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1804A - 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1804A
CN1891804A CNA2006100867182A CN200610086718A CN1891804A CN 1891804 A CN1891804 A CN 1891804A CN A2006100867182 A CNA2006100867182 A CN A2006100867182A CN 200610086718 A CN200610086718 A CN 200610086718A CN 1891804 A CN1891804 A CN 1891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
monomer
methyl
carbon number
viscosity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67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91804B (zh
Inventor
由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9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1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91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1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57/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43/00 - C10M155/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57/04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43/00 - C10M155/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45/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oxygen
    • C10M14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145/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 C10M145/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monocarboxylic
    • C10M145/14Acrylate;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57/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43/00 - C10M155/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57/08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43/00 - C10M155/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71Branched chain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2Pour-point; Viscosity index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剪切稳定性与粘度指数改进能力优良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本发明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含有共聚物(A),其是以通式(1)所表示的单体(a)为必需构成单体、且Z平均分子量(Mz)为10,000至1,000,000。CH2=C(R1)-COO(A-O)n-(CH2)p-CH(R2)-R3 (1)式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以及R3为碳数1至16的直链烷基或碳数3至34的支链烷基,R2以及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支链烷基中的连续的亚甲基数小于等于16个,R2、R3以及p个CH2基的总计碳数为17至35,A为碳数2至4的伸烷基;n为0或1~20的整数,p为0或1~15的整数。

Description

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viscosity index improver)以及其的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球环境保护的情形高涨,人们进一步要求汽车的节能性。作为一种节能化方法,可列举通过使润滑油低粘度化而减低粘性阻力。然而,若单纯进行低粘度化,则会产生漏液或烧粘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一般需要提高粘度指数,先前提出有各种粘度指数改进剂,特别是提出有多数种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acrylate)系共聚物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7-4842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7-7024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7-509023号公报)
但是,先前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不仅在粘度指数改进效果方面不充分,而且共聚物的剪切稳定性也不充分,且具有经长时间后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经积极研究的结果发现,具有特定Z平均分子量、包含特定单体(monomer)的共聚物,其剪切稳定性与粘度指数改进能力优良,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viscosity index improver),其含有以通式(1)所表示的单体(a)作为必需构成单体、且Z平均分子量(Mz)为10,000至1,000,000的共聚物(A);以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此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基础油(base oil),其中基础油具有在100℃下2至6mm2/s的运动粘度与大于等于160℃的燃点,且以为基准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润滑油组合物含有0.1至30重量百分比的共聚物(A)。
CH2=C(R1)-COO(A-O)n-(CH2)p-CH(R2)-R3            (1)
式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以及R3为碳数1至16的直链烷基或碳数3至34的支链烷基,R2以及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支链烷基中的连续的亚甲基数小于等于16个,R2、R3以及p个CH2基的总计碳数为18至36,A为碳数2至4的伸烷基,n为0或1~20的整数,p为0或1~15的整数。
本发明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剪切稳定性与粘度指数改进能力优良。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含有共聚物(A),共聚物(A)以通式(1)所表示的单体(a)作为必需构成单体。
CH2=C(R1)-COO(A-O)n-(CH2)p-CH(R2)-R3            (1)
通式(1)中,R1优选甲基。
另外,通式(1)中的支链烷基-(CH2)p-CH(R2)-R3的总计碳数,从粘度指数与低温粘度的角度而言,优选,通常为18至36,优选20至32,更优选20至28,特别优选20至24。
R2以及R3含有碳数为小于等于16、从粘度指数以及低温粘度的角度而言优选2至14、更优选4至14、特别优选6至14的聚亚甲基。再者,聚亚甲基的碳数也包括末端甲基的碳原子。
另外,R2以及R3中的支链数为0至16个,优选0至11个,特别优选0至5个,尤其优选0个,R2以及R3优选皆为直链。
n从粘度指数的角度而言优选0或1~10,更优选0或1~5,特别优选0。
P从剪切稳定性的观点而言优选0或1~5,更优选0或1,特别优选1。
作为-(CH2)p-CH(R2)-R3的具体例,可列举以下的基:
1)具有C15-16(表示碳数15至16的情形时表示为C15-16,以下使用同样的表示方法。)的聚亚甲基的基:
例如,1-C1-18烷基-十六烷基(例如1-辛基十六烷基)以及2-C1-16烷基-十八烷基(例如2-乙基十八烷基、2-十四烷基十八烷基以及2-十六烷基十八烷基)。
2)具有C13-14的聚亚甲基的基:
例如,1-C1-20烷基-十四烷基(例如1-己基十四烷基、1-癸基十四烷基、1-十一烷基十三烷基)以及2-C1-18烷基-十六烷基(例如2-乙基十六烷基以及2-十二烷基十六烷基)。
3)具有C10-12聚亚甲基的基:
例如1-C1-22烷基-十二烷基(例如1-辛基十二烷基)、2-C1-22烷基-十二烷基(例如2-己基十二烷基以及2-辛基十二烷基)以及2-C1-20烷基-十四烷基(例如2-己基十四烷基以及2-癸基十四烷基)。
4)具有C6-9的聚亚甲基的基:
例如,2-C1-24烷基-癸基(例如2-辛基癸基)以及2,4-二C1-23烷基-癸基(例如2-乙基-4-丁基癸基)。
5)具有C1-5的聚亚甲基的基:
例如,2-(3-甲基己基)-7-甲基-癸基以及2-(1,4,4-三甲基丁基)-5,7,7-三甲基-辛基。
6)两个或两个以上支链烷基的混合物:
例如,对应于低聚丙烯(propylene oligomer)(六聚体至十一聚体)、低聚乙烯/丙烯(摩尔比16/1至1/11)、低聚异丁烯(isobutene oligomer)(五聚体至八聚体)、以及C5-17的低聚α-烯烃(二聚体至六聚体)等的含氧基醇(oxo alcohol)的烷基残基。2-异辛基异十二烷基(除去“日产化学工业制造:Fine Oxocol 2000(商品名)”的羟基的残基)、2-异十一烷基异十五烷基(除去“日产化学工业制造:Fine Oxocol 2600(商品名)”的羟基的残基)。
