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5441A - 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5441A
CN1215441A CN97193666A CN97193666A CN1215441A CN 1215441 A CN1215441 A CN 1215441A CN 97193666 A CN97193666 A CN 97193666A CN 97193666 A CN97193666 A CN 97193666A CN 1215441 A CN1215441 A CN 1215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 thread
fibre silk
clipping
pile fabric
cut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3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41C (zh
Inventor
笠冈胜行
松本三男
木村明夫
高桥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215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5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1/04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567Shapes or effects upon shrinkag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21/04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3907Pile or nap type surface or component
    • Y10T428/23929Edge feature or configured or discontinuous surface
    • Y10T428/23936Differential pile length or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3907Pile or nap type surface or component
    • Y10T428/23957Particular shape or structure of p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合成多纤维丝线制成的具有基本垂直竖立簇绒的割绒织物,该合成多纤维丝线是一种混合纱线,它由(a)卷曲的多纤维丝线和(b)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多纤维丝线组成,该丝线(b)具有比卷曲多纤维丝线(a)较大的热收缩性,并且沿着丝线(b)的各组分丝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呈现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所述粗的部分比细的部分具有较大的热收缩性。当热处理时,割绒织物提供一种具有特殊外观的高低割绒织物。尤其是当卷曲多纤维丝线(a)的割绒的顶部分是相互缠结在一起时,可获得一种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

Description

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具有凹凸不平 表面与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割绒织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该织物具有基本垂直竖立的簇绒,一种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割绒的割绒织物,以及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割绒的割绒织物的工艺方法。
由非卷曲的多纤维丝、卷曲的多纤维丝,或短纤维制成的割绒织物迄今都是已知的并且已被广泛采用。这些割绒织物在表面外观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出现一些裂缝,直条花,纤维塌陷并且以一定目视角度观察到由于反向光而产生的白色光泽。
为解决传统的割绒织物之表面外观的问题,在日本未做审查的专利公开号H7-44758已提出了一种由相应混合纱线制造的割绒织物,其中混合纱线是由卷曲的合成多纤维丝线与非卷曲的合成多纤维丝线被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非卷曲纱线和卷曲纱线是被均匀混合在这种织物的割绒中,这样卷曲纱线的卷曲特征和非卷曲纱线的光滑性和硬挺性特征都被表现出来,由此解决了上述表面外观的一些问题。然而,在这种所提出的由卷曲纱线和非卷曲纱线均匀混合而构成的割绒织物中,被表现出来的仅是卷曲纱线特征和非卷曲纱线特征的一个平均值。
