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2296A - 光学图像稳定器 - Google Patents

光学图像稳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2296A
CN1892296A CNA2006101005188A CN200610100518A CN1892296A CN 1892296 A CN1892296 A CN 1892296A CN A2006101005188 A CNA2006101005188 A CN A2006101005188A CN 200610100518 A CN200610100518 A CN 200610100518A CN 1892296 A CN1892296 A CN 1892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
moves
move
image
mo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05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8295C (zh
Inventor
野村博
铃鹿真也
远藤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nta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tax Corp filed Critical Penta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92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2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82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829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38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the image plane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5Blur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稳定器,包括支撑在固定件上的可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第一方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一移动台架;控制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第二移动台架,由第一移动件支撑并可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的第二方向上自由移动,上述第二方向基本与第一方向正交;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由固定件支撑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驱动第一和第二移动台架。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移动件,和以允许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结合连接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的连接部。

Description

光学图像稳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合到诸如照相机或双筒望远镜的光学设备中、用于抵消由于振动(诸如手抖动)所造成的图像抖动的光学图像稳定器。
背景技术
用于光学设备的图像稳定器(光学图像稳定器)根据施加到光学设备的振动(诸如手抖动)的方向和大小,通过相对于光学系统的光轴驱动光学系统的部件(图像稳定光学元件),防止在焦平面上出现的图像抖动。
这种图像稳定器可分为两种类型:在位于光学系统的光轴之外的位置的轴周围摇摆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第一种类型的图像稳定器,和将图像稳定光学元件彼此正交的方向(两正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的第二种类型的图像稳定器(X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式图像稳定器)。第二种类型的图像稳定器具有以下优点,图像稳定光学元件可准确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移动从而抵消图像振动;然而,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驱动系统将导致重量大。也就是说,可在Y轴方向移动的Y轴方向移动台架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可在X轴方向内移动的X轴方向移动台架,从而,将导致在常规的具有X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的图像稳定器中的X轴方向移动台架具有大的尺寸。这就是X轴方向移动台架和其驱动机构安装在Y轴方向移动台架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在两个正交方向上驱动的移动台架的光学稳定器,其中图像稳定器具有在每个一移动台架的驱动机构的尺寸上不引起增大的结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的可在高速下稳定地移动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光学图像稳定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稳定器,包括支撑在固定件上的可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第一方向上自由移动的第一移动台架;控制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第二移动台架,由第一移动件支撑并可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的第二方向上自由移动,上述第二方向基本与第一方向正交;由固定件支撑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台架在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和由固定件支撑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移动台架在第二方向上来回移动。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移动件,和以允许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结合连接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的连接部。
理想的连接部包括提供在一个移动件上的传动平面和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移动台架;和与传动表面接触以可使其移动的移动接触件。传动表面和可移动接触件通过弹簧的偏置力彼此保持接触。
理想的移动接触件包括以当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时在传动表面上滚动的方式支撑的辊子。
理想的弹簧安装在第二移动台架和第一移动台架之间。
理想的弹簧是延伸而出的拉伸弹簧从而安装在第二移动台架和第一移动台架之间。
理想的弹簧安装在第二移动台架和固定件之间。
理想的弹簧是延伸而出的拉伸弹簧从而安装在第二移动台架和固定件之间。
理想的图像稳定器包括至少一个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以向第一移动台架传送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的中间移动件,其中中间移动件和第一移动台架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触表面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表面,其中的每一个表面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制作成通过中间移动件偏置弹簧彼此接触,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接触表面可靠着中间移动件偏置弹簧的偏置力而彼此脱离。
理想的中间移动件偏置弹簧包括拉伸弹簧。
理想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和与第一丝杠转动配合以防止转动的第一驱动螺母,并通过第一驱动螺母将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送到第一移动台架。
理想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杠和与第二丝杠转动配合以防止相对于固定件的转动的第二驱动螺母,并通过第二驱动螺母将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送到第二移动台架。
理想的第一移动台架由一对第一导向件导向第一方向以在其上自由滑动,上述一对第一导向件安装在固定件上。连接部位于一对第一导向件和在第一方向内延伸的虚拟直线段之间并穿过图像稳定光学元件。
理想的第一导向件对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光轴正交的共同表面内。
理想的第一导向件对为一对平行的导向轴。
理想的第二移动台架由一对第二导向件导向第二方向以在其上自由滑动,上述一对第二导向件安装在第一移动台架上。连接部和弹簧位于第二导向件对的共同侧面上。
理想的第二导向件对为一对平行的导向轴。
理想的第二导向件对的至少一部分、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和弹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光轴正交的共同表面内。
理想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电机。
理想的图像稳定器包括在图像装置中,其图像稳定光学元件包括图像获得装置。
尽管注意力只是集中在用于支撑支撑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X轴方向移动台架的支撑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图像稳定器还具有其他特点。
也就是说,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图像稳定器,包括X轴方向移动台架,其上安装图像稳定光学元件;X轴方向导向装置,以允许X轴方向移动台架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的X轴方向上自由线性移动的方式支撑X轴移动台架的X轴导向装置;具有与提供在X轴方向移动台架上的第二接触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的X轴方向移动装置;和将X轴方向移动台架在一个方向上偏置以使得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彼此保持接触的偏置件。X轴方向导向装置、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偏置件位于同一表面内。
根据这种支撑结构,在X轴方向移动台架由Y轴方向移动台架支撑的位置的情形中,其中Y轴方向移动台架被支撑为在与和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的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方向上自由移动,得到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稳定的支撑结构,其防止不理想的压力的运动例如由在X轴方向上的X轴方向移动台架的运动引起的弯曲和扭转,作用于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台架。
理想的图像稳定器包括Y轴方向移动台架,被支撑为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的Y轴方向上自由移动,Y轴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其中X轴方向移动台架由Y轴方向移动台架支撑以在X轴方向上自由移动。
当Y轴方向移动台架在Y轴方向上移动时,理想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彼此相对移动。
理想的偏置装置是卷簧,其中卷簧的一个或另一末端分别连接到X轴方向移动台架和固定件上。
理想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一个或另一个分别包括传送表面和辊子。传送表面形成为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并与X轴方向正交。辊子以当辊子相对传送表面移动时在传送表面上滚动的方式被支撑。
理想的偏置件是拉伸弹簧。
理想的X轴方向导向装置包括一对平行导向轴。
理想的图像稳定器包括在图像装置中,其图像稳定光学元件包括图像获得装置。
注意尽管上述结构所述的“X轴方向移动台架”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术语“X轴方向”和“Y轴方向”并不限于任一特定的方向。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安装图像稳定器的数字照相机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数字照相机在变焦镜头准备摄影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数字照相机在变焦镜头完全缩回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数字照相机在变焦镜头完全缩回状态的变焦镜头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变焦镜头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变焦镜头的另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图像稳定机构)的正透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后透视图;
图9是图5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后透视图,该图是从与图8角度的不同角度看到的;
图10是图像稳定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在图像稳定单元的固定支座附近的图像稳定单元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与图10所示的X轴方向移动台架和相关元件的正透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X轴方向移动台架的后透视图;
