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3147A - 带分体式拉出异形件的卷帘 - Google Patents

带分体式拉出异形件的卷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3147A
CN1603147A CN 200410085209 CN200410085209A CN1603147A CN 1603147 A CN1603147 A CN 1603147A CN 200410085209 CN200410085209 CN 200410085209 CN 200410085209 A CN200410085209 A CN 200410085209A CN 1603147 A CN1603147 A CN 1603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piece
roller blind
roller shutter
window rolle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52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4295C (zh
Inventor
H·瓦尔特
M·汉森
G·卡拉斯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BO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BO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603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3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42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429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6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elements
    • B60J1/2044Draw bars, including elements attached to it, e.g. sliding shoes, gripping elements or pull 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19Roller blinds powered, e.g. by electric, hydraulic or pneumatic actuators
    • B60J1/2027Roller blinds powered, e.g. by electric, hydraulic or pneumatic actuators with a buckle-proof guided flexible actuating element acting on the draw bar for pushing or push-pulling, e.g. a Bowden c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6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 B60J1/208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able windows, e.g. side win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窗卷帘,其卷帘布的一个棱边配置了一个拉出异形件,该拉出异形件具有一个侧凹槽,以便与卷帘布连接。为了简化该拉出异形件的制造和在卷帘布上的安装,该拉出异形件由两件组成。其中,在每件上都构成固定槽的一部分;每一件本身在该槽的范围内都没有侧凹。

Description

带分体式拉出异形件的卷帘
EP 1 149 718 A2提出了汽车的后侧门的一种侧窗卷帘。
这种窗帘具有一根在门内旋转支承的卷轴,一幅柔软的卷帘布用一边固定在该卷轴上。卷帘布通过窗前的一边与一个拉出异形件连接,以使卷帘布的这边稳定。此外,在拉出异形件上作用两根弯曲弹性的推杆,这两根推杆通过电动机离门朝窗上缘方向推动,并在窗前撑开卷帘布。为了把卷帘布卷绕到卷轴上,设置了一根发条,该发条在卷帘布的卷绕方向把卷轴弹性预张紧。
如该文献的附图所示,卷帘在窗前移动的棱边相对于窗的上棱边是很严重弯曲的,所以拉出异形件不容易与卷帘布连接。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汽车用的一种车窗卷帘,这种卷帘简化了卷帘布和拉出异形件之间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窗卷帘来实现的。
在这种新颖的汽车车窗卷帘中,卷帘布的一个棱边与一个拉出异形件连接。拉出异形件有一个槽,卷帘布固定在该槽中。该槽的横截面与一个设置在卷帘布的相应棱边上的加厚部配合。该槽可想象由一个槽缝和一个与之相连的槽腔组成,且该槽腔的净宽明显大于该槽缝,所以总体上是一个侧凹槽。槽腔的横截面最好配合加厚部的横截面,例如为圆形。
拉出异形件至少在相对于该横截面的槽的周围分成分体式。从而在每个拉出异形件部分都构成一个缝壁。此外,每个拉出异形件部分都带有该槽腔的壁的一部分。这样,每个拉出异形件部分从本身看,至少就卷帘布的锚定槽而言,都是无侧凹的。
这样就获得了两个主要的优点:首先是制造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的注塑模具相当简单,因为这种模具不需要可拔出的芯子来在注塑过程中产生一个长的侧凹的槽。其次,如果该槽在拉出异形件部分的整个长度上具有交变的曲率半径,则从工件中取出芯子是特别困难的。
所以,在没有侧凹的锚定槽的区域内,拉出异形件部分可用一个简单的、刚性的注塑模。
另一个优点是这种制造方式可简化卷帘布安装到拉出异形件上,即把带有加厚部的卷帘布嵌入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之一的槽的一部分中即可。通过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的接合产生的侧凹槽防止了加厚部从该槽中滑出。
