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0191A -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0191A
CN1200191A CN97191194A CN97191194A CN1200191A CN 1200191 A CN1200191 A CN 1200191A CN 97191194 A CN97191194 A CN 97191194A CN 97191194 A CN97191194 A CN 97191194A CN 1200191 A CN1200191 A CN 1200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disk tray
recess
palle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1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直
冢原信彦
冈西俊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00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3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in containers or tray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34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mechanism for subsequent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dis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7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featu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3Container cases
    • G11B23/03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shap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7Containers with interchangeabl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2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 G11B23/032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for disc-pac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4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 G11B33/0405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for storing discs
    • G11B33/0411Single disc boxes
    • G11B33/0416Single disc boxes for disc cartridg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4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 G11B33/0405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for storing discs
    • G11B33/0411Single disc boxes
    • G11B33/0422Single disc boxes for discs without cartridg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4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 G11B33/0405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for storing discs
    • G11B33/0433Multiple disc containers
    • G11B33/0438Multiple disc containers for disc cartridg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26Assembling of containers

Abstract

一种盘片托盘,整体形成薄板状,其具有:在一面侧形成的含有比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直径大的内径、含有比盘片厚度深的深度、以在与盘片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及盘片的厚度方向保持间隙的状态可装卸地保持所述盘片的盘片装载用凹部;沿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部连续形成的、将一端部侧开放的底部开口部;在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之间保持至少可插入盘片的间隙、并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该盘片托盘可保持被记录信息信号的盘片,并可以保持盘片的状态安装在盘片驱动装置内装卸。

