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2043B -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2043B
CN1982043B CN2006101714733A CN200610171473A CN1982043B CN 1982043 B CN1982043 B CN 1982043B CN 2006101714733 A CN2006101714733 A CN 2006101714733A CN 200610171473 A CN200610171473 A CN 200610171473A CN 1982043 B CN1982043 B CN 1982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platen
plate
pressure
press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714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2043A (zh
Inventor
松本正毅
冈崎静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TAGAWASEIKI CO Ltd
Kitagawa Seiki KK
Original Assignee
KITAGAWA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294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476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242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31149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ITAGAWA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TAGAWA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2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2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2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2043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34Heating or cooling presses or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10Stamping using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6Platens or press rams
    • B30B15/062Press plates
    • B30B15/064Press plates with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5/00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B30B5/02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herein the pressing means is in the form of a flexible element, e.g. diaphragm, urged by fluid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11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包括:台板,其可以移动以向所述工件施加压力,其中所述工件位于被压制位置;移动所述台板以施加所述压力的装置;压制板,设置于所述台板和工件之间;以及垫板,与所述压制板相连接,并包括用于提供被压液体的管道;其中仅在所述液体被压时,才在所述垫板和压制板之间形成液体层,以及其中所述压力被通过在压力下的液体层从所述台板传递。

Description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2年8月30日,申请号为02141464.5,发明名称为“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压制工件的改进的设备,尤其涉及通过对工件例如多层板同时施加热量和压力而进行热压的设备。
背景技术
多层板例如印刷电路板(PWB)通常是通过对多个垂直堆放的构件进行热压而制造出来的,这些垂直堆放的构件例如可以是多个电路元件和插入彼此相邻的一对电路元件之间的半固化片。
热压一般是通过采用具有一对相向的加热台板的压制设备来实施的,其中一台布置成可被沿朝向或者离开另一台的方向驱动。
在实践中,准备一组电路原件和半固化片并将其放置于加热台板之间从而对它们进行热压。在热压过程中,对加热台板的温度进行控制,以便使半固化片的树脂成分基本上在一预定的时间内液化,从而使相邻的电路元件相互粘结,使所有堆放的构件形成一体,用于形成多层印刷电路板。
由于如上所述制成的印刷电路板要求具有均匀的厚度,所以热压需要用具有较高的表面平整度的加热台板来实施。另一方面,最近由于用于生产小型电子设备的需要,使印刷电路板变得越来越薄。例如,要求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制造成小于100μm,这样就要求加热台板的表面平整度变化必须小于10μm。
如果加热台板的表面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并且具有相当大的起伏的话,那么由加热台板施加到印刷电路板上的压力就会沿印刷电路板的表面进行变化。这种压力变化就会导致受压的印刷电路板的厚度变化。另外,在所施加的压力不足的位置处,还会使电路元件之间的粘结性能变差。
除了上面所述的之外,最近压制设备采用较大的加热台板,其目的是通过一个压制操作同时对多个印刷电路板进行压制。然而,由于实现加热台板所要求的平整度随着其尺寸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有缺陷的印刷电路板的数量也增加了,例如厚度均匀度较差和/或粘结性能较差。
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有人建议采用一种垫层构件,例如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牛皮纸,将其放在工件和加热台板之间,当其一侧产生较小的变形时,几乎不会影响另一侧的表面粗糙度。