在此以前还没有技术构思揭示出具有特殊性能的非卷曲纱线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卷曲纱线被结合用于割绒织物的绒毛纱线,以提供具有新颖和特有表面外观的割绒织物。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凹凸不平表面和成团扭结绒毛并表现出特有表面外观的割绒织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凹凸不平表面和成团扭结绒毛织物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是基于下列技术构思。即,首先,织物的割绒是由下述一种混合纱线制成的,混合纱线为(a)一种卷曲合成多纤维丝线和(b)一种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合成多纤维丝线,在沿着纱线(b)的各组分长丝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地呈现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粗的部分比薄的部分具有较大的热收缩,这样,当割绒织物被热处理时,高低绒毛被呈现出;其次,至少卷曲纱线的绒毛的顶部是相互缠结在一起的,因此,一种具有成团扭结绒毛的凹凸不平的表面被清楚地显示出。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种方案中,提供一种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该割绒织物具有一些基本垂直竖立的簇绒,其由一种合成多纤维丝线制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合成多纤维丝线是一种混合纱线,该混合纱线是由(a)卷曲多纤维丝线和(b)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组成,该非卷曲可高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比卷曲多纤维丝线(a)具有较大的热收缩,并且沿着纱线(b)的各组分长丝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地呈现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所述的粗的部分比所述的细的部具有较大的热收缩。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中,提供一种割绒织物,它具有一种凹凸不平的表面和合成多纤维丝线的成团扭结的绒毛的割绒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合成多纤维丝线是一种混合纱线,这样的混合纱线是由(a)卷曲的多纤维丝线和(b)非卷曲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组成,该非卷曲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比卷曲的多纤维丝线(a)具有较大的热收缩性,并且沿着纱线(b)的各组分长丝的长度交替呈现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在混合多纤维丝线的绒毛内至少卷曲多纤维丝线的绒毛之顶部分在各成团绒毛内和/或相邻成团绒毛之间是相互缠结在一起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中,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具有基本垂直竖立簇绒的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是被热处理的,由此所述非卷曲的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b)被收缩,其非卷曲的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具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它们交替地呈现在线(b)的各组分长丝的长度上,并且至少卷曲多纤维丝线(a)的绒毛的顶部分在各成团绒毛内和/或相邻成团割绒之间是相互缠结在一起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呈现高低割绒的割绒织物之割绒的局部侧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头的高低割绒织物的一实例割绒局部侧视图之放大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高低割绒织物的另一实例割绒的局部侧视图之放大示意图;
图4是示于图3中的高低割绒织物的一放大平面图。
在图1中表示了本发明的具有基本垂直竖立簇绒的呈现出高低割绒的织物割绒,成团的割绒A和成团的割绒B是由合成多纤维丝线1组成。合成多纤维丝线1是一种混合纱线,该混合纱线是由卷曲的多纤维丝线2和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花式多纤维丝线3组成,其中丝线3比卷曲的多纤维丝线2具有较大的热收缩性,并且在各组分长丝中具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其中粗的部分的热收缩性大于细的部分的热收缩性。术语“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本发明人意指多纤维丝线沿着纱线各组分长丝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地呈现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
