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0803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0803A
CN107020803A CN201611158890.4A CN201611158890A CN107020803A CN 107020803 A CN107020803 A CN 107020803A CN 201611158890 A CN201611158890 A CN 201611158890A CN 107020803 A CN107020803 A CN 107020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ipe
medium
tape deck
liqui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88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伸幸
金谷宗秀
大川壮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20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0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记录装置,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记录装置(11)具有:壳体(12);运送路径(15),其设置于壳体内,用于运送纸张(P);记录头(17),其设置于壳体内,通过向在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纸张排出墨水而进行记录;滑架(24),其搭载记录头,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液体收容体,其能够收容墨水;管(26),其连接液体收容体和记录头;排出口(22),其在运送方向上成为下游侧的壳体的前表面上开口,供利用记录头进行了记录的介质从壳体内向壳体外排出;以及夹持部件(30),其安装于壳体内的顶板部分(12a),将管的一部分固定于壳体,管具有伴随滑架的移动而形成位置移位的弯曲部(31),弯曲部在壳体内沿水平的面弯曲。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具有液体收容体和记录头,该液体收容体收容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该记录头经由管与液体收容体连接,通过从记录头向沿着运送路径被运送的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在这样的打印机中,有时在运送路径上产生介质的运送不良。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记录装置:在形成有排出进行记录后的介质的排出口的壳体的前表面侧具有能够去除产生了运送不良的介质的开口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9730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装置中,由于连接液体收容体和记录头的管在壳体内配置于开口部与运送路径之间,因此在拉出产生了运送不良的介质进行去除时,管有可能成为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的记录装置。
以下,记载了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解决上述课题的记录装置具有:壳体;运送路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该运送路径上运送介质;记录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通过向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扫描方向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的运送方向交叉;液体收容体,其能够收容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液体;管,其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方向上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开口,供利用所述记录头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壳体外排出;以及固定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顶板部分,将所述管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管具有弯曲部,伴随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所述弯曲部的形成位置移位,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
根据该结构,由于管的一部分利用安装于壳体内的顶板部分的固定部件而固定于壳体,因此减小了管在壳体内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并且,通过采用管在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的结构,与沿着沿铅直方向的面弯曲结构相比,减小了管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即,减小了管在运送路径上位于产生了运送不良的部位与排出口之间的可能性,因此例如在从排出口拉出运送路径上产生了运送不良的介质的结构中,减小了在去除介质时管成为障碍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
并且,解决上述课题的记录装置具有:壳体;运送路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该运送路径上运送介质;记录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通过向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扫描方向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的运送方向交叉;液体收容体,其能够收容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液体;管,其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方向上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开口,供利用所述记录头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壳体外排出;突出部,其沿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从所述壳体内的顶板部分向下方突出;以及固定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突出部,将所述管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管具有弯曲部,伴随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所述弯曲部的形成位置移位,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
根据该结构,由于管的一部分利用安装于突出部的固定部件而固定于壳体,该突出部沿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从壳体内的顶板部分向下方突出,因此减小了管在壳体内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并且,通过采用管能够在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的结构,与沿着沿铅直方向的面弯曲的结构相比,减小了管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即,减小了管在运送路径上位于产生了运送不良的部位与排出口之间的可能性,因此例如在从排出口拉出运送路径上产生了运送不良的介质的结构中,减小了去在除介质时管成为障碍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
