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7284A -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和手柄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和手柄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7284A
CN1757284A CNA2005101071096A CN200510107109A CN1757284A CN 1757284 A CN1757284 A CN 1757284A CN A2005101071096 A CNA2005101071096 A CN A2005101071096A CN 200510107109 A CN200510107109 A CN 200510107109A CN 1757284 A CN1757284 A CN 1757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forementioned
arm
fishing reel
parti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71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7284B (zh
Inventor
落合浩士
北岛启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544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7212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564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623874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757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7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06Hand crank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085Crank han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576Elements
    • Y10T74/20732Handles
    • Y10T74/20744Hand crank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中提高手柄把手的握持性。手柄组装体(1)的手柄把手(9)包括装设于把手轴(18)的外周侧的筒状部(90),和与筒状部(90)一体成形的大致球状的把手部(91)。把手部(91)包括配置于手柄臂(8)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92),和配置于与手柄臂(8)相反侧、外周面形直径大于第1把手(92)的大致球状的第2把手(93)。第1把手(92)与第2把手(93)的连接部(84)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95)到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处一体地连接。

Description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 和手柄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柄把手,特别是旋转自如地装设于固定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臂前端的把手轴上的手柄把手和手柄组装体。
背景技术
在旋转式绕线轮,或双轴承绕线轮等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轴的前端固定着手柄组装体。手柄组装体包括不能旋转地装设于手柄轴的前端的手柄臂,固定于手柄臂的前端的把手轴,以及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把手轴上的手柄把手。这种手柄把手的外形形成为用手掌能够握持总体的形状,例如外形形成为大致球状。
这种手柄把手由于外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以在抛竿之际可以用手掌强力握持总体,因此容易用上大的力。此外,从组合动作进行上下颤动时,有必要强力握持手柄把手,进行收线时,要用指尖握住手柄把手使其高速旋转。此时,由于手柄把手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以动作中不用换拿手柄把手就可以从上下颤动连续地进行收线操作。
这种手柄把手为了在握持时得到舒适感,公知的是把最外径位置的手柄臂侧形成为大致球形,把最外径位置的反手柄臂侧形成为外形成为大致圆锥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手柄把手通过使手的指尖部分紧密接触于大致球状部分,使手的指根部分紧密接触于大致圆锥状部分,可以得到舒适感。
此外,在这种手柄组装体中,一般来说,为了谋求绕线轮总体的轻量化,公知的是在手柄把手的内部设置空洞部而制成中空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种手柄把手是例如黄铜等金属制的部件,包括装设于把手轴的外周侧的筒状部,一体形成于筒状部的外周上的大致半球状的第1把手,以及在与第1把手的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上能够装拆地装设于第1把手上的大致半球状的第2把手。第2把手是与第1把手同一材质的部件,例如黄铜等金属制的部件。这里,通过在成为大直径地一体成形于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上的凸台部上装设从第2把手的外周部插入的螺纹部件,可以把第2把手能够装拆地装设于第1把手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844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36541号公报
前者的现有技术的手柄把手由于最外径位置的手柄臂侧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球状,最外径位置的反手柄臂侧形成为大致圆锥状,所以捏住手柄把手操作时可以得到舒适感。
但是,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时,由于端部形成为扁平状以便作为手掌部分紧密接触侧的反手柄臂侧的外形成为大致圆锥状,所以有时在手掌部分与手柄把手的端部之间生成间隙。如果像这样在手掌部分与手柄把手的端部之间生成间隙,则无法强力握住手柄把手,产生手柄把手的握持性降低的危险。
此外,由于设置成手柄把手的最外径位置与大致球状部分和大致圆锥状部分的连接位置相同,所以最外径位置设置于比较离开手掌部分的位置。这里,由于握持手柄把手时,成为手指肚部分紧密接触于最外径位置,所以产生手柄把手的握持性进一步降低的危险。
后者的现有技术的手柄把手是用来装设螺纹部件的凸台部成为大直径地一体成形于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但是,由于筒状部与大致半球状的第1把手一体成形,所以在例如通过成形加工来形成筒状部与第1把手的场合,为要在筒状部的前端部形成大直径的凸台部不得不用复杂形状的模具,因此凸台部的形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虽然可以考虑通过切削加工等后加工来形成凸台部,但是加工中很麻烦,并且产生制造成本增加的危险。
此外,后者的现有技术的手柄把手,由于第1把手和第2把手由黄铜等金属制的部件来形成,所以可以提高外观的美观,并且可以使把持第1把手和第2把手时的触感良好。这种把手中,为了进一步谋求轻量化,可以考虑由合成树脂等比较轻量的部件来形成第1把手和第2把手的至少一方。但是,如果由合成树脂来形成第1把手和第2把手双方,则与第1把手和第2把手由黄铜制的场合相比,存在着外观的美观降低的危险。此外,如果由合成树脂来形成第1把手和第2把手的一方,由黄铜来形成第1把手和第2把手的另一方,则由于在把持手柄把手时指尖接触的第1把手与手掌接触的第2把手处触感不同,所以产生钓鱼者感到不协调感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中,提高手柄把手的握持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中,能够以廉价的构成把第2把手可装拆地装设于第1把手上。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课题在于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中,谋求总体的轻量化,并且既把外观的美观维持的很高,又使把持时的触感良好。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手柄把手是旋转自如地装设于固定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臂的前端的把手轴上的手柄把手,备有:装设于把手轴的外周侧的筒状部;具有第1把手和第2把手的把手部,第1把手连接于筒状部上,并配置于手柄臂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第2把手配置于与把手臂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的大致球状,从在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到与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处与第1把手一体地连接。
在这种手柄把手中,把手部包括配置于把手臂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和配置于与把手臂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的大致球状、并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到与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处与第1把手一体地连接的第2把手。
这里,由于配置于与把手臂相反侧的第2把手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以在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时,在手掌部分与第2把手的端部之间就不容易生成间隙,因此可以使手掌部分紧密接触于手柄把手而强力握持。因而,可以提高手柄把手的握持性。