这些中优选,p为0或1(尤其是1),R2以及R3优选直链C6-16(特别是C8-14)烷基以及支链C6-18(特别是C8-14)烷基。最优选,p为1时R2与R3为直链C8-14烷基。总之优选,从低温粘度与粘度指数的角度而言,p为1时R2与R3为直链C8-10烷基与直链C10-12烷基的组合,作为-(CH2)p-CH(R2)-R3,为2-直链C8-10烷基-直链C12-14烷基。
作为优选的(a)的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辛基十二酯、甲基丙烯酸2-癸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辛基十二酯、甲基丙烯酸2-己基十二酯、甲基丙烯酸2-己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己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癸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1-十一烷基十三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十六酯、甲基丙烯酸2-十二烷基十六酯、甲基丙烯酸2-辛基十二烷基氧基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癸基十四烷基氧基乙酯;以及,与这些相对应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2-辛基十二酯以及丙烯酸2-癸基十四酯等)。
这些中优选,甲基丙烯酸2-辛基十二酯以及丙烯酸2-癸基十四酯、甲基丙烯酸2-辛基十二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癸基十四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2-辛基十二酯以及丙烯酸2-癸基十四酯,尤其优选丙烯酸2-癸基十四酯。
通式(1)中的A为碳数2至4的伸烷基,具体可列举:乙烯基,1,2-丙烯基以及1,3-丙烯基,1,2-丁烯基、1,3-丁烯基以及1,4-丁烯基。这些中优选乙烯基、1,2-丙烯基、1,2-丁烯基以及这些的并用。
共聚物(A)除必需构成的单体(a)以外,还包含选自以下的族群中一种以上的单体:自具有碳数1至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1)、具有碳数8至17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及具有碳数18至24的直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选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单体(b2),以及其他单体(c)至(m)。
(b1)包括甲基、乙基、正-及异-丙基,以及正-、异-、仲-以及叔-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b2)包括具有碳数8至17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21)以及具有碳数18至24的直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22)。
(b21)包括(甲基)丙烯酸直链C8-17烷基酯(b211)以及(甲基)丙烯酸支链C8-17烷基酯(b212)。
作为(b211)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正十二、正十四、正十六以及正十八酯,以及甲基丙烯酸正辛、正壬、正癸、正十三以及正十五酯等;进而可列举与这些相对应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正十二酯等,以及齐格勒醇(Ziegler alcohol)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b212)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异辛、2-乙基己、异壬、异癸、异十二烷、2-甲基十一、异十三、2-甲基十二、异十四、2-甲基十三、异十五以及2-甲基十四酯。
作为(b21)进而可列举:直链C8-17醇以及支链C8-17醇的混合物的(甲基)丙烯酸酯(b213)。
作为(b211)与(b212)的混合物,例如可列举:含氧基醇的(甲基)丙烯酸酯,而作为含氧基醇,可列举:“Neodol 23(商品名)”及“Neodol 45(商品名)”(壳牌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以及“Oxocol 1213(商品名)”及“Oxocol 1415(商品名)”(日产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等。
(b21)中,从粘度指数以及低温粘度的角度而言,优选(甲基)丙烯酸C12-17(进而C12-16)烷基酯,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直链C12-17(进而C12-16)烷基酯。
(b22)包括(甲基)丙烯酸直链C18-24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正十八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九酯、甲基丙烯酸正二十酯、丙烯酸正二十酯、(甲基)丙烯酸正二十二酯以及(甲基)丙烯酸正二十四酯。(b22)中,由粘度指数以及低温粘度的角度而言,优选,(甲基)丙烯酸正十八酯。
单体(c)包括含羟基单体(c1)、含酰胺基单体(c2)以及含羧基单体(c3)。
作为单体(c1)可列举以下的(c11)至(c16)。
(c11)为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meta)acrylic acid ester):
(c111)为以通式(6)表示的(甲基)丙烯酸酯((meta)acrylate);
CH2=C(R1)-COO-(A-O)m-H           (6)
式中,R1以及A与通式(1)中相同,m为1至20(优选1)的整数。作为(c111),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以下简写为HEMA)、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C2-4羟基烷基酯等;
(c112)为含有3至8个羟基的多元醇(polyol)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多元醇,例如可列举:C3-12的多元烷醇(alkane polyol)、其分子内或分子间脱水产物以及糖类等(例如:丙三醇、季戊四醇、山梨糖醇、山梨醇酐、双甘油、蔗糖、甲基葡萄糖苷等),作为这些的(甲基)丙烯酸酯,有甘油单-及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及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蔗糖(甲基)丙烯酸酯等。
(c12)为C2-12的烯醇(alkenol):
有乙烯醇(由醋酸乙烯酯单元(vinyl acetate unit)水解而形成)、以及C3-12的烯醇[(甲基)烯丙醇、(异)丙烯醇(propenyl alcohol)、巴豆醇、1-丁烯-3-醇、1-丁烯-4-醇、1-辛烯醇、1-十一烯醇以及1-十二烯醇等]。
(c13)为C4-12的烯二醇(alkendiol);
2-丁烯-1,4-二醇等。
(c14)为含有碳数3至12的烯基的含羟基烯基醚;
例如,C1-6羟烷基C3-12烯基醚[例如2-羟乙基丙烯基醚、以及(c112)中所列举的多元醇的C3-12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单-以及二-(甲基)烯丙基醚以及蔗糖(甲基)烯丙基醚等}]。
(c15)含羟基芳香族单体;
邻-、间-或对-羟苯乙烯(hydroxystyrene)等。
(c16)为单体(c11)至(c15)的(聚)氧化烯醚((poly)oxyalkyleneether):
(c11)至(C15)的羟基中至少有一个以-O-(A-O)n-A-OH取代的单体[其中,A以及n与通式(1)相同]。
(c1)中优选(c12)、(c14)、(c15)、(c16)以及(c11),特别优选(c111)。尤其优选丙烯酸羟基乙酯,特别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
作为单体(c2)可列举以下的(c21)以及(c22)。
(c21)为以下述通式(7)表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
CH2=C(R1)-CO-N(R′)-R″             (7)
式中R1为氢原子或乙基,R′以及R″分别为单独从氢原子、碳数1至4的烷基以及碳数1至4的羟烷基中选出的基。作为具体例可列举以下的(c211)至(212)。
(c211)为非取代以及烷基取代丙烯酰胺:
例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单-C1-4烷基以及N,N-二-C1-4烷基-取代的(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二)乙基、(二)异丙基、(二)正丁基以及(二)异丁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c212)羟烷基取代的丙烯酰胺:
例如,N-单-C1-4羟烷基以及N,N-二-C1-4羟烷基取代的(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N,N-二羟甲基、N,N-二-2-羟乙基、N,N-二-4-羟丁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c22)为N-乙烯基羧酸酰胺:
例如,酰类N-乙烯基羧酸酰胺[N-乙烯基甲酰胺(N-vinyl formamide)、N-乙烯基乙酰胺(N-vinyl acetamide)、N-乙烯基正-以及异-丙酰胺以及N-乙烯基羟基乙酰胺等]以及N-乙烯基内酰胺(N-vinyl lactam)[N-乙烯基吡咯酮等]。
(c2)中优选(c211),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酰胺,尤其优选丙烯酰胺。
作为单体(c3)可列举以下的(c31)至(c33)。
(c31)为不饱和单羧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异)丁烯酸以及桂皮酸(cinnamic acid)等]。
(c32)为不饱和二羧酸[马来酸(maleic acid)、衣康酸(itaconicacid)、柠康酸(citraconic acid)、延胡索酸(mesaconic acid)等]、以及(C33)不饱和二羧酸的单C1-8烷基酯[马来酸单烷基酯、富马酸单烷基酯以及衣康酸单烷基酯等]。
单体(c)中,从粘度指数以及剪切稳定性的角度而言,优选(c2),特别优选(c1)。
