 0000001莫耳%以上為佳。 以〇·〇_〇〇5莫耳%以上為較佳,以〇〇〇〇〇〇1莫耳。二以丄 =更佳,以0.000005莫耳%以上為特佳。觸媒之使用G量, 右超過1 00莫耳%,由於目的產物之產率不會特別提高, ,不利於經濟考量。若未滿0 0000001莫耳%,由於觸媒 里過少,會有反應無法充分進行之虞。 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當包含於 猜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時,反應步驟内之有機系再氧 化d之使用里’相對於α,3_不飽和竣酸_莫耳%,以100 以下為佳。以50莫耳%以下為較佳,以10莫耳。以 2更佳’以實質上為〇莫耳%為特佳。又,相對於不飽 和有機化合物100莫耳%,以100莫耳❶以 、 莫耳%以下為較佳,以40莫耳。 ’’、、。以5〇 m ““ 為更佳,以20莫耳% “為:更<土’以實質上為0莫耳%為特佳。有機系再氧 叙使用量,若相對於不飽和幾酸100莫耳%為赶 過10。莫耳%,或相對於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二= 超過⑽莫耳%,動於有《再氧化劑之量未充分降低 42 200811124 故有不利於成本面、環境面等之虞。 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當包 腈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時 夕哪日才,反應步驟内之多金屬 鹽系化合物之使用量,以# ^ j 蜀虱酉夂
从相對於觸媒100莫耳。/ A 0.00000001 莫耳 %以 t 盍社、 、 0 ^ 旲斗/。以上為么,以10000000莫耳%以下為佳, 上限以1000000莫耳%為較佳,以⑽_莫耳%為更佳, 以10_莫耳%又更佳,以1000莫耳%為特佳。下限以 〇.〇〇〇〇〇〇1莫耳%為佳,以〇.〇綱005莫耳%為較佳,以 0.000001莫耳%為更佳,以G _G()5莫耳%為特佳。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上述製造方 法,佳為包含:於烴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藉此,可 於實質上不使用上述有機系再氧化劑之下,或以較少之觸 媒量,有效率地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 可以較少觸媒量來有效率地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 理由,吾人認為係:在烴系溶劑存在下反應時,如上述般, 會成為觸媒容易被再氧化之形態等而觸媒反應可有效率地 進行之故。 上述烴系溶劑,就可藉由蒸餾而容易地除去之方面, 以己燒、環己烧、辛燒、*、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為 特铨。烴系溶劑可只使用丨種,亦可適當地混合2種以上 用其種類及使用i,可依基質與觸媒而適當地設定。 旦相對於上述烴系溶劑體積之^,石_不飽和羧酸之物質 量以〇·〇〇(Η〜1000000莫耳/升為佳。上限以1〇〇〇〇〇莫耳/ 升為較佳,以10000莫耳/升為更佳。下限以〇〇〇〇5莫耳/ 43 200811124 升為較佳,以0·001莫耳/升為更佳。 相對於上述烴系溶劑體積之 量以〇·〇_〜__〇莫耳/升為佳飽和有機化合物之物質 升為奈 為佳。上限以500000莫耳/ 7钩孕乂佳,以100000莫耳/弁 升為_ 、 為更仏。下限以0.0005莫耳/ 开馮軚佳,以0·001莫耳/升為更佳。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於包合於卜一/ # ^ ^ ^ 於^糸溶劑存在下反應之 V驟的形恶中,上述觸媒較 類、含氮有機化合物類,含碟有機2酉曰類、乙酿基丙酮 化人物翻,、, 3裇有機化合物類、不飽和有機 σ 類、4快類(carbene)、呈右n a主 化人你— 具有素等作為配位基之 勿::精由使用此等化合物,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 物之製造方法可更有效率。 可右t不使用上述有機系再氧化劑之下,以較少觸媒量, I有效㈣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理由,吾人認為如 子狀能D错由上述配位基之配位’觸媒之氧化還原電位、電 α =電子軌道能階變得適當,成為容易被再氧化之狀 悲,⑺基質或再氧化劑變得容易配位於金屬,主反岸 =有效率地進行;(3)不飽和有機化合物變得容易^立於 ,女、’與不飽和幾酸之反應順利地進行;⑷由於適 當之配位基空出’觸媒之電子密度亦變得適當,故插入反 應及/或々脫氫反應順利地進行;(5)抑制成為還原狀態之 觸媒的凝集’· (6)異構化反應等副反應受到抑制,·⑺於美質、 觸媒、助觸媒之間可發生配位基交換等。上述配位^以叛 酸酉旨類、乙醯基丙嗣類、含氮有機化合物為較佳,以幾酸 醋類、乙醯基丙明類為更佳。尤以具有電子吸引性取代基 44 200811124 或電子供給性取代基之羧酸酯、乙醯基丙酮類為更佳。當 觸媒具有配位基時,該配位基可為單牙配位基,亦可為雙 牙以上之多牙配位基。當使用具有光學活性之配位基的觸 媒蚪,可合成於万位置及/或7位置有光學活性點之“ _亞 甲基-r - 丁内酯類。上述觸媒,可於反應系統中單獨存在, 亦可與輔助觸或再氧化劑媒形成複核化合物或合金。又可 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於反應開始時一次添力口,亦可於 反應中適當地添加。 '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當包含於烴 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時,反應步驟内之觸媒使用量了 以相對於α,/?-不飽和緩酸為1〇〇莫耳%以下為佳。以⑼ 莫耳%以下為較佳,以30莫耳%以下為更佳,以1〇莫耳% 以下為特佳。又以〇.〇〇〇〇〇〇〇丨莫耳%以上為佳。以 0.00000005莫耳%以上為較佳,以〇 〇〇〇〇〇〇1 更佳,以〇.__5莫耳%以上為特佳。、耳乂上為 上述觸媒之使用量,若超過1〇〇莫耳%,由於目的產 ::產率不會提高,且會析出無反應活性< 0價的觸媒凝 文不利於經濟考置。若未滿0 00000001莫耳%,由 於觸媒量少,會有反應無法充分進行之虞。、 :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上述製造方 ^土為包含:於助觸媒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述所謂「助觸媒」’係指於多成分系之觸媒中,具 補m匕為主成分之觸媒單獨所呈現之觸媒反應的作用之 刀觸媒。助觸媒可為無機物亦可為有機物,可依實 45 200811124 施之反應條件而適當地選擇,可於反應開始時 亦可於反應中適當地添力π ^ ^ 人添加, ……介觸媒,可於反應系 ',充中早獨存在,亦可與成為主成分之 形成複核化合物或合金等。 ' n觸媒成分 上述助觸媒亦可具有作為再氧化劑之功能。再氧化可 於反應系統中進行,亦可於反應結束後再施以再氧化處 理。於使用氧作為再氧化劑之一的情況,較佳者為1 種以上之含有助觸媒之化合物Α存於 ‘、·、 媒。此時,上述化合物,可^中或共存於觸 ^,.± ,ν 了於反應糸統中單獨存在,亦可 或合金等/之觸媒及/或其他觸媒成分形成為複核化合物 較佳形態,係與上述再氧 含於==觸媒之製法f,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包 =系4存在下之步驟的形態中特佳者 =再!助觸媒存在下反應之步驟。藉此,可於不使用 有械系再錢,㈣氧作為再氧 少觸媒量有效率地製造環狀不飽和化 了讀 境面等有利。 口物,於成本面、環 ^述助觸媒,可用各種公知者,以 鎢、猛、鐵、鈷m 鉬 群中之至少-種元素之化合物為::厂及錄所構成的 叙、氧化-、氧一氧化佳=:氧化 銻、氧化叙、二氧化砸、二氧化錄:、“銅、氧化 錄、夕金屬氧酸鹽系化合 46 200811124 务寻礼化物,此外尚有幾 機化合物相八 乙醒基丙胸類、含_古 聚炔類、具有以齒辛等作為… 有機化合物類、 羧酸酯類、乙铲其二 基之化合物。更佳者為: 有機化合物類、具有以齒素等作為配位基之=不餘和 不約^ 基丙㈣、含氮之有機化合物類 不飽和有機化合物類、具有物類、 物。藉由使用此耸“仏 常#作為配位基之鋼化合 本發明之广壯5物,觸媒之再氧化步驟變得較順利, ί:: 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可更有效率,尤 二、.用:作為再氧化劑之-時,其效果甚顯著。其理 口下.u)藉由配位基之配位,可成為 ,s ^ 為適當的助觸媒之氧 心、電子狀態及電子軌道能階;⑺再氧化劑變得 :二:於:屬’主反應與再氧化有效率地進行;⑺抑制 成為避原狀態的觸禅之凝隹· ^、 7賙錁之,旋木,(4)異構化反應等副反應受到 中制’(5)於基質、觸媒、助觸媒之間發生配位基交換等。 於助觸媒具有配位基之情況,該配位基可為單牙配位基, 亦可為雙牙以上之多牙配位基。於用有光學活性之配位基 之化合物的情況,經由配位基交換,可合成於万位置及/或 T位置有光學活性點之“-亞甲基个丁内酉旨類。上述助觸 媒可於反應系統中單獨存在,亦可與觸媒形成複核化合物 或合金。上述再氧化劑,可依實施之反應條件適當地選擇, 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於反應開始時一起添加,亦可 於反應中逐次添加。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當包含於烴 47 200811124 系/合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時,反應步驟内之助觸媒的使用 里相對於觸媒1〇〇莫耳%,以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1莫耳%以上為佳, 以10000000莫耳%以下為佳。上限以1〇〇〇〇〇〇莫耳%以下 為^土。以100000莫耳%以下為較佳,以1〇〇〇()莫耳%以下 為更彳土以1 000莫耳。以下為特佳。又,下限以〇.〇〇〇〇〇〇 1 莫耳/〇以上為佳,以〇〇〇〇〇〇〇5莫耳%以上為較佳,以 0.000001莫耳%以上為更佳,以〇〇〇〇〇〇5莫耳%以上為特 佳。助觸媒之使用量,若超過1〇〇〇〇〇〇〇莫耳%,由於目的 產物之產率不會特別提高,故於經濟面不利。若未滿 00000001莫耳%,由於助觸媒量少,故有反應無法充分 進行之虞。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的較佳形態, 可舉出例如:於以三氟乙酸鈀作為觸媒之外,亦用乙酸鋼 或三氟乙酸銅作為助觸媒之形態。 車乂佳係使用組合上述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反應之形態 與包含於溶劑存在下反應之形態。 車乂佳者為’組合包含上述在驗性化合物存在下反應之 與包含用再氧化劑將觸媒再氧化的步驟之形態。 車乂佳係使用組合包含上述在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之 形態與包含用再氧化劑將觸媒再氧化的步驟之形態。 特佳係使用組合包含上述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反應之 形悲、在溶劑存在下反應之形態、及包含用再氧化劑將觸 媒再氧化的步驟之形態。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於「包含 48 200811124 於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日寺、於「包含用再氧化劑將觸 媒再氧化之步驟」時、或於「包含於鹼性化合物存在下反 應之步驟」時,反應步驟中將觸媒再氧化之再氧化劑,可 使用上述有機系氧化劑及無機系氧化劑之1種或2種以 上。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包含:將α,点_不飽和羧 酸之不飽和鍵結部位插入金屬-碳鍵之步驟。 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於配位至鈀等觸媒後,α,石-不飽 和羧酸(離子)會攻擊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不飽和鍵而鍵 結,接著發生α,万-不飽和羧酸之不飽和鍵插入到生成之 金屬(例如,鈀)-碳鍵中之反應,經点_脫氫而生成目的產物 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 藉由此種製造方法,可有效率地進行環化反應,可更 加提高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上述反廣 步驟中之反應條件例如,反應溫度以〇°C以上為佳、且以 3〇〇°C以下為佳。以2〇t以上、20(rc以下為較佳。反應時 間以1小時以上為佳、且以96小時以下為佳。以4小時 以上、90小時以下為更佳。 又,反應初期之反應鍋内之壓力,以常壓以上、計式 壓力200kg/cm2以下為佳,上限以180kg/cm2為佳,以 1 5 Okg/cm2 為更佳。 當必須調整壓力、管理氣相部分組成時,其所使用之 氣體,只要對反應無不良影響皆可,並無特別限定,以氮、 49 200811124 氧、空乳、氧/氮標準氣體、氦、氬等為佳。上述氣體,可 只用1種,亦可適當地混合2種以上使用。 上述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之反應式,可表 示如下式(1):
R4 R8 有關以上述式(1 )表示者,說明如下: 式中’上述R1 & R2並無特別限定,可為相同或不同 者,較佳為表示氫原子、碳數卜12之烷基、碳數3〜8之 環烧基、含芳香族基之基。更佳為表示:氫原子、碳數卜8 2烷基、碳數4〜8之環烷基、苯基、硝基苯基、甲基苯基、 下基、奈基。又更佳為表示:氫原子H丨〜6之烧基、 碳數5〜7之環烧基、苯基、萘基。特佳為表示氯原子。亦 即’ α,/5 -不飽和叛酸以丙浠酸為特佳。 上述R1、R2亦可形成鍵結、環構造。 上述R3、R4、R5及R6 ’較佳者為:具有氫原子、羥 基、奴數1以上60以下之直鏈飽和烷基、分枝飽和烷基、 脂環飽和烧基、含芳香族基之基、Α鏈不飽和&基、分枝 不飽和烷基或脂環不飽和烷基、或者碳數〇以上6〇以下 之醋基、腈基、Μ酸基、醚基、或具有經基、鹵素基、異 腈基、氰酸根(Cyanat0)基、異氰酸根基、硫氰酸根基、異 硫氰酸根基、硫醚基、二硫醚基、亞砜基、砜基、硝基、 50 200811124 亞硝基、磺酸基、羧酸基(例如,酮或醛)、胺基、氧化胺 基(amine oxide group)、硝酸靈基、醯胺基、疊氮(azide)基、 細醛基、偶氮基、氧偶氮基、吖嗪基、亞胺基、醯亞胺基、 烯胺(enamine)基、烯醯胺(enamide)基、原酸酯(〇rth〇ester) 基、重氮基、重氮鑌基、縮酮基、鏽鹽、雜環化合物、雜(heter〇) 芳香私化合物或異質元素等之原子團。較佳者為··氫原子、 羥基、碳數丨以上30以下之直鏈飽和烷基、分枝飽和烷 基、脂環飽和烧基、含芳基之基、直鏈不飽和烧基、分枝 不飽和烷基或脂環不飽和烷基、或者碳數〇以上3〇以下 之酯基、腈基、羧酸基、醚基、或具有羥基、羰基、胺基、 醯胺基或鑌鹽之原子團。更佳者為:氫原子、羥基、碳數 1以上18以下之直鏈飽和烷基、分枝飽和烷基或脂環飽和 烷基、或者碳數0以上18以下之醋基、羧酸基、醚基、 或具有羥基、磺酸基、羰基或胺基之原子團。 上述R3、R4、R5及R6,亦可鍵結而形成環構造。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所用之α,/3 _不飽和羧酸並益特 別限定,述式⑺^者為佳。 ^ 心 (2) 上述通式(2)中,R1及R2係與上述反應式(1)中之R!及 R2相同。 ^ α ’石不飽和叛酸中,尤以丙稀酸為特佳。 本餐明之製造方法中所用之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亦即 51 200811124 無特別限定,以 含有雙鍵之化合物或含有 下述通式(3)表示者為佳。
