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3436A - 工程机械用舱室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用舱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3436A
CN102733436A CN2012100997001A CN201210099700A CN102733436A CN 102733436 A CN102733436 A CN 102733436A CN 2012100997001 A CN2012100997001 A CN 2012100997001A CN 201210099700 A CN201210099700 A CN 201210099700A CN 102733436 A CN102733436 A CN 102733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portion
mentioned
cabin
revea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97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犬饲拓哉
挂川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3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3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外形的美观度的工程机械用舱室。舱室框(12)具有底座筐体(13)、前部支柱(22、23)、后部支柱(24、25)、上部支柱(26、27)、以及后部横梁部件(31)。在舱室框(12)的左侧面安装门(34)。并且,后部支柱(24、25)、上部支柱(26、27)、以及后部横梁部件(31)利用后部连结部件(32、33)连结。按压罩(38)具有左后部面板(39)与后部横梁罩(40)。左后部面板(39)覆盖门(34)侧的后部连结部件(32)。后部横梁罩(40)与左后部面板(39)连接而覆盖后部横梁部件(31)。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用舱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形成例如液压挖掘机、液压起重机等的驾驶室的工程机械用舱室。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中,上部旋转体可旋转地安装于下部行驶体,并且,在上部旋转体设有形成驾驶室的舱室。另外,舱室具有包括多个柱部件与梁部件的框体,并且,在该框体安装有多个外装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工程机械中,在驾驶室的后侧设有左后柱部件与右后柱部件,并且,利用后方梁部件将这些左后柱部件与右后柱部件连结。并且,在后方梁部件的左、右方的两端侧连结有朝向前方延伸的梁部。另外,利用树脂制的罩部件来覆盖后方梁部件,并且,在形成于后方梁部件与罩部件之间的空间内收纳有GPS天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979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工程机械中,在舱室的左、右侧面,设有作为外装罩的侧面板。该侧面板使用金属制的板金部件形成,而需要与树脂制的罩部件作为不同的部件来形成,从而存在侧面板与罩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不连续而易使外形的美观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产生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外形的美观度的工程机械用舱室。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适用于如下工程机械用舱室中,该工程机械用舱室具备形成骨架构造体的舱室框、以及设于该舱室框的右侧侧面或者左侧侧面的门,上述舱室框具备:下侧的底座筐体;从该底座筐体的前端侧在左、右方向离开并朝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左、右的前部支柱;从上述底座筐体的后端侧在左、右方向离开并朝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左、右的后部支柱;为了连结该各后部支柱的上端侧与上述各前部支柱的上端侧而在左、右方向离开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上部支柱;以及为了连结上述的左、右的后部支柱的上端侧而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部件。
并且,方案一的发明采用的构成的特征在于,设置门侧连结部,该门侧连结部位于上述舱室框之中的左、右方向的门侧,并连结上述后部横梁部件的门侧端部、位于上述门侧的后部支柱的上端侧、以及位于上述门侧的上部支柱,设置覆盖该门侧连结部以及上述后部横梁部件的装饰罩,该装饰罩具备:门侧后方面板,该门侧后方面板覆盖上述门侧连结部,并构成上述门后方的侧面;以及后部横梁罩,该后部横梁罩与该门侧后方面板连接并覆盖上述后部横梁部件。
方案二的发明中,在上述后部横梁罩设置比周围凹陷并收纳天线的天线收纳凹部,该天线收纳凹部被树脂制的天线罩覆盖。
