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3798A - 图像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3798A
CN1663798A CN200510053140.6A CN200510053140A CN1663798A CN 1663798 A CN1663798 A CN 1663798A CN 200510053140 A CN200510053140 A CN 200510053140A CN 1663798 A CN1663798 A CN 1663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upply
supply pipe
balladeur train
image recorder
recor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531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3940C (zh
Inventor
石川干
小崎大介
川俣范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626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515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646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4693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63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3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39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394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一个记录设备体,一个具有接合部分的滑架,一个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一个以静止的状态放置在记录设备体中的墨存储器,一个设在记录设备体中墨存储器和滑架之间的中间固定部分,和多个柔性供墨管,用来把墨从墨存储器提供给记录头。多个供墨管固定到中间固定部分并且彼此独立地放置在中间固定部分和滑架之间。多个供墨管的中间部分在滑架的路径和中间固定部分之间弯曲。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中间固定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和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滑架的接合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不同。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执行彩色记录的喷墨图像记录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多个柔性供墨管的布置结构,这些柔性供墨管把墨从诸如墨盒的安装在图像记录设备体中固定位置的墨存储器提供到一个往复移动的记录头。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提出过一种喷墨打印机,其中多个柔性供墨管连接墨存储器和记录头,并且墨从墨存储器提供到记录头以记录图像。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多个供墨管在它们的中间部分(在墨存储器和记录头之间的中间部分)用管带捆在一起,从而避免各个供墨管的中间部分分开移动。例如,在JP-A-2003-175588中(见图1到图7),在记录设备体的后侧设有记录单元,在记录单元中,其上安装了记录头的滑架在垂直于输送(排出)纸张(记录介质)方向的大致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记录纸张从记录设备体前端处的排纸口排出。把四个供墨管在它们的中间部分用管带两两捆在一起,从而把放置在记录设备体中固定状态下的墨盒中的各种颜色墨提供给记录头。成对捆束的供墨管中的一对的远端连接记录头的一侧,另一对供墨管连接记录头的另一侧。然后当把它们弯曲(压弯)成U形(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时,能够防止这些捆在一起的供墨管的中间部分随着滑架的往复移动而任意地分开。
另一方面,在JP-A-2002-321351中(见图4和图5),提供了一种四管式板,它包括四个在垂直方向上布置成一排并且连在一起的供墨管,它在板厚的方向上具有挠性。
在相关技术中的喷墨打印机中,存储墨的墨存储器与记录头分开提供并且通过管把墨从这个墨存储器中提供给记录头。在这种结构中,与墨存储器整体设在记录头上的情况相比,很容易减小记录头的尺寸。当把这种结构应用到串行喷墨打印机中时,能够减小记录头的尺寸,从而减小施加给滑架马达的负荷,这样滑架马达的尺寸也能够减小。
当通过管把墨从墨存储器中提供给记录头时,有很多种方法把管连接到记录头上,其中包括的一种方法是提供管使得它们从记录头的上表面(压盘相反侧的一个表面)伸出,另一种方法是提供管使得它们从记录头面向记录头移动方向的一个端表面上伸出。当很需要减小喷墨打印机的厚度时,如为了减小移动打印机这种打印机的尺寸,优选提供管使得它们从记录头面向记录头移动方向的端表面上伸出。
JP-A-2003-175588披露了这种一种喷墨打印机。这种喷墨打印机设有两个管,每个管分别从记录头面向移动方向的两端表面把墨提供给记录头,这样管在与记录头移动方向倾斜的方向上伸出。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在JP-A-2003-175588的结构中需要管带,所以就有增加部件从而很难降低成本的问题,并且需要捆绑多个管(供墨管)的操作,这样它的可装配性就不是很好。
根据JP-A-2002-321351披露的结构,由于供墨管整体形成为四管板,就不必提供捆绑管的部件了,这样可装配性就好一些。但是,在需要组合多个具有不同内径或外径的管,或组合多个不同材料形成的管的情况下,它的设计改进的灵活性不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整体形成为一个四管板,就不能降低供墨管的制造成本。
当象JP-A-2003-175588披露的那样所提供的管从记录头面向移动方向的端表面伸出时,当记录头移动时,管在压盘上面记录头的移动范围内下垂。
因此,在输送记录介质时如果记录介质卡在压盘上并且试图取出卡住的记录介质时,下垂的管就形成了障碍并且就不能很容易地取出卡住的纸张。
在下面这种结构的喷墨打印机中更需要减小打印机的厚度,即在打印机中,一对输送辊设在记录头在输送记录介质方向上的上游侧,一对排纸辊设在记录头在输送记录介质方向上的下游侧。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具有提高了的可装配性,并且由于不需要使用捆绑多个供墨管中间部分的部件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使用多个单独的供墨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即使记录介质卡在记录头下面,也能够很容易地取出卡住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一个记录设备体;一个滑架,它能够在记录设备体中的预定方向上往复移动;一个记录头,它安装在滑架上并且能够通过有选择地把墨滴喷到记录介质上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接合部分,它放置在滑架上并且具有通向记录头的通道;一个墨存储器,它与记录头分开放置在记录设备体中;多个柔性供墨管,它们连接在墨存储器和接合部分之间,用来把墨从墨存储器提供给记录头;和一个中间固定部分,它设在记录设备体中并且固定所述多个供墨管,其中在中间固定部分和接合部分之间的所述多个供墨管彼此独立地放置并且在其中间部分处弯曲,所述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中间固定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和所述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接合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不同。
根据本发明,所有供墨管在从中间部分(中间固定部分)到滑架的接合部分的范围内是不捆绑并且不受限制的部分。因此,通过弯曲(反向)这个部分使得向中间固定部分延伸的方向与向滑架接合部分延伸的方向有180°的差别,并且扭转多个供墨管使得向中间固定部分延伸的供墨管的布置方向和向滑架接合部分延伸的供墨管的布置方向在弯曲中间部分的相位不同,各个供墨管独立地弯曲,但是能够很容易地把所有供墨管设置在一起。
因此能够减小在移动过程中供墨管在弯曲中间部分纵向的布置发生混乱(错位)的可能性,并且由此能够稳定供墨管在移动过程中的姿态。所以,能够减小当滑架往复移动时供墨管所经过范围(可移动范围)的空间高度,并且能够相应地减小记录设备体的高度。另外,即使所有的供墨管是彼此独立的,由于在移动过程中它们的姿态是稳定的,所以无需提供额外的管捆绑装置,从而提高了可装配性,有利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一个滑架,它能够在预定方向上往复移动;一个记录头,它安装在滑架上并且能够通过有选择地把墨滴喷到记录介质上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一个墨存储器,它与记录头分开放置;一个输送单元,它能够在与所述预定方向交叉的输送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通过记录区域;一个接合部分,它具有通向记录头的通道,并且放置在滑架上位于记录头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一个柔性供墨管,它连接在墨存储器和接合部分之间用来把墨从墨存储器提供给记录头,该管连接到接合部分面对所述预定方向的一个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管连接到记录头面对记录头移动方向并且记录头在记录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所述侧表面,所以能够防止当记录头往复移动时管位于记录头的移动范围内。因此,当输送记录介质时如果记录介质卡在记录头下面并且要取出卡住的记录介质时,管不在妨碍取出操作的位置,从而就能很容易地执行取出卡住记录介质的操作。所以能够提供使用性能很好的喷墨打印机。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能够更清晰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记录设备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图像记录设备体的透视图;
