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1278A - 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 - Google Patents

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1278A
CN1461278A CN02801155A CN02801155A CN1461278A CN 1461278 A CN1461278 A CN 1461278A CN 02801155 A CN02801155 A CN 02801155A CN 02801155 A CN02801155 A CN 02801155A CN 1461278 A CN1461278 A CN 1461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clined plane
locating ring
screw cap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01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7058C (zh
Inventor
筱崎夏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518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7417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518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1201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1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1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70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70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1/00Caps, e.g. crown caps or crown seals, i.e. members having parts arranged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external periphery of a neck or wall defining a pouring open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 Protective cap-like covers for closure members, e.g. decorative covers of metal foil or paper
    • B65D41/32Caps or cap-like covers with lines of weakness, tearing-strips, tags, or like opening or removal devices, e.g. to facilitate formation of pouring openings
    • B65D41/34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1/00Caps, e.g. crown caps or crown seals, i.e. members having parts arranged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external periphery of a neck or wall defining a pouring open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 Protective cap-like covers for closure members, e.g. decorative covers of metal foil or paper
    • B65D41/32Caps or cap-like covers with lines of weakness, tearing-strips, tags, or like opening or removal devices, e.g. to facilitate formation of pouring openings
    • B65D41/34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 B65D41/3442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with rigid bead or projections formed on the tamper element and coacting with bead or projections on the container
    • B65D41/3447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with rigid bead or projections formed on the tamper element and coacting with bead or projections on the container the tamper element being integrally connected to the closure by means of bridges
    • B65D41/3452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provided with tamper elements formed in, or attached to, the closure skirt with rigid bead or projections formed on the tamper element and coacting with bead or projections on the container the tamper element being integrally connected to the closure by means of bridges with drive means between closure and tamper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由盖本体(2A)和密封止动环(11)构成,盖本体(2A)为将成为筒壁部的筒壁(3)旋合并紧密地外装在构成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的瓶口筒(18)上的盖部,密封止动环(11)设有越过周向设置在瓶口筒(18)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锁止部(20A)并从下方与之卡合的第二锁止部(12),通过多个容易断裂的断裂片(7)与筒壁(3)的下端相连接,相对设置在筒壁(3)下端的多个第一推压斜面部(9),将多个第二推压斜面部(14)设置在密封止动环(11)的上端,该第二推压斜面部(14)能以比瓶口筒(18)的螺旋条(19A)的导程角(a)大的锐角之倾斜角(b),从旋松方向一侧与第一推压斜面部(9)可振动地接触、近距离对峙对峙,在旋松盖本体(2A)时,通过两推压斜面部相互接触,强制地将密封止动环(11)压下。

Description