这种分体式结构不需要把带加厚部的卷帘布沿纵向推入拉出异形件。这种推入式的安装方式是复杂和费时的。
特别是,即使在本发明拉出异形件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拉出异形件与卷帘布的简单连接,只要卷帘布的相应棱边描述一条三维的复杂的空间曲线,亦即既在垂直于撑开卷帘布的方向内又在卷帘布的平面内都不是恒定半径的弯曲。
如果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分别具有接合面,该接合面在安装好的状态内上下叠置,且其从槽伸出的延伸段大于至少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的厚度,则可在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之间达到特别牢固的连接。换句话说,这个拉出异形件在厚度上被分成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而不是在横向内。按此方法,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之间的扣合连接变得特别牢固。
这样,当卷帘从下向上拉动时,带平滑边的未分开的拉出异形件部分就是那个大部分可以看见的拉出异形件部分,而另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则摆放在它的下边。
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之间的分配可这样进行,使其中的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可嵌入另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的槽中,且这个嵌入槽没有侧凹部。另一种实施方式是用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它从卷帘布的锚固槽一直到达另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的侧棱边。在后一种情况中,模具在接合时需要稳定,而在另一种情况中,通常不需模具。
在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接合后,它们最好用材料连接的方式进行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通过粘接,超声波焊接或激光焊接来实现。
该槽腔最好为圆形横截面。
为了更进一步简化制造模具,最好至少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的相应缝壁没有凸部或折点地过渡到槽腔的壁的相应区段。
卷帘布可以基本上为四角形或三角形下料。
此外,卷帘布可以是柔软的,或多少有点刚性。
如果在卷帘布安装到拉出异形件之前,拉出异形件的轮廓就已经与卷帘布的锚定棱边的轮廓匹配,则可避免卡死。
凸缘状的加厚部可通过一个缝上的顶针箍、一个带填充件的缝制的软管或类似物件。
凸缘状的加厚部都不需要对称于卷帘布,凸缘状的加厚部只需设置在卷帘布的一侧即可。
如果卷帘布是柔软的并可装入一个相当小的容积内时,则车窗的卷帘布的驱动装置可包括一根卷绕轴。
为了卷帘的拉出或卷入,可用一个电动机。该电动机最好与一根发条共同作用,以便电动机的相关调节释放时,卷帘布强迫在相反的方向内运动,一个特别省空间的方案是用一根发条来驱动卷绕轴。在用柔软的卷帘布的情况下,最好还要设置导向装置,这种导向装置可以是一般的导轨或推杆,它们具有足够的抗弯曲度或抗折刚度,以便保持卷帘布的撑开。
本发明的诸多改进可以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
在阅读附图说明时还可清楚得知一系列的变型方案。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它们表示:
图1从后右门的里侧看去的一种高级轿车的前部范围的透视图;
图2图1后右侧门的示意透视和局部剖开图;
图3从前面看去的图2侧窗卷帘的卷帘布的前棱边;
图4通过图2车窗卷帘的拉出异形件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5拉出异形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相似于图4的视图。
在下面的附图说明书中,“前”、“后”、“上”或“下”的概念以及具有类似含意的概念包括“右”和“左”的概念与汽车一般用来表示方向的概念相同。只有在对照卷帘布时,才用相对于卷帘布本身的前棱边或后棱边这些与汽车安装位置无关的概念。
图1表示一种轿车的局部剖开的后座范围,该图表示与未画出的左内侧呈镜像的右内侧。该图是简化的,所以例如车身内部结构如加固件和紧固件都未画出,因为它们对于本发明是不需要的。
画出的车身段1具有车顶2,从其侧边有一根车门B立柱3向下引到没有画出的车身底部组件。在汽车的去掉的一侧有一根相应的车门B立柱。车顶2在其后棱边过渡到后窗玻璃孔4,后窗玻璃5嵌入该孔中。后窗玻璃孔4侧向终止在一根车门C立柱6,该柱与B立柱3相隔一定距离。在B立柱3和C立柱6之间,一个后右侧门7按公知的方式铰接在B立柱3上。
在后右侧门7的高度上有一个后排长座椅8,该长座椅有一个座椅面9和一个后排座椅靠背11,后排座椅面9位于一个底座面12上,该底座面属于车身底部组件,并在后排座椅面9前面形成放脚空间13。
侧门7面向内部空间的内侧配有一块内护板14,在该内护板上固定一个门把手15,并在门把手中放入一个操作柄,以便打开侧门7的锁。
在内护板14上方,侧门7有一个车窗孔18,该车窗孔通过一个中间连接条19分成两段21和22段22大致呈三角形,而段21则大致呈矩形,在其中有一块按公知方式下降的侧窗玻璃23,这两段21,22通过作为车窗玻璃导轨用的连接条19相互隔开。
这两段21,22外面被一个连续的共同车窗侧壁24包围。该车窗侧壁向下形成一个基本上直的段25。此段车窗侧壁24的其余部分稍微宽一点。在车窗侧壁25内有一条缝26,该缝在车窗侧壁段25的整个长度延伸,并到汽车内部被缝棱边27界定,它的外界限是车窗玻璃23以及车窗段22的玻璃。
侧门7设置有一个在图2中详细画出的侧车窗卷帘29,它的卷帘布31在图1中部分地拉出、在图2中完全拉出,以遮挡客舱后座范围的阳光射入。卷帘布31通过窗框段21,22旁边或下方的缝26拉动。
