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2645A -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2645A
CN1712645A CNA2005100718395A CN200510071839A CN1712645A CN 1712645 A CN1712645 A CN 1712645A CN A2005100718395 A CNA2005100718395 A CN A2005100718395A CN 200510071839 A CN200510071839 A CN 200510071839A CN 1712645 A CN1712645 A CN 171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ab
parts
end sid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718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7352C (zh
Inventor
饭岛亨
小松和则
田端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1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2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73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735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2Excav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形成例如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等的操作室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辆翻倒时等情况下司机室内的后部空间变形,具有充分的刚性以保护内部的操作者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由将位于司机室(12)的顶板侧的左、右上部柱体(27、28)从左、右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朝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左、右上延部件(29、30);将该上延部件的后端侧连接在左、右后部柱体(24、25)的上端侧上的左、右连接部件(31、32)构成。并且,该左、右连接部件利用铸造或锻造方法形成实心的梁部件。此外,在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端侧利用焊接接合在连接部件上的横梁部件(33、34)。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形成例如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等的操作室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背景技术
一般地,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为,在可回转地搭载于下部走行体上的上部旋转体上设置司机室,由该司机室构成乘降操作者等的操作室的结构。
这种以往技术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由上面部、前面部、后面部以及左、右侧面部形成大致方形的箱形状。并且,例如左、右侧面部等为将由例如薄钢板构成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以相互重合的状态接合,形成在内部构成柱部的空间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2098号公报)。
此外,作为其他的以往技术,已知有通过使用铸造物制的接头等将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管材相互连接而构成骨架结构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98469号公报)。
此外,这种情况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为左、右前部柱体、左、右后部柱体以及左、右上部柱体等分别由钢制的金属管件形成,这些前部柱体和上部柱体之间以铸造件制的接头连接,同时后部柱体与上部柱体之间也使用铸造件制的接头连接的结构。
在上述以往技术(专利文献1)中,由于使用了由薄钢板构成的内侧板、外侧板等形成司机室,所以,具有能够提高作为工程机械用的司机室的外观设计性、成形加工性等的优点。但由于在该情况下的内侧板、外侧板由薄钢板形成,作为司机室具有难以保证其强度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以往技术的情况下,还采用了以下对策,通过使上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以相互重合的状态接合,在内部形成中空的柱部构成的空间部,并在该空间部内设置加强板等,提高作为司机室的强度等。
但是,由于在内部设置加强板,需要中空的柱部构成的空间部较大。并且,如果将司机室的外部尺寸限制在规格尺寸的范围内,上述柱部(空间部)就要向司机室的内侧伸出,因此司机室内的使用空间变狭,作为工程机械用司机室难以保证充分的空间和操作稳定性等。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以往技术为,通过将由左、右前部柱体、左、右后部柱体及左、右上部柱体等构成的多个管部件分别使用接头相互连接,装配为构成骨架构造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的结构。
但是,在此情况下,由于仅为通过使用接头将多个管件相互连接构来装配构成骨架构造的工程用机械用司机室的结构,所以,在例如车辆翻倒时等被施加较大的外力时,有司机室破损的可能,存在必须充分实施用于保护内部操作者的安全对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以往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例如车辆翻倒时等情况下、能够抑制司机室内的后部空间变形,具有充分的刚性以保护内部的操作者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能够确保针对来自外部的冲击载荷的充分强度、刚性以外,还能够提高司机室内的空间及操作稳定性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适用于具有以下各部分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形成作为大致四边形的框体的下侧基座框体;从该基座框体的前端侧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并向上直立设置的左、右前部柱体;从上述基座框体的后端侧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并向上直立设置的左、右后部柱体;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并向后方向延伸,以将各后部柱体的上端侧连接在上述各前部柱体的上端侧上的左、右上部柱体。