在图1中,成团的割线A主要由非卷曲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3的粗的部分4和卷曲的多纤维丝线2组成。成团的割线B主要由非卷曲的粗细节花式纤维丝线3的细的部分5和卷曲多纤维丝线2组成。
在图2中,举例说明了本发明高低割绒织物的割绒,其组织是通过热处理图1所示的呈现高低割绒的割绒织物而获得的。
示于图1中的成团绒毛A变为示于图2中的成团被缩小的割绒A′,这种变化过程是通过在一些条件下实施热处理而达到的,从而使非卷曲纱线3的粗的部分4被收缩。换句话说,粗丝部分4表现出大的收缩性,因此,当被热处理时,它形成一种割绒6,其较粗和较短于非热处理长丝部分4。卷曲多纤维丝线2伴随着粗丝部分4的收缩而被收缩,以形成一种相对短的割绒7。卷曲多纤维丝线2的收缩是由于可能的潜在卷曲的发展和通过热处理引起的自身热收缩而造成的,并且进一步由于其与非卷曲多纤维丝线3的粗的部分4的缠结同时由于热处理产生收缩而造成的。
示于图1中的成团割绒B成为如图2所示的成团割绒B′,其有近似割绒B相同的长度或有比割绒B稍微较短的长度。即,非卷曲纱线的细的部分5比非卷曲纱线的粗的部分4表现较小的收缩,因此,细的部分5成为一种较长于成团割绒A′的割绒8。与图1中的成团割绒B中的细丝部分5混合的卷曲的多纤维丝线2保持为一种相对长的割绒9,如图2所示,其不伴随有细丝部分4的收缩。
如上所述,通过热处理示于图1中的割绒织物,如图2所示的成团割绒A和成团割绒B分别形成一种成团的相对短的割绒A′和成团的相对长的割绒B′,如图2所示。
在图3中,以类似于图2的方式示于了本发明高低割绒织物另一实例的绒毛,它是在一些条件下,热处理如图1所示的呈现有高低割绒的割绒织物,致使非卷曲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3被收缩而获得的。更确切地说,示于图3中的割绒的特征是,它包括高低的绒毛,并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的扭结的割绒,并且它们是通过热处理一种示于图1的呈现有高低割绒的割绒织物而形成的。其中具有单丝粗细度不大于1旦尼尔的细多纤维丝被用作卷曲的多纤维丝线2。
示于图3中的成团的割绒A″和B″分别由示于图1的成团的割绒A和B形成,其中卷曲的多纤维丝线2是由具有单丝粗细度不大于1旦尼尔的细多纤维丝组成。在这种情况下,高的割绒和低的割绒是根据类似于上面参照图2所说明的原理而形成的,其中绒毛是通过热处理示于图1的绒毛而形成的。此外,卷曲的多纤维丝2具有非常细的单丝细度,因此,至少卷曲多纤维丝2的绒毛之顶部分在各成团割绒内和/或相邻成团割绒之间可被容易地缠结,从而成团的绒毛A(图1)成为由粗而短的多纤维丝部分10和扭结的卷曲的多纤维丝11(图3)组成的成团扭结的低绒毛A″,而成团的绒毛B(图1)则成为由相对细的和相对长的多纤维丝部分12和扭结卷曲的多纤维丝13(图3)组成的成团扭结的相对高的绒毛B″。这样便获得了本发明的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已参照图1至图3在上面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还包括一些改进的实施例。例如,举例说明在图1中的成团割绒A和成团割绒B能够被改进,以致于粗丝部分4和细丝部分5在各个割绒团A和B中都呈现为非卷曲多纤维丝线3。在这种情况中,当呈现高低割绒的割绒织物被热处理时,可获得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其具有一些割绒团,该割绒团具有不同的绒毛长度,其长于举例说明在图2中的割绒A′,但短于举例说明在图2中的割绒B',其中所得到割绒的长度变化取决于两种割绒团的比例。
根据另外一些改进,本发明包括一个使用两种不同种类的割绒团的实施例(即,由粗丝部分构成的割绒团和由细丝部分构成的割绒团),其中,一种割绒团被一些另外种类的割绒团围绕。根据这个实施例,长绒毛团的尺寸不同于短绒毛团的尺寸。例如,当由粗丝部分组成的割绒团被相邻的主要由作为非卷曲多纤维丝3的细丝部分5组成的割绒团(如示于图1中的割绒B的团)围绕时,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看上去是由大团的长绒毛组成。相反,当由细丝部分组成的割绒团被相邻的主要由作为非卷曲多纤维丝3的粗丝部分4组成的割绒团(如示于图1中的割绒A的团)围绕时,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的绒毛的割绒织物看上去是由短绒毛组成的。因此,含有所希望长度的绒毛团的各种尺寸能够由非卷曲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获得。本发明还包括使用两种不同种类的割绒团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一种割绒团是被一些另一种由粗丝部分和细丝部分组成的割绒团所围绕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单丝粗细度不大于1旦尼尔的细多纤维丝线被用作卷曲的多纤维丝线2。在这种情况中,可获得一种高低割绒织物,该织物是由具有大尺寸外观的扭结绒毛团和具有小尺寸外观的扭结绒毛团组成,它们分布在织物表面上。这种实施例的一个实例举例说明在图4中,其中标号数14,15和16分别表示具有大尺寸外观的一团扭结绒毛,具有小尺寸外观的一团扭结绒毛,和一团扭结的短绒毛。
下面将详细描述互相混合的多纤维丝线的最佳实施例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具有基本垂直竖立簇绒的呈现有高低割绒的割绒织物。