此外,由于第2把手是外周面形成直径大于第1把手的大致球状,而且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到与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处连接,所以与现有技术那样第1把手与第2把手的连接位置与最外径位置为同一的场合相比,可以把最外径位置设在离手掌部分比较近的位置。因而,握持手柄把手时,可以提高手柄把手的握持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手柄把手中,第1把手的端部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之间的轴向长度比第2把手的端部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之间的轴向长度要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2把手的端部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之间的轴向长度形成为较短,所以可以把第2把手的端部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配置于接近的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手柄把手中,第1把手的轴向长度比第2把手的轴向长度要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2把手的轴向长度形成为较短,所以可以把第2把手的端部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配置于进一步接近的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3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第1把手的外形是通过使以从把手轴偏心的位置为中心的圆弧绕着把手轴旋转的曲面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第1把手形成为相对于把手轴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扁平的球状。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4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第2把手的外形是通过使以与把手轴同心且偏靠于第1把手侧的位置为中心的圆弧绕着把手轴旋转的球面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第2把手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的球状,同时可以把第2把手的端部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配置于更接近的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5中的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第1把手与第2把手以外形圆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可使手柄把手的把持感良好,并且可以提高外观的构思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6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第1把手设成覆盖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在内部具有第1空间;第2把手装拆自如地装设于第1把手上,在内部具有与第1空间连通的第2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内部形成空间,所以可以谋求把手部的轻量化。
本发明技术方案8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7的手柄把手中,还备有内周部装设固定于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上,靠从第2把手的外侧所装设的螺纹部件将第2把手部螺纹固定在外周上的安装部件。在这种手柄把手中,由于装设螺纹构件的安装构件是与筒状部分体设置的,所以无需象以往那样在筒状部的前端外周上形成大直径的凸台部。因此,由于无需以往那样切削加工出凸台部,所以能够以廉价的构成将第2把手可装卸地安装于第1把手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9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8的手柄把手中,第2把手还具有贯通与手柄臂侧相反侧的面的通孔。安装部件在外周部的与手柄臂侧相反侧的面上具有与通孔连通,螺纹部件的外周上所形成的第1阳螺纹部能够螺纹接合的第1阴螺纹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对应于一个或多个螺纹部件的一个或多个通孔和第1阴螺纹部件,第2把手相对第1把手的装拆变得容易。
本发明技术方案10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8或9的手柄把手中,筒状部具有在前端部外周上所形成的第2阳螺纹部。安装部件具有在内周部上所形成、能够螺纹接合于第2阳螺纹部上的第2阴螺纹部。在这种情况下,安装部件相对筒状部的装拆变得容易。
本发明技术方案11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8至10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安装部件粘接固定于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上。在这种情况下,安装部件相对筒状部的固定变得牢固。
本发明技术方案12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8至11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安装部件形成为与装设于筒状部上时的手柄臂侧相反侧的面与第1把手的手柄臂相反侧的面共面,或者与第1把手的把手臂相反侧的面相比位于把手臂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筒状部的前端面与第1把手的与手柄臂相反侧的面共面,或者位于第1把手的与手柄臂相反侧的面的手柄臂侧地形成,所以,特别是在一体成形筒状部与第1把手时,由于不能把现有技术的凸台部在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成为大直径地一体成形,所以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显著。
本发明技术方案13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7至12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第1把手具有连接于筒状部上的第1分割部件,和在与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处能够装拆地装设于第1分割部件上的第2分割部件。这种手柄把手由筒状部,和连接于筒状部外周而分割成两个分割部件的第1把手和第2把手等三个部件来构成。这里,由于可以由合成树脂来形成例如第1把手的第1分割部件,第2分割部件以及第2把手当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由金属来形成第1把手的第1分割部件,第2分割部件以及第2把手当中的其余部件,所以可由合成树脂制的构件实现轻量化,由金属制的构件维持外观的美观。此外,在例如由合成树脂或金属来形成第2分割构件,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的场合,由于第1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可以由同一材质的部件来形成,所以在把持手柄把手时指尖接触的第1分割部件与手掌接触的第2把手处的触感变得相同,因此可以使把持手柄把手时的触感良好。
本发明技术方案14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3的手柄把手中,第2分割部件是由材质与第1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中的某个不同的部件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例如合成树脂来形成第2分割部件,由金属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所以可以靠合成树脂制的第2分割部件谋求总体的轻量化,同时靠金属制的第1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把外观的美观维持得很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15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3或14的手柄把手中,第1分割部件由材质与第2把手相同的部件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例如由金属或合成树脂的同一的材质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在把持手柄把手时,在指尖接触的第1分割部件与手掌接触的第2分割部件处的触感相同,所以可以使把持手柄把手时的触感良好。
本发明技术方案16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5的手柄把手中,第2把手靠从外侧插入的螺纹部件螺纹固定于第1分割部件上,与第1分割部件夹持第2分割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靠第1分割部件与第2把手夹持第2分割部件,借此,由于没有必要在第2分割构件上加工用来装设第1分割部件或第2把手的装设部,所以第2把手的形成变得容易。
本发明技术方案17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16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手柄把手装设于固定在作为钓鱼用绕线轮的旋转式绕线轮的手柄臂的前端的把手轴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旋转式绕线轮的手柄把手的握持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18的手柄把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16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中,手柄把手装设于固定在作为钓鱼用绕线轮的双轴承绕线轮的手柄臂的前端的把手轴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双轴承绕线轮的手柄把手的握持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19的手柄组装体是装设于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轴的前端的手柄组装体,备有:基端装设于手柄轴的前端,在与手柄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手柄臂;固定于手柄臂的前端,沿着手柄轴的方向延伸的手柄轴;本发明技术方案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手柄把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备有本发明技术方案1至18中任何一项的手柄把手的手柄组装体中,也可以提高手柄把手的握持性。