并且,根据方案1的发明,其结构特征为,上述左、右上部柱体由从上述各前部柱体的上端侧朝向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上延部件;使用铸造或锻造方法形成实心的梁部件,将该上延部件的后端侧连接在上述各后部柱体的上侧的左、右连接部件构成,在该左、右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将在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而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该左、右连接部件上的多个横梁部件。
此外,根据方案2的发明,上述横梁部件使用中空构造的管件做成。此外,根据方案3的发明,在上述左、右连接部件上形成嵌合上述横梁部件的两端侧的嵌合部。
另一方面,根据方案4的发明,在上述柱体与后部柱体之间,设置有位于上述基座框体的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方侧并向上直立设置的中间柱体,该中间柱体的上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上述连接部件上。
此外,根据方案5的发明,在上述连接部件的下面,形成向下突出并嵌合在上述中间柱体的上端侧上的嵌合凸部。
另外,根据方案6的发明,在上述柱体与后中柱体之间,设置有位于上述基座框体的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方侧并向上直立设置的中间柱体,该中间柱体的上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上述上延部件上。
此外,根据方案7的发明,在上述中间柱体的上端与上述上延部件之间,设置有通过焊接将两者接合的接头部件。
另外,根据方案8的发明,上述左、右前部柱体与上述左、右上延部件分别使用构成中空构造的管件做成。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由于位于司机室的顶板侧的左、右上部柱体由从左、右前部柱体的上端侧朝向后方地延伸设置的左、右上延部件和将该上延部件的后端侧连接在左、右后部柱体的上端侧的左、右连接部件构成,所以,能够通过连接部件将上延部件的后端侧与后部柱体的上端侧之间牢固地连接。并且由于该连接部件通过铸造或锻造方法形成实心的梁部件,所以,即使其横断面积小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此外,由于在左、右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将在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地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左、右连接部件上的多个横梁部件,所以,使用这些横梁部件能够提高左、右连接部件之间(司机室的上部后方)的刚性,确保充分的强度。
从而,在就座于操作席上的操作者的头部周围设置的司机室内的上部后方空间能够抑制例如在车辆翻倒时等发生的来自外部的冲击载荷造成的变形,能够具有充分的刚性来保护司机室内的操作者。此外,由基座框体、前部柱体、后部柱体、上部柱体及横梁部件等形成骨架构造来装配的司机室,除了能够针对来自外部的冲击载荷等确保充分强度、刚性以外,还能够在司机室内形成较大的空间,能够扩大司机室内的空间、提高操作稳定性等。
此外,方案2记载的发明,由于横梁部件使用中空构造的管件形成,所以,能够使用例如管件的拉伸加工等很容易地形成横梁部件,在能够减轻横梁部件的重量的同时,能够保证充分的强度。
另外,根据方案3记载的发明,由于在左、右连接部件上形成嵌合横梁部件的两端侧的嵌合部,所以,能够在横梁部件的两端侧嵌合于左、右连接部件上的状态下,在两者嵌合部上进行焊接作业,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连接部件与横梁部件的接合强度。
另一方面,根据方案4记载的发明,由于在柱体与后部柱体之间设置有位于基座框体的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方并向上直立设置的中间柱体,所以,通过将该中间柱体的上端侧用焊接方法接合在连接部件上,能够由中间柱体从下侧支撑连接部件的端部,提高连接部件的强度、刚性。并且,能够在该中间柱体上安装用于操作者进出司机室内的门,能够给予中间柱体开、闭门上的充分的支持强度。
此外,根据方案5记载的发明,由于在连接部件的下面侧形成有向下突出并嵌合在中间柱体的上端侧上的嵌合凸部,所以,能够在连接部件的嵌合凸部嵌合在中间柱体的上端侧上的状态下,对将两者的嵌合部进行焊接作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中间柱体与连接部件的接合强度。
此外,方案6记载的发明,由于采用将设置于前部柱体与后部柱体之间的中间柱体的上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上延部件上的结构,所以,在此情况下由中间柱体从下侧支撑上延部件,在能够提高上延部件的强度、刚性等的同时,能够通过该上延部件提高连接部件的弯曲刚性等。
此外,方案7记载的发明,由于采用在中间柱体的上端与上延部件之间设置接头部件的结构,所以,能够通过使用接头部件提高由焊接得到的中间柱体与上延部件的接合强度,能够加大两者的焊接面积。此外,在中间柱体的上端和上延部件之间无需设置特别的嵌合部等,能够使上延部件的构造简单化,提高制作、加工时的作业效率。
此外,方案8记载的发明,由于左、右前部柱体与左、右上延部件分别使用构成中空构造的管件来形成,所以,能够通过中空管使这些前部柱体和上延部件减轻重量,能够将上延部件的前端侧通过比如焊接等接合在前部柱体上端侧来设置。此外,能够使用例如管件的拉伸加工等将上延部件在前部柱体的上端侧一体成形,从而能够减轻前部柱体及上延部件重量,提高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搭载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司机室的液压挖掘机的正视图。
图2为放大图1中的司机室的正视图。
