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2652A - 旋转绕线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绕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2652A
CN1582652A CNA2004100578605A CN200410057860A CN1582652A CN 1582652 A CN1582652 A CN 1582652A CN A2004100578605 A CNA2004100578605 A CN A2004100578605A CN 200410057860 A CN200410057860 A CN 200410057860A CN 1582652 A CN1582652 A CN 1582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spinning
rotor
guard member
l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578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5133C (zh
Inventor
岩渕正和
菅原谦一
生田刚
平冈宏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582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2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51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51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绕线轮包括安装在鱼杆上的绕线轮单元和可转动的安装在绕线轮单元前侧上的转子以及防护构件。防护构件包括板形嵌入部分和突出部分。一个防护构件的嵌入部分从杆连接腿部到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嵌入绕线轮单元。另一防护构件的嵌入部分在圆柱形部分的外周部分和第二转子臂的外部分上嵌入转子。突出部分从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外表面伸出。防护构件可在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与地面接触,使得可以防止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刮伤。

Description

旋转绕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旋转绕线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到鱼杆上并使得鱼线放出并收回的旋转绕线轮。
背景技术
旋转绕线轮具有安装在鱼杆上的绕线轮单元、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并引导鱼线的转子和通过转子将引导的鱼线卷绕其上的卷筒。绕线轮单元通常由单一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并包括绕线轮主体和从绕线轮主体向上对角线延伸并与其形成整体的T形杆连接腿部。转子包括圆柱形部分、转子臂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的钩环臂。转子臂连接到圆柱形部分的后侧外周部分上。另外,转子臂在圆柱形部分的两侧上相对。钩环臂枢转地安装在转子臂的前端上。另外,钩环臂引导鱼线到卷筒上。
采用此类型的旋转绕线轮,公知的是从绕线轮单元的后端部分到下端部分在整个表面上安装板形覆盖构件以便防止绕线轮单元刮伤,如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申请H5-39268所述。这种盖子可保护在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可与地面接触的绕线轮单元的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以及转子臂的外周部分。
但是,采用覆盖构件安装其上的此类型的旋转绕线轮,由于覆盖构件覆盖例如整个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广泛区域,由于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与地面接触,覆盖构件本身可被刮伤。该刮伤造成外观不太美观。
为了克服此缺陷,公知的是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将由弹性物质制成的缓冲构件固定在与地面接触的位置上,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1-136874所述。缓冲构件由弹性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是安装在形成在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弯曲部分上的凹槽部分的杆形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以传统方式与地面接触的转子的部分不直接接触地面。因此,即使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转于很难被刮伤。
采用具有缓冲构件的所述传统旋转绕线轮,由弹性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缓冲构件安装在绕线轮单元或转子上。但是,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通常户外使用的旋转绕线轮经常接触例如岩石的硬地方。因此,由于所述的接触摩擦,缓冲构件退化并有时脱离绕线轮单元或转于。如果缓冲构件脱离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直接接触地面。因此,绕线轮单元或转子可被刮伤。
为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明白需要一种改进的旋转绕线轮。本发明满足现有技术中的此需要以及其他需要,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得以明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止了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刮伤。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安装在鱼杆上并能够放出鱼线。旋转绕线轮包括绕线轮单元、卷筒、转子和防护构件。绕线轮单元适用于安装在鱼杆上。卷筒可运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以便相对于所述绕线轮单元前后运动,并具有鱼线卷绕和反绕其上的外周部分。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并适用于将鱼线卷绕在卷筒上。防护构件包括嵌入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至少一个内的板形嵌入部分和从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表面伸出的突出部分。形成突出部分以便与嵌入部分连接。
该旋转绕线轮具有防护构件,防护构件包括嵌入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至少一个内的板形嵌入部分和从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表面伸出并连接地与嵌入部分形成在一起的突出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突出部分从绕线轮和转子的外表面伸出,容易以传统方式与地面接触的绕线轮单元和转子的表面不直接接触地面。因此,即使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也可防止绕线轮单元或转子上的刮伤。
