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3901A - 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3901A
CN1533901A CNA200410004185XA CN200410004185A CN1533901A CN 1533901 A CN1533901 A CN 1533901A CN A200410004185X A CNA200410004185X A CN A200410004185XA CN 200410004185 A CN200410004185 A CN 200410004185A CN 1533901 A CN1533901 A CN 1533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tive adhesive
adhesive sheet
distributing roller
pr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41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2660C (zh
Inventor
��Ұʵ
星野实
佐藤义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I P and 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I P and S Inc filed Critical SII P and S Inc
Publication of CN1533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3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26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26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41J11/425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for a variable printing material feed amou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05Forming loops or sags in webs, e.g. for slackening a web or for compensating variations of the amount of conveyed web material (by arranging a "dancing roller" in a sag of the web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6Printing mechanism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roviding a visual ind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0Gluing the labels or articles
    • B65C9/24Gluing the labels or articles by heat
    • B65C9/25Gluing the labels or articles by heat by thermo-activating the gl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4Thermal printer with pre-coating or post-processing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能传输短的标签、且能提高从打印单元向热活化单元输送片材的可靠性的打印机装置。一种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装置至少包括:包括打印装置和第一传输装置的打印设备,打印装置打印热敏粘接片材的可打印层,热敏粘接片材由片状基底元件的一面上的可打印层和在其另一面上的热敏粘接剂层构造成,第一传输装置沿预定方向传输该片材;设在打印装置的后置级的裁切装置,其按预定长度裁该片材;包括加热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的热活化装置,加热装置与裁切装置的后置级相距一预定间隔,以便加热热敏粘接剂层,第二传输装置沿预定方向传输该片材;以及第三传输装置,其用于沿预定方向在裁切装置与热活化装置之间传输该片材。

Description

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热敏粘接片材的热活化装置的打印机,该热敏粘接片材在片状基底元件的一面上形成有一层热敏粘接剂层,其在正常时间内不显示粘接性,而经过加热便显现粘接性,例如用作胶粘标签,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能传输短的标签且提高从打印装置向热活化装置输送片材的可靠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将热活化片材(例如,在其一面上形成有包括热活化成分的涂层的打印介质,如热敏粘接片材)用作粘在物品上的一种片材,其用在胶粘的广泛领域中,例如食品的电子收款单、货物运销/送货到户单、医疗单、行李标签、瓶罐的显示单等。
热敏粘接片材是通过在片状基底元件的一面上形成热敏粘接剂层而在其另一面上形成可打印面而构造成的,热敏粘接剂层在正常时间内显示出非粘接性而经过加热便显现粘接性。
已提出一种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设有一个热活化装置,该装置通过使具有多个设在作为热源的陶瓷底板上的电阻(发热元件)的压力头与热敏粘接标签相接触来加热热敏粘接剂层,比如用作热敏打印机打印头的感热头(专利文献1)。
下面参照图14中的热敏打印机P2给出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总体结构的相关说明。
图14的热敏打印机P2是由一个卷材容纳单元20、一个打印单元30、一个裁切单元40以及一个热活化单元50构造成的,其中,卷材容纳单元20用于保持固定绕成卷状的条形热敏粘接标签21,打印单元30用于在热敏粘接标签21上进行打印,裁切单元40用于将热敏粘接标签21裁切成具有预定长度的标签,热活化单元50作为热活化装置用于热活化热敏粘接标签21的热敏粘接剂层。
打印单元30是由一个打印感热头32、一个打印压辊33等构造成的,其中,打印感热头32具有多个发热元件31,其由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相当小的电阻构造成,从而能进行点打印,打印压辊33与打印感热头32(发热元件31)压力接触。在图14中,打印压辊3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热敏粘接标签21被传送到右侧。
裁切单元40用于按适当的长度裁切由打印单元30打印的热敏粘接标签21,且由一个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源(未示出)操作的活动刀片41、一个与活动刀片41相对的固定刀片42等构造成。