单体(d)为(a)、(b1)以及(b2)以外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d1)为C5-7(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正-、新-及异-戊基、以及正-及异-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等];
(d2)为含有碳数为17个或17个以上的聚亚甲基的(甲基)丙烯酸支链C18-36烷基酯[2-甲基-十九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简写为M-NM)等]。
单体(e)为碳数2至20的不饱和烃:
(e1)为不饱和脂肪族C2-20烃[C2-20烯烃(乙烯、丙烯、异丁烯、丁烯、戊烯、庚烯、二异丁烯、辛烯、十二烯以及十八烯)、C4-12二烯烃(alkadiene)(丁二烯、异戊二烯、1,4-戊二烯、1,6-庚二烯以及1,7-辛二烯)];
(e2)为不饱和脂环式C5-20烃[环烯(cycloalkene)(环己烯等)、二环二烯(环戊二烯以及二环戊二烯等)、环萜烯(蒎烯以及柠檬烯等)、乙烯基(二)环烯(乙烯基环己烯等)、亚乙基(二)环烯(亚乙基双环庚烯(ethylidene bicycloheptene)以及亚乙基降冰片烯(ethylidenenorbornene)等)以及含芳香环的环烯(茚(indene)等)];
(e3)为不饱和芳香族烃[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例如C1-20烃基(hydrocarbyl)取代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2,4-二甲基苯乙烯、4-乙基苯乙烯、4-异丙基苯乙烯、4-丁基苯乙烯、4-苯基苯乙烯、4-环己基苯乙烯、4-苄基苯乙烯以及4-巴豆苯(4-crotyl benzene)等)以及C2-10烯基萘(2-乙烯基萘等)]。
单体(f):乙烯基酮[C1-10烷基或C6-8芳基乙烯基酮(甲基乙烯基酮、乙基乙烯基酮以及苯基乙烯基酮等]。
单体(g):含有环氧基的不饱和单体{含有环氧基的丙烯酸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以及含有环氧基的C2-10烯基(优选C3-6烯基)醚[缩水甘油基(甲基)烯丙醚等]}。
单体(h):含有卤素原子的不饱和单体{乙烯或偏氯乙烯(氯乙烯、溴乙烯以及偏氯乙烯)、C3-6烯基氯化物[(甲基)烯丙基氯]以及卤代苯乙烯[(二)氯苯乙烯]等}。
单体(i):烷基烯基醚,
C1-10烷基C2-10烯基醚[烷基乙烯醚(甲基乙烯醚、正丙基乙烯醚以及乙基乙烯醚)以及烷基(甲基)烯丙基醚以及(异)丙烯基醚(甲基烯丙基醚以及乙基烯丙基醚)等];
单体(j):羧酸烯基酯,
C2-10烯基C1-20羧酸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庚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以及正辛酸乙烯酯等]。(j)中优选乙酸乙烯酯以及丙酸乙烯酯。
单体(k):(c2)以外的含有氮原子的不饱和单体,
(k1)为至少含有一个伯、仲以及叔胺基的含有胺基的单体,
(k11)为含有胺基的脂肪族单体,
(k111)为以通式D-NHD1表示的单-以及二-烯基胺(其中,式中D1为氢原子或D,D为C2-10、优选C3-6的烯基)[例如,(二)(甲基)烯丙胺以及(异)巴豆胺];
(k112)为含有胺基的丙烯酸系单体,
含有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单-C1-4烷基)胺基C2-6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胺基乙、胺基丙、甲基胺基乙、乙基胺基乙、丁基胺基乙以及甲基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C1-4烷基胺基C2-6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胺基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二丁基胺基乙酯}]以及对应这些(甲基)丙烯酸酯的含有胺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等;
(k12)为含有胺基的杂环单体,
含有胺基的杂环丙烯酸系单体[(甲基)丙烯酸吗啉基-C2-4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吗啉基乙酯}]、乙烯基取代杂环胺[乙烯基吡啶(4-以及2-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吡咯以及N-乙烯基吡咯烷等;
(k13)为含有胺基的芳香族单体,
胺基苯乙烯类[胺基苯乙烯以及(二)甲基胺基苯乙烯等]。
(k14)为(k11)至(k13)的盐[盐酸盐、磷酸盐以及C1-8的羧酸盐];
(k2)为含有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salt)基的单体,
其为通过(k11)至(k13)的季铵盐化而获得的季铵盐,作为季铵盐化剂可使用:C1-8烷基卤化物(氯甲烷等)、苄基卤化物(氯苯等)、硫酸二C1-2烷基酯(硫酸二甲酯以及硫酸二乙酯)以及碳酸二C1-2烷基酯(碳酸二甲酯等)。
另外,(k2)也含有通过以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C2-4氧化烯(环氧乙烷以及环氧丙烷)使(k14)季铵盐化而获得的季铵盐。
(k3)为腈或含有硝基的单体[(甲基)丙烯腈以及硝基苯乙烯等]。
单体(m):不饱和二羧酸二烷基酯,
不饱和二羧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以及柠康酸等)二C1-40(优选C1-20)烃基(烷基、环烷基以及芳烷基)酯[马来酸二甲、二乙以及二辛酯、以及与其对应的富马酸酯以及衣康酸酯等]。
共聚物(A),从粘度指数、剪切稳定性以及低温粘度的角度而言,根据单体的总重量,含有下述表1所表示的重量%的单体。
[表1]
  单体   优选(%)   进而优选(%)   特别优选(%)
  (a)   5至90   10至70   15至60
  (b1)   10至60   20至60   28至48
  (b2)   0至85   0至75   12至55
  (k)   0至15   0至10   0.2至5
  (c)至(m)*)   0至50   0至30   0至20
*)除(k)以外
(A)在需要澄清性的情形时,优选使用0.1至10重量百分比(wt%)(以下无特别规定时%表示wt%),特别是0.2至5%的单体(k)[特别优选(k112)以及(k121),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胺基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吗啉基乙酯]。
共聚物(A)一般在100份25℃的矿物油中至少溶解0.5份,优选至少溶解2份,更优选至少溶解30份,特别优选至少溶解70份。
共聚物(A)的Z平均分子量(以下简写为Mz)一般为10,000至1,000,000。
Mz不足10,000时,粘度指数能力缺乏。若超过1,000,000则缺乏剪切稳定性。再者,Mz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以下简写为GPC)所测定者,为换算成聚苯乙烯而求得的值。
根据基础油的种类以及(A)的添加目的而不同,但从粘度指数改进能力与剪切稳定性的角度而言,(A)的Mz优选下述表2所揭示的范围。
(A)的Mz可根据聚合时的温度、单体浓度(溶剂浓度)、催化剂的量或链转移剂(chain transfer agent)的量等进行调节。例如,若采用升高聚合时的温度、降低单体浓度、增加催化剂的量或增加链转移剂的量等方法,Mz有降低的倾向,且若采用与这些相反的方法则Mz有升高的倾向。
[表2]
  润滑油组合物的种类   优选   更优选   特别优选
  发动机润滑油(engine lubricating oil)   150000至1000000   230000至1000000 300000至800000
  ATF*,bel t-CVTF**,齿轮润滑油(Gear oil)、MTF*** 10000至150000 12000至80000   15000至55000特别是20000至50000
液压油 10000至600000   12000至230000   15000至150000
*:自动变速器油(automatic transmission oil)
**:带式无级变速器油(bel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oil)
***:手动变速器油(手动变速器油)
将共聚物(A)的数均分子量设定为Mn时,Mz/Mn从剪切稳定性的角度而言,优选1.5至6,进而优选1.5至4,特别优选2至3。
再者,Mn为通过GPC所测定者,为换算为聚苯乙烯而求得的值。
(A)的Mz/Mn可根据聚合时的温度、单体浓度(溶媒浓度)、聚合催化剂的量或链转移剂的量等进行调节。例如,存有若增加偶氮系的聚合催化剂的量或十二烷基硫醇等链转移剂的量,则Mz/Mn减小的倾向。
将共聚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设为Mw时,(Mw/Mn)/(Mz/Mw),从剪切稳定性与耐磨性的角度而言,优选1至1.8,进而优选1.1至1.6,特别优选1.1至1.2。
再者,Mw为通过GPC所测定者,为换算成聚苯乙烯而求得的值。
共聚物(A)的(Mw/Mn)/(Mz/Mw)可根据聚合催化剂的量、链转移剂的量等进行调节。例如,存有若增加偶氮系聚合催化剂的量或十二烷基硫醇等链转移剂的量,则(Mw/Mn)/(Mz/Mw)越减小至接近1的倾向。
(A)一般具有8.6至11的溶解度参数(以下简写为SP值),从对基础油的溶解性与粘度指数提高效果的角度而言,优选9.2至10.5、特别优选9.4至9.8。SP值可通过Fedors的方法[Polym.Eng.Sci.14(2)152,(1974)]计算。
(A)的SP值可通过,计算各自构成单位的SP值,并为成为目标SP值而采纳单体种类与摩尔比的方法进行调节。
例如,(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情形时,可根据烷基的长度而调节SP值。
(A)从抗乳化性的角度而言,优选具有0.5至7的HLB,进而优选1至6.5,特别优选1.5至6。本发明中的HLB为小田法的HLB,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有机性与无机性的概念(《新.表面活性剂入门》藤本武彦着,三洋化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P197-201)而定义者。
(A)可由众所周知的制造方法获得。例如,可通过使上述单体在溶剂中于聚合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而获得。
作为稀释溶剂可使用例如:甲苯、二甲苯或C9-10的烷基苯等芳香族溶剂,己烷、庚烷、环己烷以及辛烷等脂肪族C6-18烃,2-丙醇、1-丁醇或2-丁醇等C3-8的醇系溶剂,甲基乙基酮等酮系溶剂以及矿物油等。优选矿物油。