方案三的发明中,在上述天线收纳凹部设置供配置于上述后部横梁罩内的布线通插的布线通插孔,在上述天线罩设置用于向外部取出来自该布线通插孔的布线的取出口。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一的发明,由于装饰罩具备门侧后方面板与后部横梁罩,所以位于门侧的上部后方且连结后部横梁部件、后部支柱以及上部支柱的门侧连结部能够被门侧后方面板覆盖,并且后部横梁部件能够被连接于门侧后方面板的后部横梁罩覆盖。因此,当从门侧观察舱室时,能够利用门侧后方面板完全覆盖门侧连结部,从而在从外部易于观察的门侧后方的外观上不会产生不连续的部分,而能够提高外观的美观度。并且,当从门侧观察舱室时,能够在被门侧后方面板隐藏的位置连接后部横梁罩,从而能够不使这些连接部分显眼,从而能够提高外观质量。
根据方案二的发明,构成为,在后部横梁罩设置比周围凹陷的天线收纳凹部,并且利用树脂制的天线罩覆盖天线收纳凹部,从而能够将天线配置于比后部横梁罩靠近外侧。因此,即使在利用金属制的后部横梁罩覆盖后部横梁部件的情况下,电波也不会被后部横梁罩遮挡,从而设于天线收纳凹部的天线能够透过树脂制的天线罩发送电波。
根据方案三的发明,在天线收纳凹部设置布线通插孔,并且在天线罩设置取出口,从而能够通过布线通插孔以及取出口将配置于后部横梁罩内的布线向外部取出。因此,例如即使在舱室的上部安装后方照明灯或旋转灯时,也能够容易地将布线与这些照明灯等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舱室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在舱室框安装有按压罩以及顶面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以分解的状态表示图3中的舱室框、按压罩以及顶面板的立体图。
图5是以取出了天线罩的状态放大表示后部横梁罩等的立体图。
图6是放大表示天线收纳凹部等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天线罩的取出口的与图5相同的立体图。
图8是放大表示天线收纳凹部等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11-舱室,12-舱室框,13-底座筐体,22、23-前部支柱,24、25-后部支柱,26、27-上部支柱,31-后部横梁部件,32-后部连结部件(门侧连结部),38-按压罩(装饰罩),39-左后部面板(门侧后方面板),40-后部横梁罩,45-天线收纳凹部,47-GPS天线(天线),48、49-布线通插孔,53-天线罩,54、55-取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用舱室应用于液压挖掘机的情况的例子,参照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中,1表示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由具有履带的下部行驶体2、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该下部行驶体2的上部旋转体3构成,在上部旋转体3的前部可俯仰动作地设置有进行沙土的挖掘作业等的作业装置4。
并且,上部旋转体3具备:旋转框5;安装于该旋转框5的前部左侧的后述的舱室11;设备室罩6,其如图1所示地从该舱室11的右侧遍及后侧地设置于旋转框5,并收纳发动机、液压泵(均未图示)等;以及安装于旋转框5的后端部的配重7。
11表示安装于旋转框4的前端左侧的舱室。该舱室11区划成为操作员乘车的驾驶室,在内部配设有驾驶座、各种操纵杆(均未图示)等。并且,如图2至图8所示,舱室11大致由后述的舱室框12、门34、顶面板37、按压罩38等构成。
12是形成为舱室11的骨架构造体的舱室框,如图3及图4所示,该舱室框12由后述的底座筐体13、前部支柱22、23、后部支柱24、25、上部支柱26、27、前部连结部件28、29、前部横梁部件30、后部横梁部件31、后部连结部件32、33等构成。
13是位于舱室11的下侧而形成底座的底座筐体,该底座筐体13由分别配设于前部左侧、前部右侧、后部左侧、后部右侧的角部的四个安装底座14、15、16、17、以及连接该各安装底座14、15、16、17间的左、右的纵框18、19、前、后的横框20、21来形成筐体状。
22、23分别表示位于底座筐体13的前侧并配置于左、右的角部的前部支柱,这些前部支柱22、23例如朝向前侧弯曲。并且,前部支柱22、23例如由中空的变形钢管形成,其下端通过焊接方法固定在配置于前部的安装底座14、15上。并且,在前部支柱22、23之间安装前窗(未图示)。
24、25分别表示位于底座筐体13的后侧并配置于左、右的拐角部的后部支柱,这些后部支柱24、25例如与前部支柱22、23相同地分别由一根变形钢管构成。并且,后部支柱24、25的下端侧通过焊接方法固定在配置于后部的安装底座16、17上。
26是在左侧的前部支柱22与后部支柱24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侧的上部支柱。另一方面,27是在右侧的前部支柱23与后部支柱25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右侧的上部支柱。这些上部支柱26、27例如使用与上述的前部支柱22、23相同的变形钢管形成。
并且,上部支柱26、27的前端部经由弯曲成圆弧状的前部连结部件28、29安装于前部支柱22、23的上端部。此处,对于左侧的前部连结部件28而言,一端侧嵌合于前部支柱22的上端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另一端侧嵌合于上部支柱26的前端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由此连结左侧的前部支柱22与上部支柱26。对于右侧的前部连结部件29而言,也与左侧的前部连结部件28相同,通过焊接方法固定于前部支柱23的上端与上部支柱的一端侧,从而将它们连结。并且,通过焊接方法,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部横梁部件30固定于前部连结部件28、29。由此,前部支柱22、23的上侧以及上部支柱26、27的一端侧经由前部连结部件28、29而连结在左、右方向上。
