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44954Y -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44954Y
CN2844954Y CNU2004201122652U CN200420112265U CN2844954Y CN 2844954 Y CN2844954 Y CN 2844954Y CN U2004201122652 U CNU2004201122652 U CN U2004201122652U CN 200420112265 U CN200420112265 U CN 200420112265U CN 2844954 Y CN2844954 Y CN 28449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cylinder
engagement
lens barrel
lens group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1122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阪本宇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 Putti Jacques Co
Asia Op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O Putti Jacques Co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 Putti Jacques Co,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O Putti Jacques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449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449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镜筒抽出装置,提供维持光学性能且可以薄型化的镜头镜筒。摄影光轴(J1)与镜头镜筒(2)的中心轴(J2)偏心,而构成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从(J1)偏离而在CCD(35)侧方退避的收纳状态,以及沿(J2)转动将镜头镜筒(2)旋转抽出而使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的镜头光轴(J3)与(J1)一致的摄影状态。根据此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可防止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的光轴的偏移或互相倾斜,从而维持光学性能,并且可在收纳状态得到镜头镜筒的薄型化。

Description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收纳位置和摄影位置的沉胴式镜头镜筒。
背景技术
近来,数码相机小型化的需求并未停滞,特别是为了提高携带性,而更重视相机薄型化,因此要求成为限制相机薄型化的镜头镜筒单元的薄型化。已知作为镜头镜筒单元的薄型化方法,是在不使用时,使透镜群和摄影元件的间隔减少,而将镜头镜筒沉胴以收纳的方式来实施。
此外,在专利文献一(日本特开2003-315861号公报)中,在收纳状态时,摄影透镜群的一部分从摄影光轴转移而被拉入以沉胴,以达到在收纳状态下的镜头镜筒的薄型化。此外,在专利文献二(日本特开2004-85934号公报)中,也有为了不牺牲透镜群的移动量,而将透镜伸出用的啮合筒薄型化的方法。
在达成镜头镜筒的薄型化的同时,也必须维持镜头的光学性能。通常的变焦数码相机中,摄影光学系统是由三个镜头群构成的情况较多,分别由镜头群的摄影光轴方向移动而进行变焦动作或沉胴动作。这个情况下,镜头群的摄影光轴偏移,特别是从被摄体侧第一组镜头群与第二组镜头群的光轴偏移,或是第一组镜头群与第二组镜头群之间的相对光轴倾斜,对光学性能有很大影响,专利文献一或二的实施例中只对第二组镜头群以个别的退避装置退避收纳的方法,容易产生镜头群的倾斜或平行偏心,很难维持其光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维持对光学性能影响大的镜头群相对位置关系,且可进行镜头群的退避收纳的抽出装置,而达到镜头镜筒的薄型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是将具有收纳位置与摄影位置的摄影光学系统抽出且保持,包括:固定筒,内周面形成复数啮合沟而固定;旋转筒,外周具有与该固定筒的啮合沟卡合的至少一啮合板销,以对应于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限制筒,外周具有与该固定筒的啮合沟卡合的至少一啮合板销,以对应于该旋转筒可旋转地支持而保持摄影光学系统的至少一部分;驱动装置,对该旋转筒施加旋转力,使该限制筒进行对该旋转筒的旋转轴转动的旋转运动以及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的推进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中在收纳位置近旁,该限制筒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直进运动而形成该固定筒的啮合沟。此处的收纳位置近旁的范围是:该限制筒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直进运动距离,其至少是使各元件在旋转时不产生干扰所需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中在摄影位置近旁,该限制筒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直进运动而形成该固定筒的啮合沟。