并且,解决上述课题的记录装置具有:壳体;运送路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该运送路径上运送介质;记录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通过向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扫描方向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的运送方向交叉;液体收容体,其能够收容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液体;管,其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方向上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开口,供利用所述记录头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壳体外排出;管保护部件,其设置于比所述排出口靠上部的位置,从前表面侧保护至少所述管的一部分;以及固定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管保护部件的背面,将所述管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管具有弯曲部,伴随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所述弯曲部的形成位置移位,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
根据该结构,由于管的一部分利用安装于管保护部件的背面的固定部件而固定于壳体,该管保护部件设置于排出口的上部,因此减小了管在壳体内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并且,通过采用管在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的结构,与沿着沿铅直方向的面弯曲的结构相比,减小了管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即,减小了管在运送路径上位于产生了运送不良的部位与排出口之间的可能性。并且,例如在从排出口拉出运送路径上产生了运送不良的介质的情况下,通过借助管保护部件来保护管,减小了在去除介质时管与用户的手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液体收容体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角部。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液体收容体被设置成能向其内部注入液体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于角部,能够容易地注入液体。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液体收容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管经由所述排出口而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
根据该结构,能够不在壳体上另外设置新的开口的情况下连接位于壳体外的液体收容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记录头。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液体收容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管经由贯穿所述壳体的内外的贯穿孔而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
根据该结构,与经由排出口进行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小从排出口排出的介质与管钩挂从而产生运送不良的可能性。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管由具有多个流路的并排连接管构成。
根据该结构,与使多个管独立地对齐的结构相比,能够减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在所述壳体的上部载置有能够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所述图像读取部与所述壳体相固定,所述图像读取部的底面兼作为所述壳体的顶板部分。
根据该结构,能够读取图像。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排出口是用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产生了所述介质的运送不良时消除该介质的运送不良的开口。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不另外新设置与排出口不同的开口的情况下进入壳体内,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管的剖视图。
图4是去除在运送路径上产生了运送不良的纸张时的侧视图。
图5是概略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5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概略地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记录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记录装置的其他变形例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1:记录装置;12:壳体;12a:顶板部分;13:图像读取部;14:支承台;15:运送路径;16:运送部;17:记录头;18:辊;19:上游侧引导部;20:下游侧引导部;21:插入口;22:排出口;23:引导轴;24:滑架;24a:连接部;25:液体收容体;26:管;27:流路;28:并排连接管;29:贯穿孔;30:夹持部件(固定部件);30a:连结部;31:弯曲部;32:突出部;33:管保护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通过排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而在介质上进行字符或图像的记录的喷墨式打印机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记录装置11具有箱体状的壳体12和重叠地配置于其上部的图像读取部13。图像读取部13例如由扫描器构成,被设置成能够读取所载置的原稿的图像。并且,该图像读取部13与壳体12固定,图像读取部13的底面兼作为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而且,该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构成为水平的面。另一方面,在壳体12内设置有:支承台14,其从下方支承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纸张P;运送部16,其沿着包含支承台14的上表面在内的运送路径15运送纸张P;以及记录头17,其通过向被支承台14支承的纸张P排出墨水而进行记录。
运送部16构成为包含以图1中从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为运送方向地运送纸张P的多个辊18。辊18在上下方向上夹入纸张P,通过旋转驱动来运送纸张P。并且,在运送方向上比支承台14靠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各位置设置有上游侧引导部19和下游侧引导部20,该上游侧引导部19和下游侧引导部20通过从下方支承纸张P而对纸张P进行引导。即,利用上游侧引导部19、下游侧引导部20以及支承台14构成运送纸张P的运送路径15。