31表示连结左、右的后部支柱24、25的上端侧的后部横梁部件,该后部横梁部件31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使用后述的后部连结部件32、33而与后部支柱24、25的上端侧连结。
32表示设于左侧的后部支柱24与上部支柱26之间的左侧的后部连结部件。该后部连结部件32例如由铸件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块状,其位于舱室框12之中的左、右方向的门34侧而构成门侧连结部。对于后部连结部件32而言,前面侧嵌合于上部支柱26的后端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下面侧嵌合于后部支柱24的上端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并且,后部连结部件32的右侧面侧通过焊接方法固定于后部横梁部件31之中的成为门34侧的端部的左端。由此,后部连结部件32连结后部横梁部件31的左端侧、后部支柱24的上端侧、以及上部支柱26的后端侧。
33表示设于右侧的后部支柱25与上部支柱27之间的右侧的后部连结部件。与后部连结部件32相同,该后部连结部件33例如由铸件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的块状,前面侧嵌合于上部支柱27的后端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下面侧嵌合于后部支柱25的上端并通过焊接方法固定。并且,后部连结部件33的左侧面侧通过焊接方法固定于后部横梁部件31的右端。由此,后部连结部件33连结后部横梁部件31的右端侧、后部支柱25的上端侧以及上部支柱27的后端侧。
34是设于后述的中央支柱43与前部支柱22之间的门,该门34安装于舱室11的左、右方向之中的与作业装置4相反一侧的左侧的侧面。具体而言,门34的后部侧经由合页34A而可开闭地安装于后述的中央支柱44。并且,在门34的中央位置设置配合钩34B,该配合钩34B与设于舱室11的左后面的配合闩35配合,从而将门34保持为全开状态。另外,在门34的上部与下部,设有与缓冲部件36接触的接触部34C。此处,缓冲部件36例如使用弹性材料形成,并安装于左侧的后部连结部件32以及左侧的后部支柱24的下端侧。并且,接触部34C在门34全开状态时与缓冲部件36接触,从而抑制门34的晃动。
37是构成舱室11的顶棚面的顶面板,该顶面板37例如通过冲压加工金属制的板金部件来形成。并且,顶面板37例如通过焊接方法固定于左、右的上部支柱26、27、前部连结部件30。并且,顶面板37的后端侧位于后部横梁部件31的附近,并与后述的按压罩38的后部横梁罩40连接。
38是覆盖后部横梁部件31以及后部连结部件32的作为装饰罩的按压罩,该按压罩38具备:左后部面板39,其覆盖左侧的后部连结部件32,并作为形成左后方的侧面的门侧后方面板;后部横梁罩40,其与该左后部面板39连接并覆盖后部横梁部件31;以及覆盖右侧的后部支柱25的右后罩41。
这些左后部面板39、后部横梁罩40以及右后罩41例如分别通过冲压加工金属制的板金部件来形成,例如通过焊接方法等固定于舱室框12。
此处,左后部面板39以及后部横梁罩40与顶面板37的周围连接,且与顶面板37的边界部分光滑地连续。并且,左后部面板39具备:形成左后侧面的平板部39A;以及从该平板部39A的上部以及后部侧的边缘朝向右侧弯曲的边缘部39B。边缘部39B配置于后部支柱24以及后部连结部件32的后面侧,其分别覆盖后部支柱24的后面、后部支柱24与后部连结部件32的连接部分、以及后部支柱24与安装底座16的连接部分。并且,当从门34侧观察舱室11时,左后部面板39覆盖左侧的后部连结部件32全部。
并且,在左后部面板39的平面部39A形成有贯通孔42,该贯通孔42分别位于后方上部以及后方下部,并用于安装缓冲部件36。另外,在左后部面板39的前面侧例如通过焊接方法等固定有内侧面板43,该内侧面板43以弯曲为大致“コ”形状的方式向上、下方向延伸。利用该内侧面板43与左后部面板39来形成由中空的板体构成的中央支柱44。并且,中央支柱44通过焊接方法来使下端侧固定于纵框18、使上端侧固定于上部支柱26。
后部横梁罩40具备:覆盖后部横梁部件31的上部的上面部40A;以及后面部40B,其从该上面部40A的后端弯曲成大致L字形而形成,并覆盖后部横梁部件31的后部。并且,后部横梁罩40的左端侧超过后部横梁部件31而延伸至悬挂到后部连结部件32的位置,从而覆盖后部横梁部件31与后部连结部件32之间的连接部分。并且,后部横梁罩40的右端侧超过后部横梁部件31而延伸至悬挂到后部连结部件33的位置,从而与后部连结部件33的外表面光滑地连接。
右后罩41具备:覆盖右侧的后部支柱25的右侧面的右侧面部41A;以及后面部41B,其从该右侧面部41A的后端弯曲成大致L字形而形成,并覆盖后部支柱25的后部。此处,右后罩41的上端侧超过后部支柱25而延伸至后悬挂到部连结部件33的位置,从而与后部连结部件33的外表面光滑地连接。另一方面,右后罩41的下端侧延长设置至后部支柱25的大致中间位置、且在设备室罩6的上面部的附近位置或者比设备室罩6的上面部靠近下方的位置。
45是形成于后部横梁罩40的天线收纳凹部,该天线收纳凹部45从后部横梁罩40的周围朝向后部横梁部件31侧凹陷形成、具体而言,天线收纳凹部45具备:比后部横梁罩40的上面部40A向下侧凹陷的水平面部45A;以及比后部横梁罩40的后面部向前侧凹陷的垂直面部45B。
在水平面部45A的中央附近贯通形成有第一布线通插孔46,在该布线通插孔46的附近安装有GPS天线47。并且,GPS天线47的天线电线47A通过第一布线通插孔46而插入后部横梁罩40的内部,与进行各种演算处理的处理装置(未图示)连接。
另一方面,在垂直面部45B以在左、右方向分离的方式贯通形成有第二、第三布线通插孔48、49。第二、第三布线通插孔48、49为了对配置于后部横梁罩40内的布线50进行通插而设置,该布线50例如与作为选件的后方照明灯或旋转灯连接。因此,在没有使用后方照明灯等的情况下,第二、第三布线通插孔48、49被盖51分别封闭。并且,在垂直面部45B形成有突起部52,该突起部52位于第二、第三布线通插孔48、49之间并朝向后方突出。利用该突起部52,来将垂直面部45B的第二布线通插孔48与第三布线通插孔49之间隔开。