然而,用于这种垫层构件中的材料,与加热台板相比起来要求具有相当低的导热性。这样低的导热性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并且会导致产量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制工件的改进的设备,能够对工件施加均匀的压力,而无论压制表面的平整度如何。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制工件的改进的设备,能够对工件施加均匀的压力,而无论压制表面的尺寸大小如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热压的改进的设备,能够对工件施加均匀的压力,并能够有效地对工件进行加热。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将提供一种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包括:台板,其可以移动以向所述工件施加压力,其中所述工件位于被压制位置;移动所述台板以施加所述压力的装置;压制板,设置于所述台板和工件之间;以及垫板,与所述压制板相连接,并包括用于提供被压液体的管道;其中仅在所述液体被压时,才在所述垫板和压制板之间形成液体层,以及其中所述压力被通过在压力下的液体层从所述台板传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均匀的压力压制工件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将一块压制板放置于台板的压制表面。然后,将一块厚度或深度大于工件的隔板放于工件的旁边。隔板受到台板的压制,从而在压制板和工件之间限定出一个间隙。然后,对在台板和压制板之间形成的液体层施加压力,使压制板由于受到液体层的压力而朝向工件弯曲,从而压制工件。由于液体层向压制板施加均匀的压力,因此压制板也向工件施加均匀的压力。
这样,当对液体施加压力时,台板就能够与隔板相接触,在台板和工件之间的距离就会保持不变,从而就能够防止压制板由于朝向工件产生太大的弯曲而破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将提供一种压制方法,该被压工件位于台板的压制表面,在台板和工件之间设置一垫层构件。垫层构件包括一对板,该对板彼此相连以便在两块板之间形成密封空间。用液体填充该密封空间以形成液层。
然后,沿朝向工件的方向对台板施力,以便通过垫层构件对工件施压。由于垫层构件内填满了液体,因此垫层构件就能够对工件施加均匀的压力。
还可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在通过垫层构件对工件进行施压之前,可以在垫层构件和工件之间放置一块中间板。当对中间板压靠在工件上时,中间板可以沿工件的表面进行弯曲。
另外,通过交替叠放多个工件和中间板可形成工件叠层组,并放置在用于压制的台板的压制表面上。
上面所述的中间板有助于扩大垫层构件对工件施加均匀压力的面积。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将提供一种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可以朝向工件移动的台板,在台板和工件之间设置压制板,以便当台板朝向工件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压制板对工件进行压制。
在压制板和台板之间形成一个液体层。该液体层用于将由台板压制工件而产生的压力传递给压制板。在力的传递过程中,由台板施加于液体层上的压力改变成一个恒定的压力,而无论台板的表面形状如何。这样,由液体层施加到压制板上的压力沿整个压制板是不变的,因此,从压制板施加到工件上的压力在整个工件上都变得均匀。
压制板是一片薄板,在压制过程中可以沿工件的表面弯曲。还可以选择的方案是,压制板的工件一侧表面被抛光成镜面光滑状态,使压制板和工件之间产生很平的接触。
在某些情况下,台板是一块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加热台板,该温度足以使工件加热到所需热压的温度。这样,液体层最好是一层导热的油。由于热传导油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因此,加热台板的热量就被有效地传递到工件。工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被加热,这样用于整个压制过程所需的时间就会缩短。
可以进行选择的一种方案是,压制板可以是可拆卸地安装在台板上,以便在两者之间限定出一空间。通过用液体填充该空间使该空间被利用形成液体层。填充该空间的液体的压力最好由例如压力控制器来进行控制,以便只有当工件受压时,液体的压力才升高。
在上面所说的情形中,压制还包括在压制过程中用于在工件和台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隔板。隔板放置在台板的工件一侧,使台板保持朝向工件,以便当液体层不受压时,在压制板和工件之间限定一定间隙。该间隙的尺寸很小,小到足以允许压制板受到液体层的压制而弯曲,并且当液体层受压时,可以压制工件。
压力控制器能够提高液体的压力,这样只有当台板仅由隔板支承时,压制板才能够弯曲并且可以压制工件。而且,压力控制器可以将液体的压力提高到一预定值,该预定值不大于台板所能够施加的最大压力值。当液体受压时,压制板朝向工件弯曲。然而,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压制板的弯曲就会由于较小的间隙而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也可以防止由于液体层的高压而引起压制板产生破坏。
有时,压制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液体层压力的压力控制器,以及与压制板相连接的垫板,这样在两者之间就限定出一空间。用液体填充该空间用于形成液体层。垫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台板上,以便能够与与其相连的压制板相互换。垫板包括与该空间和在垫板侧面形成的一个开孔相通的管道。该开孔与压力控制器相连,从而可以对液体层的压力进行控制。
在上面所述的情形中,还可以配置压制设备,这样当液体受到预定的压力值时可以形成一个空间,而当液体的压力降到预定值以下时,该空间消失,压制板就会与垫板相接触。
还有,在垫板朝向压制板的表面上可以形成一个凹槽,该凹槽与管道相连接,从而可以使液体流入凹槽内。该凹槽可以为格栅形式,遍布垫板的表面,以便液体能够快速流遍垫板,当液体受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液体层。
在台板为加热台板的情形下,可以将垫板安装在台板上,使朝向台板的表面与台板相接触,以便使加热台板的热量有效地传递到工件。
有时,压制设备还包括一对台板,一对压制板,以及一对液体层。台板,压制板和液体层布置成三明治式的夹层结构,将工件压制在这对压制板之间,以便能够对工件的两侧施加均匀的压力。
有时,压制设备还包括能够承载压制板和附加板的垫层构件。附加板和压制板彼此相连,从而在两者之间限定出一密封的空间。在该密封的空间内填充液体以形成液体层。垫层构件位于台板和工件之间,以便附加板朝向台板,压制板朝向工件。在压制的过程中,从台板通过垫层构件向工件施加压力。由于垫层构件包括液体层,因此即使压板的表面平整度相对较低仍然能够对工件施加均匀的压力。
当台板为加热台板时,用热传导油填充垫层构件的密封空间,从而使加热台板的热量在压制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传到工件。
在上面所述的情形中,压制板和附加板最好由一种导热性很高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压制板的放置工件的一侧最好是经过镜面抛光加工的表面,以便在压制过程中,压制板不会刮坏工件。
密封空间可以通过将压制板和附加板沿其周边进行焊接来形成。
另外,垫层构件还可以包括位于压制板和附加板之间的隔板,以使压制板基本上保持平直,从而提高压制工件的利用面积。隔板还可以具有使附加板保持平直的作用。隔板还可以具有使压制板和附加板基本上保持相互平行的作用。上述隔板可以是具有上缘和下缘的环形构件。上缘和下缘分别与压制板和附加板进行焊接以形成密封空间。
上面所述的压制设备可以包括一对上面所述的台板和一对垫层构件。这些台板和垫层构件可以布置成三明治式的夹层结构,从而在这对垫层构件之间对工件进行压制。
另外,压制板可以包括一块较为平整的中间板。在压制工件的过程中,该中间板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处,其中第一位置被限定在工件和垫层构件之间,第二位置被限定在两个即将同时被压缩及叠放好的工件之间。位于第一或者第二位置处的这样的中间板有助于对工件施加均匀的压力。