根据本发明,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中,由于把手部具有配置于把手臂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和配置于与把手臂侧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的大致球状、从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到与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处一体地与第1把手连接的第2把手,所以可以提高手柄把手的握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卷卷筒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手柄轴周边的剖视图。
图5是手柄把手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前述手柄把手的主视图。
图7是前述手柄把手的背面图。
图8是前述手柄把手的侧视剖视图。
图9是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两轴承绕线轮的透视图。
图10是该变形例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6的图。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16是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17是该变形例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18是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19是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0是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6的图。
图21是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22是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23是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24是该变形例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25是另一个变形例的相当于图8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绕线轮如图1中所示,备有手柄组装体1,旋转自如地支持手柄组装体1的绕线轮主体2,转子3,以及卷筒4。手柄组装体1能够更换地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的两侧部的一侧,例如在图1中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的右侧部,在图2和图3中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的左侧部。转子3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绕线轮主体2的前部。卷筒4把钓鱼线卷取到外周面上,前后移动自如地配置于转子3的前部。
手柄组装体1如图2中所示,备有装设于后述的手柄轴10的前端的手柄臂8,和装设于手柄臂8的前端的手柄把手9。手柄把手9旋转自如地装设于铆接固定于手柄臂8的前端的把手轴18上。
手柄把手9如图5至图7中放大所示,包括装设于把手轴18的外周侧的筒状部90,和与筒状部一体成形的大致球状的把手部91。把手部91包括配置于手柄臂8一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92,和配置于与手柄臂8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的大致球状的第2把手93。第1把手92与第2把手93的连接部84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到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处一体地连接。
筒状部90如图5和图6中所示,是手柄臂8侧开口的筒状部件。筒状部90通过切削加工黄铜而与把手部91一体成形,筒状部90和把手部91的内周部如图8中所示,经由轴承20a、20b旋转自如地支持于把手轴18的外周部。把手轴18的基端部如图8中所示,铆接固定于手柄臂8的前端。把手轴18的前端部靠螺纹部件20c防止筒状部90和把手部91脱落。再者,筒状部90的基端部(图8左端部)成为比其他部分大的直径。
把手部91如图5中所示,通过切削加工黄铜等金属而与筒状部90一体成形,形成为相对把手轴18的中心线X轴对称的大致球状。把手部91如图5和图7中所示,后端部侧外形成为圆形地开口,装设着封闭该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盖部件96。盖部件96如图7和图8中所示,在后端部的中央部具有形成为矩形而能够用硬币等旋转操作的操作凹部97。在盖部件96的前端部,如图8中所示,形成能够螺纹接合于在把手部91的开口内周部上所形成的阴螺纹部99上的阳螺纹部98。这里,通过用硬币等旋转操作操作凹部97,使阳螺纹部98螺纹接合于阴螺纹部99上,把盖部件96能够装拆地固定于把手部91上。再者,盖部件96的外形与把手部91的第2把手93光滑地连续连接,外形形状与第2把手93的外形形状相同。
把手部91如图5中所示,包括形成为相对把手轴18的中心线X成为轴对称的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92,和与形成为相对把手轴18的中心线X成为轴对称的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92一体地连接的第2把手93。第1把手92的外形由使以从把手轴18偏心的位置(中心Y)为中心的圆弧(半径A)绕着把手轴18旋转的曲面来形成。第2把手的外形由使以与把手轴18同心且偏靠于手柄臂8一侧的位置(中心Z)为中心的圆弧(半径B>半径A)绕着把手轴18旋转的曲面来形成。生成第1把手92的外形的圆弧的中心Y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同一的位置上,位于从把手轴18的中心线X偏心的位置。生成第2把手93的外形的圆弧的中心Z与把手轴18的中心线X是同心的,位于第1把手92侧。第1把手92的半径B大于第2把手91的半径。
第1把手92与第2把手93在连接部84处,如图5中所示,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到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上一体地成为外形光滑地连接。第1把手92的轴向长度C长于第2把手93的轴向长度D。此外,第1把手92的端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之间的轴向长度E长于第2把手93的端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之间的轴向长度F。因此,第2把手93的端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配置于接近的位置。
手柄把手9,如图5中所示,总体的轴向长度形成为50mm以上、70mm以下,具体地说成为56mm。
筒状部90形成为露出外部的轴向长度在15mm以上、25mm以下,具体地说是为19mm。筒状部90的外径为3mm以上、7mm以下,具体地说为5mm。
把手部91形成为轴向长度在35mm以上、45mm以下,具体地说为37mm,长于筒状部90的露出到外部的轴向长度。第1把手92和第2把手93的连接部84的径向长度为15mm以上、25mm以下,具体地说为21mm。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的径向长度为15mm以上、25mm以下,具体地说为23mm,长于第1把手92和第2把手93的连接部84的径向长度。
生成第1把手92的外形的圆弧的半径A为15mm以上、25mm以下,具体地说为20mm。生成第2把手93的外形的圆弧的半径B为25mm以上、35mm以下,具体地说为30mm,大于生成第1把手92的外形的圆弧的半径A。生成第1把手92的外形的圆弧的中心Y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同一位置上,位于离把手轴18的中心线X的径向长度为1mm以上、5mm以下,具体地说为向外3mm偏心的位置。生成第2把手93的外形的圆弧的中心Z与把手轴18的中心线X是同心的,位于离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的轴向长度为10mm以上、15mm以下,具体地说偏心于筒状部90侧13mm的位置。
第1把92手形成为轴向长度C为25mm以上、35mm以下,具体地说为28mm。第2把手93形成为轴向长度D为5mm以上、15mm以下,具体地说为9mm,短于第1把手92的轴向长度C。第1把手92的端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之间的轴向长度E为15mm以上、25mm以下,具体地说为20mm。第2把手93的端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之间的轴向长度F为15mm以上、25mm以下,具体地说为17mm,短于第1把手92的端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之间的轴向长度E。第1把手92和第2把手93的连接部84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之间的轴向长度(也就是F-D,C-E)为5mm以上、15mm以下,具体地说为8mm。
绕线轮主体2包括在侧部具有开口2c的绕线轮体2a,从绕线轮体2a向斜上前方一体地延伸的T字形的杆安装脚2b,以及用来封闭绕线轮体2a的开口2c的盖体2d。
绕线轮体2a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内部具有空间,在该空间内,设有联动于手柄组装体1的旋转而使转子3旋转的转子驱动机构5,和使卷轴4前后移动而均一地卷取钓鱼线的往复运动机构6。
在绕线轮体2a的图2右侧面上,如图2中所示,形成筒状的凸台部17a。凸台部17a为了收容支持后述的手柄轴10的图2右端的轴承16a而向绕线轮体2a的内侧突出地形成。在盖体2d的对着凸台部17a的位置上形成有凸台部17b。凸台部17b为了收容支持手柄轴10的图2左端的轴承16b而向盖体2d的内侧突出地形成。与装设手柄组装体1侧相反侧的凸台部(图2中凸台部17a)由轴盖19a封闭。装设手柄组装体1侧的凸台部(图2中凸台部17b)由开孔盖19b防止水的侵入。轴盖19a和开孔盖19b是圆形的部件,分别螺纹固定于凸台部上。
在绕线轮体2a的凸台部17a的前方,如图3中所示,形成用来收容后述的旋转传递机构14(参照图3)的鼓出部2e。鼓出部2e向图2下方侧渐渐突出地斜着形成,在鼓出部2e的下端,装拆自如地装设着构成旋转传递机构14的第1轴承部28。在鼓出部2e的基端侧形成有向绕线轮体2a的内侧突出的第2轴承部29。
