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5737A - 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5737A
CN1355737A CN00808904A CN00808904A CN1355737A CN 1355737 A CN1355737 A CN 1355737A CN 00808904 A CN00808904 A CN 00808904A CN 00808904 A CN00808904 A CN 00808904A CN 1355737 A CN1355737 A CN 1355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blade
recording materials
described cutter
placing component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8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6129C (zh
Inventor
清原直树
立见阳介
宫本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py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33353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162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71616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8617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opy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py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5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61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61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00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 B26D1/01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 B26D1/04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 B26D1/045Cutting through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r movement of the cutting member or particula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aratus or machines therefor; Cutting members therefor involving a cutting member which does not travel with the work having a linearly-movable cutting member for thin material, e.g. for sheets, stri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0006Means for guiding the cu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2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26Means for mounting or adjusting the cutting member;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troke of the cutting member
    • B26D7/2628Mean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utting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B41J11/70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using a cutting tool mounted on a reciprocating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768Rotatable disc tool pair or tool and carrier
    • Y10T83/7755Carrier for rotatable tool movable during cutting
    • Y10T83/7763Tool carrier reciprocable rectilinear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869Means to drive or to guide tool
    • Y10T83/8821With simple rectilinear reciprocating motion only
    • Y10T83/8822Edge-to-edge of sheet or web [e.g., traveling cut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该装置有利用切刀刀片的整个刀刃来切割记录材料的机构,以便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简化该装置的结构,减小该装置的尺寸,并且提高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在开始切割时,切刀刀片130的切入深度最深,记录材料113由切刀刀片130的靠近根部的部分来切割。当整个切刀单元112沿方向C运动,同时卡紧装置123抵靠在凸轮部分132的凸轮表面上时,切刀保持器122逐渐升高,这样,切刀刀片130进入记录材料113的切入深度逐渐变浅。在到达凸轮部分132的升高的中心处时,切刀保持器122的高度最大,同时切刀刀片130的切入深度最浅,因此,切刀刀片130以其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记录材料113。当切刀单元112进一步向右运动时,切刀刀片130的切入量再次逐渐加深。

Description

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成像装置例如绘图机、印刷机、传真机和复印机中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例如喷墨型的成像装置中,在对缠绕成卷形的记录材料进行间断传送的同时将记录材料从该卷中抽出,并通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的记录头而一次在记录材料上形成1个带宽(band)的图像。很多这样的成像装置有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用于切下已经形成有相应图像的记录材料部分。基本上,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刀刀片;保持器装置,用于保持该切刀刀片;以及驱动部分,用于驱动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沿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当记录材料的传送操作停止时,切刀刀片与记录头类似,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即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运动,从而切开该记录材料。
尽管切刀刀刃表面有一定的长度,但是仅在切刀刀刃表面的一点处对记录材料进行切割将导致该点快速磨损,从而缩短切刀刀片自身的使用寿命。因此,如在本申请人的JP-A-290387(290387/1996)中所述,该文献提出在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中,沿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运动的切刀刀片也在一定程度上沿垂直于记录材料的方向(上下方向)运动,以便用整个切刀刀片来切割记录材料,从而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
在JP-A-8-290387中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有切刀导轨。当可旋转的引导滚子沿设在切刀导轨下侧的凸轮表面(楔形表面)而沿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运动时,将改变与引导滚子相连的切刀刀片相对于记录材料的高度。这使得基本整个切刀刀片都能用于切割记录材料,以便使切刀刀片均匀磨损,从而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
而且,已知在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中,切刀刀片沿横向倾向于记录材料,即切刀刀片的面相对于记录材料的表面而向传送方向的上游或下游倾斜一定程度。图35和36表示了这样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实例。图35是从上面沿斜向看时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透视图,图36是图35中的装置的切刀刀片部分沿包括平行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即方向D)的直线的截面剖开的剖视图。
图35和36中所示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可旋转的引导滚子64,当切刀基座61沿引导导轨60而以方向C运动时,该引导滚子64沿在切刀导轨70下侧的凸轮表面上下运动。引导滚子64的上下运动使得切刀臂65绕轴63摆动,从而通过弹簧67的向上压迫而使得切刀保持器66上下运动。切刀保持器66的下端有切刀刀片30,这样,切刀刀片30随切刀保持器66的运动而上下运动。形成有切刀瞄准(aimed)槽31的台板17作为记录材料放置部件,这样,切刀刀片30在切刀瞄准槽31内上下运动,从而改变记录材料13的切入深度。这样的机构允许用安装在切刀保持器66下端的整个切刀刀片30来切割记录材料13。
如图36所示,切刀刀片30倾斜地保持在切刀保持器66的下端。因此,在开始切割记录材料13时,在图36中切刀刀片30的左侧和右侧的记录材料部分将分别被向上和向下切割,即沿不同方向切割。这减小了记录材料13克服切刀刀片30的阻力,从而提高了切刀刀片切入记录材料的能力。因此,可以抑制记录材料扭曲或褶皱现象的出现,从而在开始切割时抑制在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上形成波纹或皱褶。
对于上述普通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确实可以通过使将切刀刀片保持成倾斜状态的切刀保持器上下运动而由整个切刀刀片来切割记录材料,从而能够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但是,仅仅使切刀保持器上下运动使得切刀刀片切割记录材料的位置沿方向D(见图36)改变,从而使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偏离直线,并使得切割部分成为曲线,这样使切割部分的直线性变坏。对于例如尺寸有严格限定的商用招贴,该直线性变坏是很大的问题。
而且,普通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需要上述有凸轮表面的导轨,从而使得:切刀刀片沿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运动;且该切刀刀片在运动过程中向上和向下移动。这样的导轨将安装在记录材料的整个宽度上,从而使装置的结构复杂,并导致该装置的尺寸很难减小。
在前述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中,位于记录材料上面的切刀刀片降低,从而在切入记录材料的同时在切刀刀刃表面和记录材料之间形成一锐角,这样,切刀刀片沿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运动,从而切割该记录材料。这时,尤其是为了防止在开始切割时在记录材料弯曲或褶皱的位置处咬住切刀,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还在切刀刀片附近提供有卡紧装置,以便向下弹性卡住记录材料。
同时,持续使用切刀刀片的刀刃表面的特定区域将使得该特定区域快速磨损,并导致切割质量的快速恶化。当记录材料是纸张时,该切割质量的快速恶化导致这样的问题,即: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变得起毛或起绒;记录材料弯曲成波纹状;和/或记录材料的断面表面的直线性在切割后变坏。当记录材料是涂层纸时,切割质量恶化可能产生涂层剂颗粒。
切割质量恶化的切刀刀片需要更换:整个切刀刀片;或者切刀刀片中用于切割记录材料的刀刃表面部分。而后一种情况需要用这样的机构,即能够逐步改变:切刀刀片的刀刃的凸出量;并使其在切割时超过前述卡紧装置。提供有这样的机构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能够通过转变而有效利用切刀刀片的整个刀刃表面,从而有利于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减小切刀刀片的更换频率。通常,切刀刀片通过使材料例如塑料与保持在该材料上的金属刀刃结合成一体而制造。这减少了在更换切刀刀片时割伤用户手指的危险,因此,整个刀刃和塑料都被更换。
同时,即使在能够通过改变切刀刀片的刀刃凸出量而改变切刀刀片的记录材料切割部分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中,在首先使用靠近根部的切刀刀片部分,而不是首先使用靠近顶端的切刀刀片部分的情况下,还有以下问题。
如上所述,例如由于刀刃表面的磨损和/或意外事件,用切刀刀片切割记录材料可能引起记录材料弯折和/或弯曲变形。而且,当用靠近根部的刀刃切割时,比该靠近根部的部分更极端的刀刃部分超过前述卡住装置而伸出。这样,当用力使切刀刀片切入弯曲和变形的记录材料中时,随着记录材料的变形,该记录材料可能会撞击切刀刀片的未使用的顶端,并可能使该顶端断裂。这样局部断裂的切刀刀片也将整个更换,即使该切刀刀片的剩余部分没有破损。
尤其是,当对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并不熟悉的用户想改变切刀刀片的刀刃的凸出量时,该用户不知道通过切刀刀片来改变刀刃的凸出量的合适程度。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刀刃的某一部分持续使用时间过长,从而使该刀刃断裂,这样,在比切刀刀片的固有使用寿命更短的时间内就将更换该切刀刀片。而且,仅能够逐步改变切刀刀片的刀刃的凸出量还将导致这样的不便,即当忘记了前面所使用的区域时,将不便于完全通过检查各区域的切割质量来发现合适的刀刃区域。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实现考虑到了上述技术情况,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以便简化该装置的结构和减小该装置的尺寸,同时还有利用切刀刀片的整个刀刃来切割记录材料的机构,从而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本发明的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它能够简化该装置的结构和减小该装置的尺寸,同时还有利用切刀刀片的整个刀刃来切割记录材料的机构,从而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且该装置能够提高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能够以预定顺序改变切刀刀片的切割位置,从而确实防止出现切刀刀片的刀刃表面的未使用区域破损的情况,从而能有效使用切刀刀片的刀刃表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切刀刀片;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与压迫装置一起沿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并平行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一个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以及记录材料卡紧装置,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成一体,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记录材料卡紧装置和凸轮表面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
