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54918B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4918B
CN1854918B CN2006100769071A CN200610076907A CN1854918B CN 1854918 B CN1854918 B CN 1854918B CN 2006100769071 A CN2006100769071 A CN 2006100769071A CN 200610076907 A CN200610076907 A CN 200610076907A CN 1854918 B CN1854918 B CN 1854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treatment
jd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6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4918A (zh
Inventor
黑岛真砂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54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54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49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06F3/1215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achieving increased printing speed, i.e. reducing the time between printing start and printing en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2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y grouping or ganging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根据作业传票中描述的工作处理步骤打印绘制数据的方法,包括:接收作业传票和绘制数据;根据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状态判断是否应当改变工作处理步骤;第二判断步骤判断是否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工作处理步骤的不同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外部设备;以及如果判断出存在时,则生成作业传票,用于使外部设备执行工作处理步骤。该方法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即在打印作业处理期间图像处理装置不能改变工作处理步骤,以及在处理时间安排中可能出现非常大的延迟。根据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状态,改变应当由图像处理装置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执行诸如包装装订处理的书本装订处理的修整器(finisher)设备、能够执行由多个处理步骤组成的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在商业化的打印行业中,从第三方(用户或客户)接收生产打印产品(例如杂志、报纸、目录、广告和影印)的订单输入,以便生产客户想要的打印产品,然后将打印产品发给客户,并由客户支付费用。当前,商业化的打印行业仍然使用诸如胶印复制打印机器的大规模打印装置作为首选的复制方法。在打印行业中,这个操作已经过各种处理步骤执行,这些处理步骤包括原稿接收、设计和排版、版样(打印机输出生成的表示)、修订(排版校正和色彩校正)、校样打印、排版纸生成、打印、打印后处理以及传送。 
同时,近年来伴随着电子照相打印装置或喷墨打印装置的高速和高图像质量,已经产生了一种称为“按需打印”(后面称之为POD)的市场,用于提供快速的打印产品传送。POD不使用任何大规模的装置或系统。与打印装置处理的作业相比,POD被设计为处理具有相对小数量批量的作业。 
在POD市场中,代替前面所述的大规模打印机器或系统的使用,在最大程度上使用诸如数字复印机或数字多功能机的数字图像处理设备,从而实现使用电子数据的数字打印来生成商品。在这种POD市场中,与过去的打印产业相比,改进了数字化,并且计算机化的管理和控制占了优势。 
使用连接到其它图像处理装置的修整器的已知技术一般是指使用 多个修整器设备分散纸张送出的处理技术。该分散纸张送出处理技术在题为“Image output management apparatus,image forming apparatus,paper discharging process apparatus,image processing system,imageprocessmg method,recording medium,and program”的日本专利公开NO.2003-29482中被披露。采用这个技术,用户从在网络上相互连接的修整器设备中选择出用于执行分散纸张送出处理的设备,然后执行打印作业。 
但是,根据上面所述的相关技术,修整器设备由用户预先作为分散目标选择,并且分散纸张送出处理的执行需要得到指示。所以在开始打印作业处理之后不能做任何的改变。因为这个原因,一旦开始打印作业,作业处理所耗费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即使当打印操作推迟时,除非作业执行自已终止,否则不能在作业操作指示中做改变以通过修整处理或类似的作业分散和作业交替来加快操作处理速度,这导致了问题。另外,在下面的情况中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正在使用的图像处理装置被安排执行下一个打印任务,但是即使当过了执行下一个打印作业的时间,也不能采取任何措施,直至当前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结束。 
另外,当出现诸如订书钉的短缺的错误并且处理停止时,出现一个问题,即处理被暂停直到错误消除。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即使当正在执行处理时,该方法使得一个或多个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受操作负担的作业分散或作业交替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使得已经接受到作业分散或作业交替的外部设备根据原稿设置的内容执行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获得经过网络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的外部设备的性能、使用状况和工作时间安排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在开始打印处理之后,也可以根据上述信息自动地判断是否应当使得其它设备通过作业交替执行处理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际上是否能够获得工作效率的提高。本发明还可以根据图像处理装置的判断通过使得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通过作业分散或作业交替来执行所分配的处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其中,根据图像处理装置正在执行其中指定书本装订打印处理的打印作业时的处理状况,打印作业的输出目标从预定的纸张送出部件(例如,用于书本装订处理的纸张送出部件)修改为另一个纸张送出部件。采用这种配置,在打印出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之后,可以通过使用不同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印后处理设备开始后打印处理,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其中,即使在任意时间开始从图像处理装置到任意的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的作业分散或作业交替处理之后,系统向用户显示该作业交替或分散处理被执行的消息、用于执行作业交替或分散处理的外部设备的名称,或者通过作业分散或作业交替所分配的处理的流,或者执行作业交替或分散处理的流。采用这种结构之后,用户不太可能会在工作期间出现操作错误。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其中,即使当安装在图像处理装置中的修整器设备具有任何错误或故障时,通过使得一个或多个连接到网络的近线修整器设备代替地执行工作而不用将打印作业作为错误而停止,从而可以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根据作业传票中描述的工作处理步骤打印绘制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作业传票和绘制数据的接收装置;开始装置,用于基于所述作业传票和所述绘制数据,开始处理;第一判断装置,用于在所述开始装置开始了所述处理之后,根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状态判断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是否被改变;第二判断装置,用于在所述开始装置开始了所述处理之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出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所述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时,判断是否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生成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时,生成用于使得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所述工作处理步骤的作业传 票;以及送出装置,用于将由连线修整器进行了印后处理的打印原稿送出到主托盘,并且在所述生成装置生成用于使得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所述工作处理步骤的作业传票时,将未由所述连线修整器进行所述印后处理的打印原稿送出到堆叠托盘。 
经过以下结合附图所做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明显,在以下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被引入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和说明一起解释了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相关技术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的处理流管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的数字打印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相关技术的印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描述基于相关技术的作业传票的工作流示意图; 
图6为描述相关技术的JDF(作业定义格式)的结构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7为描述相关技术的JDF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8为描述相关技术的修整器中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MFP的详细框图; 
图11为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EFM(内嵌修整管理器)的框图; 
图12为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MFP控制部件的框图; 
图13为描述根据第一个实施例开始打印作业的示意图; 
图14为描述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打印作业交替处理的示意图; 
图15为描述根据第一个实施例请求打印作业交替时的JDF的示意图; 
图16A和16B为描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一个流程图; 
图17为描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二个流程图; 
图18为描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三个流程图; 
图19为描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四个流程图; 
图20为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开始打印作业的示意图; 
图21为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打印作业分散处理的示意图; 
图22为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请求打印作业分散时的JDF的示意图; 
图23为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JDF版本和关于是否能够执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判断的示意图; 
图24A和24B为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用于将作业分散处理通知给MIS服务器的JDF的示意图; 
图25为描述第二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一个流程图; 
图26为描述第二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二个流程图; 
图27为描述第二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三个流程图; 
图28为描述第二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四个流程图; 
图29为描述第二个实施例的处理的第五个流程图; 
图30为描述本发明的处理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到4描述相关技术中的POD系统的结构示例。 
图1表示POD系统的一个例子,其为根据本发明的整个打印系统的基本结构示例的框图。 
该框图由一个或多个最终用户环境1和2以及经过互联网连接到最终用户环境的按需打印(POD)站点环境3构成。 
最终用户环境1和2包括发布打印的指令请求的指令人。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客户PC从各个最终用户环境(在这个情况下是最终用户环境A和最终用户环境B)检查打印作业请求和作业的状态。 
另一方面,POD站点环境3一般由处理流管理部件4和数字打印部件5构成。当连接到诸如数字复印机或数字多功能机的数字图像处理设备的修整器设备的功能或能力不能令人满意时,POD站点环境3可以由三个部件构成,即在处理流管理部件4和数字打印部件5之外 还包括印后部件6。 
在POD站点环境中,处理流管理部件4指示处理流管理部件4、数字打印部件5和印后部件6的各个处理步骤的操作,从而对由计算机和各个设备组成的系统的工作流进行管理。另外,处理流管理部件4适用于从上述最终用户接收作业、存储来自最终用户的作业、根据来自最终用户的作业说明将各个处理步骤中的操作集成为工作流并且以有效的时间安排将操作设置给各个设备及操作员。 
根据从处理流管理部件4接收到的作业操作指示,数字打印部件5生成由单色MFP、彩色MFP或类似从最终用户接收的纸件原稿的复印件。数字打印部件5经过打印驱动器或热支架(hot holder)从客户PC将最终用户接收到的文本/图像文件的打印输出、扫描设备通过扫描生成的图像文件或通过编辑这些文件生成的文本/图像文件输出到诸如单色MFP或彩色MFP的打印设备。应当注意到,MFP代表多功能外设,在本说明书的后面将称之为MFP。 