Description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成为信息信号记录媒体的光盘或光磁盘等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予以保持的状态下可安装于盘片驱动装置上的盘片托盘以及在将该盘片托盘予以保管或携带等时所使用的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录音信号和图象信号或由微机等信息处理装置处理的信息信号、对微机动作进行控制的程序信息等信息信号的记录媒体,使用一种光盘或光磁盘等的盘片。
作为这类盘片,有CD(袖珍光盘)、CD-ROM(袖珍光盘·只读存储器)、CD-R(袖珍光盘·能录写1次的盘片)、DVD(数码视频光盘)和DVD-ROM(数码视频光盘·只读存储器)等盘片。
光盘或光磁盘之类的盘片,当在信号记录面上附着尘埃或带有损伤时,就有不能记录及/或再现信息信号之虞。因此,这类盘片通过容纳于盘片容纳装置来进行保管,且在容纳于盘片容纳装置的状态下进行运送携带,以谋求保护信号记录面。
作为现有的盘片容纳装置,使用一种包括3个零件的装置:用透明的合成树脂成型而形成的呈矩形状的盒本体;通过铰链部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盒本体上的、将形成于盒本体上面侧的开口部予以开闭的盖体;壁厚较薄的由不透明的合成树脂片或合成树脂板所形成的、安装在盒本体内的盘片托盘。
安装在盒本体上的盘片托盘,是对容纳于盘片容纳装置的盘片予以保持用的,在平面部上形成有与所容纳的盘片外形大致对应的呈圆形的盘片装载用凹部,并在该凹部的中央部,一体形成有与形成在盘片中心部的中心孔相嵌合的盘片保持用突部。使盘片的中心孔嵌合在盘片保持用突部上,并将盘片水平装载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而保持在盘片托盘上。
将容纳于该盘片容纳装置的盘片,从盘片托盘上卸下,再从盒本体中取出,用手指握持而装载到盘片驱动装置上。
如此,对于从盒本体中取出盘片、以盘片单体装载到盘片驱动装置上的盘片容纳装置,由于盘片在盘片驱动装置上的装载操作不仅麻烦,而且直接用手指握持盘片,故有使盘片的信号记录面损伤或使指纹等污染附着在盘片上之虞。对于如光盘或光磁盘那样的盘片,一旦在信号记录面上附着伤痕或尘埃,则记录及/或再现信息信号有可能产生缺漏。
作为解决这种缺点的盘片容纳装置,提出了一种由日本实用新型公开1993年第31724号公报所述的装置。
如图71所示,该公报所述的盘片容纳装置301由4个零件构成:做成矩形状、上面侧开放的浅箱型的盒本体302;通过铰链部302a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盒本体302上的、将盒本体302的上部予以开闭的呈平板的盖体303;可装卸地安装在盒本体302内的盘片托盘304;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盖体303内面中央部的盘片压紧构件305。并且,在盘片托盘304上形成有圆形的盘片装载用凹部306,且从该盘片装载用凹部306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侧形成有大致U字状的底部开口部307。而盘片310在周缘保持微量间隙地装载在盘片托盘304的盘片装载用凹部306内,通过关闭盖体303,并利用盘片压紧构件305从图中上方对其支承而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306内。
欲将容纳于该盘片容纳装置301的盘片310装载到盘片驱动装置上,则以铰链部302a为中心将盖体303作转动操作,并在使盘片压紧构件305脱离盘片310的上方后,从盒本体302内取出盘片托盘304。而通过把使盘片310载放在盘片装载用凹部306上的盘片托盘304插入盘片驱动装置内,就可进行盘片310的装载。
另外,当盘片托盘304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时,配设在装置本体内的盘片工作台通过底部开口部307而插入盘片托盘304内。
该盘片容纳装置301由4个零件构成,不但零件数及装配工时多,成本高,而且在打开盖体303的瞬间,盘片压紧构件305的盘片压紧功能被解除,之后,盘片310就成为可容易从盘片托盘304内脱落的状态。
另一方面,从外周围具有周壁的盒本体302取出盘片托盘304的操作是困难的,在这种取出操作中,还有不当心使盒本体302及盘片托盘304倾斜、使盘片310掉落、损坏的危险。又当将从盒本体302取出的盘片托盘304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时,若不一一调换盘片托盘304,则插入盘片驱动装置的操作就困难,在盘片托盘304的调换操作中也有不当心将盘片托盘304倾斜而使盘片310掉落、损坏的危险。
因此,在将盘片310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时,必须要不会使盒本体302和盘片托盘304不当心产生倾斜地来进行操作,盘片310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内的操作就困难。
另外,对于将该盘片310装载在盘片装载用凹部306上的盘片托盘304,不能用于垂直竖起盘片驱动装置的所谓立式使用的盘片驱动装置。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盘片托盘或盘片容纳装置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盘片托盘及使用盘片托盘的盘片容纳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谋求用作为信息信号的记录媒体的光盘或光磁盘等的可靠保护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对盘片进行装卸操作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盘片容易、可靠地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内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立式使用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盘片托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零件个数、制造容易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盘片并能可靠地进行装载操作的