三鍵之化合物並 R5 及 R6 上述通式(3)中,R3、r4、 之R3、R4、R5及V相同。 上述不飽和有機化合物, 化合物為佳。 係與上述通式(1)中 以碳數2〜20之含有雙鍵之 丙烯、含氟丙烯、丨_丁烯、2_丁 戊二烯、!-戊烯、2_戊稀、… 〃、丁婦、丁二稀、異 幼;衣戍細、環戊二烯、1-己烯、2_ 己烯、環己稀、卜庚烯、辛烯、1·料、二環戊 一烯、降冰片烯、乙酸乙稀、 那乙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 _、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甲其 締(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 酸乙醋、(甲基)丙烯酸丁醋、(甲基)丙賴2·乙己醋、(甲 基)丙烯酸2-羥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類等。 上述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以碳數為12以下為特佳。此产 況’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大幅提高環狀不飽和化: :之產率,與環狀不飽和化合物對非環狀不飽和化合心 遙擇性’可大幅提高生產性與經濟十生。尤其於以碳數U 以下之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作為原料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 %•,雖然有時會有反應難以朝環狀不飽和化合物方向進疒 的情況,但以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此反應則可充分進行: 52 200811124 較佳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碳數在ι〇以下 以下。JL由 、 更^土者為碳數ί ^其中,以選自由乙稀、丙婦…丁稀、里丁烯、丁 —細、環己稀、辛烯、癸稀、降冰片稀、乙、酸乙婦 乙基乙稀基_、丁基乙烯基_、苯乙婦、二苯乙二 ,丙烯酸醋類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為更u以 进自由乙烯、丙烯、1-丁烯、里丁婦、 辛烯、1八ρ 、烯 丁一烯、環己烯、卜 癸缔、降冰片稀、乙酸乙烯、乙基乙稀基鍵、丁 土乙烯基醚1乙烯、甲基苯乙烯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 種為更佳’可顯著地發揮本發明之有利的效果。又,為提 :目的產物之選擇率,以丙婦、κ丁烯、丁二婦、卜辛婦、 烯乙酉夂乙婦、丁基乙烯喊、苯乙烯為更佳。例如, 在以乙烯難以提高選擇率的系統,使用此等化合物可提高 目的產物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選擇率。 :反應步驟中之上述α,万_不飽和幾酸,相對於不飽 和有。機化合物1GG莫耳%,m•嶋G1莫耳。/。以上、薦刪 莫耳%以下為佳。若未滿0.00001莫耳°/。或超過1000000莫 耳%,會有無法得到足夠產率與選擇率之虞。上述下限以 〇·0001莫耳%為較佳,以0.001莫耳%為更佳。以0.01莫 耳/〇為又更佳,以〇1莫耳%又再更佳,尤以丨莫耳%為特 仏上述上限以500000莫耳%為較佳,以25〇〇〇〇莫耳% 為更佳,以100000莫耳%又更佳,以5〇〇〇〇莫耳%又更佳, C以25 000莫耳%為特佳。上述J,冷-不飽和羧酸或不飽和 有機化合物可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於反應開始時一起 添加,亦可於反應中逐次添加。 53 200811124 1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產率對非 之^不飽和化合物的產率⑺)之值(a/b),亦即,目的產物 =狀不飽和化合物(例如,亞甲基内酯)對非環狀不飽和 以(例如,丙烯酸乙烯酯)之選擇率,以0·05以上為佳, ::1以上為更佳,以〇.2以上又更佳,以。.4以上為特佳。 设定成上述之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 万法可變得較佳。 並二: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製造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 …、特別限定,可舉出 由上述h ^ n (4)表示者作為較佳之藉 ' 知之%狀不飽和化合物的代表例 R1
(4) R4 R6 3有關以上述通式(4)表示者說明如下^ , R3mR6,係與上述通式⑴士中下。式中,R1、f …、同。以上述通式二”1…、"、 可舉出下述之藉由上述製造方法更了讀不飽和化合物, 代表例,其等為例如: 灵仏地製得之化合物作為 以下式(5)
(5) 54 200811124 表示之由丙烯酸與乙烯所製造之α -亞甲基-r-丁内 SI ;
表示之由丙烯酸與丙烯所製造之化合物 以下式(7)
表示之以丙烯酸與異丁烯所製造之化合物; 以下式(8)
表示之由丙烯酸與1-丁烯製造之化合物; 以下式(9) 55 200811124 ο
表示之由丙烯酸與1-辛烯所製造之化合物;或 以下式(10) 0 ό
(1〇) 表示之由丙烯酸與環己烯所製造之化合物;或 以下式(11) 0
(Π) 表示之由丙烯酸與降冰片烯所製造之化合物;或 以下式(12)
表示之由丙烯酸與乙酸乙烯所製造之化合物。 56 200811124 亦可為於万位置有取代基之化合物 上述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且古 .口物為具有雙鍵之化合物,該雙鍵 在%外邛位及/或環内部位為佳。 所謂「環外(ex〇)部位 (』、 表衣的外部之部位,「環内 (endo)部位」則表示環的内部之部位。 又,於使丙烯酸與乙烯反麻 生成之於環外部位有雙鍵之環狀不了飽製造方法時’ 外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可舉 、口物,亦即,環 亞甲基1-丁内酯;生成之 上述通式(5)表示之汉_ 土取 < 於裱内部 和化合物,亦即,環内形 又鍵之環狀不飽 衣Π尘%狀不飽和 述通式〇3)與下述通式(14) 匕5物,可舉出以下 0
0
—/ (H) 表示之化合物 π又,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 %内部位《5貞環環狀不飽和化a :鍵在i裒外部位及/或 述通式⑽ S物之外,亦可生成以下 (13)
(15) 57 200811124 (式中,R1、R2、R3、R4、R5及r6,係與上述通式⑴ 中之R、R、R、R、R5及r6相同。)表示之6員環環狀 不飽和化合物。例如,於使用鈀作為觸媒之情況,在α ,召 -不飽和化合物之不飽和鍵結部位進行碳鈀化反應 (carbopalladation)時,於以^:位置為碳//9位置為鈀的方向 進行碳鈀化反應(插入反應)之情況,會生成5員環,於以 α位置為鈀/;§位置為碳的方向進行碳鈀化反應(插入反應) 之情況,會生成6員環。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上述α,汐 -不飽和羧酸,以於r位置之碳有至少i個氫原子為佳。’由 於使上述α,点-不飽和羧酸於7位置之碳有至少i個氫原 子,則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將成為 包含有該雙鍵構造存在於環構造侧鏈者。此場合’該環狀 不飽和化合物為具有上述雙鍵之化合物,較佳者為,該雙 鍵係作㈣烴⑷kene)部位存在於環構造之側鏈。所謂「雙 鍵係作為烯烴部位存在於環構造之側鏈」係指例如:直接 鍵結乙烯基(而非亞曱基)於環上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 以後述通式(19)表示者。亦卜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 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上述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具有雙鍵之 化合物,該雙鍵存在於環構造之側鏈為佳。上述雙鍵,以 乙烯基之雙鍵為更佳。 上述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之反應 式’例如如下述通式(16)所表示。除了以上述通式⑴表示 之反應以夕卜,亦會選擇性地發生以下述通式⑽表示之反 58 200811124 * 應0
ΌΟΟΗ +
R6 R8 有關以上述通式(16)表示者,說明如下 不二:“2、咖4’並無特別限定,可為相同或 氣原子、碳數1〜12之烧基、碳數3〜8之環炫基、 或3方香族基之基為較佳。更佳者為:氫原子、碳數Η 2烷基、碳數4〜8之環烷基、苯基、硝基苯基、甲基苯基、 下基、奈基。又更佳者為:氫原子、碳數卜6之炫基、碳 數5〜7之環烷基、苯基、萘基。特佳者為氫原子。上述、 R2亦可鍵結形成環構造。 上述R5、R6、R7及R8,較佳者為:氫原子、羥基、 碳數i以上60以下之直鏈飽和院基、分枝飽和烧基、脂 環飽和烧基、含芳香族基之基、直鏈不飽和烧基、分枝不 飽和烷基或脂環不飽和烷基、或者碳數〇以上6〇以下之 酯基、腈基、幾酸基、醚基、或具有羥基、函素基、異腈 基、氰酸根(Cy_t〇)基、異氰酸根基、硫氰酸根基、異硫 氰酸根基、硫醚基、二硫醚基、亞颯基、颯基、硝基、亞 硝基、磺酸基、羰基(例如,酮或醛)、胺基、氧化胺基、 醯胺基、疊氮(azide)基、祕基、偶氮基、氧偶氮基、吖 嗪基、亞胺基、醯亞胺基、烯胺基、烯醯胺基、原酸酯基、 重氮基、重氮鏑基、縮_基、鑌鹽、雜環化合物、雜環芳 59 200811124 香族化合物或異質元素等之原子團。較佳者為:氫原子、 經基、餘1以上3G以下之直鏈飽和烧基、分枝飽和烧 基、脂環飽和院基、含芳香族基之基、直鍵不飽和院基、 分枝不飽和貌基或脂環不飽和燒基、或者碳數0以上30 以下之醋基、腈基、羧酸基、喊基、或具有經基、幾基、 胺基、酿胺基或鏽鹽之原子團。更佳者為:氫原子、經基、 碳數i以1 18以下之直鏈飽和烧基、分枝飽和烧基或脂 壞飽和烧基、含芳香族基之基、或者碳數〇以丨Μ以下 之西旨基、羧酸基、鍵基、或具有經基、續酸基、有幾基或 胺基之原子團。 上述R5、R6、R7& R8 ’亦可鍵結而形成環構造。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中,上述 •不飽和羧酸以由下述通式(17)表示者為佳。 R2 R4 R'^^Y^cooh (Π) R8 中之R、R、R3及r4相同。 、其1V上述Μ 4飽和«尤以T烯酸、異丁烯酸、 或/?,/5-二甲基丙蝉酸為特佳。 可適當地組合使用上述較 平又仏形恶與《,/5 -不飽和羧酸 為丁烯酸之形態。亦卽,太 刀即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以α 不 飽和羧酸為丁稀酸之形態為佳。 ’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φ 中所用的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亦即, 200811124 含有雙鍵之化合物或人士一 二3有二鍵之化合物並無特別限定,以 由下述通式(18)表示者為佳。 R\ A⑽ * 所 物,以碳數…之二上述不飽和有機化合 3有雙鍵化3物為佳。上述不飽和 有機化合物可舉出例如: 烯、丁稀、2-丁歸、里丁! 烯、丙歸、含氟丙 浠、2-戊稀、環戊mm戊n戍 戍卜衣戊二烯、卜己烯、2-己烯、3·己烯、 = 稀、1•癸稀、二環戊二稀、降冰片 乙酉夂乙烯、乙基乙稀基鍵、丁基乙稀基鍵、苯乙稀、 甲基苯乙稀、(甲基)丙稀酸甲醋、(甲基)丙烯酸乙醋、(甲 基)丙烯酸η旨、(甲基)丙烯酸2_乙己醋、(甲基)丙稀酸2_ 經乙酯等(甲基)丙婦酸酯類等。 上述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以碳數為12以下為特佳。此情 況,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可大幅提高環狀不飽和化合 物之產率’與環狀不飽和化合物對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 選擇性’可大幅提高生產性與經濟性。較佳為不飽和有機 化合物碳數在10以下,更佳為碳數8以下。苴中,以乙 烯、丙稀-丁埽、異丁烯、丁二埽、環己婦、卜辛烯、卜 癸烤三降冰片婦、乙酸乙烯、乙基乙稀基轉、丁基乙烯基 J苯乙#〒基苯乙稀、(尹基)丙婦酸醋類為特佳;其 中尤以選自由乙烯、丙烯丁烯、異丁烯、丁二烯、環 61 200811124 己烯、1-辛烯、1-癸烯、降冰片烯、乙酸乙烯、乙基乙烯 基醚、丁基乙烯基醚、苯乙烯及曱基苯乙烯所構成的群中 之至少一種為更佳,可顯著地發揮本發明之有利的效果。 又,為提高目的產物之選擇率,以丙烯、丨_ 丁烯、丁二烯、 辛稀、降冰片烯、乙酸乙烯、丁基乙烯醚、苯乙烯為更 =。例如,在以乙烯難以得到高選擇率的系統中,使用此 專化a物·T &咼目的產物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選擇率。 於反應步驟中之上述^,点-不飽和羧酸,相對於不飽 和有機化合物100莫耳%以〇 〇〇〇〇1莫耳%以上、1〇〇〇〇〇〇 莫耳%以下為佳。若未滿0.00001莫耳。/〇或超過1000000莫 耳%,會有無法得到充分的產率、選擇率之虞。上述下限 以0.0001莫耳%為較佳,以〇〇〇1莫耳%為更佳。以㈣ 莫耳%為又更佳,以莫耳%又再更佳,尤以i莫耳%為 。特佳。上述上限以5000〇〇莫耳。為較佳,以250000莫耳 /〇為更佺,以1〇〇〇〇〇莫耳%又更佳,以5〇〇〇〇莫耳%又更 尤以25 000莫耳%為特佳。上述q,石_不飽和羧酸、不 ,和有機化合物可使用丨種或2種以上,可於反應開始時 一起添加,亦可於反應中逐次添加。 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產率(A) 對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的產率(B)之值(A/B),亦即,目的 產物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例如,乙婦基内醋)對非環狀不 飽和化合物(例如,丁烯酸乙烯酯)之選擇率….05以上 為:,以:·1以上為更佳…·2以上又更佳…·4以上 :、锊仏藉由叹定為上述之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 62 200811124 物之製造方法可變得較佳。 可藉由本發明之製 無特別限定,可舉出以下述通狀:飽和化合物並 糟由上ί製造方f所製造之環狀不飽和二:較佳之 β1^.R2 〇 布化合物的代表例 R5- (19) 有關以上述通式(19)表 、R7“:者::如下。式中,R1、R2、 〜3、R4、R5〜及:相门上述通式(16)中之Rl、 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可兴+相同。以上述通式(19)表示 ,L 入Α 羋出下述之藉由上述製造方法更 佳地製得之化合物作為代夺 〇 、’其等為例如:以下述式(20)
(20) 表示之由丁稀酸與己埽所製造之〇 丁内 酉旨;或以下述式(21) 0
(21) 表示之由丁烯酸與丙 烯所製 造之化合物;或,以下述 63 200811124
表示之由丁烯酸與異丁烯所製造之化合物;或,以下 述式(23)
表示之由丁烯酸與1-丁烯所製造之化合物;或,以下 述式(24) 0
