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6125A - 图像处理设备和读取设备及控制方法、异物位置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和读取设备及控制方法、异物位置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6125A
CN1946125A CN200610140449.3A CN200610140449A CN1946125A CN 1946125 A CN1946125 A CN 1946125A CN 200610140449 A CN200610140449 A CN 200610140449A CN 1946125 A CN1946125 A CN 1946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ign matter
original copy
light
im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04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8546C (zh
Inventor
龟井正文
福坂哲郎
富樫和宽
石户胜宏
征矢崇
牧野裕一
二川次郎
武田昌平
若原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946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6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85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854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3Read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8Scann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47Methods therefor using an image not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5Methods therefor in service, i.e.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63Methods therefor 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apparatus itself, e.g. self-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74Indicating or reporting
    • H04N1/00076Indicating or reporting lo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ading apparatus, e.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2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for displaying or indicating, e.g. a condition or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09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contamination from dust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98User interven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lacing documents, responding to an ala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和读取设备及控制方法、异物位置显示方法。该图像读取设备通过接收并光电转换从原稿反射的光来获取图像的读取信号。基于用于接收从原稿反射的光的光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反射光来检测原稿台上的异物的位置。当检测到异物时,照明单元选择性地照明检测到异物的位置。此外,还显示提示清扫所述异物的消息。还提供一种显示异物位置的方法。从而,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可帮助用户清扫原稿台上的灰尘或脏物等异物。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和读取设备及控制方法、异物位置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显示异物位置的方法,尤其涉及提供给用户的辅助,从而通过清楚地示出异物在实际机器中的位置来实现消除原稿送进型图像读取系统中作为线状图像的起因的、在原稿和读取装置之间的光路上的异物。
背景技术
以往,安装有自动原稿送进器(auto document feeder,ADF)的图像读取设备是已知的。这种图像读取设备设置有“送进原稿读取模式”,该模式用于在用于向原稿发射光并扫描从原稿反射的光的光学扫描单元停止在预定的原稿读取位置的同时通过自动原稿送进器以恒定的速度一张接一张地移动原稿来读取原稿。在该“送进原稿读取模式”中,由于原稿只需简单地在恒定的方向上移动,所以有这样的优点:与连续读取大量原稿的情况中的光学扫描单元的扫描操作相比较,从一原稿的读取到另一原稿的读取所经过的时间较短。
然而,在该“送进原稿读取模式”中,有如下问题:如果灰尘或脏物附着到原稿台的原稿读取位置,则在与该灰尘或脏物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处,沿副扫描方向在读取图像上出现黑线状图像。相应地,作为解决出现黑线状图像的问题的方法,已经提出了如下方法。
现有技术例子1
设置用于检测可由原稿台上的灰尘或脏物引起的黑线状图像的出现的单元。通过转动用于自动原稿送进的送进带同时进行无原稿读取,基于从原稿台上的原稿送进位置处的无原稿区域读取的图像来执行灰尘检测。如果判断出有灰尘或脏物附着,则执行提示清扫原稿台的显示,或者将原稿读取位置改变到没有灰尘或脏物的位置(见JPA 2001-144901)。
现有技术例子2
设置用于检测可由原稿台上的灰尘或脏物引起的黑线状图像的出现的单元。通过转动用于自动原稿送进的送进带同时进行无原稿读取,基于从原稿台上的原稿送进位置处的无原稿区域读取的图像执行灰尘检测。如果判断出有灰尘或脏物附着,则将模式从“送进原稿读取模式”切换到通过移动光学系统来读取固定原稿的“固定原稿读取模式”(见JPA 2002-185705)。
现有技术例子3
设置用于检测可由原稿台上的灰尘或脏物引起的黑线状图像的出现的单元,使得执行从读取的图像中检测灰尘。如果判断出有灰尘或脏物附着,则根据灰尘或脏物的宽度使用邻接灰尘或脏物的多个像素的值对所读取的图像中对应于检测到灰尘或脏物的部分的像素值进行插值(见JPA 2002-77584)。
现有技术例子4
设置用于检测可由原稿台上的灰尘或脏物引起的黑线状图像的出现的单元。如果判断出有灰尘或脏物附着,则自动转动清扫辊,使得自动清扫原稿台的表面(见JPA 2002-368963)。
现有技术例子5
设置用于检测可由原稿台上的灰尘或脏物导致出现的黑线状图像的位置的单元,使得根据所读取的图像执行灰尘位置的检测。如果判断出有灰尘或脏物附着,则校正所读取的图像上检测到灰尘或脏物的位置处的像素,并将校正后的像素的位置显示在操作单元或转印纸上,以通知用户原稿信息已经被改变并警告用户检查是否出现问题(见JPA 2002-368932)。
然而,在JPA 2001-144901中,尽管可以自动移动读取位置,但是如果在全部读取位置都附着有灰尘或脏物,则需要用户清扫原稿台。
在JPA 2002-185705中,尽管可以将模式切换到“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但是读取生产率降低了,并且该技术只能在带送进系统的结构中实现。
在JPA 2002-77584中,尽管可以对图像进行插值,但是这只能通过用从周围像素估计的数据替换数据来实现,并且不可能获得与正确读取原稿的情况中获得的图像信息相同的图像信息。因此,不能完全改善异常图像的原因。
在JAP 2002-368963中,尽管可以自动清扫原稿台的表面,但是根据灰尘或脏物的类型不可能彻底清扫该表面。
在JPA 2002-368932中,尽管可以将灰尘或脏物的位置显示在操作单元或转印纸上以将其通知给用户,但是用户难以从操作单元上的位置显示确认灰尘或脏物的具体位置,并且对用户来说,在转印纸上的位置显示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如上所述,为了完全去除由灰尘或脏物引起的线状图像,最有效的是让用户清扫原稿台。然而,在现有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由于难以发现附着到原稿台的灰尘或脏物,因此也难以确认灰尘或脏物附着在哪里,或者是否已通过清扫去除了灰尘或脏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助于用户清扫原稿台上的灰尘或脏物的图像读取设备,以及用于该设备的显示异物位置的方法。
本发明旨在完全消除无用的打印输出,例如具有线状图像的打印输出,提供一种可以将引起线状图像的异物的位置显示在实际机器上,使得可以在图像形成之前确实去除线状图像的起因的配置。即,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设备:如果在原稿送进之前或者在所送进的原稿之间检测到线状图像的起因,则该设备停止原稿送进,在操作面板上提示用户消除该起因,并使用原稿照明单元将引起线状图像的异物的位置清楚地显示给用户。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用于通过接收并光电转换从原稿反射的光来获取图像的读取信号,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照明单元,其具有用于照明原稿的多个发光元件;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光;异物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反射光检测异物在原稿台上的位置;以及照明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照明单元的所述发光元件以选择性地照明所述异物检测单元检测到异物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照明单元,其具有用于照明原稿的多个发光元件;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光;异物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反射光检测异物在原稿台上的位置;以及照明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照明单元的所述发光元件以选择性地照明所述异物检测单元检测到异物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图像读取设备的方法,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用于通过接收并光电转换从原稿反射的光来获取图像的读取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异物检测步骤,其基于用于接收从原稿反射的光的光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反射光检测原稿台上的异物的位置;以及照明控制步骤,其当在所述异物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异物时,控制用于照明原稿的照明单元以选择性地照明检测到异物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图像读取设备中显示异物位置的方法,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用于通过接收并光电转换从原稿反射的光来获取图像的读取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用于接收由照明单元照明的并从原稿反射的光的光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反射光来检测原稿台上的异物的位置;以及显示步骤,其关于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位置,选择性地显示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位置。
本发明旨在完全消除线状图像等无用的打印输出,提供一种可以将线状图像的起因的位置显示在实际机器上,使得可以在图像形成之前确实去除线状图像的起因的配置。
