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4757A - 二轮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二轮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4757A
CN1754757A CN 200510099623 CN200510099623A CN1754757A CN 1754757 A CN1754757 A CN 1754757A CN 200510099623 CN200510099623 CN 200510099623 CN 200510099623 A CN200510099623 A CN 200510099623A CN 1754757 A CN1754757 A CN 1754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ylinder
receiver
space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996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秀树
乾秀二郎
森川雄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4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4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其在车体罩上形成配置于乘车用座位与所述转向车把之间且侧面看是大致U字型的腿部通过空间,前端部可摇动地被支承在车架或动力单元上,且在后端部轴支承着后轮的摆臂与车架之间,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缓冲器,从上方覆盖该后缓冲器的收纳盒配置在乘车用座位的下方,该二轮机动车在腿部通过空间前方的车体罩内确保了能自由活用的足够的空间,在提高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增大燃料罐的容量。其把燃料罐配置在收纳盒的后方,为了把收纳盒配置在后缓冲器(44)的两侧,而把其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74a)设置在两侧下部。

Description

二轮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轮机动车,其把转向车把能转向地支承在车架的前端,该车架上搭载有包含发动机的动力单元,在至少覆盖所述动力单元和车架的车体罩上设置乘车用座位,并且形成有配置在该乘车用座位与所述转向车把之间,并且侧面看是大致U字型的腿部通过空间,其前端部被可摆动地支承于所述车架或所述动力单元上且在其后端部轴支承后轮的摆臂与车架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缓冲器,从上方覆盖该后缓冲器的收纳盒配置在所述乘车用座位的下方。
背景技术
这种二轮机动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16423号公报。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内容中,燃料罐是在腿部通过空间的前方配置在车体罩内,但在腿部通过空间前方可有效活用车体罩内的空间有限,另外,希望进一步增大燃料罐的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轮机动车,其确保在腿部通过空间前方的车体罩内能自由活用而得到足够的空间,在提高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增大燃料罐的容量。
为实现所述目的,方案1所述发明的二轮机动车,其把转向车把能转向地支承在车架的前端,该车架上搭载有包含发动机的动力单元,在至少覆盖所述动力单元和车架的车体罩上设置乘车用座位,并且形成有配置在该乘车用座位与所述转向车把之间侧面看是大致U字型的腿部通过空间,在其前端部被可摇动地支承于所述车架或所述动力单元上且在其后端部轴支承后轮的摆臂与车架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缓冲器,从上方覆盖该后缓冲器的收纳盒配置在所述乘车用座位的下方,在该二轮机动车中,在两侧下部设有配置在所述后缓冲器的两侧并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的所述收纳盒的后方,配置燃料罐。
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方案1所述发明的结构中,所述燃料罐配置在所述乘车用座位在其后部具有的搭车者座位的下方,并且位于所述收纳盒垂下部的上方。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把燃料罐配置在收纳盒的后方,在腿部通过空间前方的车体罩内确保能自由活用足够的空间,在提高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增大燃料罐的容量,并且能把二轮机动车功能零件的配置与以往的不同地变化展开。而且通过在从上方覆盖后缓冲器的收纳盒的两侧下部设置配置在后缓冲器两侧的垂下部,能增大收纳盒的容量。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充分确保燃料罐和收纳盒容量的基础上,能确保搭车者的位置比驾驶者高,能使驾驶者和搭车者在乘车用座位上的姿势良好,从侧面看二轮机动车时其是后抬起的形态,在外观上也能使其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2是二轮机动车前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