构成运送部16的辊18在运送方向上,在比上游侧引导部19靠上游侧的位置、上游侧引导部19与支承台14之间的位置、支承台14与下游侧引导部20之间的位置分别配置为上下成对。并且,在运送方向上作为上游侧的壳体12的背面上开设有用于从壳体12外向壳体12内插入纸张P的插入口21。另一方面,在运送方向上作为下游侧的壳体12的前表面上开设有用于从壳体12内向壳体12外排出纸张P的排出口22。排出口22以将图像读取部13的底面作为上缘的方式开口,并且被设置得比插入口21大。即,运送部16将从插入口21插入了的纸张P沿着运送路径15运送,并将在支承台14上通过记录头17进行了记录的纸张P从排出口22向壳体12外排出,其中,插入口21在壳体12的背面开口,排出口22在壳体12的前表面开口,运送路径15由上游侧引导部19、支承台14以及下游侧引导部20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12内,引导轴23以在与纸张P的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支承台14的上方,搭载了记录头17的滑架24被该引导轴23支承为移动自如。即,通过滑架24沿着引导轴23进行往复移动,而使记录头17沿着与纸张P的运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移动。通过滑架24沿着扫描方向移动,使记录头17能够在被运送的纸张P的大致整个范围内进行记录。
在图2中,在壳体12的右侧的外部配置有能够收容墨水的液体收容体25。该液体收容体25通过具有挠性的管26与搭载于滑架24的记录头17连接。即,管26从作为液体收容体25侧的上游侧朝向作为记录头17侧的下游侧供给墨水。换言之,液体收容体25被设置成能够收容提供给记录头17的墨水。并且,设置有多个连接液体收容体25和记录头17的管26,各个管26在铅直方向上排列对齐。本实施方式的管26设置有四个,能够分别从液体收容体25经由从滑架24突出的连接部24a向记录头17供给不同颜色的墨水。
如图3所示,在排列对齐的多个管26中,彼此相邻的管26之间一体地连结。即,分别具有用于供墨水流通的流路27的管26构成一个并排连接管(多連チューブ)28。并排连接管28具有多个流路27,构成为能够一体地操作多个管26。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2中作为右侧的壳体12的右侧面上并且在靠近壳体12的前表面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壳体12的内外的贯穿孔29。管26从设置有液体收容体25的壳体12外通过该贯穿孔29而向设置有记录头17的壳体12内延伸。在壳体12内,在靠近壳体12的前表面的位置从右侧向左侧延伸的管26在其中途位置利用作为固定部件的夹持部件30而相对于壳体12被固定。夹持部件30安装于连结部30a,在下游侧引导部20的上方汇集四根管26的一部分进行固定并支承,其中,连结部30a从成为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的图像读取部13的底面向下方延伸。即,可以认为作为固定部件的夹持部件30安装于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
而且,在管26上,在比被夹持部件30固定的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弯曲部31,该弯曲部31以使管26延伸的方向反转的方式弯曲成大致U字状。通过该弯曲部31,管26延伸的方向从自壳体12的右侧向左侧延伸的方向变更为自壳体12的左侧向右侧延伸的方向。此时,弯曲部31以沿着作为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的水平的面(顶板面)的方式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弯曲。被弯曲部31变更了延伸的方向后的管26通过连接部24a和滑架24内的流路(省略图示)与记录头17连接。
另外,管26的比被夹持部件30固定的部分靠下游侧的部分能够追随沿着引导轴23的滑架24的移动而运动。即,伴随着滑架24的移动,管26的弯曲部31的形成位置被移位。例如,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在滑架24沿着引导轴23从壳体12的左侧向右侧的扫描方向的一端侧移动的情况下,弯曲部31的形成位置在管26上向靠近被夹持部件30固定的部分的位置移位,即向上游侧移位。
并且,在壳体12内,在运送方向上的引导轴23与夹持部件30之间的位置,以在整个扫描方向上呈长条的方式设置有从图像读取部13的底面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32。该突出部32为了确保壳体12的强度而设置成肋状。另外,管26以通过该突出部32的下方的方式连接液体收容体25和记录头17。即,管26能够在比突出部32靠下方的区域内沿着水平的面运动。
接下来,对上述那样构成的记录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通常,在壳体12内运送纸张P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11中,公知会在运送纸张P的运送路径15的中途产生卡纸等运送不良。尤其,在通过排出墨水等液体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11中,由于在记录时纸张P被浸渍水分,因此纸张P容易翘曲,从而在运送方向上的比记录头17靠下游侧的位置产生运送不良的可能性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1中,在壳体12的前表面上开口的排出口22被形成为能够为了去除产生了运送不良的纸张P而从壳体12外进入(access)壳体12内的开口。
如图4所示,在解除纸张P的运送不良时,以从排出口22通过下游侧引导部20与管26之间的方式将手伸入来去除纸张P。此时,由于在运送方向上盘绕在比记录头17靠下游侧的区域的管26的一部分被夹持部件30固定并且在壳体12内的上部以沿着水平的面的方式弯曲、延伸,因此管26在记录头17与排出口22之间下垂的可能性小。通过抑制管26的下垂,减小了在去除纸张P时管26成为障碍的可能性。
并且,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多个管26排列对齐的情况下,通过使管26的排列为铅直方向,而容易使管26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即,沿着水平的面)弯曲。例如,如果使管26的排列为水平方向,则在使管26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弯曲时,根据管26而弯曲部31的曲率不同,因此难以追随滑架24的移动。并且,如果采用在使管26的排列为水平方向基础上使管26沿着沿铅直方向的面弯曲的结构,则管26容易向下方下垂。尤其,在沿着引导轴23移动的滑架24在扫描方向上位于与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在图2中为左侧)的情况下,在管26上被夹持部件30支承的部分与弯曲部31的距离变长,因此更容易向下方下垂。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由于管26的一部分利用安装于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的夹持部件30而固定于壳体12,因此减小了管26在壳体12内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并且,通过采用管26沿着构成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的水平的面弯曲的结构,与沿着沿铅直方向的面弯曲的结构相比,减小了管26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即,减小了管26在运送路径15上位于产生了运送不良的部位与排出口22之间的可能性,因此例如在从排出口22拉出运送路径15上产生了运送不良的纸张P的结构中,减小了在去除纸张P时管26成为障碍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
(2)通过使用管26经由设置于壳体12的贯穿孔29连接液体收容体25和记录头17,与经由排出口22连接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要从排出口22排出的纸张P与管26钩挂从而产生运送不良的可能性。
(3)通过将连接液体收容体25和记录头17的多个管26构成为并排连接管28,与使多个管26独立地对齐的结构相比,能够减低制造成本。
(4)通过具有图像读取部13,能够读取图像。