图3是图像记录设备体在移去上盖体状态下的平面图;
图4是图像记录设备体在移去上盖体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5是滑架和一对导轨的平面图;
图6是滑架和该对导轨的透视图;
图7是沿着图3中线VII-VII的放大侧视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3中线VIII-VIII的放大侧视剖视图;
图9是供墨管和柔性扁平电缆相对于滑架的布置状态的透视图;
图10是供墨管和柔性扁平电缆相对于滑架的布置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供墨管和柔性扁平电缆相对于滑架的连接部分的透视图;
图12是解释性视图,它以平面图的形式显示了供墨管的路径;
图13是解释性视图,示出了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供墨管的布置状态;
图14是另一个实施例的解释性视图,示出了供墨管的布置状态;
图15是另一个实施例解释性视图,示出了供墨管的布置状态;
图16A是供墨管端部和滑架的之间的接合部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和图16B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供墨管端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从下面观察时柔性扁平电缆的引导部分的透视图;
图18是部分放大透视图,示出了柔性扁平电缆相对于滑架的固定部分;
图19是部分放大平面图,示出了柔性扁平电缆相对于滑架的固定部分;
图20是透视图,示出了一个多功能装置的外观,其中安装着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
图21是一个改进实例的平面图;
图22是沿图5中线A-A的剖视图;和
图23是沿图5中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示出了其中将本发明应用到具有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和电话功能的多功能装置的情况。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把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的传输方向的上游侧表示为后侧,记录纸张传输方向的下游侧表示为前侧,并且右侧和左侧表示当向着插入馈纸盒的开口观察时的方向。
如图20所示,多功能装置或图像记录设备1在上侧设有用于复印功能(扫描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图像读取单元12,在原稿读取单元2下面设有在整个部分上实现打印功能的记录设备体(喷墨打印机)2。
如图1所示,能够从记录设备体2的前面(图1的左侧)开口2a插入的馈纸盒3放置在合成树脂形成的设备的记录设备体2的底部。
在这个实施例中,馈纸盒3的形式使得它能够容纳多张切好的纸张P,纸张P可以具有多种尺寸,如A4尺寸、信纸尺寸、适于书写法律文件的尺寸、明信片尺寸等,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以堆叠(堆积)的方式放在馈纸盒3中,其放置方向使得较短的一侧在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次扫描方向或x轴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也就是说,较短的一侧在垂直于图1的纸张表面的方向或图1的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能够支撑细长纸张P(如具有适于书写法律文件的尺寸的纸张)的辅助支撑件3a安装在馈纸盒3的前端并且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尽管在图1示出的状态中辅助支撑件3a放置在从记录设备体2向外伸出的位置,当所使用的纸张P(如A4尺寸的纸张)能够完全容纳在馈纸盒3中(不从开口2a伸出到记录设备体2外面)时,可以把辅助支撑件3a存放在存放件3b中,以免妨碍馈纸。
在馈纸盒3的内侧(图1的右侧)布置着把纸张分成单张的斜面8。其上端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可转动的臂6a连接到记录设备体2侧,并且设在臂6a和斜面8下端的馈纸辊6一张接一张地输送作为堆叠(堆积)在馈纸盒3上的记录介质的纸张P。分开的纸张P经过U形转向通道(馈送通道)9馈送到设在馈纸盒3后面上方(在较高的位置)的记录单元7,U形转向通道指向上方和侧向。记录单元7包括往复移动的滑架5,滑架5设有执行打印功能的记录头4,这将在后面描述。
纸张排出单元10设在馈纸盒3的上侧,它排出经过记录单元7记录的面朝上的纸张P,与纸张排出单元10连通的纸张排出口10a向着记录设备体2的前侧敞开。
图像读取单元12放置在记录设备体2的上部,它在复印功能或传真功能中读取原稿。图像读取单元12的底壁11能够如下所述从上面基本没有间隙地放置在上盖体30的上面。图像读取单元12能够在垂直方向上利用未示出的枢轴部分绕记录设备体2的一个侧端(图2中Y轴方向近侧的那个侧端)转动,从而实现打开和关闭,并且覆盖图像读取单元12上表面的原稿盖体13的后端安装到图像读取单元12的后端以便能够在垂直方向上绕枢轴12a转动。
设有各种操作按钮和液晶显示器的操作板单元14设在图像读取单元12前面记录设备体2的上侧,布置记录单元7、纸张排出单元10和设在纸张排出单元10一侧的墨存储器15使得它们在平面图中位于图像读取单元12和操作板单元14的投影区域中。当辅助支撑件3a存放在存放件3b中时,馈纸盒3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和图像读取单元12以及操作板单元14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基本一样。因此,由于图像记录设备1基本是一个长方形实体,并且在平面图中基本是正方形,所以在把它作为产品运输时就很容易包装,并且能够减小包装盒的尺寸。
在向上打开原稿盖体13后用来放置原稿的玻璃板16设在图像读取单元12的上表面上,并且读取原稿的图像扫描单元(CIS:接触型图像传感器)17设在它下面从而能够在与图1的纸张表面垂直的方向(图2到图6中的Y轴方向)上往复移动。
墨存储器15向记录设备体2的上方敞开,并且墨存储器15能够容纳大致是长方形盒的墨盒19,墨盒19在平面图中具有较小的尺寸,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尺寸,它们包含四种颜色的墨(各个墨盒分别包含黑色(BK)、青色(C)、洋红色(M)和黄色(Y)的墨,分别用附图标记19a-19d表示,见图2到图4)以实现全色记录,这些墨盒19布置在X轴方向的一条直线上,并且能够从上方实现安装和取出。
如下所述,能够从各个墨盒19(分别用附图标记19a-19d表示各个墨盒)经过多个(本实施例中是四个)供墨管(墨管)20(分别用附图标记20a-20d表示各个供墨管)给喷墨记录头4供墨。当使用不止四种颜色的墨时(如6到8种),必须能够简单地在墨存储器15中存储所需颜色数量的墨盒,并且必须能够很简单地增加与墨盒数目对应的供墨管20的数目。
如图3到图6所示,主支架21中左右一对侧板21a支撑记录单元7,并且记录单元7包括在Y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侧向伸长的板状导轨22和23;可滑动地安装在导轨22、23上并且跨在两个导轨22、23上能够往复移动的滑架5;布置在导轨23的上表面上并且与之平行的正时皮带24,用来往复移动其上安装有记录头4的滑架5,其中导轨23放置在纸张输送方向(箭头A示出的方向)的下游侧上;驱动定时皮带24的CR(滑架)马达25(尽管在这个实施例中是DC马达,但是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马达,如步进马达);和支撑在记录头4下表面一侧输送的纸张P的板状压盘26。一对对准辊27(见图1)放置在输送的上游侧,压盘26位于它们之间,并且对准辊27把纸张P输送到记录头4的下表面。与纸张P上表面接触的齿轮(未示出)和在下表面侧的排纸辊28放置在压盘26的下游侧,从而能够把完成记录的纸张P输送到纸张排出单元10。
在输送纸张P宽度(在与纸张P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外部的一侧(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图3中靠近左侧板21a的位置)设有墨接收单元(未示出),在另一侧(图3中靠近右侧板21b的位置)放置着维护单元(未示出)。因此,在记录操作中,记录头4在设在墨接收单元处的冲洗位置有规律地喷墨以避免喷嘴堵塞,并且墨接收单元接收喷出的墨。维护单元对应于滑架5的等待位置,在那里进行清洁记录头4的喷嘴表面,对每种颜色的墨进行有选择地抽吸,或对记录头4的阻尼箱(未示出)进行清除气泡等恢复过程。
放置分隔板(下盖体)29使得它从位于纸张输送的方向的下游侧的导轨23的下表面至记录设备体2前端处的纸张排出口10a覆盖纸张排出单元10的上侧。另外,覆盖滑架5上部和它的往复移动通道的上盖体30设在分隔板(下盖体)29上面并且其间留有适当的空间。使得能够从上面观察滑架5往复移动路径的长方形窗口孔31形成在上盖体30的中间部分(见图2)。当纸张P卡在记录单元7中时,用户从记录设备体2转动图像读取单元12,从而能够从窗口孔31把卡住的纸张P取出。这时由于供墨管20不在压盘26的路径中,所以能够很容易地取出纸张P。
下面详细描述供墨管20的布置结构,供墨管20总是连接存放在墨存储器15中的墨盒19和记录单元7的记录头4。
在这个实施例中,各个供墨管20a-20d是彼此独立的管件,并且在使用中供墨管20a-20d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如图3和图10所示,多个(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四个)供墨管20的根部在墨存储器15的一个端部15a捆在一起,并且从一端(图3和图10的右端)向另一端(图3和图10的左端)沿着Y轴方向在下盖体29的上表面上延伸。这时所有供墨管20a-20d的根部沿着几乎水平的下盖体29上表面排成一个横排。至少一部分(如中间部分)供墨管20支撑在下盖体29的上表面上。
所有供墨管20a-20d的整体长度都是一样的。换言之,它们从墨存储器15的端部15a到与滑架5的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一个端部15a给四个供墨管20a-20d提供四个结合轴使得它们向上伸出,这些结合轴沿着滑架5的移动方向并置。因此,通过在供墨管20a-20d的从后述的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到一个端部15a的布置路径中把供墨管20a-20d从垂直方向扭曲到侧向能够调节供墨管20a-20d的长度。另外,由于未示出的LAN电缆或USB电缆在供墨管20a-20d的从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到一个端部15a的布置路径上方延伸,所以在减小高度时可以在供墨管20a-20d的从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到一个端部15a的布置路径中把供墨管20a-20d从垂直方向扭曲到侧向。
