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7102U -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7102U
CN219487102U CN202320882233.3U CN202320882233U CN219487102U CN 219487102 U CN219487102 U CN 219487102U CN 202320882233 U CN202320882233 U CN 202320882233U CN 219487102 U CN219487102 U CN 219487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le
fixedly connected
control arm
ar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22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广
潘飞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ine Team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ine Team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ine Team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ine Team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22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7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7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7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机构、球头销总成机构和后衬套机构,所述球头销总成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下端,所述后衬套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上部右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本体、减重孔、第一连接通孔、前衬管和避让孔,所述减重孔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部,所述避让孔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体顶部,所述前衬管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内壁,所述橡胶管内壁活动连接在前衬管外壁,所述橡胶管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内壁。该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通过减重孔和避让孔的结构,便于该控制臂总成在实际使用时,较少受到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上控制臂(Control arm也称三角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总成由壳体、球销和臂轴三部分组成,分别通过悬挂球销(铰链)或臂轴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控制臂总成(包括与之连接的悬挂球销和臂轴)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
但在现有技术中,车轮垂向限位装置一般集成在滑柱总成的内部,靠缓冲块压缩而实现限位,在较大的冲击载荷下,单一通道的缓冲块限位结构容易发生过度变形,造成开裂损坏,缩短使用寿命,从而使得整车的垂向限位失效,车轮与周边部件出现干涉等风险,导致控制臂或其他部件损坏,存在润滑不足的问题,而由于球头总成的结构原因导致重新润滑存在诸多不便,润滑效果也不理想,存在着球头总成更换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受力发生变形顺坏、球头不易润滑和跟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机构、球头销总成机构和后衬套机构,所述球头销总成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下端,所述后衬套机构位于主体机构上部右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本体、减重孔、第一连接通孔、前衬管和避让孔,所述 减重孔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部,所述避让孔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内部,通过减重孔和避让孔的结构,便于该控制臂总成在实际使用时,较少受到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体顶部,所述前衬管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内壁,所述橡胶管内壁活动连接在前衬管外壁,所述橡胶管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内壁,便于减少前衬管受到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球头销总成机构包括固定板、球头销、安装部、螺栓、螺母、通孔和螺纹连接部,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在球头销顶部,所述固定板背面活动连接在安装部正面,所述螺纹连接部背面固定连接在球头销正面,便于对球头总成的润滑。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顶部固定连接在本体底部,所述通孔外壁固定连接在安装部内部,所述螺母正面活动连接在安装部背面,所述螺栓内壁活动连接在螺母内壁,便于球头总成的更换。
优选的,所述后衬套机构包括内骨架、外骨架、第二连接通孔、橡胶体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体顶部右端,所述连接器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外壁,增加连接接口便于分担压力。
优选的,所述内骨架外壁左端活动连接在本体顶部右端内壁,所述内骨架外壁活动连接在外骨架内壁,所述外骨架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内壁,所述橡胶体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内壁,所述橡胶体左侧活动连接在外骨架右侧,便于减少后衬套受到的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通过橡胶管和减重孔以及避让孔可以减少该机械臂总成受到的压力减少结构变形的风险;
2、该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使用活动连接结构使得球头销可以取下,便于对其润滑和更换;
3、该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使用连接器便于对其进行加固分担使用时的压力,橡胶体的使用便于减少后衬管受到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球头销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机构;101、本体;102、减重孔;103、第一连接通孔;104、前衬管;105、避让孔;106、橡胶管;2、球头销总成机构;201、固定板;202、球头销;203、安装部;204、螺栓;205、螺母;206、通孔;207、螺纹连接部;3、后衬套机构;301、内骨架;302、外骨架;303、第二连接通孔;304、橡胶体;305、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述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机构1、球头销总成机构2和后衬套机构3,球头销总成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下端,后衬套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上部右端,主体机构1包括本体101、减重孔102、第一连接通孔103、前衬管104、避让孔105和橡胶管106,减重孔102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101内部,所述避让孔105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101内部,第一连接通孔103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体101顶部,前衬管104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103内壁,橡胶管106内壁活动连接在前衬管104外壁,橡胶管106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103内壁,橡胶管106会减少前衬管104受到的压力,
