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5556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5556A
CN104185556A CN201380015744.4A CN201380015744A CN104185556A CN 104185556 A CN104185556 A CN 104185556A CN 201380015744 A CN201380015744 A CN 201380015744A CN 104185556 A CN104185556 A CN 104185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barrel
housing
peristome
guiding parts
balladeur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57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5556B (zh
Inventor
竹内浩
依田浩之
大岛建志
青木义安
清水聪史
坂本一峻
野本伸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185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5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5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5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Means for preventing paper jams or for facilitating their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005Cable or belt constructions for driving print, type or paper-carriages, e.g. attachment, tensio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良好地进行记录介质的去除的记录装置。具备:供纸托盘31,其设置于输送记录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能够从设置于壳体20的第1开口部21送入记录用纸P;导向部件33,其设置于供纸托盘31,规定记录用纸P的宽度,并被设置成与包含供纸托盘31的供纸装置30的壁面部或者壳体20的壁面部21a相对;和墨水管50,其在导向部件33与壁面部之间的间隙部分S1、S2通过,并且从设置于壳体20的外部的墨水收置部60向安装于滑架41的记录头43供给墨水。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记录装置中,有的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使用蓄积墨水的外部箱向记录装置所具备的记录头供给墨水。在这样的记录装置中,在记录装置的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外部箱,能够从该外部箱经由墨水管向存在于壳体内部的记录头供给墨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公告CN2825289Y号
专利文献2: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53890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在墨水管中存在在从滑架朝向外部箱的情况下比滑架向上方侧或者比滑架向正面侧延伸的部分。因此,在记录用纸卡在输送路径的途中等需要去除该记录用纸的情况下,用户必须一边避开墨水管一边将手插入输送路径等中。因此,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中,在记录用纸的除去时墨水管成为障碍。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进行记录介质的去除的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纸托盘,其设置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能够从设置于壳体的第1开口部送入记录介质;导向部件,其设置于供纸托盘并规定记录介质的宽度;和墨水管,其通过导向部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从设置于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向安装于滑架的记录头供给墨水。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在导向部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通过而将墨水管导出到壳体的外部。因此,在去除在壳体的内部卡住了的记录介质时,能够防止墨水管成为障碍,能够容易地去除记录介质,能够提高记录装置的维修性。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导向部件设有一对,该一对导向部件能够规定记录介质的所述宽度的两端;在一对导向部件与壳体之间分别设有间隙部分,并且,墨水管通过各个间隙部分。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进行在壳体的内部卡住了的记录介质的去除时,墨水管也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提高记录装置的维修性。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并且,异物承接部件被配置成与供纸托盘相对的状态;在供纸托盘上设有供异物承接部件抵接的抵接部,异物承接部件与抵接部被互相固定。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异物承接部件与抵接部之间的固定,能够防止供纸托盘被收置于收置部位。由此,能够防止在该供纸托盘的收置时,在墨水管位于导向部件的收置路径上的情况下将该墨水管切断或者压坏。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一对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并且,在可动导向部件与壳体之间设有与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使可动导向部件向壳体中与可动导向部件对向的部分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该可动导向部件将墨水管压坏。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壳体中在与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在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从相对于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滑架侧通过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间隙部分的状态。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墨水管通过开口部分,从而墨水管位于壳体的外部侧,墨水管从该位置向间隙部分延伸。由此,能够防止墨水管来到滑架的扫描路径上、成为滑架41扫描的障碍。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壳体上从第2开口部朝向供纸装置侧设有顶板;并且,在顶板上固定有墨水管。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滑架扫描时,能够防止墨水管摆动等,能够使墨水管在壳体内部的运动稳定化。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纸托盘,其设置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能够从设置于壳体的第1开口部送入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第1托盘部件并且具有能够从该第1托盘部件延伸的第2托盘部件;墨水管,其通过第2托盘部件的壁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从设置于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向安装于滑架的记录头供给墨水。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在第2托盘部件与壁部之间的间隙部分通过而将墨水管导出到壳体的外部。因此,在去除在壳体的内部卡住了的记录介质时,能够防止墨水管成为障碍,能够容易地去除记录介质,能够提高记录装置的维修性。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壁部作为规定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而起作用。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导向部件,将墨水管导出到壳体的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第2托盘部件中在壁部侧设有突起,该突起向从该第2托盘部件中的载置记录介质的载置面离开的一侧突出;墨水管以挂在突起上的状态位于突起。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墨水管被挂在第2托盘部件的壁部侧的突起上,所以能够利用该突起进行墨水管的定位、或者变更将该墨水管拉出的朝向。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该异物承接部件被设置于与供纸托盘相对的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异物承接部件防止在不使用供纸托盘时灰尘等异物进入壳体内部。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异物承接部件与突起被互相固定。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异物承接部件与突起之间的固定,能够防止供纸托盘被收置于收置部位。由此,能够防止在该供纸托盘的收置时,在墨水管位于导向部件的收置路径上的情况下将该墨水管切断或者压坏。