作为聚合催化剂可使用,偶氮系催化剂[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以下简写为ADVN)、二甲基2,2-偶氮二异丁酸酯等]、过氧化物系催化剂[例如,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tert-butyl peroxypivalate)、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胺酯、过氧化丁基2-乙基己酸1,1,3,3-四甲酯、过氧化三甲基己二酸二丁酯、过氧化苯(benzoylperoxide)、过氧化异丙苯(cumyl peroxide)、过氧化十二烷(laurylperoxide)等]。
进而,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链转移剂[例如,C2-20的烷基硫醇等]。作为反应温度为50至140℃,优选60至120℃。另外,除上述溶液聚合外,也可以通过块状聚合、乳化聚合或悬浊聚合而获得。进而,作为共聚物的聚合方式,可以为无规加聚(random addition polymerization)或交替共聚(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中任一方式,另外,也可以为接枝共聚(graft copolymerization)或嵌段共聚(block copolymerization)中任一方式。
本发明的粘度指数改进剂除共聚物(A)外,也可以含有稀释溶剂。
若仅用共聚物(A)则较为粘稠,通过使之含有稀释溶剂,在添加入基础油时易于溶解的方面较好。
根据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重量,稀释溶剂的含量为小于等于90%,优选小于等于80%,进而优选10至60%。
虽然稀释溶剂的比率较高在易于溶解于基础油方面较好,但过多则不经济。
作为稀释溶剂,可直接使用在上述聚合步骤中使用的溶剂,也可以加入新的溶剂。
作为稀释溶剂,有脂肪族溶剂[碳数6至18的脂肪族烃(己烷、庚烷、环己烷、辛烷、十氢萘、柴油等)];芳香族溶剂{碳数7至15的芳香族溶剂[甲苯、二甲苯、乙苯、碳数9的芳香族混合溶剂(三甲基苯、乙基甲基苯等的混合物)、碳数10至11的芳香族混合溶剂等]、矿物油[例如,含有溶剂精制油、石蜡油、异构烷烃以及/或氢化生成的高粘度指数的油、环烷油]、合成润滑油[烃契合性润滑油(聚α-烯烃系合成润滑油)、酯系合成润滑油]等,这些中优选矿物油。}
作为稀释溶剂,优选具有大于等于125℃、进而优选大于等于130℃、特别优选大于等于150℃、尤其优选大于等于160℃的燃点的稀释溶剂。稀释溶剂的燃点为大于等于125℃,则含有稀释溶剂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安全使用。
作为燃点为大于等于125℃的稀释溶剂,可列举:“SK Corporation制造,YUBASE 2”(燃点:160℃)、“SK Corporation制造,YUBASE 3”(燃点:194℃)等。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包含上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与基础油,基础油具有在100℃下为2至10mm2/s的运动粘度与大于等于60℃的燃点,并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而含有0.1至30%的共聚物(A)。
作为基础油,可列举上述矿物油以及合成润滑油等。
这些中优选含有异构烷烃以及/或氢化生成的高粘度指数的油以及聚α-烯烃系合成润滑油、酯系合成润滑油。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基础油在100℃下的运动粘度,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用途,优选表3所表示的范围。
基础油的运动粘度不足2mm2/s时会产生油膜破裂,容易引起烧粘。另外,超过10mm2/s时粘度指数下降。
另外,基础油的燃点一般为大于等于160℃,优选大于等于180℃,进而优选大于等于190℃,特别优选大于等于200℃。若使用燃点不足160℃的基础油,则润滑油组合物的燃点降低,火灾的危险性升高,而无法安全使用。
另外,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优选大于等于80,进而优选大于等于100,特别优选105至180。若使用这样的基础油,则粘度指数进一步提高且节能性更加良好。
另外,基础油的浊点(JIS K2269-1993年)优选小于等于-5℃。进而优选-15℃至-60℃。若基础油的浊点在此范围内,则蜡的析出量减少且低温粘度良好。
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共聚物(A)的含量一般为0.1至30%,而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用途,优选表3所示的范围。
[表3]
  润滑油组合物的种类   发动机润滑油   齿轮润滑油、MTF、差速器油(differentialoil)   ATF、belt-CVTF   牵引油(traction oil)  液压油((hydraulicoil))
  基础油的运动粘度,mm2/s(100℃)   3-10优选3-5   2-10优选2-5   2-6优选2-5   2-5优选2-5   2-10优选2-5
  (A)的含量(wt%)   0.5-15优选1-8   2-30优选5-20   2-30优选5-20   0.5-15优选1-8   0.5-25优选1-15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进而可以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以通式(2)至(5)中任一个所表示的有机磷化合物(P)。
O=P(OR4)a(OH)3-a             (2)
式中,a为1至3的整数,R4分别为碳数4至24的烷基、烯基、芳基或烷基取代芳基,a个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具体可列举:磷酸单烷基酯、磷酸二烷基酯、磷酸三烷基酯或与这些相当的芳酯等。
O=P(OR5)b(OH)3-b·NHcR6 3-c(3)
式中,b以及c分别为1或2的整数,R5以及R6分别为碳数大于等于4的烷基、烯基、芳基或烷基取代芳基,且R5以及R6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可列举:磷酸单烷基酯、磷酸单芳基酯、磷酸二烷基酯、磷酸二芳基酯等,与单烷基胺或二烷基胺的盐。
P(OR7)a(OH)3-a            (4)
式中,a为1至3的整数,R7分别为碳数大于等于4的烷基、烯基、芳基或烷基取代芳基。
例如有:磷酸单烷基酯、磷酸二烷基酯、磷酸三烷基酯、或与这些相当的芳基磷酸酯等。
P(OR8)b(OH)3-b·NHcR9 3-c           (5)
式中,b以及c分别为1或2的整数,R8以及R9分别为碳数大于等于4的烷基、烯基、芳基或烷基取代芳基,R8以及R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可列举:磷酸单烷基酯、磷酸单芳基酯、磷酸二烷基酯、磷酸二烯丙基芳基酯等,与单烷基胺或二烷基胺的盐。
作为通式(2)至(5)中的以R4至R9分别表示的基的具体例,可列举:丁基、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油酰基等碳数4至30或其以上的基,优选4至20的烷基或烯基;苯基等芳基;以及,苯甲酰基等烷基取代芳基。
作为有机磷化合物(P)所例示者中,优选以通式(2)表示者中的烷基碳数为4至18的磷酸烷基酯。
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优选含有0.01至5%的这些有机磷化合物(P),进而优选0.1至3%。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进而也可含有前述(A)以外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共聚物(B)。
(B)为含有选自由前述(a)以外的单体,即(b1)、(b2)、以及(c)至(m)所组成群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
(B)之中,优选(b1)与(b2)的共聚物[共聚摩尔比(b1)/(b2)=0.01至40/60至99.99]、以及(b2)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进而优选包含(b2)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
特别优选,所使用的(b2)烷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平均碳数(摩尔平均,以下简写为Cav)大于等于12.0不足13.0的共聚物(B1),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b2)烷基的Cav为13.0至15.0的共聚物(B2),尤其优选(B1)以及(B2)的烷基均为直链烷基者,且支链烷基小于等于30%,特别是小于等于10%。
作为(B),可以并用(B1)与(B2),或者也可以单独使用(B1)或(B2)的中任一者,优选并用。
作为(B1)与(B2)的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酯(60至90%/10至40%,Cav=12.5至14.0)、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六酯(50至90%/10至50%,Cav=12.3至13.8)、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酯(30至90%/10至70%,Cav=12.2至13.4)以及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10至40%/90至60%,Cav=12)的共聚物等。
(B)的Mz优选10,000至1,000,000,进而优选15,000至370,000。
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B)的添加量优选0至20%,进而优选0.1至5%,特别优选0.1至1%。
另外,(B)为并用(B1)与(B2)的情形的重量比率,一般为1/99至99/1,优选20/80至80/20,进而优选30/70至70/30。
(B)可依据与上述(A)相同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进而也可以含有自先前已众所周知的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可使用以下者。