第二发明从属于第一发明,其中: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受压的方向倾斜,且压迫装置以垂直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压迫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第三发明从属于第一发明,其中: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受压的方向,且压迫装置以相对于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垂直的方向倾斜的方向压迫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第四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切刀刀片;切刀刀片支承装置,该切刀刀片支承装置可旋转地安装有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切刀刀片支承装置;转压(turn-urging)装置,用于沿使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的切入深度变浅的方向弹性转压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转压装置和压迫装置一起沿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并平行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一个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以及记录材料卡紧装置,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成一体,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记录材料卡紧装置和凸轮表面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根据凸轮表面的形状,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用于使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克服转压装置的转压力而以使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的方向转动。
第五发明从属于第四发明,其中: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turning-aimedplane)倾斜,且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垂直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
第六发明从属于第四发明,其中: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且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相对于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垂直的平面倾斜。
第七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切刀刀片;切刀刀片支承装置,该切刀刀片支承装置可直线运动地安装有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切刀刀片支承装置;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该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相连并可旋转地安装在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以便通过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的旋转运动而使与该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相连的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沿使得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或变浅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转压装置,用于沿使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的切入深度变浅的方向弹性转压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压迫装置和转压装置一起沿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并平行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一个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以及记录材料卡紧装置,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与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成一体,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记录材料卡紧装置和凸轮表面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根据凸轮表面的形状,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用于使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克服转压装置的转压力而沿着使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的方向转动。
第八发明从属于第七发明,其中:切刀刀片这样固定在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上,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直线运动方向倾斜,且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垂直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
第九发明从属于第七发明,其中:切刀刀片这样固定在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上,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直线运动方向,且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相对于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垂直的方向倾斜。
第十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导轨装置,该导轨装置沿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安装并平行于记录材料,该导轨装置在与记录材料的记录表面相对的那一侧形成有凸轮表面;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沿导轨装置运动;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在其与记录材料相对的那一侧固定有切刀刀片,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由切刀刀片运动装置保持,即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能够沿使得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或变浅的方向作直线运动;摆动装置,该摆动装置以能够在垂直于记录材料的平面内摆动的方式安装在切刀刀片运动装置上,该摆动装置有抵靠在导轨装置的凸轮表面上的引导装置和用于抵靠在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一部分上的抵靠装置;压迫装置,该压迫装置安装在切刀刀片运动装置上,以便将引导装置推靠在导轨装置的凸轮表面上,从而以使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变浅的方向压迫切刀支承装置。
第十一发明从属于第十发明,其中: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相对于与记录材料垂直的方向倾斜,且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
第十二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独立的切刀刀片或由保持装置保持的切刀刀片;容纳装置,该容纳装置与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分开,从而以可以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的方式容纳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以及容纳装置;卡紧装置,该卡紧装置在容纳装置上,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卡紧装置和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凸出量改变装置,用于改变切刀刀片沿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超过容纳装置凸出的量(凸出量);以及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该容纳装置与压迫装置和凸出量改变装置一起沿平行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并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第十三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独立的切刀刀片或由保持装置保持的切刀刀片;容纳装置,该容纳装置与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分开,从而以可以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的方式容纳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以及容纳装置;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卡紧装置,该卡紧装置在容纳装置上,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卡紧装置和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凸出量改变装置,用于改变切刀刀片沿朝着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超过容纳装置凸出的量(凸出量);以及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该容纳装置与压迫装置和凸出量改变装置一起沿平行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并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第十四发明从属于第十三发明,其中:凸轮表面形成这样,在切刀刀片在从开始切入记录材料直到完成切割的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区域中,在开始切入记录材料时切刀刀片切入记录材料的深度最深。
第十五发明从属于第十二、第十三和第十四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其中:凸出量改变装置包括:凸出量改变的方向限制为增加凸出量的方向;以及指示装置,用于指示当前的凸出量。
第十六发明从属于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和第十五发明中的任意一个,其中:凸出量改变装置包括:第二压迫装置,用于沿与朝向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而相对于容纳装置压迫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以及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位于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和容纳装置之间,以便承受第二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沿朝向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逐步改变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和容纳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
第十七发明从属于第十六发明,其中:凸轮表面的高度差等于或小于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与容纳装置之间的一个阶梯的相对位置以便通过转换装置进行改变。
第十八发明从属于第十六和第十七发明中的一个,其中:该转换装置包括一盘状件,该盘状件的外周标记有数字,各个数字与凸出量对应,该盘状件的旋转方向限制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该方向对应于增加凸出量的方向。
根据第一至第三发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有凸轮表面,这样,当切刀刀片运动时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变化,从而能够用整个切刀刀片切割记录材料,从而能够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且不需要在普通装置中所需的切刀导轨从而可改变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的切入深度。这能够很容易地简化装置结构,减小装置尺寸。
根据第三发明,切刀刀片的侧表面以平行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受压方向的状态固定,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沿相对于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垂直的方向倾斜的方向受压,从而能提高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
根据第四至第六发明,除了压迫装置外,还提供了转压装置和记录材料卡紧装置,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与可旋转地安装的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成一体。这样,除了有第一至第三发明的效果外,与第一至第三发明相比,还可以减小为改变切刀刀片的切入深度所需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上下起伏幅度,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记录材料切割部分的直线性。
根据第六发明,切刀刀片的侧表面以平行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的状态固定,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安装成相对于垂直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倾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记录材料切割部分的直线性。
根据第七至第九发明,在切割运动中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通过切刀刀片相对于记录材料的直线运动而改变。这样,除了第一至第六发明的效果外,在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切割运动过程中,切刀刀片的刀刃表面和记录材料之间的角度基本保持恒定,从而使切割运动稳定。
根据第九发明,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安装,且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以相对于垂直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倾斜的状态直线运动,从而能提高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