热活化单元50由一个热活化感热头52、一个热活化压辊53、一个牵引辊54等构造成,其中,热活化感热头52充当具有发热元件51的加热装置,热活化压辊53作为传输装置用于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牵引辊54用于将从打印单元30一侧供给的热敏粘接标签21牵引到热活化感热头52(发热元件51)与热活化压辊53之间。在图14中,热活化压辊53沿与打印压辊33方向相反的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以沿预定方向(右侧)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
[专利文献]
JP-A-11-79152
与此同时,与具有上述结构的热敏打印机P2相应的是,热敏粘接片材是通过打印单元30的打印压辊33、热活化单元50的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这三个传输装置传输的,因此,打印片材是在其前端到达牵引辊之后被裁切的。因此,所处理的片材长度等于或大于裁切单元40的裁切位置距牵引辊54的距离。因此,为了处理较短长度的片材,热活化单元50需要贴近裁切单元40的侧面,不过,在缩短热活化单元50与裁切单元40之间的距离方面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装置,其能传输短的标签且能提高从打印单元向热活化单元输送片材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中,打印机至少包括:一打印设备,一裁切装置以及一热活化装置,其中,打印设备包括打印装置和第一传输装置,打印装置用于打印热敏粘接片材的可打印层,热敏粘接片材是通过分别在片状基底元件的一面上形成可打印层和在其另一面上形成热敏粘接剂层而构造成的,第一传输装置用于沿预定方向传输热敏粘接片材;裁切装置设在打印装置的后置级,以便按预定长度裁切热敏粘接片材;热活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加热装置布置成与裁切装置的后置级相距一预定间隔,以便加热热敏粘接剂层,第二传输装置用于沿预定方向传输热敏粘接片材;还包括第三传输装置,其用于沿预定方向在裁切装置与热活化装置之间传输热敏粘接片材。
因而缩短了相应传输装置之间的距离,且因此容易处理短长度的片材,并提高了从打印装置向热活化装置输送片材的可靠性。
而且,第三传输装置是由一个或两个或多个与一个驱动机构连接的排出辊构造成的,热敏粘接片材被夹在排出辊与施压元件之间,热敏粘接片材是通过驱动以使排出辊转动而沿预定方向传输的。此时,可在安装第三传输装置的空间中有间隙时设置多个排出辊。
此外,将排出辊构造成与驱动机构连接且能与第一传输装置相配合地移动,该驱动机构同第一传输装置的驱动机构一样。因而,该装置的结构可简化,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三传输装置传输片材的速度可彼此相同,因此就防止出现比如卡纸的传输故障。
另外,当构造上述装置的结构如此构造时,在从打印装置传输具有预定长度的片材后,第一传输装置和排出辊停止驱动转动,且片材仅由第二传输装置传输。此时,当片材夹在排出辊与施压装置之间时,排出辊将沿预定方向转动。
在此,优选排出辊经由一单向离合器与驱动机构连接,从而限制驱动机构与排出辊之间动力沿单向传输。
此外,可将排出辊构造成在不插片材的状态下与施压元件部分地接触以尽可能小地减小其间摩擦力。例如,当在排出辊的圆周面上布置几个O形环时,O形环与施压元件彼此保持点接触,以能限制其间的摩擦力。
可将排出辊和施压元件构造成能彼此靠近和远离,从而在连接第一和第三传输装置的驱动机构停止时分开排出辊和施压元件。
通过构造出这种结构,即便排出辊在驱动机构停止后转动,转动也不传递到驱动机构或第一传输装置,且因此可防止因第一传输装置的转动而传输额外的片材,也可防止载荷施加到驱动机构上。
另外,可通过使辅助辊与排出辊接触而构造成施压元件。因而,由于辅助辊也与排出辊的转动相一致地转动,所以可平稳地传输片材。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参照结合附图阅读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热敏打印机P1的结构示例的轮廓图;
图2是一说明图,示出了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的齿轮传动机构;
图3是一方框图,示出了热敏打印机P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例;
图4是采用了热敏打印机P1的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采用热敏打印机P1的程序A中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一时间图,示出了驱动热敏打印机P1对应的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状态;
图7A-7G是一说明图,示出了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的状态;
图8是采用热敏打印机P1的程序B中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一时间图,示出了驱动热敏打印机P1对应的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状态;
图10A-10H是一说明图,示出了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的状态;
图11是采用热敏打印机P1的程序C中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一时间图,示出了驱动热敏打印机P1对应的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状态;
图13A-13H是一说明图,示出了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的状态;
图14是一轮廓图,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热敏打印机P2的结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一示出了本发明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热敏打印机P1的结构的轮廓图。热敏打印机P1是由卷材容纳单元20、打印单元30、裁切单元40、热活化单元50等构造成的,其中,卷材容纳单元20用于保持固定绕成卷状的条形热敏粘接标签21,打印单元30用于在热敏粘接标签21上进行打印,裁切单元40用于按预定长度裁切热敏粘接标签21,热活化单元50用于使得从裁切单元40传至热活化单元50的热敏粘接标签21的热敏粘接剂层热活化。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实施例中使用的热敏粘接标签21不受特别限制,但热敏粘接标签21是由这样一个结构构造成的,即,在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标签状基底元件的一表面上形成一绝热层和一热敏着色层(可打印层),而在其背面上形成有一层热敏粘接剂层,该热敏粘接剂层是通过涂敷一种热敏粘接剂且干燥而构造成的。此外,热敏粘接剂层包括一种热敏粘接剂,其主要成分是热塑性树脂、固态树脂等。此外,热敏粘接标签21可在热敏着色层的一表面上不设有绝热层或可设有一层保护层或着色打印层(先前打印的层)。
打印单元30是由打印感热头32、打印压辊33等构造成的,打印感热头32具有多个发热元件,其由多个沿宽度方向布置的相当小的电阻构造成,从而能进行点打印,打印压辊33与打印感热头32压力接触。发热元件是由一个与公知热敏打印机的打印头相似的结构构造成的,其通过在采用薄膜技术形成于陶瓷底板上的多个发热电阻的表面上设置玻璃陶瓷保护膜而构造成。