盘片驱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盘片托盘,整体形成薄板状,且具有:含有比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直径大的内径、含有比盘片厚度深的深度、以在与盘片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及盘片的厚度方向保持间隙的状态可装卸地保持所述盘片的盘片装载用凹部;沿盘片托盘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部连续形成的、将一端部侧开放的底部开口部;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对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的盘片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按压、将所述盘片支承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至少1个弹性支承部。
这里,弹性支承部位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开放侧的两侧设置着一对,在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升高周面按压盘片,无松动地对装载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予以保持。
另外,通过设置在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之间保持至少可插入盘片的间隙、并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则盘片能可靠地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
再在盘片托盘上,设有在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之间至少保持可插入盘片的间隙、并从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
通过在盘片托盘上设置弹性支承部与盘片脱落防止部,且盘片通过使其一部分被卡止在盘片脱落防止部、使弹性支承部变位,则可容易地装卸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
另外,通过在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设置对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内周侧的非信号记录区域予以支承的盘片支承部,则可不会使信号记录面与盘片装载用凹部接触地保持盘片。
容纳上述盘片托盘的托盘容纳盒,相对的上下面和与所述上下面正交的相对的侧面和与所述侧面正交的背面被封住,具有在与所述背面相对的前面侧形成托盘插取口的托盘容纳部,在托盘容纳部内,设有装卸自如地与通过盘片托盘插取口而插入的盘片托盘上所设置的卡合部相卡合的、将盘片托盘卡止在容纳位置的托盘卡止部。
另外,在盘片容纳盒中,位于与托盘插取口相对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部,通过设有对保持在容纳于托盘容纳部的盘片托盘内的盘片予以弹性按压的盘片按压部,则可不会松动地将保持在盘片托盘内的盘片予以容纳。
并且,本发明的盘片容纳装置,由所述盘片托盘和容纳该盘片托盘的所述托盘容纳盒构成。
安装保持记录着信息信号的盘片的盘片托盘的盘片驱动装置,具有:安装盘片托盘的托盘安装部;对保持在安装于托盘安装部上的盘片托盘内的盘片进行旋转操作的盘片旋转操作机构;对由盘片旋转操作机构作旋转操作的盘片进行记录及/或再现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
在盘片驱动装置内,设有与盘片旋转操作机构相对的、将保持在盘片托盘内的盘片夹紧在盘片旋转操作机构上的夹紧构件,通过盘片由夹紧构件夹紧,则可与盘片旋转操作机构一体地旋转。
另外,在托盘安装部上,设有当安装盘片托盘时与形成在盘片托盘上的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开口端侧卡合、扩大盘片装载用凹部直径的、以使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自由地旋转的盘片装载用凹部扩径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利用本发明所得到的具体优点,从下面说明的实施例中可进一步明白。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1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中盘片托盘的立体图。
图3A~图3D是图2所示的盘片托盘的俯视图、后视图、主视图及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盘片托盘的仰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盘片托盘的V-V剖视图。
图6A及图6B分别是图3所示的盘片托盘的VI-VI剖视图及VI’-VI’剖视图。
