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7411A - 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7411A
CN1967411A CNA2006101494273A CN200610149427A CN1967411A CN 1967411 A CN1967411 A CN 1967411A CN A2006101494273 A CNA2006101494273 A CN A2006101494273A CN 200610149427 A CN200610149427 A CN 200610149427A CN 1967411 A CN1967411 A CN 1967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paperboard
outlet
ima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94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明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7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coo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外框架中的导入开口,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成像设备中;与定影辊相邻并沿其纵向设置的空气通道,所述定影辊被其内的热源加热;以及位于所述导入开口与所述空气通道之间的吹风机,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导入开口导入所述空气通道内。所述冷却装置使空气沿与所述定影辊相邻设置的卡纸盖纵向移动。因此,可防止所述成像设备以及其中的元件的温度因从所述热源发出的热而过热和异常升高。因此,不仅可防止因成像设备中以及其中的元件的温度异常升高而使成像设备性能恶化,还可防止移除卡纸期间用户受到被从热源发出的热加热的卡纸盖的灼伤。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如激光打印机、多功能机或复印机等。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其将冷却空气导入成像装置内,以使该成像设备内部以及其中诸如光导体、显影装置、卡纸盖和/或扫描器的光学元件之类的元件保持合适的温度。本发明还指出一种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具有通过一系列成像过程将所需图像打印到记录介质,如一页打印纸上的打印单元。所述成像过程包括充电过程、曝光过程、显影过程、转印过程以及熔合(fusing)过程。
在定影过程中,打印单元的熔合部分对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图像进行熔合并加压以将图像定影在其上,从而获得所需的永久图像。熔合部分具有定影辊和加压辊。所述定影辊被例如安装在其内的卤素灯之类的加热源加热,而加压辊在弹性(elastic)或弹簧加压装置的作用下压向定影辊以对记录介质施加压力。定影辊和加压辊被卡纸盖覆盖。卡纸盖是铰接的,使得当在定影辊与加压辊之间发生卡纸时,可将其打开以移除卡纸。
在打印等待模式期间定影辊通常被加热保持在大约165℃的温度,而在打印模式期间则为大约180℃的温度。因此,从定影辊发出的热可能导致光导体和显影部分等这样的元件的温度以及成像设备内的温度异常升高,从而恶化成像设备的性能。
特别地,由于卡纸盖与定影辊直接相邻,所以在连续打印和排出记录介质后,它的温度可能会升高至超过大约70℃。因此,当打印期间用户接触卡纸盖以移除打印辊与加压辊之间产生的卡纸时,用户可能受到被加热的卡纸盖的灼伤。
另外,如果诸如多功能机和复印机等之类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具有复印功能,它还包括一扫描单元,以扫描要打印的文档或储存从文档扫描的数据。
所述扫描单元通常直接位于打印单元的接收所排出的记录介质的堆叠件的上方,位于成像设备最上的部分。因此,扫描单元直受到从熔合部分的定影辊以及通过熔合部分排出到堆的记录介质发出的热的影响。具体地,扫描单元设置有诸如反射镜和透镜等的光学部分、诸如CCD模块等的电子部分、以及诸如用于移动CCD模块的齿条装置之类的平滑度要求较高的的精密部分。因此,扫描单元温度的升高导致光学部分、电子部分及精密部分的热变形,从而使扫描单元性能恶化。
为防止如上所述打印单元的元件和卡纸盖以及/或者扫描单元的温度因来自定影辊的热而升高,可考虑在成像设备内使用将空气强制导入打印单元和/或扫描单元内的吹风冷却装置。在这种情况中,风扇安装在卡纸盖所位于的打印单元外部,以及/或者在扫描单元外部。但是,该吹风冷却系统有效地降低空气所送到和/或送入的卡纸盖和/或扫描单元的温度,却会导致来自卡纸盖的热被卡纸盖周围的空气传递到卡纸盖附近的诸如光导体和显影部分等的邻近部分,从而提高邻近部分的温度。该空气还会导致灰尘等通过空气开口流入扫描单元内,从而沾污扫描单元内的光学部分。此外,在吹风冷却装置中,当打印单元和/或扫描单元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尽管风扇空转,空气却不流入打印单元和/或扫描单元内,从而产生噪音。
作为防止如上所述打印单元的元件和卡纸盖以及/或者扫描单元的温度因来自定影辊的热而升高的另一个方法,可考虑将打印单元和/或扫描单元内的空气送到打印机或扫描器外的排出或抽吸装置。在这种情况中,在打印单元内其卡纸盖所在位置附近和/或被扫描单元中安装一风扇。但是该排出装置的一个缺点在于,由于只有安装了风扇的打印单元卡纸盖附近和/或扫描单元的空气被送到打印单元和/或扫描单元外部,所以只有安装了风扇的打印单元的卡纸盖和/或扫描单元部分被冷却。另外,在具有光学部分的扫描单元中,灰尘等可能通过扫描单元内用于将空气送到其外部的开口而流入扫描器内,从而沾污扫描器内的光学部分而降低其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要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其构造为沿定影辊附近纵向移动空气,然后将空气排出到外部,从而防止成像设备及其中的光导体和卡纸盖等这样的元件因从定影辊的热源发出的热而过热和温度过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其构造为沿定影辊附近纵向移动空气,然后经由扫描单元将空气排出到外部,从而防止扫描单元中的温度因从定影辊的热源发出的热而升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冷却装置,该成像设备具有外框架。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形成在所述外框架中的导入开口,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成像设备内部;与定影辊相邻设置并相对所述定影辊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空气通道,所述定影辊被其内的热源加热;以及位于所述导入开口与所述空气通道之间的吹风机,其将空气从所述导入开口导入所述空气通道内。