此外,打印单元30设有一个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10(参见图3)的驱动机构和一个包括齿轮传动机构的驱动机构等,第一步进电机110用于使打印压辊33转动,打印压辊33通过驱动机构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热敏粘接标签21传输到右侧。另外,打印单元30设有未示出的施压装置,其例如包括螺旋弹簧、片弹簧等来通过施压装置的弹力将打印压辊33压到打印感热头32上。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接触可均匀地在热敏粘接标签21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进行,即,使打印压辊33的转轴与布置发热元件的方向彼此平行。
此外,打印感热头32的前置级设有一个纸张传感器S1,且打印压辊33被控制成基于纸张传感器S1对热敏粘接标签21的检测而驱动。例如,当热敏粘接标签21被纸张传感器S1检测到时,能执行打印处理,而当热敏粘接标签21没有被纸张传感器S1检测到时,执行的是显示错误信息等的处理过程。
裁切单元40按预定长度裁切由打印单元30打印的热敏粘接标签21,且由活动刀片41、固定刀片42等构造成,活动刀片41由裁切驱动部分108(参见图3)操作,而固定刀片42与活动刀片41相对。
热活化单元50由热活化感热头52、热活化压辊53、一对牵引辊54(主动)和55(从动)等构造成,热活化感热头52充当具有发热元件的加热装置,热活化压辊53作为传输装置用于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牵引辊54和55用于将从打印单元30的侧面传输的热敏粘接标签21牵引到热活化感热头52和热活化压辊53之间。
此外,采用由一个与实施例中打印感热头32相似的结构来构造的热活化感热头52,即,一个与公知的热敏打印机的打印头相似的结构,其是通过在采用薄膜技术形成于陶瓷底板上的多个发热电阻的表面上设置玻璃陶瓷保护膜而构造的。这样通过将与打印感热头32相同的结构用作热活化感热头52而使部件通用,就可减少成本。
然而,热活化感热头52的发热元件无需如在打印感热头32的发热元件中那样按点单元分开,可由连续的电阻构造成。
另外,热活化单元50设有一个包括第二步进电机111(参见图3)的驱动机构、一个包括齿轮传动机构的驱动机构等,第二步进电机111用于使热活化压辊53和牵引辊54转动,热活化压辊53和牵引辊54通过驱动机构沿与打印压辊33方向相反的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热敏粘接标签21传输到右侧。而且,热活化单元50设有施压装置(例如,螺旋弹簧或片弹簧),以用于将热活化压辊53压到热活化感热头52上。在这种情况下,压力接触可在热敏粘接标签21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均匀地实现,即,使热活化压辊53的转轴与布置发热元件的方向彼此平行。
而且,在牵引辊54和55与热活化压辊53之间设有纸张传感器52,且基于纸张传感器S2对热敏粘接标签21的检测,以控制使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转动的驱动和对热活化感热头52进行热活化的处理。
还可构造出一个设有导向单元的结构,其用于从裁切单元40将热敏粘接标签21导引至热活化单元50。
此外,实施例中的热敏打印机P1包括排出辊61(主动)和62(被动),其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布置于裁切单元40的后置级,排出辊61经由一个齿轮传动机构与打印压辊33的驱动机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实施例,作为辅助辊的排出辊62构造成施压装置,其用于将热敏粘接标签21夹在排出辊62与排出辊61之间。此外,还可将一个板状元件(导向元件等)替代排出辊62来构造成施压装置,热敏粘接标签21被板状元件和排出辊61夹在当中地传送。
而且,就热敏打印机P1各单元间的距离而言,例如,打印压辊33(打印感热头32)距活动刀片41的距离为10毫米,活动刀片41距排出辊61的距离为20毫米,排出辊61距牵引辊54的距离为30毫米,牵引辊54距热活化压辊53(热活化感热头52)的距离为10毫米。按此方式,相应传输装置间的最大间距为30毫米,并且因此热敏粘接标签21的前端伴随传送而造成的下垂程度就变得相当小了,从而可提高输送标签的可靠性。
图2是示出了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的齿轮传动机构的说明图。图2中所示的齿轮传动机构是由齿轮G1、减速齿轮RG、齿轮G5以及齿轮G6构造成的,齿轮G1固定地连接在随后描述的第一步进电机110的轴上,减速齿轮RG具有两个大小齿轮G2和G3,齿轮G5设在打印压辊33的侧部,齿轮G6设在排出辊61的侧部。此外,齿轮G4设在齿轮G5和减速齿轮RG之间,以使从减速齿轮RG传动的转动方向反向。另外,通过将齿轮G5和G6构造成相同的元件且使得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主动)61的直径彼此相同,以使打印压辊33和与之对应连接的排出辊61的转速便相同,从而使热敏粘接标签21的转速保持相同。
而且,通过在排出辊61的轴和齿轮G6之间设置一个单向离合器,排出辊61与第一步进电机110之间的动力传输被限制成单向。
根据该齿轮传动机构,第一步进电机110的转动力经由减速齿轮RG、齿轮G4和齿轮G5被传输给打印压辊33,从而沿预定方向转动打印压辊33。同时,第一步进电机110的转动力经由减速齿轮RG和齿轮G5被传输给排出辊61,从而沿预定方向转动排出辊61。
按此方式,热敏粘接标签21从卷材容纳单元20中被牵引出,且牵引的热敏粘接标签21在沿预定方向传输的同时被打印感热头32打印。也就是说,在图1和图2中,当步进电机110正向转动(逆时针方向)时,打印压辊3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排出辊6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热敏粘接标签21传输到右侧。
相反,当第一步进电机110反向转动(顺时针方向)时,打印压辊3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热敏粘接标签21绕回到左侧。此时,由于排出辊61经由单向离合器与第一步进电机连接,齿轮G6空转,且动力不传输给排出辊61。
此外,当不驱动第一步进电机110时,热敏粘接标签21由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传送,且排出辊61由此转动,然而,来自排出辊61的动力并不传输到打印压辊33和第一步进电机110,因为齿轮G6不通过单向离合器转动。因而,就可防止因缺乏作业计划转动打印压辊33而出现传输故障,且可防止将载荷施加到第一步进电机110上。
图3是热敏打印机P1的控制方框图。热敏打印机P1的控制部分是由CPU100、ROM(只读存储器)101、RAM(随机存取存贮器)102、操作部分103、显示部分104、接口105、驱动电路106、驱动电路107、驱动电路108、纸张传感器S1和S2、第一步进电机110和第二步进电机111等构造成的,其中,CPU100作为控制装置用于操纵控制部分,ROM(只读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由CPU100执行的控制程序等,RAM(随机存取存贮器)102用于存储各种打印格式等、操作部分103用于输入、设定或调用打印数据、打印格式数据等,显示部分104用于显示打印数据等,接口105用于在控制部分和驱动部分之间输入并输出数据,驱动电路106用于驱动打印感热头32,驱动电路107用于驱动热活化感热头52,驱动电路108用于驱动裁切热敏粘接标签21的活动刀片41,纸张传感器S1和S2用于检测热敏粘接标签,第一步进电机110用于驱动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第二步进电机111用于驱动热活化压辊53和牵引辊54。