图3是二轮机动车后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6是二轮机动车前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8是二轮机动车前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4表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二轮机动车的侧视图,图2是二轮机动车前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图3是二轮机动车后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
首先,在图1中,该小型二轮机动车的车架F包括:头管12,其可转向地支承对前轮WF进行轴支承的前叉10及连结在该前叉10上的转向车把11;左右一对下行管13…,其从该头管12向后下延伸;左右一对下管14…,其在这些下行管13…的下方连接设置在所述头管12上,同时比两下行管13…更加倾斜地向后下延伸;左右一对主管15…,其从这些下管14…的中间部向后方延伸,同时所述两下行管13…的下端连接设置在中间部;左右一对座位导轨16…,其从主管15…的中间部向后上延伸;左右一对后管17…,其从所述主管15…的后端向后上延伸,并结合在座位导轨16…的后部,在左右成对的下行管13…靠前端的部分与下管14…的前端部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材料18…,在主管15…的后端与座位导轨16…的中间部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材料19…。
结合参照图2和图3,所述主管15是将下述部件一体连接而构成的:即,从所述下管14的中间部向后上延伸的前半倾斜部15a、向后下延伸的后半倾斜部15b以及向上方鼓起来那样弯曲并把前半倾斜部15a的后端与后半倾斜部15b的前端之间连接的弯曲部15c,所述下行管13的下端通过焊接连接设置在前半倾斜部15a的中间部。
车架F上搭载有由四冲程的发动机EA和把该发动机EA的输出进行变速的变速机M所构成的用于驱动后轮WR的动力单元PA。所述发动机EA例如是水冷式双气缸的V型结构,其具有:曲轴箱20;后部气缸部CR,其从曲轴箱20向上方立起;前部气缸部CF,其与该后部气缸部CR形成V形地具有稍微向前上倾斜的气缸轴线,从曲轴箱20向前方延伸,两气缸部CF、CR各自具备:气缸体21F、21R,其结合在曲轴箱20上;气缸盖22F、22R,其在与曲轴箱20的相反侧结合在气缸体21F、21R上;气缸盖罩23F、23R,其结合在气缸盖22F、22R的顶部上。
在所述车架F的下行管13…后端近旁在所述两主管15…的前半倾斜部15a…上设置有第一发动机悬吊装置24…,在所述发动机EA的前部和后部气缸部CF、CR之间,曲轴箱20的上部支承在第一发动机悬吊装置24…上,后部气缸部CR配置在所述两主管15…的弯曲部15c…之间。向下方延伸的发动机悬吊装置托架25…结合在下管14…的下端,在用螺栓26、26固定于该发动机悬吊装置托架25…下端的第二发动机悬吊装置28…上,在所述前部气缸部CF的下方,所述曲轴箱20的下部通过螺栓27进行固定支承。
这样,利用刚性高的部分就能把发动机EA支承在两主管15…上,而且第一发动机悬吊装置24…通过从两侧夹着所述下行管13…中心线的延长线的一对螺栓29…的固定而设置在两主管15…的前半倾斜部15a…上,所述发动机EA的曲轴箱20通过配置在所述下行管13…中心线延长线上的螺栓30的固定而支承在第一发动机悬吊装置24…上,能把曲轴箱20高效且提高刚性地支承在第一发动机悬吊装置24…上。
在沿二轮机动车行进方向的右侧,在所述曲轴箱20上结合有变速机壳体31,在该变速机壳体31内收容具有例如带式无级变速机的变速机M,其用于将发动机EA的旋转动力进行无级变速,并传递给后轮WR。
变速机M的输出轴32从变速机壳体31的左侧面突出,在后端部轴支承后轮WR的摆臂33的前端部,围绕所述输出轴32的轴线能摆动并且支承在所述变速机壳体31上。在所述输出轴32从变速机壳体31突出部上固定有驱动链轮34,在后轮WR的车轴37上固定有从动链轮35,在驱动链轮34和从动链轮35上绕挂着环状链条36。
在所述变速机壳体31的后部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一对托架38…,这些托架38…支承在主管15…的后端部。在变速机壳体31的后方侧下部设置有一对支架用托架39…,在这些支架用托架39…上通过同轴的主支架轴40可转动地轴支承主支架41。交叉管42架设在所述两主管15…的弯曲部15c…之间,而在该交叉管42与设置在所述摆臂33前部的缓冲用托架43之间设置具有沿前后延伸的轴线的后缓冲器44。
发动机EA的吸气系统48A具备:吸气管49F、49R,其在前部和后部气缸部CF、CR之间把其下游端连接在这些气缸部CF、CR的气缸盖22F、30R的一侧面;节流阀体50,其共同连接在两吸气管49F、49R的上游端;空气滤清器51,其与该节流阀体50连接,在所述吸气管49F、49R下游端的气缸盖22F、22R连接部近旁各气缸盖22F、22R上安装有燃料喷射阀52F、52R。