所述导入开口可形成在所述外框架的侧盖中。
所述空气通道可包括: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将空气导向要被排出的记录介质的堆叠件的出口,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
或者,如果成像设备具有复印功能,所述空气通道可包括: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出口,该出口首先将空气导向位于用于接收从所述成像设备排出的记录介质的托盘上方的扫描单元的下表面,然后将空气导向堆叠件,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在这种情况中,优选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空气通道的上表面处,并包括多个倾斜的叶片。
具体地,所述空气通道可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中间框架上,可枢转地支撑用于移除所述定影辊与加压辊之间的卡纸的卡纸盖,从而使所述卡纸盖可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部分具有所述入口;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卡纸盖一体形成,并在卡纸盖打开时可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以移除卡纸,该第二部分具有所述出口。此时,所述第二部分可包括具有一表面的壁,用于封闭由所述卡纸盖的上表面与下引导表面形成的空间,所述下引导表面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
另外,优选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或所述导入开口的横截面。
所述吹风机可包括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吸取空气并将空气送入并使之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风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具有外框架的主体;熔合单元,其具有由热源加热的定影辊的和将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定影辊的加压辊;以及防止成像设备及其中元件的温度由于从所述热源发出的热而过热的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形成在所述外框架中的导入开口,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成像设备中;与定影辊相邻设置并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空气通道,所述定影辊被其内的热源加热;以及位于所述导入开口与所述空气通道之间的吹风机,其将空气从所述导入开口导入所述空气通道内。
所述导入开口可形成在所述外框架的侧盖中。
所述空气通道可包括: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将空气导向记录介质所排至的托盘的出口,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
或者,如果成像设备具有复印功能,所述空气通道可包括: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出口,该出口首先将空气导向要被排出的记录介质的堆叠件上方的扫描单元的下表面,然后将空气导向堆叠件的出口,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在这种情况中,优选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空气通道的上表面处,并包括多个倾斜的叶片。
本发明的成像设备还可进一步包括一卡纸盖,用于移除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之间的卡纸,所述卡纸盖可枢转地安装在中间框架上以敞开或关闭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之间的夹挤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空气通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所述中间框架上并具有所述入口,所述第二部分与卡纸盖一体形成,在卡纸盖打开以移除卡纸时可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并且具有所述出口。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表面,用于封闭由所述卡纸盖的上表面与下引导表面形成的空间,所述下引导表面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
另外,优选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或所述导入开口的横截面。
所述吹风机包括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吸取空气并将空气送入并使之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风扇。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从以下结合公开了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特征可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见,其中:
图1是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多功能机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多功能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示出图1中所示多功能机的冷却单元的局部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3中所示多功能机的冷却单元的俯视平面图;
图5是沿图3的线I-I截取的透视图;
图6是示例说明图1中所示多功能机的扫描单元的俯视平面图;以及