图14是图像稳定单元的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和相关拉伸连接弹簧的正透视图,表示图像稳定单元的分解状态;
图15是图14所示的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和相关拉伸连接弹簧的后透视图,表示其分解状态和组装状态;
图16是图像稳定单元的Y轴方向移动件、Y轴方向移动台架和相关拉伸连接弹簧的分解透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Y轴方向移动件、Y轴方向移动台架和相关拉伸连接弹簧的后透视图,表示其分解状态和组装状态;
图18是移除固定支座的图像稳定单元的正透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元件的后透视图;
图20是进一步移除驱动电机、光断续器和偏置弹簧的图18和19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元件的正透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元件的后透视图;
图22是进一步移除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和Y方向移动件的图20和21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元件的正透视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元件的后透视图;
图24是表示图像稳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图1-3所示的数字照相机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26是与图18相似的视图,示出了移除固定支座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
图27是图26所示的图像稳定单元的元件的后透视图;
图28是表示图像稳定单元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安装根据本发明的图像稳定器的数字照相机200的外观。数字照相机200在其照相机主体202前面设置变焦镜头(变焦镜筒)201、光学取景器203和闪光灯204,在照相机主体202的顶部设有快门按钮205。
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数字照相机200的纵向截面图,如图2所示,在摄影操作期间,数字照相机200的变焦镜头201被驱动从照相机主体202向前朝物方侧移动(在图2和图3中向左看)。如图3所示,当不进行摄影时,数字照相机200从图2所示的准备摄影状态转换为图3所示的完全缩回状态,在完全缩回状态,变焦镜头201容置(完全缩回)在照相机主体202中。在图2中,变焦镜头201从摄影光轴Z1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表示变焦镜头201在广角极端(extremity)和在远摄极端的准备摄影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变焦镜头201设有多个环形件(中空圆筒件):第二线性导向环10、凸轮环11、第三可移动筒12、第二可移动筒13、第一线性导向环14、第一可移动筒15,螺旋环18和固定筒22,它们基本上绕图2和图3中的镜筒轴Z0所表示的公共轴同心设置。
变焦镜头201设有摄影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组LG1、快门S、可调光圈A、第二透镜组LG2、第三透镜组LG3、低通滤光片25和作为图像拾取装置的CCD图像传感器60。当变焦镜头201处于准备摄影状态时,从第一透镜组LG1到CCD图像传感器60的光学元件位于摄影光轴(公共光轴)Z1上。摄影光轴Z1平行于镜头轴Z0并且位于镜筒轴Z0的下方。第一透镜组LG1和第二透镜组LG2沿摄影光轴Z1方向以预定的移动方式移动,以进行变焦操作,而第三透镜组LG3沿摄影光轴Z1移动,以进行聚焦操作。在下列描述中,术语“光轴方向”是指平行于摄影光轴Z1的方向,而术语“物方侧”和“像方侧”分别是指数字照相机200的前方和后方。因此,在下列描述中,数字照相机200在垂直于光轴Z1的平面中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定义为Y轴方向和X轴方向。
固定筒22位于照相机主体202中并且固定在照相机主体202中,而固定支座23固定在固定筒22的后面。CCD图像传感器60和低通滤光片25经过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和X轴方向移动台架21被固定支座23支撑,以便可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数字照相机200在固定支座23后面设有用于指示可视图像和各种摄影信息的LCD面板20。
变焦镜头201在固定筒22上设有第三透镜框架51,第三透镜框架51支撑和保持第三透镜组LG3。变焦镜头201在固定支座23和固定筒22之间设有一对导向轴52和53,导向轴52和53平行于摄影光轴Z1延伸,以便沿光轴方向引导第三透镜框架51,而不需绕镜筒轴Z0旋转第三透镜框架51。第三透镜框架51被第三透镜框架偏置弹簧(延伸螺旋弹簧)55向前偏置。数字照相机200设有聚焦电机160,聚焦电机160具有被加工螺纹以作为丝杆的旋转驱动轴,且旋转驱动轴旋入在AF螺母54上形成的螺孔。如果AF螺母54通过聚焦电机160的旋转驱动轴的旋转向后移动,则第三透镜框架51被AF螺母54压住向后移动。相反,如果AF螺母54向前移动,则在第三透镜框架偏置弹簧55的偏置力作用下,第三透镜框架51跟随AF螺母54向前移动。由于这种结构,第三透镜框架51能够沿光轴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
如图4所示,数字照相机200在固定筒22上设有变焦电机150,变焦电机150被固定筒22支撑。变焦电机150的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链(未示出)传递到变焦齿轮28(参见图5)。变焦齿轮28旋转地安装在平行于摄影光轴Z1延伸的变焦齿轮轴29上。变焦齿轮29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在固定筒22和固定支座23上。
螺旋环18位于固定筒22的内部并且由固定筒22支撑。螺旋环18通过变焦齿轮28的旋转而旋转。在沿光轴方向的预定范围内,在图3所示的变焦镜头201的完全缩回状态的位置与变焦透镜201所处的在图2中变焦镜头201的上半部所示的广角极端的准备摄影状态之前的变焦镜头201的状态位置之间,螺旋环18沿光轴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同时通过螺旋结构(设置在螺旋环18和固定筒22之间)绕镜筒轴Z0旋转。在图2所示的变焦镜头201的准备摄影状态(在广角极端和远摄极端之间),螺旋环18在固定位置旋转,而不沿光轴方向移动。第一可移动筒15连接螺旋环18,以与螺旋环18一起绕镜筒轴Z0旋转并且与螺旋环18一起沿光轴方向移动。
第一线性导向环14位于第一可移动筒15和螺旋环18内部并且被它们支撑。第一线性导向环14经过在固定筒22上形成的线性导向槽沿光轴方向被线性引导,并且与第一可移动筒15和螺旋环18接合,以相对于第一可移动筒15和螺旋环18绕镜筒轴Z0旋转,并与第一可移动筒15和螺旋环18一起沿光轴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第一线性导向环14设有一组径向穿过第一线性导向环14的三个通槽14a(在图5中仅出现两个)。每个通槽14a包括圆周槽部分和倾斜导槽部分,倾斜导槽部分从圆周槽部分的一端向后倾斜延伸。倾斜导槽部分相对于光轴方向倾斜,而圆周槽部分绕镜头轴Z0圆周方向延伸。一组从凸轮环11的外圆周面径向向外突起的三个从动件11a(在图6中仅出现两个)分别与该组三个通槽14a接合。该组三个从动件11a还与一组在第一可移动筒15内圆周面上形成并且平行于摄影光轴Z1延伸的三个旋转传输槽15a接合,使得凸轮环11随第一可移动筒15旋转。当该组三个从动件11a分别与该组三个通槽14a的导槽部分接合时,凸轮环11沿光轴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同时绕镜筒轴Z0旋转并且被该组三个通槽14a引导。另一方面,当该组三个从动件11a分别与该组三个通槽14a的圆周槽部分接合时,凸轮环11在固定位置旋转,而不沿光轴方向移动。与螺旋环18相似,在沿光轴方向的预定范围内,在图3所示的变焦镜头201的完全缩回状态的位置与变焦透镜201马上进入其(图2的变焦镜头201的上半部所示的)广角极端的准备摄影状态之前的变焦镜头201的状态位置之间,凸轮环11沿光轴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同时绕镜筒轴Z0旋转,在图2所示的变焦镜头210(在广角极端和远摄极端之间)的准备摄影状态,凸轮环11在固定位置旋转,而不沿光轴方向移动。
第一线性导向环14通过线性导向槽沿光轴方向线性地引导第二线性导向环10和第二可移动筒13,线性导向槽在第一线性导向环14的内圆周面上形成并且平行于摄影光轴Z1延伸。第二线性导向环10沿光轴方向线性地引导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间接地支撑第二透镜组LG2,同时第二可移动筒13沿光轴方向线性地引导第三可移动筒12,第三可移动筒12间接地支撑第一透镜组LG1。第二线性导向环10和第二可移动筒13都被凸轮环11支撑,以相对于凸轮环11绕镜筒轴Z0旋转,并且与凸轮环11一起沿光轴方向移动。
凸轮环11在其内圆周面上设有多个用于移动第二透镜组LG2的内凸轮槽11b,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在其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凸轮从动件8a,这些从动件8a分别与多个内凸轮槽11b接合。因为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经由第二线性导向环10沿光轴方向被线性引导而不旋转,凸轮环11的旋转使得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依据多个内凸轮槽11b的形状以预定移动方式沿光轴方向移动。
如图6所示,变焦镜头201在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的内部设有第二透镜框架6,第二透镜框架6支撑和保持第二透镜组LG2。第二透镜框架6被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支撑,以绕枢轴33可旋转(可回转)。枢轴33平行于摄影光轴Z1延伸。第二透镜框架6在第二透镜组LG2位于摄影光轴Z1的摄影位置(如图2所示)与第二透镜组LG2的光轴从摄影光轴Z1缩回的径向缩回位置(如图3所示)之间绕枢轴33回转,以便位于上述摄影光轴Z1的位置。第二透镜框架6被偏置,以通过扭转弹簧39朝上述第二透镜框架6的摄影位置的方向旋转。固定支座23设有位置控制凸轮条(第二透镜框架移除装置)23a(参见图5),位置控制凸轮条23a从固定支座23朝前突起,以与第二透镜框架6可接合,从而当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沿缩回方向向后移动以靠近固定支座23时,使得位置控制凸轮条23a与第二透镜框架6压力接触,以抵抗扭转弹簧39的偏置力将第二透镜框架6旋转到其径向缩回位置。
第二可移动筒13被第二线性导向环10沿光轴方向线性引导而不旋转,第二可移动筒13沿光轴方向线性引导第三可移动筒12。第三可移动筒12在其内圆周面上设有一组径向向内突起的三个凸轮从动件31(参见图6),且凸轮环11在其外圆周面设有一组三个外凸轮槽11c(用于移动第一透镜组LG1的凸轮槽;在图6中仅出现两个),该组三个外凸轮槽11c分别与该组三个凸轮从动件31可滑动地接合。变焦镜头201在第三可移动筒12内部设有第一透镜框架1,第一透镜框架1经由第一透镜组调整环2被第三可移动筒12支撑。
变焦镜头201在第一和第二透镜组LG1和LG2之间设有快门单元100,快门单元100包括快门S和可调光圈A。快门单元100位于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内部并固定到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上。
在下文中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变焦镜头201的操作。在图3所示的状态中,变焦镜头201处于完全缩回状态,变焦镜头201完全容置在照相机主体202中。在图3所示的变焦镜头201的完全缩回状态,设置在照相机主体202外表面的主开关101(参见图25)被开启时,变焦电机150被驱动,以便通过设置在照相机主体202中的控制电路102(参见图25)的控制沿镜筒前进方向旋转。变焦电机150的旋转带动变焦齿轮28旋转。变焦齿轮28的旋转使得第一可移动筒15和螺旋环18的组合向前移动,同时由于上述螺旋结构绕镜筒轴Z0旋转,还使第一线性导向环14与第一可移动筒15和螺旋环18一起线性向前移动。同时,通过第一可移动筒15的旋转而旋转的凸轮环11,通过第一线性导向环14和凸轮环11之间的导向结构(即,通过该组三个通槽14a的倾斜导槽部分)分别与凸轮环11的该组三个从动件11a接合,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移动量对应于第一线性导向环14的向前移动量与凸轮环11的向前移动量的总和。一旦螺旋环18和凸轮环11前进到各自的预定点,在螺旋环18与固定筒22之间的旋转/前进机构(上述螺旋结构)和在凸轮环11与第一线性导向环14之间的另一旋转/前进机构(上述螺旋结构)的功能被消除,从而螺旋环18和凸轮环11的每一个都绕镜筒轴Z0旋转,而不沿光轴方向移动。
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位于凸轮环11内部并经由第二线性导向环10沿光轴方向被线性引导,由于该组三个凸轮从动件8a分别与该组三个内凸轮槽11b接合,凸轮环11的旋转使得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以预定移动方式、相对于凸轮环11沿光轴方向移动。在图3所示的状态中,其中变焦镜头201处于完全缩回状态,通过从固定支座23向外突起的位置控制凸轮条23a的动作,位于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内部的第二透镜框架6保持在偏离摄影光轴Z1的径向缩回位置。在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从缩回位置到变焦范围位置的移动过程中,第二透镜框架6与位置控制凸轮条23a脱开,以便绕枢轴33从径向缩回位置旋转到图2所示的摄影位置,其中由于扭转弹簧39的弹簧力,第二透镜组LG2的光轴与摄影光轴Z1重合。此后,第二透镜框架6仍然保持在摄影位置,直到变焦镜头201缩进照相机主体202。
此外,第三可移动筒12位于凸轮环11周围并且经由第二可移动筒13沿光轴方向被线性引导,由于该组三个凸轮从动件31分别与凸轮环11的该组三个外凸轮槽11c接合,凸轮环11的旋转使得第三可移动筒12以预定移动方式、相对于凸轮环11沿光轴方向移动。