此处的摄影位置近旁的范围是:抽出过程中,该限制筒自摄影光学系统光轴和被摄体侧的第一镜头群以及第二镜头群的光轴达到重合的位置至广角侧摄影位置过程中,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直进运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中该固定筒的数个啮合沟是不互相交叉而形成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中该旋转筒啮合板销卡合的该固定筒啮合沟与该限制筒啮合板销卡合的该固定筒啮合沟,是被配置成具有共有的相同啮合轨迹,而分别形成深度互相不同的啮合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中卡合于该固定筒的较浅啮合沟的啮合板销近旁,设置具有与该啮合沟大体卡合的形状的突起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中具有由该旋转筒的旋转,而抽出至摄影位置的摄影光学系统,是由旋转筒的旋转而使焦点距离可变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中该摄影光学系统是由三个镜头群构成,被摄体侧的第一个镜头群以及第二个镜头群是由限制筒保持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保持摄影光学系统的限制筒可将旋转筒的旋转动作与旋转轴方向的抽出动作进行任意组合。例如,摄影装置的侧方收纳的镜头可由该旋转动作与该抽出动作而配置于摄影装置的前方。因此,摄影时配置于摄影装置前方的镜头可收纳于摄影装置的侧方,因而收纳时可得到镜头镜筒的薄型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将收纳位置配置于摄影光学系统侧方,而不会与摄影装置等构成元件干扰,可在光轴方向将摄影光学系统直进抽出之后进行旋转动作,可使摄影光学系统的周围减少间隙而配置构成元件,可达成镜头镜筒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在摄影位置附近一侧,摄影光学系统在光轴方向直进驱动,可减少限制筒的旋转方向的要素,摄影光学系统可确实在摄影装置的前方决定位置,容易维持光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啮合沟不互相交叉,因而不会产生啮合板销从啮合沟脱离而使作动不正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旋转筒用啮合沟与限制筒用啮合沟具有共有的相同啮合轨迹,啮合沟的深度互相不同,可导引啮合板销不会脱离啮合沟。旋转筒用啮合沟与限制筒用啮合沟具有一部分重复的啮合轨迹的话,固定筒啮合沟配置范围可设定较广,设计自由度变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可防止在啮合沟重复的领域,旋转筒及限制筒的啮合板销从啮合沟稍微脱离而产生动作负荷变动,可使旋转筒及限制筒滑顺地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由旋转筒的旋转而从收纳位置至摄影位置驱动摄影光学系统之后,可继续由旋转筒的旋转而进行变焦动作,因而容易控制沉胴动作或变焦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对光学性能影响大的被摄体侧的第一个镜头群与第二个镜头群维持相对位置关系,且这些镜头群可以退避收纳,可以维持镜头镜筒的光学性能,并且得到薄型化。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广角侧的摄影位置中的镜头镜筒的剖面图;
图2是镜头镜筒的聚焦驱动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在摄影位置中的镜头镜筒的正面透视图;
图4是从固定筒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
图5是固定筒的啮合沟部的剖面图;
图6是从旋转筒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
图7是从限制筒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
图8是限制筒啮合板部的剖面图;
图9是从啮合筒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
图10是从直进筒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
图11是从第一透镜框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
图12是从第二透镜框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
图13是在收纳位置中的镜头镜筒的剖面图;
图14是在收纳位置中的镜头镜筒的正面透视图;
图15是在收纳位置中的镜头镜筒的正面图;
图16是在摄影位置中的镜头镜筒的正面图;
图17是固定筒的啮合沟位置的指示图;
图18是限制筒的啮合沟位置的指示图;
图19是啮合筒的啮合沟位置的指示图;
图20是在望远侧的摄影位置中的镜头镜筒的剖面图;
图21是旋转筒旋转角度和各移动构件的光轴方向移动距离的关系图;
图2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由固定筒的外周面侧所视的展开图;
图23是图22的固定筒啮合沟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21说明本实施例的镜头镜筒的全体构成。此实施例是将本实用新型适用在数码相机用的变焦镜头镜筒。
图1是显示在广角侧的摄影位置中的镜头镜筒2的剖面图。摄影光学系统是从被摄影体侧,依序由第一透镜群31、第二透镜群32、第三透镜群33、低通滤镜(low pass filter)34、CCD(摄影元件)35所构成。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是J1。摄影光轴J1与镜头镜筒的中心轴J2平行,而与中心轴J2偏心。变焦是通过使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分别在摄影光轴J1方向移动而进行,聚焦(focusing)是通过第三透镜群33在摄影光轴J1方向移动来进行。从被摄影体侧通过第一透镜群31、第二透镜群32、第三透镜群33的光束是通过低通滤镜34,而被导引至CCD 35。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光轴方向”的记载,特别是没有预告时意味和摄影光轴J1平行的方向。
固定筒61是固定在本体1,在固定筒61的后方,CCD架(holder)21以覆盖固定筒61的开口的方式被固定。在CCD架21,低通滤镜34是被连接支持在CCD 35前方的开口部21a。此外,CCD 35是和散热板22被一体支持,而CCD 35是通过其散热板22而被固定在CCD架21。在散热板22后方,置有用以转送由CCD 35生成的电子信号的CCD用可挠性(flexible)印刷基板23。
进行聚焦的第三透镜群33、以及驱动第三透镜群33的聚焦驱动装置3是相对于CCD架21加入的。图2显示聚焦驱动装置3的剖面图。支持第三透镜群33的第三透镜群框41是通过设置在CCD架21的一对导引轴A 42和导引轴B 43,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支持在光轴方向上。导引轴A 42是第三透镜群框41的主要导引轴,而导引轴B 43是作为第三透镜群框41的旋转限制用,且可以以滑动的方式嵌入在第三透镜群框41形成的导引孔41a和41b。