根据处理流管理部件4或数字打印部件5接收到的印后作业的操作指示,印后部件6控制诸如折页机、骑马订装订机、包装装订机、剪边机、插页机、配页机及类似机器的打印后设备。另外,印后部件6适用于在从数字打印部件5输出的打印原稿上执行折页、骑马订装订、包装装订、剪边、插页、配页及类似的修整处理。 
图2为表示打印系统中处理流管理部件4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处理流管理部件4包括连接到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服务器20、指令输入服务器21、文件服务器22、客户PC23以及类似。 
这里,MIS服务器20是一种管理从指令输入到传送的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的服务器,也是一种在系统中用于对各种企业信息和销售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服务器。 
指令输入服务器21是一种用于经过互联网从最终用户环境接收作业的服务器。接收到的作业根据作业ID号进行管理。对于管理必需的ID号和信息被发送到MIS服务器20。指令输入服务器21适用于根据MIS服务器20的指示将诸如带有附属信息的绘制数据的其它信 息发送给下游处理步骤。 
文件服务器22是一种用于在来自最终用户的相同原稿的重新指令输入的情况下保存从该最终用户接收到的作业。一般地,先前输出的作业(作业传票)的图像数据和设置信息一起被存储。 
在处理流管理部件4中,通过使用其中描述了作业的操作指示的称为作业定义格式(JDF)的作业传票,信息在MIS服务器20、指令输入服务器21、文件服务器22、客户PC23等的中间进行交换。处理流管理部件4传送作业并发布控制命令,从而通过主要使用与数字打印部件5、印后部件6及其类似相关的处理流管理部件4提供完全自动的工作流。 
图3是显示打印系统中数字打印部件5的结构示例的框图。这里,当连接到网络时,存在每个打印服务器30、客户PC31和32、彩色MFP35、36和37以及单色MFP33和34中的至少一个。 
打印服务器30具有两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与数字打印部件5的外部交换信息。输入作业图像信息、设置信息及类似首先被输入到打印服务器。打印服务器30适用于在作业结束时向外部通知关于状态等的信息。第二个角色是对数字打印部件5的内部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外部输入的作业和在数字打印部件5中生成的作业由打印服务器30管理,所以可对数字打印部件5中所有设备的状况及所有的作业进行监控。另外,打印服务器30被配置为暂停作业、改变设置或恢复打印处理,或者执行包括作业的复制、传送或删除的控制。 
客户PC31和32的一个角色是编辑输入应用文件、指示打印或引入打印就绪文件,另一个角色是对打印服务器30中的设备及其管理的作业进行监控和控制。 
彩色MFP35、36和37以及单色MFP33和34的每一个为具有诸如扫描、打印和复印的各种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彩色MFP和单色MFP在速度和成本上不同,所以相应地彩色MFP和单色MFP基于各自的目的而使用。修整器被连接到彩色MFP37。 
图4为表示打印系统中印后部件6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印后部件6包括印后服务器40、客户PC41和42以及以折页机43、剪边机44、骑马订书机45和包装装订机46为代表的打印后处理机。 
首先,印后服务器40为用于对打印后的步骤执行全面管理的计算机。印后服务器40根据由指令输入服务器接收到的作业指示或者从MIS服务器20输出的作业指示生成打印后的条件,利用该条件印后部件6能够结束后面的打印处理,并且,印后服务器40为最终用户所期望的打印后处理(修整处理)步骤给出指示。一般地,印后服务器40与印后部件6的外部交换信息。印后部件6中的内部命令和状态用于与各个打印后处理机的信息交换。 
打印后处理机能够被主要分类为三种类型,其定义如下。 
连线修整器:一种打印后处理设备,其中,纸张路径物理地连接到MFP,并且操作指示和条件检查也电连接到MFP。在此之后,单独提及的修整器设备是指连线修整器设备。 
近线修整器:一种打印后处理设备,其中,纸张路径没有物理地连接到MFP,操作人员(操作员)运送输出产品,但是关于操作指示和情况检查的信息能够经过例如网络的通信装置进行发送和接收。 
离线修整器:一种打印后处理设备,其中,纸张路径和诸如操作指示和条件检测的通信装置根本没有连接到MFP,操作人员用眼睛检查打印输出的执行、打印输出的设置、手工过程的操作输入以及来自设备自身的情况报告。 
另外,打印后处理机在用诸如MFP的图像处理装置打印的输出原稿纸张上执行诸如页面处理的打印后处理步骤,包括剪边处理步骤、骑马订书装订处理步骤、包装装订处理步骤、折页处理步骤、穿孔处理步骤、插页处理步骤、配页处理步骤,并且对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书本装订格式的处理进行控制。 
印后服务器40管理的近线修整器(在一些情况下,还包括离线修整器)包括各种组件,其中在图4中所示的折页机43、剪边机44、骑马订书机45和包装装订机46的之外还包括订书机、穿孔机、插页 机以及配页机(配页器)。印后服务器40使用这些近线修整器通过基于预定的协议进行轮询获得设备情况和作业情况,以对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应当注意到,根据本实施例,前面所述的多个打印后处理(修整处理)能够由单个打印后处理设备(修整器设备)分别执行,或者多种类型的修整处理能够由单个修整处理设备执行。作为选择,在多个修整处理设备中,可以将任何修整处理设备用于本系统。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中,打印后处理、印后处理以及修整处理指的是相同的处理。 
然后,在POD系统中,所有打印作业的打印后处理步骤并不必须由印后部件6执行。具有修整器设备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彩色MFP37或类似)也同样可以执行打印后处理步骤。应当注意到,修整器设备等同于前面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的连线修整器。 
图2的处理流控制部件4和图4的印后部件6可以表示本实施例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将采用下面所述的图9中所示的结构。另外,对于图3的数字打印部件5,打印服务器30不是必须的,MFP自身具有与提供给打印服务器30的数字打印部件5的外部进行信息发送和接收的功能,还具有对打印作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功能。更具体地,内嵌修整管理器(EFM)部件具有上述功能,稍后将描述它的细节。应当注意,这里的作业传票是一种操作指示,其中描述了操作指示的内容。 
还有,在过去的商业化打印行业中,提出了使用作业传票的商业化打印工作流。下面,参照图5到7,以示例的方式对根据过去商业化打印行业中的POD系统的“基于作业传票的工作流”和作业传票进行描述。 
图5为根据作业传票实现的工作流结构示例的示意图。MIS服务器20对从指令输入到传送的整个系统的工作流进行管理,其是一个用于在各种商业信息和企业信息上执行全面管理的系统。MIS服务器20包括用于生成JDF(作业定义格式)数据64的生成应用程序51,JDF数据64等同于其中描述了工作流中操作指示的作业传票。应当注 意,在本说明书中,当判断出需要执行如下所述的作业分散和作业交替时,假定稍后描述的EFM92为作业分散生成JDF或者为作业交替生成JDF。然而,当接收到来自EFM92的请求时,可以想象由MIS服务器20为作业分散生成JDF或为作业交替生成JDF。 
打印服务器30是用于接收输入到数字打印部件5并对数字打印部件5的整体进行控制的服务器。打印服务器30包括用于分析JDF数据64的JDF剖析器53、用于对诸如PDF/PS的各种打印机描述语言(PDL)数据进行处理的PDL控制器54以及用于将修整器设备(例如,连线修整器58)连接到诸如MFP56的打印机引擎的打印机/修整器接口55。 
基于作业传票实现工作流的方式如下所示。当MIS服务器20接收到指令输入作业50(也称为指令)时,安装在MIS服务器20中的生成应用程序5 1的作业定义格式(JDF)生成与其中描述工作流中操作指令的作业传票等同的JDF数据64。 
当生成的JDF数据64被传送到打印服务器30时,打印服务器30中的JDF剖析器53对JDF数据64进行分析,以执行关于数字打印部件的作业。例如,在JDF数据中规定了一些属性,例如输出纸张大小、双面或单面打印以及多页合并打印(N-up)。根据JDF数据的内容,PDL控制器54对由JDF数据64指定的诸如PDF/PS的PDL数据进行处理,并且经过打印机/修整器接口55执行关于MFP56的打印。 
经过打印操作输出的输出原稿57被传送至连线修整器58。如果诸如包装装订、骑马订装订或剪边的打印后处理被指定给JDF数据64,则根据JDF数据的内容,打印机/修整器接口55指示修整器A(例如,连线修整器58)执行打印后处理。 
图6表示POD系统中作业传票的结构示例。 
作业定义格式(JDF)64表示JDF数据的整体。印前处理指示61描述了多个印前指示组,包括对诸如PDF的打印内容数据(绘制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及如何安排指示。印刷处理指示62描述了多个印刷处理指示组,包括如何将印前处理61生成的图像数据作为打印 原稿输出。印后处理指示63描述了多个印后处理指示组,包括如何对根据印刷处理62的指示输出的打印原稿进行诸如包装装订的打印后处理。组合处理60表示将印前处理61、印刷处理62和印后处理63放在一起的组合处理。 
在通常情况下,用于控制数字打印的图像处理装置(在本说明书中,为彩色MFP37及其类似)响应于输入的一个打印作业将执行处理之后获得的结果从印前处理输出到印后处理。当发布了这种执行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并且响应于一个数据输入将输出结果输出的指示时,使用组合处理。当指示诸如MFP的图像处理装置使其能够执行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中的至少两个处理时,使用组合处理。 
应当注意,印前处理是指打印前的处理,印刷处理是指打印处理,印后处理是指打印后处理和修整处理。 
图7表示POD系统中作业传票结构的另一个示例。在图7中,表示作业传票的作业定义格式(JDF)在XML格式中被描述,并且以节点层级的形式进行表达。图7为表示执行书本装订处理的JDF示例的分等级示意图。而在图6中,JDF结构用一种类型的执行处理表示。 
为了制成“书本”71,在将制成的“书本”71传送给最终用户之前,需要各种步骤,即制成封面72、制成内容73以及将封面和内容绑定在一起。 
在JDF中,当制造输出产品时,进行这种区分,即用于制造物理输出产品的步骤称为产品节点,用于制造产品节点的处理步骤称为处理节点,几个实施制造产品节点的中间步骤的处理节点集称为处理组节点。 
图6中的印前处理61对应于用于彩色页面的RIP处理7a和用于单色页面的RIP处理7c。印刷处理62对应于由标号78表示的封面输出处理1、封面压制处理79、用于彩色页面打印处理的打印处理7b以及用于单色页面打印处理的打印处理7d。印后处理对应于用于包装装订的书本装订处理7e和剪边处理7f。 
下面将给出在相关现有技术的修整器设备中进行“包装装订”时用于打印原稿的传送路径。图8为打印后处理系统的横截面视图,表示了连线修整器部件的结构。首先将描述修整器设备中的每个组件。 
从打印机部件的固定部件送出的打印原稿当该固定部件连接到连线修整器58时进入连线修整器部件。打印机部件是指图8中的设备主体56。这在此后关于图8的全部描述中都适用。连线修整器部件包括样本托盘83和堆叠托盘85,根据将要送出的打印原稿的打印作业和数量将原稿送出。当为将要输出的打印输出设置订书模式时,执行控制使得原稿被订书机钉住,然后将原稿送到堆叠托盘85。另外,在到达上述两个托盘之前,安排有z折叠机80和穿孔机84,z折叠机80用于将纸张页面折叠为Z形状,穿孔机84用于生成两个(或三个)孔用于编排,基于作业类型适当地执行各个作业。还有,骑马订书机8e在两个位置对打印原稿的中央进行装订,然后,打印原稿的中央通过辊进行对折,从而生成像小册子的书册(书本装订处理)。由骑马订书机8e装订的书本的打印原稿被送至书册托盘8d。 
使用插入器81,在插入托盘82中放置的打印原稿被传送至堆叠托盘85和诸如样本托盘的送出托盘,而没有打印机部件的介入。插入器81可以将放置在插入托盘82上的打印原稿插入(滑入)已传送至连线修整器部件的打印原稿(由打印机部件打印的打印原稿)之间。 
接下来将描述剪边机88。由骑马订书机8e制成骑马装订书册的输出结果进入剪边机88。此时,首先,书册的输出结果根据辊预定的长度进纸,并且根据切割器部件8c的预定长度进行切割,从而书册中多个页面的不平整的末端被剪边整洁。然后,书册存储在书册保持部件8b。 
最后,描述打印原稿的包装装订处理和传送路径。首先,构成主体部件的打印原稿从打印机部件送出,主托盘86仅保持一个书册的打印原稿(通过由一个书册的多个页面构成书本装订打印)(传送路径1)。在集中了一个书册的原稿之后,该原稿被传送到胶粘处理部 件87同时进行对齐(传送路径2),并且对原稿的书脊形成的表面进行胶粘。在胶粘处理的同时,封面原稿从打印机部件送出并且被放置到包装装订处理部件89(传送路径3)。在原稿上的胶粘处理结束并且封面原稿被放置之后,胶粘的原稿被传送到包装装订处理部件89(传送路径3),其中,封面原稿包裹这些原稿。已经进行了包装装订的原稿被传送到切割器部件8c(传送路径4),其中,原稿的末端部件被切除。然后,原稿存储在书册保持部件8b(传送路径5)。已经知道,由修整设备对从相关现有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原稿纸张进行书本装订处理(固定、穿孔、骑马订装订、包装装订等)。 
第一个实施例 
图9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个打印系统的基本结构示例的框图。图9中的框图是通过从图1中表示整个打印系统的基本结构的框图中略去非必要的组件而保留描述本发明的必要组成获得的。以下,图9用于描述本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MIS服务器20、指令输入服务器21以及文件服务器22构成打印系统中的处理流管理部件4。然后,数字打印部件5包括彩色MFP37,其内部结构包括MFP主体部件91和连线修整器93,MFP主体部件91用于执行直至输出打印原稿的步骤,其中绘制数据根据JDF的指示内容被输出,连线修整器93用于对从MFP主体部件91输出的打印原稿执行打印后处理。另外,彩色MFP主体部件91包括内嵌修整管理器部件92(以后称为EFM)。 
EFM92执行MIS20和JDF的发送和接收,向MIS服务器20通知处理状态、获得MIS服务器20的状态或连接到网络的近线修整器的其它MFP的状态以及类似。印后部件包括印后服务器40和近线修整器46(例如,包装装订机)。印后服务器40将印后部件中每个数据的状态发送给MIS服务器20和EFM92,并且从EFM92接收JDF。然后,诸如MIS服务器20、彩色MFP37和印后服务器40的设备经过诸如LAN的网络90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MIS服务器20管 理从指令输入到传送的整个系统的工作流。工作流管理的具体处理内容包括指令从指令输入服务器21到MIS服务器20的传输以及指令的存储。然后,MIS服务器20具有为整个打印系统的打印作业管理处理时间安排的功能,从而,基于从指令输入服务器21发送的指令,在处理时间安排信息中产生JDF并且对其进行管理,如同将在打印系统中进行处理的JDF。另外,根据上述的处理时间安排,MIS服务器20将JDF发送给数字打印部件5以指示打印作业的开始,并且从数字打印部件接收当前的处理状态信息。MIS服务器20还从数字打印部件5接收结束打印作业的通知,并且向印后部件6发送指示在数字打印部件5中输出的打印原稿上进行修整处理的JDF。然后,MIS服务器20从印后部件6接收结束修整处理状态信息或修整处理的通知。然后,经过连接到MIS服务器20的CRT或连接到客户PC23的CRT将接收的各种片段的信息通知给操作员。 
图10为详细描述彩色MFP37的框图。MFP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诸如硬盘驱动器的存储器部件10b,能够存储与设备自身中的多个打印作业相关的数据,MFP具有复印功能,能够打印从扫描器经过打印机部件上的存储器部件10b输入的数据,MFP还具有打印功能,能够打印从诸如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经过打印部件上的存储器部件10b输出的数据。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打印作业等同于当打印作业通过MFP的外部网络流动时的JDF,并且MFP中处理的打印作业是一种能够由MFP控制部件执行的格式。例如,当打印作业包括JDF以及打印内容数据时,打印内容数据根据JDF进行处理。 