图3为从图2所示的司机室取下门、窗玻璃等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为司机室构架的基座框体、前部柱体、后部柱体及上部柱体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从与图4相反侧的后方所见的司机室构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放大图5中的上部柱体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从图6中的箭头VII-VII方向所见的后部柱体的放大剖面图。
图8为从图6中的箭头VIII-VIII方向所见的中间柱体的放大剖面图。
图9为从图6中箭头IX-IX方向所见的上延部件的放大剖面图。
图10为从图6中箭头X-X方向所见的连接部件的放大剖面图。
图11为第2实施例的司机室构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为放大图11中的上部柱体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从图12中的箭头XIII-XIII方向所见的通过接头将中间柱体连接在上延部件上的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14为第1变型例的前部柱体、上延部件及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第2变形例的前部柱体、上延部件及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11-司机室,12、51-司机室构架,13-基座框体,22、23、52、53、22’、23’、52’、53’-前部柱体,24、25-后部柱体,26、54-中间柱体,27、28、55、56-上部柱体,29、30、57、58、29’、30’、57’、58’-上延部件,31、32、59、60、31’、32’-连接部件,31B、32B-嵌合凸部,31C、32C、59B、60B-后侧突起(嵌合部),31D、32D-中间突起(嵌合部),59C、60C-前侧突起(嵌合部),33、34、61、62-横梁部件,35、63-加强框部,64-接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工程机械用司机室适用于液压挖掘机中的情况为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此,图1至图10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中,1为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大致由下部走行体2、使用旋转轮3可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走行体上的上部旋转体4、后述的作业装置8构成。
此外,上部回转体4大致由旋转构架5、从车辆的后方看搭载在该旋转构架5的前部左侧的后述的司机室11、位于该司机室11的后侧等并设置于旋转构架5上的外装罩体6、安装于旋转构架5的后端部上的配重7构成。
8为可俯仰运动地设置在上部旋转体4的前部侧的作业装置,该作业装置8为使用例如前端侧的铲斗8A等进行土方等的挖掘作业的装置。此外,在下部走行体2的前侧可上下回转地设置有排土刮板9。并且,排出刮板9在进行土方等的排土作业,平整作业等时被使用。此外,排土刮板9也作为使液压挖掘机1(车辆)的姿势稳定外架来使用。
11为搭载于旋转构架5的前部左侧的司机室,该司机室11构成操作者乘座的操作室,其内部设置有驾驶席、操作杆(均未图示)等。并且,司机室11如图2至图5所示,由后述的司机室构架12、上面板36、后面板38、左、右侧面板39、40及门41等构成。
12为构成司机室11的骨架构造的司机室构架,该司机室构架12如图3至图5所示,由后述的基座框体13、前部柱体22、23、后部柱体24、25、中间柱体26、上部柱体27、28(上延部件29、30、连接部件31、32)及横梁部件33、34等构成。
13为构成司机室构架12的下侧部分的基座框体,该基座框体13如图4、图5所示,由设置于左、右离开间隔的前侧角部的左、右前侧安装基座14、15和设置于后侧的角部的后侧安装基座16、17,左、右连接框架18、19及前后的连接框架20、21构成。
在此,左、右连接框架18、19中位于左侧的连接框架18由前后方向的两端使用使用焊接等方法接合在安装基座14、16上的板状的构架部件18A、通过焊接接合在后述的中间柱体26与安装基座16之间的方筒状的加强件18B构成。并且,该加强件18B如图5所示地那样接合在构架件18A的上面侧,为提高连接框架18与中间柱26的接合强度的部件。
另一方面,左、右连接框架18、19中右侧的连接框架19由方筒状的管件等构成,其前、后方向的两端使用焊接方法等接合安装基座15、17上。此外,前侧的连接框架20的左、右方向的两端接合在安装基座14、15上,后侧的连接框架21的左、右两端接合在安装基座16、17上。
这种基座框体13通过使用位于其四角侧的安装基座14~17将连接框架18~21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如图3、图5所示的大致四角形的框体。并且,基座框体13的安装基座14~17通过防振支架(未图示)安装在旋转构架5上,对司机室11起减振作用。
22、23为设置在司机室构架12的前部的左、右前部柱体,该前部柱体22、23如图3所示,从基座框体13的前端侧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地向上直立设置。并且,前部柱体22、23的下端侧如图4、图5所示,与基座框体13的安装基座14、15接触或嵌合,在此状态下使用焊接方法紧固在安装基座14、15上。
在此,前部柱体22、23通过将由例如钢铁材料等构成的金属管件拉伸加工成形,其上端侧与后述的上延部件29、30一体或分开地形成。并且,上述柱体22、23具有与上延部件29、30大致同样的横断面形状(例如图9中大致L字状的异形中空构造)。
24、25为设置在司机室12的后部的左、右后部柱体,该后部柱体24、25如图3所示地那样,从基座框体13的后端侧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地向上直立设置。并且,后部柱体24、25的下端侧如图4、图5所示那样与基座框体13的安装基座16、17接触或嵌合,在此状态下使用焊接方法紧固在安装基座16、17上。
在此,后部柱体24、25通过将由例如钢铁材料等构成的金属管件拉伸加工成形,其断面形状为图7所示的中空的凸形。并且,在后部柱体24、25的上端侧使用凹凸嵌合及焊接方法等固定连接有后述的连接部件31、32。
26为设置于前部柱体22与后部柱体24之间的中间柱体,该中间柱体26如图4、图5所示,下端侧紧固在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18上;上端侧紧固在后述的连接部件31上。即、中间柱体26位于前部柱体22与后部柱体24之间并从连接框架18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向上直立设置。
此外,中间柱体26也通过将由例如钢铁材料等构成的金属管件拉伸加工成形,其断面形状为图8所示的大致四边形的中空构造。并且,后述的门41通过侧面板39等安装在中间柱体26上。