图7A~图7C是将图5所示的剖视图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来说明盘片托盘上的盘片装卸操作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托盘容纳盒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托盘容纳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将图8所示的托盘容纳盒内的盘片按压构件放大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将图8所示的托盘容纳盒内的托盘卡止构件放大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2A~图12D是图8所示的托盘容纳盒局部剖切的俯视图、后视图、主视图及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将盘片托盘容纳在第1实施形态的托盘容纳盒内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容纳盘片托盘后的托盘容纳盒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容纳盘片托盘后的托盘容纳盒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16是将图13的盘片按压构件的盘片按压部分放大后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17是将图13的托盘卡止构件的盘片托盘卡止部分放大后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2实施形态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的第3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1、第2及第3实施形态所示的盘片托盘及所使用较佳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盘片开始装载在图20的盘片驱动装置内及推出状态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22是对盘片装载在图20的盘片驱动装置内的结束状态进行说明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1中盘片驱动装置的XXIII-XXIII剖视图。
图24是图22中盘片驱动装置的XXIV-XXIV剖视图。
图25是图21中盘片驱动装置的XXV-XXV剖视图。
图26是图22中盘片驱动装置的XXVI-XXVI剖视图。
图27是图21中盘片驱动装置的XXVII-XXVII剖视图。
图28是图22中盘片驱动装置的XXVIII-XXVIII剖视图。
图29是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4实施形态中盘片托盘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的盘片托盘的俯视图。
图31是对图29的盘片托盘上的盘片的装卸操作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32A及图32B是将主要部分放大来对图29的盘片托盘上的盘片的装卸操作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图33是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4实施形态的托盘容纳盒的立体图。
图34是图33中托盘容纳盒的侧视图。
图35是说明图33的托盘容纳盒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36是图35中托盘容纳盒的XXXVI-XXXVI剖视图。
图37是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5实施形态中盘片托盘的立体图。
图38是放大表示图37的盘片托盘的主要部分的XXXVIII-XXXVIII剖视图。
图39是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6实施形态中托盘容纳盒的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40是图39的托盘容纳盒与图29的盘片托盘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图29的盘片托盘插入图39的托盘容纳盒内途中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42是图41的托盘容纳盒及盘片托盘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图29的盘片托盘插入图39的托盘容纳盒内结束状态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44是将图39的托盘容纳盒上下多层重叠后的自动换片器用的托盘架的立体图。
图45是本发明第4及第5实施形态的盘片托盘及所使用较佳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46A及图46B是说明盘片装载在图45的盘片驱动装置内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47是表示盘片装载在图45的盘片驱动装置内结束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48是说明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7实施形态的盘片托盘的立体图。
图49是图48的盘片托盘的俯视图。
图50是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7实施形态中托盘容纳盒的立体图。
图51是图50的托盘容纳盒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5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托盘容纳盒的第8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53是图52中托盘容纳盒的XXXXXIII-XXXXXIII剖视图。
图54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9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55是图54所示的盘片托盘的立体图。
图56是图54所示的盘片托盘的仰视图。
图57是图54所示的托盘容纳盒的立体图。
图58是图57所示的托盘容纳盒局部剖切的俯视图。
图59是第9实施形态所示的盘片托盘及所使用较佳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60是说明盘片开始装载在图59的盘片驱动装置内的示意侧剖视图。