另外,由于板形嵌入部分嵌入绕线轮单元或转子,还可防止防护构件脱离绕线轮单元或转子。因此,该结构可防止绕线轮单元或转子被刮伤。另外,由于嵌入部分形成为板形,可以改善相对于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连接精度。因此,嵌入部分的姿态可方便地相对于绕线轮单元或转子进行调整。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绕线轮单元还包括不同机构安装其中的绕线轮主体和从绕线轮主体向上延伸并与其形成整体的大致T形的杆连接腿部。防护构件嵌入绕线轮单元的后端部分、绕线轮单元的下端部分和杆连接头部的后端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内。在这种情况下,防护构件例如从绕线轮单元的后端部分到下端部分安装。因此当绕线轮单元放置在地面上时也可防止绕线轮单元的刮伤。另外,如果覆盖构件还安装在绕线轮单元的后端部分和杆连接腿部的后端部分上时,防护构件嵌入覆盖构件的后端部分内,使得进一步防止绕线轮单元的刮伤。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按照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绕线轮单元还包括不同机构安装其中的主体构件和通过螺钉紧固在主体构件上的盖构件。凹槽部分形成在主体构件和盖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中。防护构件嵌入形成在主体构件或盖构件内的凹槽部分内。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防护构件安装在主体构件的凹槽部分上,即使盖构件从主体构件脱开,防护构件始终可以安装。因此,各自构件不趋于分开。
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嵌入形成在主体构件和盖构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内的凹槽部分内。在这种情况下,凹槽部分可方便地形成。另外,将盖构件紧固在主体构件上的螺钉构件还可用来紧固防护构件,可以减小制造成本。
按照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转子还包括圆柱形部分、转子臂和钩环臂。圆柱形部分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转子臂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圆柱形部分上并与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后侧外周表面连接地形成在一起。钩环臂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转子臂的前端上,以便引导所述鱼线到所述卷筒上。防护构件嵌入圆柱形部分的外周部分、转子臂的外周部分和钩环臂的外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在这种情况下,防护构件安装在转子的外周部分之上。因此,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转子很难被刮伤。
按照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至少一个转子臂具有从转子臂的内周到外周部分的孔部分和分别形成在孔部分的前和后侧上的第一和第二凹槽部分。防护构件嵌入第一和第二凹槽部分以便将前端部分连接到后端部分上。在这种情况下,防护构件从孔部分的前到后侧横过孔部分安装。该配置可改善结构的外观。
按照本发明第七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六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通过螺钉紧固在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至少一个上。在这种情况下,覆盖构件可方便并可靠地紧固。
按照本发明第八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七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由例如硬金属或硬合成树脂的硬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防护构件的强度保持在高水平,可以防止防护构件被刮伤。
按照本发明第九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八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由金属构件制成。在这种情况下,防护构件由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制成。因此,防护构件的强度保持在高水平。
按照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八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由合成树脂构件制成。在这种情况下,防护构件由硬合成树脂制成。因此,可以减小防护构件的重量,同时防护构件的强度保持在高水平。
按照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十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一对所述突出部分线性延伸以便限定平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突出部分部分形成线性延伸的平的表面,突出部分的强度可保持在高水平。因此,可以防止防护构件被刮伤。
按照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十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突出部分具有比嵌入部分的宽度大的宽度。突出部分沿着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之一的外表面的轮廓在与防护构件的长度横向的方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突出部分沿着外表面布置以便横向延伸,防护构件的突出部分可覆盖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外表面的广泛区域。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绕线轮单元或转子被刮伤。
按照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突出部分沿着绕线轮单元和所述转子之一的外表面的轮廓在嵌入部分的两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突出部分布置成横向朝着嵌入部分的两侧延伸,突出部分方便地紧固在绕线轮单元或转子上。
按照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十二或第十三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突出部分与嵌入部分形成整体。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分和嵌入部分可由例如硬材料整体形成单个整体构件。因此,可以防止防护构件被刮伤。
按照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十三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突出部分和嵌入部分由不同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嵌入部分可由高强度材料制成,而突出部分可以由便于成形或可延展以便沿着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外表面延伸的材料制成。
按照本发明第十六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突出部分或嵌入部分中的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另一个由金属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嵌入部分可由高强度金属制成,而突出部分可由便于成形并可延展以便沿着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外表面延伸的合成树脂制成。