进而,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导向部件,将墨水管导出到壳体的外部。另外,能够通过导向部件规定记录介质的宽度。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导向部件设有一对,该一对导向部件能够规定记录介质的宽度的两端。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一对导向部件,将墨水管导出到壳体的外部。另外,能够通过一对导向部件规定记录介质的宽度。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一对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第2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可动导向部件,将墨水管导出到壳体的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侧面,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可动导向部件与壳体之间设有与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使可动导向部件向壳体中的与可动导向部件相对的部分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该可动导向部件将墨水管压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记录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墨水管从间隙部分导出的状态的简图。
图3是表示墨水管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墨水管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表示墨水管从间隙部分导出的其他方式的简图。
图6是表示墨水管从间隙部分导出的其他方式的简图。
图7是表示墨水管挂在突起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墨水管未挂在突起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墨水管从背面侧的缺口部导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墨水管从间隙部分导出的其他方式的简图。
图11是表示墨水管从间隙部分导出的其他方式的简图。
图12是表示墨水管从间隙部分导出的其他方式的简图。
图13是表示防止开闭盖完全关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异物承接部件与突起固定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托盘部件通过固定部件固定于背面侧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被分割开的墨水管经由接头接合了的接合状态的图。
图17是表示在间隙部分存在分隔件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一对导向部件皆为可动导向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9是表示具备扫描单元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扫描单元打开了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扫描单元拆除了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不具备扫描单元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10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记录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为前端部,将与其相反的上游侧设为后端部。另外,将记录用纸P的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其垂直并且滑架移动的方向(主扫描方向)设为X方向。
另外,记录用纸P与记录介质的一例相对应,但也可以将例如膜状部件那样的记录用纸P以外的记录对象物设为记录介质。
<1.概要>
本发明涉及在记录装置10中被连接于外部箱60的墨水管的配置方式。以下,关于该墨水管50的配置方式,也包含其他方式依次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发明中,有设定XYZ垂直坐标系进行说明的情况,其中将滑架41移动的(扫描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从记录装置10的设置面离开的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Z方向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设为Y方向。
(关于墨水管的配置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关于表示本发明的概要的记录装置10中的要部的简图。记录装置10具备壳体20、供纸装置30、滑架机构40和墨水管50。另外,记录装置10既可以设为除此以外还具备外部箱60的结构,也可以设为不具备外部箱60的结构。在壳体20上,在其背面侧设有开口部21(与第1开口部相对应)。开口部21是将壳体20的背面侧的一部切掉而成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1形成为主扫描方向(X方向)较长。
能够从该开口部21从供纸装置30向壳体20的内部供给记录用纸P。供纸装置30具有供纸托盘31和分离辊32。供纸托盘31是载置记录用纸P而从背面侧支撑该记录用纸P的部分。供纸托盘31既可以由单个托盘部件311构成,也可以由多个托盘部件311构成。在供纸托盘31由多个托盘部件311构成的情况下,这多个托盘部件311被设置成能够与记录用纸P的长度相应地拉出以及收置。在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10中,图示了2层托盘部件311,但在图1的记录装置10中还存在1层隐身于壳体20内的托盘部件311。因此,在图1的记录装置10中,供纸托盘31合计由3层托盘部件311构成。在这里,3层托盘部件311中的最下层的托盘部件311与第1托盘部件相对应,从该托盘部件311(第1托盘部件)延伸的托盘部件311与第2托盘部件相对应。另外,在2层托盘部件311的情况下,最下层的托盘部件311也与第1托盘部件相对应,从该托盘部件311(第1托盘部件)延伸的托盘部件311与第2托盘部件相对应。此外,随着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托盘部件311的大小被设成逐渐变小,设置成在大的托盘部件311的内部空间中收置小的托盘部件311。
另外,在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10中,在托盘部件311上设有壁状的固定导向部件33a,在该固定导向部件33a的下方侧设有突起331。突起331向从托盘部件311离开的朝向突出。
在输送方向上在下游侧的托盘部件311上设有导向部件33。导向部件33是用于对记录用纸P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进行导向并防止记录用纸P在倾斜状态下被输送等的部件。在该导向部件33中设有固定导向部件33a和可动导向部件33b。固定导向部件33a相对于托盘部件311固定地设置,设置成不能进行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的位置移动。可动导向部件33b,能够通过图2中的导向槽34以及设置于托盘部件311背面侧的未图示的滑动导向件而沿主扫描方向(X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与记录用纸P的宽度相应地使一对导向部件33之间的宽度变更以一边防止记录用纸P倾斜一边将其向分离辊32侧送入。
此外,在供纸托盘31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分离辊32。分离辊32通过由未图示的马达给予驱动力而旋转,由此能够将记录用纸P向下游侧输送。
另外,在壳体20的内部设有具备滑架41的滑架机构40。滑架41能够通过滑架马达(图示省略)的驱动而沿滑架轴42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移动。此外,在滑架41中的与输送路径对向的一侧安装有记录头43,能够从该记录头43喷射墨水而在记录用纸P上形成记录图像。
在滑架41上经由适配器AP安装有墨水管50的一端侧。该墨水管50的另一端侧被连接于位于壳体20外部的外部箱60。从而,能够从外部箱60经由墨水管50以及适配器AP向记录头43供给墨水。此外,在滑架41之中存在搭载具备存储器的墨水盒的类型。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滑架41上就设有读取存储器的信息的连接部,而相对于这样的连接部电连接的部分(适配器侧连接部)设置于适配器AP。在该情况下,通过在适配器侧连接部与连接部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能够成为记录头43正常工作的状态。
但是,连接滑架41与外部箱60之间的墨水管50也可以如以下这样配置。在从滑架41起沿墨水管50进行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从滑架41起向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的一方侧延伸的墨水管50,在向一方侧仅进行了预定距离后,经弯曲部501逆转延伸朝向。由此,在沿墨水管50进行时,变为向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的另一方侧进行。而且,当仅行进了预定距离时,来到墨水管50的转向部502。转向部502为使墨水管50的朝向转向的部分,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使墨水管50的朝向从墨水管50沿主扫描方向(X方向)的状态向经开口部21沿供纸托盘31(托盘部件311)的状态转向。
另外,转向部502只要能够使墨水管50的方向转向为沿供纸托盘31(托盘部件311)即可,其长度可以是任意长度。
在这里,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经过了转向部502的墨水管50,位于由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壁面部相对应)与可动导向部件33b的侧面部夹持的间隙部分S1,并经由该间隙部分S1被引导到壳体20的外部。然后,墨水管50在沿供纸托盘31(托盘部件311)仅行进预定距离后,离开该供纸托盘31(托盘部件311)而向外部箱60行进。这样,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墨水管50经转向部502来打了间隙部分S1,在该间隙部分S1通过而被引导到壳体20的外部。由此,墨水管50向记录装置10的上方侧和/或正面侧延伸,由于该延伸,在记录用纸P卡在输送路径的途中时,能够避免妨碍用户将手插入以除去卡住的记录用纸P。
另外,在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将墨水管50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的情况下,变为墨水管50在壳体20的开口部21通过的状态,所以能够防止墨水管50在记录装置10的开闭盖70(参照图13;例如盖部分、扫描单元12(参照图19)等与开闭盖70相当)中被夹住。
