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6320C -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6320C
CN1316320C CNB021263728A CN02126372A CN1316320C CN 1316320 C CN1316320 C CN 1316320C CN B021263728 A CNB021263728 A CN B021263728A CN 02126372 A CN02126372 A CN 02126372A CN 1316320 C CN1316320 C CN 13163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cartridge
main body
device main
body parts
devel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63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2911A (zh
Inventor
吉野靖史
矶部裕顺
山口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62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2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63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63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03G21/1871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6Electrical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92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该墨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所述墨盒包括:一墨盒架;一显像件,用于显影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第一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第二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另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以及一定位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侧上;一推动力接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侧上;一显影偏压触点,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其中,所述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之间。

Description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发明领域及相关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盒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在该成像装置内可拆卸地安装有该墨盒。
本发明适合用于显像装置,用于使在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经显影成为可见影像(墨粉影像);用于一种旋转式显像装置,其中许多盒式显像装置(显像盒)装载在一旋转部件上,该显像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这种显像装置上;以及用于具有这种显像装置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本发明特别适合用于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这里,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影像的装置。例如,其可为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电子照相打印式传真机,电子照相打印式文字处理机,以及类似的装置。
公知的,通过一墨盒架将显像部件与容纳显像剂(墨粉)的墨粉容纳部分结为一体而构成墨盒,该显像部件用于使电子照相感光材料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该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显像盒型)。
处理盒型也是公知的,其中一种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与可作用于该电子照相感光部件的处理装置结为一体而构成一种墨盒,该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
根据这样一种盒型,可以显著地改进操作性能,因为该装置的维护操作可由使用者而不是维修人员有效地来完成。因此,该盒型被广泛地应用于成像装置中。
该墨盒包括给静电潜像施加墨粉的显像装置,该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上。该显像装置包括:一个作为显像部件的显像辊,用以将墨粉输送给感光鼓;一个作为显影剂施加部件的墨粉施加辊,用以将墨粉施加到显像辊上;以及一个作为显影剂数量调节部件的显影剂刮板,用以调节显像辊上的显影剂数量等等。这些部件与一墨粉框架结为一体,该墨粉框架容纳有墨粉且被支承于一显像设备的框架上,这样就组成了墨盒框架。
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成像的装置中,利用一种充电装置均匀地使感光鼓带上电荷,然后该感光鼓被有选择地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再利用显像装置使用墨粉使该静电潜像成为可见的。接着将该墨粉影像转移到一种记录材料上。
为给墨粉施加一预定的偏压,显像辊必须被施加以一预定的偏压。
在此以前,设置在墨盒纵端面上的一种显像偏压电触点或设置在墨盒底面上的一种显像偏压触点与设置在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内的显像偏压触点相接触。本发明对这种技术作了进一步改进。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该墨盒可相对于该装置的主体部件安装或拆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当将该墨盒安装至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的合适位置时,可有保证地建立该主体部件的电触点与该墨盒的电触点之间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当将该墨盒安装至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墨盒的电触点与该装置主体部件的电触点之间的相对定位准确度得以改进。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当将该墨盒安装至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墨盒的电触点与该装置主体部件的电触点之间的接点压力得以改进。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当将该墨盒安装至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一电触点位于一用于引导该墨盒的导轨上。
考虑到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墨盒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像偏压触点与该墨盒的显像偏压触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以确保接触压力不变,从而改进了操作性能。
考虑到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照相式彩色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的剖视图;
图2为一种处理墨盒的主剖视图,该墨盒可安装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彩色成像装置上;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显像盒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显像盒的透视图;
图5为图4显像盒的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6为从感光鼓一侧看的图4中的显像盒的前视图;
图7为图4中的显像盒的底视图;
图8为一透视图,显示了一侧盖在图4中的显像盒上的安装情况;
图9为一透视图,显示了显像盒的侧盖的一个面;
图10为一透视图,显示了图4中的显像盒的侧盖的背面;
图11为一透视图,显示了显像盒在根据实施例1的装置的主体部件的转盘上的安装情况;
图12为一透视图,显示了一种转盘的显像盒支架结构;
图13显示了显像盒安装到转盘上的一个例子;
图14显示了一种用于驱动显像盒的齿轮传动;
图15显示了用于驱动显像盒的齿轮和移动到显像位置的显像盒之间的啮合;
图16显示了一个齿轮啮合的例子,该齿轮啮合用来驱动位于显像位置的显像盒;
图17为一透视图,显示了位于非驱动侧的转盘的细节,以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显像盒电触点与该装置主体部件电触点之间的接触情况;
图18为一局部剖视图,显示了非驱动侧转盘的细节,以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显像盒与转盘之间在纵向上的定位,以及该装置主体部件的电触点与显像盒电触点之间的电连接的情况;
图19为非驱动侧转盘细节的局部透视图,以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显像盒与电连接之间在纵向上的定位情况,该电连接是该装置主体部件的电触点与显像盒电触点之间的电连接;
图20为根据实施例2的一种显像盒的透视图;
图21为一透视图,显示了一种显像盒侧盖的一面;
图22为一前视图,显示了图20中的显像盒侧盖的背面;
图23为一局部剖视图,显示了非驱动侧的转盘细节,以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显像盒与转盘之间在纵向上的定位,以及该装置主体部件的电触点与显像盒电触点之间的电连接的情况;
图24为根据实施例3的显像盒的局部透视图。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实施例1]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实施例,其为一种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装置,更具体的,是一种彩色激光束打印机。在以下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中,“前侧”指在记录介质(转换介质)自传送站至定影站输送方向的该装置的上游面(图1的右侧)。“左或右侧”指从该装置前侧看的左或右侧。此外,“纵向”指平行于记录介质表面且垂直于(基本垂直)记录介质传送方向的方向。
(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装置的基本结构)
首先,参照图1和2,说明一种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装置的基本结构。
在这个实施例中,彩色激光束打印机A包括一个处理盒5,其可移动地安装在该成像装置A的主体部件内。该处理盒5包括:四个显影盒4,其一对一的为一个黄色显影装置4Y,一个品红色显影装置4M,一个青色显影装置4C,以及一个黑色显影装置4BK;一个感光鼓单元20;以及一个中间转移件单元21。
参照图1,在该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内,利用一充电设备2使一图像承载件(以下将称其为“感光鼓”)均匀地带有电荷,然后从一种曝光装置3中依据成像数据投射出光学图像,从而在均匀带电的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经由显影盒4将该静电潜像转变为可见图像(以下将称其为“墨粉影像”),该显影盒4组成了一种显影装置4A。接着,通过第一转移装置5j将该墨粉影像转移到一种中间转移介质5a上,该第一转移装置5j组成了一种转移装置。
接着,第二转移装置11将中间转移介质5a上的墨粉影像转移到一种转移介质上,该转移介质被一种传输装置与形成该墨粉影像相同步地输送。接着,输送该转移介质至具有一个压紧辊8a和一个热辊8b的定影装置8处。在该定影装置8处,该转移介质上的墨粉影像定影到该转移介质上。接着,排出该转移介质至输出部分10。
为了说明,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这个实施例中,感光鼓1、中间转移带5a以及一废墨盒216一起组成了整个处理盒5。换句话说,该处理盒5由两个单元组成:包括感光鼓1的感光鼓单元20,以及包括中间转移带5a和废墨盒216的中间转移介质单元21。