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在瓶体容器的倒出口部,起开关盖作用的、带有防止非正规开启功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防止非正规开启功能(防非正当开启功能)的盖的现有技术,有日本专利公报实公平07-12294号所公开的技术。
该现有技术是,盖子构成为将覆盖并堵塞瓶口筒的开口部的金属板制的内盖组装在盖本体上,盖本体形成有用铰链连接的上盖进行开关的倒出口,且可拆卸地旋合并组装在瓶口筒上,在盖本体的裙壁的下端部形成有断裂线,将该裙壁划分为上侧的主部和下侧的防非正当开启的下部,而且,用容易断裂的多个加强筋连接主部和防非正当开启的下部,在防非正当开启的下部的内面设置越过瓶口筒的环状锁止腭部并从下方卡住的锁止突起,以发挥防非正当开启功能。
在该现有技术中,在除去内盖初次开启瓶子时,虽然必须将盖本体从瓶口筒上拧下来,但,由于通过将盖本体从瓶口筒上拧下来,加强筋就断裂了,防非正当开启的下部脱离主部,下落到瓶口筒的下部,因此,在除去内盖后,将盖本体安装在瓶口筒上的状态下,防非正当开启的下部脱离该安装着的盖本体,所以,看到该分离状态就能判定该瓶子是已经开启过了。
发明内容
第1发明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由盖部和密封止动环构成,盖部用筒壁部旋合并紧密地外装在外周面上刻设有螺旋条的瓶体侧的倒出口部上,密封止动环在内周面上设有越过第一锁止部并从下方与其卡合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的第一锁止部之外侧端位于螺旋条的外侧且设置在上述螺旋条下侧的上述倒出口部的外周面部位,并且所述的密封止动环通过多个容易断裂的断裂片与上述筒壁部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相对设置在上述筒壁部下端的多个第一推压斜面部,将多个第二推压斜面部设置在上述密封止动环的上端,该第二推压斜面部能以比构成上述倒出口部和上述盖部的旋合功能部的上述螺旋条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从旋松方向一侧与该第一推压斜面部可滑动地接触、近距离对峙。
在将螺纹瓶盖的盖部组装到设置在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的螺旋条的旋合极限的状态下,盖部密封倒出口部,另外,通过断裂片与盖部的筒壁部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的密封止动环,将其第二锁止部从下方卡在形成于倒出口部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锁止部上。
若从该状态转动并旋松盖部,则相对上升变位的筒壁部,密封止动环由于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卡住了而不能上升变位,所以,断裂片断裂。
由于断裂片断裂,通常密封止动环靠自重下落,但在由于湿气等原因密封止动环附着在倒出口部上不下落的场合,在断裂片断裂的同时或在刚刚断裂之后,筒壁部的第一推压斜面部与密封止动环的第二推压斜面部相接触,该两推压斜面部以比倒出口部的螺旋条和旋合在螺旋条上的盖部的螺旋条的导程角、即以比盖部和倒出口部的旋合功能部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相接触,所以,密封止动环被筒壁部强制地压下,并靠自重可靠地下落。
因此,能始终发挥可靠且稳定的防非正当开启功能。
另外,为了强制地使密封止动环下落,通过旋松盖部就能达到目的,所以,其操作可靠且简单。
第2发明在于,第1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的结构,具有盖本体,作为有顶圆筒状的盖部的盖本体用成为筒壁部的筒壁旋合并紧密地外装在作为在外周面上刻设有螺旋条的倒出口部的瓶口筒上,
具有密封止动环,密封止动环在内周面上设有越过第一锁止部并从下方与其卡合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的第一锁止部之外侧端位于螺旋条的外侧且设置在上述螺旋条下侧的上述倒出口部的外周面部位,并且所述的密封止动环通过多个容易断裂的断裂片与上述筒壁部的下端连接成一体,并且,
相对设置在上述筒壁下端的多个第一推压斜面部,将多个第二推压斜面部设置在上述密封止动环的上端,该第二推压斜面部能以比上述螺旋条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从旋松方向一侧与该第一推压斜面部可滑动地接触、近距离对峙。
在将瓶口筒本身作为倒出口部、将为盖部的盖本体组装到刻设在瓶口筒的外周面上的螺旋条的旋合极限的状态下,盖本体密封瓶口筒,通过断裂片与为盖本体的筒壁部的筒壁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的密封止动环使其第二锁止部从下方卡在形成于瓶口筒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锁止部上。
若从该状态转动并旋松盖本体,则相对上升变位的盖本体,密封止动环由于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卡住了而不能上升变位,所以,断裂片断裂。
而且,在断裂片断裂的同时或在刚刚断裂之后,筒壁的第一推压斜面部与密封止动环的第二推压斜面部相接触,该两推压斜面部以比瓶口筒的螺旋条导程角、即以比由瓶口筒的螺旋条和盖本体的螺旋条构成的旋合功能部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相接触,所以,密封止动环被筒壁强制将压下,并接着靠自重可靠地下落。
第3发明在于第1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的结构具有倒出盖本体,倒出盖本体具有外嵌在瓶口筒上并越过瓶口筒并与之卡合的组装筒,紧密地嵌装在瓶口筒上成为形成倒出口的倒出口部,
具有外盖体,作为有顶筒状的盖部之外盖体能自如拆卸地旋合在该倒出盖本体上而开关上述倒出口,
在上述组装筒的外周面上形成第一锁止部,
在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多个容易断裂的断裂片,将设有从下方卡在上述第一锁止部上的第二锁止部的密封止动环,与外装在上述组装筒上的作为外盖体的筒壁部的外装筒的下端连接成一体,
相对设置在上述外装筒的下端的多个第一推压斜面部,将多个第二推压斜面部设置在上述密封止动环的上端,该第二推压斜面部能以比上述倒出盖本体的螺旋条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从旋松方向一侧与该第一推压斜面部可滑动地接触、近距离对峙。
作为盖部的外盖体旋合并组装在外嵌于瓶口筒上的作为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的倒出盖本体上,外盖体密封倒出盖本体的倒出口,外嵌在倒出盖本体的组装筒上的外盖体的密封止动环,将其第二锁止部从下方卡在形成于倒出盖本体的组装筒的外周面上的第一锁止部上。
若从该状态旋松外盖体,则密封止动环由于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卡住了,不能相对上升的构成外盖体的筒壁部的外装筒上升,所以,断裂片断裂。而且,由于在断裂片断裂的同时,或在刚刚断裂之后,外装筒的第一推压斜面部与密封止动环的第二推压斜面部相接触,这两个推压斜面部以比倒出盖本体的螺旋条的导程角、即比倒出盖本体和外盖体的旋合功能部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相接触,所以,密封止动环被外装筒强制地压下,然后靠自重可靠地下落。
第4发明,是在第1、第2或第3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在筒壁部上构成第一抵靠部与第一推压斜面部之组合,在密封止动环上形成第二抵靠部与第二推压斜面部之组合,该第二抵靠部不能从旋合方向一侧越过该第一抵靠部地与之抵靠且与之近距离相对峙。