按照本发明第十七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十六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突出部分和嵌入部分中的一个粘接在突出部分和嵌入部分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突出部分和嵌入部分粘接在一起,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突出部分可通过在由金属构件制成的嵌入部分内插入模制突出部分来形成。另外,还可首先通过采用电子沉积镀覆工艺扩散三嗪硫醇粉末,形成扩散层,并接着整体形成具有扩散层的突出部分,将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突出部分粘接在嵌入部分上。因此,突出部分将牢固地粘接在嵌入部分上。
按照本发明第十八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十七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嵌入部分嵌入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至少一个内,使得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突出部分与地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嵌入部分嵌入与地面接触的绕线轮单元的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或者转子的外周部分中的一个部分内。因此可以确保防止绕线轮单元或转子被刮伤。
按照本发明第十九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十八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具有较窄部分和较宽部分,较宽部分具有比所述较窄部分的宽度更宽的宽度。
按照本发明第二十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十九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具有较厚部分和较薄部分,较厚部分具有比较薄部分的厚度更大的厚度。
按照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是本发明第一到第二十方面任一方面的旋转绕线轮,其中防护构件是板构件。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详细说明中将变得清楚,该说明结合附图披露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现对于形成此原始披露一部分的附图进行参考:
图1是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的侧视图;
图2是从其后侧看到的旋转绕线轮的透视图;
图3是旋转绕线轮的后视图;
图4是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旋转绕线轮的转子臂的平面图;
图6是转子臂的截面侧视图;
图7是绕线轮单元的后部的截面图;
图8是与图1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实施例(c)的旋转绕线轮的侧视图;
图9是与图4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e)的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的截面图;
图10是与图1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f)的旋转绕线轮的侧视图;
图11是与图7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f)的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后部的截面图;
图12是与图7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f)的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后部的截面图;
图13是与图7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g)的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后部的截面图;
图14是与图4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h)的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的截面侧视图;
图15是按照实施例(h)的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和防护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实施例(h)的旋转绕线轮的定位销的放大透视图;
图17是与图3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i)的旋转绕线轮的后视图;
图18是与图3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j)的旋转绕线轮的后视图;
图19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j)的旋转绕线轮的防护构件的透视图;
图20是与图5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k)的旋转绕线轮的转子臂的平面图;
图21是与图6相对应的实施例(k)的转子臂的截面图;
图22是与图3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可选择优选实施例(b)的旋转绕线轮的后视图;
图23是与图3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k)的旋转绕线轮的后视图;以及
图24是与图4相对应的按照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a)的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所选择的实施例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明白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只出于说明目的,而不作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按照本发明的旋转绕线轮包括防护构件。防护构件在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至少一个中具有板形嵌入部分和从绕线轮单元和转子中的一个的外周表面伸出并与嵌入部分连接地形成一起的突出部分。因此,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防止绕线轮单元或转子的刮伤。
图1-3表示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旋转绕线轮。旋转绕线轮具有绕线轮单元2,其具有摇把1并安装在鱼杆上,布置在绕线轮单元2的前部上的转子3和布置在转子3的前部上的卷筒4。转子3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以便将鱼线卷绕在卷筒上以响应摇把1的转动。卷筒4安装在绕线轮单元2上,以便能够相对其中前后运动。
绕线轮单元2由例如镁合金制成并包括绕线轮主体2a和从绕线轮主体2a向上延伸的大致T形的杆连接腿部2b,如图1所示。在绕线轮主体2a内部设置转动传递机构和摆动机构(未示出),摆动机构用于相对于绕线轮主体2a与摇把1的转子3的转动同步地前后运动卷筒4。