把下游端连接在后部气缸部CR的气缸盖22R上的吸气管49R,从后部气缸部CR向前方延伸,把下游端连接在前部气缸部CF的气缸盖22F上的吸气管49R,从前部气缸部CF向上方延伸,两吸气管49F、49R的上游端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并且两吸气管49F、49R的上游端共同连接在集合管53上,该集合管53与配置在前部气缸部CF正上方的单一节流阀体50连接。空气滤清器51配置在所述节流阀体50的前方,且其上端位于节流阀体50的上方。
在所述发动机EA的前部气缸部CF前方且在所述空气滤清器51的下方,配置有用于把由水冷式发动机EA加热了的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54。在该散热器54的下部设置有向车架F所具备的发动机悬吊装置托架25…侧突出的安装柄部55…,该安装柄部55…通过支承缓冲橡胶57…支承在设于发动机悬吊装置托架25…上的托架56…上。在散热器54的上部设置向其上方的下管14…侧突出的安装柄部58…,所述安装柄部58…通过未图示的支承缓冲橡胶支承在设置于下管14…上的托架59…上。即散热器54支承在车架F的下管14…和发动机悬吊装置托架25…上。
发动机EA的排气系统60具备:排气管61F,其上游端连接在前部气缸部CF的气缸盖22F的下部侧面上,且将动力单元PA的下方向后方延伸;排气管61R,其上游端连接在后部气缸部CR的气缸盖22R的后部侧面上;集合排气管62,其共同连接在这些排气管61F、61R的下游端上;排气消音器63,其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并且与集合排气管62连接。
前部气缸部CF的排气管61F从气缸盖22F向下方大致弯曲成C字形,通过所述动力单元PA下方而向后方延伸,在动力单元PA的后方向后轮WR的右侧立起,在构成所述动力单元PA的一部分壳体的变速机壳体31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收容所述排气管61F上部的收容凹部64。这样,就能把排气管61F更接近动力单元PA而配置在上方,能确保最低离地高度把动力单元PA配置在更低位置处,谋求小型二轮机动车的低重心化。
后部气缸部CR的排气管61R,在主支架轴40的后方与前部气缸部CF的所述排气管61F并列,并从曲轴箱20的左侧绕到变速机壳体31后部地弯曲形成。即后部气缸部CR的排气管61R从气缸盖22R延伸到曲轴箱20和变速机壳体31的左侧,在发动机EA最下部的上方且是主支架轴40的上方绕过变速机壳体31的后部并向右侧弯曲,在所述主支架轴40的后方与前部气缸部CF的所述排气管61F并列地形成。
集合排气管62共同连接在并列配置于动力单元PA的后方侧的两排气管61F、61R的下游端上,在所述后部气缸部CR侧的排气管61R绕到变速机壳体31的后部并开始弯曲的位置的上方,在排气消音器63的上游端连接在集合排气管62的下游端上。
着眼于图1,动力单元PA、连接在该动力单元PA的发动机EA上的吸气系统48A和车架F被合成树脂构成的车体罩65覆盖,该车体罩65包括:前罩66,其覆盖头管12的前部和前轮WF的上部;中部罩67,其从后方侧覆盖头管12并与前罩66相连;左右一对腿部挡风板68…,其接合在所述前罩66的左右两侧并且覆盖乘坐人员的脚部前方;底板通道部69,其连在两腿部挡风板68…和中部罩67上;后罩70,其覆盖车架F后部的左右两侧。
后罩70上可开闭地设置双人座型的乘车用座位71,其包括:驾驶员座位71a,其载乘转向操作转向车把11的车辆驾驶者;搭车者座位71b,其由在车辆驾驶者后方的同乘者乘坐,并且与所述驾驶员座位71a的后部相连,搭车者座位71b比驾驶员座位71a的位置高。
由车体罩65的中部罩67、与该中部罩67后部相连的底板通道部69以及设有所述乘车用座位71的后罩70所形成的腿部通过空间72,从侧面看是大致U字形,其被配置在所述乘车用座位71与转向车把11之间。
与发动机EA相连的吸气系统48A的大部分是配置在所述腿部通过空间72的前方侧,该吸气系统48A中至少节流阀体50是配置在所述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上方。发动机EA的后部气缸部CR的头部,即气缸盖罩23R配置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后方。
结合参照图4,在所述乘车用座位71的下方配置有收纳盒74,其上端开口部在该乘车用座位71的底板73处能开闭地关闭上,该收纳盒74由所述主管15…和座位导轨16…支承。
收纳盒74配置在设于车架F的交叉管42和摆臂33之间且沿前后延伸的后缓冲器44的上方,在收纳盒74的两侧下部设置有配置在后缓冲器44的两侧并且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74a、74a,这些垂下部74a、74a从侧面看形成为越向下方宽度越窄的倒三角形。在两垂下部74a、74a之间在收纳盒74的底部,形成有收容所述后缓冲器44的收容凹部75,使其轴线位于所述两垂下部74a、74a最下部的上方位置。
收纳盒74,通过如上述形成能增大收纳盒74的容量,例如能够将遮光板76打开而成为向上方推起状态的喷气(ジエット)型头盔77收纳在收纳盒74内。
在收纳盒74的后方配置有燃料罐78,其能在把乘车用座位71打开加油,该燃料罐78位于乘车用座位71在其后部所具有的搭车者座位71b的下方,且是收纳盒74的垂下部74a的上方,通过支承缓冲橡胶80、80…支承在后管17…后部各设置了一对的支承托架79、79…上。
