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3881A - 成像设备及其可拆装的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及其可拆装的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3881A
CN1403881A CN02132265A CN02132265A CN1403881A CN 1403881 A CN1403881 A CN 1403881A CN 02132265 A CN02132265 A CN 02132265A CN 02132265 A CN02132265 A CN 02132265A CN 1403881 A CN1403881 A CN 1403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band
belt
intermediat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32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3269C (zh
Inventor
齐藤圣史
榎本直树
涩谷卓史
紫村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03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3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2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2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是具有:图像载体;用于将上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带;将上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上述带一侧(一方)的转印机构;用于给上述带赋予张紧力的张紧部件;用于解除由上述张紧部件赋予上述带的张紧力的解除机构;用于使上述转印机构离开上述带的脱离机构,上述转印机构隔着上述带推压上述图像载体,上述带张挂在上述转印机构和上述张紧部件的周围。根据本发明,使其不会因在使用之前的期间、搬运时的振动等原因引起的带的蠕变变形、永久变形、化学腐蚀,还有由于消静电部件造成的损伤,能防止图像不良现像的出现。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及其可拆装的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以及能在这样的成像设备上拆装的带装置,所述的成像设备是在将使用电子照相方式或静电记录方式在图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之后,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获得图像、或转印到被记录材料输送机构载持、输送的记录材料上,获得图像的复印机、打印机等。
背景技术
以往,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设备所具有的中间转印方式是:将形成于作为图像载体的鼓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暂时转印(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然后,将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2次转印到记录用纸等记录材料上。尤其是,根据中间转印方式,针对感光鼓使用多个显影装置,依次形成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在反复进行多次将该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的工序、将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叠在中间转印体上之后,一起将该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2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能制成全彩色图像。
作为中间转印体,存在有张挂在多个辊子上、呈环形循环移动的带状的中间转印体、即,中间转印带。图9所示的是在现有的成像设备上使用的中间转印带的一个例子的简略结构图。
以往是将厚度为100~200μm、体积电阻率为1011~1016Ω·cm左右的PVDF(聚偏二氟乙烯)、尼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聚碳酸脂等树脂薄膜(能根据需要调整电阻)制成环状,作为中间转印带305进行使用。中间转印带305张挂在背面辊316、驱动辊317、张紧辊318等上。
在隔着中间转印带305与感光鼓301对置的位置上,配置有作为1次转印机构的1次转印辊308,该转印辊308用于将形成于感光鼓301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5上。在进行转印工序时,在1次转印辊308上施加1次转印偏置电压。1次转印辊308,使用体积电阻率在105Ω·cm以下的低电阻辊。
在隔着中间转印带305与背面辊316对置的位置上,配置有作为2次转印机构的2次转印辊309,该转印辊309用于将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305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在进行2次转印工序时,在2次转印辊309上施加2次转印偏置电压。
如以上所述,由于通过使用很薄的薄膜作为中间转印带305,在隔着中间转印带305、1次转印辊308和感光鼓301对置的1次转印夹持部,能确保数百至数千pF的大静电容量,所以,能获得稳定的转印电流。
另外,以往,在中间转印带305的移动方向(旋转方向)上,在1次转印辊308的下游一侧,在距1次转印辊308和中间转印带305留有规定的距离的位置,配设有作为消静电部件的消静电针319。消静电针319与成像设备本体框架为同电位,具有防止在低温等环境下产生的水珠状的异常图像等现像的效果。因此,该消静电针319被广泛应用。