根据第十至第十一发明,当切刀刀片运动时,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的切入深度通过导轨装置的凸轮表面而改变,从而能够用整个切刀刀片来切割记录材料。与普通情况类似,这能够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切割运动中,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的切入深度通过切刀刀片相对于记录材料的直线运动而改变。这样,在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切割运动过程中,切刀刀片的刀刃表面和记录材料之间的夹角基本保持恒定,从而使切割运动稳定。
根据第十一发明,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而固定,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沿相对于垂直于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倾斜的方向直线运动,从而能够提高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
根据第十二至十八发明,提供了用于改变切刀刀片的、用于切割记录材料的区域的凸出量改变装置。这样,切刀刀片的基本整个刀刃表面都能够有效使用,从而与只使用切刀刀片的刀刃表面的一部分的情况相比,延长了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而且,该凸出量改变装置的、改变切刀刀片的切割区域的方向限制为从切刀刀片的上端部分朝着根部的方向。这样,即使当记录材料有点变形且切刀刀片进入该变形部分时,记录材料也不会碰撞切刀刀片的未使用部分,从而能够继续使用该切刀刀片,直到达到该切刀刀片的固有使用寿命。
根据第十三发明,还在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切刀刀片运动方向的部分处形成有凸轮表面,从而能够利用该切刀刀片的各可转换区域的一定宽度来切割记录材料。这样,与仅利用各切割区域的单个点来切割记录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切刀刀片的各可转换区域的磨损时间。因此,能够有效延长整个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
根据第十五发明,提供了用于指示切刀刀片的当前凸出量的指示装置。这样,即使当对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使用不熟悉的用户来进行切刀刀片的转换操作时,用户也能确实转换到将在下一次使用的区域。这确实防止了在还有未使用的部分时就更换切刀刀片的错误和/或再次使用切刀刀片的已经用过和磨损的部分,从而使记录材料弯曲和/或褶皱的错误。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喷墨记录装置沿垂直于支架运动方向的平面(即包括平行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直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切刀单元112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切刀单元112成取出状态时的正视图;
图4是切刀单元112成取出状态时的正视图;
图5是与图3相当的正视图;
图6是在一切刀刀片附近的放大正视图;
图7是在该切刀刀片附近的放大正视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正视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正视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切刀单元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透视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从下游侧看的正视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从下游侧看的正视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透视图;
图15是根据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在切刀刀片部分沿包括平行于图14中的箭头D的直线的垂直平面剖开的剖视图。
图16是提供有根据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整个成像装置(彩色绘图仪)的正视透视图;
图17是图16中的整个彩色绘图仪的后视透视图;
图18是精确表示图16和图17中的彩色绘图仪的局部剖透视图;
图19是从记录材料704的传送方向下游看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视图(正视图);
图20是从记录材料704的传送方向下游看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视图(正视图);
图21是从记录材料704的传送方向下游看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视图(正视图);
图22是从记录材料704的传送方向下游看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视图(正视图);
图23是从图19至图22的左侧看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在保持器的上部并用于与支架啮合的部件的正视图;
图25是图24所示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后视图;
图26是图25中所示的保持器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该保持器的内部结构;
图27是从保持器中取出的内部单元的视图;
图28是从保持器中取出的内部单元的视图;
图29是表示内部单元从保持器中取出,并且在刻度盘的厚度方向中心处沿平行于刻度盘正背面的平面将盘状刻度盘剖开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30是表示内部单元从保持器中取出,并将刻度盘从该内部单元中卸下和对刀片滑动器751局部剖开时的状态的视图;
图31是表示刻度盘的背面的视图;
图32是表示当从图18的下游侧看时绘图仪的台板的状态的视图;
图33是图32中所示的台板沿X-X线的剖视图;
图34是表示怎样根据切刀刀片的凸出量的变换运动和使切刀刀片沿凸轮部分的运动来改变切刀刀片的记录材料切割区域的方法的视图;
图35是表示普通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实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36是图35中的装置的切刀刀片部分沿包括平行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直线的剖面剖开的剖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作为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7”。假设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用于作为图像记录装置的实例的喷墨记录装置,根据“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用于彩色绘图仪。
应当知道,在说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6”所参考的图1至图15中,在表示装置等的各部分的参考标号中,低于2位的相同参考标号表示彼此相同或相当的元件。而且,在图1至图15中,箭头C(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箭头D(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和箭头H(上下方向)分别一直表示它们的属性方向。
实施例1
图1至图4表示实施例1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图1是喷墨记录装置100沿垂直于支架的运动方向的平面(即包括平行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直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切刀单元112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0安装有支架110,该支架110沿导轨111以垂直于图1所示平面的方向往复运动。支架110安装有切刀单元112,这样,切刀单元112与支架110一起运动。在印刷时,记录材料(通常为纸张)113通过传送滚子118沿图1中从右向左的方向(如箭头D所示)间断传送预定的进给量。
在记录材料113下面提供有风扇115,以便吸住记录材料113。当风扇115沿通过在作为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台板117上的通风孔抽吸空气的方向旋转时,记录材料113被在其下面的合适吸力而吸在台板117上。
在放置记录材料113的表面,台板117形成有沿切刀单元112运动的方向的切刀瞄准槽131。在切割记录材料113时,切刀保持器122(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在切刀刀片130伸入切刀瞄准槽131的情况下沿从图2所示平面的背面向正面的方向运动,并在到达切刀瞄准槽131的末端部分时,切刀刀片从切刀瞄准槽131中抽出(即向上升起),切刀保持器122沿从正面向背面的方向运动。
如图2所示,由塑料制成的切刀保持器122具有用于以刀刃侧表面稍微相对于垂直平面倾斜的方式固定保持金属制成的切刀刀片130的下端部分。而且,如图2所示,在中间夹有切刀瞄准槽131的两壁中的、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方向D)下游侧的壁的上部有一凸轮部分132,该凸轮部分与台板117成一整体或由该台板117自身形成。在传送方向上游侧的壁比凸轮部分132的上表面(凸轮表面)高。刀刃侧表面相对于垂直平面的倾斜度和在切刀瞄准槽131两侧的壁之间的高度差设计成这样,即使得在切刀刀片130的侧表面和记录材料113之间所成的角度为从直角倾斜一合适值。
将切刀刀片130的侧表面和记录材料113之间形成的角度设置成这样的值将使得在图2中切刀刀片的右侧和左侧的记录材料113部分分别被向下切和向上切,即相互以不同方向切割。这减小了记录材料113相对于切刀刀片130的阻力,从而提高了切刀刀片130切入记录材料113的能力,因此能抑制象记录材料扭曲或褶皱这样的现象的产生。通过使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记录材料倾斜而提高切刀刀片在开始切割时的切入能力的技术如本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申请HEI-9-266184(266184/1997)中所示。
图3和图4是切刀单元112在取出状态时的正视图(从与图1中的箭头D相反的方向看)。应当知道,尽管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实际尺寸在横向比图3和图4所示尺寸宽,但是该尺寸以比实际横向长度缩短的方式表示,以便清楚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特征。
切刀单元112包括:一切刀增压弹簧120(相当于相关 所述的“压迫装置”);一切刀盒121;一切刀保持器122;一卡紧装置123;以及一个可旋转的切刀滚子125(在图3中省略)。卡紧装置123通过连接部分123a与切刀保持器122形成一体,并以与切刀保持器122相同的材料制成,因此有合适的弹性。如上所述,由金属制成的切刀刀片130固定保持在切刀保持器122的下端部分处,这样,刀刃的侧表面稍微相对于垂直方向上倾斜。切刀保持器122以可上下运动的方式装于切刀盒121内,切刀保持器122通常由切刀增压弹簧120向下压。
切刀保持器122与钩形爪124形成一体,该钩形爪124用于在切刀单元112的待用期间与在切刀盒121上部的凹口部分129啮合,该待用期例如在记录材料不进行切割运动时的印刷运动期间。这使得切刀保持器122克服切刀增压弹簧120的向下的压力而保持在切刀盒121内的上部位置。
在对记录材料113进行切割运动时,切刀单元112首先与支架110一起在图3中向左侧运动。在切刀单元112的运行区域的最左端提供有一个钩形爪释放板128,这样,当通过切刀单元112的运动而使钩形爪124受到钩形爪释放板128的撞击时,钩形爪124与凹口部分129脱开。钩形爪124与凹口部分129脱开使得:切刀增压弹簧120向下压迫切刀保持器122;从而立即使切刀保持器降低。切刀保持器122的向下压力通过使卡紧装置123抵靠在凸轮部分132的上侧的凸轮表面上的动作(action)而被承受或阻止,这样,该卡紧装置123沿顺时针方向以这样的状态弯曲(yield),即记录材料113夹在卡紧装置123和凸轮表面之间,从而使卡紧装置123的顶端部分123b撞到在切刀保持器122底部的撞击部分122a上如图3所示。
切刀增压弹簧120的压力、卡紧装置123的弹性力和卡紧装置123的顶端部分123b的长度都设计成这样,即当卡紧装置123抵靠凸轮部分132的凸轮表面时,切刀刀片130进入切刀瞄准槽131中的量适于对记录材料113进行切割。这样,该卡紧装置123被切刀增压弹簧113向下压,从而牢固卡住记录材料113。这能够防止记录材料113扭曲、褶皱或弯曲,特别是在开始切割运动时。
在记录材料113的切割运动过程中,卡紧装置123抵靠在凸轮部分132的上表面上并成将记录材料113夹在它们之间的状态,整个切刀单元112在图3中以从左向右的方向运动(即箭头C所示方向)。如图3所示,凸轮部分132的上表面形成有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的中心部分较高,在起始点一侧和终止点一侧较低。应当知道,尽管实际的上下高度差大约为几个毫米,与切刀刀片130的刀刃表面的顶端和根部之间的高度差相对应,但是在图3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将该高度差稍微进行了夸大。
在图3的左侧,即在切刀单元112在开始切割运动时所在的位置处,凸轮部分132的高度较低。因此,当卡紧装置123抵靠在凸轮部分132的该部分上时,切刀刀片130深深地进入切刀瞄准槽131。如图2所示,因为切刀刀片130位于切刀瞄准槽131中传送方向(方向D)上游侧的壁的附近,当切刀刀片130深深进入切刀瞄准槽131中时,记录材料113由切刀刀片130的刀刃表面的靠近根部的部分进行切割。
当整个切刀单元112在图3中从左向右水平运动时,卡紧装置123沿凸轮部分132的凸轮表面逐渐向上运动,从而抬高切刀保持器122和保持在切刀保持器122上端的切刀刀片130。同时,切刀刀片130进入切刀瞄准槽131中的深度逐渐变浅,这样,将使得切刀刀片130以刀刃表面的最远部分来切割记录材料113。
当切刀单元112到达凸轮部分132的中心部分时,卡紧装置123到达最高位置,切刀刀片130的切入深度最浅,这样,切刀刀片130以靠近切刀刀片130的顶端的部分来切割记录材料113。当切刀单元112经过该凸轮部分132的中心部分并进一步向右运动时,卡紧装置123的位置逐渐降低,同时切刀刀片130的切入量也加深,这样,在到达图3中最右侧的部位时,切刀刀片130再次以切刀刀片130的靠近根部的部分来切割记录材料113。因此,当切刀单元112从它的行程的左端运动到右端时,切刀刀片130利用基本整个刀刃表面来切割记录材料113。
这样,与仅通过切刀刀片的部分刀刃来进行切割的情况相比,通过切刀刀片130的整个刀刃来切割记录材料113大幅度延长了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在前述JP-A-8-290387中公开了这样使用整个刀刃的方法。
不过,在JP-A-8-290387中公开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有一个用于使切刀刀片上下运动的导轨,该导轨有一个具有不同高度的凸轮表面(楔形部分),从而使沿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沿导轨运动的切刀刀片上下运动。
相反,本实施例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提供有具有上侧凸轮表面的凸轮部分132,该凸轮部分132在中间插入有切刀瞄准槽131的两个壁之中的、在传送方向下游侧的那一个壁上,这样,切刀单元112在运动的同时使与切刀保持器122形成一体的卡紧装置123抵靠在该凸轮表面上。从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的观点来看,这能够获得与普通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相同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还不需要前述切刀导轨,从而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并且不需要安装该切刀导轨的空间,从而能减小整个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尺寸。与普通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相比,这有明显的优点。
如图2所示,在切刀单元112的、沿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所提供的切刀滚子125具有固定在切刀保持器122上的旋转轴。该切刀滚子125处于与其它部件分离的状态,例如在切刀单元112的待用期间和在记录材料的切割过程中。