另外,如图3所示,墨水管50成为使各种类型的墨水导通的管部分51并列地连结而成的结构。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成为并列的多个管部分51一体化了的结构。然而,也可以设为各管部分51不连结而能够自由移动的结构。另外,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记录装置10中,如图3所示,墨水管5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扩展变宽并且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与副扫描方向(Y方向)所成的平面(XY平面)上以画曲线的方式弯曲。然而,墨水管50也可以如图4所示,在副扫描方向(Y方向)上扩展变宽,并且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与上下方向(Z方向)所成的平面(XZ平面)上以画曲线的方式弯曲。另外,在墨水管50中,管部分51的并列方向除设为在该管部分51的截面上的某一方向上并列外,也可以设为在该截面上在相对于某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列地配置。
另外,墨水管50,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弯曲成在副扫描方向(Y方向)上,在经弯曲部501朝向外部箱60时位于比滑架41靠跟前侧的位置,然后经转向部502朝向间隙部分S1弯曲。然而,墨水管50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弯曲。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墨水管50弯曲成,在经弯曲部501朝向外部箱60时,不位于比滑架41靠跟前侧的位置而是位于该滑架41的背面侧,然后以经转向部502朝向间隙部分S1。
(其他的方式之1)
另外,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结构中,对于墨水管50经过由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可动导向部件33b的侧面部夹着的间隙部分S1而被导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将墨水管50导出到外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图2以及图5所示的结构。例如图6所示,墨水管50也可以设为经过由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固定导向部件33a的侧面部夹着的间隙部分S2而被导出到外部箱60的结构。即使这样导出墨水管50也能够将墨水管50良好地导出到壳体20的外部。另外,在记录用纸P在输送路径的途中卡住了时,能够不妨碍用户将手插入而去除卡住的记录用纸P。进而,与图1以及图2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防止在记录装置10的开闭盖70(参照图13)中夹住墨水管50。
此外,在经图6所示那样的间隙部分S2将墨水管50导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图7所示那样的结构。在图7中,墨水管50变为挂在突起331上的状态,在挂到该突起331上(抵接)后,墨水管50向外部箱60延伸。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将墨水管50导出到壳体20的外部时,能够将突起331用于定位。另外,能够利用突起331使墨水管50的拉出朝向变更。但是,也可以如图8所示,采用不将墨水管50挂到突起331上地将墨水管50导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结构。当然采用这样的图8所示的墨水管50的导出方向,也能够从壳体20将墨水管50良好地导出。
另外,也可以设为在间隙部分S2附近的壳体20上设有图9所示那样的缺口部S3的结构。即,在间隙部分S2不是充分的尺寸、或者在想在墨水管50具有从壳体20内部拉出的余量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图9所示那样的缺口部S3。此外,在图9中,表示了在间隙部分S2设有缺口部S3的结构,但也可以在间隙部分S2以外的部位设置缺口部S3。例如,既可以在间隙部分S1设置缺口部S3,也可以在其以外的壳体20设置缺口部S3,还可以不在壳体20而在供纸装置30的外壳等上设置缺口部S3。
(其他方式之2)
另外,也可以设为图10所示那样的结构。在图10中,墨水管50成为经2个间隙部分S1、S2而被导出到壳体20外部的结构。在这里,所谓2个间隙部分S1、S2意指:上述那样的由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可动导向部件33b的侧面部包围的间隙部分S1;和由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固定导向部件33a的侧面部包围的间隙部分S2。
为了从这样的2个间隙部分S1、S2将墨水管50导出到壳体20的外部,墨水管50需要被分支为2个。即,在墨水管50中存在未分支管50a、第1分支管50b和第2分支管50c。未分支管50a为墨水管50中从滑架41到分支部52之间的不分支的部分,第1分支管50b为墨水管50中从分支部52经间隙部分S1到达外部箱60的部分,第2分支管50c为墨水管50中从分支部52经间隙部分S2到达外部箱60的部分。
另外,也可以与分支部52相邻地,在第1分支管50b以及第2分支管50c中的至少一方存在使这些分支管50b、50c的朝向较大地转向的部分。即,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在例如第2分支管50c存在在从分支部52朝向外部箱60时、经分支部52后使该第2分支管50c的朝向以较大地翻转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分53,但并不限定于第2分支管50c,也可以在第1分支管50b存在弯曲部分53使得第1分支管50b的朝向这样翻转,也可以在第1分支管50b与第2分支管50c的两方皆存在弯曲部分使得这两方的朝向这样翻转。
(其他方式之3)
另外,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中,也可以设为下述结构:在未分支管50a在到达分支部52的跟前的部位,存在使该未分支管50a的朝向较大地转向的部位(未分支转向部54),并且在第1分支管50b以及第2分支管50c分别存在使这些分支管50b、50c的朝向以转向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分53。该弯曲部分53是在从分支部52到上述的转向部502之间使支管50b、50c的延伸朝向以分别朝向主扫描方向(X方向)的两端侧的方式转向(弯曲)的部分。
(其他方式之4)
另外,如图12所示,在开闭盖70(参照图13)打开、顶板22露出的状态下,也可以存在将墨水管50的某一部分固定于该顶板22的固定部件55。但是,在滑架41沿滑架轴42滑动时,需要不妨碍该滑架41的滑动。因此,即使在滑架41位于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的扫描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的某一方的情况下,墨水管50也被设置为比将该固定部件55与一端侧、或者将固定部件55与另一端侧中的某一较长一方连结的长度仅长预定值。此外,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壳体20的内部中的没有被顶板22包围的部分成为开口部分23(与第2开口部相对应)。
在这里,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在开闭盖70关闭了时,在墨水管50被夹在开闭盖70与顶板22之间、墨水管50会被压坏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图13所示那样的结构。在图13中,在壳体20的某一部位设有凸台24。该凸台24是用于确保即使在开闭盖70关闭了的情况下、在该开闭盖70与顶板22之间也存在不会将墨水管50压坏的程度以上的间隙的部分。
(其他方式之5)
另外,如图14所示,记录装置10有的具备用于防止异物从开口部21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80。在图14所示的结构中,异物承接部件80成为由存在于固定导向部件33a和可动导向部件33b中的至少1个的突起331(与抵接部相对应)阻挡的结构。如图14所示,该突起331从固定导向部件33a和可动导向部件33b中的至少1个突出、且向从托盘部件311离开的朝向突出。因此,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突起331被设置成位于比固定导向部件33a和可动导向部件33b中另一哥儿的部分靠正面侧的位置,由此突起331能够抵接于异物承接部件80。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供纸托盘31由多个托盘部件311构成的情况下,如果收置托盘部件311,则突起331恐会将墨水管50压坏、或者将墨水管50切断。即,突起331被设置于位于最下方的托盘部件311的导向部件33。而且,托盘部件311在被抽出的状态下成为位置比导向部件33靠上方的状态,所以间隙部分S1、S2相对地位于上方。另一方面,在托盘部件311被抽出的状态下,位于比间隙部分S1、S2靠壳体20的内部侧的位置的墨水管50,有的以向壳体20的中央弯曲等的状态存在以位于在托盘部件311被收置时所位于的部位。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将下方的托盘部件311收置于收置部位,则在该收置时,恐会将位于导向部件33的收置路径上(收置路径的下方侧)的墨水管50切断或者压坏。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态发生,也可以经由固定部件82将异物承接部件80与突起331固定。该固定部件82为不使异物承接部件80与托盘部件311(突起331)的相对位置变更的部件,能够使用例如带部件、粘接剂、夹持部件、线缆等捆扎单元等。
另外,也可以代替图14而设为图15所示那样的结构。图15是表示从记录装置10的背面侧观察到的状态的图,如该图15所示,也可以通过固定部件83对收置部位与托盘部件311进行固定使得位于最下方的托盘部件311不被收置于收置部位。在该情况下,作为固定部件83,也可以使用与上述的固定部件82同样的部件。
(其他方式之6)
另外,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墨水管50构成为可分割的。即,如果墨水管50长,则有时其处理变得麻烦。与这样的情况相对应地,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墨水管50设为可分割的构成。在图16所示的结构中,被分别分割开了的墨水管50能够经由接头90接合。但是,该接头90需要通过上述的间隙部分S1、S2,所以需要形成得小到能够通过该间隙部分S1、S2的程度。然而,接头90自身也可以设为稍后连接于被分别分割开可的墨水管50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接头90也可以设置得比间隙部分S1、S2大。另外,也可以设为在每个管部分51设有接头90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接头90能够比图16所示的接头90小。