互相混合的多纤维丝线最好具有75至250旦尼尔的粗细度。如果互相混合的多纤维丝线的粗细度小于75旦尼尔,当纱线被用于,例如,具有机号28的高机号沉降片绒头针织机针织时,毛圈会不足够紧密,因此,割绒变得粗糙,从而降低了割绒织物的质量。相反,如果互相混合的多纤维丝线的粗细度超过250旦尼尔,当针织时,每密度的丝线收缩应力则是不合乎需要的大并且针织组织结构收缩到很大程度,由此引起割绒织物的手感变劣。
在互相混合的纱线是非卷曲多纤维丝线与卷曲的多纤维丝线的比例较好是20∶80至70∶30,以重量计,最好是35∶65至50∶50,以重量计。如果非卷曲纱线的数量太少,就不足以形成预期的高低绒毛。相反,如果非卷曲纱线的数量太大,织物的手感变得很硬。
混合纱线中非卷曲多纤维丝线与卷曲多纤维丝线之间的热收缩差异较好是20至60%,最好是30至50%。如果热收缩差异小于20%,则在高低割绒织物中的高绒毛与低绒毛之间的高度差异会变得较小。相反,如果热收缩差异大于60%,则在高低割绒织物中的长丝毛与短绒毛之间的高度差异会变得不令人希望的大,而且,短绒毛对于支承长绒毛会变得困难,往往会引起长绒毛的躺下。
在混合纱线中非卷曲的多纤维丝线的热收缩性较好的是50至70%。非卷曲的多纤维丝线的各组分丝的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最好分别具有50至90%和30至70%的热收缩性。非卷曲多纤维丝线的各组分丝的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较好的是具有2至35mm的长度,最好是具有5至20mm的长度。如果粗丝和细丝部分的长度在上述范围以外,那未在织物上的长的和短的绒毛会有不希望的不平衡,并且织物的外观会被损坏。举一实例,当使用一种具有平均单丝粗细度是1.6旦尼尔,粗的部分平均粗细度为2旦尼尔和细的部分平均粗细度为1.5旦尼尔的非卷曲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时,则由机织或针织制成一种割绒织物并且热处理该织物形成一种高低割绒织物,该织物的非卷曲多纤维丝具有粗的部分粗细度5至12旦尼尔,细的部分粗细度2至7旦尼尔。
作为非卷曲多纤维丝纱的一些特定实例,可举出下列一些形式,一种未拉伸的多纤维丝线,一种部分拉伸的多纤维丝线,以及一种通过在不大于玻璃转化温度下拉伸称之为POY而获得的可高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这些纱线是由聚酯或其它合成聚合物制成的。
作为混合纱线中的卷曲多纤维丝线的一些特定实例,可举出下列一些形式,一种假捻卷曲纱线,一种填料卷曲纱线和一种编结与假编卷曲纱线。其中假捻卷曲纱线是较好的。卷曲的多纤维丝线较好的是具有0.5至10%的卷曲率。如果卷曲率超过10%,其手感变得僵硬。相反,如果卷曲率小于0.5%,即使应用具有单丝粗细度不大于1旦尼尔的细的多纤维丝线时,也难以形成所希望的扭结绒毛团。较好的是卷曲纱线的热收缩性是在2至20%范围内。如果热收缩性超过20%,则难以制造高低割绒织物。相反,如果热收缩性小于20%,即使应用具有单丝粗细度不大于1旦尼尔的细的多纤维丝线时,也难以形成所希望的扭结绒毛团。
混合多纤维丝线是通过平行交织,或并捻方式而制备的。其中平行交织是最适合于形成高低割绒织物的。
割绒能够由混合的多纤维丝线通过下列方法而制成,一种方法是:在针织步骤中从源于沉降片绒头或双面拉舍尔机针织成的一绒毛结构上切割绒毛;一种方法是:绒毛结构是由一种经编织物通过起绒机而制成,随后从绒毛结构上切割绒毛;或一种方法是:由纱线织成一种绒头织物。然后切割绒头织物的绒毛。
为了形成长绒毛和短绒毛的热处理可通过湿的热处理或通过干的热处理方式加以实施。湿的热处理较好是以80至130℃的温度,最好为100至110℃来实施。温度低于80℃时,长绒毛和短绒毛难以形成。相反,温度超过130℃时,织物被收缩到过量程度,并且织物的手感变得僵硬。
举例说明在图1的割绒团A和割绒团B中的绒毛较好的是具有长度0.8至5mm,最好是1.2至3mm。如果绒毛长度小于0.8mm,图2中绒毛团A与绒毛团B之间的长度差异和图3中绒毛团A″与绒毛团B″之间的长度差异是不能满足提供希望的高低割绒织物的。相反,如果绒毛长度大于5mm,绒毛往往会不良地躺倒在织物上。
具有热处理而产生的长绒毛和短绒毛的高低割绒织物是通过例如一种液流循环染色机而被染色,然后定形。
通过下列实例将特别描述本发明的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高低割绒织物。
在该实例中,煮练缩水率(BWS)是通过下列方法而测量的。一绞丝样品是通过转动一个具有圆周长度为1.125m的检尺器10周而制备成的。该绞丝挂在一胶合板上的挂钩上,并且一个测量载荷(=丝的粗细度旦尼尔×1/31×10×2)被施加到绞丝的下端。测量出绞丝的长度L1,然后去掉测量载荷,再把绞丝放在一个棉袋中并浸于沸水浴内30分钟,随后棉袋从所述的浴中拿出,并把绞丝从袋中取出,利用过滤纸把水从绞丝中除去,绞丝被空气干燥24小时。绞丝再挂在胶合板的挂钩上,测量载荷施加到绞丝的下端。测量出绞丝的长度L2
    BWS(%)=〔(L1-L2)/L1〕×100
实例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切片在280℃下被熔纺,并且通过转速为1.700m/min的第一卷取辊和转速为2,700m/min的第二卷取辊而被卷取,以提供165旦尼尔/72丝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具有250%的伸长率。这种粗细多纤维丝线被冷拉伸到其原始长度的1.4倍,从而制备一种具有115旦尼尔/72丝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该多纤维丝线具有60%的平均煮练缩水率(BWS)。各组分丝的粗的部分具有80%的BWS和15mm的平均长度;而其细的部分具有50%的BWS和15mm的平均长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切片在290℃下被熔纺,并且通过转速为6,000m/min的第一卷取辊和转速为6,000m/min的第二卷取辊而被卷取,以提供一种85旦尼尔/144丝的部分取向均匀的多纤维丝线(POY),其具有130%的伸长率。这种部分取向均匀的多纤维丝线要经历一种同步拉伸假捻卷曲加工,其拉伸比为1.4,假捻温度为110℃,加热器长度1.5m,假捻盘(三重轴圆摩擦假捻板)的表面速度为600m/min,假捻速度为300m/min,从而制备一种64旦尼尔/144丝的假捻卷曲的多纤维丝线,其具有1.4%的卷曲百分率。