图7是沿图6的线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图1示意性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的成像设备是具有打印从外部设备如个人计算机(PC)等输入的数据的打印功能,以及扫描文档和/或打印从文档扫描的数据的复印功能的多功能机1。
如图1所示,多功能机1包括主框架10,打印从外部设备如PC等输入的数据的打印单元30,以及扫描文档以打印从文档扫描的数据的扫描单元80。
主框架10有外框架11和内框架21。
外框架11设置有前盖12、第一和第二侧盖13和17、后盖18和上盖19。第一侧盖13的上边缘14插入到在上盖19的下部一侧形成的槽15中,而第一侧盖13的下表面16a通过接收固定突起22a的固定孔22b被固定到内框架21的打印机框架22上。固定突起22a形成在打印机框架22的底部。在第一侧盖13的两个侧表面16b和16c上形成有螺纹孔27a,螺钉27插入并紧固在所述螺纹孔27a内。前盖12形成有排出开口12a,以将记录介质P,如一页打印纸,从托盘或堆叠件78排出。堆叠件78存放打印后从主框架10排出的记录介质P。
内框架21设置有打印机框架22、扫描器框架26和中间框架23。打印机框架22和扫描器框架26内分别安装有打印单元30和扫描单元80。位于打印机框架22与扫描器框架26之间的中间框架23形成托盘或堆叠件78,以存放打印的记录介质P。
如图2所示,打印单元30包括介质盒31、拾取和馈送部分36、成像部分43、转印部分55、熔合部分60和介质排出部分70。
可分离地安装在打印机框架22下的介质盒31通过其内由弹簧(未示出)支撑的压板33支撑打印介质P,使之可弹性地上下移动。
拾取和馈送部分36位于介质盒31的后部上方,以一页一页地拾取并馈送装载在介质盒31内的打印介质P。
拾取和馈送部分36设置有拾取辊37,用于拾取装载在介质盒31内的打印介质P,并且设置有第一和第二传输辊38和40以及第一和第二支撑辊39和41,用于将所拾取的记录介质P馈送到成像部分43。
成像部分43具有鼓形的光导体44,所述光导体44通过诸如电机之类的光导体驱动源(未示出)在一个方向上连续旋转。
充电器45、激光扫描部分46、其中包含如调色剂的显影剂的显影部分47、转印部分55以及清洁器50沿旋转方向位于光导体44外圆周的预定位置上。
充电器45是斯哥顿(scrotron)充电器,其对光导体44均匀充电。激光扫描部分46利用光源如激光二极管,根据从外部设备如PC等输入的图像信号朝由充电器45充电的光导体44表面发出轴向线形的激光束,从而形成显影剂图像的静电潜像。
显影部分47设置有显影辊48、供应辊49和显影剂调节部件或刮板(未示出)。显影辊48设置成朝向光导体44,两者之间有一恒定间隙;显影辊48将显影剂附着在光导体44表面的静电潜像上,以显影成显影剂图像。供应辊49向显影辊48供应显影剂。显影剂调节刮板调节形成在显影辊48上的显影剂层的厚度。
转印部分55设置有转印辊56,其将形成在光导体44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转印辊56向记录介质P提供预定水平的转印电压,以将显影剂图像从光导体44的表面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在显影剂图像从光导体44转印到打印介质P上后,清洁器50移除残留在光导体44表面中的废显影剂。清洁器50设置有多个清洁辊51和用于废显影剂的储存盒52。
熔合部分60利用热和压力对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显影剂图像进行熔合并加压,以将其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熔合部分60包括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定影辊61加热显影剂图像以将其熔合并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为此,定影辊61具有加热器63,例如作为热源设置于其内的卤素灯。加压辊62在弹性施压装置(未示出)的作用下压向定影辊61,以对记录介质P施加压力。
卡纸盖65位于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之间的夹挤区的上方。卡纸盖65在其下部具有引导表面66,用于将通过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引导到介质排出部分70。如图5所示,引导表面66与上表面67一起形成空气通道110的第二部分120,这将稍后描述。
此外,卡纸盖65安装在中间框架23上。卡纸盖65由第一和第二铰链69a和69b(见图3到5)铰接在中间框架23上,以便敞开或关闭定影辊61和加压辊62之间的夹挤区。第一和第二铰链69a和69b形成在卡纸盖65的前表面68的两侧上。因此,如果在定影辊61与加压辊62之间发生卡纸,卡纸盖65沿图2所示逆时针方向绕第一和第二铰链69a和69b旋转,从而敞开定影辊61与加压辊62之间的夹挤区,以便移除其间的卡纸。
介质排出部分70将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到外部。介质排出部分70设置有排出辊71、支撑辊72、托盘或堆叠件78。排出辊71和支撑辊72可旋转地固接到中间框架23。堆叠件78形成在中间框架23上,位于排出辊71和支撑辊72在介质馈送方向上的下游端。
再次参照图1和2,扫描单元80是平台型扫描器(flat bed type scanner),其安装在中间框架23上方,位于打印单元30之上。
如图6和7所示,扫描单元80包括具有由于放置文档D的玻璃板81的平台83,以及用于固定放置在玻璃板81上的文档盖85(见图1和2)。
用于扫描文档D的扫描模块83安装在平台83内,位于玻璃板81下方。
扫描电机(未示出)和固定板91安装在扫描模块83下方。引导辊89固定到固定板91。
当扫描放在玻璃板81上的文档D时,扫描电机前后驱动扫描模块83。扫描电机134包括在其一个端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未示出)的驱动轴(未示出)。该驱动齿轮与设置在平台框架87上的齿条88啮合。
当扫描模块83由与齿条88啮合的驱动齿轮前后移动时,引导辊89引导扫描模块83沿平台框架87移动。
用于发出照射放置在玻璃板81上的文档D的光的灯92安装在扫描模块83内。用于反射从记录有数据的文档D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的第一反射镜93安装在灯92下。第一反射镜93倾斜一预定角。
在第一反射镜9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反射镜94,用于沿给定角度朝第三反射镜95反射被第一反射镜93反射的光,其中第三反射镜95位于第一反射镜93下方,以将来自第二反射镜94的光反射到用于聚焦光的透镜96。在透镜96的一侧,在CCD(电荷耦合器件)板98上设置有CCD传感器97,用于将聚焦的光转换电能,即电压。
参照图2到5,冷却单元100相对于中间框架23中与定影辊61相邻的卡纸盖65设置,用于防止多功能机1内及其内部部件的温度因从定影辊61的加热器63发出的热而发生过热或异常升高。
冷却单元100包括导入开口101(见图1)、空气通道110和吹风机140。