基于传输来自CPU100的控制信号,可在打印单元30中执行所需的打印操作,在裁切单元40中按预定的时间执行裁切操作,并可在热活化单元50中执行热敏粘接剂层64的驱动。
此外,将CPU100构造成能彼此独立地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第一步进电机110和第二步进电机111。因而,就可由第一步进电机110控制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的转速,可彼此独立地控制由第二步进电机111驱动的热活化压辊53和牵引辊54的转速,也就是说,可独立地控制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的速度。
接下来,参照图4的流程图给出采用热敏打印机P1的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相关说明。
首先,当指示用户开始打印时,确定是否基于纸张传感器S1的检测信号将热敏粘接标签21安放在打印单元30上(步骤S1)。此外,当确定未安放热敏粘接标签21时,操作就进入步骤S4,从而显示表明标签未安放于显示部分104上的错误信息。
与此同时,当在步骤S1中确定安放了热敏粘接标签21时,确定基于用户预先设定的标签长度的待打印的标签长度是否等于或大于40毫米且小于60毫米(步骤S2)。此外,当确定打印的标签长度等于或大于40毫米且小于60毫米时,操作进入程序A,否则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确定基于用户预先设定的标签长度的待打印的标签长度是否等于或大于60毫米且小于120毫米。此外,当确定打印的标签长度等于或大于60毫米且小于120毫米时,操作进入程序B,否则进入程序C。
此外,就步骤S2和S3的确定而言,除了基于用户预先设定的标签长度执行确定外,也可基于打印数据或由打印压辊33传输的传输长度来执行所述确定。
下面参照图5至7给出标签长度为40毫米时程序A中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相关说明。图5是程序A的流程图,而图6是一时间图,示出了驱动第一步进电机110、打印压辊33、排出辊61、活动刀片41、第二步进电机111、牵引辊54以及热活化压辊53的状态。此外,图7是一说明图,示出了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的状态和对应于图6中时间图上部所附符号a至g的各个状态(a)至(g)。
而且,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的传输速度(打印速度)可变化至200毫米/秒或100毫米/秒,由热活化压辊53和牵引辊54的传输速度(驱动速度)为100毫米/秒。此外,裁切单元40裁切标签所需的驱动活动刀片41的时间为0.4秒。
首先,在步骤S101中,第一步进电机110正向转动,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开始转动,热敏粘接标签21以200毫米/秒的传输速度被牵引,可打印层(热敏着色层)由打印感热头52打印(图6、7中的符号a)。
接着,当在步骤S102中确定已传输具有预定长度(40毫米)的标签时,在步骤S103中使第一步进电机110停止驱动(图6、7中的符号b)。此时,标签长度是基于驱动第一步进电机110的位置计算的。此外,在步骤S104中由活动刀片41裁切标签21(图6、7中的符号c)。
在裁切了标签21之后,第一步进电机110正向转动以开始转动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此外,在步骤S110中,第二步进电机111正向转动以开始驱动转动热活化压辊53和牵引辊54,从而准备输送标签21(图6、7中的符号d)。
接着,在打印单元30处,当在步骤S106中确定已传输具有预定长度的标签时,第一步进电机110在步骤S107中停止且接着在步骤S108中反向转动(图6、7中的符号e)。此时,打印压辊33反向转动且将额外的牵引标签21拉回,不过,排出辊61并不转动,因为单向离合器不将动力传到其上。此外,在步骤S109中,标签21的前端返回到裁切单元40的裁切位置,且第一步进电机110停止(图6、7中的符号f)。
与此同时,在热活化单元处,当在步骤S111中基于来自纸张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确定标签21的前端已通过时,在步骤S112中开始给热活化感热头导电。此外,在步骤S113中,执行热活化处理直到基于来自纸张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确定标签21的后端已通过。此后,在标签21的后端已通过纸张传感器S2之后,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停止给热活化感热头52导电及停止驱动第二步进电机111(图6、7中的符号g)。
根据实施例,长度为40至60毫米的相当短的标签可容易由上述程序A中的处理操作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8至10给出标签长度为100毫米情况下的图4中程序B的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相关说明。图8是程序B的流程图,而图9是一时间图,示出了驱动电机、辊子等的状态。此外,图10是一说明图,示出了驱动热敏粘接标签21的状态和对应于图9中时间图上部所附符号a至h的各个状态(a)至(h)。
首先,在步骤S201中,第一步进电机110正向转动,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开始受驱转动,热敏粘接标签21以200毫米/秒的传输速度被牵引,可打印层(热敏着色层)被打印感热头52打印(图9、10中的符号a)。
接下来,当在步骤S202中确定已传输具有预定长度(40毫米)的标签时,在步骤S203中使第二步进电机111正向转动,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33开始受驱转动以准备输送标签21(图9、10中的符号b)。
接着,当在步骤S204中基于来自纸张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检测标签21时,第二步进电机111在步骤S205中停下来而驱动(图9、10中的符号c)。在该情况下,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的传输速度为200毫米/秒,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的传输速度为100毫米/秒,且因此,标签21在图9和10中符号c的状态下在排出辊61与牵引辊54之间是松弛的。此外,在第二步进电机111停止之后,热敏粘接标签21的前端并未被传输,不过标签21由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从打印单元30传输,且因此,进一步增加了标签21的松弛量。