中间板最好是足够薄,当它压制工件时,以能够沿工件的表面进行弯曲为宜。中间板最好由一种导热性能很高的材料例如金属制成。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机的结构图;
图2所示是图1中压机的上部加热台板的水平剖面图;
图3是上部加热板和固定于其上的上部台板盖的沿图2中的I-I线的剖面图;
图4A至图4C所示的是通过示于图1中的压机对印刷电路板进行压制的过程图;
图5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机的结构图;
图6是示于图5中压机的上部加热台板的水平剖面图;
图7是示于图5中的压机的上部台板盖的水平剖面图;
图8是安装在上部加热台板上的上部台板盖的沿图7中的II-II线的垂直剖面图,;
图9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压机的结构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是压机的一部分的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将一组印刷电路板进行压制的垫层构件;
图11是图10中所示压机一部分的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图10中的垫层构件的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相关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意的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制设备100的结构图。
压制设备100包括安装在框架104的顶板104a上的活塞-汽缸机构102。活塞-汽缸机构102包括汽缸106和位于汽缸106内并且沿汽缸106的内壁上下延伸的活塞108。在汽缸106的底部开有通孔112。活塞杆110安装在活塞108的底部,与活塞108一起上下移动。
汽缸106的内部空间被活塞108分成上部空间106a和下部空间106b。上部空间106a和下部空间106b内均填充有液压油。上部和下部空间106a,106b与液压泵210相连,液压泵210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驱动。液压泵210能够将上部或者下部空间106a,106b之一中的液压油的压力提高,而将另一个压力降低,从而推动活塞108上下运动。
活动台114固定到活塞杆110的下端,由活塞-汽缸机构102产生的压力推动而上下运动。上部加热台板116还固定到带有热绝缘器118的活动台114的下表面。热绝缘器118能够防止上部加热台板116由于从上部加热台板116朝向活动台114的热传导而产生的热量损失。加热台板116的下表面覆盖有上部台板盖120。
固定台122安装在框架104的底板104b上,下部加热台板124安装在固定台122上,固定台122带有用于防止位于其间的下部加热台板124的热量损失的热绝缘器126。下部加热台板124的上表面覆盖有下部台板盖128。
一个或者多个工件,例如印刷电路板,可以将铜敷箔叠压板或者类似物放置于下部台板盖128上用于压制。在本实施例中,将具有两层电路层和位于两层电路层之间的一层半固化片层的印刷电路板134放置于下部台板盖128上。电路层和半固化片层的厚度分别为18μm和50μm。因此,印刷电路板134的总厚度为86μm。
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124与泵130相连,泵130将加热媒介例如热传导油输送到随后即将描述的每个加热台板(116,124)中。在泵130和两块台板116和124之间布置加热器132,用于对热传导油进行加热。
由泵130供给的热传导油由加热器132进行加热,然后流经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124。这样,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124就被加热到预定成型温度,该温度要求能够将印刷电路板134的半固化片层加热到一个半固化片基本上为液体的温度。
如果加热台板116及固定于其上的活动台114受到活塞-汽缸机构102向下的作用,那么位于下部台板盖128上的印刷电路板134在上部和下部台板盖120和128之间就呈三明治式的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的印刷电路板134由上部和下部台板盖120,128进行加热和加压。结果,电路层就能够由半固化片层很坚固地粘结,印刷电路板134就会形成均匀的厚度。
图2所示的是上部加热台板116的水平剖面图。上部加热台板116是一块由钢板制成的厚板,基本上呈方形。在上部加热台板116上形成有第1至第11个通孔140-160。
沿图2中的上下方向彼此相互平行地形成第1至第8通孔140-154。另一方面,沿图2中的横向形成第9至第11通孔156-160。尤其是,第9通孔156是在靠近图2中的上部加热台板116的下端形成,因此它就与第1至第8通孔140-154相交成直角。而且,第10通孔158是在靠近上部加热台板116的顶端从左侧向上到第6通孔150进行钻孔的。第11通孔160也是在靠近上部加热台板116的顶端从右侧向上到第7通孔152进行钻孔的。
用多个钢坯帽162将通孔140-160堵死,因此在上部加热台板116中就形成一个加热管道164,该管道从第1通孔140的一端140a开始,弯曲通过上部加热台板116,在第8通孔154的另一端154a终止,正如图2中的折断线A所示。
由泵130供给的热传导油流经加热导管164以便对上部加热台板116进行加热。上部加热台板116带有与控制器170(见图1)相连的热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170基于由热传感器探测到的温度对加热器132进行控制,从而调整流经加热导管164的热传导油的温度,以便将上部加热台板116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例如本实施例中半固化片的温度为200°。
在上部加热台板116的周边沿垂直于图2中的方向形成有多个通孔172。通过将螺栓拧入通孔172中将上部台板盖120安装在上部加热台板116的下表面,通孔172将在随后进行描述。
上部加热台板116还带有两个孔180和182。孔180在第6通孔150和第7通孔152之间从图2中的上部加热台板116的上端平行于第6通孔150的方向进行钻孔。孔182从上部加热台板116的下表面进行钻孔,与孔180成直角。两个孔180和182构成压力管道184,压力管道184从侧面向上部加热台板116的下表面进行延伸。
图3是上部加热台板116和固定于其上的上部台板盖120的沿图2中的I-I线的剖面图。
上部台板盖120包括矩形形状的环形框架190和金属板194。框架190和金属板194都是由具有导热性能很高的材料制成。
沿框架190的底部周边形成翼缘192。翼缘192从框架190向外延伸,基本上平行于框架190的下表面。金属板194是由表面经过镜面加工的不锈钢制成的薄板。
金属板194和翼缘192以一种水密性的方式沿其周边彼此相互焊接。这样,金属板194和框架190就形成为一个工件。
框架190具有多个从上表面垂直钻通的螺栓孔196(图3中只示出一个)。这些螺栓孔196用来将上部台板盖120通过螺栓198固定到上部加热台板116上,螺栓198将在随后进行描述。
上部加热台板116在其底端具有突出部116a,环绕突出部116a具有肩部116b。形成突出部116a的作用是为了与上部台板盖120的框架190紧密配合。突出部116a可以一直插入到框架190的上表而并与上部加热台板116的肩部116b进行对接。肩部116b能够限制插入到框架190中的突出部116a的长度,以便在上部加热台板116的下表面和金属板194之间形成空间200。