上述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和上述的假捻卷曲多纤维丝线是通过平行交织方法并使用交织喷嘴以2kg/cm2的压缩空气压力,2%的超喂率,300m/min的混合速度而被混合在一起的,从而制备一种具有189旦尼尔/216丝的混合多纤维丝线,其具有58%的BWS和每米90的混合度。
使用一种设有一些杆式沉降片的Karl-Meyer经编机,把可被编织成一种编织物作为基础结构的具有150旦尼尔/48丝的非卷曲聚酯多纤维丝线和上述的可被形成一种绒毛结构的混合多纤维丝线在经编机的导丝器中以整组形式排列,然后,以65组织循环/英寸的密度编织成一种尺寸为2mm毛圈绒头的针编织物,其由可高收缩的纱线和低卷曲纱线并具有总粗细度为189旦尼尔组成的混合多纤维丝线形成。
织物上的绒毛采用由JGC股份公司制造的剪毛机而被切割掉,以去除具有0.2mm长的相应绒毛的顶部分,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各种外观的割绒织物。这种以铺开状态的割绒织物采用于热定形机被热处理,温度为180℃,时间为45秒。
随后,被热处理的织物通过使用由Hisaka works ltd.制造的液流循环染色机进行染色,温度为130℃,时间为45分钟,并之后通过使用由Hirano Tecseed Co.,Ltd.制造的短环烘干机进行干燥,温度120℃,时间为1分钟。在干燥之后,织物使用干热定形机进行热处理,温度为170℃,时间45秒,以去除在染色期间产生的皱纹。这样制成的织物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和成团的扭结绒毛,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具有基本垂直竖立簇绒的呈现有高低割绒的割绒织物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特外观的高低割绒织物。尤其是当卷曲丝线的割绒顶部分被相互缠结时,可获得一种具有凹凸不平表面和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
该高低割绒织物和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都是由本发明之呈现有高低割绒的织物制成的,它们可用作家具装饰织物和汽车内的其它装饰材料,以及其它用途。

Claims (9)

1.一种由合成多纤维丝线制成的具有基本垂直竖立簇绒的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合成多纤维丝线是一种混合纱线,该混合纱线由下列形式组成:(a)卷曲的多纤维丝线和(b)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该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具有比卷曲多纤维纱线较大的热收缩性,并且沿着纱线(b)的各组分丝的长度上交替呈现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所述的粗的部分比所述的细的部分具有较大的热收缩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割绒织物,其特征是,在呈现绒毛的表现上有许多绒毛A和许多绒毛B,其中,绒毛A主要是由(ⅰ)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b)的各组分丝的粗的部分和(ⅱ)卷曲多纤维丝线组成,绒毛B主要是由(ⅰ)非卷曲可高热收缩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b)的各组分丝的细的部分和(ⅱ)卷曲的多纤维丝线(a)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割绒织物,其特征是,混合多纤维丝线具有75至250旦尼尔的粗细度,在非卷曲多纤维丝线(b)与卷曲多纤维丝线(a)之间的热收缩率差异范围为20至60%,(b)/(a)的比例范围为20/80至70/30(以重量计)。
4.一种通过热处理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割绒织物而制成的高低割绒织物。
5.一种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合成多纤维丝线的成团扭结割绒的割绒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合成多纤维丝线是一种混合纱线,该混合纱线是由(a)卷曲的多纤维丝线和(b)非卷曲的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组成,该丝线(b)具有比卷曲的多纤维丝线(a)较大的热收缩性,并且沿着丝线(b)的各组分丝的长度上交替呈现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在混合多纤维丝线的割绒内至少卷曲多纤维丝线(a)的割绒的顶部分在割绒的各团内和/或相邻割绒团之间是相互缠结在一起的。