也就是说,通过用原稿照明单元照明原稿读取设备上实际附着异物的确切位置,可以获得准确示出异物位置的效果,通过从设备内部发射光可以获得便于确认异物的效果。因此,可以使清扫和去除异物的工作在短时间内执行。
此外,当点亮原稿照明单元使得容易看见异物时,除了用于异物附着区域的发光元件以外的发光元件不被点亮。从而,用户可以安全地执行清扫工作而不会被过度地照射到眼睛。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是很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B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存储器(ROM,内部RAM,外部RAM或EEPROM)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2是用于比较图像读取设备以示出由于原稿送进器结构的不同导致的扫描位置的不同的比较图;
图3是说明辊送进型原稿送进器或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原稿送进控制的图;
图4是说明在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情况中由异物引起的线状图像的形成的图;
图5是示出以往执行的清扫异物的情况的图;
图6是说明基于从原稿送进器连续送进的原稿之间的带读取的值来检测异物的方法的图;
图7是说明示出本实施例的异物位置的方法的图;
图8A~8C是安装有辊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的控制流程图;
图9A~9D是安装有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图像读取设备中的控制流程图;
图10A~10B是板清扫模式的控制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异物检测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12是说明校正由异物引起的缺陷像素的方法的图;
图13是说明在异物清扫模式中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消息和软键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实施例的原稿照明单元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说明本实施例的异物位置照明单元的点亮控制的一些例子的图;以及
图16是说明分别点亮构成本实施例的原稿照明单元的发光元件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可以是独立设备,或者是结合了例如复印机、传真机或其它多功能机等其它功能的设备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结构的例子
图1A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首先,附图标记101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信号处理单元112(其用作本实施例的图11中的异物检测单元)以及灯控制单元109。CPU 107用作图像读取设备的处理单元。在该设备的工作期间产生的状况等被临时存储在内部RAM 111或外部RAM 123中。图像读取设备的主程序存储在ROM 124中。
近来,经常由闪速存储器等半导体存储器来配置可重写程序的ROM。在过渡到廉价的掩模型ROM(mask ROOM)之前提高软件稳定性的时期,经常使用闪速存储器。EEPROM 122是备份存储器,其是用于备份当断电时不应该被擦除的设备工作模式和在工厂的调试结果等设置内容等的存储器(存储装置)。
假设ASIC作为信号处理单元112,并且信号处理单元112被配置成使得几乎将本实施例的全部处理单元都集成在其中。尽管包括许多详细的处理,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该ASIC的配置被简单地示出。脉冲生成单元114是用于生成驱动时钟的单元,该驱动时钟用于CCD等光电转换元件115(以下称作CCD)、ASIC内的处理时钟(未示出)、原稿读取设备内的同步信号(未示出)等。当从脉冲生成单元114输出的CCD驱动脉冲和用于A/D转换单元116的转换时钟(未示出)被提供到图像读取单元102时,来自CCD 115的模拟输出经由A/D转换单元116被转换为数字信号(视频信号)。
在该图像读取设备中,黑信号电平和白信号电平被设置在该设备内。在本实施例中,由图像处理单元117执行包括读取电平、光源(原稿照明单元)103的光分布不均匀、以及CCD 115的灵敏度不均匀等的校正的调节。由图像处理单元117处理的视频信号(原稿图像信号或者原稿之间的送进带和送进辊等转动体的浓度信号)被发送到由具有多行的行存储器(line memory)配置的存储单元118。
异物判断单元119基于存储单元118中的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异物,并经由地址/数据总线125将判断结果126返回到CPU 107,如虚线箭头所示。同时,存储检测到的异物在CCD 115上的像素位置,并计算异物在原稿台上的位置(未示出的)。将每一个结果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本例子中的EEPROM 122)中。
下面说明将异物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理由。在通过执行图像处理来代替清扫操作从而避免对图像读取设备的作业中检测到的异物执行清扫操作的情况中,或者在默认模式被设置为避免清扫操作的避免模式期间执行作业的情况中,在执行作业的过程中检测到的异物信息会因图像读取设备电源的断开/接通而被擦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始终执行用于防止出现由异物导致的异常图像(线状图像)的清扫辅助功能的配置,需要在电源断开/接通之后能够基于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的异物信息显示异物位置。
有多种由异物判断单元119使用的判断标准。在本例子中,通过与沿主扫描方向从有效图像区域获得的图像信号的平均值或者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来执行异物检测,从而可以在例如连续送进的原稿之间的间隔等短时间内检测异物。当异物判断单元119检测到异物时,由图像校正单元120基于检测到异物的位置附近的像素的数据执行线性插值。沿箭头121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未示出的)打印机设备。如果未检测到异物,则对图像校正单元120设置“通过”,并且图像数据通过图像校正单元120并输出到打印机设备而不进行图像校正。
附图标记108和113分别表示CPU和ASIC的振荡器。光学马达/控制电路130表示用于扫描放置在(未示出的)原稿台上的原稿的、包括光源103、(未示出的)光学马达以及(未示出的)光学马达驱动器的原稿照明单元(未示出)。光源103由形成为阵列的LED发光元件构成,以便于在一定程度上具体控制向异物(灰尘或脏物、或者划痕)附着位置的发射(照明控制),该异物为沿副扫描方向的线状图像的起因。由灯控制单元109执行发光元件的接通/断开控制。灯控制单元109被配置成用于使用发光元件选择单元110对每个发光元件设置“点亮”或“不点亮”的控制单元。稍后将参考图14、15和16说明对发光元件的“点亮”和“不点亮”控制以及发光元件选择单元110。
在异物位置照明模式中,对光源103的控制与DF(原稿送进器)打开/关闭SW 106同步。在检测到异物后,当原稿送进器104打开时启动对照明异物位置的控制(与所述打开状态同步)。通过使用包括在CPU 107中的计时器,灯控制单元109具有点亮时间控制功能。灯控制单元109通过监视在清扫异物的过程中灯被连续点亮的时间并控制在过了预定的时间后将灯熄灭,来起到防止着火和冒烟等事故的安全机构的作用。有各种类型的原稿送进器104。在本例子中,稍后将对具有辊送进机构的原稿送进器和具有带送进机构的另一原稿送进器的例子进行说明,二者都能处理双面原稿。
重要之处在于,在开始读取原稿之前,可能在通过转动原稿送进带或者转动原稿送进辊来检测异物上花费许多时间,但是在已经开始了送进原稿读取(通过相对移动原稿进行扫描的读取方法)的作业期间,需要在所送进的原稿之间的间隔检测异物。因此,需要在原稿送进器侧提供用于确定原稿类型(原稿尺寸)的原稿尺寸检测单元。在根据原稿尺寸的原稿送进完成信号和在原稿送进器侧生成的原稿图像前端信号之间的间隔内,通过控制异物判断单元119执行异物检测。
当检测到异物时,将异物检测信息和提示清扫异物的消息显示在设置在操作面板105上的显示单元(如液晶面板)128上。触摸面板(未示出)和输入单元129也设置在显示单元128上以设置该设备的模式或者控制异物位置照明单元的点亮/熄灭。通过显示控制单元127将显示内容发送到显示单元128并显示在显示单元128上。
图1B是示出图1A中的存储器(包括ROM 124、EEPROM122、内部RAM 111和外部RAM 123)的结构的例子的图。在图1B中,只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紧密相关的存储区域,其它用途的区域没有示出。
附图标记124a表示用于控制图像读取设备或者包括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处理设备(系统)的系统程序。该系统程序可以执行对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集中控制。可选择地,该系统程序可以控制图像读取设备,可提供单独的系统程序用于图像形成设备或图像处理设备(系统),使得可以执行分布处理。附图标记124b表示图像处理控制程序,用于控制包括由图像读取设备进行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例如,半色调处理和色彩处理)。附图标记124c表示用于控制图像形成的图像输出控制程序。
以下说明的程序也存储在ROM 124中。附图标记124d表示用于控制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读取控制程序,该图像读取控制程序包括以下说明的图8A至8C和图9A至9D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程序。附图标记124e表示由图像读取控制程序124d使用的、用于检测异物及其位置的异物检测模块。附图标记124f表示点亮位置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点亮照明异物位置用的灯的位置。附图标记124g表示在用户指示执行异物清扫时使用的异物清扫模块,其对应于下述图10A和10B的流程图。附图标记124h表示异物数据校正模块,其用于在不清扫异物而执行读取的情况下校正从异物区域读取的数据。附图标记124i表示消息显示/指令输入模块,其用于在显示单元128上向用户显示消息并由用户从输入单元129输入指令。所述程序可以从(未示出的)外部存储介质加载到RAM 123的程序加载区域123g,然后由CPU 107来执行。
以下要保持的数据即使当断电时也存储在EEPROM 122中。附图标记122a表示读取模式标志,其表示图像读取设备应该在送进原稿读取模式下还是应该在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下工作。附图标记122b表示清扫模式标志,其表示用户是否已经给出了清扫异物的指令。附图标记122c表示异物清扫优先模式标志,其用于表示在检测到异物的情况下,是异物清扫优先还是图像读取优先于清扫。附图标记122d表示图像校正模式标志,其用于表示是否应该校正从异物区域读取的数据。
附图标记122e表示超时时间表,其用于确定上述程序中的超时。附图标记122f表示消息格式,其用于存储将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28上的消息的格式(例如,见图13)。附图标记122g表示异物检测标志,当检测到异物时,该标志为ON,当完成了异物清扫时,该标志为OFF。附图标记122h表示异物位置信息,检测到的异物位置将被存储在该信息中。附图标记122i表示发光位置信息,用于将异物位置通知给用户而接通的发光元件的位置被存储在该信息中。附图标记122j表示灯点亮时间信息,在用于将异物位置通知给用户的发光元件被点亮期间所经过的时间段被存储在该信息中。
以下数据和参数在执行上述程序期间被临时存储在RAM 123或111中。附图标记123a表示原稿送进器打开/关闭标志,其用于存储原稿送进器(图2中的原稿送进器210或202)是打开的还是关闭的。附图标记123b表示原稿有/无标志,其用于存储原稿是否存在于原稿送进器中。附图标记123c表示按下复制按钮的次数,其存储在不执行异物清扫的情况下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的次数。附图标记123d表示显示消息,其用于存储基于消息格式122f实际显示的消息。附图标记123e表示用于计数超时的超时计数器。
RAM 123还被用作图像数据存储区域123f和程序加载区域123g。
