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9801A -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9801A
CN1939801A CN 200610159309 CN200610159309A CN1939801A CN 1939801 A CN1939801 A CN 1939801A CN 200610159309 CN200610159309 CN 200610159309 CN 200610159309 A CN200610159309 A CN 200610159309A CN 1939801 A CN1939801 A CN 1939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rest frame
brake pedal
stretcher
master cylinder
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93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3245C (zh
Inventor
工藤隆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39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9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32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324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座式两轮机动车,其是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乘车人脚踏板、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脚踏板架下方的空间的技术。在脚踏板架(61R)的车宽方向的内侧设置主缸(98),在脚踏板架(61R)的外侧设置制动踏板(96),从该制动踏板(96)的连接部(113)向内侧延伸连结部件(97),在该连结部件(97)的车辆内侧方向设置含有杆端部(131)的关节轴承(132),并且,贯穿连结部件(97)与关节轴承(132),并利用螺栓(133)和螺母(134)组成的连接部(135)在连结部件(97)与关节轴承(132)之间进行连接,将该关节轴承(132)的杆端部(131)与主缸(98)的杆部(98a)连接。

Description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身上具备支承乘车人脚踏板的脚踏板架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车身上具有支承乘车人脚踏板的脚踏板架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01566号公报(图1)
在专利文献1的图1中,在支承乘车人脚踏板的脚踏板架1(下面称脚踏板架1)上以脚踏板轴4为中心可以转动地轴支承制动踏板3,将该制动踏板3的后端介由轴销5与主缸7(以下称主缸7)的前部具有的制动杆6连接,将主缸7从外侧固定到脚踏板架1上。
这时,需要使放在脚踏板轴4向外侧连接的脚踏板(以下称乘车人脚踏板)的脚和主缸7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隙。
假如,当乘车人脚踏板向车身中心侧靠近时,由于脚会碰到主缸7,所以对乘车人脚踏板向车身中心侧靠近设置产生限制。
于是,可以考虑通过在脚踏板架1的内侧设置主缸7,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乘车人脚踏板。
但是,连接制动踏板3与主缸7之间的连结部件需要在脚踏板架1的下方迂回。连结部件根据制动器的操作而上下移动。在该连结部件的下方,例如,当要设置排气管等部件时,需要充分离开连结部件进行设置,使脚踏板架1下方的空间的利用变得困难。
因此希望可以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更内侧设置乘车人脚踏板、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脚踏板架下方的空间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车辆宽度方向的更内侧设置乘车人脚踏板、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脚踏板架下方的空间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在车身上具有支承乘车人脚踏板的脚踏板架,该脚踏板架上自由摆动地设置制动踏板,通过连结部件把该制动踏板的动作传递到主缸、把作用于制动踏板的踏力转化为液压力形式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当将脚踏板架的车身中心侧称为脚踏板架的内侧时,在该脚踏板的内侧设置主缸,在脚踏板架的外侧设置制动踏板,在脚踏板架上开设贯穿从内侧到外侧的长孔,在该长孔中穿过连结部件。
由于在脚踏板架上开设贯穿内侧到外侧的长孔,在长孔中穿过连结部件,所以通过制动踏板的动作,连结部件与脚踏板架不干涉,制动踏板的动作传递到主缸。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在车身上设置支承乘车人脚踏板的脚踏板架,脚踏板架上自由摆动地设置变速踏板,通过连接部件把该变速踏板的动作与发动机连接的形式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件中有关节部件,在脚踏板架上设置有收纳该关节部件一部分的凹部。
由于连接部件中有关节部件,在脚踏板架上设置有收纳该关节部件一部分的凹部,所以通过变速踏板的动作,关节部件与脚踏板架不干涉,变速踏板的动作传递到发动机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其特征在于,在脚踏板架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的前部或者一部分。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脚踏板架的内侧设置了主缸,在脚踏板架的外侧设置了制动踏板。
在脚踏板架的外侧设置主缸时,为了避免乘车人的脚与主缸的干涉,在其之间需要设置间隙。因此,对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设置脚踏板受到制约。
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脚踏板架的内侧具有的空间设置主缸,所以脚踏板的位置不变,根据主缸的设置乘车人脚踏板的整体宽度不扩大。