如图3所示,收纳盒74具有直立的后壁74b,配置在收纳盒74后方的燃料罐78的前壁78a形成与收纳盒74的后壁74b相对直立的状态。燃料罐78的底壁78b基本上是向后上,同时形成对应于下方的后轮WR的外周而向上方鼓起来的弯曲形状。
下面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作用,车体罩65上形成有腿部通过空间72,其配置在乘车用座位71与转向车把11之间,从侧面看大致是U字形,具有节流阀体50且与发动机EA相连的吸气系统48A中至少节流阀体50配置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上方,所以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下方能够确保可自由活用而得到足够的空间,能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发动机EA是如下结构的V型发动机,即具备:后部气缸部CR,其把头部即气缸盖罩23R配置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后方;前部气缸部CF,其在与该后部气缸部CR之间大致成V字形而配置在节流阀体50的正下方,故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下方,能确保配置与后部气缸部CR以外的零件例如吸气管49R和燃料喷射阀52R有关的零件的空间,而且通过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前方侧车体罩65内空间的局部配置前部气缸部CF,由此能在提高二轮机动车性能上起作用,同时能确保配置吸气系统48A的足够空间。
V型双气缸发动机EA上连接有使上游端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各气缸上的各个吸气管49F、49R,而在各吸气管49F、49R的上游端上连接有节流阀体50,所以能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上方把节流阀体50在空间上更有效地配置,由于各吸气管49F、49R的上游端共同连接在集合管53上,而该集合管53上连接有节流阀体50,所以通过把多个吸气管49F、49R连接在共同的节流阀体50上,能减少零件的个数。
吸气系统48A所具备的空气滤清器51配置在节流阀体50前方的同时还把上端配置在节流阀体50的上方并连接在节流阀体50上,所以其一边确保空气滤清器51的吸气容量,一边把吸气系统48A高效率地进行配置,作为设计自由度高的空间而能确保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前方的空间。
在前端部被可摆动地支承在动力单元PA的变速机壳体31上,同时在后端部轴支承后轮WR的摆臂33与车架F之间,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缓冲器44,从上方覆盖该后缓冲器44的收纳盒74配置在乘车用座位71的下方,燃料罐78配置在该收纳盒74的后方。
通过这样把燃料罐78配置在该收纳盒74的后方,在腿部通过空间72前方的车体罩65内确保能自由活用并得到足够的空间而提高设计自由度,同时还能增大燃料罐78的容量,能把二轮机动车功能零件作为与现有不同的展开变化。
而且通过在从上方覆盖后缓冲器44的收纳盒74的两侧下部设置配置于后缓冲器44两侧的垂下部74a、74a,还能增大收纳盒74的容量。
燃料罐78,由于配置在乘车用座位71在其后部所具有的搭车者座位71b的下方且是收纳盒74的垂下部74a…的上方,所以在充分确保燃料罐78和收纳盒74容量的基础上,能确保搭车者的位置比驾驶者高,能使驾驶者和搭车者在乘车用座位71上的姿势良好,从侧面看二轮机动车时其是后高的形态,在外观上也能使其美观。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侧视图,图6是该二轮机动车前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在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对应的部分处仅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进行图示,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车架F上安装有由四冲程的发动机EB和把该发动机EB的输出进行变速的变速机M所构成的用于驱动后轮WR的动力单元PB。所述发动机EB是具有从曲轴箱20向上方立起的并列双气缸的气缸部C的水冷式结构,气缸部C具备:气缸体21,其结合在曲轴箱20上;气缸盖22,其在与曲轴箱20的相反侧结合在气缸体21上;气缸盖罩23,其结合在气缸盖22的顶部上,而气缸部C的头部即气缸盖罩23配置在车体罩65上形成的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后方。
在发动机EB的气缸部C的前方,曲轴箱20的上部支承在第一发动机悬吊装置24…上,所述曲轴箱20的前方侧下部支承在第二发动机悬吊装置28…上。
发动机EB的吸气系统48B具备:各气缸的每个吸气管49…,其下游端连接气缸部C的气缸盖22的前侧面,向前方延伸;节流阀体50,其共同连接在吸气管49的上游端上;空气滤清器51,其连接在该节流阀体50上,在所述吸气管49…下游端的气缸盖22连接部近旁在气缸盖22上安装有燃料喷射阀52…。
