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1364B -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1364B
CN101071364B CN2007101020498A CN200710102049A CN101071364B CN 101071364 B CN101071364 B CN 101071364B CN 2007101020498 A CN2007101020498 A CN 2007101020498A CN 200710102049 A CN200710102049 A CN 200710102049A CN 101071364 B CN101071364 B CN 101071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lient computer
processing
merging
end no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20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1364A (zh
Inventor
黑岛真砂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71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1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1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13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the user being informed about print result after a job submi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9Print job monitoring, e.g. job stat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2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y grouping or ganging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75Print workflow management, e.g. defining or changing a workflow, cross publis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6/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dedicated interfaces for computers
    • G06F2206/15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printer interfaces for computers, indexing schema related to group G06F3/12
    • G06F2206/1514Sub-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1Pool of printer devices: self-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e.g. without a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具有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4、5、6、7)的打印系统(3)中,每个处理设备从上游处理设备接收通过合并多个作业获得的合并作业。基于表示接收到的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的作业管理信息,处理设备处理合并作业。然后,处理设备将处理单元对合并作业中每个作业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指定目的地。

Description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打印系统使用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多个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 
背景技术
商业印刷行业接收来自第三方(顾客或客户)的印刷材料(例如杂志、报纸、手册、广告和凹版印刷品)生产请求的订单,生产客户所希望的印刷材料,并将它们交付给客户,从而获得报酬。即使现在,商业印刷行业仍然普遍地使用胶印机(offsetprepress)和印刷机等大规模印刷装置。 
这种商业印刷行业通过各种处理进行操作。这些处理包括:例如,原稿接收、设计和布局、综合布局(通过打印机输出来呈现)、校样(布局校正和颜色校正)、校样印刷、底版准备、印刷、后处理和运送。 
同时,近年来,随着高速、高质量的电子照相打印设备和喷墨打印设备的出现,形成了与上述印刷行业竞争的所谓按需打印市场。以下将按需印刷缩写成POD。 
POD旨在通过将要由打印设备处理的作业划分为多个相对较小的作业,而不使用任何大规模设备或系统,在很短的交货期内进行打印处理。尤其是,该POD通过完全采用数字复印机、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数字图像形成设备代替大规模印刷机和印刷方案,使用数字数据实现数字打印。作为基于POD的行业种类,POD市场已经发展起来。该POD市场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化的管理和控制。
POD系统将多个打印作业合并(组合)为一个打印作业(组作业(gang job)),并将所产生的打印材料分割为对应于各打印作业的打印材料。 
已知在图像形成设备结束打印处理时,将作业结束通知发送到输入了作业的客户计算机(用作主机设备)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第2000-200226号公报)。 
众所周知,利用自动整理设备对从传统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文档薄片进行装订(例如,装钉、打孔、骑马装订或者封面装订)。 
每次在处理的作业结束时,与日本特开第2000-200226号公报的结束通知相关的传统技术均发送作业结束通知。 
假定用户A至C产生组作业的打印作业。在POD系统通过应用传统作业结束通知技术处理组作业时,在完成该组作业的所有处理时,POD系统将结束通知发送到用户A至C操作的客户机。 
换句话说,在处理合并作业的组作业时,与POD系统类似,直到该组作业的所有处理结束,首先提交作为该组作业的一部分的作业的用户都不能接收到任何关于他的作业的结束通知。此外,直到该组作业的所有处理结束,首先提交作业的用户都不能接收到该作业的任何产品(打印材料)。 
这是因为,组作业将多个作业作为一个作业处理,尽管该组作业中的第一作业的打印结束,但是直到该组作业中的最后作业的打印完成,打印都没有结束。即使完成第一作业的打印,在完成整个组作业之前,用户也不能识别第一作业已经完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缺陷,做出了本发明,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打印系统通过多个处理设备产生打印材料,并且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系统,包括作业管理设备以及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以产生最终产品的处理设备。所述作业管理设备包括: 
作业合并装置,用于通过合并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产生合并作业,以及 
所述处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合并作业;以及 
通知装置,用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 
第一产生装置,用于产生通知指示信息,以使该处理设备下游的处理设备将对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以及 
作业传送装置,用于将包含由所述第一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通知指示信息的作业管理信息与所述合并作业一起传送到所述下游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在优选实施例中,基于包含在所述合并作业的作业管理信息中的通知指示信息,所述通知装置传送对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结束通知,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作业管理设备包括: 
第二产生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信息以及用于将对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的通知指示信息,来产生作业管理信息;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将包含所述作业管理信息的所述合并作业输出到在所述处理设备中指定的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打印系统中使用的处理设备,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处理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通过合并来自在所述处理设备之前执行处理的上游处理设备的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所获得的合并作业;以及 
通知装置,用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在优选实施例中,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产生装置,用于产生通知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处理设备下游的处理设备将对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以及 
作业传送装置,用于将包含由所述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通知指示信息的作业管理信息与所述合并作业一起传送到下游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在优选实施例中,基于包含在所述合并作业的作业管理信息中的通知指示信息,所述通知装置将对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基于作业形成图像;或者后处理设备,用于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打印材料执行后处理。 
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作业管理设备,其产生打印系统的作业和表示作业的处理内容的作业管理信息,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作业管理设备包括: 
第一产生装置,用于通过合并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产生合并作业; 
第二产生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信息以及用于将多个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的通知指示信息,来产生作业管理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结束通知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相对应;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将包含所述作业管理信息的所述合并作业输出到在所述处理设备中指定的处理设备, 
其中,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在打印系统中使用的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通过合并来自在所述处理设备之前执行处理的上游处理设备的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所获得的合并作业;以及 