不过,如图3或图4所示,当切刀单元112到达其运行区域的最右侧部分附近时,切刀滚子125抵靠在图3中最右侧部分的滚子导轨135上。因为滚子导轨135有预定的倾斜角,因此,当切刀滚子125在与滚子导轨135接触后进一步向右运动时,切刀滚子125旋转并向上运动,从而使整个切刀保持器122升高。当切刀保持器122升高到某一高度时,与切刀保持器122形成一体的钩形爪124与在切刀盒121上部的凹口部分129啮合,这样,切刀保持器122再次克服切刀增压弹簧120的向下的压力而保持在切刀盒121的上部位置。然后,当切刀单元112沿图3中向左的方向运动,从而返回该待用位置时,该待用位置是刚好在钩形爪释放板128碰撞钩形爪124之前的位置处,保持该切刀保持器122在切刀盒121内上部位置处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凸轮部分132的上部凸轮表面形成为中心部分较高,而起始点一侧和终止点一侧较低,如图3所示,不过,该凸轮表面也可以形成这样,即起始点和终止点中的一个较高,而另一个较低,从而形成简单的楔形形状,或者是该较高和较低的部分沿切刀单元的运行路线重复数次。而且,该凸轮部分132与台板117成一整体或由该台板117自身形成。不过,该凸轮部分和该台板也可以分开形成。
实施例2
图5至7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图5是与实施例1的图3相对应的正视图,图6和图7是切刀刀片附近的放大正视图。在图5至7中,各元件以200系列的参考标号表示,这样,后两位与表示实施例1的视图中的标号后两位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彼此相同或相当的元件。而且,下面主要介绍实施例2的装置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并将省略对具有与实施例1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相同的元件的说明。
在该实施例2中,提供了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支承保持器240由塑料制成并与切刀保持器222(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支承装置”)分开,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在其顶端部分固定保持切刀刀片230。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可在基本垂直的平面内绕安装在切刀保持器222上的轴240a旋转。卡紧装置223通过连接部分2230与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形成一体,并由与切刀支承保持器240相同的材料制成,从而有合适的弹性。与实施例1相同,切刀刀片230的侧表面保持与垂直平面稍微倾斜。
如图6所示,实施例2的装置有在切刀保持器22和切刀支承保持器240之间的切刀转动弹簧241(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转压装置”)。该切刀转动弹簧241通常压迫切刀支承保持器240,以使其顺时针转动,该压力设置为小于切刀增压弹簧220的向下的压力。通过使与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形成一体的卡紧装置223的顶端部分223b撞上在切刀保持器222的底部的碰撞部分222a,该顺时针转动被抑制。
与实施例1相同,切刀保持器222以可上下运动的方式装于切刀盒221内,并通常由切刀增压弹簧220向下压。而且,与实施例1相同的还有:在切刀单元212的待用期间,与切刀保持器222形成一体的钩形爪224与在切刀盒221的上部的凹口部分229啮合;在开始记录材料的切割运动时,切刀单元212朝着切刀单元212的运行区域的最左侧部分运动,这样,钩形爪释放板(未示出)撞击钩形爪224,并使钩形爪224与凹口部分229脱开,这样,切刀保持器222由切刀增压弹簧220向下推;以及沿方向C到达末端部分的切刀保持器222由于切刀滚子125和滚子导轨135(见图4)而再次升高并通过相同部件而保持住。
在记录材料的切割运动中,切刀保持器222由切刀增压弹簧220向下推,从而使切刀保持器222底部的平表面222b抵靠在切刀瞄准槽131(见图2)的上游侧的壁上,同时记录材料213插入该平表面222b和壁之间。此外,在切刀瞄准槽131(见图2)的下游侧,通过切刀转动弹簧241的顺时针转动压力和卡紧装置223的弹性力,卡紧装置223的底部抵靠在凸轮部分232的凸轮表面上,并成记录材料213插入它们之间的状态。这使得切刀刀片230进入切刀瞄准槽131内合适深度。在开始切割运动时,切刀刀片230进入这样的深度,即通过切刀刀片230的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记录材料。同时,记录材料213在切刀刀片230的上游和下游侧被紧紧压住,从而有效防止记录材料扭曲、褶皱或弯曲,尤其是在开始切割运动时。
在记录材料213的切割运动中,卡紧装置223抵靠在凸轮部分232的上表面上并成记录材料213插入它们之间的状态,整个切刀单元212沿图5中从左向右的方向(箭头C所示方向)运动。与实施例1相同,凸轮部分232的上表面形成有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的中心部分较高,而起始点一侧和终止点一侧较低。
整个切刀单元212以箭头C所示方向运动。当凸轮部分232的高度逐渐升高时,卡紧装置223的位置也升高。这时,卡紧装置223的上端部分223b撞上撞击部分222a,从而限制了该顶端部分223b的运动,这样,通过连接部分223a与卡紧装置223相连的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克服切刀转动弹簧241的顺时针转动压力而逆时针方向转动。切刀支承保持器24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逐渐增加切刀刀片230切入记录材料213的深度。
如图7所示,当切刀单元212到达凸轮部分232的中心时,切刀支承保持器24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角最大,切刀刀片230的切入深度也最大,从而使得切刀刀片230以切刀刀片230的靠近根部的部分处来切割记录材料213。当切刀单元212经过凸轮部分232的中心并进一步向右运动时,切刀支承保持器240逐渐回到其初始状态,切刀刀片230的切入量也逐渐变浅。当到达图5中的最右边部分时,切刀刀片230回到以切刀刀片230的靠近顶端的部分处来切割记录材料213的状态。
这样,切刀刀片230的切入深度沿在凸轮部分232上的凸轮表面变化,从而最终能利用整个切刀刀片230来切割记录材料213,与实施例1相同。不过,基于以下理由,在本实施例中,凸轮表面的高度差小于实施例1。
本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共同点是切刀刀片的上下移动的范围取决于凸轮表面的高度差。不过,在实施例1的装置中,由于该装置的结构,凸轮表面的高度差直接导致切刀刀片切割深度的变化。反之,在本实施例2中,即使当凸轮表面的高度差相同时,根据上述结构和工作情况,例如由于从轴240a到切刀刀片230的距离以及连接部分223a的形状,切刀刀片230上下移动的范围也将变化。因此,例如通过合适设计从轴240a到切刀刀片230的距离和/或连接部分223a的形状,能够减小凸轮表面的高度差,同时还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切刀刀片切入深度。
如在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述,通过使凸轮表面有高度差而引起切刀刀片上下运动,这能够达到省略楔形导轨的效果,从而简化装置的结构以及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这可能更会引起这样的问题,即增加凸轮表面自身的高度差使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变坏。
不过,采用实施例2的结构甚至能通过凸轮表面的较小高度差来增加切刀刀片的切入深度,因此,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切割时记录材料的直线性的变坏。
在本实施例2中,在凸轮部分232的上侧的凸轮表面形成为中心部分更高,起始点一侧和终止点一侧较低,如图5所示。不过,该凸轮表面也可以形成这样,即起始点和终止点中的一个较高,而另一个较低,从而形成简单的楔形形状,或者是该较高和较低的部分沿切刀单元的运行路线重复数次。而且,具有凸轮表面的凸轮部分232与台板217成一整体或由该台板217自身形成。不过,该凸轮部分和该台板也可以分开形成。
实施例3
图8至9表示了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图8和9是分别与实施例2的图6和7对应的正视图。在图8和9中,各元件以300系列的参考标号表示,这样,后两位与表示实施例1或2的视图中的标号后两位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彼此相同或相当的元件。而且,下面主要介绍实施例3的装置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并将省略对具有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装置的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的元件的说明。
在实施例2中,切刀刀片230直接安装在切刀支承保持器240上,该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可绕轴240a旋转,如图6和7所示。相反,如图8和9所示的本实施例3有将切刀刀片330固定保持在切刀增压保持器350(对应于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固定装置”)下端部分处的结构,该切刀增压保持器350与切刀支承保持器340(对应于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相连。切刀增压保持器350与切刀支承保持器340的连接是通过将在切刀支承保持器340的左侧位置处的凸起352插入到在切刀增压保持器350的上面部分处的细长槽351中而获得的,该凸起352沿朝着所画平面的背面的方向延伸。
如果不与切刀支承保持器340相连,那么切刀增压保持器350能够自由地上下直线运动。不过,切刀增压保持器350的上下运动受到插入狭槽351中的凸起352的限制,这样,切刀增压保持器350仅在凸起352上下运动时才能够协调地上下直线运动。而且,切刀增压保持器350的左右运动受到切刀保持器322(对应于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支承装置”)的侧表面322c和在切刀保持器322上的凸起352的限制。
切刀支承保持器340以可在基本垂直的平面内绕轴340a摆动的方式安装在切刀保持器322上。卡紧装置323通过连接部分323a与切刀支承保持器340形成一体,且以与切刀支承保持器相同的材料制成,从而有合适的弹性。与实施例1和2的装置相同,保持在切刀增压保持器350的顶端的切刀刀片330稍微相对于垂直平面倾斜。
如图8所示,在切刀保持器322的下部和切刀支承保持器340之间有切刀转动弹簧341(对应于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转压装置”),该切刀转动弹簧341通常绕轴340a顺时针方向压迫切刀支承保持器340。而且,切刀转动弹簧341的压力设定为小于切刀增压弹簧320(对应于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压迫装置”)的向下的压力。该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使切刀支承保持器340形成一体的卡紧装置323的顶端部分323b撞上在切刀保持器322底部的撞击部分而被抑制。
与实施例1和2的装置相同,切刀保持器322以可上下运动的方式装于切刀盒321内,并通常由切刀增压弹簧320向下压。而且,与实施例1和2相同的还有:在切刀单元312的待用期间,与切刀保持器322形成一体的钩形爪(未示出)与在切刀盒321的上部的凹口部分(未示出)啮合;在开始记录材料313的切割运动时,切刀单元312朝着切刀单元312的运行区域的最左侧部分运动,这样,钩形爪释放板(未示出)撞击钩形爪,并使钩形爪与凹口部分脱开,这样,切刀保持器322由切刀增压弹簧320向下推;以及沿方向C到达末端部分的切刀保持器322由于切刀滚子125和滚子导轨135(见图4)而再次升高并通过相同部件而保持住。
在记录材料的切割运动中,切刀保持器322由切刀增压弹簧320向下推,从而使切刀保持器322底部的平表面322b抵靠在切刀瞄准槽131(见图2)的上游侧的壁上,同时记录材料313插入该平表面322b和壁之间。此外,在切刀瞄准槽131(见图2)的下游侧,通过切刀转动弹簧341的顺时针转动压力和卡紧装置323的弹性力,卡紧装置323的底部抵靠在凸轮部分332的凸轮表面上,并成记录材料313插入它们之间的状态。这使得保持在切刀增压保持器350的顶端处的切刀刀片330进入切刀瞄准槽131内合适深度。
在开始切割运动时,如图8所示,切刀刀片330进入这样的深度,即通过切刀刀片330的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记录材料。同时,记录材料313在切刀刀片330的上游和下游侧被紧紧压住,从而有效防止记录材料313扭曲、褶皱或弯曲,尤其是在开始切割运动时。
在记录材料313的切割运动中,卡紧装置323抵靠在凸轮部分332的上表面上并成记录材料313插入它们之间的状态,整个切刀单元312沿图8中从左向右的方向(箭头C所示方向)运动。与实施例1和2相同,凸轮部分332的上表面形成有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的中心部分较高,而起始点一侧和终止点一侧较低。
整个切刀单元312以箭头C所示方向运动。当凸轮部分332的高度逐渐升高时,卡紧装置323的位置也升高。这时,卡紧装置323的顶端部分323b撞上撞击部分322a,从而限制了该顶端部分323b的运动,这样,通过连接部分323a而与卡紧装置323相连的切刀支承保持器340克服切刀转动弹簧341的顺时针转动压力而逆时针方向转动。
切刀支承保持器34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将通过凸起352和狭槽351连接到切刀支承保持器340上的切刀增压保持器350向下推,从而逐渐增加切刀刀片330切入记录材料313的深度。而且,如图9所示,当切刀单元312到达凸轮部分332的中心时,切刀支承保持器34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角最大,切刀刀片330的切入深度也最大,从而使得切刀刀片330以切刀刀片330的靠近根部的部分处来切割记录材料313。
当切刀单元312经过凸轮部分332的中心并进一步向右运动时,切刀支承保持器340逐渐回到其初始状态,切刀刀片330的切入量也逐渐变浅。当到达运动区域的最右边部分时,切刀刀片330回到以切刀刀片330的靠近顶端的部分处来切割记录材料313的状态。
这样,切刀刀片330的切入深度沿在凸轮部分332上的凸轮表面变化,从而最终能利用整个切刀刀片330来切割记录材料313,与实施例1和2的装置相同。而且,与实施例2的装置相同,在本实施例3中,凸轮表面的高度差小于实施例1,从而允许用整个切刀刀片330来切割记录材料313,同时抑制在记录材料切割部分处的直线性的变坏。
而且,本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有这样的结构,即可上下直线运动的切刀增压保持器350与切刀支承保持器340分开,切刀刀片330固定在切刀增压保持器350的下端部分处。即使是在切刀支承保持器340转动从而改变切刀刀片330的切入量时,这也使得在刀刃表面和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θ通常保持恒定。
在实施例2中,切刀刀片230直接固定在切刀支承保持器240上,这样,切刀刀片230与将通过凸轮部分232的上下变化而转动的切刀支承保持器240一起转动,从而使切刀刀片230的刀刃表面和水平面之间所确定的角度θ改变。角度θ的变化引起刀刃表面和记录材料之间所确定的角度的变化。刀刃表面和记录材料之间所确定的角度的变化导致切割形式随记录材料的位置而变化,从而可能使切割不稳定。
不过,实施例3的结构使得切刀刀片330的刀刃表面和水平面之间所确定的角度θ通常保持恒定,这样,刀刃表面和记录材料313之间所确定的角度也基本保持恒定。这使得切割形式不会随记录材料的位置而不会,从而可以在整个记录材料上稳定切割。
而且,在本实施例3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中,在凸轮部分332的上侧的凸轮表面形成为中心部分更高,起始点一侧和终止点一侧较低,与实施例1和2的装置相同。不过,该凸轮表面也可以形成这样,即起始点和终止点中的一个较高,而另一个较低,从而形成简单的楔形形状,或者是该较高和较低的部分沿切刀单元的运行路线重复数次。而且,凸轮部分332与台板317成一整体或由该台板317自身形成。不过,该凸轮部分和该台板也可以分开形成。
实施例4
图10表示了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图10对应于表示实施例1的图2。在图10中,各元件以400系列的参考标号表示,这样,后两位与表示实施例1至3的视图中的标号后两位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彼此相同或相当的元件。而且,下面主要介绍实施例4的装置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并将省略对具有与实施例1至3的装置的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的元件的说明。
在实施例1至3的各装置中,切刀刀片安装成这样,它的侧表面相对于垂直平面朝着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倾斜。这提高了在开始切割时切刀刀片的切入能力,从而防止记录材料扭曲、褶皱或弯曲,如前所述。而且,在各前述实施例中,还提供有在切刀单元从起始点朝终止点运动时改变记录材料和用于保持切刀刀片的切刀保持器122(实施例1)、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实施例2)或切刀增压保持器350(实施例3)之间的相对高度的机构,以便利用整个切刀刀片来切割记录材料,从而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