其结果,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可以设置乘车人脚踏板。
另外,由于在脚踏板架上开设从内侧向外侧贯穿的长孔,在该长孔中穿过连结部件,所以使得连结部件不需要在脚踏板架的下方迂回,可以确保脚踏板下方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使脚踏板下方的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例如,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的下方设置排气管等的布局的自由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连接部件中有关节部件,在脚踏板架上设置有收纳该关节部件一部分的凹部。
当在脚踏板架上不设置凹部时,在脚踏板架的宽度上需要增加关节部件的宽度。因此,就会制约在内侧设置乘车人脚踏板。
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脚踏板架上设置有收纳该关节部件一部分的凹部,脚踏板架的位置不变、可以收纳关节部件,根据关节部件的设置、乘车人脚踏板的外宽度不扩大。
结果,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可以设置乘车人脚踏板。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脚踏板架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的前部或者一部分。
在脚踏板架的正下方,由于不需要设置穿过连结部件或连接部件的空间,所以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的正下方有足够的空间。
由于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的正下方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自由地设置消声器的前部或者一部分。
如果可以在脚踏板架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的前部或者一部分,就可以抑制消声器向外边伸出,也就可以抑制车辆的整体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的侧面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所具备的脚操作装置的正面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安装制动踏板的制动器操作部的侧面图;
图4是图3的4-4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3的5-5线的剖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安装变速踏板的变速操作部的侧面图;
图7是图6的7-7线的剖面图;
图8是图6的8-8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11  车架
13  发动机
47  消声器
61L、61R  脚踏板架
94L、94R  乘车人脚踏板
96  制动踏板
97  连结部件
98  主缸
136 长孔
146 变速踏板
147 关节部件
148 连接部件
167 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前”、“后”、“左”、“右”、“上”、“下”表示的是从各个驾驶员观察到的方向。另外,图面是朝向附图标记观察到的。
图1是本发明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的侧面图,两轮机动车10具有车架11,该车架11包括:在前端设置的前管12;从该前管12通过发动机13的上方、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上支架14、14(仅表示眼前的标记14);从前管12通过发动机13的前方、向下方倾斜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支架15、15(仅表示眼前的标记15);从该上支架14、14向后方延伸的座位支架16、16(仅表示眼前的标记16);加强该座位支架16、16的支架17、17(仅表示眼前的标记17);从上支架14、14的下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支架18、18(仅表示眼前的标记18);在发动机13的上方连接上支架14、14与下支架15、15的辅助支架19、19(仅表示眼前的标记19)。
两轮机动车10,其在前管12上安装自由操舵的前叉21,在该前叉21的下端安装前轮22,在前叉21的上部安装操舵用的手柄23,经由在上支架14、14的后部设置的枢轴24安装上下自由摇摆的后摇臂25、25(仅表示眼前的标记25),在该后摇臂25、25的后端安装后轮26,在支架17和后摇臂25之间设置后缓冲器单元27、27(仅表示眼前的标记27)。28、28(仅表示眼前的标记28)是安装在后缓冲器27、27上的副油箱。
另外,在前叉21上安装了作为照明装置的前照灯29。
发动机13的主体由曲轴箱41、从该曲轴箱41上立起的缸体42、在该缸体42的上部具有的缸盖43和覆盖缸体42下方的油盘44组成。
在缸体42的上方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单元45,在缸体42的后部介由未图示的节气阀体与缸体42的后部连接而构成进气系统。另外,缸体42的前部连接排气管46、46(仅表示眼前的标记46),在后方延伸的排气管46、46的后端连接消声器47、47(仅表示眼前的标记47)而构成排气系统。
对发动机13的支承部进行说明。
在下支架15的下端部介由第1发动机支承部件51支承缸体42的前部,在上支架14的下方且介由第2发动机支承部件52支承缸体42的后部,并且,在枢轴24的上方从上支架14的后部14b向前方延伸保持杆54,在该保持杆54上介由第3发动机支承部件53支承曲轴箱41的后上部。
从上支架14的下端部设置的延设支架18、18到车辆的后方延伸脚踏板架61L、61R(仅表示眼前的标记61L),从该脚踏板架61L、61R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脚放置部的乘车人脚踏板62L、62R(仅表示眼前的标记62L)。
64是进行换档的变速操作部。
对驱动系统进行说明。
在缸体42的后部设置发动机13的驱动轴71,在该驱动轴71上安装驱动链轮72,在后轮的车轴73上安装从动链轮74,在从动链轮74和驱动链轮72之间卷挂驱动链条75,把发动机13的驱动力传递到后轮26。76是前轮的车轴。