在图2中单独画出了侧门7,从图2可看出一个环绕的门凹槽32、用铁板制成的门外皮33的区段以及掀开示出的内护板14,该内护板位于门7的内壳上。
侧窗卷帘29有一根卷绕轴,该轴支承在门7的内护板14后面的车窗侧壁段25下方。此外,门7有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轴承体35和36,它们分别支承从管形卷绕轴34轴向伸出的轴颈37和38。
卷帘布31由用柔软塑料膜制成的料段组成,这种塑料膜能足够遮挡阳光。外轮廓相当于车窗孔18的外轮廓,即相当于两个车窗孔21和22之和。
卷帘布31由一个位于拉动方向的侧向直线棱边41,一个与之平行的后直线棱边42以及一个呈曲线延伸的上棱边43和一个固定在卷绕轴34上的看不见的棱边界定。所以这个卷帘布段接近于梯形。
为了卷帘布31的卷入或拉出,设置了一个驱动装置45,该驱动装置有一根示意画出的、位于卷绕轴34内的发条46。发条46一端与卷绕轴34固定连接;而其另一端则抗扭连接在轴颈38上。轴颈38抗扭地装在轴承体35中,发条46在卷帘布31的卷绕方向内在卷绕轴34上产生一个预张力。为此,卷帘布31例如用一个顶针按公知的方式固定在卷绕轴34上。
驱动装置45的另一组成部分是一台驱动电动机45,该电动机与上棱边43按下述方式进行传动连接。
在卷绕轴34的下方,在门7的上相隔一定距离固定两个导向滑块48、49。从每个导向滑块48、49向上引出一根抗压的并具有相当弯曲刚度的圆筒形操作元件51、52。操作元件51、52的上自由端与上棱边43固定连接。操作元件51、52向上分别通过缝26的部分相互平行延伸。
软管状的套管53、54从导向滑块48、49引到驱动电动机47。套管用作在其内部滑动的操作元件51,52的抗压导向。
每个操作元件51、52由一个抗压的线状元件构成,例如由一根柔性的金属丝或塑料丝、一根软套管钢丝锁的芯、或一根抗剪导向的绞合钢绳构成。至少在电动机侧的一端上,每个操作元件51、52在其外圆周面上有一个构成啮合的钢丝卷,它与操作元件51、52不移动的连接。这种操作元件也可从市场上获得,其商品名称为“SU-flexwelle”,并特别适用于车窗玻璃升降器。
驱动电动机47是一个永磁直流电动机,其后布置一个减速器55,在减速器55的一根输出轴上,抗扭地装有一个正齿轮56,其齿距与操作元件51、52上的螺距一致。操作元件51、52在相互对应的两侧呈切线通过正齿轮56,其外齿与齿轮56啮合。
按此方法,驱动电动机47与卷帘布31的上棱边43进行了传动连接。
如图3示意图所示,卷帘布31的上棱边43设置有一个拉出异形件57,该拉出异形件在侧棱边41和侧棱边42之间的上棱边的几乎整个长度内延伸。
拉出异形件57在两个操作元件51、52的范围内设置有一个接受盒57,操作元件51、52的自由端插入该接受槽中。
下面介绍侧车窗卷帘29的动作原理,并从图2拉出的位置开始:
两个操作元件51和52借助于驱动电动机47开动并用拉出异形件57把上棱边43推到车窗侧壁24的上段附近。这时在侧车窗卷帘26的上棱边和车窗侧壁24的上段之间留下一个小的缝。窗孔18几乎完全被卷帘布31遮挡。
卷帘布31借助于发条46保持撑开,该发条力图把卷帘布31卷绕到卷绕轴34上。这样,该卷绕轴借助于操作元件51、52防止其下端被发条47卡住,所以该卷绕轴通过发条的作用不可能压回。
如果使用者想卷入侧车窗卷帘29,则它按相应的旋转方向开动驱动电动机47,于是该驱动电动机相对于图示向下拉动操作元件51、52并使伸出减速器55的端部缩回保护管或存储管65、66中。
象操作元件51和52通过缝26向下消失那样,卷帘布31的上棱边43也向下运动。
在侧车窗卷帘29的拉出终端时,进行反向运动。
图4表示拉出异形件57的放大剖面图。从图可以看出,拉出异形件57做成夹层结构并由一个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一个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组成。从横截面看,拉出异形件57接近于矩形,并由一个面向车窗的窄的前边61、一个宽的上边62、一个面向汽车内部的窄边64和一个宽的下边65界定。
从横截面看去,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60共同界定一个侧凹的槽66,卷帘布31的上棱边锚定在该槽中。为此,卷帘布31的上棱边设置了一个横截面呈圆形的加厚部67,例如类似于一个缝上的顶针的形状。
侧凹的槽66由一个槽腔68和一个槽缝69组成。槽缝69由两个对置的槽壁70和71界定。在其里端上,两个槽壁70和71过渡成一个壁72,该壁界定槽腔68。
槽腔68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并与加厚部67的形状匹配。两个槽壁70和71相互平行延伸,且槽壁70直接呈切线过渡到槽腔68的圆形横截面。如图所示,这种过渡是没有折点或凸起的。
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用两个实质上平的接合面连接。接合面73从槽腔68一直延伸到拉出异形件57靠里的窄边64。此外,该接合面通过拉出异形件57的整个长度。其次,接合面73大致在槽腔68的直径的延长线内延伸,所以构成在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内的壁72的一部分和构成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的壁的另一部分。该接合面大致位于上边62和下边65之间的中心。这样,每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就等于拉出异形件57的一半厚度并由此获得一个大面积的接合部位。
此外,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有一个缝壁70,而缝壁71则是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的组成部分。按照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的这种划分,从侧面看去,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大致为一个L形弯起的形状,且壁68的一部分以及封闭70位于内角中。而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则大致呈矩形,且一个外角是凹入的,并在接合好的状态中界定槽腔68。