如图1所示,导入开口101形成在外框架11的第一侧盖13上,用于将空气吸入多功能机1内。多个第一叶片102或窗板设置在导入开口101上。第一叶片102以预定角度倾斜,以便避免灰尘等通过导入开口101被吸入。
空气通道110沿纵向设置于中间框架23中的卡纸盖65上,用于引导空气通过导入开口101沿卡纸盖65吸入。
如图4和5所示,空气通道110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115和120。
第一部分115安装在中间框架23中,其通过第一和第二铰链69a和69b可旋转地支撑卡纸盖65。第一部分115具有与导入开口101相对设置的入口116,用于通过导入开口101吸入外部空气。
如图5所示,第二部分120设置有具有表面121的壁,用于封闭在卡纸盖65的上表面67和下引导表面66之间形成的空间。下引导表面66引导记录介质P移动。
因此,当卡纸盖65绕第一和第二铰链69a和69b旋转并打开以移除卡纸时,第二部分120从第一部分115分离。
另外,第二部分120具有第二连接开口123和出口125。第二连接开口123与第一连接开口117匹配并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开口117设置在第一部分115与入口116所在位置相对的端部上。出口125位于卡纸盖65的上表面67的右侧(图3到5),使得空气沿与其通过第二连接开口123被吸入时的气流方向不同的方向流动。在所示例子中,离开出口125的气流方向与通过第二部分120的气流方向有90度的转弯。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部分120的出口125处优选安装多个第二叶片126或窗板。第二叶片126倾斜一预定角度,例如,45°,使得空气首先被导向位于堆叠件78上方的扫描器框架26的下表面26a,然后被导向堆叠件78。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部分115和120之间,即第一和第二连接开口117和123之间,优选形成一缝隙以泄露从中通过的一部分空气。因此,当外部空气在下面所描述的吹风机140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和第二部分115和120时,一部分空气可通过第一和第二开口117和123之间的缝隙流入打印单元30内,使得打印单元30内诸如光导体44和显影部分47等这样的元件可被额外地冷却。
另外,第二部分120的出口125优选具有大于第一部分115的入口116或导入开口101的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中,当空气通过导入开口101被吹风机140吸入空气通道110时,不会在第一和第二部分115和120中滞留和产生压力,而是容易地通过,并经出口125排出。
因此,即使吸入空气通道110内的这部分空气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开口117和123之间的缝隙流入打印单元30内,也不会过多,因而不会导致来自定影辊61的加热器63的热被传递到如光导体44和显影部分47等的其它元件。
吹风机140将空气从导入开口101送入到空气通道110内。吹风机140设置在第一部分115中,位于导入开口101与空气通道110的第一部分115之间。吹风机140可包括形成有翼片的风扇141,用于通过导入开口101吸取空气,然后将空气送入空气通道110内从而使之在通道中流动。
如图4所示,风扇141的电机部分141a固装在固定板118上,该固定板118上形成有空气流动开口(未示出)。电机部分141a连接到由控制器(未示出)控制的风扇驱动电路(未示出)。
这里,尽管电机部分141a被示出和说明为与固定板118独立地形成并固装到其上,其也可构造成与固定板118一体形成的单个部分,并安装在第一部分115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冷却单元100由风扇141通过导入开口101吸入空气,使空气沿与定影辊61相邻设置的卡纸盖65纵向移动,然后将其排出到外部。因此,可防止多功能机1内以及其中例如光导体44和显影部分47等的元件的温度因从定影辊61的加热器63发出的热而过热和异常升高,使得元件可保持在合适的温度水平。从而,不仅可防止因多功能机1内及其内元件的温度异常升高而造成的多功能机1性能恶化,还可防止用户移除卡纸时因卡纸盖65被从加热器63发出的热加热而灼伤。
另外,本发明的冷却单元100不强制将空气送入扫描单元80内,或将扫描单元80内的空气送到其外部,而是使空气沿与定影辊61相邻设置的卡纸盖65纵向移动,然后使其经过扫描单元80的下部,即扫描器框架26的下表面26a排出到外部。由此,可防止扫描单元80内的温度因从定影辊61的加热器63发出的热和/或从排出到托盘或纸堆79的记录介质P发出的热滞留在堆叠件78与扫描器框架26的下表面之间而过热和异常升高,使得温度可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因此,可防止例如扫描模块82等的光学部分,例如CCD传感器97和CCD板98的电子部分,例如要求均匀度的齿条88的精密部分因扫描单元80温度的异常升高而变形等,从而防止扫描单元80的性能恶化。此外,本发明的冷却单元100的结构中没有用于将空气送到扫描单元80内或将扫描单元80内空气送到其外部的开口。因此,可防止灰尘等通过该开口吸入扫描单元80内,从而防止光学部分如扫描模块82被沾污而恶化扫描单元80的性能。
根据申请人的实验,在安装了本发明的冷却单元100的多功能机1中,连续排出记录介质26后,卡纸盖65、光导体44和扫描器框架26的下表面26a的温度分别为大约41℃、大约45℃和大约50℃,而在未安装本发明的冷却单元100的常规的多功能机中,上述温度分别为大约70℃、大约48℃和大约68℃。
以上,包括扫描单元80的具有复印功能的多功能机1被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具体应而举例说明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可以以如上所述相同的结构和原理应用于只具有打印单元30没有扫描单元的打印机(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中,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即冷却单元(未示出)构造成使得空气通道110的第二部分120的出口(未示出)不位于卡纸盖65的上表面67上,而是位于其朝向堆叠件78的前表面68和引导表面66上。
此外,尽管本发明的冷却装置被举例说明和描述成应用于包括由平台型扫描器形成的扫描单元80的多功能机1,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的冷却装置可应用于包括由与平台型扫描器不同的自动文档馈送型扫描器形成的扫描单元(未示出)的多功能机(未示出);包括既具有平台型扫描器又具有自动文档馈送型扫描器的扫描单元(未示出)的复印机或多功能机(未示出);或还具有传真功能的多功能机(未示出)。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的多功能机1的冷却单元100的操作。
首先,当从PC等发出打印命令时,控制器控制打印单元30的相应元件执行一系列成像处理以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并控制风扇驱动电路驱动风扇141。