扭曲所有的供墨管20a-20d使得它们的中间部分沿着下盖体29在侧向上延伸的垂直分隔板32的一个垂直表面(表面基本是垂直的)延伸,所有供墨管20a-20d的中间部分在垂直方向上成排地布置并且固定(缠绕或夹紧)在垂直分隔板32的所述一个垂直表面和用螺钉等固定从而与垂直分隔板32的所述一个垂直表面相对的、具有合成树脂制成的垂直板形式的固定件33之间。在固定件33和垂直分隔板32的所述一个垂直表面之间固定(缠绕)所有供墨管20a-20d的部分起到中间固定部分的作用。
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在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滑架5的移动方向)的位置是保持供墨管20a-20d在滑架5上的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使得当滑架5移动到主扫描方向的一个端部(如在图5和图10中相对于中间固定部分最靠左的位置)时能够相对于供墨管20a-20d具有最小弯曲半径的位置。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在次扫描方向(X轴方向,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是保持滑架5上的供墨管20a-20d使得即时滑架5移动到次扫描方向上的另一端(在图5和图10中相对于中间固定部分最靠右的位置)也能相对于供墨管20a-20d的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具有最小弯曲半径的位置。在这种结构中,在滑架5的移动过程中,从所有供墨管20a-20d的中间部分(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到滑架上的供墨管20a-20d的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的不受限制范围内能够形成一个预定的扭曲弯曲部分。
中间固定部分所具有的结构能够以垂直排的形式对齐所有供墨管20a-20d的中间部分并且利用例如向下敞开的U形或向上敞开的U形固定件(未示出)固定(缠绕或夹紧)供墨管20a-20d。在图4和图9中,由于纸张输送的下游方向(箭头A示出的方向)与图3和图10所显示的相反,所以看起来具有在侧向相反的关系。
滑架5设有连接带34,连接带34在纸张输送的下游方向上(箭头A示出的方向)沿大致水平的方向延伸,并且所有供墨管20a-20d的远端以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形成一个侧向排的形式连接到设在图3和图10中连接带34左端的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上。然后,所有供墨管20a-20d中间部分的方向从基本平行于滑架5移动方向的向左方向翻转到相反方向,即向右方向,并且扭曲它们使得所有供墨管20a-20d排(布置)的状态在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到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之间的位置上从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侧的大致垂直方向转变到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侧的大致水平方向。换言之,四个供墨管20a-20d的中间部分在滑架5的路径和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之间弯曲从而在平面图中它们的方向变化180°。然后布置供墨管20a-20d使得四个供墨管20a-20d从弯曲的中间部分向中间固定部分延伸的部分的布置方向与向滑架5上供墨管20a-20d的接合部分35延伸的四个供墨管20a-20d的布置方向不同。
因此,供墨管20a-20d在平行于滑架5移动方向的一个方向上从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延伸出来,并且在与所述一个方向基本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经过弯曲的中间部分,从而连接到设在滑架5的连接带34上的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在这种布置中,预定的弯曲部分可以形成在所有的供墨管20a-20d不受限制的中间部分(从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到供墨管20a-20d相对于滑架的连接带34之间的不受限制部分)。
在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的位置和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之间,所有供墨管20a-20d的部分都彼此独立地分开。
在这种形式中,当所有的供墨管20a-20d在中间部分(从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的位置到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的不捆绑或不受限制的范围)弯曲(反向)从而向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延伸的方向与相对于滑架5向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延伸的方向有180°的区别时,并且当扭曲供墨管20a-20d使得向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延伸的供墨管20a-20d的布置方向和弯曲中间部分的相对于滑架5向接合部分35延伸的供墨管20a-20d的布置方向在相位上不同时,尽管所有的供墨管20a-20d彼此独立弯曲,也可以很容易地把各个供墨管20a-20d布置在一起。特别是当在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侧的供墨管20a-20d的布置是在垂直方向上,并且在接合部分35侧的布置是在水平方向上,就能够减少在弯曲中间部分的纵向移动过程中供墨管20a-20d的布置混乱(错位)的可能,这样就能够在移动过程中稳定供墨管20a-20d的姿态。
因此能够减小当滑架5在Y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时供墨管20a-20d所经过的范围(可移动范围,不捆绑或不受限制的范围)的空间高度,从而能够减小记录设备体2的高度。另一方面,当供墨管20a-20d在接合部分35侧的布置是在水平方向上时,就减小了与高密度地布置在滑架5那侧的其它部件的相互干扰,这样就能够减小滑架5部分的高度。通过在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处在垂直方向上布置供墨管20,能够把记录设备体2在深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减小到紧凑的尺寸并且能够使得所有供墨管20的长度基本相等。另外,即使所有的供墨管20a-20d彼此独立,它们在移动过程中的姿态是稳定的,因此就不必提供另外的管捆绑装置,从而提高了可装配性并且有利地实现了成本的减少。优选相位角差在30°到120°之间。
因此,短语“在滑架5的路径和中间固定部分之间”是指当滑架5在Y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时,供墨管20a-20d经过的范围,以及供墨管20a-20d的不捆绑或不受限制的范围,和通过把供墨管20a-20d的端部连接到滑架5的接合部分35使得其状态不受限制(固定)的部分。换言之,这是指那些不固定到与滑架5一起往复移动的部件上的部分和不固定到中间固定部分的部分。因此,当滑架5在Y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时,供墨管20a-20d的弯曲中间部分的位置在供墨管20a-20d的长度方向上从接合部分35改变。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这个实施例,供应黑色(BK)墨的供墨管20a的内径是1.6mm,外径是2.4mm。供应青色(C)墨的供墨管20b、供应洋红色(M)墨的供墨管20c和供应黄色(Y)墨的供墨管20d这三个供墨管20的内径是1.2mm,外径是2.0mm。所以,供墨管20相对于轴线的弯曲刚度(横截面的二阶矩)是其它如青色墨供墨管20b-20d弯曲刚度的1.91倍。在这个实施例中,使用内径比其它颜色墨的供墨管大的墨色(BK)墨的供墨管20a是为了增加单位时间的供墨量,这是由于为了与彩色记录相比增加单色记录的记录速度,记录头4上黑色(BK)墨喷嘴数目的值比其它颜色墨的喷嘴数目的值大(实际上是两倍的喷嘴排)。
然后,把黑色(BK)墨供墨管20a放置在墨存储器15在纸张输送方向上最上游的一个端部15a的位置,并且把青色(C)墨的供墨管20b放置在它的下游侧,随后再把洋红色(M)墨的供墨管20c放置在它们的下游侧,最后放置黄色(Y)墨的供墨管20d。然后,在图11、图13和图15的实施例中,供墨管20a,20b,20c,20d依照这个顺序从上面开始垂直地布置在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处。反之,在图12和图14的实施例中,供墨管20a,20b,20c,20d依照这个顺序从下面开始垂直地布置在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处。因此,不论在哪种情况下,黑色(BK)墨供墨管20a在弯曲中间部分处的曲率半径R都是最大的,并且曲率半径按照青色(C)墨的供墨管20b、洋红色(M)墨的供墨管20c和黄色(Y)墨的供墨管20d这个顺序递减。
由于黑色(BK)墨供墨管20a比其它的供墨管20b-20d弯曲刚度大,所以通过增加黑色(BK)墨供墨管20a的曲率半径R这种方式,能够减轻由于弯曲变形作用在具有较大弯曲刚度的黑色(BK)墨供墨管20a上的负荷,这样所有供墨管的耐用性就基本一样了。
然后如图13所示,在通过固定件33的中间固定部分处,当布置形式使得四个供墨管20中弯曲刚度最高的黑色(BK)墨供墨管20a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比水平面H1(相对于滑架的接合部分35的水平面)高,其中水平面H1穿过(连接)位于接合部分35处的所有供墨管20a-20d的中心线,并且青色(C)墨的供墨管20b位于高度基本与水平面H1持平的较低位置,而其它两个具有较低弯曲刚度的供墨管20c、20d则相对于水平面H1(接合部分35)进一步向下偏移,这样当具有较高弯曲刚度的供墨管20a向下引向接合部分35时产生的向下作用力和当具有较低弯曲刚度的两个供墨管20c、20d向上引向接合部分35时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就基本平衡,从而滑架5就能够相对于导轨22、23很轻松地滑动,而不会施加过大的力。