表示之由丁烯酸與1-辛烯所製造之化合物;或,以下 述式(25) 64 200811124 ο
下述式(26) 造之化合物;或 以
表示之由丁烯酸與苯乙烯所製造之化合物。 上述式(21)〜式(26),較佳者為,在r位置有取代基之 化合物,惟,在位置有同樣取代基之化合物亦可。 上述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具有雙鍵之化合物,較佳者 為,以該雙鍵作為烯烴部位存在於側鏈為佳。更佳者為, 於環構造之α位置存在有乙烯基之化合物。所謂「乙婦基」 係指CH2 = CH-構造部位。 又’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例如,於以鈀作為觸媒使 用之f月況’於α,/5 -不飽和羧酸之不飽和鍵結部位進行碳 鈀化反應時,於以α位置為碳/万位置為鈀的方向進行碳鈀 化反應(插入反應)之情況,會生成5員環,於以α位置為 纪/ /5位置為碳的方向進行碳鈀化反應(插入反應)之情況, 65 200811124 則會生成6員%,有時會有生成副產物之6員環不飽和化 合物之情形。又,於以α位置為碳/;5位置為鈀的方向進行 碳鈀化反應(插入反應)後,於y為氫、羧酸酯基、烷氧基 日$ ’有日守會有生成雙鍵直接鍵結於環構造之5員環亞曱基 内S旨化合物類之情形。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以更促進反應、提高並安定化觸 媒活性為目的,可於反應液添加添加劑。添加劑只要對反 應無不良影響皆可,並無特別限定,較佳者為例如:布朗 斯台德酸、路易士酸、含有第15〜17族元素之化合物、含 有不飽和鍵之有機化合物、鹽等。更佳者為,布朗斯台德 酸為:無機酸類、羧酸類、磺酸類、胺基酸類、含有鍵結 於芳香環之羥基之化合物、以沸石或黏土化合物為代表之 無機固體類、離子交換樹脂等;路易士酸為:含有第13〜14 族元素之化合物、金屬取代無機固體、金屬取代黏土化合 物等;含有第1 5〜1 7族元素之化合物為:吡啶、二甲基吡 啶、三乙胺、三丁胺、鷹爪豆鹼(sparteine)、2,2,_哌啶、ι,1〇_ 一氮雜菲(l,l〇_phenanthroline ) 、2,9-二甲基 _1,1〇_ 二氮 雜菲、2,9-二甲基-4,7-二苯基qjo-二氮雜菲、I%二異丙 基味嗤-2-叉(l,3-diisopropylimidazole-2-ylidene)、1,3-雙 (2’6_—異丙基本基)17米17坐-2 -叉等含氮聚快(cari3ene)、三芳 基膦、二烧基膦等;含有不飽和鍵之有機化合物為:(曱基) 丙烯酸類、含有電子吸引性基之烯烴、苯醌、環辛二烯等; 鹽為··氯化鋰、氣化鈉、氯化鉀、氯化铯、氣化鎂、氯化 鈣、氯化鋇、溴化鋰、溴化鈉、溴化鉀、溴化铯、溴化鎂、 66 200811124 漠化鈣、漠化鋇、蛾化鐘、峨化納、磁化卸、蛾化絶、礙 化鎂、碘化鈣、碘化鋇、氯化四甲銨、氯化四乙銨、氯化 四丙銨、氯化四丁銨、氯化四己銨、氯化四辛銨、氯化十 八基—甲釦、氣化吡啶鑌、溴化四甲㉟、溴化四乙銨、溴 化四丙銨、溴化四丁銨、溴化四己銨、溴化四辛銨、溴化 十六基三甲銨、溴化吡啶鑌、碘化四曱銨、碘化四乙銨、 蛾化2丙!安、埃化四丁錄、蛾化四己錄、硬化四Μ、碟 化十六基三甲錄、蛾化D比㈣、界面活性劑、以濟石或黏 土礦物為代表之無機固體類、離子交換樹脂等含驗金屬及/ 或驗土金屬之中性鹽,具有界面活性功能之鹽等。又,上 述記載之鹼性化合物、溶劑亦可少量添加於系統中作為配 位基。 上述"〖、加劑,亦可預先配位及/或載持而共存於觸媒。 上述中’纟以羧酸類、磺酸類、含不飽和鍵之有機化合物 為特佺。上述羧酸或磺酸類,更佳者為··三氟乙酸、三氯 乙酸、苯甲酸、五氟苯曱酸等、具有電子吸引性基之羧酸: 甲石黃酸、三氟甲4酸、肖甲苯續酸等。上述含不飽和鍵之 有,,口物,更佳者為··(甲基)丙稀酸甲酉旨、(甲基)丙稀酸 乙醋等丙烯酸s旨類、或I亞甲基1 ·丁内S旨類、α-乙烯基 -r -丁内酯類、環辛二烯或苯醌等環狀烯烴等。上述羧酸 類、續酸類、含不飽和鍵有機化合物,藉由配位至觸媒, 可有助於觸媒之安定化或抑制凝集、促進再氧化、及提高 反應性等。含不飽和鍵之有機化合物,於作為基質、再氧 化劑、生成物等仙之外,如上述般,亦可期待觸媒之安 67 200811124 定化、提南反應性的效果。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中,α,不飽和缓酸及目的 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由於有時兩者皆有容易聚合之 質,故為了抑制反應時之聚合,以於反應系統中添:聚合 防止劑(或聚合抑制劑)為佳。 σ 上述聚合防止劑,只要為具有作為聚合防止劑之作用 者皆可,並無特別限定,較佳者可使用例如··分子狀氧、 含分子狀氧之氣體、空氣、一氧化氮等帶有不成對電子之 氣體;氫酿、甲基氫s昆、甲氧基苯紛、第三丁基氫職、Κ 二第三丁基氫醌、二甲基氫醌等醌類;硫代二苯胺 (Phenothiazine)等胺化合物;2,‘二甲基_6_第三丁基苯酚、 2,4-二第三丁基苯酚、對曱氧基苯酚等苯酚類;對第三丁 基兒茶酚等取代兒茶酚類;取代間苯二酚類;四甲基哌啶一 N-氧化物、4_羥基-四甲基哌啶_N_氧化物等含安定游離基 化合物;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等含金屬化合物等之丨種或2 種以上。 反應結束後,視需要,可藉由經過蒸餾、過濾、萃取、 _〜为離、再結晶、乾燥、管柱層析等步驟而分離、精製, 製得目的產物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此種分離、精製步驟, 例如,藉由將分離反應後之反應液、觸媒後之反應液、分 離液等之進行既定操作所得之萃取液等,以常壓蒸餾(精餾) 或減壓療餾(精餾)等,可離析-精製獲得生成物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同時,可分離·回收未反應之α,万_不飽和羧酸、 不飽和有機化合物與溶劑。由於未反應之α0 _不飽和羧 68 200811124 酸、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及溶劑可被高純度回收,故可於反 應中再使用。於条顧中之聚合防止劑,可使用上述聚合防 ^彳者,其中,較佳者可使用:硫代二苯胺等胺化 々四甲基派。疋氧化物、4_經基_四甲基派口定專氧化 物等:安定游離基化合物;二硫代胺基甲酸銅等含金屬化 合物等之1種或2種以上。 本‘明亦為一種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製造用觸媒,其係 用於使不飽和羧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造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者,且該觸媒必須為複核化合物。 藉由用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製造用觸媒,可充 分地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同時以相當高之產 率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製 :用觸媒,可較佳地用於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 ,方法,ϋ可較佳地使用±述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之觸媒形 怎例如,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製造用觸媒為載 於載體之形態,其較佳係以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及第8〜12族元素以外:素Ζ 化合物為必要成分。 μ 又’上述第8〜12族元素以外之元素,更佳者為 由驗金屬元素、驗土金屬元素及第13〜17族元素所構 群中之一種元素。 的 藉由將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製造用觸媒作成 上述者,可更充分地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 ^ 時提高目的產物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 同 69 200811124 本發明亦為一種含有在環内 儿入^ $隹衣円崢位有雙鍵之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之α _亞甲基 y ^ η ϋ日頰、、且成物。吾人認為環内部 位有又鍵之環狀不飽和化 物係猎由例如/5脫氫而生成α _ :土丁内,類後,生成物之^亞甲基个丁内醋類 再插入於氮化把(paradiumhydride)種,然後,藉由發生万_ 脫風、異構化而生成於系統中,於環外部位有雙鍵之不飽 和化。物之α -亞甲基_r _丁内酯類100莫耳。中,含有上 述於環内部位有雙鐽 〇.〇_w_莫耳… V 和化合物例如 其耳义佳。以0.0001〜500莫耳%為更佳, 以請H00莫耳%又更佳…〇1〜5〇莫耳%為特佳。當 使用上述含有於環内部位有雙鍵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α_ 亞甲基-r -丁内醋類組成物作為單體時,可形成耐熱性及 光學特性優異之聚合物。 本^月亦$種α _亞甲基_ y _ 丁内酯類組成物,含有 吾人認為賴由上述反應制所生成< 6貝環*飽和化a 物。所謂「6員環不飽和化合物」,係指具有6員環之: 飽和化合物,亦稱為6員環環狀不飽和化合物。 於環外部位有雙鍵之不飽和化合物之《 -亞甲基_r _ 内醋類100莫耳%中,含有上述6員環不飽和化合物例: 0.00001〜1GGG莫耳%較佳。以G綱卜莫耳%為更佳, 以0.001〜100莫耳%又更佳,以〇 〇1〜5〇莫耳〇/。為特佳。當 使用上述含有6員環不飽和化合物之α•亞甲基_r_ 丁内酽 類組成物作為單體時,可形成耐熱性及光學特性優異之聚 合物。 200811124 含有上述6員環不飽和化合物之α-亞甲基-丁内酉旨 類組成物,可較佳地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製造。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由於藉由上 述構成而成,可降低反應步驟中之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 生成、提高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故為可 利用於工業製造之有用的製造方法。 【實施方式】 以下’揭示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 並非僅限定於此等實施例中。 (實施例1) 於10mL高壓鍋加入作為“,石-不飽和羧酸之丙烯酸 (〇.43g、6.0毫莫耳)、苯醌(0.22g、2 〇毫莫耳)、作為鹼性 化合物之丙烯酸鈉(2_7mg、0.03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 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 乙酸鈀(11.2mg、5莫耳%)、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烯 氣體(28mg、1.0毫莫耳)、作為溶劑之N_曱基吡咯烷酮 (NMP)(3mL)。氣相部分設定為氮氣〇 5kg/cm2、氧氣 3/kg/cm2,於5(TC攪拌16小時。冷卻後’將反應液進行 氣相層析,得知目的化合物之產率為25 〇%。吾人推測之 實施例1中之一種反應機制之概要,示於圖1。 實施例2〜18,除了改變為表i中之組成、及反應條件 之外,係與實施例丨之製造方法相同,其反應機制亦與圖 1所示之反應機制相同。其結果示於表i。 (實施例19) 71 200811124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400 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〇〇mL/分鐘) 調製觸媒。於1 OmL高廢锅加入作為〇;,石-不飽和缓酸之丙 烯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2g、1〇 莫耳%)、對甲氧基苯酚(3mg)。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 氣0.5kg/cm、氧氣3.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 乙烯氣體(28mg、1.0毫莫耳),於80艺攪拌μ小時。冷卻 後’將氣相部分沖洗(purge),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 得知α·亞甲基-r-丁内酯之產率為15。/。,丙烯酸乙浠酯之 產率為18%。 (實施例20)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赛公司製),以 300°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〇〇mL/分鐘) 调製觸媒。於1 OmL咼壓锅加入作為^,冷-不飽和魏酸之丙 烯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2g、⑺ 莫耳%)、對甲氧基苯酚(3mg)。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 氣〇.5kg/cm2、氧氣3.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 乙烯氣體(28mg、1.0毫莫耳),於8〇χ:攪拌16小時。冷卻 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 α·亞甲基丁内酯之產率為1〇%,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 為 1 9% 〇 (實施例21) 72 200811124 於濃硝酸(80mL)中,逐次少許地加入活性碳(16g),於 9 0 °C擾拌5小時。於頌酸隨時間經過而減少時適當地追加 濃硝酸。將溶液過濾,將經充分乾燥之上述活性碳(2g)加 入至溶解有硝酸鈀二水合物(0.25g)及二氧化錄(45mg)之 3 5%硝酸水溶液(351111〇,於1〇〇°(:攪拌4小時。將溶液過 濾,將得到之固體乾燥後,將甲醇以200°C 1小時,再以〇〇 °C 2小時通以於室溫飽和之氮氣(500mL/分鐘),進行還原 處理。接著,以300°C 8小時通以含有2.7%氧之氮氣(5〇〇mL/ 分鐘)進行氧化處理。於l〇mL高壓鍋加入作為“,点-不飽 和羧酸之丙烯酸(3.0g、42毫莫耳)、作為選自由第8〜丨2族 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 (〇.2g、2莫耳%)、對甲氧基苯紛(3mg)。此處,於氣相部 分加入氮氣0.5kg/cm2、氧氣3.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 化合物之乙烯氣體(28mg、1.0毫莫耳),於80°c攪拌μ小 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 得知α -亞甲基-7 - 丁内酯類之產率為5 · 1。/。,丙浠酸乙烯酉旨 之產率為3.2%。 (實施例22) 於濃硝酸(80mL)中,逐次少許地加入活性碳(16g),於 9 〇 C攪拌5小時。於石肖酸隨時間經過而減少時適當地追加 濃硝酸。將溶液過濾後,將經充分乾燥之上述活性碳 (2·5g)、及溶解有硝酸把二水合物(〇·37g)之1〇%确酸水溶 液(10mL)加入至水lOOmL中。