不过,当用于保持切刀刀片的切刀保持器122(实施例1)、切刀支承保持器240(实施例2)或切刀增压保持器350(实施例3)只是在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垂直表面倾斜的状态下上下运动时,在传送方向上(方向D),通过切刀刀片的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浅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与通过切刀刀片的靠近根部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不同。因此,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并不直,而是严格的说有点弯曲。
因此,图10所示的本实施例4包括:一切刀刀片430,该切刀刀片430固定在与实施例2的装置中的切刀支承保持器240(见图6和7)相对应的切刀支承保持器440上,但是切刀刀片430的侧表面不相对于切刀支承保持器440倾斜;以及一切刀保持器422,该切刀保持器422有倾斜地安装在切刀支承保持器440上的轴440a,如图10所示。因此,切刀刀片430的侧表面稍微朝记录材料传送方向(方向D)的上游侧倾斜,如图10所示,从而提供了这样的切刀支承保持器440的转动瞄准(turning-aimed)平面,该平面垂直于图10所画的平面,且该平面包括箭头S。其倾斜度可以与在各实施例1至3中将切刀刀片固定到保持器上时的倾斜度相同。
通过采用该机构,即使在切刀支承保持器440转动从而增大切刀刀片430的切入深度时,切刀刀片430的运动方向也保持与其侧表面平行。这样,在传送方向上(方向D),通过切刀刀片的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浅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与通过切刀刀片的靠近根部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基本相同。这能够有效抑制记录材料413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的变坏。
本实施例4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涉及以倾斜方式提供对应于在实施例2的装置中的切刀支承保持器240(见图6和7)的切刀支承保持器440的状态。不过,通过仅仅将实施例3的装置中的切刀支承保持器340和切刀增压保持器350(见图8和9)以与本实施例4相同的合适角度倾斜安装,也可以获得相同的功能和效果。
实施例5
图11至13表示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图11是表示在成像装置中,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图12是从传送方向(方向D)的下游侧看时图11中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正视图,图13也是从传送方向(方向D)的下游侧看时图11中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正视图。与前述实施例1至4中的装置不同的是,实施例5的装置是通过利用切刀导轨来使切刀刀片上下运动。在图11至13中,各元件以500系列的参考标号表示,这样,后两位与表示实施例1至4的视图中的标号后两位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彼此相同或相当的元件。
如图11所示,通过传送装置(未示出)在台板517上沿方向D传送记录材料513。因此,方向D是朝着下游侧,相反方向是朝着上游侧。引导导轨560以垂直于方向D的方向,即以记录材料513的宽度方向安装在记录材料513的上面。引导导轨560安装有可在该引导导轨560上滑动的切刀基座561。切刀基座561的左右部分固定有驱动线562。通过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该线562能够使切刀基座561沿引导导轨560往复运动。
在切刀基座561(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的右下侧有切刀臂565(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摆动装置”),该切刀臂565可绕销钉563摆动。切刀臂565有一可旋转的引导滚子564(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引导装置”)。而且,在切刀基座561的左下侧有切刀保持器566(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保持器566的下端部分保持有切刀刀片530,这样,切刀保持器566能够通过引导部分568上下直线运动。切刀保持器566通常被安装在切刀保持器566之上的弹簧567(对应于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压迫装置”)向上压。在切刀臂565的、与销钉563相反的顶端部分有凸起569,该凸起569置于切刀保持器566的右凸肩部分上。基于与实施例1至3相同的原因,切刀刀片530这样固定在切刀保持器566的下端部分上,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向传送方向(方向D)的下游倾斜预定角度。
如图11所示,切刀导轨570(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导轨装置”)与引导导轨560分离安装并相互平行。切刀保持器566由弹簧567向上压,如上所述,从而通过置于切刀保持器566的凸肩部分上的凸起569而将切刀臂565抬高。因此,在切刀臂565上的引导滚子564抵靠在切刀导轨570的下表面上。
如图12所示,切刀导轨570的下表面形成有高度沿切刀导轨570的纵向变化的凸轮表面570a、570b、570c。相关凸轮表面的高度确定了切刀臂565的垂直位置,从而驱动力切刀保持器566的垂直位置。这样,当切刀基座561沿引导导轨560运动时,切刀保持器566的垂直位置改变,从而改变了安装在切刀保持器566下部的切刀刀片530的垂直位置。在本实施例5中,切刀导轨570的下表面形成有如图12和13所示的凸轮表面。不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凸轮表面,例如有简单的向上或向下倾斜的形状或重复地向上和向下起伏表面。
图12表示切刀基座561到达恰好在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之前的位置时的状态。在开始记录材料的切割运动时,切刀基座561开始朝着图12的右侧(方向C)运动。然后,引导滚子564首先抵靠在凸轮表面570a的最高部分上,然后沿凸轮表面570a的斜面降低。同时,切刀臂565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在切刀臂565顶端的凸起569克服弹簧567的向上的压力而将切刀保持器566向下推,从而逐渐增加切刀刀片530切入记录材料513中的切入量。图13表示切入深度恰好最大的状态,这样,记录材料由切刀刀片530的靠近根部的部分来切割。
当切刀基座561进一步沿方向C运动,从而使引导滚子564经过凸轮表面570a时,引导滚子564沿凸轮表面570b的倾斜表面逐渐升高。同时,切刀臂565逐渐顺时针方向转动,这样,切刀保持器566通过弹簧567的向上的压力而升高。与此同时,切刀刀片530切入记录材料513中的切入量变浅,切刀刀片530进入以切刀刀片的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记录材料513的状态。然后,切刀基座561进一步沿方向C运动,这样,引导滚子564沿着凸轮表面570c的倾斜表面逐渐降低,这样,切刀臂565逐渐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克服弹簧567的向上的压力而将切刀保持器566向下推。
在实施例5的装置中,当切刀保持器566由于切刀基座561的运动而上下运动时,切刀保持器566与转动的切刀臂565分离,这样,切刀保持器566不象切刀臂565那样转动,而是仅仅上下直线运动。这使得在切刀刀片530降低之前和之后的角度η都保持恒定,该角度η由切刀刀片530的刀刃表面和记录材料513的表面之间的角度确定。因此,切割记录材料513的方式不会随切刀基座561的位置而变化,如在实施例3的说明中所述,从而能够对整个记录材料稳定切割。而且,因为用整个切刀刀片530来切割记录材料513,因此能延长切刀刀片530的使用寿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6
图14和15表示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图14是表示在成像装置中,实施例6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相关部分的透视图,图15是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在切刀刀片部分的、沿包括平行于图14中的箭头D的直线的垂直平面的剖视图。与实施例5的装置类似,实施例6的装置也是通过切刀导轨来使切刀刀片上下运动的类型。在图14和15中,各元件以600系列的参考标号表示,这样,后两位与表示实施例1至5的视图中的标号后两位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彼此相同或相当的元件。而且,下面主要介绍实施例6的装置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并将省略对具有与例如实施例5的装置的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的元件的说明。
应当知道,尽管实施例6的装置和随后的实施例都包括与前述实施例反方向倾斜的切刀刀片,但是它们同样能达到在开始切割时防止记录材料扭曲或褶皱的效果。
在实施例5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中,如上所述,切刀保持器566与切刀臂565分离,从而即使在切刀臂565转动时也能使切刀刀片530上下直线运动。而且,为了提高在开始切割时切刀刀片530切入记录材料的切入能力,切刀刀片530这样保持在切刀保持器566的下端部分上,即切刀刀片的侧表面朝着传送方向(方向D)的下游方向倾斜预定角度,与实施例1至3的装置类似。
不过,当用于保持切刀刀片530的切刀保持器566以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垂直平面倾斜的状态上下运动时,在传送方向上(方向D),通过切刀刀片的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浅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与通过切刀刀片的靠近根部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不同。因此,记录材料的切割部分并不直,而是严格的说有点弯曲。
因此,与实施例4的装置类似,图14和15所示的实施例6包括切刀刀片630,该切刀刀片630固定在切刀保持器666的下端部分上,且切刀刀片630的侧表面并不相对于切刀保持器666倾斜。保持有切刀刀片630的切刀保持器666以沿传送方向(方向D)相对于垂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的状态安装在切刀基座661上。而且,该切刀保持器666能够通过引导部分668而沿平行于切刀刀片630侧表面的平面上下运动。切刀基座661的倾斜度等于实施例5中的固定切刀刀片的倾斜角度。
切刀保持器666由弹簧667向上压,切刀保持器666的向上运动是这样被限制的,即切刀保持器666有一凸起666a,该凸起666a抵靠在与引导滚子664相连的臂665上,而该引导滚子664撞上在切刀导轨670下侧的凸轮表面。当切刀基座661沿引导导轨660运动,从而使引导滚子664沿切刀导轨670的凸轮表面上下运动时,切刀保持器666也在平行于切刀刀片630侧表面的平面内运动。
通过采用该机构,在传送方向上(方向D),通过切刀刀片630的靠近上端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浅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与通过切刀刀片630的靠近根部的部分来切割(即在切入深度较深的情况下)时的记录材料的切割位置相同。这能够有效抑制记录材料613的切割部分的直线性的变坏。
实施例7
下面将介绍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图16是整个彩色绘图仪(或仅仅是绘图仪)的前斜向的透视图,该彩色绘图仪作为一种成像装置,图17是图16的整个彩色绘图仪的后斜向的透视图,图18是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彩色绘图仪的局部剖透视图。该彩色绘图仪用卷绕的纸张作为记录材料,并提供有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以便切割该卷绕的纸张。
参考标号701表示固定在台架702上部的绘图仪,并处于容易使用的高度。在台架702的下部有小脚轮702a,从而可以很方便地移动该绘图仪701。在控制部分703上有多种用于控制绘图仪701的开关,这样,用户将使用该开关,从而输入指令,例如纸张尺寸、联机/脱机转换以及各种命令。
在绘图仪701的后底部设置有记录材料704卷704a,这样,从该卷704a中拉出的记录材料704通过插入狭槽705沿图17中箭头所示方向插入。插入绘图仪701中的记录材料704在经过后面将介绍的成像区时,将根据从控制部分703输出的控制指令来进行彩色印刷,然后通过前侧的输送狭槽796沿图16中箭头所示方向输出。
下面将参考图18介绍记录材料的传送操作和成像操作(印刷操作)。通过后侧插入狭槽705(见图17)插入的记录材料704从台板707的纸张输送引导部分707c上经过,并以夹在夹紧滚子709和扫描滚子710之间的状态传送并通过成像区,该夹紧滚子709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可旋转夹紧滚子臂708的顶端。绘图仪701有单向旋转的内部风扇,从而通过在台板707上的吸入孔711来抽吸空气。记录材料704在传送的同时,通过由风扇的旋转而引起的合适吸力被吸到台板707的表面上。
引导导轨720沿记录材料704的宽度方向安装在台板707的上面,该引导导轨720安装有支架721,该支架721能够在引导导轨720的两端之间往复运动。图18表示了支架721到达引导导轨720的最右端部分时的状态。支架721固定有平行于引导导轨720拉伸的线724。当该线724通过支架驱动马达(未示出)的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而以方向C或方向D被驱动时,支架721沿着引导导轨720沿方向C或方向D运动。
支架721有打印头保持器722,该打印头保持器722安装有打印头723。该打印头723能提供彩色打印所需的色彩,且该打印头723装有各种颜色(例如蓝绿色、红紫色、黄色和黑色)的墨水。成像区设置在当支架721往复运动时打印头723在台板707上所经过的区域。
成像是在支架721运动且打印头723朝着恰好在该打印头723下面的、在成像区内的记录材料704喷射墨汁时进行的。在记录材料704上形成图像时,记录材料704暂时停止,从而对1个带宽进行印刷,当完成该1个带宽的印刷时,记录材料704再传送预定长度,从而印刷下一个带宽。通过重复该操作,从而形成一件图像,重复的次数与将印刷的图像的带宽数相同。
当完成一件图像的印刷时,记录材料704由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进行切割。如图18所示,相对于支架721的打印头保持架722,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安装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稍微下游侧的位置(方向A一侧)。通常,记录材料704的切割运动分成:用于使装于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中的切刀刀片向下凸出的运动,从而使切刀刀片插入在台板707上的切刀瞄准槽731中;用于在切刀刀片插入切刀瞄准槽731中的状态下使支架721从图18中最左端部分沿箭头D所示方向运动,从而切割记录材料704;以及在完成切割后再将切刀刀片装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中的运动。
下面将介绍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的结构和切割运动。各图19至22是从记录材料704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看时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的视图(局部剖正视图)。而且,图23是从图19至图22的左侧看时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的侧视图,图24是用于说明在保持器743上部的部件的正视图,该部件便于与支架721啮合。
如图23和24所示,在保持器743的上部有与该保持器743成一体的啮合件743b。如图18所示,该啮合件743b使得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能够很容易地安装在支架721上,并能很容易地从该支架721上拆下。