球头销总成机构2包括固定板201、球头销202、安装部203、螺栓204、螺母205、通孔206和螺纹连接部207,固定板201底部固定连接在球头销202顶部,固定板201背面活动连接在安装部203正面,螺纹连接部207背面固定连接在球头销202正面,安装部203顶部固定连接在本体101底部,通孔206外壁固定连接在安装部203内部,螺母205正面活动连接在安装部203背面,螺栓204内壁活动连接在螺母205内壁,可以通过固定板201和安装部203对球头销202进行更换或进行润滑,
后衬套机构3包括内骨架301、外骨架302、第二连接通孔303、橡胶体304和连接器305,第二连接通孔303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体101顶部右端,连接器305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303外壁,内骨架301外壁左端活动连接在本体101顶部右端内壁,内骨架301外壁活动连接在外骨架302内壁,外骨架302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303内壁,橡胶体304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303内壁,橡胶体304左侧活动连接在外骨架302右侧,连接器305对机械臂总成进行加固,橡胶体304会减少后衬套受到的压力。
工作原理:前衬管104、后衬套以及球头销202连接到相应位置,连接器305对机械臂总成进行加固,在汽车运行时压力会因减重孔102和避让孔105使得本体101受到的压力减少,橡胶管106和橡胶体304会减少前衬管104和后衬套受到的压力,可以通过固定板201和安装部203对球头销202进行更换或进行润滑。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包括主体机构(1)、球头销总成机构(2)和后衬套机构(3),所述球头销总成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下端,所述后衬套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上部右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本体(101)、减重孔(102)、第一连接通孔(103)、前衬管(104)、避让孔(105)和橡胶管(106),所述 减重孔(102)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101)内部,所述避让孔(105)外壁固定连接在本体(10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03)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体(101)顶部,所述前衬管(104)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103)内壁,所述橡胶管(106)内壁活动连接在前衬管(104)外壁,所述橡胶管(106)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通孔(103)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销总成机构(2)包括固定板(201)、球头销(202)、安装部(203)、螺栓(204)、螺母(205)、通孔(206)和螺纹连接部(207),所述固定板(201)底部固定连接在球头销(202)顶部,所述固定板(201)背面活动连接在安装部(203)正面,所述螺纹连接部(207)背面固定连接在球头销(202)正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3)顶部固定连接在本体(101)底部,所述通孔(206)外壁固定连接在安装部(203)内部,所述螺母(205)正面活动连接在安装部(203)背面,所述螺栓(204)内壁活动连接在螺母(205)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衬套机构(3)包括内骨架(301)、外骨架(302)、第二连接通孔(303)、橡胶体(304)和连接器(305),所述第二连接通孔(303)底部固定连接在本体(101)顶部右端,所述连接器(305)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303)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301)外壁左端活动连接在本体(101)顶部右端内壁,所述内骨架(301)外壁活动连接在外骨架(302)内壁,所述外骨架(302)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303)内壁,所述橡胶体(304)外壁活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通孔(303)内壁,所述橡胶体(304)左侧活动连接在外骨架(302)右侧。
CN202320882233.3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Active CN219487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2233.3U CN219487102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2233.3U CN219487102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7102U true CN219487102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2233.3U Active CN219487102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7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2970B (zh) 用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车轮支架
CN201751219U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摆臂总成
CN219487102U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用控制臂总成
CN107284168B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107415614B (zh)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207257671U (zh) 一种低地板车辆车顶用转动铰接装置
CN211335471U (zh) 一种悬架摆臂
CN113525000A (zh) 一种内高压成型的上控制臂结构
CN207790238U (zh) 一种防断裂控制臂总成
CN219904517U (zh) 一种摩擦焊结构驾驶室前悬总成及应用该总成的车辆
CN213007461U (zh) 车辆悬架控制臂总成和车辆
CN220009891U (zh) 一种前端加高式外侧加强板
CN218594080U (zh) 一种汽车悬架稳定杆连接组件
CN208290891U (zh) 一种导向臂
CN219838402U (zh) 一种拖挂车悬架减震结构
CN220549100U (zh) 转向节结构及车辆
CN215245099U (zh) 一种轻量化转向节结构
CN212979773U (zh) 一种连接车轮与车身的金属控制臂
CN220281062U (zh) 一种汽车前悬挂用直臂
CN216545598U (zh) 一种用于atv车的下摆臂
CN217705406U (zh) 一种汽车下摆臂和转向节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5513208U (zh) 一种抗扭型的连杆结构
CN21694256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下摆臂总成
CN214355405U (zh) 一种带有转向球头及橡胶衬套的前下控制臂
CN215904263U (zh) 一种控制臂衬套、控制臂与副车架连接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