下面将基于上述设备结构依次说明本发明所处理的现象以及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硬件配置和控制配置。
原稿送进器的例子
图2是示出说明送进原稿读取的结构和位置随原稿送进器的类型而变化的例子的图。
在图2中,“A”示出了安装有辊送进型原稿读取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类似地,在图2中,“B”示出了安装有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观。在图2的“A”中,辊送进型原稿送进器201在图像读取设备侧上设置有送进原稿读取玻璃204。在可通过送进原稿读取玻璃204读取辊表面203的位置处设置有光照明单元、镜台单元(未示出)、聚光透镜(未示出)、CCD 115等。
将参考图3的“A”简要说明辊送进型原稿读取设备的原稿送进的例子。
当原稿被放置在原稿装载盘301上时,原稿有/无检测传感器325检测到原稿被装载。通过按下图3的“C”所示的操作面板335上的复制按钮337来开始原稿送进。附图标记338表示用于设置复制份数的数字键盘,附图标记336表示显示单元。
随着送进的开始,所装载的原稿被送进辊302以不引起送进重叠原稿的方式从原稿顶部顺序送进。原稿沿着附图标记306表示的路线通过送进路径。然后,原稿被辊(送进辅助辊)303引导到与送进辊304相对的原稿扫描位置326。从原稿反射的图像的光被光学读取系统328反射三次。光学读取系统328由安装有LED阵列等原稿照明单元(未示出)和第一镜的第一镜台单元312和安装有第二镜和第三镜的第二镜台单元(未示出)来配置。图像的光被引导到聚光透镜(图像形成透镜),然后在CCD 115上形成图像。也就是说,利用光学读取系统328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图像(视频信号)。
附图标记329表示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板。在辊送进型图像读取设备的情况下,第一镜台单元312被移动到送进原稿读取玻璃305下面的位置,在送进辊304和送进原稿读取玻璃305之间以恒定速度送进的原稿的表面被扫描。扫描后的原稿沿着附图标记307表示的送进路线被运送并装载到原稿排出单元309。在双面原稿的情况中,反转辊310连同由反转辊310夹持的原稿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原稿被再一次沿着由附图标记308表示的送进路线送到送进路径。附图标记311表示保持在始终向送进路径307施加轻微压力的条件下的活舌挡。通过向上按下活舌挡311来传送从送进路径307送进的原稿。相反,当沿着路线308再一次将原稿传送到送进路径时,由活舌挡311支持原稿使得原稿不向后移动。通过以这种方式执行原稿送进,可以通过送进原稿扫描读取原稿的双面图像。
然而,在此处示出的例子中,在单面读取的情况下,面朝上放置的原稿被面朝下排出。另一方面,在双面原稿的情况下,原稿被面朝上排出并被顺序装载,因此,原稿的顺序与它们被放置时的不同。在本例子中,只示出了双面读取的例子,但省略了对有关原稿顺序的控制和配置的说明。如果原稿再次通过反转路径,则它们被面朝下排出。附图标记327表示用于检测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的开关。尽管没有被示出,它通常被配置成基于利用原稿送进器的关闭操作被按压的杆与例如光电遮断器等光学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数字地检测(利用二值数据)打开/关闭状态。
接下来,对安装有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原稿送进方法进行说明。图2的“B”示出该设备。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202使用送进带205将原稿送进器上的原稿装载单元中的原稿送进到图像读取设备的原稿台208上。该类型的原稿送进器的特征在于能够在用于送进原稿读取的原稿送进与用于固定原稿读取的原稿送进之间进行切换,在固定原稿读取中,原稿被固定在原稿台上并且通过控制第一镜台单元206以恒定速度移动来执行原稿扫描。即,由于在这种类型中不必提供专用于读取送进原稿的原稿读取玻璃204,所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原稿读取设备的宽度可以被缩小。
下面参考图3的“B”对使用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原稿送进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当原稿被放置在原稿装载盘313上时,原稿有/无检测传感器330检测到原稿被装载。通过按下图3的“C”所示的操作面板335上的复制按钮337来开始原稿送进。随着送进的开始,所装载的原稿被送进辊314以不引起送进重叠原稿的方式从原稿顶部顺序送进。原稿沿着附图标记316表示的路线通过送进路径。然后,原稿被送进带317引导到原稿扫描位置332。附图标记318表示安装有LED阵列等原稿照明单元(未示出)的第一镜台单元,从原稿反射的光被反射三次并经由图像形成透镜(聚光透镜)作为光学图像被CCD 115读取。也就是说,利用光学读取系统333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图像(视频信号)。
附图标记334表示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板。在带送进型图像读取设备的情况下,第一镜台单元318被移动到低于原稿台339的位置处的送进原稿读取位置332,在送进带317和原稿台339之间以恒定速度送进的原稿的表面被扫描。在对原稿后端的扫描完成后,送进带317继续转动。原稿沿着附图标记321表示的路线被送进带317送进并载入原稿排出单元322。此处,如果原稿是双面原稿,则在原稿的后端通过第一镜台单元318所在的原稿扫描位置后,送进带317立即反向转动以向后移动原稿。向后传送的原稿沿着附图标记319所表示的路线被跳台(jump table)324和活舌挡323传送到反转路径。然后,由辊(送进辅助辊)315送进的原稿在反转路径上沿着路线320被引导到送进带317,并以恒定速度送进到原稿扫描位置332。
然而,在此处示出的例子中,在单面读取的情况下,面朝上放置的原稿被面朝下排出。另一方面,在双面原稿的情况下,原稿被面朝上排出并被顺序装载,因此,原稿的顺序与它们被放置时的不同。在本例子中,仅示出了双面读取的例子,并省略了对关于原稿顺序的控制和配置的说明。如果原稿再次通过反转路径,则它们被面朝下排出。
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操作例子
接下来,关于以往在原稿送进型(送进原稿读取型)扫描方法中出现的线状图像的问题,将参照图4和图5对线状图像的出现和用于执行清除所出现的线状图像的工作的方法进行说明。
出现线状图像的例子
在图4中,附图标记401表示图像读取设备,附图标记402表示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设备)。由未示出的原稿送进器在箭头405的方向上送进原稿(404和404′)。在图像读取设备的扫描位置403处扫描送进的原稿。如果在扫描位置403处示出的扫描线上存在异物,则在箭头407的方向上从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打印输出图像406上形成线状图像408。作为线状图像408的起因,在图像读取设备侧上,附着在送进原稿读取位置处的纸屑、铅笔铅粉末、修改液和胶水等起因是可以想到的,而在图像形成设备侧上,在所发射的激光光路上附着到盖板玻璃的空气颗粒物等起因是可以想到的。
在本例子中,将参照图5对在前者起因的情况下执行的传统原稿台清扫工作进行说明。
在图5中,附图标记501表示图像读取设备,附图标记502表示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设备)。通常,用户基于图4所示的线状图像408来预测原稿读取设备上的异物附着区域505。附着区域505位于送进原稿读取位置。然而,由于通常在原稿读取的操作期间原稿读取单元停止在送进原稿读取位置,所以用户也可以预测到附着区域505的位置。在有些型号中,送进原稿读取位置可能是第一镜台单元的初始位置。由于辊送进型原稿读取设备局限于使用送进原稿读取玻璃,所以预测相对容易。
如原稿台上的异物的放大图506所示,异物很小以至于难以从视觉上检查,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异物对应于由附图标记507表示的大约一个像素。因此,将具有线状图像的样品406放置在原稿台上,并基于沿着线状图像408的异物位置504和送进原稿读取位置503对所预测到的异物附着区域505进行清扫。然而,由于该预测到的区域相对较大,并且难以看见异物(难以从视觉上检查),因此成功去除异物的确定程度很低,并经常需要重复原稿台的清扫和图像检查。
清除线状图像的例子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短时间内执行原稿台表面清扫的配置和控制方法是通过以下各点来实现的:
(1)在开始原稿送进之前和在连续原稿送进期间的原稿之间的间隔执行异物检查;
(2)通过使清扫异物优先并向用户清楚地示出异物位置来提高清扫的准确性;
(3)通过点亮背光来增加异物的可见性;
(4)在不打印出线状图像输出的情况下检查清扫状况;
(5)尽可能避免使用例如图像校正处理等处理原稿图像的处理;以及
(6)当已经处理了原稿图像时在完成作业之后提示清扫原稿台。
图6示出在本实施例的原稿读取作业期间检查异物的定时。图6中的“A”、“B”和“C”表示根据经过的时间在原稿读取设备中原稿送进的状况。
在图6中,“A”示出正在读取在箭头602的方向上送进的原稿601上的图像。正在读取时间1(603)处的图像区域。在图6中,“B”示出当对图6的“A”中正在读取的原稿601的读取已经完成时的时间2(604)。此时,如图6的“D”所示,从原稿送进器侧输出原稿送进完成信号612。在图6中,“C”示出当在方向605上送进下一个原稿607并且已经读取该原稿的图像前端时的时间3(606)。在读取送进原稿的情况中,从原稿送进器侧输出图像前端信号613。
从图6的“D”中的原稿送进完成信号612和图像前端信号613生成原稿纸张间隔信号614(它们可通过JK触发电路等简单的逻辑电路来生成)。该间隔对应于图6的“B”所示的原稿601和原稿607之间的纸张间隔611。
原稿送进期间的异物检测处理判断和执行以下操作:
(1)在原稿纸张间隔611执行该处理并停止该设备以执行清扫;
(2)切换到固定原稿读取模式;或者
(3)切换到图像校正模式的原稿读取,并在完成该作业后提示清扫原稿台上的异物。
在图6中,“E”示出在原稿纸张间隔611没有检测到异物的读取状况608和在异物检测位置610检测到异物的读取状况609。此外,尽管未示出,在作业开始之前在原稿送进器中放置原稿时执行的异物检测期间,根据从带和辊读取的值类似地执行异物检测。
图7是示出基于图6所示的异物检测结果的本实施例的操作状况的图。将对假设异物检测已经结束时的异物显示单元的操作进行说明。
当检测到异物时,在显示单元711上显示提示清扫原稿台上示出异物的区域的消息。还显示能够输入和设置原稿读取模式、优先条件等的软键(未示出)。此处所述的原稿读取模式意味对原稿读取的设置,即,对送进原稿读取模式或固定原稿读取模式的设置,以及关于是否要执行线状图像校正处理的设置。所述优先条件用于选择是生产率优先还是图像质量优先。通过预先设置这些条件,例如,在即使需要原稿校正也要求无线状图像的图像的情况下,当检测到异物时,可以考虑到图像质量优先而自动将读取模式从送进原稿读取模式切换到固定原稿读取模式。
当看见清扫消息时,(未示出的)用户打开原稿送进器701以执行清扫工作。当原稿送进器被打开时,压板检测杆710处于断开状态。图像读取设备707识别出原稿送进器被打开,从构成原稿照明单元709的多个发光元件中选择最佳发光元件,并控制对在原稿读取位置703上附着到原稿台708的异物704周围的异物位置705的照明。附图标记706表示原稿台上异物位置的放大显示。附图标记702表示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设备)。
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处理过程的例子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原稿送进器的类型(辊送进型和带送进型)对操作的控制不同。将根据图8A~8C和图9A~9D中的流程图说明图像读取设备的操作过程的例子。
辊送进型情况中的过程的例子:图8A~8C
安装有辊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图像读取设备可以由图2的“A”所示类型的设备来表示。对于该设备的构成,将参考图3的“A”,并且根据需要将利用参考图3的“A”的说明来补充下面对流程图的说明。在作为初始状态的原稿送进器被关闭时控制开始。
如果在执行前一个作业时在(未示出的)原稿台上检测到异物,但是用户忽略了异物的去除(清扫),那么在该控制开始的状态下,基于存储在RAM 123或EEPROM 122中的异物数据,在显示单元207上显示检测到异物的消息和提示清扫的消息以通知用户(S802)。在此状态中的板清扫模式的流程图被示出在图10A和10B中,稍后将对其进行说明。