如图14所示,以类似的方式在通过固定件33的中间固定部分处,当布置形式使得弯曲刚度最高的黑色(BK)墨供墨管20a的布置高度比水平面H1(相对于滑架的接合部分35的水平面)低,其中水平面H1穿过(连接)位于接合部分35处的所有供墨管20a-20d的中心线,并且青色(C)墨的供墨管20b位于高度基本与水平面H1持平的紧接着高于供墨管20a的位置,而其它两个具有较低弯曲刚度的供墨管20c、20d则相对于水平面H1(接合部分35)进一步向上偏移,这样当具有较高弯曲刚度的供墨管20a向上引向接合部分35时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和当具有较低弯曲刚度的两个供墨管20c、20d向下引向接合部分35时产生的向下作用力就基本平衡。
如图15所示,在通过固定件33的中间固定部分处,当所有四个供墨管20a-20d的布置高度都比水平面H1高时,其中水平面H1穿过(连接)位于接合部分35处的所有供墨管20a-20d的中心线,那么当把供墨管20a-20d向下引向接合部分35时产生的作用力就会起作用。然后,当滑架5从上面放置在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的导轨22、23上时,就能够很可靠地利用向下的作用力防止滑架5从两个导轨22、23上提起,这样就能够稳定在主扫描方向(Y轴方向)的往复移动。
在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即使所有的供墨管20a-20d的长度被设成一样,供墨管20a-20d在它们各个弯曲中间部分(可移动范围,不捆绑或不受限制的范围)也能够随着滑架5在水平扫描方向上的移动而独立弯曲(多个供墨管能够相对移动),这样就提高了供墨管连接的可装配性。
在各个实施例中,优选在各个供墨管20a-20d的端部和相对于滑架5的各个接合部分35之间放置弹性连通件36。例如,示于图16A的按合部分35所具有的结构使得各个供墨管20a-20d的端部插入并且固定在各个圆柱形伸出部37中,圆柱形伸出部37整体形成在由硬合成树脂形成的连接带34上。另一方面,如图16B所示,通过把软合成树脂或橡胶材料形成的可变形弹性连通件36插入到各个圆柱形伸出部37和各个供墨管20a-20d之间,当弯曲时作用在各个供墨管20a-20d的中间部分上的弯曲外力所产生的扭矩就能够用弹性连通件36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这样就减轻了使得滑架5转动的力矩,从而就减轻了或根本消除了当滑架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时供墨管20相对于两个导轨22、23的纠缠,所以能够提高记录精度。另外,由于增加了在不与各个圆柱形伸出部37轴线平行地引导(连接)各个供墨管20a-20d时的角挠性,所以就相应地提高了图像记录设备1的可装配性。
当使用不只四个供墨管20时,如为了提高彩色记录的质量使用六到八种颜色的墨时,或者为了实现对纸张P的表面进行光亮处理而向纸张P喷射增亮剂时,也能够把这些多个供墨管20分成两组,每组具有足够数目的管,并且布置分开的各个供墨管20组使得它们在伸出侧的弯曲中间部分定向在朝向与滑架5往复移动方向的相反的方向。在这样的布置中,通过减少在同一方向上弯曲的供墨管20数目,能够减少穿过供墨管20所需的空间高度,并且由于弯曲方向彼此相对,能够有利地消除使得滑架5转动的力矩。
如图12所示,当所有供墨管20的中间部分(从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的位置到接合部分(连接部分)35,供墨管20可移动的范围,未捆绑和不受限制的范围)弯曲(反向)使得向中间固定部分(固定件33)延伸的方向和相对于滑架5向接合部分35延伸的方向相差180°时,并且设置相对于滑架5所有供墨管20的接合部分35的布置位置使得它们在与供墨管20的弯曲中间部分相对于滑架5在往复移动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伸出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这样能够减小从滑架5的侧表面5a到弯曲中间部分在滑架5向弯曲中间部分移动(图12的Y2方向)的端部的伸出端之间的水平距离Y3(见图12)。因此,能够减小当滑架5在水平扫描方向(Y轴方向)上往复移动时供墨管20在Y轴方向上移动所需的空间,这样就能够有利地减小记录设备体2宽度方向的尺寸。
在这个实施例中,传输来自设在记录设备体2一侧上未示出的控制单元的指令信号使得安装在滑架5上的记录头4的喷嘴有选择地喷出墨滴的柔性扁平电缆40放置在当滑架5在Y轴方向(水平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时供墨管20a-20d经过的区域中,从而它在基本平行于供墨管2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见图3,图4,图9,图10,图11和图12)。
然后,设置供墨管20的弯曲中间部分和柔性扁平电缆40的弯曲中间部分的伸出方向使得它们相对于滑架5的往复移动方向彼此相反。换言之,设定供墨管20到接合部分35相对于滑架5的延伸方向和柔性扁平电缆40到滑架5的延伸方向使得它们彼此分开。也使得柔性扁平电缆40的中间弯曲部分弯曲从而使它反向,在上盖体30和下盖体29之间的空间中上侧向下。
在这种布置中,供墨管20和柔性扁平电缆40可以形成在垂直方向上高度基本相同的水平面中(在同一个水平表面中),并且由此能够减小整个图像记录设备1的厚度。
柔性扁平电缆40的宽表面平行于下盖体29的上表面放置。柔性扁平电缆40的中间部分40a在滑架5在Y轴方向上移动范围的大致中心处固定到下盖体29上,未示出的近端部分连接图像记录设备1的主基底(未示出),同时柔性扁平电缆40的远端40b相对于中间部分弯曲90°并且在供墨管20的接合部分附近(向上)连接设在滑架5的盖板盖体(记录头盖)41下表面侧的记录头4的控制基底(未示出)(见图11)。设在滑架5的连接带34处的夹具42夹住和固定远端部分40b附近的弯曲部分40c。于是如图18和19所示,以学徒形状在盖板盖体41上侧延伸的开口部分41a(柔性扁平电缆40的插入侧)在横截面中形成为倒置的带角U形,并且它的开口宽度基本与柔性扁平电缆40的宽度一样。在这种布置中,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保持柔性扁平电缆40的远端40b的安装姿态,并且便于对柔性扁平电缆40的固定操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装配性。
至少在放置柔性扁平电缆40的连接带34的一侧,优选在两侧设有限制柔性扁平电缆40的远端40b位置(或防止侧向震动)的伸出部39。因此,即使在滑架5的往复移动过程中,也能够避免连接到滑架5上的柔性扁平电缆40移动并且能够防止柔性扁平电缆40在插入部分处脱落或松动。
另外,从上面盖住供墨管20和柔性扁平电缆40的可移动范围的空间的上盖体30整体形成有在Y轴方向伸长并且向下敞开的第一引导槽43。第一引导槽43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W1比柔性扁平电缆40的宽度W2略宽(见图7,图8,图11和图17)。然后,放置柔性扁平电缆40的上半部分使得它能够以装配到形成在上盖体30上的第一引导槽43中的状态随着滑架5的移动在Y轴方向上滑动。因此,移动的柔性扁平电缆40不在宽度方向上震动。由于第一引导槽43的部分相对于整个上盖体30的上表面向上伸出,并且其它部分位于较低的水平面处,所以记录设备就无需在记录设备体2的高度方向上形成无用的空间,这样就能够减小尺寸。
另外,放置图像读取单元12中的图像扫描单元17的引导轴44使得它靠近地沿着侧板43a的外侧(向上伸出的脊与引导槽对应的一侧)在Y轴方向上延伸,侧板43a在第一引导槽43的下面延伸。然后,向上敞开的第二引导槽45靠近向下敞开的第一引导槽43形成在图像读取单元12的底壁11上,并且用来传递和图像扫描单元17相关信号的柔性扁平电缆46沿着其纵向放置在第二引导槽45中(见图1,图7,图8和图17)。在这种布置中,上盖体30把在Y轴方向移动的图像扫描单元17和柔性扁平电缆40、46的可移动范围完全隔开,这样它们就可以放置在大致相同高度的水平面内并且不会彼此干扰各自的移动。所以,能够有利地降低图像读取单元12的布置高度。
如上所述,供墨管20从中间固定部分在与滑架移动方向平行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经过弯曲中间部分后在几乎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滑架5的连接带上。
另外,中间固定部分33沿滑架移动方向的位置是当滑架移动到这个移动方向一端时能够相对于滑架上供墨管的接合部分保持供墨管最小弯曲半径的位置,并且中间固定部分沿记录介质移动方向的位置是当滑架移动到它移动方向另一端时能够相对于滑架上供墨管的接合部分保持供墨管最小弯曲半径的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在滑架的移动过程中,所有供墨管20不受限制的中间部分都能形成为预定的扭曲弯曲部分。
另外,把相位差设定在30°到120°之间的范围内。
由于通过供墨管的布置方向实现不同相位的扭曲角在30°到120°之间所以能够提高供墨管弯曲的中间部分的扭曲姿态的稳定性。
另外,在中间固定部分大致沿着垂直方向布置多个供墨管20,并且在相对于滑架5的接合部分35处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布置多个供墨管。
由于供墨管20的布置在接合部分侧是水平的,就能够减少与密度较高地放置在滑架一侧中的其它部件相互干扰,并且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滑架部分的高度。尽管在中间固定部分沿垂直方向布置供墨管,通过在接合部分35一侧在水平方向上布置供墨管,能够减小沿着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布置和移动供墨管所需空间的长度,从而能够有利地减小图像记录设备的尺寸。
另外,布置多个供墨管20使得多个供墨管中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一个供墨管弯曲成在它的弯曲中间部分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
因此,能够减轻由于弯曲变形作用在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上的负荷,从而所有供墨管20的耐用性基本一样。当在中间固定部分处在垂直方向上布置供墨管时,能够减小在图像记录设备体的深度方向上布置供墨管所需的空间,从而能够有利地减小图像记录设备体的尺寸。
另外,在中间固定部分33处,把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布置在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
通过把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低位置,利用它的扭曲力能够产生在垂直方向上向上保持供墨管的力,并且由此能够减小供墨管20和下盖体之间的滑动负荷。另一方面,通过把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最高位置,利用它的扭曲力能够产生在垂直方向上向下保持供墨管的力,由于供墨管在垂直方向向下连接滑架,所以由此能够产生向下保持滑架的力,从而能够有利地防止滑架从导轨上向上提起。