如图19至22所示,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包括:切刀滑动器740(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容纳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切刀滑动器740上的引导滚子742;保持器743(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运动装置”),该保持器743内装有切刀滑动器740,且该保持器743可安装在支架721上;以及弹簧741(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压迫装置”),该弹簧741位于切刀滑动器740的上部和保持器743之间,从而向下(方向F)压切刀滑动器740。应当知道,在图19至22中,省略了在保持器743的这一侧的部件,以便清楚表示保持器743的内部情况。
如图19至22所示,弹簧741包括:一上端部分,该上端部分装于保持器743中的弹簧安装部分中;以及一下端部分,该下端部分插有在切刀滑动器740上部的细长凸起740b(见图27至30)。这限制了弹簧741的横向运动,同时仅允许弹簧741进行垂直的膨胀和收缩运动。
而且,如后面将介绍的图25至28所示,在切刀滑动器740内有:一个刀片滑动器751(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保持装置”),该刀片滑动器751安装有切刀刀片750(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切刀刀片”);一个弹簧片752(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第二压迫装置”),用于在切刀滑动器740内向上压迫刀片滑动器751;以及一刻度盘753(对应于在相关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转换装置”),用于在切刀滑动器740内调节刀片滑动器751的垂直位置。
应当知道,在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中,当切刀刀片750断裂或切刀刀片750以及到达其使用寿命时,更换整个刀片滑动器751,而不是仅更换切刀刀片750。这使得对使用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不熟悉的用户也能安全地进行更换操作。
图19表示在没有进行切割运动时的情况。如图19和图23所示,两个与切刀滑动器740成一体的钩形件740a钩住在保持器743上的相应部件743a。这样,切刀滑动器740克服弹簧741的向下的压力而保持在保持器743内的上面位置。
当绘图仪701接收从控制部分703发出的指令而对记录材料704进行切割时,支架721首先顺着引导导轨720沿方向C运动,从而到达可运动区域的左端。图20表示该情况。在引导导轨720的左端有钩形件释放板760。当安装有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的支架721到达引导导轨720的左端时,钩形件释放板760的钩形件释放肋760a撞击钩形件740a,这样,钩形件740a与保持器743上的部件743a脱开。
当钩形件740a与部件743a脱开时,被弹簧741向下压的切刀滑动器740立即降低。因此,当在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与支架721脱开的状态下钩形件740a与部件743a脱开时,切刀滑动器740通过弹簧741而降低,直到钩形件740a钩住保持器743上的部件743b。不过,当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安装在支架721上时,在钩形件740a钩住部件743b之前,在切刀滑动器740下端的卡紧装置744(对应于在相关 所述的“卡紧装置”)抵靠在切刀瞄准槽731(见后面将介绍的图33)的下游侧的壁的上部,从而使切刀滑动器740的降低停止。
这时,弹簧741给切刀滑动器740的向下的压力通过这样的动作而被承受,即卡紧装置744绕744b弯曲,从而使卡紧装置744上的撞击部分744a撞上切刀滑动器740的下端部分。当在撞击部分744a撞上切刀滑动器740的下端部分的状态下进一步将卡紧装置744人为上推时,弹簧741屈服,切刀滑动器740在保持器743内升高。这也使刀片滑动器751、切刀刀片750和装于切刀滑动器740内的弹簧片752与该切刀滑动器740一起升高。
当卡紧装置744屈服,从而撞击部分744a撞上切刀滑动器740的下端部分时,在该状态下切刀刀片的顶端部分超过卡紧装置744向下凸出,并在切割操作时进入台板707中的切刀瞄准槽731(见图18)。在该状态下支架721沿引导导轨720以方向D(在图19至22中向右的方向)运动将切割在台板707上记录材料704。这时,卡紧装置744确实卡住记录材料704,从而能防止记录材料704在开始切割时褶皱和弯曲。切刀刀片750超过卡紧装置744向下凸出的量能够通过后面介绍的方法来调节。
应当知道,当切割记录材料704时,卡紧装置744抵靠在切刀瞄准槽731的下游侧的壁707a(凸轮部分)的上部,同时将记录材料704夹在该上部和卡紧装置744之间。而且,切刀刀片750设计成在切刀瞄准槽731内靠近上游侧的壁707b(见将在后面介绍的图33)。因此,记录材料704由切刀刀片750的、位于与切刀瞄准槽731的上游侧的壁707b的上部基本等高的区域来切割。
在支架721的可运动区域的右端有一引导肋745(见图18、图21和图22)。当完成记录材料704的切割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到达该引导肋745的位置时,引导滚子742抵靠在引导肋745的倾斜表面上。如图22所示,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的进一步向右的运动使得引导滚子742旋转和沿该倾斜表面升高,从而使包括切刀刀片750的整个切刀滑动器740逐渐升高。当引导滚子742到达引导肋745的顶部附近时,钩形件740a钩住部件743a,这样,切刀滑动器740再次克服弹簧741的向下(方向F)的压力而保持在保持器743中的上部位置处。
下面将参考图25至31介绍调节切刀刀片750的凸出量的方法。图25是图24所示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的后视图,图26是图25所示的保持器的局部剖视图,用于说明该保持器的内部结构。图27至30是从保持器743的内部取出的单元(下文称为“内部单元”)的视图。图29是表示在刻度盘的厚度方向中心处沿平行于刻度盘正背面的平面将盘状刻度盘753剖开时的状态的视图,图30是表示将刻度盘753从该内部单元中卸下和对刀片滑动器751局部剖开时的状态的视图,图31是表示刻度盘753的背面的视图。
如图27至30所示,前述内部单元包括:切刀滑动器740;刀片滑动器751,该刀片滑动器751安装有切刀刀片750;U形弹簧片752;以及刻度盘753,用于调节刀片滑动器751在切刀滑动器740中的垂直位置。
如图30所示,在切刀滑动器740内有凸台746,该凸台746沿所画平面的从背面向正面的方向凸出,U形弹簧片752安装成这样,即该凸台746进入该U形的弯曲部分内部。为了从上面盖住它们,刀片滑动器751装于切刀滑动器740内。这时,有向外(在图30中的上下方向)膨胀趋势的弹簧片752的两端插入凸起754和凸起755之间,凸起754在切刀滑动器740上并沿图30中从背面向正面的方向,凸起755在刀片滑动器751的背面上并沿图30中从正面向背面的方向。这样安装该刀片滑动器751使得刀片滑动器751在切刀滑动器740内由有向外膨胀趋势的U形弹簧片752向上压。
如图30所示,刀片滑动器751还有:一凸台751a,该凸台沿所画平面的从背面向正面的方向凸出;以及一个垂直细长的通孔751b。
如图27和28所示,盘状刻度盘753沿其正面的外周标记有从“1”到“5”的数字。如图31所示,刻度盘753的背面有:一中心轴753a,该中心轴753a沿图31中从背面向正面的方向凸出;以及一槽753b,该槽753b通过切开刻度盘753的背面表面而形成。槽753b包括五个直部分753b1至753b5,这五个直部分连续弯曲,从而环绕中心轴753a。从中心轴753a到直部分753b1至753b5的距离按顺序逐步增加。而且,各直部分753b1至753b5的宽度设置成其尺寸恰好能允许前述凸台751a插入。
在将刻度盘753安装在切刀滑动器740内时,在刻度盘753反面的中心轴753a插入在图30中所示的刀片滑动器751的通孔751b中,刀片滑动器751的凸台751a插入在刻度盘753的反面的槽753b中。如上所述,弹簧片752向上压迫刀片滑动器751,这样,刻度盘753通过在刀片滑动器751上的凸台751a和插入有凸台751a的槽753b而被向上压。这将刻度盘753的上面部分压靠在切刀滑动器740内的上面部分740c上。
通过将这样装配好的内部单元从保持器743的下端部分插入而将该单元装入保持器743中,这样,在切刀滑动器240的上部的、向上的细长凸起740b插入弹簧741的下端部分内。这样形成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通过前述步骤安装到支架721上。
当内部单元装入保持器743内时,如图25和26所示,在刻度盘753的正面外周处标记的从“1”至“5”的数字的每一个都可以通过在保持器743侧部的刻度盘窗口747看见。如图25所示,保持器743在靠近刻度盘窗口747处标记有:箭头748a,用于指向刻度盘753的、可通过刻度盘窗口747看见的数字;以及箭头748b,用于指向刻度盘753的转动方向。在图25中,箭头748a指向刻度盘753的数字“1”,在图26中,箭头748a指向刻度盘753的数字“5”。
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接触刻度盘753的、通过刻度盘窗口747暴露的外周部分而使刻度盘旋转。应当知道,仅在钩形件740a钩住部件743a,从而使切刀滑动器740保持在保持器743中的上部位置的待用期间内,刻度盘753才通过刻度盘窗口747暴露。在钩形件740a与部件743a脱开的切割运动期间,不可能使刻度盘753旋转。
应当知道,基于后面所述的理由,在实施例7中,刻度盘753的旋转方向将限制成由箭头748b所示的方向(在图25中是顺时针方向),即通过刻度盘窗口747看见的数字将增大的方向。
在刻度盘753的正面外周所标记的、从“1”至“5”的数字分别对应于在刻度盘753的反面形成的槽753b的直部分753b1至75365。而且,直部分753b1至753b5分别对应于切刀刀片750的凸出量的五个级别。
在图29中,刻度盘753的槽753b的直部分753b1位于最靠下的位置,即在刀片滑动器751上的凸台751a的位置处。这时,通过刻度盘窗口747看见的数字(即箭头748a所指的数字)是“1”。该状态在图25和图27中表示。在该状态下进行切割运动使得切刀刀片750从切刀滑动器740向下的凸出量最小,这样,记录材料704通过切刀刀片750的顶端部分切割。
由此,通过沿图25中箭头748b的方向旋转刻度盘753,从而使箭头748a所指的数字变成“2”,刻度盘753的槽753b的直部分753b2到达刀片滑动器751上的凸台751a处。如上所述,因为从中心轴753a到直部分753b2的距离大于从中心轴753a到直部分753b1的距离,因此,上述转变将:把凸台751a向下推;使弹簧片752沿闭合方向屈服;使刀片滑动器751向下运动一段;增加切刀刀片750在切割运动中的向下的凸出量。
通过从该状态进一步沿图25中箭头748b所示的方向旋转刻度盘753,从而增大箭头748a所制数字的值,弹簧片752进一步沿闭合方向屈服,刀片滑动器751一步步逐渐向下运动。当箭头748a所指的数字是“5”时,刀片滑动器751运动到最下面的位置,这样,切刀刀片750在进行切割运动时的向下的凸出量最大。
当切刀刀片750在进行切割运动时的凸出量增加时,切刀刀片750的、用于切割记录材料704的区域靠近切刀刀片750的根部。因此,通过使刻度盘753的旋转方向限制为如箭头748b所示的方向,如上所述,切刀刀片750的、用于切割记录材料704的区域首先设置为靠近顶端的部分,且用户每次旋转刻度盘753,从而改变箭头748a所指的数字时,用于切割记录材料704的区域逐渐或逐步朝切刀刀片750的根部移动。
这样,通过提供逐步改变在切割操作时切刀刀片750的凸出量的机构,能够通过以合适时间间隔进行转变操作而有效利用切刀刀片750的整个刀刃表面,从而延长了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减小了切刀刀片的更换频率。
而且,在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中,因为刻度盘753的旋转方向限制为箭头748b所示的方向(在图25中为顺时针方向),如上所述,切刀刀片750的刀刃表面的、在进行切割操作时超过卡紧装置744向下凸出的部分能够很容易地进行使用。而且,切刀刀片750的刀刃表面的未使用部分必然位于卡紧装置744的上面。这样,即使当切割装置在例如由于刀刃表面磨损和/或意外事故而使记录材料褶皱或弯曲的情况下,偶然迫使切刀刀片750切入记录材料704,该卡紧装置744将防止该变形的记录材料撞击切刀刀片750的未使用部分。这样,不会使切刀刀片750的未使用部分受到损害。而且,即使在该意外情况下使切刀刀片的已使用部分断裂,该断裂部分将不再用于切割记录材料704,从而不需要更换切刀刀片750,直到该未使用部分全部用完,即全部使用。这样就能够使用切刀刀片750直到其固有的使用寿命。
而且,即使对该记录材料切割装置的使用不熟悉的用户也能够准确将切刀刀片750的切割区域转变成下一次将使用的区域,因为从“1”至“5”的数字标记在刻度盘753的外周,以便改变切刀刀片750在切割操作时的凸出量,同时还因为在靠近刻度盘窗口747处还标记有用于指向刻度盘753的相关数字的箭头748a和用于指示刻度盘753的旋转方向的箭头748b。这基本防止出现这样的错误,即在还有未使用的部分时就更换切刀刀片750和/或再次使用已经用过和磨损的切刀刀片部分,从而引起记录材料704弯曲和/或褶皱。
在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中,其结构为能够使刻度盘753沿与箭头748b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很容易采用禁止刻度盘753反向旋转的机构(所谓的“单向型”),从而确实防止重复使用切刀刀片的已使用区域。不过,在该机构中,在转换到应该的下一个数字时由于错误地使刻度盘过度旋转,从而不能使用切刀刀片的、与跳过的数字相对应的区域,从而使得更换的切刀刀片还有未使用的部分。
因此,为了在没有复杂机构的情况下能够确实以正确的顺序改变切刀刀片的切割区域,希望刻度盘753的外周标记或描绘有符号和标记,例如数字,并且用于指示刻度盘753的旋转方向的箭头748b描绘在用户很容易看见的位置,就和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一样。当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复杂的机构,它基本上可以采用前述的单向型机构,并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机构:即通过一次旋转运动只能够转换一步或者需要两个运动(动作)来转换一步的机构。这能够以更确切的方式减少再次使用切刀刀片的已用过的区域,从而导致记录材料弯曲和/或褶皱的危险。这还能够以正确的顺序使用切刀刀片各区域。该机构包含在相关权利要求所述的技术范围内。
同时,在上述实施例7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中,通过以特定方向旋转刻度盘753而以从靠近顶端的部分朝着靠近根部的部分的预定顺序来改变切刀刀片的切割区域,从而以能够实现其固有的使用寿命的方式来使用该切刀刀片750。不过,当通过刻度盘753而刚刚改变切刀刀片的切割区域,然后使用作为切刀刀片上的一点的该新区域时,该切割区域马上被磨损,从而需要在短时间内再次进行改变切割区域的操作。这使得切刀刀片750的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实施例7构成为利用切刀刀片的各个可变换的区域来切割记录材料,它不仅是利用切刀刀片的一点,而且是利用该相关区域的一定宽度。这将在下面介绍。
图32是表示当从图18的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看时绘图仪701的台板707的情况的视图,图13是图32所示的台板707的X-X剖面视图。如图33所示,在台板707上的切刀瞄准槽731在下游侧的凸轮部分707a和上游侧的壁707b之间。如图32所示,尽管上游侧的壁707b是平的,但是下游侧的凸轮部分707a形成为沿支架721的运动方向(方向C或方向D)中心部分较高、而两相对端部分较低。应当知道,在图32中,与实际形状相比,对凸轮部分707a进行了夸大,以便进一步清楚表示凸轮部分707a的高度差。在实际装置中,当记录材料704的宽度为1000mm时,凸轮部分707a的高度差大致为0.8mm。
如图33所示,卡紧装置744将记录材料704夹在凸轮部分707a上,同时对记录材料704进行切割。这时,因为如上所述,卡紧装置744的撞击部分744a抵靠在切刀滑动器740的下端部分上(见图20),卡紧装置744沿凸轮部分707a的上下运动使得切刀刀片750也与其一起同时上下运动。
也就是,在进行切割运动时,当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从图32中的左端朝中心部分运动时,凸轮部分707a的高度逐渐增加,从而使切刀刀片750升高,从而使切刀刀片750进入切刀瞄准槽731中的切入量变浅。同时,切刀刀片750的切割记录材料704的区域逐渐朝顶端移动。然后,当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经过该中心部分朝右端运动时,凸轮部分707a的高度逐渐减小,从而使切刀刀片750的位置降低,从而增加切刀刀片750进入切刀瞄准槽731中的切入深度。这样,切刀刀片的切割记录材料704的区域逐渐朝根部移动。
图34是表示怎样根据如上所述的切刀刀片的凸出量的变换运动和使切刀刀片750沿凸轮部分707a的运动来改变切刀刀片750的记录材料切割区域的方法的视图。
如上所述,当通过刻度盘窗口747可以看见的刻度盘753的数字(箭头748a所指)是“1”时,切刀刀片750的凸出量最小,这样,记录材料704由切刀刀片750的最靠近顶端的部分来切割。该区域对应于图34中的切割位置1。类似的,刻度盘上的数字“2”、“3”、“4”和“5”分别对应于切割位置2、3、4和5。当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沿图32中的凸轮部分707a以从左向右的方向运动时,切刀刀片进入切刀瞄准槽731中的切入量如上所述改变,这样,即使对于相同的切割位置,切割区域也改变。