在本发明中,由于相对第一抵靠部的第二抵靠部的抵靠,密封止动环不能相对构成筒壁部的筒壁或外装筒向旋松的方向转动,能防止密封止动环在将构成盖部的盖本体或外盖体旋合并组装在构成倒出口部的瓶口筒或倒出盖本体上时容易断裂的断裂片断裂这一不相宜情况的产生。
另外,由于利用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设置第一推压斜面部和第二推压斜面部,所以,容易形成推压斜面部。
第5发明是在第4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将组合第一抵靠部和第一推压斜面部的第一组合部、和组合第二抵靠部和第二推压斜面部的第二组合部之一制成突片,将另一个制成上述突片能进入的凹部。
在本发明中,抵靠部和推压斜面部的组合部、以及两抵靠部和两推压斜面部的对峙结构简单,该部分容易成形。
第6发明是在第5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把将一方制成一个突片、将另一方制成上述突片能进入的凹部的第一组合部和第二组合部分别沿周向制成波浪状。
在本发明中,由于为相同的对峙结构的、在构成筒壁部的筒壁或外装筒的下端制成的第一组合部和在密封止动环的上端制成的第二组合部,分别沿周向连接成波浪状,所以,筒壁部的形状和密封止动环的上端的形状的对称性变好了,两抵靠部和两推压斜面部能发挥上述功能,同时提高了外观的美感。
第7发明是在第1、第2、第3、第4、第5或第6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在筒壁部的下表面和密封止动环的上表面的任意一方,突设朝向另一方的减小筒壁部和密封止动环的间隙的突起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突设有用于减小构成筒壁部的筒壁或外装筒与密封止动环的间隙的突起部,所以,最初在将构成盖部的盖本体或外盖体旋合并组装在构成倒出口部的瓶口筒或倒出盖本体上时,突起部抵靠到另一方的密封止动环的上面或筒壁部的下面,确保密封止动环和筒壁部的行程,且减小了该行程,因此能防止容易断裂的断裂片由于变形而被破坏。
另外,在将盖部组装在倒出口部上时,由于突起部推压另一方的密封止动环的上面或筒壁部的下面,因此,即使在构成盖部的盖本体或外盖体多少有些变形的场合,设置在盖部的密封止动环上的第二锁止部,也能可靠地越过在倒出口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第一锁止部,并从下方被第一锁止部止住。
第8发明是在第1、第2、第4、第5、第6或第7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在作为筒壁部的筒壁的下端缘和设置在瓶口筒的外周面下部的颈环之间,形成硬币等硬物的端部能进入的间隙。
在本发明中,即使是力量小的人也能使用硬币等身边的硬物,很简单地完成从瓶口筒撬开密封止动环的工作。
第9发明是在第1、第3、第4、第5、第6或第7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将密封止动环的高度设定成在嵌装在瓶口筒上的状态下,其下端大致能到达该瓶口筒的颈环。
在本发明中,使在倒出盖本体的组装筒的下端缘和颈环之间形成的间隙很小,用密封止动环的下端缘大致能遮隐颈环,所以,不能将硬币等硬物插入到在组装筒的下端缘和颈环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因此,能阻止利用硬物进行倒出盖的非正当分离,因此,能充分且可靠地提高瓶容器的安全性。
第10发明是在第3、第4、第5、第6、第7或第9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至少在组装筒的下端部设置缺口,倒出盖本体的组装在瓶口筒上的强度设定为,在不会相对上述瓶口筒空转的范围内,用人手能拧下来的程度。
在本发明中,依靠缺口的个数和长槽的形状,能高精度地将相对瓶口筒的倒出盖本体的组装强度设定在恰当的范围,在使作为由倒出盖本体和外盖体构成的倒出盖之螺纹瓶盖离开瓶口筒进行回收时,相对握住倒出盖本体从瓶口筒拧下螺纹瓶盖的外力,能将组装筒的向扩大直径方向的变形程度设定在恰当的范围。
第11发明是在第3、第4、第5、第6、第7或第9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在外嵌于瓶口筒上的组装筒的内周面下端部设置锁止突条,该锁止凸条能越过并卡合于设置在上述瓶口筒的开口部外周上的锁止周条,倒出盖本体的组装在瓶口筒的强度的设定手段,为上述锁止突条呈断续状的周突条结构。
在本发明中,由于越过并卡住瓶口筒的锁止周条的、设置在倒出盖本体的组装筒的内周面下端的锁止突条为断续的周突状结构,所以,仅锁止突条的缺肉部分,组装筒的壁较薄,容易扩大直径,在使倒出盖本体离开瓶口筒进行回收时,相对从瓶口筒拧下倒出盖本体的外力,能将组装筒的向扩大直径方向的变形程度设定在恰当的范围。
而且,所谓断续的周突条状结构,是指在对峙的两处或在等间隔的多处,除去周突条结构的锁止突条,具有缺肉部分的周突条状结构。
第12发明是在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10或第11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在倒出盖本体的组装筒的下端缘和颈环之间形成有硬币等硬物的端部能进入的间隙。
在本发明中,即使是力量小的人,也能使用硬币等身边的硬物,简单地完成从瓶口筒撬开倒出盖本体的工作。
第13发明是在第3、第4、第5、第6、第7、第9、第10、第11或第12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使倒出盖本体和外盖体具有不同的颜色。
在本发明中,断裂片断裂,外盖体的密封止动环下降到下限位置,所以,在外盖体的下侧露出不同颜色的倒出盖本体的组装筒的下部,很醒目,因此能更加有效地发挥防非正常开启的功能。
第14发明是在第3、第4、第5、第6、第7、第9、第10、第11、第12或第13发明所记载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结构的基础上,作为倒出口部的在倒出盖本体上形成的倒出口是拉开式的倒出口,其构造为:在用于引导内容液的倒出而设置的倒出筒的底壁之密封壁上,由构成闭环的断裂槽而形成,并且,通过断裂去除具有拉环等的拔塞部而被开设。
在本发明中,甚至于开设有倒出口,也能可靠且牢固地保持瓶容器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表示整个组装前的螺纹瓶盖和瓶口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旋出盖本体前的纵向半剖视图。
图3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2实施例的、旋出盖本体前的纵向半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旋出盖本体后的纵向半剖视图。
图5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5实施例的、由倒出盖本体和外盖体构成的整个倒出盖的组装前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旋出外盖体前的纵向半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旋出外盖体后的纵向半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主要部位的第1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9是表示主要部位的第2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0是表示主要部位的第3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1是表示主要部位的第4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动作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4实施例的、盖本体的截断的整体立体图。
