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发明前,对将要使用的一些术语的限定进行陈述有助于理解发明。
这里使用的“
炎症性疾病”指以血管变化: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如,急性炎症反应);单核细胞组织浸润;炎症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和它们的细胞产物的组织破坏;结缔组织代替的试图修复(如,慢性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任何数量的疾病。这类疾病代表性的实例包括许多常见医学情况如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牛皮癣、感染性肠道疾病、多发性硬化、手术粘连、再狭窄、结核、移植排斥和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鼻息肉和肺纤维化)。
“抗微管药”理解为包括影响微管功能的任何蛋白质、多肽、化学品或其它分子,例如,通过预防或稳定集聚反应。各种方法可用于测定特定化合物的抗微管活性,包括例如,由Smith等(Cancer Lett79(2):213-219,1994)和Mooberry等(Cancer Lett 96(2):261-266,1995)描述的测定方法。
正如上面提到的,本发明提供治疗或预防炎症性疾病的方法,包括向炎症部位释放抗微管物质的步骤。简言之,各种药物可释到炎症部位(或潜在的炎症部位),无论有或没有载体(如,聚合物或软膏),以治疗或预防炎症性疾病。这样的药物代表性的实例包括taxanes[如紫杉醇(将在下面详细讨论)和docetaxel][Schiff等,Nature277:665-667,1979;Long和Fairchild,Cancer Research54:4355-4361,1994;Ringel和Horwitz,J.Natl.Cancer Inst.83(4):288-291,1991;Pazdur等,Cancer Treat.Rev.19(4):351-385,1993],喜树碱(campothecin)、elentherobin(如美国专利5,473,057)、sarcodictyins(包括sarcodictyin A)、epothilones A和B(Bollag等,Cancer Research 55:2325-2333,1995)、diScodermolide(ter和Haar等,Biochemistry 35:243-250,1996)、氧化氘(D2O)(James和Lefebvre,Genetics130(2):305-314,1992;Sollott等,J.Clin.Invest.95:1869-1876,1995)、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0ka等,Cell Struct.Funct,16(2):125-134,1991)、块菌素(7-deazaadenosine)(Mooberry等,Cancer Lett.96(2):261-266,1995)、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Panda等,J.Biol.Chem.272(12):7681-7687,1997);Wood等,Mol.Pharmacol.52(3):437-444,1997)、氟化铝(Song等,J.Cell.Sci.Suppl.14:147-150,1991)、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Succinimidylsuccinate)(Caplow和Shanks,J.Biol.Chem.265(15):8935-8941,1990)、甘氨酸乙酯(Mejillano等,Biochemistry 31(13):3478-3483,1992)、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Leu等,Proc.Natl.Acad.Sci.USA 91(22):10690-10694,1994)、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Hwang等,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8(3):1174-1180,1995)、低渗状态(190mosmol/L)、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Haussinger等,Biochem.Cell.Biol.72(1-2):12-19,1994)引起的细胞水肿,结合动力蛋白(Ohba等,Biochem.Biophys.Acta.1158(3):323-332,1993)、赤霉素(Mita和Shibaoka,Protoplasma 119(1/2):100-109,1984)、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Yonetani等,Mol.Biol.Cell 7(suppl):211A,1996)、溶血磷脂酸(Cook等,Mol.Biol.Cell 6(suppl):260A,1995)、锂离子(Bhattacharyya和Wolff,Biochem.Biophys.Res.Commun.73(2):383-390,1976)、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Akashi等,Planta182(3):363-369,1990)、甘油缓冲液(Schilstra等,Biochem.J.277(PT.3):839-847,1991;Farrell和Keates,Biochem.Cell.Biol.68(11):1256-1261,1990;Lopez等,J.Cell.Biochem.43(3):281-291,1990)、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Brown等,J.Cell Sci.104(Pt.2):339-352,1993;Safiejko-Mroczka和Bell,J.Histochem.Cytochem.44(6):641-656,1996)、微管联系蛋白(例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Burgess等,Cell Moil.Cytoskele ton 20(4):289-300,1991;Saoudi等,J.Cell.Sci.108(Pt.1):357-367,1995;Bulinski和Bossler,J.cell.Sci.107(Pt.10):2839-2849,1994;Ookata等,J.Cell Biol.128(5):849-862,1995;Boyne等,J.Conp.Neurol.358(2):279-293,1995;Ferreira和Caceres,J.Neurosci.1l(2):392-400,1991;Thurston等,Chromosoma 105(1):20-30,1996;Wang等,Brain Res.Mol.Brain Res.38(2):200-208,1996;Moore和Cyr,Mol.Biol.Cell 7(suppl):221-A,1996;Masson和Kreis,J.Cell Biol.123(2),357-371,1993)、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Saoudi等,J.Cell.Sci.108(Pt.1):357-367,1995;Simerly等,J.Cell Biol.111(4):1492-1504,1990)、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髓盖)(Dye等,Cell Motil.Cytoskeleton 21(3):171-186,1992;Azhar和Murphy,Cell Motil.Bytoskeleton 15(3):159-161,1990;Walker等,J.Cell Biol.114(1):73-81,1991;Drechsel和Kirschner,Curr.Biol.4(12):1053-1061,1994)、稳定的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Prrollet等,Biochim.Biophys.Acta 1160(1):113-119,1992;Pirollet等,Biochemistry 31(37):8849-8855,1991;Bosc等,Proc.Natl.Acad.Sci.USA93(5):2125-2130,1996;Mrgolis等,EMBO J.9(12):4095-4102,199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Nicklas和Ward,J.Cell Biol.126(5):1241-1253,1994),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解聚微管(例如,秋水仙硷和长春花硷),或者通过稳定微管结构(例如,紫杉醇)起作用。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治疗物质是紫杉醇,该化合物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形成异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休而分列微管结构。简要地,紫杉醇是从紫杉属brevifolia(太平洋yew)和TaxomycesAndreanae和太平洋yew内生植物真菌(Stierle等,Science60:214-216,1993)的果实和干树皮中提取的高度衍生的双萜类(Wani等,J.Am.Chem.Soc.93:2325,1971)。“紫杉醇”(应当理解为包括前药(produrg)、类似物和衍生物如,TAXOL、TAXOTERE、Docetaxel、紫杉醇的10-去乙酰类似物和紫杉醇的3’N-去苯乙酰基-3’N-叔丁氧基羰基类似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很方便地制备(参见例如,Schiff等,Nature 277:665-667,1979;Long和Fairchild,Cancer Resarch 54;4355-4361,1994;Ringel和Horwitz,J.Natl.Cancer Inst.83(4):288-291,1991;Pazdur等,Cancer Treat.Rev.19(4):351-386,1993;WO 94/07882;WO 94/07881;WO 94/07880;WO 94/07876;WO 93/23555;WO93/10076;WO 94/00156;WO 93/24476;EP 590267;WO 94/20089;U.S.专利5,294,637;5,283,253;5,279,949;5,274,137;5,202,448;5,200,534;5,229,529;5,254,580;5,412,092;5,395,850;5,380,751;5,350,866;4,857,653;5,272,171;5,411,984;5,248,796;5,422,364;5,300,638;5,294,637;5,362,831;5,440,056;4,814,470;5,278,324;5,352,805;5,248,796;5,411,984;5,059,699;4,942,184;Tetrahedron Letters35(52):9709-9712,1994;J.Med.Chem.35:4230-4237,1992;J.Med.Chem.34:992-998,1991;J.Natural Prod.57(10):1404-1410,1994;J.Natural Prod.57(11):1580-1583,1994;J.Am.Chem.Soc.110:6558-6560,1988),或由各种商品获得,包括例如,SigmaChemical公司,St.Louis,Missouri(T7402-来自紫杉属brevifolia)。
紫杉醇衍生物或类似物的代表性例子包括7-脱氧-docetaxol、7,8-环丙烷taxane、7,8-cyclopropataxanes、N-取代的2-氮杂环丁烷酮、6,7-环氧紫杉醇s、6,7-修饰的紫杉醇、10-去乙酸基紫杉酚、10-去乙酰紫杉酚(来自10-去乙酰浆果赤霉素III)、紫杉酚的膦酸和碳酸衍生物、紫杉酚2’,7-二(1,2-苯二羧酸钠,10-去乙酰氧-11,12-二氢紫杉酚-10,12(18)-二烯烃衍生物,10-去乙酰氧基紫杉酚、protaxol(2’-和/或7-O-酯衍生物),2’-和/或-7-O-碳酸衍生物)、紫杉酚侧链的不对称合成、氟紫杉酚、9-去氧紫杉烷、(13-乙酰基-去氧浆果赤霉素_III,9-脱氧紫杉醇,7-去氧-9-脱氧紫杉醇,10-去乙酸-7-脱氧-9-脱氧紫杉醇,含氢或乙酰基和羟基和叔丁氧基羰基胺衍生物、硫酸2’-丙烯酰基紫杉酚和硫酸2’-O-酰基酸紫杉酚衍生物、琥珀酰紫杉酚、2’-γ-氨基丁酰紫杉酚甲酸盐、2’-乙酰紫杉酚、7-乙酰紫杉酚、7-甘氨酸氨基甲酸紫杉酚、2’-羟-PEG(5000)氨基甲酸紫杉酚、2’-苯甲酰基和2’,7-二苯甲酰基紫杉酚衍生物,其它前药(2’-乙酰紫杉酚;2’,7-二乙酰紫杉酚;2’琥珀酰紫杉酚;2’-(β-丙氨酰-紫杉酚);2’γ-氨基丁酰紫杉酚甲酸盐;2’琥珀酰紫杉酚的乙二醇衍生物;2’-戊酰紫杉酚;2’-(N,N-二甲基甘氨酰基)紫杉酚;2’-(2-(N,N-二甲氨基)丙酰)紫杉酚;2’邻羧基苯甲酰基紫杉酚;紫杉酚的2’脂肪族羧基衍生物;前药{2’-(N,N-二乙氨基丙酰基)紫杉酚、2’-(N,N-二甲基甘氨酰基)紫杉酚、7(N,N-二甲基甘氨酰基)紫杉酚、2’,7-二-(N,N-二甲基甘氨酰基)紫杉酚、7(N,N-二乙氨基丙酰基)紫杉酚、2’7-二-(N,N-二甲基甘氨酰基)紫杉酚、2’-(L-甘氨酰基)紫杉酚、7’-(L-甘氨酰)紫杉酚、2’,7-二-(L-甘氨酰)紫杉酚、2’-(L-丙氨酰)紫杉酚、7-(L-丙氨酰)紫杉酚、2’,7-二-(L-丙氨酰)紫杉酚、2’-(L-亮氨酰)紫杉酚、7-(L-亮氨酰紫杉酚、2’,7-二-(L-亮氨酰)紫杉酚、2’-(L-异亮氨酰紫杉酚、7-(L-异亮氨酰紫杉酚、2’,7-二-(L-异亮氨酰)紫杉酚、2’-(L-缬氨酰紫杉酚、7-(L-缬氨酰紫杉酚、2’,7-二-(L-缬氨酰紫衫酚、2’-(L-苯丙氨酰紫杉酚、7-(L-苯丙氨酰)紫杉酚、2’,7-二-(L-苯丙氨酰)紫杉酚、2’-(L-脯氨酰)紫杉酚、7-(L-脯氨酰)紫杉酚、2’,7-二-(L-脯氨酰)紫杉酚、2’-(L-赖氨酰)紫杉酚、7-(L-赖氨酰)紫杉酚、2’,7-二-(L-赖氨酰)紫杉酚、2’-(L-谷氨酰)紫杉酚、7-(L-谷氨酰)紫杉酚、2’,7-二-(L-谷氨酰)紫杉酚、2’-(L-胍基戊氨酰)紫杉酚、7-(L-胍基戊氨酰)紫杉酚、2’,7-二-(L-胍基戊氨酰)紫杉酚},苯基异丝氨酸侧链修饰的紫杉酚类似物,taxotere,(N-脱苯甲酰基-N-正-(丁氧基蒈酮)-10-去乙酰基紫杉酚,和紫杉烷(例如,浆果赤霉素III、三尖杉宁碱、10-去乙酰基浆果赤霉素III、短叶、yunantaxusin、紫杉素)。
微管解聚(或使不稳定或分解)物质的代表性例子包括诺考达唑(Nocodazole)(Ding等,J.Exp.Med.171(3):715-727,1990;Dotti等,J.Cell Sci.Suppl.15:75-84,1991;Oka等,Struct.Funct.16(2):125-134,1991;Wiemer等,J.Cell Biol.136(1):71-80,1997);细胞松弛素B(Illinger等,Biol.Cell 73(2-3):131-138,1991);长春花硷(Ding等,J.Exp.Med.171(3):715-727,1990;Dirk等,Neurochem.Res.15(11):1135-1139,1990;Illinger等,Biol.Cell 73(2-3):131-138,1991;Wiemer等,J.Cell Biol.136(1):71-80,1997);长春新碱(Dirk等,Neurochem.Res.15(11):1135-1139,1990;Ding等,J.Exp.Med.171(3):715-727,1990);秋水仙硷(Allen等,Am.J.Physiol.261(4Pt.1):L315-L321,1991;Ding等,J.Exp.Med.17l(3):7l5-727,1990;Gonzalez等,Exp.Cell.Res.192(1):10-15,1991;Stargell等,Mol.Cell.Biol.12(4):1443-1450,1992);CI 980(秋水仙硷类似物)(Garcia等,Anticancer Drugs 6(4):533-544,1995);秋水仙胺(Barlow等,Cell.Motil.Cytoskeleton 19(1):9-17,1991;Meschini等,J.Microsc.176(Pt.3):204-211,1994;Oka等,Cell Struct.Funct.16(2):125-134,1991);鬼臼毒素(Ding等,J.Exp.Med.171(3):715-727,1990);苯菌灵(Benomyl)(Hardwick等,J.Cell Biol.131(3):709-720,1995;Shero等,Genes Dev.5(4):549-560,1991);Oryzalin(Stargell等,Mol.Cell.Biol.12(4):1443-1450,1992);Majusculamide(大酰胺)C(Moore,J.Ind.Microbiol.16(2):134-143,1996);脱乙酰甲基秋水仙硷(Van Dolah和Ramsdell,J.Cell.Physiol.166(1):49-56,1996;Wiemer等,J.Cell.Biol.136(1):71-80,1997);和甲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MBC)(Brown等,J.Cell.Biol.123(2):387-403,1993)。
制剂
如上面提到的,这里描述的抗-微管治疗物质可被制成各种方式,并且可另外包括载体。在这方面,广泛的各种载体可选自聚合的或者非-聚合的起始物。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各种聚合物载体以包含和/或释放上面讨论的一种或多种治疗物质,包括例如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组合物。代表性的生物降解组合物包括白蛋白、胶原、明胶、透明质酸、淀粉、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琥珀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酪蛋白、右旋糖酐、多糖、纤维蛋白原、聚(D,L交酯-共-乙交酯)、聚乙交酯、聚羟丁酸酯、聚烷基碳酸酯和聚原酸酯、聚酯、聚戊酸、聚二噁烷酮、聚(乙烯对苯二酸酯)、聚马来酸、聚羟基丙二酸、聚酐、含磷氮链聚合物、聚氨基酸和它们的共聚物(一般参见,Illum,L.,Davids,S.S.(编著)“Polymers inControlled Drug Delivery”Wright,Bristol,1987;Arshady,J.Controlled Release 17:1-22,1991;Pitt,Int.J.Phar.59:173-196,1990;Holland等,J.Controlled Release 4:155-0180,1986)。非生物降解聚合物的代表性例子包括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聚物、硅胶、丙烯酸聚合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异丁烯酸酯、聚甲基犬丙烯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胺(尼龙6,6)、聚氨酯、聚氨乙酯、聚氨醚酯、聚(酯-脲)、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消泡s和聚(四甲基甘油)]乙酯,、硅胶和乙烯聚合物(聚乙烯比咯烷酮、聚(乙烯醇)、聚(邻苯二甲酸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可以是阴离子的(如,藻酸盐、角叉菜胶、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或阳离子的(如,壳聚糖、聚-L-赖氨酸、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胺))。(一般参见Dunn等,J.Applied Polymer Sci.50:353-365,1993;Cascone等,J.Materials Sci.:Materials in Medicine 5:770-774,1994;Shiraishi等,Biol.Pharm.Bull.16(11):1164-1168,1993;Thacharodi和Rao,Int’l J.Pharm.120:115-118,1995;Miyazaki等,Int’l J.Pharm.118:257-263,1995)。特别优选的聚合物载体包括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聚(D,L-乳酸)的寡聚物和聚合物、聚(L-乳酸)的寡聚物和聚合物、聚羟基乙酸、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共聚物、聚已内酯、聚戊内酯、聚酐、聚已内酯或聚(乳酸)与聚乙二醇甘油的共聚物(如,MePEG),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具有所需释放特性和/或特定需要性质的聚合物载体可制成各种形式。例如,聚合物载体可制成暴露于特定触发条件如pH(参见例如,Heller等,“Chemically Self-Regula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in Polymer in Medicine III,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阿姆斯特丹,1988,175-188页;Kang等,J.Applied PolymerSci.48:343-354,1993;Dong等,J.Controlled 19:171-178,1992;Dong和Hoffmam,J.Controlled Release 15:141-152,1991;Kim等,J.Controlled Release 28:143-152,1994;Comejo-Bravo等,J.Controlled Realease 33:223-229,1995;Wu和Lee,Pharm.Res.10(10):1544-1547,1993;Serres等,Pharm.Res.13(2):196-201,1996;Peppas,“Fundamentals of pH-andTemperature-Sensitive Delivery Systems”,Gurny等(编著)的Pulsatile Drug Delivery,Wissenschaftliche VerlagsgesellschaftmbH,Stuttgart,1993,41-55页;Doelker,“纤维素衍生物”,1993,在Peppas和Langer(编著),Biopolymers I,Springer-Verlag,柏林)。pH敏感聚合物代表性例子包括聚(丙烯酸)和它的衍生物(包括例如,均聚物如聚(氨基羧酸);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这些均聚物的共聚物,和聚(丙烯酸)共聚物和如上面讨论的丙烯醛基单体的共聚物。其它pH敏感聚合物包括多糖如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琥怕酸乙酸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1,2,4-苯三酸酯乙酸纤维素;和壳聚糖。还有其它pH敏感聚合物包括pH敏感聚合物和水溶性聚合物的混合物。
同样地,聚合物载体可被制成温度敏感形式(参见例如,Chen等,”Novel Hydrogels of a temperature-Sensitive消泡Graftedto a Bioadhesive Polyacrylic Acid Backbone for Vaginal DrugDelivery,”在Proceed.Intern.Symp.Control.Rel.Bioact Mater.22:167-168,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Inc.,1995;Okano,”Molecular Design of Stimuli-Responsive Hydrogels forTemporal Controlled Drug Deliery,”在Proceed.Intern.Symp.Control.Rel.Bioact.Mater.22:111-112,ControlledRelease Society,Inc.,1995;Johnston等,Pharm.Res.9(3):425-433,1992;Tung,Int’l J.pharm.107:85-90,1994;Harsh and Gehrke,J.Controlled Release 17:175-186,1991;Bae等,Pharm.Res.8(4):531-537,1991;Dinarvand和D’Emanuele,J.Controlled Release 36:221-227,1995;Yu和Grainger“NovelThermo-sensitive Amphiphilic Gels:Poly N-isopropylacrylamide-co-sodium acrylate-co-n-N-alkylacrylamide Naetwork Synthesis and 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Dept.of Chemical & Biologicai Sci.,Oregon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Beaverton,OR,820-821页;Zhou和Smid,“Physical Hydrogels of AssociativeStar Polymers,”Polymer Research Institute,Dept.of Chemistry,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State Univ.ofNew York,Syracuse,NY,822-823页;Hoffman等,“CharacterizingPore Sizes and Water‘Structure’in Stimuli-ResponsiveHydrogels,”Center for Bioengineering,Univ.of Washington,Seattle,WA,828页;Yu和Grainger,“Thermo-sensitive SwellingBehavior in Crosslinked N-isopropylacrylamide Networks:Cationic,Anionic and Ampholytic Hydrogels,”Dept.of Chemical&Biological Sci.,Oreg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Beaverton,OR,829-830页;Kim等,Pharm.Res.9(3):283-290,1992;Bae等,Pharm.Res.8(5):624-628,1991;Kono等,J.Controlled Release 30:69-75,1994;Yoshida等,J.Controlled Release 32:97-102,1994;Okano等,J.ControlledRelease 36:125-133,1991;Hoffman,“Thermally ReversibleHydrogels Containing Biologically Active Species,”inMigliaresi等(编著),Polymers in Medicine III,Elsevier SciencePublishers B.V.,阿姆斯特丹,1988,161-167页;Hoffman,“Applications of Thermally Reversible Polymers and Hydrogelsin Therapeutics and Diagnostics,”in Third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Drug Delivery Systems,Salt Lakecity,UT,2月24-27,1987,297-305页;Gutowska等,J.Controlled Release 22:95-104,1992;Palasis和Gehrke,J.Controlled Release 18:1-12,1992;Paavola等,Pharm.Res.12(12):1997-2002,1995。
代表性热凝凝聚合物和它们的明胶温度(LCST(℃))的例子包括均聚物如聚(N-甲基-N-n-丙基丙烯酰胺),19.8;聚(N-n-丙基丙烯酰胺),21.5;聚(N-甲基-N-异丙基丙烯酰胺),22.3;聚(N-n-丙基异丁烯酰胺),28.0;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30.9;聚(N,n-二乙基丙烯酰胺),32.0;聚(N-异丙基异丁烯酰胺),44.0;聚(N-环丙基丙烯酰胺),45.5;聚(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50.0;聚(N-甲基-N-乙基丙烯酰胺),56.0;聚(N-环丙基异丁烯酰胺),59.0;聚(N-乙基丙烯酰胺),72.0。此外,热凝凝聚合物可由上述单体制备共聚物,或者这些均聚物与其它水溶性聚合物如丙烯醛单体(例如,丙烯酸和它们的衍生物如异丁烯酸、丙烯酸酯和它们的衍生物如丁基异丁烯酸酯、丙烯酰胺、和N-n-丁基丙烯酰胺)混合。
其它热凝凝聚合物的代表性例子包括纤维素酯衍生物如羟丙基纤维素,41℃;甲基纤维素,5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6℃;和乙基羟乙基纤维素,和消泡s如F-127,10-15℃;L-122,19℃;L-92,26℃;L-81,20℃;和L-61,24℃。
本发明聚合物载体可被制成各种形式,包括例如,杆-状装置、小丸、片或胶囊(参见例如,Goodell等,Am.J.Hosp.Pharm.43:1454-1461,1986;Langer等,“Controlled release of macromolecules frompolymers”,in Biomedical Polymers,Polymeric Materials andPharmaceuticals for Biomedical Use,Goldberg,E.P.,Nakagim,A.(编著)Academic Press,113-137页,1980;Rhine等,J.Pharm.Sci.69:265-270,1980;Brown等,J.Pharm.Sci.72:1181-1185,1983;和Bawa等,J.Controlled Release 1:259-267,1985)。本发明的聚合物也可以形成微球,所述微球的平均尺寸为0.5μm-200μm。治疗物质可通过包藏于聚合物基质、由共价键连接,或装入微胶囊连接。在本发明特定实施例中,治疗组合物以非-胶囊制剂如微球(大小范围从毫微米到微米)、糊剂、不同大小的丝、膜和喷雾剂形式提供。
优选地,本发明治疗组合物被制成适宜于想要使用的样式。本发明的特定方面,治疗组合物应是生物适合性的,并且在数天到数月的期间内释放一种或多种治疗药。例如,提供7~10天的期间内释放大于治疗药物10%、20%或25%(重量/体积)的“速释”或“脉冲”治疗组合物。在特定实施例中,这样的“速释”组合物应能够释放化疗量(合适的)的所需药物。在其它实施例中,提供在7~10天期间内释放小于治疗药物1%(重量/体积)的“缓释”治疗组合物。还有,本发明治疗组合物优选数月内稳定并且能够在无菌条件下制备和保存。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根据特定用途,治疗组合物可制成50nm~500μm范围内的任意大小,取决于特别应用。或者,组合物可制成能固化形成膜或包衣的随时应用的“喷雾剂”。这样的喷雾可由广泛大小序列的微球制备,包括例如,0.1μm~3μm,10μm~30μm,和30μm~100μm。
本发明治疗组合物也可制备成不同的“糊或凝胶形式。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制备的治疗组合物在一定温度(例如,温度大于37℃,如40℃、45℃、50℃、55℃或60℃)呈液态。这样的“热糊剂”按照本公开所述可以很方便地制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治疗组合物可制成膜剂,优选地,膜剂厚度一般小于5、4、3、2或1mm,更优选小于0.75mm或0.5mm,和最优选小于500μm~100μm。该膜剂优选地具有良好张力柔顺性(例如,大于50,优选大于100,和更优选大于150或200N/cm2)、良好的粘附性(即,方便地粘附于潮的或湿的表面),和具有受控的渗透性。
本发明更有一方面,本发明治疗组合物是局部应用制剂。代表性例子包括:乙醇;乙醇和乙二醇的混合物(例如,乙二醇或丙二醇);乙醇和肉豆蔻酸异丙酯的混合物或乙醇、肉豆蔻酸异丙基酯和水的混合物(例如55∶5∶40);乙醇和eineol或D-柠檬烯(含或不含水)混合物;乙二醇类(例如,乙二醇或丙二醇)和乙二醇类混合物如丙二醇和水、磷脂酰甘油、二油酰磷脂酰甘油、Transcutol或萜品油烯;肉豆蔻酸异丙基酯和1-己基-2-吡咯烷酮、N-月桂基-2-二乙哌啶酮(piperidione)或1-己基-2-吡咯烷酮的混合物。其它赋形剂也可加入到上述制剂中,包括例如,酸类如油酸和亚油酸,和肥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对上述更详细的描述,一般参见,Hoelgaard et al.,J.Contr.2:111,1985;Liu等.,Pharm.Res.8:938,1991;Roy等,J.Pharm.Sci.83:126,1991;Ogiso等,J.Pharm.Sci.84:482,1995;Sasaki等,J.Pharm.Sci.80:533,1991;Okabe等,J.Contr.Rel32:243,1994;Yokomizo等,J.Contr.Rel.38:267,1996;Yokomizo等,J.Contr.Rel.42:37,1996;Mond等,J.Contr.Rel.33:72,1994;Michniak等,J.Contr.Rel.32:147,1994;Sasaki等,J.Pharm.Sci.80:533,1991;Baker & Hadgraft,Pharm.Res.12:993,1995;Jasti等,AAPS Proceedings,1996;Lee等,AAPSProceedings,1996;Ritschel等,Skin Pharmacol.4:235,1991;和McDaid & Deasy,Int.J.Pharm.133:71,1996。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治疗组合物也可包含其它成分如表面活性剂(例如,消泡s如F-127、L-122、L-192、L-81和L-61。
本发明更一方面,提供适宜包含和释放一种疏水化合物的聚合物载体,该载体包含与碳水化物、蛋白质或多肽结合的疏水化合物。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物载体包含或包括一种或多种疏水化合物的区域、口袋或小粒。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疏水化合物掺进含有疏水化合物的基质中,然后将基质与聚合物载体整合。此中可使用各种基质,包括例如,碳水化合物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葡聚糖、甲基纤维素,和透明质酸、蛋白质或多肽如白蛋白、胶原和明胶。在二者择一的另一实施例中,疏水化合物可包含一个疏水芯,和该芯包含在一个亲水壳中。
可用于包含和释放本发明所述治疗物质的其它的载体包括:羟丙基β环糊精(Cserhati和Hollo,Int.J.Pharm.108:69-75,1994)、脂质体(参见例如,Sharma等,Cancer Res.53:5877-5881,1993;Sharma和Straubinger,Pharm.Res.11(60):889-896,1994;WO93/18751;US专利5,242,073)、脂质体/凝胶(WO 94/26254)、毫微胶囊(Bartoli等,J.Microencapsula tion 7(2):1191-197,1990)、微胶粒(Alkan-Onyuksel等,Pharm.Res.11(2):206-212,1994)、植入体(Jampel等,Invest.Ophthalm.Vis.Science34(11):3076-3083,1993;Walter等,Cancer Res.54:2217-2212,1994)、毫微颗粒(Violante和Lanzafame PAACR)、改性的毫微颗粒(美国专利5,399,363)、紫杉酚乳剂/溶液(美国专利5,407,683)、微胶粒(表面活性剂)(美国专利5,403,858)、合成的磷脂化合物(美国专利4,534,899)、气压弥散剂(美国专利5,301,664),乳液、泡沫、喷雾、凝胶、洗剂、霜、软膏、分散囊、气溶胶颗粒或固体-或-液体小滴、微乳剂(美国专利5,330,756),聚合物壳(毫微或微胶囊)(美国专利5,439,686),在表面-活性剂中的taxoid为主组合物(美国专利5,438,072)、乳剂(Tarr等,Pharm.Res.4:62-165,1987)、毫微球(Hagan等,Proc.Intern.Symp.Control Rel.Bioact.Mater.22,1995;Kwon等,Pharm Res.12(2):192-195;Kwon等,PharmRes.10(7):970-974;Yokoyama等,J.Contr.Rel.32:269-277,1994;Gref等,Science 263:1600-1603,1994;Bazile等,J.Pharm.Sci.84:493-498,1994)和植入体(美国专利4,882,168)。
正如下面将要更详细地讨论,本发明治疗物质,任选地整合到本发明描述的一种或多种载体中以形成治疗组合物,可被制备和用于治疗或预防多种疾病。
治疗或预防炎症性疾病
上面已经提到,本发明提供治疗或预防多种炎症性疾病,包括给予病人一种抗-微管物质的步骤。可治疗的炎症性疾病的代表性例子包括,例如,萎缩性胃炎、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移植排斥、炎症性中性白细胞减少、大疱天疱疮、腹腔疾病、脱髓鞘神经病、皮肌炎、感染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氏病)、心肌炎、肌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普通天疱疮、原发性肾小球性肾炎、牛皮癣、手术粘连、狭窄或再狭窄、巩膜炎、硬皮病、湿疹(包括特异反应性皮炎、刺激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和I型糖尿病。
其它炎症性疾病包括结节性脉管炎[例如,巨细胞动脉炎(暂时性动脉炎,高安氏病)、结节性多脉管炎、过敏性脉管炎和肉芽肿病(Churg-Strauss病)、多脉管炎重叠并发症、过敏性结节性脉管炎(Henoch-Schonlein紫癜)、血清病、药物引起的结节性脉管炎、感染性结节性脉管炎、赘生性结节性脉管炎、与结缔组织疾病有关的结节性脉管炎、与先天性补体系统缺陷有关的结节性脉管炎、韦格内氏肉芽肿病、kawasaki’s病、中枢神经系统结节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系统性硬化)];胃肠道疾病(例如,胰腺炎、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原因包括自发性引起的良性狭窄(例如,胆道、食管、十二指肠、小肠或结肠的狭窄);呼吸道疾病(如哮喘、过敏性肺炎、石棉肺、矽肺和其它形式的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鼻泪管疾病(例如,各种原因包括原发性引起的狭窄);以及咽鼓管疾病(各种原因包括原发性引起的狭窄)。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些疾病,代表性的炎症性疾病详细描述如下。
1.