(5)排出纸张P的排出口22被设置成用于去除产生了运送不良的纸张P的开口,由此能够在不另外设置与排出口22不同的开口的情况下进入壳体12内,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记录装置11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1中,设置于壳体12内的突出部32和夹持部件3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具有相同结构的部位的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在记录装置11的壳体12内,以从图像读取部13的底面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突出部32从壳体12的右侧的内侧面延伸设置到壳体12内的中央的位置。该突出部32是沿着扫描方向的具有前表面和背面(后表面)的肋状的板材。而且,作为将管26相对于壳体12固定的固定部件的夹持部件30在壳体12内经由从突出部32的前表面延伸的连结部30a而设置于壳体12。即,从壳体12外通过贯穿孔29在壳体12内延伸的管26以沿着突出部32的前表面的方式延伸。
在管26上,在比被夹持部件30固定的部分靠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弯曲部31,该弯曲部31以管26延伸的方向反转的方式弯曲成大致U字状。这里,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在滑架24沿着引导轴23位于壳体12的右侧的扫描方向的一端侧的情况下,弯曲部31以沿着突出部32的前表面和与其相反的背面的方式延伸、弯曲。即,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32被设置成不阻碍管26的伴随着滑架24的移动的运动的长度。而且,被弯曲部31变更了延伸的方向后的管26在沿着突出部32的背面延伸之后,通过连接部24a和滑架24内的流路(省略图示)与记录头17连接。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那样的效果。
(6)由于管26的一部分利用安装于突出部32的夹持部件30而固定于壳体12,该突出部32从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向下方突出,因此减小了管26在壳体12内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并且,通过采用管26能够沿着构成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的水平的面弯曲的结构,与沿着沿铅直方向弯曲的结构相比,减小了管26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即,减小了管26在运送路径15上位于产生了运送不良的部位与排出口22之间的可能性,因此例如在从排出口22拉出运送路径15上产生了运送不良的纸张P的结构中,减小了在去除纸张P时管26成为障碍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记录装置11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1中,对管26进行固定的夹持部件30所设置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对具有相同结构的部位的说明。
如图7所示,在记录装置11的壳体12的前表面上,在比排出口22靠上部的位置设置有管保护部件33,该管保护部件33用于从壳体12的前表面侧保护管26的一部分。该管保护部件33被设置成板状,从壳体12的顶板部分12a即图像读取部13的底面以构成壳体12的前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向下方延伸。即,排出口22的上缘被作为管保护部件33的下缘。而且,在管保护部件33的背面上安装有作为固定部件的夹持部件30,该夹持部件30将管26相对于壳体12固定。即,在管26上,比弯曲部31靠上游侧的部分沿着管保护部件33的背面延伸。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基础上实现了以下那样的效果。
(7)由于管26的一部分利用安装于管保护部件33的背面的夹持部件30而固定于壳体12,该管保护部件33设置于比排出口22靠上部的位置,因此减小了管26在壳体12内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并且,通过采用管26沿着构成壳体12内的顶板部分12a的水平的面弯曲的结构,与沿着沿铅直方向的面弯曲的结构相比,减小了管26向下方下垂的可能性。即,减小了管26在运送路径15上位于产生了运送不良的部位与排出口22之间的可能性。并且,例如在从排出口22拉出运送路径15上产生了运送不良的纸张P的情况下,通过借助管保护部件33保护管26,减小了在去除纸张P时管26与用户的手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消除介质的运送不良。
另外,上述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也可以像以下那样变更。并且,以下的变更例也可以对上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组合。
·如图8所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不在壳体12上设置贯穿孔29,而是利用管26经由排出口22连接液体收容体25和记录头17。另外,也可以在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该结构。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的效果。
(8)能够不在壳体12上另外设置新的开口的情况下连接位于壳体12外的液体收容体25和位于壳体12内的记录头17。
·如图9所示,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将液体收容体25配置于壳体12内的结构。该变更例的记录装置11在作为壳体12的前表面侧并且在扫描方向的一端侧(在图9中为右侧)的壳体12内的角部处具有液体收容体25。并且,也可以采用液体收容体25配置于壳体12的背面侧的角部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在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该结构。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的效果。
(9)例如,如果将能够进行开闭而使壳体12内露出的盖设置于壳体12,则在液体收容体25被设置成能够向其内部注入墨水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于角部处而能够容易地注入墨水。并且,在液体收容体25为更换式的情况下,通过配置于角部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
(10)通过将液体收容体25配置于壳体12内,能够成为一体管理记录装置11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11也可以采用不具备图像读取部13的结构。即,也可以采用图像读取部13的底面不兼作为壳体12的顶板部分12a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构成并排连接管28的多个管26分别独立地设置的结构。
·在上述第一和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具备突出部3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运送部16也可以由带输送机构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也可以由通过对管26进行悬吊而进行固定的挂钩部件构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介质不限于纸张P,也可以是织物或塑料膜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11也可以喷射或排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流体(包含液体、功能材料的微粒分散或混合于液体中而成的液状体、凝胶那样的流状体)而进行记录的流体喷射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方式包含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的电极材料或色材(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进行记录的液状体喷射装置。并且,也可以是喷射凝胶(例如物理凝胶)等流状体的流状体喷射装置。而且,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这些装置中任意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流体”是不包含仅由气体构成的流体在内的概念,在流体中例如包含有液体(包含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溶体)等)、液状体、流状体等。