此外,从图4可以看出,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60的任一个从自身看,至少在槽66的区域内是没有侧凹的,而槽66本身则是一个侧凹槽。这样,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都可分别在型腔中浇注,以形成槽66的壁72以及缝壁70和71,而不需要拉出的芯子。这就是说,可制作一个象图1和2所示的、具有弯曲轮廓的拉出异形件,亦即具有这样的轮廓,其曲率半径沿上棱边43是变化的和空间曲线是三维的。
在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中可构成前述的接受槽58。
拉出异形件57安装到卷帘布31上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将加厚部按正确位置嵌入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的内角中,这是不困难的,因为棱边43通过顶针状的加厚部67已相当稳定。在上棱边43定位后,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用其接合面73贴合到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的接合面73上,然后这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60在接合面73的区域内用材料连接的适当方式相互至少呈点状连接。
可用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也可用粘接剂进行连接。为此,必要时可设置类似于接受槽58那样的凹处,以便从底边65进行激光焊透。
除此之外,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60也可通过卡槽或弹簧卡子相互连接。这样,型腔也不会太复杂。因为用可拉出的芯子来产生弹簧卡子所需的空间很小的侧凹是不困难的。
在图4实施方式中,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和60基本上呈三明治状上下扣合。为了在用材料连接之前有效防止滑动,可在这两个接合面73的区域内设置不构成侧凹的相互啮合的销和孔。
图5表示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没有在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7的宽度上从槽腔66一直延伸到后边或里边64的一种实施方式。确切地说,邻接槽66上拉出异形件部分59在拉出异形件57的纵向内有另一个连续的槽形的凹坑74,该凹坑一侧由一个面75和一个大致垂直延伸的面76界定。在这样构成的槽形凹坑74中按图示的方式嵌入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其中接合面73粘合在槽形凹坑74的接合面75上,而下拉出异形件部分60的原来的窄边64则粘合在接合面76上。
此外,图4和图5的两种实施方式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原则区别。
上面结合一个侧车窗卷帘对这种新型的拉出异形件进行了说明,这种卷帘固定拉出异形件的上棱边严重弯曲。很明显,分体式的拉出异形件结合卷帘布使用完全直线的卷帘布的上棱边或下棱边也是有利的。此时,卷帘布的拉出异形件部分的安装虽相对不复杂,但分体式结构在制造上则具有明显的优点。
这种车窗卷帘在卷帘布的一个棱边上配置了一个拉出异形件,该拉出异形件具有一个侧凹槽,以便与卷帘布连接。为了简化该拉出异形件的制造和在卷帘布上的安装,该拉出异形件因两件组成。其中,在每件上都构成固定槽的一部分,每一件本身在该槽的范围内都没有侧凹。

Claims (20)

1.汽车的车窗卷帘(29),包括:
一幅卷帘布(31),这幅卷帘布有两个相互远离的棱边,其中的一个棱边设置有凸缘形的加厚部(67),该加厚部至少在该棱边的一部分长度上实质上是连续的;
一个驱动装置(45),该驱动装置与卷帘布(31)连接,并用来驱动卷帘布(31),
一个设置在一个棱边(22)上的拉出异形件(57),该拉出异形件有一个槽(66),
-该槽的横截面与加厚部(67)匹配,
-卷帘布(31)的加厚部(67)锚定在该槽中,
-该加厚部至少在拉出异形件(57)的一部分长度是连续的,和
-该槽由一个由两个缝壁(70,71)界定的槽缝(69)和一个由一壁(72)界定的槽腔(68)组成,该槽腔的宽度大于槽缝(69);
其中,拉出异形件(57)从其横截面看去至少在槽(66)的区域内由两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组成,每个拉出异形件部分都有一个缝壁(70,71)和槽腔(68)的壁(72)的一段,每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7)本身至少在槽(66)的区域内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侧凹。
2.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具有接合面(73,75),在装配好的状态下,这两个接合面相互贴合,且其离槽(66)的延伸段大于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的至少一个的厚度。
3.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之一的宽度从槽(66)一直伸到另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的一个相应的棱边(64)。
4.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之一位于另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60)的一个接受槽(74)中。
5.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至少呈点状用材料连接的方式相互连接。