在肩部116b上开有凹槽116d,框架190的上部固定于其中。通过将框架190固定到凹槽116d中,可以调整框架190和上部加热台板116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便使上部加热台板116的每一个通孔172都能够分别与框架190的螺栓孔196相对应。这样,就能够通过将螺栓198固定到每个通孔172中并且拧入相应的螺栓孔196中,而将上部台板盖120固定到上部加热台板116上。
在上部加热台板116的下表面116c,或者压制表面和金属板194之间形成的空间200与压力管道184相连通。空间200和压力管道184内填充有热传导油,能够将热量从上部加热台板116传递给金属板194。由于热传导油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因此金属板194的温度基本上与上部加热台板116的温度相同。
压力管道184的一端186与压力发生器202(见图1)相连,压力发生器202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之下,能够改变填充到空间200中的热传导油的压力。在框架190的上表面和上部加热台板116的凹槽116d之间设有填充物204,即使当压力发生器202已经向热传导油加压时,也能防止热传导油从空间200向外泄漏。
应当注意,下部加热台板124和下部台板盖128的结构和功能分别基本上与上部加热台板116和上部台板盖120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上面关于上部加热台板116和上部台板盖120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下部加热台板124和下部台板盖128。
下面,将参考附图4A至4C描述由压制设备100对印刷电路板134进行压制的过程。
首先,如图4A所示,将一个或者多个隔板210放在框架190的下部台板盖128的金属板194上。隔板的高度h略大于印刷电路板134的厚度t。
随后,开动压制设备100的泵130和加热器132,热油流经在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和124中形成的加热管道164。对热传导油的温度进行控制,以便使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124的温度保持在预定的温度。
上部加热台板116的热量通过填充到空间200中的热传导油被传递到上部台板盖120。因此,上部台板盖120也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安装到下部加热台板124上的下部台板盖128也按上面描述的方式进行加热。
通过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对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和124的温度进行测量。当确认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和124已经被加热到预定的温度时,将印刷电路板132放置于下部台板盖128上。
然后,开动活塞-汽缸机构102对安装于其上的上部加热台板116和上部台板盖120沿朝向印刷电路板134的方向施加压力。因此,上部加热台板116和上部压板盖120就开始移动直到上部台板盖120压制隔板210为止,如图4B所示。
隔板210与框架190的上部台板盖120进行对接,从而能够支承上部台板盖和上部加热台板116,这样在印刷电路板134和上部台板盖120的金属板194之间就形成一定间距。
然后,将填充在上部加热台板130和上部台板盖140之间的热传导油和填充在下部加热台板124和下部压板盖128之间的热传导油通过压力发生器202进行加压,使之达到预定的压力数值。该预定的压力数值不能大于加热台板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值。这样,经过加压的热传导油就不会将加热台板从隔板上推走。
当对热传导油进行加压时,上部和下部台板盖120,128的金属板194会沿朝向印刷电路板134的方向进行轻微地弯曲,如图4C所示。然而,每块金属板194的弯曲都是受将隔板210进行压制的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116,124之间的距离限制的。因此,金属板194就不会由于过度的弯曲而发生破坏。
已经弯曲的两块金属板194将印刷电路板134进行压制并且形成夹层结构。由金属薄板形成的金属板194由于受到热传导油的压力而沿印刷电路板134的表而进行弯曲,从而对整个印刷电路板134施加均匀的压力。另外,由于印刷电路板134的两侧是按同样大小和均匀的压力进行压制的,因此,印刷电路板134和压制印刷电路板的金属板194在整个压制过程中基本上变得很平。
而且,由于金属板194的表面是经过镜面加工的表面,因此在压制过程中不会形成任何瑕疵。
压制设备100将上述状态保持一段时间,足以使电路层与半固化片层相互粘结。然后,压力发生器202将上部/下部加热台板(116,124)和上部/下部台板盖(120,128)之间的热传导油的压力进行减压。这样,金属板194又回到一种基本上很平的状态,如图4B所示。然后,将活动台114向上驱动,使上部台板盖120远离下部台板盖128,以便将印刷电路板134移走。
如上所述,当上部加热台板116被压制到抵抗隔板210以便在印刷电路板134和上部加热台板116的金属板194之间限定出一个较小的间隙时,将填充在上部/下部加热台板(116,124)和上部/下部台板盖(120,128)之间的热传导油加压到预定的压力数值。这样,按照本实施例的压制设备100就能够防止上部和下部台板盖120,128的金属板194由于对热传导油施加较高的压力而产生过大的弯曲和破坏。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制设备。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和下面的实施例中,那些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构件基本相同的构件仍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5示出的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制设备300的结构。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制设备300的结构和操作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除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302,304和上部和下部台板盖306,308的结构不同之外。特别是,上部和下部台板盖306,308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还包括垫板310而不是框架190。
图6是示于图5中的压制设备300的上部加热台板302的水平剖而图。图6中的上部加热台板302不同于图2中的上部加热台板116之处,在于它没有任何与压力管道184相对应的管道。除了上述不同之外,图5中的上部加热台板302的结构与图2中的上部加热台板116的结构相同。
图7是上部台板盖306的水平剖面图,示出了垫板310的下表面,图8是安装在上部加热台板302上的上部台板盖306的沿图7中的II-II线的垂直剖面图。
正如图8中所看到的,垫板310是一块具有上表面312和下表面314的厚金属板。在下表面314附近沿垫板310的周边形成翼缘320。翼缘320的边缘与金属板194的边缘相焊接,以便金属板194的上表面与垫板310的下表面正常接触。
在垫板310的上表面上,与上部加热台板302上形成的通孔172相应的位置处,形成多个螺栓孔(图中未示出)。通过穿过通孔172然后拧入螺栓孔的螺栓(未示出)将垫板310固定到上部加热台板302上。当垫板310固定到上部加热台板302上时,垫板310的上表面312就与上部加热台板的下表面相接触。因此,上部加热台板302就能够对垫板310有效地进行加热。