27、28为设置于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和后部柱体24、25的上端侧之间的左、右上部柱体,该上部柱体27、28如图3至图5所示,由从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朝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左、右上延部件29、30和后述的连接部件31、32构成。在此情况下,上延部件29、30一体或分开地形成于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
在此,在上延部件29、30与前部柱体22、23一体地形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例如金属管件拉伸加工将上延部件29、30与前部柱体22、23一体成形。并且,上延部件29、30的横断面的形状形成如图9所示的大致L字状的异形中空构造(例如构成鸟嘴形状的中空构造)。此外,上延部件29、30的后端侧使用对接焊等方法接合在后述的连接部件31、32上。
31、32为构成上部柱体27、28的一部分的左、右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31、32使用例如铸造或锻造等方法形成如图6所示的实心的梁部件,其横断面的形状为如图10所示的大致L字状的异形的形状(例如鸟嘴的形状)。
在此,在利用铸造方法成使接部件31、32成形的情况下,预先准备例如加热熔融状态的铸钢材料并注入成形模具中,形成如图6所示的实心的梁部件。此外,在通过锻造使连接部件31、32成形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例如模锻等方法加压成形来形成。
在此情况下,在位于左侧的连接部件31的前后两侧一体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嵌合凸部31A、31B,后部柱体24、中间柱体26的上端侧以嵌合的状态通过焊接结合在该嵌合凸部31A、31B上。此外,在右侧的连接部件32上也同样一体形成嵌合凸部32A、32B,后部柱体25的上端侧以嵌合的状态通过焊接结合在后侧的嵌合凸部32A上。
此外,在连接部件31、32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面对的那面上,一体形成有设置在嵌合凸部31A、32A上侧的后侧突起31C、32C和设置于连接部件31、3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上的中间突起31D、32D,这些后侧突起31C、32C与中间突起31D、32D构成与后述的横梁部件33、34相对的嵌合部。
33、34为设置于左、右连接部件31、32之间的横梁部件,该横梁部件33、34如图6所示,使用构成中空构造的断面为四边形管件形成,其两端侧嵌合在连接部件31、32的后侧突起31C、32C与中间突起31D、32D上。
并且,横梁部33、34通过焊接紧固在左右的连接部件31、32之间,将这些连接部件31、32在左、右方向上相互接合并一体化。此外,横梁部件33、34如图6示地那样在左、右连接部件31、32之间前后离开间隔地设置,与这些连接部件31、32共同形成大致四边形的加强框部35。
36为覆盖在司机室构架12上面侧的上面板,该上面板36如图3至图5所示,由薄金属板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其左、右两侧使用焊接等方法接合在上部柱体27、28(上延部件29、30、连接部件31、32)上。
此外,上面板36的前端部如图3所示地那样,成为沿前部柱体22、23的上部侧圆弧状延伸的切边部36A。并且,就座于司机室11内的驾驶席上的操作者的前方视野可向上方扩展至该切边部36A的位置为止。
37为设置于上面板36的后端侧的角板,该角板37在连接部件31、32的后端侧从外部覆盖后部柱体24、25、横梁部件33的焊接部件等,以提高司机室12的上侧后部的美观(设计性)。
38为覆盖司机室12的后面侧的后面板,该后面板38也通过将薄的金属板等进行冲压加工形成,其左、右两侧由焊接等接合在后部柱体24、25上。此外,后面板38的下端侧接合在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21上。
39为设置于司机室构架12的后部柱体24与中间柱体26之间的左侧的侧面板,该侧面板39位于后述的门41的后侧,覆盖司机室构架12的左侧面。并且,在侧面板39的前端侧一体形成沿中间柱体26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台阶部39A,在该台阶部39A上可开闭地安装有图2所示的门41。
40为覆盖司机室构架12的右侧面的右侧面板,该侧面板40如图3至图5所示地那样设置于前部柱体23与后部柱体25之间,其下端侧与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19接合。
41为构成司机室11的一部分的门,该门41如图2所示地那样设置于左侧的前部柱体22与侧面板39之间,其后端侧如图3所示地那样通过铰链42、42(参照图2)可开闭地安装在侧面板39的台阶部39A上。
即,如图3所示,在左侧的前部柱体22与侧面板39之间形成位于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18与上延部件29之间的司机室11的乘降口43,图2所示的门41开闭该乘降口43。
44为如图3所示地形成于司机室11内的上部后方空间,该上部后方空间44位于设置在司机室11内的操作席的上方,从周围包围例如就座在操作席上的操作者的头部侧。并且,该上部后方空间44为例如图2中二点划线表示的空间部。
此外,在司机室11中,后面板38、左、右侧面板39、40以及门41上分别安装有玻璃窗41,在左、右前部柱体22、23之间安装有前风挡玻璃。并且该挡风玻璃为司机室内的操作者提供了宽阔的前方视野。
本实施例的液压挖掘机1具有上述的结构,以下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进入司机室11内的操作者就座于操作席上的状态下,在例如推动操作走行用操作杆时,能够通过下部走行体2使车辆前进、后退。此外,在进行土方的挖掘作业时,通过推动操作作业用操作杆,在能够使作业装置8俯仰动作地动作的同时,能够旋转驱动上部旋转体4。
可是,这种液压挖掘机1在例如在不平地及倾斜地上进行挖掘作业的情况较多,根据场合不同有车辆(液压挖掘机1)翻倒且在司机室上施加大的外力,会使司机室11破损的可能。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进入司机室11内的操作者实施充分的安全对策是重要的课题。
在此,根据本实施例,采用使位于司机室11的顶板侧的左、右上部柱体27、28由从左、右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朝向后方地延伸设置的左、右上延部件29、30和将该上延部件29、30的后端侧连接在左、右后部柱体24、25的上端侧的左、右连接部件31、32构成的结构。