图中的79是前制动器单元,81是后制动器单元,82是燃料箱,83是燃料泵,84是油冷却器,85是蓄电池,86是前挡泥板,87是后盖部件,88是仪表,89是安装在座椅支架16上的乘车人座椅。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所具有的脚操作装置的正面图,脚操作装置90具有制动器操作部92和变速操作部64。下面,对这些操作部64、92的设置构造进行说明。在图中,省略了发动机。
在从上支架14、14的下端部14c、14c延伸设置的左侧的延设支架18上设置左侧的脚踏板架61L,在左侧的脚踏板架61L上具有制动器操作部92。同样,在从上支架14的下端部14c延伸设置的右侧的延设支架18上设置右侧的脚踏板架61R,在右侧的脚踏板架61R上具有变速操作部64。
而且,该延设支架18、18之间通过横杆部件65连接。另外,在车辆的左右设置的脚踏板架61L、61R的下方设置了消声器47、47。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安装制动踏板的制动器操作部的侧面图,在上支架14的下端部14c延伸设置的延设支架18上经由连结部件93、93向后方安装脚踏板架61R,在该脚踏板架61R上安装乘车人脚踏板94R及制动器操作部92,并且,经由连结部件95把消声器47安装在脚踏板架61R的后端部。
在图中,制动器操作部92作为主要要素具有:制动踏板96、在该制动踏板96的后端部96b安装的连结部件97及在该连结部件97安装的主缸98,经由连结部件97把制动踏板96的动作传递给主缸98,从而把施加给制动踏板96的踏力转换成液压力。
制动踏板96具有:作为主体的杆部111、在该杆部111的前端部96a上接触乘车人脚尖的脚踏部112、同样,在后端部96b上连接连结部件97的连接部113、在该连接部113与脚踏部112之间作为制动踏板96的摆动中心的支承部114。
117是刹车灯开关,118是连接主缸98与后制动单元81之间的液压管道。
图4是图3的4-4线的剖面图,是说明制动踏板96的支承部114和主缸98的安装部的图。
在脚踏板架61R上嵌入轴套部件121,在轴套部件121的外周经由轴承部件122R安装制动踏板96的支承部114,轴套部件121的侧面121c从车辆的外侧与乘车人脚踏板94R接触、并且在轴套部件的孔部121h中穿过连接螺栓123而固定到脚踏板架61R上。因此,可以把安装乘车人脚踏板94R的连接螺栓123作为轴自由摆动地安装制动踏板96。
在脚踏板架61R的内侧上部具有的座部125上,设置主缸98,将该主缸98通过固定螺栓126a、固定螺母126b安装到脚踏板架61R上。
即,在车身11(也称车架11)上,具有支承乘车人脚踏板94R的脚踏板架61R,在该脚踏板架61R上自由摆动地设置制动踏板96。
图5是图3的5-5线的剖面图,是说明制动踏板96连接部113的图。
在脚踏板架61R的车宽方向的内侧设置主缸98,在脚踏板架61R的外侧设置制动踏板96,从该制动踏板96的连接部113向内侧延伸连结部件97,在该连结部件97的车辆内侧方向上设置包括杆端部131的关节轴承132,并且,贯穿连结部件97与关节轴承132并利用由螺栓133和螺母134组成的连结部件135在连结部件97与关节轴承132之间,转动自如地连接,该关节轴承132的杆端部131与主缸98的杆部98a连接。
关节轴承132,其滑动部具有球面,是以螺栓133为轴可以承受半径方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轴承,可以顺利地把制动踏板96的踏力传递到主缸98。
即,当将脚踏板架61R的车身中心侧称为脚踏板架61R的内侧时,在脚踏板架61R的内侧设置主缸98,在脚踏板架61R的外侧设置制动踏板96。
由于制动踏板96的连接部113以规定的行程进行移动,所以为了使跨过脚踏板架61R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的连结部件97和脚踏板架61R不干涉,在脚踏板架61R上连结部件97穿过的孔作成长孔136。
即,在脚踏板架61R上开设从内侧向外侧贯通的长孔136,使得在长孔136中穿过连结部件97。
而且,在脚踏板架61R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47的前部。
在脚踏板架61R上开设从内侧向外侧贯通的长孔136,由于在该长孔136中穿过连接制动踏板96与主缸98的连结部件97,所以在脚踏板架61R的正下方,没有必要设置穿过连结部件97等的空间,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61R的正下方有足够的空间。
由于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61R的正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所以就可以自由地设置消声器47。
如果在脚踏板架61R的正下方可以设置消声器47的前部,就可以抑制左右消声器47、47向外伸出。可以抑制消声器47、47向外伸出,也就可以抑制车辆的整体宽度。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脚踏板架61R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47的前部,只要是消声器47的一部分不会有问题。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的制动器操作部的作用。
回到图3,在脚踏板架61R的内侧设置了主缸98,脚踏板架61R的外侧设置了制动踏板96。
当在脚踏板架61R的外侧设置主缸98时,为了避开乘车人的脚与主缸98之间的干涉,在其间需要设置间隙。因此,使在内侧设置乘车人脚踏板94R受到制约。
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脚踏板架61R的内侧具有的空间设置主缸98,所以脚踏板架61R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不变,根据主缸98的设置、乘车人脚踏板94R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的结果使其具有乘车人脚踏板的整体宽度Ws(参照图1)不扩大的优点。
另外,在脚踏板架61R上开设贯通从内侧到外侧的长孔136,由于在长孔136中穿过连结部件97,所以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61R的下方有足够的空间。由于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61R的下方有足够的空间,例如,具有保持在脚踏板架61R的下方设置排气管46等的布局的自由度的优点。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安装变速踏板的变速操作部的侧面图,在上支架14的下端部14c延伸的延设支架18上经由连结部件93、93向后方安装脚踏板架61L,在该脚踏板架61L上安装乘车人脚踏板94L及变速操作部142,并且,在脚踏板架61L的后端部经由连结部件95安装消声器47。