图61A及图61B是说明盘片装载在图59的盘片驱动装置内顺序的示意侧剖视图。
图62是放大表示图59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盘片托盘的弹性保持部的仰视图。
图63A及图63B是说明弹性保持部的打开动作的主要部分的示意侧视图。
图64是说明盘片托盘安装在图59的盘片驱动装置内要领的立体图。
图65是表示盘片托盘安装在图64的盘片驱动装置内状态的立体图。
图66是说明图59所示的盘片托盘的盘片装载用凹部等内部尺寸的侧剖视图。
图67是与图66相同的侧剖视图。
图68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10实施形态的盘片托盘的俯视图。
图69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托盘容纳盒的第11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70是将图69的托盘容纳盒上下多层重叠后自动换片器用的托盘架的立体图。
图71是现有的托盘容纳盒的立体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下面,就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使用该盘片托盘的盘片容纳装置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现结合附图1~17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盘片容纳装置501如图1所示,包括整体形成薄板状的盘片托盘1及容纳该盘片托盘1的托盘容纳盒21。在该盘片容纳装置501中,容纳有作为录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或由微机等信息处理装置处理的信息信号、对微机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程序信息之类的信息信号的记录媒体的光盘和光磁盘等的盘片。详细地说,容纳有CD、CD-ROM或CD-R、DVD或DVD-ROM等直径约为120mm、厚度约为1.2mm的光盘或光磁盘之类的盘片D。这种盘片D在中心形成直径约为15mm的中心孔Da,如图5所示,将该盘片D的图5中下面侧的一侧面做成信号记录面,在该信号记录面的信号记录区域Dd的内侧且在中心孔Da的外周侧设有非信号记录区域De。
保持该盘片D的盘片托盘1,由ABS树脂或聚缩醛树脂等不透明的合成树脂进行成型而形成,图2中左右方向的宽度W1做成约124mm,图2中前后方向的长度L1做成约131mm,图2中上下方向的厚度T1做成约5mm,而形成大致矩形状。在该盘片托盘1的上面侧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上部开放的盘片装载用凹部2。将图3所示的直径A1做成约121.6mm、图6A及图6B所示的深度B1做成约3.6mm来形成该盘片装载用凹部2。即,相对盘片D的直径A2及厚度B2,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直径A1及深度B1构成A1>A2、B1>B2
如图2及图4所示,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底部2a,形成有从大致中央部到盘片托盘1的前面连续、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并沿着盘片托盘1的中心线P1而开口成大致U字状的底部开口部3。该底部开口部3包括位于盘片托盘1的中央部的大致半圆形孔3a和沿该半圆形孔3a连续、向前面1a侧形成的矩形孔3b,作为整体而形成大致U字状。在该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底部2a的大致中央部上部,一体形成有沿底部开口部3的半圆形孔3a外周将外径做成约38mm的呈半圆弧状的兼作加强肋用的盘片支承部4。
如图2及图3所示,在盘片托盘1上,位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开放侧的外周端部而向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突出地设有防止盘片脱落用的卡止突片5、6。在成为盘片托盘1的向托盘容纳盒21的插入端侧的前面1a侧左右2个部位和盘片托盘1的背面1b侧左右2个部位的共计4个部位,各一对一对地设置共计4个所述卡止突片5、6。各卡止突片5、6如图6A及图6B所示,将厚度W1做成约0.2mm,与盘片托盘1的上面做成大致同一面,且如图3A所示,限制在相对盘片托盘1的中心线P1而对称的位置上。所述共计4个卡止突片5、6的下面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底部2a之间的间隙B3形成为小于约3.4mm,与所述4个卡止突片5、6内侧端相接的内接圆直径A3如图3A所示,形成为约117.6mm。即,所述间隙B3及内接圆直径A3和盘片D的厚度B2及直径A2的关系做成为B3>B2、A3<A2
并且,如图3A所示,在配置在盘片托盘1背面1b侧的左右一对卡止突片6、6的基端部侧的两侧,分别设有大致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中心线平行的2条切槽7。所述左右一对卡止突片6、6如图7A及图7C所示,构成从大致与盘片托盘1上面构成同一面的水平位置向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深度方向可弹性变形的结构。
另外,也可在配置于盘片托盘1前面1a侧的左右一对卡止突片5、5的基端部侧的两侧形成同样的切槽,作为可弹性变形的结构。
并且,在盘片托盘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外周侧,在向盘片托盘1的背面1b侧偏移的位置,即位于与盘片托盘1的中心线P1正交的基准线P2上,如图3A、图4及图6B所示,贯通盘片托盘1的上下面之间地形成有左右一对定位用的基准孔8、8。所述两基准孔8、8配置在相对盘片托盘1的中心线P1左右对称的位置,位于图3A中右侧的一个基准孔8形成为正圆,位于图3A中左侧的另一个基准孔8形成为以沿着基准线P2的方向为长径的长孔。