炎症性皮肤疾病(例如,牛皮癣、湿疹)
应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和方法,多种炎症性皮肤疾病可以很容易治疗或预防。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向炎症位点(或潜在的炎症位点)释放抑制微管功能的药物,皮肤炎症性疾病如牛皮癣或湿疹得以治疗或预防。
简要地,皮肤细胞沿两种可能程序-正常生长或伤口愈合遗传编程。正常生长时,皮肤细胞产生于基底细胞层,然后穿过表皮到达皮肤表面。死细胞以与新细胞生成相同的速度从健康皮肤脱落。正常细胞的更新周期(即:细胞生成到死亡的时间)大约为28天。在伤口愈合时,触发了生长和修复的加速导致皮肤细胞更新周期(取代或修复伤口)加快、血液供应增加(以满足与生长有关的增加的代谢需要)和局限炎症反应。
在很多方面,牛皮癣与过度的伤口愈合过程相似。皮肤细胞(称之“角质细胞”)在2-4天这样短的时间内生成并到达皮肤表面。皮肤表面不能足够快地剥离死亡细胞和过量角质细胞堆积而形成高的、有鳞屑的损害。生长由真皮(表皮下的支持组织)中建立的用以提供支持过度增生角质细胞所必需养分的新血管支持。同时,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组织浸润,产生炎症、肿胀和痛苦,以及可能产生促进角质细胞迅速增生的生长因子。所有这些细胞(角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产生组织分解酶或蛋白酶由此加重疾病进程和周围组织破坏。
应用上面提供的组合物,炎症性皮肤损害可以得到迅速治疗。特别是,将抗微管物质直接用于炎症位点(或潜在的炎症位点),以治疗或预防该病。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的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是紫杉醇、喜树碱或epothilone之外的药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给药,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霜或软膏制剂给药。本发明优选地实施例中,物质或组合物以局部给药或者皮下给药。
对牛皮癣的有效抗微管治疗将取得至少下述之一效果:减少皮损数量和严重度,降低活动性疾病加重发作的频率或病程,延长缓解期间(即病人无症状的期间)和/或减轻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或期间(例如,关节疼痛和肿胀、轴性骨骼疼痛、肠道症状)。
临床治疗效果是减少皮损的大小或数量、减低皮肤症状(受损皮肤的疼、灼痛和出血)和/或减轻相关症状(如,关节红、热、肿,腹泻,腹痛)。抗微管物质至少产生下述之一的病理学效果:抑制角质细胞增生,减少皮肤炎症(例如,通过作用于:趋化和生长因子、抗原呈递、产生活性氧类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抑制真皮血管生成。
抗微管物质以任意方式给药可达到上述终点,但优选的方法包括局部和系统给药。局部患病的病人可以直接在牛皮癣皮损处使用外用paclitaxe霜、软膏或润滑药。例如,含0.01%~10%重量比紫杉醇的外用paclitaxe霜,根据疾病的严重度和病人对治疗的反应给药。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含0.1%~1%重量比紫杉醇的外用制剂用于牛皮癣皮损。或者,将在适宜药学载体的紫杉醇直接皮下注射以控制个别皮损。
对具有多种疾病或皮肤症状严重的病人(如,牛皮癣关节炎、莱特尔氏综合征、相关的脊椎炎、相关炎症性肠道疾病),可进行紫杉醇系统治疗给药。例如,以10-75mg/m2的剂量静脉注射紫杉醇制剂的间歇治疗给药,剂量取决于治疗反应和病人的耐受性;同等的口服制剂也适于这样的指征。其它抗微管物质可以按照“相当于紫杉醇”剂量的效力和可耐受性调整给药。
其它可从局部用抗-微管物质受益的情况包括:湿疹疾病(特异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免疫性大疱疾病、恶化前的表皮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恶化的黑色素瘤、病毒性疣。含0.01%~10%重量比紫杉醇的外用霜、软膏、和乳液适宜于控制这些状况。
2.
多发性硬化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抗-微管物质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多发性硬化。简要地,多发性硬化(MS)是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性脱髓鞘疾病。尽管它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据信与遗传、免疫和环境因子有关。在疾病进程中,MS病人大脑进行性脱髓鞘导致运动功能丧失。尽管脱髓鞘的确切机制不明,但在髓鞘损害区域有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聚集。在这些部位,巨噬细胞-样活性和增加的蛋白酶活性至少部分地与髓鞘的降解有关。
抗-微管物质可用于炎症部位(或潜在的炎症部位),以治疗或预防该疾病。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性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形式给药。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或组合物可口服、静脉内给药,或者直接向疾病部位(优选地在超声、CT、荧光镜、MRI或内窥镜指导下)给药。
对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抗微管治疗将取得下述一种或多种效果:减轻症状严重程度;缩短疾病恶化期间;增加疾病缓解/无症状期间的频率和时间;预防永久性损害和残疾;和/或预防/减弱疾病的慢性进程。临床上,将取得改善视觉症状(视觉丧失,复视)、步态蹒跚(虚弱,站立不稳,感觉缺失,强直,反射亢进,精细动作丧失)、上肢机能障碍(虚弱,强直,感觉丧失)、膀胱机能丧失(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不完全排空)、抑郁、情感不稳定和认知障碍的效果。病理学上,治疗减轻下述一种或多种损害,如髓鞘脱失、血脑屏障破坏、单核细胞血管外浸润、免疫学异常、胶质瘢痕形成和星型细胞增生、髓鞘蛋白酶产生,和传导速度损害。
抗-微管物质以能达到终点的任何方式给药,但优选的给药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口服,或皮下、肌内或鞘内注射。抗微管物质可按慢性低治疗量给药用于预防疾病进展、延长疾病缓解期,或者减轻活动期疾病症状。或者,治疗药物可用更高剂量的“脉冲”治疗以诱导急性活动期疾病进入缓解期。可使用达到这些终点的最小剂量给药并且可依病人、疾病严重程度、给予的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使用紫杉醇,根据治疗反应每1-4周以10-50mg/m2的紫杉醇连续慢性低治疗量系统给药;可按每1-21天50-250mg/m2应用1-6个循环的高剂量“脉冲”治疗系统给药。其它抗微管物质可按相当于此剂量的效力和耐受性调整给药。
3.
关节炎
炎症性关节炎是发达国家严重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年长个体患病数量增加。例如,一种炎症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不明原因的多系统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尽管许多器官受累,但RA主要是有时导致受累及关节破坏和强直的严重慢性滑膜炎的形式(Robbins Pathological Basis of Disease,由R.S Cotran,V.Kumar,和S.L.Robbins,W.B.Saunders Co.,1989)。病理学上,该病以明显增厚的形成绒毛状突起伸向关节腔的滑膜为特征,多层滑膜细胞基膜(滑膜细胞增生),白细胞滑膜浸润(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淋巴滤泡,称为“炎性滑膜炎”),以及坏死细胞和纤维蛋白沉积于滑膜。此过程的结果是称为肉芽组织的组织形成并且肉芽组织逐渐生长充填关节腔。肉芽组织通过血管生成过程产生演化为滑膜炎的必要的广泛新血管网。肉芽组织细胞释放的消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如,胶原酶,溶基质素))和其它炎症介质(如,过氧化氢、过氧化物、溶菌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导致软骨组织进行性破坏。肉芽入侵关节软骨引起软骨组织的侵蚀和断裂。逐渐地,软骨下骨侵蚀伴纤维性关节强硬并最终导致受累及关节骨质性关节强硬。
一般认为,但不是结论性观点,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不同的关节基因刺激激活了免疫遗传学上易感宿主的免疫反应。无论外源性感染物质(Ebstein-Barr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人T-细胞嗜淋巴细胞病毒、支原体和其它)还是内源性蛋白质(胶原、蛋白多糖、改变的免疫球蛋白)均被推断为触发不适当宿主免疫反应的病原体。除所述这些物质外,自身免疫在疾病进程中起一定作用。特别是,相关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滑膜上的巨噬细胞或树状细胞)摄取,加工,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T细胞引发细胞免疫反应和刺激B淋巴细胞增生和分化程成为浆细胞。最后的结果是产生针对宿主组织的过度不适当免疫反应(如,针对II型胶原的抗体、针对自体IgG的Fc片段(称为“类风湿因子”)的抗体)。免疫反应进一步扩大和加速软骨组织破坏。级联反应一旦启动,无数软骨组织破坏介质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形成。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治疗或预防炎症性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包括施予患者治疗有效量的抗-微管物质的步骤。炎症性关节炎包括各种不同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硬皮病)、混和性结缔组织病、斯耶格伦综合征、强直性脊椎炎、贝切特氏综合征、肉样瘤病和骨关节炎-所有这些的特征是以关节红肿、疼痛为主要症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可直接关节内注射给药、手术糊剂或以其它途径给药,例如,系统或口服给药。
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性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形式给药。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是紫杉醇、喜树碱和epothilone之外的物质。
抗-微管物质对炎症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将取得下述一种或多种效果:(i)减轻症状严重程度(疼、肿和受累及关节触痛;晨起僵硬、虚弱、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ii)减轻疾病临床表征的严重程度(关节囊增厚、滑膜肥大、关节积液、软组织挛缩、运动受限、关节强硬、永久性关节变形);(iii)降低本病关节外表现(风湿结节、结节性脉管炎、肺结节、间质纤维化、心包炎、巩膜外层炎、虹膜炎、费耳提氏综合征、骨质疏松);(iv)增加疾病缓解期/无症状期间的频率和期限;(v)预防永久性损害和残疾;和/或(vi)预防/减弱疾病的慢性进程。病理学上,对炎症性关节炎的有效抗-微管治疗将产生至少下述之一的效果:(i)降低炎症反应,(ii)中断炎症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如IL-1、TNFα、FGF、VEGF),(iii)抑制滑膜细胞增生,(iv)阻滞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和/或(v)抑制血管生成。抗-微管物质可按能够取得上述效果的最小剂量系统给药(口服、静注、或肌注或皮下注射)。对于只有少数关节受累及,或者疾病较显著地累及少数关节的患者,抗-微管物质可直接注射(关节内注射)到受累关节内。
4.
植入体和手术或医疗器械,包括斯滕特氏印模和移植物
各种植入体、手术器械或斯滕特氏印模,可用本发明提供的任何一种抗-微管物质包覆或者就制成包含和/或释放本发明任何一种抗-微管物质的器具。代表性的实例包括心血管装置(如,可植入性静脉导管、静脉口、静脉导管管道、慢性浸剂线或端口,包括肝动脉输入导管、起搏器导线,可植入性除纤颤器);神经/神经手术装置(如心室腹膜分流器、心室心房分流器、神经刺激器装置、硬脑脊膜修补片和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的植入体、持续蛛网膜下腔输入装置);胃肠道装置(如,长期留置导管、饲管、门静脉系统分流器、腹水引流器、释药腹膜植入体、腹膜透析导管、用于疝的可植入筛网、预防手术粘连的悬浮液或固体植入体,包括筛网);泌尿生殖系统装置(如,子宫植入体,包括子宫内装置(IUDs)和预防子宫内膜增生装置、输卵管植入体,包括可逆性绝育装置、输卵管斯滕特氏固定模、用于尿失禁的人工括约肌和尿道周植入体、输尿管引流器、慢性留置导管、膀胱增大,或输精管吻合术的包裹或夹板);眼科植入体(例如,新血管性青光眼的multino植入体和其它植入体、翼状胬肉的接触晶状体药物洗脱、泪囊鼻腔造口术(dacrocystalrhinostomy)失败后使用的夹板、角膜新血管的接触晶状体药物洗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植入体、高风险角膜移植的接触晶状体药物洗脱);耳鼻喉科装置(如,化脓耳或慢性耳炎的小骨植入体或咽鼓管夹板、斯滕特氏印模以代替transtempanic引流);成形手术植入体(如预防乳房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后对含凝胶-或含盐-的胸肌下或胸腺下乳房植入体的反应性纤维化挛缩,或颏植入体),和整形手术的植入体(如,粘固粉矫形假体)。
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形式给药。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是紫杉醇、喜树碱和epothilone之外的物质。
植入体或其它手术或医疗装置可用本发明任意形式的抗-微管组合物或抗-微管因子包覆(或另外适于释放),包括例如:(a)将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直接添加到植入体或装置中(如,或者向植入体或装置喷敷一层聚合物/药物膜,或者将植入体或装置浸入聚合物/药物溶液,或者其它共价或非共价结合方式);(b)用含药的可轮流吸收抗-微管组合物(或上述抗-微管因子)的物质如水凝胶包覆植入体或装置;(c)将抗-微管组合物丝(或聚合物本身成丝)交织到植入体或装置中;(d)将植入体或装置嵌入由抗-微管物质构成或包覆的套管或筛网中;(e)植入体或装置本身由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构成;(f)其它适于植入体或装置释放抗-微管物质的方式。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储存期间和植入时组合物应牢固地附着在植入体或装置上。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也优选地在储存期间、植入前、或者植入机体(需要时)后加热到体温时不降解。此外,优选光滑和平坦地包覆植入体或装置,抗-微管物质均匀分布,而不改变斯藤特氏印模的外形。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旦使用了植入体或装置,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应向植入体或装置周围组织提供均匀、可预测的、延长释放的抗-微管因子。对血管斯藤特氏印模,除了具备上述性质外,组合物还不应使斯藤特氏印模形成血栓(引起血凝块形成),或引起明显的血液湍流(较不包覆斯藤特氏印模本身更易引起)。
对于斯藤特氏印模的情况,多种斯藤特氏印模可制成包含和/或释放本发明提供的抗-微管物质,包括食管斯藤特氏印模、胃肠斯藤特氏印模、血管斯藤特氏印模、胆道斯藤特氏印模、结肠斯藤特氏印模、胰斯藤特氏印模、输尿管斯藤特氏印模、尿道斯藤特氏印模、泪腺斯藤特氏印模、咽鼓管斯藤特氏印模、输卵管斯藤特氏印模、气管/支气管斯藤特氏印模。斯藤特氏印模可方便地由商品来源获得,或者按照公知技术制成。斯藤特氏印模的代表性实例包括那些在美国专利4,786,523题为“Hydrogel Adhesive”;美国专利4,776,337,题为“Expandable Intraluminal Graft,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Implanting and Expandable Intraluminal Graft”;美国·专利5,041,126,题为“Endovascular Stent and Delivery System”;美国专利5,052,998,题为“Indwelling Stent and Method of Use”;美国专利5,064,435,题为“Self-Expanding Prosthesis HavingStable Axial Length”;美国专利5,089,606,题为“Water-insolublePolysaccharide Hydrogel Foam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美国专利5,147,370,题为“Nitinol Stent for Hollow Body Conduits”;美国专利5,176,626,题为“Indwelling Stent”;美国专利5,213,580,题为“Biodegradable Polymeric Endoluminal SealingProcess”;美国专利5,328,471,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Treatment of Focal Disease in Hollow Tubular Organs and OtherTissue Lumers。”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扩充机体腔道的方法,包括将斯藤特氏印模植入通道,所述斯藤特氏印模具有通常的管状结构,结构表面用一种抗-微管组合物(或者,单独一种抗-微管因子)包覆(或相反适于释放),由此使通道扩大。下面描述不同的实施例,其中机体腔道被扩充以便清除胆道、胃肠道、食管、气管/支气管、尿道或血管阻塞。
一般地,斯藤特氏印模以相似的方式植入,而不考虑部位或所治疗的疾病。简要地,为了确定斯藤特氏印模植入的适宜位置,通常的第一步操作是植入前检查。所述植入前检查,是通常的诊断成像过程、内窥镜检查或手术时直接造影。然后导引丝前进穿过损伤面或计划植入的部位,以及在此导引下递送一输送导管,该导管允许斯藤特氏印模以折叠形式植入。典型地,斯藤特氏印模可被压缩,以便于它们能通过小导管的微腔而被植入,一旦到达所需的特定区域,它们就扩张为较大直径。一旦扩张,斯藤特氏印模物理性地迫使通道分离并保持开放状态。于是,它们能够通过小开口植入,而且还能使大直径腔或通道保持开放。斯藤特氏印模可以是自身-膨胀性(如,Wallstent和Gianturco斯藤特氏印模)、气囊样膨胀(如,Palmaz斯藤特氏印模和Strecker斯藤特氏印模),或者植入后随温度变化(如,Nitinol斯藤特氏印模)。
斯藤特氏印模典型地是在放射学或直接视觉控制下操作植入的,特别小心地精确地将斯滕特氏印模穿越被治疗器官的狭窄部位放置,然后移走输送导管,留下斯滕特氏印模象脚手架样独自支撑。植入后检查,通常的x-线,常用来确定是否植入到合适部位。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提供消除胆道阻塞的方法,包括胆道内植入一个胆道斯滕特氏印模,该斯滕特氏印模具有一般的管状结构,结构表面包覆(或相反适于释放)一种如上所述的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由此胆道阻塞得以消除。简要地,总胆管肿瘤过度生长导致有损于生命健康胆汁郁积型黄疸。通常,将胆汁从肝脏排泄到十二指肠的胆道系统最常见的阻塞原因是(1)胆管细胞肿瘤(胆管肿瘤),(2)侵犯胆管的肿瘤(如,胰腺癌),或者(3)施加外部压力和压迫胆管的肿瘤(如,增大的淋巴结节)。
不论原发性胆道肿瘤,还是其它引起胆管树压迫的肿瘤,使用本发明所述斯滕特氏印模均可得到治疗。一种原发性胆道癌的例子是腺癌(当位于总肝管分叉处时又称Klatskin肿瘤)。胆总管血管癌、胆道系统腺癌,这些肿瘤也看作胆道肿瘤。影响胆管的良性肿瘤(如,胆道系统的腺瘤),和极罕见的,胆管鳞状细胞癌和胆囊的腺癌,也可引起胆管树的压迫并由此导致胆道阻塞。
胆道树压迫最常由肝脏和胰腺肿瘤引起,肝脏和胰腺肿瘤压迫并致胆管阻塞。多数胰腺肿瘤出现在胰管细胞。这是一种非常致命的癌症(所有癌症死亡的5%;美国每年新增患病人数26,000),平均存活期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为10%。这些肿瘤位于胰头时常引起胆道阻塞,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虽然所有的胰腺肿瘤统称为“胰腺癌”,但组织学亚型包括:腺癌、腺鳞癌、囊腺癌,和腺泡细胞癌。肝脏肿瘤,如上所讨论的,也可引起胆道树压迫,并由此导致胆道阻塞。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首先按以下数种方式之一将胆道斯滕特氏印模植入胆道:通过一个针头穿过腹壁和穿过肝脏(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照片或“PTC”)从顶端植入;通过一个内窥镜穿越口腔、胃和十二指肠从胆管的底端植入插套管(一种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照片或“ERCP”);或者手术过程中直接切口植入。植入前检查,一般进行PTC、ERCP,或手术时直接造影,以决定斯滕特氏印模植入的适宜位置。然后导引丝向前穿过损伤面或计划植入的部位,以及在此导引下递送一个允许斯藤特氏印模以折叠形式植入的输送导管。如果诊断性检查是PTC,导引丝和输送导管通过腹壁植入,如果最初检查是ERCP,斯滕特氏印模可通过口腔植入。斯藤特氏印模在放射学、内窥镜或直接视觉控制下定位,特别小心地精确地将斯滕特氏印模穿越胆管的狭窄部位放置,然后移走输送导管,留下斯滕特氏印模象脚手架样独自支撑。植入后检查,再进行胆道造影照片,用来证实斯滕特氏印模植入到合适位置。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消除食管阻塞的方法,包括向食管内植入一个食管斯滕特氏印模,该斯滕特氏印模具有一般的管状结构,结构表面包覆有(或相反适于释放)一种如上所述的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由此食管阻塞得以消除。简要地,食管是从口腔运送食物和液体到胃的中空管。食管癌或相邻器官癌(如胃或肺的癌症)侵袭导致食物或唾液吞咽困难。在此实施例中,植入前检查,通常进行钡餐吞咽或内窥镜检查以决定斯滕特氏印模植入的适宜位置。一导管或内窥镜穿过口腔,一个导引丝向前穿过阻塞处。在放射学或内窥镜控制下输送导管越过导引丝递送斯滕特氏印模,斯滕特氏印模精确地穿越食管狭窄部位放置。植入后检查,通常利用x-线钡餐吞咽造影,以证实植入的合适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结肠阻塞的清除方法,包括向结肠内植入一个结肠斯滕特氏印模,该斯滕特氏印模具有一般的管状结构,结构表面包覆(或相反适于释放)一种如上所述的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由此结肠阻塞得以消除。简要地,结肠是将消化过的食物和废物从小肠运送到肛门的中空管。直肠和/或结肠癌或相邻器官癌(如子宫、卵巢或膀胱癌)侵袭导致粪便从肠道排出困难。在此实施例中,植入前检查,通常进行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决定斯滕特氏印模植入的适宜位置。然后将一导管或内窥镜穿过肛门,一个导引丝向前穿过阻塞处。在放射学或内窥镜控制下输送导管越过导引丝递送斯滕特氏印模,斯滕特氏印模精确地穿越结肠或肛门狭窄部位放置。植入后检查,通常利用钡灌肠x-线造影,以证实植入的合适位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消除气管/支气管阻塞的方法,包括向气管或支气管内植入一个气管/支气管斯滕特氏印模,该斯滕特氏印模具有一般的管状结构,结构表面包覆(或相反适于释放)一种如上所述的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由此气管/支气管阻塞得以消除。简要地,气管/支气管是将口腔和鼻腔的空气携带进入肺的中空管。气管癌堵塞或相邻器官癌(如肺癌)侵袭,或软骨软化(环状软骨减弱)导致呼吸困难。在此实施例中,植入前检查,通常进行内窥镜镜检查以决定斯滕特氏印模植入的适宜位置。然后将一导管或内窥镜穿过口腔放置,一个导引丝向前穿过阻塞处。然后。在放射学或内窥镜控制下,斯滕特氏印模精确地穿越狭窄部位放置。接着去除输送导管留下斯滕特氏印模象三角架样独自支撑。植入后检查,通常利用支气管镜,以证实植入的合适位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消除尿道阻塞的方法,包括向尿道内植入一个尿道斯滕特氏印模,该斯滕特氏印模具有一般的管状结构,结构表面包覆(或相反适于释放)一种如上所述的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由此尿道阻塞得以消除。简要地,尿道是穿过阴茎排空膀胱的管道。穿越前列腺部分的外尿道的狭窄,起因于前列腺肥大,几乎60岁以上的每个男人均存在前列腺肥大,于是造成进行性排尿困难。在此实施例中,植入前检查,通常进行内窥镜或尿道造影以决定斯滕特氏印模植入的适宜位置,适宜位置是下末端的尿道括约肌之上,上部末端关闭使膀胱颈充盈,然后穿过阴茎开口放置一个内窥镜或导管及一个导引丝向前穿过阻塞处。接着,一个输送导管越过导引丝以便于斯滕特氏印模植入,随后去除输送导管,斯滕特氏印模在适当的位置扩张。植入后检查,通常利用内窥镜或逆行性尿道造影,以证实植入的合适位置。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消除血管阻塞的方法,包括向血管内植入一个血管斯滕特氏印模,该斯滕特氏印模具有一般的管状结构,结构表面包覆(或相反适于释放)一种如上所述的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由此血管阻塞得以消除。简要地,植入片可放置到一批大的血管中,动脉和静脉均可,用于预防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用于治疗使用血管成形术有可能失败的狭窄,以及用于治疗手术-后狭窄(如,透析移植再狭窄)。适宜部位的代表性例子包括回肠动脉、肾动脉和冠脉、上腔静脉,和透析移植。在一实施例中,首先进行血管造影以确定斯滕特氏印模植入的部位。典型地通过一个导管向一动脉或静脉注射不透X线的对照物然后拍x-线片而完成。然后将一导管经穿刺或经手术插入股动脉、肱动脉、股静脉,或肱静脉,并且在荧光镜的引导下控制导管经过血管系统进入合适的血管,接着将斯滕特氏印模穿过狭窄处放置。植入后仍进行血管造影,以证实植入的合适位置。
再狭窄研究常用动物模型是大鼠颈动脉模型,其中通过外颈动脉引入的气囊导管的管腔内通道使颈总动脉的内皮剥脱(Clowes等,Lab.Invest.49(2)208-215,1983)。2周时,由于平滑肌细胞收缩使颈动脉明显变窄,但2~12周期间内膜的加倍增厚导致腔径变小。
5.
炎症性肠道疾病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物质、组合物和方法,多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得以治疗或预防。炎症性肠道疾病一般指一组病因不明的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IBD分为两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氏病。在西欧和美国,每100,000人有6~8人患溃疡性结肠炎。
虽然疾病的原因尚未明了,但已提出与遗传、感染、免疫和心理因素有关。在溃疡性结肠炎,涉及结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导致粘膜表面溃疡。常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反复的炎症发作引起纤维化和结肠缩短。长期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表皮发育异常并最终恶性变。克罗恩氏病以蔓延到小肠壁各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随着疾病进展,肠道变厚和腔出现狭窄。粘膜溃疡出现和溃疡可穿透粘膜下层和肌层形成瘘管和裂隙。
抗-微管物质可以数种方式用于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特别是,为了治疗疾病,抗-微管物质可向炎症部位(或潜在的炎症部位)给药。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形式给药。
研究IBD的理想模型应是基本上与人所患疾病相同的自然发生或诱导的动物疾病。目前,只有两种自然发生的小肠炎症模型,均是在灵长类,尚未找到致病生物体。第一种,棉花-顶(cotton-top)胥(tamarin),没有相关明确病原体的自发性结肠炎高度流行,与人一样,疾病过程自发地加重或缓解(Madara等,Gastroenterology88:13-19,1985)。另一种自发性慢性结肠炎也出现在幼年的恒河猴猕猴(Adler等,Gastroenterology 98:A436,1990)。有许多试验性诱导的结肠炎动物模型。在小鼠、大鼠、天竺鼠和兔子,通过硫酸多糖(角叉菜胶支链淀粉硫酸酯、葡聚糖硫酸酯)灌胃(Marcus和Watt,Lancet2:489-490,1969)、直肠注射化学刺激剂(稀醋酸)(MacPherson和Pfeiffer,Digestion 17:135-150,1978)可诱发结肠炎和对二硝基氯苯(Glick和Falchuk.,Gut 22:120-125,1981)或硫酸三硝基苯(Rabin和Rogers,Gastroenterology 75:29-33,1978)的迟发性过敏反应。
由于IBD没有病理基因组特征或特异性实验诊断,抗-微管物质对疾病的有效控制根据临床判定。抗-微管物质对IBD的有效治疗将达到至少下述之一的效果:降低发作频率、延长缓解期、(即,病人没有症状的期间)和/或减轻相关症状(脓肿形成、瘘管形成、结肠癌、小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肢端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胆石病、硬化性胆管炎、肝硬化、结节性红斑、虹膜炎、眼色素层炎、巩膜外层炎、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程度或期间。特异地,症状如血性腹泻、腹痛、发热、体重下降、直肠出血、里急后重、和腹胀将减轻或缓解。
抗-微管物质以能达到上述终点效果的任何方式给药。但优选的方法包括口服、直肠或管周(peritubular)给药(优选地在超声、CT、荧光镜、MRI或内窥镜指导下;也可在腹腔手术时直接给药)。在一些病人,也使用静注、皮下注射或肌注方式治疗疾病。对具有广泛或肠外症状的病人,系统治疗(如,口服、静注、皮下注射、肌注)是适宜的。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根据治疗反应和病人的耐受性紫杉醇可按每1~4周10~75mg/m2剂量口服。为治疗严重急性加剧病人,可按照50~250mg/m2高剂量口服(或静注)紫杉醇进行“脉冲”治疗。患局部直肠疾病的病人(95%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累及直肠),局部用紫杉醇可以直肠霜或栓剂给药。例如,含0.01%~10%重量紫杉醇的局部用霜剂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对治疗的反应用药。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含0.1%~1%重量紫杉醇的外用制剂可根据需要每天用药。紫杉醇管外给药(即,将药物用于肠道外面或肠系膜表面)可用于治疗疾病活动的肠道区域。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用在一定期间内释放的0.5%~20%重量紫杉醇负载到聚合物载体上(如在实施例中描述)以“糊剂”、“膜”或“包覆”形式用于肠系膜表面”。在所有的实施例中,其它抗-微管物质可按照相当于此剂量的效力和耐受性调整给药。
6.