并且,为左、右连接部件31、32通过铸造或锻造方法形成实心的梁部件,在该连接部件31、32之间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该连接部31、32上的横梁部件33、34的结构。
因此,能够在司机室12的上部后侧部位上由左、右连接部件31、32与横梁部33、34形成如图5、图6所示的大致四边形的加强框部35。并且能够使用横梁部33、34提高左、右连接部件31、32之间的刚性,能够在司机室构架12的上部后侧部位上确保充分的强度。
此外,由于连接部件31、32通过铸造或锻造手段形成实心的梁部件,即使其横断面积小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并且,通过使用这样的连接部件31、32,能够将上延部件29、30后端侧与后部柱体24、25的上端侧之间牢固地连接。
其结果,通过左、右连接部件31、32与横梁部件,能够使司机室11(司机室构架12)的上部后侧部形成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加强框体的坚固构造,能够在例如车辆的翻倒时等情况下,抑制司机室构架12的上部后侧部位变形。
即,在进入司机室11内的操作者就座于操作席上的状态下,操作者的头部位于构成司机室11的上部后侧的位置上。因此,通过使司机室11的上部后侧形成坚固的构造,能够防止司机室11内的上部后方空间44由于例如车辆翻倒时的冲击载荷而变形,能够具有充分的刚性保护司机室11内的操作者。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司机室11的司机室构架12由基座框体13、前部柱体22、23、后部柱体24、25、上部柱体27、28(上延部件29、30)及横梁部件33、34等构成骨架构造来装配,对于外部的冲击载荷等也能确保充分的强度、刚性。
并且,通过使用构成这种骨架构造的司机室构架12,与使用例如由薄钢板构成的内侧板、外侧板等形成司机室的以往技术比较,能够在司机室内形成较宽的空间,能够提高司机室11内的空间和操作稳定性。
此外,左、右前部柱体22、23使用构成中空构造的管件与上延部件29、30一体或分开地形成,其横断面形状构成如图9所示的大致L字状的异形的中空构造(例如构成鸟嘴状的中空构造)。
因此,通过前部柱体22、23与上延部件29、30构成横断面为异形的中空构造,能够提高其弯曲钢性,能够形成坚固的构造。并且,能够使用例如管件的拉伸加工等将上延部件29、30在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一体成形,能够减轻前部柱体22、23及上延部件29、30的重量,提高强度。
此外,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上延部件29、30)能够无需使用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部件等以将两者之间特别地连接来构成为骨架构造的司机室构架12。因此,司机室11的前方视野在上方能够较大地扩展至例如图3所示的位于上面板36的前端侧的切边部36A的位置为止,能够扩大操作的前方视野。
此外,由于对于在左、右方向上连接连接部件31、32间的横梁部33、34也为由中空构造的管件形成结构,能够使用例如管件的拉伸加工等容易地形成横梁部件33、34,在能够减轻横梁部件33、34的重量的同时,能够保证充分的强度。
此外,由于在连接部件31、32上用一体成形等方法形成嵌合横梁部件33、34的两端侧的后侧突起31C、32C和中间突起31D、32D,所以,能够在横梁部件33、34的两端侧嵌合于后侧突起31C、32C和中间突起31D、32D的状态下对两者嵌合部进行焊接作业,从而能够可靠地提高连接部件31、32与横梁部件33、34的接合强度。
另一方面,由于为在前部柱体22与后部柱体24之间设置从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18向上延伸的中间柱体26,所以通过用焊接方法将该中间柱体26的上端侧接合在连接部件31上,能够由中间柱体26从下侧支撑连接部件31的前侧端部,从而能够由中间柱体26提高连接部件31的强度、刚性等。
并且,在该中间柱体26上能够通过侧面板39等安装用于操作者进出司机室内的门41,能够给予中间柱体26、侧面板39在开、闭门41上的充分的支持强度。此外,通过在中间柱体26的上端侧嵌合在形成于连接部件31的下面的嵌合凸部31B中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两者的嵌合部接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中间柱体26与连接部件31的接合强度。
因此,本实施例的司机室11的司机室构架12能够在例如车辆翻倒时等抑制司机室11内的上部后方空间44的变形,具有足够的刚性来保护内部的操作者。并且,通过采用这种司机室构架12,在能够确保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载荷的充分强度、刚性以外,还能够扩大司机室11内的空间、提高操作稳定性等。
以下,图11至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注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但本实施例的特征为将上部柱体的上延部件向后方延长,使用焊接方法等将中间柱体的上端侧接合在该上延部件的后端侧上的结构。
图中,51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司机室构架,该司机室构架51与第1实施例中所述的司机室构架12大致相同,由基座框体13、后部柱体24、25、后述的前部柱体52、53、中间柱体54、上部柱体55、56(上延部件57、58、连接部件59、60)及横梁部件61、62等构成。
52、53为设置于司机室构架51的前部的左、右前部柱体,该前部柱体52、53与第1实施例中所述的前部柱体22、23的结构大致相同。
54为设置于前部柱体52与后部柱体24之间的中间柱体,该中间柱体54与第1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柱体26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下端侧固定连接在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18上。但是,此情况下的中间柱体54的上端侧通过接头64接合在后述的上延部件57上。
55、56为设置于前部柱体52、53的上端侧和后部柱体24、25的上端侧之间的左、右上部柱体,该上部柱体55、56如图11、图12所示地那样与前部柱体52、53一体或分开形成,由从前部柱体52、53的上端侧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左、右上延部件57、58和后述的连接部件59、60构成。
并且,上延部件57、58与第1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延部件29、30同样,能够通过例如拉伸加工金属管件而成形。但是,此情况下的上延部件57、58在形成例如越过中间柱体54的位置向后延伸的长件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例不同。