另外,也可以在被分割开了的墨水管50中的与接头90存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安装有上述适配器AP,也可以在该相反侧的端部连接有外部箱60。另外,接头90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为例如嵌合方式、拧入方式等任何方式。
(其他方式之7)
另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可动导向部件33b和与该可动导向部件33b相对的内壁部21a之间设置分隔件100。即,在由于可动导向部件33b滑动使间隙部分S1变窄、墨水管50恐被压坏的情况下,设置图17所示那样的分隔件100。由此,能够防止墨水管50被压坏。
(其他方式之8)
另外,如图18所示,有时一对导向部件33皆为可动导向部件33b。在通过一对可动导向部件33b进行记录用纸P的导向的情况下,该可动导向部件33b以在主扫描方向(X方向)上互相对称的方式移动,由此,记录用纸P变为在供纸托盘31的载置面的中央侧朝向齐整的状态(所谓的被中心对位)。在这样的结构中,图1所示那样的间隙部分S1存在2个,但也可以经该间隙部分S1的至少1个使墨水管50向外部导出。
以上是本发明的概要,但在这些与上述图1~图18相关的结构能够彼此组合的情况下,能够设为适宜组合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从图3中的墨水管50的配置方式、图4中的墨水管50的配置方式、图7中的突起331挂到墨水管50上的方式、图8中的墨水管50不挂到突起331上的方式、图9中的从缺口部S3导出墨水管50、图12中的固定部件55、图13中的凸台24、图14中的固定部件82、图15中的固定部件83、图16中的接头90、图17中的分隔件100之中将至少1个应用到图1、图2、图5、图6、图10、图11、图16中的与墨水管50的导出有关的结构中。
<2.对于记录装置10的具体结构>
以下,基于图19~图22对记录装置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如基于图1以及图2已经说明了地那样,对墨水管50在存在于可动导向部件33b与内壁部21a之间的间隙部分S1通过被引导到壳体20外部的情况进行说明。
但是,对于与墨水管50的导出有关的结构,当然能够设为图1以及图2以外的结构。若换而言之,则在图19~图22中的记录装置10中,当然能够通过施加适宜的变更来适用图1、图2、图5、图6、图10、图11、图18中的与墨水管50的导出有关的结构,此时,也可以从图3中的墨水管50的配置方式、图4中的墨水管50的配置方式、图12中的固定部件55、图13中的凸台24、图14中的固定部件82、图15中的固定部件83、图16中的接头90、图17中的分隔件100之中应用至少1个。
(2-1)对于具备扫描单元12的记录装置10
图19是表示具备扫描单元12的记录装置10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20是表示扫描单元12打开了的状态下的结构的立体图。该记录装置10具备打印单元11、扫描单元12(与开闭盖相对应)和负责各驱动部位的控制的控制部(省略图示)。打印单元11是存在与上述图1以及图2等中的记录装置10有关的结构的部分,具备壳体20、供纸装置30、滑架机构40和墨水管50。壳体20是覆盖记录装置10内部的部分,如图20所示,壳体20具备顶板22。而且,墨水管50成为在通过了顶板22后由间隙部分S1引导的结构。
图21是记录装置10的侧视图,是表示拆除了扫描单元12的状态下的结构的图。如该图21所示,在记录装置10的背面侧设有作为供纸装置30的构成要素的供纸托盘31。供纸托盘31设为可抽出多个(例如2~3个等)托盘部件311,通过将相关的托盘部件311抽出能够通过供纸托盘31支撑记录用纸P。另外,如图19所示,在记录装置10上,与供纸托盘31(在图19中省略图示;参照图14)接近地设有异物承接部件80。在图19中,收置有托盘部件311,并且异物承接部件80位于使包含上述开口部21的用于供纸的开口部分变窄(也包含卡住的情况)的位置。此外,异物承接部件80被设置成能够经由主扫描方向(X方向)的两端侧的轴部而转动,由此,异物承接部件80能够切换如上所述位于使开口部分变窄的位置的情况和位于将开口部分开放的位置的情况。
另外,如图21所示,供纸装置具有用于从供纸托盘31(托盘部件311)供给记录用纸的分离辊32。分离辊32一边与存在于供纸托盘31(托盘部件311)的记录用纸P接触一边旋转,由此将所接触的最上层的记录用纸P向下游侧供给。此外,经由未图示的驱动力传递单元向分离辊32给予未图示的驱动马达的驱动力,由此驱动分离辊32旋转。
另外,在输送方向(Y方向)上的比分离辊32靠下游侧处,设有供纸辊35a。供纸辊35a,与供纸从动辊35b相对,能够将从分离辊32侧供给的记录用纸P向与输送方向(Y方向)上的下游侧的记录头43相对的部位输送。由未图示的供纸马达向该供纸辊35a给予驱动力。另外,在输送方向(Y方向)上的比供纸辊35a靠下游侧处,设有压印板36,该压印板36与记录头43被设置成能够相对。另外,在输送方向(Y方向)上的比压印板36靠下游侧处,设有排纸辊对37。排纸辊对37具备排纸驱动辊37a和排纸从动辊37b。排纸驱动辊37a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旋转。另外,排纸从动辊37b由未图示的弹簧而压接于排纸驱动辊37a。
另外,滑架机构40具备滑架41、滑架轴42、记录头43、带44、从动带轮45、齿带轮(省略图示)以及滑架马达(省略图示)。滑架41被设置成能够安装上述适配器AP。另外,如图21所示,在滑架41的下表面设有能够喷射墨滴的记录头43。
另外,带44为无接头带,其一部分被固定于滑架41的背面。该带44由从动带轮45与齿带轮张紧设置。
另外,在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结构中,墨水管50被安装于滑架41的正面侧(记录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然而,墨水管50既可以安装于滑架41的上表面侧,也可以安装于滑架41的背面侧,还可以安装于滑架41的侧面侧。
在图20以及图21所示的结构中,墨水管50被配置成,其宽度方向沿比输送方向(Y方向)接近上下方向(Z方向)的朝向。从而,随着从墨水管50的与滑架41相对的安装部位沿墨水管50从滑架41离开,墨水管50以从主扫描方向(X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的方式较大地改变朝向。然后墨水管50的位置向上方移动,再然后,墨水管50以朝向后侧的方式弯曲,在通过顶板22后向间隙部分被引导,在该间隙部分通过而被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然后,向外部被导出的墨水管50中,使各色墨水流通的管部分51从捆扎为1个状态分散开,管部分51连接于蓄积有各色墨水的外部箱。
此外,墨水管5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配置成沿比上下方向(Z方向)接近输送方向(Y方向)的朝向。
另外,扫描单元12被设置成能够经由铰链部分相对于打印单元11开闭。该扫描单元12具备未图示的原稿台,能够在该原稿台上载置读取对象物。该扫描单元12具备:具备图像传感器的扫描器用滑架;滑架驱动机构;和复杂各驱动部位的控制的控制部等(皆省略图示)。而且,对于载置于原稿台的读取对象物,通过控制部的控制利用滑架驱动机构使扫描用滑架的图像传感器相对移动,由此对读取对象物进行读取。
如上所述,在图19~图21所示那样的记录装置10中,也能够经由间隙部分S1将墨水管50良好地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
(2-2)对于不具备扫描单元的记录装置10
图22是表示不具备扫描单元的记录装置10的结构的立体图。该记录装置10具备与上述记录装置10的打印单元11相对应的结构。因此,在对各部位的详细说明中,省略与共用结构有关的说明以及图示。
图22所示的记录装置10具备开闭盖70,在该开闭盖70打开了的状态下能够用手接触到滑架41以及墨水管50。
在图22所示的结构中,墨水管50被安装于滑架41的上表面侧。然而,墨水管50既可以安装于滑架41的正面侧(记录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也可以安装于滑架41的背面侧,还可以安装于滑架41的侧面侧。
该墨水管50的宽度方向被配置成沿比上下方向接近输送方向(Y方向)的朝向(也包含大致沿输送方向的情况)。但是,墨水管5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被配置成沿比输送方向(Y方向)接近上下方向(Z方向)的朝向(也包含大致沿上下方向的情况)。
在图22所示的结构中,随着从墨水管50的与滑架41相对的安装部位,沿墨水管50从滑架41离开,墨水管50以从主扫描方向(X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的方式较大地改变朝向。然后墨水管50的位置向上方移动,再然后墨水管50以朝向后侧的方式弯曲,在通过了支撑带轮等的框架板25后向间隙部分S1被引导,在该间隙部分S1通过而向壳体20的外部被导出。然后,向外部被导出的墨水管50中,使各色墨水流通的管部分51从捆扎为1个的状态分散开,管部分51连接于蓄积各色墨水的外部箱60。
如上所述,即使在图22所示那样的记录装置10中,也能够经由间隙部分S1使墨水管50良好地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
<3.效果>
若根据上述说明了的记录装置10,就能够使墨水管50在导向部件33的至少1个与和该导向部件33的至少1个相对的内壁部21a之间的间隙部分S1、S2通过,使墨水管50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从在开闭盖70打开时存在于壳体20的开口部分23将手插入等,能够容易地去除在壳体20的内部卡住的记录用纸P。即,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在将在壳体20内部卡住了的记录用纸P去除时,墨水管50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提高记录装置10的维修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中,墨水管50在间隙部分S1、S2的至少一方通过而向壳体20的外部被引导,所以能够防止墨水管50被开闭盖70等压坏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中,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也能够使墨水管50在间隙部分S1与间隙部分S2这两方通过。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将在壳体20内部卡住了的记录用纸P去除时、墨水管50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提高记录装置10的维修性。另外,墨水管50在间隙部分S1、S2这两方通过而向壳体20的外部被引导,所以能够防止墨水管50被开闭盖70等压坏等等。