转子驱动机构5如图1和图2中所示,包括手柄组装体1不能旋转地装设的手柄轴10,与手柄轴10一起旋转的侧面齿轮11,以及啮合于该侧面齿轮11上的小齿轮12。手柄轴10的两端经由轴承16a、16b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绕线轮体2a和盖体2d上。手柄组装体1不能旋转地螺纹固定于该通孔中。
往复运动机构6是用来使固定于卷筒4的中心部的卷筒轴15联动于转子3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使卷筒4在同方向上移动的机构。手柄组装体1的旋转经由旋转传递机构14传递到往复运动机构6。
往复运动机构6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包括配置于卷筒轴15的下方的丝杠21,沿着丝杠2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滑块22,以及引导滑块22的两根导向轴24a、24b。丝杠21与卷筒轴22平行地配置,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绕线轮体2a上。此外,在丝杠21的外周部上形成有螺旋状的交叉的槽21a。
滑块22包括滑块主体25,和收容于滑块主体25内的卡合部件26。
滑块主体25例如为铝压铸制,具有导向轴24a、24b贯通的导向孔25a、25b,装设卡合部件26的卡合孔25c,以及不能旋转地固定卷筒轴15的装设孔25d。滑块主体25由导向轴24a、24b与卷筒轴15平行地导向。
卷筒轴15的后端部不能旋转地装设于大致半圆断面的装设孔25d中,由例如未画出的小螺钉固定于滑块主体25上。借此,滑块22的前后移动传递到卷筒轴15和卷筒4的前后移动。此外,在卷筒4拖曳工作时防止卷筒轴15的旋转。
卡合部件26转动自如地装设于卡合孔25c内,卡合部件26的前端啮合于丝杠21的槽21a上。通过这种啮合,如果丝杠21旋转,则滑块22在卷轴轴方向上前后往复移动。
旋转传递机构14如图3中所示,收容于鼓出部2e的内部,包括小齿轮12,连接轴36,旋转自如地支持连接轴36的下端的第1轴承28,旋转自如地支持连接轴36的上端的第2轴承29,以及第1齿轮37~第3齿轮39。小齿轮12构成转子驱动机构5并且还构成旋转传递机构14。小齿轮12具有在后部由螺旋齿轮组成的齿轮部12b,该齿轮部12b啮合于侧面齿轮11上。
连接轴36是能够连接于丝杠21地沿着与小齿轮12相错的轴斜着配置的轴,配置于鼓出部2e的内部。具体地说,连接轴36在小齿轮12与丝杠21上分别轴交叉角成为90°地对与手柄轴10交叉的面倾斜,也就是相对绕线轮主体2为水平(左右)方向和垂直(上下)方向倾斜配置。通过像这样倾斜配置连接轴36,即使设置连接轴36,也可以在平衡好地维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尺寸的状态下,使绕线轮主体2紧凑化。
第1轴承部28如前所述装拆自如地装设于在绕线轮主体2a上所形成的鼓出部2e的下面,由螺钉23来固定。第2轴承部29如前所述从鼓出部2e的基端部向绕线轮体2a的内侧突出地形成。第1轴承部28和第2轴承部29分别具有用来旋转自如地支持连接轴36的轴承28a、29a。
第1齿轮37是在小齿轮12的齿轮部12b上在与侧面齿轮11的啮合位置相反侧的面处啮合的螺旋齿轮,不能旋转地固定于连接轴36上。第2齿轮38是螺旋齿轮,与第1齿轮37隔着间隔地设在连接轴36上。该第2齿轮38与连接轴36一体形成。第3齿轮39是啮合于第2齿轮38上的螺旋齿轮,不能旋转地固定于丝杠21的前端。
第1轴承部28具有装拆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体2a上的盖部件28b,和装设于盖部件28b上的轴承28a。盖部件28b在由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后端部覆盖地在绕线轮体2a的前部所形成的法兰部2g的后方装拆自如地装设于绕线轮体2a上。在盖部件28b的装设部分,在绕线轮体2a的底部,形成具有大于第2齿轮38的最外径的内周面的通孔2f。盖部件28b嵌入该通孔2f中。盖部件28b由小螺钉23固定于绕线轮体2a上。
转子3如图1中所示,包括圆筒部30,相互对着分别设在圆筒部30的侧方的第1转子臂31和第2转子臂32。圆筒部30与第1转子臂31和第2转子臂32一体成形。
在圆筒部30的前部形成有前壁33,在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有凸台33a。小齿轮12的前部12a和卷筒轴15贯通该凸台33a的通孔。在前壁33的前方侧配置着螺母34,该螺母34螺纹接合于小齿轮12的前端的螺纹部上。在螺母34的内周部配置着用来相对卷筒轴15旋转自如地支持螺母34的轴承35。
在第1转子臂31和第2转子臂32的前端,在收线姿势与放线姿势之间摆动自如地装设着导环臂44。导环臂44如图1和图3中所示,包括分别摆动自如地装设于第1转子臂31和第2转子臂32的前端的内侧的第1导环物支持部件40和第2导环物支持部件42,包含基端固定于第1导环物支持部件40的前端的固定轴的固定轴罩47,把钓鱼线导向到卷筒4上的线轮41,以及连接固定轴罩47与第2导环物支持部件42的导环物43。第1导环物支持部件40如图1中所示,摆动自如地装设于第1转子臂31的前端外侧。第2导环物支持部件42摆动自如地装设于第2转子臂32的前端内侧。
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内部配置着转子3的逆转防止机构50。逆转防止机构50包括滚子型单向离合器51,和把单向离合器51切换到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的操作机构52。单向离合器51是外环固定于绕线轮体2a上,内环不能旋转地装设于小齿轮12上。操作机构52具有配置于绕线轮体2a的后部的操作杠杆53,通过使操作杠杆53摆动,单向离合器切换到两个状态,在工作状态时转子3变得不能逆转,非工作状态时转子成为能够逆转。
卷轴4配置于转子3的第1转子臂31与第2转子臂32之间,经由拖曳机构60固定于卷轴轴15的前端。卷轴4包括钓鱼线卷绕于外周的卷线筒部4a,在卷线筒部4a的后部一体地形成的裙部4b,以及固定于卷线筒部4a的前部的前法兰部4c。卷线筒部4a是延伸到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外周侧的圆筒状的部件。此外,裙部4b和前法兰部4c从卷线筒部4a的两端垂直地向径向外侧扩展。借此,在钓鱼线卷绕于卷筒4的卷线筒部4a时,各卷线段处的钓鱼线的圈数大致相等。
接下来,就绕线轮的操作和工作进行说明。
在这种旋转式绕线轮中,在抛竿时,使导环臂44从收线姿势倒向放线姿势。借此第1导环物支持部件40和第2导环物支持部件42同方向摆动。
在收线时,使导环臂44倒向收线姿势。这如果使手柄组装体1在收线方向上旋转则通过未画出的凸轮与弹簧的作用而自动地进行。如果使手柄组装体1在收线方向上旋转,则这种旋转力经由手柄轴10和侧面齿轮11传递到小齿轮12上。传递到该小齿轮12上的旋转力经由小齿轮12前部传递到转子3,转子3在收线方向旋转。
在像这样使手柄组装体1旋转时,特别是,在进行上下颤动之际,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9。
这里,手柄把手9由于是配置于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第2把手93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以在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9时,在手掌部分与第2把手93的端部之间就不容易生成间隙。因而,由于可以使手掌部分紧密接触于第2把手93而强力握持,所以可以提高手柄把手9的握持性。
此外,第2把手93由于是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92的大致球状(也就是说,第2把手93的半径B>第1把手92的半径A),而且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到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处连接(也就是说,连接部84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到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处连接),所以与像现有技术那样第1把手92与第2把手93的连接部84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为相同的场合相比,可以把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设在接近手掌部分的位置。因而,在握持手柄把手9时,由于手指肚部分紧密接触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所以可以提高手柄把手9的握持性。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旋转式绕线轮的形态不限定于前述第1实施方式,也可以把本发明运用于没有拖曳机构者或在后部有拖曳机构者,或者代替逆转防止机构而装设具有制动器杠杆的制动机构者。此外,不仅是旋转式绕线轮,对扁平型的钓饵绕线轮(bait reel)或图9中所示的圆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手柄可以运用本发明。
采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如图9中所示,是单手柄式的圆形绕线轮,备有绕线轮主体102,配置于绕线轮主体102的侧方的卷筒旋转用的手柄组装体101,以及配置于手柄组装体101的绕线轮主体102侧的星形牵引器103。
在绕线轮主体102上,旋转自如地装设用来收线或放线钓鱼线的卷筒115,经由杆安装脚104安装于钓鱼杆上。绕线轮主体102包括具有连接留出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的左右一对第1侧板110和第2侧板111、与连接第1侧板110和第2侧板111的多个连接部件112的框架105,和装设于框架105的两侧方的第1侧盖113和第2侧盖114。
手柄组装体101包括不能旋转地装设于未画出的手柄轴的前端的手柄臂108,铆接固定于手柄臂108的前端的把手轴118,以及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把手轴118上的手柄把手109。
手柄把手109包括装设于把手轴118的前端的筒状部190,和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把手轴118上的大致球状的把手部191。把手部191包括配置于手柄臂108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192,和配置于与手柄臂108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192的大致球状的第2把手193。第1把手192和第2把手193从位于第1把手192的最外径部到与手柄臂108相反侧的连接部184处一体地连接。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前面示出的实施方式同等的部件仅变更附图标记的百位数而在说明书或附图中示出。
这里,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由于配置于与手柄臂108相反侧的第2把手193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以可以使手掌部分紧密接触于手柄把手109而强力握持,因此可以提高手柄把手109的握持性。此外,由于第2把手193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192的大致球状,而且从第1把手192的最外径部185到与手柄臂198相反侧的位置处连接,所以可以把第1把手192的最外径部185设置于接近手掌部分的位置。因而,由于不易因手指的长度的不同而手柄把手109的握持性变化,所以可以提高手柄把手109的握持性。