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将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共同连接的集合管53连接在于车体罩65上形成的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上方配置的节流阀体50上。空气滤清器51配置在所述节流阀体50的前方,且其上端位于节流阀体50的上方。
上游端连接在发动机EB气缸部C的气缸盖22后部侧面上的排气管61,从气缸盖22向曲轴箱20及变速机壳体31的左侧延伸,在发动机EB最下部的上方且是主支架轴40的上方绕到变速机壳体31的后部向右侧弯曲,连接在配置于后轮WR右侧的排气消音器63上。
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在所述乘车用座位71的下方配置有收纳盒74,上端开口部被该乘车用座位71的底板73能开闭地关闭上,该收纳盒74的两侧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74a…,以配置在于该收纳盒74下方设置的后缓冲器44的两侧,在收纳盒74的后方配置有燃料罐78,其位于乘车用座位71后部的搭车者座位71b的下方且是在收纳盒74的垂下部74a…的上方。
根据该第二实施例,在车体罩65上形成的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上方,与发动机EB相连的吸气系统48B中至少节流阀体50是配置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上方,所以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下方就确保了能自由活用并得到足够的空间,能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发动机EB由于其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后方具有配置有头部即气缸盖罩23的气缸部C,所以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下方能确保配置气缸部C以外的零件例如与吸气管49和燃料喷射阀52有关的零件的空间。
双气缸发动机EB上连接有使上游端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各气缸的各个吸气管49…,而在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连接有节流阀体50,所以能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上方把节流阀体50在空间上更有效地配置,由于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共同连接在集合管53上,而该集合管53上连接有节流阀体50,所以,通过把多个吸气管49…连接在共同的节流阀体50上,能减少零件的个数。
吸气系统48B具备的空气滤清器51在配置于节流阀体50前方的同时还将上端配置在节流阀体50的上方并且连接在节流阀体50上,所以,其一边确保空气滤清器51的吸气容量,一边把吸气系统48B高效率地进行配置,作为设计自由度高的空间而能确保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前方的空间。
由于将从上方覆盖后缓冲器44的收纳盒74配置在乘车用座位71的下方,而在该收纳盒74的后方配置有燃料罐78,所以,在腿部通过空间72前方的车体罩65内确保能自由活用并得到足够的空间而提高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增大燃料罐78的容量,能把二轮机动车功能零件作为与现有不同的变化展开。
而且通过在从上方覆盖后缓冲器44的收纳盒74的两侧下部设置配置于后缓冲器44两侧的垂下部74a…,还能增大收纳盒74的容量,在充分确保燃料罐78和收纳盒74容量的基础上,能确保搭车者的位置比驾驶者高,能使驾驶者和搭车者在乘车用座位71上的姿势良好,从侧面看二轮机动车时其是后高的形态,在外观上也能使其美观。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二轮机动车的侧视图,图8是该二轮机动车前部的纵剖放大侧视图,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对应的部分处仅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进行图示,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车架F上搭载有由四冲程的发动机EC和把该发动机EC的输出进行变速的变速机M所构成的用于驱动后轮WR的动力单元PC。所述发动机EC是具有从曲轴箱20向前方大致水平延伸的并列双气缸的气缸部C′的水冷式结构,气缸部C′具备:气缸体21′,其结合在曲轴箱20上;气缸盖22′,其在与曲轴箱20的相反侧结合在气缸体21′上;气缸盖罩23′,其结合在气缸盖22′的顶部上。
曲轴箱20的上部支承在第一发动机悬吊装置24…上,在所述气缸部C′的下方,所述曲轴箱20的前方侧下部支承在第二发动机悬吊装置28…上。
发动机EC的吸气系统48C具备:各气缸的各个吸气管49′…,其下游端连接在气缸部C′的气缸盖22′的上部面上,向上方延伸;节流阀体50,其共同连接在吸气管49′…的上游端;空气滤清器51,其连接在该节流阀体50上,在所述吸气管49′…下游端的气缸盖22′连接部近旁气缸盖22′上安装有燃料喷射阀52′…。