下面假定在前一作业期间没有检测到异物,从步骤S803开始进行说明。当(未示出的)用户将原稿放置在原稿送进器的原稿装载盘301上时,原稿送进器上的原稿有/无检测传感器325检测原稿的有/无(S805)。也就是说,利用原稿被放置在原稿送进器中这一事实作为触发,开始图像读取设备的实际控制。然而,尽管在图8A所示流程图中将原稿的放置用作触发,但是通过使用复制按钮作为触发也可执行相同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当复制按钮被按下时检测原稿的有/无,然后开始异物检测处理(与复制按钮同步的流程将会更简单)。
在此情况下,如果立即移去原稿,则对原稿送进器上原稿301有/无的判断(S805)结果为“否”,该作业结束。如果在步骤S805原稿被放置,则判断出原稿存在,并且序列前进到对复制按钮337是否已经被按下进行判断(S806)。如果在步骤S806判断出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则序列前进到超时判断(S807)。如果在原稿被放置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按下复制按钮,则执行超时操作以使图像读取设备转变到待机状态,该控制流程结束。
如果判断出没有检测到超时,则判断这是否为第一次复制按钮等待例程(S862)。如果它是第二次或以上,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805。因此,上述流程被重复,直到在步骤S805判断出原稿存在之后在步骤S806检测到复制按钮被接通或者在步骤S807判断出超时。如果在步骤S862是第一次复制按钮等待例程,则序列前进到步骤S810并执行异物检测控制。
即,通过执行用于减少送进辊304自身的脏物的影响的送进辊转动控制、设置在第一镜台单元312上的原稿照明单元(未示出)的点亮控制、以及在光学读取系统328中设置的CCD和外围驱动控制单元(未示出)的时钟驱动控制来执行异物检测。当在预定时间内执行了异物检测并且对异物有/无的判断结束时,基于判断结果在步骤S811该序列分支。在本例子中,如果没有检测到异物,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805,并进入到复制按钮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作为S811的判断结果检测到异物,则在步骤S813,选择CCD上检测到异物的一个或多个像素,并且从构成原稿照明单元(未示出)的多个元件中选择用于照明和示出在送进原稿读取玻璃305上检测到的异物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元件。同时,存储关于异物的位置信息。之后,在步骤S815,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异物检测结果和提示清扫异物的消息。
显示单元336被配置成使得用于接受用户的按键输入的触摸面板(未示出)重叠在其上。通过按下显示单元上示出的按钮,对应于该按钮坐标的按键输入被接受。在显示异物清扫消息之后,该序列前进到再次判断复制按钮的按下(S817)。此处,如果判断出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并且在预定的时间原稿送进器没有打开,则判断出超时,该序列结束(S817→S818→S819的“是”)。如果作为超时判断(S819)的结果在超时之前仍然有时间,则该序列返回到步骤S817,再次进入复制按钮等待状态。
接下来,说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了异物清扫消息之后打开原稿送进器的情况中的流程(S818的“是”→图8C中的A)。
与步骤S818的打开原稿送进器同步,执行针对异物检测位置的局部点亮控制(S841)。即,如果第一镜台单元312不存在于原稿扫描位置326,则执行控制以驱动光学马达(未示出)到原稿送进位置并使它停止在那里。同时,执行控制以只点亮用于照明送进原稿读取玻璃305表面上的异物位置的原稿照明元件(未示出)。同时,异物照明单元执行在下面说明的步骤S847示出的计时器处理。能够使用户自由执行点亮/熄灭控制的软键也被显示(S842)。该方法考虑到使经验的处理方式,即从玻璃的相对侧发射光以增加异物的可见性,始终能够被控制而与计时器处理无关,并且该方法旨在减少点亮全部原稿照明单元对用户眼睛的负担。
步骤S844或之后的流程表示正在执行异物清扫。然而,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当异物清扫显示被示出时,用户将模式从送进原稿读取模式改变到固定原稿读取模式而不执行异物清扫。即,如果原稿被放置在原稿台340上,并且复制按钮337被按下,则可在第一镜台单元312扫描原稿的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中读取原稿图像(S844→S845→S846)。在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中继续处理的情况下,序列从对读取结束的判断(S846)返回到复制按钮等待状态(S844)。当固定原稿读取结束时,该序列返回到对下一个原稿的处理(S846→S802)。
如果判断出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S844),则该序列前进到灯点亮时间的计时器流程(S847和S848)。如果原稿送进器没有被关闭(S849),则在该灯被连续点亮预定时间或更长(例如3分钟)之后,在步骤S848执行熄灭该灯的控制。如果原稿送进器被关闭,则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检测开关327被按压,并检测到关闭状态。然后,执行异物检测控制(S850)。如果在这里没有检测到异物,则存储了异物位置的存储信息被擦除,关于复制按钮的次数被初始化为零。然后,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异物已经被去除的消息,该异物去除序列结束(S851→S852→S853→S8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51检测到异物,则选择用于照明新检测到的异物所在的像素以及送进原稿读取玻璃的表面的原稿照明元件。同时,擦除旧的异物位置信息,存储新的异物位置信息(S851和S855)。此外,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异物清扫消息(S857)以再次提示清扫玻璃表面。之后,序列前进到步骤S817(图8A)并再次重复异物清扫模式的序列。
接下来,将由流程图示出当在步骤S806或S817按下复制按钮时执行的处理。在步骤S806和S817都检测到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然而,在步骤S806没有检测到异物,而在步骤S817检测到异物。
当序列从步骤S806或S817前进到步骤S823时,复制按钮已经被第一次按下。因此,“是”被选择作为判断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的次数是否为一次(S823)的结果,并执行异物检测控制(S824)。在判断异物检测结果时(S825),选择对应于S806或S817判断复制按钮被按下的序列。如果在步骤S806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则执行送进原稿读取,这是因为没有检测到异物(S825→S835)。同时,还执行异物检测控制(S836)。在从原稿送进器连续送进的原稿之间的间隔,读取送进辊304的辊表面浓度。如果没有检测到异物,则在存在原稿送进器的所加载的原稿301时执行送进原稿读取控制(S837→S839→S835)。如果不再有加载的原稿,则原稿读取控制结束(S839→S802)。
另一方面,如果在送进原稿读取期间检测到异物(步骤S837的“是”)或者在异物存在时按下了复制按钮(步骤S825),则该序列前进到判断是否设置了用于使异物清扫优先的模式(S827)。尽管可以在作业被执行期间从显示单元设置异物清扫优先,但是通常是在(未示出的)用户模式下进行设置,使得用户利用图像形成设备预先对其进行注册。该设置被存储在EEPROM 122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如果设置了图像质量优先(异物清扫优先),则检测异物的位置,并更新异物信息(S813)。然后,在上述预定过程中,打开原稿送进器以执行异物清扫。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27没有设置图像质量优先(异物清扫优先),则该序列前进到对执行校正处理的判断(S829)。此处,校正处理是通过图像处理校正由异物引起的线状图像的功能。此外,将校正处理设置为在执行作业期间可从显示单元进行设置。通常是在(未示出的)用户模式下设置校正处理,使得用户利用图像形成设备预先对其进行注册。该设置被存储在EEPROM 122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当在步骤S829选择了图像校正模式时,执行校正模式的设置(S830)。如果没有选择图像校正模式,则该序列前进到步骤S839,将图像校正模式设置为“通过”。然后,通过步骤(S839→S835→S836→S837→S829的“是”)执行伴随有图像校正的送进原稿读取。
如果在步骤S823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两次或以上(“否”),则在显示单元207上显示关于同意图像校正还是同意接受线状图像的确认消息(S832)。选择表示确认的确认按钮或者复制按钮,然后该序列前进到步骤S829并执行送进原稿读取。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两次或以上的情况对应于在不执行用于去除异物的清扫处理(图8C)的情况下再次选择复制按钮的情况(如果用于去除异物的清扫处理成功,则将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的次数初始化为零)。
最后,当原稿送进器上不再有装载的原稿时(步骤S839的“否”),原稿读取作业结束,序列返回到步骤S802。在该流程中没有说明在开始作业后解除校正模式的步骤,该步骤例如在开始送进原稿读取作业前检测到异物,但是在作业期间不可能检测到异物的情况中执行。然而,当没有检测到异物时可以解除图像校正模式。因为通过送进原稿读取执行图像读取,所以生产率不变。当校正模式下的送进原稿读取结束时可以解除校正模式。可选地,还可当序列返回到步骤S802时,显示该模式为校正模式并提示用户进行判断(是继续送进原稿读取还是复位校正模式并去除异物)。
带送进型情况下的过程的例子:图9A~9D
接下来,对安装有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说明。可以由图2的“B”示出的类型的设备表示该设备。通过参考图3的“B”示出的该设备的结构图,根据需要利用图3的“B”的说明来补充下面对流程图的说明。在作为初始状态的原稿送进器被关闭时控制开始。
在该控制开始状态,如果在前一作业中在(未示出的)原稿台上检测到异物,并且用户忽略了异物去除(清扫),则基于存储在RAM123或EEPROM 122中的异物数据在显示单元207上显示检测到异物的消息和提示清扫的消息(S902)。在此状态中的板清扫模式的流程图将被示出在图10A和图10B中。稍后将对其进行说明。现在,下面将假定在前一作业期间没有检测到异物,从步骤S903开始进行说明。
当(未示出的)用户将原稿放置在原稿送进器的原稿装载盘313上时(S903),原稿送进器上的原稿有/无检测传感器330检测原稿的有/无(S905)。即,利用原稿被放置在原稿送进器中这一事实作为触发,开始图像读取设备的实际控制。在图9A所示的流程图中,原稿的放置被用作触发器。然而,通过使用复制按钮作为触发,当复制按钮被按下时检测原稿的有/无,然后开始异物检测处理,也可执行相同的功能。与复制按钮同步的流程将会更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稿被立即移去,则对原稿送进器上的原稿装载盘313中有无原稿的判断(S905)结果为“否”,该作业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5原稿被放置,则判断出原稿存在,并且序列前进到判断复制按钮337是否已经被按下(S906)。如果在步骤S906判断出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则序列前进到超时判断(S907)。如果在原稿被放置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按下复制按钮,则执行超时以使图像读取设备转变到待机状态,该控制流程结束。如果判断出不执行超时,则判断这是否为第一次复制按钮等待例程(S910)。如果它是第二次或以上,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905。因此,上述流程被重复,直到在步骤S905判断出原稿存在之后在步骤S906检测到复制按钮被接通或者在步骤S907判断出超时。