因此,空气通过形成在第一侧盖12上的导入开口101被吸入安装在中间框架23中的空气通道110的第一部分115。然后,空气沿空气通道110的第一部分115和第二部分120移动。第二部分120与卡纸盖65一体形成。
这样,沿第二部分120流动的气流冷却将热从定影辊61的加热器63传递到卡纸盖65的元件。
另外,一部分空气通过第一部分115的第一连接开口117与第二部分120的第二连接开口123之间的缝隙流入打印单元30内,使得它可额外地冷却打印单元30中如光导体44和显影部分47等这样的元件。此时,由于导入开口101或第一部分115的入口116的横截面小于第二部分120的出口125的横截面,所以通过第一与第二连接开口117和123之间的缝隙流入打印单元30内的空气部分不会过多。因此,即使这部分空气流入打印单元30内,也不会导致从定影辊61的加热器63发出的热传送到如光导体44和显影部分47等这样的元件。
之后,形成在卡纸盖65的上表面67上的出口125将气流方向改变90°,并且空气朝向扫描器框架26的下表面26a被排出。
此时,由于第二叶片126安装在出口125中并倾斜45°,如图2和4所示,所以气流被导向接收所排出的记录介质P的堆叠件78。
因此,从定影辊61的加热器63和记录介质P发出的热连续地排出,滞留在堆叠件78与扫描器框架26的下表面26a之间,被从出口125排出的空气冷却,并与空气一起通过形成在前盖12上的排出开口12a排出到多功能机1的外部。
因此,扫描单元80不会被滞留在堆叠件78与扫描器框架26的下表面26a之间的热所加热,而是保持在合适的温度。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使空气沿与定影辊相邻设置的卡纸盖纵向移动,然后将其排出到外部。因此,可避免成像设备中及其内元件,如光导体和显影部分等的温度因从定影辊的热源发出的热而异常升高。因此,不仅可防止因成像设备中及其中元件的温度异常升高而造成的成像设备性能恶化,还可防止用户在移除卡纸期间因卡纸盖被从热源发出的热加热而被灼伤。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不将空气送入扫描单元或将扫描单元内的空气送到其外部,而是使空气沿与定影辊相邻设置的卡纸盖纵向移动,然后使其经过扫描单元的下部排出到外部。因此,可防止扫描单元内的温度因从定影辊的热源发出的热和/或从排出到纸堆的记录介质发出的热而过热和异常升高。因此,可防止光学部分、电子部分及精密部分因扫描单元温度的异常升高而变形,从而防止扫描单元的性能恶化。另外,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的结构中没有将空气送入扫描单元或将扫描单元内的空气送到其外部的开口。因此,可防止灰尘等被通过该开口吸入扫描单元内,从而防止光学部分被沾污而恶化扫描单元的性能。
尽管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代表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的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这些修改、变型及其等效物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冷却装置,所述成像设备具有外框架,该冷却装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外框架中的导入开口,用于将空气引入所述成像设备中;
与定影辊相邻设置并相对所述定影辊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空气通道,所述定影辊被其内的热源加热;
位于所述导入开口与所述空气通道之间的吹风机,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导入开口导入所述空气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导入开口形成在所述外框架的侧盖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
设置成将空气导向要被排出的记录介质的堆叠件的出口,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
出口,其首先将空气导向位于用于接收从所述成像设备排出的记录介质的托盘上方的扫描单元的下表面,然后将空气导向堆叠件,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空气通道的上表面处,并包括多个倾斜的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空气通道的上表面处,并包括多个倾斜的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中间框架处,其可枢转地支撑用于移除所述定影辊与加压辊之间的卡纸的卡纸盖,使得所述卡纸盖可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部分具有所述入口;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卡纸盖一体形成,并可在卡纸盖打开以移除卡纸时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该第二部分具有所述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中间框架处,其可枢转地支撑用于移除所述定影辊与加压辊之间的卡纸的卡纸盖,使得所述卡纸盖可打开或关闭,该第一部分具有所述入口;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卡纸盖一体形成,并可在卡纸盖打开以移除卡纸时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该第二部分具有所述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表面,用于减小形成在所述卡纸盖的上表面与下引导表面之间的空间,所述下引导表面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表面,用于减小形成在所述卡纸盖的上表面与下引导表面之间的空间,所述下引导表面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或所述导入开口的横截面。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或所述导入开口的横截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吹风机包括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吸入空气并将空气送入并使之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风扇。
14.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
