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4215C - 底漆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底漆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4215C
CN1204215C CNB018026133A CN01802613A CN1204215C CN 1204215 C CN1204215 C CN 1204215C CN B018026133 A CNB018026133 A CN B018026133A CN 01802613 A CN01802613 A CN 01802613A CN 1204215 C CN1204215 C CN 120421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olymer
weight
multipolymer
base composition
pain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26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8822A (zh
Inventor
时田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8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8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42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42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1/00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1/06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0/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51/06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2Prim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09J5/02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involving pretreatment of the surfaces to be join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底漆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I)改性共聚物,所述改性共聚物通过将由下式(1)或(2)表示的极性基团加入到烯烃(共)聚合物等中获得,其中式(1)或(2)表示的极性基团的量为每100g所述改性聚合物1×10-3至250×10-3mol;以及(II)有机溶剂:(2)其中R1是氢或C1-6的烷基,R2是C1-6的亚烷基,n是1至20的整数。本发明可使得各种材料(涂料组合物和粘合剂)牢固地粘附在底板(被涂物质,如模塑聚烯烃或钢板)上。所述底漆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并适合于颜料填充。

Description

底漆组合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涂料和粘接聚烯烃类(如聚丙烯等)模塑制品的底漆组合物,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在与含水物质如颜料、水或湿气混合贮存下显示出优异的贮存稳定性的底漆组合物。
发明背景
通常,聚烯烃类(如聚丙烯)模塑制品通过在其表面施加涂层或形成除所述聚烯烃外的其它树脂层来增强它们的价值。然而,聚烯烃普遍具有小极性并对普通的涂层材料或其它树脂的粘合性较差。由于这种原因,通常通过使用铬酸、火焰、电晕、等离子体或溶剂处理聚烯烃模塑制品的表面以增强其表面极性,这样来提高所述聚烯烃模塑制品与涂层材料等的粘合力。
然而,这些方法具有各种缺点,它们要求复杂的处理,这伴随着使用腐蚀性化学品的危险并同时要求精确的过程控制以获得稳定的粘合性。
本申请人在JP-B-62-21027/1987和JP-B-59-42693/1984中公开了使用通过将一种接枝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作为底漆(表面处理剂),由此提高被涂物质(如聚烯烃模塑制品,如聚丙烯模塑制品)和涂层材料或粘合剂之间的粘合以获得良好的粘合力,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通过将丙烯/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共聚物与马来酸酐在有机溶剂中接枝共聚得到。
这些底漆组合物可赋予底板(被涂物质)和涂层材料或粘合剂之间良好的粘合性。然而,当它们在与水或湿气接触条件下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就会产生它们的粘度提高的问题,而当往它们中加入含水产品(如颜料)时,将会产生不相干的物质或会导致提高它们的粘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人在JP-B-61-11250/1986中提出通过将改性乙烯/丙烯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来制备底漆组合物(表面处理剂),所述改性乙烯/丙烯共聚物通过接枝单烯烃二羧酸单烷酯获得。
虽然解决了上述底漆组合物的难题,但是发现它们具有降低与特定涂层材料或特定粘合剂之间的粘合性的缺陷。
因此,需要获得在作为底板(被涂物质)的聚烯烃模塑制品和各种材料(涂层材料、粘合剂等)之间具有优异的粘合力、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和颜料填充容量的底漆组合物。
本发明将解决上述先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作为底板(被涂物质)的聚烯烃模塑制品和各种材料(涂层材料、粘合剂等)之间具有优异的粘合力、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和颜料填充容量的底漆组合物。
本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包含:
(I)改性共聚物,所述改性共聚物通过往选自以下(A)-(D)的至少一种(共)聚合物中加入由下式(1)或(2)表示的极性基团获得,其中所述(共)聚合物选自:
(A)烯烃(共)聚合物,
(B)卤代烯烃(共)聚合物,
(C)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品,以及
(D)卤代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和
(II)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改性共聚物含有的极性基团的量为1×10-3至250×10-3mol,基于100g所述改性共聚物计算。
Figure C0180261300061
在式(1)和(2)中,R1为氢或含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R2为含1至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n为1至20的整数。
优选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中有机溶剂(II)的含量基于100重量份的改性共聚物(I)计为100至4000重量份。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文将对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包含(I)特定的改性共聚物和(II)有机溶剂。
改性共聚物(I)
用于本发明的改性共聚物(I)是选自以下(A)-(D)中至少一种(共)聚合物的接技改性产物,并具有特定的极性基团,所述(共)聚合物选自(A)烯烃(共)聚合物、(B)卤代烯烃(共)聚合物、(C)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和(D)卤代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
[(A)烯烃(共)聚合物]
用于本发明的烯烃(共)聚合物(A)是至少一种α-烯烃的均聚物或含有至少两种α-烯烃的共聚物。
示例性的α-烯烃有含2至20个碳原子,优选2至8个碳原子的α-烯烃,尤其可包括乙烯、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己烯、2-甲基-1-戊烯、1-庚烯和1-辛烯。
在所述α-烯烃(共)聚合物中,优选使用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和乙烯/1-辛烯共聚物作为烯烃(共)聚合物(A)。
在十氢化萘中,于135℃下测量所述烯烃(共)聚合物(A)的特性粘数[η]最好为0.05至5.0dl/g,优选0.1至2.0dl/g。
[(B)卤代烯烃(共)聚合物]
用于本发明的卤代烯烃(共)聚合物(B)的烯烃(共)聚合物可包括,如上描述的烯烃(共)聚合物(A)。
用于所述烯烃(共)聚合物(A)的卤化作用的卤素的例子可包括氟、氯和溴。
卤化程度根据经受底漆处理的底板和如涂层材料和粘合剂的涂布物质的类型而不同,并且最好为5至40%重量,优选10至30%重量,基于卤化前的烯烃(共)聚合物为100%重量计。
[(C)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
用于本发明的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C)是含有聚合物嵌段(S)和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Di)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嵌段(S)在其分子中具有至少一种衍生自苯乙烯的重复结构单元,所述共轭二烯聚合物嵌段(Di)在其分子上具有至少一种衍生自共轭二烯的重复结构单元,所述共聚物具有如由下式表示的结构:
                      -(S-Di-S)n-
在该式中n为1或更大的整数。
用于所述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共轭二烯的例子可包括异戊二烯和丁二烯。所述三嵌段共聚物可包含单一种共轭二烯或包括两种或更多种共轭二烯的组合。
优选所述三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的含量通常为10至55%重量,尤其是15至50%重量。
优选用于本发明中的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具有1×104至18×104,更优选1.5×104至12×104的数均分子量(Mn)。在本发明中,所述数均分子量(Mn)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在40℃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测得。
[(D)卤代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
在用于本发明的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D)中使用的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是例如所述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C)。
用于所述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C)的卤化作用的卤素的例子可包括氟、氯和溴。
卤化程度根据经受底漆处理的底板和如涂层材料和粘合剂的涂布物质的类型而不同,并且通常最好为5至40%重量,优选10至30%重量,基于卤化前的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为100%重量计。
[极性基团]
加入到上述(共)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由下式(1)或(2)表示。
在式(1)和(2)中,R1是氢或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R2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n是1至20的整数。
所述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R1的例子可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叔戊基、新戊基、1-甲基丁基、己基和异己基。
所述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2的例子可包括亚甲基、1,2-亚乙基、1,2-亚丙基、1,3-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和亚己基。