该中间转移带单元21具有一个用于在影像自感光鼓1转移到中间转移带5a上后将该影像转移到转移介质上的装置(中间转移装置),以及一个用于回收和储存废墨粉的装置(废墨粉回收/储存装置)。
该中间转移带5a绕两个辊拉紧及悬挂:一个驱动辊240及一个从动辊241。该处理盒5具有主输送辊5j,其与感光鼓1相对,中间转移带5a插入该输送辊5j和感光鼓1之间。
一清除电荷辊部分223与驱动辊240相对,它们中间插入中间转移带5a,该辊部分223用以通过施加一预定的偏压,除去残留在中间转移带5a上的来自剩余墨粉微粒的剩余电荷。
一预定的偏压施加给清除电荷辊5f,以除去来自剩余墨粉微粒的剩余电荷。接着,将该剩余墨粉微粒利用静电输送到感光鼓1上,并用一种清除刮板6除去(回收)该剩余墨粉微粒,存储在废墨盒216内,如前所述。
接着,再参照图1和2,将更详细地说明在具有如上所述构造的成像装置中的成像方法。
感光鼓1向图1中箭头标志的方向(逆时针)与中间转移带5a的旋转相同步地旋转。通过施加一预定的充电偏压给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2,使该感光鼓1的外围表面均匀地带有电荷。接着,利用曝光装置3给该感光鼓1的外围表面曝光;其对例如一种预定图像的黄色部分的光学影像曝光。结果,在该感光鼓1的外围表面上形成对应于该预定图像黄色部分的静电潜像。
该曝光装置3是这样一种装置,其通过将该光学影像投射到感光鼓1上来对该感光鼓1的外围表面曝光,该光学影像与从外部装置或类似装置中读取的成像数据相一致。其包括一激光器二极管、一多角镜、一扫描仪发动机、一聚焦透镜以及一偏转镜。
当从外部装置或类似装置将图像信号提供给该曝光装置3时,激光器二极管依据该图像信号发射作为成像光的光线,该光线被投射向多角镜,该多角镜在扫描仪发动机的作用下高速旋转。所投射的光线被多角镜偏转,然后经过聚焦透镜,再被偏转镜偏转,然后有选择地对感光鼓1的外围表面曝光。结果,在该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
通过显影盒4将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转变为预定颜色的墨粉影像,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显影盒4为所谓的旋转式显像装置4A。该显像装置4A包括:四个显影装置,即黄色显影装置4Y,品红色显影装置4M,青色显影装置4C,以及黑色显影装置4BK;以及一旋转部件40,四个显影装置安装在该旋转部件40上以移动到显影位置,一预定的显影设备对着感光鼓1。
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形成静电潜像的同时,通过旋转部件40的转动将显像装置4A的一个预定墨盒,例如黄色显影装置4Y移动到显影位置,在该显影位置处施加一预定偏压将黄色墨粉粘附到静电潜像上以显影该静电潜像。
参照图3,该显影盒4可被粗略地分为作为墨粉容器的墨粉储存部分302,以及与感光鼓1相对的显影部分301。该墨粉储存部分302与显影部分301通过墨盒架300结合为一体。
该墨粉储存部分302充满着一种预定颜色的墨粉。当转动一搅拌装置303时,该墨粉储存部分302内一定数量的墨粉被输送至显影部分301。在显影部分301,当转动海绵状墨粉供应辊304时,墨粉被供应给显影辊305的外围表面,利用一种薄板形式的显影刮板332使该显影辊305上的墨粉层厚度减少至一预定量,而当墨粉微粒摩擦该显影刮板332和显影辊305时,该墨粉微粒就带上了电荷。通过转动该显影辊305,将显影辊305上的墨粉薄层输送至显影部分301,在那儿施加一预定的显影偏压以将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墨粉影像,或可见影像。
剩余墨粉微粒,即没有用以将感光鼓1上静电潜像可见化且残留在显影辊305外围表面上的墨粉微粒,被墨粉供应辊304擦去,同时该墨粉供应辊304又将新墨粉供应给该显影辊305的外围表面,以显影在感光鼓1上连续形成的静电潜像。
再参照图1和2,在显影后,通过施加一偏压给作为第一转移装置的主转移辊5j,将感光鼓1上的墨粉影像例如黄色墨粉影像转移(主转移)到中间转移带5a上,该偏压的极性与墨粉的极性相反,该主转移辊5j构成了一种用以使中间转移带5a压在感光鼓1上的装置。
如上所述黄色墨粉影像的主转移完成后,通过转动旋转部件40的转动将下一个显影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为品红色显影装置4M,移动到显影部分,在该部分处品红色显影装置4M与感光鼓1相对,并将品红色的墨粉影像转移到中间转移带上。对于青色和墨色部分也可以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将四种颜色的墨粉影像成层状地置于该中间转移带5a上。
其间,作为第二转移装置的第二转移辊11与该中间转移带5a保持非接触,且清除电荷辊5f保持在不与该中间转移带5a接触的位置。
当四种不同颜色的墨粉影像置于该中间转移带5a上后,该第二转移辊11如图1所示压在该中间转移带5a上。此外,与第二转移辊11压在该中间转移带5a上相同步地,位于一配准辊对7附近预定位置处保持待用状态的一转移介质被释放,以将其送至中间转移带5a和第二转移辊11之间的挤压部分,该配准辊对7用作输送装置。
在紧接该配准辊对7的上游侧,设有一上游配准传感器14,一旦检测到转移介质的前端偏移,其就切断用来旋转驱动该配准辊对7的力以保持该转移介质处于待用状态。
施加一极性与墨粉极性相反的偏压给该第二转移辊11,当转移介质被输送至前述挤压部分时,中间转移带5a上的墨粉影像就立刻且全部转移(第二转移)到该转移介质的表面上。
在墨粉影像转移(第二转移)后,一输送带单元12将该转移介质输送至定影设备8,在这儿该墨粉影像被定影。接着,一对薄片排出辊13沿薄片排出导轨15输送该转移介质,并通过一对薄片排出辊9将其输送至该彩色成像装置顶部的排出盘10,结束成像过程。
其间,在完成第二转移后,将清除电荷辊5f压在中间转移带5a上,同时施加一预定的偏压给该清除电荷辊5f,从而除去中间转移带5a表面的剩余电荷,以及残留在该中间转移带5a上的墨粉微粒(第二剩余墨粉微粒)。
除去电荷后,将中间转移带5a上的剩余墨粉微粒在主转移挤压部分处静电地输送回感光鼓1;换句话说,该中间转移带5a的表面得到了清洗。
在输送回感光鼓1上后,利用清除刮板6除去(回收)第二转移剩余的墨粉微粒,以清洗感光鼓1。回收的转移剩余的墨粉微粒作为废墨粉经由一条输送道(未表示)传送并存储在废墨盒216内。
(旋转部件,显影盒,及显像装置)
接着,参照图4-13,说明显影盒4及显像装置A。
如上所述,显影盒4,即黄色显影装置4Y,品红色显影装置4M,青色显影装置4C,以及黑色显影装置4BK,其中黄、品红、青和黑色墨粉分别储存并放置在该显像装置4A的旋转部件40内的预定位置处。
这里,将对该显影盒4在旋转部件40内的定位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11-13,该旋转部件40绕中央轴51转动,一对转盘400(400A,400B)稳定地固定在该中央轴51的纵端上,一端一个转盘。
每个转盘400(400A,400B)都具有四个槽,每个槽都包括:一个导引部分400b用以引导显影盒4;一个墨盒捕获/导引部分400h,其组成了一个用来捕获该显影盒4的纵端的部分;一个定位毂支撑部分400d,其作为轴承座,也作为显影盒的定位部分,显影盒绕该支撑部分400d的轴线枢转;以及一个V形显影盒捕获部分,用以将显影盒4锁定在其枢转方向上的一预定位置。
另一方面,参照图4和5,每个显影盒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都分别具有第一及第二导杆,该导杆垂直于相应端面伸出。每个第一及第二导杆都具有一圆筒形定位毂310c及一扁平的导引肋310b,该定位毂310c的位置与显影件(显影辊)305的位置相对应。该毂310c与转盘400(400A,400B)的槽的毂捕获/导引部分400h和毂支撑部分400d相啮合,而导引肋310b装配在转盘400(400A,400B)的槽的导引部分400b内。
此外,该显影盒4具有一凸起310m,其装配在转盘400(400A,400B)的凸起捕获部分400e内,控制该显影盒4的枢转,即,将该显影盒4锁定在其枢转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处。一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1A附着在导引肋310b上。该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1A的触点311暴露于该显影盒的纵端面上,更具体地,至少暴露于导引肋310b的顶面上,即与该显影盒的纵方向相垂直的表面,该触点311与该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图17)电连接。
参照图13,在转盘400(400A,400B)的槽的墨盒导引部分400b内,具有一弹簧53,用以保持对显影盒4施加该方向的压力,从而向该图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显影盒4。该弹簧53与位于导引肋310b下方的一压力捕获部分310k接触。通过该弹簧53的弹性产生的力,及所施加的用来旋转驱动显影辊305的力所产生的力矩,保持该显影盒4受到该方向的压力以绕毂310c转动,如随后将要说明的。结果,可靠地保持该显影盒4的凸起310m与转盘400(400A,400B)的凸起捕获部分400e相接触。
此外,参照图7、11、18以及类似的图,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显影盒4具有一个锁定部分300g,用于防止该显影盒4移动。该锁定部分300g可在定位毂310c中的细长通孔310q内沿该显影盒4的纵方向移动,并被保持施加朝向该显影盒4的外方向的压力。当将位于该显影盒4的手柄H上的按钮300g压入该手柄H内时,该锁定部分300g缩入该显影盒4内。
因此,当将显影盒4安装到旋转部件40内时,该锁定部分300g装配在锁定孔400g内,以保持该显影盒4被锁定在转盘内,该锁定孔400g位于转盘400(400A,400B)的墨盒捕获/导引部分400h内。
由于具有这种锁定机构,当旋转部件40转动时,显影盒4不会与该旋转部件40分离。当要从装置主体部件上取下显影盒4时,所需要的仅是在握住手柄H的同时,该手柄H位于显影盒4顶表面的中央处,将按钮310p压入手柄H内。保持该按钮310p压入手柄H内的状态,就可如图11所示自旋转部件40朝上抽出显影盒4。
如上所述,显影盒4可拆卸地由旋转部件40的左右转盘400(400A,400B)支撑,该旋转部件40具有弹簧53、锁定部分300g以及类似结构;换句话说,某个使用者可在装置主体部件,更具体地,旋转部件40上安装或拆卸显影盒4。
(用来驱动旋转部件和显影盒的构件)
接着,参照图14-17说明用来驱动旋转部件40及显影盒4的结构装置。一旋转部件支撑板450附着在旋转部件40的每个纵端上,中心轴51穿过该转盘400及旋转部件支撑板450;换句话说,该转盘400和中心轴51可转动地由该旋转部件支撑板450支撑着。
参照图11-14,每个转盘400(400A,400B)的周边部分组成了一个齿轮308,该齿轮308是该转盘的一整体形成部分。尽管未图示,该齿轮308与位于旋转部件40的每个纵端上的从动齿轮相啮合。该两个从动齿轮,旋转部件40的每个纵端上一个,与一转动轴相连,这样当一个转盘400例如转盘400A转动时,另一个或转盘400B也将同相地转动。
此外,一旋转驱动马达(未图示)与其中一个转盘400的齿轮308,在这个实施例中为转盘400B的齿轮308相连。
采用上述驱动机构,可防止其中一个转盘400(400A,400B)在转盘400(400A,400B)转动时、或在驱动显影辊时被扭弯。
如图14和16所示,一个旋转部件支撑板450具有许多齿轮55(55a,55b,55c,55d,和55e),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旋转部件支撑板450为转盘400B一侧上的旋转部件支撑板450。显影盒4的驱动力输入齿轮30与齿轮55e啮合,或者与附着在该旋转部件支撑板450上的许多齿轮(驱动力传动齿轮链)55中最下游的齿轮相啮合,并驱动显影辊305、涂布辊304,搅拌件303以及类似部件。
在这个实施例中,当显影盒4在转盘400的转动作用下沿轨道移动一预定角度时,驱动力输入齿轮307与该旋转部件支撑板450的端齿轮55e相啮合。
这里,参照图15,当显影盒4在旋转部件40的转动作用下沿箭头标志R所示的方向沿轨道移动至显影位置时,附着在旋转部件支撑板450上的端齿轮55e与显影盒4的驱动力输入齿轮307相啮合。
当显影盒4的驱动力输入齿轮307接收到来自旋转部件支撑板450的端齿轮55e的驱动力时,其就受到图16中箭头标志所示方向的一个力F,该力F是由驱动力输入齿轮307与端齿轮55e相啮合所产生的。结果,显影盒4受到这样一种逆时针力矩,该力矩作用于绕显影盒4的定位毂310c转动该显影盒4的方向,该定位毂310c支撑于转盘400的槽的毂支撑部分400d内。由于显影盒4受到这样的转动力矩,则可保持显影盒4的凸起310m被压入转盘400的V形凸起捕获凹进400e内,从而防止该显影盒4从转盘40内的预定位置处移动开。顺便一提的是,驱动力输出齿轮307与端齿轮55e相啮合所产生的该力F组成了一部分封闭系统,该封闭系统限制在该旋转部件内,对压力W(图15)的影响非常小,该压力W是显影盒4施加给感光鼓1的。
上述有关显影盒相对转盘400(400A,400B)的定位的说明既适用于转盘400A,也适用于转盘400B。
但在这个实施例中,转盘400B的构造不同于转盘400A的构造。
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转盘400B一侧上的显影盒4的定位毂310c的尺寸(更具体地,直径)小于转盘400B的槽的定位毂支撑部分400d的尺寸,如图5所示,在两者间具有一间隙。此外,定位毂310c具有一肋310s,该肋310s接合在毂支撑部分400d内。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布置,在转盘400A一侧上,显影盒4的定位毂310c完美地装配在转盘400A的定位毂支撑部分400d内,同时显影盒4的凸起310m装配在转盘400A的V形凸起捕获凹进400e内,从而以高精确度定位该显影盒4。