具有将上述的中间转印带305、1次转印辊308、背面辊316、驱动辊317、张紧辊318、消静电针319制成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成一体的盒,使其能在成像设备本体上拆装。由于采用这种盒式化方式,用户自己能对装置进行维修,所以,能显著地提高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设备中,存在具有多个图像载体的、所谓串联形式的成像设备。这种成像设备中,在分别具备图像载体的成像机构(成像部),将形成于各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载持在将记录材料输送到各成像部的记录材料输送机构上的记录材料上,然后,将重叠在记录材料上的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定影,获得全彩色的图像。作为记录材料输送机构,使用以静电形式吸附、输送记录材料的静电吸附输送带(以下简称为“输送带”)。
大致与上述中间转印装置同样,具有将输送带、张挂有输送带的驱动辊、张紧辊、隔着输送带与各成像部的图像载体对置配置的转印机构(转印辊等)、以及靠近各转印机构和输送带设置的消静电部件(消静电针等)制成作为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成一体的盒,使其能相对成像设备进行拆装。
发明内容
但是,以往的中间转印装置,存在如以下那样的问题。即,有时在中间转印装置出厂后,在商店或在到达用户面前之前的期间以及搬运等引起的振动,油或填料从在与中间转印带接触的辊类中使用的橡胶材料中转移到中问转印带上,出现使中间转印带产生化学变化的,所谓的化学腐蚀现像。另外,有时中间转印带出现由于张紧力而引起的蠕变变形、由于与转印辊的接触而产生的永久变形、由消静电针所造成的损伤。而且,这些现像都是造成图像不良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关中间转印装置的上述那样的问题,对记录材料输送装置来说也同样存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及其带装置,使其不会因在使用之前的期间、搬运时的振动等原因引起的带的蠕变变形、永久变形、化学腐蚀,还有由于消静电部件造成的损伤,能防止图像不良现像的出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具有:图像载体;用于将上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带;将上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上述带一侧(一方)的转印机构;用于给上述带赋予张紧力的张紧部件;用于解除由上述张紧部件赋予上述带的张紧力的解除机构;用于使上述转印机构离开上述带的脱离机构,上述转印机构经由上述带推压上述图像载体,上述带张挂在上述转印机构和上述张紧部件的周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装置,该带装置具有:带;将图像转印到上述带一侧(一方)的转印机构;用于给上述带赋予张紧力的张紧部件;用于解除由上述张紧部件赋予上述带的张紧力的解除机构;用于使上述转印机构离开上述带的脱离机构,上述带张挂在上述转印机构和上述张紧部件的周围。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通过以下说明就可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成像设备的图。
图2是表示能相对设备本体进行拆装的中间转印装置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中间转印装置所具备的1次转印辊装置的简要结构和脱离动作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中间转印装置所具备的张紧辊的简要结构以及加载力解除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在中间转印装置、放松中间转印带的张紧力、且使1次转印辊离开中间转印带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使1次转印辊离开中间转印带的脱离部件的图。
图7是表示解除由张紧辊施加的加载力的脱离部件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之成像设备的图。
图9是表示现有的中间转印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更加详细地对本发明的成像设备、中间转印装置以及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简要结构。在本实施例,成像设备100是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采用中间转印方式,即,在将根据分解成黄色、品红色、深蓝色、黑色各色成分的图像信息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暂时1次转印、重叠在中间转印体上之后,2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首先,对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及其动作进行说明。
成像设备100具有作为图像载持体的鼓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即,感光鼓1。感光鼓1由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其向图示的箭头方向旋转,由作为起电机构的一次起电器2使其均匀地带电。接着,由曝光装置3,将根据黄色的图像信息的激光光线L照射在感光鼓1上,在感光鼓1上形成潜像。当感光鼓1进一步向箭头方向转动时,旋转支承体11旋转,使支承在旋转支承体11上的黄色显影装置、品红色显影装置、深蓝色显影装置、黑色显影装置4a、4b、4c、4d中的具备黄色显影剂的黄色显影装置4a朝向感光鼓1。这样一来,由选中的黄色显影装置4a使根据黄色的图像信息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潜像以调色剂像的形式显现出来。
在感光鼓1的旋转方向的显影位置的下游一侧,配置有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5,该中间转印带张挂在多个辊子上并成环形地循环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间转印带5是张挂在背面辊16、驱动辊17、张紧辊18上的环形带状的薄膜,以与感光鼓1大致相同的圆周速度向图示的箭头方向移动(转动)。
在隔着中间转印带5与感光鼓1对置的位置,配置有作为1次转印机构的1次转印辊8,形成1次转印夹持部。而且,随着感光鼓1、中间转印带5的旋转,通过将1次转印偏置电压施加在1次转印辊8上,将形成且载持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像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的外周面上。在中间转印带5的移动方向上,在1次转印辊8的下游一侧,分别相对1次转印辊8、中间转印带5留有规定的距离配设有消静电部件——消静电针19。