通知步骤,用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作业管理 设备的方法,所述作业管理设备产生打印系统的作业和表示作业的处理内容的作业管理信息,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产生步骤,用于通过合并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产生合并作业; 
第二产生步骤,用于基于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信息以及用于将多个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的通知指示信息,来产生作业管理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结束通知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相对应;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将包含所述作业管理信息的合并作业输出到在所述处理设备中指定的处理设备, 
其中,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整个打印系统的基本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2是示出处理管理部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印前部(Prepress section)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数字打印部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印后部(PostPress section)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通过作业单(job ticket)实现的工作流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POD系统中的作业单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POD系统中的作业单的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POD系统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基于组作业的输出文档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组作业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组作业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JDF结构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另一种JDF结构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组作业的JDF结构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JDF结构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JDF创建方法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JDF创建方法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印后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作为组作业的JDF-G的结构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JDF结构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图30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JDF结构的图; 
图3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处理管理部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3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3是示出处理设备的例子的框图。 
图34是示出作业管理设备的例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些实施例中所设置的组件的相对排列、数字表达式以及数字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另外特别说明。 
在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参考图1~4说明传统POD系统的配置例子。参考这些附图描述的内容涉及一般的POD系统,这种POD系统有时用于下面的实施例中没有描述的其它用途。在该实施例中将说明与这些附图相关的使用例子。 
图1是示出整个打印系统的基本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1示出POD(按需打印)系统的例子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打印系统的基本配置的例子。该打印系统采用例如作为对包括打印处理以及各种印后处理的各种处理(作业)的管理信息(作业管理信息)的JDF数据。 
图1的框图中的打印系统包括通过因特网连接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用户环境(end user environment)1和2以及POD现场环境(POD site environment)3。在终端用户环境1和2中存在 打印预定用户。在终端用户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终端用户环境A和B)下,用户可以使用客户PC请求打印作业,检查作业状态等。 
POD现场环境3通常包括处理管理部4和数字打印部5。在连接到数字打印部5的数字复印机或者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等数字图像形成设备的自动整理设备的功能和能力不足时,POD现场环境3可以进一步添加印后部6。根据用途,POD现场环境3可以进一步添加印前部7。处理管理部4、数字打印部5、印后部6以及印前部7通过网络8互相连接。 
处理管理部4指定POD现场环境中的数字打印部5、印后部6以及印前部7的处理的工作,并且集中具有计算机和各种装置的系统的工作流。处理管理部4从终端用户环境的客户PC接收作业并保存该作业。处理管理部4基于对来自终端用户环境的客户PC的作业指定,将每个处理的工作组成工作流,并且有效安排每个装置或者每个操作者的工作。 
基于从处理管理部4接收到的印前作业工作指示,印前部7使用扫描仪或者MFP等扫描装置扫描从终端用户接收到的纸质文档。印前部7将该纸质文档的数据,作为扫描图像文件输入到印前服务器或者客户PC。此外,印前部7执行各种处理,例如,图像校正、文件合并、页插入/删除、各种页面布局编辑处理以及排版处理(imposition process)。根据需要,印前部7还输出校样,以检查最终产品的布局和色调。 
MFP代表多功能外围设备。 
根据从处理管理部4或者印前部7接收到的打印作业的工作指示,数字打印部5使用扫描与打印装置复制从终端用户接收到的纸质文档。此外,通过打印机驱动器或者热文件夹(hotfolder),数字打印部5向打印装置打印出从客户PC接收到的文 件。接收到的文件例子有从终端用户环境下的客户PC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从扫描装置获得的扫描图像文件以及通过编辑这些文件获得的文档/图像文件。扫描与打印装置的例子为单色MFP和彩色MFP。 
根据从处理管理部4、印前部7或者数字打印部5接收到的印后作业工作指示,印后部6控制折纸机、骑马装订机、封面装订机、裁切机、插页器以及分页器(collator)等后处理设备。此外,印后部6对数字打印部5打印出的材料执行自动整理处理,例如,折纸、骑马装订、封面装订、裁切、插页以及分页。 
处理管理部的系统配置
图2是示出处理管理部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处理管理部4包括:MIS(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20、订单接收服务器21、文件服务器22以及客户PC 23,它们均连接到网络24。 
从接收订单到交付,MIS服务器20对整个系统的工作流进行管理,并且综合管理各种管理信息和销售信息。 
通过使用因特网或者其它适当的通信通道,订单接收服务器21从终端用户环境1或者2中的客户PC接收作业。订单接收服务器21利用接收到的作业的ID号管理接收到的作业。订单接收服务器21将ID号和管理所需的信息传送到MIS服务器20,并且还根据来自MIS服务器20的指示,将它们与例如图像数据的其它信息一起传送到下游处理。 
文件服务器22是文档管理服务器,用于保存从客户PC接收到的作业,以准备终端用户环境1或2中的客户PC再次对相同文档下订单。通常,文件服务器22将图像数据和先前输出使用的作业设置信息(作业单)一起保存。 
例如,使用用于描述作业工作指示的称为JDF的作业单, 处理管理部4中的MIS服务器20、订单接收服务器21、文件服务器22以及客户PC 23交换信息。与印前部7、数字打印部5、印后部6等协作,JDF传输作业,并发出控制命令,以使集中到处理管理部4的所有工作流自动化。 
JDF代表作业定义格式(Job Definition Format)。 印前部的系统配置
图3是示出印前部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印前服务器81使用例如扫描仪80或者MFP 84的扫描装置扫描纸质文档,并接收作为扫描图像文件的数据。印前服务器81对接收到的扫描图像文件执行例如倾斜校正或者黑点去除的图像校正。印前服务器81将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与通过扫描装置扫描的图像文件合并。印前服务器81执行排版处理和各种页面布局编辑处理,例如,页插入/删除,添加页码或者注释,索引页、封面页或者薄衬纸(slip sheet)的插入,以及N张合并打印(N-up printing)或者双复制(double copy)的指定。 
印前部7可以由一个印前服务器81以及客户PC 82和83构成,或仅由客户PC 82和83构成,而没有印前服务器81。 
在接收到的作业是复制作业时,操作者通过例如扫描仪80或者MFP 84的扫描装置扫描纸质文档,然后将该数据作为扫描图像文件输入到印前服务器81或者客户PC 82或83。如果扫描图像倾斜,则通过执行倾斜校正来校正该倾斜。如果扫描图像具有穿孔或者灰尘,则通过执行黑点去除,可以去除该穿孔或者灰尘。 
在接收到的作业是打印作业时,操作者将从终端用户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输入到印前服务器81或者客户PC 82或83。在存在多个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或者多个由扫描装置扫描的图像文件时,将这些文件合并。
例如,在需要进一步编辑接收到的文档/图像文件或者由扫描装置扫描的图像文件时,操作者可以对其进行编辑,同时确认页面布局。例如,操作者可以将另一个文件的一页插入目标文件,或者删除目标文件中的页。 
操作者可以添加页码或者注释(文本或者图像,例如,表示机密信息的水印或者标识),或者指定N张合并打印或双复制(一个打印面上布局多页的打印)。操作者可以插入索引页、封面页或者薄衬纸,或者指定装订、打孔或者Z形折叠等后处理。这样,操作者执行各种页面布局编辑处理和排版处理。 
为了实现直接邮件地址打印或者顾客指定的手册打印等一对一的市场,与印前服务器81或者其它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协作,印前部7打印多份单个文档。与此同时,印前部7还可以建立可以替换地址和相关数据的可变打印系统(variableprinting system),并打印它们。 
在印前和印中处理之前,印刷行业需要进行旨在向广告客户进行展示的、被称为彩色综合布局的输出。最近的彩色综合布局使用通过使用个人计算机创建出版物的DTP或者在印中处理中用于修改或者合成图像的CEPS处理之后、从彩色输出装置输出的数字彩色图像的彩色硬复制。 
DTP代表桌面出版系统(Desk Top Publishing)。CEPS代表彩色电子印前系统(Color Electronic Prepress System)。彩色输出装置包括彩色MFP、彩色打印机以及彩色绘图仪。 
使用彩色MFP等彩色打印机的POD可以提供等同于综合布局的布局检查、简单色调检查以及等同于校样的详细色调检查的校样输出。更具体地说,彩色MFP等彩色打印机(或者单色MFP等单色打印机)可以输出校样。 
如果需要,为了检查最终产品的布局和色调,印前部7可 以将校样输出到MFP。 