往上述(共)聚合物中加入式(1)的极性基团的方法可包括直接将具有式(1)的极性基团的化合物接枝共聚到所述(共)聚合物上的方法。另外,优选使用首先实施将式(a)或(b)表示的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接枝共聚到所述(共)聚合物上,然后和由式(c)表示的二醇化合物反应的方法,目的在于高收率地制备所述改性的共聚物(I)。
H(OR2)nOH                                (c)
所述二醇化合物的优选例子可包括如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的二元醇,因为它们具有高的反应率。
所述不饱和二羧酸或其酸酐的例子可包括马来酸、富马酸、四氢邻苯二甲酸、衣康酸、柠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降冰片烯二酸、四氢邻苯二甲酸和二环[2,2,1]庚-2-烯(hepto-2-ene)-5.6-二羧酸,或它们的酸酐,尤其优选它们的酸酐。
这些不饱和二羧酸和它们的酸酐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在上述(共)聚合物上接枝共聚至少一种选自上述不饱和二羧酸和它们的酸酐的极性化合物的方法可包括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例子如:
(1)通过将所述(共)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所述极性化合物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同时在搅拌下进行加热来实施接枝共聚的方法;
(2)通过加热使所述(共)聚合物融化,加入所述极性化合物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到所得的熔融物中并搅拌来实施接枝共聚的方法;
(3)通过预混合所述(共)聚合物和所述极性化合物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将所得的混合物输送至挤出机中,并加热捏合所述混合物来实施接枝共聚的方法;
(4)通过将由所述极性化合物和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得的溶液浸渍到所述(共)聚合物中,随后将所得混合物加热至所述(共)聚合物不发生溶解的最高温度来实施接枝共聚的方法。
所述反应温度不低于50℃,适宜从80至200℃,反应时间为约1至10个小时。
所述反应方法可以是间歇方法和连续方法的任一种,此外,为了均匀实施所述接枝共聚作用,优选间歇方法。
在实施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聚合反应中,有用的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包括任何一种能促进所述(共)聚合物与所述极性化合物反应的物质,尤其优选有机过氧化物和有机过酸酯。
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例子可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双二氯苯甲酰、过氧化二枯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过苯甲酸)己炔-3、1,4-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月桂酰过氧化物、2,5-二甲-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炔-3、2,5-二甲-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
所述有机过酸酯的例子可包括过乙酸叔丁酯、过苯甲酸叔丁基酯、过苯基乙酸叔丁酯、过异丁酸叔丁酯、过仲辛酸叔丁酯、过新戊酸叔丁酯、过新戊酸异丙苯酯和过二乙基乙酸叔丁酯。
所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有用的例子可包括如偶氮二异丁腈和二甲基偶氮二异丁腈的偶氮化合物。
在这些化合物中,优选二烷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枯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炔-3、2,5-二甲-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和1,4-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
优选所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用量为0.001至10重量份,基于所述(共)聚合物为100重量份计。
用于本发明的改性共聚物(I)是使如此制备的酸改性(共)聚合物与上述二醇化合物反应而得到。
该反应可与上述酸改性反应(接枝共聚合反应)同样的方式实施,可使用或不使用所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具有式(1)的极性基团的改性共聚物(I)可通过上述方法制得,并含有式(1)的极性基团的量为1×10-3至250×10-3mol,基于100g所述改性共聚物计,就提高模塑制品与涂层或粘合剂之间的粘合力而言,优选所述量为10×10-3至100×10-3mol。
有机溶剂(II)
如上所描述,在制备用于本发明的改性共聚物(I)中,所述接枝共聚反应可在有或没有有机溶剂存在下实施。在本发明中,使用通过将所述改性共聚物(I)溶解在有机溶剂(II)中制得的组合物作为所述底漆组合物。
因此,当所述改性共聚物(I)是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实施接枝共聚合制备得到时,其可直接用作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或重新加入同样的或其它种类的有机溶剂(II)。
另一方面,当所述改性共聚物(I)是通过在没有有机溶剂存在下实施接枝共聚制备得到时,将所述改性共聚物(I)(接枝产物)通过重新加入有机溶剂(II)溶解,然后用作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
在本发明中用于形成所述底漆组合物的有机溶剂(II)(在接枝共聚合反应过程中或在反应之后加入)不受特别的限制,它们的例子可包括:
芳烃,如苯、甲苯或二甲苯;
脂族烃,如己烷、庚烷、辛烷或癸烷;
脂环族烃,如环己烷、环己烯或甲基环己烷;