如图7所示,垫板310的下表面312上开有格栅形式并且基本上遍布整个下表面312的凹槽322,。在垫板310上还形成有压力管道324,该压力管道324将凹槽322与垫板310一侧的开孔326相连(见图8)。
通过在垫板310的侧面上形成的开孔326将压力管道324与压力发生器202(见图5)相连接。压力发生器202通过压力管道324将热传导油供给格栅状凹槽322,并且还能对其油压进行控制。
由于金属板194通常是与垫板310的下表面相连,在它们之间除了凹槽322外没有任何空间,因此,通过压力管道324供给的热传导油主要流向凹槽322,从而能够迅速遍布金属板194。
压力管道324包括四个从垫板310的下表面312钻通的垂直孔330。压力管道324还包括与这四个垂直孔330和从在垫板310侧形成的开孔326延伸的横向孔334相连接的环形部分332。四个垂直孔330在与格栅状凹槽322的最外角相应的位置处形成,以便供给凹槽322的热传导油能够迅速和均匀地遍布整个凹槽322。
当热传导油流遍凹槽322之后,如果压力发生器202向热传导油施加压力的话,受压后的热传导油就将金属板194向下压,将其压离垫板310的下表面312,并且填充金属板194和垫板310之间出现的空间。因此,在金属板194和垫板310之间就形成了热传导油的液体层,它对金属板194施加均匀的压力。
应当注意,按照本实施例的压制设备300没有任何从上部加热台板302向上部台板盖306延伸的管道。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压制设备300很少有漏油的危险,并且上部台板盖306能够很容易地从上部加热台板302上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因为在它们之间不必插入任何填充物。
还应当注意,下部加热台板304和下部台板盖308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上分别与上部加热台板302和上部台板盖306类似。因此,上面描述的有关上部加热台板302和上部台板盖306的结构和功能也同样适用于下部加热台板304和下部台板盖308。
(第三实施例)
图9简要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压制设备400的结构,它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制设备300的改进。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压制设备400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压制设备300之处在于上部加热台板302的下表面和下部加热台板304的上表面分别由顶板402和承运板404覆盖,而不是由上部和下部台板盖306,308覆盖,它们都是由不锈钢制成。还有,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压制设备400包括两个垫层构件406和一块或者多块中间板408。每块中间板都是由不锈钢制成,并具有镜面抛光表面,其粗糙度在几微米之内。除了上面所述的不同之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压制设备400基本上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压制设备300相同。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多个印刷电路板134和多个中间板408彼此交替堆放,以便在两块中间板之间的印刷电路板134为三明治式的夹层结构。然后,将印刷电路板134和中间板408的叠层组堆放置于顶板402和承运板404之间,目的是通过一个压制操作同时对其进行压制。
将一个垫层构件406放置于顶板402和最上面的中间板408之间,而将其他垫层构件406放置于承运板404和最下面的中间板408之间。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加热台板302,304之间不设隔板。按照上面方式放置的垫层构件408取消,在压制过程中,在印刷电路板134上的顶板402和承运板404的表面起伏和倾斜情况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压制设备400中的一部分的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将印刷电路板134叠层组进行压制的垫层构件406。垫层构件406具有第一和第二金属板420,422。第一和第二金属板420和422均由不锈钢制成,例如其表面为镜面抛光表面。第一和第二金属板420,422彼此平行地布置,彼此通过将端部424沿周边进行焊接而相互连接,以便使它们之间的空间426从外部密封。用热传导油填充上面所密封出的空间426,以在第一和第二块板420,422之间形成液体层。
通过按照上面所布置的垫层构件406,将米自顶板402的压力施加于液体层,然后施加到第二金属板422。由于在连续的液体层内的压力大小在任何位置都相同,因此,即使与垫层构件406相连的顶板402有不均匀或者倾斜,液体层仍然能够将均匀的压力施加到第二块金属板422上。
反过来,第二块金属板422对最上面的中间板408施加均匀的压力。同样,放置在下部加热台板304和印刷电路板134叠层组之间的另一块垫层构件406对最下部的中间板408施加均匀的压力。因此,每一块印刷电路板134都是用均匀的压力进行压制的。这样,印刷电路板134叠层组及其中的每一块印刷电路板134的厚度是均匀的,沿整个电路板,电路层与半固化片层就能够紧紧地相粘结。
应当注意,垫层构件406的第二块金属板422和中间板408分别是由薄的金属板制成,以便它们能够沿印刷电路板134的表面进行弯曲,从而能够确保压力均匀地施加给印刷电路板134。
还应当注意,垫层构件406不会干扰热量从上部和下部加热台板302,304传递到印刷电路板134叠层组,因为垫层构件406内填充有热传导油,它具有很高的导热性能。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用于压制印刷电路板134的压制设备400不需要加热很长时间。
图11是图10中所示压机400的一部分的垂直剖面图,示出了图10中的垫层构件的改变。
图11所示的垫层构件406包括两块金属板432,434,例如不锈钢板,它们彼此平行布置。将一环形框架436放置于两块金属板432,434之间,以便使它们以预定的距离(例如几毫米)彼此保持平行。
将框架436与两块金属板432,434沿整个上边缘和下边缘焊接,以便将两块金属板432,434内限定的空间440及框架436从外部进行密封。该空间440内填充有热传导油,以便在两块金属板之间形成液体层。
液体层消除了压制垫层构件430的顶板402的表面不平整和/或倾斜,以便图11中的垫层构件430对最上面的中间板408施加均匀的压力,就如图10中的垫层构件402。液体层还能够实现垫层构件430的极好的热传导性。因此,图11中的垫层构件在压制过程中不会妨碍印刷电路板134叠层组的有效加热。
应当注意,示于图10中的垫层构件406的第二块金属板422仅能在其中心周围很小的范围内对中间板408施加均匀的压力,由于接近边缘的区域与第一金属板的边缘焊接,该区域会向上的弯曲,如图10所示。然而,示于图11中的垫层构件430的第二块板434就能够在很大面积范围内对中间板408施加均匀的压力,这是因为框架436能够使第二块金属板432基本上保持很平。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包括:
台板,其可以移动以向所述工件施加压力,其中所述工件位于被压制位置;
移动所述台板以施加所述压力的装置;
压制板,设置于所述台板和工件之间;以及
垫板,与所述压制板相连接,并包括用于提供被压液体的管道;
所述垫板面向所述压制板的表面上开有格栅形式并且遍布整个下表面的凹槽,通过所述管道供给的所述被压液体流向所述凹槽,从而迅速遍布所述压制板,