聚焦马达44是在固定筒61内部被设置在第三透镜群33和CCD 35侧方、相对于CCD架21是固定的。聚焦马达44的旋转驱动力是从聚焦马达齿轮45,透过聚焦齿轮46、47,而被传递至移动螺丝48,通过移动螺丝48和螺帽49的螺合关系,第三透镜群框41在光轴方向进退。由于聚焦马达44的旋转驱动力通过聚焦齿轮46、47而被减速,移动螺丝48可以得到充分的旋转扭矩(torque)。第三透镜群框41是通过第三透镜群框弹簧50而在光轴方向上被加力。聚焦马达44是通过配设在CCD架21后方的透镜驱动用可挠性印刷基板51,而通过相机的控制电路被控制。
图3是显示在摄影位置中的镜头镜筒2的正面透视图。在固定筒61的上部,配置变焦马达81和减速齿轮列82。聚焦马达81的驱动力是通过减速齿轮列82而传递至变焦齿轮83。变焦齿轮83是通过和光轴方向平行的齿轮轴84,而相对固定筒61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持。变焦马达81、减速齿轮列82、变焦齿轮83是在镜头镜筒2的伸出装置中的驱动装置部。变焦马达81是通过配设在CCD架21后方的透镜驱动用可挠性印刷基板51,而被相机的控制电路控制。
图4是表示从固定筒61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在固定筒61的内周,形成导引旋转筒62的三个啮合沟61a、以及导引限制筒63的三个啮合沟61b。限制筒63的啮合沟61a是以较旋转筒62的啮合沟61b为深的方式被形成。两啮合沟61a、61b是具有共有同一啮合轨迹的区域61c。在此区域61c,形成如图5所示的两段形状的啮合沟。
图6是表示从旋转筒62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旋转筒62是位于固定筒61的内周侧,在设在旋转筒62的孔部62a,被插入三个旋转筒啮合板销(floor pin)64(图中未标出)、和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卡合。此外,在旋转筒62的外周,在插入的三个旋转筒啮合板销64的附近位置,具有和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大致卡合的形状的突起部62b。此突起部62b的功能将在下文描述。在旋转筒62的外周部,设置和变焦齿轮83啮合的齿轮部62c,来传递由变焦马达81、减速齿轮列82、变焦齿轮83所构成的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变焦齿轮83的旋转,旋转筒62在中心轴J2四周旋转时,旋转筒62是沿着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被缩入或伸出。
图7是表示从限制筒63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限制筒63是位于旋转筒62的内周侧,设置在限制筒63外周的爪部63a是与设置在旋转筒62内周的沟部62d卡合,对于旋转筒62,可以沿光轴方向相互旋转,而对光轴方向的相对位移是被限制的。在限制筒63的外周,形成三个啮合板63b,和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b卡合。限制筒63的啮合板63b的剖面形状是如图8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和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b的直线区域61d、61e卡合时,啮合板63b的平面63c被卡合,和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b的斜面区域61c卡合时,啮合板63b的平面63d被卡合。
图9是表示从啮合筒65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啮合筒65是位于限制筒的内周侧,在外周形成三个啮合板65a。啮合板65a是与被设置在限制筒63内周的啮合沟63e卡合,啮合筒65是通过和限制筒63的相对旋转,而通过限制筒63的啮合沟63e进行缩入或伸出的动作。此外,在被设置在啮合筒65的孔部65b,插入三个啮合筒导引轴66,此啮合筒导引轴66是贯通限制筒63的孔部63f,和被设置在旋转筒62内周部的光轴方向的直进沟62e卡合。因此,啮合筒65和旋转筒62是无法相对旋转,但可在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也就是说,旋转筒62和限制筒63的是相对旋转,啮合筒65是沿着限制筒63的啮合沟63e而成为进行缩入或伸出的动作的构件。
图10是表示从直进筒67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直进筒67是位于啮合筒65的内侧,设置在啮合筒65的内周面的爪部65c是通过被夹入于设置在直进筒67外周的突起部67a、67b,限制直进筒67和啮合筒65在光轴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但彼此可进行相互旋转的动作。被设置在直进筒67外周面侧的导引爪部67c是与被设置在限制筒63内周部的光轴方向的直进沟63g卡合。因此,直进筒67和限制筒63是无法相对旋转,但可在光轴方向上相对移动。
图11是表示从第一透镜框68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第一透镜框68是位于啮合筒65的内侧,支持第一透镜群31。在被设置在第一透镜框68的孔部68a,插入三个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69,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的外周侧的啮合板部69a是和被设置在啮合筒65内周的啮合沟65d卡合。此外,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69的内周侧的导引部69b是和被设置在直进筒67的光轴方向的直进导引孔67d卡合。因此,第一透镜框68是通过啮合筒65和直进筒67的相对旋转、以及啮合筒65和限制筒63的相对旋转,而不是直进筒67和限制筒63相对旋转,成为在光轴方向沿着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d被缩入或伸出的构件。
图12是表示从第二透镜框70的外周面侧所见的展开图。第二透镜框70是位于直进筒67的内侧,支持第二透镜群32。在第二透镜框70的外周面形成三个啮合板70a,啮合板70a是和被设置在啮合筒65内周的啮合沟65e卡合。此外,第二透镜框70的啮合板70a的根部70b是和被设置在直进筒67的光轴方向的直进导引孔67e卡合。因此,第二透镜框70是通过啮合筒65和直进筒67的相对旋转、以及啮合筒65和限制筒63的相对旋转,而不是对于直进筒67和限制筒63相对旋转,成为在光轴方向沿着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d被缩入或伸出的构件。