醇类,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戊醇、己醇、丙二醇或苯酚;
酮类,如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乙基酮、戊酮、己酮、异佛尔酮或苯乙酮;
溶纤剂,如甲基溶纤剂或乙基溶纤剂:
酯类,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或甲酸丁酯;
卤代烃类,如三氯乙烯、二氯乙烯或氯苯。
在这些当中,优选芳烃、脂肪族烃和酮。这些有机溶剂(II)可单独使用或可以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式使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有机溶剂(II)的理想含量为100至4000重量份,更优选200至2000重量份,基于所述改性共聚物(I)为100重量份计。
底漆组合物
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包含在上面描述的改性共聚物(I)和有机溶剂(II),并且主要用作塑料模塑制品的表面处理剂。
采用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涂布由烯烃(共)聚合物或其它(共)聚合物制成的模塑制品的表面并干燥,此后涂布有所述底漆组合物的表面用涂层材料涂布,由此可提高所述模塑制品与所述涂层材料之间的粘合力。同样,采用粘合剂涂布所述涂布有底漆组合物的表面,由此提高了所述模塑制品与粘合剂之间的粘合力。
上述模塑制品的优选例子可包括由聚烯烃,如高压聚乙烯、中或低压聚乙烯、聚丙烯、聚-4-甲基-1-戊烯或聚苯乙烯制成的模塑制品,和由烯烃共聚物,如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或丙烯/丁烯共聚物制成的模塑制品。
此外,除了上述聚烯烃和烯烃共聚物外,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可用于由聚丙烯和合成橡胶制成的模塑制品,由聚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用于汽车的模塑制品,以及用于钢板或经过电沉积处理的钢板的表面处理。
此外,在施加涂层材料前,预先在所述模塑制品的表面施加除了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外的主要包括聚氨酯树脂、脂族酸改性的聚酯树脂、无油聚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环氧树脂的底漆和粘合剂,采用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涂布底漆,由此提高所述模塑制品和涂层材料、底漆和粘合剂之间的粘合力,同时形成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抗冲击强度的涂膜(涂层材料涂布的膜、底漆膜层和粘合剂膜层)。
尤其是,采用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作为底漆适合于提高涂层材料与模塑制品表面之间的粘合性。可用的模塑制品有由如聚丙烯等聚烯烃制成的模塑制品,由聚丙烯和合成橡胶制成的汽车防撞器,仪表盘的模塑制品,通过使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制成的SMC(片状成型料)模塑制品,聚氨酯树脂的R-RIM(增强反应注塑法)模塑制品,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树脂模塑制品,聚氨酯树脂模塑制品和阳离子电沉积涂布的钢板。
在其上面施加了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的模塑制品可通过任何已知的模塑方法模塑上述各种(共)聚合物或树脂制备,所述模塑方法包括注塑、压塑、吹塑、挤塑和旋转模塑。
在平坦的混合有颜料或如滑石、锌白、玻璃纤维、钛白或硫酸镁的无机填料的模塑制品上施加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可形成具有优异的粘合力的底漆涂膜。
此外,施加了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的模塑制品除了上述无机填料和颜料外可含有各种添加剂,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或氢氯酸吸收剂。
在模塑制品的表面上施加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的方法不受特殊限定。可通过已知的方法如绕线棒刮涂器涂布、辊涂、浸涂和喷涂实施所述涂布。
在模塑制品上施加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是在常温下进行。通过适当的方法干燥施加在模塑制品表面上的底漆组合物的湿涂膜,所述方法如空气干燥或通过加热强制干燥,由此在所述模塑制品表面上形成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的硬化涂膜(底漆涂膜)。
如上所述,将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施加在模塑制品表面上并干燥,随后可使用绕线棒刮涂器涂布、辊涂、浸涂和喷涂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将涂层材料和粘合剂施加在所述模塑制品表面上。
可用的涂层材料不受特殊限定。具体地说,在采用溶剂型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涂层材料,溶剂型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涂层材料,丙烯基改性醇酸树脂涂层材料进行涂布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可提高良好的粘合力。
此外,可用的粘合剂不受特殊限定。它们可用的例子有:脲醛树脂粘合剂、三聚氰胺树脂粘合剂、丙烯酸树脂粘合剂、环氧树脂粘合剂、聚氨酯树脂粘合剂、酚醛树脂粘合剂、醋酸乙烯酯溶剂型粘合剂、合成橡胶溶剂型粘合剂、氯丁橡胶溶剂型粘合剂、天然橡胶溶剂型粘合剂、醋酸乙烯酯乳液型粘合剂、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乳液型粘合剂、EVA乳液型粘合剂、丙烯酸树脂乳液型粘合剂、聚氨酯树脂乳液型粘合剂和环氧树脂乳液型粘合剂。
除了上述用作模塑制品的底漆外,通过最好地利用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的性能,可将其用于广泛的用途。例如,本发明的底漆组合物适合用作粘合剂的添加剂、涂层材料的添加剂和玻璃纤维的粘结剂。