6.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凹凸不平表面与成团扭结绒毛的割绒织物的工艺,其特征是,使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呈现高低绒毛的割绒织物被处理,由此,具有沿丝线(b)各组分丝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呈现有粗的部分和细的部分的非卷曲高热收缩粗细节花式多纤维丝线(b)被收缩,并且至少卷曲多纤维丝线(a)的割绒的顶部分在各割绒团内和/或相邻的割绒团之间是相互缠结在一起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凹凸不平表面和成团的扭结割绒的割绒织物的工艺,其特征是,混合多纤维纱线具有75至250旦尼尔的粗细度,并且在非卷曲多纤维丝线(b)与卷曲多纤维丝线(a)之间的热收缩率差异是20至60%的范围,以及(b)/(a)的比例范围是20/80至70/30,以重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凹凸不平表面和成团扭结割绒的割绒织物的工艺,其特征是,卷曲多纤维丝线(a)具有不大于1旦尼尔的单丝粗细度。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凹凸不平表面和成团扭结割绒的割绒织物的工艺,其特征是,热处理是在以80℃至130℃温度的湿热条件下,或在以130℃至200℃温度的干热条件下完成的。
CN97193666A 1996-12-13 1997-12-12 割绒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2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3450/96 1996-12-13
JP33345096A JP3207775B2 (ja) 1996-12-13 1996-12-13 長短パイルを生起可能な立毛布帛
JP333450/1996 1996-1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5441A true CN1215441A (zh) 1999-04-28
CN1063241C CN1063241C (zh) 2001-03-14

Family

ID=18266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36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3241C (zh) 1996-12-13 1997-12-12 割绒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076242A (zh)
EP (1) EP0926284B1 (zh)
JP (1) JP3207775B2 (zh)
KR (1) KR100331291B1 (zh)
CN (1) CN1063241C (zh)
DE (1) DE69713350T2 (zh)
TW (1) TW387024B (zh)
WO (1) WO199802611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116B (zh) * 2003-04-03 2010-04-21 世翰工业公司 长纤维灯芯绒织物的制造方法
CN1621591B (zh) * 2003-11-26 2010-04-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饰用毛绒织物
CN106835451A (zh) * 2016-12-22 2017-06-13 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持久柔软蓬松、吸湿快干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10468490A (zh) * 2019-08-21 2019-11-19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割绒立体图案绒面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0485038A (zh) * 2019-08-21 2019-11-22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异收缩丝毛绒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07C (zh) * 1996-05-31 2004-08-11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制备绒毛制品的梳条、绒毛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ATE274084T1 (de) * 1998-07-01 2004-09-15 Malden Mills Ind Inc Doppelseitige polschlingenstrickware mit farbdifferenzierung zwischen vorder- und hinterseite
DE19912548A1 (de) * 1999-03-19 2000-09-28 Gregor Kohlruss Polstoff
DE20106592U1 (de) * 2001-04-17 2001-07-26 Kohlruss Gregor Textilstreifenvorhang für Autowaschanlagen