對此溶液,以2小時邊攪拌 邊滴入蝴氫化鈉(〇· 75g)溶解於水(75mL)所成之溶液。將溶 73 200811124 液過濾,將得到之固體充分乾燥。於1〇mL高壓鍋加入作 為α,/5 -不飽和羧酸之丙烯酸(3 〇g、42毫莫耳)、作為含有 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 合物之上述觸媒(0.2g、1〇莫耳%)、對甲氧基苯酚。 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〇.5kg/cm2、氧氣3 5kg/cm2、 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烯氣體(28mg、1〇毫莫耳), 於80°C攪掉16 +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對反應 液進行氣相層析,得知α _亞甲基_ 7 _ 丁内酯類之產率為 7.8% ’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為6·6%。 (實施例23) 對外層载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300 C8小時通以2.75¾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〇〇mL/分鐘) 调製觸媒。於1 OmL高壓鋼加入作為α,点-不飽和羧酸之丙 烯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 2g、1〇 莫耳%)、對甲氧基苯酚(3mg)、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 降冰片烯(96mg、1 ·〇毫莫耳)。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 氣0.5kg/cm2,於8(rc攪拌μ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 冲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目的產物之不飽 和化合物之產率為8.3%。 (實施例24) 將溶解有碳黑(2.5g)、及硝酸鈀二水合物10〇/〇 石肖酸水溶液加入至水1 〇〇mL中。對此溶液,以2小時邊攪 拌邊滴入硼氫化鈉(〇_75g)溶解於水(75mL)所成之溶液。將 74 200811124 β 溶液過濾,使得到之固體充分乾燥。於1 OmL高壓鍋加入 作為α,/3 -不飽和魏酸之丙烯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 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 化合物之上述觸媒(0.2g、10莫耳%)、對甲氧基苯酚(3mg)。 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〇.5kg/cm2、氧氣3.5kg/cm2、 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烯氣體(28mg、1 ·〇毫莫耳), 於8 0 C攪拌1 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 液進行氣相層析,得知α -亞甲基-γ - 丁内g旨類之產率為 4.9%,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為7.9〇/0。 (實施例25)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400°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00mL/分鐘) 調製觸媒。於10mL高壓鍋加入作為Q,冷-不飽和羧酸之丙 烯酸(0.72g、10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族元素 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 2g、 10莫耳%)、對曱氧基苯酚(3mg)、作為溶劑之N-甲比咯 烷酮(NMP)(3mL)。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〇 5kg/cm2、 氧氣3.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烯氣體(28mg、 1 · 0宅莫耳),於8 0 C擾拌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 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α_亞甲基_τ_丁 内酯之產率為6.3%,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為4·6%。 (實施例26)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400°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〇〇mL/分鐘) 75 200811124 調製觸媒。於10mL高壓鋼加入作為α,卢不飽和竣酸之丙 烯^(〇·72§、10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 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 ίο莫耳%)、作為溶劑之環己烷(3mL)、對甲氧基苯酚。 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〇 ;5kg/cm2、氧氣夂如/⑽2、 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烯氣體(28mg、ι〇毫莫耳), 於80 半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 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亞甲基_7 -丁内酯之產率為 3.5 °/〇 ’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為2.3 %。 (實施例27)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4〇〇°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〇〇mL/分鐘) 调製觸媒。於lGmL高壓鋼加人作為α』_不飽和㈣之丙 浠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2g、ι〇 莫耳。/。)、#甲氧基苯酚(3mg)。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 氣3.5kg/cm2、氧氣〇_4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 乙烯氣體(28mg、1.〇毫莫耳),於8(rc攪拌16小時。冷卻 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 α-亞甲基_丁内酯之產率為6.〇%,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 為 13.2%。 (實施例28)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40CT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〇〇mL/分鐘 76 200811124 凋製觸媒。於1 〇mL高壓鍋加入作為α,冷_不飽和羧酸之丙 稀酸(3.〇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 2g、1〇 莫耳%)、苯醌(0.22g、2.0毫莫耳)、對甲氧基苯酚(3mg)。 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3.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 合物之乙烯氣體(28mg、1·0毫莫耳),於8(rc攪拌16小時。 冷部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 得知α-亞甲基丁内酯之產率為6 〇%,丙烯酸乙烯酯之 產率為11.8%。 (實施例29) 於濃硝酸(80mL)中,逐次少許地加入活性碳(16g),於 90 C攪拌5小時。於硝酸隨時間經過而減少時適當地追加 濃硝酸。將溶液過濾後,將經充分乾燥之上述活性碳 (2.5g)、及溶解有硝酸鈀二水合物(〇 37g)之1〇%硝酸水溶 液(10mL)加入至水l〇〇mL·中。對此溶液,於邊攪拌下以2 小時滴入硼氫化鈉(0_75g)溶解於水(75mL)所成之溶液。此 時,用稀硝酸水溶液,將溶液之pH調整為3 〇。將溶液過 濾、後’使付到之固體充分乾燥。於1 OmL高壓锅加入作為 α,/5 -不飽和魏酸之丙稀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 自由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 物之上述觸媒(0.2g、10莫耳%)、對甲氧基苯酚(3rng)。此 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0.5kg/cm2、氧氣3e5kg/cm2、作 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烯氣體(28mg、1.0毫莫耳),於8〇 °C攪拌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 77 200811124 行氣相層析,得知β -亞甲其 ^ ^基U内酯類之產率為6.6%, 丙蝉酸乙烯酯之產率為6·6%。 (實施例30) 。對5%Pd/活性碳(5g)(N. Ε•給姆卡特公司製),以400 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分鐘)調 製觸媒。於HhnL高壓銷加人作為不飽㈣酸之㈣ 酸a〇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心族元素㈣ 成的群中之至少-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㈤§、1〇莫 耳%)、對甲氧基苯齡(3mg)。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 Olgw、減3.5kg/em2、料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 烯氣體⑺叫…毫莫仆於啊㈣^小日^冷卻後, 將氣相部分沖洗,對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α-亞 甲基-r-丁内醋類之產率為11%,丙締酸乙烯醋之 7% 〇 . (實施例31)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W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则⑷分鐘) 调製觸媒。於lGmL高壓銷加人作為α_不飽和缓酸之丙 烯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 2g、ι〇 莫耳。/。)、對曱氧基苯酚(3mg)。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 氣〇.5kg/Cm2、氧氣3.5kg/e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 丙烯氣體(42mg、i.O毫莫耳),於8〇。〇攪拌16小時。冷卻 後,將氣相部分淨化,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 78 200811124 / 甲基,α-亞甲基-r_ 丁内酯之產率為13〇/〇,直鏈不飽和 丙烯酸酯之產率為未滿〇. 1 %。 (實施例32) 對外層載持型5%Pd/活性碳(5g)(強生馬賽公司製),以 400°C8小時通以2.75%氧/氮標準氣體(流速:5〇0mL/分鐘) 調製觸媒。於10mL高壓鍋加入作為α,冷-不飽和羧酸之丙 烯酸(3.0g、42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素所 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上述觸媒(〇.2g、1〇 莫耳%)、對甲氧基苯酚(3mg)。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 氣0.5kg/cm2、氧氣3.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 卜丁烯氣體(56mg、1·〇毫莫耳),於8〇t攪拌μ小時。冷 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 知γ -乙基-α_亞甲基_7_ 丁内酯之產率為15%,直鏈不飽 和丙烯酸酯之產率為未滿〇 .丨〇/〇。 實施例19〜22及實施例24〜3 0之反應機制亦與圖1所 示之反應機制相同。實施例23、3 1、32之反應機制,除 了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分別用降冰片烯、丙烯、丨_ 丁烯代替 乙稀之外’係與圖i所示之反應機制相同。實施例19〜32 之結果不於表2。 (實施例33)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係藉由包含:使α,点-不 飽和緩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於含有選自由第8〜12族 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之化合物、鹼性化合物 及溶劑之存在下,用再氧化劑使含有選自由第8〜12族元 79 200811124 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之化合物再氧化之步 來進行反應) 糟由下述條件進行壞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 於10mL高壓鍋加入作為“,々·不飽和羧酸之丙烯酸 (〇.43g、6.0毫莫耳)、苯醒(〇 Ug、丨〇毫莫耳)、作為鹼性 化合物之丙烯酸鈉(9.〇mg、0.10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 第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 乙酸飽⑴mg、5莫耳%)、作為溶劑之Ν·甲基吼咯烷酮 (NMP)(3mL)。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〇 5kg/cm2、氧氣 2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乙烯氣體(28^、 毫莫耳),於50°C攪拌36小時。 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 析,得知目的化合物之α•亞甲基个丁内酯之產率為 5·7%,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為5 5%。 