53是覆盖天线收纳凹部45的树脂制的天线罩,该天线罩53与天线收纳凹部45的开口部分配合地弯曲形成为大致L字形。并且,天线罩53大致遍及整周地粘结固定于天线收纳凹部45的外周边,并且,以与后部横梁罩40的外表面光滑地连续的状态被安装。并且,在天线罩53的后面、且在与第二、第三布线通插孔48、49面对的位置形成取出口54、55,并且,该取出口54、55被盖56分别封闭。另外,在使用作为选件的后方照明灯等的情况下,盖56与盖51一起被卸下。由此,能够通过取出口54、55将布线50向外部取出。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具有如上述所述的构成,从而在作业现场等中操作员在舱室11内倾斜操作行驶用操纵杆,例如使下部行驶体2前进、后退。并且,当进行沙土的挖掘作业等时,通过倾斜操作作业用操纵杆,来使作业装置4工作、使上部旋转体3旋转动作。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按压罩38具备左后部面板39与后部横梁罩40,所以位于门34侧的上部后方且连结后部横梁部件31、后部支柱24以及上部支柱26的后部连结部件32能够被左后部面板39覆盖,并且后部横梁部件31能够被与左后部面板39连接的后部横梁罩40覆盖。因此,当从门34侧观察舱室11时,能够利用左后部面板39完全覆盖左侧的后部连结部件32,从而在从外部易于观察的门34侧后方的外观上不会产生不连续的部分。除此之外,即使后部连结部件32由左后部面板39等与不同材质的铸件形成时,后部连结部件32也不会向外部露出,从而能够提高舱室11的外观度。并且,当从门34侧观察舱室11时,能够在被左后部面板39隐藏的位置连接后部横梁罩40,从而能够不使这些连接部分显眼,从而能够提高外观品质。
另一方面,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与门34相反一侧的右侧的后部连结部件33没有被按压罩38覆盖,构成为一部分露出的结构。一般地,舱室11之中在与门34相反一侧设置作业装置4,因此难以从外部目视观察,而对舱室11的美观影响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实现制造成本的抑制等的观点出发,构成为,使后部连结部件33保持原状态地露出,将后部横梁部件40与右后罩41光滑地连接。
并且,构成为,在后部横梁罩40设置比周围凹陷的天线收纳凹部45,并且由树脂制的天线罩53来覆盖天线收纳凹部45,从而能够将GPS天线47配置为比后部横梁罩40靠近外侧。因此,即使在利用金属制的后部横梁罩40来覆盖后部横梁部件31的情况下,电波也不会被后部横梁罩40遮挡,从而设于天线收纳凹部45的GPS天线47能够通过树脂制的天线罩53接收电波。
并且,比周围凹陷的天线收纳凹部45被天线罩53覆盖,从而天线罩53能够以光滑且连续的状态安装于后部横梁罩40的上面部40A以及后面部40B。因此,与以比周围突出的状态来安装GPS天线47的情况相比,GPS天线47不会与外部的障碍物等接触,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护GPS天线47。并且,由于能够以被天线罩53关闭的状态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实现防止偷盗等。
另外,在天线收纳凹部45设置布线通插孔48、49,并且在天线罩53设置取出口54、55,从而能够通过布线通插孔48、49以及取出口54、55来向外部取出在后部横梁罩40内配置的布线50。因此,例如即使在舱室11的上部安装后方照明灯或旋转灯时,也能够容易地将布线50与这些照明灯等连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部支柱22、23与上部支柱26、27构成为使用前部连结部件28、29来连结,但也可以例如由与前部支柱与上部支柱连续额一根钢管来形成。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后部支柱24、25、上部支柱26、27以及后部横梁部件31构成为使用后部连结部件32、33来连结,但也可以例如省略后部连结部件,而构成为直接连结后部支柱、上部支柱以及后部横梁部件。
并且,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舱室11的左侧设置门34。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如液压起重机那样地在上部旋转体的右侧配置舱室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舱室的右侧设置门。该情况下,例如连接右侧的后部支柱、上部支柱以及后部横梁部件的后部连结部件构成门侧连结部,因此装饰罩具备作为门侧后方面板的右后部面板与后部横梁罩。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后部横梁罩40形成天线收纳凹部45,但也可以省略天线收纳凹部4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工程机械用舱室以液压挖掘机1的舱室1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适用于液压起重机等其它的工程机械用舱室中。

Claims (3)

1.一种工程机械用舱室,具备形成骨架构造体的舱室框、以及设于该舱室框的右侧侧面或者左侧侧面的门,
上述舱室框具备:下侧的底座筐体;从该底座筐体的前端侧在左、右方向离开并朝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左、右的前部支柱;从上述底座筐体的后端侧在左、右方向离开并朝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左、右的后部支柱;为了连结该各后部支柱的上端侧与上述各前部支柱的上端侧而在左、右方向离开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上部支柱;以及为了连结上述左、右的后部支柱的上端侧而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后部横梁部件,