手术过程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抗-微管物质和组合物可在多种手术过程中使用。例如,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了将正常组织与恶变组织隔离,和/或预防疾病向周围组织扩散,可将一种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例如,以喷雾或膜的形式)包覆或喷雾一个肿瘤切除前的区域。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如,喷雾形式)可通过内窥镜过程输送以覆盖肿瘤,或将疾病抑制到所希望的局部。本发明还有一方面,用本发明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包覆或适于释放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的手术筛网可用于使用手术筛网的任何手术过程中。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载了一种抗-微管组合物的手术筛网在腹部癌瘤切除术(如,结肠切除术后)中使用,以提供结构支撑,和释放一定量的抗-微管因子。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是,提供肿瘤切除部位的治疗方法,包括向切除术后的肿瘤切除边缘给予一种上述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由此抑制肿瘤在这些部位复发。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抗-微管组合物(或单一抗-微管因子)直接向肿瘤切除术部位给药(如,用抗-微管组合物或因子刷浆、刷涂或包覆肿瘤切除术边缘)。或者,在公知的手术糊剂给药之前先将抗-微管组合物或因子掺入手术糊剂剂中。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抗-微管组合物在恶性肿瘤的部分乳房切除术,和神经手术手术后应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抗-微管组合物(如上所述)可用于各种肿瘤切除边缘,包括例如,胸、头和颈部肿瘤、结肠、脑和肝脏肿瘤。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可用于神经肿瘤切除后的部位,由此抑制肿瘤的复发。简要地,大脑是高度功能性定位器官;即,每一解剖区域特异地执行着特殊功能。因此脑的病理学位置常较其类型更为重要。关键区域相对小的损害可较不重要区域的很大损害更具毁灭性。类似地,脑表面的损害可很容易地手术切除,而位于脑深部的同样肿瘤可能不易切除(将不得不切开太多的致命结构才能到达)。还有,即使良性肿瘤也可能是危险的,原因有数种:它们可能生长在关键区域并引起明显的损害;尽管它们可经手术切除而治愈,但手术不可能进行;最终地,如果未加抑制的保留,它们将引起颅内压增高。头颅是一个不能够扩大的封闭的腔。因此,如果某物质在一个部位生长,那么另一部位的某物质必定受到挤压-结果是增加颅骨压力或增加颅内压。如果这种状况不加以治疗,致命性结构可能受到压迫,导致死亡。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发生率为每100,000人8-16例。脑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预后令人低沉的,即使进行了手术切除,中等存活期小于一年。这些肿瘤,特别是神经胶质瘤,突出地是一种局部疾病,手术切除后它在原发灶2厘米的范围内复发。
可用本发明物质、组合物和方法治疗的脑肿瘤的代表性实例包括神经胶质瘤(如退行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恶性胶质瘤、纤维状细胞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粘液乳头瘤(myxopapillary)室管膜瘤、亚室管膜瘤(subependymoma)、脉络膜帕尼扎氏丛乳头状瘤);神经元肿瘤(如,成神经细胞瘤、成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瘤和成神经管细胞瘤);松果体腺体肿瘤(如成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细胞瘤);脑脊膜肿瘤(如,脑脊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脑脊膜肉瘤);神经鞘细胞肿瘤(如,schwanoma、neurolemma和神经纤维瘤);淋巴瘤(如,何杰金氏细胞和非何杰金氏细胞淋巴瘤(包括无数亚型,无论原发还是继发));畸形(malformative)肿瘤(如,craniopharyngioma、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胶样囊肿);和转移的肿瘤(事实上可衍生自任何肿瘤,最常见来自肺、胸、乳腺、肾和胃肠道肿瘤)。
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形式给药。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是紫杉醇、喜树碱和epothilone之外的物质。
7.
手术粘连
本发明其它发明,提供通过给予病人一种抗-微管物质而治疗和/或预防手术粘连的方法。简要地,手术粘连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正常状态应分离的机体组织生长在以一起。手术后粘连常发生在60%~90%的进行了重大妇科手术的患者。手术创伤,作为组织干燥、局部缺血、热伤害、感染或存在异物的结果,早已被认为是形成组织粘连的刺激因素。粘连是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是引起肠梗阻和不育症的主导原因。其它手术粘连并发症包括慢性骨盆痛、尿道阻塞和排空机能障碍。
一般地,粘连形成是一种炎症反应,反应中炎症因子释放,增加血管通透性并导致纤维蛋白原流出和纤维沉积。这种沉积成为连接邻接组织的基质。成纤维细胞聚集、附着到基质,胶原沉积和引发血管生成。如果术后4~5天内能够预防这种级联反应,则粘连形成将被抑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治疗和/或预防手术粘连的方法。使用多种动物模型以评价特定治疗组合物或治疗方案。简要地,受到严重创伤的动物发生腹膜外粘连,所述创伤通常涉及两个邻接面。创伤可是机械性的,由于局部缺血或是引入异物的结果。机械损伤包括使肠道破裂(Choate等,Arch.Surg.88:249-254,1964)和剥离或刮除肠壁外层(Gustavsson等,Acta Chir.Scand.109:327-333,1955)。将小肠主要大血管分为袢造成局部缺血(James等,J.Path.Bact.90:279-287,1965)。可引入的异物包括滑石粉(Green等,Proc.Soc.Exp.Biol.Med.133:544-550,1970)、纱布绵拭(Lehman和Boys,Ann.Surg 111:427-435,1940)、毒性化学品(Chancy,Arch.Surg.60:1151-1153,1950)、细菌(Moin等,Am.J.Med.Sci.250:675-679,1965)和粪便(Jackson,Surgery 44:507-518,1958)。
目前,典型的粘连预防模型包括涉及刮擦兔子宫内膜的兔子宫角模型(Linsky等,J.Reprod.Med.32(1):17-20,1987),涉及子宫内膜刮擦和血液供应阻断的兔子宫角、血液供应阻断改变模型(Wiseman等,J.Invest Surg.7:527-532,1994)以及涉及切除腹膜壁斑片加上刮擦盲肠的兔盲肠侧壁模型(Wiseman和Johns,Fertil.Steril.Suppl:25s,1993)。
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形式给药。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是紫杉醇、喜树碱和epothilone之外的物质。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物质、组合物和方法,可以治疗或预防多种手术粘连和手术并发症。粘连形成或不需要的疤痕组织积聚/包裹使手术过程变得复杂。如上所述,事实上手术粘连使腹腔或盆腔的任何切开或内窥镜手术过程变得复杂。手术植入体的包裹覆也使乳房重建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疝修补手术、如果血管移植手术,和神经手术手术变得复杂。在任何情况,植入体被纤维结缔组织囊包裹,折中或损害手术植入体的功能(如,乳腺植入体、人工关节、手术筛网、血管移植、硬脑脊膜修补片)。在纠正慢性窦炎或清除其它区域慢性炎症(如,异物、感染(真菌,分直杆菌属))的手术期间也发生慢性炎症和疤痕化。
抗-微管物质以能达到上述终点的任何方式给药。但优选的方法包括管周(peritubular)给药(或者手术时直接给药或者在内窥镜、超声、CT、MRI,或荧光镜指导下给药);“包覆手术植入体”;和在手术部位放置一个药物-洗脱性聚合物植入体。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用在一定期间内释放的0.5%~20%重量紫杉醇负载到聚合物载体上(如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描述)并象“糊剂”、“膜”或“包覆”形式用于管周(肠系膜)表面,由此可以降低手术粘连发生率。紫杉醇-聚合物制剂可以“喷雾”形式使用,在内窥镜检查过程中通过内窥镜的输出端口施于腹腔肠系膜,和手术过程中处理的盆腔器官。在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特定组合物是0.1%~5%重量紫杉醇。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含0.1%~20%重量紫杉醇的聚合物包衣用于手术植入体的表面(如,乳房植入体、人工关节、血管移植)以预防在植入体附近的囊化/不适合的疤痕形成。还有一优选的实施例,含0.1%~20%重量紫杉醇的聚合物植入体直接用于手术部位(如,直接用于窦、胸腔、腹腔,或神经手术手术部位),由此降低炎症复发、粘连形成或疤痕。在所有实施例中,其它的抗-微管物质可按相当于此剂量的效力和耐受性调整给药。
8.
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抗-微管物质(和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如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别是,为了治疗疾病,抗-微管物质可施向炎症部位(或潜在的炎症部位)。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已在上面详细讨论过,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形式给药。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可鼻内给药、经吸入系统给药、局部给药(如,鼻息肉的情况),或窦腔内给药。
哮喘
本发明的特定方面,抗-微管物质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哮喘。简要地,哮喘是以反复发作的气道阻塞为特征的状态,哮喘可自发地或经过治疗而消除。尽管它的确切病因不明,但过度的支气管收缩药和炎症反应刺激物可使5%的人群发病。抗-微管物质对哮喘的有效治疗将改变哮喘状态的一种或多种病理特征,如降低炎症细胞(T-细胞、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活性,减少气道上皮的增生和增厚、抑制气道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和高敏性、降低气道腔粘液分泌、阻断诱导和维持炎症的炎症性细胞因子(IL-3、IL-4、IL-5、GMSF)的活性,以及抑制气道分泌腺体充血和肥大。
临床上,对哮喘的有效抗-微管治疗将取得下述一种或多种效果:降低症状严重程度、缩短发作时间、增加疾病缓解期的频率和期间、预防永久性损伤和机能障碍以及预防呼吸困难、咳嗽和喘鸣的慢性进程;同时改善缺氧、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气流阻力和低碳酸血症/呼吸性硷中毒,以及降低V∶Q(换气∶血流)不匹配。
抗-微管物质以能达到上述终点的任何方式给药。但优选的给药方法包括吸入(如,通过剂量-计吸入器、雾化器,通过一个endothacheal管,吸入微粒)和系统治疗(静注、皮下注射或肌注或口服制剂)。系统治疗用于患严重呼吸困难或不适宜吸入治疗的的病人。使用能达到临床或病理改善效果的最小剂量。例如,紫杉醇,根据反应,紫杉醇可按每1~4周10~50mg/m2进行慢性低剂量系统治疗;对急性病人,可按照50~250mg/m2高剂量“脉冲”治疗。对于吸入治疗,0.01%~1%紫杉醇可通过上面提到的释放载体/制剂直接吸入。这将直接向呼吸道释放1~50mg/m2的紫杉醇。该剂量可根据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其它抗-微管物质可按相当于此剂量的效力和耐受性调整给药。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COPD包括各种导致慢性呼吸道阻塞的状况(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这些状况可引起严重的机能障碍,在美国居主要死亡原因之第四位。临床上,均以呼吸困难、咳嗽、哮鸣、和呼吸道反复感染为特征。疾病表征包括FEV1降低、残气容积增加、V∶Q不匹配和低氧症。病理上,粘液分泌增加、粘液腺充血、蛋白酶(主要是弹性蛋白酶)活性增加、气道炎症和肺泡壁破坏。虽然有广泛的病因(吸烟最为常见),但上述任一症状、表征或病理过程的改善将对此产生有益影响;因此,对COPD的有效抗-微管治疗是改变至少上述一个方面。抗-微管物质的治疗可按照前述哮喘的治疗给药:吸入的紫杉醇按1~50mg/m2给药,如果需要可以重复用药;紫杉醇系统治疗时,可按每1~4周10~50mg/m2慢性低剂量给药;或者对急性病人按照50~250mg/m2高剂量“脉冲”给药。其它抗-微管物质可按临床上相当剂量给予。
9.
狭窄,赘生性疾病和梗阻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治或预防多种与机体腔道阻塞有关疾病的方法,包括例如,血管疾病、赘生性阻塞、炎症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例如,本发明一个方面是本发明所述多种抗-微管物质和组合物可用于治疗引起血管系统阻塞的血管疾病。此类疾病代表性的实例包括所有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围绕任何动脉、静脉或移植物),所述血管包括但不限于:冠状动脉、主动脉、髂动脉、颈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和移植吻合术部位血管;血管痉挛(如,冠脉痉挛和雷诺氏病);再狭窄(原来进行过如
气囊血管成形术、旁路手术、斯滕特氏印模植入和移植植入部位的血管阻塞);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颞动脉炎、结节性脉管炎)。
简要地,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
尤其是)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附着于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动脉分支处。附着于内皮后,对化学刺激物反应,白细胞穿过内皮细胞基底膜迁移,与平滑肌细胞一起在动脉壁内膜聚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最初损害是“脂质条纹”。脂质条纹中的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摄取脂质和脂蛋白变为泡沫细胞。
随着巨噬细胞聚集,覆在其上面的内皮机械性破裂并被巨噬细胞释放的氧化脂质、氧衍生自由基和蛋白酶化学性改变。泡沫细胞侵蚀内皮表面造成血管壁微小-溃疡。潜在地形成血栓的内皮下组织(如胶原和蛋白质)暴露于血流成分导致血小板粘附于破损的内皮。血小板粘附和其它因素触发生长因子包括PDGF、血小板刺激因子(PAF)、IL-1和IL-6的加工和向环境释放。认为旁分泌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游移和增生。
正常(无病)血管壁,VSMCs具有收缩表型和低指数有丝分裂活性。然而,在血小板、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影响下,VSMC发生表型改变,从成熟的收缩细胞转化为未成熟的分泌细胞。转化后的VSMC在血管壁中层增生、游移进入内膜,在内膜继续增生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这使受累的血管损伤处转化为纤维斑块。被分泌型VSMC变得复杂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弹力纤维、糖蛋白和糖胺聚糖,以胶原为粥样斑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弹力纤维和糖胺聚糖联合脂蛋白也助于损害加重。纤维斑块由包含平滑肌细胞的不同厚度密集的结缔组织纤维帽和覆盖的巨噬细胞组成。
除了PDGF,IL-1和IL-6,血管壁浸润细胞还产生其它致有丝分裂因子包括:TGFβ、FGF、,糖蛋白G、5-羟色胺、血栓烷A2、去甲肾上腺素和抗血管紧张素II。这导致更多细胞聚集,更多细胞外基质复杂化和更多脂质聚集。动脉粥样损害进行性扩大直到明显侵占管腔。开始,血流通过管腔受阻只是在血流量需要增加时引起末梢组织局部缺血-以后随着损害进一步堵塞动脉,休息时也出现局部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斑中的巨噬细胞释放氧化脂质、自由基和引起邻近组织细胞损伤和坏死的胶原酶。损伤发展为一个枯斑芯并转变为复合斑。复合斑是可以脱落引起栓塞的不稳定损伤斑;局部出血(损伤斑迅速膨胀导致血管腔阻塞由此继发供应损伤斑的血管滋养血管破裂);或溃疡和裂隙形成(形成血栓的枯斑芯暴露于血流产生局部血栓或末梢栓塞)。即使没有后遗症出现,附壁血栓可组织起来合并到损伤斑中,由此加速它的增大。进一步,随着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酶局部浓度增加,刺激肌层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膜增生;此过程也最终导致血管腔更为狭窄。
正常动脉的内膜和肌层进行氧合和由动脉腔或外膜血管滋养血管供应养分。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斑的发展,来自外膜血管滋养血管的微血管延伸进入增厚的内膜和肌层。该血管网随着损伤斑的增大趋于更为广泛并随着斑的消失而消退。
微血管出血可加速与动脉断裂、溃疡或栓塞有关的斑的突然膨胀和破裂。还有一个假说是,微血管血浆蛋白酶的漏出可吸引炎性细胞进入区域浸润,这些炎性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快速增大和相关并发症(通过局部水肿和炎症)有关。
为了治疗血管疾病,如上面所讨论的,一种抗-微管物质(有或没有载体)可释放到机体腔道的外部,或者通过机体腔道的外膜释放到平滑肌细胞。在这方面特别优选的抗-微管物质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是紫杉醇、喜树碱和epothilone之外的物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与聚合物载体一起作为组合物,或者以在前或在后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制剂释放。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可通过气囊导管、口服、血管周给药,通过斯滕特氏印模系统给药。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本发明描述的抗-微管治疗物质或组合物可用于治疗赘生性阻塞。简要地,本发明所言“赘生性阻塞”,理解为包括机体管道任何赘生性(良性或恶性)阻塞,而不考虑管道的部位或恶变所属组织学类型。代表性实例包括胃肠道疾病[如,口-咽喉癌腺癌、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腺癌、淋巴瘤、黑素瘤)、胃癌(腺癌、皮革状胃、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小肠肿瘤(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腺癌、淋巴瘤、类癌瘤)、结肠癌(腺癌)和肛门直肠癌];胆道疾病(如,引起胆道阻塞的赘生物如胰腺癌(导管腺癌、小岛细胞肿瘤、囊腺癌)、胆管癌和肝细胞癌);肺部疾病(如,肺和/或气管/支气管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输卵管恶性肿瘤、子宫癌、宫颈癌、阴道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如,睾丸癌、附睾癌、输精管肿瘤、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肥大);尿道疾病(如,肾细胞癌、肾盂肿瘤、尿液收集系统肿瘤如过渡型细胞癌、膀胱癌,和良性狭窄或恶性肿瘤引起的尿道阻塞)。
作为一个实例,良性前列腺充血(BPH)是前列腺增大,特别在包绕输尿管的腺体中央部分,这是对长时间雄性激素刺激反应而出现的。它影响着大于80%的50岁以上的男性。增大引起穿过前列腺的输尿管部分受压,导致膀胱流出管道阻塞,即产生尿流需要异常高的膀胱压。1980年,作为治疗BPH的手段,美国进行了367,000例跨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其它治疗包括药物、跨尿道括约肌切开术、跨尿道激光或微波治疗、跨尿道高温治疗、跨尿道超声、跨尿道微波、跨尿道高温、跨尿道超声和手术切除。所有疗法均有缺点包括括约肌机能障碍导致尿失禁和狭窄形成。
为了治疗赘生性疾病,广泛的各种治疗物质(有或没有聚合物载体)可释放到机体腔道的外部,或通过机体腔道外膜释放到平滑肌细胞。例如,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超声指导下通过跨尿道途径(或者两者择一地transperineally)将一根探针或导管引入到与尿道邻接的前列腺内并通过探针或导管释放治疗物质,优选地在腺体的数个象限,特别是输尿管周围。探针或导管也可直接在触诊或内窥镜、荧光镜、CT或MRI的指导下放入,并间歇给药。作为替代方法,通过导管或套管针放置小丸也可完成给药。上述过程可单独完成或与斯藤特氏印模植入尿道前列腺部结合完成。通过避免尿道器械或损伤尿道,括约肌机能保留完整无损,避免尿失禁,和极少可能狭窄。
本发明其它方面,提供治疗或预防影响或引起机体腔道阻塞的炎症性疾病的方法。炎症性疾病包括导致各种机体腔道阻塞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代表性例子包括结节性脉管炎(如,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高安氏病)、结节性多发脉管炎、过敏性脉管炎和肉芽肿病(Churg-Strauss病)、多发脉管炎重叠综合征、过敏性结节性脉管炎(Henoch-Schonlein紫癜)、血清病、药物引起的结节性脉管炎、感染性结节性脉管炎、赘生性结节性脉管炎、与结缔组织疾病有关的结节性脉管炎、与先天性补体系统缺陷有关的结节性脉管炎)、韦格内氏肉芽肿病、kawasaki’s病、中枢神经系统结节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系统性硬化);胃肠道疾病(例如,胰腺炎、克罗恩氏病、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原因包括自发性引起的良性狭窄(例如,胆道、食管、十二指肠、小肠或结肠的狭窄);呼吸道疾病(如哮喘、过敏性肺炎、石棉肺、矽肺,和其它形式的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鼻泪管疾病(例如,各种原因包括原发引起的狭窄);以及咽鼓管疾病(各种原因包括原发引起的狭窄)。
为了治疗炎症性疾病,如上面所讨论的,一种抗-微管物质(有或没有载体)可向机体腔道的外部释放,或者通过机体腔道外膜向平滑肌细胞释放。
本发明还有其它方面,提供治疗或预防与机体腔道阻塞有关或是其成因的感染性疾病。简要地,感染性疾病包括导致机体腔道阻塞的数种急性和慢性感染过程,所述机体腔道阻塞包括例如,男性生殖道阻塞(如,尿道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女性生殖道阻塞(如,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症性疾病(如结核、淋病球菌、chlamydia、肠球菌和梅毒));尿道阻塞(如,膀胱炎、尿道炎);呼吸道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结核、其它分支杆菌感染(MAI等)、厌氧菌感染、霉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和心血管阻塞(霉菌性动脉瘤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为治疗感染性疾病,如上面所讨论的,广泛的各种治疗物质(有或没有载体)可释放到机体腔道外部,或通过机体腔道外膜释放到平滑肌细胞。在这方面特别优选的治疗物质包括上面讨论的抗-微管物质。
10.
移植排斥
前述抗-微管物质和组合物同样地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移植排斥。简要地,慢性移植/器官排斥两种主要组织学表现是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如同心移植(Johnson等,J.Heart Transplantation 8:349,1989)、肝移植(Demetris等,Am.J.Pathol 118:151,1985)和肺移植(Burke等,Lancet I:517:1986)一样,在长-存活期的肾同种移植物可以观察到neointimal充血(Hume等,J.Clin.Invest.34:327,1955;Busch等,Human pathol.2:253,1971)。由于心肌依赖于冠脉血流,心脏移植对腔的缩小极为敏感。
许多动物模型已经用于慢性心脏同种移植物排斥的研究。Lewis-F344大鼠心脏移植术模型产生以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形成为特征的心脏同种移植物慢性排斥。该模型是有用的,因为超过80%的接受者存活3周多,90%显示冠脉初期损伤(Adams等,Transplantation53:1115-1119,1992)。除了显示高的死亡率和重度损伤,由于该系统不需要免疫抑制剂,所以炎症发展阶段相当容易识别。尽管单核细胞浸润的程度和坏死更为严重,但该模型中动脉损伤与临床移植动脉粥样硬化
极为相似。
对移植排斥的有效抗-微管治疗应取得至少下述之一效果:(i)延长移植的生命,(ii)减轻与免疫抑制治疗有关的副作用,和(iii)降低与移植术有关的加速的动脉粥样硬化。
适宜的治疗移植排斥的抗-微管物质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 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与聚合物载体一起作为组合物,或者以在前或在后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制剂释放。
抗微管物质以能达到上述终点的任何方式给药。但优选的方法包括口服或静注、皮下或肌内注射。抗微管物质可按慢性低治疗量给药以预防慢性移植排斥或用较高剂量以预防急性移植排斥。例如,使用紫杉醇,根据治疗反应每1~4周以10~50mg/m2的紫杉醇慢性低剂量治疗;按每1~21天50~250mg/m2高剂量“脉冲”治疗,如果需要可重复6个循环。其它抗微管物质可按药物效力和耐受性调整为相当剂量给药。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病因不明的以多器官系统炎症为特征的疾病,所述炎症与产生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抗原反应的抗体有关。SLE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在某些人群以高达每2500中1人患病的比例流行(Michet等,Mayo Clini.Proc.60:105,1985)。SLE主要在女性发病,10岁到64岁女性中发病率为每700名有1人患病,且女性与男性发病率比值为9∶1。易感人群SLE平均年发生率为每100,000人约6~35新病例发生。
SLE表现为多因素引发的综合病症,由遗传、激素和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协调激活辅助T和B细胞从而导致分泌数种自体抗体。SLE常被划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直接的特别针对核抗原(抗核抗体-ANAs)和磷脂的自体抗体数量增加为特征。20~40%的狼疮患者存在抗磷脂抗体并已发现与一定数量的阴离子磷脂起反应。
SLE形态学变化差异极大,反映患者个体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的差异性。最具特征性损害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并于血管、肾、结缔组织和皮肤发现免疫复合物。尽管皮肤和肌肉最常受累,但涉及小的动脉和小动脉的急性坏死性结节性脉管炎可存在于任何组织。受到小血管结节性动脉炎累及的器官,最早损害通常以粒细胞浸润和动脉周红斑为特征。纤维蛋白元在血管壁沉积也是动脉炎的特征。慢性阶段,血管发生纤维性增厚与管腔变细。在脾脏,血管损害涉及中央动脉并以明显的血管周纤维化为特征,产生所谓的洋葱皮损害。
治疗SLE适宜的抗-微管物质包括例如,taxanes(如紫杉醇和docetaxel)、喜树碱、eleutherobin、sarcodictyins、epothilonesA和B、discodermolide、氧化氘(D2O)、己二醇(2-甲基-2,4-戊二醇)、块菌素(7-deazaadenosine)、LY290181(2-氨基-4-(3-吡啶基-萘并(1,2-b)吡喃-3-cardonitrile)、氟化铝、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甘氨酸乙酯、单克隆抗特异反应抗体、微管积聚促进蛋白(紫杉酚-样蛋白质,TALP)、由低渗(190mosmol/L)状态、胰岛素(100nmol/L)或谷酰胺(10nmol/L)引起细胞肿胀、结合动力蛋白、赤霉素、XCHO1(驱动蛋白-样蛋白质)、溶血磷脂酸、锂离子、植物细胞壁成分(例如,聚-L-赖氨酸和伸展蛋白)、甘油缓冲液、三硝基甲苯X-100微管稳定缓冲液、微管联系蛋白(如,MAP2,MAP4,Tau,大Tau,ensconsin,延长因子-1α(EF-α)和E-MAP-115)、细胞质(例如,组蛋白H1,髓磷脂硷蛋白和着丝点)、内源性微管结构(例如,基因丝结构,填充物和GTP帽)、稳定小管单多肽(例如,STOP145和STOP220)和来自有丝分裂的张力,以及上述任何化合物的类似物和衍生物。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药物以与聚合物载体一起的组合物或者以前述或下面详细讨论的脂质体制剂给药。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是紫杉醇、喜树碱和epothilone之外的物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与聚合物载体一起作为组合物形式释放,或者以在前或在后详细讨论过的脂质体形式释放。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抗-微管物质或组合物可鼻内给药、经吸入系统给药、或局部给药(如,在鼻息肉的情况)。
制剂和给药
如上面所提到的,本发明抗-微管物质可制备成各种形式(如,微球、糊剂、膜、喷雾、洗液、霜、凝胶,等)。更进一步,本发明组合物可制备成含多于一种抗-微管物质,含有各种其它化合物,具有特定物理特性(如,弹性、特定熔点,或特定释放速率)制剂。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所需效果,组合物可联合用药(如,为取得既快速又慢速或延长释放一种或多种抗-微管物质的效果,数种微球制剂可以联合)。
抗-微管物质可单独,或与药学或生理学适宜载体、赋型剂或稀释剂结合形式给药。一般地,载体应当在所使用的剂量和浓度对接受治疗者无毒。通常,这种组合物制剂需要使治疗物质与缓冲液、抗氧化剂如抗坏血酸、低分子量(小于10个残基)多肽、氨基酸、碳水化物如葡萄糖或葡聚糖、螫合剂如EDTA、谷胱甘肽和其它稳定剂与赋形剂联合。与非特异血清白蛋白混合的中性缓冲等渗液或生理盐水是示范性适宜的稀释剂。
如上面提到的,本发明抗-微管物质、组合物,或这里所提供的药学组合物可制备成用于各种不同途径给药,包括例如,局部给予炎症部位、口服、直肠、颅内、鞘内、鼻内、眼内、静注、皮下、腹膜、肌注、舌下、膀胱内给药。其它代表性给药途径包括直接(优选在超声、CT、荧光镜、MRI或内窥镜指导下)向疾病部位给药。
本发明治疗物质、治疗组合物和药学组合物可与提供材料使用注意事项的包装材料一起放置于容器内。一般地,所述注意事项包括描述试剂浓度的明确表达,以及在一定实施例中,对于重新组成抗-微管物质、抗-微管组合物或药学组合物所必要的赋型剂组分或稀释剂(如,水、生理盐水或PBS)的相对用量。
下面的实施例以例证方式提供,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
如上面所讨论的,慢性炎症是以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组织浸润、炎性细胞和细胞产物(活性氧类、组织降解酶如金属蛋白酶)组织破坏和结缔组织反复试图替代(血管生成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过程。
为了评价抗-微管物质对于慢性炎症的效力,以下述病理学/生物学为终点:(1)抑制引发炎症级联的白细胞反应(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2)抑制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滑膜细胞,等增生);(3)抑制引起组织破坏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产生/活性;(4)阻断可增强炎症反应和提供纤维组织生长和发展所必需代谢支持的血管生成;和(5)所有这些必须达到而对正常实质细胞基本没有实质毒性或不会损害基质组分(如,胶原和蛋白聚糖)的正常合成。
正如下面详细陈述,检测了稳定微管物质如,例如,紫杉醇在数个组织和炎症疾病状态的活性。这些物质显示出改变许多上述疾病参数的效力。
实施例1
抗-微管物质对中性粒细胞活性的影响
本实施例描述抗-微管物质对受调理CPPD结晶或受调理酵母多糖刺激的中性粒细胞反应的作用。如下实验所阐述,通过测定中性粒细胞对血浆调理过的微晶或酵母多糖反应的化学萤光、过氧化物阴离子生成和脱粒,表明抗-微管物质是微粒-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强的抑制剂。
A.