即使对品红色、深蓝色、黑色同样也进行以上工序,在中间转印带5上重叠形成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例如在全彩色的场合,重叠形成黄色、品红色、深蓝色、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
接着,在规定的时间,由拾取辊13a、输送辊13b将记录材料从记录材料盒12供给到隔着中间转印带5、作为2次转印机构的2次转印辊9和背面辊16对置的2次转印夹持部。同时,给2次转印辊9施加2次转印偏置电压,从中间转印带5上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
再有,记录材料P由输送带13c输送到定影装置6。由定影装置6将转印在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像熔化固定在记录材料P上。然后,记录材料P由排出辊13d等排出到装置外。由此获得彩色图像。
另外,未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显影剂(转印残留调色剂)由中间转印体清理机构——清理辊15赋予电荷,在下次的1次转印时反向转印到感光鼓1。另一方面,附着在感光鼓1上的显影剂(转印残留调色剂)被作为感光体清理机构的清理刀片7除去。
以下,再参照图2更加详细地对能相对成像设备本体110自如拆装的中间转印装置120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作为带装置的中间转印装置120,将中间转印带5、1次转印辊8、背面辊16、驱动辊17、张紧辊18、消静电部件19作为一个装置,一体化而成盒状,使其能相对成像设备110自如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间转印带5,采用将厚度为100μm、体积电阻率为1012Ω·cm的PVDF(聚偏二氟乙烯)形成环状的带。1次转印辊8采用体积电阻率为105Ω·cm以下的低电阻辊。1次转印辊8由弹簧8a隔着中间转印带5对感光鼓1加压,总压力为9.8N。
另外,1次转印辊8被包在保持架8c内,在中间转印带5的移动方向上、在位于1次转印辊8下游一侧的保持架8c的侧壁上,安装有作为除去中间转印带5上的电荷的消静电部件的锯齿状的消静电针19。该消静电针19为防止水珠状等的图像不良而接地。保持架8c还具备弹簧8b,以使1次转印辊8能离开中间转印带5。
1次转印辊8、弹簧8a、8b、保持架8c、消静电针19构成1次转印辊装置80。1次转印辊装置80如以后要详细描述的那样,可移动(滑动)地保持在中间转印装置120的侧板架(图未示)上,以使1次转印辊8、消静电针19能离开中间转印带5。
驱动辊17在金属辊表面具有溥壁的弹性层——橡胶层,使其能可靠地输送中间转印带5。另外,张紧辊18用金属辊构成,以总压力19.6N保持中间转印带5的张紧力。
若再参照图3进一步对1次转印辊装置80进行说明,则1次转印辊8通过由轴承8d支承延伸到其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旋转轴8f,而安装在保持架8c上。如以上所述,为了将对中间转印带5的规定的压力加在1次转印辊8上,在1次转印辊8的长度方向(与辊子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轴承8d由弹簧8a向中间转印带5加载。因此,为了防止从保持架8c上飞出去,用闭锁装置(图未示)保持轴承8d。
在保持架8c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安装有弹簧8b,以使1次转印辊装置80能离开中间转印带5。保持架8c由该弹簧8b对中间转印装置120的侧板架(图未示)进行加压。在该位置,1次转印辊8能以上述规定压力隔着中间转印带5对感光鼓5进行加压。
另外,张紧辊18,如图4所示,延伸到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旋转轴18d可旋转地由轴承18b支承着。轴承18b可移动(滑动)地保持在中间转印装置120的侧板架上,张紧辊18由弹簧18a通过轴承18b向张紧中间转印带5的方向加压,保持中间转印带5的规定的张紧力。
且说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120,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带5的由于来自驱动辊17的污染而引起的化学腐蚀、或由于张紧力而引起的蠕变变形、由于1次转印辊8的接触而引起的永久变形,如图5所示,在必要时,典型的情况是在中间转印装置120出厂时,使1次转印辊8离开中间转印带5,另外,解除赋予张紧辊18的、使中间转印带5张紧方向的加载力,放松中间转印带5的张紧。
其结构为:首先,用作为转印件脱离机构的1次转印辊脱离杆8e向图中箭头A方向推压保持1次转印辊8的保持架8c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使其与1次转印辊8、消静电针19一起离开中间转印带5。
在本实施例,作为脱离部件的1次转印辊脱离杆8e如在图6中更加详细地表示的那样,具备:保持部8e1;固定定位部8e2;卡合轴8e3。通过使卡合轴8e3卡在设置在中间转印装置120的侧板架的卡合部上,以卡合轴8e3为旋转中心,使固定定位部8e2向图示箭头C的方向旋转90°,碰到保持架8c的延伸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底座部8c1(图3)上,向图示箭头A的方向推压保持架8c,同时反抗弹簧8b的加载力,将1次转印辊8保持在离开中间转印带5的位置上。此时,1次转印辊脱离杆8e在从插入的状态旋转了90°的状态下,保持部8e1或固定定位部8e2由中间转印装置120的侧板架的挡块构件固定。
另外,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解除赋予张紧力的机构,使用张紧辊脱离杆18c,通过向箭头B的方向推压张紧辊18的轴承18b,能放松由张紧辊18张紧的中间转印带5的张紧力。
在本实施例,如在图7中进一步详细表明的那样,将作为脱离部件的张紧辊脱离杆18c压入到设置在中间转印装置120的侧板架上的、与弹簧18a的弹簧力成直角方向的导槽中。即,使其向图示的箭头D的方向移动,向图示的箭头B的方向推压轴承18b,将轴承18b设置在张紧辊脱离杆18c的凹部18c1上,由此,反抗弹簧18a的加载力将张紧辊18保持在放松了中间转印带5的张紧力的位置上。
这样一来,用1次转印辊脱离杆8e、张紧辊脱离杆18c,解除对1次转印辊8的保持架8c、张紧辊18的加压,由此能放松中间转印带5的张紧力,另外还能使1次转印辊8离开中间转印带5,还能使消静电针19远离中间转印体5。