因此,当第一透镜组LG1从完全缩回位置向前移动时,第一透镜组LG1相对于显像面(CCD图像传感器60的成像表面/光接收表面)的轴向位置取决于凸轮环11相对于固定筒22的向前移动量与第三可移动筒12相对于凸轮环11的移动量的总和,而当第二透镜组LG2从完全缩回位置向前移动时,第二透镜组LG2相对于显像面的轴向位置取决于凸轮环11相对于固定筒22的向前移动量与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相对于凸轮环11的移动量的总和。通过在摄影光轴Z1上移动第一和第二透镜组LG1和LG2进行变焦操作,同时改变其中的空间距离(air distance)。当变焦镜头201被驱动、以从图3所示的完全缩回位置前进时,首先,变焦镜头201移到图2所示的摄影透镜轴Z1上面的位置,其中变焦镜头在广角极端。随后,通过变焦电机150沿其镜筒前进方向进一步旋转,变焦镜头201移到图2所示的摄影透镜轴Z1下面的位置,其中变焦镜头201在远摄极端。从图2可以看出,当变焦镜头201在广角极端时,第一和第二透镜组LG1和LG2之间的间隔大于当变焦镜头201在远摄极端时的间隔。当变焦镜头201在远摄极端时,如图2所示在摄影透镜轴Z1的下面,第一和第二透镜组LG1和LG2移到彼此附近,它们之间的间隔小于变焦镜头201在广角极端的间隔。对于变焦操作,在第一和第二透镜组LG1和LG2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化,通过多个内凸轮槽11b(用于移动第二透镜组LG2)和凸轮环11的该组三个外凸轮槽11c(用于移动第一透镜组LG1)的形状来实现。在广角极端和远摄极端之间的变焦范围内,凸轮环11、第一可移动筒15和螺旋环18以它们各自的轴向固定位置旋转,即,不沿光轴方向移动。
当变焦镜头201在广角极端和远摄极端之间的准备摄影状态,根据数字照相机200的测距装置所获得的物方侧距离信息,通过驱动AF电机160沿摄影光轴Z1移动第三透镜组LG3(第三透镜框架51)来进行聚焦操作。
在主开关101被关断时,变焦电机150被驱动,以沿镜筒缩回方向旋转,使得变焦镜头201以与上述前进操作相反的方式操作,将变焦镜头201完全缩进照相机主体202,如图3所示。在变焦镜头201的这种缩回移动过程中,第二透镜框架6通过位置控制凸轮条23a绕枢轴33旋转到径向缩回位置,同时与第二透镜组移动框架8一起向后移动。当变焦镜头201完全缩进照相机主体202时,第二透镜组LG2缩回空间的径向外面的空间,其中第三透镜组LG3、低通滤光片LG4和CCD图像传感器60被缩回,如图3所示,即,第二透镜组LG2径向地缩进基本上与光轴方向的轴向范围相同的轴向范围,其中第三透镜组LG3、低通滤光片LG4和CCD图像传感器60被定位。当变焦镜头201被完全缩回时,用于以这种方式缩回第二透镜组LG2的数字照相机200的这种结构减小变焦镜头201的长度,从而有可能减小照相机主体202沿光轴方向(即,从图3水平方向看)的厚度。
数字照相机200设有图像稳定器(光学图像稳定器)。这种图像稳定器根据施加给数字照相机200的振动(手抖动)的方向和大小,在垂直于摄影光轴Z1的平面内移动CCD图像传感器60,以抵消用CCD图像传感器60拍摄的对象图像的图像抖动。这种控制通过控制电路102(图25)来进行。图7-9表示包括CCD图像传感器60的图像稳定单元IS。图10是整个图像稳定单元IS的分解透视图,图11-23是图像稳定单元IS的各个部分的透视图或分解透视图。
固定支座23设有一对Y轴方向导向杆73和79,该对Y轴方向导向杆73和79沿Y轴方向(数字照相机200的垂直方向)延伸。Y轴方向移动台架71设有导向孔71a和导向槽71b(参见图16),它们分别接合该对Y轴方向导向杆73和79,使得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分别被该对Y轴方向导向杆73和79支撑,以在其上自由滑动。一对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固定到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上,以沿垂直于Y轴方向的X轴方向(数字照相机200的水平方向)延伸。X轴方向台架21分别设有导向孔21a和导向槽21b(参见图12和图13),它们分别接合该对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使得X轴方向移动台架21在其上自由滑动。因此,CCD图像传感器60经过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和X轴方向移动台架21被固定支座23支撑,以在垂直于摄影光轴Z1的平面内沿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向可移动。X轴方向台架21的移动范围被Y轴方向移动台架71的内周面限定,而Y轴方向移动台架71的移动范围被固定支座23的内周面限定。
图像稳定单元IS设有X轴方向台架偏压弹簧87x,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在X轴方向移动台架21上形成的弹簧钩21v与在固定支座23上形成的弹簧钩23vx之间延伸,并且安装在它们之间。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是拉伸螺旋弹簧,当从变焦镜头201的正面看时,朝右偏置X轴方向台架21(当从变焦镜头201后面看时朝左)。图像稳定单元IS设有Y轴方向台架偏压弹簧87y,Y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y在Y轴方向台架71上形成的弹簧钩71v与在固定支座23上形成的弹簧钩23vy之间延伸,并且安装在它们之间。Y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y是拉伸螺旋弹簧,并且朝下偏置Y轴方向台架71。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轴位于作为X轴方向导向装置以将X轴台架21导向X轴方向的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对的轴位于的平面内。
如图16和图17所示,图像稳定单元IS在Y轴方向台架71的一边Y轴方向移动件80,Y轴方向移动件80被Y轴方向台架71支撑。Y轴方向移动件80沿Y轴方向延长,并且在Y轴方向移动件80的上端和下端附近分别设有移动限制凸块80a和移动限制凸块80b。Y轴方向移动件80在其下端设有导向销80c,导向销80c从移动限制凸块80a向下延伸。移动显示凸块80b设有一对导向孔80d。Y轴方向移动件80在该对导向孔80d附近还设有螺母接触部分80e和线性凹槽80f(参见图16)。在移动限制凸块80a和移动限制凸块80b之间的Y轴方向移动件80的垂直直边部分还设有弹簧钩80g(参见图17)。线性凹槽80f沿Y轴方向延长。
Y轴方向台架71设有移动限制凸块71c和移动限制凸块71d,它们分别面对Y轴方向移动件80的移动限制凸块80a和移动限制凸块80b。移动限制凸块71c设有导向孔71e,其滑动地接合导向销80c,移动限制凸块71d设有一对导向销71f,导向销71f分别向上延伸以滑动地接合在该对导向孔80d中。Y轴方向台架71在移动限制凸块71c和移动限制凸块71d之间的垂直直边部分设有弹簧钩71g。
通过导向孔71e与导向销80c的接合以及该对导向销71f与该对导向孔80d的接合,Y轴方向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被引导,以便沿Y轴方向彼此相对可移动。图像稳定单元IS设有拉伸连接弹簧81y,其在Y轴方向移动台架71的弹簧钩71g和Y轴方向移动件80的弹簧钩80g之间延伸,并且安装在它们之间。拉伸连接弹簧81y沿移动限制凸块80a与移动限制凸块71c相互接触以及移动限制凸块80b与移动限制凸块71d相互接触的相反方向,即,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Y轴方向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的相反方向,偏置Y轴方向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
与该对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不同的另一对X轴方向导向杆77和78固定到固定支座23上,以沿X轴方向延伸。图像稳定单元IS设有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其经过该对X轴方向导向杆77和78被固定支座23支撑,以在其上自由滑动。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沿X轴方向延长,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沿X轴方向的相反两端附近,分别设有移动限制凸块75a和移动限制凸块75b。分别在移动限制凸块75a和75b上形成一对导向孔75c以在X轴方向排列,X轴方向导向杆77插入该对导向孔75c中。在移动限制凸块75a上形成导向孔75d,X轴方向导向杆78插入导向孔75d中。在移动限制凸块75b上没有形成对应于导向孔75d的导向孔。移动限制凸块75a在相关的导向孔75c和导向孔75d之间设有一对导向孔75e。移动限制凸块75b在相关的导向孔75c上面沿Y轴方向(参见图15)设有导向销75f,导向销75f在远离移动限制凸块75a的方向上沿X轴方向延伸。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在移动限制凸块底部还设有连接突起75g,并且在移动限制凸块75a与移动限制凸块75b之间的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的水平直边部分还设有弹簧钩75h。
图像稳定单元IS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上设有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设有沿X轴方向彼此分开的移动限制凸块76a和移动限制凸块76b。移动限制凸块76a设有一对导向销76c,其沿X轴方向延伸,以分别滑动地接合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的该对导向孔75e中,移动限制凸块76b设有导向孔76d,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的导向销75f滑动地接合在其中。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在移动限制凸块76a的附近还设有螺母接触部分76e和线性凹槽76f(参见图15),在移动限制凸块76a和移动限制凸块76b之间的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的水平直边部分还设有弹簧钩76g。线性凹槽76f沿X轴方向延长。
通过该对导向销76c与该对导向孔75e的接合以及导向销75f与导向孔76d的接合,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被引导,以沿X轴方向彼此相对可移动。图像稳定单元IS设有拉伸连接弹簧81x,拉伸连接弹簧81x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的弹簧钩75h与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的弹簧钩76g之间延伸,并且安装在它们之间。拉伸连接弹簧81x沿移动限制凸块75a与移动限制凸块76a相互接触以及移动限制凸块75b与移动限制凸块76b相互接触的相反方向,偏置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
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的连接突起75g与安装到X轴方向台架21的传输辊21c(参见图12,13和24)接触,使得沿X轴方向的移动力经过连接突起75g和传输辊21c之间的接触接合、从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传递到X轴方向台架21。传输辊21c被平行于摄影光轴Z1的旋转销支撑,以便在旋转销上可自由旋转。当X轴方向台架21与Y轴方向移动架71一同沿Y轴方向移动时,传输辊21c在连接突起75g的接触面上滚动。连接突起75g的该接触面是沿Y轴方向延长的平面,因此,允许传输辊21c在连接突起75g的接触面上滚动,使得有可能沿Y轴方向移动X轴方向台架21而不需给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施加沿Y轴方向的驱动力。传送辊21c和以下提到的连接突起75g的平面接触表面(传送表面),传送辊21c在其上滚动,与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对的轴和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轴共同在一个共同的平面内相互接触。
如图11所示,图像稳定单元IS设有作为沿X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驱动源的X轴驱动电机170x,和作为沿Y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驱动源的Y轴驱动电机170y。X轴驱动电机170x和Y轴驱动电机170y分别固定到电机托架23bx和23by上,托架23bx和23by整体地形成于固定支座23上。X轴驱动电机170x和Y轴驱动电机170y的每一个都是步进电机。X轴驱动电机170x的驱动轴(旋转轴)被加工成螺纹,以用作丝杆171x,Y轴驱动电机170y的驱动轴(旋转轴)被加工成螺纹,以用作丝杆171y。丝杆171x被旋入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的螺孔中,丝杆171y被旋入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的螺孔中。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被线性凹槽76f沿X轴方向线性地引导,并且与螺母接触部分76e接触。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被线性凹槽80f沿Y轴方向线性地引导,并且与螺母接触部分80e接触。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能够从丝杆171x的任一端螺纹脱离,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能够从丝杆171y的任一端螺纹脱离。
螺母件偏压弹簧89x位于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X轴驱动电机170x之间,螺母件偏压弹簧89y位于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和Y轴驱动电机170y之间。螺母件偏置弹簧89x和89y的每一个都是压缩螺旋弹簧,其分别松弛地安装在相关的丝杆171x和171y上,并处于压缩状态。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朝X轴驱动电机170x侧与X轴驱动电机170x脱离的情况下,螺母件偏置弹簧89x沿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与X轴驱动电机170x螺纹接合的方向偏置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同样,在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朝Y轴驱动电机170y侧与Y轴驱动电机170y脱离的情况下,螺母件偏置弹簧89y沿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与Y轴驱动电机170y螺纹接合的方向偏置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