图14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5实施例的、外盖体的截断的整体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主要部位的第5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16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6实施例的、盖本体的截断的整体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7实施例的、外盖体的截断的整体立体图。
图18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8实施例的、整个倒出盖本体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螺纹瓶盖的第9实施例的、倒出盖本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对图1至图4所示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1进行说明,其中,该两实施例中,将瓶口筒18本体作为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直接将为盖部的盖本体2A组装在该瓶口筒18上。
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1是用聚丙烯树脂或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制成一体的模塑制品,通过容易断裂的多个断裂片7将有顶圆筒状的作为盖部的盖本体2A和短圆筒状的密封止动环11连接成一体制成。
作为盖部的盖本体2A的构成为:其为以顶板4对筒壁3A的上端进行封口的有顶圆筒状,作为筒壁部的筒壁3A通过内周面的螺旋条5外嵌并旋合在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条19A的瓶口筒18上,上述的顶板4之下表面向下垂直设有塞筒片6。
如图2所示,塞筒片6为直接紧密地嵌入到瓶口筒18的开口部的部分,在该塞筒片6的外侧的与瓶口筒18的上端面对峙的顶板4的下面的部位安装有密封件17,另外,在图3的第2实施例的场合,由于在瓶口筒18的开口部组装有构成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的带倒出筒片24的中塞23,所以,塞筒片6为紧密地嵌入该中塞23的倒出筒片24的部分。
在筒壁3A的下端通过容易断裂的断裂片7连接设置的密封止动环11其高度形成为:在盖本体2A组装至瓶口筒18的旋合极限的状态下,在密封止动环11和瓶口筒18的颈环21之间可以形成硬币等硬物能将其端部插入到的间隙s。而且,该密封止动环11具有在筒壁3A的内周面沿周向突出设置的第二锁止部12,该第二锁止部可以越过第一锁止部20A并从其下方与其卡合,所述的第一锁止部20A设置在螺旋条19A下侧的瓶口筒18的外周面的部位,并使其外侧端位于螺旋条19A的外侧。
在从瓶口筒18上分离密封止动环11时,将硬币的周端部等身边的硬物的端部插入到密封止动环11和颈环21之间的间隙s,向扩大直径的方向撬开密封止动环11,由此能简单地将其分离。
而且,在图2和图3所示的第1实施例和第2实施例,虽然第一锁止部20A和第二锁止部12都是突条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一方制成另一方的突条卡合的凹槽结构。
以下,作为第3实施例,对图5至图7所示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1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以下述结构的倒出盖作为瓶盖1,即,将倒出盖本体25外嵌在瓶口筒18上作为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由该倒出盖本体25和作为盖部的外盖体2B构成。
构成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的倒出盖本体25外嵌在瓶口筒18上,其结构为:具有组装筒26,该组装筒得高度形成为在其与颈环21之间形成可使硬物的端部、例如硬币的周端部能进入的间隙;在组装筒26的上端,通过缩颈状的顶壁28立设有在其外周面上刻设有螺旋条19B的旋合筒29;在该旋合筒29的上端,通过缩颈片31连接有将上端部扩成喇叭状的有底筒状的倒出筒32;在作为该倒出筒32的底壁的密封壁33上,形成由制成闭环状的断裂槽35划分形成的、具有拉环等的拔塞部34。
外嵌在瓶口筒18上的组装筒26,在其内周面下端部设有越过并卡合于设置在瓶口筒18的开口部外周的锁止周条22上的锁止突条27,该锁止突条构成相对瓶口筒18的锁止功能部分,另外,在与该锁止突条27邻接的上侧的外周面部位且与锁止周条22对峙的部分的外周面部位,形成有突周条状的第一锁止部20B。
而且,从旋合筒29下垂状延长设置的密封筒片30紧密地嵌入到瓶口筒18中,由此使倒出盖本体25的相对瓶口筒18的组装十分严密。
为盖部的外盖体2B,其结构为:在顶板4的下表面下垂状设有紧密地嵌入倒出盖本体25的倒出筒32的开口端的塞筒片6,从顶板4的周端边缘下垂状设有旋合在倒出盖本体25的旋合筒29上的本体筒3a,在该本体筒3a的下端通过扩径片3c下垂状设有外嵌在组装筒26上的外装筒3B,在该外装筒3B的下端通过容易断裂的断裂片7连接有密封止动环11,该密封止动环11在内周面上设有越过第一锁止部20B并从其下方与其卡住的突条状的第二锁止部12。而且,由本体筒3a、扩径片3c和外装筒3B构成外盖体2B的筒壁部。
由于密封止动环11具有从第一锁止部20B到颈环21的高度和比颈环21的外径大的内径,所以,在图6的启封前的状态下,使其上端部大致与第一锁止部20B接触,使其下端部朝向颈环21的外周面,在断裂片7断裂时,颈环21不会妨碍其向下降落。
设置在外盖体2B下端的密封止动环11,由于使其上端部大致与构成倒出口部的倒出盖本体25的第一锁止部20B接触,所以,能抑制组装筒26的扩径变形,因此,即使在为了容易从瓶口筒18上分离下来而将组装筒26制成薄壁结构的场合,也能阻止该组装筒26过分地扩径变形现象的产生,完成并保持倒出盖本体25的相对瓶口筒18的稳定的嵌装组合,还能遮隐在组装筒26和颈环21之间形成的间隙,因此,不能进行想要以直接撬开状分离倒出盖本体25的非正规处理。
另外,包含第二锁止部12的密封止动环11的最小内径设定得比颈环21的外径大,因此,在断裂片7断裂时,如图7所示,密封止动环11靠自重能下降到颈环21的下方,因此,能防止第二锁止部12被颈环21挂住,密封止动环11的上端仍然外装在组装筒26的下端部,组装筒26不能扩径变形这一不相宜情况的产生。
图8所示是本发明的主要部位的第1实施例,筒壁3A或外装筒构成作为盖部的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的筒壁部,在筒壁3A或外装筒3B的下端,设有组合第一抵靠部8和第一推压斜面部9的多个第一组合部10。在密封止动环11的上端设有组合与第一抵靠部8相对应的第二抵靠部13和与第一推压斜面部9相对应的第二推压斜面部14的多个第二组合部15。在图8中,第一组合部10之一制成一个突片,与其相对应,第二组合部15之一,制成两个突片之间的凹部。
另外,在图9所示的主要部位的第2实施例的场合,第一组合部10之一制成一个凹部,与其相对应,第二组合部15之一制成一个突片。
在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主要部位的第3实施例的场合,与图9所示的主要部位的第2实施例相反,第一组合部10之一制成一个突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组合部15之一制成凹部。