MFP分为完彩机和单色机。根据本发明的图9的MFP37作为彩色MFP处理。还有,关于打印系统的结构,如前所述,MFP具有多种功能。但是,其结构可以是仅具有打印功能和修整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或者是仅具有打印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结构可以具有任何类型的多个装置。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结构都可以接受,只要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控制。 
如图10中所示,MFP包括:输入图像处理部件101,用于读取纸 张原稿或类似的图像并且在读取的图像数据上执行图像处理;FAX部件102,用于通过使用由传真代表的电话线对图像进行发送和接收;网络接口卡(NIC)部件103,用于通过使用网络对图像数据和设备信息进行交换;专用接口部件104,用于与外部设备交换诸如图像数据的信息。做为选择或附加地,MFP包括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USB,应当注意,USB是指一种可移动介质),表示一种USB设备;以及USB接口(USB I/F)部件105,用于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或类似。然后,MFP控制部件100根据MFP应用控制业务,例如,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确定数据路径。 
接下来,存储器部件10b是用于存储多个片段的图像数据的诸如硬盘驱动器的存储器。例如,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部件(例如,MFP控制部件100)带头执行下面的处理。应当注意,MFP控制部件100没有在附图中显示,其能够通过使用例如RAM和硬盘驱动器等执行预定的程序。MFP控制部件100将来自输入图像处理部件101的图像数据、经过FAM部件102输入的传真作业的图像数据、从诸如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经过NIC部件103输入的图像数据以及经过专用的I/F部件104和USB I/F部件105输入的各种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还有,MFP控制部件100适当地读出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的图像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打印机部件109的输出部件或类似,并且由打印机部件执行诸如打印处理的输出处理。还有,MFP控制部件100根据来自操作员的指示,将从存储器部件10b读取的图像数据传送给诸如计算机或其它图像处理装置的外部设备。MFP控制部件100根据需要控制压缩/扩展部件10a,用于通过压缩存储图像数据以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或者作为选择,用于将压缩的图像数据扩展为原来的图像数据以便读出所压缩的存储图像数据。另外,当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时,使用JPEG、JBIG、ZIP或类似格式的压缩数据是已知的。在数据被输入到MFP之后,数据由压缩/扩展部件10a进行提取(扩展)。另外,MFP控制部件100所控制的资源管理部件10c存储共同处理的各种参数表,例如字体、颜色简档和灰度系 数表等。资源管理部件10c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各个参数表、存储新参数表以及为更新校正参数表。 
接下来,当PDL数据被输入时,MFP控制部件100和RIP部件107使用光栅图像处理器(以下简称为RIP)对数据进行处理。此外,对于将要打印的图像,输出图像处理部件108根据需要对用于打印的图像执行图像处理。还有,如果需要,此时生成的图像数据的中间数据或打印就绪数据(用于打印的位图数据或其压缩数据)可以再次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然后,处理后的数据被发送给打印机部件109用于成像。 
打印机部件109打印出来的打印原稿被传送至连线修整器,该连线修整器作为打印后处理部件工作,其中,执行排序处理和修整处理。 
这里,MFP控制部件100扮演的一个角色是根据MFP的使用将作业流平滑到达切换路径。下面所示的例子的目的是理解一个粗略的工作流,其中,略去了当需要的时候将要使用的压缩/扩展部件或打印后处理部件的处理或者由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的MFP部件的处理。 
传真接收功能:FAX部件->输出图像处理部件->打印机部件 
网络打印:NIC部件->RIP部件->输出图像处理部件->打印机部件 
从外部设备打印:专用I/F部件->输出图像处理部件->打印机部件 
从外部存储器打印:USB I/F部件->RIP部件->输出图像处理部件->打印机部件 
存储箱打印功能:存储器部件->打印机部件 
应当注意,存储箱打印是MFP使用存储器部件10b的一个处理功能。该功能包括将存储器部件10b中的存储器针对每个作业或每个用户进行分割、临时存储数据以及通过结合用户ID和密码输入和输出数据。 
还有,操作部件106适用于选择上述各种流及功能并对操作进行指示。在操作部件的显示设备中获得高分辨率的同时,对存储器部件10b中的图像数据进行预览,然后可以在判断数据满意并检查之后进 行打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MFP包括EFM部件92。MFP控制部件100对将要在MFP内部进行处理的打印作业进行控制,EFM部件92使用诸如MIS服务器20和印后服务器40的外部设备对JDF的发送和接收进行控制,以执行对JDF、MFP控制部件100的指示处理及类似的分析。 
图11为详细描述EFM(内嵌修整管理器)部件92的框图。 
EFM使用外部设备执行JDF的发送和接收,并将EFM管理的MFP的状态发送给打印系统中的每个设备,或者作为选择,接收外部设备的状态并将接收到的JDF发送给MFP控制部件100,以指示打印作业的开始。然后,EFM92的功能包括指示MFP控制部件100通过来自MIS服务器的指示以及EFM92自已的确定中断或终止打印作业处理、从MIS接收时间安排信息以及编缉打印作业。在本实施例中,EFM92是用于使用外部设备处理JDF的发送和接收的模块,其构成根据所接收到的JDF的指示从文件服务器22接收将要打印的打印内容数据(例如,PDL数据和图像数据)并且当管理整个MFP设备时执行打印处理的设备。 
图11的EFM92是整个EFM部件,由参考标号116指示的是NIC部件116,其中,打印内容数据或JDF的发送和接收以及状态的发送和接收经过网络执行。作业发送/接收处理部件110通过指示NIC部件116控制JDF或打印内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状态发送和接收部件111通过指示NIC部件116获得外部设备的状态并将MFP设备37的状态发送给诸如MIS服务器20的外部设备。通信部件114利用MFP控制部件100发布JDF和打印内容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指示,以及发布获得状态以及执行打印作业的指示。内部作业管理部件113是一个内部作业管理部件,用于对MFP37中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进行管理,并且经过通信部件114将打印作业的处理指示发送给MFP控制部件100。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执行分析JDF中描述的指示、改变JDF的描述或者生成JDF描述的处理。应当注意,当打印作业控制部 件115分析从MIS服务器接收到的JDF时,可在MFP控制部件100上执行打印处理的指示,并且对此时将要处理的打印内容数据进行识别。当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将识别出的打印内容数据发送给稍后将描述的EFM控制部件112并且该EFM控制部件112对作业发送/接收处理部件110进行控制时,获得来自文件服务器的作为处理目标的打印内容数据。在本说明书中假设了由EFM92接收打印内容数据,但是结构并不限于前面所述的结构。通过将EFM92分析的JDF描述通知给MFP控制部件100,MFP控制部件100可以从文件服务器获得打印内容数据。EFM控制部件112是用于控制整个EFM的EFM控制部件,其将处理指示发送给EFM的每个控制部件。 
图12是详细描述MFP控制部件100的框图。图12大致由五个部分构成:用于控制输入设备的输入设备控制部件、用于分析输入设备的输入作业的输入作业控制部件、用于对作业的信息集进行排序的输出作业控制部件、用于分配输出设备的输出设备控制部件以及用于将指示从EFM92发送给MFP控制部件100以控制打印作业的作业管理部件。 
输入设备控制部件扮演的角色是将来自图10中所示的各个输入部件(101到105)的输入信号进行排序并确定切换的顺序。输入设备控制部件中的输入设备控制部件112对输入控制部件进行控制以实现上述的角色。应当注意,输入信号包括来自文件服务器22的PDL数据和图像数据、来自作业管理部件120的JDF及类似。应当注意,MFP控制部件100从EFM92接收到的JDF被EFM92转换为将要由MFP控制部件100进行分析的JDF命令。 
接下来,输入作业控制部件包括协议分析部件123和作业生成部件124。从输入设备控制部件发送的一系统操作指示以称为命令(协议)的命令信号的形式被接收。这些操作指示的概要由协议分析部件123进行分析并被转换为将在MFP内被理解的操作过程。另一方面,作业生成部件124生成用于描述如何在MFP中执行处理的内部作业。在生成的内部作业中,定义了用于描述在MFP中如何执行处理 以及作业发送地点的情况,并且根据这些情况,作业在MFP中流动。 
在输出作业控制部件中,作业分析部件125、装订件分析部件126、文档分析部件127和页面分析部件128生成作业的设置信息和图像信息。作业分析部件125对关于整个作业的作业设置信息129的细节进行分析,例如将要打印的文档名称、副本数量、输出目标出纸托盘的规格以及包括多个装订件的作业的装订顺序。装订件分析部件126对关于整个装订的装订件设置信息12a的细节进行分析,例如装订方法的设置、订书钉的位置、包括多个文档的装订件的文档顺序。文档分析部件127对关于整个文档的文档设置信息12b的细节进行分析,例如包括多个页面的文档的页面顺序、双面打印的规格、封面或板压层的添加。页面分析部件128对关于各个页面设备的页面设置信息12c的细节进行分析,例如图像分辨率和图像的方向(横向/竖向),并且当输入PDL时,RIP部件107也被调用来执行光栅化处理。应当注意,为了生成图像信息,RIP部件107被调用来通过光栅化处理生成页面图像信息12f。图像信息12f由压缩/扩展部件10a压缩,然后由存储器部件10b将其与设置信息进行关联。 
输出设备控制部件由输出设备控制部件12d组成。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的图像信息在压缩/扩展部件10a中被扩展并且和相关的设置信息一起被读出。设置信息和图像信息成对被发送到输出设备部件。输出设备控制部件12d为MFP中的处理执行时间安排,以确定在MFP中的打印机部件、连线修整器和类似中使用哪个设备。 
通信部件121接收打印作业的处理指示,这些处理指示例如是,用EFM92发送和接收JDF或打印内容数据,以及发送和接收打印状态。 
作业管理部件120经过通信部件121从EFM92接收JDF,并且接收打印处理的开始、中断或终止或者改变处理内容的指示。根据来自EFM92的指示内容,改变打印作业处理的指示被发送至MFP内部的每个控制部件,并且在MFP内正在执行的打印作业的状态被发送至 EFM92。 
图13为描述根据本实施例首先由数字打印部件从处理流管理部件接收打印作业的情况的示意图。 
MIS服务器具有打印系统中作业处理的时间安排。该时间安排包括关于打印作业的传送周期和传送日期的信息以及关于根据打印系统的操作时间安排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由什么设备执行什么处理的信息。应当注意,MIS服务器可以自动地生成时间安排。将要在MFP3中进行处理的操作基于JDF中描述的信息,JDF由MIS服务器生成。在本说明书中,将实际被处理的打印内容数据(PDF数据等)被记录在文件服务器中。JDF数据和打印内容数据基于从客户发送的打印指令输入上的数据(顺序)生成。这个生成处理是一种通常在商业化打印行业中进行的处理,与本发明的任务处理无关,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详细描述。 
MIS服务器具有作业队列130以对根据时间安排其处理开始时间已经来临的JDF中设置作业队列。还有,根据该时间安排,JDF64被从作业队列发送到数字打印部件中的EFM。应当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这种结构假定为打印内容数据131记录在文件服务器中并且已经接收到JDF64的EFM92对JDF64进行分析,从而与JDF64相关的打印内容数据被识别并且从文件服务器22被发送到MFP主体。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打印内容数据是将要被绘制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以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数据可以被称为绘制数据。 
图14为描述当根据本实施例的EFP37接收到的JDF的指示内容处理打印内容数据时从MFP37中提供的连线修整器到近线修整器的修整处理的交错替请求处理的示意图。 
当MIS服务器20意识到根据时间安排处理的开始期望时间已经来临时,在将要由MFP37处理的作业队列中设置的JDF140被发送到MFP37。但是,在图14中,当对应于前一个JDF的打印作业正在由MFP37处理时,由于MIS服务器的作业队列,JDF 140不被发送到EFM92,并且相应地显示出该等待情况。 
为了执行从MFP37的连线修整器到近线修整器46的修整处理的作业交替,EFM92为作业交替处理生成(或改变)JDF141以将其发送到印后服务器40。参照图15将对JDF141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标号142表示的是从MFP37输出的打印原稿,其表示了受到近线修整器46的修整处理的全部打印原稿。JDF标识原稿143被输入到原稿142的最上面的位置,从而操作员能够轻易地识别出这个原稿。JDF标识原稿143通过标识信息(条形码)描述了表示JDF141的信息,另外,JDF标识原稿包括基于JDF输出的打印内容数据和打印原稿产品。JDF标识原稿143中描述的标识信息(对应于图14中的条形码)将经过网络发送至印后服务器40的JDF141和打印原稿142相关联,其中打印原稿142为JDF 141所表示的内容。当近线修整器46开始处理时,操作员首先通过扫描处理或类似处理使得JDF标识原稿143中描述的条形码被识别,从而使得将要由近线修整器46进行打印后处理的打印原稿142与印后服务器40已经从EFM92接收到的JDF141相关联。结果是,当操作员刚好将打印原稿设置在近线修整器46中时,近线修整器46根据JDF 141中描述的操作指示执行打印后处理。应当注意,这个用条形码进行的连接处理(关联处理)并不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而是已经实现的实施例,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进一步的描述。 
图15为描述对于从MFP37到近线修整器的作业交替请求发送至印后服务器的JDF 141的示意图。 
首先,对于从MIS服务器指示到MFP的JDF64,已经参照作为相关现有技术的图6对之进行了描述。这里将主要描述与图6中所示的JDF64的不同之处。 
根据图6中所示的JDF64,印前处理指示61、印刷处理指示62以及印后处理指示63被指定在组合处理60中。这意味着MFP规定了从印前处理指示61到印后处理63的将要立即执行的处理。当MFP37遵照JDF63的内容时,执行直到印后处理的处理。首先,MFP37根据接收到的JDF64中描述的指示开始作业处理。 
但是,当下一个作业的处理开始时间来临或者例如缺少修整器的订书机的错误出现时,如果MFP37自身继续进行从印前处理到打印后处理的处理,则有可能会导致时间安排中极大的延迟。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应用本发明,MFP37执行直到打印处理的处理,并且由近线修整器而不是MFP37执行修整处理,从而可以防止处理延迟。这时,当MFP37请求打印后处理时,JDF中描述的操作指示的结构被改变(或生成)。这个情况由图15中的JDF141表示。 