该印前部7中的印前服务器81、客户PC 82和83、扫描仪80以及MFP 84通过网络85互相连接。通过经由网络85传输作业并发出控制命令,这些装置对印前部7接收到的作业进行处理。 
数字打印部的系统配置
图4是示出数字打印部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在图4中,打印服务器30、客户PC 31和32、单色MFP 33和34以及彩色MFP 35、36和37连接到网络38。每种装置的数量是任意的。 
打印服务器30具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向/从数字打印部5外部传送/接收信息。打印服务器30接收所提交的作业的图像信息、设置信息等,并在该作业结束后,公告例如数字打印部5外部的状态的信息。另一个作用是管理并控制数字打印部5中的装置。打印服务器30集中从外部输入的作业和数字打印部5中产生的作业。 
打印服务器30可以监视数字打印部5中的所有装置和所有作业的状态。此外,打印服务器30可以控制作业挂起、设置变更、打印恢复、作业复制/移动/删除等。 
客户PC 31和32的作用是编辑输入的应用文件、指定打印以及输入打印就绪文件。客户PC 31和32的作用还有辅助监视并控制打印服务器30内所管理的装置和作业。 
单色MFP 33和34以及彩色MFP 35、36和37是具有例如扫描、打印和复制的各种功能的图像形成设备。彩色MFP和单色MFP在速度、成本等方面不同,而且根据用途选择地应用。彩色MFP 37连接到自动整理器设备(finisher apparatus)。 
印后部的系统配置
图5是示出印后部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印后部6包括:印后服务器40、客户PC 41和42以及以折纸设备43、裁切设备44、骑马装订设备45和封面装订设备46为代表的后处理设备。 
印后服务器40是用于综合管理后处理并基于订单接收服务器21接收到的作业指示、从MIS服务器20输出的作业指示等产生可由印后部6完成的后处理条件的计算机。印后服务器40指定由终端用户请求的后处理(自动整理处理)。印后服务器40通常使用例如JDF作业单与印后部6外部的信息交换装置,基于印后部6的内部命令和状态,与后处理设备交换信息。 
可以将后处理设备粗略地划分为3类,并如下定义。 
1)在线(in-line)自动整理器:具有物理地连接到MFP的纸张通路,可以电子地向/从MFP传送/接收操作指示和状态检查的后处理设备。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自动整理器设备指在线自动整理器设备。 
2)近线(near-line)自动整理器:具有非物理地连接到MFP的纸张通路,请求操作者运送并设置输出材料,并且可以通过例如网络的通信装置电子地传送/接收操作指示和状态检查的后处理设备。 
3)离线(off-line)自动整理器:既没有连接到MFP的纸张通路,也没有连接到MFP的操作指示/状态检查通信装置,请求操作者运送并设置输出材料,手动输入操作,以及可视检查来自设备的状态报告的后处理设备。 
后处理设备执行后处理,以对由例如MFP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的输出文档进行各种薄片处理。后处理包括裁切处理、骑马装订处理、封面装订处理、折纸处理、打孔处理、插页处理以及分页处理。后处理设备将薄片处理成提供给终端用户的装 订形式。 
由印后服务器40管理的近线自动整理器(有时包括离线自动整理器)包括折纸设备43、裁切设备44、骑马装订设备45以及封面装订设备46。此外,存在各种近线自动整理器,例如,装订机、打孔机、插页器以及分页器。例如,通过基于与这些近线自动整理器的预定协议的顺序轮询,印后服务器40掌握装置和作业的状态并管理作业的执行状态。 
该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可由各薄片处理设备执行上述薄片处理的配置,或可由一个薄片处理设备执行多种薄片处理的配置。系统可以由薄片处理设备中的一个构成。 
在POD系统中,印后部6并不始终对所有打印作业进行处理。具有自动整理器设备的彩色MFP 37可以执行后处理。 
传统的商业印刷行业提出使用作业单的商业印刷工作流。将参考图6~8,举例说明POD系统中的传统商业印刷行业中使用的“基于作业单的工作流”和作业单。 
图6是示出通过作业单实现工作流的例子的图。 
在图6中,MIS服务器20是用于管理从接收订单到交付的整个系统的工作流,并综合管理各种管理信息和销售信息的系统。MIS服务器20结合了JDF(作业定义格式)创建应用程序51,用于创建与描述工作流中的工作指示的作业单相对应的JDF数据52。 
打印服务器30接收输入到数字打印部5的作业,并对整个数字打印部5进行管理和控制。打印服务器30包括:JDF分析器53,用于解释JDF数据52;以及PDL控制器54,用于处理例如PDF/PS的各种PDL数据。打印服务器30还包括打印机/自动整理器接口55,用于将自动整理器设备58(自动整理器A)连接到例口MFP的打印机引擎。
基于作业单的工作流如下实现。 
在将接收到的订单作业50输入到MIS服务器20时,操作者使用安装在MIS服务器20内的JDF创建应用程序51创建等同于用于描述工作流中的工作指示的作业单的JDF数据52。 
在打印服务器30接收到所创建的JDF数据52时,打印服务器30的JDF分析器53解释JDF数据52,并对数字打印部5执行作业。例如,JDF数据52指定例如输出纸张大小、单面/双面打印以及N张合并打印的属性。根据JDF数据52的内容,PDL控制器54处理例如由JDF数据52参照的PDF/PS的PDL数据。PDL控制器54使MFP56通过打印机/自动整理器接口55打印。 
通过执行打印,将输出文档57传输到自动整理器设备58。 
如果JDF数据52指定例如封面装订、骑马装订或者裁切的属性,则根据该JDF数据52的内容,打印服务器30使自动整理器设备58通过打印机/自动整理器接口55执行后处理。 
图7是示出POD系统中的作业单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52表示整个JDF数据。印前处理指示61描述例如表示对PDF等内容数据的图像处理和布局的印前处理指示。印中处理指示62描述表示例如如何将在印前处理中创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文档的印中处理指示。印后处理指示63描述表示根据印中处理指示62输出的文档的后处理(例如,封面装订)的印后处理指示。 
附图标记60表示用于将印前处理指示61、印中处理指示62以及印后处理指示63组合为一个处理的组合处理指示。用于管理数字打印的彩色MFP37等的输出通常是响应一个打印作业的输入,在印前、印中以及印后处理执行后的装订结果。 
组合处理指示60用于响应一个数据输入,同时执行印前处理+印中处理+印后处理并仅提供一个输出。组合处理指示60 始终用作对至少支持印前、印中和印后处理中的两种的MFP等数字图像形成设备的指示。 
图8是示出POD系统中的作业单的结构的另一个例子的图。 
以XML格式描述了表示作业单的JDF,并且可以通过节点的分层结构表示该JDF。图8是示出基于JDF装订的例子的分层图。另一方面,图7示出执行处理的类型的JDF结构。 
通过准备封面72、准备主体73并装订它们的各种处理,创建要交付给终端用户的“整本书”71。 
在JDF中,在形成输出材料的过程中创建物理输出材料的处理被称为产品节点,而用于创建产品节点的处理被称为处理节点。此外,作为用于创建产品节点的中间阶段的元素的一组处理节点被称为处理组节点(封面输出74、彩色页输出75、单色页输出76以及整本书的装订处理77)。 
图7的印前处理对应于彩色页RIP处理7a和单色页RIP处理7c。印中处理对应于封面输出处理178、封面压膜(laminating)处理79、彩色页打印处理7b以及单色页打印处理7d。印后处理对应于封面装订处理7e和裁切处理7f。 
将参考图9~15说明传统POD系统中的组作业打印例子。组作业指将多个作业作为一个作业执行的作业(即,由被编组在一起的多个作业构成的作业)。 
图9是示出图1的POD系统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框图。 
在图9中,处理管理部4由MIS服务器20、订单接收服务器21以及文件服务器22构成。数字打印部5由彩色MFP37构成。印后部6由印后服务器40和近线自动整理器146构成。图9中的POD系统没有印前部7。附图标记90表示例如LAN的网络,附图标记91表示例如因特网的通信通道。
在下面的例子中,通过组作业打印用户A、B和C的卡。 
图10示出对于组作业,彩色MFP37的输出的例子。 
附图标记100~104表示彩色MFP37的输出文档。输出文档100由在其上打印了用户A的卡的文档薄片构成。输出文档101包含用户A和B二者的卡。输出文档102由在其上打印了用户B的卡的文档薄片构成。输出文档103包含用户B和C二者的卡。输出文档104由在其上仅打印了用户C的卡的文档薄片构成。 
该例子示出不同用户的相同类型的3个合并作业的组作业。 
附图标记105表示用户A的卡在输出文档上打印的区域。附图标记106表示用户B的卡在输出文档上打印的区域。附图标记107表示用户C的卡在输出文档上打印的区域。 
图11是用于说明图9的POD系统如何处理图10所示组作业的图。 
在该例中,处理来自三个用户A、B和C的作业,因此,将终端用户环境2(用户B)和终端用户环境110(用户C)添加到图9的配置中。 
附图标记111表示作为从用户A传送到POD系统的JDF,并且描述用于创建用户A的卡的工作指示的JDF-A。附图标记112表示从用户A传送的、并记录了表示用户A的卡的图像数据的内容数据(pdf-A)。该JDF-A 111和内容数据(pdf-A)112构成用户A的打印作业。在该例中,内容数据是PDF数据。 
类似地,附图标记113表示作为从用户B传送到POD系统的JDF,并描述创建用户B的卡的工作指示的JDF-B。附图标记114表示从用户B传送的、并记录了表示用户B的卡的图像数据的内容数据。JDF-B 113和内容数据(pdf-B)114构成用户B 的打印作业。 
附图标记115表示作为从用户C传送到POD系统的JDF,并描述用于创建用户C的卡的工作指示的JDF-C。附图标记116表示从用户C传送的、并记录了表示用户C的卡的图像数据的内容数据。该JDF-C 115和内容数据(pdf-C)116构成用户C的打印作业。 
首先,将这3个打印作业传送到订单接收服务器21。然后,将JDF数据从订单接收服务器21传送到MIS服务器20,而将内容数据传送到文件服务器22并保存。 
MIS服务器20将所传送的3个打印作业合并为一个组作业。组作业的JDF是JDF-X1 117。MIS服务器20将JDF-X1117和保存在文件服务器22中的内容数据(pdf-A 112、pdf-B114以及pdf-C 116)传送到数字打印部5的彩色MFP 37。 
根据接收到的JDF-X1 117的指示,彩色MFP 37进行文档打印处理。在所有打印的文档薄片的输出结束后,彩色MFP37将记录了打印文档输出处理结束的JDF-X2 118传送到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操作者将输出文档119从彩色MFP 37运送到近线自动整理器146,并将其放置在近线自动整理器146中。 
在操作者放置了文档并指定开始裁切处理后,根据接收到的JDF-X2 118的指示,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将裁切处理指示传送到近线自动整理器146,执行裁切处理。在裁切处理之后获得的最终产品是用户A的卡11b、用户B的卡11c以及用户C的卡11d。 
在裁切处理结束从而创建所有用户的卡之后,印后服务器40将组作业结束通知11a传送到MIS服务器20,结束组作业处理。
图12示出图11的处理的简单例子。 
在图12中,作业处理从左向右前进,并且作业结束通知从右向左进行。没有示出MIS服务器20、订单接收服务器21以及文件服务器22,但是类似于图11,将它们设置在处理管理部4中。 
类似地还在数字打印部5内设置彩色MFP 37,并且在印后部6中还设置了印后服务器40和近线自动整理器146。以下描述基于图12的POD系统配置图,以说明该数据流。 
图13示出从用户A、B和C传送到POD系统的JDF。图13是用于说明JDF-A 111、JDF-B 113以及JDF-C 115详细结构的图。以XML格式描述JDF,并且每个圈表示XML节点。 
JDF-A 111具有两个节点130和131。节点130是JDF根节点,它记录例如作业创建者和日期的审核(Audit)信息和表示用户A的作业ID信息(“A”)。节点131是用户A的处理指示节点,它记录作为产品意向信息的表示打印中的布局的布局意向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该作业使用的pdf名称和位置的内容信息(“pdf-A”)。 
类似地,JDF-B 113具有两个节点132和133。节点132是JDF根节点,它记录例如作业创建者和日期的审核信息以及表示用户B的作业ID信息(“B”)。节点133是用户B的处理指示节点,它记录作为产品意向信息的表示打印中的布局的布局意向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该作业使用的pdf名称和位置的内容信息(“pdf-B”)。 
该JDF-C115具有两个节点134和135。节点134是JDF根节点,它记录例如作业创建者和日期的审核信息以及用于表示用户C的作业ID信息(“C”)。节点135是用户C的处理指示节点,它记录作为产品意向信息的表示打印中的布局的布局意 向信息以及用于表示该作业使用的pdf名称和位置的内容信息(“pdf-C”)。 
图14是用于说明作为从MIS服务器20传送到彩色MFP 37的JDF的JDF-X1 117的结构的图。 