在图8所示的主要部位的第1实施例的场合,由于在作为筒壁部的筒壁3A或外装筒3B和密封止动环11之间形成有比较大的间隙,因此,能减少形成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所需要的合成树脂材料的量。与此相对应,在图9和图10所示的主要部位的第2和第3实施例的场合,由于能使容易断裂的断裂片7较短,因此,容易制造。
第一抵靠部8和第二抵靠部13,最初在将为盖部的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旋合并组装在作为瓶体侧的倒出口部的瓶口筒18或倒出盖本体25上时,由于相互抵靠,使密封止动环11不能相对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向旋松的方向转动,使其一体地向旋合的方向转动,因此,第二锁止部12能强行越过第一锁止部20A或第一锁止部20B。
在图11所示的本发明的主要部位的第4实施例的场合,在为筒壁3A或外装筒3B的下面的第一组合部10的底部,突设有朝向密封止动环11的上面的、减小筒壁3A或外装筒3B与密封止动环11的间隙的突起部16。最初在将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旋合并组装在瓶口筒18或倒出盖本体25上时,突起部16与密封止动环11的上面相抵靠,确保筒壁3A或外装筒3B与密封止动环11的行程,并减小该行程,由此防止容易断裂的断裂片7由于弯曲而断裂。
另外,在将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旋合并组装在瓶口筒18或倒出盖本体25上时,即使在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多少有点变形的场合,突起部16也能推压密封止动环11的上面,使第二锁止部12可靠地越过第一锁止部20A或第一锁止部20B,从下方卡在第一锁止部20A或第一锁止部20B上。
最初在使螺纹瓶盖1向旋松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推压斜面部9和第二推压斜面部14(以下参照图12)由于以倾斜角b相互接触,倾斜角b为比螺旋条5和螺旋条19A或螺旋条19B的导程角a大的锐角,所以,在两推压斜面部接触结束的螺纹瓶盖1的转动范围(在该转动范围的初期,断裂片7就断裂了)内,若第一推压斜面部9向沿导程角a的方向e移动,则第二推压斜面部14被压下,沿方向f下降。
即,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沿导程角a仅上升距离c,与其相对应,由于第二锁止部12相对第一锁止部20A或第一锁止部20B被卡住,密封止动环11不能向上移动,不能与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一起转动的密封止动环11,相对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沿倾斜角b被压下比距离c大的距离d。
这样一来,密封止动环11被强制地压下,离开旋松的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的距离为d,这样,在第二锁止部12卡在第一锁止部20A或第一锁止部20B上的位置,即使密封止动环11由于湿气等附着在瓶口筒18的第一锁止部20A或倒出盖本体25的第一锁止部20B上,密封止动环11也能可靠地离开第一锁止部20A或第一锁止部20B,靠自重向下降落。
由第一抵靠部8和第一推压斜面部9组合成的第一组合部10、以及由第二抵靠部13和第二推压斜面部14组合成的第二组合部15,如图13的螺纹瓶盖的第4实施例或图14的螺纹瓶盖的第5实施例那样,沿周向离开一定的间隔,设置多个相同的结构,这是最简单的结构。
另外,若象图15所示的本发明的主要部位的第5实施例的场合那样,沿周向连续设置波浪状的对峙的一对组合部10、15,则筒壁3A或外装筒3B下端的形状与密封止动环11上端的形状的对称性变好了,外观上的美观程度提高了,外观性能变好。
与此相对应,如图16的螺纹瓶盖的第6实施例或图17的螺纹瓶盖的第7实施例那样,沿周向用稍稍长一点的突片和凹部的组合形式构成对峙的一对组合部,由此在该圆周方向较长的组合部分能形成用于分型的拔模锥度,因此,不必将用于模制盖本体2A或外盖体2B的金属模具装置的型腔式模具设计成整体形的,可以用简单的可分模构成。
在从瓶口筒18上分离作为由倒出盖本体25和外盖体2B构成的倒出盖的螺纹瓶盖时,虽然在拧紧外盖体2B的状态下,能够以强行拧下方式分离倒出盖本体25,但将硬币的周端部等身边的硬物的端部插入组装筒26和颈环21之间的间隙,用它向扩大直径的方向撬开组装筒26,由此可以简单地分离作为倒出盖的螺纹瓶盖1。
另外,如图18所示的作为螺纹瓶盖的第8实施例的倒出盖本体25那样,在形成有锁止突条27的组装筒26的下端部设有缺口27a,将相对瓶口筒18的倒出盖本体25的组装强度设定为在不会相对瓶口筒18空转的范围内,能由人手将其拧下来的程度。
组装筒26由于人手的拧的力的作用,缺口27a直径扩大,组装筒26能充分地弯曲变形,即使是力量小的人也能顺利地将由倒出盖本体25和外盖体2B构成的倒出盖的螺纹瓶盖1从瓶口筒18拧分离下来。
为了使相对瓶口筒18的倒出盖本体25的组装强度在适当的范围内,且通过较弱的拧的作用就能将倒出盖本体25拧下来,在形成缺口27a时,不仅仅是个数,必须考虑整个瓶体容器的结构、使用状态,设计其长度、宽度等。
若如图19所示的作为螺纹瓶盖的第9实施例之倒出盖本体25那样,将组装筒26的锁止突条27制成断续的环形突条状结构,则仅在锁止突条27的缺肉部分,组装筒26的壁较薄,容易扩大直径,即使是力量小的人,也能顺利地将螺纹瓶盖1从瓶口筒18上拧下来。
锁止突条27,为了使相对瓶口筒18的倒出盖本体25的组装强度在适当的范围内,且通过较弱的拧的作用也能将倒出盖本体25拧下来,必须考虑使用状态等,在锁止突条27的对峙的两处、或在等间隔的多处设计除去锁止突条27的缺肉的部分,将其制成断续的周突条结构。
另外,从拉动拉环打开了的拔塞部34的开口部插入匙子柄等身边的硬物,将硬物的一端挂在为缩颈状的密封壁33上,将该硬物当作撬杠,撬起倒出盖本体25,由此能很简单地将倒出盖本体25从瓶口筒18上分离下来。
如以上所述,防非正当开启的螺纹瓶盖在使相当于加强筋的部分断裂、旋松盖本体时,能可靠地使相当于防非正当开启部分的下部落下,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此作为技术问题,使其能可靠地发挥防非正当开启的功能。

Claims (14)

1.一种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由盖部和密封止动环构成,盖部用筒壁部旋合并紧密地外装在外周面上刻设有螺旋条的瓶体侧的倒出口部上,密封止动环在内周面上设有越过第一锁止部并从下方与其卡合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的第一锁止部之外侧端位于螺旋条的外侧且设置在上述螺旋条下侧的上述倒出口部的外周面部位,并且所述的密封止动环通过多个容易断裂的断裂片与上述筒壁部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相对设置在上述筒壁部下端的多个第一推压斜面部,将多个第二推压斜面部设置在上述密封止动环的上端,该第二推压斜面部能以比构成上述倒出口部和上述盖部的旋合功能部的上述螺旋条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从旋松方向一侧与该第一推压斜面部可滑动地接触、近距离对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由盖本体和短圆筒状的密封止动环构成,作为有顶圆筒状的盖部的盖本体用成为筒壁部的筒壁旋合并紧密地外装在作为在外周面上刻设有螺旋条的倒出口部的瓶口筒上,密封止动环在内周面上设有越过第一锁止部并从下方与其卡合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的第一锁止部之外侧端位于螺旋条的外侧且设置在上述螺旋条下侧的上述倒出口部的外周面部位,并且所述的密封止动环通过多个容易断裂的断裂片与上述筒壁部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相对设置在上述筒壁下端的多个第一推压斜面部,将多个第二推压斜面部设置在上述密封止动环的上端,该第二推压斜面部能以比上述螺旋条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从旋松方向一侧与该第一推压斜面部可滑动地接触、近距离对峙。