进而,如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中,也能够构成为经由固定部件82固定异物承接部件80与突起331使得异物承接部件80维持抵接于突起331的状态。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托盘部件311被收置于收置部位,能够防止在收置该托盘部件311时、突起331将位于导向部件33的收置路径上(收置路径的下方侧)的墨水管50切断或压坏。另外,也可以代替图14所示的固定部件82而使用图15所示那样的固定部件83。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收置托盘部件311时、突起331将墨水管50切断或压坏。
另外,如图17所示,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中,也能够在可动导向部件33b与内壁部21a之间设置分隔件100。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在使可动导向部件33b向内壁部21a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该可动导向部件33b压坏墨水管50。
另外,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中,墨水管50也能够构成为,在开口部分23(参照图12)通过而从壳体20的内部伸出后位于顶板22,然后墨水管50在间隙部分S1、S2通过。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墨水管50的一部分位于顶板22上,所以由该顶板22支撑墨水管50。由此,能够防止墨水管50伸到滑架41的扫描路径上、成为滑架41扫描的障碍。
进而,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中,也能够构成为在顶板22上经由固定部件55固定墨水管50的一部分。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滑架41扫描时墨水管50摆动等,能够使墨水管50在壳体20内部的运动稳定化。
<4.变形例>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其进行叙述。
(4-1)变形例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墨水管50经由适配器AP连接于滑架41。然而,也可以采用不通过适配器AP而将墨水管50连接于滑架41的结构。例如,在代替在滑架41上搭载墨盒而设置有蓄积墨水的副箱的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墨水能够导通的状态下墨水管50连接于副箱。
(4-2)变形例之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包含其他方式等。以下同样。)中,间隙部分S1、S2存在于壳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导向部件33之间。然而,间隙部分S1、S2也可以存在于这以外的部分。例如,也可以供纸装置30位于开口部21,在该供纸装置30的壳体部分的内壁部与导向部件33之间存在间隙部分S1、S2。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进行在壳体20的内部卡住了的记录用纸P的去除时,墨水管50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提高记录装置10的维修性。另外,墨水管50在间隙部分S1、S2这双方通过而向壳体20的外部被引导,所以能够防止墨水管50被开闭盖70等压坏等等。
(4-3)变形例之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间隙部分S1与间隙部分S2中的至少一方存在于壳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导向部件33之间。然而,间隙部分S1与间隙部分S2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存在于壳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托盘部件311(特别是位于托盘部件311的端部的壁部)之间。即,也可以不管是否存在导向部件33,都将存在于内壁部21a与托盘部件331之间的部分设为间隙部分S1、S2。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间隙部分S1与间隙部分S2中的至少一方,将墨水管50良好地向壳体部20的外部导出。此外,在该情况下,特别优选,利用与上述第2托盘部件相对应的托盘部件311与内壁部21a之间的间隙部分S1和间隙部分S2中的至少一方,使墨水管50良好地向壳体部20的外部导出。
(4-4)变形例之4
另外,如上所述,在利用存在于壳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托盘部件311(特别是位于托盘部件311的端部的壁部)之间的间隙部分(间隙部分S1与间隙部分S2中的至少一方)将墨水管50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的情况下(变形例之3的情况下),该托盘部件311的壁部也可以作为导向部件33而起作用。
(4-5)变形例之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墨水管50为挂在突起331上的状态,在挂到该突起331上(抵接)后,墨水管50向外部箱60延伸。然而,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在上述变形例之3和/或变形例之4的情况下,在托盘部件311的壁部侧设置突起331。然后,在利用存在于壳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托盘部件311(特别是位于托盘部件311的端部的壁部)之间的间隙部分(间隙部分S1与间隙部分S2中的至少一方)而将墨水管50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将墨水管50挂到上述的突起331上、且在挂到该突起331上(抵接)后墨水管50向外部箱60延伸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变为即使在托盘部件311上没有导向部件33也存在突起331的结构(当然,也可以在托盘部件311上有导向部件33),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将突起331用于墨水管50的定位件。另外,能够利用突起331来变更墨水管50的拉出朝向。
(4-6)变形例之6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之3到变形例之5的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设有图14所示那样的异物承接部件80。在该情况下,异物承接部件80处于由突起331接住的状态,进而通过固定部件82固定异物承接部件80与突起331。通过设为这样,在利用存在于壳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托盘部件311(特别是位于托盘部件311的端部的壁部)之间的间隙部分(间隙部分S1与间隙部分S2中的至少一方)而将墨水管50向壳体20的外部导出的情况下,即使在收置了托盘部件311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管50被突起331切断或者压坏。
(4-7)变形例之7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之3到变形例之6的各的各情况下,也可以在托盘部件311(特别是与第2托盘部件相对应的托盘部件311)上设置导向部件33。特别是,也可以设为导向部件33与壳体21的内壁部21a相对的结构,通过相关的导向部件33规定记录用纸P的宽度。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固定导向部件33a和可动导向部件33b中的某一个设置于托盘部件311,也可以将固定导向部件33a与可动导向部件33b这双方(即,一对导向部件33)设置于托盘部件311。从而,也可以通过这一对导向部件33规定记录用纸P的两端。
(4-8)变形例之8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之7的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间隙部分S1设置图17所示那样的分隔件100。即,在壳体20的开口部21的内壁部21a与托盘部件311(特别是位于托盘部件311的端部的壁部)之间具有间隙部分S1、进而可动导向部件33b存在于托盘部件311(特别是与第2托盘部件相对应的托盘部件311)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间隙部分S1设置图17所示那样的分隔件100。由此,间隙部分S1由于可动导向部件33b滑动而变窄,即使在墨水管50恐会被压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墨水管50被压坏。
(4-9)变形例之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录头43被安装于滑架41,该滑架41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同时记录头43也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然而,记录头43也可以是例如沿记录用纸P的宽度方向而较长地设置的行式头(linehead)。即使在是行式头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进行在壳体20的内部卡住了的记录用纸P的去除时,墨水管50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提高记录装置10的维修性。另外,墨水管50在间隙部分S1、S2这两方通过而向壳体20的外部被引导,所以能够防止墨水管50被开闭盖70等压坏等等。
(4-10)变形例之1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附图中,墨水管50示出了具有4根管部分51的墨水管,该4根管部分51与青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这4色相对应。然而,墨水管50中的管部分51的根数并不限定于4根,只要是3根以上(在3根的情况下与青绿色、品红色、黄色这3色相对应))就可以是任何根数。另外,也可以采用设有用于供给浅青绿色、浅品红色、浅黄色、浅灰色等那样的墨水的管部分51的结构。
另外,优选,1个管部分51与1色墨水相对应,但也可以设为并列设置的2根以上的管部分51与1色墨水相对应,同时通过2根以上的管部分51供给某一颜色的墨水。