上述工程机械用舱室的特征在于,
设置门侧连结部,该门侧连结部位于上述舱室框之中的左、右方向的门侧,并连结上述后部横梁部件的门侧端部、位于上述门侧的后部支柱的上端侧、以及位于上述门侧的上部支柱,
设置覆盖该门侧连结部以及上述后部横梁部件的装饰罩,
该装饰罩具备:门侧后方面板,该门侧后方面板覆盖上述门侧连结部,并构成上述门后方的侧面;以及后部横梁罩,该后部横梁罩与该门侧后方面板连接并覆盖上述后部横梁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用舱室,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后部横梁罩设置比周围凹陷并收纳天线的天线收纳凹部,该天线收纳凹部被树脂制的天线罩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用舱室,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天线收纳凹部设置供配置于上述后部横梁罩内的布线通插的布线通插孔,在上述天线罩设置用于向外部取出来自该布线通插孔的布线的取出口。
CN2012100997001A 2011-04-08 2012-04-06 工程机械用舱室 Pending CN1027334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6584A JP2012219516A (ja) 2011-04-08 2011-04-08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2011-086584 2011-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3436A true CN102733436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8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97001A Pending CN102733436A (zh) 2011-04-08 2012-04-06 工程机械用舱室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219516A (zh)
CN (1) CN1027334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3170A (zh) * 2016-07-15 2016-12-07 青岛雷沃挖掘机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用发动机舱
CN110654321A (zh) * 2019-09-29 2020-01-07 上海华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导航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工程机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2001317B4 (de) 2012-11-13 2015-02-26 Komatsu Ltd. Hydraulikbagger
JP5383957B1 (ja) * 2013-03-08 2014-01-08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作業車両
JP6847027B2 (ja) * 2017-12-18 2021-03-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
JP6983830B2 (ja) * 2019-03-22 2021-12-17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7326058B2 (ja) * 2019-07-31 2023-08-15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及びアンテナ取付構造
US20240026641A1 (en) * 2020-12-10 2024-01-25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onstruction machine
US20240117602A1 (en) * 2022-10-10 2024-04-11 Great Plains Manufacturing, Inc. Work machine system with smart driv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8845A (zh) * 2000-09-18 2003-01-0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JP2003112579A (ja) * 2001-08-01 2003-04-15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1712645A (zh) * 2004-06-21 2005-12-28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JP2007069799A (ja) * 2005-09-08 2007-03-22 Komatsu Ltd 建設車両
CN101094960A (zh) * 2004-12-21 2007-12-26 博世力士乐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检测系统