在第二透镜框70,为了遮蔽来自被摄影体侧的入射光,安装快门单元(shutter unit)71。将设置在快门单元71的制动器(actuator)71a和相机的控制电路连接的快门用可挠性印刷基板72,从快门单元71,通过镜头镜筒2的内部,与配设在CCD架21后方的透镜驱动用可挠性印刷基板51相连接。
在第二透镜框70和第一透镜框68之间,设置群间加力弹簧73,而将第二透镜框70和第一透镜框68沿着光轴方向朝互相拉离的方向加力。因此,可消除第一透镜框68和啮合筒65的啮合卡合部的松弛、以及第二透镜框70和啮合筒65的啮合卡合部的松弛,从而稳定光学性能。
在此,说明关于从镜头镜筒2的收纳位置伸出至摄影位置的动作。
图13是表示在收纳位置中的镜头镜筒2的剖面图。此外,图14是表示在收纳位置中的镜头镜筒2的正面透视图。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的中心轴为J3,在第三透镜群33、低通滤镜34、以及CCD 35的侧方,且在聚焦驱动装置3的侧方,被收纳于自摄影光轴J1离开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第三透镜群33和低通滤镜34以及CCD 35、聚焦驱动装置3的三个区块(block),是被收纳在垂直于光轴的大约同一平面上。
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是一边以镜头镜筒2的中心轴J2为中心旋转,而在光轴方向被伸出而成为如图1所示的摄影位置的状态。从镜头镜筒2的正面看的话,从如图15所示的状态,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是一面在Z1方向旋转,一面被伸出而成为如图16所示的摄影位置的状态。在摄影位置,由于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的中心轴J3和摄影光轴J1是一致的,所以镜头镜筒2的中心轴J2和摄影光轴J1的偏心距离,以及镜头镜筒2的中心轴J2和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的中心轴J3的偏心距离是相等的。
在镜头镜筒2的收纳位置中,被插入在旋转筒62的旋转筒啮合板销64是位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1)位置,限制筒的啮合板63b是位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11)位置。此外,啮合筒65的啮合板65a是位于限制筒63的啮合沟63(1)位置,被插入在第一透镜框68的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69是位于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1)位置,第二透镜框70的啮合板70a是位于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11)位置(图17、18、19)。
通过变焦齿轮83的旋转,旋转筒62在中心轴J2的四周旋转时,旋转筒啮合板销64是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1)位置,往61(2)位置方向移动而在光轴方向被伸出。另一方面,限制筒63是对于旋转筒62限制其朝光轴方向的相对移动,且由于通过被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b导引,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11)位置,沿着61(12)位置,在光轴方向被直进伸出。限制筒63是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11)位置移动到61(12)位置为止期间,由于旋转筒62和限制筒63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啮合筒65的啮合板65a是从限制筒63的啮合沟63(1)位置向63(2)位置方向,与此同时,由于啮合筒65和限制筒63之间产生相对旋转,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69是从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1)位置向65(2)位置方向,第二透镜框70的啮合板70a是从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11)位置向65(12)位置方向移动。
旋转筒啮合板销64在到达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2)位置时,限制筒63的啮合板63b是在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12)位置,啮合筒65的啮合板65a是在限制筒63的啮合沟63(2)位置,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69是在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2)位置,第二透镜框70的啮合板70a是在啮合筒65的啮合沟65(12)位置,各自被驱动。
通过此动作,限制筒63在光轴方向上被直进伸出,且因为啮合筒65、第一透镜框68、以及第二透镜框70也在光轴方向上被直进伸出,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成为在光轴方向的被摄影体侧上被直进伸出。
因此,在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开始旋转运动之前,可将第一透镜群31和第二透镜群32直进伸出至不会和在其侧方的第三透镜群33、低通滤镜34、CCD 35、以及聚焦驱动装置3干扰的位置为止。
旋转筒啮合板销64是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2)位置伸出旋转筒62持续旋转至61(3)位置时,限制筒63的啮合板63b是到达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13)位置。在此动作中,为了使旋转筒62的角度的平均伸出量与限制筒63的角度的平均伸出量相同,制成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61b,旋转筒62和限制筒63不会发生相对旋转。