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由倒出盖本体和作为有顶筒状的盖部之外盖体构成,倒出盖本体具有外嵌在瓶口筒上并越过瓶口筒并与之卡合的组装筒,紧密地嵌装在瓶口筒上成为形成倒出口的倒出口部,外盖体能自如拆卸地旋合在该倒出盖本体上而开关上述倒出口,在上述组装筒的外周面上形成第一锁止部,在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多个容易断裂的断裂片,将设有从下方卡在上述第一锁止部上的第二锁止部的密封止动环,与外装在上述组装筒上的作为外盖体的筒壁部的外装筒的下端连接成一体,相对设置在上述外装筒的下端的多个第一推压斜面部,将多个第二推压斜面部设置在上述密封止动环的上端,该第二推压斜面部能以比上述倒出盖本体的螺旋条的导程角大的锐角之倾斜角,从旋松方向一侧与该第一推压斜面部可滑动地接触、近距离对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在筒壁部上构成第一抵靠部与第一推压斜面部之组合,在密封止动环上形成第二抵靠部与第二推压斜面部之组合,该第二抵靠部不能从旋合方向一侧越过该第一抵靠部地与之抵靠且与之近距离相对峙。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将组合第一抵靠部和第一推压斜面部的第一组合部、和组合第二抵靠部和第二推压斜面部的第二组合部之一制成突片,将另一个制成上述突片能进入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把将一方制成一个突片、将另一方制成上述突片能进入的凹部的第一组合部和第二组合部分别沿周向制成波浪状。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其特征是:在筒壁部的下表面和密封止动环的上表面的任意一方,突设朝向另一方的减小筒壁部和密封止动环的间隙的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1、2、4、5、6或7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在作为筒壁部的筒壁的下端缘和设置在瓶口筒的外周面下部的颈环之间,形成硬币等硬物的端部能进入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3、4、5、6或7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将密封止动环的高度设定成在嵌装在瓶口筒上的状态下,其下端大致能到达该瓶口筒的颈环。
10.根据权利要求3、4、5、6、7或9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至少在组装筒的下端部设置缺口,倒出盖本体的组装在瓶口筒上的强度设定为,在不会相对上述瓶口筒空转的范围内,用人手能拧下来的程度。
11.根据权利要求3、4、5、6、7或9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在外嵌于瓶口筒上的组装筒的内周面下端部设置锁止突条,该锁止凸条能越过并卡合于设置在上述瓶口筒的开口部外周上的锁止周条,倒出盖本体的组装在瓶口筒的强度的设定手段,为上述锁止突条呈断续状的周突条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3、4、5、6、7、9、10或11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在组装筒的下端缘和设置在瓶口筒的外周面下部的颈环之间形成有硬币等硬物的端部能进入的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3、4、5、6、7、9、10、11或12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使倒出盖本体和外盖体具有不同的颜色。
14.根据权利要求3、4、5、6、7、9、10、11、12或13的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作为倒出口部的在倒出盖本体上形成的倒出口是拉开式的倒出口,其构造为:在用于引导内容液的倒出而设置的倒出筒的底壁之密封壁上,由构成闭环的断裂槽而形成,并且,通过断裂去除具有拉环等的拔塞部而被开设。
CNB028011554A 2001-04-13 2002-04-04 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70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4788/2001 2001-04-13
JP2001114788 2001-04-13
JP114788/01 2001-04-13
JP126980/2001 2001-04-25
JP126980/01 2001-04-25
JP2001126980 2001-04-25
JP51862/02 2002-02-27
JP51862/2002 2002-02-27
JP51861/2002 2002-02-27
JP51861/02 2002-02-27
JP2002051861A JP3874177B2 (ja) 2001-04-13 2002-02-27 合成樹脂製注出キャップ
JP2002051862A JP2003012017A (ja) 2001-04-25 2002-02-27 合成樹脂製ネジキャ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1278A true CN1461278A (zh) 2003-12-10
CN100447058C CN100447058C (zh) 2008-12-31

Family

ID=2748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11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7058C (zh) 2001-04-13 2002-04-04 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938787B2 (zh)
EP (2) EP1389587B1 (zh)
KR (1) KR100873258B1 (zh)
CN (1) CN100447058C (zh)
AU (1) AU2002246339B2 (zh)
CA (1) CA2428077C (zh)
TW (1) TWI274017B (zh)
WO (1) WO200208573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9494A (zh) * 2012-05-03 2012-08-29 瞿祥鹏 滴剂瓶盖
CN104150082A (zh) * 2014-07-28 2014-11-19 芜湖市鑫洲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拉起式酒瓶盖
CN105905420A (zh) * 2016-04-12 2016-08-31 翁沂南 一种带标记的饮料瓶盖
CN109795785A (zh) * 2019-01-30 2019-05-24 镇江恒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的高密封性能瓶盖