其中仅在所述液体被压时,才在所述垫板和压制板之间形成液体层,以及
其中所述压力被通过在压力下的液体层从所述台板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板是当所述液体层处于压力时可沿所述工件的表面进行弯曲的薄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的台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所述工件深度更深的隔板,以在所述台板运动期间在所述压制板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液体压力的压力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器能提高所述液体的压力,这样仅当所述台板由所述隔板支承时,所述压制板能够弯曲并对所述工件进行压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液体的压力升高到不大于所述压力的预定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是一个可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加热台板,该温度足以将所述工件加热到用于压制所需的温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另一台板,由此所述工件位于上述提到的第一台板和所述另一台板之间;以及
形成在所述另一台板和工件之间的另一所述液体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层包括热传导油。
CN2006101714733A 2001-08-31 2002-08-30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2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63911 2001-08-31
JP2001-263911 2001-08-31
JP2001263911 2001-08-31
JP2002-029479 2002-02-06
JP2002029479 2002-02-06
JP2002029479A JP3847633B2 (ja) 2001-08-31 2002-02-06 プレス装置およびプレス方法
JP2002124290A JP2003311494A (ja) 2002-04-25 2002-04-25 プレス装置およびプレス装置用クッション部材
JP2002124290 2002-04-25
JP2002-124290 2002-04-2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14645A Division CN100410066C (zh) 2001-08-31 2002-08-30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2043A CN1982043A (zh) 2007-06-20
CN1982043B true CN1982043B (zh) 2011-06-15

Family

ID=2734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7147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2043B (zh) 2001-08-31 2002-08-30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CNB021414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0066C (zh) 2001-08-31 2002-08-30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14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0066C (zh) 2001-08-31 2002-08-30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779703B2 (zh)
EP (1) EP1293271B1 (zh)
KR (1) KR100750582B1 (zh)
CN (2) CN1982043B (zh)
DE (1) DE60225643T2 (zh)
SG (1) SG111082A1 (zh)
TW (1) TW5830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702A (zh) * 2010-07-21 2012-03-14 胡克莱茵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压机的压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41688B2 (en) * 2003-11-04 2008-10-28 Reactive Nanotechnologies Methods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ressure in reactive multilayer joining and resulting product
EP1293271B1 (en) * 2001-08-31 2008-03-19 Kitagawa Sei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ssing workpiece
WO2005075184A1 (ja) * 2004-02-04 2005-08-18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加圧成形装置、金型及び加圧成形方法
JP4309795B2 (ja) * 2004-04-16 2009-08-05 北川精機株式会社 プレス装置
US20060003548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Kobrinsky Mauro J Highly compliant plate for wafer bonding
CN101146671B (zh) * 2005-03-25 2010-12-15 北川精机株式会社 冲压装置
EP1803549A1 (de) * 2005-12-30 2007-07-04 Robert Bürkle GmbH Heizplatte für eine Plattenpresse
JP2007283333A (ja) * 2006-04-14 2007-11-01 Honda Motor Co Ltd プレス加工方法及びプレス加工装置
GB2461114A (en) * 2008-03-01 2009-12-30 Tradewise Engineering Ltd Punching Apparatus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means
US9199439B2 (en) 2008-07-22 2015-12-01 3Form, Llc Efficient lamination press with thin flexible platens
EP2303564B1 (en) * 2008-07-22 2014-03-05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Switzerland GmbH Efficient lamination press with flexible platens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100913811B1 (ko) * 2008-12-29 2009-08-26 주식회사 세지솔로텍 리얼우드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리얼우드필름을 이용한 성형품