6.按权利要求4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接受槽(74)没有侧凹。
7.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槽腔(68)具有一个至少接近于圆形的横截面。
8.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一个拉出异形件部分(59)中,相应缝壁(70)无凸部地过渡到槽腔(68)的壁(72)的邻接段中。
9.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拉出异形件部分(59,60)用激光或超声波相互焊接或粘接。
10.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卷帘布(31)具有一个大致呈四角形或三角形的下料。
11.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卷帘布(31)是柔软的。
12.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带有加厚部(67)的棱边(22)具有非直线的轮廓。
13.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拉出异形件(57)的轮廓在卷帘布(31)安装到拉出异形件(57)之前已经与卷帘布(31)的锚定棱边(22)的轮廓匹配。
14.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在撑开的卷帘布(31)的面内,棱边(22)呈凹入状,且沿棱边(22)的曲率半径最好是变化的。
15.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凸缘状的加厚部(67)形成一个顶针。
16.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凸缘状的加厚部(67)只位于卷帘布(31)的一面上。
17.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驱动装置(45)包括一根卷绕轴(34)。
18.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驱动装置(45)包括一台电动机(47)。
19.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驱动装置(45)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或一根发条(46)。
20.按权利要求1的车窗卷帘,其特征为,该卷帘包括一个导向装置(51,52),拉出异形件(57)借助于该导向装置在它的一个卷入位置和撑开位置之间运动时进行导向。
CNB2004100852099A 2003-10-02 2004-09-30 带分体式拉出异形件的卷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42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03146190 DE10346190B3 (de) 2003-10-02 2003-10-02 Rollo mit zweiteiligem Auszugsprofil
DE10346190.6 2003-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3147A true CN1603147A (zh) 2005-04-06
CN100404295C CN100404295C (zh) 2008-07-23

Family

ID=34306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52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4295C (zh) 2003-10-02 2004-09-30 带分体式拉出异形件的卷帘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520740B1 (zh)
JP (1) JP4694170B2 (zh)
KR (1) KR20050033011A (zh)
CN (1) CN100404295C (zh)
DE (2) DE10346190B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4250A1 (de) * 2007-05-16 2008-11-20 Bos Gmbh & Co. Kg Auszugsprofil für Fensterblende
DE102010020526A1 (de) * 2010-05-14 2011-11-1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Rolloführung für eine Seitenscheibe einer Fahrzeugtür eines Kraft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9014A (en) * 1988-12-27 1990-05-29 Prince Full windshield sunshade
DE3905503C1 (en) * 1989-02-23 1990-07-05 Daimler-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Sun-shielding device for double-glazed window panes of vehicles
JPH0661293B2 (ja) * 1989-08-30 1994-08-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レールの製造方法
IT1237092B (it) * 1989-10-18 1993-05-18 Iti Ind S R L Struttura di tendina parasole, per lunotti e finestrini di autoveicoli, per parabrezza di veicoli industriali e simili e per abitazioni.