例如,当刻度盘753的数字设定为“1”,从而选择切割位置1时,记录材料首先通过在切割位置1区域中的最高切割位置1H(最靠近根部)来进行切割。当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向右运动时,切割区域逐渐在切割位置1内向下移动,这样,在凸轮部分707a的中心部分,记录材料通过在切割位置1区域中的最低切割位置1L(最靠近上端)来进行切割。然后,当记录材料切割装置730进一步向右运动时,切割区域逐渐在切割位置1内向上移动,这样,在凸轮部分707a的最右侧部分处,记录材料再次通过最高的切割位置1H来进行切割。如上所述,因为凸轮部分707a的高度差设置为大约0.8mm,在切割位置1H和切割位置1L之间的高度差也设置为大约0.8mm。其它切割位置2至5也是这样。
在图34中,相邻的两个切割位置根本不会彼此交叠。不过,在下面的情况下,相邻两切割位置可以稍微彼此交叠。
在切刀刀片以基本直角撞击记录材料的侧端部分从而开始切入记录材料时,最可能使记录材料弯曲或褶皱。相反,一旦切刀刀片成功进入记录材料并从而开始切割,将很少使记录材料弯曲或褶皱,即使在切刀刀片的切割质量多少有些变坏的情况下。因此,在切割记录材料的过程中,在切刀开始切入记录纸时需要使切割质量最优。
因此,通过采用如图34所示的结构,即切割位置沿从切刀刀片750的顶端朝着根部连续或逐步转换,且在同一切割位置中从靠近根部的部分(例如在切割位置1中的1H)开始切割,从而即使在相邻的两个切割位置稍微彼此交叠的情况下,在开始切入记录材料时总是用切刀刀片的(较少使用)的区域,从而具有在相关切割位置区域中的最优切割质量。这样,可以使相邻的两个切割位置彼此多少有些交叠。
这可以防止切刀刀片的某些部分未使用,从而能有效使用该切刀刀片。而且,相互交叠的两个相邻切割位置能够增加图34中所示的切割位置的数目,从而进一步延长切刀刀片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凸轮部分707a的形状形成为中心部分较高,而在起始点一侧和终止点一侧较低。不过,该凸轮表面也可以形成这样,即起始点和终止点中的一个较高,而另一个较低,从而形成简单的楔形形状,或者是该较高和较低的部分沿切刀单元的运行路线在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重复数次。
已经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介绍。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化,该变化也包含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用于将在喷墨记录装置和彩色绘图仪以及各种成像装置中使用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和彩色绘图仪如在“发明的最优实施方式”部分中所述,该成像装置例如印刷机、传真机和复印机,优选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能在很长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中所使用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Claims (18)

1.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
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所述切刀刀片;
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与所述压迫装置一起沿基本与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并平行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
一个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所述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以及
记录材料卡紧装置,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成一体,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所述记录材料卡紧装置和所述凸轮表面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所述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所述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受压的方向倾斜,以及
所述压迫装置以垂直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压迫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所述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受压的方向,以及
所述压迫装置以相对于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垂直的方向倾斜的方向压迫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4.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
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所述切刀刀片;
切刀刀片支承装置,该切刀刀片支承装置可旋转地安装有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
转压装置,用于沿使所述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的切入深度变浅的方向弹性转压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所述转压装置和所述压迫装置一起沿基本与所述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并平行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
一个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所述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以及
记录材料卡紧装置,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成一体,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所述记录材料卡紧装置和所述凸轮表面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所述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根据凸轮表面的形状,所述记录材料卡紧装置用于使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克服所述转压装置的转压力而以使所述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的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所述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倾斜,以及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垂直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所述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以及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转动瞄准平面相对于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垂直的平面倾斜。
7.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
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所述切刀刀片;
切刀刀片支承装置,该切刀刀片支承装置可直线运动地安装有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
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
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该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相连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以便通过所述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沿使得所述切刀刀片进入所述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或变浅的方向的旋转运动而使与所述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相连的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作直线运动;
转压装置,用于沿使所述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的切入深度变浅的方向弹性转压所述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
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所述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所述压迫装置和所述转压装置一起沿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并平行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
一个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以及
记录材料卡紧装置,该记录材料卡紧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成一体,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所述记录材料卡紧装置和所述凸轮表面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所述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根据凸轮表面的形状,所述记录材料卡紧装置用于使所述切刀刀片直线运动装置克服所述转压装置的转压力而沿使所述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的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切刀刀片这样固定在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上,即所述切刀刀片的侧表面相对于直线运动方向倾斜,以及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切刀刀片这样固定在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上,即所述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直线运动方向,以及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安装在所述切刀刀片支承装置上,即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相对于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垂直的方向倾斜。
10.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
导轨装置,该导轨装置沿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安装并平行于记录材料,所述导轨装置在与记录材料的记录表面相对的那一侧形成有凸轮表面;
切刀刀片运动装置,用于沿所述导轨装置运动;
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在其与记录材料相对的那一侧固定有所述切刀刀片,该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这样由所述切刀刀片运动装置保持,即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能够以使得所述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加深或变浅的方向直线运动;
摆动装置,该摆动装置以能够在垂直于记录材料的平面内摆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切刀刀片运动装置上,所述摆动装置有抵靠在所述导轨装置的所述凸轮表面上的引导装置和用于抵靠在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一部分上的抵靠装置;以及
压迫装置,该压迫装置安装在所述切刀刀片运动装置上,以便将所述引导装置推靠在所述导轨装置的所述凸轮表面上,从而以使所述切刀刀片进入记录材料中的切入深度变浅的方向压迫所述切刀支承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相对于与记录材料垂直的方向倾斜,以及
所述切刀刀片固定成这样,即所述切刀刀片的侧表面平行于所述切刀刀片固定装置的直线运动方向。
12.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
一个独立的切刀刀片或由保持装置保持的切刀刀片;
容纳装置,该容纳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分开,从而以可以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的方式容纳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
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以及所述容纳装置;
卡紧装置,该卡紧装置在所述容纳装置上,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所述卡紧装置和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所述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
凸出量改变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切刀刀片沿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超过所述容纳装置凸出的量(凸出量);以及
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该所述容纳装置与所述压迫装置和所述凸出量改变装置一起沿平行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并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13.一种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一个切刀刀片,用于通过使该切刀刀片沿基本垂直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的方向运动而切割记录材料,该记录材料置于成像装置的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并在该记录材料放置部件上传送,所述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包括:
一个独立的切刀刀片或由保持装置保持的切刀刀片;
容纳装置,该容纳装置与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分开,从而以可以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运动的方式容纳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
压迫装置,用于沿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弹性压迫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以及所述容纳装置;
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在其上表面有上下起伏,并形成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沿切刀刀片运动轨迹的那一部分上;