CN110573434A (zh) * 2017-03-13 2019-12-13 日本克乐嘉制盖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容器盖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30220A1 (it) * 2003-02-07 2004-08-08 Guglielmo Ferrari Tappo a vite con anello di sicurezza ad affidabilita' migliorata
FR2862620B1 (fr) * 2003-11-24 2006-11-24 Rexam Pharma Ensemble de conditionnement et de distribution d'un liquide a bague d'inviolabilite
DE102005040745A1 (de) * 2005-08-26 2007-03-01 Heinlein Plastik-Technik Gmbh Originalitätsverschluss für Behälter
DE102005058399A1 (de) * 2005-12-01 2007-06-14 Eppendorf Ag Deckelgefäß
US20070278256A1 (en) * 2006-06-06 2007-12-06 Law Brian R Tamper-evident closure for a container
ITMI20062181A1 (it) * 2006-11-14 2008-05-15 Guglielmo Ferrari Tappo a vite con anello di sicurezza
KR101041179B1 (ko) * 2009-11-16 2011-06-13 혜 숙 김 수납박스의 투시형 손잡이 구조
FR3045574A1 (fr) * 2015-12-22 2017-06-23 Caj Consultants Ltd Systeme d’obturation pour recipient
CA3013581A1 (en) 2016-02-02 2017-08-10 Niagara Bottling, Llc Tamper evidence bridges
US11214410B2 (en) 2016-02-02 2022-01-04 Niagara Bottling, Llc Tamper evidence container closure
KR101881095B1 (ko) * 2016-12-30 2018-07-23 라이오팁 코리아 주식회사 이종 약제 혼합형 복합 주사기
US10919670B1 (en) * 2017-12-21 2021-02-16 Gervasio A. Chicaia Tamperproof seal for sealing containers
US11597556B2 (en) 2018-07-30 2023-03-07 Niagara Bottling, Llc Container preform with tamper evidence finish portion
WO2020041526A1 (en) * 2018-08-22 2020-02-27 Niagara Bottling, Llc Thread catching and engaging tamper evidence closure
CA3110225A1 (en) * 2018-08-22 2020-02-27 Niagara Bottling, Llc Extended thread tamper band evidence
EA038731B1 (ru) * 2019-07-09 2021-10-12 Станислав Сергеевич Гончаров Пробка-дозатор сосуда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 раздачи газированного напитка
IT202200010205A1 (it) * 2022-05-17 2023-11-17 Guala Closures Spa Chiusura per bottigli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36459A (fr) * 1967-07-07 1968-08-16 Perfectionnement aux bouchons inviolables à vis pour récipients
DE1955047A1 (de) * 1969-11-03 1971-05-13 Finke Robert Fa Flasche mit Sicherheitsschraubverschluss
DE2813940A1 (de) * 1977-04-23 1978-10-26 Zensho Honma Flaschenverschluss
US4380299A (en) * 1980-09-10 1983-04-19 Precision Plastic Products Corporation Tamper proof closure
DE3233805A1 (de) * 1982-09-11 1984-03-15 Hans 8801 Schillingsfürst Heinlein Verschlusskappe, insbesondere fuer flaschenartige behaelter, mit einem orginalitaetssicherungselement
DE8434870U1 (de) * 1984-11-28 1985-01-24 Golde GmbH Spritzgußwerk, 8192 Geretsried Originalitaetsgesicherter Kunststoff-Schraubverschluss
US4700859A (en) * 1986-08-11 1987-10-20 Owens-Illinois Closure Inc. Tamper indicating closure
GB8705040D0 (en) * 1987-03-04 1987-04-08 Cope Allman Plastics Ltd Tamper-evident closures
US5273173A (en) * 1990-02-05 1993-12-28 Lynes Holding S.A. Screw top
US5033632A (en) * 1990-06-08 1991-07-23 Lincoln Mold And Die Corporation Tamper-evident closure with angled breakaway tabs
DE4390847T1 (de) * 1992-03-06 1994-02-17 Ernst Herrmann Verschluß mit Garantievorrichtung
CA2107041A1 (en) * 1993-02-09 1994-08-10 Jose Carvalheiro Stopper device for recipient
JPH0712294A (ja) 1993-06-23 1995-01-17 Miyawaki Inc トラップ用自動診断装置
US5915579A (en) * 1995-02-13 1999-06-29 Mauser Werke Gmbh Container with tamper-evident and pre-lockable closure assembly
JP3706419B2 (ja) * 1995-11-20 2005-10-12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分別廃棄性を有するキャップ
US5810207A (en) * 1996-02-08 1998-09-22 Mikasa Industry Co., Ltd. Container and heat-resistant cap for use with same
MXPA00004145A (es) * 1997-10-30 2003-08-01 Internat Plastics And Equipmen Tapa de fijacion a presion y desatornillado.