相比较,在转盘400B一侧上,显影盒4的定位毂310c不精确地装配在该转盘400B的定位毂支撑部分400d内。但,随着显影盒4移动到显影位置,驱动力开始传递给该显影盒4,该显影盒4在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受压。结果,该显影盒4的凸起310m装配在转盘400A的V形凸起捕获凹进400e内。此外,作为定位毂310c的一部分的肋310s装配在毂支撑部分400d内。因此,该显影盒4被精确地置于一预定位置上。
还是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将该显影盒4移动到显影位置,从而相对于旋转部件40,并因而相对于装置主体部件精确地定位该显影盒4。(在成像装置内安装显影盒的方法)
以下将要说明的是显影盒4的导引肋310b及显影偏压施加触点的构造,其表现了本发明的特征。
参照图4-10,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盒4每个纵端上的显影盒4的端面是侧盖310(310A,310B)的面向外的表面,该侧盖310可与显影盒4的主体部件分离。图8表示了显影盒4,其侧盖310A即左侧的侧盖与该显影盒主体部件相分离。
参照图8-10,侧盖310A是这样附着在该显影盒主体部件上的,即,将该显影盒主体部件的定位孔300c及毂300d分别与侧盖310的定位毂310d1及细长孔310d2对齐,将螺钉330及331穿过该侧盖310A的孔的310e及310f,接着,将该螺钉330及331拧入该显影盒主体部件内。对于侧盖310B,其也用螺钉以与侧盖310A相同的方式附着在显影盒主体部件上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的显影盒4的情况下,附着在该显影盒主体部件纵端上的每个侧盖310(310A,310B)都具有用来定位该显影盒4的定位毂310c,以及用来引导该显影盒4的导引肋310b。当该定位毂310c及导引肋310b与转盘400(400A,400B)的槽的定位毂捕获部分400h、定位毂支撑部分400d、墨盒导引部分400b等相啮合时,该显影盒4以与转盘400(400A,400B)的预定相对关系就位,换句话说,该显影盒4相对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就位。
在该显影盒4的侧盖310A一端上具有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1A,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暴露在导引肋310b的顶面上,即,与该显影盒4的纵向相垂直的表面上。当显影盒4移至显影位置时,该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与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图19)电连接,随后将详细地说明该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
参照图10,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的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1A是这样构造的,从而当侧盖310A附着在显影盒主体部件上时,其与显影盒4的显像件305(显影辊)及显影剂涂布件304(墨粉供应辊)电连接,如图10所示,这样就可分别施加显影偏压及涂布件偏压给显影辊305及墨粉供应辊304。
由于显影偏压触点311暴露于导引肋310b上,当显影盒4被插入旋转部件40内时,该触点直接地置于旋转部件40内,换句话说,置于装置主体部件内。此外,导引肋310b是显影盒4的这样一个部分:其装配入转盘400的槽的墨盒导引部分400b内用来引导显影盒4,同时触点311暴露于该导引肋310b上。因此,当槽的墨盒导引部分400b引导该导引肋310b时,槽的墨盒导引部分400b也引导了该触点311,从而确保装配好该触点311,这样自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经由该触点311就可以给显影盒4施加显影偏压。
此外,参照图4和图18,显影盒4具有第一凸起310h和第二凸起310a,该第一凸起310h与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电极相接触,以在显影盒的纵向上定位该显影盒的主体部件,该第二凸起310a用来调节该显影盒4在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第一凸起310h与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电极部分相接触。随后将对这种结构布置及功能作出更多的说明。
接着,参照图11和12,进一步说明旋转部件40及转盘400(400A,400B)。
图11显示了如何将显影盒4插入到旋转部件40内,以及图12显示了转盘400A,或者未被驱动的旋转部件一侧上的转盘400的细节。
参照图12,非驱动侧上的转盘400A具有四个槽,每个槽都包括:部分400h,用来放置该显影盒4,该显影盒4与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触点410部分相接触;一定位毂支撑部分400d,用来支撑显影盒4的定位毂310c;一调节部分400a,用来调节该显影盒4在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第一凸起310h与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电极部分相接触;一墨盒导引部分400b;一孔400c,用来允许装置主体部件一侧上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接触;以及一锁定孔400g,显影盒4的锁定部分300g位于该孔内。
参照图11,使该显影盒4的每个端面上的导引部分310b与旋转部件40的槽的相应导引部分400b对齐,将显影盒4插入到旋转部件40内。插入后,转动该旋转部件40,将显影盒4移动到这样一个位置,如图17所示,在该位置,附着在旋转部件40的支撑板450上的触点410与该显影盒4相接触。
图15表示一个显影盒4位于预定位置即显影位置被锁定时,旋转部件40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该显影盒4的第一凸起310h与旋转部件40的墨盒捕获部分400h相接触,如图18和19所示,从而固定了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之间的距离。
换句话说,当显影盒4移动至显影位置时,装置主体部件一侧上的驱动齿轮55c与该显影盒4的驱动力输入齿轮307相啮合,如图14所示。结果,驱动力自驱动力输入齿轮307经一空转轮307a传递至显影辊驱动齿轮305a,该空转轮307a与驱动力输入齿轮307为一整体,如图4所示。
在这个实施例中,驱动力输入齿轮307,空转轮307a,以及显影辊驱动齿轮305a均为斜齿轮,且它们是这样构造和排列的,从而当驱动该驱动力输入齿轮307时,显影辊305及显影盒4被施加向左方向的力,即相对显影盒4纵向的图4和11中左方的力。因此,当驱动该驱动力输入齿轮307时,该显影盒4的第一凸起310h与旋转部件40的墨盒支撑部分400h相接触,如图19所示。
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凸起310a端面与调节部分400a端面之间的接触来调节该显影盒4在相反方向(图4和11中右方)的纵向移动,该第二凸起310a附着在显影盒4上,该调节部分400a位于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转盘400的槽内,如图18所示。
换句话说,该显影盒4不仅具有用来调节其上述向左运动的第一凸起310h,还具有用来调节其向相反方向运动,或者向右方运动的第二凸起310a。因此,即使由于驱动力、驱动条件、和/或类似因素的波动该显影盒4的凸起310h没有与旋转部件40的墨盒捕获部分400h相接触,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的距离变化也将减到最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在这个实施例中,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为一种盘簧形式,并附着在旋转部件40的支撑板450上,如图17和19所示。当显影盒4移动至预定位置时,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与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相接触。
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附着在非驱动侧的导引肋310b上,同时第一定位凸起310h,毂310c,以及导引肋310b是一单个部件的组成部分。第一凸起310h与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距离的波动量保持在由部件的容许误差造成的该单一部件的定位偏差的范围内,该第一凸起310h用来在显影盒4的纵向上定位该显影盒4。
此外,对于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的位置关系,该两个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311经由旋转部件40的转盘400上的孔400c相互连接。
因此,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的位置关系由较少数量的部件决定,从而减少了由于许多部件的容许误差的累加所导致的误差量。换句话说,上述结构布置使得两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311之间位置关系的变化最小化,从而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此外,转盘400A,其位于非驱动侧上,即远离具有驱动力输入齿轮307的驱动力输入部分的一侧,不仅用于在显影盒4的纵向上相对旋转部件40,或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固定该显影盒4的位置,还用来施加显影偏压。因此,该显影盒4在其宽度方向(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不可能影响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的位置关系;换句话说,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的位置可以保持稳定,从而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接着,参照图9,装配有旋转显像装置4A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这样构造的,从而触点311附着在导引肋310b上,该导引肋310b的顶面高于面310i及310j,同时在转动旋转部件40的过程中,显影盒4的树脂部分既不进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的轨道,也不位于与该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相同的高度上。因此,可以在不损坏该显影盒4树脂部分的情况下施加偏压。此外,参照图18,导引肋310b的端面自凸起310h的端面起向该显影盒4内部凹进一定距离E,用以在该显影盒4的纵向上调节该显影盒4。
此外,仅该导引肋310b的预定面需要具有一凸起部分,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附着于该凸起部分上;面310i或面310j上都不需要设有用来附着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的凸起部分,从而改进了空间效率。换句话说,面310i及面310j都不具有当插入显影盒4时阻碍该显影盒4的部分,允许该显影盒4被平滑地插入,从而改进了使用者安装或卸载显影盒4的效率。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盒4具有第一凸起310h和第二凸起310a,该第一凸起310h用来在显影盒4的纵向上相对旋转部件40定位该显影盒4,该第二凸起310a用来调节该显影盒4在朝向与第一凸起310h相反的方向上的移动,而成像装置主体部件上的旋转部件40具有墨盒捕获部分400h及调节部分400a,该调节部分400a用于调节该显影盒4在远离墨盒捕获部分400h的方向上的运动。因此,实际上可保持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的距离不变,从而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此外,转盘400A,即该显影盒4的非驱动侧上的转盘400,该非驱动侧远离驱动力输入部分,不仅固定了该显影盒4在其纵向上的位置,还经由其来施加显影偏压。因此,该显影盒4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不可能影响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此外,显影盒一侧上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附着在该显影盒4的导引肋310b上,从而防止了在旋转部件40的转动过程中,与该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相邻的该显影盒4的树脂部分受到损坏。因此,该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没有必要相对该显影盒4的面310i及310j凸起,换句话说,仅导引肋310b需要具有一凸起部分,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附着在该凸起部分上,从而改进了空间效率。此外,面310i及310j不具有凸起部分意味着该面310i及310j不具有在该显影盒4插入过程中阻碍该显影盒4的部分,从而允许该显影盒4平滑地插入,从而改进了使用者安装或拆卸该显影盒4的效率。