接着,当在步骤S206中确定已传输具有预定长度(100毫米)的标签时,第一步进电机110在步骤S207中停止驱动(图9、10中的符号d)。此后,标签21在步骤S208中开始由活动刀片41裁切,在开始裁切操作之后,在步骤S209中开始给热活化感热头通电并驱动第二步进电机111,从而以100毫米/秒的速度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图9、10中的符号e)。此时,标签21在排出辊61与牵引辊54之间充分地松弛,并且因此可在进行裁切处理的同时传输标签21。
此外,当松弛量与标签21的传输相一致地减小并且标签21的松弛量最终消除时,标签21从排出辊61、62处被牵引,并且排出辊61、62由此转动(图9、10中的符号f、g)。
此后,热敏粘接标签21由热活化辊53和牵引辊54传输,由于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设有同一驱动源且其传输速度彼此不变,就不产生松弛,且不会在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之间作用额外的张力。
接着,执行热活化处理,直到基于来自纸张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确定标签21的后端已通过。此外,在标签21的后端已通过纸张传感器S2后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就在步骤S211中停止给热活化感热头52导电并且停止驱动第二步进电机111(图9、10中的符号h)。
按此方式,根据实施例,长度为60至120毫米的标签由上述程序B中的处理操作处理。也就是说,在程序B中,热活化单元50处的热活化处理是在裁切了标签21之后开始的,且因此,可避免出现因将热敏粘接标签21的热敏粘接剂层粘在热活化感热头52(发热元件)上而造成卡纸的传输故障。
接下来,参照图11至13给出标签长度为200毫米情况下的图4中程序C的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的相关说明。图11是程序C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了驱动电机、辊子等的状态的时间图。此外,图13是一说明图,示出了传输热敏粘接标签21的状态和对应于图12中时间图上部所附的符号a至h的各个状态(a)至(h)。
此外,程序C的处理操作与程序B的处理操作基本相似,区别点在于,在程序B中,第二步进电机111在步骤S205中暂时停止且在步骤S209中重启,而在程序C中,并不按此方式执行步进电机111停止和重启的处理操作。
首先,在步骤S301中,第一步进电机110正向转动,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开始驱动转动,热敏粘接标签21以200毫米/秒的传输速度被牵引,且可打印层(热敏着色层)被打印感热头52打印(图12、13中的符号a)。
接着,当在不步骤S302中确定已传输具有预定长度(40毫米)的标签时,在步骤S303中,使第二步进电机111正向转动以开始驱动转动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33,从而准备输送标签(图12、13中的符号b)。
接着,当在步骤S304中基于纸张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检测标签21时,在步骤S305中开始给热活化感热头导电(图12、13中的符号c)。此后,标签由打印压辊33和排出辊61以200毫米/秒的速度传输,且由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以100毫米/秒的速度传输,且因此,标签21在排出辊61与牵引辊54之间是松弛的。
接着,当在步骤S306中确定已传输具有预定长度(200毫米)的标签时,第一步进电机110在步骤S307中停下来而驱动(图12、13中的符号d)。此后,标签21在步骤S308中开始由活动刀片41裁切(图12、13中的符号e)。此时,在标签21由活动刀片41裁切的时间段中,一定量的松弛的标签21被传输,因此,可在裁切的同时传输标签21。
接着,当标签21的松弛消除时,排出辊61就由此与标签21的传输相一致地转动(图12、13中的符号f、g)。此外,在步骤S309中执行热活化处理,直到基于来自纸张传感器S2的检测信号确定标签21的后端已通过。此外,在标签的后端已通过纸张传感器S2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在步骤S310中,停止给热活化感热头52导电且停止驱动第二步进电机111(图12、13中的符号h)。
这样一来,根据实施例,长度等于或大于120毫米的标签由上述程序C中的处理操作处理。也就是说,在程序C中,可由裁切单元40裁切热敏粘接标签21,而不用停下来在热活化单元50处传输热敏粘接标签,且因此,可避免因将热敏粘接标签21的热敏粘接剂层粘到热活化感热头52(发热元件51)上而出现造成卡纸的传输故障。
根据实施例,如上所述,通过基于要打印的标签长度执行任何程序A、B和C中的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可与标签长度相一致地执行最佳化的打印处理和热活化处理。此外,实施例可容易地处理相当短的长度为40至60毫米的标签,正如在程序A中所说明的一样。
此外,通过设置排出辊61缩短了各传输装置间的距离,且因此,可提高将热敏粘接标签21从打印单元30输送到热活化单元50的可靠性。
尽管已由发明人基于上述的实施例给出了实施本发明的特定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在不偏离其发明要点范围内作各种变化。
尽管根据上述实施例,排出辊61经由单向离合器与第一步进电机110连接,且第一步进电机110与排出辊之间的动力传输被限制在单向,从而解决了排出辊61由此与由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传输标签相一致地转动时的弊端(额外标签的牵引、电机载荷等),但也可想到使用与之相关的其它方法。
例如,当在排出辊61的圆周面上布置多个O形环时,O形环和排出辊62彼此点接触,其间的摩擦力被尽可能减小,且因此可避免与由牵引辊54和热活化压辊53传输标签相一致地转动排出辊61自身。
此外,例如,当可将排出辊61和62构造成能彼此靠近和远离,且使连接第一和第三传输装置的驱动机构停止时,排出辊61和62可彼此分开。
通过构造出这类结构,即便排出辊在停止驱动机构之后转动时,转动也不传输给驱动机构或第一传输装置,且因此可防止通过转动第一传输装置传输额外的片材,并可防止将额外的载荷施加到驱动机构上。
而且,尽管已给出应用于热记录类型的打印装置如热敏打印机的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但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喷墨类型、激光打印类型等的打印装置。在该情况下,使用这样一种标签来替代热敏打印层,即,该标签的可打印层受到适用于各种打印类型的加工处理。
根据本发明,在一种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中,其至少包括一个打印装置、一个裁切装置及一个热活化装置,裁切装置被设在打印装置的后置级,热活化装置被布置成与裁切装置的后置级相距预定间隔,用于沿预定方向传输热敏粘接片材的第三传输装置被设置在裁切装置和热活化装置之间,且因此实现了能处理短长度片材且提高从打印装置将片材输送到热活化装置的可靠性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包括:
打印设备,其包括打印装置和第一传输装置,该打印装置用于打印热敏粘接片材的可打印层,该热敏粘接片材是通过分别在片状基底元件的一面上形成可打印层而在其另一面上形成热敏粘接剂层而构造成的,并且该第一传输装置用于沿预定方向传输该热敏粘接片材;