而且,在本实施例,解除对1次转印辊8的保持架8c以及张紧辊18的压力,是在中间转印装置120出厂时进行的。因此,在将中间转印装置120安装在成像设备110中时,就变成了用户自己拔出1次转印辊脱离杆8e、张紧辊脱离杆18c。因此,1次转印辊装置80靠弹簧8b的加载力对中间转印装置120的侧板架进行加压,另外,1次转印辊8隔着中间转印带5靠弹簧8a的加载力,对感光鼓1进行加压。另外,张紧辊18靠弹簧18a的加载力保持中间转印带5的规定的张紧力。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通过放松中间转印带5的张紧力,能防止蠕变变形或化学腐蚀,另外,通过使1次转印辊8离开中间转印带5,能防止永久变形现像的产生,能防止图像不良现像的产生。另外,由于使配置在1次转印辊8附近的消静电针19与1次转印辊8为一体化的装置,通过使1次转印辊离开中间转印带5,能同时使消静电针19离开,还能防止由消静电针19对由于放松张紧力而弯曲的中间转印带5的损伤。
尚且,虽然在本实施例对将中间转印带5、背面辊16、驱动辊17、张紧辊18、1次转印辊装置80组合成一体的中间转印装置120进行了说明,但,对将感光鼓1等图像载体和中间转印装置120一体化,即所谓的成像装置中也能应用上述的张紧辊18、1次转印辊装置80的解除压力机构,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此时,在中间转印带5始终与感光鼓1接触的场合,也能防止人们所担心的在装置出厂后,在到达用户等面前之前期间以及搬运等的振动而产生的对感光鼓1的化学腐蚀,或由于摩擦、感光鼓1的表面的带电特性等部分地产生变化,出现形成图像中局部的浓度变化(降低、增加)等摩擦痕,即所谓的硒鼓存储等现像。
(实施例2)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可以将本发明的原理应用于具有多个图像载体的所谓串联方式的成像设备上的记录材料输送机构。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所具备的作为多个成像机构的黄色、品红色、深蓝色、黑色的各色的成像部,分别与实施例1同样,采用电子照相方式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各色的调色剂像。
图8所示是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200的主要部位的简略结构。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200,作为一种记录材料输送机构,以静电形式吸附记录材料的静电吸附输送带(输送带)51张挂在驱动辊52、张紧辊53上。沿该输送带51的周面,串联配置有作为第1、第2、第3、第4成像机构的黑色、品红色、深蓝色、黄色的各色成像部(成像台)Pa、Pb、Pc、Pd。通过向图中的箭头X方向旋转,输送带51依次将记录材料P输送到各成像部Pa、Pb、Pc、Pd。
以第1成像部Pa为例对成像部的内部结构、动作进行说明。第1成像部,具有作为图像载体的能向箭头方向旋转的鼓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即感光鼓1a。在1次起电机构2a均匀地使感光鼓1a的表面起电后,曝光机构3a根据图像信息用激光等进行曝光,由此在感光鼓1a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装置4a使显影剂附着在该静电潜像上,在感光鼓1a上形成调色剂像。
另一方面,与在感光鼓1a上形成调色剂像的时间相一致,从规定的记录材料收容部(图未示)送出、吸附且载持在输送带51上的记录材料P,通过输送带输送到与感光鼓1a和作为转印机构的转印辊54a对置的转印夹持部。
这样一来,在感光鼓1a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通过在转印辊54a上施加转印偏置电压,以静电形式被转印到能吸附且载持在输送带51上的、输送到与感光鼓1a对置的转印位置的记录材料P上。
这样一来,吸附且载持在输送带51上的记录材料P,都依次通过各色的成像部Pa、Pb、Pc、Pd,一个接一个地将各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
然后,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像,通过在定影装置6加热和加压,而被定影,成为永久的图像。
另外,未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而残留在感光鼓1a~1d上的显影剂(转印残留调色剂)被清理机构7a~7d除去,感光鼓1a~1d用于反复地形成图像。再有,输送带51能由消静电带电器(图未示)消除静电,准备进行连续的成像处理。
尚且,在输送带51的移动方向上,在各转印辊54a~54d的下游一侧,在距各转印辊54a~54d和输送带51留有规定距离的位置,分别配置有作为消静电部件的消静电针19a、19b、19c、19d。
在本实施例,输送带51、驱动辊52、张紧辊53、各转印辊54a~54d和各消静电针19a~19d,作为带装置的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20一体化而成盒状,能相对成像设备本体210自如拆装。
在本实施例,输送带51厚度是100μm,采用通过掺入碳等将体积电阻率调整到1011Ω·cm左右的ETFE(四氟乙烯-乙烯共聚树脂)的树脂薄膜。转印辊54a~54d为与实施例1上的1次转印辊8同样的结构。另外,对驱动辊52、张紧辊53和消静电针19a~19d也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
且说,如以上所述的那样,即使在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20,与实施例1的中间转印装置120同样,也有可能产生在到达用户面前之前期间以及由于搬运等的振动而产生的、由于输送带51的来自驱动辊52等的污染而引起的化学腐蚀、由于张紧力而产生的蠕变变形、由于与转印辊54a~54d的接触而产生的永久变形。
在本实施例,为了防止这些不应发生的情况的出现,在出厂时,由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使转印辊54a~54d变成离开输送带51的状态,另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构,放松由张紧辊53赋予输送带51的张紧力。
在本实施例,转印辊54a~54d与各消静电针19a~19d都采用与实施例1的1次转印辊装置80同样的组合结构。另外,张紧辊53用与实施例1中的中间转印带5的张紧辊18同样的结构保持输送带51的规定的张紧力。因此,1次转印辊54a~54d与实施例1一样,例如,在记录材料输送装置220出厂时,能使其离开输送带51,同时能使各消静电针19a~19d远离输送带51。另外,也能与实施例1同样地解除由张紧辊53赋予的张紧输送带51方向的加载力,能放松输送带51的张紧力。在此,转印辊54a~54d和消静电针19a~19d的脱离动作、解除张紧辊53的加载力的动作,引用在实施例1中的说明,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能防止对输送带51的化学腐蚀、由于张紧力而产生的蠕变变形、以及由于与转印辊54a~54d的接触而产生的永久变形现像的产生,还有,由于采用消静电针19a~19d也同时离开的结构,所以,也能防止由消静电针19a~19d对由于放松张紧力而弯曲的输送带的损伤。