图15中描述的JDF141与描述内容中的JDF64不同,使用不同的标号来表示这个不同。JDF141中的印前处理指示151是当执行印前处理时使用的指示,印刷处理指示152是当执行印刷处理时使用的指示。应当注意,在图15中,当在MFP37中完成指示时,标志“已完成”被加到印前处理指示151和印刷处理指示152上以表示处理的完成。然后,两个指示被留在组合处理150中,并且印后处理指示被移出组合处理150。结果是,当印后处理服务器参考JDF141中描述的操作指示时,认识到基于印后处理指示153的处理没有被处理,使其能够判断基于印后处理指示153的处理为将由外部设备执行的处理目标。应当注意,改变的工作处理步骤由作业交替目标的外部设备执行,并且,即使当将要成为处理目标的设备改变时,输出结果也不改变。 
图16A和图16B为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后处理的流程图,用于向近线修整器请求作业交替的EFM处理。应当注意,本发明中描述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由MFP中的MFP控制部件100处理。 
在步骤S1中,EFM92从MIS服务器接收JDF。此时JDF的移动在图13中显示。应当注意,步骤S1中接收到的JDF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 
然后在步骤S2中,EFM92根据JDF中描述的指示将JDF和打印内容数据发送到MFP控制部件100以指示处理开始。具体地,如前所述由EFM92接收到的JDF由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分析。结果是,EFM92能够识别出打印内容数据为处理目标,并且打印内容数据 从文件服务器被接收。然后,由EFM92的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分析的JDF数据和打印内容数据被发送到MFP控制部件100,从而在MFP中开始处理。应当注意,被发送到MFP控制部件100的JDF和打印内容数据在MFP控制部件中处理和管理,参照图17中所示的这个实施例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EFM92将打印作业的处理留给MFP控制部件100,EFM92中的EFM控制部件112通过EFM92自身中的MFP37执行打印作业处理直至最后,或者流程转移到监控是否执行到其它设备的作业交替。 
在步骤S3,EFM92判断所有的复制处理是否已经根据JDF指示的内容完成。具体地,EFM92中的内部作业管理部件113经过通信部件114识别出MFP中的处理情况,从而能够执行步骤S3中的处理。 
在步骤S3中,当EFM92判断出已经完成对所有的副本的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5,当EFM92判断出尚未对所有的副本完成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4。 
在步骤S4中,EFM92询问在将要由EFM92本身中的MFP37处理的MIS服务器的作业队列中该JDF是否处于等待。在步骤S5中,判断其由EFM92本身中的MFP37处理的处理开始时间已经超时的JDF是否仍然在队列中。当JDF不在队列中时,流程回到步骤S3,当JDF在队列中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6。换句话说,当EFM92对从MIS服务器获得的将要由MFP37处理的JDF的时间安排信息进行分析时,判断是否在时间安排中导致延迟。具体地,当EFM92中的发送和接收部件111可以经过NIC部件116与MIS服务器进行通信并且EFM控制部件112对从MIS服务器接收到的时间安排信息进行分析时,可以在步骤S4和S5中执行处理。也就是,根据步骤S4和S5中的判断,EFM92判断是否应当改变将要由图像处理装置执行的工作流。 
在步骤S5中,当EFM92判断出存在处理开始时间已经超时的JDF时(当判断出应当改变工作处理步骤时),在步骤S6中,EFM92判断在当前由MFP37处理的打印作业中是否已经指示修整处 理,换句话说,在JDF中是否已经描述了印后处理指示。具体地,在当前处理的JDF被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时,处理步骤S6可以由EFM控制部件112通过参考存储器部件10b执行。 
在步骤S6中,当EFM92判断出没有指示修整处理时,不存在可以请求作业交替的近线修整器。因此,为了继续执行MFP37中的处理,流程回到步骤S3。当判断出已经指示了修整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7。EFM92判断当前处理的打印作业是否在MFP37的修整处理中。应当注意,在MFP37中对处理情况的识别与步骤S3中的相同,所以对它的描述省略。 
在步骤S7中,当EFM92判断出当前处理的打印作业在修整处理中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8。对于第xx个副本的当前处理的修整处理被执行到最后,流程返回步骤S3以再次判断是否已经结束对所有副本的处理。这里,当存在要处理的副本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9。换句话说,用于第xx个副本的当前处理的修整处理被执行直至打印后处理,而下面描述的步骤S9中的判断处理将在将要执行的对于剩余副本的处理上进行。 
在步骤S7中,当EFM92判断出当前处理的打印作业不在修整处理中时,或者当流程前进到步骤S8并且判断出尚未结束对于所有副本的处理时,进行步骤S9中的处理。在步骤S9中,EFM92判断JDF中描述的修整处理是否能够由其它的外部设备(例如,近线修整器)执行。应当注意,步骤S9中的处理基于EFM92通过接收由MIS服务器管理的外部设备的处理性能而作出的判断。换句话说,这个处理是对是否存在能够执行将要在MFP37中进行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步骤的外部设备进行判断,其细节将参照图18进行描述。 
在步骤S10中,当判断出外部设备不能处理作业交替中的修整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8以执行修整处理。然后,表明的路由步骤S3->步骤S10->步骤S8中的处理将被继续直至已经结束所有的复制处理。 
在步骤S10中,当EFM92判断出存在能够处理作业交替中的修 整处理的外部设备时,在步骤S11中,EFM92对将要处理的副本的输出结果设置为作业交替目标。这里,执行作为作业交替目标的修整处理而不用MFP37中的连线修整器,所以,EFM92指示MFP控制部件100将打印原稿的传送路径从到连线修整器93的一个传送路径改变为到纸张送出托盘。响应于这个指示,MFP控制部件100即使在处理作业的时候也能够将纸张页面送出而不用修整处理。例如,当通过使用是MFP92中的连线修整器的包装装订处理部件89将包装装订处理作为修整处理执行时,一个书册的打印原稿首先保持在图8的主托盘中。这里的原稿的目标并没有设为用于连线修整器的传送路径2,而是执行处理以将目标改变为纸张送出托盘(例如,堆叠托盘85)。结果是,虽然在开始希望打印原稿从主托盘86传送到包装装订处理部件89,但是打印原稿被送至堆叠托盘85。接着,在将要针对所有未处理的打印副本交替地执行的修整处理之前,EFM92立即前进到作业处理。最后,其上面显示了表示作业ID号的条形码的JDF标识原稿被打印以终止作业处理。换句话说,MFP92仅对未处理副本执行打印处理,而不执行修整处理,之后作业ID号以条形码的形式被打印。 
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12,EFM92生在(或改变)用于作业交替的JDF到印后服务器40,用于请求外部设备(例如,近线修整器46)交替地执行作业。换句话说,在处理中,生成(或改变)作业传票以使外部设备执行可以由外部设备执行的工作处理步骤。应当注意,JDF的生成包括改变JDF的处理。具体地,图11中所示的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对从MIS服务器接收到的JDF的描述进行修改。将在图15中对已经经过描述修改的JDF进行描述。当为作业交替生成JDF时,EFM92将修整处理识别为将要交替执行的工作流步骤。JDF的生成还包括根据将要交替执行的修整步聚为作业交替重新生成JDF的处理。应当注意,为作业交替生成的JDF在步骤S13中被发送。 
流程前进到步骤S13,其中,EFM92将步骤S12中改变(或生成)的JDF发送给印后服务器40。然后在步骤S14中,EFM92将基于向MFP37请求的JDF的处理被传送到近线修整器46的信息通知给 MIS服务器20。最后,在步骤S15中,为了报告MIS服务器20的作业队列中排列的JDF可以被接受,MFP37向MIS服务器20报告没有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的就绪情况。 
使用图16A和16B中描述的处理,当EFM92认识到基于MIS服务器20接收到的时间安排存在延迟时,进行搜索以找到能够交替地执行修整处理的外部设备。这里,当找到能够交替地执行修整处理的外部设备时,EFM92改变(或生成)JDF以交替地执行修整处理,使得能够消除时间安排的延迟。还有,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EFM92,即使当处理期间判断出作业交替是必须时,也能够执行作业交替,而不用停止处理。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将近线修整器举例说明为能够交替地执行修整处理的外部设备,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此。只要提供了交替执行修整处理的功能,就没有问题。例如,具有交替执行修整处理功能的MFP设备可以执行作业交替处理。这种描述已经在图15的步骤S4和S5中给出了,其中,MIS服务器被请求根据是否存在其处理时间已经超时的JDF执行作业交替处理。然而,当将要由MFP37在处理期间执行的修整处理实际上没有由MFP37执行时(例如,在没有订书机的订书钉提供给MFP37的情况下),由于EFM92从MFP控制部件100识别出修整处理不能执行,所以步骤S6中的处理及其后续的处理可以为作业交替处理执行。 
虽然图16B中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3中的处理描述了为作业交替改变(或生成)的JDF被发送到印后服务器,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想象到,EFM92将为作业交替改变(或生成)的JDF发送到应当向其请求作业交替的近线修整器。应当注意,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执行作业交替处理的近线修整器包括分析JDF(EFM)的功能。 
图17为描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打印作业处理期间在MFP控制部件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16A的步骤S2中,当JDF和打印内容数据被发送到MFP控 制部件100并且处理开始被指示时,图17的步骤20开始。 
在步骤S20中,MFP控制部件100为MFP内部处理生成内部作业,从而基于内部作业开始处理。具体地,由EFM92为MFP控制部件100分析的JDF被MFP控制部件100中的输入作业控制部件改变为内部作业。应当注意,改变的内部作业保持在存储器部件10b中。 
在步骤S21中,MFP控制部件100根据从EFM92发送的JDF所描述的内容执行打印处理。处理内容与图12中描述的相同。具体地,由于基于从EFM92发送的JDF的内部作业保持在存储器部件10b中,所以当MFP控制部件100参考存储器部件10b时,处理内容能够被识别。然后,MFP控制部件100对MFP中的每个模块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识别的处理内容执行作业处理。 
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22,MFP控制部件100判断作业中断指示是否从EFM92被发送。具体地,由于MFP控制部件100中的作业管理部件从EFM92接收到指示内容,所以当输入作业控制部件参考作业管理部件时,可以进行步骤S22中的判断处理。 
在步骤S22中,当MFP控制部件100判断出已经作出中断指示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23,其中,根据来自EFM的指示内容执行中断处理。例如,如图16A和16B所示,正在执行的修整处理被执行到结束,并且仅对于未处理的副本执行打印处理。最后,从EFM发布打印表示打印作业ID的JDF标识原稿的指示,并且执行该处理。换句话说,为了执行作业交替处理,当从EFM92发布中断指示时,执行步骤S23中描述的处理。流程然后前进到步骤S25。应当注意,在步骤S22中,没有中断指示,流程前进到步骤S24,其中,对MFP37中当前正在进行处理的打印作业是否已经结束进行判断。当没有结束处理时,流程返回步骤S21,进行打印作业的处理。当已经结束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25。 
在步骤S25,MFP控制部件100将作业结束通知给EFM92,以便执行例如清除MFP控制部件中的状态的结束处理。 
根据图17中所描述的流程图,可以判断MFP是否根据来自EFM 的指示继续处理或是中断处理。 
图18是描述了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其中,判断图16A的步骤S9中的修整处理是否可以由作业交替中的外部设备(例如,近线修整器)进行处理。图18表示了一种方法,其中,EFM92从MIS服务器接收表示外部设备(近线修整器)的处理性能的外部设备性能信息,以判断作业交替的可用性。在本实施例中,MIS服务器保持表示打印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处理性能的外部设备能力信息。应当注意,该流程图描述了一种期望的情况,其中,搜索作为作业交替目标的近线修整器,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此。任何外部设备都可以使用,除了由EFM92管理的MFP。 
首先,在步骤S30,在连接到存储在MIS服务器20中的打印系统的近线修整器中,EFM92获取没有正在执行处理并且也没有安排在稍后进行任何处理的所有近线修整器的列表以及关于上面所述近线修整器的外部设备能力的信息。具体地,MIS服务器对关于MIS服务器的存储器部件中的近线修整器的信息(例如,设备的性能、处理情况、连接状态、时间安排信息以及类似)进行管理。EFM92请求MIS服务器20获得外部设备的能力信息,从而将MIS服务器管理的近线修整器信息通知给EFM92。EFM92根据从MIS服务器通知的信息执行步骤S30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31中,从所获得的关于近线修整器的信息,EFM92判断是否存在能够交替执行对应于MFP37中当前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的JDF中描述的印后处理指示所需的功能的近线修整器。具体地,因为关于EFM92所获得的近线修整器和JDF中描述的印后处理内容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所以通过参考存储器部件10b并将关于近线修整器和印后处理内容的信息相互进行比较,可以进行步骤S31中的判断。 
在步骤S32中,当存在具有JDF中描述的印后处理内容的近线修整器(或可以交替地执行印后处理内容)时,EFM92判断出可以交替执行作业交替的近线修整器存在,执行图16B的步骤S11中的处理以 及后续的处理。另一方面,当不存在具有所有必须功能的近线修整器时,EFM92判断出能够交替执行作业交替的近线修整器不存在,并且开始图16A的步骤S8中的处理。应当注意,在图18中已经给出这样的描述,即对可以交替地执行印后处理的近线修整器进行搜索,但是可以将多个近线修整器组合在一起以交替地执行印后处理。例如,装订机的代表角色包括“缝合处理”以及“折页处理”,但是订书机和折页机被结合在一起来处理书本装订处理。 
图19为描述关于判断图16A的步骤S9中的修整处理是否可以由作业交替中的近线修整器处理的判断处理。图19表示一种判断方法,其中,EFM92向近线修整器管理的印后处理服务器查询由近线修整器管理的印后处理服务器是否可以执行作业交替。在本实施例中,印后处理服务器将所连接的所有设备(近线修整器)的列表存储到打印系统中。应当注意,在这个流程图中,虽然已经给出的描述假定近线修整器被设置为作业交替目标,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此。可以使用任何除EFM92管理的MFP之外的外部设备。 