分散剂(D):聚烯基琥珀酸酰亚胺(双-以及单-聚丁烯基琥珀酸酰亚胺类)、曼尼希(Mannich)缩合物以及硼酸盐类;
澄清剂(E):碱性、过碱性或中性的金属盐[磺酸盐(sulfonate)(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的过碱性或碱性土类金属盐]、水杨酸盐(salicylate)类、酚盐(phenate)类、环烷酸盐(naphthenate)类、碳酸盐(carbonate)类、膦酸盐(phosphonate)类以及这些的混合物;
抗氧化剂(F):受阻酚(hindered phenol)类以及芳香族仲胺类;
消泡剂(G):硅油、金属肥皂、脂肪酸酯以及磷酸盐(phosphate)化合物等;
油性改进剂(H):长链脂肪酸以及这些的酯(油酸(oleic acid)以及油酸酯等)、长链胺以及这些的酰胺(油胺(oleylamine)以及油酰胺等);
摩擦磨损调整剂(I):钼系以及锌系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钼(molybdenumdithiophosphate)、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lybdenum dithiocarbamate)以及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inc dialkyl dithiophosphate)等);
极压剂(extreme pressure agent)(J):硫系化合物(单-以及二-硫化物、亚砜以及硫磺磷(sulfur phosphide)化合物)、磷(phosphide)化合物以及氯系化合物(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等;
抗乳化剂(K):季铵盐(四烷基铵盐)、磺化油、磷酸盐(含有聚氧乙烯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磷酸盐)等;
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ior)(L):含有氮原子的化合物(苯并三唑(benzotriazole)以及1,3,4-硫代二唑(thiodiazolyl)-2,5-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等。
这些添加剂,可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而使用如下表4所揭示的量(wt%,其中消泡剂为ppm)。
[表4]
  添加剂   分散剂(D)   澄清剂(E)   抗氧化剂(F)   消泡剂(ppm)(G)   油性改进剂(H)  摩擦磨损调整剂(I)   极压剂(J)   抗乳化剂(K)   缓蚀剂(L)
  一般   0-20   0-20   0-5   2-1000   0-5   0-5   0-20   0-3   0-3
  优选   2.0-10   0.1-10   0.1-3   10-700   0.1-1   0.1-3   1-10   0-1   0-2
添加剂总计添加量,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为小于等于30%,优选10至20%。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2至16mm2/s,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用途种类,存有表5所示的优选范围。若润滑油组合物的运动粘度大于等于2mm2/s,则不易引起漏液或烧粘;若小于等于16mm2/s,则粘性阻力减小,不易引起能量损失。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由于较之先前的润滑油组合物运动粘度较低,故而节能性优良。
[表5]
  润滑油组合物的种类   发动机润滑油   齿轮润滑油、MTF、差速器油   ATF、belt-CVTF   牵引油   液压油
  润滑油组合物的运动粘度,mm2/s(100℃)   4-16优选5.6-9.3   4-16优选5-8   4-8优选4-6   4-8优选4-6   2-16优选3-10
  剪切稳定性[粘度下降率(%)]   15-55优选15-50特别是20-47   0-28优选0-15特别优选0-6   4-40优选6-35特别是9-29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剪切稳定性良好,依据CEC L45-45-A-99所规定的方法,将时间设定为20小时而进行试验的情形时的粘度下降率(%)如表5所示,根据润滑油组合物的种类,其优选范围不同。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运动摩擦系数较大,使用JASO M348-95的2000转时的μd优选0.12至0.16,进而优选0.14至0.15。因此,特别是用作ATF或CVTF的情形时,可发挥优良的传动能。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燃点以JIS K2265的克利夫兰开口杯(CLEVELAND OPEN CUP)测定,优选160℃至250℃,进而优选185℃至250℃。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低温粘度是依据JPI-5S-26-85的方法在-40℃下所测定的粘度。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低温粘度,与相同用途且相同粘度等级的润滑油组合物的低温粘度相比较低。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依据JIS-K-2283的方法而测定。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指数,与相同用途且相同粘度等级的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相比较高。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戊烷不溶解成分(A法),优选0至0.5%,进而优选0至0.2%。(B法)优选0至0.8%,进而优选0至0.3%。再者,将JIS K2514的试验时间设定为96小时,将温度设定为150℃,通过JPI-5S-18-80(日本石油学会试验法)中的A法以及B法而求得泥状沉淀物量,可测定戊烷不溶解成分。
所谓A法是ISOT(Indiana Stirring Oxidation Test:氧化稳定性试验)后的戊烷不溶解成分,所谓B法是添加凝集剂时的戊烷不溶解成分。因此,A法与B法的差值可揭示泥状沉淀物分散能力。另外,A法、B法中的泥状沉淀物量揭示了抗氧化性,较少者表现性能良好。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适用于差速器油以及工业用齿轮润滑油等齿轮润滑油、手动变速器油(以下简写为MTF)、自动变速器油(以下简写为ATF)以及带式-CVT油等的变速器油、环形-CVT油等牵引油、减震器油(shockabsorber oil)、动力转向油(power steering oil)、建设机械用液压油以及工业用液压油等液压油、以及发动机润滑油等。这些中优选差速器油、ATF、带式-CVT油、发动机润滑油以及MTF。进而优选ATF、带式-CVT油以及MTF。特别优选ATF。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再者,制造例、实施例、比较例中的份表示重量份。
1.通过GPC实行的Mz、Mn以及Mw的测定法
装置:东洋曹达制造HLC-802A
管柱:TSK gel GMH6两根
测定温度:40℃
试料溶液:0.5wt%的THF溶液
溶液注入量:200μl
检测装置:折射率检测仪
标准:聚苯乙烯
2.戊烷不溶解成分的试验法
将JIS K2514的试验时间设定为96小时,将温度设定为150℃,在进行JPI-5S-18-80(石油学会试验法)中的ISOT(Indiana StirringOxidation Test:氧化稳定性试验)后通过A法、B法求得的泥状沉淀物量。
3.运动摩擦系数(μd)的测定法
通过JASO M348-95测定2000转的μd。(标准油T2的2000转的μd=0.128)
4.燃点的试验法
以JIS K2265的克利夫兰开口杯进行。
5.低温粘度的试验方法
依据JPI-5S-26-85的方法测定在-40℃下的粘度。
6.粘度指数的试验方法
以JIS-K-2283的方法进行。
7.剪切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依据CEC L45-45-A-99的方法,将试验时间设定为20小时。
8.在100℃下的运动粘度的测定法
依据JIS-K-2283的方法进行。
制造例1至16、以及比较制造例1至4:
在安装有搅拌装置、加热冷却装置、温度计、滴液漏斗、以及氮注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25份作为稀释溶剂的矿物油[燃点164℃的高粘度指数油(简写为MO-1)或燃点122℃的环烷系矿物油(简写为MO-2)],向另一个玻璃烧杯中加入总计100份的表6-1至3所揭示的单体、表6所揭示的量的作为链转移剂的十二烷基硫醇(简写为DM)、以及表6所揭示的量的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简写为ADVN)或2,2′-偶氮双(2-甲基丁腈)(简写为AMBN)后,在20℃下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单体溶液,加入到滴液漏斗中。在反应容器的气相部进行氮置换后,在密闭、85℃的条件下经4小时滴下单体溶液,自滴液完毕起以2小时、85℃的条件使之熟成后,将所获得的聚合物在130℃、3小时、减压的条件下除去挥发性单体,并添加41.7份与上述相同的稀释溶剂,进而搅拌1小时并均匀溶解后,即获得60%浓度的共聚物溶液(A-1)至(A-14)、(B-1)、(B-2)、(X-1)至(X-4)。所得聚合物的Mz、Mz/Mn、(Mw/Mn)/(Mz/Mw)表示于表6-1至6-3。
(B-1)的Cav=12.2
(B-2)的Cav=13.9
表6-1至3中的单体的简写符号如下。
DTM:甲基丙烯酸2-癸基十四酯
DOM:甲基丙烯酸2-十二烷基辛酯
DHM:甲基丙烯酸2-十二烷基十六酯
TOM:甲基丙烯酸2-十四烷基十八酯
DTMEM:2-癸基十四烷基单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DTPEM:2-癸基十四烷基戊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nHM:甲基丙烯酸正十六酯
nOM:甲基丙烯酸正十八酯
nDM: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
nTM:甲基丙烯酸正十四酯
DAE: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
[表6-1]
                                            制造例