并且,如图3B及图3D所示,位于盘片托盘1的相对的左右两侧的前面侧的拐角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切口凹部9、9。所述切口凹部9、9大致与盘片托盘1的中心线P1平行,且形成左右对称。在所述切口凹部9、9内,如图3A及图4所示,形成有装入托盘容纳盒21内作为卡合部的呈半圆状的卡合凹部10、10。如图4所示,从设在各切口凹部9、9上的各卡合凹部10、10到前面侧的部分设有倾斜面9a。另外,如图3A及图4所示,在盘片托盘1的底面侧的左右两侧且向背面侧偏移的位置,设有左右一对的呈矩形状的切口凹部11。
并且,如图2及图3A所示,在盘片托盘1的背面侧的上面,设有将防滑用的多个突条部平行形成而构成的握持部12。又如图3C所示,在盘片托盘1的背面侧,设有横向长的标签粘贴区域13。再在盘片托盘1的底面侧,如图4所示,位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外周侧,一体形成有许多加强用肋14。另外,如图3A及图4所示,在盘片托盘1的前面侧拐角部,形成有倾斜面部1g。
如上所述,顶端侧向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突出的4个卡止突片5、6,在用模具装置形成盘片托盘1时利用由模具的强制拔模所形成的下挖成型法来形成。通过利用这种的下挖成型法,形成盘片托盘1的模具,可做成简单的具有向上下方向分离结构的2个分开结构。另外,如图4所示,在与各卡止突片5、6对应的盘片托盘1的底面下面侧位置,形成有在下挖加工时产生的凹部15、16。
上述构成的容纳盘片托盘1的托盘容纳盒21,如图1、图8及图9所示,将ABS树脂或聚缩醛树脂等的透明或半透明等的合成树脂进行成型而形成,其包括:成矩形状的盒本体22;将盒本体22的平面侧予以封住的盖板23。
如图9所示,在构成托盘容纳盒21的盒本体22上,在相对的两侧形成有左右两侧壁25、25,并在与所述两侧正交的背面侧形成有背面壁24。所述两侧壁25、25与背面壁24连续一体形成。在背面壁24及两侧壁25、25的上端缘侧,向盒本体22的内方突设有卡合突片26及27、27。在背面壁24侧的卡合突片26与两侧壁25、25侧的卡合突片27、27连续的拐角部,形成有开口部29、29。所述开口部29、29成为将后述的托盘卡止构件37安装在盒本体22上时的插入部。
另外,在背面壁24侧的卡合突片26的中央部也设有开口部28。该开口部28成为将后述的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安装在盒本体22上时的插入部。并且,在位于设在两侧壁25、25侧的卡合突片27、27的盒体本体22前面侧的部分,形成有卡合凹部30、30。
如图9所示,在盖板23的相对的两侧及背面侧,突设有与设在盒本体22侧的各卡合突片27、27及26相对卡合的被卡合部32、32及31。所述被卡合部32、32及31如图9及图12C所示,截面形成L字状,在顶端侧形成的被卡合片32a、32a及31a向盖板23的外方突出地与盖板23一体形成。
在形成于盖板23两侧的被卡合部32、32的顶端侧,设有对容纳在托盘容纳盒21内的盘片托盘1的插入进行导向并对容纳位置进行限制的托盘插入导向片33。该托盘插入导向片33与被卡合片32a、32a一体形成。
另外,如图12A所示,在盖板23前面侧的两侧,设有与设置在盒本体22上的卡合凹部30、30卡合的卡合突部34、34。所述卡合突部34、34如图12A所示,一体地形成在被卡合部32、32的外侧面上。
如图13及图14所示,当该盖板23使左右两侧的被卡合部32与盒本体22的左右两侧卡合突片27卡合并相对盒本体22而从图13中箭头a方向水平插入时,通过背面侧的被卡合部31与盒本体22的背面侧的卡合突片26卡合,同时在左右一对卡合凹部30内产生弹性变位而卡合左右一对定位用的卡合突部34,而被定位地与盒本体22结合。
如此,如图1及图13所示,通过使盒本体22与盖板23配合,在前面侧形成横向长的盘片托盘1插取用的托盘插取口35,装配成从上下两面及背面侧到左右两侧连续的周面被封住的薄的矩形状的托盘容纳盒21。
并且,如图12A~图12D所示,位于托盘容纳盒21的背面侧中央部的托盘容纳盒21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P11上,可装卸地装入由与构成托盘容纳盒21的合成树脂相同的合成树脂所形成的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该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如图10所示,包括呈平板状的基部36a和在其基部36a的一侧面侧向前方倾斜而突设的可弹性变位的一对盘片按压支承片36b、36b,在所述盘片按压支承片36b、36b的顶端,一体形成有截面呈圆弧状的鼓出部36c。如图10所示,在基部36a的中央部形成有从下方切入的卡合凹部38。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在托盘容纳盒21的背面侧的左右两侧,可装卸地装入由与构成托盘容纳盒21的合成树脂相同的合成树脂所形成的左右一对左右对称的托盘卡止构件37、37。如图11所示,所述托盘卡止构件37、37,具有在顶端侧设置卡止爪37b的弹性变位部37a。如图11所示,在与顶端侧突设卡止爪37b的一侧相反侧的外侧面侧,突设有一对卡合片40、41。一个卡合片40与弹性变位部37a平行地突设,另一个卡合片41与弹性变位部37a正交地突设。
并且,在盒本体22的背面壁24上,设有安装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用的安装部39。在立设于背面壁24上的卡合片39a的顶端侧,一体形成卡止片39b且平面形状呈T字状地形成该安装部39。如图10所示,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通过对形成于盒本体22的背面壁24的上端侧的卡合突片26局部进行开口所形成的开口部28而将基部36a插入在背面壁24与安装部39的卡止片39b之间,且通过使卡合凹部38与卡合片39a卡合,基部36a被背面壁24与卡止片39b夹持,安装位置被定位地安装在盒本体22上。此时,如图8及图12A所示,一对盘片按压支承片36b、36b向盒本体22突出。
另外,如图9及图11所示,在盒本体22的左右两侧壁25的背面壁24侧的位置,设有安装托盘卡止构件37、37用的安装部42、42。所述安装部42、42形成将平面形状做成T字状的卡合槽43,且形成左右对称。托盘卡止构件37、37,通过在盒本体22的两侧壁25、25与背面壁24交叉的拐角部所形成的开口部29、29而插入盒本体22内。此时,各托盘卡止构件37、37通过使一个卡合片40所形成的基部侧与卡合槽43卡合、由一个卡合片40与另一个卡合片41夹持安装部42的局部与安装部42嵌合而安装在盒本体22上。