图24示意性地表示从数字照相机200后面看到的图像稳定单元IS的结构。应该注意,出于图示的目的,在X轴方向导向杆78与该对导向销76c等的相对位置不同于图7-23所示的相对位置。从这个示意图中可以理解,在用于沿X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的驱动机构中,第一X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通过拉伸弹簧81x的偏置力相互弹性地连接,移动限制凸块75a和移动限制凸块75b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76a和移动限制凸块76b接触。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偏置力经过传输辊21c施加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上,传输辊21c与连接突起75g接触。尽管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偏置力朝左施加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上,如图24所示,即,沿移动限制凸块75a和75b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76a和76b脱离的方向,预定拉伸连接弹簧81x的偏置力(弹簧力)大于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偏置力。因此,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共同朝左偏置,如图24所示,同时保持移动限制凸块75a和75b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76a和76b弹性接触。因为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的朝左移动由螺母接触部分76e与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的接合来限制,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的位置用作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与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的每一个沿X轴方向的参考位置。在图24中能够看出,丝杆171x的末端延伸穿过在螺母接触部分76e上形成的通孔(参见图14和图15),从而不相互干扰。
驱动X轴驱动电机170x以旋转其驱动轴(丝杆171x),使得与丝杆171x螺纹接合的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沿X轴方向线性移动,从而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与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之间的相对位置沿X轴方向改变。例如,如果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右移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沿相同的方向压紧螺母接触部分76e,从而抵抗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弹簧力,向右整体地移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与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如图24所示。如果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右移动,连接突起75g沿相同的方向压紧传输辊21c,从而向右移动X轴方向台架21,如图24所示。相反,如果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向左移动,如图24所示,通过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偏置力,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与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跟随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整体地向左移动,如图24所示。同时,通过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偏置力,X轴方向台架21跟随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向左移动,如图24所示。由于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偏置力,连接突起75g和传输辊21c始终保持相互接触。
在沿Y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驱动机构中,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通过拉伸连接弹簧81y相互弹性地连接,移动限制凸块71c和移动限制凸块71d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80a和移动限制凸块80b接触。尽管Y轴方向移动台架71通过Y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y的弹簧力向下偏置,如图24所示,即,沿移动限制凸块71c和71d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80a和80b脱离的方向,预定拉伸连接弹簧81y的偏置力(弹簧力)大于Y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y的偏置力。因此,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整体地向下偏置,同时保持移动限制凸块71c和71d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80a和80b弹性接触。因为Y轴方向移动件80的向下移动由螺母接触部分80e与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的接合来限制,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的位置作为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的每一个沿Y方向的参考位置。在图24中可以看出,丝杆171y的末端延伸穿过在螺母接触部分80e上形成的通孔(参见图16和图17),从而不相互干扰。
驱动Y轴方向驱动电机170y以旋转其驱动轴(第二丝杆171y),使得与丝杆171y螺纹接合的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沿Y轴方向线性移动,从而造成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与Y轴方向移动件80之间的相对位置沿Y轴方向改变。例如,如果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向上移动,如图24所示,Y方向驱动螺母件85y沿相同的方向压紧螺母接触部分80e,从而抵抗Y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y的弹簧力,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整体地向上移动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与Y轴方向移动件80。相反,如果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下移动,通过Y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y的弹簧力,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与Y轴方向移动件80跟随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整体地向下移动。
当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沿Y轴方向移动时,被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支撑在其上的X轴方向台架21与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一起移动。另一方面,当X轴方向台架21与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一起沿Y轴方向垂直移动时,因为与传输辊21c接触的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沿Y轴方向不移动,传输辊21c和连接突起75g的接触面之间的接触点改变。同时,传输辊21c在连接突起75g的接触面上滚动,从而X轴方向台架21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沿Y轴方向不施加驱动力给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
根据图像稳定单元IS的上述结构,通过分别向前和向后驱动X轴驱动电机170x,X轴方向台架21能够沿X轴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通过分别向前和向后驱动Y轴方向驱动电机170y,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与被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支撑的X轴方向台架21一起,能够沿Y轴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
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在移动限制凸块75a附近设有小薄片形状的位置检测凸块75i。如图16所示,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在移动限制凸块71c附近设有小薄片形状的位置检测凸块71h。如图18和图19所示,图像稳定单元IS设有第一光断续器103和第二光断续器104。当光束被位置检测凸块75i遮挡时,第一光断续器103检测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的位置检测凸块75i的存在,位置检测凸块75i经过相互面对的发射器/接收器元件中间。同样,当光束被位置检测凸块71h遮挡时,第二光断续器104检测Y轴方向移动台架71的位置检测凸块71h的存在,位置检测凸块71h经过相互面对的发射器/接收器元件中间。通过用第一光断续器103检测位置检测凸块75i的存在,能够检测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X轴方向台架21)在X轴方向的初始位置,同时通过用第二光断续器104检测位置检测凸块71h的存在,能够检测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在Y轴方向的初始位置。
如图25的框图所示,数字照相机200设有X轴方向陀螺仪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105和Y轴方向陀螺仪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106,它们检测相互垂直的两轴(X轴和Y轴)的角速率(角速度)。用这两个陀螺仪传感器105和106检测施加给数字照相机200的照相机抖动(振动)的大小和方向。随后,控制电路102通过将用两个陀螺仪传感器105和106检测的两个轴向的照相机抖动的角速率进行时间积分来确定移动角度。随后,控制电路102由移动角度计算在焦平面(CCD图像传感器60的成像表面)上的图像沿X轴方向和沿Y轴方向的移动量。控制电路102还计算X轴方向台架21(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71(Y轴方向移动件80)对于各个轴向的驱动量和驱动方向(对于X轴驱动电机170x和Y轴驱动电机170y的驱动脉冲),以便抵消照相机抖动。因此,X轴驱动电机170x和Y轴驱动电机170y被激励,根据计算值控制其操作,该计算值抵消由CCD图像传感器60拍摄的对象图像的图像抖动。数字照相机200通过开启摄影模式选择开关107(参见图25)能够进入该图像稳定模式。如果摄影模式选择开关107在关断状态,图像稳定性能失效,从而进行正常摄影操作。
此外,通过操作摄影模式选择开关107,在图像稳定模式中可以选择第一跟踪模式或第二跟踪模式。在第一跟踪模式中,图像稳定性能通过驱动X轴驱动电机170x和Y轴驱动电机170y起动,而在第二跟踪模式中,只有在开启设置在数字照相机200上的测光开关108或释放开关109(参见图25)时,图像稳定性能才通过X轴驱动电机170x和Y轴驱动电机170y激活。压下快门按钮205一半将开启测光开关108,完全压下快门按钮205将开启释放开关109。
数字照相机200的上述图像稳定器设有损伤保护结构,其从X轴驱动电机170x和Y轴驱动电机170y的每一个到CCD图像传感器60(X轴方向台架21)吸收驱动力传输机构的负载和碰撞,以防止损伤丝杆171x和171y以及其它元件。该损伤保护结构由两个主要部件组成:由在驱动机构中用于沿X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它们通过拉伸连接弹簧81x弹性连接)组成的第一部件,以及在驱动机构中用于沿Y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Y轴方向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它们通过拉伸连接弹簧81y弹性连接)组成的第二部件。
用于沿X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驱动机构具有保护它自己不受损伤的性能。该性能将在下文中描述。
例如,当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通过X轴驱动电机170x向右移动时,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沿X轴方向彼此相对移动,它们在正常状态整体移动,如果X轴方向台架21邻接Y轴方向台架71,由于达到X轴方向台架21的移动机械极限或干扰X轴方向台架21的其它原因,移动限制凸块75a和移动限制凸块76a(还有移动限制凸块75b和移动限制凸块76b)抵抗拉伸连接弹簧81x的偏置力相互脱离。特别是,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与X轴方向台架21一起的移动由于某种原因被阻止的情况下,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能够相对于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沿X轴方向独立向右移动。即使X方向台架21固定不动,该结构使得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沿丝杆171x移动成为可能。这样防止在上述驱动力传输机构上的过度负载,从而防止丝杆171x与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之间的螺纹卡死,还防止损伤驱动力传输机构的其它相关部件。当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通过X轴驱动电机170x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左移动时,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沿远离螺母接触部分76e的方向移动,因此,X轴驱动电机170x的驱动力既不作用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上,也不作用在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上;因此,即使由于某种原因X方向台架21的移动被阻止,也没有不适当的负载施加到驱动力传输机构上。