  1   2   3   4   5   6   7   8
  共聚物的品名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单体加入量 (a)   DTM   30   -   32   30   -   -   -   -
  DOM   -   30   -   -   -   -   -   -
  DHM   -   -   -   -   28   -   -   -
  TOM   -   -   -   -   -   28   -   -
  DTMEM   -   -   -   -   -   -   20   -
  DTPEM   -   -   -   -   -   -   -   35
  (b1)   MMA   35   35   35   35   36   35   30   35
(b2)   nHM   21   20   21   21   -   -   -   21
  nOM   9   15   9   9   -   -   -   9
  nDM   5   -   -   5   18   37   30   -
  nTM   -   -   -   -   -   -   20   -
  (k)   DAE   -   -   3   -   -   -   -   -
  DM的加入量   1.5   1.5   1.5   2.5   1.5   1.5   1.5   0.5
  ADVN的加入量   0.5   0.5   0.5   0.5   0.5   0.5   0.5   0.4
  AMBN的加入量   -   -   -   -   -   -   -   -
  稀释溶剂种类   MO-1   MO-1   MO-1   MO-1   MO-1   MO-1   MO-1   MO-1
  共聚物的Mz   30000   30000   23000   22000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Mz/Mn   2.5   2.5   2.1   2.1   2.5   2.5   2.5   2.5
  (Mw/Mn)/(Mz/Mw)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表6-2]
                                            制造例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共聚物名称   A-9   A-10   A-11   A-12   A-13   A-14   B-1   B-2
单体加入量 (a)   DTM   30   -   20   30   30   30   -   -
  DOM   30   15   32   -   -   -   -   -
  DHM   -   -   -   -   -   -   -   -
  TOM   -   -   -   -   -   -   -   -
  DTMEM   -   -   -   -   -   -   -   -
  DTPEM   -   -   -   -   -   -   -   -
  (b1)   MMA   28   30   48   35   35   35   -   -
(b2)   nHM   7   14   -   21   21   21   -   21
  nOM   3   6   -   9   9   9   5   9
  nDM   2   15   -   5   5   5   95   35
  nTM   -   20   -   -   -   -   -   35
  (k)   DAE   -   -   -   -   -   -   -   -
  DM的加入量   1.5   1.5   1.5   1.5   0.4   0   0.5   0.5
  ADVN的加入量   0.5   0.5   0.5   0.5   0.5   0.04   0.4   0.4
  AMBN的加入量   -   -   -   -   -   0.1   -   -
  稀释溶剂种类   MO-1   MO-1   MO-1   MO-2   MO-1   MO-1   MO-1   MO-1
  共聚物的Mz   30000   30000   30000   30000   82000   750000   80000   80000
  Mz/Mn   2.5   2.5   2.5   2.5   2.9   5.6   2.5   2.5
  (Mw/Mn)/(Mz/Mw)   1.1   1.1   1.1   1.1   1.2   1.6   1.1   1.1
表6-3]
                  比较制造例
  1   2   3   4
  共聚物的品名   X-1   X-2   X-3   X-4
  单体加入量 (a)   DTM   -   -   -   -
  DOM   -   -   -   -
  DHM   -   -   -   -
  TOM   -   -   -   -
  DTMEM   -   -   -   -
  DTPEM   -   -   -   -
  (b1)   MMA   15   5   5   15
(b2)   nHM   10.5   -   -   10.5
  nOM   4.5   -   -   4.5
  nDM   70   95   95   70
  nTM   -   -   -   -
  (k)   DAE   -   -   -   -
  DM的加入量   2.5   1.3   0.5   -
  ADVN的加入量   0.5   0.5   0.5   0.04
  AMBN的加入量   -   -   -   0.1
  稀释溶剂种类   MO-1   MO-1   MO-1   MO-1
  共聚物的Mz   22000   30000   80000   750000
  Mz/Mn   2.1   2.5   2.9   5.6
  (Mw/Mn)/(Mz/Mw)   1.1   1.1   1.2   1.6
使用上述共聚物溶液作为粘度指数改进剂而制造以下的润滑油组合物。
(1)自动变速器油(ATF)的制造
实施例1至13、比较例1至2
以下述成分的总计为100%的方式添加而制造ATF。
〔添加成分〕
表7中揭示的各共聚物溶液的种类与量             ;9.7至19.7%
二月桂基磷酸酯的油酰胺盐[相当于(P)的有机磷化合物];1%
聚丁烯琥珀酸酰亚胺(Ethyl Cooper公司制造的“Hitec E638”)[相当于(D)的分散剂]                                    ;3%
过碱性磺酸Ca(Ethyl Cooper公司制造的“Hitec E611”)[相当于(E)的澄清剂]                                         ;1%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Amoco公司制造的“Amoco 194”)[相当于(I)的摩擦磨损调整剂]                               ;0.3%
2,6-二叔丁基-对甲酚(Lubrizol公司制造的“Lubrizol 817”)[相当于(F)的抗氧化剂]                                ;0.2%
高粘度指数油(100℃下的运动粘度:3mm2/s,粘度指数:115,燃点:200℃)                                          ;剩余部分
就上述ATF,测定其在ISOT后的戊烷不溶解成分、μd(运动摩擦系数)、燃点、低温粘度、粘度指数、剪切稳定性以及运动粘度。其结果表示于表7。
在表7中,所谓A法是在ISOT后的戊烷不溶解成分,所谓B法是添加凝集剂时的戊烷不溶解成分。因此,A法与B法的差值可揭示泥状沉淀物分散能力。另外,依据A法、B法而测得的泥状沉淀物量揭示抗氧化性,较少者性能良好。
[表7]
所使用的共聚物溶液           戊烷不溶解成分(%)   μd 燃点(℃)   低温粘度于-40℃(mPa·s) 粘度指数 剪切稳定性(%) 运动粘度(mm2/s)于100℃
     抗氧化性   泥状沉淀物分散性
种类   量(%) A法 B法 B-A
  实施例   1   A-1   10   0   0.2   0.2   0.145   200   9000   200   4.9   5.5
  2   A-2   10   0   0.2   0.2   0.144   200   8000   198   5.3   5.5
  3   A-3   10   0   0.1   0.1   0.143   200   8100   196   4.9   5.6
  4   A-4   10   0   0.2   0.2   0.144   200   6000   185   1.2   5.2
  5   A-5   10   0   0.2   0.2   0.144   200   8050   198   5.3   5.5
  6   A-6   10   0   0.2   0.2   0.144   200   8000   198   5.3   5.5
  7   A-7   10   0   0.2   0.2   0.143   200   9400   198   5.5   5.5
  8   A-8   10   0   0.2   0.2   0.143   200   9100   198   5.6   5.5
  9   A-9   10   0   0.2   0.2   0.143   200   8000   199   5.1   5.5
  10   A-10   10   0   0.2   0.2   0.143   200   8000   199   5.1   5.5
  11   A-11   10   0   0.2   0.2   0.143   200   9300   198   4.9   5.5
  12   A-12   10   0.3   0.5   0.2   0.139   155   9400   195   5.6   5.5
13   A-1B-1B-2   9.70.150.15 0 0.2 0.2 0.145 200 8500 201 5.0 5.6
  比较例   1   X-1   10   0.9   1.0   0.1   0.132   200   10000   192   8.0   5.6
  2   X-2   10   0.8   1.0   0.2   0.133   200   7100   177   2.0   5.2
(2)液压油以及发动机润滑油的制造
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3为液压油
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4为发动机润滑油
以下述成分的总计为100%的方式进行添加而制造液压油以及发动机润滑油。
〔添加成分〕
表8中揭示的各共聚物溶液的种类与量     ;10%
二月桂基磷酸酯(dilauryl phosphate)的油酰胺盐[相当于(P)的有机磷化合物]                             ;1%