JPWO2004009891A1 (ja) * 2002-07-19 2005-11-17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パイル布帛
US20040062902A1 (en) * 2002-09-27 2004-04-01 Henry Keith S. Dual denier tufted carpet construction
US20050003142A1 (en) * 2003-07-03 2005-01-06 Williamson Curtis Brian Pile fabric, and heat modified fiber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JP4343014B2 (ja) * 2004-04-13 2009-10-14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緻密超短立毛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ーシート部材
EP1774076A4 (en) * 2004-06-24 2008-04-30 Mmi Ipco Llc MANUFACTURED FABRIC ARTICLES
NL2002808C2 (nl) * 2009-04-27 2010-10-28 Desso B V Tapijt.
US20130196109A1 (en) 2009-11-24 2013-08-01 Mmi-Ipco, Llc Insulated Composite Fabric
US9657420B2 (en) * 2012-03-30 2017-05-23 Deckers Outdoor Corporation Sheared wool weaving method
KR101703149B1 (ko) * 2015-03-30 2017-02-07 황재혁 환편기를 이용한 원단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원단
US20210062373A1 (en) * 2017-12-28 2021-03-04 Uchino Co., Ltd. Pile fabric
EP4083285A4 (en) * 2019-12-25 2023-10-11 Kaneka Corporation Pile fabric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7420B2 (ja) * 1979-10-25 1984-07-05 東レ株式会社 毛皮調立毛繊維構造物
EP0030566B1 (en) * 1979-12-06 1986-07-30 Toray Industries, Inc. Pile fabric
US4389364A (en) * 1979-12-06 1983-06-21 Toray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making thick-and-thin fibers
US4461791A (en) * 1981-01-15 1984-07-24 Kanebo, Ltd. Fur-like article having pile with difference in color or fineness
JPS6017144A (ja) * 1983-07-04 1985-01-29 カネボウ株式会社 毛皮様立毛製品
US4617208A (en) * 1983-07-19 1986-10-14 Modern Fibers, Inc. Non-directional, synthetic, outdoor carpet
JPS60162834A (ja) * 1984-02-03 1985-08-24 帝人株式会社 立毛布帛
JPH0663158B2 (ja) * 1984-03-27 1994-08-17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パイル組成物
DE3525441A1 (de) * 1985-07-17 1987-01-29 Adolff J F Ag Bodenbelagsbahn
JPS63203847A (ja) * 1987-02-16 1988-08-23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立毛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H0223616A (ja) * 1988-07-12 1990-01-25 Seiko Epson Corp ドライエッチ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626230B2 (ja) * 1990-10-09 1997-07-02 東レ株式会社 毛皮調パイル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84009A (en) * 1993-03-09 1994-02-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iber blends for improved carpet texture retention
DE19506037A1 (de) * 1995-02-22 1996-08-29 Hoechst Trevira Gmbh & Co Kg Verformbare, hitzestabilisierbare textile Polware
US5652038A (en) * 1995-07-12 1997-07-29 Springs Industries, Inc. Yarn and tufted fabric for use in a bathroom rug