Claims (9)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记录装置具有:
壳体;
运送路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该运送路径上运送介质;
记录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通过向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
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扫描方向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的运送方向交叉;
液体收容体,其能够收容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液体;
管,其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
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方向上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开口,供利用所述记录头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壳体外排出;以及
固定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顶板部分,将所述管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管具有弯曲部,伴随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所述弯曲部的形成位置移位,
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
2.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记录装置具有:
壳体;
运送路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该运送路径上运送介质;
记录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通过向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
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扫描方向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的运送方向交叉;
液体收容体,其能够收容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液体;
管,其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
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方向上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开口,供利用所述记录头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壳体外排出;
突出部,其沿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从所述壳体内的顶板部分向下方突出;以及
固定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突出部,将所述管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管具有弯曲部,伴随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所述弯曲部的形成位置移位,
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
3.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记录装置具有:
壳体;
运送路径,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该运送路径上运送介质;
记录头,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通过向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
滑架,其搭载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扫描方向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所述介质的运送方向交叉;
液体收容体,其能够收容向所述记录头供给的液体;
管,其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
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方向上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开口,供利用所述记录头进行了记录的所述介质从所述壳体内向所述壳体外排出;
管保护部件,其设置于比所述排出口靠上部的位置,从前表面侧保护至少所述管的一部分;以及
固定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管保护部件的背面,将所述管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管具有弯曲部,伴随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所述弯曲部的形成位置移位,
所述弯曲部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水平的面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体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管经由所述排出口而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收容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管经由贯穿所述壳体的内外的贯穿孔而连接所述液体收容体和所述记录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由具有多个流路的并排连接管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上部载置有能够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部,所述图像读取部与所述壳体相固定,所述图像读取部的底面兼作为所述壳体的顶板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口是用于在所述运送路径上产生了所述介质的运送不良时消除该介质的运送不良的开口。
CN201611158890.4A 2016-01-07 2016-12-15 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70208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1554A JP2017121739A (ja) 2016-01-07 2016-01-07 記録装置
JP2016-001554 2016-01-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0803A true CN107020803A (zh) 2017-08-08

Family