与用于沿X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驱动机构相似,用于沿Y轴方向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的驱动机构具有保护它自己不受损伤的性能。这种性能将在下文中描述。
例如,当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通过Y轴驱动电机170y向上移动时,Y轴方向移动件80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沿Y轴方向彼此相对移动,它们在正常状态整体移动,如果Y轴方向台架71邻接固定支座23,由于达到Y轴方向台架71的移动机械极限或干涉Y轴方向台架71(或X轴方向台架21)的其它原因,移动限制凸块71c和移动限制凸块80a(还有移动限制凸块71d和移动限制凸块80b)抵抗拉伸连接弹簧81y的偏置力相互脱离。特别是,在Y轴方向台架71的移动由于某种原因被阻止的情况下,Y轴方向移动件80能够相对于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沿Y轴方向独立向上移动。即使Y轴方向台架71固定不动,该结构使得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沿丝杆171y移动成为可能。这样防止在上述驱动力传输机构上的过度负载,从而防止丝杆171y与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之间的螺纹卡死,还防止损伤驱动力传输机构的其它相关部件。当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通过Y轴驱动电机170y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下移动时,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沿远离螺母接触部分80e的方向移动,因此,Y轴驱动电机170y的驱动力既不作用在Y轴方向移动件80上,也不作用在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上;因此,即使由于某种原因Y轴方向台架71的移动被阻止,也没有不适当的负载施加到驱动力传输机构上。
如上所述,X轴方向台架21的移动范围被Y轴方向移动台架71的内周面限定,而Y轴方向移动台架71的移动范围被固定支座23的内周面限定。即,X轴方向台架21沿X轴方向的移动机械极限被Y轴方向移动台架71的内周面限定,而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沿Y轴方向的移动机械极限被固定支座23的内周面限定。优选地,在X轴方向台架21到达其左和右移动极限的任一个时,X轴驱动电机170x的驱动力被停止从丝杆171x传递到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在Y轴方向台架71到达其上和下移动极限的任一个时,Y轴驱动电机170y的驱动力被停止从丝杆171y传递到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然而,考虑相关部件的制造公差,不能总是达到这种理想的相关性。例如,在X轴方向台架21(或Y轴方向台架71)到达其移动的机械极限的状态,如果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丝杆171x(或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和丝杆171y)由于足够的轴向长度,仍然相互螺纹接合,如果数字照相机200的图像稳定器没有装入诸如上述损伤保护结构的损伤保护结构,由于通过X轴驱动电机170x(或Y轴驱动电机170y)的进一步旋转、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丝杆171x(或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和丝杆171y)的每一个上设置有负荷,存在在丝杆171x和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或丝杆171y和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之间出现卡死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出现,图像稳定机构可以考虑这样构成,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与丝杆171x(171y)脱离,在丝杆171x(171y)足够的移动范围上给出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后,当到达丝杆171x(171y)的任一端时,使得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与丝杆171x(171y)脱离,从而X轴方向台架21(或Y轴方向台架71)不容易达到其移动机械极限。然而,根据这种结构,要求X轴方向台架21和Y轴方向台架71的每一个的移动范围增加得比需要的多,这样会不期望地增加整个图像稳定器的尺寸。此外,如果X轴方向台架21或Y轴方向台架71偶尔在其移动范围的某个中间点(即,不在移动范围的任一端)被卡死,不考虑X轴方向台架21或Y轴方向台架71的移动范围,重负载施加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或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与丝杆171x(或171y)之间的螺纹接合部分。
相反,根据图像稳定器的上述实施例,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X轴方向台架21之间沿X轴方向的移动量的差被中间件(即,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吸收,同时在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和X轴方向台架21之间沿Y轴方向的移动量的差被中间件(即,Y轴方向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吸收,因此,X轴方向台架21和Y轴方向台架71的每一个的移动范围不必增加得比需要的多。而且,即使X轴方向台架21或Y轴方向台架71偶尔在其移动范围的某个中间点(即,不在移动范围的任一端)被卡死,因为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X轴方向台架21之间沿X轴方向的移动量的差(或在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和X轴方向台架21之间沿Y轴方向的移动量的差)被上述中间件(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或Y轴方向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吸收,就没有重负载施加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或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与丝杆171x(或171y)之间的螺纹接合部分。
在图像稳定器的本实施例中,预定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之间的最大相对移动量,以便能够吸收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X轴方向台架21之间移动量的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X轴方向台架21的每一个位于其移动范围内。同样,预定Y轴方向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之间的最大相对移动量,以便能够吸收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和Y轴方向台架71之间移动量的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和Y轴方向台架71的每一个位于其移动范围内。
对X轴方向台架21或Y轴方向台架71的移动限制不是在驱动力传输机构强加负载的唯一原因。因为用作抵消图像抖动的光学元件的CCD图像传感器60被支撑以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自由可移动,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在数字照相机200例如跌落到地上、抖动或突然碰撞施加到数字照相机200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分别通过X轴驱动电机170x或Y轴方向驱动电机170y施加驱动力到其上,X轴方向台架21(其保持CCD图像传感器60)或Y轴方向台架71(其支撑X轴方向台架21)承受迫使X轴方向台架21或Y轴方向台架71移动的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诸如负载、抖动或突然碰撞能够被本实施例的图像稳定器吸收。
例如,如果X轴方向台架21通过除了X轴驱动电机170x的驱动力之外的外力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左移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经过传输辊21c沿相同方向被压紧。因为压紧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的这个方向是移动限制凸块75a和75b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76a和76b脱离的方向,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能够抵抗拉伸连接弹簧81x的偏置力、相对于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单独地向左移动。同时,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不机械地压紧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使得仅仅拉伸连接弹簧81x的弹性拉力作用在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上,因此,没有额外的力从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施加到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如果X轴方向台架21通过除了X轴驱动电机170x的驱动力之外的外力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右移动,X轴方向台架21在传输辊21c与连接突起75g脱离的方向移动,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或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承受X轴方向台架21的移动力。也就是说,当X轴驱动电机170x不操作时,即使X轴方向台架21被外力等迫使沿X轴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也没有不适当的负载施加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与丝杆171x之间的螺纹接合部分。
另一方面,如果Y轴方向台架71通过除了Y轴驱动电机170y的驱动力之外的外力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下移动,Y轴方向台架71的这个方向是移动限制凸块80a和80b分别与移动限制凸块71c和71d脱离的方向,因此,Y轴方向台架71能够抵抗拉伸连接弹簧81y的偏置力、相对于Y轴方向移动件80单独地向下移动。同时,Y轴方向台架71不机械地压紧Y轴方向移动件80,使得仅仅有拉伸连接弹簧81y的弹性拉力作用在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80上,从而没有额外的力从Y轴方向移动件80施加到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如果Y轴方向台架71通过除了Y轴驱动电机170y的驱动力之外的外力相对于图24所示的视图向上移动,Y轴方向移动件80经过移动限制凸块80a和移动限制凸块71c之间的接合、以及移动限制凸块80b和移动限制凸块71d之间的接合向上压紧。同时,Y轴方向移动件80的移动力不作用在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上,因为Y轴方向移动件80的这个移动方向是螺母接触部分80e与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脱离的方向。也就是说,当Y轴驱动电机170y不操作时,即使Y轴方向台架71被外力等迫使沿Y轴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没有不适当的负荷施加在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与丝杆171y之间的螺纹接合部分。
从上述描述能够理解,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像稳定器,在下列两种情况的任一种之下,即,在X轴方向台架21和/或Y轴方向台架71被X轴驱动电机170x或Y轴驱动电机170y驱动时、X轴方向台架21和/或Y轴方向台架71的移动操作出现故障的情况;和在X轴方向台架21和/或Y轴方向台架71被外力等强迫以不期望地移动的情况,这种意外的运动能够被吸收,从而防止用于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驱动机构受损。特别是,图像稳定器被设计成没有重负载施加在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与丝杆171x之间、以及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与丝杆171y之间的两个螺纹接合部分的任一个上,从而生成防止这两个螺纹接合部分的每一个受损的高效力。尽管有可能分别通过窄化丝杆171x和171y的导程角、以高精度驱动X轴方向台架21和Y轴方向台架71,窄化任一个丝杆的导程角不利地降低丝杆机构的强度。然而,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像稳定器,因为没有重负载施加在上述两个螺纹接合部分的任一个上,能够窄化每个丝杆的导程角。