材料和方法
研究全部使用pH7.4的Hanks缓冲生理盐水溶液(HBSS)。除非另外声明,所有化学药品购自希格玛化学制剂公司(Sigma ChemicalCo)(St.Louis,Mo)。除非另外声明,所有实验在37℃进行。
1.结晶的制备和特性
制备CPPD(三斜晶系的)结晶。结晶大小分布是约33%小于10μm,58%在10与20μm之间和9%大于20μm。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无致热原结晶和在无菌、无致热原条件下生产的结晶,与在正常、未灭菌实验室条件下生产的结晶产生同样数量的中性粒细胞反应。
2.结晶和酵母多糖的调理
所有研究在紫杉醇存在时中性粒细胞对结晶或酵母多糖反应的实验,是在使用血浆调理的CPPD或酵母多糖的条件下进行。用50%肝素化血浆以每毫升50%血浆75mgCPPD或12mg酵母多糖的浓度调理结晶或酵母多糖。结晶或酵母多糖与血浆在37℃孵育30分钟,然后用过量的HBSS冲洗。
3.中性粒细胞制备
中性粒细胞从枸橼酸抗凝人全血新近采集制备。简要地,400ml血与80ml 4%葡聚糖T500(Phamacia LKB,Biotechnology AB Uppsala,Sweden)在HBSS中混合并放置1小时。连续采集血浆,5ml用于盛有5ml Ficoll paque(Phamacia)的15ml聚乙烯管(Coming,NY)中。500转离心30分钟,洗涤通过20秒低渗震荡去除了红细胞的中性粒细胞团。用HBSS重新悬浮中性粒细胞,冰中保存并在3小时内用于实验。中性粒细胞活性和纯度大于90%。
4.用抗-微管物质孵育中性粒细胞
(a)
紫杉醇
每次实验前用二甲基亚砜(DMSO)新鲜配制12mM紫杉醇原液。用DMSO将此原液稀释成浓度范围1~10mM的溶液。在中度涡旋中将稀释后的紫杉醇溶液等体积加到每毫升5,000,000个细胞的中性粒细胞液中使在0.5%终浓度的DNSO中浓度为0~50μM。在加入结晶或酵母多糖之前,细胞于33℃孵育20分钟然后在37℃孵育10分钟。
(b)
氟化铝
用HBSS新鲜配制1M氟化铝(ALF3)原液。用HBSS将原液稀释成浓度范围5~100mM的溶液。将稀释后的ALF3溶液等体积加到每毫升5,000,000个细胞的中性粒细胞液中并在37℃孵育15分钟。加入鲁米诺(Luminol)(1μM)和然后加入20μl调理的酵母多糖(终浓度=1mg/ml)用以激活细胞。
(c)
甘氨酸乙酯
用HBSS新鲜配制100mM甘氨酸乙酯原液。用HBSS将原液稀释成浓度范围0.5~10mM的溶液。将稀释后的甘氨酸乙酯溶液等体积(50μl)加到每毫升5,000,000个细胞的中性粒细胞液中并在37℃孵育15分钟。加入鲁米诺(1μM)和然后加入20μl调理酵母多糖(终浓度=1mg/ml)用以激活细胞。
(d)
LY 290181
用HBSS新鲜配制100μm LY 290181原液。用HBSS将原液稀释成浓度范围0.5~50μM的溶液。将稀释后的LY 290181溶液等体积(50μl)加到每毫升5,000,000个细胞的中性粒细胞液中并在37℃孵育15分钟。加入鲁米诺(1μM)和然后加入20μl调理酵母多糖(终浓度=1mg/ml)用以激活细胞。
5.化学萤光分析
所有化学萤光研究使用CPPD(50mg/ml)在细胞浓度5,000,000个细胞/ml的HBSS溶液中进行。所有实验中,在1.5ml带盖Eppendorf管中,将0.5ml细胞加入到25mg CPPD或0.5mg酵母多糖。加入溶解了10μl鲁米诺的25%DMSO HBSS溶液使终浓度为1μM,混合样本以使结晶或酵母多糖激发中性粒细胞活性。化学萤光分析使用LKB发光计(型号1250)的监测器在37℃检测20分钟,测定前即时摇动使结晶或酵母多糖重新悬浮。对照管含有细胞、药物和鲁米诺(不含结晶)。
6.过氧化物阴离子生成
使用过氧化物歧化酶可抑制性还原细胞色素C分析方法测定过氧化物阴离子浓度。简要地,25mg结晶或0.5mg酵母多糖放入1.5ml带盖Eppendorf管中并加热到37℃。在37℃将0.5ml细胞与细胞铁色素C(终浓度为1.2mg/ml)一起加入,摇动加盖的小管以激活细胞。在适当时间将小管以10,000g离心10秒种,收集上清液测定分析550nm吸收度。每毫升含600单位超氧歧化酶的对照管按相同条件制备。
7.中性粒细胞脱粒分析
含有或者25mg CPPD或者1mg酵母多糖的1毫升和0.5毫升Eppendorf管预热到37℃。在37℃加入细胞0.5ml,接着剧烈振荡以激发反应。适当时间,将小管以10,000g离心10秒种,取0.4ml上清液储存于-20℃供以后分析用。
通过溶壁微球菌悬浮液在450nm吸收度下降测定溶菌酶。简要地,溶壁微球菌以0.1mg/ml悬浮于pH6.2的65mM磷酸钾缓冲液中,通过稀释调整到450nm吸收度为0.7个单位。结晶(或酵母多糖)和细胞上层清液(100μl)加入2.5ml微球菌悬浮液,检测吸收度的降低。制备范围在0~2000单位/ml的溶菌酶标准品(鸡蛋白)并绘制不同浓度溶菌酶在450nm吸收度下降率的标准曲线。
伴随联茴香胺氧化于450nm吸收的增加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通过超声处理将7.8mg联茴香胺溶于100ml 0.1M枸橼酸缓冲液,pH5.5,浓度3.2mM。往1ml比色杯中,加入0.89ml联茴香胺溶液,然后加入50μl 1%三硝基甲苯×100、10μl 0.05%过氧化氢水溶液和50μl结晶-细胞上清液。根据每分种吸收度(450nm)的变化,Δ450,测定MPO活性,使用下面的公式:
氧化联茴香胺(nmol/分)=50×Δ450
8.中性粒细胞生存性
为了解抗-微管物质对中性粒细胞生存性的作用,测定了细胞浆标志酶,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脱粒实验使用的含有细胞和药物(不含结晶)对照管也用于LDH分析。
B.
结果
所有实验使用Students t-检验进行显著性统计,p<0.05为具有显著性。所示误差棒表示n个数值给出平均值的标准差。
1.中性粒细胞生存性
(a)
紫杉醇
用46μM紫杉醇在37℃处理1小时的中性粒细胞显示出LDH释放水平(一般小于总量的5%)与对照相比无任何增加,说明紫杉醇没有引起细胞死亡。
(b)
氟化铝
用5~100mM浓度范围的氟化铝在37℃处理1小时的中性粒细胞显示出LDH释放水平与对照相比无任何增加,说明氟化铝没有引起细胞死亡。
(c)
甘氨酸乙酯
用0.5~20mM浓度范围的甘氨酸乙酯在37℃处理1小时的中性粒细胞显示出LDH释放水平与对照相比无任何增加,说明甘氨酸乙酯没有引起细胞死亡。
2.化学荧光
(a)
紫杉醇
如图1A、1B和2A分别所示,28μM紫杉醇对血浆调理的CPPD和血浆调理的酵母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具有强的抑制作用。对CPPD和酵母多糖化学荧光反应抑制高峰分别是52%(+/-12%)和45%(+/-11%)。28μM紫杉醇对血浆调理的CPPD和血浆调理的酵母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的抑制作用在3~16分钟的所有时间点均具有显著性(图1和图4A)。图1A和1B显示紫杉醇对血浆调理CPPD-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抑制作用的浓度依赖性。所有实验的对照样本从未产生大于5mV的化学荧光值并且加入实验使用的各个浓度紫杉醇对对照样本化学荧光值无影响。
(b)
氟化铝
如图1C所示,5~100mM浓度的氟化铝对血浆调理酵母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具有强的抑制作用。该图显示出ALF3抑制血浆调理酵母多糖-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的浓度依赖性。加入实验使用的各个浓度ALF3对对照样本化学荧光值无影响。
(C)
甘氨酸乙酯
如图1D所示,0.5~20mM浓度的甘氨酸乙酯对血浆调理酵母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具有强的抑制作用。该图显示出甘氨酸乙酯抑制血浆调理酵母多糖-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的浓度依赖性。加入实验使用的各个浓度甘氨酸乙酯对对照样本化学荧光值无影响。
(d)
LY290181
如图1E所示,0.5~50μM浓度的LY290181对血浆调理酵母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具有强的抑制作用。该图显示出LY290181抑制血浆调理酵母多糖-诱导中性粒细胞化学荧光的浓度依赖性。加入实验使用的各个浓度LY290181对对照样本化学荧光值无影响。
3.
过氧化物生成
通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抑制性还原细胞色素C测定血浆调理CPPD结晶诱导-过氧化物阴离子生成的时间过程用图3表示。用28μM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在所有时间过氧化物生成量均下降。如图3A所示,在所有时间的下降均具有显著性。图3B显示抑制作用的浓度依赖性。调理酵母多糖(图4B)对过氧化物阴离子生成的刺激作用显示出与CPPD-诱导激活作用相似的时间过程。图4B所示,28μM紫杉醇对酵母多糖-诱导过氧化物阴离子生成的抑制作用没有对CPPD激活作用的抑制那么明显,但在所有时间的抑制作用均具有显著性。
用17μM LY290181处理CPPD-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也产生降低过氧化物生成量的作用(图3C)。
4.中性粒细胞脱粒
由血浆调理的CPPD结晶-诱导髓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的释放或血浆调理酵母多糖-诱导髓过氧化物酶的释放检测中性粒细胞脱粒。当用血浆包覆的CPPD结晶刺激中性粒细胞时,显示出有足够数量的两种酶释入细胞外间质,而不需要另外向细胞中加入细胞松弛素B。图5和图2分别表示MPO和溶菌酶从血浆-包覆CPPD刺激的中性粒细胞中释放的时间过程。图5A表示紫杉醇抑制结晶-细胞孵育开始9分钟内髓过氧化物酶自血浆调理CPPD激活的中性粒细胞中的释放。如图5A所示,在所有时间紫杉醇显著性地抑制CPPD-诱导的髓过氧化物酶的释放。图5B表示紫杉醇对CPPD-诱导髓过氧化物酶释放抑制作用的浓度依赖性。
如图2所示,28μM紫杉醇减少溶菌酶释放并且此脱粒抑制作用在所有时间均有显著性。
调理酵母多糖刺激的中性粒细胞仅有少量MPO和溶菌酶释放。尽管这些酶的水平低,但检测到28μM紫杉醇存在时孵育9分钟后MPO释放50%抑制是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的(数据没有显示)。用17μM LY290181处理CPPD结晶-诱导中性粒细胞降低了溶菌酶和髓过氧化物酶自细胞的释放(图5C和5D)。
C.
讨论
这些实验表明紫杉醇和其它抗-微管物质是结晶-诱导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强抑制剂。此外,在中性粒细胞对另一特异激活剂,调理后酵母多糖,的反应中所显示出的相似抑制水平可以看出,紫杉醇和其它抗-微管物质的抑制活性不局限于中性粒细胞对结晶的反应。这也表明紫杉醇、氟化铝、甘氨酸乙酯和LY290181是对酵母多糖-诱导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强抑制剂而不引起细胞死亡。LY290181显示出降低过氧化物阴离子生成和CPPD结晶-诱导中性粒细胞脱粒作用。
实施例2
T细胞对抗原刺激反应
为了测定紫杉醇是否影响T-细胞对刺激物反应的活化作用,使用髓磷脂碱性蛋白多肽,GP68-88或者植物凝血素,伴刀豆球蛋白(伴刀豆球蛋白),在不含紫杉醇或含递增浓度微紫杉醇的胶束制剂下刺激TR1 T-细胞克隆48小时。用多肽或伴刀豆球蛋白开始刺激细胞或刺激后24小加入紫杉醇。测定掺入的氚标记胸腺嘧啶核甙作为测量T-细胞对多肽或伴刀豆球蛋白刺激反应增生的指标。
结果表明,多肽GP68-88和伴刀豆球蛋白刺激T-细胞增加。在对照用聚合物微胶粒存在下,对两种激动剂反应的T-细胞刺激无变化。然而,用紫杉醇微胶粒处理,无论开始还是刺激后24小时,T细胞反应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在两种情况下,0.02μM紫杉醇完全抑制T-细胞增生(图79)。
这些数据表明,紫杉醇是抗原-诱导刺激T-细胞增生的有力抑制剂。
实施例3
紫杉醇对滑膜细胞增生作用的体外研究
进行两个实验以评价不同浓度紫杉醇对体外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测试滑膜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增生的影响。
A.材料与方法
1. 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滑膜细胞
滑膜细胞与不同浓度(10-5M,10-6M,10-7,和10-8M)紫杉醇体外连续孵育6或24小时。在这些时间点,将1×10-6cpm的3H-胸腺嘧啶核苷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并于37℃孵育2小时。将细胞置入细胞收集器,冲洗通过滤膜,切下滤膜,测定滤膜切片中所含射线量。一旦确定了掺入细胞的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的量,将其用于测定细胞增生速率。实验重复3次并校准数据。
2.滑膜细胞增生
小牛滑膜细胞在不含和含不同浓度(10-5M,10-6M,10-7M,和10-8M)紫杉醇的条件下生长24小时。到时间后,通过胎盘兰染色排除法计数,凭视力测定有活力滑膜细胞的总数。实验重复4次并校准数据。
B.
结果
1. 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滑膜细胞
研究表明,低至10-8M浓度的紫杉醇抑制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滑膜细胞(和广泛的DNA合成)。孵育6小时,高浓度和低浓度紫杉醇的抑制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图8)。然而,孵育24小时,低浓度药物(10-8M)的某些作用消失,但仍基本上低于对照动物中的。
2.滑膜细胞增生
研究表明,紫杉醇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滑膜成纤维细胞增生具有细胞毒性。紫杉醇在低至10-7M的浓度仍能够抑制滑膜细胞增生(图9)。较高浓度紫杉醇(10-6M和10-5M)对体外滑膜成纤维细胞具有毒性。
C.
讨论
上述研究表明,体外实验时相对较低浓度紫杉醇能够抑制滑膜细胞衍化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因此,基于结缔组织在慢性炎症进展中的作用和在炎症性疾病病理期间的表现,阻断细胞增生会对体内疾病结果产生有益影响。
实施例4
紫杉醇对体外人表皮角质细胞的活性特征
研究了紫杉醇对活化增殖人正常角质细胞和HaCAT角质细胞(自发性永久性人表皮角质细胞)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作用。
A.
材料与方法
通过测定细胞数量和细胞掺入的3H-胸腺嘧啶核苷评价紫杉醇对角质细胞的作用。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在倍增期用0~10-4M浓度紫杉醇处理于平皿中的低密度角质细胞(DMEM添加10%FCS,谷氨酰胺,抗体)6小时。向细胞中加入3H-胸腺嘧啶核苷并再孵育6小时。收集细胞测定放射活性。为测定细胞总数,角质细胞置于平皿中,在含或不含紫杉醇中孵育4天。孵育后,收集细胞并用台盼兰排出法计数。
B.
结果
测定了活细胞占未处理对照细胞数的百分比。紫杉醇浓度为10-9M时,细胞活力大于未处理对照组的100%,浓度10-8M时,活力略低于87%(图7)。紫杉醇浓度10-7M或更高时,细胞生存力显著下降。
C.
讨论
紫杉醇在低至10-7M浓度时对人角质细胞极具毒性。牛皮癣,角质细胞是异常增生细胞,由于紫杉醇稳定微管,可以预期它对牛皮癣有丝分裂活动系统有效。另一研究发现紫杉醇对增生性滑膜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但对非-增生性软骨细胞无影响。所以,紫杉醇可作用于牛皮癣损害的高度增生性细胞而对正常表皮细胞无毒。
实施例5
紫杉醇对星型细胞增生的作用
已经确定,MS病灶中有许多纤维星型细胞数量增加,这被认为是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而参与髓磷脂破坏(Mastronardi等,J.Neurosci.Res.36:315-324,1993;Chandler等,J.Neuroimmunol.72:155-161,1997)。纤维状星型细胞具有高含量作为纤维性星型细胞增生生物化学标识物的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用脱髓鞘疾病转基因小鼠模型评价胶束紫杉醇对星型细胞增生的抑制能力。
A.
材料与方法
临床发病之初(约4个月)开始紫杉醇连续皮下注射治疗(2mg/kg;每周3次,总共注射10次)。5只动物接受胶束紫杉醇,2只小鼠作对照;一只为不治疗正常小鼠和一只为不治疗转基因小鼠。由于实验室已经很好地确立了该疾病过程,所以只使用一只转基因小鼠为对照。在MS神经病理起始表征明显时,给4个月龄的动物注射胶束紫杉醇。
第十次注射后3天,终止实验,对大脑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光学显微镜下,福尔马林固定组织和石蜡包埋。切片用抗-GFAP抗体(DACO)着色,洗涤和然后与偶合了HPP的第二抗体反应。切片HPP着色和计数苏木精染色细胞。电子显微镜,组织用2.5%戊二醛和磷酸缓冲盐水(pH7.2)固定,1%四氧化锇固定。制备切片并用JEOL 1200II传输EM(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测。
B.
结果
作为神经病理学进展,转基因小鼠大脑GFAP水平升高;认为这反映纤维性星型细胞数量增加。相反,用紫杉醇治疗的转基因小鼠GFAP水平基本正常(表1)。数据提示紫杉醇可抑制体内星型细胞增生,这将有助于预防MS脱髓鞘。
表1脑匀浆中GFAP含量 |
组 |
GFAP(ng) |
GFAP(ng/μg匀浆蛋白质) |
正常小鼠转基因小鼠紫杉醇治疗的转基因小鼠 |
0.64±0.021.80+/-0.100.69+/-0.05 |
12.836.013.8 |
进一步分析大脑组织中GFAP进行组织学评价。图78描述正常小鼠、未用紫杉醇治疗对照转基因小鼠和用紫杉醇治疗对照转基因小鼠的大脑切片。
尽管对照转基因小鼠纤维性星型细胞数量更多,但星型细胞形态学与在正常动物观到的相似(粗的星状突起自细胞体伸出)。然而,用紫杉醇治疗对照转基因小鼠的纤维性星型细胞显著降低。还有,观察到两种形态学变化:纤维性星型细胞的细胞体显得变圆(已证明将导致培养细胞程序性死亡)和细胞体周围的细胞突起很细。
使用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超微结构分析证实,转基因小鼠星型细胞以起源于细胞体的浓厚着色的星状细胞突起为特征。广泛突起包含着排列整齐的细丝表明细胞是存活的激活细胞。然而,用紫杉醇治疗转基因小鼠星型细胞形态学以细胞变圆、细丝状突起和细胞内细丝蛋白质耗减和结构破坏为特征(图80)。
C.
结论
数据证实紫杉醇引起体内纤维状星型细胞变化,纤维状星型细胞是MS损害中增生最活跃的细胞类型。很可能紫杉醇也抑制星型细胞突起的功能并且,因此,可改变与髓磷脂破坏有关的细胞内过程。
实施例6
紫杉醇对内皮细胞增生的作用
为了确定紫杉醇是否抑制内皮细胞增生,EOMA细胞(一种内皮细胞系)低密度铺板并在不含和含递增浓度紫杉醇的条件下孵育48小时。孵育后,用台盼兰排出分析法计数活细胞数量。结果(图9)显示紫杉醇浓度为10-8M时抑制50%以上的内皮细胞增生,浓度为10-7M或更高时完全抑制细胞增生。这些数据证明,紫杉醇是内皮细胞增生的强抑制剂。所有细胞毒性分析进行3次,和每次一式三份独立测量。
为了确定紫杉醇对内皮细胞周期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EOMA细胞在不含和含有递增浓度紫杉醇的条件下孵育24小时。细胞用3.7%甲醛磷酸缓冲盐水固定20分钟,用1μg/ml DAPI(4’-6-二氨基-2-苯基吲哚)染色,在40倍目镜的表面萤光光镜下检测。用细胞核片段和凝结的染色质给细胞评分来评价程序性死亡细胞。数据显示紫杉醇浓度大于10-8M时引起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图10)。
实施例7
增生分析试验(MTT)
第1天,按每孔5-10×104滑膜细胞制板(96孔板)。第1列孔不加入细胞(空白)。第2天,轻弹平板弃去介质,加入200μl含不同浓度药物的介质,细胞与药物作用6小时、24小时或4天。第1列和第2列孔不加药(分别为空白和不处理对照)。弃去含药介质并加入200μl不含药新鲜介质。细胞再继续生长3~4天。第5天,加入20μl二甲噻唑联苯四唑鎓溴盐(MTT)(5mg/ml PBS)并于37℃孵育4小时。轻轻倒出介质,加入200μlDMSO。振荡平板30分钟,在562nm处读取吸光度。
结果
数据用未处理对照的第2列孔中存活细胞数(分析前细胞数取自一个标准化处理值)除以处理后存活细胞数表示存活%。IC50,杀死50%细胞的药物浓度,可从图11A-E以内插值替换。作用24小时,发现LY290181化合物是降低和抑制细胞增生的最强的抗-微管物质,其IC50小于5nM(图C)。paclitaxe、epothilone B和块菌素作用稍弱,IC50分别为30nM(图A)、45nM(图F)和45nM(图B)上下。最后,氟化铝(ALF3)和己二醇的IC50显著高出,分别为32μM(图E)和64mM(图D)。
实施例8
紫杉醇和其它抗-微管物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产生的作用
A.
材料与方法
1.紫杉醇抑制IL-1刺激的AP-1转录活性
软骨细胞用含AP-1驱动CAT报告基因的构造转染,并用IL-1刺激,加入IL-1(50ng/ml),在不含和含不同浓度紫杉醇的条件下孵育24小时。紫杉醇处理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CAT活性(平均值±SD)。根据t-检验,带一个星号(*)的数据表示与IL-1诱导的CAT活性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所示结果代表3个独立实验。
2.紫杉醇对IL-1诱导的AP-1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AP-1 DNA用放射性标记的人AP-1序列探针和凝胶移位分析方法分析结合活性。IL-1β(20ng/ml)之后不用或用不同量紫杉醇(10-7~10-5M)处理的软骨细胞提取液与过量探针在冰中孵育30分钟。,接着进行非-变性凝胶电泳。“共同的”泳道含有过量的未标记AP-1寡核苷酸。结果代表3个独立实验。
3.紫杉醇对IL-1诱导的MMP-1和MMP-3mRNA表达的影响
细胞用不同浓度紫杉醇(10-7~10-5M)处理24小时。然后,在紫杉醇存在的条件下用IL-1β(20ng/ml)再处理18小时。提取总RNA,用Northern印迹分析法测定MMP-1mRNA水平。随后剥离印迹并用32P-放射标记的大鼠GAPDH cDNA再探针,GAPDH cDNA常用作管家基因。结果代表4个独立实验。定量胶原酶-1和溶基质素-表达mRNA水平。MMP-1和MMP-3表达水平用GAPDH校准。
4.其它抗-微管剂对胶原酶表达的影响
原代软骨培养细胞取自新鲜腓肠软骨。在100×20mm培养皿按每毫升2.5×106将细胞铺板并于37℃在含5%FBS的Ham’s F12介质中孵育过夜。细胞在不含血清的介质中饥锇过夜,然后用不同浓度抗-微管物质处理6小时。每个培养皿中均加入IL-1(20ng/ml)并再孵育18小时。使用酸化胍异硫氰酸盐法提取总RNA,并进行变性凝胶电泳。用1%变性凝胶进行凝胶电泳、转移到尼龙膜和用32p-标记的胶原酶cDNA探针杂交对变性的RNA样本(15μg)进行分析。32p-标记的甘油醛磷酸脱氢酶(GAPDH)cDNA探针作为内标以确保负载大致相同。扫描曝光的膜并用ImageQuant定量分析。
B.结果
1.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促进剂
图19A显示除明胶酶B以外所有基质金属蛋白酶含有转录因子AP-1和PEA-3。早已证实基质金属蛋白酶如胶原酶和溶基质素的表达依赖于转录因子AP-1的激活。所以AP-1抑制剂将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2.紫杉醇对AP-1转录活性的作用
如图19B所示,IL-1刺激AP-15-倍的转录活性。用紫杉醇短暂预处理转染的软骨细胞降低了IL-1诱导AP-1报告基因CAT的活性。因此,紫杉醇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软骨细胞中IL-1诱导的AP-1活性。这些数据证明,紫杉醇是软骨细胞AP-1活性的强抑制剂。
3.紫杉醇对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为确定紫杉醇抑制AP-1活性不是非特异性作用所致,利用软骨细胞核溶解产物研究了紫杉醇对IL-1诱导的AP-1与寡核苷酸结合作用的影响。如图19C所示,10-7~10-5M浓度紫杉醇预处理24小时的软骨细胞溶解产物使IL-1诱导的结合活性降低。紫杉醇抑制转录活性与AP-1与DNA的结合下降密切相关。
4.紫杉醇对胶原酶和溶基质素表达的作用
既然紫杉醇是AP-1活性的强抑制剂,所以对紫杉醇或IL-1诱导的胶原酶和溶基质素表达作用进行了研究,胶原酶和溶基质素是与炎症性疾病有关的两种重要基质金属蛋白酶。概要地,如图20所示,IL-1诱导软骨细胞胶原酶和溶基质素mRNA水平升高。用紫杉醇预处理软骨细胞24小时胶原酶和溶基质素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紫杉醇在与抑制AP-1活性相同的浓度时完全抑制了两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5.其它抗-微管剂对胶原酶表达的影响
图12A-H证实,抗-微管物质抑制胶原酶表达。加入作为前炎症性细胞因子的IL-1刺激胶原酶表达。用不同抗-微管物质,特别是LY290181、己二醇、二氧化氘、甘氨酸乙酯、ALF3、块菌素epothilone、和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预处理软骨细胞,在低至10-7M的浓度均阻止IL-1诱导胶原酶表达。
C.
讨论
体外实验时10-6M紫杉醇能够抑制胶原酶B和溶基质素表达。由于该抑制可解释为抑制了AP-1活性,因此需要诱导除明胶酶以外的所有基质金属蛋白酶这一步骤,紫杉醇有望能够抑制其它AP-1依赖性基质金属蛋白酶。这些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所有的炎症性疾病中水平均升高并且在分解基质、细胞迁移和增生,以及血管生成中起主要作用。
实施例9
抗-微管物质对蛋白聚糖表达的影响
原代软骨培养细胞取自新鲜腓肠软骨。在100×20mm培养皿按每毫升2.5×106细胞铺板并于37℃在含5%FBS的Ham’s F12介质中孵育过夜。细胞在不含血清的介质中饥锇过夜,然后用不同浓度抗-微管物质(10-7M,10-6M,10-5M和10-4M)处理6小时。每个平皿中均加入IL-1(20ng/ml)并再孵育18小时。使用酸化胍异硫氰酸盐法提取总RNA,并进行变性凝胶电泳。用1%变性凝胶进行凝胶电泳、转移到尼龙膜和用32p-标记的蛋白聚糖(聚集蛋白聚糖)cDNA探针杂交对变性的RNA样本(15μg)进行分析。32P-标记的甘油醛磷酸脱氢酶(GAPDH)cDNA探针作为内标以确保负载大致相同。扫描曝光的膜并用ImageQuant定量分析。
结果
图13A-H显示对胶原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的抗-微管物质(实施例8),特别是LY290181、己二醇、二氧化氘、甘氨酸乙酯、ALF3、块菌素epothilone、和乙二醇-双-(琥珀酰亚氨基琥珀酯),在所有实验浓度并不影响聚集蛋白聚糖表达,所述聚集蛋白聚糖是软骨基质的一种主要组分。
实施例10
NF-kB活性(基于细胞)分析
IL-1和TNF均被确定为刺激基因转录的前炎症性细胞因子,基因转录由也参与炎症过程的称为NF-kB的转录因子驱动。因此可通过分析报告基因(NF-kB)对IL-1和TNF刺激的反应而对间接分析IL-1和TNF的炎症性作用。
第1天,按每孔(24孔板)5×104个用NF-kB报告结构(Luciferase,Promega公司)稳定地转染了的NIH-3T3(鼠成纤维细胞)制板。一旦融合(第3-4天),全部细胞介质用1ml不含血清的介质替代使细胞饥饿。24小时饥饿之后,在加入IL-1(20ng/ml)和TNF(20ng/ml)之前先用不同浓度抗-微管物质处理细胞6小时。细胞与IL-1和TNF反应1小时和16小时,24小时之后测定NF-kB活性。第5天,弃去介质,PBS轻洗细胞一次。然后用250μl细胞溶解缓冲液(Promega公司,Wisconsin)抽提细胞15分钟。向盛有2.5μl细胞提取液的试管中加入25μl萤虫素酶底物以分析NF-kB转录活性。试管立即插入发光计(Turner Designs)中并测定光发射10秒种。接着用蛋白质浓度校准荧光素酶数据。
结果
数据表达了抗-微管物质所显示出的对NF-kB诱导(合并诱导)的干扰作用。如图80A、80B、80C和80D所示,块菌素和紫杉醇对IL-1和TNF诱导的NF-kB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块菌素和紫杉醇6小时和24小时的抑制作用分别在10μM和2μM左右。
实施例11
紫杉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受精家养鸡胚去除壳之前孵育4天。剥除空腔部位周围的壳、分离壳内膜、穿破壳对面顶端并允许卵内容物从平端轻轻流出,从而倒出卵内容物。内容物倒入园底无菌玻璃碗中,盖上陪替氏培养皿盖并在90%相对湿度和3%二氧化碳条件下孵育。
MDAY-D2细胞(一种小鼠淋巴肿瘤)注入小鼠并使肿瘤生长至0.5-1.0g。杀死小鼠,乙醇擦拭肿瘤部位、切除、置入无菌组织培养基中,并在层流通风橱中切成1mm小方块。在将切割的肿瘤植入9-天大的鸡胚之前,用30号针头轻轻刮擦CAM表面,以确保肿瘤的植入。然后将肿瘤植入孵育8天的CAM(开壳后4天),并允许在CAM生长4天以建立血管供应。用此方法制备4个胚胎,每个胚胎接受3块肿瘤。第12天,胚胎中3个肿瘤的每一个肿瘤或者接受负载20%紫杉醇热糊剂或者接受未负载热糊剂或者不经治疗。记录结果之前继续治疗2天。
接种的MDAY-D2肿瘤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因子使毛细血管(源于CAM)向肿瘤内生长并使肿瘤继续长大。既然所有肿瘤血管源出CAM,而所有肿瘤源自外植体,因此,分别分析对两种过程的治疗干扰作用是可能的。通过测定负载紫杉醇热糊剂对:(a)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和(b)抑制肿瘤细胞自身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体内直接立体显微镜评价和对本实验固定组织组织学检验表明:用负载20%紫杉醇热糊剂治疗的肿瘤,供应肿瘤的血管数量减少(图14C和14D),肿瘤内血管数量减少,和肿瘤周围(典型地实体肿瘤最高度血管化的区域)血管数量减少。在研究进行的2天内,肿瘤尺寸和团块开始减小。另外,可看到无数的内皮细胞停滞在细胞分裂期,证明内皮细胞增生受到影响。也常见到肿瘤细胞停滞在有丝分裂期。所有4个胚胎一致显示出负载20%紫杉醇热糊剂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未负载热糊剂者则无抑制作用。
通过对比,未负载热糊剂治疗的CAMs,肿瘤血管形成良好,与正常周围组织相比血管数量和密度增加,与负载紫杉醇热糊剂治疗的肿瘤相比,血管引人注目地增多。新形成血管象轮幅附着于车轮中央似地由各个角度向肿瘤中央集中(图14A和14B)。治疗过程中肿瘤大小和团块继续增大。组织学上,可看到肿瘤周围组织有无数扩张的薄壁毛细血管和很少看到内皮细胞分裂。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血管形成和整个组织处于活动期。
作为一个实施例,两个相同大小(起始,植入时)肿瘤放置于相同CAM,得到下列数据。用负载20%紫杉醇热糊剂治疗的肿瘤,测得肿瘤330mm×597mm;肿瘤中度边界有14条血管,肿瘤团块仅有3-4条小毛细血管。用未负载热糊剂处理的肿瘤,肿瘤尺寸为623mm×678mm;肿瘤中度边界有54条血管,肿瘤团块有12-14条小血管。另外,CAM自身的周围较紫杉醇-治疗肿瘤周围含有更多的血管。
本研究证实热糊剂释放足量的紫杉醇抑制伴随肿瘤生长和发展的病理性血管形成。在肿瘤细胞产生的能够引导毛细血管从周围组织向肿瘤团块内生长的血管形成因子存在的情况下,最大地刺激了血管形成。负载20%紫杉醇热糊剂能够阻断这一过程并限制肿瘤组织保持充足的血供。既通过药物对肿瘤细胞本身的细胞毒性作用又通过剥夺肿瘤组织生长和扩大所需养分的作用,结果是肿瘤块缩小。
实施例12
紫杉醇抑制血管形成
A.