CN101223077A (zh) * 2005-07-19 2008-07-16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US20090115223A1 (en) * 2005-07-19 2009-05-07 Komatsu Ltd.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4402B2 (ja) * 2000-09-18 2009-06-10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2008006986A (ja) * 2006-06-29 2008-01-17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8845A (zh) * 2000-09-18 2003-01-0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JP2003112579A (ja) * 2001-08-01 2003-04-15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1712645A (zh) * 2004-06-21 2005-12-28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CN101094960A (zh) * 2004-12-21 2007-12-26 博世力士乐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检测系统
CN101223077A (zh) * 2005-07-19 2008-07-16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US20090115223A1 (en) * 2005-07-19 2009-05-07 Komatsu Ltd.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07069799A (ja) * 2005-09-08 2007-03-22 Komatsu Ltd 建設車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3170A (zh) * 2016-07-15 2016-12-07 青岛雷沃挖掘机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用发动机舱
CN106193170B (zh) * 2016-07-15 2018-12-25 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用发动机舱
CN110654321A (zh) * 2019-09-29 2020-01-07 上海华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导航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工程机械
CN110654321B (zh) * 2019-09-29 2022-06-28 上海华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导航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工程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19516A (ja) 2012-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3436A (zh) 工程机械用舱室
CN101446096B (zh) 底座和驾驶室的安装构造以及具备该安装构造的建筑机械
CN101223077B (zh) 建筑机械驾驶室结构
CN100447352C (zh) 工程机械用司机室
CN1388845A (zh)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US9399854B2 (en) Cab and work vehicle
CN103946459A (zh) 工程机械的车架
JP7252838B2 (ja) 作業機械
CN103046605A (zh) 上部体及具有该上部体的工程机械
CN105339245B (zh)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34112A (zh) 座位架和包括该座位架的工程机械
JP5189011B2 (ja)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
CN100439180C (zh) 油压挖掘机的rops顶盖
CN103597145A (zh) 工程机械
JP6012845B2 (ja) 建設機械
JP2007069724A (ja) キャブ用保護部材、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CN102677729B (zh) 施工机械
JP2012229619A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JP5871433B2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及び建設機械用キャブに用いるドアの製造方法
JP2007056502A (ja) キャブ用補強部材、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CN107386355B (zh) 工程机械
RU2379426C2 (ru) Ун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й экскаватор
EP2857597A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21001434A (ja) 作業車両
JP5991350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