實施例34〜64,亦為险了今尚& 刀局除了改變為表3中之組成、及反 應條件之外,係與實施例33 J J之It造方法相同。又實施例 33〜64之反應機制亦鱼圖1 — ㈡1所不之反應機制相同。其結果 示於表3。 (實施例65) 於式g中加入作為〇:,々_不飽和幾酸之丙婦酸(〇.62g、 8.6毫莫耳)、苯醌(43mg、〇 4〇毫莫耳)、作為驗性化合物 之丙烯酸鈉(9· Omg、〇·ΐ〇毫笪 a *人丄 一 %吴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 方矢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小 夕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乙酸把 (56mg、25 莫耳。/。)、作為 …、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降冰片稀 80 200811124 (94mg、1.0 (DMA)(6mL)。 小時。冷卻後 毛莫耳)、作為溶劑之二甲基乙醯胺 氣相部分為大氣壓之空氣,於70°C搜拌24 將反應/夜進行氣相層才斤,得知目的化合物 之產率為38%。實施例66卩67,除了改變為表4中之組 成及反應條件之外,係與實施例65之製造方法相同。又, 實施例65〜67之反應機制,除了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用降冰 片烯代替乙烯之外,係與圖丨所示之反應機制相同。其結 果示於表4。 (實施例68) 於試管中加入作為α,点不飽和羧酸之丙烯酸(〇 43g、 6·0毫莫耳)、苯醌(0.llmg、1 〇毫莫耳)、作為鹼性化合物 之丙烯酸鈉(9.0mg、〇·1〇毫莫耳)、作為含有選自由第8〜12 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的化合物之乙酸鈀 (5 6mg、25莫耳%)、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丨_辛烯 (0.1 lg、1.0耄莫耳)、作為溶劑之二甲基吡咯烷酮 (NMP)(3mL)。氣相部分為大氣屢之空氣,於μ。。授拌24 小時。冷卻後,對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得知目的化合物 之產率為25.0%。實施例69,除了改變為表5中之組成及 反應條件之外,係與實施例68之製造方法相同。又,實 施例68、69之反應機制,除了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用^辛 烯代替乙烯之外,係與圖1所示之反應機制相同。其結果 示於表5。 (實施例70) 於1 OmL咼壓鋼加入作為α,$ -不飽和幾酸之丙烯酸 200811124 t (0.72g、l〇宅莫耳)、苯酿(〇.22mg、2.0毫莫耳)、作為心 性化合物之丙烯酸鈉(9.0mg、0·10毫莫耳)、作為具有第8 I] 族元素的化合物之乙酸鈀(56mg、25莫耳。/。)、作為溶刳之 N-環己基呲咯烷酮(NCP)(3mL)、對甲氧基苯酚(3mg)。此 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0.5kg/cm2、氧氣〇.5kg/cm2、作 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丙浠氣體(42mg、ΐ·〇毫莫耳),於5〇 °C擾拌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 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7 -甲基-α -亞甲基-7 _ 丁内酯之產 率為55%,直鏈不飽和丙烯酸酯之產率為1.9%。 (實施例71) 於1 OmL南壓锅加入作為α,/?-不飽和羧酸之丙烯酸 (〇.72g、1〇毫莫耳)、苯醌(0.22mg、2 〇毫莫耳)、作為鹼 性化合物之丙烯酸鈉(9.0mg、0.10毫莫耳)、作為具有第8〜12 族元素的化合物之乙酸鈀(56mg、25莫耳。/。)、作為溶劑之 N-甲基。比咯烷酮(NMP)(3mL)、對甲氧基苯酚(3mg)。此處, 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〇.5kg/cm2、氧氣〇.5kg/cm2、作為不 飽和有機化合物之1-丁烯氣體(56mg、1.0毫莫耳),於5〇 °C檀拌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對反應液進 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T -曱基-α -亞曱基-r -丁内酿之產 率為52%,直鏈不飽和丙烯酸酯之產率為〇.2%。 (實施例72) 於1 OmL向壓鋼加入作為〇;,/3 -不飽和魏酸之丙稀酸 (〇.72g、1〇毫莫耳)、苯醌(〇22mg、2〇毫莫耳)、作為驗 性t合物之丙烯酸鈉(9.0mg、0.10毫莫耳)、作為具有第8〜12 82 200811124 族元素的化合物之四(乙腈)四氟硼酸鈀(89mg、25莫耳%)、 作為溶劑之N-環己基吡咯烷酮(NCP)(3mL)、對甲氧基苯齡 (3mg)。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〇.5kg/cm2、氧氣 〇.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丙烯氣體(42mg、1() t莫耳)’於5 0 °C擾拌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 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知r —甲基-α -亞甲基_ 7 _ 丁内S旨之產率為34%’直鍵不飽和丙浠酸g旨之產率為 0.1〇/〇 〇 (實施例73) 於10mL高壓鍋加入作為^,万-不飽和羧酸之丙烯酸 (〇.72g、10毫莫耳)、苯醌(0.22mg、2·〇毫莫耳)、作為鹼 性化合物之丙烯酸鈉(9.0mg、0.10毫莫耳)、作為具有第8〜12 族元素的化合物之乙酸鈀(22mg、1 〇莫耳%)、作為不飽和 有機化合物之乙酸乙烯(0.1 7g、2.0毫莫耳)、作為溶劑之 N-甲基吼咯烷酮(NMP)(3mL)、對甲氧基苯酚(3mg)。此處, 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0.5kg/cm2、氧氣〇.5kg/cm2,於50°C 攪拌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 氣相層析分析,得知γ -乙醯氧基-α -亞甲基-γ - 丁内酯之 產率為23%,丙烯酸乙烯酯之產率為2.〇%。 (實施例74) 於1 OmL高壓锅加入作為α,点·不飽和羧酸之丙烯酸 (〇.43g、6毫莫耳)、苯醌(〇.〇33mg、0.3毫莫耳)、作為具 有第8〜12族元素的化合物之乙酸把(4.7mg、〇·4莫耳。/〇)、 作為助觸媒之於陽離子之一部份帶有四丁銨(ΤΒΑ)之 83 200811124 [v2pm〇1()o40]多金屬氧酸鹽((TBA)[v2PM〇i()〇4Qm3()mg)、 作為溶劑之苯腈(1 jmL·)。此處,於氣相部分加入氮氣 0.5kg/cm2、氧氣3.5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卜 丁烯氣體(290mg、5.2毫莫耳),於50°C攪拌ι6小時。冷 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分析,得 知7 -乙基-α -亞甲基-r -丁内酯之產率為1〇0/〇。 實施例75〜79亦除了改變為表7中之組成、及反應條 件之外,係與實施例74之製造方法相同。又,實施例74〜96 之反應機制亦與圖1所示之反應機制相同。其等之結果示 於表7。又,於陽離子之一部份具有四丁銨(tba)之多金屬 氧酸鹽之調製 係使 H5[V2PMo1Q〇4Q] (nh4)8h3[v8pm〇4〇4G]、Na6H[V3SiW9〇4G]分別溶解於離子交 換水後,加入對應於陽離子莫耳數之溴化四丁銨,攪拌、 過濾及用離子交換水洗淨後進行乾燥而製得。1〇
(實施例97)
有機化合物之1 - 丁 機化合物之^ 丁烯氣體(3〇〇mg、5.4 3.5kg/cm2、作為不飽和 5.4毫莫耳),於5〇°C攪 84 200811124 •’ 拌16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 相層析分析’得知7"-乙基- 亞曱基-χ - 丁内S旨之產率為 25%。 實施例98〜120,亦除了改變為表8中之組成、及反應 條件之外,係與實施例97之製造方法相同。又,實施例 98〜120之反應機制亦與圖1所示之反應機制相同。其等之 結果示於表8。 (實施例121) 於1 OmL高壓鍋加入作為α,万-不飽和羧酸之丁烯酸 (43mg、0·5毫莫耳)、作為具有第8〜12族元素的化合物之 二氟乙酸把(6.6mg、4莫耳%)、作為助觸媒之乙酸銅 (5.4mg、6莫耳%)、作為溶劑之甲苯(4mL)。此處,於氣相 部分加入氮氣lkg/cm2、氧氣2kg/cm2、作為不飽和有機化 合物之1-丁烯氣體(390mg、7.0毫莫耳),於50°C授拌16 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 分析,得知目的產物之7 -乙基-α -乙烯基-r _ 丁内酯之產 率為70% ’非環狀不飽和g旨之產率為未滿〇. 1 %。 (比較例1) 於1 OmL尚壓鍋加入作為α,石_不飽和羧酸之丁烯酸 (43mg、0.5毫莫耳)、作為溶劑之曱苯(4mL)。此處,於氣 相部分加入氮氣lkg/Cm2、氧氣2kg/em2、作為不飽和有機 化合物之1-丁烯氣體(390mg、7.0毫莫耳),於5(rc攪拌16 小時。冷卻後,將氣相部分沖洗,將反應液進行氣相層析 分析,得知目的產物之r _乙基_ α _乙烯基_ 7 _ 丁内酯之產 85 200811124 竿為〇%。 由上述實施例可得知:於上述觸媒存在下,藉由α,/9 :不飽和羧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可得到目的產物之 与i狀不飽和化合物。女、盆 ^ . 尤其’猎由上述觸媒必須含有選自由 第㈣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則可充分 地提高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可發揮有利的效果,至 為顯著。 如此可知:藉由於上述製诰 ^ t 方法含有在觸媒存在下反 應之步驟,可充分地抑制非環 ^ _ 衣狀不飽和化合物的生 時提南反應速度及產率,可於禮女 I揮有利的效果,至為顯著。 86 200811124 1¾ 複核化合 物之最大 分布粒徑 (nm) un 6.2(+Pd 黑) 00 vri 9.5(+Pd 黑) (Ν —— rn m CN 卜 ΓΟ m rn 寸 (Ν od 00 ON iT) 單核(未偵 測出) |9.8(+Pd 黑)| 1 1 I (A/B) 1 寸· 寸· 〇 〇 rn ο as ON wn Ό iri 00 (Ν '«Ο (N ON 5 ο (Ν’ ο 〇\ 〇 (Ν Ο 非環狀不 飽和化合 物產率 (B)(%) 〇〇 in 1·" ^ wn m 00 寸· o 00 卜 od m r- od 〇 -i (S 04 5 窆 rn rs 寸 (Ν 環外型環 狀不飽和 化合物產 率 (A)(%) (Ν 〇〇 r ^ (N (N r—* s 穿 (N m (N Ό tri (Ν Ο οο IT) 寸· 寸 (N 寸 Ο νο 4 寸 Ό 'O Ό VO \〇 轉β 泛 泛 沄 泛 沄 沄 沄 泛 沄 沄 沄 沄 〇r? cn rn m rn to rn m cn : rn rn CO rn un r^i rn to cn wn m rn cn vn cn m un cn ο ο wn o m 〇 O un o m o ο o O wn d 〇 d iT) Ο IT) Ο Ο Ο d ±1 φ « Jj AANa(O.l) AANa(0.2) !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0.05) 碟 再氧化劑及助觸媒 (毫莫耳) 苯醌(2)+分子狀氧 苯醌(1)+分子狀氧 分子狀氧 笨酿(2)+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笨醌(2)+分子狀氧 笨醌(2)+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笨醌(2)+分子狀氧 Cu(OAc)2(0.06)+兒茶酚 (0.06)+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分子狀氧 苯酿(0.3)+ΜηΟ2(1)+分子狀氧 苯®(0.3)+ΜηΟ2(1)+分子狀氧 1 苯S昆(0.3)+ΜηΟ2(1)+分子狀氧 分子狀氧 乙烯 (毫· 一 Ψ· 4 1—i r I·1 一 T—^ 1—< ψ—一 一 — — 一 一 一 — 丙稀酸 (毫判 Ό Ό (Ν ο VO Ο Ο r _ 〇 Ο Ο ο ο 〇 寸 〇 〇 ο 寸 NMP(3) |ΒΝ(3) I DMA(2) NMP(3) ΝΜΡ(3) ΝΜΡ(3) 1 ΝΜΡ(3) ΝΜΡ(3) 1 ΝΜΡ(6) ΝΜΡ(3) NMP(3) NMP(3) DMSO(3) 41 _Ρ(3) ΝΜΡ(3) 觸媒 (莫耳%) Pd(OAc)2(5) Pd(OAc)2(25) PdCl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5) Pd(MeCN)4 (BF4)2(25) Pd(OAc)2(5) |Pd(OAc)2(5) |Pd(OAc)2(5) |Pd(OAc)2(5) Pd(OAc)2(5) 丨實施例1 | f實施例2 1 1實施例3 1 1實施例4 1 f實施例5 1 1實施例6 1 1實施例7 1 f實施例8 1 1實施例9 ] 1實施例ιο| 1實施例ιι| 實施例12 實施例13 實施例14 |實施例15| 1實施例16| 1實施例π| 1實施例18| 200811124 OO o »Τ) Ο vp r-H (N 1-^ I vq ο 寸· r*H uo r*H ir> Ο V) 〇 ^〇 ο m < 1 Ο τ-Η t~( r-H Λ r-H (N cn r-H 〇’ τ-Η ο OO ON r— (N ΓΠ <〇 κ〇 ο 〇\ Γ^ ^〇 寸 cn C\J v〇 卜 if 非環狀 化合物 (Β)(%) τ-Η Κ" ^ wn Ο OO ΓΛ 〇\ m O Ο vd Ό T—1 cn 女卷 X uri οο — vd ri VO vd 1—Η τ—Η ^ ^ < SE? VO \〇 νο v〇 v〇 v〇 ^2 VO VO vo νο 您3 § g § S § g § g § g g g § § 邮cP in in in in m ο ^T) in un 〇r? m cn cn rn ο cn cn cn o m cn m cn ^r? o Ο O ir^ 〇 cn Ο ο 〇 O cn ^r\ cn o tn ο in o ο iSr /^*S irf irf 挪f irf Sf 苯醌(2) irf 麻f f Sh- 盔 盔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Φ Wf Φ Φ Φ 令 Φ 令 令 Φ 令 令 Φ Φ 令 荽 /^S ^ r? 以ί /^S /^N /^s i /^N /—N ^-s /—N 簽 妄 ^-s /^-S r-N r-H 裳 裝 t-H 裝 r-H 爱 $ r-^ 爱 r-H 爱 s i r-H 蒼 r-H 妄 爱 o ό ό tO 〇 tO o 〇 tO Ο ό 1 r—t oj OJ 〇j o r^ o r-H OJ ζ] OJ ve w) 冢:Γ 硤旦 碟 碟 碳 碟 碟 墀 cn s /^\ CO 兹 rO 碟 碟 碟 碟 Z 蛘 隳二, r-^ /^-N g r-H 〇 U /•"N 〇 gs T-H ^•H 〇 1—Η ^-Ν Ο /^-N o o 〇 ^o pH U Nw^ U sw^ s^ Ns-^/ N-x u "O Oh Ph -〇 Ph Oh T3 Oh PU Τ3 TJ 〇Η T5 cu 〇. Os CN <N m CN Ό (N 〇〇 (N ON (N <N m ¥ ¥ W ¥ 苳 苳 <«? 餐 碧 母®C %c ίΚ %κ 每iC ik {㈣ (K (K • (K ik