图26-28表示图像稳定单元IS的另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对应于图像稳定器IS前面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中元件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除了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一端(图28中所示的左端)被钩在Y轴方向台架71上而不钩在固定支座23上之外,图像稳定单元的第二实施例与图像稳定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更具体地说,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在Y轴方向台架71上形成的弹簧钩71w与X轴方向台架21的弹簧钩21v之间延伸,并且安装在它们之间。在图像稳定单元的第二实施例中能够获得与图像稳定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如在上所述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图像稳定单元(图像稳定器)IS、Y轴方向移动台架(第一移动台架)71由固定座(固定件)23支撑从而可在与摄影光轴Z1正交的Y轴方向(第一方向)上自由移动,X轴方向移动台架(第二移动台架)21由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支撑从而在上述与摄影光轴Z1正交的平面内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与Y轴方向正交)上自由移动,且CCD图像传感器(图像稳定光学元件)60安装在X轴移动台架21上。另外,X轴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装置)170x,其作为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在X轴方向上前进和后退的驱动源,和Y轴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装置)170y,其作为作为驱动CCD图像传感器60在Y轴方向上前进和后退的驱动源,都安装在固定座23上。
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中间移动件/第一驱动螺母)85y和Y轴方向移动件(中间移动件)80通过直接机构连接突起彼此直接连接,其中直接机构连接突起由移动限制凸块(接触表面/第一接触表面)80a和80b、移动限制凸块(接触表面/第二接触表面)71c和71d和拉伸连接弹簧(中间移动件偏弹簧)81y构成,其中拉伸连接弹簧81y以相对的方向偏置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和Y轴方向移动件80以带动移动限制凸块80a和移动限制凸块71c彼此接触并带动移动限制凸块80b和移动限制凸块71d彼此接触。直接机构连接突起由两种移动限制凸块(接触表面)71c、71d、80a和80b以及拉伸连接弹簧(Y轴方向偏置弹簧/中间移动件偏置弹簧)81y以某种方式构成,使得其在施加到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上的过度负载下释放机构应力以获得逃脱(减震/释放)。然而,可调整上述实施例从而使得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Y轴方向移动件80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形成为省略了方向机构连接突起的集成的元件。
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移动件/第二驱动螺母)85x、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移动件)76和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移动件)75以允许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X轴方向移动台架21通过连接突起(X轴方向连接部)移动的方式结合连接到X轴方向移动台架21,其中连接突起由通过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偏置件/X轴方向偏置弹簧)87x彼此相互接触的连接突起(传送表面/第一接触部)75g和传输辊(移动接触件/第二接触部)21c构成。构成X轴方向连接部的Y轴方向表面(传送表面/连接突起75g)和移动件(传输辊21c)通过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X轴方向偏置弹簧/偏置件)87x以某种方式有弹力的连接,使得其可由X轴方向驱动装置(X轴驱动电机170x)驱动X轴方向移动台架21在X轴方向平滑移动,其中X轴驱动装置由固定件(固定座23)支撑。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X轴方向连接部和拉伸连接弹簧81x构成X轴方向移动装置。
注意,对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可选择的,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第二X轴方向移动件76和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可形成为一个集成件。进一步的,替代提供图像稳定单元IS以连接突起75g、传输辊21c和X轴方向移动台架偏置弹簧87x,分别作为Y轴方向表面(传送表面)、移动件和X轴方向偏置弹簧(偏置件),可提供一种图像稳定单元IS,具有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伸长的连接孔,并使得由X轴方向移动台架21支撑的辊子或类似物连接在伸长的连接孔上以在伸长的连接孔的伸长方向上自由移动。传输辊21c可被提供为由低摩擦材料制成的固定件。
对于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图像稳定单元IS可选择的,通过调整连接件的结构和形状,拉伸连接弹簧81x和81y、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和Y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y中的每一个可由压缩弹簧构成,而并非拉伸弹簧。
尽管X轴方向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Y轴方向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分别包括丝杠(第二丝杠)171x和丝杠(第一丝杠)171y,它们向前和后旋转,且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件和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件分别由X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x和Y轴方向驱动螺母件85y构成,在上述图像稳定单元IS中它们与丝杠171x和171y转动配合,可采用其他任何可选择的执行器(驱动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稳定单元IS中,Y轴移动台架71由提供在固定座23上的Y轴方向导向杆(第一导向件)73和79对导向Y轴方向,从而可在Y轴方向导向杆73和79上自由滑动,而作为X轴方向连接部的部件的连接突起75g和传输辊21c位于Y轴方向导向杆73和在Y轴方向延伸的虚拟直线段之间并穿过CCD图像传感器(图像稳定光学元件)60。根据这个结构,Y轴方向导向杆73和X轴方向连接部(75g、21c)的平行性可简单的保持。进一步的,第一X轴方向移动件75(和76和85x)和X轴方向移动台架21之间可获得可靠的连接。如果Y轴方向导向杆73和79对的至少一部分和X方向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摄影光轴Z1正交的共同的表面内(更理想的,如果Y轴方向导向杆73和79对和X轴方向连接部精确的设置在与摄影光轴Z1正交的共同表面内),Y轴方向导向杆(第一导向件)73和79对和X轴连接部可防止与图像稳定光学元件(CCD图像传感器60)的运动(例如机械扭曲)的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稳定单元IS中,X轴方向移动台架21由提供在Y轴方向移动台架71上的X轴方向导向杆(第二导向件)72和74对导向X轴方向,从而可在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上自由滑动,而连接部75g、传输辊21c和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设置在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对的同一侧(例如,在图中的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对的上面)。
根据这个结构,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弹力可以可靠的施加到X轴方向连接部(75g和21c)以确定连接突起75g和传输辊21c彼此接触。如果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对的至少一部分、X方向连接部(75g和21c)的至少一部分和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摄影光轴Z1正交的共同的表面内(更理想的,如果X轴方向导向杆72和74对的至少一部分、X方向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和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至少一部分精确的设置在与摄影光轴Z1正交的共同表面内),X轴方向导向杆(第二导向件/X轴方向导向装置)72和74对、X轴方向连接部(75g和21c)和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偏置件/X轴方向偏置弹簧)87x可防止与图像稳定光学元件(CCD图像传感器60)的运动(例如,机械扭曲)产生干涉。
关于用于支撑X轴方向移动台架支撑结构,X轴方向移动台架21由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支撑以由X方向导向杆对(导向装置)72和74在X轴方向上可自由移动,且在一个方向上偏置使得传输辊21c和连接突起75g的传送表面通过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而保持彼此接触。而且,引导装置(72)、X轴方向连接部(75g和21c)以及偏置件(87x)位于与摄影光轴Z1正交的共同的表面内。因此,由X轴方向移动台架21在X轴方向移动引起的不期望的诸如弯曲和扭转力的元件不作用于Y轴方向移动台架。为了防止X轴方向移动台架21对Y轴方向移动台架71施加影响,如图8和9所示的布置比图18、24和26至28所示的布置更是所希望的,其中,图8和9所示的布置为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一端(如图8和9所示的左端)扣在固定支架23的弹簧钩23vx上,而图18、24和26至28所示的布置为X轴方向台架偏置弹簧87x的相同端钩在X轴方向移动台架21的弹簧钩21v上。
尽管基于上述实施例已经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例如,尽管根据本发明的图像稳定器的上述实施例的每一个是装入数字照相机的光学图像稳定器,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装入其它任何类型的光学设备(诸如双筒望远镜)的光学图像稳定器。
尽管在图像稳定单元的上述实施例中,CCD图像传感器60被支撑以沿两个轴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线性可移动,图像稳定光学元件的驱动方式(驱动方向)不仅限于该具体驱动方式。例如,本发明还可应用另一种光学图像稳定器,其仅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之一移动图像稳定光学元件来抵消图像抖动。
尽管上述例示的实施例中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对应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但是X轴方向移动台架和Y轴方向移动台架的移动方向不仅仅限制于这些特定的方向。例如,权利要求中称作“X轴方向移动台架(第二移动台架)”的元件和称作“Y轴方向移动台架(第一移动台架)”的元件能分别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驱动。另外,称作“X轴方向移动台架(第二移动台架)”的元件和称作“Y轴方向移动台架(第一移动台架)”的元件能分别在与摄影光轴正交的平面内以偏斜的方向而不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被驱动。
显而易见,对本发明在此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可以作出变化,这种变型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应该指出,在此包含的所有内容是解释性的,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8)

1.一种图像稳定器,包括:
支撑在固定件(23)上的可在与光轴(Z1)正交的平面内第一方向(Y)上自由移动的第一移动台架(71);
控制图像稳定光学元件(60)的第二移动台架(21),由所述第一移动件支撑并可在与光轴正交的所述平面内的第二方向(X)上自由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基本与第一方向正交;
由所述固定件支撑的第一驱动装置(170y和171y等),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台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来回移动;和
由所述固定件支撑的第二驱动装置(170x和171x等),驱动所述第二移动台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来回移动;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移动件(75、76和85x),和以允许所述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的方式结合连接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的连接部(75g和21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提供在所述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台架的其中之一上的传动平面(75g)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和