裁切装置,其设在该打印装置的后置级,以用于按预定长度裁切该热敏粘接片材;
热活化装置,其包括加热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该加热装置布置成与该裁切装置的后置级相距一预定间隔,以用于加热该热敏粘接剂层,并且该第二传输装置用于沿该预定方向传输该热敏粘接片材;
第三传输装置,其用于沿该预定方向在该裁切装置与该热活化装置之间传输该热敏粘接片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传输装置是一个或两个或多个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排出辊,该热敏粘接片材被夹在该排出辊与施压元件之间,且该热敏粘接片材通过驱动以使该排出辊转动从而沿该预定方向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排出辊构造成与该驱动机构连接且能与第一传输装置相配合地移动,该驱动机构与该第一传输装置的驱动机构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排出辊经由单向离合器与该驱动机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排出辊构造成在不插入该片材的状态下与该施压元件部分地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排出辊和该施压元件构造成能相互靠近和远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该施压元件是一辅助辊,其布置成使该排出辊外周部分与该辅助辊相互接触。
CNB200410004185XA 2003-02-13 2004-02-13 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6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34600A JP4068472B2 (ja) 2003-02-13 2003-02-13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用プリンタ
JP34600/2003 2003-02-13
JP34600/03 2003-0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3901A true CN1533901A (zh) 2004-10-06
CN100352660C CN100352660C (zh) 2007-12-05

Family

ID=33020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418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2660C (zh) 2003-02-13 2004-02-13 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25518B2 (zh)
EP (1) EP1484184B1 (zh)
JP (1) JP4068472B2 (zh)
KR (1) KR101081664B1 (zh)
CN (1) CN100352660C (zh)
DE (1) DE602004014849D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1672B (zh) * 2005-09-12 2010-06-09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热激活设备以及打印机
CN102285247A (zh) * 2010-05-13 2011-1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粘贴标签的制成方法及打印机
CN102402896A (zh) * 2010-09-16 2012-04-0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粘着标签及其制作装置
CN102529440A (zh) * 2010-11-30 2012-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3568591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17046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斯克林集团公司 图像记录装置
CN106476447A (zh) * 2016-11-25 2017-03-08 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热敏打印头的热敏打印装置
CN106628428A (zh) * 2017-02-24 2017-05-10 上海冠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卷打码机及复卷打码方法
CN109572238A (zh) * 2018-12-22 2019-04-05 苏州高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数码印花机
CN111942031A (zh) * 2019-05-14 2020-11-17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对包装的基于纸盒的包装材料进行数字印刷的设备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4713B2 (en) * 2004-10-14 2006-09-12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nter for a heat-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US7478956B2 (en) * 2004-10-14 2009-01-20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nter for printing on both a heat-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and an ordinary label
JP4369863B2 (ja) * 2004-12-15 2009-11-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および粘着ラベル製造方法
JP4518323B2 (ja) * 2005-01-05 2010-08-04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熱活性化装置、プリンタ、熱活性化方法、および粘着ラベル製造方法
JP4544111B2 (ja) 2005-09-16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921796B2 (ja) 2006-01-11 2012-04-2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および記録方法