在第一次复制按钮等待例程的情况中,作为步骤S910的判断结果,序列前进到步骤S911开执行异物检测控制。即,通过执行用于减少送进带317本身的脏物的影响的送进带转动控制、点亮设置在第一镜台单元318上的(未示出的)原稿照明单元的点亮控制、以及对在光学读取系统333中设置的(未示出的)CCD和外围驱动控制单元的时钟驱动控制来执行异物检测。当在预定时间内执行了异物检测,然后对异物有/无的判断结束时,基于判断结果来确定以下流程(S912)。在本例子中,如果没有检测到异物,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905,使得状态改变到复制按钮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作为步骤S912的判断结果检测到异物,则在步骤S915,选择CCD 115上检测到异物的一个或多个像素,并且从构成(未示出的)原稿照明单元的多个元件中选择用于照明和示出在原稿台339上检测到的异物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元件。同时,存储关于异物位置的信息(S916)。之后,在步骤S917,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异物检测结果和提示清扫异物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单元336被配置成使得用于接受用户的按键输入的(未示出的)触摸面板重叠在其上。通过按下在显示单元336上示出的按钮,对应于该按钮的坐标的按键输入被接受。
图3的“B”的结构是带送进型设备的结构。除了送进原稿读取以外,固定原稿读取也是可以的,其中,送进原稿读取是在从放置原稿的原稿送进器送进原稿的同时由固定的第一镜台单元318扫描原稿,固定原稿读取是将原稿送进到原稿台339上并通过被控制为以恒定速度移动的第一镜台单元318扫描固定在原稿台339上的原稿。作为在两种扫描类型之间切换的手段,执行用于避免线状图像的设置的判断(S918)。在该判断中,“是”表示切换到固定原稿读取的流程,“否”表示切换到异物清扫模式的流程。
如果在步骤S918设置了固定原稿读取,则序列再次前进到判断复制按钮的按下(S921)。如果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并且在预定的时间内用户没有执行按键操作,则在超时判断中(S928)判断为“是”,该序列结束。如果在超时时间之前还有时间,则设备再次进入复制按钮等待状态。如果在步骤S921已经按下了复制按钮,则判断原稿送进器922上放置的原稿的有/无(S922)。如果判断出没有放置原稿,则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提示放置原稿的消息(S923),该序列结束。如果在步骤S922原稿被放置在原稿送进器上,则开始固定扫描读取(S925)。当作为判断原稿送进器上放置的原稿的有/无(S926)的结果,原稿存在时,重复步骤S926和S925。当在步骤S926没有检测到原稿时,则原稿读取结束。
接下来,对未检测到异物时在步骤S906按下复制按钮的情况下执行的序列进行说明。当复制按钮被按下时,开始送进原稿读取(S931)。当开始送进原稿读取时,同时也执行异物检测控制(S932)。在原稿之间的间隔执行原稿台上的异物检测。作为异物检测判断(S933)的结果,如果检测到异物,则序列前进到对异物位置的检测(S915)。在没有异物的情况下,作为对原稿送进器上放置的原稿的有/无判断(S934)的结果,如果原稿存在,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931,并顺序读取原稿。当在步骤S934判断出不再有原稿时,该序列结束。
接下来,说明作为对避免线状图像的判断(S918)结果,选择了“否”的情况,即,在将优先级给予原稿读取的生产率(读取原稿的速度)优先的情况下的异物清扫的流程图。
在步骤S918之后,通过图9D中的终止原稿扫描(S936)来停止对送进原稿读取的控制。当该控制被停止时,在图像读取设备的显示单元336上显示异物检测的结果和提示清扫原稿台的消息。接下来,序列前进到判断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S938)。如果在步骤S938没有打开原稿送进器,则该序列前进到超时判断(S939)。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没有执行打开原稿送进器的操作,则该控制结束。如果在步骤S939在超时之前还有时间,则序列返回到判断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S938)。如果在对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的判断中(S938)判断出原稿送进器被打开,则在对用于异物检测位置的局部点亮的控制下,将(未示出的)光源的局部照明施加到原稿扫描位置332处的原稿台339上的异物位置以示出异物位置(清扫位置)。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照明单元的原稿照明单元的点亮/熄灭控制键作为软键(S943)。
下面所述的步骤S945或之后的流程表示正在执行异物清扫。然而,当显示异物清扫消息时,有些操作者可能将模式从送进原稿读取改变到固定原稿读取而不执行异物清扫。即,如果在原稿台339上放置了原稿,并按下复制按钮337,则可在由第一镜台单元318扫描原稿的固定原稿读取模式下读取原稿图像(S945→S946→S947)。在以该固定原稿读取模式继续处理的情况下,序列从对读取结束的判断(S947)返回到复制按钮等待状态(S945)。
如果在对复制按钮被按下的判断中(S945)判断出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则序列前进到灯照明时间的计时器流程(S950和S951)。如果原稿送进器没有关闭,则在持续点亮预定时间或更长(例如,3分钟)之后执行灯熄灭控制(S951)。如果原稿送进器关闭,则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检测开关331被按压,并检测到关闭状态。然后,执行异物检测控制(S954)。此处,如果作为异物检测判断结果(S955)没有检测到异物,则擦除所存储的关于异物位置的信息(图9C中的S956),并且返回表示异物已经被去除的消息和原稿。然后,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提示重新开始的消息(S957)。
在显示该消息之后,判断复制按钮是否已经被按下(S959)。如果复制按钮已经被按下,则重新开始对送进原稿读取的控制(S931)。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59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则序列前进到超时判断(S960)。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复制按钮没有被按下,则该控制流程结束。当在超时判断(S960)中判断出在预定时间之前还有时间,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959并进入到复制按钮等待状态。
如果作为异物检测判断(S955)的结果检测到异物,则在作为异物检测次数判断(S962)的结果判断出该次数为预定次数或以下的情况下,该序列前进到步骤S915。然后,执行异物位置检测、发光元件计算以及新异物位置信息的存储。然而,如果在步骤S962所述次数为n,则判断出异物难以去除(例如,因为在扫描位置处原稿台的局部破裂)。然后,显示表示将由固定扫描读取对此进行处理的消息以及提示放置原稿的消息(S963),序列前进到步骤S921固定原稿读取流程图中的复制按钮等待状态。
已经利用上述流程图对在安装有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的图像读取设备中控制原稿扫描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用于板清扫模式的过程的例子
接下来,参考图10A和10B中的流程图说明用于板清扫模式的过程的例子。
该过程是在如图8A中的步骤S802或图9A中的步骤S902所示的情况中,用于异物清扫工作的过程的例子。即,作为流程图,它示出了在前一个作业中没有对在原稿扫描位置处附着到玻璃表面的异物执行清扫时(异物位置存储单元的内容没有被清空),由用户执行异物清扫工作。对于该模式,在上述的辊送进型原稿送进器和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之间没有差别,该流程图通用于这两者。
如果在图8A中的步骤S802或图9A中的步骤S902在显示单元336上显示表示异物附着在原稿送进位置处的消息时,在步骤S1003用户选择清扫模式,则图像读取设备开始控制作为不同于图像读取序列的板清扫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设置清扫模式的屏幕由如下面图13中提供给显示单元1311的模式设置键1313所示的输入键来表示。当板清扫模式被设置时,序列前进到判断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S1005)。
当在步骤S1005判断出原稿送进器关闭时,如果作为超时判断(S1006)的结果,在预定时间之前还有时间,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1005并等待原稿送进器打开。然而,在步骤S1006,如果即使在预定时间之后也没有操作被执行,则判断出超时,终止序列。
然而,原稿送进器通常是打开的,这是因为假定清扫玻璃,并且执行对异物检测位置局部照明的控制(S1009)。在局部照明控制(S1009)下,对在原稿扫描位置处附着到玻璃表面的异物进行照明。由此向用户显示清扫区域,并通过从玻璃的背面发光来提高玻璃表面上异物的可见性。用户对所示出的区域执行清扫工作。
在清扫工作期间,计时器响应于原稿照明单元的点亮控制进行工作。当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执行熄灭灯的控制。可通过操作图13所示的键1315进行控制以再次点亮在清扫工作期间熄灭的灯。用于点亮该灯的计时器处理继续进行,直到原稿送进器关闭。将使用流程图来说明上述控制。在开始控制对异物检测位置的局部照明(S1009)之后,显示照明单元的点亮/熄灭输入键(S1011)。如果作为判断灯点亮时间是否已经结束(S1012)的结果,灯连续点亮的时间长于预定时间,则序列前进到步骤S1013,进行控制以熄灭灯,并前进到步骤S1015。如果灯连续点亮的时间短于预定时间,则保持灯被点亮,序列前进到步骤S1015。
如果作为判断原稿送进器是否被关闭(S1015)的结果,原稿送进器是打开的,并且灯点亮键被接通(S1008的“是”),则在步骤S1024进行控制以便当灯被熄灭时再次将灯点亮,并且序列从步骤S1011返回到异物清扫例程。如果在步骤S1008没有按下灯点亮键,则序列前进到判断是否控制熄灭灯(S1025)。如果在步骤S1025按下了灯熄灭键,则在步骤S1026执行控制以熄灭灯,并且序列从步骤S1011返回到异物清扫例程。然而,如果在步骤S1025没有任何输入,则在不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序列前进到步骤S1011。
然后,当异物清扫结束并且原稿送进器被关闭时(S1015的“是”),执行异物检测控制(S1016)。如果作为异物检测判断(S1017)的结果没有检测到异物,则序列前进到步骤S1018。删除异物位置信息。同时,显示已经完成异物去除,然后清扫模式结束。如果作为异物判断(S1017)的结果检测到异物,则序列前进到判断是否再次执行去除异物(S1021)。如果从未示出的输入单元选择了再次清扫,则序列返回到步骤S1005,从板清扫模式的开始重新开始控制。
然而,如以上说明中所述,异物包括不能通过清扫改善的玻璃上的划痕或孔。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来说需要更换原稿台或送进原稿读取玻璃。然而,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手边没有准备多余的板或玻璃,所以在步骤S1021不选择再次清扫。因此,通过示出异物信息的警告显示来终止清扫模式(S1022)。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服务人员进行更换工作,该工作超出了用户的维护工作的范围。
通过上述流程图,可以通过提示用户执行清扫工作来帮助用户执行异物清扫并指导用户在短时间内执行改善图像质量的操作。
上述对流程图的说明只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用于对异物检测位置上的原稿照明单元的照明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应该将异物位置示出给用户的定时取决于具体情况。即,本例子中,异物位置照明单元被控制成与原稿送进器打开的定时同步被点亮。然而,即使将控制执行成只当检测到异物时照明异物位置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这是勿庸置疑的。
异物检测和异物位置检测的例子
接下来,将参考图11说明异物位置检测单元和异物检测单元的结构。
图11中的附图标记1128表示图像读取设备内的信号。此处,附图标记1101表示图像读取设备中的CCD 115在送进的原稿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从辊或带读取的读取信号。读取从原稿反射的实际光的图像区域1102和异物像素1103也被示出。在此情况下,与HSYNC 1104同步驱动CCD 115的驱动控制信号(未示出)。因此,相对于HSYNC的视频信号1105和MCLK 1106被控制成处于同相位。在本例子中,MCLK是用于采样视频信号的信号并被定义为也可用作计数信号的信号。尽管省略了电路的具体例子,但是通常可以通过由HSYNC复位的计数器单元、计数时钟、行存储器以及CPU来检测目标像素的位置。