如图1和2所示,绕线轮主体2a还包括主体构件11和盖构件12。开口设置在主体构件11的侧部上。曲柄机构和摆动机构(未示出)安装在主体构件11内。盖构件12通过至少一个螺钉紧固在主体构件11上以便覆盖主体构件11的开口。主体构件11与杆连接腿部2b形成整体。最好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内覆盖构件14a和14b在绕线轮主体2a的下后端部分处分别安装在主体构件11和盖构件12上。外覆盖构件13a和13b安装在内覆盖构件14a和14b上。外覆盖构件13a和13b的外侧进行镀覆以便给出金属外观。另外,第一防护构件50是嵌入绕线轮主体11的后端部分11a和杆连接腿部2b的后端部分2b1内的板构件,使得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防护构件50可接触地面。
内覆盖构件14a和14b和外覆盖构件13a和13b起着覆盖构件的作用,其安装成覆盖主体构件11和盖构件12的下后端部分,如图1-3所示。如图7所示,在内部或主体构件11一侧上,内覆盖构件14a安装到形成在主体构件11内的凹槽部分2c内。具有大致U形截面形状的凹槽部分14c形成在内覆盖构件14a内,使得第一防护构件50嵌入其中。当第一防护构件50紧固在主体构件11上时,通过将内覆盖构件14a介于第一防护构件50和主体构件11之间,将内覆盖构件14a和第一防护构件50一起紧固在主体构件11上。另外,外覆盖构件13a和13b通过螺钉构件(未示出)从其内侧紧固在内覆盖构件14a和14b上。
如图3和4所示,从侧面观看,第一防护构件50是大致L形的构件并从杆连接腿部2b延伸到主体构件11的后端部分11a和下端部分11b。另外,第一防护构件50通过T槽加工形成。第一防护构件50包括嵌入凹槽部分2c的板形嵌入部分50a(见图4)和与嵌入部分50a整体形成单个整体构件并从杆连接腿部2b和主体构件11的后和下端部分11a和11b伸出的突出部分50b。第一防护构件50是具有大致U形截面形状并由包括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的硬材料制成的板形构件。
如图4所示,主体构件11包括通孔2d和2e、螺纹孔2f、定位销2g和壁部分2h。通孔2d和2e在主体构件11的后部和下部两个位置处穿过。螺纹孔2f形成在通孔2d的内周侧上。定位销2g布置在通孔2e的内周侧上并从中伸出。壁部分2h布置成具有在后部围绕螺纹孔2f周边的壁形状。壁部分2h布置成当安装盖构件12时与盖构件12的后侧表面接触。因此,可以在其中提供防水的密封。第一防护构件50还包括在后部内朝着内周侧伸出的连接部分50c。通孔50e形成在连接部分50c的端部处。连接部分50c通过穿过通孔2d的螺钉构件(未示出)将第一防护构件50紧固在主体构件11上,使得通孔50e与螺纹孔2f对齐。另外,第一防护构件50包括在下部内朝着内周侧伸出的定位部分50d。通孔50f形成在定位部分50d的端部处。通过将定位销2g插入通孔50f,定位部分50d插入通孔2e以便将第一防护构件50相对于主体构件11定位。
如图1、2和3所示,转子3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2上的圆柱形部分20、在圆柱形部分20的相对侧部设置的第一转子臂21和第二转子臂22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转子臂21和第二转子臂22上以便引导鱼线的钩环臂23。
圆柱形部分20最好由例如镁合金或铝合金制成并具有直径上大于圆柱形部分20的其他部分的环形大直径部分20a。第一和第二转子臂21和22和圆柱形部分20整体形成单个部件并形成在大直径部分20a的外周表面上的相对位置上。第一和第二转子臂21和22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一对第一和第二臂部分21b和22b,以及第一和第二覆盖部分24a和24b。该对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在大直径部分20a的外周表面上的相对位置上从大直径部分20a径向向外延伸。该对第一和第二臂部分21b和22b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向前延伸,与圆柱形部分20保持一定距离。第一和第二覆盖部分24a和24b覆盖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和第一和第二臂部分21b和22b的外表面。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从大直径部分20a的外周表面伸出,并径向减缩。第一和第二臂部分21b和22b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以弯曲形式向前延伸。第一和第二覆盖部分24a和24b由例如镁合金或铝合金制成。第一和第二覆盖部分24a和24b向外凸出地弯曲,以便覆盖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以及第一和第二臂部分21b和22b的外表面。通过第一和第二覆盖部分24a和24b、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21a和22a以及第一和第二臂部分21b和22b限定内部空间。如图2、5和6所示,第二转子臂22还包括从第二臂部分22b的内表面到第二覆盖部分24b的外表面的大致四边形孔部分24c。另外,防护构件51-53是嵌入圆柱形部分20的外周部分和第二转子臂22的外周部分上的两个位置内的板构件,其可以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与地面接触。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嵌入圆柱形部分20内周向上的对称位置内。如图1、2、5和6所示,第四防护构件53沿纵向嵌入第二臂部分22b和第二覆盖部分24b。
如图5和6所示,第四防护构件53嵌入分别形成在孔部分24c的前端和后端侧上的第一和第二凹槽部分22c和22d内。第四防护构件53从孔部分24c的前端到后端部分安装以便连接孔部分24c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第四防护构件53包括嵌入第一和第二凹槽部分22c和22d内的板形嵌入部分53a(见图6)。第四防护构件53还包括从第一臂部21b和第一覆盖部分24a的外周表面伸出的突出部分53b,使得嵌入部分53a的端表面的一部分沿着接触表面以线部段的形式延伸。第四防护构件53上具有大致U、L或E形截面形状并由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制成的板形构件。缺口部分53e形成在嵌入第一凹槽部分22c内的嵌入部分53a内,使得图2所示并在下面描述的第二钩环支承构件26的螺钉连接部分将不连接到防护构件53上。嵌入第一凹槽22c的嵌入部分53a通过形成在第二臂部分22b上的突出部分22f定位。嵌入部分53a通过采用穿过间隔构件53g的螺钉构件53压靠嵌入部分53a而紧固在第二凹槽部分22d上。间隔构件53g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插入间隔构件53g可防止第四防护构件53颤动。
如图3所示,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包括嵌入凹槽部分的板形嵌入部分51a和52a以及从转子3的外轮廓伸出的突出部分51b和52b。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是具有大致圆弧形截面形状并最好由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制成的板形构件。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分别通过插入布置在各自防护构件51和52的两端上的一对连接部分51c和51d和一对连接部分52e和52d的螺钉构件或销构件(未示出)来紧固在圆柱形部分20上。
现在参考图1和2,钩环臂23将鱼线引导到卷筒4上。钩环臂23具有第一和第二钩环支承构件25和26、鱼线滚轮27、固定轴盖(未示出)和弯曲的钩环29。第一和第二钩环支承构件25和26枢转地安装在一对转子臂21和22的各自边缘上。鱼线滚轮27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25的边缘上。固定轴盖相对地布置在第一钩环支承构件25和鱼线滚轮27之间。弯曲的钩环29由将第二钩环支承构件26连接到固定轴盖上的线杆制成。第一钩环支承构件25枢转地安装在第一转子臂21的外侧上,而第二钩环支承构件26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转子臂22的内侧上。