通过合并JDF-A 111、JDF-B 113以及JDF-C 115,MIS服务器20产生JDF-X1 117,作为组作业。 
如图14所示,JDF-X1 117具有9个节点。节点140是JDF根节点,其记录审核信息和用于表示组作业X的作业ID信息(“X”)。节点141是意向信息根节点,其下直接记录了作为该组作业的原始作业的JDF-A、JDF-B和JDF-C的信息。 
节点142是组作业处理指示节点,它是用于描述一次执行多个处理的指示的组合处理节点。节点142描述印前指示、印中指示以及印后指示。节点142还描述用于表示使用的pdf文件名和位置的内容信息(pdf-A、pdf-B和pdf-C)。 
图15是用于说明作为从彩色MFP 37传送到印后服务器40的JDF的JDF-X2 118的结构的图。 
JDF-X2 118的结构和指示内容与JDF-X1 117的结构和指示内容基本相同。然而,在由彩色MFP 37结束的处理的指示中,JDF-X2 118描述了“已执行”标记。在该例中,在作为组作业处理指示节点的节点142下的印前指示和印中指示中描述了标记“已执行”。因为不执行其处理,因此在印后指示中没有描述标记。在后续的处理中,不执行具有标记“已执行”的处理。 
在组作业的所有处理结束后,用户A、B和C中的每一个接收到结束通知。 
已经描述了POD系统中的组作业的基本处理序列。 
因为即使完成了组作业中作业的某些处理,除非组作业的 所有处理结束,也没有将结束通知发送到作业产生侧,因此传统的组作业处理序列可能降低处理效率。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将描述一种在给定用户的作业处理结束时,通过判断组作业与原始作业的内容的关系,将结束通知(作业状态信息)发送到该用户的配置。 
此外,本发明将描述一种在给定用户的作业处理结束时,在所有组作业处理结束之前,仅将该作业传输到下一个处理,以将该用户的产品交给该用户的配置。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9、10、12~14以及16~22,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基本配置的例子中已经使用的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POD系统配置的例子的框图。在基本配置的例子中已经使用的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组作业从彩色MFP 37的输出的例子的图。 
在基本配置的例子中已经使用的图12是示出本发明与图9的框图的POD系统的配置相同的配置的框图。图12的数据流JDF-A、pdf-A、JDF-X1等与基本配置相关,将在第一实施例中再一次对其进行说明。 
在基本配置的例子中已经使用的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从用户A、B和C传送到POD系统的JDF的图。在基本配置的例子中已经使用的图14是用于说明作为从MIS服务器20传送到彩色MFP 37的JDF的JDF-X1的结构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JDF-A 111、JDF-B 113、JDF-C 115、JDF-X1 117、pdf-A 112、pdf-B 114以及pdf-C 116与在传统技术中描述 的相同。JDF-X1 117是由MIS服务器20产生的组作业。JDF-Y 160由数字打印部5中的彩色MFP 37创建。JDF-Y 160描述在组作业中每个作业的用户的印后处理结束时,将结束通知发送给彩色MFP 37的工作过程。稍后说明产生JDF-Y 160的方法。 
附图标记119表示来自彩色MFP 37的组作业的输出材料。输出材料119与在传统技术中描述的输出材料相同。附图标记11b、11c和11d表示与在传统技术中描述的卡相同的卡。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附图标记11b表示作为用户A的产品的卡,附图标记11c表示作为用户B的产品的卡,附图标记11d表示作为用户C的产品的卡。 
附图标记161表示在作为用户A的产品的卡11b的创建结束时,从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传送到彩色MFP 37的结束通知A1。根据JDF-Y 160的指示,发送该通知。 
类似地,附图标记163表示在作为用户B的产品的卡11c的创建结束时,从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传送到彩色MFP 37的结束通知B1。附图标记165表示在作为用户C的产品的卡11d的创建结束时,从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传送到彩色MFP 37的结束通知C1。 
结束通知A2 162是在接收到结束通知A1 161时,从彩色MFP 37发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的用户A作业处理结束通知。类似地,结束通知B2 164是在接收到结束通知B1163时,从彩色MFP 37发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的用户B作业处理结束通知。结束通知C2 166是在接收到结束通知C1 165时,从彩色MFP 37发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的用户C作业处理结束通知。 
图17是用于说明图16的数据流的处理顺序的图。在图17 中,(1)至(12)表示处理顺序,而且处理以升序编号顺序进行。 
(1)表示接收作业。数字打印部5从MIS服务器20接收用户A、B和C的合并作业的组作业(JDF-X1 117)。 
(2)表示创建JDF-Y 160。根据组作业(JDF-X1 117),数字打印部5创建JDF-Y 160。JDF-Y 160描述用于进行用户A的裁切处理并将裁切处理的结束返回该装置的指示、用于进行用户B的裁切处理并将裁切处理的结束返回该装置的指示、以及用于进行用户C的裁切处理并将裁切处理的结束返回该装置的指示。稍后将说明JDF-Y 160的结构和创建方法。 
(3)表示文档输出。数字打印部5执行组作业(JDF-X1 117)的印前和印中处理。 
(4)表示将组作业传送到近线自动整理器。将组作业(JDF-Y 160)传送到近线自动整理器。 
(5)表示在近线自动整理器中放置输出文档。操作者将从装置输出的文档放置到近线自动整理器中。 
(6)表示执行裁切处理。操作者通过近线自动整理器执行裁切处理。 
(7)表示传送结束通知。在用户A的裁切处理结束时,根据JDF-Y 160的指示,印后部6将用户A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数字打印部5。 
(8)表示传送结束通知。数字打印部5将用户A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 
(9)表示传送结束通知。在用户B的裁切处理结束时,根据JDF-Y 160的指示,印后部6将用户B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数字打印部5。 
(10)表示传送结束通知。数字打印部5将用户B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
(11)表示传送结束通知。在用户C的裁切处理结束时,根据JDF-Y 160的指示,印后部6将用户C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数字打印部5。 
(12)表示传送结束通知。数字打印部5将用户C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 
图18是用于说明JDF-Y 160的结构的图。 
基于JDF-X1 117,彩色MFP 37产生JDF-Y 160。 
节点130~135和140与图14中的节点相同。附图标记180表示类似于图14的节点142的组作业处理指示节点。节点180描述印前指示、印中指示、印后指示以及表示pdf-A、pdf-B和pdf-C的内容信息。印后指示标记有表示不需要进行印后处理(已经执行了该处理)的“已执行”。除了仅对用于表示是否执行印后处理的印后指示添加无需处理的标记之外,节点180是节点142的直接复制。 
彩色MFP 37新创建后续节点181~184。 
节点181是用于将节点182~184分组的处理组节点。 
节点182是用户A处理指示节点,并且它描述了印后指示、结束通知指示以及用于表示用户A的作业ID(“A”)。节点182记录作为仅用于创建用户A的卡的裁切指示的印后指示,以及在印后处理结束时,用于将结束通知发送到彩色MFP 37的结束通知指示。节点182进一步记录用于表示添加到结束通知的作业类型的作业ID。根据这些指示,印后部6进行裁切处理和结束通知处理。稍后将说明创建印后指示的方法。 
类似地,节点183是用户B处理指示节点,并且它描述了印后指示、结束通知指示以及用于表示用户B的作业ID(“B”)。节点184是用户C处理指示节点,并且它描述了印后指示、结束通知指示以及用于表示用户C的作业ID(“C”)。
JDF-X1 117和JDF-Y 160具有如下差别:JDF-Y 160将JDF-X1 117中描述的印后指示变更为“已执行”,新创建作为处理组节点的节点181(5),并且在节点181之下创建了以下3个节点182至184。 
第一节点是包含印后(裁切处理)指示以及用户A的结束通知指示的节点182(A3)。第二节点是包含印后(裁切处理)指示以及用户B的结束通知指示的节点183(B3)。第三节点是包含印后(裁切处理)指示以及用户C的结束通知指示的节点184(C3)。其余的结构与JDF-X1 117的结构相同。 
通过邮件地址或者设备的IP地址等地址信息给出结束通知指示的目的地。通过邮件或者消息对话发送该通知。 
将参考图19和20说明通过彩色MFP 37创建每个用户的裁切处理指示(印后指示)的方法。 
图19是示出从MIS服务器20接收到的JDF-X1 117提取原始作业(在组合为组作业之前)的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的方法的图。 
节点142描述包括从MIS服务器20到彩色MFP 37的排版指示(关于内容布局的指示)的印前指示和印中指示。此外,节点142还描述印后指示(裁切方法、包装方法等)和内容信息(使用的内容名称和内容的位置)。 
在记录原始作业的JDF的节点141的下面可以获取多条内容信息190~192,每条内容信息表示作业的用户以及所使用的内容(在第一实施例中为PDF)。多条内容信息190~192使得可以判断创建了其产品的用户。 
图20是示出从MIS服务器20接收到的JDF-X1 117中提取内容信息和表示内容的页面、位置以及布局的关系信息的方法的图。
附图标记200表示代表组作业处理指示节点142的节点。附图标记201表示印前处理指示,附图标记202表示印中处理指示,附图标记203表示印后处理指示。 
附图标记205~207表示代表各内容的多条布局信息,每条布局信息表示内容的每页以及内容布局和输出的页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附图标记209表示用于代表输出文档薄片的页码的页面信息,附图标记20a表示用于代表页面布局的位置的位置信息,附图标记20b表示用于代表在一页内容上使用的对象的内容信息。页面信息209、位置信息20a以及内容信息20b构成一个记录。布局信息205保持内容页的数量作为指示信息的记录。 
类似地,附图标记20c表示用于代表输出文档薄片的页码的页面信息,附图标记20d表示用于代表页面布局的位置的位置信息,附图标记20e表示用于代表在一页内容上使用的对象的内容信息。附图标记20f表示用于代表输出文档薄片的页码的页面信息,附图标记20g表示用于代表页面布局的位置的位置信息,附图标记20h表示用于代表在一页内容上使用的对象的内容信息。 
附图标记208表示记录多条内容信息的内容信息记录字段(内容列表)。在内容信息记录字段208中,20i表示pdf-A的文件名和位置,20j表示pdf-B的文件名和位置,20k表示pdf-C的文件名和位置。 
将多条内容信息20b、20e和20h作为信息记录在内容信息记录字段208中。由于可以识别给定内容在输出文档薄片上的布局位置,所以通过从JDF-X1 117的布局信息中提取每个用户的内容位置信息,可以创建JDF-Y 160中每个用户的裁切指示。
将参考图21和22的流程图说明数字打印部5和印后部6的处理。 
将参考图21和17说明数字打印部5的处理。 
图2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数字打印部5从MIS服务器20接收作业。步骤S1对应于图17的(1)。在步骤S2,基于JDF-X1 117,彩色MFP37创建JDF-Y 160。步骤S2对应于图17的(2)。 
在步骤S3,根据在步骤S2创建的JDF-Y 160的工作过程,彩色MFP 37输出文档。步骤S3对应于图17的(3),并且获得如图10所示的输出文档。在步骤S4,彩色MFP 37将作为组作业的JDF-Y 160传送到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步骤S4对应于图17的(4)。 
在步骤S5,彩色MFP 37判断它是否从印后服务器40接收到结束通知。如果彩色MFP 37未接收到任何结束通知(在步骤S5为“否”),则该处理等待,直到彩色MFP 37接收到结束通知。如果彩色MFP 37已经接收到结束通知(在步骤S5为“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6。步骤S5对应于图17中的(7)、(9)和(11)。 