(4-11)变形例之1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记录装置10的概念中也能够包括喷射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包含液体本身、和/或功能材料的微粒分散或者混合于液体而成的液状体、凝胶那样的具有流动性的材质)的流体喷射装置。作为这样的装置具有:喷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态包含在液晶显示器、EL(场效应发光)显示器以及表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和/或色材(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体的液状体喷射装置;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体有机物的流体喷射装置;和作为精密移液管使用并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流体喷射装置等。
(4-12)变形例之12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0的概念所含的装置具有:精确地向时钟和/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流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者碱等蚀刻液的流体喷射装置;和喷射凝胶(例如物理凝胶)等流状体的流状体喷射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记录装置,11…打印单元,12…扫描单元(与开闭盖的一例相对应),20…壳体,21…开口部,21a…内壁部(与壁面部的一例相对应),22…顶板,23…开口部分,24…凸台,25…框架板,30…供纸装置,31…供纸托盘,32…分离辊,33…导向部件,33a…固定导向部件,33b…可动导向部件,34…导向槽,35a…供纸辊,35b…供纸从动辊,36…压印板,37…排纸辊对,37a…排纸驱动辊,37b…排纸从动辊,40…滑架机构,41…滑架,42…滑架轴,43…记录头,44…带,45…从动带轮,50…墨水管,50a…未分支管,50b…第1分支管,50c…第2分支管,51…管部分,52…分支部,53…弯曲部分,54…未分支转向部,55…固定部件,60…外部箱,70…开闭盖,80…异物承接部件,82…固定部件,83…固定部件,90…接头,100…分隔件,311…托盘部件,331…突起,501…弯曲部,502…转向部,AP…适配器,P…记录用纸(与记录介质的一例相对应),S1、S2…间隙部分。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纸托盘,其设置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能够从设置于壳体的第1开口部送入所述记录介质;
导向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供纸托盘并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
滑架,其搭载有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和
墨水管,其通过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与所述壳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件设有一对,该一对导向部件能够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宽度的两端;
在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分别设有间隙部分,并且,
所述墨水管通过各个间隙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并且,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状态;
在所述供纸托盘上设有供所述异物承接部件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抵接部被互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并且,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状态;
在所述供纸托盘上设有供所述异物承接部件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抵接部被互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所述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并且,
在所述可动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与所述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所述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并且,
在所述可动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与所述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管从所述墨水收置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墨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从所述第2开口部朝向所述供纸装置侧设有顶板;并且,
在所述顶板上固定有所述墨水管。
15.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纸托盘,其设置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能够从设置于壳体的第1开口部送入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第1托盘部件并且具有能够从该第1托盘部件延伸的第2托盘部件;
墨水管,其通过所述第2托盘部件的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与所述壳体的内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作为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而起作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中在所述壁部侧设有突起,该突起向从该第2托盘部件中的载置所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离开的一侧突出;
所述墨水管以挂在所述突起上的状态位于所述突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中在所述壁部侧设有突起,该突起向从该第2托盘部件中的载置所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离开的一侧突出;
所述墨水管以挂在所述突起上的状态位于所述突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该异物承接部件被设置于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该异物承接部件被设置于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突起被互相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突起被互相固定。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件设有一对,该一对导向部件能够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宽度的两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所述第2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与所述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30.根据权利要求15到2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水管从所述墨水收置部向安装于所述滑架的记录头供给墨水。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其搭载有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和墨水管,其通过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与所述壳体内部”。
在国际检索报告中所列举的文献1到4中,对于上述特征均未记载。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5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墨水管,其通过所述第2托盘部件的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与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国际检索报告中所列举的文献1到4中,对于上述特征均未记载。
追加的权利要求7为从属权利要求,基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的记载。
追加的权利要求30是从属权利要求,基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4的记载。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8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7。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9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8。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0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9。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1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0。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2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1。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3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2。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4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3。