卷筒4包括筒体4a、裙部4b和凸缘部分4c。筒体4a设置成围绕其圆周卷绕由钩环臂23引导的鱼线。在第一转子臂21和第二转子臂22之间布置在筒体4a上的裙部4b具有大于筒体4a的直径。凸缘部分4c布置在筒体4a的前部上。卷筒4相对于绕线轮主体2a与转子3的转动同步地前后运动,并将由钩环臂23引导的鱼线均匀地卷绕在卷筒4的圆周表面上。
如图1-4和6所示,防护构件50-53安装在如上构造的旋转绕线轮上。防护构件50-53包括板形嵌入部分50a-53a和突出部分50b-53b。板形嵌入部分50a-53a分别从杆连接腿部2b到绕线轮单元2的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以及在圆柱形部分20的外周部分的相对侧和第二转子臂22的外周部分上嵌入。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所述位置通常接触地面。突出部分50b-53b从外部表面伸出,以便当绕线轮放置地面上时接触地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突出部分50b-53b从绕线轮单元2或转子3的外表面伸出,容易以传统结构与地面接触的绕线轮单元和转子的表面不直接接触地面。因此,即使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也可防止绕线轮单元2或转子3的刮伤。
可选择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可选择实施例。考虑到第一实施例和可选择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可选择实施例的部件将给出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参考标号。此外,出于简明的目的,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同的第二实施例的部件的描述。
(a)在第一实施例中,转子3以及第一和第二覆盖部分24a和24b由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但是也可以如图24由合成树脂制成。另外,可以省略第一和第二覆盖部分24a和24b或大直径部分20a。
(b)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构件50嵌入主体构件11的凹槽部分2c内,但是,第一防护构件50可以嵌入形成在盖构件12内的凹槽部分内。另外,在图22中,第一防扩构件50’嵌入形成在主体构件11’和盖构件12’之间连接部分内的凹槽部分2c’内。另外,在图23中,盖构件12”与杆连接腿部2b”形成整体,并且防护构件50”嵌入盖构件12”。
(c)在第一实施例中,防护构件50-53由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制成。但是,防护构件50-53不局限于此类材料。防护构件50-53可由硬合成树脂制成。
(d)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防护构件50-53从杆连接腿部2b到后端部分11a和下端部分11b、在圆柱形部分30的外圆周的相对部分以及第二转子臂22的外部分上嵌入绕线轮单元2。但是防护构件50-53嵌入的位置不局限于这些位置。防护构件可在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与地面接触的任何位置嵌入。例如,如图8所示,第四防护构件54是嵌入第一转子臂21的外周部分的板构件。
(e)如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构件50在一个位置上通过形成在防护构件50的后部并朝着内侧伸出的连接部分50c紧固在主体构件11上。但是,如图9所示,第一防护构件50可通过连接部分50g以及位于绕线轮单元2的后部内的通孔50h在另外的两个位置上进行紧固。绕线轮单元2具有连接部分50g向内延伸穿过其中的两个通孔2d’。
(f)如图3、4和6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突出部分50b-53b伸出,使其端表面以线部段的形式延伸。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构造。例如,如图10和11所示,突出部分750b可沿着绕线轮主体2的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的外轮廓布置,以便在与防护构件750的长度横向的方向上延伸。更特别是,突出部分750b可沿着绕线轮主体的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从嵌入部分750a的端部朝着嵌入部分750a的两侧延伸。嵌入部分750a是嵌入凹槽部分2c的板形构件。嵌入部分750a和突出部分750b最好使用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或合成树脂整体形成以便形成整体构件。突出部分750b以大致对称的形状从嵌入部分750a的端部朝着两端伸出,使得第一防护构件750具有大致T形的截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突出部分750b覆盖绕线轮单元和杆连接部分2d的接触表面的广泛区域,可以有助于防止绕线轮单元2的刮伤。另外,突出部分750b不局限于此形状。另外,如图12所示,突出部分850b可具有大致月牙形的截面形状。换言之,突出部分850b的长度可大于、小于或等于嵌入部分850a的长度。
(g)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f)中,嵌入部分50a和突出部分50b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整体形成整体构件。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构造。嵌入部分和突出部分可由不同材料分开形成。例如,如图13所示,嵌入部分150a可由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制成,而突出部分150b可由合成树脂制成。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突出部分50b可插入模制在由金属制成的嵌入部分50a内。在另外的情况下,通过在扩散层内插入模制突出部分150b,将突出部分150b粘接在嵌入部分150a上,其中细小的三嗪硫醇粉末通过电子沉积镀覆工艺在由金属制成的嵌入部分150a上进行扩散。在这种情况下,由硬金属制成的嵌入部分150a的强度可保持在高水平上,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突出部分150b可沿着绕线轮单元2的外表面方便地形成。另外,尽管没有示出,嵌入部分150a可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突出部分150b可由例如不锈钢合金的硬金属制成。
(h)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定位销2g形成在绕线轮主体2a的主体构件11上,以便从主体构件11伸出。但是,定位销2g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构件11上,如图14和15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凹入部分202i靠近通孔202e在主体11的下部上形成。定位销202g安装在凹入部分202i上,使得定位销202g的尖端从凹入部分202i伸出。因此,第一防护构件250可通过将定位销202g的突出部分插入形成在第一防护构件50的定位部分50d内的通孔50f来定位。如图16放大所示,定位销202g包括柱形主体部分202j,其底端安装在凹入部分202i上,和手柄部分202k,它朝着尖端侧以大致半个柱形的方式伸出。手柄部分202k有助于拇指和手指方便抓握。通过去除柱形构件的一部分,将手柄部分202k与主体部分202j形成整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采用拇指和手指抬起手柄部分202k,定位销202g可与凹入部分202i脱开,定位销202g可方便地连接到凹入部分202i上或与其脱开。