因此,旋转筒62、限制筒63、啮合筒65、直进筒67、第一透镜框68、以及第二透镜框70是成为一体的;一面在中心轴J2的四周旋转,一面伸出。
在此动作的途中,旋转筒啮合板销64在通过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13)位置之时,由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b以较啮合沟61a深的方式被形成,虽然旋转筒啮合板销64是在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的61(14)侧的卡合消失,然而由于设置在旋转筒62的突起部62b是大致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卡合,而可以平顺地且不变动负荷的方式被伸出。也就是说,旋转筒啮合板销64是对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作为主要的导引部,最好在旋转筒啮合板销64通过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13)位置时,设置在已知作为导引部的旋转筒62的突起部62b以达成导引功能。上述“大致卡合”是表示:设置在已知作为导引部的旋转筒62的突起部62b的卡合,是对于作为主要导引部的旋转筒啮合板销64的卡合,以不成为过度拘束等而阻碍导引功能的程度下卡合的状态。
旋转筒啮合板销64在到达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3)位置、且限制筒63的啮合板63b在到达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13)位置时,摄影光轴J1、和第一透镜群31以及第二透镜群32的中心轴J3一致。
旋转筒啮合板销64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3)位置伸出旋转筒62持续旋转至61(4)位置的话,限制筒63的啮合板63b是在光轴方向上,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13)位置直进伸出至61(14)位置为止。此时的移动和旋转筒啮合板销64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1)位置被驱动至61(2)位置之时为同样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旋转筒62和限制筒63之间产生相对旋转,而啮合筒65的啮合板65a是从限制筒63的啮合沟的63(2)位置被驱动至63(4)位置,且啮合筒65和限制筒63产生相对旋转,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69是从啮合筒65的啮合沟的65(2)位置被驱动至65(4)位置,而第二透镜框70的啮合板70a是从啮合筒65的啮合沟的65(12)位置被驱动至65(14)位置。此位置是镜头镜筒2的广角侧的摄影位置,且为相当于图1的剖面图的位置。
其次,说明关于从广角侧的摄影位置到望远侧的摄影位置为止的变焦动作。
旋转筒62是通过变焦齿轮83旋转,旋转筒啮合板销64是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的61(4)位置(相当于广角侧的摄影位置的位置)被驱动至61(5)位置(相当于望远侧的摄影位置)为止。由于此范围的固定筒61的啮合沟是形成在相对于光轴方向的垂直方向,旋转筒62是不会在光轴方向上被伸出,而在旋转轴J2四周旋转,限制筒63是成为停止的状态。在此动作中,因为旋转筒62和限制筒63之间产生相对旋转,啮合筒65的啮合板65a是从限制筒63的啮合沟的63(4)位置被驱动至63(5)位置为止,且因为啮合筒65和限制筒63之间产生相对旋转,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69是从啮合筒65的啮合沟的65(4)位置被驱动至65(5)位置为止,而第二透镜框70的啮合板70a是从啮合筒65的啮合沟的65(14)位置被驱动至65(15)位置为止。因为限制筒63是停止的,支持第一透镜群31的第一透镜框68和支持第二透镜群32的第二透镜框70是不会在中心轴J2四周旋转,而在光轴方向分别进退。啮合筒65和限制筒63各自的啮合沟是形成从广角侧至望远侧为止可依序变化焦点距离的形状。图20是在望远侧的摄影位置中的镜头镜筒2的剖面图。
从望远侧的摄影位置至广角侧的摄影位置方向的驱动,由于亦可使变焦齿轮83旋转在反方向,通过驱动变焦齿轮83的变焦马达81的控制,可得到任意的焦点距离。此外,关于从广角侧的摄影位置至收纳位置为止的驱动,因为使变焦齿轮83旋转在反方向时,而进行上述说明的相反方向的动作,可引导至如图13所示的收纳状态。
图21是表示旋转筒62的旋转角度和镜头镜筒2的各移动构件的光轴方向移动距离的关系图。横轴是旋转筒62的旋转角度,纵轴是至旋转筒62、限制筒63、啮合筒65、第二透镜框70、第一透镜框68的光轴方向的绝对移动距离。在图21(图17、18、19)中,对应于各移动构件移动时的通过点的啮合沟的位置。通过图21,可理解镜头镜筒2的各移动构件的光轴方向移动的关系。
通过上述结构,在镜头镜筒2在收纳位置(相机不使用时的位置),可实现将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退避至第三镜头群33、低通滤镜34、CCD 35的侧方而得到镜头镜筒2的薄型化,在摄影位置则可实现将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在摄影光轴J1上移动至所希望的位置,且也可以变焦的结构。
此外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是由限制筒63内侧的筒状构成元件共同支持的,可减少对光学性能产生大幅影响的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的镜头光轴偏心或相对倾斜,因而在摄影位置可维持光学性能。
另外,这些抽出装置是只以变焦马达81做为驱动源而进行旋转筒62的旋转,因此不必另外设置专用的第一镜头群31与第二镜头群32的退避装置或其驱动源,可使得镜头镜筒2结构简单化与小型化。
以上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而可能产生各种变形。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筒61设置的与限制筒63啮合板销63b卡合的啮合沟61b,比旋转筒啮合板销64卡合的啮合沟61a更深地形成,然而也可以相反地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b比啮合沟61a更浅地形成。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筒61设置的与旋转筒啮合板销64卡合的啮合沟61a和与限制筒63的啮合板销63b卡合的啮合沟61b,具有共有的相同啮合轨迹的领域61c。然而也可以如图22所示,固定筒161的与旋转筒啮合板销64卡合的啮合沟161a和与限制筒63的啮合板销63b卡合的啮合沟161b不交叉地形成。固定筒161的啮合沟161a与啮合沟161b不交叉地形成的话,如图23所示,固定筒161的基本厚度D2可比本实施例的固定筒61的基本厚度D1更薄而外径更小,因而可得到镜头镜筒2的小型化。