鸡绒毛膜尿囊膜(“CAM”)分析
受精的家养鸡胚在去壳培养之前孵育3天。剥除空腔部位的壳、分离壳内膜、穿破壳对面顶端并允许卵内容物从平端轻轻流出,经此过程,倒出卵内容物。卵内容物倒入圆底无菌玻璃碗中,盖上陪替氏培养皿盖并在90%相对湿度和3%二氧化碳条件下孵育3天。
紫杉醇(Sigma,St.Louis,MI)的浓度按0.25、0.5、1、5、10、30μg与每份10μl等份试样的0.5%水溶性甲基纤维素混合。由于紫杉醇不溶于水,所以使用玻璃珠来产生细微颗粒。10μl等份试样的溶液在石蜡膜上干燥1小时形成直径2mm的盘。然后将含紫杉醇干燥盘小心地放到孵育6天的每一个CAM生长边缘。在同一时间将不含紫杉醇的甲基纤维素盘放置于同样时程的CAMs作为对照。反应2天后(孵育第8天)借助立体显微镜检查血管。将Liposyn II,一种白色不透明溶液,注射到CAM内以增加血管细节的可视性。未染色血管,活的鸡胚用带电视摄象机(Dage-MTI Inc.,Michigan City,IN)界面的Zeiss立体显微镜成像。电视信号放大160倍显示并用成像分析系统(Vidas,Kontron;Etching,德国)捕获图像。然后在图示记录器(型号3000;Mattix Instruments,Orangeburg,NY)上制成图像底片。
8天大的无壳胚胎的膜用2%戊二醛的0.1M甲胂酸钠缓冲液灌流;附加的固定液注射到CAM下面。在原位10分钟后,取出CAM并置入新鲜固定液中,室温下2小时。用含6%蔗糖的二甲胂酸钠缓冲液冲洗组织过夜。感兴趣区域用1%四氧化锇在4℃固定1.5小时。用梯度乙醇将组织脱水,与氧化丙烯溶剂交换,并用Spurr树脂包埋。用金刚石刀切片,置于铜栅条上,染色,和Joel 1200EX电子显微镜检测。相似地,切下0.5mm切片用甲苯兰染色和光学显微镜检查。
养至第11天的鸡胚被用于腐蚀侵蚀铸塑技术。使用30号皮下注射针头将Mercox树脂(Ted Pella,Inc.,Redding,CA)注入CAM血管。铸塑材料由2.5克Mercox CL-2B聚合物和0.05克具有5分钟聚合时间的催化剂(55%过氧化苯甲酰)组成。注射后塑料在室温下原位停留1小时,然后在65℃烤箱过夜。接着将CAM放进50%氢氧化钠水溶液消化所有有机组分。塑料铸塑体在蒸馏水中广泛冲洗,风干,金/镓包衣,用飞利浦501B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上述实验结果示于图15-18。概要地,图15A显示正常缺壳鸡卵培养的一般性质。孵育第6天,胚胎中央辐射状扩张血管网;CAM邻接胚胎发展。这些生长血管接近表面并可方便地观测到,使得该系统成为研究血管生成的理想模型。CAM未染色的活的毛细血管网,可使用立体显微镜无损伤成像。图15B描述使用电视/计算机界面记录的这样一个血管区域,其中毛细血管内有血液细胞组分。三维体系结构的CAM毛细血管网络通过侵蚀铸塑方法显示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图15C)。这些铸塑揭示了底部血管向CAM表面投射从而在CAM表面形成吻合的毛细血管。
CAM横断面显示外胚层由双细胞层组成,宽阔的中胚层含有下邻外膜、外膜细胞的毛细血管,和单内皮细胞层内膜(图15D)。在电子显微镜水平上,CAM毛细血管典型结构细节被阐明。典型地,血管与外胚层的内细胞层紧密相连(图15E)。
与浓度为0.25、0.5、1、5、10、或30μg紫杉醇反应48小时后,使用装配了电视/计算机界面的立体显微镜在活体条件下检查每一个CAM以评价对血管形成的作用。160倍放大影像使得可以直接看到毛细血管内的血液细胞;因此很容易评定和记录感兴趣区域的血流。此研究中,血管形成的抑制限定为CAM缺乏毛细血管网和血管血流的一个区域(测得直径2-6 mm)。整个实验,无血管区域按4个无血管等级评价(表1)。分级代表总体抑制程度,最大抑制用无血管等级3表示。根据其浓度,紫杉醇非常一致地在48小时内引起最大无血管区(直径6mm或无血管等级3)。
表1
无血管等级
0--正常多血管状态
1--缺少一些微血管运动
2*--直径大约2mm的小无血管区
3*--无血管区超出盘(直径6mm)
*-表示抗血管形成的正效应
剂量-依赖性,各种治疗物质不同浓度时作用的实验数据示于表2。
表2
物质
释放载体
浓度
抑制/n
紫杉醇 甲基纤维素(10μl) 0.25μg 2/11
甲基纤维素(10μl) 0.5μg 6/11
甲基纤维素(10μl) 1μg 6/15
甲基纤维素(10μl) 5μg 20/27
甲基纤维素(10μl) 10μg 16/21
甲基纤维素(10μl) 30μg 31/31
PCL糊剂(3mg) 0.05% 0/9
PCL糊剂(3mg) 0.10% 1/8
PCL糊剂(3mg) 0.25% 5/7
PCL糊剂(3mg) 0.5% 4/4
PCL糊剂(3mg) 1% 8/8
PCL糊剂(3mg) 2% 10/10
PCL糊剂(3mg) 5% 10/10
PCL糊剂(3mg) 10% 9/9
PCL糊剂(3mg) 20% 6/6
20%明胶:60%PCL 20% 5/6
糊剂(3mg)
明胶(1mg) 20% 17/17
眼用悬浮液(2×10μl) 0.3% 1/12
眼用悬浮液(2×15μl) 0.3% 3/3
眼用悬浮液(1×15μl) 0.3% 15/15
眼用的微球悬浮液 10% 4/4
(15μl)
斯滕特氏印模包衣 2.5% 5/5
(~1mg)
斯滕特氏印包衣 10% 1/1
(~1mg)
斯滕特氏印包衣 33% 3/3
(~1mg)
环糊精溶液(10μl) 10% 5/5
胶束干制剂(1mg) 10% 非常毒
胶束溶液(10μl) 10% 非常毒
胶束溶液(10μl) 4μg 1/1-非常毒
cremophor紫杉酚 4μg 1/1-非常毒
4 PCL:1MePEG 20% 10/13
片剂(1mg)
PCL:MePEG糊剂(3mg) 20% 6/9
微球(粘膜粘膜) 20% 7/7
微球(EVA) 0.6% 2/2
微球(30-100μm) 20% 11/11
-慢释
微球(30-100μm) 10% 1/8
-慢释
微球(10-30μm) 20% 5/6
-中释
微球(10-30μm) 10% 5/9
-中释
微球(1-10μm) 20% 8/11
-速释
微球(1-10μm) 10% 9/9
-速释
浆果赤霉素糊剂(2mg) 2μg 2/3
甲基纤维素(5ml) 5μg 4/7
甲氨蝶呤 PCL糊剂(3mg) 1% 0/13
PCL糊剂(3mg) 2% 0/3
PCL糊剂(3mg) 20% 0/1
PCL:MePEG糊剂(3mg) 2% 1/1
95PCL:5MePEG糊剂 1% 0/6
(3mg)
95PCL:5MePEG糊剂 10% 0/5
(3mg)
甲基纤维素(10μl) 2μg 0/8
醋酸泼尼松眼用悬浮液(2×10μl) 1% 3/4
龙
眼用悬浮液(2×15μl) 1% 1/1
原花色甙甲基纤维素(10μl) 10μg 1/18
(proanthoc
yanidin)
PCL糊剂(3mg) 15% 1/2
PCL糊剂(3mg) 30% 非常毒
vero细胞毒甲基纤维素(10μl) 10ng 0/8
素
甲基纤维素(10μl) 675ng 0/2
硫酸肝素片甲基纤维素(10μl) 0.2μg 0/6
段(1)
硫酸肝素片甲基纤维素(10μl) 0.4μg 0/7
段(2)
钒酸盐 微球(1mg) 5% 0/5
硫酸氧钒 PCL糊剂(3mg) 2.5% 0/3
BMOV PCL糊剂(3mg) 10% 非常毒
PCL糊剂(3mg) 25% 非常毒
PCL糊剂(3mg) 35% 非常毒
BEOV PCL糊剂(3mg) 10% 非常毒
s-膦酸 80%PLA:20%MePEG 20% 非常毒
糊剂(1mg)
PCL糊剂(1mg) 2% 2/7
PCL糊剂(3mg) 1% 0/9
PCL糊剂(3mg) 2% 0/6
PCL糊剂(3mg) 4% 0/3
PCL糊剂(3mg) 8% 1/9
三苯氧胺 甲基纤维素(10μl) 5μg 0/2
鲨鱼软骨粉N/A 1mg 0/5
雌二醇氮芥PCL糊剂(3mg) 5% 0/6
磷酸钠
PCL糊剂(3mg) 10% 0/6
长春花碱 甲基纤维素(10μl) 9μg 非常毒
甲基纤维素(10μl) 2μg 非常毒
PCL糊剂(3mg) 0.25% 4/6
PCL糊剂(3mg) 0.5% 0/4
PCL糊剂(3mg) 1% 2/3
PCL糊剂(3mg) 2% 非常毒
长春新碱 甲基纤维素(10μl) 9μg 非常毒
甲基纤维素(10μl) 1μg 非常毒
PCL糊剂(3mg) 0.05% 1/1-非常毒
PCL糊剂(3mg) 0.1% 2/2-非常毒
PCL糊剂(3mg) 0.25% 1/1-非常毒
PCL糊剂(3mg) 0.5% 非常毒
PCL糊剂(3mg) 1% 非常毒
PCL糊剂(3mg) 2% 非常毒
双萜-1 甲基纤维素(10μl) 3μg 0/5
双萜-2 甲基纤维素(10μl) 3μg 0/5
薰草菌素-CPCL糊剂(3mg) 10% 0/14
PCL糊剂(3mg) 20% 0/10
MDHC(酪氨 PCL糊剂(3mg 20% 0/8
酸抑制剂)
erbstatin PCL糊剂(3mg) 20% 0/5-非常毒
金雀异黄素PCL糊剂(3mg) 10% 0/7
PCL糊剂(3mg) 20% 0/4
杀草菌素 PCL糊剂(3mg) 2% 3/4
PCL糊剂(3mg) 0.5% 1/1
喜树碱 PCL糊剂(3mg) 0.25% 3/4
PCL糊剂(3mg) 1% 2/3
PCL糊剂(3mg) 5% 4/5
苏拉明和醋甲基纤维素(10μl) 20μg/70μg 2/4
酸可的松
甲基纤维素(10μl) 50μg/40μg 5/14
甲基纤维素(10μl) 50μg/50μg 3/26
甲基纤维素(10μl) 20μg/50μg 0/24
甲基纤维素(10μl) 70μg/70μg 0/9
苏拉明和硫甲基纤维素(10μl) 50μg/50μg 0/6
酸四氢S鱼
精蛋白
甲基纤维素(10μl) 50μg 0/10
甲基纤维素(10μl) 100μg 1/10
TIMP 甲基纤维素(10μl) 15μg 0/5
秋水仙硷 甲基纤维素(10μl) 3μg 1/1-非常毒
典型的紫杉醇-治疗的CAMs也显示直径6mm无血管区,超出了透明甲基纤维素盘的中心位置。稍加放大,周围的无血管区清楚明了(图16C);周围功能血管通过改变方向远离紫杉醇源(图16C和图16D)。在正常状态下从未观测到这样使血流改变方向的角。紫杉醇作用的另一特征是在代表血细胞聚集的无血管区形成血岛。
紫杉醇-处理的CAM有关的形态学改变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水平下可轻易地见到。为了方便描述起见,显示了由正常到无血管状态总过渡的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无血管区边缘附近CAM以三个胚层丰富的有丝分裂细胞为特征标志(图17A和图18A)。也观测到毛细血管内皮血管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然而,内皮细胞保持连接完整的没外渗血细胞。随着进一步退化,CAM以毛细血管破溃和溶解为特征(图17B和18B)。推定内皮细胞,典型地停滞在有丝分裂期,与血细胞仍保持紧密的间隙联接并位于外胚的下部;然而,这些细胞不是接合连接。无血管区最中心部分以增厚的外胚和内膜层为特征(图17C和图18C)。尽管这些层增厚,细胞接合保持完整无损及胚层保持它们的结构特征。中胚层内,散布丰富的停滞在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这些细胞未显示在前一时相观察到的内皮细胞极化。而且,整个无血管区,退化细胞共同的特点是显著的电子密集空泡和细胞碎片(图18C)。
总之,研究表明将紫杉醇用于CAM48小时后,血管形成受到抑制。血管形成抑制代表了紫杉醇作用的三个过渡相的无血管区。在中央,无血管区最受影响区域含有伴有红细胞外渗的破溃毛细血管;说明内皮细胞的细胞间接合缺损。内胚层和外胚层细胞保持它们的细胞间接合和因此胚层完整无损;然而,它们轻度增厚。靠近正常血管区域,血管保持接合组合因而也完整无损。紫杉醇-处理区域周边,血管生长也被抑制,这即是血管改变方向或“肘”效应的典型例证(图16D)。
紫杉醇-处理的无血管区也揭示了CAM所有三个胚层大量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期;这对紫杉醇-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以前的研究未曾阐述过这样的结果。由于停滞于有丝分裂期,内皮细胞不能进行参与血管生成的正常代谢功能。与此相比,用苏拉明和醋酸可的松治疗的无血管区,不产生CAM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期;它们仅仅阻止血管长入肿瘤区。所以,即使这些物质是抗-血管形成剂,也有许多点可靶向血管形成。
观察了48小时期间紫杉醇的作用。在观察期间,注意到早至用药后9小时即出现血管形成抑制。组织学切片显示相似的形态学变化,如见于图17A和18A所示48小时无血管区第一过渡时相的变化。而且,也观察到原来无血管区内血管再形成过程。已经发现肝素和血管生成类固醇形成的无血管区在用药后60小时血管再形成。一个研究中,紫杉醇-处理的无血管区至少在用药后7天内没有血管再形成,意味着具有更强的长效作用。
实施例13
紫杉醇和喜树碱对LNCaP细胞增生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LNCaP细胞以每个孔2×103和1×103细胞的浓度分别种到96孔板上。48小时后,向每个培养孔加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或喜树碱(25μl),板在37℃孵育5天。孵育后,用1%戊二醛溶液固定细胞,用0.5%龙胆紫染色5分钟。用100μl缓冲溶液连续洗脱染料,在Titertek Multiskan微板阅读器读取492mm波长的吸收度。细胞生长用相对于不含化合物对照孔(设为100%)的百分比表示。
结果
紫杉醇抑制LNCaP细胞生长,EC50大约0.09nM。使用DNA片段分析法对紫杉醇处理后的孔中细胞进行细胞程序性死亡实验。观测到大量细胞程序性死亡说明紫杉醇是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的细胞毒性物质。
喜树碱对LNCaP细胞极具毒性作用。喜树碱在0.001nM浓度可毒死60%以上的细胞。因此,该药物对LNCaP细胞的EC50必定在毫微微摩尔(femtomolar)浓度范围。
表1
N |
紫杉醇(nM) |
492nm吸收度 |
生长% |
161688888 |
0.0010.010.050.1110100 |
0.049±0.050.40±0.030.36±0.020.20±0.030.025±0.010.027±0.010.033±0.01 |
100817340556 |
对照492nm吸收度=0.49±0.06
表2
N |
喜树碱(nM) |
492nm吸收 |
生长% |
16888815 |
0.0010.050.1110100 |
0.169±0.050.14±0.040.10±0.020.10±0.020.088±0.020.038±0.01 |
36292121178 |
对照492nm吸收度=0.47+0.05
实施例14
其它抗-微管物质的抗-血管形成作用
除了紫杉醇,其它抗-微管物质也可掺入聚合物载体。下面提供的代表性实施例包括喜树碱和长春碱类如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以及微管稳定剂如块菌素、氟化铝和LY290181。
A.
将物质掺入PCL
用乳钵和杵棒研磨物质使颗粒小于5微米。然后以干粉末形式与聚己内酯(分子量18,000伯明翰聚合物,AL USA)。加热混合物到65℃5分钟,搅拌溶化的聚合物/物质混合物5分钟,调匀为糊剂。溶化糊剂装入1ml注射器中,挤压成3mg小丸。将小丸放置到受孕6天的CAM上,以评价它们的抗-血管形成性能。
B.
负载喜树碱PCL对CAM的作用
与对照PCL小丸相比,负载喜树碱的热糊剂能有效抑制血管形成。负载5%药物时,试验的4/5CAMs显示出强的血管形成抑制作用。另外,负载量为1%和0.25%时,分别有2/3和3/4的CAMs显示出血管形成抑制作用。因此,这些结果证明喜树碱从PCL热糊剂充分释放并具有抗-血管形成的疗效。
C.
负载长春花硷和长春新碱PCL糊剂对CAM的作用
通过测试作用于CAM的制剂,药物从PCL小丸足量释放以产生生物学作用是显然的。与对照PCL热糊剂小丸相比,在CAM试验中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均能产生抗-血管形成作用。
负载药物浓度为0.5%和0.1%时,长春新碱在所有测试CAMs中均产生血管形成抑制作用。当实验浓度超过2%,达到中毒药物水平并发生胚胎意外死亡。
长春花碱在0.25%、0.5%和1%浓度时对CAM血管形成也有抑制作用。但是,浓度超过2%,长春花碱对胚胎具有毒性作用。
D.
负载块菌素PCL糊剂对CAM作用
与对照PCL小丸相比,负载块菌素的糊剂能有效抑制血管形成。负载1%药物时,块菌素对1/3的试验CAMs产生血管形成抑制作用。然而,更大的5%负载药物浓度时,块菌素在2/3的CAMs产生强的血管形成抑制作用。因此,这些结果证明块菌素从PCL热糊剂充分释放并具有强的抗-血管形成的活性。
E.
负载氟化铝PCL糊剂对CAM作用
与对照小丸相比,负载氟化铝(ALF3)的PCL糊剂在负载20%药物时能有效抑制血管形成。负载20%药物时,2/4的CAMs表现血管形成抑制,测得无血管区直径2~6mm。然而,较低的药物负载,1%和5%,血管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分别为0/6和0/5CAMs)。因此,氟化铝只是在较高药物浓度产生抑制血管形成的效果。
F.
负载LY290181PCL糊剂对CAM作用
分析负载5%LY290181 PCL糊剂对CAM的作用,显示LY290181能使1/3的试验CAMs产生血管形成抑制作用。然而,1%负载药物时,LY290181不产生血管形成抑制效应(n=2)。
实施例15
紫杉醇对非-增生细胞生存的作用
虽然治疗疾病药物能够强力抑制慢性疾病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过量不适宜细胞活性(增生、炎症、蛋白水解酶产生)是重要的,但必须不能对正常组织具有毒性。特别严格的是正常细胞不能受损,因为正常细胞受损将导致疾病进展。本实施例,利用培养的软骨细胞生长融合,检测了紫杉醇体外试验时对正常非-分裂细胞活性的作用。
概要地,软骨细胞在含紫杉醇(10-5M、10-7M和10-9M)或不含紫杉醇(对照)条件下孵育72小时。此期间结束时,用盼兰排出计数法测定活细胞总数。试验进行4次并校准数据。
试验结果示于图21。简要讲,由图21中可以看出,体外试验时紫杉醇不影响正常非-增生细胞的活性,即使是高浓度的紫杉醇(10-5M)。更特异的是,即使在前面实施例所述足以阻断病理进程的药物浓度时,对正常软骨细胞无毒性作用。
实施例16
局部紫杉醇制剂的渗透增强剂选择
A.
紫杉醇在各种增强剂中的溶解度
检测了下述渗透增强剂:Transcutol(化学名称为乙氧基二乙醇)、乙醇、丙二醇、肉豆蔻酸异丙酯和油酸Transcutol:肉豆蔻酸异丙酯(9∶1体积比)。取各种增强剂各1毫升装入玻璃小瓶预热到37℃并加入过量紫杉醇。从每个小瓶中取0.5ml液体样本在37℃以13000转/分离心2分钟。将上清液等份试样(0.1ml)由离心管转移至容量烧瓶中并用甲醇稀释。用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紫杉醇含量。
B.
分配系数
将特定量紫杉醇溶于加热到37℃的一定容积增强剂中。溶液等分试剂(1ml)加到盛有1ml辛醇的4ml玻璃试管中。然后加入磷酸缓冲盐水(1ml)(pH7.4)并涡旋试管产生乳化。试管置入37℃烘箱16小时,然后从每个试管取0.1ml辛醇相并用9.9ml甲醇稀释。对于水相,0.5ml样本取自油酸和肉豆蔻酸异丙酯试管及0.5ml样本取自丙二醇试管并用0.5ml甲醇稀释。取自Transcutol试管的0.1ml样本用9.9ml 50∶50乙醇∶PBS稀释,取自乙醇试管的0.1ml样本用9.9ml 50∶50乙醇∶PBS稀释。HPLC分析紫杉醇含量。每次测定一式三份进行。
C.
结果
37℃紫杉醇在每个增强剂中的溶解度列于表1。
表1:各种渗透增强剂中紫杉醇饱和浓度
|
紫杉醇浓度(mg/ml) |
增强剂Transcutol乙醇丙二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Transcutol:肉豆蔻酸异丙酯(9∶1体积比) |
均值346.8568.9121.560.430.31353.93 |
标准差 |
2.593.490.110.010.010.42 |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列于表2。
表2:紫杉醇在各种增强剂中辛醇/水分配系数
增强剂 |
Ko/w |
标准差 |
Transcutol乙醇丙二醇肉豆寇酸异丙酯油酸 |
25.256.8837.13∞∞ |
0.270.132.48-- |
为有效发挥作用,紫杉醇必须穿透皮肤到达有活力表皮的下层。已经确定,药物要穿透有活力表皮,它们必须具有接近100的辛醇/水分配系数(Hadgraft J.H.和Walters K.,Drug absorbtionenhancements,A.G.de Boers编著,Harwood Publishers,1994)。基于表1和2的结果,丙二醇和Transcutol显示了溶解紫杉醇和增加它从油相向水相分配的最佳结合。
然而,Transcutol和丙二醇的Ko/w仍有些低,它们与Ko/w无限的肉豆蔻酸异丙酯结合以试图增加紫杉醇在辛醇相的溶解度。肉豆蔻酸异丙酯在室温很易溶解于Transcutol。为形成均相,丙二醇和肉豆蔻酸异丙酯也与乙醇混合,丙二醇∶乙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混合比例为4∶3.5∶0.5。Ko/w结果示于表3。
表3:紫杉醇在联合增强剂中辛醇/水分配系数
增强剂 |
Ko/w |
标准差 |
Transcutol∶肉豆寇酸异丙酯(9∶1)丙二醇∶乙醇∶肉豆寇酸异丙酯(4.0∶3.5∶0.5) |
43.4542.39 |
0.431.66 |
肉豆蔻酸异丙酯加入Transcutol导致分配系数显著增加。然而,丙二醇∶乙醇∶肉豆蔻酸异丙酯溶液与单独丙二醇相比,并未引起分配系数明显改善。这后一结果,和已经发现乙醇加剧牛皮癣状况的事实,足以将此联合增强剂排出在进一步的考虑之外。再者,加入肉豆蔻酸异丙酯确实使紫杉醇溶解度高于单独Transcutol时的溶解度。紫杉醇在Transcutol溶解度为346.9mg/ml,Transcutol:肉豆蔻酸异丙酯联合时溶解度增至353.9mg/ml。因此,选用此联合增强剂用于皮肤研究。
实施例17
局部紫杉醇制剂的制备和分析
A.
紫杉醇软膏A的制备
Transcutol(3.2g),肉豆蔻酸异丙酯(0.3g),labrasol(2.5g),紫杉醇(0.01g)和0.5mCi/ml 3H-紫杉醇(0.3ml)在20ml闪烁管中结合。另一闪烁管中,labrafil(2.5g),arlacel 165(1.2g)和compritol(0.3g)结合并加热到70℃直至全部熔化。将第一闪烁管的内容物加到内容物熔化的后一试管中,涡旋直至均匀然后冷却。
B.
紫杉醇软膏B的制备
Transcutol(2.5g),肉豆蔻酸异丙酯(1.0g),labrasol(2.5g),紫杉醇(0.01g)和0.5mCi/ml 3H-紫杉醇(0.3ml)在20ml闪烁管中结合。另一闪烁管中,labrafil(2.5g),arlacel 165(1.2g)和compritol(0.3g)结合并加热到70℃直至全部熔化。将第一闪烁管的内容物加到内容物熔化的后一试管中,涡旋直至均匀然后冷却。
C.皮肤制备和穿透性研究
切除的Yucatan小猪皮肤-70℃冷冻储存直至使用。使用10号软木塞钻孔器从冷冻皮肤中盘状冲压制备皮肤样本。皮肤样本用链霉素-青霉素漂净并置于冷冻袋中-70℃储存。
皮肤切片在Franz渗滤池封固,切下角质层。底部受体溶液是于逆渗透(R.O.)水中的0.05%阿莫西林溶液。供体细胞夹到每一块皮肤表面。加热紫杉醇软膏直至熔化(40~50℃)并抽入注射器。仍为熔化状态时,向每块皮肤表面挤出0.1ml。用玻璃盘盖住供体细胞并将该集合装配放置24小时。
24小时后,细胞松解,除去多余的软膏并储于闪烁管中。用3ml二氯甲烷(DCM)迅速冲洗细胞表面并干燥。DCM洗液存于盛有过量软膏的同一试管中。皮肤切片和受体溶液分开放置于闪烁管中。在-30℃将皮肤冷冻切片为30μm的切片并放置于不同试管。最初的刮屑和剩余皮肤也收集到不同玻璃试管。向每一个皮肤切片样本试管中加入0.5ml组织溶解剂使样本溶解。样本留置过夜以在室温下溶解。次日,向试管中加入3ml闪烁合剂。对于DCM洗液,取100μl移至盛有1ml乙腈试管中,然后加入3ml闪烁合剂。使用β计数仪测定所有这些溶液的放射活性。
皮肤细胞在Franz渗滤池封固并分为三组。相应地处理每一样本(不处理或软膏B处理或不含紫杉醇的软膏处理)。24小时后,移出样本使用标准组织学技术进行加工。
D.