JP2010207902A (ja) * 2009-03-12 2010-09-24 Kitagawa Elaborate Mach Co Ltd 真空プレス装置及び真空プレス方法
JP5372596B2 (ja) * 2009-05-14 2013-12-18 北川精機株式会社 プレス装置
DE202009018528U1 (de) * 2009-10-09 2012-02-27 Fotoverbundglas Marl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Verbundsicherheitsglas
CN102131349B (zh) * 2010-01-14 2013-10-16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滚压装置及滚压电路板的方法
CN101982999A (zh) * 2010-09-29 2011-03-02 卓盈微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加热台
CN102490388A (zh) * 2011-12-18 2012-06-13 青岛雷尔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加压设备用的加热装置
RU2492052C1 (ru) * 2012-03-02 2013-09-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БЛИЗНЕЦЫ"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ая плита
JP6172654B2 (ja) * 2013-03-14 2017-08-02 アルファーデザイン株式会社 部品加圧装置及び部品加圧装置を用いた加熱システム
CN104275910A (zh) * 2013-07-10 2015-01-14 北川精机株式会社 加压成形用的保护片和载板以及加压装置
JP5592554B1 (ja) * 2013-12-18 2014-09-17 武延 本郷 冷間圧接装置、コイル製造装置、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230337A3 (en) 2013-12-18 2023-11-15 Aster Co., Ltd. A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coil and a coil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160048301A (ko) * 2014-10-23 2016-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본딩 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기판 제조 설비
CN104494181A (zh) * 2014-12-10 2015-04-08 南京工程学院 薄膜式小行程压力机
DE102015014512B4 (de) * 2015-11-11 2017-05-2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solidierung von imprägnierten Faserverbundstrukturen
KR101758478B1 (ko) * 2015-12-14 2017-07-1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소재 가공 장치
CN105626603B (zh) * 2016-02-29 2017-11-07 湖州佳宁印刷有限公司 装饰印刷纸制作系统
CN105587694B (zh) * 2016-02-29 2017-11-10 湖州佳宁印刷有限公司 装饰印刷纸制作系统的压制液压系统
CN106827559A (zh) * 2017-03-22 2017-06-13 江苏汤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玻璃收缩拼接装置
CN108235604A (zh) * 2018-01-11 2018-06-29 广合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Pcb压合料温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96366A (zh) * 2018-02-12 2018-07-20 莱特伟特(苏州)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均匀的薄板直接通电加热装置
CN108454215A (zh) * 2018-04-30 2018-08-28 北京博简复才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夹芯结构生产设备及工艺
US11152328B2 (en) * 2018-12-13 2021-10-19 eLu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form pressure gang bonding
CN113141679B (zh) * 2020-01-17 2022-05-17 昆山哈工万洲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镓提升金属板电阻加热温度均匀性的方法及装置
US11884426B2 (en) * 2020-07-08 2024-01-30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Compre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13146771B (zh) * 2021-06-01 2022-04-19 南平市华泰木竹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保量单板干燥工艺方法
CN114122310A (zh) * 2021-11-25 2022-03-01 遂宁市天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极片压片设备
WO2023115105A1 (en) * 2021-12-20 2023-06-29 Kool Global Solutions Pty Lt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lank
CN114340229B (zh) * 2022-01-25 2022-08-16 益阳市明正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光模块pcb的快速压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0110A (en) * 1968-08-05 1972-04-12 Ici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ressing processes
US3806104A (en) * 1969-11-06 1974-04-23 Ici Ltd Presses
US4049184A (en) * 1976-06-07 1977-09-20 Jury Iosifovich Rozengar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lymetallic pipes