另外,在布置多个供墨管中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时,该供墨管在中间固定部分33处经过布置后的水平面高度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针对滑架的接合部分的水平面高度向上偏移或向下偏移,并且剩下的其它多个供墨管布置后的水平面高度从接合部分的同一水平面向下或向上偏移。
当相对于接合部分35的水平面把具有高弯曲刚度的供墨管向上(或向下)布置时,在把该供墨管引向接合部分时产生的向下(或向上)作用力就能够与把相对于接合部分35的水平面向下(或向上)布置的、具有低弯曲刚度的多个供墨管引向接合部分时产生的向上(或向下)总作用力平衡,从而滑架能够有利地相对于导轨轻松地滑动,而不会给导轨施加过大的力。
另外,在布置所有的多个供墨管时,所有供墨管在中间固定部分33处布置后的水平面高度在垂直方向上都相对于针对滑架的接合部分的水平面高度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偏移。
由于通过把所有的供墨管从中间固定部分33向下引向接合部分能够产生向下的作用力,就能够有利地以很高的可靠性防止滑架5从导轨上升起。
另外,供墨管20的数目是四个,并且只有一个供墨管具有高弯曲刚度。
由于只是一定要简单地增加墨消耗量较大的那个供墨管的弯曲刚度,所以只是一定要简单地选择墨的使用状态和相应供墨管的厚度。
另外,把所有多个供墨管20的长度都设定为相同的长度。
由于所有供墨管的长度都一样,与每种颜色墨的供墨管长度都不同的情况相比就能够有利地提高可装配性。
另外,在各个供墨管的端部和相对于滑架的各个相应接合部分之间放置弹性连通件36。
通过把软合成树脂或橡胶形成的弹性很高的弹性连通件36放置在相对于滑架的接合部分和供墨管之间,供墨管弯曲时作用在各个供墨管的中间部分上的弯曲外力所产生的扭矩就能通过弹性连通件的弹性变形来吸收,并且由此能够减少使得滑架转动的力矩,从而能够减少或消除当滑架5移动时供墨管与导轨的纠缠,所以能够提高记录精度。另外,能够增加不平行接合部分的轴线引导(连接)各个供墨管的角挠度,所以相应地提高了图像记录设备1的可装配性。
如图21所示,可以把多个供墨管分成两组,每组具有适当的数目,并且布置每个分开组的供墨管使得弯曲中间部分的伸出侧在滑架5相反移动方向上取向。
通过减少在同一方向弯曲的供墨管数目能够减少穿过供墨管所使用空间的高度,并且由于弯曲方向彼此相反所以能够有利地消除使滑架5转动的力矩。
另外,多个供墨管相对于滑架的接合部分35的布置位置从供墨管的弯曲中间部分相对于滑架往复移动的范围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伸出方向在相反方向上偏移。
能够减小从滑架5的侧表面到弯曲中间部分在滑架在向供墨管的弯曲中间部分的方向上移动的端部处的那一伸出端部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少在滑架往复移动时供墨管20移动所需的空间,从而能够有利地减小记录设备体的宽度。
另外,向记录头传递记录信号的柔性扁平电缆40连接到记录设备体和滑架上,并且它不沿着多个供墨管20延伸。
由于供墨管和柔性扁平电缆40完全分开,所以能够提高在布置设计中的灵活性。
另外,夹紧单元和放置在供墨管的接合部分处的记录头盖固定柔性扁平电缆40。
因此,便于对柔性扁平电缆40的固定操作并且提高了设备的可装配性。
另外,柔性扁平电缆40放置在供墨管与滑架往复移动相关的可移动范围内。
由于供墨管和柔性扁平电缆放置在相同的可移动范围中,能够减少所需的空间,从而能够有利地减小图像记录设备的尺寸。
另外,记录设备体设有上盖体和下盖体,用来从上面和下面覆盖供墨管20可移动范围的空间,柔性扁平电缆的中间部分弯曲从而在垂直方向上在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空间内反向,柔性扁平电缆的上半部分能够沿着形成在上盖体上的向下敞开的引导槽滑动。
由于柔性扁平电缆40能够沿着上盖体上的引导槽移动,就能够防止柔性扁平电缆随着它的运动而移动。
另外,把多个供墨管20的弯曲中间部分和柔性扁平电缆40的弯曲中间部分的伸出部分设定在滑架往复移动的方向上彼此相反的方向。
由于供墨管和柔性扁平电缆40的弯曲中间部分的方向彼此相反,这样即使它们共用可移动范围也能够有利地防止它们之间的干扰。另外,供墨管和柔性扁平电缆可以放置在几乎一样高度的水平面中(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中),所以能够有利地减少整个图像记录设备的厚度。
另外,图像读取单元的引导轴放置在上盖体上面,很接近地沿着与形成在上盖体上并且向下敞开的引导槽对应的向上伸出脊的一侧。
因此,上盖体把连接到往复移动的图像扫描单元的柔性扁平电缆40和滑架的可移动范围完全分开,同时降低图像读取单元的布置高度,由此它们的运动彼此互不干扰。
另外,在上盖体上面形成了向上敞开的第二引导槽,它平行于形成在上盖体上并且向下敞开的引导槽延伸,并且沿着第二引导槽的纵向放置柔性扁平电缆。
由于向上敞开的第二引导槽与形成在上盖体上并且向下敞开的引导槽平行,并且柔性扁平电缆沿着第二引导槽的纵向放置在第二引导槽中,就能够把柔性扁平电缆运动所需的垂直空间布置在较低的高度,从而能够有利地减少整个图像记录设备的厚度。
另外,向上的伸出脊和第二引导槽形成在图像读取单元的底壁上。
由于向上的伸出脊和第二引导槽形成在图像读取单元的底壁上,上盖体和底壁能够紧密地彼此叠放在一起,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小整个图像记录设备的厚度。
如图8所示,喷墨打印机2在它下面设有馈纸盒3。馈纸盒3从纸张排出口(开口)10a插入从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自由地插入和取出。馈纸盒3设有凹进3c来容纳叠放的记录纸张,并且当插入馈纸盒3时,凹进3c中的记录纸张放置在后部。在馈纸盒3的前面,形成了后述容纳已记录的记录纸张的盘3d。
如图8所示,在馈纸盒4上面放置着馈纸单元6b,并且记录单元7放置在馈纸单元6b上面。馈纸单元6b设有馈纸辊6a,它把馈纸盒3中的记录纸张一张接一张分开地馈送到记录单元7。在输送记录纸张方向上馈纸单元6b的下游侧形成了弯曲形状的引导通道108,它从馈纸盒3的后面把记录纸张引导到记录单元7。
如图8所示,在输送记录纸张方向上引导通道108的下游侧放置着输送辊27a和夹持辊27b,输送辊27a和夹持辊27b起到一对输送辊的作用。夹持辊27b放置在输送辊27a下面以相对输送辊27a挤压和夹住记录纸张,并且输送辊27a起到驱动辊的作用。
在输送记录纸张方向上输送辊27a和夹持辊27b的下游侧设有记录单元7,并且压盘26放置在记录单元7下面。当记录纸张输送到压盘26上时,利用记录单元7后述的记录头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图像。
另外,在输送记录介质方向上记录单元7的下游侧还设有齿辊28a和排纸辊28,用来排出其上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纸张,并且齿辊28a和排纸辊28起到一对排出辊的作用。步进马达的转动力转动排纸辊28,利用排纸辊28的转动在垂直于记录纸张宽度的方向(在次扫描方向)上排出记录纸张。
齿辊28a具有多个围绕它的齿,从而形成为带齿的辊,其中各个齿的尖端形成为锐角从而与记录纸张的记录表面进行点接触。把齿辊28a推向排纸辊28,并且在排纸辊28的转动把记录纸张排出时齿辊28a与记录纸张接触,并且齿辊28a随着记录纸张的排出转动。因此,排纸辊28起到驱动辊的作用。
在开口10a后面设有纸张排出单元(中空腔室)10,记录纸张从记录单元7经过齿辊28a和排纸辊28排到纸张排出单元10。馈纸盒3的盘3d放置在中空腔室10的底部,从而记录单元7进行了记录的记录纸张排到盘3d上。
下面参考上述图5、6、8、22和23描述记录单元7的结构。
如图所示,记录单元7包括记录头4,并且记录头4安装在滑架5上。作为引导单元的导轨22、23引导滑架5从而它能够在记录纸张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移动。
如图5所示,靠近导轨23的两个端部设有滑轮23a、23b,并且滑轮23a、23b中的滑轮23b连接作为头携带单元的滑架马达25上从而能够随其运转。环形皮带24绕在滑轮23a、23b上。滑架5连接环形皮带24。
因此,滑架5通过随着滑架马达25的转动而运动的滑轮23a、23b和环形皮带24沿着压盘26上的导轨22、23在前述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
由于输送辊27a和夹持辊27b中的输送辊27a起到驱动辊的作用,位于一侧形成的导轨22平行于打印机安装表面延伸,那一侧与相对于管的接合部分(将在后面描述)相反。
由于排纸辊28和齿辊28a中的排纸辊28起到驱动辊的作用,位于相对于管的接合部分(将在后面描述)那一侧形成的导轨23形成为横截面是L形的形状。上述的滑架马达25放置在形成为L形的导轨23那一侧。
这些导轨22、23分别由金属形成并且其横截面形成为L形。
另外,如图6所示,在滑架移动方向上滑架的侧端表面上和在滑架5的输送记录纸张方向上的下游侧,设有四个管连接口35a。如图11所示,管连接口35a在墨管20的一端与墨管20连接,墨管20的另一端连接作为墨存储器的各个墨盒。
记录头4包括四个喷出四种墨的部件(未示出)。各个墨管20中流动各个不同颜色的墨,并且把墨从各个墨盒提供给记录头4的相应结构。
墨管20形成为柔性件的四个管板,它们布置成一排,并且除了两端外组合成板形,而且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柔性。
墨管20在记录头4的移动方向上并且在输送记录纸张方向上记录头4的下游侧连接记录头4的一个侧端表面。
下面概括描述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2的记录操作。
如图3所示,通过靠紧记录纸张上表面的馈纸单元6b的馈纸辊6的转动把堆叠在馈纸盒3上的记录纸张一张接一张地分开馈送。馈送的记录纸张经过引导至记录单元7的引导通道108馈送到输送辊27a和夹持辊27b。转动输送辊27a并且把馈送来的记录纸张引导到压盘26上的预定记录位置。
当把记录纸张引导到记录部分时,驱动滑架马达25,滑架5沿着导轨22、23移动,并且执行在这个移动方向上确定记录位置的扫描。在这个移动过程中,驱动记录头4,并且喷出的墨液附着在记录纸张的预定位置,从而执行与一次扫描操作对应的图像记录。
随后,输送记录纸张预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对应于一次扫描操作的记录宽度,然后滑架5再次沿着导轨22、23移动,从而执行下一个扫描操作的图像形成。
以这种方式,当完成在记录纸张上预定区域的记录后,利用齿辊28a和排纸辊28把记录纸张排到馈纸盒3的盘3d上。
在根据上述这个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3中,由于墨管20连接记录头4在其移动方向上并且在输送记录纸张方向上记录头4下游侧的侧端表面,当记录头4移动时,能够防止墨管20位于压盘26上面记录头4的移动区域内,即导轨22和23之间。
因此,由于在记录头4移动时墨管20不位于导轨22和23之间,那么当记录纸张卡住并且要从压盘26上取出卡住的记录纸张时,墨管20不会妨碍这种操作,从而就能很容易地执行取出卡纸的操作。
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位于记录头4相对于供墨管20的接合部分那一侧的导轨23其横截面形成为L形,记录头4和滑架马达25相对于喷墨打印机3重心的重量平衡就得到了改善,并且由此减少了力矩。所以,能够避免记录头4卡嗒卡嗒响,并且能够在记录纸张上形成精确的图像。由于导轨23的横截面是L形,就便于形成导轨23,并且导轨的成本减少。