图11中的附图标记112表示与图1中的信号处理单元112相对应的异物检测单元的框图。CPU 107、ROM 124、RAM 123、以及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122通过地址数据总线125连接到异物检测单元112。如上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的控制程序被存储在ROM 124中。参考读取控制期间在RAM 123中生成的参数或者在EEPROM 122中写入的异物检测结果来执行图像读取控制。
如已经说明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适合作为存储异物位置的单元。这是因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容不被设备电源的控制所擦除。然而,即使使用易失性存储器或RAM,也可以通过在电源被接通时执行异物检测控制来判断异物是否是个问题。
接下来,说明异物检测单元112的结构。PG单元114生成由CCD 115和A/D转换单元116构成的图像读取单元102的驱动时钟1117并生成ASIC(图像处理单元)117的控制信号(1-CLK)1118,从图像读取单元102输出的视频信号1121被输入到ASIC 117。在图11中,与HSYNC 1119同步执行控制,并通过MCLK 1120将已经执行了信号电平调整的video_H 1122存储在(与图1中的存储单元118对应的)存储器118中。接下来,通过通信线路1123读取存储器118内的数据,并通过比较电路1115在阈值设置单元1114设置的比较基准值1124和从存储器118输出的video_H信号1125之间进行比较来识别异物存在处的像素,阈值设置单元1114用于设置异物判断电平、计算图像区域1102内的平均值。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异物的原因是:如图6所示,在执行异物检测控制期间,在正在送进的原稿和下一个送进的原稿之间的间隔,从转动辊或转动带读出的值几乎是稳定的。附图标记120表示用于对检测到的异物的像素执行校正的校正电路单元(图1中的图像校正单元),它将校正后的输出或者未进行校正的直通输出沿着箭头121输出到外部设备。
本例子中的平均值/阈值设置单元1114假定用于计算来自存储器118的数据的平均值,并将从该平均值减去预定值得到的值设置为阈值。然而,实际上可以设置适当值(固定值)并判断读出像素的值是否低于所设置的适当值。如果用于确定平均值的区域大,则由于读出电平的不均匀可能造成错误的异物判断。因此,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而是使用从平均值减去预定值获得的值作为判断电平来执行控制。
图12示出由图像校正单元120执行的异物校正处理。
图12中的附图标记1207表示与图11中的图像信号1101类似的、由CCD 115在主扫描方向上读出的图像信号。附图标记1201表示异物检测区域,附图标记1202表示异物检测区域1201的放大显示的例子。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1208表示与图11中的图像区域1102相似的图像区域的平均值。如果从平均值1208减去预定值1210得到的电平1209被设置为异物判断基准,则点1(像素1203)是图像区域1202中的异物检测点。在此情况下,如果通过根据相邻像素点2(像素1204)和点3(像素1205)执行线性插值来执行校正处理,则简单地算出相邻像素的平均值作为对这两个相邻像素的处理。即,点1′(像素1203′)=(点2+点3)/2。
从而,根据像素1203、1204和1205之间的关系,异常点(异物像素1203)被像素1203′替代,由异物导致的线状图像的起因被校正。为了清楚地进行说明,将示出根据邻接像素的电平进行校正的简单校正方法。然而,通过增加用于线性插值的像素数目可以对包含多个像素的大的异物进行校正,这是勿庸置疑的。通过利用每个检测到异物的像素作为中心来设置权重因子,可以减小邻接的检测到的异物像素的影响。然而,由于异物检测方法本身不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故省略对该方法的详细说明。
显示单元上的显示例子
图13示出在图8A~8C、图9A~9D、以及图10A和10B中所示的流程图的说明中,显示单元上的显示例子。
此处,附图标记1301表示带送进型原稿送进器,附图标记1307表示原稿送进带。(未示出的)原稿放置在原稿送进器上并与复制按钮1310的按下同步地以恒定的速度在原稿台1304上送进。在图13中,原稿送进器是打开的。如果在原稿送进器关闭时放置原稿,则当原稿被放置时图像读取设备开始检测异物。
在此情况下,当检测到异物时,在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机)1302上设置的显示单元1309(对应于图3中的显示单元336和图7中的显示单元711)上显示异物检测消息1311以提示清扫玻璃表面。此处,附图标记1313、1314和1315表示在显示单元1309上设置的软键,可由各键设置的功能如下。
模式设置键1313:送进原稿读取、假定接受发生线状图像的送进原稿读取、通过执行图像校正处理的送进原稿读取、以及固定原稿读取。
优先条件设置键1314:原稿读取生产率优先、或者原稿读取期间的图像质量优先。
LAMP_ON/OFF键1315:在玻璃表面清扫模式中设置原稿送进位置处的异物位置照明单元的点亮/熄灭。
在此情况下,当用户将优先级给予去除原稿扫描位置处的异物时,原稿送进器1301为清扫异物而打开。图像读取设备1303从原稿送进器的打开/关闭状态检测开关1305的状态检测到原稿送进器处于打开,只点亮由多个发光元件构成的原稿照明单元1306中对应于异物检测区域1308的发光元件,并将异物位置清楚地显示给用户。在此情况下,显示消息1312,该消息表示正在照明要清扫的位置以及清扫结束后关闭原稿送进器。
原稿照明单元的结构的例子
接下来,参考图14说明原稿照明单元的结构。
附图标记1401表示示出该例子的原稿照明单元的例子的外观图,该原稿照明单元通过连接多个附图标记1402所示的发光元件阵列而构成。尽管在外观图1401中没有详细示出,但该原稿照明单元以预定的角度向(未示出的)原稿发光。因此,通过构造图1402中所示的发光元件阵列的基本单元使得该基本单元具有可设置角度的倾斜,或者通过在安装原稿照明单元1401的位置处预先形成倾斜,可以有效地进行对原稿的照明以及将从原稿反射的光引导到CCD。此外,原稿照明设备需要白光以提高读取原稿期间颜色再现性。因此,添加树脂盖,在该树脂盖中,用于将发光元件1419发射的光转换为白光的荧光物质(涂覆材料)施加到内表面上。
此外,作为在一般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当由构成原稿照明单元的多个发光元件来照明原稿时,发光元件的照明分布形成为同心圆状,从而引起发光元件之间光强度的不均匀。因此,在本例子中,将邻接的发光元件排列成如放大图1417中所示,其光强度分布相互重叠,以形成发光元件阵列1415在原稿台上的照明的光强度分布(1416)。由此可以获得防止光强度分布不均匀的原稿照明光1418。类似地,还可以使用这样的原稿照明设备:发光元件被形成为“Z”字形以缩窄发光元件之间的间隔,从而获得更稳定的光强度分布,尽管这没有在图中示出。根据光分布的校正是由图像处理来执行的还是由光源的结构来处理的,在设计图像读取设备时有一些选择。
尽管可以控制点亮本例子中的原稿照明设备的发光元件(例如,白LED)中的每一个,但是接下来示出用于点亮发光元件(白LED)阵列1403的控制电路。
附图标记1404表示以阵列形式形成的发光元件(白LIED)中的一个。附图标记1406表示用于控制每个发光元件的电流的电阻,通过由该电阻控制的电流值确定发光元件的光强度。附图标记1411表示移位寄存器,用于顺序传送作为串行数据而提供的每个发光元件(白LED)的接通/断开(on/off)控制信号(H或L电平)。控制信号1407、1408、1409以及1410中的每个输入信号的作用如下。
清空信号1407:它是移位寄存器的清空信号,该信号将每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子的状态设置为默认值。在“高”电平的情况下,它保持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在“低”电平的情况下,它将全部寄存器清空为“低”电平。
串行发光元件选择信号1408:它传送“高”或“低”电平信号,其数目对应于通过串行连接发光元件构成原稿照明设备的发光元件的数目。输出数据使得由发光元件选择单元110选择的发光元件处于“高”电平。
移位时钟(数据传送时钟)1409:使用数目对应于发光元件的数目的移位时钟,并将发光元件选择信号1408顺序传递到移位寄存器1411。
灯开/关控制信号1410:灯被控制成在“高”电平的情况下被点亮,在“低”电平的情况下被熄灭。
由上述控制信号控制的电路操作如下所述。
在清空信号1407保持在“高”电平的情况下,根据异物检测单元识别出的CCD上的像素位置选择照明对应于CCD上的像素区域的发光元件。只有被选择的发光元件(白LED)的串行发光元件选择信号1408被设置为“高”电平。通过用于将串行发光元件选择信号1408传递到数目对应于发光元件的最小数目而准备的移位寄存器1411的移位时钟(数据传递时钟)1409,对每个移位寄存器设置串行发光元件选择信号1408。
对各移位寄存器1411设置的每个发光元件选择信号1408被连接到“与”电路1412。当灯开/关控制信号1410被接通(“高”)时,对应于所选发光元件(白LED)的控制电路单元的“与”电路1412的输出变成“高”。“与”电路1412的输出被提供给用作发光元件点亮控制开关的晶体管1413,晶体管1413被接通。然后,电流从共同连接到各元件的电源Vcc 1405经由发光元件1404、光强度控制电阻1406以及发光元件点亮控制晶体管1413流到GND1414,以向发光元件(白LED)1404提供电流并执行点亮控制。
控制照明异物位置的例子
图15示出基于异物检测结果控制点亮原稿照明设备的对应发光元件的例子。
在图15中,“A”示出异物1504附着到原稿台1501,以及设置在原稿扫描位置处的部分原稿照明单元1502被点亮。附图标记1503表示局部选择的发光元件阵列的区域,在图15中,“B”到“E”示出其放大图。
在图15的例子“B”中,异物1509几乎位于发光元件1510的正上方,执行控制以只点亮该一个发光元件并示出异物位置。
在图15的例子“C”中,异物1511位于两个发光元件1512和1513之间。执行控制以点亮发光元件1512和1513,从而示出位于它们之间的异物1511的位置。
在图15的例子“D”中,存在两个异物1514和1515,异物1514和1515之间的间隔对应于存在三个发光元件的距离。由于异物分别位于发光元件1516和1517的附近,所以执行控制以独立地点亮发光元件1516和1517中的每一个从而示出异物位置。
在图15的例子“E”中,异物1518、1519、1520存在于三个位置处。由于异物1518和1519之间的间隔对应于只存在一个发光元件的距离,因此执行控制以照明对应于发光元件1521至1523的整个区域而不是只点亮发光元件1521和1523。对于异物1520,由邻近的发光元件1524照明并示出异物1520的位置。
最后,图16示出由移位寄存器设置关于异物位置照明控制数据的情况。
附图标记1601表示示出了图15的例子“D”中的发光元件阵列的点亮情况的图。附图标记1602、1603、1604以及1605表示图14中电路结构1403中的移位寄存器部分,并由数据移位图(1603′-0至1603′-9)示出了设置移位寄存器的输出1605(Q1、Q2、Q3、Q4、Q5、Q6、Q7、Q8以及Q9)的处理。示出了数据1603′-0被具有九个时钟的移位时钟(传递时钟)1604′从第一时钟到第九时钟顺序传递,发光元件选择数据被设置为1603′-9,只有移位寄存器的输出Q4和Q8被设置为“高”。
尽管没有示出清空信号1602,但是在异物清扫模式期间它被保持在“高”电平。在数据被设置之后传递时钟1604停止,每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保持恒定。图1601中的移位寄存器输出Q1′至Q9′示出与移位寄存器输出Q1至Q9相同的位置,并执行控制以通过(由图14中的附图标记1410表示的)灯开/关控制信号点亮发光元件1516和1517。
本发明可应用于由多个装置(如主计算机、接口装置、打印机等)构成的系统或集成设备,或可应用于由一个装置构成的装置。
例如,本发明适用于在控制原稿送进的同时扫描原稿图像的彩色图像读取设备、安装有黑白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复印机)、传真机、复合机、安装有原稿送进器的扁平式扫描器等。
将记录有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设备。可以通过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者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这是勿庸置疑的。在此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了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并且存储了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不仅通过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代码来实现,也包括如下情况: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OS)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并通过这些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这是勿庸置疑的。