[实施例2]
图20-23表示了根据本发明构造的一种显影盒的第二个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除了在显影盒4的一个侧表面上的导引肋310b上附着有许多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1A和312A外,该显影盒4的总体构造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显影盒4的总体构造。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结构布置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的部件将采用同第一实施例中对应部件相同的参照标记,同时在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换句话说,如同第一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显影盒4被驱动的一侧上,即在侧盖310A一侧上的该显影盒4的端面具有:第一凸起310h,用来在显影盒的纵向上定位该显影盒的主体部件;一定位毂支撑部分310c;一个第二凸起310a,用来调节该显影盒4在朝向与第一凸起310h相反的方向上的运动;以及一导引肋310b,用于在插入显影盒4时引导该显影盒4至预定位置。但在这个实施例中,导引肋310b上附着有许多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1A和312A;换句话说,至少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暴露在该导引肋310b的端面上,即在与该显影盒4的纵向相垂直的导引肋310b的表面上。
当显影盒4移动至显影位置时,这些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及312与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及411(图23)电连接。
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的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1A是这样构造和布置的,如图22所示,从而当侧盖310A附着在显影盒主体部件上时,其与显影盒4的显像件305(显影辊)和显影剂涂布件304(墨粉供应辊)电连接,从而可以分别给该显影辊305和墨粉供应辊304施加显影偏压和涂布件偏压。具有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2的显影偏压施加电极312A是这样构造和布置的,如图22所示,从而当侧盖310A附着在显影盒主体部件上时,其与显影盒4的显影剂数量调节件332(显影刮板)电连接,从而可给该显影刮板332施加显影数量调节偏压。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显影盒4被驱动的一侧上,该显影盒4的端板即侧盖310B的构造与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侧板310B的构造相同。
为确保该显影盒4位于旋转部件40内的预定位置,导引肋310b的长度近似等于该显影盒4的半径。换句话说,该导引肋310b足够长到可设置许多电触点,从而其上可附着许多电触点且这些电触点距离导引肋310b的高度相等,从而确保装置主体部件的电触点与显影盒一侧上电触点之间接触压力保持稳定。
至于将该显影盒4插入到旋转部件40内的操作,这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相同。
接着,参照图15,该图为显影盒4位于旋转部件40内预定位置处的剖视图,当成像装置主体部件驱动一给定的显影盒4时,该显影盒4的第一凸起310h与该旋转部件40的墨盒捕获部分400h相接触,从而保证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和411与显影盒4之间相隔预定距离。当附着在显影盒4上的第二凸起310a的端面与调节部分400a的端面相接触时,在与显影盒4纵向相反的方向上调节该显影盒4的运动,该调节部分400a位于装置主体部件的转盘400上的槽内。
换句话说,还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用来调节显影盒4向相反方向运动的部分,即调节部分400a。因此,即使由于驱动力、驱动条件、和/或类似因素的波动导致显影盒4的凸起310h没有与旋转部件40的墨盒捕获部分400h保持接触,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和411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之间的距离波动也将减至最小。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两个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和411为盘簧形式,且附着在旋转部件40的支撑板450上。
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分别与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两个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和411电连接。
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都附着在非驱动一侧的导引肋310b上,且它们的顶面相平齐。因此,该显影盒4的定位凸起310h与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以及该显影盒4的定位凸起310h与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2之间的距离波动保持在由单个部件的容许误差造成的该单个部件的定位偏差的范围内。
此外,至于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以及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1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2之间的位置关系,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两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和411经由旋转部件40的转盘400上的孔400c分别与显影盒4的两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连接。
因此,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以及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1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2之间的位置关系由较少数量的部件决定,从而减少了由于许多部件容许误差的累加所导致的误差量。换句话说,上述结构布置使得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和411各自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减至最小,从而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此外,转盘400A,即位于非驱动一侧上的转盘400,该非驱动侧远离具有驱动力输入齿轮307的驱动力输入部分,不仅用于在显影盒4的纵方向上相对旋转部件40,或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固定该显影盒4的位置,还用来施加显影偏压。因此,该显影盒4在其宽度方向(与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不可能影响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以及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1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2之间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偏移是由所施加的用来驱动该显影盒4的力所导致的;换句话说,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及411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及312之间的位置可以保持稳定,从而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为防止与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相邻的该显影盒4的树脂部分受到损坏,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需要附着在显影盒4的自面310i和310j上略微突出的部分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附着在自面310i及310j上略微突出的导引肋310b上,这使得该显影盒4的面310i及310j不需要具有用来附着该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的突出部分,从而改进了空间效率。换句话说,这个实施例中的面310i及310j不具有在插入显影盒4时阻碍该显影盒4的部分,允许该显影盒4平滑地插入,从而改进了使用者安装或拆卸该显影盒4的效率。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显影盒4具有定位肋,而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旋转部件具有槽,该槽用来在该显影盒4的纵向上定位该显影盒4。因此,实际上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之间,以及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1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2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从而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此外,不仅在该显影盒4的非驱动侧上固定该显影盒4在其纵向上的位置,该非驱动侧远离驱动力输入部分,同时也在该非驱动侧上施加显影偏压。因此,该显影盒4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不可能影响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410和411各自与该显影盒4的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此外,该导引肋310b上可附有许多显影偏压触点,且它们的顶面相平,从而可给该许多触点311和312施加一预定数量的压力,确保可靠地施加显影偏压。
此外,该触点311和312附着在该显影盒4的导引肋310b上,防止了在旋转部件40的转动过程中该显影盒4的树脂部分受到损坏,同时还不需要提供具有略微突出部分的面310i及310j,从而改进了空间效率。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该面310i及310j不具有突出的触点以及类似结构,该突出的触点或类似结构在显影盒4的插入过程中会阻碍该显影盒4,从而允许该显影盒4被平滑地插入,因而改进了使用者安装或拆卸该显影盒4的效率。
如自上述说明及图4和20中所了解到的,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显影盒4具有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定位肋和定位凸起310h,该定位肋包括导引肋310b,该显影盒4还具有凸起310a,该凸起310a用来在显影盒4的纵向上调节该显影盒4的运动,且该凸起310a的位置与该定位肋的理论延伸一致;换句话说,定位部分310h、导引部分310b,以及用来在显影盒4的纵向上调节该显影盒4运动的凸起310a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因此,可以高精确度定位该定位部分310h、附有显影盒4的电触点的导引肋310b、以及用来在显影盒4的纵方向上调节该显影盒4运动的凸起310a,从而可以准确地在成像装置内定位电触点,因而可以可靠地给该显影盒4提供偏压。