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滑架马达25放置在记录头4和墨管20之间的接合部分一侧,就能够改善相对于喷墨打印机3重心的重量平衡,并且象上面一样减小了力矩,从而能够在记录纸张上形成精确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输送辊27a和夹持辊27b放置在输送记录纸张方向上记录头4的上游侧时,并且输送辊27a和夹持辊27b中位于记录头4一侧的那个辊起到驱动辊的作用,位于记录头4与相对于墨管20的接合部分相反的那一侧的导轨22形成为平行于打印机安装表面延伸,从而与使用另一个辊作为驱动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打印机的高度,并且由此减小打印机的厚度。
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齿辊28a和排纸辊28位于横截面为L形的导轨23下面,导轨23与位于形成为L形的导轨23那一侧的起到驱动辊的作用的齿辊28a相对,与用相对的那个辊作为驱动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打印机的高度,并且由此减小打印机的厚度。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2中,引导单元是一对导轨22、23,并且位于记录头和管之间的接合部分所在的那一侧的导轨23其横截面形成为L形。
由于位于记录头和管之间的接合部分那一侧导轨23的横截面形成为L形,记录头和头携带单元相对于打印机2重心的重量平衡就得到了改善,并且由此减少了力矩。所以,能够避免记录头卡嗒卡嗒响,并且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精确的图像。由于导轨23的横截面是L形,就便于形成导轨,并且引导单元的成本减少。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2中,头携带单元放置在记录头和管之间的接合部分所在的那一侧。
由于头携带单元放置在记录头和管之间的接合部分的那一侧,就能够改善重量平衡,并且由此减小了转矩,从而避免记录头4卡嗒卡嗒响,还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精确的图像。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2中,该对输送辊27a、27b放置在输送记录介质方向上记录头4的上游侧,位于记录头一侧的那个输送辊起到驱动辊的作用,并且位于记录头4与相对于墨管的接合部分相反的那一侧的导轨22形成为平行于打印机安装表面延伸的形式。
当该对输送辊27a、27b放置在输送记录介质方向上记录头的上游侧,并且位于记录头一侧的那个输送辊起到驱动辊的作用,由于位于记录头4与相对于管的接合部分相反的那一侧的导轨22形成为平行于打印机安装表面延伸的形式,与使用另一个辊作为驱动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打印机的高度,并且由此减小打印机的厚度。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墨打印机2中,该对排纸辊28a、28放置在横截面形成为L形的导轨23下面,并且这对排纸辊中与位于L形导轨那一侧的辊28a相对的那个排纸辊起到驱动辊的作用。
由于该对排纸辊28a、28放置在横截面形成为L形的导轨23下面,并且这对辊中与位于形成为L形的导轨那一侧的辊相对的那个排纸辊起到驱动辊的作用,与使用另一个辊作为驱动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打印机的高度,并且由此减小打印机的厚度。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到多功能设备上。但是,它也能应用到设有喷墨记录头的图像记录设备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其中含有四种颜色墨(BK,C,M,Y)的墨盒19a-19d存储在墨存储器15中的结构。但是,可以不使用墨盒19,而是使用直接把墨存储在墨存储器15中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把墨直接充入墨存储器15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使用记录纸张作为记录介质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各种纸张,如包括树脂和纸张在内的薄片层。

Claims (29)

1.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
一个记录设备体;
一个滑架,它能够在记录设备体中的预定方向上往复移动;
一个记录头,它安装在滑架上并且能够通过有选择地把墨滴喷到记录介质上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接合部分,它放置在滑架上并且具有通向记录头的通道;
一个墨存储器,它与记录头分开地放置在记录设备体中;
多个柔性供墨管,它们连接在墨存储器和接合部分之间,用来把墨从墨存储器提供给记录头;和
一个中间固定部分,它设在记录设备体中并且固定所述多个供墨管,
其中在中间固定部分和接合部分之间的所述多个供墨管彼此独立地放置并且在其中间部分处弯曲,并且
所述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中间固定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和所述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接合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供墨管从中间固定部分在与滑架移动方向平行的一个方向上延伸,经过弯曲中间部分在与所述一个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滑架的连接带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中间固定部分沿滑架移动方向的位置是当滑架移动到移动方向一端时把所述供墨管的弯曲半径保持在预定值或更大的位置,并且是当滑架移动到移动方向另一端时把所述供墨管的弯曲半径保持在预定值或更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中间固定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和所述多个供墨管在其中间部分处向接合部分延伸的布置方向之间的差别设定在30°到120°之间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中间固定部分处大致沿着垂直方向布置所述多个供墨管,并且在接合部分处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多个供墨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布置所述多个供墨管使得所述多个供墨管中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一个供墨管弯曲成在它的弯曲中间部分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把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布置在中间固定部分处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中间固定部分处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的所述多个供墨管中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的布置高度相对于穿过接合部分处的所述多个供墨管的中心线的水平高度向上偏移,并且其余的多个供墨管的布置高度等于所述水平高度或者相对于所述水平高度向下偏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中间固定部分处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的所述多个供墨管中具有最大弯曲刚度的供墨管的布置高度相对于穿过接合部分处所述多个供墨管的中心线的水平高度向下偏移,并且其余的多个供墨管的布置高度等于所述水平高度或者相对于所述水平高度向上偏移。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中间固定部分处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的所有多个供墨管的布置高度相对于接合部分的高度向上或向下偏移。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供墨管的数目是四个,并且其中只有一个供墨管形成为具有高弯曲刚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把所有多个供墨管的长度都设定为相同的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放置在各个供墨管的端部和各个相应接合部分之间的弹性连通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把所述多个供墨管分成两组,每组具有适当的数目,并且布置分开后的每组供墨管使得弯曲中间部分的伸出侧沿着滑架往复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取向。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接合部分的布置位置在与所述供墨管的弯曲中间部分相对于滑架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移。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向记录头传递记录信号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到记录设备体和滑架上,而不沿着所述多个供墨管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夹紧单元和放置在接合部分处的记录头盖固定柔性扁平电缆。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柔性扁平电缆放置在供墨管与滑架往复移动相关联的可移动范围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记录设备体设有上盖体和下盖体,用来从上面和下面覆盖供墨管可移动范围的空间,柔性扁平电缆的中间部分弯曲从而在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空间中其上侧转向下方,并且柔性扁平电缆的上半部分能够沿着形成在上盖体上的向下敞开的引导槽滑动。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把所述多个供墨管的弯曲中间部分的伸出部分和柔性扁平电缆的弯曲中间部分的伸出部分设置成沿着滑架的往复移动方向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图像读取单元的引导轴放置在上盖体上面,很接近地沿着形成在上盖体上的向下敞开的引导槽。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在上盖体上面形成了向上敞开的第二引导槽,它平行于形成在上盖体上的向下敞开的引导槽延伸,而且沿着第二引导槽的纵向放置柔性扁平电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第二引导槽形成在图像读取单元的底壁上。