具有外框架的主体;
熔合部分,其具有由热源加热的定影辊和将记录介质压向所述定影辊的加压辊;以及
防止成像设备内及其中元件的温度由于从所述热源发出的热而过热的冷却单元,
其中所述冷却单元包括:
形成在所述外框架中的导入开口,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成像设备中;
与定影辊相邻设置并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空气通道,所述定影辊被其内的热源加热;以及
设置在所述导入开口与所述空气通道之间的吹风机,用于将空气从所述导入开口送入所述空气通道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导入开口形成在所述外框架的侧盖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
将空气导向记录介质所排至的托盘的出口,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
与所述导入开口相对设置的入口,用于吸入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导入的空气;以及
出口,其首先将空气导向位于记录介质所排至的托盘上方的扫描单元的下表面,然后将空气导向堆叠件,所述出口具有与所述入口不同的气流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空气通道的上表面处,并包括多个倾斜的叶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空气通道的上表面处,并包括多个倾斜的叶片。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进一步包括卡纸盖,用于移除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之间的卡纸,所述卡纸盖可枢转地安装在中间框架上,以敞开或关闭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之间的夹挤区,
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安装在所述中间框架上并具有所述入口的第一部分,以及在卡纸盖打开以移除卡纸时可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并具有所述出口的第二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进一步包括卡纸盖,用于移除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之间的卡纸,所述卡纸盖可枢转地安装在中间框架上,以敞开或关闭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之间的夹挤区,
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安装在所述中间框架上并具有所述入口的第一部分,以及在卡纸盖打开以移除卡纸时可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并具有所述出口的第二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表面,用于封闭由所述卡纸盖的上表面与下引导表面形成的空间,所述下引导表面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一表面,用于封闭由所述卡纸盖的上表面与下引导表面形成的空间,所述下引导表面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或所述导入开口的横截面。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入口或所述导入开口的横截面。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吹风机包括通过所述导入开口吸取空气并将空气送入并使之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风扇。
CNA2006101494273A 2005-11-18 2006-11-20 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Pending CN19674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10954/05 2005-11-18
KR1020050110954A KR100793953B1 (ko) 2005-11-18 2005-11-18 냉각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7411A true CN1967411A (zh) 2007-05-23

Family

ID=38053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494273A Pending CN1967411A (zh) 2005-11-18 2006-11-20 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03050B2 (zh)
KR (1) KR100793953B1 (zh)
CN (1) CN196741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390B (zh) * 2008-07-02 2011-12-0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516254A (zh) * 2013-09-30 2015-04-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5700317A (zh) * 2014-11-28 2016-06-22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排风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24025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947312B2 (en) 2020-10-14 2024-04-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oling structure for regulation blade of developing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4028B2 (ja) * 2008-04-25 2012-08-22 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196255B2 (ja) * 2008-08-11 2013-05-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導風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94269B1 (ko) * 2008-10-23 2009-04-21 동아항업주식회사 항공사진 도화기에서 항공사진 캐리어의 온도를 조절하는 방법