首先,在步骤S40中,EFM92根据从MIS服务器接收到的JDF生成(或改变)图16A的步骤S1中用于作业交替处理的JDF。具体地,EFM92中的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改变用于作业交替的JDF的设置。EFM92将用于作业交替的JDF发送到打印系统中的印后处理服务器。在本实施例中,在打印系统中仅存在一个印后处理服务器40。 
然后,在步骤S41中,EFM92等待来自印后处理服务器的关于处理可用性的回应。然后,判断在印后处理服务器管理的近线修整器中是否存在当前没有被执行的、不在执行作业处理的时间安排中并且具有执行在传输的用于作业交替的JDF中描述的印后处理功能的近线修整器印后处理服务器。该信息被返回到EFM92。 
然后,在步骤S42中,当仍然没有回应时,EMF92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41,当存在回应时,EFM92进行处理步骤S43,以检查是否能够进行作业交替。 
应当注意,除了在图18和图19中给出的描述之外,通过先前将近线修整器功能信息(外部设备能力信息)存储到MFP的存储器部件中,可以判断作业交替是否可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EFM92从MIS服务器获得时间安排信息以对处理延迟进行判断,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此。MIS服务器可以通过MIS服务器进行查询以便判断处理延迟,并将判断结果通知给EFM92。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当在时间安排中存在延迟或类似时改变或生成JDF以请求作业交替处理的处理。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可以想像,EFM92指示MFP37根据当前处理打印作业的MFP37的处理情况改变将要进行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根据本说明书,MFP37被命令执行打印前处理(印前处理)、打印处理(印刷处理)和打印后处理(印后处理或修整处理)。但是,根据处理情况(例如,当在MIS服务器管理的MFP37的时间安排中出现延迟的情况或应当由MFP37执行的修整处理不能被执行的情况下时),EFM92指示MFP控制部件100改变应当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例如,EFM92请求可以执行印后处理的外部设备(例如,近线修整器)交替地执行应当由MFP37执行的印后处理。结果是,应当由MFP37执行的工作处理步骤从包括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的三个工作处理步骤改变为包括印前处理和印刷处理的二个工作处理步骤,使得可以防止时间安排的延迟。 
第二个实施例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已经给出了关于使得外部设备(例如,近线修整器)交替地执行印后处理的处理的描述,从而MFP37中的打印作业处理能够尽早结束,下一个打印作业处理能够尽早开始。 
之后,作为第二个实施例,将给出使用打印系统中的MFP的处理的描述,从而能够尽早开始打印作业和下一个打印作业。 
图20为描述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一个处理的示意图,其中,数字 打印部件首先从处理流管理部件接收打印作业。在第二个实施例中,采用了打印系统中有两个MFP(MFP37和MFP203)的结构。还有,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略去了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同项目或处理的重复描述。因此,除非特别的描述,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应当注意,第二个实施例中的MFP37和MFP203的功能包括与第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MFP相似的近线修整器和EFM。 
还有,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根据处理时间安排,JDF64首先从MIS服务器20被发送到EFM92,并且在EFM92对JDF64中的指示进行分析之后,从文件服务器接收打印内容数据(例如,PDL)131。 
图21为描述从MFP37到MFP203生成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打印作业处理中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的作业分散请求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21中所示的JDF210是用于从EFM92发送到EFM201的作业分散处理的JDF。在第二个实施例中,仅印前处理已经由MFP37处理,并且向MFP203作出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的作业分散请求。下面将参照图22描述JDF210的细节。另外,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由于已经执行了到印前处理的处理,所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已经经过印前处理的光栅数据211沿着JDF210从MFP37被发送到MFP203。当使用光栅数据211时,MFP203执行印刷处理。 
图22为描述图21中的JDF210从EFM92被发送到EFM201的示意图。如前所述,第二个实施例显示了MFP37已经执行直至印前处理的处理并且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将被分散的情况下的例子。 
JDF210是EFM92用它请求EFM201执行作业分散处理的描述。印前处理指示220是指示印前处理的指示内容的信息,并且加入表示处理结束的标志“已完成”。基于印刷处理指示222的印刷处理和基于印后处理指示223的印后处理在组合的处理指示221中描述,并且MFP203根据关于组合的处理指示221的信息执行标志“已完成”所添加到的印前处理之外的处理。 
图23为描述作业分散处理的实施例模式的视图。为了判断是否将 做出作业分散处理请求,该判断使用以下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打印系统中的外部设备的属性是否具有执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功能。第二个标准是外部设备是否能够理解所请求的JDF描述。下面将用图29的流程图描述它的细节。这里,将描述作业分散处理标识系统、作业分散可用性判断以及作业分散请求方法。 
初始条件中的JDF230是指刚刚从MIS服务器被发送之后的JDF。灰色背景中的处理意味着处理仍然未处理。正如初始条件中JDF230所示的,将描述一种情况,其中指示了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 
参考标号231表示的是其中已经结束印前处理的JDF的例子。印前处理的背景是白色的。在这一点上,当期望进行打印作业的作业分散处理时,作为作业分散目标的EFM201支持印刷处理中描述的JDF的版本和JDF231中的印后处理时(换句话说,当EFM201能够分析JDF231时),可以为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请求作业分散处理。然而,当印刷处理中描述的JDF的版本得不到EFM201的支持时,仅是用于印后处理的作业分散处理是可用的。这对应于例子232。换句话说,在JDF232中,直至印前处理的处理由MFP37执行,并且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的作业分散处理的请求被发送到EFM201。但是,印刷处理所描述内容不是EFM201可以作为作业分散目标进行分析的版本(即,不可支持的版本),并且作业分散所请求的处理限于印后处理步骤。因此,在请求所发送到的JDF232中,印前处理和印刷处理以白色显示。这意味着已经执行了这些处理。同时,印后处理以灰色显示。这意味着该处理还未被执行。印后处理为MFP203的作业分散目标。 
当印后处理中描述的JDF的描述方法版本不被EFM201支持时,EFM203不能进行作业到结束,并且EFM92判断出不能进行作业分散。这对应于例子233。为了详细说明,即使当仅是印刷处理能够由MFP203执行时,应当在此之后执行的印后处理不能由MFP203执行。因此,即使仅仅为印刷处理向MFP203请求作业分散处理,最终 印后处理还是需要由MFP37执行,因此,导致了浪费的处理。从而,EFM92判断出不能执行作业分散处理。 
图24A和24B表示一个JDF的例子,其中,每个EFM向MIS服务通知对打印作业进行分散打印处理。 
JDF240表示其中将来自向其请求作业分散处理的EFM201的JDF通知给MIS服务器的一个例子。JDF240是表示MFP203执行哪个处理的信息。审查信息241对关于打印作业的各种信息片段进行记录。作业ID242为用于识别打印作业的信息,作业分散243表示将由MFP203执行的作业分散副本的数量。JDF240采用了一种表示MFP203不执行印前处理244而执行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的JDF结构。 
JDF246为用于显示将由MFP37处理的内容的JDF,作业ID248对与作业ID242的相同信息进行记录。这样,可以由MIS服务器识别出JDF240和JDF246是用于相同打印作业的JDF。作业分散副本数量249表示将由MFP37处理的所有副本的数量。当作业分散数量243和作业分散副本数量249的总数与作业分散处理之前JDF中描述的应当处理的所有副本的数量不一致时,MIS服务器可以判断出没有其它的作业分散目标。然后,JDF246表示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在组合处理中被描述,并且这三个处理在MFP37中执行。应当注意,由于向MFP203请求作业分散处理,所以应当由MFP37处理的副本数量得以减少。 
图25为描述EFM92的处理的流程图,其中,用外部设备(例如,MFP203)对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打印作业进行作业分散处理。 
在步骤S50中,EFM92从MIS服务器接收JDF。然后,在步骤S51中,EFM92指示MFP控制部件100根据所接收到的JDF的指示开始打印作业的处理。在步骤S52中,EFM92判断是否已经结束对所有副本的处理。当已经结束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59,当还没有结束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53。应当注意,步骤S50到步骤S52中描述的处理与图16A的步骤S1到步骤S3中描述的处理相同,所以 处理的细节省略。 
在步骤S53中,EFM92判断MFP37是否应当执行作业分散打印处理。应当注意,关于判断是否应当执行作业分散处理,EFM92与MIS服务器20进行通信,例如,判断MIS服务器20管理的时间安排是否包括应当由MFP37执行的处理的延迟,以判断作业分散处理的必要性。换句话说,上述处理与图16A的步骤S4中所描述的处理相似。 
根据步骤S53中的判断处理,当EFM92判断出不需要进行作业分散处理时(例如,当判断出MIS服务器20管理的时间安排不包括延迟时),流程返回到步骤S52。当EFM92判断出需要进行作业分散处理时(例如,当判断出MIS服务器20管理的时间安排包括延迟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55。应当注意,将参照图28描述处理的细节。 
在步骤S55,EFM92判断是否存在能够执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外部设备。应当注意,步骤S55中的处理几乎与图16A的步骤S9中的处理和图18中描述的处理相同,所以将省略对处理细节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MFP被描述为作业分散处理目标,但是,例如,近线修整器可以被设置为作业分散处理目标,并且仅是修整处理以作业分散的方式执行。应当注意,步骤S55中的处理细节将参照图29进行描述。 
然后,在步骤S56中,EFM92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步骤S55中的作业分散处理的设备,流程前进到步骤S57。当EFM92判断出不存在能够执行作业分散处理的设备时,流程返回步骤S52并且不执行作业分散处理。 
在步骤S57中,EFM92通知MIS服务器20用外部设备执行作业分散处理。这时,图23A和24B表示通知给MIS服务器的JDF。具体地,EFM92的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生成(或改变)图24B中所示的JDF246以将JDF通知给MIS服务器。 
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58,其中EFM92判断是否仅是对印后处 理执行作业分散处理。当仅对印后处理执行作业分散处理时,流程前进到分支2。这种情况下的处理将参照图26的流程图进行描述。另一方面,印刷处理步骤和印后处理步骤之外的类似处理步骤也进行作业分散处理,流程前进到分支3。这种情况下的处理将用图27的流程图进行描述。 
在步骤S59中,EFM92将打印作业的结束通知给MIS服务器。 
使用图25中描述的处理,EFM92获得连接到打印系统的设备的处理功能。当检测到能够执行作业分散处理的设备时,为该作业分散处理生成(或改变)JDF以执行该作业分散处理,从而当保持JDF中描述的设置时能够提高处理速度。另外,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EFM92,即使当在处理期间判断出进行作业分散处理为必要时,也可以执行作业分散处理,而不用停止处理。 
图26仅对印后处理进行图25中的作业分散处理时所使用的流程图。也就是,如图23的JDF232中所示,描述了例如在直至印前处理的处理已经在MFP37中结束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示例,并且期望对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进行作业分散处理,但是印刷处理不能以作业分散的方式执行。 
在步骤S60中,根据从MIS服务器接收到的JDF,EFM92生成JDF210,用于向MFP203请求作业分散处理。应当注意,步骤S60中的生成处理包括对JDF的改变处理。具体地,EFM92判断出仅对印后处理进行作业分散处理,EFM92的打印作业控制部件115改变JDF210,用于为印后处理请求作业分散处理。还有,当生成JDF时,EFM92对应当进行分散的工作处理步骤进行识别,并且根据应当被分散的工作处理步骤为作业分散重新生成JDF。 
然后,在步骤S61中,EFM92将步骤S60中生成(或改变)的JDF发送到作为作业分散处理请求目标的外部设备所具有的EFM201,以便为打印作业请求作业分散处理。图21表示这种情况的例子。在图26中,仅对印后处理进行作业分散处理,并且不执行图21中所示的光栅数据211的传输。 
然后,在步骤S62中,EFM92向MFP37的MFP控制部件100指示对于作业分散处理改变了工作处理步骤。换句话说,在图26中,MFP控制部件100被指示在印后处理之前立即执行处理。为了描述步骤S62中的处理,下面将给出一个例子。在图25的步骤S50中由MFP37的MFP控制部件100从MIS服务器接收到的JDF描述了从印前处理到印后处理的处理在MFP37中对于十份副本而执行。然而,为印后处理执行作业分散处理,并且将被处理的副本的数量发生改变。因此,EFM92指示MFP37针对通过从十份副本中减去为作业分散而请求的印后处理的副本数获得的副本数执行处理。根据来自EFM92的工作处理步骤的改变指示,MFP控制部件100对通过交替地执行直到印后处理的处理以及直至印刷处理的处理来处理由MFP37处理的作业。EFM92请求MFP203对已经执行了对其的直至印刷处理的处理的打印作业执行印后处理。之后,如前所述,MFP37的MFP控制部件100对由EFM92改变的工作处理步骤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指示内容执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紧靠着对于每个副本的印后处理之前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63中,MFP控制部件100判断在将要处理的打印作业中直至印后处理的处理或直至印刷处理的处理是否由MFP37执行。应当注意,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如前所述,采用了对于每个副本切换的处理,所以发布了这样的指示,即从开始作业分散处理进行计数,对于奇数的副本执行直至印刷处理的处理,而对于偶数的副本执行直到印后处理的处理。结果是,可以对由于印刷后处理生成的处理负担进行分散。应当注意,使用步骤S63中的判断,步骤S62中改变的工作处理步骤由MFP控制部件100中的作业管理部件管理,并且其内容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通过参照存储在MFP控制部件100中的作业分散的工作处理步骤,可以对直至印后处理的处理的执行和直至印刷处理的处理的执行进行切换。应当注意,当前正在处理的页面可以通过每当输出打印原稿时由MFP控制部件对页面进行计数来识别。 