聚丁烯琥珀酸酰亚胺(Ethyl Cooper公司制造的“Hitec E638”)[相当于(D)的分散剂]                            ;3%
过碱性磺酸Ca(Ethyl Cooper公司制造的“Hitec E611”)[相当于(E)的澄清剂]                                 ;1%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Amoco公司制造的“Amoco 194”)[相当于(I)的摩擦磨损调整剂]                         ;0.3%
2,6-二叔丁基-对甲酚(Lubrizol公司制造的“Lubrizol 817”)[相当于(F)的抗氧化剂]                          ;0.2%
高粘度指数油(100℃下的运动粘度:3mm2/s,粘度指数:115,燃点:200℃)                                    ;剩余部分
就上述液压油以及发动机润滑油,测定其在ISOT后的戊烷不溶解成分、燃点、低温粘度、粘度指数、剪切稳定性以及运动粘度。结果表示于表8。
[表8]
所使用的共聚物溶液量   戊烷不溶解成分(%)   燃点(℃) 低温粘度于-40℃(mPa·s)   粘度指数 剪切稳定性(%) 运动粘度(mm2/s)于100℃
抗氧化性   泥状沉淀物分散性
  种类 (%)   A法   B法   B-A
实施例   13   A-13   10   0   0.2   0.2   200   17000   230   20.1   7.0
  14   A-14   10   0   0.2   0.2   200   45000   300   45.1   10.2
比较例   4   X-3   10   0.8   1.0   0.2   200   35000   220   24.0   7.2
  5   X-4   10   0.8   1.0   0.2   200   300000   287   50.0   10.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可适用于运输用机械用以及各种工程机械用等的驱动系统润滑油[齿轮润滑油(手动变速器油、差速器油等)、自动变速机油(自动变速器油、带式-CVT油、环形-CVT油等)]、液压油[机械的液压油、动力转向油、减震器油等]、发动机润滑油[汽油用、柴油用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共聚物(A),其是以通式(1)所表示的单体(a)作为必需构成单体,且Z平均分子量(Mz)为10,000至1,000,000,
CH2=C(R1)-COO(A-O)n-(CH2)p-CH(R2)-R3     (1)
(式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R2以及R3为碳数1至16的直链烷基或碳数3至34的支链烷基,R2以及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支链烷基中的连续的亚甲基数小于等于16个,R2、R3以及p个CH2基的总计碳数为17至35;A为碳数2至4的伸烷基;n为0或1~20的整数;p为0或1~15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将(A)的数均分子量设为Mn时,Mz/Mn为1.5至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将(A)的数平均分子量设为Mn,将重量平均分子量设为Mw时,(Mw/Mn)/(Mz/Mw)为1至1.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共聚物(A)为包含,以(A)的重量为基准,5至90重量百分比(wt%)的单体(a)、10至60重量百分比的含有碳数1至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1),以及0至85重量百分比的选自具有碳数8至17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具有碳数18至24的直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组成的族群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单体(b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共聚物(A)为以(A)的重量为基准,进而含有0.1至10重量百分比的单体(k)的单元,其中此单体(k)选自由含胺基单体、含季铵盐基单体、含腈基单体以及含硝基单体所组成的族群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进而含有稀释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其特征在于:稀释溶剂具有大于等于125℃的燃点。
8.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基础油,其中基础油具有在100℃下2至10mm2/s的运动粘度与大于等于160℃的燃点,且以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为基准,润滑油组合物含有0.1至30重量百分比的共聚物(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而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以下述通式(2)至(5)中任一化学式表示的有机磷化合物(P),
O=P(OR4)a(OH)3-a                (2)
O=P(OR5)b(OH)3-b·NHcR6 3-c    (3)
P(OR7)a(OH)3-a                   (4)
P(OR8)b(OH)3-b·NHcR9 3-c       (5)
(式中,a为1至3的整数,b以及c各为1或2的整数;R4至R9各为碳数4至24的烷基、烯基、芳基或烷代芳基,R4至R9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而含有共聚物(B1)及/或共聚物(B2),其中共聚物(B1)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自具有碳数8至17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及具有碳数18至24的直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选择的单体(b2),且此单体(b2)的烷基平均碳数为12.0至13.0,而共聚物(B2)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b2),且单体(b2)的烷基平均碳数为13.1至15.0。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而含有选自由分散剂(D)、澄清剂(E)、抗氧化剂(F)、消泡剂(G)、油性改进剂(H)、摩擦磨损调整剂(I)、极压剂(J)、抗乳化剂(K)以及缓蚀剂(L)所组成的族群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CN2006100867182A 2005-06-21 2006-06-16 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Active CN18918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80670 2005-06-21
JP2005-180670 2005-06-21
JP2005180670A JP5246992B2 (ja) 2005-06-21 2005-06-21 粘度指数向上剤および潤滑油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1804A true CN1891804A (zh) 2007-01-10
CN1891804B CN1891804B (zh) 2011-08-17

Family

ID=3759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67182A Active CN1891804B (zh) 2005-06-21 2006-06-16 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46992B2 (zh)
KR (1) KR100824429B1 (zh)
CN (1) CN189180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9131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666663A (zh) * 2012-09-25 201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酯液压油组合物
CN104487554A (zh) * 2012-07-24 2015-04-01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
US9783757B2 (en) 2012-07-24 2017-10-10 Jx Nippon Oil & Energy Corporation Poly(meth)acrylate-based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lubricant additive and lubricant composition containing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CN110234744A (zh) * 2017-01-20 2019-09-1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变速器
CN114703007A (zh) * 2022-04-27 2022-07-05 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拖拉机专用润滑油及制备方法
CN115885026A (zh) * 2020-08-20 2023-03-31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度指数改进剂组合物和润滑油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6119B (zh) 2007-03-30 2019-03-12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润滑油基油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JP2009007562A (ja) * 2007-05-29 2009-01-15 Sanyo Chem Ind Ltd 油膜厚向上剤および潤滑油組成物