JPH09157995A (ja) * 1995-12-01 1997-06-17 Toray Textile Kk 立毛布帛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6116B (zh) * 2003-04-03 2010-04-21 世翰工业公司 长纤维灯芯绒织物的制造方法
CN1621591B (zh) * 2003-11-26 2010-04-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饰用毛绒织物
CN106835451A (zh) * 2016-12-22 2017-06-13 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持久柔软蓬松、吸湿快干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
CN110468490A (zh) * 2019-08-21 2019-11-19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割绒立体图案绒面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10485038A (zh) * 2019-08-21 2019-11-22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差别化异收缩丝毛绒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13350T2 (de) 2003-01-30
KR19990082530A (ko) 1999-11-25
JP3207775B2 (ja) 2001-09-10
CN1063241C (zh) 2001-03-14
EP0926284A1 (en) 1999-06-30
JPH10168704A (ja) 1998-06-23
TW387024B (en) 2000-04-11
EP0926284A4 (zh) 1999-06-30
EP0926284B1 (en) 2002-06-12
KR100331291B1 (ko) 2002-06-20
DE69713350D1 (de) 2002-07-18
WO1998026119A1 (fr) 1998-06-18
US6076242A (en) 2000-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41C (zh) 割绒织物及其制造工艺
US20180282937A1 (en) Supercontracting fiber textiles
CN103097595A (zh) 机织物或针织物制造用的膨体纱和络纱、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641A (zh) 复合变形丝,用于制造该复合变形丝的方法,用该复合变丝制作的机织和针织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变形丝的设备
EP1536047A1 (en) Pile fabric
JPWO2020162506A1 (ja) 抗ピリング紡績糸、その製法、及び抗ピリング紡績糸により構成される抗ピリング織編物
JP4102127B2 (ja) アクリル系紡績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布帛
JPH07197354A (ja) 編地の製造方法
EP1167595A1 (en) Multifilament for mohair-like pile fabric and pile fabric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fabric
JP2014005574A (ja) ポリアミド繊維織編物
JPS6219533B2 (zh)
JP4217517B2 (ja) 織編物
JPS61152849A (ja) 内装用パイル布帛
JP2006183187A (ja) 紡績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
JPH09302543A (ja) 中空紡績糸及びそれからなる織編物
JPS6244052B2 (zh)
JPH0213505Y2 (zh)
JP2700022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条
JP3611051B2 (ja) 吸水性に優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織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42531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混繊糸
JPS584811A (ja) 新規な捲縮特性を有するアクリル系ステ−プル・ファイバ−およびその紡績糸
JP3493831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シックアンドシン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98618B2 (ja) 複合紡績糸及び複合紡績糸を用いる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JP3176866B2 (ja) 毛玉様外観を有する立毛布帛
JPH0641649B2 (ja) 人工毛皮綿毛用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