ID=5930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8890.4A Pending CN107020803A (zh) 2016-01-07 2016-12-15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121739A (zh)
CN (1) CN1070208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866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1031586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6978B2 (ja) * 2019-01-28 2023-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8346A (ja) * 2003-03-06 2004-09-3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CN1663798A (zh) * 2004-03-05 2005-09-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JP2006231560A (ja) * 2005-02-22 2006-09-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211131A1 (en) * 2006-03-07 2007-09-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inting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 device
CN101085575A (zh) * 2006-06-08 2007-1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US20090167834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ork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work device
CN102218913A (zh) * 2010-04-06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463174U (zh) * 2011-01-26 2012-10-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402780A (zh) * 2011-02-28 2013-11-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CN104080614A (zh) * 2012-01-30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4185556A (zh) * 2012-03-28 2014-1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8346A (ja) * 2003-03-06 2004-09-3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CN1663798A (zh) * 2004-03-05 2005-09-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JP2006231560A (ja) * 2005-02-22 2006-09-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211131A1 (en) * 2006-03-07 2007-09-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inting device and multi-function device
CN101085575A (zh) * 2006-06-08 2007-1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US20090167834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ork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work device
CN102218913A (zh) * 2010-04-06 2011-10-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463174U (zh) * 2011-01-26 2012-10-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402780A (zh) * 2011-02-28 2013-11-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CN104080614A (zh) * 2012-01-30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4185556A (zh) * 2012-03-28 2014-1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866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1031586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US11285736B2 (en) 2018-03-30 2022-03-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CN110315866B (zh) * 2018-03-30 2022-05-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10315865B (zh) * 2018-03-30 2022-08-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21739A (ja) 2017-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2474Y (zh) 流体盒及喷墨打印机
CN204641083U (zh)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CN107020803A (zh) 记录装置
CN106626765A (zh) 打印装置及液体存储部件
CN102602147B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201614495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647894B (zh) 记录装置
JP2015112844A (ja) 記録装置
CN104417078A (zh) 液体容纳容器
CN104802522B (zh) 记录装置
JP6428301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07433782A (zh) 液体喷射装置
TWM466793U (zh) 液體噴射裝置
CN104136222B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9908337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8047673A (ja)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4188965A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TWI543881B (zh) 液體噴射裝置
JP2015128841A (ja) 記録装置
JP2014094557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6536208A (zh) 复合装置
CN103507420A (zh) 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及墨盒
JP2015110280A (ja) 記録装置
CN204222387U (zh) 记录装置
JP6467868B2 (ja) タンク、及びタンクとボトルの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