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且共同连接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的集合管53,连接在于车体罩65上形成的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上方配置的节流阀体50上。空气滤清器51配置在所述节流阀体50的前方,且其上端位于节流阀体50的上方。
上游端连接在发动机EC气缸部C′的气缸盖22′下部侧面上的排气管61′,从气缸盖22′开始向下方大致弯曲成C字形,通过所述动力单元PC的下方而向后方延伸,在动力单元PC的后方向,后轮WR的右侧立起,并连接在配置于后轮WR右侧的排气消音器63上。在构成所述动力单元PC的一部分壳体的变速机壳体31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收容所述排气管61′上部的收容凹部64。
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在所述乘车用座位71的下方配置有收纳盒74,上端开口部由该乘车用座位71的底板73能开闭地关闭上,该收纳盒74的两侧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74a…,其配置在于该收纳盒74下方设置的后缓冲器44的两侧,在收纳盒74的后方配置有燃料罐78,其位于乘车用座位71后部的搭车者座位71b的下方,且在收纳盒74的垂下部74a…的上方。
根据该第三实施例,在车体罩65上形成的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上方,与发动机EC相连的吸气系统48B中至少节流阀体50配置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上方,所以,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的下方能确保可自由活用并得到足够的空间,能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双气缸发动机EC上连接有使上游端在车体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各气缸的各个吸气管49′…,在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上连接有节流阀体50,所以,能在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上方把节流阀体50在空间上更有效地配置,由于两吸气管49′…的上游端共同连接在集合管53上,而该集合管53上连接有节流阀体50,所以,通过把多个吸气管49′…连接在共同的节流阀体50上,能减少零件的个数。
吸气系统48C具备的空气滤清器51在配置于节流阀体50前方的同时还将上端配置在节流阀体50的上方并连接在节流阀体50上,所以,其一边确保空气滤清器51的吸气容量,一边把吸气系统48C高效率地进行配置,作为设计自由度高的空间而能确保腿部通过空间72的最低部72a前方的空间。
由于从上方覆盖后缓冲器44的收纳盒74配置在乘车用座位71的下方,在该收纳盒74的后方配置有料罐78,所以,在腿部通过空间72前方的车体罩65内确保能自由活用并得到足够的空间而提高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增大燃料罐78的容量,能把二轮机动车功能零件作为与现有不同的变化展开。
而且通过在从上方覆盖后缓冲器44的收纳盒74的两侧下部设置配置于后缓冲器44两侧的垂下部74a…,还能增大收纳盒74的容量,在充分确保燃料罐78和收纳盒74容量的基础上,能确保搭车者的位置比驾驶者高,能使驾驶者和搭车者在乘车用座位71上的姿势良好,从侧面看二轮机动车时其是后高的形态,在外观上也能使其美观。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后缓冲器44其轴线是位于垂下部74a…的最下部上方位置的情况,但也可以把整个后缓冲器44位于两垂下部74a…的最下部上方位置处,也可以把后缓冲器44轴线上方的部分位于两垂下部74a…的最下部上方位置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专利要求范围所述的本发明,就能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2)

1、一种二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其把转向车把(11)能转向地支承在车架(F)的前端,该车架(F)上搭载有包含发动机(EA、EB、EC)的动力单元(PA、PB、PC),在至少覆盖所述动力单元(PA~PC)和车架(F)的车体罩(65)上设置乘车用座位(71),并且形成有配置在该乘车用座位(71)与所述转向车把(11)之间侧面看是大致U字型的腿部通过空间(72),在前端部可摇动地被支承于所述车架(F)或所述动力单元(P)上且在后端部轴支承后轮(WR)的摆臂(33)与车架(F)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后缓冲器(44),从上方覆盖该后缓冲器(44)的收纳盒(74)配置在所述乘车用座位(7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两侧下部设有配置在所述后缓冲器(44)的两侧并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74a)的所述收纳盒(74)的后方,配置燃料罐(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罐(78)配置在:所述乘车用座位(71)在其后部具有的搭车者座位(71b)的下方,所述收纳盒(74)的垂下部(74a)的上方。