(i)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过将螺钉构件或销构件插入布置在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的两端上的连接部分51c和51d、52c和52d,将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紧固在圆柱形部分20上。在此构造中,当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从转子3的侧部插入圆柱形部分20时,该对连接部分51c和51d以及该对连接部分52c和52d分别与该对接触部分303a和303b以及该对接触部分303c和303d接触。接触部分303a-303d可将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正确定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对连接部分51c和51d以及该对连接部分52c和52d接触该对接触部分303a和303b以及该对接触部分303c和303d,以便定位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螺钉构件或销构件可方便地插入该对连接部分51c和51d以及该对连接部分52c和52d,以便将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紧固在转子3上。另外,当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进行安装时,螺钉构件或销构件隐藏起来并不暴露。因此,可以改善结构的外观。
(j)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进行安装以便防止通常接触地面的转子3的表面部分被刮伤。但是,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的形状(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或厚度)以及质量可进一步调整以便保持转子3的转动平衡。
另外,第二和第三防护构件51和52中的至少一个可设计成在第一转子臂21和第二转子臂22之间具有不同的形状和质量,以便保持转子3的转动平衡。例如,第二防护构件51可具有在第一转子臂21侧和第二转子臂22侧之间不同的宽度。特别是,如图18所示,第二防护构件451包括形成在第一转子臂21侧上以便具有较窄宽度的较窄部分451e。图18的第二防护构件451还具有形成在第二转子臂22侧上以便具有比较窄部分51e的宽度α宽的宽度β。在这种情况下,宽度是与转子3的轴向横向的长度。在另一情况中,如图19所示,第二防护构件551包括形成在第一转子臂21侧上的较薄部分551g和形成在第二转子臂22侧上并比较薄部分551g更厚的较厚部分551h。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较窄部分451e或较薄部分551g形成在第二防护构件451或551的第一转子臂21侧上,第一转子臂21侧上的质量小于第二防护构件51的第二转子臂22侧上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转子臂21内部包括例如钩环臂23的机构,转子3的第一转子臂21侧的质量大于转子3的第二转子臂22侧上的质量。因此,在第二防护构件51的第一转子臂21上形成较窄部分451e或较薄部分551g可在第一转子臂21侧和第二组织部22侧之间整体平衡转子3和防护构件451或551的质量。因此,可以保持转子3的转动平衡。
(k)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四防护构件53从第二覆盖部分24b的孔部分24c的前端到后端安装以便将第四防护构件53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连接到孔部分24c上。另一方面,如图20和21所示,第二覆盖部分624b包括嵌入部分53a插入其中的通孔624d和624e、通孔624f和接触部分624g。通孔624d和624e形成在与第一凹槽部分22c相对的位置上。嵌入部分53a插入其中的通孔624f形成在与第二凹槽部分22d相对的位置上。与嵌入部分53a接触的接触部分624g形成在通孔624d和624e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当第四防护构件53进行安装时,嵌入部分53a的后侧表面与第二覆盖部分624b的接触部分624g接触,并且第四防护构件53可压靠第二覆盖部分624b。因此,第二覆盖部分624b的端部可以对准。另外,由于与嵌入部分53a接触的接触部分24h还形成在通孔624e的后侧,当第二覆盖部分624b通过螺钉构件紧固时,第二覆盖部分624b的端部稳定地支承到第二转子臂22上。
(l)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4和6所示,嵌入部分50a-53a从绕线轮单元2的杆连接腿部2b到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嵌入绕线轮单元2以及在圆柱形部分30的外周边的相对侧上以及第二转子臂22的外周嵌入转子3,使得当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防护构件50-53可接触地面。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配置。例如,嵌入部分50a可在轮廓绕线轮单元2的后端部分和下端部分的外周上嵌入。在此构造中,突出部分50b设计成足够厚以便接触地面。因此,绕线轮单元2的表面不直接接触地面。
如这里所使用的,以下方向术语“向前、向后、之上、向下、垂直、水平、之下和横向”以及任何其他的类似方向术语指的是装备有本发明的装置的方向。因此,用来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应该相对于装备有本发明的装置进行解释。
这里使用的术语“构造”描述的是装置的部件、区段或部分,其包括构造和/或编程执行所需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
此外,权利要求中表示为“装置加功能”的术语应该包括用来实施本发明所述部分的功能的任何结构。
这里使用的术语“大致”、“大约”和“近似”意味所修饰术语的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显著改变。如果此偏差不否定其修饰词汇的含义,这些术语应看成包括所修饰术语的至少正负5%的偏差。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出版物2003-296346和2003-411638的优先权。日本专利出版物2003-296346和2003-411638的所有披露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在只选择所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同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明白的是可进行不同的改型和变型而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只用作说明,并不用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21)

1.一种旋转绕线轮,包括:
适用于安装在鱼杆上的绕线轮单元;
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绕线轮单元上的摇把;
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绕线轮单元上以便相对于所述绕线轮单元前后运动的卷筒,所述卷筒具有鱼线适用于在其上卷绕和反绕的外周部分;
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绕线轮单元上的转子,所述转子适用于将所述鱼线卷绕在所述卷筒上以响应所述摇把的转动;以及
防护构件,该防护构件具有嵌入所述绕线轮单元和所述转子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板形嵌入部分和从所述绕线轮单元和所述转子中的所述一个的外表面伸出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嵌入部分连接地形成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单元包括绕线轮主体和从所述绕线轮主体对角线延伸以便与所述绕线轮主体形成整体的杆连接腿部,鱼杆适用于连接到所述杆连接腿部上;以及