(b)虽然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把手部91与筒状部90一体成形,但是也可以分体地形成筒状部与把手部。此外,虽然把手部91通过切削黄铜等金属与筒状部90一体成形,但是也可以由黄铜以外的金属、或金属以外的合成树脂来形成把手部91。
例如,如图10中所示,在手柄组装体201的手柄把手209中,也可以由铝合金来形成筒状部290和盖部件296,由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来形成把手部291。把手部291在内部具有空间地由CFRP来形成,并具有外周面形成为大致半球状的第1把手292,和在内部具有空间地由CFRP来形成、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的大致球状的第2把手293。第1把手292和第2把手293在内部分别具有第1和第2圆筒部292g、293g,第1和第2圆筒部292g、293g分别装设固定于筒状部290的外周部。第1把手292h具有第1外周部292h,和与第1外周部292h能够装拆地连接的第2外周部292i。在第1外周部292h与第2外周部292i之间,形成能够相互阴阳接合的第1卡合部292j和第2卡合部292k,第1卡合部292j与第2卡合部292k在相互接合时第1外周部292h与第2外周部292i的外周面平滑而连续地形成。第2外周部292i从最外径部285到处于远离手柄与臂108的位置的连接部284与第2把手292一体地平滑连接。盖部件296在后端部的中央部凹入地形成而具有能够旋转操作的操作凹部297。在盖部件296的前端内周部上,形成有能够螺纹接合于在筒状部290的前端外周部上所形成的阳螺纹部298上的阴螺纹部299。这里,通过对操作凹部297进行旋转操作,使阴螺纹部299螺纹接合于阳螺纹部298上,把盖部件296能够装拆地固定于把手部291上。这里,由于把手部291在内部有空间地由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来形成,所以可以既把手柄把手209的强度维持得很高,又使整个手柄把手209轻量化。
(c)虽然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1把手92的中心Y在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同一位置处,位于从把手轴18的中心线X偏心的位置,但是可以是与第1把手92的最外径部85不同的位置,也可以与把手轴18的中心线X同心。此外,第1把手92的半径A和第2把手93的半径B如果是第2把手93的半径B>第1把手92的半径A,则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此外,筒状部90和把手部91的各尺寸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手柄组装体301如图11中所示,备有装设于手柄轴10的前端的手柄臂8,和装设于手柄臂8的前端的手柄把手309。手柄把手309旋转自如地装设于铆接固定在手柄臂8的前端的把手轴18上。
手柄把手309如图12至图15中所示,包括装设于把手轴18的外周侧的筒状部390,和与筒状部390一体成形的大致球状的把手部391。
筒状部390如图12至图15中所示,是手柄臂8侧开口的筒状部件。筒状部390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与把手部391的第1把手一体成形。筒状部390和把手部391的内周部如图15中所示,经由轴承20a、20b旋转自如地支持于把手轴18的外周部上。把手轴18的基端部如图12中所示,铆接固定于手柄臂8的前端,把手轴18的前端部由螺纹部件20c防止筒状部390和把手部391脱落。再者,筒状部390的基端部(图15左端部)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
筒状部390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具有在前端部外周上所形成的第2阳螺纹部390a。第2阳螺纹部390a形成为直径小于筒状部390的其他部分,在第2阳螺纹部390a的基端侧上形成有台阶。第2阳螺纹部390a形成为在安装部件394的内周部上所形成的后述的第2阴螺纹部394a能够螺纹接合在其上。
把手部391包括配置于手柄臂8侧、在内部具有第1空间392a、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392,和配置于相对最外径部385与手柄臂8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392的大致球状的第2把手393。第1把手392如图12和图15中所示,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而与筒状部390一体成形,包括大致半球状的第1外周部392b,和与第1外周部392b在大致最外径部385处装拆自如地接合的第2外周部392c。在第1外周部392b与第2外周部392c之间,形成相互能够阴阳接合的第1卡合部392d和第2卡合部392e,第1卡合部392d与第2卡合部392e设在最外径部385附近,在相互接合时第1外周部392b与第2外周部392c的外周面平滑并连续地形成。第2外周部392c在连接部384处与第2把手393一体地平滑连接。
第2把手393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而在第1把手392的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处一体地形成于第1把手392上,在内部具有与第1空间392a连通的第2空间393a。把手部391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还具有安装部件394,其内周部装设固定于筒状部390的前端部外周上,靠从第2把手393的后端侧外侧与把手轴18平行地插入的两个螺纹部件395而可将第2把手393和第2外周部392c够螺纹固定在其外周部上。
第1外周部392b和第2外周部392c如图15中所示,外形平滑并连续地套筒卡合,形成为相对把手轴18的中心线轴对称的大致球状。在第2把手393的内周部后端面上,如图15中所示,在手柄臂8侧一体成形与把手轴18成为平行地柱状突出的两个凸台部393b,在两个凸台部393b上,分别形成两个螺纹部件395能够插入的通孔393c和带有直径大于通孔393c的阶梯凹部393d。通孔393c以直径大于螺纹部件395的第1阳螺纹部395b的方式形成,在阶梯凹部393d上,螺纹部件395的头部395a能够收容地形成。
安装部件394如图15中所示,是装设固定于筒状部390的前端部外周的固板状的部件。安装部件394具有在内周部上形成、能够螺纹接合于筒状部390的第2阳螺纹部390a上的第2阴螺纹部394a,和与手柄臂8侧相反侧的外周部的两个部位上螺纹部件395的第1阳螺纹部395b能够螺纹接合的第1阴螺纹部394b。两个第1阴螺纹部394b在连通于分别在第2把手393的两个凸台部394b上所形成的通孔393c的位置上形成。安装部件394把第2阴螺纹部394a螺纹接合于筒状部390的第2阳螺纹部390a上,并且由粘接剂固定于筒状部390上。
在组装这种手柄把手309中,如图15中所示,首先,相对把手轴18能够旋转地装设筒状部390,靠螺纹部件20c防止脱落。接着,把安装部件394的第2阴螺纹部394a螺纹接合于筒状部390的第2阳螺纹部390a上,进而通过粘接固定,把安装部件394固定于筒状部390上。接着,把第2外周部392c的前端面套筒卡合于第1外周部392b的后端面上,把螺纹部件395的第1阳螺纹部395b插入第2把手393的通孔393c中。然后,把螺纹部件395的第1阳螺纹部395b螺纹接合于安装部件394的第1阴螺纹部394b上,通过旋入到螺纹部件395的头部395a接触于阶梯凹部393d而把第2外周部392c和第2把手393固定于筒状部390上。借此,第2外周部392c和第2把手393相对筒状部390和第1把手392装拆自如地装设。
在使具有这种构成的第2实施方式的手柄把手309的手柄组装体301旋转时,特别是,在进行上下颤动之际,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309。这里,手柄把手309由于把手部391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以可以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309。
此外,这种手柄把手309由于在第1把手392和第2把手393的内部分别形成第1空间392a和第2空间393a,所以可以使整个手柄把手309轻量化。进而,这里,由于装设螺纹部件395的安装部件394与筒状部390分体地设置,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筒状部390的前端部外周上切削加工成为大直径的凸台部。因此,能够以廉价的构成把第2把手393可装拆地装设于第1把手392上。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旋转式绕线轮的形态不限定于前述第2实施方式,也可以把本发明运用于没有拖曳机构者或在后部有拖曳机构者,或者代替逆转防止机构而装设具有制动器杠杆的制动机构者。此外,不仅是旋转式绕线轮,对扁平型的钓饵绕线轮或图16中所示的圆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手柄可以运用本发明。
采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如图16中所示,是单手柄式的圆形绕线轮,备有绕线轮主体102,配置于绕线轮主体102的侧方的卷筒旋转用的手柄组装体401,以及配置于手柄组装体401的绕线轮主体402侧的星形牵引器103。除了手柄组装体401的其他构成因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0中所示的变形例同样故省略其说明。
手柄组装体401包括不能旋转地装设于未画出的手柄轴的前端的手柄臂108,铆接固定于手柄臂108的前端的把手轴118,以及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把手轴118上的手柄把手409。
手柄把手409包括装设于把手轴118的前端的筒状部490,和与筒状部490一体成形的大致球状的把手部491。把手部491包括配置于手柄臂108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492,配置于与手柄臂108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2把手493,和装设固定于筒状部490的前端部外周、靠从第2把手493的外侧插入外周部的两个螺纹部件495可将第2把手493螺纹固定于筒状部490上的圆板状的安装部件494。
这里,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由于装设螺纹部件495的安装部件494与筒状部490分体地设置,所以能够以廉价的构成把第2把手493可装拆地装设于第1把手492上。
(b)虽然在前述第2实施方式中,第1把手392与筒状部390一体成形,但是也可以分体地形成筒状部与第1把手。此外,虽然第1把手392和第2把手393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但是也可以由黄铜以外的金属,或金属以外的合成树脂,或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等来形成第1把手392和第2把手393。此外,第1把手392和第2把手393不限定于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切削加工,也可以仅靠切削加工黄铜等金属来形成。