59、60为构成上部柱体55、56一部分的左、右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59、60与第1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部件31、32相同,使用铸造或锻造等方法形成实心的梁部件。但是,此情况下的连接部件59、60以补充上延部件57、58形成的长条状的部分的状态形成短件。
并且,在连接部件59、60的后端侧一体地形成向下突出的嵌合凸部59A、60A,在该嵌合凸部59A、60A上,以嵌合的状态通过焊接接合有后部柱体24、25的上端侧。此外,连接部件50、60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面对的面侧上,在形成构成嵌合凸部59A、60A的上侧的位置上形成后侧突起59B、60B,在构成连接部件50、60的前端侧的位置上一体形成前侧突起59C、60C。此外,这些后侧突起59B、60B与前侧突起59C、60C构成对于后述的横梁部61、62的嵌合部。
61、62为设置于连接部件59、60之间的横梁部件,该横梁部件61、62与第1实施例所述的横梁部件33、34的结构相同,其两端侧与连接部件59、60的后侧突起59B、60B和前侧突起59C、60C嵌合。
并且,横梁部件61、62利用焊接紧固在左、右连接部件59、60之间,将这些连接部件59、60在左、右方向上相互接合并一体化。此外,横梁部件61、62如图12所示地那样前、后分开地设置于左、右连接部件59、60之间,与这些连接部件59、60共同形成大致四边形的加强框部63。
64为设置于中间柱体54的上端和上延部件57之间的作为连接部件的接头,该接头64如图13所示,下部侧嵌合在中间柱体54的上端侧上,构成通过焊接接合的嵌合部64A,在上部侧上形成以从下部连接接合的状态保持上延部件57的保持部64B。
并且,接头64例如通过铸造或锻造方法形成实心的连接部件,并使上述嵌合部64A和保持部64B一体成形。而且,接头64成为下侧的嵌合部64A以嵌合的状态下通过焊接而与中间柱体54的上端测接合,上侧的嵌合部64B以从下侧连接接合的状态通过焊接而与上延部件57接合。
因此,这种结构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左右的连接部件59、60与横梁部件61、62,能够将司机室51的上部后侧部位做成具有大致四边形的加强框部63的坚固的构造,从而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例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为将构成上部柱体55、56的上延部件做成长件,连接部件59、60做成短件的结构。由此,使用例如铸造或锻造等方法做成实心的梁部件的连接部件59、60,能够缩短地减小体积,能够实现重量的减轻。
此外,还采用在中间柱体54的上端和上延部件57之间设置用于通过焊接状两者接合的接头4的结构。因此,通过使用接头64,能够提高由焊接得到的中间柱体54与上延部件57的接合强度,能够加大两者的焊接面积。
并且,在中间柱体54的上端和上延部件57之间,由于使用接头而无需设置特别的嵌合部,能够使中间柱体54与上延部件57的构造简单化,能够提高制作、加工时的工作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由中间柱体54从下侧支撑的方式支撑上延部件57的后端侧的结构,所以,在能够提高上延部件57的强度、刚性的同时,能够通过该上延部件57提高连接部件59的弯曲刚性等。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例举了在前部柱体22、23的上端侧一体地设置上延部件29、30的情况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象图14所示的第1变型例那样,采用分别形成前部柱体22’、23’和上延部件29’、30’,然后使用焊接等方法将两者一体接合的结构。此外,对于连接部件31’(32’),也可由分割为前、后两部分的分割体31a’、31b’、(32a、32b)构成。
此外,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也例举了在前部柱体52、53的上端侧上一体地设置上延部件57、58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为例如图15所示的第2变形例那样,将前部柱体52、53与上延部件57’、58’分别地形成,此后使用焊接等手段将两者一体地接合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例举了在将设置于前部柱体22和后部柱体24之间的中间柱体26设置在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18侧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为例如在基座框体13的连接框架19侧也设置另外的中间柱体的结构。并且,这一点对于第2实施例也同样。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例举了使用2个横梁部件33、34(61、52)将左、右连接部件31、32(50、60)之间接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为例如使用3个以上的横梁部件将左、右连接部件接合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工程机械用司机室例举了液压挖掘机1的司机室1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适用于例如液压起重机等其他工程机械用司机室中。

Claims (8)

1.一种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具有形成作为大致四边形框体的下侧基座框体,从该基座框体的前端侧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并向上直立而设的左、右前部柱体,从所述基座框体的后端侧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并向上直立设置的左、右后部柱体,向左、右方向离开间隔并向后方向延伸,以将各后部柱体的上端侧与所述各前部柱体的上端侧相连接的左、右上部柱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上部柱体由从所述各前部柱体的上端侧朝向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上延部件;使用铸造或锻造方法形成实心的梁部件,将该各上延部件的后端侧连接在所述各后部柱体的上侧的左、右连接部件构成,