在步骤S63中,MFP控制部件100判断出直至印后处理的处理由MFP37执行,流程前进到步骤S64,并且对打印作业进行直至印后处理的处理。当MFP控制部件100判断出直至印后处理的处理没有由MFP37执行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65。 
在步骤S65中,MFP控制部件100发布指示以将打印原稿设置在纸张送出托盘。 
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66,其中MFP控制部件100在MFP37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纸张送出托盘中的原稿被设置到被指定为作业分散处理目标的MFP203。具体地,被设置为作业分散处理目标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MFP203被设置为作业分散处理目标)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因此,当MFP控制部件100参照存储器部件10b时,可以确定应当显示在MFP37的操作面板上的作业分散处理目标。这里,根据显示在操作部件上的指示,操作员将送出到MFP37的纸张送出托盘的打印原稿设置到MFP203,从而通过使用MFP203的连线修整器执行应当在MFP37中执行的印后处理。应当注意,因为MFP203承载包括应当已经由MFP37执行的指示内容的JDF,所以当反映来自客户的指令内容时可以执行打印处后处理。 
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67,其中,EFM92判断是否已经结束对于所有副本的处理。当已经结束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69,以向MIS服务器通知作业的结束。当所有副本的处理没有结束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68,其中执行对下一个副本的处理。 
图27表示当对于图25中的作业分散处理在印后处理之外还包括其它处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换句话说,如图23的示例231中所示,将描述一个处理流示例,其中,直到对MFP37中的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进行了作业分散处理,打印作业的处理才结束。应当注意,为了给出流程图中的详细描述,作业分散请求发送器被设置为MFP37而作业分散目标被设置为MFP203,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此。 
首先,在步骤S70中,EFM92根据前面所述的图25的步骤S55 和步骤S56中的处理将作业分散目标判断为MFP203。因此,EFM92指示MFP37的MFP控制部件100在紧靠针对MFP203的分散打印请求之前进行直到该步骤的处理,针对该MFP203请求作业分散目标以执行后续的处理。在第二个实施例中,MFP37执行直至印前处理的处理,而对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则进行作业分散处理。从而,MFP37从作为打印内容数据的PDL131生成已经经过印前处理的光栅数据211。例如,作为印前处理,举例说明了彩色转换处理和整版处理。应当注意,光栅数据用在MFP37和MFP203中,所以在被光栅化之后,光栅数据存储在MFP37的存储器部件10b中,并且光栅数据的复制数据被发送到MFP203。 
然后在步骤S71中,EFM92为作业分散处理生成JDF,从而向MFP203请求进行作业分散。在步骤S72中,步骤S71中生成的JDF被传送到MFP203的EFM201。应当注意,在步骤S72中,已经给出了为作业分散处理生成JDF的描述,但是也可以包括为作业分散处理改变JDF的处理。应当注意,这个处理与步骤S60中描述的相同,所以该处理的细节将被省略。另外,步骤S71中传送的作业分散处理的JDF的例子对应于图22的JDF210。也就是,如JDF210中描述的,印前处理指示是“完成”,并且,生成在组合处理指示中包括印刷处理指示和印后处理指示的JDF并将之发送到EFM201。然后,当EFM201对JDF210进行分析时,指示MFP203的MFP控制部件通过使用从MFP37接收到的光栅数据211执行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应当注意,在步骤S72中,给出了EFM92改变从MIS服务器接收到的JDF以请求作业分散处理的描述,但是本结构并不限于此。EFM92可以对应当被分散的工作处理处理进行识别,以根据应当分散的工作处理步骤重新生成JDF。 
在步骤S73中,EFM92为将用MFP203执行的作业分散处理改变EFM自已的MFP37的设置。例如,当MFP37的处理性能与MFP203的处理性能相同时,MFP203被请求为剩余的副本执行一半的处理。从将在MFP37中处理的副本数中减去将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副本 数。应当注意,因为作业分散目标的处理性能存储在MIS服务器中,所以当EFM92与MIS服务器进行通信时,可以获得处理性能。作业分散比率可以根据关于这样获得的作为作业分散目标的外部设备的性能的处理性能来自动地确定。不必说用户可以确定作业分散比率。 
在步骤S74中,当MFP控制部件100判断出当前在印刷处理或印后处理中存在副本时,对于这个副本的作业处理将被进行到最后。具体的,MFP控制部件100的通信部件获得MFP37中的处理状态,从而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当前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 
然后,在步骤S75中,MFP控制部件100判断对于在MFP37中应当在作业分散请求之后进行处理的副本的处理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处理还没有结束,则流程前进到步骤S76,以执行下一个即第xx个副本的处理。之后,当已经结束对于所有副本的处理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77。应当注意,当MFP控制部件100判断出对于所有副本的处理已经结束时,MFP控制部件100将处理结束通知给EFM92。 
在步骤S77中,当EFM92对从MFP控制部件100接收到的处理结束的通知进行确认时,EFM92向作为打印请求源的MIS服务器20通知在MFP37中打印作业处理的结束。 
应当注意,已经接收到结束通知的MIS服务器20判断是否存在应当在下一次进行处理的JDF。当判断出存在应当处理的JDF时,MIS服务器将JDF发送给EFM92,以执行下一次处理。 
通过使用图26和27中所示的处理,不用停止MFP中的处理,就可以根据作业分散目标的处理性能动态地确定用于改变作业分散处理的请求内容(作业分散目标的MFP是否仅执行印后处理,还是执行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 
图28表示在图25的流程图的步骤S53中判断EFM92是否将作业分散处理应用于MFP37中当前处理的打印作业的处理流程。 
首先,在步骤S80中,EFM92从MIS服务器获得作业队列信息。在步骤S81中,在MFP37中期望下一个进行处理的JDF已经排在作业队列中的情况下,EFM92判断是否存在即使安排的打印作业开 始时间之后还没有开始对其的处理的JDF。具体地,MIS服务器的存储器部件存储关于将要处理的JDF的时间安排的信息。当EFM控制部件112对经过NIC部件116和EFM92的状态发送和接收部件111接收到的时间安排信息进行分析时,EFM92能够在步骤S81中进行判断处理。 
然后,在步骤S81中,当EFM92判断出在MIS服务器中存在其处理开始时间已经超过的JDF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82。当EFM92判断出不存在其处理开始时间已经超过的JDF时,作业分散处理不是必须的,并且在图25的步骤S54中判断出不需要执行作业分散处理。 
接着,在步骤S82中,EFM92获得关于MFP37的作业处理信息,以判断是否出现修整处理等待。作为步骤S82中的判断处理的一个例子,MFP控制部件100检查当MFP37的主体的处理速度(从为一个副本打印和输出打印原稿到该打印原稿被传送到修整器的处理时间)超过修整器或修整处理的处理速度(在打印原稿上执行打印后处理的时间)时是否出现修整处理的等待。应当注意,EFM92能够经过MFP控制部件100中的通信部件121获得关于MFP37中处理情况的信息。然后,当向EFM92通知由MFP控制部件100获得的信息(表示MFP主体的处理速度超过修整器的处理速度并且出现修整处理等待的信息)时实现步骤S82的处理。 
根据步骤S82的处理,在步骤S83中,当EFM92判断出出现修整处理等待时,应当对MFP37中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进行作业分散处理。在步骤S83中,当EFM92判断出没有出现修整处理等待时,不执行作业分散处理。在图28中,作业分散处理的执行依赖于是否出现修整处理等待,但是如前面参照图25所示的,时间安排延迟的出现可能是由与MIS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的,从而执行作业分散处理。应当注意,这些结构仅是判断作业分散处理的判断的例子,而其结构并不限于此。 
图29表示EFM92判断是否存在能够交替地执行图25的步骤S55 中当前处理的打印作业的外部设备的处理流程。应当注意,在这个流程图中,MFP被假定为作业分散处理目标,但是其结构并不限于此。 
首先,在步骤S90中,EFM92从MIS服务器获得表示哪个处理能够由MFP37所属的打印系统中的其它MFP(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MFP203)执行的外部设备能力信息。具体地,MIS服务器20将信息(外部设备能力信息)存储在属于打印系统的设备上,因此EFM92与MIS服务器进行通信,使得可执行步骤S90中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91中,EFM92判断在MFP37中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中是否存在能够用MFP203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具体地,EFM92将从JDF分析的内容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获得应当在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中执行的工作处理步骤。因此,通过将在步骤S90中获得的外部设备能力信息与所获得的工作处理步骤相互进行比较,能够执行步骤S91中的处理。现在使用一个具体例子给出描述。当EFM92获得作为JDF中描述的印后处理的信息“每个副本的订书处理”时,如果存在具有作为外部设备能力信息的信息描述“订书处理可用”时,作出工作处理步骤可以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判断。 
然后,在步骤S92中,根据步骤S91中的判断结果,当EFM92判断出不存在能够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时,作出不存在将作为作业分散目标的设备的判断。另一方面,当EFM92判断出存在可以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93。 
然后,在步骤S93中,EFM92生成(或改变)用于请求MFP203执行作业分散处理的JDF。该方法通过从步骤S91中检查的工作处理步骤中的最后步骤连续地选择一个步骤以交替地在用作作业分散处理目标的MFP中执行而得以执行。具体地,EFM92在当前处理的打印作业中获得工作处理步骤。判断连续地来自工作处理步骤中最后步骤的步骤是否可以在用作作业分散处理目标的MFP中执行。例如,在本实施例中,MFP37中执行的最后工作处理步骤为印后处理。因此,EFM92判断该印后处理是否能够在MFP203中执行。这里,EFM92 将在步骤S90中获得的MFP203上的外部设备能力信息与当前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中印后处理所需的功能进行比较。作为结果,当EFM92判断出印后处理可以通过使用MFP203所拥有的功能执行时,判断出可以为作业分散请求印后处理,然后将该其临时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b中。通过用印刷处理和印前处理继续这个判断处理,可以连续地对将要分散的工作处理步骤进行选择。例如,当判断出印前处理和印后处理对应于可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并且印刷处理对应于不能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作业分散处理时,从印后处理到印前处理的处理不能连续地选择,并且仅是印后处理对应于能够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因此,EFM92生成(或改变)JDF,从而仅印后处理被设置为将为作业分散要求的工作处理步骤。 
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94,其中,EFM92检测作业分散处理的JDF中描述的工作处理步骤是否在将由EFM201支持的JDF版本中被支持。换句话说,EFM92与EFM201通信,以获得关于EFM201可执行版本的信息,从而可以执行步骤S94中的处理。 
然后,流程前进到步骤S95,根据步骤S94中的检测结果,当EFM92判断出版本在EFM201可以支持的版本中时(换句话说,当判断出作为请求目标的EFM201能够理解作业分散处理的JDF中描述的工作处理步骤的指示内容时),MFP203判断出设备能够执行作业分散处理。另一方面,当EFM92判断出将要请求的JDF的指示内容的版本不被EFM201支持时,MFP203判断出设备不能处理作业分散。 
在本说明书中,改变或生成JDF的处理已经被描述为在预定的条件下请求作业交替/分散处理。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想像的是,根据当前正在处理打印作业的MFP37的处理情况,EFM92指示MFP37改变应当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在本说明书中,MFP37被命令来执行打印前处理(印前处理)、打印处理(印刷处理)和打印后处理(印后处理或修整处理)。然而,EFM92指示MFP控制部件100根据处理情况改变应当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用具体的例子给出了描述。为了将作业分散应用在应当由MFP37执行的印刷处理和 印后处理,EFM92向可以执行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的外部设备(例如,MFP203)发送作业分散请求。结果是,应当在MFP37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为将进行作业分散处理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中,MFP和EFM被构造为分别具有NIC部件,但是也可以构造为分享NIC部件。同样在本发明书中,三种处理,即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和印后处理,被记录在JDF中,但是也可以记录其它类型的工作处理步骤。还有,在印前处理中,例如彩色转换处理和整版处理的多个工作处理步骤可以作为内部处理记录,无需声明这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的处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EFM和印后处理服务器执行处理以对作业交替可用性进行判断,但是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即MIS服务器对作业交替可用性进行判断。 