(c)虽然在前述第2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394把第2阴螺纹部394a螺纹接合于筒状部390的第2阳螺纹部390a上并固定于筒状部390上,但是如图17中所示,也可以把安装部件594的内周部594c压接于筒状部590前端部的外周部590b上而把安装部件594固定于筒状部590上。此外,也可以在把安装部件594的内周部594c压接于筒状部590前端部的外周部590b上之际涂布粘接剂,单单仅靠粘接剂把安装部件594相对筒状部590固定。
(d)虽然在前述第2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394由从第2把手393的后端侧外周部与把手轴18平行地插入的两个螺纹部件395把第2把手393固定于外周部后面,但是螺纹部件395的装设方向不限于此,也可以由例如从第2把手的前端侧外周部与把手轴18成为垂直地插入的两个螺纹部件把第2把手固定于安装部件的外周面。
<第3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手柄组装体601如图18中所示,备有装设于手柄轴10的前端的手柄臂8,和装设于手柄臂8的前端的手柄把手609。手柄把手609旋转自如地装设于铆接固定于手柄臂8的前端的把手轴18上。
手柄把手609如图19至图22中放大所示,包括装设于把手轴18的外周侧的筒状部690,和与筒状部690一体成形的大致球状的把手部691。把手部691包括配置于手柄臂8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的第1把手692,和配置于与手柄臂8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第1把手692的大致球状的第2把手693。如图19中所示,第1把手692与第2把手693第1把手692的最外径部685到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大致连接部684处以外形光滑的方式装拆自如地连接成一体。
筒状部690如图19至图22中所示,是手柄臂8侧开口的筒状部件。筒状部690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与把手部691一体成形。筒状部690和把手部691的内周部如图22中所示,经由轴承20a、20b旋转自如地支持于把手轴18的外周部上。把手轴18的基端部如图22中所示,铆接固定于手柄臂8的前端,把手轴18的前端部由螺纹部件20c防止筒状部690和把手部691脱落。再者,筒状部690的基端部(图22左端)直径大于其他部分。
把手部691的第1把手692如图19和图22中所示,包括连接于筒状部690上、形成为大致半球的第1分割部件692b,和在与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上能够装拆地装设于第1分割部件692b上、形成为大致半球状的第2分割部件692c。第1分割部件692b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而与筒状部690一体成形,并在内部具有第1空间692a。第2分割部件692c通过成形加工大致半球状的合成树脂而形成,并在与第1分割部件692b的手柄臂8相反侧的位置上能够装拆地装设于第1分割部件692b上、在内部具有连通于第1空间692a的第2空间692d。第2把手693靠从外周部所插入的两个螺纹部件695螺纹固定于第1分割部件692b上,与第1分割部件692d夹持第2分割部件692c。
第1把手692的第1分割部件692b,第2分割部件692c和第2把手693如图22中所示,分别外形光滑地套筒卡合,形成为相对把手轴18的中心线成为轴对称的大致球状。
在第1分割部件692b的内周部前端面上,如图22中所示,一体形成在与手柄臂8相反侧柱状地突出的两个第1凸台部692e,在两个第1凸台部692e上形成两个螺纹部件695的第1阳螺纹部695b能够螺纹接合的第1阴螺纹部692f。两个第1凸台部692e延伸到在把第2分割部件692c装设于第1分割部件692c上时,前端部位于第2分割部件392c的内周侧。
第2分割部件392c是通过成形加工合成树脂而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由材质与第1分割部件692b和第2把手693不同的部件来形成。第2把手693外周面成为弯曲的形状,以便第1分割部件692b和第2把手693外形光滑地连接。最外径部685位于该第2分割部件692c上。
第2把手693是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所形成的大致半球状的部件,由材质与第1分割部件692b相同的部件来形成。在第2把手693的内周部后端面上,如图22中所示,在手柄臂8侧一体成形柱状地突出的两个第2凸台部693b,在两个第2凸台部693b上,分别形成两个螺纹部件695能够插入的通孔693c和带有直径大于通孔693c的阶梯凹部693d。两个第2凸台部693b,前端部设在与第1分割部件692b的两个第1凸台部692e的前端部对着的位置,在把第2分割部件692c装设于第1分割部件692b上时,前端部延伸到位于第2分割部件692c的内周侧。此外,第2凸台部693b的通孔693c在与第1凸台部692e的第1阴螺纹部692f连通的位置上。通孔693c形成为直径大于螺纹部件695的第1阳螺纹部695b,在阶梯凹部693d上,螺纹部件695的头部695a能够收容地形成。
在组装这种手柄把手609中,如图22中所示,首先,相对把手轴18能够旋转地装设筒状部690,靠螺纹部件20c防止脱落。接着,把第2分割部件692c的前端面套筒卡合于第1把手692的第1分割部件692b的后端面上,进而把第2分割部件692c的前端面套筒卡合于第2分割部件692c的后端面上。在这种状态下,把螺纹部件695的第1阳螺纹部695b插入第2把手693的通孔693c中。然后,把螺纹部件695的第1阳螺纹部695b螺纹接合于第1分割部件692b的第1阴螺纹部692f上,通过旋入到螺纹部件695的头部695a接触于阶梯凹部693d而把第2把手693固定于第1把手692上。借此,第2分割部件692c靠第1分割部件692b与第2把手693轴向不能移动地夹持。
在像这样使手柄组装体601旋转时,特别是,在进行上下颤动之际,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609。这里,手柄把手609由于把手部691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以可以用手掌强力握持整个手柄把手609。在像这样握住手柄把手609时,指尖接触于第1分割部件692b的外周面,手掌接触于第2把手693的外周面。在这种手柄把手609中,由于第1分割部件692b与第2把手693由黄铜等金属的相同材质的部件来形成,所以在握住手柄把手609时指尖接触的第1分割部件692b与手掌接触的第2把手693处的触感相同,因此可以使握持手柄把手609时的触感良好。
此外,这种手柄把手609由筒状部690,以及设在筒状部690外周的第1分割部件692b、第2分割部件692c和第2把手693三个部件来构成。这里,由于第2分割部件692c由合成树脂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692b和第2把手693由黄铜等金属材质与第2分割部件692c不同的部件来形成,所以可以既靠合成树脂制的第2分割部件692c谋求总体的轻量化,又靠金属制的第1分割部件692b和第2把手693把外观的美观维持得很高。因而,通过由第1分割部件692b、第2分割部件692c和第2把手693三个部件来构成手柄把手609,谋求总体的轻量化,并且可以既把外观的美观维持得很高,又使握持时的触感良好。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旋转式绕线轮的形态不限定于前述第3实施方式,也可以把本发明运用于没有拖曳机构者或在后部有拖曳机构者,或者代替逆转防止机构而装设具有制动器杠杆的制动机构者。此外,不仅是旋转式绕线轮,对扁平型的钓饵绕线轮或图23中所示的圆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手柄可以运用本发明。
采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如图23中所示,是单手柄式的圆形绕线轮,备有绕线轮主体102,配置于绕线轮主体102的侧方的卷筒旋转用的手柄组装体701,以及配置于手柄组装体701的绕线轮主体102侧的星形牵引器103。除了手柄组装体701的其他构成因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0中所示的变形例同样故省略其说明。
手柄组装体701包括不能旋转地装设于未画出的手柄轴的前端的手柄臂108,铆接固定于手柄臂108的前端的把手轴118,以及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把手轴118上的手柄把手709。
手柄把手709包括装设于把手轴118的外周侧的筒状部790,和与筒状部790一体成形的大致球状的把手部791。把手部791包括第1把手792与第2把手793。第1把手792包括配置于手柄臂108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半球状的第1分割部件792b,和配置于第1分割部件792b的与手柄臂108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第2分割部件792c。第2把手793配置于第2分割部件792c的与手柄臂108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第2分割部件792c由合成树脂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792b和第2把手793由黄铜等金属的同一材质来形成。
这里,与前述第3实施方式同样,通过由第1分割部件792b、第2分割部件792c和第2把手793三个部件来构成手柄把手709,谋求总体的轻量化,并且可以既把外观的美观维持得很高,又使握持时的触感良好。
(b)虽然在前述第3实施方式中,第1分割部件692b与筒状部690一体成形,但是也可以分体地形成筒状部与第1分割部件。此外,虽然第1分割部件692b和第2把手693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但是也可以由黄铜以外的金属,或金属以外的合成树脂,或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等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692b和第2把手693。此外,第1分割部件与第2把手不限定于在成形加工黄铜等金属后切削加工,也可以仅靠切削加工黄铜等金属来形成。而且,第2分割部件692c是由合成树脂形成的,但也可以由碳素强化树脂(CFRP)等形成第2把手。例如,如图24中所示,由碳素强化树脂(CFRP)等合成树脂形成第1分割部件692c与第2把手693,由轻量的轻金属等金属形成第2分割部件692c。
(c)虽然在前述第3实施方式中,第1分割部件692b与第2把手693由材质与第2分割部件692c不同的部件来形成,但是也可以由材质与第2分割部件相同的部件来形成。例如,也可以取为第1分割部件、第2分割部件、以及第2把手全都由同一材质的部件来形成的构成。