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6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5。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7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6。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8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7。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19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8。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0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19。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1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0。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2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1。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3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2。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4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3。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5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4。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6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5。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7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6。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8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7。
补正后的权利要求29相当于补正前的权利要求28。

Claims (2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纸托盘,其设置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能够从设置于壳体的第1开口部送入所述记录介质;
导向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供纸托盘并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和
墨水管,其通过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从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向安装于滑架的记录头供给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件设有一对,该一对导向部件能够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宽度的两端;
在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分别设有间隙部分,并且,
所述墨水管通过各个间隙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并且,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状态;
在所述供纸托盘上设有供所述异物承接部件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抵接部被互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并且,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状态;
在所述供纸托盘上设有供所述异物承接部件抵接的抵接部,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抵接部被互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所述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并且,
在所述可动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与所述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所述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并且,
在所述可动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与所述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中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所处并通过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的部位相比靠近隔着所述滑架的相反一侧设有第2开口部;
在所述壳体上能够转动地设有开闭盖,通过该开闭盖的转动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并且,
从相对于所述滑架的安装部位延伸的墨水管被设置成从所述滑架侧通过所述第2开口部进而通过所述间隙部分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从所述第2开口部朝向所述供纸装置侧设有顶板;并且,
在所述顶板上固定有所述墨水管。
14.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纸托盘,其设置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能够从设置于壳体的第1开口部送入所述记录介质,具有第1托盘部件并且具有能够从该第1托盘部件延伸的第2托盘部件;
墨水管,其通过所述第2托盘部件的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部分,并且从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墨水收置部向安装于滑架的记录头供给墨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作为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而起作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中在所述壁部侧设有突起,该突起向从该第2托盘部件中的载置所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离开的一侧突出;
所述墨水管以挂在所述突起上的状态位于所述突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中在所述壁部侧设有突起,该突起向从该第2托盘部件中的载置所述记录介质的载置面离开的一侧突出;
所述墨水管以挂在所述突起上的状态位于所述突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该异物承接部件被设置于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止异物从所述第1开口部进入的异物承接部件,该异物承接部件被设置于与所述供纸托盘相对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突起被互相固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物承接部件与所述突起被互相固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托盘部件上设有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的导向部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件设有一对,该一对导向部件能够规定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宽度的两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导向部件中的一个导向部件为被设置成能够沿所述第2托盘部件的宽度方向滑动的可动导向部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导向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与所述墨水管的通过相对应的分隔件。
CN201380015744.4A 2012-03-28 2013-03-21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4185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4291 2012-03-28
JP2012074291A JP2013202933A (ja) 2012-03-28 2012-03-28 記録装置
PCT/JP2013/001908 WO2013145653A1 (ja) 2012-03-28 2013-03-21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5556A true CN104185556A (zh) 2014-12-03
CN104185556B CN104185556B (zh) 2016-09-21

Family

ID=4925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5744.4A Active CN104185556B (zh) 2012-03-28 2013-03-21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746858B2 (zh)
EP (1) EP2832545A4 (zh)
JP (1) JP2013202933A (zh)
CN (1) CN104185556B (zh)
IN (1) IN2014DN08498A (zh)
RU (1) RU2577725C1 (zh)