00 OO 8002 ^ 【£<】 1 CQ < 〇 r·-^ v〇 〇 r—H o 00 ο (N 〇 m ο d (N 〇 cn 〇 寸· τ-Η r-H o m 〇 r-H ΓΛ <Ν — O) 1-Η CO cri r-H a; 非環狀不 飽和化合 物產率 (B)(%) CO in 卜 cn o r-H Os CO Os (N iri m 00 cs oo r-H yr) o (N VO m m vd 00 — 00 cri oo vd o oo 卜· \〇 〇6 m* 環内型環 狀 不飽和化 合物產率 (%) r-^ Ο r-H 〇 l—H O 〇 〇 o 〇 r-H 〇 o 〇 r-H o cn 00 寸· CO 寸· Ch rn oo o uri (N O) — O (N 00 un 女袭蝴! ?< ^ K- # < 卜 ιή (N (N o r-H oo r-; o o <N On o r-H VO r-H m (Ν ?: § 艺 S S:钜 1七 m m VO cn Ό m vo m m 'Ο Ό VO ^ ^ 6 沄 沄 泛 沄 泛 沄 泛 s s S S 〇2 (kg/cm2) CM (N <N (N <N (N <N <N VO cn rn ΟΊ cn νη cn rn cn un rn ΙΟ ΓΛ ^Τ) rn in rn ^T) cn cn n2 (kg/cm2) in Ο O d uo 〇 〇 〇 d o iT) 〇 in o cn 〇 to O un o wn O 心 d o o O 〇 in Ο d o 〇 荽H~ ±1 φ ^ ^ δ3 W! 趣 Y S^/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0.1) 丨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lAANa(0.2) I lAANa(O.l) 1 AANa(O.l) AANa(O.l) lAANa(O.l) | AANa(0.3) AANa(O.l) j AANa(O.l) AANa(O.l) AANa(O.l) j AANa(O.l) AANa(O.l) J 再氧化劑及助觸媒(毫莫耳) 苯醌(1)+分子狀氧 i苯醌(1)+分子狀氧 苯酉昆(1)+分子狀氧 苯醌(1)+分子狀氧 苯醌(1)+分子狀氧 苯醌(1)+分子狀氧 苯ϊ昆(1)+分子狀氧 苯醌(1)+分子狀氧 苯酉昆(1)+分子狀氧 分子狀氧 分子狀氧 苯醌(0.4)+分子狀氧 分子狀氧 苯酉昆(0.3)+分子狀氧 苯酿(0.3)+MnO2(l)+分子狀氧 苯醌(0.7)+分子狀氧 苯醌(0.7)+分子狀氧 苯S昆(2.2)+分子狀氧 苯醌(2.2)+分子狀氧 苯醌(2.2)+分子狀氧 | 苯醌(2.2)+分子狀氧 苯醌(2.2)+分子狀氧 i 苯醌(3.0)+分子狀氧 乙烯 (毫料) r-H r-H 1—Η Τ-Ή r—^ τ*Η r-H r—Η r-H τ—Η r-H r-H r-H T—Η r-H 丙稀酸 (毫判 1_ VsO 'Ο Ό Ό in r*H un r—4 Ό Ό Ό \D Ό Ο r-H VO Ό 溶劑 (mL) NMP(3) DMF(3) MeCN(3) ;DMA(3) PQ |DME(3) I |CH2C12(3)1 AcOBu(3) |dma(1) I iDMSO(l) DMA(2) 碟 ΝΜΡ(3) NMP(3) NMP(3) NMP(3) NMP(3) NMP(3) ΝΜΡ(3) DMA(3) DMI(3) DMF(3) NCP(3) 觸媒 (莫耳%) Pd(OAc)2(5) |Pd(OAc)2(5) Pd(OAc)2(5) |Pd(OAc)2(5) | Pd(OAc)2(5) |Pd(OAc)2(5) | Pd(OAc)2(5) Pd(OAc)2(5) Pd(OAc)2(5) |Pd(OAc)2(5) | |PdCl2(5) |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Pd(OAc)2(25) |實施例33 ] |實施例34 1 1實施例35 1 |實施例36 I 1實施例37 1 實施例38 丨實施例39 I 實施例40 |實施例41 1 |實施例42 | 丨實施例43 1 |實施例44 1 實施例45 實施例46 實施例47 實施例48 實施例49 實施例50 實施例51 實施例52 實施例53 實施例54 實施例55 600 200811124
On
O
(N d O) rn
(N
(N r-;
ON q O) o o o ern 9Γη
Li 寸寸 寸寸 2
9T 8.9 91 91 91 91 91 91 91 91 91 os $.e ςο (Γοίνν 赫笔屮φ+(Γ(Ν)^ί4
(e)lwOQ (sovcopd
OS
OS 〇ς 〇ς
OS os
OS
ST ς·ε
ST ς·ε 0 ςτ ς·ε s 2 ςο 2 2 sd (ΙΌ)σ3Νίνν (10)0¾ 00)03匁0
(ld)cdNVV (ςο.οϊνν
M (Γ(Ν)®ί4 rf^屮φ+(Γ(Ν)Ίΐΐ4 赫奚屮令+(<Ν.(Ν)^ΐ4 01 (9000ro2os>dE+( Γο) 0ΰ@ΐ4 碱劣屮令+(^0)饍鉍 喊袭屮Φ-K^oi 太 ro)®i4 06 (e)d 菱
(£)dsM
SIN
sdsN
(l)dsM
sdsN
(rn)dsN
(cnl)dslN §【(ovo)pd §HOVO)pd §^?vo)pd ((No^vo)pd (oo^vo)pd (§ovo)pd (s^(uvo)pd §^ivo)pd 卜 s f4^^ 19豕辑駟 寸 9f-#^ik 200811124 (%)#-¥#φ^ ooe 寸ς 6(n (亨3Ls
寸(N
寸<N
寸<N (p) 0卜 o卜 0卜
(id)cdNVV
(Id)cdNVV Μ ¥糾+(寸0)饍蚪 16 (Η·««) 裝 κ*^# (Η-««) 900
寸I 寸ι (quo ¾姨 C9)vwa sphsn
sdsN ft) (s<N)1?vo)pd (s^(uvo)pd 99 f4^ik (S(NI3V0)PPHι 200811124 (%)齋一^φ-ϋγ ς(Ν 時間 (小時) 3 溫度 (°C) 〇 ο 驗性化合物 | (毫莫耳) AANa(O.l) 碟 1 再氧化劑(毫莫耳) 苯醌(1.0)+空氣 苯醌(1.0)+空氣 1-辛烯 (毫莫耳) Η r—1 丙稀酸 (毫莫耳) ΝΜΡ(3) NMP(3) 觸媒 1 (莫耳%) Pd(OAc)2(25) Pd(OAc)2(25) 實施例68 實施例69 200811124 (A/B) 1 1 Os 00 (N <N ο in 1 '4 非環狀不 飽和化合 物產率 (B)(%) ON (N 〇 一 Ο (Ν 環外型環狀 不飽和化合 物產率 (A)(%) 1/Ί IT) <N cn (Ν 時間 (小時) Ό VO \D ^ 6 沄 泛 沄 (N dl Ο yr) d d ^Τ) Ο zl ο d vn Ο un ο id 4D 轉 λ3 Wi ^r- AANa(O.l) AANa(O.l) AANa(O.l) AANa(O.l) 再氧化劑(毫莫耳) 苯醌(2)+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苯醌(2)+分子狀氧 荽 rr ^ Η- ^ 2 ^ S 丙烯(1) 1-丁烯(1) 丙稀⑴ 乙酸乙烯(2) 丙烯酸 (毫莫耳) 〇 ο 〇 〇 溶劑 (mL) NCP(3) ΝΜΡ(3) NCP(3) NMP(3) 觸媒 (莫耳%) Pd(OAc)2(25) Pd(OAc)2(25) Pd(MeCN)4 (BF4)2(25) Pd(OAc)2(10) 實施例70 實施例71 實施例72 實施例73 200811124 環外型 環狀不 飽和化 合物產 率(%) 〇 卜 〇〇 00 m VO On (N CNl 5 cn ^sO \〇 \o Ό vo VO Ό VO Ό 制广s dl m un m tn m ^T) rn wo CO cn c^) m CT) yr] in CO d "ε ^ ^ ^ i N2 (kgW) 1 ο Ο 一 —< F—ί — — 1~1 一 一 丨 i 1 1 再氧化劑 1 (毫莫耳) ! 1 __ 1 i 1笨醌(0.3)+分子狀氧 i 苯醌(0.3)+分子狀氧 苯醌(0.3)+分子狀氧 苯醌(0.3)+分子狀氧 四氯氫醌(0.3)+分子狀氧 萘醌(0.45)+分子狀氧 蒽醌(0.45)+分子狀氧 苯醌(0.3)+分子狀氧 苯醌(0.3)+分子狀氧 笨醌(0.3)+分子狀氧 笨醌(0.3)+分子狀氧 苯醌(0.3)+分子狀氧 1 ! 11-丁烯 |(毫料) 1 1______ CN Γ^> ON rn 00 rn 寸 m 00 m oo cn 00 rn ON rn ^sO m »—1 m 丙烯酸 (毫莫耳) 1 μ 溶劑 (mL) 1_____.—… ΒΝ(1.5) I ΒΝ(1·5) 1 |BN(1.5) BN(1.5) JbN(1.5) BN(1.5) BN(1.5) BN(1.5) BN(1.5) BN(1.5) BN(1.5) BN(1.5) rn, Ο: rn, Ο s cu (N > r Ο: όα C2/ r· ^ O V o 〇 s (N g o o: 1 O: o' cn o: § Ο S cu CO 匕 Ο 〇< CO Η 〇 s CX (N > CO H Ο OQ 匕 Ο > OQ 匕 〇 s Cu OQ H O S OQ 匕 c/5 ΓΓ\ 〇 CU ^ > nW J o Cu o S CL· > rf\ U-l 匕 uu 匕 2邑 UJ 匕 UJ 匕 觸媒 (莫耳%) Pd(OAc)2(0.4) Pd(OAc)2(0.6) Pd(OAc)2(0.5) Pd(OAc)2(0.5) Pd(OAc)2(0„7) Pd(OAc)2(0.5) Pd(OAc)2(0.5) Pd(OAc)2(0.5) Pd(OAc)2(0.6) Pd(OAc)2(0.5) PdCI2(5) ! 丨 Pd(OAc)2(0.5) 實施例74 實施例75 實施例76 實施例77 實施例78 實施例79 實施例80 實施例81 實施例82 實施例83 實施例84 實施例85 200811124
(N <N 2 os CS (N ON vn (N cn (N 00 VO ^ο <Τ) \〇 \〇 ^o S S VO S tn Ό Μ ,· fN^ • · rC^ d ε un rn m r〇 m· 1 3.5 |(逐次添力t 壓 4.5kg/c α$ -;唉芝 IT) m in cn wn cn un cn m ΓΛ Em — — 1—' — 一 r·^ y < Ρ__ι < — — ir> ο irf Μ •αττ 屮 屮 屮 Φ 令 令 令 Sf 太 rn 九 m 九 i!^ 太 ΓΟ o^ ο 屮 十 屮 屮 ¥ 屮 屮 Φ Φ Φ Φ Φ 蚪 i4 令 i4 Φ i4 <N 寸· rn ^ο ΠΊ r- rn 卜 cn 00 rn ^Τ) cn 5 卜 ΓΛ 卜 ΓΛ 00 m (N un (η ίη" (n ί?Γ ίτΓ (η irT jw w CO CQ CQ CO OQ CO CQ OQ m CQ QQ ^、 r。 ΓΟ fr^ gs O rn, C3 Γ —'"ί ^- r—^ cn^ C cf o" Tf Ο q 寸 〇寸 〇 Ο: c3^ c3^ Q Ο d 〇 〇 o ο 〇 〇 S S S s s S S s s r l oc 〇Η 00 > 0- CU ^0 rs > 0h (N > 〇< CU CU 00 > Ϊ V. CQ CQ CQ CQ PQ CQ CQ PQ OQ CQ 匕 匕 匕 H Η H H 匕 匕 H S^/ > 〇Γ r—Ί ^T) < rT 5s O^ r'l < Q O^ < O /^s < o 8 Β oo o^ O 00 ^d /—V 0 X 2< 1 -1 1 〇 Cj o < 〇 令 < o 5 o 2 2 2 2 2 2 Oh 2 OO £S 〇〇 〇〇 δ (N σν On 罢 冢 -v^ 碧 m {ψ®( ik (㈣ {㈣ {K 200811124 <N s r· Μ 1—< 00 <N (N ΓΛ 3 00 wn (Ν (Ν <Ν v〇 Ό Γ〇 JO Ον 3 〇 un (Ν Ο 寸 酴K·荽 Sa ? ^o ^s〇 Ό oo 00 00 00 oo 00 OO Ό 00 00 00 oo 00 00 oo OO tn 00 VO f 3 1 溫度i (°c) 1 1 沄 泛 s o ο Ο o ο 〇 o ο ο o g ο 1 wn ^T) un m wn vn m <η tn tn cn <Τ) (5¾ ΓΠ (^Ί C^) ΠΊ Γ^) m C^) m m C^) cn ΓΛ ΠΊ cn m m m ΓΛ Γ^Ί n2 O^cm2) f—-r 1—( y_*< 1"' * — 一 — _— 1—^ r-M — — 一 — 一 — 一 1~1 1— 一 V un /—N uo υο ^r> 添加劑 (mg) >€Π iM 昭 碳 碟 瑞 41 碟 4ί 罐 碟 4ί 碟 端 域 4; 潜 潜 裝 装 裝 ve jj W 'V ,,, i!^ irf irf irf V. *rc: •XC: 屮 Ϊ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屮 十 屮 Φ Φ φ 令 φ 令 φ 令 Φ 令 令 Φ 令 令 令 Φ 寸 寸 vn σ< 寸 vn 00 CN vd τ* Κ 'Ο < ON 00 卜 卜 ON (Ν σ< 寸 Ο; «η 〇s — 卜 — 1—< σ< ON od <N WO ON CO 〇v un tri ON yn σ< rn 1~' Μ vlC-七 ftj, wn 寸· T—ί 1—^ f—< f—4 寸· r*—4 r-^ 1—«( 裝Wn r—W ψ^4 r—ί 〇 »——( 女— CrT <N (η ci in <N ί*Γ (Ν δ 溶劑 (mL) /—V cn r^T /^-Ν rn, ί^Γ s (η VN«^ δ ίΤΓ 'w^ r^T u ί4 i4 i4 i4 i4 ΐ4 i4 i-4 ί4 ί4 i4 i4 ΐ4 U t4 t4 i-4 i4 ¢- ¢- ¢- B- ¢- S "SB /^s 5Γ /*-*s G" rn cn ^-v (n S S m ΓΟ (η G" (Ν 5 5 s S ^-s (Ν 5 5 r—* r\j r—< 碟 m tu rn Pu m Ρη ro; Ph ro u- m u. r~i IJh rn tu (Ν 二 ro l-u m u. ro Uh lC % ^Ts| ^7s U U U Ο U CJ U u U o 13s ο U U u U U •rr» 〇 o o o 〇 o 〇 〇 o o 〇 < < < < < u u Ο u CJ U u o < < u u u u U o *-< O ο 〇 〇 〇 o —· o ο o o »»# 〇 ο o o Ο ο o Ο o o o 〇 u mJ u ο U U Z3 u CJ Z3 O 3 ο u U HD u υ U J3 o ϊ υ mmj u mJ u Z3 o 13 o Z3 u 13 U 觸媒 (莫耳%) rn" S 8 u s m (JU § r^T m Lu § S u: § S? 〇 δ 〇 〇 r^T Uu 8 u cn O o u cn s u: § s 8 u Γ^Τ U: § cn u: 8 u I r m UU § i i-L, 8 u /—S ψ ·< r*> U- U Ο υ ( m (-U U o o £ o u /^Ν f—*< £ Ο υ ίΝ ϊ r—^ ? /~\ 爸 δ rn § RhCl(PPh3)3(2) WJ u ο u s 2 1 1 I 1 o cu 2 1 1 1 1 2 ο 2 o •Ό PU o Pu ο 2 CU •Ό PL f ε 2 1 ο g" ON oo ON On o r_— 〇 s 1—( s ,丨_ < g 1· 1 '< s F" T—^ 〇 g ο ι~Ι ιτ—ί v — 摯1 '< CN —H T—( cn 1 ι — *—ί 寸 I—ί < un r^t v—i ^o 1 1 < 卜 T ^ 00 ON § 苳 碧 碧 -VC? 4幻 %κ m (㈣ ^K tK m |κ (K {K tK 如K (K 待®( 200811124 茲就表1〜表8說明‘ 一 乃如下。