结果
组织学切片,未处理皮肤角质层切片厚度为50~120μm,而有活力表皮厚度为400~700μm。对于含3%重量比肉豆蔻酸异丙酯软膏(软膏A),皮肤中紫杉醇浓度在角质层和整个表皮层基本上恒定于1μg/ml(1.2×10-6M)。对于含10%重量比肉豆蔻酸异丙酯软膏(软膏B),角质层和表皮层紫杉醇浓度恒定,但角质层更高(6μg/ml,表皮为2μg/ml)。每一个软膏试验中,受体溶液均没有放射性,说明紫杉醇完全不通过皮肤部分。
使用含紫杉醇软膏未发现肉眼能看到的差异。
实施例18
开发紫杉醇治疗牛皮癣的系统给药制剂
对牛皮癣严重的病例,认为攻击性治疗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可接受与紫杉醇系统治疗有关的毒性作用。
紫杉醇系统给药制剂由在水溶液中形成微胶粒的两亲二嵌段共聚物构成,所述微胶粒在水中由疏水芯和亲水壳组成。二嵌段共聚物聚(DL-交酯)-嵌-甲氧基聚乙烯乙二醇(PDLLA-MePEG)、聚己内酯-嵌-甲氧基聚乙烯乙二醇(PCL-MePEG)和聚(DL-交酯-共聚-聚己内酯)-嵌-甲氧基聚乙烯乙二醇(PDLLACL-MePEG)可用整体熔化聚合方法或相似的方法合成。简要讲,在通氮气和搅拌状态下,将一定量的DL-交酯、己内酯和不同分子量的甲氧基聚乙烯乙二醇单体加热(130℃)熔化。催化剂辛酸亚锡(0.2%w/w)加入熔化的单体中。聚合反应进行4小时。分子量、临界微胶粒浓度和紫杉醇最大负载量分别用GPC、荧光和溶解试验测定(图22)。获得紫杉醇的高包合容量。紫杉醇溶解取决于共聚物的组成和浓度(图22和23)。PDLLA-MePEG溶解的紫杉醇最稳定(图23和24)。
聚合物微胶粒内芯的强缔合呈现包含疏水药物如紫杉醇的高容量环境。药物可共价结合于嵌段共聚物形成微胶粒结构或可物理性掺进微胶粒疏水芯内。药物从微胶粒释放机制包括从芯扩散和在单聚合物链和微胶粒之间的交换。小的微胶粒(正规地小于100nm)将消除注射较大颗粒时遇到的困难。
实施例19
热糊剂制备过程
5g分子量10,000~20,000的聚己内酯(Polysciences,Warrington Penn.USA);20ml玻璃闪烁管置于盛有称重的50ml水的600ml烧杯中。将烧杯逐渐加热到65℃并在此温度保持20分钟直至聚合物熔化。已知重量的紫杉醇,或其它血管形成抑制剂在65℃与熔化的聚合物彻底混合。将熔化聚合物倾到预热(60℃烘箱)的模具中并冷却直至聚合物凝固。将聚合物切成小片(大约2mm×2mm大小)并置于1ml玻璃针筒中。
然后将玻璃针筒垂直放置(带盖子一端在下)于盛有65℃(粒化热板)蒸馏水的500ml烧杯中直至聚合物完全熔化。然后针筒中插入活塞以挤压熔化聚合物使在筒底端形成粘性物质。针筒加盖并室温冷却。
为了应用,注射器重新加热到60℃,以液体给药,冷却至体温是凝固。
实施例20
紫杉醇从使用PDLLA-PEG-PDLLA和低分子量聚(d,l乳酸)热糊剂中释放的改进
A.
制备PDLLA-PEG-PDLLA和低分子量PDLLA
DL-交酯购自Aldrich。分子量8,000的聚乙二醇(PEG)、辛酸亚锡和DL-乳酸购自Sigma。分子量20,000的聚-ε-己内酯(PCL)购自Birmingham Polymers(Birmingham,AL)。紫杉醇购自HauserChemicals(Boulder,CO)。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标准品购自Polysciences(Warrington,PA)。乙腈和二氯甲烷是HPLC分析级(Fisher Scientific)。
PDLLA-PEG-PDLLA三嵌共聚物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DL-交酯单体和PEG以不同比例混合并加入0.5%辛酸亚锡。聚合反应在在150℃进行3.5小时。低分子量PDLLA通过DL-乳酸缩聚反应合成。反应在轻轻通氮气、机械搅拌和加热180℃的条件下在玻璃烧瓶中进行1.5小时。通过滴定羧酸末端基团测得PDLLA分子量约800。
B.
生产糊剂制剂
负载20%或30%紫杉醇与PDLLA-PEG-PDLLA共聚物彻底混合或与90∶10、80∶20和70∶30 PDLLA∶PCL混合,在60℃熔化。紫杉醇-负载糊剂称重后分装于1ml针筒4℃保存。
C.
PDLLA-PEG-PDLLA和糊剂混合物的特征
使用GPC测定PDLLA-PEG-PDLLA共聚物分子量和分散性,其中GPC使用一个Shimadzu LC-10AD HPLC泵和连接一个10
A HewlettPackard Pl凝胶柱的Shimadzu RID-6A折射指数的检测器(Kyoto,日本)。流动相是氯仿,流速1ml/分。0.2%聚合物浓度(重量/体积)时进样体积20μl。测定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品的聚合物分子量。使用Cannon-Fenske粘度计测定25℃PDLLA-PEG-PDLLA在氯仿中的特性粘度。
使用TA Instruments 2000调节器和DuPont 910S DSC(Newcastle,Delaware)的差异扫描测热法(DSC)进行共聚物热力学分析。加热速率10℃/分钟,紫杉醇/共聚物基质样本称重(3-5mg),置于卷缩打开的铝样本盘中。
1H核磁共振(NMR)用于测定聚合物的活性组成。在CDCL3中使用NMR设备(Bruker,AC-200E)在200MHz测定负载紫杉醇的PDLLA-PEG-PDLLA的1H NMR波谱。聚合物浓度为1-2%。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itachi F-2300)进行紫杉醇/PDLLA-PEG-PDLLA的形态学研究。用Hummer设备(Technics,USA)将样本用60%Au和40%Pd包衣(厚度10-15nm)。
D.
紫杉醇体外释放
负载20%紫杉醇的PDLLA∶PCL糊剂(约2mg)小丸或负载20%紫杉醇的PDLLA∶PEG∶PDLLA糊剂柱状体(通过针头挤出溶化糊剂)置入带塞的盛有10ml磷酸缓冲盐液(pH7.4)和0.4g/L白蛋白的14ml玻璃试管中。试管于37℃旋转混合温育。定期取上清液进行紫杉醇分析并补充以新鲜PBS/白蛋白缓冲液。用1ml二氯甲烷萃取上清液(10ml)。轻轻倒出水相,在60℃氮气流吹干二氯甲烷相。吹干的残渣用40∶60水∶乙腈混合物重新溶解并以10,000g离心约1分钟。HPLC分析上清液中紫杉醇含量。HPLC分析使用110A泵和C-8超微球柱(Beckman),和波长设为232nmSPD-6A紫外检测器,SIL-9A自动进样器和C-R3A积分仪(Shimadzu)。进样体积20μl和流速为1ml/分。流动相为58%乙腈、5%甲醇和37%蒸馏水。
E.
结果与讨论
使用GPC,测定了相对于聚苯乙烯标准品PDLLA-PEG-PDLL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散(图30)。使用Canon-Fenske粘度计测定了共聚物在25℃ CHCL3的特性粘度。分子量和特性粘度随着PEG含量增加而降低。PEG含量为10%-40%时PDLLA-PEG-PDLLA多分散性为2.4~3.5。然而,含70%PEG共聚物具有窄的分子量分散,多分散性为1.21。这可能由于高含量PEG减少诸如可导致聚合物分子量广泛分散的酯交换副反应的机会。或者,该疏水-亲水嵌合共聚物盘绕结构可能导致人为的低多分散性值。
DSC扫描纯PEG和PDLLA-PEG-PDLLA共聚物结果示于图25和26。PEG与PEG含量为70%和40%的PDLLA-PEG-PDLLA共聚物表现出吸热峰焓值随着共聚物中PEG含量降低而降低。PEG含量为70%和40%的共聚物的吸热峰大概由于PEG区域溶化所致,说明发生相分离。而纯PEG具有尖的熔化峰,PEG含量70%和40%共聚物显示宽峰,70%PEG含量共聚物有清楚的肩峰。宽的溶化峰可能由于PDLLA干扰PEG结晶。70%PEG共聚物肩峰可能表示PDLLA区域的玻璃转化。PEG含量10%、20%和30%的共聚物在10-250℃温度范围未发生热力学变化,说明没有出现明显的结晶(因此可能是相分离)。
PDLLA∶PCL(70∶30,80∶20,90∶10)未与紫杉醇混合或与20%紫杉醇混合的DSC热分析图显示吸热峰在60℃,是PCL溶化的结果。由于PDLLA吸热性质和它的低分子量(800),未观测到PDLLA溶化和玻璃转化。
PEG含量20%和30%的PDLLA-PEG-PDLLA共聚物被选作糊剂最适制剂材料,原因如下:10%PEG含量的PDLLA-PEG-PDLLA在60℃左右温度时不会溶化;40%和70%PEG含量的PDLLA-PEG-PDLLA在60℃很易溶化,而20%和30%PEG共聚物在50℃~60℃变为粘性液体;以及40%和70%PEG共聚物在水中的高度肿胀将极易导致糊剂在水中迅速分散。
体外实验时紫杉醇从PDLLA-PEG-PDLLA柱状体释放概貌由图27所示。从40%PEG柱状体释放的测试实验被终止,是由于柱状体高度肿胀(一天内约200%水摄取)且很短几天就分解。30%PEG柱状体释放紫杉醇逐渐增加超过70天。从20%PEG柱状体释放的紫杉醇缓慢增加至30天然后突然增加,接着是另一逐渐增加过程。紫杉醇释放存在的显著不同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于每个柱状体(20%PEG)显示出突然变化。在突然增加之前,紫杉醇释放部分低于相同直径(1mm)的低PEG含量共聚物柱状体的释放。40%和30%PEG柱状体显示出较20%PEG柱状体更高的紫杉醇释放速率。例如,30%PEG柱状体30天释放17%紫杉醇,而20%PEG柱状体只释出2%。小直径柱状体导致快的释放速率(如,直径0.65mm和1mm的30%PEG柱状体30天分别释放26%和17%紫杉醇(图27))。
上述观察结果可用紫杉醇自柱状体释放机制解释。紫杉醇以在光镜下观察到的结晶形式分散于聚合物中。发热期显微镜观察到结晶170℃开始溶于共聚物基质至180℃时完全溶解。负载20%紫杉醇PDLLA-PEG-PDLLA(30%PEG)糊剂DSC热力分析图揭示紫杉醇一小的结晶放热曲线(16J/g,190℃)和一个溶化吸热曲线(6J/g,212℃)(图25),说明来自共聚物180℃溶化的紫杉醇再结晶。在这种药物/聚合物基质中,紫杉醇可通过扩散和/或聚合物侵蚀释放。
在扩散控制情况中,药物可通过分子在聚合物内扩散和/或通过所形成的连接药物颗粒的开放通道释放。因此,20%负载时,一些紫杉醇颗粒是独立的,紫杉醇可通过扩散溶解于聚合物而释放。其它紫杉醇颗粒可形成连接于表面的簇而通过通道扩散释放。对于两种情况,小直径柱状体由于扩散途径短而提供更快的药物释放(图27)。
记录释放期间柱状体尺度变化和水摄取(图28)。30%PEG柱状体长度、直径和湿重变化迅速增加2天内达最大,15天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减小。柱状体起始直径不影响肿胀性质。20%PEG柱状体,在1天内长度减少10%并稳定,而直径和水摄取一直逐渐增加。由于共聚物中PEG越多则水摄取越多而便于紫杉醇扩散,于是观察到快速释放(图27)。
用GPC检测PDLLA-PEG-PDLLA糊剂共聚物分子量降解。20%PEG柱状体,洗脱体积峰位置随时间增加说明在实验释放期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图30)。第69天时观察到分子量双相分布。30%PEG柱状体(1mm和0.65mm)聚合物的分子量也降低,但未观察到双相分布。
NMR波谱揭示PEG峰在3.6ppm而PDLLA峰在1.65ppm和5.1ppm。69天后PEG峰区下降相对于共聚物中PDLLA更为显著(图29),说明PEG与PDLLA分离后溶解。也记录了柱状体干基质损失(图29),显示降解速率按以下顺序递减:30% PEG-0.65mm>30%PEG-1mm>20%PEG-1mm。
使用SEM观察了紫杉醇释放前和释放期间干柱状体形态学变化(图31)。简要讲,观察了释放前的固体紫杉醇柱状体和无-孔聚合物基质(图31A和31B)。释放69天后,未观测到紫杉醇结晶及由于聚合物降解和水摄取而使基质含有许多孔(图31C和31D)。
30%PEG柱状体在水中仅2天就显示广泛肿胀(图28)因此对分离的水溶性PEG块和降解的PDLLA(即,DL-乳酸低聚物)的扩散阻碍作用下降。由于30%PEG柱状体的团块损耗和降解继续,侵蚀释放作用逐渐增加导致持续释放而没有任何突然变化(图27)。20%PEG柱状体,起始低肿胀导致降解产物低扩散(图28)。因而降解产物主要停留在内部区域同时由于短的扩散途径故外部区域很少有降解产物。由于低聚物羧酸末端基团催化水解降解,所以降解产物加速降解速率。这将导致正如双相共聚物分子量分散图所显示的高分子量壳和低分子量内部(图30,第69天)。由于壳破裂依赖于如壳的强度、厚度和缺损等因素以及内部降解产物,内部降解产物的攻击和损耗程度就极为不同。因为壳破裂不一致和聚合物中药物显微镜下非均质性,所以4个测试样本的释放脉冲时间点和脉冲程度不同(图27)。
paclitacel自PDLLA和PCL混合物和纯PCL的释放由图32表示。简要讲,释放部分随着混合物中PDLLA含量增加而增加。例如,10天内,PDLLA∶PCL为80∶20、70∶30和0∶100时,紫杉醇释放分别为17%、11%和6%。关于80∶20 PDLLA∶PCL糊剂,观察到第一天小脉冲之后,接近恒定速率释放。释放期间未见显著肿胀。PDLLA∶PCL混合物,由于PDLLA分子量很低约为800,它迅速水解为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块损耗的水溶性产物。PCL作为“保持”材料以维持糊剂不至于迅速降解。因此,由于促进降解作用,混合物中PDLLA含量增加使释放速率增加。PDLLA不间断侵蚀控制紫杉醇释放并导致恒定释放。由于PCL降解速率慢(1-2年),紫杉醇从纯PCL的释放可能由扩散控制。
在负载20%紫杉醇90∶10 PDLLA∶PCL糊剂的释放研究中遇到了困难,因为糊剂小丸在孵育24小时内降解。简要讲,孵育的前12小时期间,每小时取样本以便确定紫杉醇释放消弱情况。10小时内紫杉醇自90∶10糊剂释放25-35%。
含30%紫杉醇90∶10 PDLLA∶PCL糊剂较含20%紫杉醇90∶10PDLLA∶PCL糊剂释放的紫杉醇更多。因此,通过调节聚合物和化疗物质性质或者通过调节给药部位,调节紫杉醇释放速率,在开发局部治疗制剂中是重要的。
实施例21
制备含水溶性添加剂和紫杉醇的聚合组合物
A.
聚合组合物制备
制备紫杉醇/添加剂的助沉淀微粒并随后加到PCL中形成糊剂。概要地,紫杉醇(100mg)溶于0.5ml乙醇(95%)并与预先溶解或分散在1.0ml蒸馏水的添加剂(100mg)混合。研磨混合物直至形成匀滑糊剂。将糊剂铺放在陪替氏培养皿37℃空气干燥过夜。用乳钵和杵臼磨碎干块并用#140筛(106μm)过筛(Endecotts Test Sieves Ltd.,London,England)。然后按紫杉醇20%负载量将微粒(40%)掺入65℃溶化的PCL(65%)。本实验使用的添加剂是明胶(B型,100bloom,Fisher Scientific)、甲基纤维素(British Drug Houses)、葡聚糖、T500(Pharmacia,Sweden)、白蛋白(Fisher Scientific)和氯化钠(Fisher Scientific)。紫杉醇和明胶或白蛋白颗粒按前述方法制备但要通过#60(270μm)筛(Endecotts Test Sieves Ltd.,London,England)以评价颗粒大小对紫杉醇从糊剂释放的影响。也制备PCL中含10、20或30%明胶和20%紫杉醇的糊剂以研究添加剂比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除非另外说明,制备分散于PCL含量为20%紫杉醇的糊剂作为释放速率研究的对照。
B.
药物释放研究
约2.5mg负载紫杉醇糊剂小丸悬浮于盛有50ml 10mM PBS(pH7.4)的带螺旋-盖试管中。37℃试管头尾倒置翻滚,在一定时间间隔取出49.5ml上清液,0.45μm过滤膜过滤,留作紫杉醇分析用。每个试管取代等体积PBS使在整个研究中保持渗透状态。为了分析,用3×1ml二氯甲烷(DCM)萃取滤液,在氮气流下蒸发干燥DCM萃取液并用1ml乙腈溶解残渣。HPLC分析,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37∶5∶58),流速1ml/分(Beckman Isocratic泵),C18反相柱(Beckman),和232nm UV检测器(Shimadzu SPD A)。
C.
膨胀研究
紫杉醇/添加剂/PCL糊剂,使用#140筛(和只用#60明胶)大小的紫杉醇-添加剂颗粒制备,挤出形成柱状体,切成小片,称重,用测微计(Mitutoyio Digimatic)测量每一小片的直径和长度。小片悬浮于37℃蒸馏水(10ml)中,按预定时间间隔弃去水,测量柱状小片的直径和长度及称重样本。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itachi F-2300)检测样本(悬浮于水之前和之后)的形态学。使用Hummer设备(Technics,USA)将样本用60%Au和40%Pd包衣(厚度10-15nm)。
D.
鸡胚尿囊绒毛膜(CAM)研究
受精的家养鸡胚在去壳培养之前孵育4天。卵内容物在90%相对湿度和3%二氧化碳条件下孵育,孵育第6天,1mg负载紫杉醇糊剂小片(含6%紫杉醇,24%明胶和70%PCL)或对照(PCL中30%明胶)糊剂直接放置于CAM表面。作用2-天后,用带电视摄相机界面的立体显微镜检测血管形成;然后将电视信号在计算机上显示并打印图像。
E.
结果与讨论
紫杉醇与明胶或白蛋白助沉淀微粒既硬又脆很方便掺入PCL,其它添加剂生产在制备糊剂过程中易于破碎的软颗粒。
图33显示紫杉醇从含20%紫杉醇PCL糊剂或20%紫杉醇、20%添加剂和60%PCL糊剂释放时间过程。紫杉醇从含或不含添加剂的PCL释放呈现双-相释放模式;紫杉醇从糊剂快速释放的起始阶段认为是位于表面的紫杉醇溶解或紫杉醇从糊剂表面区域扩散的结果。随后的慢释放相归因于药物与缓冲液接触的有效表面区域减少,缓冲液缓慢进入聚合物基质或药物通过聚合物基质的通道途径的扩散增加。
明胶、白蛋白和甲基纤维素亲水性添加剂存在时紫杉醇从PCL释放的两个释放相均产生药物释放速率的最大增加(图33)。当使用大的紫杉醇-添加剂颗粒(270μm)制备的糊剂,与使用小的紫杉醇-添加剂颗粒(106μm)相比,紫杉醇从聚合物基质的释放进一步增加(图34)。增加添加剂量(如,明胶),药物释放相应地增加(图34)。图35A显示含20%紫杉醇、20%添加剂和60%PCL糊剂的肿胀情况。肿胀速率顺序如下:明胶>白蛋白>甲基纤维素>葡聚糖>氯化钠。另外,向糊剂中加入高比例水溶性聚合物,肿胀速率增加(图35B)。含明胶或白蛋白的糊剂在前8-10小时快速肿胀,随后当样本体积变化大于40%时肿胀速率下降。使用大(270μm)紫杉醇-明胶颗粒制备的糊剂肿胀速率快于使用小(106μm)紫杉醇-明胶颗粒。当体积增加大于50%时,所有糊剂降解。SEM研究显示,糊剂膨胀伴随着基质断裂(图36)。高倍放大时(图36C和36D),在糊剂表面有明显的针-或杆-状紫杉醇结晶并且与明胶后继肿胀密切相关(图36C和36D)。
渗透的或肿胀的亲水物质以分散颗粒包埋在疏水聚合物中导致药物以基质侵蚀、通过聚合物基质扩散,和/或通过水溶性添加剂溶解产生的小孔扩散和/或对流的结合方式释放。分散于疏水聚合物的渗透物质和可膨胀聚合物将吸取水(作为灯芯物质),溶解或膨胀和施加充盈压使颗粒交界隔膜(聚合物层)破裂,产生微通道和由此便于药物分子通过扩散或对流脱逸到外周介质中。糊剂基质的膨胀和断裂(图36)导致贯穿基质内部的微通道的形成。聚合物不同肿胀速率和程度(图35)可解释观察到的紫杉醇释放速率的不同(图33和34)。
图37显示对照明胶-PCL糊剂(图37A)和20%紫杉醇-明胶-PCL糊剂(图37B)处理的CAMs。CAMs表面糊剂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对照糊剂处理的CAM显示正常毛细血管网体系结构。紫杉醇糊剂处理的CAM始终如一地显示血管退化和缺少毛细血管网区域。糊剂中掺入添加剂明显增加无血管区的直径(图37)。
体外研究显示,向PCL基质中掺入紫杉醇/亲水聚合物微粒可以增加紫杉醇从PCL释放。评价治疗小鼠皮下肿瘤制剂效果的体内研究也显示,紫杉醇/明胶/PCL糊剂显著减小肿块。水溶性物质类型、微粒大小和添加剂比例等因素影响药物释放特性。
实施例22
制备毫微糊剂过程
毫微糊剂是微球悬浮在亲水凝胶中。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作为负载药物微球定位贴紧靶组织的方法,可将凝胶或糊剂涂敷在组织上。作为水基,糊剂很快被体液稀释引起糊剂粘度下降和微球趋向于沉积到附近组织。因此包封的药物微球池定位贴紧靶组织。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设备包括玻璃烧杯、carbopol 925(制药级,Goodyear Chemical Co.)、蒸馏水、氢氧化钠水溶液(1M)、氢氧化钠水溶液(5M)、0.11m~0.31m大小以20%重量/体积比悬浮于水中的微球(见前面)。
1.制备5%聚羧乙烯(carbopol)凝胶
足量的聚羧乙烯加到1M氢氧化钠中制得5%重量/体积比溶液。聚羧乙烯溶于1M氢氧化钠,混合物放置约1小时。在此期间搅拌混合物和,1小时后,用5M氢氧化钠调pH为7.4直至聚羧乙烯完全溶解。
一旦pH达7.4,封盖凝胶并放置2~3小时。
2.制备毫微糊剂过程
足量0.1μm~0.3μm微球加到水中制得20%微球悬浮液。聚羧乙烯凝胶(5%重量/体积8ml)放入玻璃烧杯中,加入2ml20%微球悬浮液。搅拌混合物使微球彻底分散于凝胶。混合物4℃储存。
实施例23
紫杉醇环糊精组合物
A.
材料
紫杉醇得自Hauser Chemicals Inc.(Boulder,Colorado)。磷酸二钠(Fisher)、柠檬酸(British Drug Houses)、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γ-环糊精(γ-CD)和羟丙基-γ-环糊精(HPγγCD)得自美国Maize-Products公司(Hammond,Indiana)并按来样计算使用。
B.
方法
1.溶解度研究
过量紫杉醇(5mg)加入含有不同浓度γ-CD、HPγ-CD、或HPβ-CD水溶液中,于37℃轻轻翻转24小时。悬浮液平衡等份试样经0.45μm过滤膜(Millipore)过滤,适当稀释并用HPLC分析。流动相由乙腈、甲醇和水的混合物(58∶5∶37)组成,流速1.0ml/分。也研究了紫杉醇在50∶50水和乙醇(95%)组成的含不同浓度,最高达10%的HPβ-CD溶剂中的溶解度。另外,紫杉醇溶解速率研究通过将2mg紫杉醇(按来样计算)加到0、5、10、或20%HPγ-CD溶液或2mg预先水合的紫杉醇(在水中悬浮7天)加到纯水中并置于37℃轻轻翻转。不同时间间隔取等份试样分析紫杉醇。
2.稳定性研究
含20%HPβCD或HPγCD溶液的pH值分别为3.9和5.2。通过分析37℃或55℃不同时间间隔含10或20%HPβCD或HPγCD或水或50∶50水-乙醇混合物溶液中的紫杉醇,研究紫杉醇在环糊精溶液的稳定性。此外,也测定了紫杉醇于55℃在含1%、2%或5%HPβCD溶液(1μg/ml)的稳定性。
C.
结果
1.溶解度研究
在实验的CD浓度范围内紫杉醇溶解度不断增加;紫杉醇在HPβ-CD溶解度增加最大(图38)。溶解度曲线提示化学计量为此1∶1络合更高的数量级。紫杉醇与HPβ-CD和HPγ-CD均形成AP型曲线,而与γ-CD形成AN型曲线。紫杉醇于37℃在50%HPβ-CD溶液的溶解度为3.2mg/ml,该浓度约高出紫杉醇在水中溶解度的200倍。估算的γ-CD、HPγ-CD和HPβ-CD的紫杉醇-环糊精一级络合稳定常数(从图39)分别是3.1、5.8和7.2M-1,γ-CD、HPγ-CD和HPβ-CD的二级络合稳定常数分别为0.785×103、1.886×103和7.965×103M-1。观测到的稳定常数值提示紫杉醇与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络合物主要是二级络合物。
如在纯水中观察到的络合,紫杉醇在50∶50水∶乙醇混合物中的稳定性随着环糊精浓度增加而增加(图40)。紫衫醇和HPβ-CD在存在50%乙醇(26.57M-1)时的络合表观稳定常数显著低于(约300倍)不含乙醇时的稳定常数。该低的稳定常数可能有助于在乙醇存在时改变溶剂的介电常数和极性。
紫杉醇在0、5、10和20%γ-CD溶液中的溶解概貌(图41)说明在纯水或环糊精溶液中紫杉醇亚稳态溶液形成;溶液中紫杉醇量逐渐增加,达最大值随后下降。使用预先悬浮于水中48小时的水合紫杉醇样本的溶解度研究未显示亚稳态溶液形成。另外,水合紫杉醇(室温下真空烘箱干燥)DSC分析显示在60和110℃之间两个宽的吸热峰。这些峰伴有约4.5%的重量损失(通过热重量分析测定)指示水合的存在。约2.1%的重量损失提示紫杉醇单水合物形成。因此,60和110℃之间DSC峰的出现和约4.5%的重量损失指示水合的存在。约2.1%的重量损失提示存在二水合物。紫杉醇样本按来样计算,没有明显的60℃与110℃之间吸热峰或重量损失(TGA结果)。所以,(按来样计算)紫杉醇是无水的并悬浮于水中溶解形成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以低溶解度水合物再结晶(图41)。
2.稳定性研究
紫杉醇降解依赖于环糊精浓度并按照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如,图42)。紫杉醇在55℃含1%HPβ-CD溶液降解速率快于(k=3.38×10-3h-1)高浓度环糊精溶液的溶解度。观测到紫杉醇在10%HPβ-CD和HPγ-CD中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1.78×10-3h-1和0.96×10-3h-1。含2、4、6或8%HPβ-CD的紫杉醇溶液(1μg/ml)的降解速率与10或20%HPβ-CD溶液(20μg/ml)的未有显著差异。乙醇的存在并不逆向影响紫杉醇在环糊精溶液的稳定性。
D.
结论
研究表明,紫杉醇稳定性可通过与环糊精络合而增加。这些水-基环糊精制剂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
实施例24
紫杉醇浓度增加的聚合组合物
PDLLA-MePEG和PDLLA-PEG-PDLLA是具有疏水(PDLLA)和亲水(PEG或MePEG)区域的二嵌共聚物。以适当分子量和化学组成,它们可形成疏水PDLLA芯和亲水MePEG壳的细小集合物。紫杉醇可负载于疏水芯中,因而提供“溶解度”增加的紫杉醇。
A.
材料
D,L-交酯购自Aldrich,辛酸亚锡、聚(乙二醇)(分子量8,000)、MePEG(分子量2,000和5,000)购自Sigma。MePEG(分子量750)购自Union Carbide。使用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环打开聚合工艺合成共聚物(Deng等,J.Polym.Sci.,Polym Lett.28:411-416,1990;Cohn等,J.Biomed,Mater.Res.22:993-1009,1988)。
为合成PDLLA-MePEG,将DL-交酯/MePEG/辛酸亚锡混合物加到10毫升玻璃安瓿中。安瓿连接真空泵并用火焰封口。150℃油浴孵育3小时完成聚合。为合成PDLLA-PEG-PDLLA,将DL-交酯/MePEG/辛酸亚锡混合物转移到玻璃烧瓶中,橡皮塞封口,150℃烘箱中加热3小时。共聚物的起始组合物列于表1和2。所有实例中,辛酸亚锡的量为0.5%-0.7%。
B.
方法
聚合物溶于乙腈,于10,000g离心5分钟,弃去所有不溶解杂质。然后向每个聚合物溶液中加入紫杉醇乙腈溶液制成10%重量比的紫杉醇(紫杉醇+聚合物)溶液。在氮气流和60℃温度下,去除乙腈溶剂得到澄清的紫杉醇/PDLLA-MePEG基质。加入4倍于基质重量的蒸馏水、0.9%NaCl生理盐水、或5%葡聚糖。在涡旋混合和周期性60℃加热的协助下,基质最终“溶解”。所有实例均得到澄清溶液。用亚微米粒度计(NICOMP型号270)测得粒子均小于50nm。制剂列于表1。
表1
PDLLA-MePEG |
溶解介质 |
紫杉醇负载(紫杉醇终浓度) |
2000/50/50 |
水 |
10%(20mg/ml) |
2000/40/60 |
水 |
10%(20mg/ml) |
2000/50/50 |
0.9%生理盐水 |
5%(10mg/ml) |
2000/50/50 |
0.9%生理盐水 |
10%(20mg/ml) |
2000/50/50 |
5%葡萄糖 |
10%(10mg/ml) |
2000/50/50 |
5%葡萄糖 |
10%(20mg/ml) |
PDLLA-PEG-PDLLA情况中(表2),由于共聚物不溶于水,紫杉醇和聚合物共同-溶于丙酮。逐渐向紫杉醇和聚合物中加入水或水/丙酮混合物从而形成紫杉醇/聚合物球。
表2.PDLLA-PEG-PDLLA组合物
共聚物名称 |
PEG重量(g) |
D,L-交酯重量(g) |
PDLLA-PEG-PDLLA90/10 |
1 |
9 |
PDLLA-PEG-PDLLA80/20 |
2 |
8 |
PDLLA-PEG-PDLLA70/30 |
3 |
7 |
PDLLA-PEG-PDLLA60/40 |
4 |
6 |
PDLLA-PEG-PDLLA30/70 |
14 |
6 |
*PEG分子量.8,000.