(d)虽然在前述第3实施方式中,第1分割部件692b与第2把手693由同一材质的部件来形成,但是也可以由材质不同的部件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与第2把手。例如,也可以取为第1分割部件、第2分割部件、以及第2把手全都由不同材质的部件来形成的构成。此外,也可以由相同材质的部件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和第2分割部件,由材质与第1分割部件和第2分割部件不同的部件形成第2把手。在这种情况下,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不分割第1把手而一体形成第2把手。此外,也可以由相同材质的部件来形成第2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由材质与第2分割部件和第2把手不同的部件来形成第1分割部件。
(e)虽然在前述第3实施方式中,第1把手692一体成形出形成了两个第1阴螺纹部692f的两个第1凸台部692e,第2把手693靠两个螺纹部件695螺纹固定于第1分割部件692b的第1阴螺纹部692f上,但是如图25中所示,也可以取为把筒状部990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延伸到把手部991的内周侧,螺纹固定于固定在其前端的圆板状的安装部件996的构成。
筒状部990如图25中所示,具有在前端部外周上所形成的第2阳螺纹部990a。安装部件996具有能够螺纹接合于在内周部上所形成的筒状部890的第2阳螺纹部990a上的第2阴螺纹部996a,和在外周部的与手柄臂8侧相反侧的面的两个部位上螺纹部件995的第1阳螺纹部995b能够螺纹接合的第1阴螺纹部996b。
在组装这种手柄把手909中,相对把手轴18能够旋转地装设筒状部990,靠螺纹部件20c防止脱落。接着,把安装部件996的第2阴螺纹部996a螺纹接合于筒状部990的第2阳螺纹部990a上,通过粘接固定,把安装部件896固定于筒状部990上。接着,把第2分割部件992c的前端面套筒卡合于第1分割部件992b的后端面上,进而把第2把手993的前端面套筒卡合于第2分割部件992c的后端面上。在这种状态下,把螺纹部件995插入第2把手993的通孔993c中。然后,把螺纹部件995螺纹接合于安装部件996的第1阴螺纹部996b上,螺纹部件995的头部995a旋入到接触于阶梯凹部994d而把第2把手993固定于第1分割部件992b上。借此,第2分割部件992c被第1分割部件992b与第2把手993轴向不能移动地夹持。
这里,由于装设螺纹部件995的安装部件996与筒状部990分体地设置,所以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筒状部990的前端部外周上切削加工成为大直径的凸台部。因此,能够以廉价的构成把第2把手993可装拆地装设于第1分割部件992b上。

Claims (19)

1.一种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旋转自如地装设于固定在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臂的前端的把手轴上,备有:
装设于前述把手轴的外周侧的筒状部;
具有第1把手和第2把手的把手部,所述第1把手连接于前述筒状部上,并配置于前述手柄臂侧,外周面形成为大致球状,所述第2把手配置于与前述把手臂相反侧,外周面形成为直径大于前述第1把手的大致球状,从在前述第1把手的最外径位置到与前述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处与前述第1把手一体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1把手的端部与前述第1把手的前述最外径位置之间的轴向长度比前述第2把手的端部与前述第1把手的前述最外径位置之间的轴向长度要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1把手的轴向长度比前述第2把手的轴向长度要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1把手的外形是通过使以从前述把手轴偏心的位置为中心的圆弧绕着前述把手轴旋转的曲面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2把手的外形是通过使以与前述把手轴同心且偏靠于前述第1把手侧的位置为中心的圆弧绕着前述把手轴旋转的球面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1把手与前述第2把手以外形圆滑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
前述第1把手设成覆盖前述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在内部具有第1空间;
前述第2把手装拆自如地装设于前述第1把手上,在内部具有与前述第1空间连通的第2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还备有内周部装设固定于前述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上,靠从前述第2把手的外侧所装设的螺纹部件将前述第2把手部螺纹固定在外周上的安装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
前述第2把手还具有贯通与前述手柄臂侧相反侧的面的通孔;
前述安装部件在外周部的与前述手柄臂侧相反侧的面上具有与前述通孔连通,前述螺纹部件的外周上所形成的第1阳螺纹部能够螺纹接合的第1阴螺纹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
前述筒状部具有在前端部外周上所形成的第2阳螺纹部;
前述安装部件具有在内周部上所形成、能够螺纹接合于前述第2阳螺纹部上的第2阴螺纹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安装部件粘接固定于前述筒状部的前端部外周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安装部件形成为与装设于前述筒状部上时的前述手柄臂侧相反侧的面与前述第1把手的前述手柄臂相反侧的面共面,或者与前述第1把手的前述把手臂相反侧的面相比位于前述把手臂侧。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1把手具有连接于前述筒状部上的第1分割部件,和在与前述把手臂相反侧的位置处能够装拆地装设于前述第1分割部件上的第2分割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2分割部件是由材质与前述第1分割部件和前述第2把手中的某个不同的部件形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第1把手由材质与前述第2把手相同的部件形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上,前述第2把手靠从外侧插入的螺纹部件螺纹固定于前述第1分割部件上,与前述第1分割部件夹持前述第2分割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手柄把手装设于固定在作为前述钓鱼用绕线轮的旋转式绕线轮的手柄臂的前端的把手轴上。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前述手柄把手装设于固定在作为前述钓鱼用绕线轮的双轴承绕线轮的手柄臂的前端的把手轴上。
19.一种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组装体,装设于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轴的前端,备有:
基端装设于前述手柄轴的前端,在与前述手柄轴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前述手柄臂;
固定于前述手柄臂的前端,沿着前述手柄轴的方向延伸的前述手柄轴;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述手柄把手。
CN2005101071096A 2004-10-06 2005-09-30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和手柄组装体 Active CN1757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93325 2004-10-06
JP2004293325 2004-10-06
JP2004-293325 2004-10-06
JP2005054492 2005-02-28
JP2005-054492 2005-02-28
JP2005054492A JP4572124B2 (ja) 2005-02-28 2005-02-28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把手
JP2005056467 2005-03-01
JP2005056467A JP2006238746A (ja) 2005-03-01 2005-03-01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把手
JP2005-056467 2005-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7284A true CN1757284A (zh) 2006-04-12
CN1757284B CN1757284B (zh) 2010-12-22

Family

ID=35385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71096A Active CN1757284B (zh) 2004-10-06 2005-09-30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和手柄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7374119B2 (zh)
EP (1) EP1645184B1 (zh)
KR (1) KR101254537B1 (zh)
CN (1) CN1757284B (zh)
AT (1) ATE369742T1 (zh)
DE (1) DE602005002002T2 (zh)
MY (1) MY136911A (zh)
SG (1) SG121940A1 (zh)
TW (1) TWI34783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9298A (zh) * 2008-04-28 2009-11-04 株式会社岛野 渔线轮的手柄把手
CN1020278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CN101461350B (zh) * 2007-12-18 2011-12-0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把手和手柄组件
CN103168756A (zh) * 2011-12-21 2013-06-26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卷绕器
CN104412946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卷线器的旋钮及装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5997B (fi) * 2004-01-30 2005-08-31 Abb Oy Järjestely kytkimen ohjainakselin kiinnittämiseksi kytkimen putkiakseliin
JP5236883B2 (ja) * 2007-02-13 2013-07-17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5292152B2 (ja) * 2009-03-26 2013-09-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アーム取付構造