「〇Ac」表示〇c〇CH3,「NMP」 表示N-曱基吡咯烷_,「 〇MF」表不n,N-二甲基甲醯胺, 「MeCN」表示乙腈,「 UMA」表不N,N-二甲基乙醯胺, 「BN」表示苯曱腈,「m 一 ME」表不二甲氧基乙烧,AcOBu 表示乙酸丁酯,「DMSO主-一 m充 「 」表不·一甲亞石風,DMI」表示1,3- 二曱基-2_咪唑啶酮,r N 主—\τ抑 ^ 〜CP」表不N-壤己基η比洛烧酮, ΒΜΙ」表示四氟㈣κ 丁基_3·甲基味唾鐵、「八她」 表示丙浠酸鈉。「10重量%(碰卿一離」,表示 於活性碳載持(nh4)5[V2PMqi九]的形態之助觸媒,以助觸 媒全體作為100質晋〇/ft /XTTT Λ ΓΛΓ τ. 、 巧ίυυ貝里/ο時,(nh4)5[v2pm〇10o40]之質量比例 為 貝里/〇。 TBA」表示四丁銨。「acac」表示乙醯丙 酮乙酸,「hfa」表示六貌乙醯丙酮,「啊」表示丨,3-雙(4_ 甲氧基苯基 W,3-丙二酯(l,3-bis(4- methoxyphenyl) -1,3-propanedi〇nate)。複核化合物之最大分布粒徑攔中之「一」 係指未測定。觸媒、助觸媒之量(莫耳❶/〇),於實施例1〜96 中表示相對於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量,於實施例97〜丨2 1 中表示相對於α,冷_不飽和羧酸之量。產率,於實施例1〜96 中’為以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基準算出者,於實施例97〜121 及比較例1中,為以α,万_不飽和羧酸基準算出者。 於表1中d己載之實施例1〜1 5中,於反應結束後,藉 由使用X光繞射裝置(理學公司製,rINTA24〇〇)進行X光 小角度散射分析測定觸媒之複核化合物之最大分布粒徑。 於實施例14,未觀測到複核化合物。又,於實施例 184 86〜88、91〜121、比較例1 ’在反應開始時以上述表 97 200811124 1〜表8等記載之比例加入氮氣及氧氣,加熱而一旦壓力上 升後,因反應消耗氧與基質致使壓力減低,而於實施例85、 89、90中,即使因反應消耗氧與基質,亦會新添加氧氣使 全壓力保持於4.5kg/cm2。 又,表1中,「+Pd黑」係指鈀黑之黑色沈澱未能以 目視觀測到。
由上述實施例可得知:於上述觸媒存在下,藉由使A Β α,/3 -不飽和羧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可得到目 的產物之化合物。尤其,藉由上述觸媒必須含有選自由第 8〜12族元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則可提高環狀 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再者,藉由採用上述觸媒載持於载 體之形態,彳充分提高反應速度及環狀不冑和化合物之產 率,可發揮有利的效果,至為顯著。具體而言,藉由採用 上述觸媒載持於載體之形態,環外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 產率可由0.2%增大至最大15%(實施例19)。又,於未使用 乙酸把,使用載持於載體之形態之情況,即使於丙稀酸溶 劑中亦可提高選擇率。 又可知:藉由使上述製造方法包含於鹼性化合物存在 下^應之步驟’可充分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成, 同日才充刀地提咼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可 ‘揮有利的效果’至為顯著。具體而言,藉由使上述製造 方法包含於鹼性化合物存在下反應之步驟,若用丙烯酸作 為α ’ /3 _不飽和魏酸、用乙烯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用 苯觀及分子狀氧作為再氧化劑,則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 98 200811124 產率由3·6%增大至33%,環外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 (Α)對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Β)的值(Α/Β),亦即,對 α-亞甲基_r_丁内酯之丙烯酸乙烯酯之選擇率由〇·9提高 至5.2(貫施例46、實施例63)。又,於用丙烯酸作為α,召_ 不飽和叛酸、用乙烯作為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用苯、二 氧化錳及分子狀氧作為再氧化劑時,環外型環狀不飽和化 合物之產率由6.8%增大至29%,上述(Α/Β)由2.3提高至 4.4(實施例47、實施例64)。又,於用降冰片烯作為不飽 和有機化合物時,環外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由29% 增大至54%(實施例66、實施例67)。又,於用丨_辛烯作為 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時,環外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由 9%增大至25%(實施例68、實施例69)。 又,於上述實施例中,鹼性化合物雖使用丙烯酸鈉、 碳酸鋰或碳酸鈣,但只要是鹼性化合物,其以α,沒_不飽 和羧酸之羧基作為羧酸根陰離子,其可增進與不飽和有機 化合物之反應性並提高反應速度及產率之機制係相同。因 此藉由定為上述製造方法,可謂能夠確實發揮本發明之有 利的效果。至少,當使上述製造方法定為包含於丙烯酸鈉、 碳酸鋰或碳酸鈣存在下反應之步驟時,以上述實施例可充 分證實本發明之有利的效果,可為本發明作技術層面之背 書。 又可知·藉由使上述製造方法為包含於異於基質之溶 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可充分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 生成,同時可充分提鬲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 99 200811124 f 率,可發揮有利的效果,至為顯著。於用乙烯作為不飽和 有機化合物,在鹼性化合物存在下反應時,藉由使上述製 造方法包含於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驟,非環狀不飽和化人 物之產率可由36%降低至〇·5〜29%(實施例33〜43、45〜6ι: 與實施例44)。又,藉由以溶劑分子中有醯胺基之含氮溶 劑作為溶劑之必要成分,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八)對非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B)之值(A/B),亦即,對於亞曱 基内酯之丙烯酸乙烯酯之選擇率得以提高。具體而言,若 广 就溶劑種類以外的條件為相同之實施例33〜40進行比較, 藉由以溶劑分子中有醯胺基之含氮溶劑作為溶劑之必要成 刀口亥1擇率由0.1〜0·3提高至0.6〜1·〇。於此等實施例中, 本發明之效果可更顯著地呈現。 又’在腈系溶劑(苯曱腈)存在下反應之實施例74〜81、 84 86、89、91 〜93 ’ 用(TBA)[V2PMo10O40]作為助觸媒、使 用再氧化劑(四氯氫醌、萘醌、蒽醌、苯醌、分子狀氧)之 貫施例78〜8 1 ’與未使用醌類作為再氧化劑之實施例86相 比較之下’於實施例78〜81,亞甲基内酯之產率為13〜22%, 而貫施例86則為20%,可知即使不用醌類,亦可得到充 分咼的亞甲基内酯。 又’使用含有鈀之觸媒且以非配位性溶劑(亦即烴系溶 齊J (甲苯))作為溶劑存在下反應之實施例9^! 18,藉由用助 觸媒(乙酸銅或三氟乙酸銅),亞曱基内酯之產率由11°/❶(實 施例102)增大至19〜66%(實施例97〜101、103〜118)。 再者,用丁烯酸作為α,冷-不飽和羧酸之實施例121, 100 200811124 選 為 擇性地生成y -乙基乙婦基 未用觸媒之比較例1方面, 0% 〇 -Τ - 丁内酯。 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 _又,於上述實施例中,溶劑係用Ν-甲基t各_、Ν,Ν· #曱基甲月女乙腈、二曱基乙醢胺、苯甲腈、二曱 乳基乙烧、二氯甲烧、乙酸丁鳴、二曱亞石風、1,3-二甲基_ W㈣酮、Ν_環己基_燒剩、四說賴卜丁基_3_甲基 米坐釦%己;I:兀、甲苯,而其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生 成之機制係相同。因此,兹山h U此猎由定為上述製造方法,可謂能 夠確實發揮本發明之有利的效果。至少,於上述各種溶劑 ,存在下’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製造環狀不飽和化合物 時,以上述實施例可充分地證實本發明之有利的效果,可 為本發明作技術層面之背書。 由上述實施例可知:藉由使上述製造方法包含於觸媒 存在下反應之步驟,可充分抑制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生 成,同時提南反應速度及產率,發揮有利的效果,至為顯 著。 又,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使用從乙烯開始、丙烯、“丁 烯等有取代基之烯烴之情況,A/B之值(選擇率)因立體效 果而可更提高(表2、6)。 又,例如,於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工業生產等中,只 要盡1降低副產物之生成比例,提高目的產物之比例,就 可低成本且高效率地生產。此種效果,亦即,提高目的產 物之產率、減低副產物之比例,可實現低成本且高效率地 101 200811124 生產之效果。 (產業上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係由上述構 成所成’由於可於反應步驟中減低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 生成’提高反應速度及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產率,故為可 利用於工業製造之有用的製造方法。 本申請係以2006年8月22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曰本 專利申請第2006-225756號「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 法」及於2007年4月6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 2007-100962號「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為基礎, 據以主張優先權。本申請案乃援用該申請之全部内容作為 參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表示實施例1中吾人可推想到之一個反應步驟 之概略圖。Pd(氧化狀態)為氧化狀態之鈀(例如,丨〜4價之 I巴源、帶正電荷之纪源等);Pd(還原狀態)為還原狀態之鈀 (例如,0價之鈀)。例如,於實施例丨中,α,召-不飽和羧 酸為丙嫦酸,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為乙烯,環狀不飽和化合 物為α -亞甲基_ γ _ 丁内酯。不飽和有機化合物配位於鈀 後’ α,/3 -不飽和羧酸(離子)會攻擊不飽和有機化合物之不 飽和鍵(或乙烯插入至鈀-丙烯酸酯源)而鍵結,接著,α,冷 -不飽和羧酸之不飽和鍵,會進行插入至生成之把-碳鍵之 反應,經/5 -脫氫而生成環狀不飽和化合物。此時,參與反 應之鈀為1原子以上。此外,雖與基本路徑不同,吾人亦 102 200811124 可推想到在鈀保持於氧化狀態(例如,2價)下直接進行 應之情況,或還原狀態之鈀源作為活性種作用而 之情況。 订汉應 圖2為表示實施例121中吾人可推想到之一個反廡+ 驟之概略圖。Pd(氧化狀態)為氧化狀態之把(例如, 之把源、冑正電荷之!巴源等);Pd(還原狀態)為還原狀能: =例如,〇價之把)。例如,於實施例121中,α,^飽 和竣酸為丁烯酸,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為丨_丁烯,環狀不飽 ^合物為r_乙基·α-乙稀基个丁㈣。不飽和有機: '配位於鈀後,α J_不飽和羧酸(離子)會攻擊不飽和有 機化合物之不飽和鍵(或乙烯插人至把_丁稀酸叫⑽_e) 種)而鍵結’接著,不飽和羧酸之不飽和鍵,合進行 插入至生成之把·碳鍵之反應,經Θ •脫氫而生成環二不飽 和化合物。此時,參與反應之鈀4 (原子以上。此外,雖 與基本路徑不同,吾人亦可推想到錢料於氧化狀態(例 如,2價)下直接進行反應之情況,或還原狀態之鈀源作為 活性種作用而進行反應之情況。 ^圖3為表示吾人可推想到之觸媒活性種(鈀源)之氧化 還原機制概略圖。 „圖4為表示吾人可推想到之觸媒活性種(把源)之氧化 還原機制概略圖。 圖5係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為如丙稀般之於稀丙基位置 有至4 1個氫原子之情況,經由π婦丙基中間體,“石 不飽和竣酸(離子)攻擊該中間體,藉此,可得到屬副產物 103 200811124 f 之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例如,ο:,/3 -不飽和魏酸為丙浠 酸,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為丙烯,非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丙 稀酸丙稀酿。此反應係與圖1及圖2情況之任一相符。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104

Claims (1)