C.
结果
许多PDLLA-MePEG组合物在水、0.9%NaCl生理盐水、或5%葡聚糖中形成澄清溶液,说明纳米范围细小集合物形成。紫杉醇成功负载到PDLLA-MePEG微胶粒中。例如,以%负载时(表示1ml紫杉醇/PDLLA-MePEG/含水系统有10mg紫杉醇),2000-50/50和2000-40/60配比得到澄清溶液。粒子大小约60nm。
实施例25
膜生产过程
术语膜指聚合物形成的多种几何形状之一。膜可以是薄的、有弹性聚合物薄片或是2mm厚聚合物盘,两者均可用于组织表面以预防继后的疤痕和粘连形成。膜被设计成放置于暴露组织表面以便于任何包封药物在组织位点可从聚合物长时间释放。膜可由数种过程制备,包括例如,铸塑,和喷涂。
铸塑技术,聚合物或者溶化后倒入成型机或者溶解于二氯甲烷再倒入成型机。然后聚合物分别或冷却固化或通过溶剂蒸发固化。喷涂技术,聚合物溶于溶剂并喷雾到玻璃上,溶剂蒸发聚合物在玻璃固化。重复喷雾制成可从玻璃剥落的聚合物膜。
这些实验使用的试剂和设备包括一个小的烧杯、Corning热板搅拌器、铸塑模具(如,50ml离心管盖)和模具支撑装置、20ml带盖玻璃闪烁管(塑料插入型)、TLC喷雾器、氮气罐、聚己内酯(“PCL”-分子量10,000~20,000;Polysciences)、紫杉醇(Sigma纯度95%)、乙醇、“洗脱的”(见前面)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DL)乳酸(“PLA”-分子量15,000~25,000;Polysciences)、DCM(HPLC级;Fisher Scientific)。
1.膜制备过程-溶化铸塑
盛有已知重量紫杉醇的小烧杯放到大的盛有水(作水浴用)的烧杯中,放在70℃热板上直至聚合物完全溶化。向溶化的聚合物中加入已知重量的药物并彻底搅拌混合物。将溶化的聚合物倒入模具然后冷却。
2.膜制备过程-溶剂铸塑
已知重量PCL称重后直接加入20ml玻璃闪烁管中,加入足量DCM以制得10%重量/体积比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紫杉醇后混合溶液以达所需的紫杉醇终浓度。涡旋溶液使紫杉醇溶解,放置1小时(减少空气泡的存在)然后缓慢倒入模具。将模具置于通风橱过夜,使DCM蒸发。
3.膜制备过程-喷涂法
足量聚合物称重后直接加入20ml玻璃闪烁管中,加入足量DCM制得2%重量/体积比溶液。混合溶液使聚合物溶解。使用自动吸量管将适当体积(最少5ml)2%聚合物溶液移至另一个玻璃闪烁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紫杉醇,摇动振荡盖塞试管使紫杉醇溶解。为产生喷雾,去除试管塞并将TLC喷雾器桶浸入聚合物溶液。
氮气罐连接喷雾器的进气口,逐渐增加压力直至雾化和开始喷雾。使用5秒往复振荡喷雾,喷雾之间15秒干燥时间,将模具喷涂。喷雾继续进行直至适宜厚度的聚合物沉积在模具上。
实施例26
负载治疗物质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聚合物膜
本实验研究两种膜:负载紫杉醇的纯EVA膜和负载紫杉醇的EAV/表面活性剂混合膜。
实验的表面活性剂是两种疏水表面活性剂(Span 80和消泡L101)和一种亲水表面活性剂(消泡F127)。消泡表面活性剂本身是聚合物,它们具有吸引力的性质是因为它们可与EVA混合而使不同药物释放特性达到最佳。Span 80是小分子它可分散于聚合物基质,并不形成混合物。
表面活性剂对于调节紫杉醇从膜的释放速率是有宜的,并且使膜的一些物理参数得到优化。显示药物释放速率可以控制的表面活性剂混合膜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化合物在水中的膨胀速率和程度的能力。水扩散进入聚合物-药物基质是药物从载体释放的关键。图43C和43D显示膜的膨胀程度受到混合物中表面活性剂水平的影响。纯EVA膜在2个多月时间内膨胀程度不明显。然而,提高加入EVA中的表面活性剂水平很可能增加化合物膨胀程度,并由此通过提高亲水性而使膨胀加剧。
这些膜实验结果示于图43A-E。简要讲,图43A显示紫杉醇从纯EVA膜的超时释放(mg计)。图43B显示同-膜中残留药物百分比。从这两个图可看出,紫杉醇负载增加(即,紫衫醇重量百分比增加),药物释放速率增加,显示预期的浓度依赖性。随着紫杉醇负载增加,膜中紫杉醇残留百分比也增加,说明高负载量对于长-期释放制剂更具吸引力。
测试了膜的物理强度和弹性并展示于图43E。简要讲,图43E表示纯EVA膜和EVA/表面活性剂混合膜的应力/张力曲线。此粗糙的应力测试说明膜的弹性随着消泡127的加入而增加,和拉伸强度(断开应力)对于加入消泡127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设计膜时弹性和强度是重点考虑的内容,膜必须能够在不引起化合物永久变形的情况下为特定临床应用所使用。
上述数据表明,一些表面活性剂可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和改变载体的物理特性。
实施例27
制备毫微喷雾剂
毫微喷雾是小微球悬浮于生理盐水。如果微球特别小(即,直径小于1μm),它们形成胶体悬浮而不会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如下面将要详述的,通过laproscopic干预,或通过指压泵气溶胶(如,局部释放),制备适宜在手术时(如,血管粘连)直接气雾化沉降到组织的0.1μm~1μm微球悬浮液。制备毫微喷雾剂的设备和材料包括200ml水夹层烧杯(Kimax或Pyrex),Haake循环水浴,架空搅拌器和2英寸直径调节器(4叶片螺旋桨型不锈钢搅拌器;Fisher牌),500ml玻璃烧杯,热板搅拌器(Corning牌),4×50ml聚乙烯离心管(Nalgene),带塑料插塞的玻璃闪烁管,台式离心机(Bechman),高速离心机-落地型(JS 21 Beckman),Mettler分析天平(AJ 100,0.1mg),Mettler数字显示的自顶装入式天平(AE 163,0.01mg),自动吸量管(Gilson),无菌移液管管尖,泵作用气溶胶(Pfeifferpharmaceuticals)20ml,层流通风橱,PCL(分子量10,000~20,000;Polysciences,Warrington,Pennsylvania USA),“洗脱的”(见前面)EVA,PLA(分子量15,000~25,000;polysciences),聚乙烯醇(“PVA”-分子量124,000~186,000;99%水解的;Aldrich ChemicalCo.,Milwaukee WI USA),DCM或“二氯甲烷”;HPLC级Fisherscientific),蒸馏水,无菌生理盐水(Becton和Dickenson或等价物)。
1.制备5%(重量/体积比)聚合物溶液
为了制备聚合物溶液,下述物质称重后直接加到20ml玻璃闪烁管中:1.00g PCL或PAL或者0.50g PLA和0.5g洗脱的EVA。经量筒测量,加入20ml DCM并盖紧试管塞。试管室温(25℃)放置直至聚合物溶化。
2. 制备3.5%(重量/体积比)的PVA原液
溶液按下述过程制备,或通过稀释制备微球时(见实施例28)制备的5%(重量/体积)PVA原液制备。简要地,17.5g PVA称重后直接加到600ml玻璃烧杯中,并加入500ml蒸馏水。烧杯盖好后放入盛有300ml水的2000ml玻璃烧杯中。85℃以300转/分搅拌直至PVA完全溶解。
3.毫微喷雾剂制备过程
简要地,100ml 3.5%PVA溶液放入盛有200ml水连接Haake水浴的夹层烧杯中。以3000转/分搅拌烧杯内容物并使用5ml自动吸量管在2分钟的时期间将10ml聚合物溶液(使用的聚合物溶液基于所制备毫微喷雾的类型)滴入搅拌的PVA中。3分钟后,搅拌速度调至2500转/分(+/-200转/分)2.5小时。2.5小时后,从毫微喷雾制剂中移走搅拌叶片,用10ml蒸馏水漂净叶片并将漂洗溶液加到毫微制剂中。
微球制剂倒入500ml烧杯。用70ml蒸馏水冲洗夹层水浴并将这70ml漂洗液加入微球制剂。此180ml微球制剂用玻璃棒搅拌和等量倒入4个50ml聚乙烯离心管中,在10,000g(+/-1000g)离心10分钟。PVA溶液从微球小丸中离出并将之弃掉。每个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5ml)并涡旋。该4个微球悬浮液倒入一个盛有20ml蒸馏水的离心管中以10,000g(+/-1000g)离心10分钟。弃掉从微球小丸中离出的上清液,加入40ml蒸馏水并涡旋微球制剂(此过程重复3次)。然后将微球制剂转移至预先称重的玻璃闪烁管中。
试管在室温(25℃)放置1小时使直径2μm和3μm的微球在重力作用下沉降。1小时后,取出上面9ml悬浮液,放入一无菌带盖50ml离心管,以10,000g(+/-1000g)离心10分钟。弃掉上清液,用20ml无菌生理盐水重新悬浮小丸,以10,000g(+/-1000g)离心悬浮液10分钟。弃上清液,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新悬浮小丸。生理盐水用量取决于所需悬浮液浓度(一般为10%重量/体积)。将毫微喷雾剂加入气溶胶。
实施例28
制备微球
用于制备微球的设备包括:200ml水夹层烧杯(Kimax或Pyrex),Haake循环水浴,架空搅拌器和2英寸直径调节器(4叶片螺旋桨型不锈钢搅拌器;Fisher牌),500ml玻璃烧杯,热板搅拌器(Corning牌),4×50ml聚乙烯离心管(Nalgene),带塑料插塞的玻璃闪烁管,台式离心机(Bechman),高速离心机-落地型(JS 21Beckman),Mettler分析天平(AJ 100,0.1mg),Mettler数字显示的自顶装入式天平(AE 163,0.01mg),自动吸量管(Gilson)。试剂包括PCL(分子量10,000~20,000;Polysciences,Warrington,Pennsylvania USA),“洗脱的”(见后面方法“洗脱”)EVA,PLA(分子量15,000~25,000;polysciences),聚乙烯醇(“PVA”-分子量124,000~186,000;99%水解;Aldrich Chemical Co.,MilwaukeeWI,USA),DCM或“二氯甲烷”;HPLC级Fisher scientific和蒸馏水。
A.
制备5%(重量/体积)聚合物溶液
DCL(1.00g)或PLA,或PLA和洗脱的EVA各0.50g称重后直接加到20ml玻璃闪烁管中。加入20ml DCM。试管加盖并于室温(25℃)存放1小时(偶尔使用摇动),或直至所有聚合物溶解。溶液可于室温存放至少2周。
B.
制备5%(重量/体积比)的PVA原液
25g PVA称重后直接加到600ml玻璃烧杯中,并沿聚四氟乙烯包衣的3英寸搅拌棒加入500ml蒸馏水。用玻璃覆盖烧杯以减少蒸发损失,放入盛有300ml水的2000ml玻璃烧杯中。85℃以300转/分搅拌(Corning热板搅拌器)PVA 2小时或直至完全溶解。目测PVA溶解情况;溶液应当澄清。将溶液移至上端带螺扣的玻璃储存容器中并于4℃最多储存2个月。然而,使用或稀释前溶液必须加热到室温。
C.
微球制备过程
基于要制备微球的大小(见表1),100ml PVA溶液(浓度列于表1)放进200ml水夹层烧杯中。Haake循环水浴与夹层烧杯连接,内容物在27℃(+/-1℃)平衡10分钟。基于要制备微球大小(见表1),设定高位搅拌器的起始速度,高位搅拌器的叶片浸于PVA溶液的中部。启动搅拌器,然后使用5ml自动吸量管用2分钟时间向搅拌的PVA溶液中加入10ml聚合物溶液(使用的聚合物溶液基于要制备微球的类型)。3分钟后调整搅拌速度(见表1),再搅拌溶液2.5小时。从微球制剂中移出搅拌叶片,并用10ml蒸馏水漂洗以便于将漂洗溶液倒入微球制剂。接着将微球制剂倒入500ml烧杯,用70ml蒸馏水冲洗夹层水浴,洗液也倒入微球制剂。用玻璃棒搅拌此180ml微球制剂,并等量倒入4个50ml聚乙烯离心管。试管盖塞,离心10分钟(离心力在表1给出)。每个微球小丸离出45ml PVA溶液。
表1
PVA浓度,搅拌速度,和每种直径范围微球所需离心力
制造阶段 |
微球直径范围 |
30μm~100μm |
10μm~30μm |
0.1μm~3μm |
PVA浓度 |
2.5%(重量/体积)(即,用蒸馏水稀释5%原液) |
5%(重量/体积)(即,不稀释原液) |
3.5%(重量/体积)(即,用蒸馏水稀释5%原液)) |
起始搅拌速度 |
500转/分+/-50转/分 |
500转/分+/-50转/分 |
3000转/分+/-200转/分 |
调整的搅拌速度 |
500转/分+/-50转/分 |
500转/分+/-50转/分 |
2500转/分+/-200转/分 |
离心力 |
1000g+/-100g(台式) |
1000g+/-100g(台式) |
1000 0g+/-1000g(高速式) |
然后,5ml蒸馏水加入每一个离心管并涡旋使微球重新悬浮。该4个微球悬浮液同20ml蒸馏水一起倒入离心管中再离心10分钟(离心力在表1中给出)。此过程重复2次总共3次洗涤。然后最后一次离心微球并用10ml蒸馏水重新悬浮。最后洗涤后,将微球制剂转移至预先称重的玻璃闪烁管中。试管加盖并于室温(25℃)过夜以使微球在重力作用下沉降。由于0.1μm~0.3μm大小的微球不受重力作用沉降,所以它们留在10ml悬浮液中。
D.
干燥直径10μm~30μm或30μm~100μm微球
微球置于室温过夜后,上清液从沉降微球离出。放在一个抽屉中在不加盖小瓶中的微球干燥一周或直至它们完全干燥(小瓶重量恒定)。将小瓶置于通风橱中在慢的氮气流(流速约10ml/分)下可加速完成干燥。完全干燥后(小瓶重量恒定),称重小瓶并加盖。标记的加盖小瓶室温储存于一抽屉中。微球正常储存不超过3个月。
E.
测定直径0.1μm~0.3μm微球悬浮液浓度
此大小范围的微球不沉降,所以它们在4℃留在悬浮液中最多达4周。为测定10ml悬浮液中微球的浓度,将200ml悬浮液样本用吸量管移至预先称重的1.5ml microfuge管。管在10,000g(Eppendorf台式顶部放置式microfuge)下离心,移走上清液,管在50℃过夜干燥。重新称重小管以测定管内干燥微球的重量。
F.
生产负载紫杉醇微球
为制备包含紫杉醇的微球,称重的适量紫杉醇(基于要包封的紫杉醇百分比)直接置于20ml玻璃闪烁管。然后向含紫杉醇试管中加入10ml适宜聚合物溶液,接着涡旋直至紫杉醇溶解。
然后基本上按照上述(C)到(E)步骤制备包含紫杉醇微球。
实施例29
表面活性剂包衣的微球
A.
材料与方法
基本上按前面描述的方法由聚(DL)乳酸(PLA)、聚甲基异丁烯酸酯(PMMA)、聚己内酯(PCL)和50∶50乙烯基醋酸乙烯酯(EVA)∶PLA制备微球。大小范围直径10~100μm,平均直径45μm。
由健康志愿者得到人血。使用葡聚糖沉降和Ficoll海帕克(Hypaque)离心技术从血中分离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每ml HBSS悬浮5百万个白细胞。
用化学萤光法测定活性氧类生成从而测定中性粒细胞活化水平。特别是,使用1μM荧光增强剂的LKB荧光计测定化学荧光。通过将10mg微球悬浮于0.5ml血浆并于37℃翻转30分钟,进行血浆预包覆(或调理素作用)微球。
用1ml HBSS微球冲洗微球,离心的微球小丸在时间t=0时加到37℃中性粒细胞悬浮液中。通过将10mg微球在37℃于0.5ml 2%重量/重量消泡F127 HBSS溶液中悬浮30分钟,将微球表面用称为消泡F127(BASF)的表面活性剂改性。在将微球加入中性粒细胞或血浆进行下一步预包覆之前,用1ml HBSS冲洗微球表面。
B.
结果
图44显示未处理微球的化学荧光值小于50mV。这些值表示中性粒细胞低活化水平。经过比较,炎性微结晶产生的值可接近1000mV,溶解的化学激活剂产生的值可接近5000mV。然而,用血浆预包覆微球,化学荧光值增大到100~300mV(图44)。此水平中性粒细胞反应或活化认为是中度炎症。PMMA产生最大反应可认为是最重度炎症。血浆预处理后(或调理素作用)PLA和PCL两者激活中性粒细胞作用增加3~4倍,但在此方面两种聚合物之间差异很小。由于微球难以干燥和重新悬浮于含水缓冲液中,EVA∶PLA不可能用于制备血管形成制剂。血浆的这种作用被称为调理素作用,是抗体或补体分子吸附到表面的结果。这些吸附物质与白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引起增强的细胞活化。
图45-48描述血浆分别预包覆PCL、PMMA、PLA和EVA∶PLA微球的效果以及血浆预包覆之前先用消泡F127预包覆微球的效果。所有图均显示同样结果:(1)血浆预包覆使反应增强;(2)消泡F127预包覆对其本身无影响;(3)由血浆预包覆增强的中性粒细胞反应可被2%消泡F127预处理微球表面而强烈抑制。
使用电泳对来自血浆的吸附蛋白类的性质也进行了研究。使用该方法,显示消泡F127预处理微球表面抑制抗体吸附到聚合物表面。
图49-52同样地显示用IgG(2mg/ml)或者先用2%消泡F127再用IgG(2mg/ml)预包覆PCL、PMMA、PLA和EVA∶PLA微球(分别地)的效果。如图中所见,由IgG预包覆微球的增强反应可被消泡F127处理抑制。
这些结果显示,用消泡F127预处理微球的所有4种类型聚合物表面,中性粒细胞对微球的“炎症”反应可被抑制。
实施例30
聚(ε-己内酯)微球包封治疗物质
负载紫杉醇微球抑制CAM血管形成作用分析
本实施例评价紫杉醇置于CAM上时其从聚(ε-己内酯)(PCL)生物降解微球中体外释放速率概貌并说明从微球中释出的紫杉醇的体内抗-血管形成活性。
试验中使用的试剂PCL(分子量35,000~45,000;购自Polysciences,(Warrington,PA));DCM购自Fisher ScientificCo.,加拿大;聚乙烯醇(PVP)(分子量12,000~18,000;99%水合)购自Aldrich Chemical Co.,(Milwaukee,Wis.),和紫杉醇购自SigmaChemical Co.(St.Louis,MO)。除非另外特别声明,所有化学品和试剂由供应商提供。整个过程使用蒸馏水。
A.
制备微球
基本上按照实施例28描述的使用溶剂蒸发方法制备微球。简要地,通过将10mg紫杉醇和190mg PCL溶于2ml DCM,加入100ml1%PVP含水溶液并在25℃1000转/分搅拌2小时,制得负载5%重量/重量紫杉醇微球。微球悬浮液1000g离心10分钟(Beckman GPR),移走上清液,用水将微球冲洗3次。洗涤后的微球空气-干燥过夜并室温储存。按上述方法制备对照微球(不含pacitaxel)。同时制备含1%和2%紫杉醇的微球。用带镜台测微计的光学显微镜测量微球大小。
B.
包封效果
已知重量的负载药物微球(约5mg)溶于8ml乙腈,加入2ml水以沉淀聚合物。混合物在1000g离心10分钟,通过测定上清液在UV分光光度计(Hewlett-Packard 8452A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计)232nm处的吸收度计算包封的紫杉醇量。
C.
药物释放研究
约10mg负载紫杉醇微球悬浮于盛有20ml 10m MPBS(pH7.4)的带螺扣-盖试管中。37℃翻滚试管,在预定时间间隔取出19.5ml上清液(待微球沉在管底后),0.45μm滤膜过滤并留作紫杉醇分析用。每个试管补充等体积PBS使整个研究过程保持消减状态。用3×1ml DCM萃取滤液,DCM萃取液在氮气流下蒸发干燥,1ml乙腈溶解残渣并进行HPLC分析,HPLC使用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37∶5∶58),流速1ml/分(Beckman Isocratic泵),C8反相柱(Beckman),和UV检测器(Shimadze SPD A)波长232nm。
D.
CAM研究
受精的家养鸡胚去壳培养前孵育4天。孵育第6天,将1mg负载5%紫杉醇或对照(不含紫杉醇)微球的等份试样直接放置于CAM表面。作用2天后,使用有电视摄象机介面的立体显微镜检测血管形成情况;电视信号在计算机上显示并打印。
E.
扫描电子显微镜
微球置于样品容器,用金溅射涂膜然后放进飞利浦501B SEM,在15kV操作。
F.
结果
微球样本大小为30~100μm,尽管每一批负载紫杉醇和对照微球中均有一些微球明显落在此范围之外。所有药物负载研究中,PCL微球负载紫杉醇效率一般大于95%。电子显微镜扫描显示微球均呈球形且表面粗糙或有许多麻点。看上去微球表面没有明显的固体药物。
紫杉醇从负载1%、2%和5%的PCL微球释出时间过程由图53A表示。释放速率概貌呈双相。所有负载药物均有一个紫杉醇起始快速释放或“脉冲相”。1%和2%负载量微球脉冲相出现1-2天,而5%负载量微球脉冲相出现3-4天。起始快速释放相之后是显著变慢的药物释放相。含1%或2%紫杉醇微球在21天后不再有药物释放。负载5%紫杉醇,21天后微球释放总药量的20%。
图53B显示用对照PCL微球处理的CAMs,图53C显示负载5%紫杉醇微球处理的CAMs。用对照微球处理的CAM显示正常毛细血管网结构体系。用紫杉醇-PCL微球处理的CAM显示明显的血管退化和缺乏毛细血管网区。
G.
讨论
溶剂蒸发方法制备的负载紫杉醇微球包封效率极高且在95-100%之间。这是由于紫杉醇水溶性差和它的疏水性质有益于分配于包含聚合物的有机溶剂相。
对许多从生物降解聚合物基质释出的药物来说,紫杉醇双相释放概貌是典型的释放模式。聚(ε-己内酯)是可在生理条件下水解降解的脂肪族聚合物并且它是无毒及组织适合性的。PCL降解显著慢于广泛研究的乳酸和羟基乙酸的聚合物和共聚物,因此PCL适于长期药物释放系统设计。认为紫杉醇释放的起始快速或脉冲相是由于药物从微球表面(接近微球表面)区域扩散释放所致。释放概貌第二相(慢速)紫杉醇释放不可能是由于PCL降解或侵蚀所致,因为研究已经显示,水中进行的体外试验时在7.5周的期间PCL没有显著的重量损失或表面侵蚀。紫杉醇释放慢速相大概是由于因为溶于聚合物基质流体填充的小孔中并通过小孔扩散。高紫杉醇负载量时更快释放可能是聚合物基质内有更广泛小孔网络的结果。
5%负载量的紫杉醇微球放置于CAM时已经显示出释放足量药物产生广泛的血管形成抑制。抑制血管生长导致无血管区示于图53C。
实施例31
制备PLGA微球
由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微球。
A.
方法
用标准方法制备大小为0.5~10μm、10-20μm和30-100μm微球(聚合物溶于二氯甲烷和按照前面PCL或PDLLA微球制备方法中描述的在聚乙烯醇溶液中搅拌乳化)。使用PLLA与GA不同比值作为不同分子量聚合物(见内部粘性(IV))。
B.
结果
由下面起始聚合物成功地制备了微球。
PLLA ∶ GA I.V
50 ∶ 50 0.74
50 ∶ 50 0.78
50 ∶ 50 1.06
65 ∶ 35 0.55
75 ∶ 25 0.55
85 ∶ 15 0.56
10%或20%负载量的紫杉醇成功地掺入各种微球。一种起始聚合物(85∶15,IV=0.56)大小分布的实例示于图54-57。使用不同大小和不同组合物微球进行紫杉醇释放实验。释放速率见图58-61。
实施例32
紫杉醇包封于尼龙微胶囊
治疗物质也可包封于广泛不同的载体,所述载体可制成所选用的形式或器具,例如,下面将要详述,紫杉醇可掺入尼龙微球制成人工心脏瓣膜、血管移植、手术筛网,或缝线。
A.
制备负载紫杉醇微球
使用界面聚合技术将紫杉醇包封于尼龙微球。简要讲,100mg紫杉醇和100mg消泡F-127溶于1ml DCM并加入0.4ml(约500mg)己二酰二氯(ADC)。使用Polytron匀浆器(1副)将溶液在2%PVA溶液中匀化15秒种。匀浆过程中滴状加入溶于5ml蒸馏水的1,6-己烷-二胺(HMD)溶液。加入HMD溶液后将混合物再匀浆10秒种。混合物移至一个烧杯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小时稀释。离心混合物,收集并用1ml蒸馏水重新悬浮。
B.
包封效果/紫杉醇负载
约0.5ml悬浮液过滤并加入微球。称重约2.5mg微胶囊并悬浮于10ml乙腈24小时。用上清液分析紫杉醇且结果用紫杉醇百分比表示。初步研究显示,紫杉醇可以高负载量(高达60%)和高包封效率(大于80%)包封于尼龙微胶囊。
C.
紫杉醇释放研究
约2.5mg紫杉醇-尼龙微球悬浮于分别含1M氯化钠和1M尿素的50ml水中并定期分析。紫杉醇从微胶囊释放快,72小时后大于95%的药物释放(图62)。
实施例33
生物粘着微球
A.
制备生物粘着微球
由直径10-60μm粒径100kg/mol PLLA制备微球。微球在氢氧化钠溶液孵育以通过水解聚酯在表面上产生羧酸基团。反应以氢氧化钠浓度和测量表面电荷确定的孵育时间为特征。0.1M氢氧化钠孵育45分钟后反应完全。碱处理后,将微球悬浮于DEC乙醇溶液从而将微球用二甲胺基氨基丙酰基碳化二亚胺(DEC)包衣,DEC是一种交联剂,以及将混合物干燥制成可分散的粉。微球与DEC重量比是9∶1。微球干燥后,它们搅拌分散于2%重量/体积的聚(丙烯酸)(PAA)溶液,DEC与PAA反应在微球表面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PAA网。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确定微球表面PAA的存在。
碱处理前后微球的不同扫描测热法揭示,用SEM观测到整体热性质(Tg,熔点和结晶度)未发生变化。
B.
体外紫杉醇释放速率
制备相同粒径的紫杉醇-负载微球(负载10%和30%重量/重量)并在体外于PBS中释放10天的释放概貌。释放与药物负载成比例,10天内从5mg 30%负载量微球释出400μg紫杉醇,而相同期间从10%负载量微球释出1500μg。包封效率约为80%。紫杉醇-负载微球在0.1M氢氧化钠孵育45分钟,氢氧化钠孵育前后测定电动电势。碱处理前后紫杉醇-负载微球表面电荷均低于不负载紫杉醇微球。
C.制备聚赖氨酸或粘连蛋白包覆的PLLA及对其体外评价
制备含1%苏丹黑(使微球着色)PLLA微球。微球悬浮于2%(重量/体积)聚赖氨酸(Sigma chemicals-Hydrlbromell form)或粘连蛋白(Sigma)溶液10分钟。微球用缓冲液冲洗一次并放置于新鲜制备的大鼠膀胱内表面。膀胱放置10分钟然后在缓冲液中冲洗3次。此过程后膀胱壁存在残留(结合)微球,因此表明粘连蛋白和聚-1-赖氨酸包衣微球均发生生物粘附。(图63A和63B)。
实施例34
紫杉醇预防CIA大鼠模型中关节炎发病
A.材料与方法
给120~150g纯种雌性Louvain大鼠注射用0.1M醋酸溶解并在FIA(Difco,Detroit,MI)乳化的天然鸡胶原II(Genzyme,Boston,MA)0.5mg。免疫后约9天,动物发展为伴肉芽组织形成和软骨侵蚀组织学变化的多发性关节炎。总共45只大鼠分为4组方案:1个只接受载体的对照组(n=17)和3个紫杉醇治疗组,其中1个预防方案组和2个抑制方案组。为评价紫杉醇作用,免疫后2天(预防方案)或关节炎发病第9天(抑制方案)将紫杉醇(溶于1∶1稀释的乙醇和Cremophor E.L.(Sigma)中并加入生理盐水使紫杉醇在5%重量/体积乙醇和Cremophor E.L.的终浓度为4.8mg/ml)腹膜内给药(i.p.)。预防方案组(n=8),于第2天开始按1mg/kg体重紫杉醇给药并于第5、7、9、12和14天给药5次。高剂量抑制方案组(n=10),紫杉醇(1mg/kg体重)自第9天开始隔日给药。低剂量抑制方案组(n=10),紫杉醇以1mg/kg体重于第9、11和13天给药,然后以75%该剂量水平(0.75mg/kg体重)隔日给药至21天。由不了解治疗组的人员通过临床和放射照片来评价对照和实验动物疾病严重程度。每日评价各个肢体炎症程度并基于标准的肿胀度和特异性红斑评分(正常为0分,严重为4分)。实验第28天评价动物放射照片。双后肢放射照片按照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狭窄、骨骼破坏,和骨膜新骨形成程度评分。每个肢体按0-3级表示(0=正常,1=软组织肿胀,2=早期骨侵蚀,3=严重骨骼破坏和/或关节强硬)。在实验末尾完成关节组织学评价。第28天完成测定CII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耳放射测量分析。放射测量耳指数≥1.4表示对CII反应显著。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抗-CII抗体的存在。取自第26天的血清样本按1∶2,560稀释,结果用一式四份等份试样在490nm的平均光密度表示。此稀释度时正常大鼠血清本底水平为0,且很易区别于胶原-免疫大鼠血清。
B.