在步骤S6,根据接收到的结束通知,彩色MFP 37将结束通知传送到MIS服务器20。 
在步骤S7,彩色MFP 37判断组作业的所有处理是否已经结束。如果组作业的所有处理还没有结束(在步骤S7为“否”),则该处理返回步骤S5。如果组作业的所有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7为“是”),则结束处理。 
将参考图22和17说明印后部6的处理。 
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由印后部执行 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1,印后部6判断它是否已经从彩色MFP 37接收到组作业。如果印后部6未接收到任何组作业(在步骤S21为“否”),则该处理等待,直到印后部6接收到组作业。如果印后部6已经接收到组作业(在步骤S21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22。 
在步骤S22,印后部6检测到操作者拾取在彩色MFP37的输出盘上排出的输出文档,并将它放置在近线自动整理器中。步骤S22对应于图17的(5)。在步骤S23,根据JDF-Y 160的指示,印后部6执行裁切处理。步骤S23对应于图17的(6)。 
在步骤S24,印后部6判断对于给定用户该裁切处理是否已经结束。如果裁切处理没有结束(在步骤S24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23。如果裁切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24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25。 
在步骤S25,印后部6将表示给定用户的裁切处理结束的结束通知传送到彩色MFP 37。步骤S25对应于图17的(7)、(9)和(11)。 
在步骤S26,印后部6判断对于所有用户裁切处理是否已经结束。如果裁切处理没有结束(在步骤S26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23。如果裁切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26为“是”),则结束处理。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顺序执行所有处理。然而,印后部6的处理和彩色MFP 37的处理可以并行进行。例如,在图17中,彩色MFP 37将用户A的结束通知A2发送到MIS服务器20,然后近线自动整理器执行下一个裁切处理,以发送结束通知B1。作为替代,例如,紧接在传送了结束通知A1之后,近线自动整理器可以开始下一个裁切处理。
第一实施例描述了作为用于表示工作过程的数据的JDF和作为内容的PDF,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格式的数据。PDF和JDF数据格式对于公众是公开的,其意义、解释方法以及产生方法众所周知,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第一实施例中,MIS服务器20创建组作业,但是也可以由处理管理部的其它装置(例如,订单接收服务器)或者数字打印部5的其它装置(例如,彩色MFP 37)创建组作业。 
在第一实施例中,将来自印后部6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数字打印部5,但是也可以将其传送到处理管理部4。 
作为印后部6的处理,第一实施例仅描述了裁切处理。然而,印后部6的处理可以包括裁切处理和用于包装每个用户的卡的包装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实施例中裁切处理之后的处理不是发送结束通知的处理,而是将作业传输到用于下一个处理的包装单元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执行合并作业的组作业期间,第一实施例可以将处理结束通知发送到每个作业产生用户,因此可以缩短每个用户的处理等待时间。 
即使在将作业变更为组作业之后,也可以将该作业传输到每个用户的下一个处理,以缩短每个用户的总工作处理时间。 
第二实施例
将参考图23~26说明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彩色MFP 37创建组作业,印后部6将结束通知传送到处理管理部4。 
图2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分别构成用户A、B和C的作业的JDF-A 111和pdf-A 112、JDF-B 113和pdf-B 114以及JDF-C 115和pdf-C 116被传送到数字打印部5的彩色MFP 37。 
根据接收到的3个用户的作业,彩色MFP 37创建作为组作业的JDF-G 230,并将该JDF-G 230与输出处理之后的输出文档119一起传送到印后部6。稍后将描述JDF-G 230的详细内容。每次在每个用户的裁切处理结束时,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将作业A结束通知231、作业B结束通知232以及作业C结束通知233传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 
图2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作为组作业的JDF-G的结构的图。 
第二实施例没有记录图13所示的原始作业信息。 
附图标记240表示整个JDF-G。附图标记241表示用于执行一次印前和印后处理的组合处理指示。附图标记245表示组作业的印前处理指示。附图标记246表示组作业的印中处理指示。 
附图标记242表示用于描述产生用户A产品和通知处理的用户A指示字段。附图标记247表示用于产生用户A产品的印后处理指示。附图标记248表示用户A的处理结束通知指示。 
类似地,附图标记243表示用于描述产生用户B产品和通知处理的用户B指示字段。附图标记249表示用于产生用户B产品的印后处理指示。附图标记24a表示用户B的处理结束通知指示。 
附图标记244表示用于描述产生用户C产品和通知处理的用户C指示字段。附图标记24b表示用于产生用户C产品的印后处理指示。附图标记24c表示用户C的处理结束通知指示。 
在第二实施例中,操作者根据作为原始作业指示的JDF-A、JDF-B和JDF-C,产生印前处理指示245,以指定在作为组作业的JDF-G中使用的内容和内容的布局。然而,通过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根据印前处理指示245,产生印后处理指示247、249和24b。 
图25是用于说明作为XML节点分层结构的JDF-G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241~244对应于图24中相同附图标记的构成要素。用户A处理指示节点242记录表示用户A的作业的作业ID(“A”)。用户B处理指示节点243记录表示用户B的作业的作业ID(“B”)。用户C处理指示节点244记录表示用户C的作业的作业ID(“C”)。 
将参考图26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打印部5的处理。 
图2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0,数字打印部5从MIS服务器20接收作业。彩色MFP 37从MIS服务器20接收用户A的作业(JDF-A),并且将接收到的作业排列在组作业队列中。 
在步骤S31,根据预先在系统中登记的作业数量或作业大小等判断判据,彩色MFP 37判断是否产生组作业。如果彩色MFP 37判断为不产生组作业,则处理返回步骤S30,以接收下一个作业。在第二实施例中,彩色MFP 37从MIS服务器20接收下一个作业(用户B的JDF-B和用户C的JDF-C)。 
如果彩色MFP 37判断为产生组作业(在步骤S31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32,以获取排列在组作业队列中的作业。在步骤S33,根据排列在组作业队列中的作业,彩色MFP 37产生组作业。在第二实施例中,彩色MFP 37将接收到的作业JDF-A、JDF-B和JDF-C合并为组作业(JDF-G)。该组作业记录在每个用户的作业的印后处理结束时将结束通知发送到MIS服务器20的指示。
在步骤S34,根据JDF-G的工作过程,彩色MFP 37执行印前处理,以产生输出文档的光栅(raster)数据。在步骤S35,彩色MFP 37使用在印前处理中产生的光栅图像数据,执行印中处理。 
在步骤S36,彩色MFP 37判断对于所有作业印中处理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印中处理没有结束(在步骤S36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35,以继续印中处理。如果印中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36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37,以将组作业JDF-G传送到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然后,结束数字打印部5的处理。 
除了印后部6将每个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MIS服务器20外,印后部6的后续处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几乎相同。这是因为,JDF-G描述了MIS服务器20是通知目的地。 
如上所述,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效果外,第二实施例还可以根据用途自适应地指定组作业中的处理通知目的地。可以将作业处理结束通知传送到希望的目的地。 
第三实施例
将参考图27和28描述第三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彩色MFP 37仅在所有作业的印中处理结束时,将组作业传送到印后部6一次。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用户,分割从彩色MFP 37传送到印后部6的作业。 
图2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的图。 
直到数字打印部5中的彩色MFP 37创建作为组作业的JDF-G 230之前,第三实施例中的处理序列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序列相同。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用户,彩色MFP 37将作业传送到印后部6。在第三实施例中,彩色MFP 37将作业 传送到印后部6三次。 
在用户A的文档输出结束时,传送JDF-A2 270。JDF-A2 270描述用户A的裁切处理和结束通知处理指示。JDF-A2270描述与图25中的用户A处理指示节点242的指示相同的指示。此时,获得输出文档273。输出文档273对应于图10中的第一至第L个输出文档薄片。 
在用户B的文档输出结束时,传送JDF-B2 271。JDF-B2 271描述用户B的裁切处理和结束通知处理指示。JDF-B2271描述与图25中的用户B处理指示节点243的指示相同的指示。此时,获得输出文档274。输出文档274对应于图10中的第(L+1)至第M个输出文档薄片。 
在用户C的文档输出结束时,传送JDF-C2 272。JDF-C2 272描述用户C的裁切处理和结束通知处理指示。JDF-C2272描述与图25中的用户C处理指示节点244的指示相同的指示。此时,获得输出文档275。输出文档275对应于图10中的第(M+1)至第N个输出文档薄片。 
将参考图28,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字打印部5的处理。 
图2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步骤S40~S44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26中的步骤S30~S34相同,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45,彩色MFP 37根据所创建的JDF-G的工作过程,执行印中处理。在步骤S46,彩色MF P37判断给定用户的印中处理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印中处理没有结束(在步骤S46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45,以继续印中处理。 
如果印中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46为“是”),则在步骤S47,彩色MFP 37产生与该输出结束的用户相对应的JDF,作 为对印后部6的工作指示。在第三实施例中,传送用于描述与图27的JDF-G 230中的输出结束的用户相对应的印后处理和通知处理的节点,作为对印后部6的指示。更具体地说,在用户A的印中处理结束时,彩色MFP 37仅创建图25中的节点242,作为对印后部6的工作指示。在用户B的印中处理结束时,彩色MFP 37仅创建图25中的节点243,作为对印后部6的工作指示。在用户C的印中处理结束时,彩色MFP 37仅创建图25中的节点244,作为对印后部6的工作指示。 