此外本实施例中从固定筒61的啮合沟61a的61(1)位置至61(4)位置与从啮合沟62b的61(12)位置至61(13)位置是同一角度而直线地形成一定量的筒抽出的结构,然而啮合沟61a与啮合沟61b的轨迹可分别依曲线等自由设定,旋转筒62与限制筒63的光轴方向移动量与中心轴J2转动的旋转量的关系可任意决定。
此外本实施例中旋转筒啮合板销64与旋转筒62是以个别元件构成的,然而也可以在旋转筒62一体化设置啮合板销的形状。同样地,本实施例中在限制筒63一体化设置啮合板销63b,然而限制筒63与啮合部也可由个别元件构成。
此外与固定筒61的啮合沟卡合的旋转筒啮合板销64以及限制筒63的啮合板销63b不必一定要是三个,一个或两个或四个以上也可以。
此外本实施例中限制筒63是通过啮合筒65、直进筒67而间接地保持支持第一镜头群31的第一镜头框68和支持第二镜头群32的第二镜头框70;然而限制筒63可通过其它元件间接地保持摄影光学系统,限制筒63也可直接保持摄影光学系统。
镜头镜筒的光学系统不必一定由三个镜头群所构成,一个或两个或四个以上也可以。由限制筒63保持而退避的镜头群,也可不限于第一镜头群31、第二镜头群32,而由光学系统中选择任意的镜头群。
此外本实施例中变焦镜头镜筒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抽出装置,然而不进行变焦动作的镜筒或所谓单焦点镜头镜筒也可适用。单焦点镜头镜筒适用的场合也与变焦镜头镜筒适用的场合同样可得到在收纳位置的薄型化。
因为可提供达成镜头镜筒薄型化和小型化、携带性佳的相机,所以在数码相机领域的利用价值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符号说明:
1:本体;                    2:镜头镜筒;
3:聚焦驱动装置;                4:变焦观景单元;
21:CCD架;                      22:散热板;
23:CCD用可挠性印刷基板;        31:第一透镜群;
32:第二透镜群;                 33:第三透镜群;
34:低通滤镜;                   35:CCD;
41:第三透镜群框;               44:聚焦马达;
45:聚焦马达齿轮;               46、47:聚焦齿轮;
48:移动螺丝;                   49:螺帽;
50:第三透镜群框弹簧;           51:透镜驱动用可挠性印刷基板
61:固定筒;                     62:旋转筒;
63:限制筒;                     64:旋转筒啮合板销;
65:啮合筒;                     66:啮合筒导引轴;
67:直进筒;                     68:第一透镜框;
69:第一透镜框啮合板销;         70:第二透镜框;
71:快门单元;                   72:快门用可挠性印刷基板
81:变焦马达;                   82:减速齿轮列;
83:变焦齿轮;                   161:固定筒;
162:旋转筒;

Claims (12)

1、一种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将具有收纳位置与摄影位置的摄影光学系统抽出且保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筒,内周面形成数个啮合沟而固定;旋转筒,外周具有与该固定筒的啮合沟卡合的至少一啮合板销,以对应于摄影光学系统的光轴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限制筒,外周具有与该固定筒的啮合沟卡合的至少一啮合板销,以对应于该旋转筒可旋转地支持而保持摄影光学系统的至少一部分;驱动装置,对该旋转筒施加旋转力,使该限制筒进行对该旋转筒的旋转轴转动的旋转运动以及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的推进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纳位置近旁,该限制筒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直进运动而形成该固定筒的啮合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摄影位置近旁,该限制筒沿该旋转筒的旋转轴方向直进运动而形成该固定筒的啮合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筒的数个啮合沟是不互相交叉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筒的啮合板销卡合的该固定筒啮合沟与该限制筒的啮合板销卡合的该固定筒啮合沟,是被配置成具有共有的相同啮合转迹,而分别形成深度互相不同的啮合沟。
6、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合于该固定筒的较浅啮合沟的啮合板销近旁,设置具有与该啮合沟大致卡合的形状的突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光学系统是由三个镜头群构成,被摄体侧的第一个镜头群以及第二个镜头群是由限制筒保持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该旋转筒的旋转,而抽出至摄影位置的摄影光学系统,是由旋转筒的旋转而使焦点距离可变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该旋转筒的旋转,而抽出至摄影位置的摄影光学系统,是由旋转筒的旋转而使焦点距离可变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光学系统是由三个镜头群构成,被摄体侧的第一个镜头群以及第二个镜头群是由限制筒保持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光学系统是由三个镜头群构成,被摄体侧的第一个镜头群以及第二个镜头群是由限制筒保持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镜筒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光学系统是由三个镜头群构成,被摄体侧的第一个镜头群以及第二个镜头群是由限制筒保持的。