TW (1) TWM468414U (zh)
WO (1) WO201314565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803A (zh) * 2016-01-07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1376600A (zh) * 2018-12-26 2020-07-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及油墨供给单元
CN113492603A (zh) * 2020-04-03 2021-10-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3547843A (zh) * 2020-04-23 2021-10-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1748B2 (ja) * 2013-03-07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収容容器、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337500B2 (ja) * 2013-12-24 2018-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561553B2 (ja) * 2014-08-29 2019-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6049660A (ja) * 2014-08-29 2016-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496A (ja) * 1997-02-06 1998-08-18 Citizen Watc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538909U (en) * 2001-11-19 2003-06-21 Deng-Guei Li Continuous type ink supplying device
US20060044368A1 (en) * 2004-08-31 2006-03-02 Kuo-Hau Kao Bulk-capacity continuous feed printer ink container pack
CN101085575A (zh) * 2006-06-08 2007-1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201816274U (zh) * 2010-08-25 2011-05-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连续供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00618B2 (en) * 2003-12-24 2009-03-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Valve device, pressure regulator, carriage,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alve device
JP4583876B2 (ja) * 2004-10-29 2010-1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15849B2 (ja) * 2004-12-22 2010-0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US7726773B2 (en) * 2004-12-22 2010-06-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Waste liquid recovery apparatus, relay and liquid jetting apparatus
JP4726155B2 (ja) * 2005-02-22 2011-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2825289Y (zh) 2005-10-25 2006-10-11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连续供墨系统的连接装置
US8186819B2 (en) * 2007-08-22 2012-05-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k ejection
JP5223388B2 (ja) * 2008-03-12 2013-06-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31046B2 (ja) * 2008-06-18 2013-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5257139B2 (ja) * 2009-02-26 2013-08-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6935B2 (ja) * 2009-12-17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7496A (ja) * 1997-02-06 1998-08-18 Citizen Watc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538909U (en) * 2001-11-19 2003-06-21 Deng-Guei Li Continuous type ink supplying device
US20060044368A1 (en) * 2004-08-31 2006-03-02 Kuo-Hau Kao Bulk-capacity continuous feed printer ink container pack
CN101085575A (zh) * 2006-06-08 2007-12-1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设备
CN201816274U (zh) * 2010-08-25 2011-05-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连续供墨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803A (zh) * 2016-01-07 2017-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1376600A (zh) * 2018-12-26 2020-07-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及油墨供给单元
CN111376600B (zh) * 2018-12-26 2022-11-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机及油墨供给单元
CN113492603A (zh) * 2020-04-03 2021-10-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3492603B (zh) * 2020-04-03 2023-0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3547843A (zh) * 2020-04-23 2021-10-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577725C1 (ru) 2016-03-20
EP2832545A4 (en) 2016-02-24
JP2013202933A (ja) 2013-10-07
TWM468414U (zh) 2013-12-21
CN104185556B (zh) 2016-09-21
EP2832545A1 (en) 2015-02-04
US20130293639A1 (en) 2013-11-07
WO2013145653A1 (ja) 2013-10-03
US8746858B2 (en) 2014-06-10
IN2014DN08498A (zh) 2015-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5556A (zh) 记录装置
CN2910581Y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0371173C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4135751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4520110A (zh) 记录装置
CN10113030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WO2014024390A1 (ja) 液体噴射装置
EP238641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roplet-ejection recording head
CN103129175A (zh) 目标物输送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
JPWO2013114841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6809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02106677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1444991B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3516936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US8075109B2 (en) Ink jet printer
US1028669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with tube guide and curved liquid tube
CN104136222B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20130249164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CN103287125A (zh)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2656615U (zh) 喷墨式记录装置
TWM491576U (zh) 液體噴射裝置
CN10247650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TWI543881B (zh) 液體噴射裝置
US915003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70225453A1 (en) Composite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