在步骤S48,彩色MFP 37将在步骤S47所创建的JDF传送到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 
在步骤S49,彩色MFP 37判断所有用户的印中处理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印中处理没有结束(在步骤S49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45,以继续印中处理。如果印中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49为“是”),则结束该处理。 
印后部6的后续处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几乎相同。对于各用户,在近线自动整理器中,操作者重复放置排出到彩色MFP 37的输出盘上的输出文档。在第三实施例中,3个用户A、B和C的作业形成组作业,因此,如图27所示,操作者3次放置输出文档。 
如上所述,在作业的印中处理时,第三实施例可以将一个用户的作业转移到印后处理,同时可以对下一个作业执行印中处理。第三实施例可以更有效执行处理。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在印后部6结束组作业中每个用户的印后处理时,将结束通知发送到数字打印部5的彩色MFP37。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彩色MFP 37结束印前和印中处理时,即,在文档的输出(打印)完成时,根据用 途,在执行印后处理之前,彩色MFP 37可以将通知发送到处理管理部4。 
现在描述第四实施例的配置。 
图2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作业处理序列和处理顺序的图。在图29中,省略对与图16和17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描述。 
在图29中,JDF-Z 117a是由MIS服务器20产生的组作业。JDF-Z 117a描述了在组作业中每个用户的印前和印中处理结束时,通知MIS服务器20处理结束的工作过程。根据第一实施例中用于产生JDF-Y 160的方法,可以产生JDF-Z117a。即,根据系统中的每个装置处理的内容,处理JDF的描述内容。 
结束通知A2 162a是在用户A的作业的文档的输出结束时,从彩色MFP 37发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的用户A作业处理结束通知。类似地,结束通知B2 164a是在用户B的作业的文档的输出结束时,从彩色MFP 37发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的用户B作业处理结束通知。结束通知C2 166a是在用户C的作业的文档的输出结束时,从彩色MFP 37发送到处理管理部4的MIS服务器20的用户C作业处理结束通知。 
图29中的数据流的处理顺序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17中的数据流的处理顺序不同。 
(1)表示接收作业。数字打印部5从MIS服务器20接收用户A、B和C的合并作业的组作业(JDF-Z 117a)。 
(2)表示创建JDF-Y 160。数字打印部5根据组作业(JDF-Z 117a)创建该JDF-Y 160。JDF-Y 160描述用于进行用户A的裁切处理并将裁切处理的结束返回装置的指示,用于进行用户B的裁切处理并将裁切处理的结束返回装置的指示,以 及用于进行用户C的裁切处理并将裁切处理的结束返回装置的指示。 
(3)表示文档输出。数字打印部5执行组作业(JDF-Z 117a)的印前和印中处理。 
(4)表示传送结束通知。在用户A的作业处理(打印)结束时,数字打印部5根据JDF-Z 117a的指示,将用户A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MIS服务器20。 
(5)表示传送结束通知。在用户B的作业处理(打印)结束时,数字打印部5根据JDF-Z 117a的指示,将用户B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MIS服务器20。 
(6)表示传送结束通知。在用户C的作业处理(打印)结束时,数字打印部5根据JDF-Z 117a的指示,将用户C作业结束通知传送到MIS服务器20。 
处理(7)~(12)对应于图17中的(4)~(6)、(7)、(9)和(11),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用途,可以采用将结束通知从印后部6发送到数字打印部5的配置。特别是,在不需要从印后部6到数字打印部5的结束通知时,代替JDF-Y 160,产生传统配置中的图12的JDF-X2 118就可以了。 
图30是用于说明JDF-Z 117a的结构的图。 
MIS服务器20产生JDF-Z1 17a。因此在图30中省略对与图14和19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的描述。 
MIS服务器20新创建节点191~194。 
节点191是用于将节点192~194编组的处理组节点。 
节点192是用户A处理指示节点,并且其描述了印前指示、印中指示、印后指示、结束通知指示以及表示用户A的作业ID(“A”)。节点192记录了作为仅打印用户A的卡的处理指示 的印前和印中指示,以及作为仅创建用户A的卡的裁切指示的印后指示。此外,节点192记录在印前和印中处理结束时,将结束通知发送到MIS服务器20的结束通知指示。节点192进一步记录用于表示添加到结束通知上的作业的类型的作业ID。根据这些指示,数字打印部5进行打印处理和结束通知处理。 
类似地,节点193是用户B处理指示节点,并且其描述了印前指示、印中指示、印后指示、结束通知指示以及用于表示用户B的作业ID(“B”)。节点194是用户C处理指示节点,并且其描述了印前指示、印中指示、印后指示、结束通知指示以及用于表示用户C的作业ID(“C”)。 
将参考图31和32的流程图说明处理管理部4和数字打印部5的处理。 
将参考图31和29描述处理管理部4的处理。 
图3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处理管理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1,MIS服务器20从订单接收服务器21接收要被合并为组作业的作业。在步骤S312,基于接收到的作业,MIS服务器20创建JDF-Z 117a。在步骤S313,MIS服务器20将作为组作业的JDF-X1 117a传送到数字打印部5的彩色MFP37。 
在步骤S314,MIS服务器20判断其是否从彩色MFP 37接收到结束通知。如果MIS服务器20没有接收到任何结束通知(在步骤S314为“否”),则处理等待,直到MIS服务器20接收到结束通知。如果MIS服务器20已经接收到结束通知(在步骤S314为“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6。该处理对应于图29中的(4)~(6)。 
将参考图32和29描述数字打印部5的处理。
图3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数字打印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21,彩色MFP 37判断其是否从MIS服务器20接收到组作业。如果彩色MFP 37没有接收到任何组作业(在步骤S321为“否”),则处理等待,直到彩色MFP 37接收到组作业。如果彩色MFP 37已经接收到组作业(在步骤S321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322。 
在步骤S322,基于JDF-Z 117a,彩色MFP 37创建JDF-Y 160。这对应于图29中的(2)。此外,根据JDF-Z 117a的工作过程,彩色MFP 37输出文档。这对应于图29中的(3)。 
在步骤S323,彩色MFP 37判断其是否已经结束给定用户的打印处理(文档输出)。如果打印处理没有结束(在步骤S323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322。如果打印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323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324。 
在步骤S324,彩色MFP 37将表示给定用户的打印处理结束的结束通知传送到MIS服务器20。步骤S324对应于图29中的(4)~(6)。 
在步骤S325,彩色MFP 37判断是否已经结束所有用户的打印处理。如果打印处理没有结束(在步骤S325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S322。如果打印处理已经结束(在步骤S325为“是”),则结束该处理。 
此后,彩色MFP 37将作为组作业的JDF-Y 160传送到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作为选择,彩色MFP 37可以与步骤S322的处理并行将JDF-Y 160传送到印后部6的印后服务器40。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29所示,顺序执行所有处理。然而,可以并行进行印后部6的处理和彩色MFP 37的处理。
在第四实施例中,由MIS服务器20创建组作业,但是也可以由处理管理部的其它装置(例如,订单接收服务器)或者数字打印部5的其它装置(例如,彩色MFP 37)创建组作业。 
如上所述,在合并作业的组作业期间,第四实施例可以将处理结束通知发送到每个作业产生用户,并且可以缩短每个用户的处理等待时间。 
即使在将作业变更为组作业后,也可以将作业传输到每个用户的下一个处理,以缩短每个用户的总工作处理时间。 
第五实施例
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仅是例子,根据用途,可以实现作为这些实施例的任意组合的实施例。 
如下概括本发明的特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系统,其通过顺序传输从上游设备到下游设备的设备的处理结果,获得最终打印材料(最终产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具有:多个处理设备,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以及作业管理设备,用于产生表示每个处理设备的处理内容的作业管理信息。 
本发明的特征是将下游设备的处理的结束通知发送到指定目的地。更具体地说,至少将结束通知发送到一个上游设备。作为选择,至少将结束通知发送到一个下游设备。 
作为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的配置例子,在该上游设备是实施例中的处理管理部4时,下游设备是数字打印部5或者印后部。在上游设备是数字打印部5时,下游设备是印后部6。 
在由处理管理部4、印前部7、数字打印部5以及印后部6配置的打印系统中,根据结束通知配置,处理管理部4、印前部7以及数字打印部5可以是上游设备。相反,印前部7、数字打印部5和印后部6也可以是下游设备。
在打印系统包括处理管理部4、印前部7、数字打印部5以及印后部6之外的处理部时,包括该处理部分的构成要素可以用作它们之间的上游或者下游设备。 
在某些情况下,处理管理部4、印前部7、数字打印部5以及印后部6中的构成要素用作上游或者下游设备。 
注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单个装置的设备,或由多个装置构成的系统。 
此外,通过将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直接或者间接地提供到系统或者设备,通过该系统或者设备中的计算机读取所提供的程序代码,然后执行该程序代码,可以实现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系统或者设备具有程序的功能即可,实现方式不需要依赖于程序。 
因此,由于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所以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也实现本发明。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覆盖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系统或者设备具有程序的功能即可,可以以任意的形式,例如目标代码、解释器执行的程序或者提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数据,来执行该程序。 