当然也包括以下情况: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入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中;然后,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从而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当本发明被应用于存储介质时,包括对应于上述流程图的程序代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8)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用于通过接收并光电转换从原稿反射的光来获取图像的读取信号,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照明单元,其具有用于照明原稿的多个发光元件;
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光;
异物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反射光检测异物在原稿台上的位置;以及
照明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照明单元的所述发光元件以选择性地照明所述异物检测单元检测到异物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当所述异物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读取区域内的异物时显示提示清扫所述异物的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中的附近时,所述照明控制单元控制为点亮该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的异物位置在两个发光元件之间时,所述照明控制单元控制为点亮所述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两侧的所述两个发光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所述照明控制单元控制为点亮对应于所述检测到的异物的各位置的发光元件,当所述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预定距离时,所述照明控制单元控制为点亮位于所述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发光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检测单元在所述原稿台上没有放置原稿时通过比较每个所述光接收元件接收到的反射光的量与基于预定数目的光接收元件接收到的反射光的量的平均值确定的阈值来检测是否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异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
第一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当没有检测到异物时通过送进原稿来获取所述原稿的读取信号;以及
图像获取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一个或更多个异物但是指示获取原稿的读取信号时,控制为以不同于所述第一图像获取单元的方式获取所述原稿的所述读取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控制单元控制为通过固定所述原稿并使所述照明单元和光接收单元沿副扫描方向扫描所述原稿来获取所述原稿的所述读取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控制单元控制为对具有异物位置的区域中的读取信号进行插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指示单元,所述指示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单元包括以下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用于给出是否清扫异物优先的指令的单元、用于给出通过使所述照明单元和光接收单元沿副扫描方向扫描原稿来接收从原稿反射的光的指令的单元、以及用于给出对具有异物的区域中的读取信号进行插值的指令的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异物时显示询问是否接受对所述原稿的读取信号的获取的消息,其中,所述指示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用于接受对所述读取信号的获取的指示。
13.一种包括图像读取设备的图像处理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照明单元,其具有用于照明原稿的多个发光元件;
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光;
异物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反射光检测异物在原稿台上的位置;以及
照明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照明单元的所述发光元件以选择性地照明所述异物检测单元检测到异物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的所述照明控制单元控制为:
当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的附近时,点亮该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
当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在两个发光元件之间时,点亮所述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两侧的所述两个发光元件;
当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点亮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各位置的发光元件;以及
当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预定距离时,点亮位于检测到的所述两个异物之间的发光元件。
15.一种控制图像读取设备的方法,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用于通过接收并光电转换从原稿反射的光来获取图像的读取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异物检测步骤,其基于用于接收从原稿反射的光的光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反射光检测原稿台上的异物的位置;以及
照明控制步骤,其当在所述异物检测步骤中检测到所述异物时,控制用于照明原稿的照明单元以选择性地照明检测到异物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图像读取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照明控制步骤中,
当所述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的附近时,控制为点亮该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
当所述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在两个发光元件之间时,控制为点亮所述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两侧的所述两个发光元件;
当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控制为点亮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各位置的发光元件;以及
当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预定距离时,控制为点亮位于检测到的所述两个异物之间的发光元件。
17.一种在图像读取设备中显示异物位置的方法,所述图像读取设备用于通过接收并光电转换从原稿反射的光来获取图像的读取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用于接收由照明单元照明的并从原稿反射的光的光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反射光来检测原稿台上的异物的位置;以及
显示步骤,其关于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位置,选择性地显示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在图像读取设备中显示异物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步骤中,
当所述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的附近时,控制为点亮该其中一个所述发光元件;
当检测到的异物的位置在两个发光元件之间时,控制为点亮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位置两侧的所述两个发光元件;
当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控制为点亮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异物的各位置的发光元件;以及
当检测到的两个异物之间的距离短于所述预定距离时,控制为点亮位于检测到的所述两个异物之间的发光元件。
CN200610140449.3A 2005-10-05 2006-10-08 图像处理设备和读取设备及控制方法、异物位置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85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93005 2005-10-05
JP2005293005A JP2007104444A (ja) 2005-10-05 2005-10-05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異物領域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6125A true CN1946125A (zh) 2007-04-11
CN100508546C CN100508546C (zh) 2009-07-01

Family

ID=3803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044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8546C (zh) 2005-10-05 2006-10-08 图像处理设备和读取设备及控制方法、异物位置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19726B2 (zh)
JP (1) JP2007104444A (zh)
CN (1) CN100508546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5658A (zh) * 2009-11-23 2011-05-25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48057B (zh) * 2007-11-26 2011-07-13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输送读取装置
CN101626445B (zh) * 2008-07-08 2011-08-1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77906A (zh) * 2010-08-17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471636A (zh) * 2012-06-06 2013-12-25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检测设备的玻璃压板装置