US6059134A (en) * 1997-10-30 2000-05-09 International Plastics And Equipment Corporation Snap-on screw-off closur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a container
JP3874136B2 (ja) * 1997-12-25 2007-01-31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合成樹脂製注出キャップ
FR2775959B1 (fr) * 1998-03-13 2000-06-09 Plastiques De France Ind Bouchon filete inviolable bi-matiere pour bouteille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IT1300020B1 (it) * 1998-05-08 2000-04-04 Sacmi Capsula a vite in materiale plastico con anello di garanzia.
CN2346720Y (zh) * 1998-05-21 1999-11-03 赵帮富 防二次使用塑料瓶
IT1304486B1 (it) * 1998-09-09 2001-03-19 Sacmi Capsula a vite in materiale plastico con anello di garanzia.
USD441650S1 (en) * 1999-01-07 2001-05-08 Novembal - Societe En Nom Collectif Lightened neck for a container
US6382444B1 (en) * 1999-03-17 2002-05-07 Sentinel Packaging Systems, Inc. Tamper-evident plastic closure system with snap-on band
IT1313634B1 (it) * 1999-09-27 2002-09-09 Guala Closures Spa Chiusura particolarmente per una bottiglia di un liquore di pregio.
US7578131B2 (en) * 2005-06-30 2009-08-25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ugmentor spray bar mounting
US7096846B1 (en) * 2005-07-01 2006-08-29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case assembl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9494A (zh) * 2012-05-03 2012-08-29 瞿祥鹏 滴剂瓶盖
CN104150082A (zh) * 2014-07-28 2014-11-19 芜湖市鑫洲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拉起式酒瓶盖
CN105905420A (zh) * 2016-04-12 2016-08-31 翁沂南 一种带标记的饮料瓶盖
CN105905420B (zh) * 2016-04-12 2017-10-17 翁沂南 一种带标记的饮料瓶盖
CN110573434A (zh) * 2017-03-13 2019-12-13 日本克乐嘉制盖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容器盖
CN110573434B (zh) * 2017-03-13 2021-06-29 日本克乐嘉制盖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容器盖
CN109795785A (zh) * 2019-01-30 2019-05-24 镇江恒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用的高密封性能瓶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2246339B2 (en) 2007-03-15
WO2002085731A1 (fr) 2002-10-31
US20040011757A1 (en) 2004-01-22
CN100447058C (zh) 2008-12-31
EP1389587A1 (en) 2004-02-18
KR100873258B1 (ko) 2008-12-11
EP1389587A4 (en) 2009-04-08
EP2548811A1 (en) 2013-01-23
TWI274017B (en) 2007-02-21
EP2548811B1 (en) 2017-07-19
CA2428077A1 (en) 2002-10-31
CA2428077C (en) 2010-07-13
KR20030015276A (ko) 2003-02-20
US6938787B2 (en) 2005-09-06
EP1389587B1 (en) 2017-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61278A (zh) 合成树脂制螺纹瓶盖
CN1239357C (zh) 合成树脂制瓶盖
CN1082925C (zh) 在处理时可以同瓶分开的铰链式盖
CN1270941C (zh) 防伪识别装置
CN1070446C (zh) 封闭装置
CN1233534C (zh) 液体容器密封组件
CN1509246A (zh) 瓶子与固锁适配器和/或封闭帽的组合
CN1299317A (zh) 具有可卸隔膜的附件
KR102542756B1 (ko) 합성수지제 용기 덮개
JP3874177B2 (ja) 合成樹脂製注出キャップ
JPH11348953A (ja) びん口部
CN2382682Y (zh) 新型防伪瓶盖
JP2006232298A (ja) 不正開封防止機能付き分別廃棄用ツーピースキャップ
JP2006137452A (ja) 金属製容器、閉止装置、および容器詰め飲料
CN211021355U (zh) 一种斜卧椭圆形香水瓶
CN2350338Y (zh) 带防伪口型的瓶子
CN214453383U (zh) 一种固液分离按压式瓶盖
CN201670475U (zh) 防伪酒瓶
JP4502200B2 (ja) 封緘式キャップ
JP3859852B2 (ja) 封緘容器
KR100814483B1 (ko) 씰링처리된 용기의 입구 커팅장치
CN2425035Y (zh) 铝塑三重防伪酒瓶盖
JP4802656B2 (ja) 合成樹脂キャップ
JP4403806B2 (ja) 不正開封防止及び分別回収機能付キャップ
CA1187664A (en) Mold for tamper proof clo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