JPH06209843A (ja) * 1993-01-20 1994-08-02 Aisin Seiki Co Ltd カーテン開閉装置
DE4320393C2 (de) * 1993-06-19 1996-09-19 Webasto Karosseriesysteme Bremsvorrichtung
JPH08122831A (ja) * 1994-10-21 1996-05-17 Fujikura Ltd 車両用日除け装置
FR2741658B1 (fr) * 1995-11-29 1999-02-26 Farnier Et Penin Snc Store de garniture et d'isolation pour toit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9605997C2 (de) * 1996-02-17 1998-11-05 Daimler Benz Ag Fensterrollo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Seitentürfenster
CN1162538A (zh) * 1997-01-10 1997-10-22 李伟 机动车遮阳降温卷帘
JP3566549B2 (ja) * 1998-06-19 2004-09-15 アラコ株式会社 ドアサンシェードアッセンブリ構造
JP2001039156A (ja) * 1999-07-28 2001-02-13 Asmo Co Ltd 遮光装置
AU2343401A (en) * 1999-12-31 2001-07-16 Qinye Wu A device for movably supporting a movable body such as sunshading curtain
DE10064513B4 (de) * 2000-01-28 2011-07-28 FKT technische Produkte GmbH, 85104 Rollo
DE10010026A1 (de) * 2000-03-02 2001-09-06 Volkswagen Ag Rollo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fenster
DE10020212B4 (de) * 2000-04-25 2004-02-19 Bos Gmbh & Co. Kg Seitenfensterrollo mit Schlitzabdeckung
DE10028883B4 (de) * 2000-06-10 2013-01-17 Volkswagen Ag Rollo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fenster
CN2447200Y (zh) * 2000-07-21 2001-09-12 林永清 汽车后窗用遮阳帘
JP2002144869A (ja) * 2000-11-08 2002-05-22 Kasai Kogyo Co Ltd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CN2464917Y (zh) * 2001-02-14 2001-12-12 李均 军用车卷帘
CN2510333Y (zh) * 2001-12-24 2002-09-11 温俊 一种车用电动窗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94170B2 (ja) 2011-06-08
EP1520740A3 (de) 2008-01-09
DE502004011949D1 (de) 2011-01-13
EP1520740B1 (de) 2010-12-01
CN100404295C (zh) 2008-07-23
JP2005112348A (ja) 2005-04-28
KR20050033011A (ko) 2005-04-08
DE10346190B3 (de) 2005-06-23
EP1520740A2 (de) 2005-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4958B1 (ko) 자동차의 측면창 롤업 블라인드
JP4256863B2 (ja) 側部窓用ウィンドウシェード装置
CN1884781B (zh) 利用拉条将狭缝完全封盖起来的后窗卷帘
CN1958322B (zh) 无残留敞开间隙的后窗遮阳卷帘
JP6018953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4452290B2 (ja) ウィンドウシェードを有する内装パネル部材
CN1354099A (zh) 一种固定有可卷绕遮光帘的车窗
CN1468745A (zh) 带有提升盒的后窗卷帘
CN1359812A (zh) 用于窗户的简化装配的缠绕式遮光罩
CN1495057A (zh) 带有双向操作的致动元件的遮光窗帘
JP2001241277A (ja) 後部窓ロールブラインド
EP0825053A1 (en) Window m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ame
JP2006036200A (ja) 異なる光透過性を有するウィンドウシェード
CN1619091A (zh) 机动车辆所用的带有简化的导轨联接的窗遮光帘
CN1603147A (zh) 带分体式拉出异形件的卷帘
CN1871141A (zh) 用于汽车的弯曲的车窗卷帘
US6196615B1 (en) Automobile windshield molding and the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766275A (zh) 无阶梯的卷帘装置
US5656223A (en) Windshield molding for vehicles and th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5507992A (en) Windshield molding for vehicles and th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891968A (zh) 用于机动车的在致动件上带有主动端部止动件的车窗窗帘
JP5382710B2 (ja) ガラスホルダー
CN219817599U (zh) 一种方柱扣折弯设备
CN107000557A (zh) 卷帘遮阳装置
JPS58164420A (ja) ガラスランチヤン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