此外,如图4和20所示,具有墨盒捕获部分310h的定位部分310c形成了一轴,墨盒4绕该轴沿垂直于该墨盒4的轴线的方向枢转。因此,在该墨盒4安装到旋转部件40上后,在该墨盒4移动至显影位置的过程中,触点311(312)可移动至偏压施加位置,而不需要将其压向触点410(411),该触点410(411)固定在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内。同时在墨盒4的这种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弹簧53的弹性所产生的力,该弹簧53附着于旋转部件40上,以及由用于旋转驱动显影辊305的力所产生的力矩的作用,该导引肋310b的压力捕获部分310k将凸起310m压向凸起捕获凹进400e的表面上。结果,该墨盒4恢复其显影状态,同时,导引肋310b上的触点311(312)位于偏压施加状态。
触点311(312)位于导引肋310b上,同时定位凸起310c形成了该显影盒4的枢转中心,该定位凸起310c的路径与该触点311(312)的路径一致。另外,当墨盒4处于上述状态下时,导引肋310b的压力捕获部分310k捕获由弹簧53弹性所产生的力,同时显影盒4捕获由用来旋转驱动显影辊305的力所产生的力矩。因此,可确保的是,即使在该显影盒4移动至显影位置后,仍可保持精确地定位该触点311(312)。
此外,该墨盒4是可枢转的,这样在墨盒4移动至显影位置的同时,允许该显影盒4上的触点311(312)保持与装置主体部件上的触点410(411)远离。因此,由这些触点之间的剧烈摩擦所导致的触点311(312)与触点410(411)之间的刮擦将减至最小。
[实施例3]
图24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以上所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自显影盒4纵向的端面突起的第一导杆凸起、第一凸起310h、定位毂部分310c、以及导引肋310b为一单一部件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实施例中,导引肋310b包括第一导引肋310b1和第二导引肋310b2。该第一导引肋310b1与第一凸起310h以及第二导引肋310b2是分离的。但该第一凸起310h、第一导引肋310b1、以及第二导引肋310b2在垂直方向上对齐。除此以外,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盒4的构造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显影盒4的构造相同。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偏压施加触点311和312分别附着在第一及第二导引肋310b1和310b2上。
采用依照该实施例中的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可表现出同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相同的操作效果。
顺便一提的是,在前述实施例中,本发明是参照这样一种情况进行说明的,即,其中显影盒4安装在旋转部件40上,该旋转部件40作为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的一个部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申请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例如,本发明还可应用于这样一种成像装置,其主体部件包括顶部分和底部分,  自该底部分可开启或关闭顶部分。当将显影盒4安装到这样一种成像装置上时,首先自底部分打开该顶部分,将显影盒4安装到顶部分内,接着在底部分上关闭该顶部分。当该顶部分被关闭时,墨盒4在该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内移动到成像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该成像装置的结构布置仅需要这样,从而当墨盒移动到成像位置时,附着在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底部分上的显影偏压触点与该墨盒侧面上的显影偏压触点相接触,同时附着在该底部分上的显影剂数量调节偏压触点与该墨盒侧面上的显影剂数量调节偏压触点相接触。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的成像位置相当于以上所述的显像位置。
本发明还可应用于这样一种成像装置,其主体部件包括一种抽屉,该抽屉可自主体部件内抽出。在这种情况下,该抽屉和主体部件相当于前述可应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实施例中的主体部件的顶部分和底部分。
此外,在本发明前述实施例中,墨盒是参照显影盒进行说明的。但前述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应用的限制。例如,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一种处理盒。此外,本发明申请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包括显像件、显影剂储存部分、以及一个外壳或盒的这样一种显影盒,该显影剂储存部分用来储存该显像件使用的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剂,其中,前述部件结为一体地放置,这样它们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装置主体部分内。此外,显影盒不需要具有显影剂储存部分,或可包括除上述已列出部件外的其它部件。一种处理盒意味着这样一种墨盒,其内一体地放置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件和以上提到的显像件,且其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内,或者是这样一种墨盒,其内一体地放置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件,一种显像件,以及一种充电件或一种清除件,且其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内。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确保精确地设定该成像装置主体部件一侧上的一个(或多个)显影偏压施加触点与墨盒一侧上的一个(或多个)显影偏压施加触点之间的距离,且保持该距离的精确设定,这样可将该触点间的接触压力设定为一预定水平,并保持在该预定水平。另外,本发明改进了成像装置的操作性能,或者使用者操作成像装置的效率。
尽管已参照这里公开的构造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其并不限于所描述的这些细节,同时本申请用来覆盖在改进目的的范围内或者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作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化。

Claims (21)

1.一种墨盒,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所述墨盒包括:
一墨盒架;
一显像件,用于显影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
第一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
第二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另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以及
一定位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侧上,用于相对于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被定位,同时所述墨盒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中;
一推动力接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侧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的力,同时所述墨盒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中;
一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用于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像件的显影偏压;
其中,所述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具有一被定位部分,当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将用来转动所述显像件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墨盒,且施加给所述墨盒的推动力使所述墨盒绕所述定位部分转动时,该被定位部分与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定位部分位于所述显像件两纵端上的所述墨盒架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所述定位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杆的上部位置处;当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杆的下部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具有一显影剂涂布件,用来在所述显像件的表面上涂布显影剂,其中,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所述显影偏压触点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影剂涂布件的涂布件偏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一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用来调节沉积在所述显像件表面上的显影剂数量;以及一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当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用来当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的显影剂数量调节件偏压,其中,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由一种树脂材料制成,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整体模制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具有一平板状的部分和一在该平板状的部分的一端处的弓形部分,其中,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平板状的部分上,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弓形部分上,所述显影偏压触点安装在所述平板状的部分上,所述显影偏压触点和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相对于所述显像件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墨盒的一端侧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具有一驱动力接收部分,用来接收来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的用于转动所述显像件的驱动力,其中,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相对于所述显像件的纵向位于所述墨盒的另一端侧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包括一斜齿轮,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经由与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的一斜齿轮的啮合,该斜齿旋转动,从而朝向所述墨盒的一个纵端推动所述墨盒。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杆具有一平板状的部分和一在该平板状的部分的一端上的弓形部分;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所述弓形部分粗略地定位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其中,所述第一导杆的所述弓形部分比所述第二导杆的所述弓形部分更精确地定位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是一种这样的墨盒:一种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黑色显影剂的黑色显影盒,一种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黄色显影剂的黄色显影盒,一种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品红色显影剂的品红色显影盒,或者一种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青色显影剂的青色显影盒;其中,所述黑色显影盒、所述黄色显影盒、所述品红色显影盒和所述青色显影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一可转动的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是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当所述旋转部件转动至一预定位置时,所述墨盒与一共用主体部件显影偏压触点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为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还包括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件。