24.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它包括:
一个滑架,它能够在预定方向上往复移动;
一个记录头,它安装在滑架上并且能够通过有选择地把墨滴喷到记录介质上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一个墨存储器,它与记录头分开地放置;
一个输送单元,它能够在与所述预定方向交叉的输送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通过记录区域;
一个接合部分,它具有通向记录头的通道,并且放置在滑架上位于记录头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和
一个柔性供墨管,它连接在墨存储器和接合部分之间,用来把墨从墨存储器提供给记录头,该管连接到接合部分面对所述预定方向的一个侧表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一对导轨,
其中位于记录头和管之间的接合部分所在那一侧的导轨的横截面形成为L形。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进一步包括头携带单元,头携带单元引起记录头的往复移动并且放置在记录头和管之间的接合部分所在的那一侧。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输送单元包括一对输送辊,用于在输送方向输送记录介质,并且
该对输送辊放置在记录头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该对辊中位于记录头一侧的那个输送辊起到驱动辊的作用,并且位于与接合部分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导轨形成为平行于打印机安装表面延伸。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输送单元包括一对排纸辊,用来排出其上由记录头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并且
该对排纸辊放置在横截面形成为L形的导轨下面,并且该对排纸辊中与位于L形导轨一侧的辊相对的那个排纸辊起到驱动辊的作用。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记录设备,其中输送单元包括:一对输送辊,用于把记录介质输送到记录区域;和一对排纸辊,用来从记录区域排出其上由记录头形成了图像的记录介质。
CNB2005100531406A 2004-03-05 2005-03-04 图像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9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62611A JP4151589B2 (ja) 2004-03-05 2004-03-05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4-062611 2004-03-05
JP2004062611 2004-03-05
JP2004064631A JP2005246934A (ja) 2004-03-08 2004-03-08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4-064631 2004-03-08
JP2004064631 2004-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3798A true CN1663798A (zh) 2005-09-07
CN100423940C CN100423940C (zh) 2008-10-08

Family

ID=3482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31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940C (zh) 2004-03-05 2005-03-04 图像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37322B2 (zh)
EP (1) EP1574340B1 (zh)
CN (1) CN100423940C (zh)
AT (1) ATE425008T1 (zh)
DE (1) DE602005013135D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6628A1 (zh) * 2008-06-05 2009-12-10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供墨管支撑装置及连续供墨系统
CN101085575B (zh) * 2006-06-08 2010-06-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062619B (zh) * 2006-04-28 2010-09-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990240B (zh) * 2005-12-28 2012-05-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2602147A (zh) * 2005-12-28 2012-07-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2991124A (zh) * 2011-09-09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CN10472367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5774254A (zh) * 2012-03-05 2016-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7020803A (zh) * 2016-01-07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077475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CN115315352A (zh) * 2020-03-26 2022-11-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6226B1 (ko) * 2005-03-09 2006-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독취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4566106B2 (ja) * 2005-09-30 2010-10-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725394B2 (ja) * 2006-03-31 2011-07-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105267A (ja) * 2008-10-30 2010-05-13 Brother Ind Ltd 液体吐出装置
JP4957702B2 (ja) * 2008-10-30 2012-06-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0125638A (ja) * 2008-11-26 2010-06-10 Brother Ind Ltd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0125697A (ja) * 2008-11-27 2010-06-10 Brother Ind Ltd 液体吐出装置
EP2332731A3 (en) * 2009-12-10 2018-02-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er
JP5776571B2 (ja) * 2011-02-28 2015-09-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6024105B2 (ja) * 2011-12-26 2016-1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装置
JP6003685B2 (ja) * 2013-01-31 2016-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331759B2 (ja) * 2014-06-26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3263A (en) * 1980-05-20 1983-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having a suction mechanism
JPS59143667A (ja) 1983-02-07 1984-08-1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JPS60232964A (ja) * 1984-05-04 1985-11-19 Canon Inc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JPH024562A (ja) * 1988-06-24 1990-01-09 Canon Inc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US5185615A (en) * 1990-04-11 1993-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ejection at a particular orifice by ejecting ink from adjacent orifices
JP3187870B2 (ja) * 1990-08-17 2001-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該インクタンク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TE184441T1 (de) * 1991-06-07 1999-09-15 Canon Kk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WO1995011424A1 (en) * 1993-10-20 1995-04-27 Lasermaster Corporation Automatic ink refill system for disposable ink jet cartridges