US20080003039A1 (en) * 2006-06-29 2008-01-0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JP4367467B2 (ja) * 2006-07-25 2009-1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US9352580B2 (en) 2007-12-31 2016-05-31 Ncr Corporation Printer with adhesive capabilities
JP5135584B2 (ja) 2008-02-27 2013-02-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ラベル製造方法およびラベル製造システム
JP2009262385A (ja) 2008-04-24 2009-11-12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ラベル製造方法およびラベル製造装置
JP5207292B2 (ja) 2008-04-30 2013-06-1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ラベル製造方法およびラベル製造装置
JP5382851B2 (ja) * 2009-01-21 2014-01-0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粘着ラベル製造装置および粘着ラベル製造方法
JP5762036B2 (ja) * 2011-02-14 2015-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切断装置
JP2014162543A (ja) * 2013-02-27 2014-09-08 Seiko Instruments Inc 粘着ラベル発行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US20180290468A1 (en) * 2014-11-12 2018-10-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gressive buffer generation
CN107010463B (zh) * 2017-05-09 2018-10-16 浙江步昌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标裁切装置
JP7077853B2 (ja) * 2018-08-02 2022-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073971B2 (ja) * 2018-08-02 2022-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9316B2 (ja) 1999-06-11 2007-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性粘着ラベルの熱活性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これに使用する感熱性粘着ラベル
JP2001088329A (ja) 1999-07-21 2001-04-03 Ricoh Co Ltd 熱粘着性ラベルの熱活性化装置、熱活性化・感熱記録装置及び熱活性化方法、熱活性化・感熱記録方法
JP2723992B2 (ja) * 1989-09-08 1998-03-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3590201B2 (ja) * 1995-07-28 2004-11-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ラー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6449060B1 (en) * 1996-07-22 2002-09-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623084B2 (ja) * 1996-10-18 2005-02-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性粘着ラベルの熱活性化方法及び感熱性粘着ラベルの貼り付け方法
EP1052177B1 (en) * 1999-04-22 2006-08-02 Ricoh Company, Ltd. Heat activating an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for thermo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JP2001088814A (ja) 1999-07-21 2001-04-03 Ricoh Co Ltd 熱粘着性ラベルの加熱活性化装置、プリンタ及び加熱活性化方法
DE60024191T2 (de) * 1999-09-29 2006-07-20 Seiko Epson Corp. Druckgerät, Verfahren zu seiner Kontrolle und ein Datenspeichermedium zum Speichern eines das Verfahren ausführenden Computerprogrammes
JP3855800B2 (ja) * 2002-02-27 2006-12-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177601B2 (ja) * 2002-06-05 2008-11-05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の熱活性化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JP2004058309A (ja) * 2002-07-25 2004-02-2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497800B2 (ja) * 2002-08-05 2010-07-0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の熱活性化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JP3953919B2 (ja) * 2002-08-27 2007-08-0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の熱活性化装置およびその熱活性化装置を用いたプリンタ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1672B (zh) * 2005-09-12 2010-06-09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热激活设备以及打印机
CN102285247A (zh) * 2010-05-13 2011-1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粘贴标签的制成方法及打印机
CN102285247B (zh) * 2010-05-13 2015-01-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粘贴标签的制成方法及打印机
CN102402896A (zh) * 2010-09-16 2012-04-0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粘着标签及其制作装置