发明效果
本发明可提供在作为底板(被涂物质)的聚烯烃模塑制品或钢板和各种材料(涂层材料、粘合剂等)之间具有优异的粘合力,并且还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和颜料填充容量的底漆组合物。
实施例
下文将参考以下非限定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所述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根据以下方法进行所述底漆组合物的贮存稳定性测试和所述涂膜的物理性能的测试。
[1]贮存稳定性测试
采用甲苯调节所述底漆组合物至固体浓度为8.5%重量,加入1000ppm的水并搅拌。30天内每10天测量一次所得混合物的外观和粘度(4号福特杯粘度)。
[2]划格法附着力试验
采用按照JIS K5400规定的划格法附着力试验方法制备具有划方格的试样,将胶带纸(商标名,由Nichiban公司制造)粘贴在所述划方格试样上。此后,以90°方向快速剥落所述胶带,计算100次内所述涂膜不剥落的方格的数目,作为所述涂膜粘合力的指标。
[3]剥离强度试验
在底板上形成涂膜,使用切刀裁成具有1cm宽的切口直到切刀的边缘接触到所述底板,然后松开涂膜的边缘。此后,将所述涂膜松开的边缘以180°的方向、以50mm/min的速度拉起,直到所述涂膜被剥落,测量剥离强度[g/cm]。
实施例1
在搅拌下,往体积为1L的高压釜中装入112.5g乙烯含量为40%摩尔、135℃下在十氢化萘中测得特性粘度[η]为2.0dl/g的丙烯/乙烯共聚物和392g甲苯,加热至145℃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接着,保持溶液在145℃下并搅拌,在4小时内分别往溶液中逐滴加入10.4g马来酸酐和3.6g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加入完毕后,在145℃及搅拌混合物下进行后反应2小时以获得含有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反应溶液(a)。
反应结束后,冷却所述溶液至室温,并往其中加入丙酮以沉积出所述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采用丙酮反复洗涤所沉积出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并干燥,制得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试样。
所得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试样在135℃下在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为1.1dlg,马来酸酐的接枝量为46×10-3mol,基于100g所述接枝共聚物计。
下一步,往反应溶液(a)中加入4.4g二甘醇(得自Mitsui ChemicalsInc.)(与装入的马来酸酐的克分子数相等),加热至165℃并使反应进行5小时以获得改性共聚物的试样。
在所得的改性共聚物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中,二甘醇的反应程度为80%,由以下相应于式(1)的式表示的极性基团的含量为每100g改性共聚物37×10-3mol。
Figure C0180261300161
接着,将42.5g该改性共聚物溶解在457.5g有机溶剂甲苯中,制得底漆组合物(溶液)。
随后,将通过加入30份二甲苯至100份所述底漆组合物中制得的溶液喷射在表面已用异丙醇清洗的聚丙烯正方形板上(聚丙烯商品名为X708,由Grand Polymer Co.生产),使得其为干燥后厚度为3μm的涂膜并自然干燥以在所述正方形板表面上形成底漆涂膜。
下一步,在所述底漆涂层薄膜上施加面饰材料(商品名为R-278(白色)双组分聚氨酯树脂涂层材料,由Nippon Bee Chemical Co.Ltd.生产),以形成干燥后涂膜厚度为30μm的涂膜。将所述经过涂布的板在室温下停放10min,然后放入空气烘箱中在100℃下加热,烘烤30min以制备用于划格法附着力试验的试样。使用所述试样进行划格法附着力试验。
同样,采用按照相同方法制备的干燥后厚度为100μm面饰材料涂膜的试样,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剥离试验。
结果显示在表3中。
此外,依照上述方法对所述底漆组合物(溶液)进行贮存稳定性试验。观察所述底漆组合物的外观的结果显示在表1中,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显示在表2中。
对比实施例1
往在实施例1中合成的含有所述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反应溶液(a)中加入5.2g甲醇(为逐滴加入所述反应物中的马来酸酐的摩尔数的4倍),加热至165℃反应5个小时。反应完成后,将所述溶液冷却至室温制得改性共聚物的试样。
在所述改性共聚物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中,与甲醇的酯化反应程度为95%(当所有马来酸酐为二甲酯时,酯化反应的程度为200%)。
然后,将42.5g改性共聚物溶解在457.5g有机溶剂甲苯中制得底漆组合物(溶液)。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所述底漆组合物进行包括划格法附着力试验、剥离强度试验和贮存稳定性试验的涂层试验。结果显示在表1、2和3中。
对比实施例2
使用在实施例1中合成的含有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的反应溶液(a)作为底漆组合物,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包括划格法附着力试验、剥离强度试验和贮存稳定性试验的涂层试验。结果显示在表1、2和3中。
表1  贮存稳定性
          底漆组合物的外观
    10天后     20天后     30天后
  实施例1     透明     透明     透明
  对比实施例1     透明     透明     透明
  对比实施例2     不透明     不透明     不透明
表2  贮存稳定性
                  底漆粘度随时间的变化
  初始粘度[秒]   10天后粘度[秒]   20天后粘度[秒]     30天后粘度[秒]
实施例1   20   20   20     20
对比实施例1   18   18   18     19
对比实施例2   17   20   36     48
表3
                 涂层薄膜的性能
  划格法附着力试验剩余的具有涂膜的方格数/100     剥离强度[g/cm]