所述防护构件嵌入所述绕线轮主体的后端部分、所述绕线轮主体的下端部分以及所述杆连接腿部的后端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单元包括主体构件和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主体构件上的盖构件、形成在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内的凹槽部分;以及
所述防护构件嵌入所述凹槽部分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单元包括主体构件和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主体构件上的盖构件,以及形成在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之间连接部分内的凹槽部分;以及
所述防护构件嵌入形成在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盖构件之间的所述连接部分内的所述凹槽部分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还包括圆柱形部分、转子臂和钩环臂,所述圆柱形部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绕线轮单元上,所述转子臂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圆柱形部分上并连接地形成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后侧外周表面,所述钩环臂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转子臂的前端上以便将所述鱼线引导到所述卷筒上;以及
所述防护构件嵌入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外周部分、所述转子臂的外周部分以及所述钩环臂的外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转子臂设置有从所述转子臂的内周到外周部分的孔部分以及分别形成在所述孔部分的前和后侧上的第一和第二凹槽部分;以及
所述防护构件嵌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部分内以便连接所述孔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后端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构件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绕线轮单元和所述转子中的至少一个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构件由硬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构件是金属构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构件是合成树脂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线性延伸以便限定平的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具有大于所述嵌入部分宽度的宽度,所述突出部分在与所述防护构件长度横向的方向上沿着所述绕线轮单元和所述转子中的所述一个的外表面的轮廓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沿着所述绕线轮单元和所述转子中的所述一个的外表面的轮廓在所述嵌入部分的两侧上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嵌入部分形成整体。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嵌入部分由不同材料制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嵌入部分中的一个由合成树脂制成,而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嵌入部分中的另一个由金属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嵌入部分中的一个粘接在由金属制成的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嵌入部分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入部分嵌入所述绕线轮单元和所述转子中的至少一个中,使得当所述旋转绕线轮放置在地面上时所述突出部分与地面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构件具有较窄部分和较宽部分,所述较宽部分具有比所述较窄部分的宽度更宽的宽度。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构件具有较厚部分和较薄部分,所述较厚部分具有比所述较薄部分的厚度更厚的厚度。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绕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构件是板构件。
CNB2004100578605A 2003-08-20 2004-08-20 旋转绕线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51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6346/2003 2003-08-20
JP296346/03 2003-08-20
JP2003296346 2003-08-20
JP2003411638A JP4314108B2 (ja) 2003-08-20 2003-12-10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411638/03 2003-12-10
JP411638/2003 2003-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2652A true CN1582652A (zh) 2005-02-23
CN100425133C CN100425133C (zh) 2008-10-15

Family

ID=3406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86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5133C (zh) 2003-08-20 2004-08-20 旋转绕线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7070138B2 (zh)
EP (1) EP1508275B1 (zh)
JP (1) JP4314108B2 (zh)
KR (1) KR101058365B1 (zh)
CN (1) CN100425133C (zh)
DE (1) DE602004000287T2 (zh)
ES (1) ES2256823T3 (zh)
MY (1) MY128797A (zh)
SG (1) SG109544A1 (zh)
TW (1) TWI3126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620A (zh) * 2012-12-20 2014-06-25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绕线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6250B2 (en) * 2000-04-27 2007-10-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int system
US7066419B2 (en) * 2003-09-10 2006-06-27 Shimano Inc. Reel unit for spinning reel
SG116585A1 (en) * 2004-04-13 2005-11-28 Shimabno Inc Reel unit for dual-bearing reel.