14.一种用来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具有一主体部件,一墨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该主体部件上,所述装置包括:
(i)一墨盒安装部分,用来可拆卸地安装一墨盒,所述墨盒包括:
一墨盒架;
一显像件,用于显影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
第一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
第二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另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以及
一定位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侧上,用于相对于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被定位,同时所述墨盒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中;
一推动力接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侧上,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的力,同时所述墨盒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中
一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用于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像件的显影偏压;
其中,所述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之间;以及
(ii)供给装置,用于供给记录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分设置在一可转动的旋转部件内,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具有:第一安装部分,用来安装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黑色显影剂的黑色显影盒;第二安装部分,用来安装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黄色显影剂的黄色显影盒;第三安装部分,用来安装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品红色显影剂的品红色显影盒;第四安装部分,用来安装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内容纳有青色显影剂的青色显影盒;所述旋转部件是可转动的,以便顺序地使所述显影盒位于显影位置,该显影位置与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内的电子照相感光件相对,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主体部件显影偏压触点。
16.一种墨盒,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所述墨盒包括:
一墨盒架;
一显像件,用于显影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
第一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
第二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另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以及
一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用于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像件的显影偏压,
其中:所述第一导杆具有一定位部分,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定位部分相对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被定位,以及具有一当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将用来转动所述显像件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墨盒,且施加给所述墨盒的推动力使所述墨盒绕所述定位部分转动时与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接触的被定位部分,
所述被定位部分位于所述显像件两纵端上的所述墨盒架的底面上,
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面上,当将所述装置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端面处于上部位置;一推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面上,当将所述装置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另一端面处于下部位置,其中,所述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之间,
所述墨盒具有一显影剂涂布件,用来在所述显像件的表面上涂布显影剂,其中,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所述显影偏压触点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影剂涂布件的涂布件偏压,
所述墨盒还包括一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用来调节沉积在所述显像件的表面上的显影剂数量;以及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位于所述显影偏压触点的下方部分处,用来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的显影剂数量调节件偏压,
所述墨盒具有一驱动力接收部分,用来接收来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的用于转动所述显像件的驱动力,其中,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另一纵端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具有一平板状的部分和一在该平板状的部分的一端上的弓形部分,其中,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平板状的部分上,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弓形部分上,所述显影偏压触点安装在所述平板状的部分上,所述显影偏压触点和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位于所述显像件的一纵端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杆具有一平板状的部分和一在该平板状的部分的一端上的一弓形部分,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所述弓形部分粗略地定位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其中,所述第一导杆的所述弓形部分比所述第二导杆的所述弓形部分更精确地定位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
19.一种用来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具有一主体部件,一墨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该主体部件上,所述装置包括:
(i)一墨盒安装部分,用来可拆卸地安装一墨盒,所述墨盒包括:
一墨盒架;
一显像件,用于显影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件上的静电潜像;
第一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
第二导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另一纵端侧上,向所述墨盒架的外部凸起,用于在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引导所述墨盒;以及
一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用于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像件的显影偏压,
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杆具有一定位部分,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定位部分相对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被定位,以及具有一当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将用来转动所述显像件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墨盒,且施加给所述墨盒的推动力使所述墨盒绕所述定位部分转动时与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接触的被定位部分,
所述被定位部分位于所述显像件两纵端上的所述墨盒架的底面上,
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面上,当将所述装置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端面处于上部位置;一推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的另一端面上,当将所述装置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该另一端面处于下部位置,其中,所述显影偏压触点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推动力接收部分之间,
所述墨盒具有一显影剂涂布件,用来在所述显像件的表面上涂布显影剂,其中,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所述显影偏压触点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影剂涂布件的涂布件偏压,
所述墨盒还包括一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用来调节所述显像件表面上的显影剂数量;以及一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位于所述显影偏压触点的下方部分处,用来当将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接收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施加给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的显影剂数量调节件偏压,
所述墨盒具有一驱动力接收部分,用来接收来自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的用于转动所述显像件的驱动力,其中,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位于所述显像件的另一纵端面上;以及
(ii)供给装置,用来供给记录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墨盒安装到所述装置的主体部件上时,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设置在位于所述显影偏压触点的下方位置的部分处。
21.根据权利要求6或20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偏压触点和所述显影剂数量调节件电触点相对于所述显像件的纵向设置在所述墨盒的一端侧处。