  实施例1   100/100     1050
  对比实施例1   100/100     640
  对比实施例2   100/100     1000

Claims (3)

1.一种底漆组合物,所述底漆组合物包括:
(I)改性共聚物,所述改性共聚物通过往选自以下(A)-(D)的至少一种均聚物或共聚物中加入由下式(1)或(2)表示的极性基团获得,其中所述均聚物或共聚物选自:
(A)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该烯烃均聚物或烯烃共聚物包括至少一种2至8个碳原子的α-烯烃并且在十氢化萘中,于135℃下测量的特性粘数为0.05至5.0dl/g,
(B)卤代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基于卤化前的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为100%重量计,该卤代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卤化程度为5至40%重量并且该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与上述的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A)相同,
(C)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品,其苯乙烯的含量为10至55%重量并具有1×104至18×104的数均分子量,其中所述的共轭二烯为丁二烯或异戊二烯,以及
(D)卤代苯乙烯/共轭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其苯乙烯的含量为10至55%重量并具有1×104至18×104的数均分子量,其中所述的共轭二烯为丁二烯或异戊二烯,并且基于卤化前的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为100%重量计,该三嵌段共聚物或其氢化产物的卤化程度为5至40%重量,
其中所述改性共聚物含有的极性基团的量为1×10-3至250×10-3mol,基于100g所述改性共聚物计算,和
(II)基于所述改性共聚物(I)为100重量份计,100至4000重量份的有机溶剂;
Figure C018026130003C1
在式(1)和(2)中,R1为氢或含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底漆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共聚物(I)是通过用二甘醇改性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而获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底漆组合物,其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乙烯共聚物。
CNB018026133A 2000-07-04 2001-07-04 底漆组合物 Expired - Lifetime CN12042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36/2000 2000-07-04
JP202136/00 2000-07-04
JP2000202136 2000-07-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8822A CN1388822A (zh) 2003-01-01
CN1204215C true CN1204215C (zh) 2005-06-01

Family

ID=1869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26133A Expired - Lifetime CN1204215C (zh) 2000-07-04 2001-07-04 底漆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784238B2 (zh)
EP (1) EP1298175B1 (zh)
KR (1) KR100441647B1 (zh)
CN (1) CN1204215C (zh)
DE (1) DE60133200T2 (zh)
WO (1) WO20020027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2359B1 (ko) * 2004-11-16 2007-02-1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740661B2 (ja) * 2005-06-27 2011-08-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系樹脂用光硬化型プライマー
US20070082209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Williams Kevin A Adhesion-promoting primer composition for non-olefin substrates
US20100261019A1 (en) * 2005-10-13 2010-10-14 Shinichiro Sano Primer Composition and Metal-Rubber Laminate Using the Same
JP4870525B2 (ja) * 2006-11-06 2012-02-08 株式会社カネカ 粘弾性ダンパーの製造方法
SG11201403304SA (en) * 2011-12-30 2014-07-3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dhesion promoter composition for polyolefin substrate
US10655019B2 (en) * 2015-06-30 2020-05-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Priming material for substrate coating
GB2542629B (en) 2015-09-28 2020-05-06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Polystyrene copolymer curable primer compositions for injection molding