图33是示出处理设备3301的例子的框图。接收单元3302接收通过合并来自在所述处理设备之前执行处理的上游处理设备的作业获得的合并作业。基于表示由接收单元3302接收到的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的作业管理信息,处理单元3303处理该合并作业。通知单元3304将处理单元3303对合并作业中每个作业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指定目的地。 
图34是示出作业管理设备3401的例子的框图。第一产生单元3402通过合并作业产生合并作业。基于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信息以及用于将合并作业中每个作业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 指定目的地的通知指示信息,第二产生单元3403产生作业管理信息。输出单元3404将包含作业管理信息的合并作业输出到处理设备中指定的处理设备。 
可以用于提供程序的存储介质的例子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以及DVD(DVD-ROM和DVD-R)。 
关于提供程序的方法,可以使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将客户计算机连接到因特网上的网站,并可以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者程序的自动安装压缩文件下载到例如硬盘的记录介质上。此外,通过将构成该程序的程序代码分割为多个文件,并从不同网站下载文件,可以提供本发明的程序。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覆盖用于将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功能的程序文件下载到多个用户的WWW(万维网)服务器。 
还可以对本发明的程序进行加密,并将其存储在例如CD-ROM的存储介质中,将该存储介质分发给用户,允许满足特定要求的用户通过因特网从网站下载解密的密钥信息,并允许这些用户使用该密钥信息对加密程序进行解密,从而将程序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上。 
除了通过由计算机执行读取的程序来实现根据该实施例的上述功能的情况,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等可以进行全部或者部分实际处理,从而可以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写入插入该计算机的功能扩充板或者设置在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充单元上的存储器时,安装在功能扩充板或者功能扩充单元上的CPU等进行全部或者部分实际处理,从而通过该处理,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从而包括全部这种变形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打印系统(3),包括作业管理设备(3401)以及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以产生最终产品的处理设备(3301、5、6、7),
所述作业管理设备包括:
作业合并装置(3402),用于通过合并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产生合并作业,以及
所述处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接收装置(3302),用于接收所述合并作业;以及
通知装置(3304),用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161)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163)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包括:
第一产生装置,用于产生通知指示信息,以使该处理设备下游的处理设备将对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以及
作业传送装置,用于将包含由所述第一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通知指示信息的作业管理信息与所述合并作业一起传送到所述下游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包含在所述合并作业的作业管理信息中的通知指示信息,所述通知装置传送对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结束通知,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管理设备包括:
第二产生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信息以及用于将对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的通知指示信息,来产生作业管理信息;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将包含所述作业管理信息的所述合并作业输出到在所述处理设备中指定的处理设备。
5.一种在打印系统中使用的处理设备,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处理设备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通过合并来自在所述处理设备之前执行处理的上游处理设备的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所获得的合并作业;以及
通知装置,用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到的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 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产生装置,用于产生通知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处理设备下游的处理设备将对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以及
作业传送装置,用于将包含由所述产生装置产生的所述通知指示信息的作业管理信息与所述合并作业一起传送到下游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基于包含在所述合并作业的作业管理信息中的通知指示信息,所述通知装置将对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其中所述作业管理信息表示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设备,用于基于作业形成图像;或者后处理设备,用于对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打印材料执行后处理。
9.一种作业管理设备,其产生打印系统的作业和表示作业的处理内容的作业管理信息,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作业管理设备包括:
第一产生装置,用于通过合并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产生合并作业;
第二产生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信息以及用于将多个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的通知指示信息,来产生作业管理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结束通知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相对应;以及
输出装置,用于将包含所述作业管理信息的所述合并作业输出到在所述处理设备中指定的处理设备,
其中,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10.一种用于控制在打印系统中使用的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通过合并来自在所述处理设备之前执行处理的上游处理设备的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所获得的合并作业;以及
通知步骤,用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所述合并作 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11.一种用于控制作业管理设备的方法,所述作业管理设备产生打印系统的作业和表示作业的处理内容的作业管理信息,所述打印系统使用多个用于执行从打印到装订的处理的处理设备产生最终产品,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产生步骤,用于通过合并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机发出的第一作业和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机发出的第二作业,产生合并作业;
第二产生步骤,用于基于所述合并作业的处理内容信息以及用于将多个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客户机和所述第二客户机中的每一个的通知指示信息,来产生作业管理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结束通知与所述合并作业的所述第一作业和所述第二作业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相对应;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将包含所述作业管理信息的合并作业输出到在所述处理设备中指定的处理设备,
其中,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一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一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一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第一客户机,然后当通过进行了对于第二薄片的后处理而结束了所述第二作业时,将对于所述第二用户的结束通知传送到所述第二用户的所述第二客户机,其中,在所述第一薄片上,基于所述合并作业而打印有所述第一作业的内容数据和所述第二作业的内容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薄片上打印有所述第二作业的其余内容数据。 
CN2007101020498A 2006-05-10 2007-05-10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13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31811 2006-05-10
JP2006131811A JP4810302B2 (ja) 2006-05-10 2006-05-10 印刷システム、工程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6-131811 2006-05-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1364A CN101071364A (zh) 2007-11-14
CN101071364B true CN101071364B (zh) 2010-12-29

Family

ID=3834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20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1364B (zh) 2006-05-10 2007-05-10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18173B2 (zh)
EP (1) EP1855189A3 (zh)
JP (1) JP4810302B2 (zh)
CN (1) CN1010713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2630A (ja) * 2008-08-18 2010-02-25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印刷システム