CNB021263728A 2002-05-31 2002-07-19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3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60744A JP3684209B2 (ja) 2002-05-31 2002-05-31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160744/2002 2002-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2911A CN1462911A (zh) 2003-12-24
CN1316320C true CN1316320C (zh) 2007-05-16

Family

ID=2941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637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6320C (zh) 2002-05-31 2002-07-19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782219B2 (zh)
EP (3) EP1367458B1 (zh)
JP (1) JP3684209B2 (zh)
KR (1) KR100472889B1 (zh)
CN (1) CN1316320C (zh)
DE (1) DE60234161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7295B2 (ja) * 2002-08-09 2006-07-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着脱部材、現像器、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09412B2 (ja) * 2002-09-30 2006-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10143B2 (ja) * 2004-01-30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に着脱可能な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221832A (ja) * 2004-02-06 2005-08-1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8299B2 (ja) * 2004-02-20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69884B2 (ja) * 2004-03-08 2008-04-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58344A (ja) * 2004-03-15 2005-09-22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40072C (zh) * 2004-07-30 2008-12-03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JP4886182B2 (ja) 2004-09-27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40636B2 (ja) * 2005-03-24 2008-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736568B2 (ja) * 2005-06-29 2011-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148286A (ja) * 2005-11-30 2007-06-14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像担持体保持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71614B2 (ja) * 2006-03-03 2012-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41865B2 (ja) * 2006-12-08 2009-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929881B2 (en) * 2006-12-11 2011-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435709B2 (en) * 2007-03-19 2013-05-0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121573B2 (ja) * 2008-05-27 2013-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01266B2 (ja) * 2008-05-27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127567B2 (ja) * 2008-05-27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1123348A (ja) * 2009-12-11 2011-06-23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CN102269956B (zh) * 2010-06-07 2013-03-13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匣转换装置
JP5653124B2 (ja) * 2010-08-17 2015-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3008955A1 (ja) 2011-07-14 2013-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29733A (ja) * 2011-07-29 2013-02-07 Canon Inc カバー部材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5911275B2 (ja) 2011-11-29 2016-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808233B2 (ja) 2011-11-29 2015-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8867966B2 (en) 2011-12-30 2014-10-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104135B2 (en) 2011-12-30 2015-08-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US8948650B2 (en) 2011-12-30 2015-02-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US8867970B2 (en) * 2011-12-30 2014-10-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s having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US9031451B2 (en) 2011-12-30 2015-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JP6053404B2 (ja) 2012-06-15 201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8879953B2 (en) 2012-06-25 2014-11-0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tainer assembly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processing circuitry used with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supply item
US8938179B2 (en) 2012-06-25 2015-01-2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retainer assembly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processing circuitry
JP5693678B2 (ja) 2012-09-10 201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6066841B2 (ja) 2012-09-10 2017-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0061B2 (ja) 2012-09-11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02820B2 (ja) 2013-01-11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16254B2 (ja) 2013-01-11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8879964B1 (en) 2013-05-16 2014-11-0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n angled exit port surface
US9261851B2 (en) 2013-11-20 2016-02-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of a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381222B2 (ja) 2014-02-18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477177B2 (en) 2014-09-02 2016-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EP3825771B1 (en) 2015-02-27 2023-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and coupling member
JP6873604B2 (ja) 2015-06-05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9477178B1 (en) 2015-08-13 2016-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open or closed state of a toner cartridge shutter
US9360797B1 (en) 2015-08-13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movable projection for providing installation feedback to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360834B1 (en) 2015-09-15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electrical contacts
US9551974B1 (en) 2015-09-15 2017-01-2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of replaceable units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563169B1 (en) 2015-12-14 2017-02-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retrac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910403B2 (en) 2016-01-18 2018-03-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electrical contacts of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WO2017142099A1 (en) 2016-02-18 2017-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073410B1 (en) 2017-05-11 2018-09-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ing unit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electrical contacts for use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9989917B1 (en) * 2017-05-17 2018-06-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with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JP7354565B2 (ja) * 2019-03-26 2023-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10698363B1 (en) 2019-04-12 2020-06-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an imaging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649389B1 (en)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of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761476B1 (en) 2019-04-12 2020-09-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ov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649399B1 (en)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an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agnetic sensor