JP2006304675A (ja) * 2005-04-28 2006-11-09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JP4607743B2 (ja) * 2005-11-16 2011-01-0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ル
US7275705B1 (en) 2006-09-07 2007-10-02 Shakespeare Company, Llc Spinning reel having two-piece frame and leg assembly with concealable attachment points
JP5049563B2 (ja) * 2006-11-20 2012-10-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操作つまみ
JP4884343B2 (ja) * 2007-09-14 2012-02-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6145606B2 (ja) * 2012-12-20 2017-06-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リール本体、及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EP2745686B1 (en) 2012-12-20 2017-01-04 Shimano Inc. Rotor for spinning reel
JP6389370B2 (ja) * 2014-03-28 2018-09-12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WO2020257651A1 (en) 2019-06-21 2020-12-24 Biz Outdoors, Inc. Left handed fishing reel
JP7211396B2 (ja) 2020-04-28 2023-0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ァン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0410Y2 (ja) 1991-10-31 1997-10-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3759555B2 (ja) 1997-11-11 2006-03-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2001136874A (ja) 1999-11-11 2001-05-2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4572033B2 (ja) 2000-12-19 2010-10-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ロータ
JP2002218874A (ja) 2001-01-22 2002-08-06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片軸受リール
JP3913510B2 (ja) * 2001-10-04 2007-05-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部品の締結構造
JP2003210081A (ja) * 2002-01-22 2003-07-29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部品組立体
JP2003225039A (ja) * 2002-02-05 2003-08-12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US20030146324A1 (en) * 2002-02-06 2003-08-07 Shih-Yuan Yeh Fishing reel with a replaceable casing
JP3999544B2 (ja) 2002-03-26 2007-10-31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ル
JP4015901B2 (ja) * 2002-07-31 2007-11-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3746033B2 (ja) * 2002-10-25 2006-02-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JP2004236568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himano Inc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リール本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620A (zh) * 2012-12-20 2014-06-25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绕线轮
CN103875620B (zh) * 2012-12-20 2018-01-09 株式会社岛野 纺车式绕线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95131A (ja) 2005-04-14
EP1508275A1 (en) 2005-02-23
TWI312661B (en) 2009-08-01
DE602004000287D1 (de) 2006-02-02
CN100425133C (zh) 2008-10-15
TW200517052A (en) 2005-06-01
JP4314108B2 (ja) 2009-08-12
US20060186242A1 (en) 2006-08-24
MY128797A (en) 2007-02-28
EP1508275B1 (en) 2005-12-28
SG109544A1 (en) 2005-03-30
DE602004000287T2 (de) 2006-08-31
KR101058365B1 (ko) 2011-08-22
US7070138B2 (en) 2006-07-04
ES2256823T3 (es) 2006-07-16
US7293732B2 (en) 2007-11-13
US20050040269A1 (en) 2005-02-24
KR20050020660A (ko) 200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82652A (zh) 旋转绕线轮
CN1226917C (zh) 钓鱼绕线轮的轴承及部件支承结构
CN1237532C (zh) 盘驱动器的夹持装置及其盘驱动器的支承方法
CN1755001A (zh) 用于缝纫机的水平旋梭
US20080105211A1 (en) Magnetic scrubber assembly and design method
CN1605530A (zh) 用于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物品储存结构
CN1743223A (zh) 自行车前拨链器
CN1626720A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899037A (zh) 钓鱼用绕线轮零件
CN1926978A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转子制动装置
CN1907174A (zh) 配备有一笔刨的笔用帽套以及装配有所述帽套的笔
CN1433683A (zh) 用于钓鱼绕线轮的部件组件
CN1647714A (zh) 拉链用的滑动件
CN1757962A (zh) 连接支管
CN1073345C (zh) 具有衡重体的移动及保持机构的鱼饵
CN1352877A (zh)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CN1486602A (zh) 旋转绕线轮的往复运动装置
CN1082789C (zh) 钓鱼用的绕线轮
CN1593119A (zh) 用于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
CN1488249A (zh) 户外使用的装饰部件
CN100341406C (zh) 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
CN1866371A (zh) 盘驱动装置及搭载有盘驱动装置的盘设备
CN1518868A (zh)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安装构造
CN1550135A (zh) 旋转绕线轮的主齿轮
CN1214714C (zh) 旋转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