US5473354A (en) * 1994-05-26 1995-12-0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delivery apparatus
US6007190A (en) * 1994-12-29 1999-12-28 Encad, Inc. Ink supply system for an ink jet printer having large volume ink containers
US6068370A (en) * 1996-08-30 2000-05-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luidic delivery system with tubing and manifolding for an off-axis printing system
JPH11188890A (ja) * 1997-10-20 1999-07-13 Canon Inc 液体補充方法及び該方法を用いた液体吐出記録装置
US6271928B1 (en) 1998-03-04 2001-08-0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for a replaceable printing component
US6247802B1 (en) 1999-01-29 2001-06-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supply tube guiding system for large format printer
ES2386656T3 (es) * 2000-01-21 2012-08-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ucho de tinta para uso en aparato de registro y aparato de registro de inyección de tinta
CN1257058C (zh) * 2000-03-21 2006-05-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US6572211B2 (en) * 2000-06-22 2003-06-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328489B2 (ja) 2001-02-23 2009-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6789882B2 (en) * 2001-02-23 2004-09-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3048353A (ja) 2001-08-06 2003-02-18 Funai Electric Co Ltd 記録装置
US6726316B2 (en) 2001-10-23 2004-04-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025965B2 (ja) 2001-11-02 2007-12-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3175589A (ja) 2001-12-10 2003-06-2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2592386Y (zh) 2001-12-10 2003-12-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JP4176399B2 (ja) * 2002-07-03 2008-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そ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322483B2 (ja) * 2002-08-27 2009-09-02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7040745B2 (en) * 2002-10-31 2006-05-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circulating inkjet printing system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147B (zh) * 2005-12-28 2014-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990240B (zh) * 2005-12-28 2012-05-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2602147A (zh) * 2005-12-28 2012-07-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062619B (zh) * 2006-04-28 2010-09-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085575B (zh) * 2006-06-08 2010-06-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WO2009146628A1 (zh) * 2008-06-05 2009-12-10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供墨管支撑装置及连续供墨系统
US9090074B2 (en) 2011-09-09 2015-07-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991124A (zh) * 2011-09-09 2013-03-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CN102991124B (zh) * 2011-09-09 2015-11-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CN105774254A (zh) * 2012-03-05 2016-07-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5799332A (zh) * 2012-03-05 2016-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5799332B (zh) * 2012-03-05 2018-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472367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4723675B (zh) * 2013-12-19 2016-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7020803A (zh) * 2016-01-07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077475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CN110774756B (zh) * 2018-07-31 2022-06-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
CN115315352A (zh) * 2020-03-26 2022-11-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95252A1 (en) 2005-09-08
DE602005013135D1 (de) 2009-04-23
CN100423940C (zh) 2008-10-08
EP1574340A2 (en) 2005-09-14
EP1574340B1 (en) 2009-03-11
EP1574340A3 (en) 2006-05-03
US7537322B2 (en) 2009-05-26
ATE425008T1 (de) 2009-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3798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200951651Y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66688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257058C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636750A (zh) 成像装置
CN101468560B (zh) 移动设备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754698A (zh) 成像设备
CN101062619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689944A (zh) 记录介质馈送器和图像记录装置
CN1939820A (zh) 包括多个纸盒的供纸器
JP2007169039A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99024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CN2797042Y (zh) 滑架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628983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CN1824511A (zh) 成像装置
US787704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781708A (zh) 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2803705Y (zh) 成像装置
CN2850917Y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99024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4720903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24693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44615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660576A (zh) 喷墨记录设备及其维护机构
JP487640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