US9661833B2 (en) 2009-04-10 2017-05-30 Ben Huang Multi-layered grip
KR102005125B1 (ko) * 2012-05-29 2019-07-29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스피닝 릴
JP6027805B2 (ja) * 2012-07-24 2016-11-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KR101754410B1 (ko) * 2015-06-19 2017-07-05 류상훈 낚시용 릴
JP6688678B2 (ja) * 2016-05-18 2020-04-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回転伝達機構
US10219498B2 (en) 2016-08-29 2019-03-05 Pure Fishing, Inc. Reel with disengageable seal
US10653124B2 (en) * 2017-05-03 2020-05-19 Winn Incorporated Ree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6956602B2 (ja) * 2017-11-13 2021-11-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ノブ及び魚釣用リール
KR200495012Y1 (ko) 2018-11-05 2022-02-14 피싱코리아(주) 조절 부싱을 가진 낚시용 핸들
KR20200000952U (ko) 2018-11-05 2020-05-13 피싱코리아(주) 조절 부싱을 가진 낚시용 핸들
US11547105B1 (en) * 2021-06-23 2023-01-10 Okuma Fishing Tackle Co. Ltd. Spinning fishing re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1782A (en) * 1936-11-04 1941-08-05 Bronson Reel Company Fishing reel
US2316266A (en) * 1940-12-18 1943-04-13 Walter D Marr Handle mechanism for reels
US2774545A (en) * 1955-10-06 1956-12-18 Roy L Chambers Fishing reel
US2981495A (en) * 1958-06-23 1961-04-25 William S King Actuating mechanism for fishing reels
US3071023A (en) * 1960-02-09 1963-01-01 Happich Gmbh Gebr Non-injurious resilient actuating knobs for use in automotive vehicles and the like
JP2550972Y2 (ja) * 1991-08-23 1997-10-1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
EP0575929B1 (de) * 1992-06-25 1997-05-21 D.A.M. DEUTSCHE ANGELGERÄTE MANUFAKTUR HELLMUTH KUNTZE GMBH &amp; CO. KG Griff für eine oder an einer Kurbel einer Angelrolle
JP3017028B2 (ja) * 1994-09-21 2000-03-06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
PT874625E (pt) * 1996-01-22 2005-07-29 Lilly Co Eli Derivados de indano para composicoes antipsicoticas
JP3504463B2 (ja) * 1997-07-10 2004-03-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ルのハンドル
JP3490914B2 (ja) * 1997-12-04 2004-01-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把手及びハンドル組立体
JP3673140B2 (ja) 2000-03-28 2005-07-20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
JP2002218870A (ja) * 2001-01-24 2002-08-06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シール構造
JP2003235412A (ja) 2002-02-20 2003-08-26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2003284463A (ja) 2002-03-28 2003-10-07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のハンドル
JP4045167B2 (ja) * 2002-05-01 2008-02-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SG114615A1 (en) * 2002-05-09 2005-09-28 Shimano Kk Handle assembly for fishing reel
US6626385B1 (en) * 2002-08-01 2003-09-30 Daiwa Seiko, Inc.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JP4015957B2 (ja) * 2003-01-20 2007-11-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2004236541A (ja) 2003-02-04 2004-08-26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
JP2004236568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350B (zh) * 2007-12-18 2011-12-0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把手和手柄组件
CN101569298A (zh) * 2008-04-28 2009-11-04 株式会社岛野 渔线轮的手柄把手
CN10202789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CN102027893B (zh) * 2009-09-30 2014-09-03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CN103168756A (zh) * 2011-12-21 2013-06-26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卷绕器
CN103168756B (zh) * 2011-12-21 2017-03-01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卷绕器
CN104412946A (zh) * 2013-08-30 2015-03-18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钓鱼用卷线器的旋钮及装配方法
US9848589B2 (en) 2013-08-30 2017-12-26 Globeride, Inc. Knob of fishing re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4913A (en) 2006-05-16
KR101254537B1 (ko) 2013-04-19
TWI347831B (en) 2011-09-01
ATE369742T1 (de) 2007-09-15
SG121940A1 (en) 2006-05-26
CN1757284B (zh) 2010-12-22
EP1645184A1 (en) 2006-04-12
DE602005002002T2 (de) 2008-05-08
EP1645184B1 (en) 2007-08-15
KR20060051964A (ko) 2006-05-19
US20060071107A1 (en) 2006-04-06
DE602005002002D1 (de) 2007-09-27
US7614577B2 (en) 2009-11-10
MY136911A (en) 2008-11-28
US20080257996A1 (en) 2008-10-23
US7374119B2 (en) 2008-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7284A (zh)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把手和手柄组装体
CN1682588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组件
CN1226917C (zh) 钓鱼绕线轮的轴承及部件支承结构
CN1364411A (zh) 旋转卷线器的卷筒
US7293731B2 (en) Reciprocating mechanism for spinning reel
CN1231119C (zh) 钓鱼用卷线器的密封结构
CN102132692B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支承结构
JP638960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ピニオンギア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CN1144761A (zh) 自行车用刹车及变速操作装置
CN1899037A (zh) 钓鱼用绕线轮零件
CN1433683A (zh) 用于钓鱼绕线轮的部件组件
CN109952025B (zh) 渔轮座以及钓竿
CN1352877A (zh)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CN1517014A (zh) 用于旋转绕线轮的摇把组件
CN1639476A (zh) 动压轴承的制造方法、动压轴承及动压轴承制造装置
CN1082789C (zh) 钓鱼用的绕线轮
CN1191753C (zh) 旋转卷线器之卷线筒
CN1550135A (zh) 旋转绕线轮的主齿轮
CN1582652A (zh) 旋转绕线轮
CN1283144C (zh) 旋转绕线轮及其转子
CN1711834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
CN1714635A (zh) 渔线轮转子制动装置
CN1444851A (zh) 纺车式渔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550134A (zh) 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阻力调节旋钮
CN1406476A (zh) 旋转卷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