  1. 20081112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係 和缓酸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造環狀:广不飽 物,其特徵在於,該製造方法包人. l和化合 步驟。 包3 ·於觸媒存在下反應之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方本甘士 、又衣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造 方法’其中,該觸媒以含有選自由第㈠ 的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之化合物為必要成分。素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 h ^八 項之%狀不飽和化合物之 衣以方法’其包含:用再氧化劑將觸媒再氧化之牛驟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環狀不飽和化合^勿之製造 方法’其中,該再氧化步驟係使用分子狀氧作為再氧化劑 — 〇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中任一項之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於助觸媒存在下反應之步驟。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中任一項之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包含:於腈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牛 驟。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包含: 5項中任一項之環狀不飽和 於烴系溶劑存在下反應之步 項中任一項之環狀不飽和 ,/5 -不飽和綾酸之不飽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包含:α 鍵結部位插入至金屬-$炭鍵之步驟 105 200811124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中 置之碳有至少1個氫原子。 至8項中任一項之環狀不飽和 該α,/3_不飽和羧酸係於^位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中任—項之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不飽和有機化合物為碳數2〜20 之含雙鍵化合物。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0項中任一項之環狀不飽 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有雙 鍵之化合物,該雙鍵係於環外部位及/或環内部位。 12·如申請專利範圍帛i至η項中任一項之環狀不飽 和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環狀不飽和化合物為有雙 鍵之化合物,該雙鍵存在於環構造之侧鏈。 土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環狀不飽和化合物之製 造方法,其中,該雙鍵為乙烯基之雙鍵。 I4· 一種環狀不飽和化合物製造用觸媒,係用於使“, /5 -不飽和㈣與不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以製造環狀不飽和 化合物者,其特徵在於: 由第8〜12 族元素以 該觸媒為載持於載體之形態,且以含有選自 族凡素所構成的群中之至少—種元素及第Μ 外之元素的化合物為必要成分。 15 · —種α _亞甲基· 含有於環内部位有雙鍵 r -丁内酯類組成物,其特徵在於 之壤狀不飽和化合物。 含有 16;種〇:_亞甲基_r_丁内酯類組成物,其特徵在於 6員環不飽和化合物。 106
TW096131004A 2006-08-22 2007-08-22 Method for producing cyclic unsaturated compound TW20081112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5756 2006-08-22
JP2007100962 2007-04-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1124A true TW200811124A (en) 2008-03-01

Family

ID=39106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1004A TW200811124A (en) 2006-08-22 2007-08-22 Method for producing cyclic unsaturated compound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93409B2 (zh)
EP (1) EP2061778A4 (zh)
JP (1) JP4642116B2 (zh)
KR (1) KR20090042954A (zh)
CN (1) CN101501013B (zh)
TW (1) TW200811124A (zh)
WO (1) WO20080238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6701B2 (ja) * 2008-09-22 2014-10-1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メチレンラクトン類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89504A1 (de) * 2011-12-22 2013-06-27 Evonik Röhm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bi- oder trizyklischer (Meth)acrylate
CN106902873B (zh) * 2017-03-24 2020-12-22 河南大学 砷钒氧簇基多酸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80613A (zh) * 2018-02-28 2019-01-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含桥环和并环结构的(E)-α-亚甲基-γ-丁内酯或呋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1495422B (zh) * 2020-04-22 2022-08-30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乙烷与丙烯共氧化制备环氧丙烷及乙酸的方法及催化剂
CN111662266B (zh) * 2020-07-09 2021-08-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环酮催化氧化制备内酯的方法
CN114345300B (zh) * 2022-01-07 2023-07-14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提纯环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7452C3 (de) * 1971-04-17 1978-03-16 Mitsubishi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Toki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4-Diacyloxybuten-(2)
JPS5212171B2 (zh) 1971-12-29 1977-04-05
JPS5229726B2 (zh) 1972-04-12 1977-08-03
JPS5212685B2 (zh) 1973-02-05 1977-04-08
DE2444004A1 (de) 1974-09-14 1976-03-25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uten2-diol-1,4-diacetat
JPS5212171A (en) 1975-07-17 1977-01-29 Yoshitomi Pharmaceut Ind Lt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cyclohexane derivatives
JPS5212685A (en) 1975-07-22 1977-01-31 Sanyo Chem Ind Ltd High boiling brake fluid
JPS5229726A (en) 1975-09-01 1977-03-05 Ricoh Co Ltd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on it
JPS5229727A (en) 1975-09-02 1977-03-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graphic light sensitive material having a dyed layer
JP2521605B2 (ja) 1991-12-17 1996-08-07 花王株式会社 毛髪化粧料
JP3087141B2 (ja) 1992-01-07 2000-09-11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クマリン類の製造方法
US5576460A (en) * 1994-07-27 1996-11-1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paration of arylamines
JP3148134B2 (ja) 1996-10-18 2001-03-19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α−メチレン−γ−ブチロラクト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204131C (zh) 1999-03-30 2005-06-01 纳幕尔杜邦公司 制备α-亚甲基内酯的方法
DE10025623A1 (de) * 2000-05-24 2001-12-06 Bayer Ag Immobilisierte Palladiumkomplexe
US6479693B2 (en) * 2001-03-20 2002-11-12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JP2005013800A (ja) 2003-06-24 2005-01-20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固体触媒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酸化的付加生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248957B2 (ja) 2003-07-18 2009-04-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酸化用固体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酸化的付加生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295058B2 (ja) 2003-09-30 2009-07-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不飽和グリコール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1013B (zh) 2012-07-04
JP4642116B2 (ja) 2011-03-02
WO2008023823A1 (en) 2008-02-28
US20090299009A1 (en) 2009-12-03
KR20090042954A (ko) 2009-05-04
JP2010502562A (ja) 2010-01-28
US8093409B2 (en) 2012-01-10
CN101501013A (zh) 2009-08-05
EP2061778A1 (en) 2009-05-27
EP2061778A4 (en)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11124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cyclic unsaturated compound
Fulajtárova et al. Aqueous phase hydrogenation of furfural to furfuryl alcohol over Pd–Cu catalysts
TWI283663B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nd unsaturated nitriles
JPS5944099B2 (ja) バナジウム−リン錯合体酸化触媒の一段製造法
TW200914414A (en) Improved process for selective reduction of propionic acid from (meth) acrylic acid product streams
Wang et al.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 gas phase route to bottom-up precise synthesi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t
JP2013121939A (ja) ブタジエンの製造方法
US20110178333A1 (en) Catalyst for gas-phase contact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gas-phase oxidation method of hydrocarbon using the same
JP2005232109A (ja) ポリカルボン酸金属錯体の製造方法
JPS58246A (ja) アルコ−ルのカルボニル化用触媒
RU2007127896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и катализатор
WO2001060780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ster fumarique
JP2008534577A (ja) 水中におけるp−キシレンの液相酸化によるp−トルイル酸の製造方法
JPS5910545A (ja) カルボン酸もしくはそのエステルの製造法
TWI293625B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onocarbonyl or biscarbony or hydroxyl compounds
JP2012012323A (ja) 有機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TW200406379A (en) Process for the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of alcohols and/or of ketones
CN105585496B (zh) 用于合成醋酸乙烯的方法
CN111393271B (zh) 一种用于催化烃类化合物与氧气反应的协同催化氧化方法
JP2009209135A (ja) 環状不飽和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KR101671429B1 (ko) 벤조산의 제조 방법
TW200829331A (en) Rhodium-tellurium intermetallic compound particl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use of the same
JP4635571B2 (ja) 脂肪族環式炭化水素類の酸化反応に用いる触媒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酸化方法
JP2006160726A (ja) 炭化水素類の酸化方法
JPS5995234A (ja) ヒドロホルミル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