与所述传动表面接触以可使其移动的移动接触件(21c);
其中所述传动表面和可移动接触件通过弹簧(87x)的偏置力彼此保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接触件包括以当所述第二移动台架和移动件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移动时在所述传动表面上滚动的方式支撑的辊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台架和第一移动台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延伸而出的拉伸弹簧从而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台架和第一移动台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台架和固定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延伸而出的拉伸弹簧从而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台架和固定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以向第一移动台架传送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的中间移动件(80和85y),
其中所述中间移动件和第一移动台架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触表面(80a和80b)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表面(71c和71d),其中的每一个表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制作成通过中间移动件偏置弹簧(81y)彼此接触,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接触表面可靠着所述中间移动件偏置弹簧的偏置力彼此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移动件偏置弹簧包括拉伸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171y)和与所述第一丝杠转动配合以防止转动的第一驱动螺母(85y),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螺母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送到所述第一移动台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杠(171x)和与第二丝杠转动配合以防止相对于固定件转动的第二驱动螺母(85x),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螺母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送到所述第二移动台架。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台架由一对第一导向件(73和79)导向第一方向以在其上自由滑动,上述一对第一导向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且
所述连接部(75g和21c)位于一对第一导向件(73)的其中之一和在第一方向内延伸的虚拟直线段之间并穿过图像稳定光学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对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光轴正交的共同表面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对包括一对平行的导向轴。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台架由一对第二导向件(72和74)导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在其上自由滑动,所述一对第二导向件安装在第一移动台架上,且
所述连接部(75g和21c)和所述弹簧(87x)位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对的共同侧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对所述一对平行的导向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对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弹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光轴正交的共同表面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各自均包括电机。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稳定器包括在图像装置中,所述图像稳定光学元件包括图像获得装置。
20.一种图像稳定器,包括:
X轴方向移动台架(21),其上安装图像稳定光学元件(60);
X轴方向导向装置(72和74),以允许X轴方向移动台架在与光轴(Z1)正交的平面内的X轴方向上自由线性移动的方式支撑X轴移动方向台架的X轴导向装置;
具有与提供在X轴方向移动台架上的第二接触部(21c)接触的第一接触部(75g)的X轴方向移动装置(170x、171x、75、76、81x和其它);和
将所述X轴方向移动台架在一个方向上偏置以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彼此保持接触的偏置件(87x),
其中所述X轴方向导向装置、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和偏置件位于同一表面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Y轴方向移动台架(71),其被支撑为在与所述光轴正交的平面内的Y轴方向上自由移动,所述Y轴方向与所述X轴方向正交,
其中所述X轴方向移动台架由所述Y轴方向移动台架支撑以在所述X轴方向上自由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Y轴方向移动台架在Y轴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彼此相对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装置是卷簧,其中所述卷簧的一个或另一末端分别连接到所述X轴方向移动台架和固定件(23)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装置是卷簧,其中所述卷簧的一个或另一末端分别连接到所述X轴方向移动台架和所述Y轴方向移动台架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一个或另一个分别包括传送表面和辊子,
其中所述传送表面形成为在所述Y轴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并与所述X轴方向正交,且
所述辊子以当所述辊子相对于所述传送表面移动时在所述传送表面上滚动的方式被支撑。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件是拉伸弹簧。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方向导向装置包括一对平行导向轴。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图像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稳定器包括在图像装置中,所述图像稳定光学元件包括图像获得装置。
CN200610100518A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2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92554A JP4684771B2 (ja) 2005-06-30 2005-06-30 像振れ補正装置
JP2005192554 2005-06-30
JP2005295655 2005-10-07
JP2006022349 2006-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296A true CN1892296A (zh) 2007-01-10
CN100578295C CN100578295C (zh) 2010-01-06

Family

ID=3688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05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3789B (zh) 2005-06-30 2006-06-30 成像装置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装置
CN2006101005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2299B (zh)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CN2006101005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295C (zh)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CN20061010051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3788B (zh) 2005-06-30 2006-06-30 成像装置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装置
CNB2006101005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433C (zh)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CNB20061010052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054C (zh)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05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3789B (zh) 2005-06-30 2006-06-30 成像装置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装置
CN2006101005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2299B (zh)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051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93788B (zh) 2005-06-30 2006-06-30 成像装置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装置
CNB2006101005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0433C (zh)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CNB20061010052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054C (zh) 2005-06-30 2006-06-30 光学图像稳定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526189B2 (zh)
JP (1) JP4684771B2 (zh)
KR (1) KR101249867B1 (zh)
CN (6) CN1893789B (zh)
DE (1) DE102006030318A1 (zh)
GB (1) GB2427930B (zh)
TW (1) TWI3878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329A (zh) * 2010-05-27 201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装置和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光学装置
CN106842479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1708A (ja) * 2005-12-26 2007-07-05 Pentax Corp 防振機能付カメラ
JP5291892B2 (ja) * 2007-05-01 2013-09-18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モジュール、撮像素子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携帯用電子機器
CN101312493B (zh) * 2007-05-22 2010-06-1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稳定图像感测元件的图像稳定装置
CN101533205B (zh) * 2008-03-13 2012-10-03 Hoya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10026492A (ja) 2008-06-16 2010-02-04 Ricoh Co Ltd レンズ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0277075A (ja) * 2009-04-30 2010-12-09 Hoya Corp 像振れ補正装置のフレキシブル基板配設構造
JP2011150136A (ja) * 2010-01-21 2011-08-04 Olympus Imaging Corp ブレ補正装置
CN102338967B (zh) * 2010-07-16 2013-12-04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手振装置
CN102547100B (zh) * 2010-12-10 2014-10-08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的自动对焦模块
CN102542694B (zh) * 2011-12-30 2014-07-16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摄像头与闪光灯的电子设备
TWI486663B (zh) * 2013-05-30 2015-06-0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光學裝置
CH709292A3 (de) * 2014-02-20 2015-10-15 Miniswys Sa Position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Bildstabilisator.