ES2530868T3 (es) 2007-12-05 2015-03-06 Jx Nippon Oil & Energy Corp Composición de aceite lubricante
JP5630954B2 (ja) * 2008-01-15 2014-11-26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組成物
JP5005710B2 (ja) * 2008-01-15 2012-08-22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粘度指数向上剤及び潤滑油組成物
US8722596B2 (en) * 2010-03-26 2014-05-13 Adeka Corporation Additive for lubricating oil and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58916B (it) 1992-05-15 1996-03-01 Mini Ricerca Scient Tecnolog Additivo per olii lubrificanti contenente boro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preparazione
FR2701036B1 (fr) * 1993-02-04 1995-04-21 Great Lakes Chemical France Additif de viscosité stable au cisaillement pour huiles lubrifiantes.
US5312884A (en) * 1993-04-30 1994-05-17 Rohm And Haas Company Copolymer useful as a pour point depressant for a lubricating oil
HUT69323A (en) * 1993-07-23 1995-09-28 Rohm & Haas Copolymer useful as viskosity index improving additive for hydraulic fluid
JP2001288487A (ja) * 2000-02-04 2001-10-16 Sanyo Chem Ind Ltd 粘度指数向上剤および潤滑油組成物
JP3831203B2 (ja) * 2001-04-06 2006-10-1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粘度指数向上剤および潤滑油組成物
JP3816847B2 (ja) * 2001-08-29 2006-08-30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粘度指数向上剤および潤滑油組成物
JP3813595B2 (ja) * 2002-03-27 2006-08-23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潤滑油用摩擦調整剤及び潤滑油組成物
JP4414123B2 (ja) * 2002-03-29 2010-02-10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単量体及びそれからなる共重合体
JP4377155B2 (ja) * 2002-05-31 2009-12-02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潤滑油添加剤および潤滑油組成物
US20040077509A1 (en) * 2002-08-02 2004-04-22 Tsuyoshi Yuki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and lube oil containing the same
JP2004307551A (ja) 2003-04-02 2004-11-04 Nippon Nsc Ltd 粘度指数向上剤及びそれを含む潤滑油
JP4778688B2 (ja) * 2003-05-30 2011-09-2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流動点降下剤
JP4691315B2 (ja) * 2003-05-30 2011-06-0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流動点降下剤および炭化水素油組成物
JP5069849B2 (ja) 2005-07-29 2012-11-07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潤滑油添加剤組成物およびエステル系合成潤滑油組成物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9131A (zh) * 2011-07-29 2013-01-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2899131B (zh) * 2011-07-29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487554A (zh) * 2012-07-24 2015-04-01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
US9783757B2 (en) 2012-07-24 2017-10-10 Jx Nippon Oil & Energy Corporation Poly(meth)acrylate-based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lubricant additive and lubricant composition containing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CN103666663A (zh) * 2012-09-25 2014-03-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酯液压油组合物
CN103666663B (zh) * 2012-09-25 2016-01-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酯液压油组合物
CN110234744A (zh) * 2017-01-20 2019-09-13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变速器
US11124726B2 (en) 2017-01-20 2021-09-21 Idemitsu Kosan Co., Ltd.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and transmission gear
CN110234744B (zh) * 2017-01-20 2022-11-04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润滑油组合物、润滑油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变速器
CN115885026A (zh) * 2020-08-20 2023-03-31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度指数改进剂组合物和润滑油组合物
CN114703007A (zh) * 2022-04-27 2022-07-05 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拖拉机专用润滑油及制备方法
CN114703007B (zh) * 2022-04-27 2023-01-24 卡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拖拉机专用润滑油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24429B1 (ko) 2008-04-22
CN1891804B (zh) 2011-08-17
KR20060133903A (ko) 2006-12-27
JP2007002009A (ja) 2007-01-11
JP5246992B2 (ja) 2013-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1804A (zh) 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润滑油组合物
KR101676064B1 (ko) 점도 지수가 개선된 유체
CN101065469A (zh) 用于变速器的润滑油组合物
CN1346398A (zh) 用于润滑油和润滑油组合物的粘度改性剂
CN1218024C (zh) 润滑油组合物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手表
CN1910268A (zh) 具有高耐水性的润滑脂
CN1942565A (zh) 制备润滑脂的方法
CN101076578A (zh) 接枝共聚物的用途
JP5675660B2 (ja) スカッフィング耐荷力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コームポリマーの使用
CN1278274A (zh) 制备接枝共聚物的方法
CN1759166A (zh) 变速装置用润滑油组合物
CN88101188A (zh) 润滑油组合物
KR101828098B1 (ko) 점도 지수 개선제로서 유용한 중합체
CN100335515C (zh) 作为脱蜡添加剂的共聚物
CN101061207A (zh) 用于润滑配有egr的柴油发动机的油组合物和包含它的配有egr的柴油发动机
CN1025045C (zh) 流动性改进剂和浊点降低剂
CN1094438A (zh) 用作润滑油倾点下降剂的共聚物
CN1196770C (zh) 润滑油的粘度调节剂和润滑油组合物
CN1782044A (zh) 合成润滑油和润滑油组合物
CN1890274A (zh) 具有改进冷流性质的燃料油组合物
CN1688679A (zh) 具有高稳定性的聚合物分散体和制备方法
JP6463767B2 (ja) 老化した潤滑油の低温粘度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流動点降下剤
CN1494582A (zh) 润滑油添加剂和润滑油组合物
TWI431018B (zh)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之流動點抑制劑
US5726136A (en)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 for lubricating oils compatible with fluoroelastom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