变速操作部142作为主要要素具有:以作为回转中心的轴支承部144为弯曲点呈大致ㄑ形状的变速踏板146;在该变速器踏板146的另一端146c上安装的关节部件147及该关节部件147上安装的连接部件148,经由关节部件147把变速踏板146的动作传递到连接部件148、从而把施加给变速踏板146的力传递到发动机13的变速轴149上。
变速踏板146呈大致ㄑ形状,其具有:成为本体的腕部151、在变速踏板146的一端146a接触乘车人脚尖的操作部152、同样,在另一端146b连接关节部件147而传递力的传递部143、该传递部143和操作部152之间作为变速踏板146的摆动中心的轴支承部144。153、153是调整连接部件148的长度的调整部。
即,在脚踏板架61L上自由摆动地设置变速踏板146,该变速踏板146的动作通过连接部件148与发动机相连接。
图7是图6的7-7线的剖面图,是说明变速踏板146的支承部114和传递部143的图。
在脚踏板架61L上嵌入轴套部件121,在该轴套部件121的外周经由轴承部件122L安装变速踏板146的轴支承部144,在轴套部件121的侧面121s上从车辆的外侧设置乘车人脚踏板94L,并且,部件穿过轴套部件121的孔部121h将连结部件123安装到脚踏板架61L上。因此,安装乘车人脚踏板94L的连结部件123作为轴可以自由摆动地安装变速踏板146。
即,在车身11(也称车架11)上设置有支承乘车人脚踏板94L的脚踏板架61L,在该脚踏板架61L上自由摆动地设置变速踏板146。
在变速踏板146的另一端146b具有的传递部143的车辆内侧方向上设置关节轴承163,并且,通过贯穿传递部143与关节轴承163,利用由螺栓164和螺母165组成的连接部166,把传递部143与关节轴承163之间转动自如地连接。
关节轴承163,其滑动部具有球面,是可以承受螺栓164半径方向的载荷和轴方向的载荷的轴承,可以把变速踏板146的力顺利地传递到发动机13(参照图6)的变速轴149上。
变速踏板146的传递部143,其由于向图的内外方向摆动,为了使作为关节部件147的关节轴承163与脚踏板架61L不发生干涉,在脚踏板架61L上设置了具有所规定的宽度B的凹部167。
即,在连接部件148上有关节部件147,在脚踏板架61L上设置收纳该关节部件147的一部份的凹部167。
在脚踏板架61L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47的前部。
在脚踏板架61L的正下方由于没有必要设置穿过连结部件和连接部件的空间,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61L的正下方有足够的空间。
由于可以确保在脚踏板架61L的正下方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自由地设置消声器的前部或者一部分。
如果可以在脚踏板架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47的前部,就可以抑制消声器47、47向外边伸出。通过抑制消声器47、47向外边伸出,就可以抑制车辆的宽度。
图8是图6的8-8线的剖面图,从脚踏板架61L(参照图6)的后端部向下方经由套筒171、轴套172及连结部件173安装消声器47。
套筒171例如用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形成。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的变速操作部的功能。
回到图6,在连接部件148中有关节部件147,由于在脚踏板架61L上设置收纳该关节部件147的一部分的凹部167,可以抑制连接部件148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伸出量。通过抑制连接部件148向外侧的延伸出量,就可以抑制车辆的宽度。
本发明非常适用于两轮机动车。

Claims (3)

1.一种鞍座式两轮机动车,在车身上设置支承乘车人脚踏板的脚踏板架,在该脚踏板架上自由摆动地设置制动踏板,介由连结部件把该制动踏板的动作传递到主缸、把施加给制动踏板的踏力转化为液压力,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脚踏板架的车身中心侧称为脚踏板架的内侧时,在该脚踏板架的内侧设置所述主缸,在所述脚踏板架的外侧设置所述制动踏板,在所述脚踏板架上开设从内侧向外侧贯穿的长孔,在该长孔中穿过所述连结部件。
2.一种鞍座式两轮机动车,在车身上设置支承乘车人脚踏板的脚踏板架,该脚踏板架上自由摆动地设置变速踏板,通过连结部件把该变速踏板的动作与发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中有关节部件,在所述脚踏板架上设置有收纳该关节部件的一部分的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座式两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架的正下方设置消声器的前部或者一部分。
CNB2006101593090A 2005-09-29 2006-09-27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2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4662/05 2005-09-29
JP2005284662A JP2007091103A (ja) 2005-09-29 2005-09-29 鞍乗り型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9801A true CN1939801A (zh) 2007-04-04
CN100513245C CN100513245C (zh) 2009-07-15

Family

ID=37958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93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245C (zh) 2005-09-29 2006-09-27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91103A (zh)
CN (1) CN100513245C (zh)
TW (1) TW20071643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5148B2 (ja) * 2008-07-10 2013-10-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磁歪式荷重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移動体