CN102529440B (zh) * 2010-11-30 2015-04-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2529440A (zh) * 2010-11-30 2012-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记录方法
CN103568591B (zh) * 2012-07-27 2015-08-1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568591A (zh) * 2012-07-27 2014-02-1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17046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斯克林集团公司 图像记录装置
CN106476447A (zh) * 2016-11-25 2017-03-08 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热敏打印头的热敏打印装置
CN106476447B (zh) * 2016-11-25 2018-03-27 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热敏打印头的热敏打印装置
CN106628428A (zh) * 2017-02-24 2017-05-10 上海冠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卷打码机及复卷打码方法
CN109572238A (zh) * 2018-12-22 2019-04-05 苏州高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数码印花机
CN111942031A (zh) * 2019-05-14 2020-11-17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对包装的基于纸盒的包装材料进行数字印刷的设备及方法
US11780238B2 (en) 2019-05-14 2023-10-10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Apparatus for digital printing of carton-based material and a method thereof
CN111942031B (zh) * 2019-05-14 2023-10-27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对包装的基于纸盒的包装材料进行数字印刷的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81664B1 (ko) 2011-11-09
CN100352660C (zh) 2007-12-05
JP2004243606A (ja) 2004-09-02
JP4068472B2 (ja) 2008-03-26
EP1484184B1 (en) 2008-07-09
EP1484184A3 (en) 2006-06-07
US7025518B2 (en) 2006-04-11
KR20040073396A (ko) 2004-08-19
EP1484184A2 (en) 2004-12-08
US20040218961A1 (en) 2004-11-04
DE602004014849D1 (de) 200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33901A (zh) 用于热敏粘接片材的打印机
JP4064707B2 (ja)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の搬送および切断方法並びに感熱性粘着シート用プリンタ
JPH11286147A (ja) 両面印刷機構
CN1775535A (zh) 控制在热敏打印机中的打印的方法和设备
EP2236302A4 (en) TAPE PRINTING DEVICE AND TAPE CASSETTE
US8564632B2 (en) Thermal printer
EP16718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thermosensitive adhesive labels
JP4497800B2 (ja)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の熱活性化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JP4177601B2 (ja)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の熱活性化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US20080193184A1 (en) Printer
JP4080958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4114418A (ja)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用プリンタ装置
CN1721198A (zh) 通过对准图像而打印热敏介质的方法
CN1565931A (zh) 热敏粘合纸的向前传送和裁切方法及其印刷机
JP2015074172A (ja) 印面形成装置
JP2012183672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215892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206728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486338A1 (en) Heat-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thermal activation apparatus, and heat-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printer
JP3894755B2 (ja) 用紙切断装置を備えたプリン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5029281A (ja) 用紙搬送機構
JP2005271207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KR100607971B1 (ko) 열적 프린트헤드의 과열방지방법
JP2013136431A (ja) 媒体搬送機構、プリンタ
JP2006021349A (ja) 記録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EIKO INSTR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IP+ 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606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623

Address after: Chiba, Chiba, Japan

Applicant after: Seiko Instruments Inc.

Address before: Chib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II P & 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