CN 200510099623 2004-09-30 2005-08-30 二轮机动车 Pending CN17547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8300/04 2004-09-30
JP2004288300A JP2006103349A (ja) 2004-09-30 2004-09-30 自動二輪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4757A true CN1754757A (zh) 2006-04-05

Family

ID=3637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99623 Pending CN1754757A (zh) 2004-09-30 2005-08-30 二轮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03349A (zh)
CN (1) CN1754757A (zh)
TW (1) TWI2775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0166A (zh) * 2009-03-09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0207935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二轮车
CN10826352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53127B2 (ja) * 2010-01-22 2014-03-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0166A (zh) * 2009-03-09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CN102079350A (zh) * 2009-11-30 2011-06-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二轮车
CN102079350B (zh) * 2009-11-30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二轮车
CN10826352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08263525B (zh) * 2016-12-30 2020-04-03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03349A (ja) 2006-04-20
TWI277555B (en) 2007-04-01
TW200626409A (en) 2006-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85217Y (zh) 踏板型两轮摩托车的车架
CN1220604C (zh)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
CN1690378A (zh) 两轮摩托车的排气装置
CN1754766A (zh) 摇臂部结构
CN1603588A (zh)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控制装置
CN1247818A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叉安装结构
CN101172506A (zh) 鞍乘型车辆
CN101028846A (zh) 机动二轮车
CN1959093A (zh) 内燃机
CN1754769A (zh) 摩托车
CN1948077A (zh)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CN1903651A (zh) 二轮机动车的后缓冲器配置结构
CN1754757A (zh) 二轮机动车
CN1594020A (zh) 摇臂式悬挂装置
CN1796226A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手柄限制器构造
CN1754758A (zh) 摩托车
CN1940257A (zh) 摩托车排气系统
CN100443702C (zh) 两轮机动车的发动机排气结构
CN1138668C (zh) 小型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1939800A (zh) 两轮机动车
CN101058330A (zh) 摩托车
CN1167574C (zh) 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支承结构
CN1749093A (zh) 二轮机动车
CN1204018C (zh) 摩托车动力单元
CN1235102A (zh) 小型摩托车的散热器的设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