卡紧装置,该卡紧装置在所述容纳装置上,以便在切割运动中以将记录材料夹在所述卡紧装置和所述凸轮表面之间的状态弹性承受所述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卡住记录材料;
凸出量改变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切刀刀片沿朝着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超过所述容纳装置凸出的量(凸出量);以及
运动装置,用于在切割运动中使所述容纳装置与所述压迫装置和所述凸出量改变装置一起沿平行于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并基本与记录材料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凸轮表面形成这样,在所述切刀刀片在从开始切入记录材料直到完成切割的这段时间内所经过的区域中,在开始切入记录材料时所述切刀刀片切入记录材料的深度最深。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凸出量改变装置包括:凸出量改变的方向限制为增加凸出量的方向;以及指示装置,用于指示当前的凸出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凸出量改变装置包括:
第二压迫装置,用于沿与朝向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而相对于所述容纳装置压迫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以及
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位于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和所述容纳装置之间,以便承受所述第二压迫装置的压力,从而沿朝向所述记录材料放置部件的方向逐步改变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和所述容纳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凸轮表面的高度差等于或小于所述切刀刀片或保持装置与所述容纳装置之间一个阶梯的相对位置,该相对位置通过所述转换装置而进行改变。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记录材料切割装置,其中: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一盘状件,该盘状件的外周标记有数字,各个数字与所述凸出量对应,该盘状件的旋转方向限制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该方向对应于增加所述凸出量的方向。
CNB008089043A 1999-05-13 2000-05-15 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61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335399A JP4416205B2 (ja) 1999-05-13 1999-05-13 記録材切断装置
JP133353/99 1999-05-13
JP171616/99 1999-06-17
JP17161699A JP4486179B2 (ja) 1999-06-17 1999-06-17 記録材切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5737A true CN1355737A (zh) 2002-06-26
CN1246129C CN1246129C (zh) 2006-03-22

Family

ID=26467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890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6129C (zh) 1999-05-13 2000-05-15 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07888B1 (zh)
EP (1) EP1193035A4 (zh)
CN (1) CN1246129C (zh)
WO (1) WO200006960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390A (zh) * 2018-06-11 2018-11-06 怀宁县隆昌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制品制造用打孔设备
CN108859434A (zh) * 2018-07-09 2018-11-2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适用于大型绘图仪打印机的辅助裁纸器及裁纸方法
CN108994886A (zh) * 2018-06-28 2018-12-14 杨东宏 一种园林用花卉培养盆切割装置
CN111945407A (zh) * 2020-08-13 2020-11-17 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生产的毛絮清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2425U1 (de) * 2002-08-13 2003-12-24 Psi Printer 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 Drucker mit einer Schneidvorrichtung für Papierbahnen
JP4543900B2 (ja) * 2004-01-27 2010-09-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4815931B2 (ja) * 2005-08-01 2011-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紙切断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US20090013844A1 (en) * 2007-04-10 2009-01-15 Acco Brands Usa Llc Sheet trimmer
JP5187503B2 (ja) * 2008-03-07 2013-04-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ッター装置、記録装置
JP5380865B2 (ja) 2008-03-11 2014-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669535B2 (ja) * 2010-11-29 2015-02-12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切り抜き加工装置
JP5793893B2 (ja) * 2011-03-04 2015-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切断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893597B2 (en) * 2011-09-16 2014-11-25 Atlas Die, Llc Sheet lifting device
EP2612736B1 (de) * 2012-01-04 2019-09-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neidmaschine mit Variierung des Schnittbereichs
US10245803B2 (en) * 2013-03-13 2019-04-02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tting and creasing media
CN103640051B (zh) * 2013-11-20 2015-07-15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胶机的切胶装置
DE102016102217A1 (de) * 2016-02-09 2017-08-1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Kartusche für eine Druckeinrichtung, Druck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Einbringen einer Perforation oder von Schnitten und Verwendung einer Kartusche
USD852269S1 (en) * 2016-09-29 2019-06-25 Graphtec Corporation Cutting plotter
EP4252983A3 (en) 2017-05-01 2023-11-15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Method for reducing label waste using a cutting apparatus
JP7056266B2 (ja) * 2018-03-16 2022-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切断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8890766B (zh) * 2018-08-24 2023-08-2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全自动珍珠棉加工系统
CN109571884B (zh) * 2018-12-17 2023-08-22 深圳市东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磨损的切割刀机构及其切割机
JP2022184119A (ja) * 2021-05-31 2022-12-13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シート貼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8155A (en) * 1976-09-17 1978-07-04 The Fletcher-Terry Company Self-compensating scoring head
DE2655832C2 (de) * 1976-12-07 1983-12-15 Mannesmann AG, 4000 Düsseldorf Trennvorrichtung zum Abtrennen von Papierbahnen in einem Drucker
DE3248574C2 (de) * 1982-12-30 1985-05-09 VTM Maschinen- und Apparatebau GmbH & Co KG, 4350 Recklinghausen Querschneider zum Durchtrennen von Folienbahnen z.B. in Verpackungsmaschinen
US4525088A (en) * 1983-08-22 1985-06-25 Ncr Corporation Compact rotary knife mechanism
DE3510995A1 (de) * 1985-03-27 1986-10-09 Mannesmann Kienzle GmbH, 7730 Villingen-Schwenningen Schneideinrichtung fuer formularbahnen
JPS62208891A (ja) 1986-03-07 1987-09-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カツト機構
JPH0780327B2 (ja) * 1988-06-08 1995-08-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印字装置における用紙切断機構
DE69117738T2 (de) * 1991-05-10 1996-10-31 Hewlett Packard Co Schneidvorrichtung für Kurvenschreiber
US5272947A (en) * 1992-05-26 1993-12-28 The Fletcher-Terry Company Mat cutter assembly
US5363123A (en) * 1992-07-14 1994-11-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utter drive for a computer driven printer/plotter
US5243890A (en) * 1992-11-03 1993-09-14 Frank Ober Cutter assembly
US5436646A (en) * 1993-05-21 1995-07-25 Calcomp Inc. Cam operated cutter for roll-fed pen plotters
US5611253A (en) * 1993-09-07 1997-03-18 Tohoku Ricoh Co., Ltd. Cutting device
JPH08290387A (ja) * 1995-04-18 1996-11-05 Copyer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記録材切断装置
JPH1034591A (ja) 1996-07-24 1998-02-10 Copyer Co Ltd 切断装置
JP3736824B2 (ja) * 1997-09-30 2006-01-18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裁断装置
US6315474B1 (en) * 1998-10-30 2001-11-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utomatic paper cutter for large format print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390A (zh) * 2018-06-11 2018-11-06 怀宁县隆昌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制品制造用打孔设备
CN108994886A (zh) * 2018-06-28 2018-12-14 杨东宏 一种园林用花卉培养盆切割装置
CN108994886B (zh) * 2018-06-28 2020-04-10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一种园林用花卉培养盆切割装置
CN108859434A (zh) * 2018-07-09 2018-11-2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适用于大型绘图仪打印机的辅助裁纸器及裁纸方法
CN108859434B (zh) * 2018-07-09 2020-03-31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适用于大型绘图仪打印机的辅助裁纸器及裁纸方法
CN111945407A (zh) * 2020-08-13 2020-11-17 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生产的毛絮清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93035A4 (en) 2009-08-26
CN1246129C (zh) 2006-03-22
US6807888B1 (en) 2004-10-26
WO2000069605A1 (fr) 2000-11-23
EP1193035A1 (en) 2002-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6129C (zh) 记录材料切割装置
CN130420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750924Y (zh) 墨盒和记录装置
CN1057044C (zh) 纸页输送装置
CN2819373Y (zh) 盘片搬送装置
CN1190325C (zh) 纸带打印装置
CN101039807A (zh) 带盒锁定和弹出装置
CN1681660A (zh) 墨盒与喷墨打印机
CN1071072C (zh) 读出/打印设备和读取设备
CN1188290C (zh) 半裁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纸带打印装置
CN1093042C (zh) 打印机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727200A (zh) 记录设备及初始化该记录设备的方法
CN2709169Y (zh) 记录设备
CN1990242A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中的驱动单元
CN1923651A (zh) 具有送纸机构的打印机
CN100349750C (zh) 打印设备
CN1717362A (zh) 打印机
CN1990240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128719C (zh) 具有纸张输送通道导向件的打印机
CN1093043C (zh)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912896A (zh) 磁记录再生装置及带有它的传票打印机及磁记录再生方法
CN1750915A (zh) 订书机
CN1074724C (zh) 打印机
CN1096924C (zh) 蔬菜倒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