US10884353B2 (en) 2019-05-07 2021-01-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electrical contact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38A (ja) * 1987-12-25 1990-01-05 Nec Corp 時分割多重化伝送路におけるhdlcデータフレーム送受信方式
JPH09297443A (ja) * 1996-03-05 1997-11-18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0827049A2 (en) * 1996-08-29 1998-03-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 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missions method
CN1285531A (zh) * 1999-04-30 2001-02-2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操作盒和供电部件
US6311026B1 (en) * 1998-11-13 2001-10-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mounting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main body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positioning por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09970B2 (ja) 1988-12-19 1999-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0333872A (ja) * 1989-06-30 1991-02-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134674A (ja) * 1989-10-20 1991-06-0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331373A (en) 1992-03-13 1994-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mountable within it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hotosensitive drum to process cartridge
JP3352155B2 (ja) 1992-06-30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59985B2 (ja) 1992-09-04 2002-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69868B2 (ja) * 1994-04-27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37859B2 (ja) 1994-04-26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530625B2 (ja) * 1995-04-26 2004-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402860B2 (ja) 1995-07-31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69901B2 (ja) 1996-03-05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69903B2 (ja) 1996-03-05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226478B1 (en) 1996-03-21 2001-05-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drive mount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JP3416485B2 (ja) * 1996-09-30 2003-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33450A (ja) * 1996-11-05 199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2041A (ja) * 1996-12-03 1998-08-2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8223A (ja) * 1997-02-14 1998-08-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10126B1 (ko) * 1997-06-06 2002-02-19 이토가 미찌야 감광체드럼이통합된회전형현상유니트
JPH1173015A (ja) * 1997-07-03 1999-03-16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66564A (ja) * 1998-08-21 2000-03-03 Canon Inc 現像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58202B2 (ja) 1998-08-31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
JP3679635B2 (ja) * 1998-11-13 2005-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94248A (ja) 1998-12-28 2000-07-14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帯電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JP2000284557A (ja) 1999-03-29 2000-10-13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38A (ja) * 1987-12-25 1990-01-05 Nec Corp 時分割多重化伝送路におけるhdlcデータフレーム送受信方式
JPH09297443A (ja) * 1996-03-05 1997-11-18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0827049A2 (en) * 1996-08-29 1998-03-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 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missions method
US6311026B1 (en) * 1998-11-13 2001-10-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mounting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main body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positioning portion
CN1285531A (zh) * 1999-04-30 2001-02-2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设备、操作盒和供电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67458B1 (en) 2009-10-28
US6782219B2 (en) 2004-08-24
US20030223775A1 (en) 2003-12-04
EP1367458A1 (en) 2003-12-03
KR20030093076A (ko) 2003-12-06
EP2136262A1 (en) 2009-12-23
EP2157486A1 (en) 2010-02-24
JP2004004371A (ja) 2004-01-08
KR100472889B1 (ko) 2005-03-10
EP2157486B1 (en) 2013-10-02
JP3684209B2 (ja) 2005-08-17
CN1462911A (zh) 2003-12-24
DE60234161D1 (de) 200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6320C (zh) 墨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US73980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a toner container and a process cartridge
US7174122B2 (en)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564029B2 (en) Cartridge having developer supply open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therewith
US75158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an image forming unit is mounted and dismounted by rotating an intermediary transfer member
CN1904769B (zh) 处理盒和电照相成像装置
US7894733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68965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side cover mounting method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8395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removably mountabl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158735B2 (en) Process cartridge, mounting method of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replacing method of the photosensitive drum
US6968147B2 (en) Process cartridge whose sealing tape is removed when mounted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which the cartridge is mounted
US765009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itive drums
US6122470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54741B (zh) 显影剂供给装置
US8712293B2 (en)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8380104B2 (en) Replacemen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32590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140775A (ja) 静電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