而且,上述各实施例说明,中间转印带、输送带能分别作为中间转印装置、记录材料输送装置,制成能相对成像设备本体拆装的盒。但是,本发明的原理,同样也能适用于成像设备具备中间转印带、输送带的场合。即使在这种场合,也能有效地防止人们所担心的自成像设备中出厂至到达用户等面前之前期间以及搬运等的振动,在中间转印带或输送带上产生的化学腐蚀、蠕变变形、永久变形、由消静电部件等造成的损伤。
这样一来,根据本发明,通过放松中间转印体、记录材料输送机构的张紧力,能防止蠕变变形或化学腐蚀,另外,通过使转印机构离开中间转印体、记录材料输送机构,能防止永久变形现像的产生,能防止图像不良现像的产生。另外,由于将配置在转印机构附近的消静电部件与转印机构制成一体的盒,所以,通过使转印机构离开中间转印体、记录材料输送机构,就能使消静电部件离开,能防止对中间转印体、记录材料输送机构的损伤。因此,根据本发明,不会产生在到使用之前的期间、搬运时的振动等原因引起的中间转印体、记录材料输送机构的蠕变变形、永久变形、化学腐蚀,还有由消静电部件所造成的损伤,能防止图像不良现像的发生。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并未做任何限定,在本发明的技术思路的范围内,所有的变形都是可能。

Claims (11)

1.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是:具有:
图像载体;
用于将上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带;
将上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上述带一侧(一方)的转印机构,上述转印机构隔着上述带推压上述图像载体;
用于给上述带赋予张紧力的张紧部件,上述带张挂在上述转印机构和上述张紧部件的周围;
用于解除由上述张紧部件赋予上述带的张紧力的解除机构;
用于使上述转印机构离开上述带的脱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特征是: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机构上的消静电部件,上述消静电部件由上述脱离机构使其与上述转印机构一起离开上述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特征是:具有用于驱动上述带的在表面上具备弹性层的驱动辊,上述带张挂在上述驱动辊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特征是:上述转印机构、上述带和上述张紧部件制成一体的装置,上述装置能相对设备本体进行拆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特征是:上述带是在上述图像载体和记录材料之间暂时载持图像的中间转印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成像设备,其特征是:上述带是载持、输送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上述图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到载持在上述记录材料输送带上的记录材料上。
7.一种带装置,能相对成像设备本体进行拆装,其特征是;具有:
带;
将图像转印到上述带一侧(一方)的转印机构;
用于给上述带赋予张紧力的张紧部件,上述带张挂在上述转印机构和上述张紧部件的周围;
用于解除由上述张紧部件赋予上述带的张紧力的解除机构;
用于使上述转印机构离开上述带的脱离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带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机构上的消静电部件,上述消静电部件由上述脱离机构使其与上述转印机构一起离开上述带。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带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于驱动上述带的、在表面上具备弹性层的驱动辊,上述带张挂在上述驱动辊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带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带是中间转印带。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带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带是载持、输送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
CNB021322651A 2001-09-04 2002-09-04 成像设备及其可拆装的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2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68084A JP2003076155A (ja) 2001-09-04 2001-09-04 画像形成装置、中間転写ユニット及び記録材搬送ユニット
JP268084/2001 2001-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3881A true CN1403881A (zh) 2003-03-19
CN1193269C CN1193269C (zh) 2005-03-16

Family

ID=1909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3226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269C (zh) 2001-09-04 2002-09-04 成像设备及其可拆装的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711367B2 (zh)
JP (1) JP2003076155A (zh)