KR20110115437A (ko) * 2010-04-15 2011-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KR20130084091A (ko) 2012-01-16 2013-07-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US8862017B2 (en) * 2012-01-25 2014-10-14 Xerox Corporation Use of an acoustic cavity to reduce acoustic noise from a centrifugal blower
JP5929380B2 (ja) * 2012-03-21 2016-06-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43857B2 (ja) * 2012-05-01 2016-07-05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66291B2 (ja) * 2014-12-12 2019-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筐体構造、電子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4199B2 (ja) * 2015-10-28 2019-07-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排気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10761B2 (ja) * 2016-06-21 2021-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9234A (ja) * 2016-09-23 2018-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中継搬送装置
JP2018124360A (ja) * 2017-01-31 2018-08-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64852B2 (ja) * 2017-11-30 2022-05-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39329B2 (ja) * 2018-02-28 2022-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114293B2 (ja) * 2018-03-26 202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39689B2 (ja) * 2018-05-29 2022-09-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20210009518A (ko) * 2019-07-17 2021-01-27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화상형성장치의 냉각 및 공기 정화 구조
JP7417189B2 (ja) * 2020-01-24 2024-0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18972A (ja) * 2020-07-16 2022-01-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用送風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19291A (ja) * 2020-07-17 2022-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21850A (nl) * 1973-11-12 1975-05-05 Elektrofotografisch kopieerapparaat
JPH0715601B2 (ja) 1985-03-20 1995-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電装置
US5047798A (en) * 1988-12-16 1991-09-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fixing unit having gas purification means
JPH03146971A (ja) * 1989-11-02 1991-06-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749039A (en) * 1996-11-19 1998-05-05 Xerox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air plenum
JPH11231760A (ja) 1998-02-13 1999-08-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563970B2 (ja) * 1998-07-27 2004-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98855A (ja) * 1998-09-24 2000-04-0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259871B1 (en) * 1998-11-02 2001-07-10 Xerox Corporation Paper cooling system
JP3597410B2 (ja) * 1999-03-12 2004-12-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JP4593700B2 (ja) * 1999-07-19 2010-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12188A (ja) * 2000-02-24 2001-11-09 Ricoh Co Ltd 排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3567868B2 (ja) * 2000-08-21 2004-09-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写真装置
US6438339B1 (en) * 2000-12-18 2002-08-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blower to cool a scanning unit