US10767082B2 (en) * 2016-09-29 2020-09-0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UV curable prim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32855C2 (de) * 1973-06-28 1984-08-16 Hoechst Ag, 623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arbonsäure-Einheiten enthaltenden Kohlenwasserstoffharzen und deren Verwendung
JPS569925B2 (zh) * 1974-06-19 1981-03-04
JPS5845235A (ja) * 1981-09-11 1983-03-16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表面処理剤
JPH0756012B2 (ja) * 1986-04-18 1995-06-14 関西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塗料組成物およびプラスチツク部材の塗装法
JPH0747704B2 (ja) * 1989-07-19 1995-05-2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用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JP2610559B2 (ja) * 1992-03-18 1997-05-1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水性被覆組成物
JPH05279622A (ja) * 1992-03-31 1993-10-26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コーティング用樹脂組成物
JPH083505A (ja) * 1994-06-15 1996-01-09 Sanyo Chem Ind Ltd コーティング剤
JP3328442B2 (ja) * 1994-09-30 2002-09-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プライ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83887A (ja) * 1994-12-28 1996-07-16 Showa Denko Kk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17537A (ja) * 1998-02-02 1999-08-10 Mitsui Chem Inc プライマー組成物
US6211290B1 (en) * 1999-07-07 2001-04-03 Gx Associates, Inc Modified polyolefin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paint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02703A1 (fr) 2002-01-10
DE60133200T2 (de) 2009-03-12
CN1388822A (zh) 2003-01-01
EP1298175A4 (en) 2004-12-15
DE60133200D1 (de) 2008-04-24
KR100441647B1 (ko) 2004-07-27
KR20020034182A (ko) 2002-05-08
US6784238B2 (en) 2004-08-31
EP1298175B1 (en) 2008-03-12
EP1298175A1 (en) 2003-04-02
US20020156164A1 (en) 2002-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0579C (zh) 可紫外线固化的非氯化助粘剂
CN100343351C (zh) 用于容器内表面的水基涂料组合物和容器内表面的涂布方法
CN1057550C (zh) 接枝改性的基本线型乙烯聚合物与其它热塑性聚合物的共混物
CN1305980C (zh) 热塑性标记组合物
CN104271660B (zh) 涂层剂、装饰膜及成型体
CN1204215C (zh) 底漆组合物
CN1188496A (zh) 含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共混物和其使用方法
CN1217728A (zh) 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的高亚乙烯基聚烯烃与乙烯基或亚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
CN1030710C (zh) 热塑性组合物
CN1703457A (zh) 可热封组合物及其用途
TW201831587A (zh) 改質聚烯烴系樹脂
KR102363498B1 (ko) 변성 폴리올레핀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20020151656A1 (en) Modified Carboxylated polyolefins and their use as adhesion promoters for polyolefin surfaces
JP3045498B2 (ja) バインダ―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28442B2 (ja) プライ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555621B1 (en) Bind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1114961A (ja) バインダー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65697B2 (ja) 耐溶剤性良好な塩素化ポリオレフィン系バインダー樹脂組成物
JP2003253021A (ja) プラスチック用塗料組成物
JP7219751B2 (ja) 樹脂組成物
JPH04218548A (ja) 水分散体
JP4572723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用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JPH04146913A (ja) 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塗料及び成形材料
CN1154972A (zh) 乙烯基聚合物的水分散体
JPH06329976A (ja) プライマー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