CNU2004201122652U 2004-05-14 2004-11-05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4954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44642A JP4555607B2 (ja) 2004-05-14 2004-05-14 レンズ鏡筒繰出し機構
JP2004144642 2004-05-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44954Y true CN2844954Y (zh) 2006-12-06

Family

ID=353091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52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8539C (zh) 2004-05-14 2004-11-05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CNU20042011226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4954Y (zh) 2004-05-14 2004-11-05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52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8539C (zh) 2004-05-14 2004-11-05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35019B2 (zh)
JP (1) JP4555607B2 (zh)
CN (2) CN100458539C (zh)
HK (1) HK1085804A1 (zh)
TW (1) TWI2580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8539C (zh) * 2004-05-14 2009-02-04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5105B2 (ja) * 2004-09-02 2011-03-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沈胴式カメラ
JP5006576B2 (ja) * 2006-05-26 2012-08-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ンズ鏡胴、このレンズ鏡胴を用いたカメラ、デジタルカメラ、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及び、画像入力装置
JP2008046503A (ja) * 2006-08-18 2008-02-28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鏡筒
JP4974649B2 (ja) * 2006-11-08 2012-07-11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枠
TWI400482B (zh) * 2007-12-31 2013-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拆解鏡頭模組之裝置及方法
TWI431390B (zh) * 2008-04-30 2014-03-21 Asia Optical Co Inc 變焦鏡頭
US8547653B2 (en) 2008-07-17 2013-10-01 Nikon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and optical instrument
JP5446154B2 (ja) * 2008-07-17 2014-03-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光学機器
JP5473473B2 (ja) * 2009-08-17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WO2013012063A1 (ja) 2011-07-20 2013-01-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及びレンズ鏡筒の制御方法
JP6020816B2 (ja) * 2012-01-13 2016-11-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6448186B2 (ja) * 2013-12-11 2019-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JP6316000B2 (ja) * 2014-01-20 2018-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ユニット、及び光学機器
CN104765220B (zh) * 2015-04-25 2017-08-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可展收套筒式二元光学相机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14239A (en) * 1948-07-02 1950-07-04 Watson W & Sons Ltd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US2949836A (en) * 1957-03-14 1960-08-23 Schneider Co Optische Werke Depth-of-field indicator for photographic objectives
US3090282A (en) * 1959-01-28 1963-05-21 Angenieux Pierre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the axial displac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US3329075A (en) * 1965-03-24 1967-07-04 Graflex Inc Focusing mechanism for photographic cameras