结果
在本模型中,与载体对照组比较,关节炎发病前开始紫杉醇治疗完全阻止了所有治疗大鼠的疾病发展(甚至中止紫杉醇治疗后)。
对照动物疾病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直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功能丧失。关节炎发病后接受高-或低-剂量紫杉醇的动物表现了显著的临床改善。平均讲,临床评分与起始治疗组的相等,说明紫杉醇具有预防疾病临床进展的作用。
接受紫杉醇动物能够负重和走动并显示极少毒性,若治疗有毒性作用的话。观察到治疗动物接种部位的伤口愈合和皮毛重新生长。与对照组相比,紫杉醇-治疗动物体重增加。
紫杉醇关节炎预防方案组没有一只大鼠表现出任何放射线照片变化或临床关节炎。高-和低-紫杉醇组放射照片显示疾病明显少于对照组。进一步组织学分析显示对照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肉芽组织伴有骨和软骨侵蚀,然而,紫杉醇-治疗大鼠则很少,即使有的话,并保护关节的软骨。
ELISA测定,紫杉醇-治疗大鼠的抗胶原II型IgG抗体显著低于对照组;预防方案组大鼠IgG抗体显著低于高和低剂量紫杉醇抑制方案组。
C.
讨论
免疫后但在关节炎发病前给药,紫杉醇阻断疾病进程,因此它是关节炎和可能其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治疗剂。结果表明,如果CII免疫后2天开始给药,紫杉醇可以完全消除关节炎发病。用紫杉醇治疗的两个抑制方案组,紫杉醇给药期间关节炎严重程度持续下降但在停止治疗后第4天开始加重。然而,紫杉醇早期干预看来可以减少连续治疗的需要。
实施例35
使用紫杉醇消退胶原-诱导关节炎
胶束紫杉醇制剂系统给药在CIA模型显示疾病-改善作用。为了评价紫杉醇疾病-改善作用效力,给临床可察觉关节炎发病(第9天)的免疫动物按5mg/kg体重(第1组)或10mg/kg体重(第2组)每4天(q.o.d.)腹腔内注射(i.p.)胶束紫杉醇(Cremophor-free)一次。整个评价期给予紫杉醇。作为标准治疗对照,第3组在关节炎发病后第0、5和10天接受氨甲蝶呤0.3mg/kg腹腔注射(相当于人的剂量)。第4组接受氨甲蝶呤(0.3mg/kg)和胶束紫杉醇(10mg/kg)联合治疗。由不了解治疗组的人员通过临床和放射线照片评价对照(第5组)和实验动物的疾病严重程度。
每日评价各个肢体炎症程度并基于标准的肿胀度和特异性红斑评分(正常为0分,严重为4分)。实验第28天评价动物放射线照片。双后肢放射线照片按照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狭窄、骨骼破坏,和骨膜新骨形成程度评分。每个肢体按0-3级表示(0=正常,1=软组织肿胀,2=早期骨侵蚀,3=严重骨骼破坏和/或关节强硬)(Brahn等,Arhtritis Rheum.37:839-845,1994;Oliver等,Cell.Immunol.,157:291-299,1994)。
在本模型中,关节炎发病前开始胶束紫杉醇治疗完全阻止了所有治疗大鼠的疾病发展甚至在中止紫杉醇治疗之后。在对照动物,疾病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图64)直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功能丧失。与对照动物相比,接受氨甲蝶呤治疗的动物没有统计学显著改善(图64和表1)。关节炎发病后接受低剂量胶束紫杉醇(5mg/kg)的动物表现出一些改善,但接受高剂量胶束紫杉醇(10mg/kg)的动物表现出高度显著性(p<0.0002)临床改善(图64)。平均讲,临床评分与起始治疗组的相等,说明胶束紫杉醇具有预防该疾病临床进展的作用(表1)。
表1胶束紫杉醇改善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临床指数 |
|
第10天关节指数 |
关节评分最大均值 |
抗胶原II抗体 |
关节对照(n=11) |
6.1±0.6 |
6.4±0.5 |
0.199±0.0042 |
氨甲蝶呤(0.3mg/kg)(n=5) |
5.4±0.6(p=NS) |
5.7±0.6(p=NS) |
0.182±0.0034(p<0.03) |
胶束紫杉醇(5mg/kg)(n=4) |
4.3±1.8(p=NS) |
4.3±1.8(p=NS) |
0.176±0.0042(p<0.01) |
胶束紫杉醇(10mg/kg)(n=5) |
2.0±0.7(p=0.0002) |
3.8±0.7(p=0.0002) |
0.162±0.0194(p<0.02) |
胶束紫杉醇(10mg/kg)/氨甲蝶呤(0.3mg/kg)联合(n=7) |
1.1±0.5(p=0.0001) |
3.6±0.9(p≤0.0001) |
0.164±0.0090(p<0.001) |
·由肿胀和关节周红肿定量的关节炎指数,以0代表正常和4代表严重,后肢总分最大可能是8分。关节炎发病后第10天,药物-治疗大鼠与对照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比较进行T-检验。·紫杉醇-治疗动物临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动物且相当于起始治疗组所见到的,说明预防疾病进展的能力。·NS=无显著性。 |
接受紫杉醇动物能够负重和走动并且未显示治疗有任何毒性。观察到治疗动物接种部位的伤口愈合和皮毛重新生长。胶束紫杉醇-治疗动物相对于未治疗对照组体重增加。与对照相比(图64),同时接受胶束紫杉醇和氨甲蝶呤组对治疗耐受性好并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改善(p≤0.0001)。ELISA测定,paclitaxe-和联合(紫杉醇/氨甲蝶呤)-治疗大鼠的抗胶原II型IgG抗体显著低于对照组。
放射线照片研究也显示紫杉醇治疗显著改善疾病。对照和氨甲蝶呤-治疗组动物表现放射照片上明显的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狭窄、骨骼破坏和骨膜新骨形成,而紫杉醇-治疗组动物x-光片则显示基本正常的关节结构(图65)。
事实上,仅小比例(17%~18%)的单独接受紫杉醇(10mg/kg)或与氨甲蝶呤联合治疗的动物发展软骨侵蚀。软骨侵蚀作为疾病进展/结果重要标识,对照或单独接受氨甲蝶呤动物的发生频率(72%)为接受胶束紫杉醇治疗动物的4倍多(表2)。
表2胶束紫杉醇改善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放射线照片指数 |
|
发生侵蚀的动物比例 |
放射线照片评分 |
关节对照(n=32) |
72% |
4.31±0.45 |
氨甲蝶呤(0.3mg/kg)(n=17) |
76%(p=NS) |
4.25±0.64(p=NS) |
胶束紫杉醇(5mg/kg)(n=8) |
50%(p=NS) |
3.25±1.60(p=NS) |
胶束紫衫醇(10mg/kg)(n=18) |
17%(p=0.0005) |
1.78±0.60(p<0.003) |
胶束紫杉醇(10mg/kg)/氨甲蝶呤(0.3mg/kg)联合(n=22) |
18%(p=0.0003) |
1.45±0.39(p<0.0001) |
·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双后肢放射照片通过组织肿胀、关节腔变窄、骨破坏和骨膜新骨形成进行评分。0~3整数级用于量化每一侧肢体,两侧肢体总分最大可能分值是6。·骨侵蚀存在,疾病进展的重要标识,在对照动物出现频率(72%)是接受胶束治疗动物(18%)的4倍。 |
扫描电子显微镜证实体内紫杉醇治疗的软骨保护效果。正常关节表面以一层薄滑膜基膜包绕光滑完整软骨基质为特征(图66A)。在CIA,软骨表面被肉芽组织和发炎的滑膜产生的MMP侵蚀(图66B)。表面的软骨基质被消化,暴露软骨细胞或它们曾占据的间隙(图66B插图)。临床关节炎发病后接受紫杉醇治疗的患CIA动物,关节表面保持完好无损(图66C)和软骨基质大多正常,甚至在高倍放大时观察(图66C插图)也一样。紫杉醇-治疗组未见肉芽组织形成和滑膜肥大。
组织学上,CIA以明显的滑膜肥大、滑膜炎症细胞浸润和软骨破坏为特征(图67A)。紫杉醇-治疗动物,滑膜看上去正常,只有1-2层滑膜细胞且没有炎症细胞浸润(图67B)。
侵蚀铸塑也用于评价紫杉醇能否阻断患CIA动物的滑膜血管形成。以100mmHg的压力将Mercox聚合物注入死亡动物股骨动脉内,使在原位固化,组织随后消化产生注塑的下肢体脉管系统。患CIA动物注塑滑膜脉管系统扫描电子显微图片显示,盲-端毛细血管向关节腔蔓延(图68A)。这些血管形态学上与实体肿瘤和其它血管形成状况时所描述的成长血管形成相似(图68A插图)。相反,紫杉醇-治疗动物的滑膜血管呈毛细血管袢(图68B)没有明显的新血管分支。
胶束紫杉醇/MTX动物的血管增生退化和形态学血管结构与阴性对照相似。这些研究提示胶束紫杉醇和紫杉醇/氨甲蝶呤治疗,可退化新血管形成、抑制炎症进程、使滑膜炎恢复正常和预防关节破坏。
已经证实,系统给予紫杉醇可有效治疗关节炎。疾病的自然病程是发作和缓解,每一次后续发作引起损害加重最终导致关节破坏。使用短-期、高剂量、系统治疗以引导疾病缓解或持续低剂量治疗维持疾病控制是可能的。对于1~2个关节为主的病人,紫杉醇可选择方法包括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受损关节内。
实施例36
在牛皮癣动物模型评价紫杉醇制剂
A.
皮肤血管生成模型
新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皮肤-特异性血管生成。免疫缺陷SCID小鼠作为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定向或反向转染的人角质细胞株表面移植的受体。通过使用改性硅酮移植室试验将角质细胞移植到受体小鼠皮肤上。角质细胞分化和诱导皮肤血管生成。然后系统或局部(霜、软膏、洗剂、凝胶)施予紫杉醇,对不治疗或治疗组血管数量和大小进行形态测量。
B.
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小鼠模型
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小鼠模型用于研究紫杉醇对诱导的皮肤炎症的作用。概要讲,皮肤局部涂抹唑酮使小鼠致敏。5天后,耳部皮肤(左耳:唑酮,右耳:仅载体)局部涂抹唑酮攻击小鼠,引起皮肤炎症,“迟发型过敏”反应。通过测量48小时期间所引起的耳肿胀来量化炎症程度(见图69和70)。Epon-包埋,吉姆沙染色,1μm组织切片评价存在的炎症细胞、存在的组织肥大细胞和它们的活化状态,以及表皮充血程度。系统或局部给予紫杉醇以定量它对此体内模型皮肤炎症反应的作用。
C.
结果
本研究表明在治疗实验-诱导的小鼠皮肤炎症中1%给药与单独使用载体相比,紫杉醇对皮肤炎症产生抑制作用。在实验性-诱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与单独载体处理相比,用1%紫杉醇局部治疗的耳肿胀明显下降。局部应用1%紫杉醇制剂显著抑制局部使用PMA(佛波醇12-肉豆蔻13-醋酸酯)诱导的耳肿胀和皮肤红斑(红色)(见图71和72)。如图73所示,与对照(左耳)相比紫杉醇治疗耳(右耳)外观正常。所有5只小鼠均取得相似的结果。
为评价和单独用载体相比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每日将这两种制剂以20μl分别用于两耳共8天。8天后,不论单独使用载体还是使用1%紫杉醇制剂用于正常或发炎鼠耳皮肤后均没有可察觉的皮肤刺激。
实施例37
动物模型慢性排斥评价
加速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在大多数心脏移植接受者并限制长期移植物存活。Lewis-F344异位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模型是特别适用的试验模型,因为在中和长期存活同种移植物中它产生各阶段动脉粥样硬化损害。Lewis-F344模型的优点是:(i)长-存活移植物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特别高;和(ii)由于该系统不需用免疫抑制剂,所以损害发展的炎症阶段容易辨认。
成年雄性Lewis大鼠作为供体,F344大鼠作为接受者。在麻醉的受者腹中线制造一长切口暴露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将20个心脏异位腹腔嫁接移植。将两血管与周围结缔组织分离,小血管钳夹住血管。在每个血管的吻合部位制造长方形切口(2~3mm)。
打开麻醉的供体大鼠腹腔,向下腔静脉内注射300单位含水肝素。打开胸壁暴露心脏。结扎腔静脉,接着横切上行的主动脉和肺主动脉,保留依附于心脏的2~3mm起始血管。分离结扎线远侧端的腔静脉,将结扎线放在左心房和肺静脉周围。分离结扎线肺侧端的血管并取出心脏。
供体心脏放置于受者腹腔,在受者血管切口部位缝合主动脉。类似地,以同样方式将肺动脉连接在下腔静脉切口处。放松血管钳(腔静脉近心端、腔静脉和主动脉远心端和主动脉近心端)以减少从针眼出血。
移植后,经冠状动脉外表面一定长度的心外膜给10只大鼠注射紫杉醇(33%)聚己内酯(PCL)糊剂(n-10)或单独PCL糊剂(n=10),于是动脉区域包埋在余留的未治疗心肌层。
嫁接时所有接受者肌注一次盘尼西林G(100,000单位)。每日门诊同种移植物并按其功能分为1~4级,其中4代表正常心跳而0代表缺乏力学活动。于14天每组杀死5只大鼠,28天杀死剩下的5只。观察到大鼠体重下降和其它系统性疾病的症候。14或28天后,以与起始试验相同的方式将动物麻醉并暴露心脏。分离包覆和未包覆的冠状动脉,用10%甲醛缓冲液固定并进行组织学检测。
起始试验可于移植后在冠状动脉腔改用紫杉醇/EVA膜或包覆的斯滕特氏印模。以与上述相似的方式将EVA膜用于冠状动脉腔外表面,而包覆斯滕特氏印模植入腔内。
另外,这些研究可进一步扩展除嫁接移植(如,静脉,皮肤)外也包括其它器官移植。
实施例38
在MS动物模型上紫杉醇作用
验证了紫杉醇微胶粒抑制脱髓鞘转基因小鼠模型(Mastronardi等,J.Neurosci.Res.36:315-324,1993)MS症状进展和发病。这些转基因小鼠包含70对转基因DM20,一个髓磷脂蛋白脂质。临床上,3月龄前动物表现正常。3个月后,出现神经病状,如惊厥、颤抖、后肢松动、步态不稳、尾无力、摇摆步态和活动度下降,表现和严重程度进行性增加直至动物在6~8月龄死亡。临床征候与组织学上脱髓鞘和大脑纤维星型细胞增生相关(Mastronardi等,J.Neurosci.Res.36:315-324,1993)。
A.
材料与方法
使用两组动物进行研究,临床发病初(接近4月龄)即开始的皮下注射低剂量紫杉醇的连续治疗方案(2.0mg/kg;每周3次,共10次)或者皮下注射高剂量紫杉醇的“脉冲”治疗方案(20mg/kg;每周1次,共4次)。低剂量方案组,5只动物接受胶束紫杉醇,两只小鼠作对照;1只不治疗正常小鼠和1只不治疗转基因产仔小鼠。只用1只转基因小鼠作对照是因为在实验室已很好地建立了该疾病过程。当MS起始征兆已达上述症状分类1+分时,给4月龄动物注射胶束紫杉醇。治疗时程24天(2.0mg/kg紫杉醇,每周3次,共10次)。每个注射日记录体重和临床症候。
B.
结果
接受紫杉醇的5只动物未显示体重下降。然而,不治疗转基因显示体重下降30%,从29g降至22g(图74),这正常地与疾病进展有关。
每日监测MS临床标识症候,如颤料、后肢松动、惊厥、头震颤、步态不稳、尾无力和活动度下降。开始治疗时,动物主要症候分类为1+分。在以后的27天内不治疗动物的一些症候从1+进展到4+分;3+以平衡差为特征,平衡差是疾病的一个主要特征。紫杉醇治疗组,在相同的期间所有5只动物的上述监测症候保持为1+分(表1)。
表1低剂量连续紫杉醇对转基因小鼠多发性硬化症状的作用 |
小鼠 |
年龄(月) |
惊厥 |
颤抖 |
后肢麻痹 |
头震颤 |
体重下降(%) |
转基因动物(不治疗) |
36 |
1+2+-3+ |
1+2+-3+ |
1+2+-4+ |
1+3+ |
030% |
转基因动物(紫杉醇-治疗) |
36 |
1+1+ |
1+1+ |
1+1+ |
1+1+ |
05-10% |
对照动物(紫杉醇-治疗) |
36 |
00 |
00 |
00 |
00 |
00-5% |
·不治疗转基因动物在27天症状进行性加重而紫杉醇-治疗动物在同样期间神经症状很少。·1+分表示症候明确但很轻;4+表示濒死。 |
高剂量方案组,象用于肿瘤病人一样紫杉醇20mg/kg每周一次共4周治疗动物以减少化疗间歇脉冲(胸部和卵巢癌每月给药)。监测动物10周,每2天对每一个症状测定评分。3个不治疗动物,在试验过程中神经症状急剧进展并有2只死亡(第5周和第9周);3只存活动物临床症状严重。5只发病后开始接受紫杉醇治疗的转基因动物,第1周监测MS评分相对低于对照,因此,没有观察到进一步的神经退化。这些动物,没有观察到疾病进展,并且不论是治疗期间(0~3周)还是随后停止药物治疗(4~10周)动物保持临床缓解(图75)。
C.
结论
低或高剂量紫杉醇均能阻止MS动物模型观测到的神经症状的迅速进展。这些数据提示紫杉醇是脱髓鞘疾病的有效治疗剂。
实施例39
紫杉醇和其它微管稳定剂治疗鼻息肉的评价
上皮细胞培养和/或鼻息肉组织培养用于评价包含紫杉醇或其它物质的制剂治疗鼻息肉的效果。该研究是基于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有助于鼻息肉以及鼻炎和哮喘可测得慢性炎症,且长时间释放药物将预防嗜酸性细胞增多及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紫杉醇制剂包括溶液(使用环糊精)或包含用粘膜附着聚合物包封的紫杉醇的悬浮液用作鼻喷雾剂,和/或紫杉醇的粘膜附着聚合物微-胶囊用作吸入剂。这些制剂用于下面详述的研究。
A.
体外试验紫杉醇作用
组织处理-正常鼻粘膜(NM)标本取自无鼻炎临床迹象和皮肤-划痕试验阴性的鼻重建手术患者。鼻息肉(NP)标本取自皮肤-划痕试验阳性和阴性和接受鼻息肉切除术的病人。鼻样本置入添加了100UI/ml盘尼西林、100μg/ml链霉素和2μg/ml两性霉素B的Ham’sF12介质中并立即转移到实验室。
上皮细胞培养-用如下蛋白酶消化分离来自NM和NP的鼻内皮细胞。组织样本用添加了100UI/ml盘尼西林、100μg/ml链霉素和2μg/ml两性霉素B的Ham’s F12冲洗2-3次,然后在4℃0.1%XIV型Ham’s F12孵育过夜。孵育后,加入10%FBS中和蛋白酶活性及轻轻振荡使上皮细胞分散。细胞悬浮液通过60目分离筛过滤和室温下以500g离心10分钟。细胞团在含下列试剂的激素限定的Ham’s F12培养介质(Ham’s HD)重新悬浮:100UI/ml盘尼西林、100μg/ml链霉素和2μg/ml两性霉素B、150μg/ml谷酰胺、5μg/ml转铁蛋白(transferin)、5μg/ml胰岛素、25ng/ml表皮生长因子、15μg/ml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200pM三碘甲状腺氨酸和100nM氢化可的松。然后将细胞悬浮液(105细胞/孔)于包覆了胶原的盛有2ml Ham’s HD孔上制板并于5%CO2潮湿大气下于37℃培养。当天和以后隔日换培养介质。培养6-10天后单层细胞融合。
人上皮条件培养介质(HECM)传代-上皮细胞培养融合后,Ham’sHD切换成添加了100UI/ml盘尼西林、100μg/ml链霉素和2μg/ml两性霉素B、150μg/ml谷酰胺和25mM Hepes缓冲液(RPMI 10%)的RPMI 1640介质(Irvin,Scotland)。从培养基中收集与RPMI(10%)孵育48小时后传代的HECM,室温(RT)下400g离心10分钟,0.22μm过滤膜过滤灭菌,于-70℃储存至使用。
嗜酸性细胞存活和紫杉醇作用-从外周血分离嗜酸性细胞,以两种方式检测不论取自NM还是取自NP的HECM对嗜酸性细胞存活的影响:时间-过程和剂量反应分析。在时间-过程试验中,浓度约为250,000/ml嗜酸性细胞在6个含或不含(阴性对照)50%HECM的孔组织培养孵育,于第2、4、6和8天评价存活指数。其它试验用1~50%HECM进行。在测试药物(例如,紫杉醇)对HECM-诱导嗜酸性细胞存活作用的试验中,加入HECM之前,0.1nM~10μM药物(紫杉醇)与嗜酸性细胞在37℃孵育1个多小时。每一个试验,通常对阴性对照(仅有培养介质)和阳性对照(含HECM培养介质)孔进行评价。为研究药物是否有任何毒性作用,比较了24小时期间与药物(不同浓度)孵育的嗜酸性细胞和与单独10%RPMI培养的嗜酸性细胞的活性。
B.
紫杉醇对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从上皮细胞释放的作用
取自鼻息肉和正常鼻粘膜的上皮细胞培养融合,含或不含紫杉醇(或其它物质)人上皮细胞条件介质传代,用ELISA测定上清液。用Mullol等在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25:607-615,1995描述的反转录-聚合物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结果显示紫杉醇是否以调节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作为抑制嗜酸性细胞存活的方式。使用原代细胞培养的主要缺点是细胞达到融合需要10天,割断了细胞功能与局部melieu以及系统作用的关系,这将导致把疾病放在首位。然而,这是研究生长因子调节结构细胞功能和增生的极好的体内/体外模型并由此阐明粘膜炎症的一些方面。
C.
人鼻息肉化学介质的免疫释放
紫杉醇或其它物质调节-手术切除时取鼻息肉,用Tyrode’s缓冲液重新5次,用小剪刀将碎片切成200mg湿重的平行切片。平行切片悬浮于3ml 37℃含不同浓度紫杉醇缓冲液中,并用0.2μg/ml E抗原攻击(5分钟后)。与抗原孵育15分钟后,移走渗出液和将组织在新鲜缓冲液中煮10分钟以提取残留的组织胺。使用HPLC测定组织胺和SRS-A。
实施例40
破坏微管功能物质的血管外给药
该研究是为了评价负载紫杉醇-喜树碱的手术糊剂(PCL)和/或EVA膜作为再狭窄的血管周治疗的效果。
A.
材料与方法
给250~300g WISTAR大鼠肌注哌啶醇(0.33ml/kg)麻醉。一旦安静再用氟烷麻醉。全身麻醉后,剪去颈部毛,钳夹皮肤用聚烯吡酮碘擦试。在左颈动脉上作一垂直切口并暴露颈动脉远端。围绕颈动脉远端放置两根结扎线并作横向动脉切开术。然后向颈动脉引入2号French Fogarty气囊导管并进入左颈总动脉,气囊内充入生理盐水。将充胀的气囊在颈动脉内上下拉动3次以剥脱内皮细胞。然后移走导管并且放松左颈动脉远端结扎线。
大鼠随机分为10组,不接受治疗、单独聚合物(EVA膜或PCL糊剂),或聚合物加20%紫杉醇。聚合物混合物(2.5mg)以圆周样围绕颈动脉放置。然后关闭伤口。每组5只大鼠于14天杀死,另外5只于28天杀死。其间,观察体重下降或系统疾病的其它表征。14天或28天后,麻醉动物分离左颈动脉,用10%甲醛缓冲液固定并进行组织学检测。
作为预试研究,两只大鼠用负载10%喜树碱的EVA膜治疗14天以评价喜树碱在此疾病模型的效果。
B.
结果
这些研究揭示负载紫杉醇(20%)聚合物完全预防了再狭窄,对照动物和接受单独聚合物的动物于气囊损伤后14天和28天发展28%和55%腔危害(图76A和76B)。
彻底抑制了接触紫杉醇的血管壁内膜充血。然而,如紫杉醇作用不均衡,所证实的作用极为局限是由于药物不能与血管壁保持邻接(图77A和77B)。
初步数据显示负载喜树碱EVA膜有效预防再狭窄动物模型中是有效的。喜树碱完全抑制两种动物模型的内膜充血。
实施例41
紫杉醇对手术粘连动物模型的作用
验证了使用负载palitaxel EVA膜减少兔子宫角模型粘连形成。
麻醉新西兰雌性白兔和腹中线切口剖腹。暴露子宫角,使用解剖刀刀片擦伤两侧子宫角,刮擦要足以去除绒膜,导致斑点出血。兔随机设为对照组或紫杉醇治疗组和术后2、4、和8周评价期。紫杉醇治疗组,刮擦后用负载紫杉醇EVA膜包裹每侧子宫角。缝合肌腹膜层和用皮钉钉合皮肤层。
术后2、4、或8周评价动物粘连形成情况。人道地将动物安乐死并进行尸体剖检。对子宫角进行大体检查和用标准显微镜技术组织学检查。大体上,使用基于子宫角损伤5cm的事实的标准评分系统对粘连评级;于是,通过测量包含粘连区域的长度确定粘连形成程度。使用如下评级系统:0=无粘连,1=25%区域粘连,2=50%区域粘连和3=累及全面粘连。粘连严重程度如下测量:0=分离无阻力,0.5=有一些阻力(需要适度力量),和1=需要利刃切开。总等级是累积的,粘连评分范围0-4代表程度和严重度。
实施例42
胶束紫杉醇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IBD)
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称为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以周期性复发和缓解为特征。最适用的IBD模型是给大鼠结肠内注射溶于乙醇和生理盐水溶液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Morris等,Gastroenterology,96:795-803,1989)。单次注射引起持续数周的急性和慢性炎症。然而,药理学上显示兔结肠较鼠与人结肠更为相似(Gastroenterology,99:13424-1332,1990)。
所有实验使用雌性新西兰兔。静注(i.v)注射苯巴比妥麻醉动物。直肠插入婴儿饲管,尖端距肛门20cm,以便注射TNB(0.6ml;40mg溶于25%乙醇生理盐水中)。注射TNB一周后,将兔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这时,动物或者不治疗、或单独接受微胶粒(i.v.)或者接受胶束紫杉醇(i.v.)。每4天重复一次共治疗4次。
研究过程中,每周在如上所述全麻下使用儿科支气管镜对兔进行内窥镜检查。由内窥镜医师(不了解实验分组)按下述程度评分:0,没有异常;1,炎症,但无溃疡;2,炎症和1个位点溃疡(<1cm);3,2个或更多位点炎症和溃疡或沿结肠长度一个主要位点炎症和溃疡(>1cm)。
最后一次治疗后,于24小时和1、2、4和6天将兔安乐死。沿逆-肠系膜边缘分离、切除和打开整个结肠,用生理盐水冲洗并置于盛有抗体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立体显微镜检测结肠并根据与内窥镜相同的标准评分。同样,尸体解剖时选择结肠样本,从肛门上至结肠整个长度中既选择明显发炎和溃疡区域也选择正常结肠。组织用10%甲醛固定和进行石蜡包埋;切5mm片和用溶血毒素和伊红染色。组织学检测有IBD和无IBD的玻片。
初始实验时可于兔结肠内注射TNB诱导结肠炎后改用口服紫杉醇。动物随机分为3组,不治疗、接受单独载体或口服紫杉醇。
实施例43
紫杉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作用
用胶束紫杉醇治疗雌性NZB/NZW F1小鼠(B/W)检测紫杉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小鼠这种劳损发展为类似人SLE的疾病。1个月龄时,与正常小鼠相比,这些小鼠脾B-细胞水平升高自发分泌免疫球蛋白。2月龄时出现高水平的抗-ssDNA抗体。5月龄时,免疫球蛋白沿小球毛细血管壁聚集。进展为严重的肾小球性肾炎并在9月龄时,50%的B/W小鼠死亡。
A.
材料与方法
雌性B/W小鼠购自Jackson实验室(Bar Harbor,ME,USA)。5月龄雌性B/W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或接受低剂量连续胶束紫杉醇(2.0mg/kg;每周3次,共10次)或接受高剂量“脉冲”胶束紫杉醇(20mg/kg;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仅接受对照微胶粒。
检测前每隔一定时间,杀死相同月龄的紫杉醇治疗和不治疗对照B/W小鼠,取出小鼠脾脏防腐处理和制备淋巴细胞计数的单细胞悬浮液。为分辨脾淋巴细胞亚型,使用荧光分析。使用ELISA测定每百万脾B-细胞中自发分泌免疫球蛋白(IgG、IgM、和总免疫球蛋白)或抗-ssDNA-抗体的细胞数。
通过前述,应当领会,尽管为了阐明目的这里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异实施例,但可进行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各种改变。因此,发明不限于除附加的权利要求之外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