US4216874A (en) * 1977-06-27 1980-08-12 Kiwa Torisu Weld assembled tank
DE2904067A1 (de) * 1979-02-03 1980-12-18 Friz Helmut Dipl Ing Formenpresse
FR2587273B1 (fr) * 1985-09-19 1988-04-08 Darragon Sa Procede et presse-autoclave de stratification de circuits imprimes multicouches et/ou de plastification d'elements plats, et dispositif de transformation en presse-autoclave de ce type
US4691857A (en) * 1985-11-07 1987-09-08 Trw Inc. Method of shaping a workpiece
US5016805A (en) * 1988-10-31 1991-05-21 Rohr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 superplastic forming of metal sheets
JPH0647600A (ja) * 1991-07-15 1994-02-22 Masashi Shishido プレス機用の加圧・加熱盤
JP2839215B2 (ja) * 1991-09-04 1998-12-16 株式会社カイジョー 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CN2144571Y (zh) * 1992-09-09 1993-10-27 王仁川 手动液压压力机
JPH07195391A (ja) * 1993-12-28 1995-08-01 Hitachi Techno Eng Co Ltd ホットプレス
US5529238A (en) * 1994-09-20 1996-06-25 Xerox Corporation Gold to gold substrate bonding system utilizing interferometric planarization feedback
US5890285A (en) * 1996-08-23 1999-04-06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uperplastically forming a structural article
US6706406B1 (en) * 1996-11-13 2004-03-16 Fern Investments Limited Composite steel structural plastic sandwich plate systems
JP3359540B2 (ja) * 1997-06-27 2002-12-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多層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US5941866A (en) * 1997-07-25 1999-08-24 Bracco Research Usa Means to maintain configuration of flexible medical container
US6264880B1 (en) * 1998-07-22 2001-07-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anifold free multiple sheet superplastic forming
JP3098003B2 (ja) * 1998-09-24 2000-10-10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におけるラミネート装置
EP1293271B1 (en) * 2001-08-31 2008-03-19 Kitagawa Sei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ssing workpiece
JP4175819B2 (ja) * 2002-03-11 2008-11-05 北川精機株式会社 プレス装置およびプレス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702A (zh) * 2010-07-21 2012-03-14 胡克莱茵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压机的压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25643T2 (de) 2008-06-26
KR100750582B1 (ko) 2007-08-21
EP1293271A3 (en) 2004-11-17
EP1293271B1 (en) 2008-03-19
KR20030019192A (ko) 2003-03-06
SG111082A1 (en) 2005-05-30
EP1293271A2 (en) 2003-03-19
CN100410066C (zh) 2008-08-13
TW583073B (en) 2004-04-11
US6779703B2 (en) 2004-08-24
US20030042294A1 (en) 2003-03-06
CN1982043A (zh) 2007-06-20
DE60225643D1 (de) 2008-04-30
CN1406743A (zh) 2003-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2043B (zh) 用于压制工件的设备
KR100818569B1 (ko) 프레스 성형장치
JPH07195391A (ja) ホットプレス
JPH06143220A (ja) ホットプレス
US20120152457A1 (en) Hot press device and multi-layered printed board press method
CN100464214C (zh) 液晶显示装置制造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202947C (zh) 将表面层和芯层连接成夹层元件的方法以及压制机
JPH0564097B2 (zh)
DE4118814C2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Mehrlagenplatte
CN110678013A (zh) 嵌入式铜块印制板的加工方法及印制板
JPS60174222A (ja) ユニバ−サル金型付きプレス機械
JPH07185897A (ja) ガス圧付加プレス
JP2004136671A (ja) 液晶ポリマー誘電体被膜の積層
US11331892B2 (en) Laminating apparatus
KR20080012390A (ko) 다층인쇄회로기판의 가압접착방법
JP2007220727A (ja) 電子部品の加圧接続装置及び加圧接続方法
CN107335889A (zh) 一种线路板焊接定位装置
JP2012232433A (ja) 熱プレス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3145300A (ja) プレス装置およびプレス方法
CN106042594A (zh) 多气缸全贴合装置及方法
CN215038499U (zh) 一种平面靶材的成型装置
CN220067817U (zh) 压合设备
CN106455352A (zh) 一种新型层压机
CN114333598A (zh) 显示面板加工装置
CN115942654A (zh) 一种pcb板用的铆钉叠板装置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