JP5939933B2 (ja) * 2012-08-10 2016-06-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5848294B2 (ja) * 2013-08-29 2016-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6554494B2 (ja) * 2017-01-13 2019-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マフラー支持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7283A (ja) * 1983-09-26 1985-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ステップホルダ構造
JPS6087792U (ja) * 1983-11-21 1985-06-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電動変速操作装置
JPH064436B2 (ja) * 1985-01-08 1994-01-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キ操作装置
JPS61160377A (ja) * 1985-01-08 1986-07-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構成部品の取付構造
JPS61241247A (ja) * 1985-04-18 1986-10-27 Honda Motor Co Ltd ブレ−キペダル装置
JPH0439113Y2 (zh) * 1987-10-23 1992-09-11
JPH01158396U (zh) * 1988-04-25 1989-11-01
JPH03246181A (ja) * 1990-02-23 1991-11-01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ートレスト装置
JP3001932B2 (ja) * 1990-06-06 2000-01-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JPH055693U (ja) * 1991-07-04 1993-01-26 株式会社日本ビート工業 騎乗車両のレバー取り付け構造
JPH06329066A (ja) * 1993-05-24 1994-11-29 Suzuki Motor Corp オートバイのフットレスト装置
JPH07187048A (ja) * 1993-12-28 1995-07-25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フットレスト装置
JPH09263285A (ja) * 1996-03-29 1997-10-07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JPH11255167A (ja) * 1998-03-10 1999-09-21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ートボード取付け構造
JPH11301566A (ja) * 1998-04-24 1999-11-02 Suzuki Motor Corp 鞍乗り型車両のブレーキペダル装置
JP4138176B2 (ja) * 1999-09-01 2008-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185224B2 (ja) * 1999-10-19 2008-11-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フートレストの取付構造
JP4070423B2 (ja) * 2001-03-28 2008-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ステップ構造
JP4112833B2 (ja) * 2001-09-03 2008-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ステップ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04036B (zh) 2008-12-11
JP2007091103A (ja) 2007-04-12
TW200716432A (en) 2007-05-01
CN100513245C (zh) 2009-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9870A (zh) 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CN1267320C (zh) 自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CN1121330C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叉安装结构
CN101028846A (zh) 机动二轮车
CN1093809C (zh) 小型摩托车
CN1948077A (zh)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CN1939801A (zh) 鞍座式两轮机动车
CN1939800A (zh) 两轮机动车
CN1991214A (zh) 换档致动器、有换档致动器的车辆和安装换档致动器的方法
CN1796226A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手柄限制器构造
CN1074503C (zh) 发动机的泵配置结构
CN1413852A (zh) 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构造
CN1755073A (zh) 车辆中的发动机排气结构
CN1789067A (zh) 摩托车动力单元和摩托车
CN1903646A (zh) 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1754769A (zh) 摩托车
CN1072145C (zh) 组合摆动式内燃机的起动马达的安装配置结构
CN1204018C (zh) 摩托车动力单元
CN1701020A (zh) 自动二轮车
CN1923599A (zh) 二轮机动车
CN100344867C (zh) 车辆燃料管路结构
CN1754757A (zh) 二轮机动车
CN1749093A (zh) 二轮机动车
CN1608939A (zh)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CN1839067A (zh) 鞍乘式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