US5812325A (en) * 1996-01-26 1998-09-22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lescoping-type of zoom lens
JPH10282394A (ja) * 1997-04-04 1998-10-23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装置
JP3887081B2 (ja) * 1997-10-01 2007-02-28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3598817B2 (ja) * 1998-05-29 2004-12-0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胴
US6264380B1 (en) * 1999-02-12 2001-07-2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Barrie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JP3495664B2 (ja) * 1999-10-27 2004-02-09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2001215391A (ja) * 2000-02-01 2001-08-10 Asahi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可動フード機構
JP3762602B2 (ja) * 2000-02-01 2006-04-05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レンズ枠案内装置
JP2003075711A (ja) * 2001-09-06 2003-03-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3787298B2 (ja) * 2001-10-31 2006-06-2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3771909B2 (ja) 2002-02-21 2006-05-1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沈胴式ズームレンズ鏡筒及び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沈胴方法
US6959148B2 (en) * 2002-08-27 2005-10-25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photographing lens
JP2004085934A (ja) 2002-08-27 2004-03-18 Pentax Corp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の繰出カム機構及び繰出カム機構
US6952526B2 (en) * 2002-08-27 2005-10-04 Pentax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lens barrel
US6978088B2 (en) * 2002-08-27 2005-12-20 Pentax Corporation Optical element retracting mechanism for a retractable lens
JP4181896B2 (ja) * 2003-02-26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393107B2 (ja) * 2003-05-15 2010-01-06 株式会社オプテック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JP4555607B2 (ja) * 2004-05-14 2010-10-06 株式会社オプテック レンズ鏡筒繰出し機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8539C (zh) * 2004-05-14 2009-02-04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7159A (en) 2005-11-16
CN1696810A (zh) 2005-11-16
JP4555607B2 (ja) 2010-10-06
US20050254144A1 (en) 2005-11-17
CN100458539C (zh) 2009-02-04
HK1085804A1 (en) 2006-09-01
TWI258025B (en) 2006-07-11
US7035019B2 (en) 2006-04-25
JP2005326627A (ja) 2005-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4954Y (zh) 镜头镜筒抽出装置
CN2786646Y (zh) 镜头镜筒
CN1287184C (zh) 镜头驱动机构和图像捕捉设备
CN1892298A (zh) 光学图像稳定器
CN1275064C (zh) 透镜镜筒和摄像装置
CN1690756A (zh) 伸缩式镜筒与成像设备
CN2849751Y (zh) 镜头镜筒
CN100338524C (zh) 透镜装置、照相机和摄影系统
CN1782765A (zh) 透镜镜筒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690830A (zh) 可变光圈装置、光圈驱动装置和控制方法及摄像机单元
CN2784957Y (zh) 变焦观景器驱动装置
CN1967306A (zh) 可伸缩透镜筒的凸轮机构
CN1238760C (zh) 数位式照相机
CN1683984A (zh) 镜筒与成像设备
CN1808261A (zh) 成像装置
CN1576936A (zh) 具有可调镜头焦距和分辨率的镜头筒组件的变焦照相机
CN1708711A (zh) 光学部件及影像拾取装置
CN1707303A (zh) 镜筒结构和图像捕捉设备
JP2003227992A5 (zh)
CN1611974A (zh) 透镜镜筒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0339758C (zh) 照相机
CN1133089C (zh) 光学设备
CN1096624C (zh) 变焦距透镜筒
CN2718918Y (zh) 数字式照相机
CN1731270A (zh) 可翻转收纳镜头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06

Termination date: 20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