在该左、右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有将在前后方向上离开间隔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两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该左、右连接部件上的多个横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部件使用构成中空构造的管件做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连接部件上形成嵌合所述横梁部件的两端侧的嵌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柱体和后部柱体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基座框体的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方并向上直立而设的中间柱体,该中间柱体的上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所述连接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件的下面侧,形成有向下突出并嵌合在所述中间柱体的上端侧上的嵌合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部柱体和后部中柱体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基座框体的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方并向上直立而设的中间柱体,该中间柱体的上端侧通过焊接接合在所述上延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延部件之间,设置有通过焊接将两者接合起来的接头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工程机械用司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前部柱体与所述左、右上延部件分别使用构成中空构造的管件做成。
CNB2005100718395A 2004-06-21 2005-05-20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Active CN1004473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82851 2004-06-21
JP2004182851A JP4673009B2 (ja) 2004-06-21 2004-06-21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2645A true CN1712645A (zh) 2005-12-28
CN100447352C CN100447352C (zh) 2008-12-31

Family

ID=3571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18395A Active CN100447352C (zh) 2004-06-21 2005-05-20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673009B2 (zh)
KR (1) KR100652086B1 (zh)
CN (1) CN100447352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1907C (zh) * 2008-02-01 2010-01-2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两侧无流水槽的重卡驾驶本体主拼装焊工艺
US7712824B2 (en) 2004-07-16 2010-05-11 Komatsu Ltd. Cab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1962039A (zh) * 2010-08-31 2011-02-02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环保节能型工程机械驾驶室
CN102653286A (zh) * 2011-03-04 2012-09-05 柳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 具有rops保护结构的工程机械驾驶室
CN102733436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用舱室
CN104088323A (zh) * 2014-07-14 2014-10-08 甘存南 一种挖掘机驾驶座组合架
CN106741179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江苏萝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车架
CN108382465A (zh) * 2017-01-31 2018-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顶结构角连接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8268B2 (ja) 2008-08-11 2012-12-05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キャブ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移動式建設機械
JP5204877B2 (ja) * 2011-08-04 2013-06-05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車両
JP5208290B1 (ja) 2012-02-23 2013-06-12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用キャブおよび作業車両
WO2015005509A1 (ko) * 2013-07-10 2015-01-15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큅먼트 에이비 건설기계용 운전실
JP2015151067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500A (ja) * 1996-06-25 1998-01-13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JP3483402B2 (ja) * 1996-09-25 2004-01-0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貨物自動車キャビン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AR008565A1 (es) * 1997-02-14 2000-02-09 Consorcio G Grupo Dina S A De C V Una estructura para una cabina aplicable a camiones medianos y tractocamiones