US6510299B2 (en) * 2001-01-03 2003-01-2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cooling air to a cooler section in a fusing device
JP4542729B2 (ja) * 2001-09-17 2010-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EP1474727B1 (en) * 2002-02-13 2013-06-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heat exhausting means
JP2004004574A (ja) * 2002-03-29 2004-01-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62117A (ja) * 2003-03-03 2004-09-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40988A (ja) 2003-05-13 2004-12-0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110694B2 (en) * 2003-05-23 2006-09-19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cooling the interio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80480B2 (ja) 2004-12-28 2008-04-23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390B (zh) * 2008-07-02 2011-12-07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516254A (zh) * 2013-09-30 2015-04-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516254B (zh) * 2013-09-30 2019-03-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5700317A (zh) * 2014-11-28 2016-06-22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排风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700317B (zh) * 2014-11-28 2019-08-27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排风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24025A (zh) * 2018-12-13 202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24025B (zh) * 2018-12-13 2023-01-31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947312B2 (en) 2020-10-14 2024-04-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oling structure for regulation blade of develop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93953B1 (ko) 2008-01-16
US7603050B2 (en) 2009-10-13
US20070116489A1 (en) 2007-05-24
KR20070095529A (ko) 2007-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7411A (zh) 冷却装置及具有该冷却装置的成像设备
CN2694323Y (zh) 成像装置
CN101075108A (zh) 成像装置
US974294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642211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使用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91605A (zh) 原稿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63765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定影机构部的控制方法
EP2680089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847731Y (zh) 成像装置的图像阅读器
CN1766761A (zh) 图像生成装置的臭氧排气结构
CN1920680A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2762188Y (zh) 光学扫描装置及使用它的成像装置
CN1749879A (zh) 成像装置
US682587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ventilating device
US93232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83797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3344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083115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exhaust duct leading air inside apparatus body to exterior
EP2634647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497371A (zh) 图象形成系统和图象形成装置
JP2008203552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75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4697A (ja) 電子写真方式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15460A (ja)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22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