CN105227799A (zh) * 2014-06-26 2016-01-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TWI612002B (zh) * 2016-10-11 2018-01-21 崴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影像掃描方法
CN11292950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8149B2 (ja) * 2005-01-17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8047952A (ja) * 2006-08-10 2008-02-2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3715B2 (ja) * 2008-06-26 2013-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65479B2 (ja) * 2008-08-05 2013-08-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89766B2 (ja) * 2009-06-15 2012-03-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23644B2 (ja) * 2009-11-05 2013-10-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32042A (ja) * 2011-11-25 2013-07-04 Ricoh Co Ltd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68720B2 (ja) * 2012-02-03 2016-0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4143483A (ja) 2013-01-22 2014-08-07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4200062A (ja) * 2013-03-14 2014-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縦スジ判定方法
JP6228155B2 (ja) * 2014-07-07 2017-11-08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35873B2 (ja) * 2015-01-21 2018-12-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7074B2 (ja) * 2015-02-17 2016-09-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7366B2 (ja) * 2016-03-31 2019-03-2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複合装置
JP2021168438A (ja) * 2020-04-09 2021-10-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2556A (en) * 1990-03-02 1993-04-13 Ricoh Company, Ltd.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photoconductive detector for detecting documents and document edges
GB2316259B (en) * 1996-08-12 2000-09-06 Alps Electric Co Ltd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and shading correction method
JPH10191047A (ja) * 1996-12-26 1998-07-21 Canon Inc 画像読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り方法
JP2000050062A (ja) * 1998-07-31 2000-02-18 Minolta Co Ltd 画像入力装置
JP2001069353A (ja) * 1999-08-24 2001-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3486587B2 (ja) * 1999-11-16 2004-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706800B2 (ja) 2000-08-31 2005-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US7119926B2 (en) * 2000-12-12 2006-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ust and dirt detection i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original flow scanning function
JP2002185705A (ja) 2000-12-18 2002-06-2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方法
JP2002368932A (ja) 2001-06-07 2002-12-2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2368963A (ja) 2001-06-08 2002-12-20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US20030090742A1 (en) * 2001-10-26 2003-05-15 Hiroaki Fukud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JP2004173165A (ja) * 2002-11-22 2004-06-17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3836084B2 (ja) * 2003-03-27 2006-10-1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7667878B2 (en) * 2006-03-07 2010-02-23 Xerox Corporation CVT document scanner contamination diagnostic routine
JP2010034680A (ja) * 2008-07-25 2010-02-1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057B (zh) * 2007-11-26 2011-07-13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输送读取装置
CN101626445B (zh) * 2008-07-08 2011-08-1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75658A (zh) * 2009-11-23 2011-05-25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77906A (zh) * 2010-08-17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749850B2 (en) 2010-08-17 2014-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CN102377906B (zh) * 2010-08-17 2014-09-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471636A (zh) * 2012-06-06 2013-12-25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检测设备的玻璃压板装置
CN105227799A (zh) * 2014-06-26 2016-01-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227799B (zh) * 2014-06-26 2019-02-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TWI612002B (zh) * 2016-10-11 2018-01-21 崴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影像掃描方法
CN112929507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2929507B (zh) * 2019-12-06 2023-09-1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91324A1 (en) 2007-12-20
US7719726B2 (en) 2010-05-18
JP2007104444A (ja) 2007-04-19
CN100508546C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6125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读取设备及控制方法、异物位置显示方法
JP49433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060580A (zh) 具有省电模式的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方法
CN101079945A (zh) 图像读取装置、mfp、以及原稿检测方法
CN101046885A (zh) 错位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8325399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reading system
CN1237415C (zh) 图像成形装置
KR101185558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53169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42128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218917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US850880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including a dividing unit that divides image data into vertical-streak-correction subject data
CN1098530A (zh) 信息输出装置及输出方法
CN1477459A (zh) 图像读取装置、包括其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US7564599B2 (en)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canning method
CN1186203C (zh) 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和印刷装置
CN1750584A (zh) 复印设备
CN1602042A (zh) 彩色图像处理设备和彩色图像处理方法
CN17846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6213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248388B2 (en) Optical scanner
JP5338501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70128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48677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1252559A (zh) 文字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