CN (1) CN1193269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8595C (zh) * 2004-03-05 2009-02-0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0557519C (zh) * 2003-03-07 2009-11-04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处理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00977A (zh) * 2009-05-28 2010-12-0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转印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CN1722022B (zh) * 2004-07-15 2011-03-16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环形带传输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75383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带单元和具有带单元的成像设备
CN101221396B (zh) * 2006-11-24 2012-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带驱动装置、使用其的转印单元和用该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2467033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带驱动装置、带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7509A (ja) * 2002-09-24 2004-04-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05872A (ja) * 2002-12-26 2004-07-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95009B1 (ko) * 2003-07-02 2005-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 장치의 전사벨트 텐션 자동 인가 장치
KR100516169B1 (ko) 2003-10-21 2005-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용 전사유닛
JP4306509B2 (ja) * 2004-03-29 2009-08-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22610B2 (ja) * 2005-03-23 2011-0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98356B2 (ja) * 2005-09-13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549335B1 (en) 2005-11-11 2017-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50740B2 (ja) 2006-03-23 2011-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951261B2 (ja) * 2006-03-30 2012-06-13 株式会社東芝 転写ベルトユニット着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080752B2 (ja) * 2006-04-27 2012-11-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テンションローラ取り付け構造
JP5127282B2 (ja) * 2007-04-1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3805B2 (ja) 2007-11-19 2012-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526229B1 (en) * 2007-12-27 2009-04-28 Aeta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Belt tension mechanism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TWI384335B (zh) * 2008-01-02 2013-02-01 Aetas Technology Inc 成像裝置之皮帶張力提供機構
JP5277744B2 (ja) * 2008-06-12 2013-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中間転写ベルトの駆動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0096879A (ja) * 2008-10-15 2010-04-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13271A (ja) * 2008-11-10 2010-05-20 Fuji Xerox Co Ltd 中間転写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70233B2 (ja) * 2010-01-29 2014-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14210A (ja) 2011-11-30 2013-06-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8483B2 (ja) * 1994-10-19 2003-10-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353568B2 (ja) * 1994-10-19 2002-1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転写装置
JP3416389B2 (ja) 1996-04-26 2003-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916739B2 (ja) * 1996-11-07 2007-05-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記録装置
JPH10142969A (ja) * 1996-11-11 1998-05-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2964A (ja) * 1996-11-15 1998-05-29 Minolta Co Ltd 転写ベルト装置
JP3805059B2 (ja) * 1997-04-18 2006-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31275A (ja) * 1999-02-09 2000-08-22 Fuji Xerox Co Ltd 中間転写ベルト支持装置