还有,图18的步骤S30中获取关于例如近线修整器的外部设备能力的信息可以由EFM通过当启动打印系统时将该息从MIS服务器发送到EFM进行管理。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即使在处理期间也可以通过作业分散或作业交替降低操作负担,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图30为描述根据本发明可以由EFM执行的功能的示意图。接收部件3001接收作业传票和包括工作处理步骤的绘制数据。接收部件还接收包括绘制数据和应当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打印处理信息。 
第一判断部件3002根据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情况判断图像处理装置中将要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是否被改变。第一判断部件3002还根据所接收到的绘制数据的处理情况判断图像处理装置中将要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是否被改变。 
当第一判断部件判断出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时,第二判断部件3003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该图像处理装置的能够执行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当第一判断部件判断出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时,第二判断部件3003还判断是否存在能够执行由接 收部件接收到的信息所指定的工作处理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工作处理步骤。 
当第二判断部件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图像处理装置中应当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中的至少一个工作处理步骤时,生成部件3004生成作业传票,用于使得外部设备执行可以由该外部设备执行的工作处理步骤。 
发送部件3005发送由生成部件生成的作业传票。 
送出部件3006将通过基于作业传票的处理将其上打印有绘制数据的打印原稿送出。 
当存在能够执行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设备时,改变部件3007改变将由图像处理装置执行的工作处理步骤,从而使得外部设备执行能够由外部设备执行的工作处理步骤。 
根据本发明,图像处理装置能够获得打印处理情况和关于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例如,近线修整器、其它MFP等)的信息。因此,即使在开始打印处理之后,根据这些信息片段,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判断是否有必要促使其它设备交替地执行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例如修整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用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判断是否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根据本发明,对于其中已经在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原稿上进行打印的打印作业,可以将原稿的传送目标改变为纸张送出托盘,因此作业交替处理可以从正在处理的打印作业开始,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以任意的定时从图像处理装置到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例如,近线修整器或其它MFP)开始作业分散或作业交替处理时,操作员工作中的操作失误可以通过以下显示进行抑制,即通过显示作业交替/分散处理被执行、显示作为作业交替/分散处理目标的设备的名称、显示用于执行作业交替/分散处理的操作就绪以及显示用于作业交替/分散处理的过程。 
另外,根据本发明,当打印请求所发送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安装的打印后处理设备(连线修整器)中出现任何错误或失败时,通过使得一个或多个连接到网络的打印后处理设备(近线修整器)交替地接受修整操作负担,可以继续打印作业而不用由于错误停止处理,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应当注意,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向系统或设备提供用于存储实现前面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而实现,系统或设备中的计算机(交替地,CPU或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前面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通过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来实现,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另外,前面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通过执行程序代码实现,并且前面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通过由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OS)基于程序代码的指示执行所有或部分实际处理而实现。 
另外,下面的情况也是可以的,即,根据程序代码的指示,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被写入插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卡或提供到连接至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介质中,之后,提供到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的CPU或类似执行所有或部分的实际处理,前面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由该处理实现。 
另外,当用于实现前面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经过网络被分布而存储在例如硬盘驱动器或系统或设备的存储器的存储单元中或存储在例如CD-RW或CD-R的存储介质中时,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可选择地,CPU或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披露的示例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将与最宽的解释一致,从而包括所有的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根据作业传票中描述的工作处理步骤打印绘制数据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作业传票和绘制数据的接收装置;
开始装置,用于基于所述作业传票和所述绘制数据,开始处理;
第一判断装置,用于在所述开始装置开始了所述处理之后,根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状态判断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是否被改变;
第二判断装置,用于在所述开始装置开始了所述处理之后,当所述第一判断装置判断出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所述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时,判断是否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
生成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时,生成用于使得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所述工作处理步骤的作业传票;以及
送出装置,用于将由连线修整器进行了印后处理的打印原稿送出到主托盘,并且在所述生成装置生成用于使得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所述工作处理步骤的作业传票时,将未由所述连线修整器进行所述印后处理的打印原稿送出到堆叠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时间安排信息;以及
所述第一判断装置将所述时间安排信息与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所述处理状态进行比较,当判断出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被延迟时,则判断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所述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外部设备能够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并且具有能够获得由所述生成装置生成的所述作业传票的所述工作处理步骤的印后处理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传输装置,用于传输由所述生成装置生成的所述作业传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送出装置送出所述打印原稿,还送出包括用于标识作业传票的标识信息的记录介质,所述作业传票中描述了在所述打印原稿上执行的印后处理的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时,所述生成装置生成作业传票,以通过使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和所述外部设备对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所述工作处理步骤执行作业分散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二判断装置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印后处理的外部设备时,所述图像处理装置针对每个副本改变所述打印原稿的送出目的地,以使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所述作业分散处理。
8.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根据作业传票中描述的工作处理步骤打印绘制数据,该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作业传票和绘制数据;
开始步骤,基于所述作业传票和所述绘制数据,开始处理;
第一判断步骤,在所述开始步骤开始了所述处理之后,根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状态,判断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是否被改变;
第二判断步骤,在所述开始步骤开始了所述处理之后,当在所述第一判断步骤中判断出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时,判断是否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
生成步骤,当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中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时,生成用于使所述外部设备执行所述工作处理步骤的作业传票;以及
送出步骤,将由连线修整器进行了印后处理的打印原稿送出到主托盘,将未由所述连线修整器进行所述印后处理的打印原稿送出到堆叠托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
所述接收步骤包括接收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时间安排信息;以及
第一判断步骤包括将所述时间安排信息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状态进行比较,当判断出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处理被延迟时,则判断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所述工作处理步骤被改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外部设备能够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通信,并且具有能够获得在所述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作业传票的所述工作处理步骤的印后处理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传输在所述生成步骤中生成的所述作业传票的传输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送出步骤包括送出所述打印原稿以及送出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包括用于标识作业传票的标识信息,在所述作业传票中描述了在所述打印原稿上执行的印后处理的内容。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当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中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至少一个应当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的外部设备时,所述生成步骤包括生成作业传票,所述作业传票用于通过使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和所述外部设备对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工作处理步骤执行作业分散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当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中判断出存在能够执行应当在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中处理的印后处理的外部设备时,所述图像处理装置为每个副本改变所述打印原稿的送出目的地,以使所述外部设备执行作业分散处理。
CN2006100769071A 2005-04-26 2006-04-25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7899A JP4533228B2 (ja) 2005-04-26 2005-04-26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127899/2005 2005-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4918A CN1854918A (zh) 2006-11-01
CN1854918B true CN1854918B (zh) 2012-09-05

Family