JP4669895B2 (ja) * 2008-11-20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71492B2 (ja) 2009-03-09 2013-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00810B2 (ja) * 2010-02-26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222107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Williams David A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improved jdf ticket processing in a printing system using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translation tables
JP5676977B2 (ja) 2010-08-27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2529405B (zh) * 2010-12-24 2014-07-2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双色双面打印方法和装置
JP5917016B2 (ja) * 2011-05-10 2016-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54667B2 (ja) * 2011-06-30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ジョブ処理装置、ジョブ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1107916A1 (de) * 2011-07-19 2013-01-24 Cewe Color Ag & Co. Oh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wenigstens eines Druckfarbträger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der mehrerer Druckprodukte
US9001365B2 (en) 2013-03-04 2015-04-07 Ricoh Company, Ltd.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optimization for job definition format instructions
CN103631877A (zh) * 2013-11-08 2014-03-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页表格的处理方法
JP6368690B2 (ja) * 2015-06-30 2018-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ワークフロー作成支援装置、システム、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11859B2 (ja) * 1997-08-26 2004-03-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ドキュメント仕分けシステム
JP2000200226A (ja) 1999-01-05 2000-07-18 Canon Inc 状態報知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50264832A1 (en) * 1999-08-31 2005-12-01 Baum Daniel R Printing images in an optimized manner
JP4457482B2 (ja) * 2000-10-06 2010-04-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サーバ、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サーバ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7145686B2 (en) * 2001-10-31 2006-12-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eb-based imaging device service influenced by accessories
JP2003157154A (ja) * 2001-11-20 2003-05-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ト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プリントサービス方法、プリント注文管理装置、及びプリント依頼情報作成装置
US7471407B2 (en) * 2003-06-24 2008-12-3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 imaging job using implicit address discovery
US20050052659A1 (en) * 2003-09-05 2005-03-10 Jacobsen Dana A. Progress indicator for graphical display on printers
JP4250047B2 (ja) * 2003-09-26 2009-04-0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28108B2 (ja) * 2004-03-24 2010-03-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印刷処理方法、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3870200B2 (ja) 2004-04-12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ジョブ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可読の記憶媒体
JP2006209408A (ja) * 2005-01-27 2006-08-10 Canon Inc 印刷システム
JP4096954B2 (ja) * 2005-06-03 2008-06-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画像処理方法
US7639386B1 (en) * 2005-07-01 2009-12-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ed creation of printed works having customized and/or personalized content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 特开2004-5646 A,全文.
JP特开2004-248317A 2004.09.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97003A1 (en) 2007-12-27
JP2007304814A (ja) 2007-11-22
EP1855189A3 (en) 2013-03-13
CN101071364A (zh) 2007-11-14
JP4810302B2 (ja) 2011-11-09
US8218173B2 (en) 2012-07-10
EP1855189A2 (en) 2007-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1364B (zh) 打印系统、处理设备、作业管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54918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US861090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ces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cheduling a plurality of processes arranged in a recognizable manner
US805929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print jobs among a plurality of printing systems, print job convers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813925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laying out a plurality of jobs on one sheet
CN100476712C (zh) 信息处理装置、打印系统、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78868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CN100478867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US7916327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a set of possible print job workflows and selecting a most secure print job workflow from the set of possible print job workflows
US784796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ookbinding processing
US8456672B2 (en) Document sub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JP5178386B2 (ja) ジョブ制御装置、ジョブ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854920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相关方法、成像设备及相关控制方法
US20060187484A1 (en) Printing process control apparatus,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printing process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cess of printing process control apparatus
US20090279137A1 (en) Job management apparatus, job manag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6026234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evice selection method
CN102016784A (zh)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US2007023354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workflow generating method, and workflow generating program
US7809137B2 (en) Job allo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job allocation control method
JP47640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0049345A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2183528A (ja) 印刷受注方法、印刷受注サーバ及び印刷受注システム
US11474761B1 (en)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s to enable imposition using a digital front end
JP2002073292A (ja) 印刷要求受付装置、印刷要求受付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81526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ならびに印刷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