JP2000198468A (ja) * 1998-10-31 2000-07-18 Press Kogyo Co Ltd 多機能異形鋼管を用いた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3829056B2 (ja) * 1998-10-31 2006-10-04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2000198469A (ja) * 1998-10-31 2000-07-18 Press Kogyo Co Ltd 鋳物製継手を用いた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2001140283A (ja) * 1999-11-10 2001-05-2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4274402B2 (ja) * 2000-09-18 2009-06-10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1140675C (zh) * 2000-09-18 2004-03-03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WO2002022968A1 (fr) * 2000-09-18 2002-03-21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abine d'engin de construction
JP2002327462A (ja) * 2001-05-02 2002-11-15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構造
JP4236942B2 (ja) * 2003-01-20 2009-03-1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12824B2 (en) 2004-07-16 2010-05-11 Komatsu Ltd. Cab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980827B (zh) * 2004-07-16 2011-05-11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N100581907C (zh) * 2008-02-01 2010-01-2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两侧无流水槽的重卡驾驶本体主拼装焊工艺
CN101962039A (zh) * 2010-08-31 2011-02-02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环保节能型工程机械驾驶室
CN102653286A (zh) * 2011-03-04 2012-09-05 柳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 具有rops保护结构的工程机械驾驶室
CN102733436A (zh) * 2011-04-08 2012-10-17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用舱室
CN104088323A (zh) * 2014-07-14 2014-10-08 甘存南 一种挖掘机驾驶座组合架
CN106741179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江苏萝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车架
CN108382465A (zh) * 2017-01-31 2018-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顶结构角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73009B2 (ja) 2011-04-20
KR20060047782A (ko) 2006-05-18
CN100447352C (zh) 2008-12-31
KR100652086B1 (ko) 2006-12-01
JP2006002540A (ja) 2006-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2645A (zh)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CN1140675C (zh)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CN1140676C (zh)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US7665801B2 (en) Structure of upper frame for supporting cabi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N1948637A (zh) 工作机的驾驶室
CN1741932A (zh) 工程机械
CN105637150A (zh) 液压挖掘机
JP2007205100A (ja) 建設機械の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建設機械
CN1673465A (zh) 工程机械
CN1530496A (zh) 建筑机械的履带构架
CN1948638A (zh) 用于安装保护构件的结构和包括该结构的工作机
CN1724819A (zh) 施工机械的驾驶室
JP2007062505A (ja) 建設機械
WO2014133002A1 (ja) 建設機械
JP2007063839A (ja) 建設機械用保護構造物及び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1506536A (zh) 建筑机械的履带架
CN1780754A (zh) 工程机械
JP2007046233A (ja) 建設機械
CN1707038A (zh)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CN100339540C (zh) 建筑机械用驾驶室
JP2007245750A (ja) 作業車のキャビン構造
JP2006200313A (ja) 建設機械
KR101144760B1 (ko) 건설 기계
JP2010065436A (ja) ローダ作業機のキャビン装置
JP2006322133A (ja) 作業用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