ID=3669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690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4918B (zh) 2005-04-26 2006-04-25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68238B2 (zh)
EP (1) EP1717692B1 (zh)
JP (1) JP4533228B2 (zh)
KR (1) KR100776439B1 (zh)
CN (1) CN1854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3235B2 (ja) * 2006-12-04 2012-07-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315167B2 (ja) * 2006-05-17 2009-08-1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80158599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 support system, print support program, and print support method
US20080180745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operational control method
US20080186528A1 (en) * 2007-02-01 200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 statistics reporting
EP2040164B1 (en) * 2007-03-23 2017-06-2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peration control program,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memory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US20080307296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Jose Elwin Simon Maglanqu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rendering of combined document pages
JP2009151672A (ja) 2007-12-21 2009-07-0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159688B2 (en) * 2008-03-05 2012-04-17 Xerox Corporati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ress workflow processing
US8797562B2 (en) * 2008-03-05 2014-08-05 Ricoh Production Print Solutions LLC Page level recovery on print jobs for production printing systems
JP5043745B2 (ja) 2008-05-08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368921B2 (en) * 2008-05-09 2013-02-05 Ricoh Company, Ltd. JDF processing in a printing system
JP5164663B2 (ja) * 2008-05-09 2013-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ジョブ管理装置、印刷ジョブ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848232B2 (en) * 2008-09-29 2014-09-30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performing prepress operations using a shell document
JP5506245B2 (ja) * 2009-05-28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ジョブ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0051952B4 (de) * 2009-12-11 2022-01-20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nalyse Farbauszüge
JP2011165009A (ja) * 2010-02-10 2011-08-25 Canon Inc 印刷ジョブ管理装置及び印刷ジョブ管理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572286A4 (en) * 2010-05-17 2013-10-09 Hewlett Packard Indigo Bv ONLINE FINISHING PRINTING SYSTEM
JP5782725B2 (ja) * 2011-02-03 2015-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JP5333508B2 (ja) * 2011-04-22 2013-11-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ジョブ実行方法およびジョブ実行プログラム
JP5721530B2 (ja) 2011-05-12 2015-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ジョブを制御する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82848B2 (ja) * 2011-06-14 2015-09-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DE102011112076A1 (de) * 2011-09-01 2013-03-0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s Druckproduktes
DE102012103679A1 (de) * 2012-04-26 2013-10-31 Manroland Web Systems Gmbh Produktionsplanungs- und Produktionssteuerungssystem einer Digitaldruckmaschine und mindestens einer der Digitaldruckmaschine nachgelagerten Weiterverarbeitungseinrichtung
US8797604B2 (en) * 2012-08-24 2014-08-05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reating structural documents
CN105579915B (zh) * 2013-06-19 2018-12-18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转移媒介健康区域的排序打印作业
EP3182272A1 (en) * 2015-12-15 2017-06-21 Ricoh Company, Ltd.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JP6880896B2 (ja) * 2017-03-24 2021-06-0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95423B2 (ja) * 2018-06-11 2022-07-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印刷工程管理装置及び印刷工程管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36283A2 (en) * 2000-03-17 2001-09-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Integrated document creation and finishing using standalone finishing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5634A (ja) * 1992-07-17 1994-02-10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H07168482A (ja) * 1993-12-15 1995-07-04 Ricoh Co Ltd 複写管理装置
JP3462925B2 (ja) * 1995-03-09 2003-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複写管理システム
JP3462926B2 (ja) * 1995-03-09 2003-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複写管理システム
JP3639685B2 (ja) 1997-01-31 2005-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00001008A (ja) 1998-06-18 2000-01-07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通信装置
US20020194245A1 (en) * 2001-06-05 2002-12-19 Simpson Shell S. Job ticket service
JP2003022170A (ja) * 2001-07-06 2003-01-24 Canon Inc 分散印刷制御装置、分散印刷システム、分散印刷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3029482A (ja) 2001-07-17 2003-01-29 Canon Inc 画像出力管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排紙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28820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
JP3894303B2 (ja) * 2002-03-29 2007-03-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プリント注文受け付けシステム
JP4819317B2 (ja) * 2003-03-27 201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382073C (zh) * 2003-03-27 2008-04-1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36283A2 (en) * 2000-03-17 2001-09-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Integrated document creation and finishing using standalone finishing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38803A1 (en) 2006-10-26
EP1717692A3 (en) 2010-08-04
CN1854918A (zh) 2006-11-01
KR20060112235A (ko) 2006-10-31
JP2006309319A (ja) 2006-11-09
KR100776439B1 (ko) 2007-11-16
EP1717692B1 (en) 2018-07-04
JP4533228B2 (ja) 2010-09-01
US8068238B2 (en) 2011-11-29
EP1717692A2 (en) 200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491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CN101419537B (zh) 作业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US770160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ces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CN101738897B (zh) 打印系统、打印作业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JP4420456B2 (ja) 画像形成管理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618788B2 (ja) 印刷工程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印刷工程管理装置の工程を管理するための印刷工程管理方法
CN101071364B (zh)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0855669B1 (ko) 화상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24558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打印作业控制方法
CN102016784A (zh)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DE10257428A1 (de) Steuerung von Software über Bündeln
CN102681803A (zh) 打印作业编辑装置、打印作业编辑方法和打印系统
US10261737B1 (en) Print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2007023354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workflow generating method, and workflow generating program
JP47640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5210208B2 (ja) 管理装置及び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27833A (ja) ジョブ割当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02055864A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US8711387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int management program, print management device, pri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int system
JP2007018231A (ja) 情報管理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モジュールを記録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7087042A (ja) 印刷ジョブ管理システム
JP2010049345A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6123414A (ja)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及び仕上げ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2006201939A (ja) 印刷ジョブ結合方法
JP202119701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