US10760967B2 (en) 2014-10-29 2020-09-0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Liquid crystal fourier transform imaging spectrometer
US10469771B2 (en) * 2014-10-29 2019-11-0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Liquid crystal fourier transform imaging spectrometer
US11490037B2 (en) 2014-10-29 2022-11-0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Liquid crystal fourier transform imaging spectrometer
US10148880B2 (en) * 2016-04-04 2018-12-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ntent stabilization
US10768497B2 (en) 2016-10-03 2020-09-08 Xerox Corporation Hyperspectral imaging system
US10564504B2 (en) 2017-11-30 2020-02-18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Liquid-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 using liquid crystal cells of differing thicknesses
JP6745416B2 (ja) * 2017-12-27 2020-08-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撮像装置、像ぶれ補正方法、及び像ぶれ補正プログラム
US10983338B2 (en) 2017-12-29 2021-04-20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Exit-pupil expander used distribute light over a liquid-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
US10379043B2 (en) 2017-12-29 2019-08-13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asuring path delay through a liquid-crystal variable retarder at non-uniform retardance intervals
US10663346B2 (en) 2017-12-29 2020-05-26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orming uniformly or non-uniformly sampled interferograms to produce spectral data
US10175116B1 (en) 2017-12-29 2019-01-08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Color filter used with liquid-crystal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er
JP7163121B2 (ja) * 2018-09-27 2022-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20166179A (ja) * 2019-03-29 2020-10-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TWI687651B (zh) * 2019-04-15 2020-03-1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以螺旋狀軟性電路板進行訊號傳輸的監控攝影設備
JP7393158B2 (ja) * 2019-09-05 2023-12-06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1090212B (zh) * 2019-12-30 2021-08-13 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 线光源调整机构
CN114755872B (zh) * 2022-03-17 2024-04-16 新思考电机(合肥)有限公司 内对焦兼防抖的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1548A (en) * 1985-12-14 1987-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ssembly 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or camera
US5172276A (en) * 1989-08-29 1992-12-15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stabilizing image in optical system
US5416558A (en) * 1991-10-16 1995-05-16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with shake preventing apparatus
JPH0646314A (ja) 1992-01-14 1994-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2次元駆動装置
JP3385656B2 (ja) * 1993-07-12 2003-03-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振れ防止装置
JP3364910B2 (ja) * 1993-08-23 2003-01-08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装置
US5557357A (en) * 1993-12-14 1996-09-17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having anti-vibration function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 and placement of anti-vibration components
US5680251A (en) * 1994-01-21 1997-10-21 Nikon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having a vibration compensation lens unit with moveable lens support member
JPH07319000A (ja) * 1994-05-27 1995-12-0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H08136961A (ja) * 1994-11-08 1996-05-31 Minolta Co Ltd 手ぶれ補正装置
JPH0922039A (ja) 1995-07-10 1997-01-21 Nikon Corp ブレ補正装置
US5734831A (en) * 1996-04-26 1998-03-31 Sun Microsystems, Inc.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nd remotely administering a unix computer over a network
JP3608143B2 (ja) * 1996-09-27 2005-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レビカメラの光学系装置
JPH10339897A (ja) 1997-06-06 1998-12-22 Canon Inc レンズ駆動装置、防振装置及びカメラ
JPH114371A (ja) * 1997-06-12 1999-01-06 Asahi Optical Co Ltd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3887081B2 (ja) * 1997-10-01 2007-02-28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H11352537A (ja) * 1998-06-08 1999-12-24 Asahi Optical Co Ltd 防振処理機能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JP2001264838A (ja) * 2000-03-15 2001-09-26 Canon Inc 像振れ補正装置
JP2001285696A (ja) 2000-03-30 2001-10-12 Canon Inc 固体撮像素子パッケージの保持機構
JP3431020B2 (ja) * 2001-03-28 2003-07-2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固定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手振れ補正可能な撮像装置
JP3766618B2 (ja) * 2001-08-29 2006-04-12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の取付構造
US7436435B2 (en) * 2001-10-01 2008-10-14 Minolta Co., Ltd. Image taking device having image-blur compensator
JP2003110928A (ja) 2001-10-01 2003-04-11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JP3551174B2 (ja) 2001-10-01 2004-08-0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気機械変換素子を用いた移動ステージ
JP2003131109A (ja) * 2001-10-26 2003-05-08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I229231B (en) * 2002-02-21 2005-03-11 Pentax Corp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and method of retracting a retractable lens system
US6714360B2 (en) * 2002-03-29 2004-03-30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Lens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of lens device
JP3956787B2 (ja) 2002-07-10 2007-08-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510403B2 (ja) * 2003-05-08 2010-07-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225860B2 (ja) 2003-07-29 2009-02-18 Hoya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050052570A1 (en) * 2003-08-21 2005-03-10 Pentax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3827089B2 (ja) * 2003-10-20 2006-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5250284A (ja) 2004-03-05 2005-09-15 Pentax Corp ステージ装置及びこのステージ装置を利用した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JP2006157834A (ja) 2004-12-01 2006-06-15 Pentax Corp 撮像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329A (zh) * 2010-05-27 201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装置和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光学装置
CN102262329B (zh) * 2010-05-27 2014-07-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装置和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光学装置
US8928977B2 (en) 2010-05-27 2015-0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abiliz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6842479A (zh) * 2015-12-07 2017-06-13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06842479B (zh) * 2015-12-07 2019-10-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2297A (zh) 2007-01-10
CN1892299B (zh) 2010-05-12
CN1893789A (zh) 2007-01-10
CN100570433C (zh) 2009-12-16
CN1893788B (zh) 2011-02-16
JP4684771B2 (ja) 2011-05-18
DE102006030318A1 (de) 2007-01-25
CN1892298A (zh) 2007-01-10
CN1893789B (zh) 2011-04-27
KR20070003674A (ko) 2007-01-05
JP2007011050A (ja) 2007-01-18
CN1893788A (zh) 2007-01-10
GB0613122D0 (en) 2006-08-09
GB2427930B (en) 2009-03-25
GB2427930A (en) 2007-01-10
CN100578295C (zh) 2010-01-06
US20070003263A1 (en) 2007-01-04
TWI387841B (zh) 2013-03-01
TW200708883A (en) 2007-03-01
KR101249867B1 (ko) 2013-04-03
US7526189B2 (en) 2009-04-28
CN100568054C (zh) 2009-12-09
CN1892299A (zh) 200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2296A (zh) 光学图像稳定器
CN1275064C (zh) 透镜镜筒和摄像装置
CN1287184C (zh) 镜头驱动机构和图像捕捉设备
CN1900811A (zh) 云台
CN1257431C (zh) 步进式变焦距镜头照相机
CN1690756A (zh) 伸缩式镜筒与成像设备
EP1760522A3 (en) Autofocus apparatus
EP2214054A3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amera shake correcting apparatus applied to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0338492C (zh) 镜头镜筒
CN101051108A (zh) 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
CN1782848A (zh) 具有光学图像稳定器的成像装置
CN1808261A (zh) 成像装置
CN2844954Y (zh)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CN2849751Y (zh) 镜头镜筒
CN2784957Y (zh) 变焦观景器驱动装置
CN1611974A (zh) 透镜镜筒和图像拾取装置
JP5043069B2 (ja) レンズ鏡筒
CN100339758C (zh) 照相机
JP2015004759A (ja)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TWI362552B (en) Autofocus device
CN1591067A (zh) 透镜驱动机构及摄影装置
JP6051473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2009047835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5300941A (ja) 撮像装置
GB2454342A (en)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OY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ENTAX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9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91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OY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Banqiao District, the former wild Ting, 2 Ding mu, 36 times, No. 9

Applicant before: Pentax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6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