JP2000330396A (ja) * 1999-05-20 2000-11-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526798B2 (ja) * 1999-12-06 2004-05-1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7519C (zh) * 2003-03-07 2009-11-04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材处理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58595C (zh) * 2004-03-05 2009-02-0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US7620354B2 (en) 2004-03-05 2009-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charge removing members connected to a grounding point
CN1722022B (zh) * 2004-07-15 2011-03-16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环形带传输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21396B (zh) * 2006-11-24 2012-04-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带驱动装置、使用其的转印单元和用该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1900977A (zh) * 2009-05-28 2010-12-0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转印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转印方法
CN102375383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带单元和具有带单元的成像设备
US9176435B2 (en) 2010-08-20 2015-1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belt unit
CN102375383B (zh) * 2010-08-20 2015-12-09 佳能株式会社 带单元和具有带单元的成像设备
CN102467033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带驱动装置、带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33B (zh) * 2010-11-09 2015-11-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带驱动装置、带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11367B2 (en) 2004-03-23
CN1193269C (zh) 2005-03-16
US20030063921A1 (en) 2003-04-03
JP2003076155A (ja) 200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3269C (zh) 成像设备及其可拆装的带装置
CN10104664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输送装置
JPS61291344A (ja) 転写材搬送装置
JP2007279121A (ja) クリーニング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16001A (ja) ベルト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着脱ユニット、及び無端ベルトの張架方法
CN1279204A (zh) 纸运送装置
US6560427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30128999A1 (en) Transfer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155478A (ja) ベルト駆動装置
KR0133524Y1 (ko) 감광 드럼의 오염 방지를 위한 접촉 롤러 시스템
KR20020090291A (ko) 구동력 전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KR20050041205A (ko) 전사벨트의 이탈방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사유닛
JP30704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694016A (zh) 转印装置
US5899603A (en) Imaging module employing frictional drive
JP20032557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277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165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55821A (ja) 無端ベル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0905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878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730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ベルト状像担持体支持装置
JP20120275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04282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for use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4802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