如此,在将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及一对托盘卡止构件37、37安装在盒本体22上后,将盖板23向图13中箭头a方向插入盒本体22,当所述盖板23与盒本体22结合时,则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通过由设在盖板23背面侧的被卡合部31从上方支承基部36a而固定在盒本体22上。另外,如图9所示,托盘卡止构件37、37也通过由设在盖板23背面侧的两侧的卡止部按压用突部44、44从上方支承与安装部42卡合的基端部侧而固定在盒本体22上。
另外,由于只能分别与安装部39及安装部42、42卡合来安装,故通过将盖板23从盒本体22上拆卸,就可从盒本体22上拆卸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及一对托盘卡止构件37、37。
上述构成的盘片托盘1的托盘容纳盒21如图8所示,在盒本体22上,在与盖板23的左右一对托盘插入导向片33之间构成托盘容纳空间45。该托盘容纳空间45的图8中左右方向的宽度W11、前后方向的长度L11及上下方向的深度T11,相对盘片托盘1的宽度W1、长度L1及厚度T1构成为W11≥W1、L11>L1、T11≥T1
并且,盒本体22的托盘插取口35所形成的前端部从盖板23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在从盒本体22的盖板23前端部突出的部分,形成有当在托盘容纳盒21上插取盘片托盘1时、握持该盘片托盘1用的捏手部46。该捏手部46形成为半圆状的开口。
欲将盘片D容纳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盘片托盘1及托盘容纳盒21的盘片容纳装置501内,则使信号记录面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底部2a相对,在将盘片D外周部Db侧的局部从图5中箭头c方向倾斜地插入盘片托盘1的托盘前端侧左右一对卡止片5的下面侧后,如图7A所示,当将卡止在盘片托盘1后端侧的左右一对卡止突片6上的盘片D的外周部Db向卡止突片6、即向图5及图7B中箭头d方向按压时,如图7B及图7C所示,所述卡止突片6向图7B中箭头e方向产生弹性变形,盘片D的外周部Db侧向各卡止突片6的下面侧压入而容纳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一旦盘片D容纳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则卡止突片6所受到盘片D的按压被解除,向图7C中箭头f方向进行弹性复位,成为与盘片托盘1上面同一平面的水平状态。
如此,由于盘片D利用卡止突片6的弹性变形可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故能容易地向盘片托盘1进行插入操作。尤其由于只需用手指从上方按压盘片D的外周部Db侧的2个部位就可将盘片D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故不必要使手指与信号记录面接触,就可防止在信号记录面上附着指纹或脏物等。
欲取出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的盘片D,则将手指插入盘片D的中心孔Da,并将手指放在盘片D的外周部Db侧向图7C中箭头g方向提起,利用盘片D自身的弹性变形和卡止突片6向图7C中箭头f方向的弹性变形而解除盘片D的外周部Db在卡止突片6上的卡合,盘片D就可向盘片装载用凹部2上方的图7C中箭头g方向转动。并且,盘片D可向图7C中箭头h方向拉出,从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取出。在进行该盘片D的取出操作时,由于也不必使手指接触信号记录面,故可防止在信号记录面上附着指纹或脏物等。
如图5所示,由于将中心孔Da周缘的非信号记录区域De部分支承在盘片支承部4上地把盘片D安装在盘片托盘1内,故在信号记录面的信号记录区域Dd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底部2a之间可确保相当于盘片支承部4高度的间隙G1。另外,在盘片D的外周部Db与构成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外周部的升高周面2b之间也可确保约0.8mm的间隙G2。因此,盘片D能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向与信号记录面平行的方向及相对信号记录面垂直方向的厚度方向以具有一定间隙的状态而安装在盘片托盘1中。而且,盘片D即使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向水平方向及/或厚度方向移动,也可防止信号记录面与底部2a接触,能可靠地防止在信号记录面上的损伤。
由盘片D的直径A2与连接4个卡止突片5、6顶端缘的内接圆直径A3之差(A2-A3=约2.4mm),决定所述卡止突片5、6与盘片D的外周部Db上重叠,且由所述卡止突片5、6来防止与4个卡止突片5、6卡止并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的盘片D从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脱落。即,即使从水平状态使盘片托盘1有大的倾斜、或上下翻转盘片托盘1时,也能可靠地防止盘片D脱离盘片装载用凹部2。
因此,如图13~图15所示,在将安装了盘片D的盘片托盘1通过托盘插取口35在托盘容纳盒21上进行插入、取出时,可防止盘片D不当心从盘片托盘1上脱落、使信号记录面损伤,或可防止在信号记录面上附着脏物,能更可靠地保护盘片D本身。
而且,欲将盘片托盘1容纳于托盘容纳盒21内,则用手指从上下握持设在盘片托盘1背面侧的握持部12的大致中央部,将前面侧插入托盘容纳盒21的托盘插取口35,且向图13中箭头a方向插入。这样,盘片托盘1由托盘插入导向片33导向而被水平地插入托盘容纳空间45内,如图15及图17所示,托盘卡止构件37及托盘卡止片48进入盘片托盘1的左右一对开口凹部9内。又,当将盘片托盘1插入托盘容纳盒22内时,如图17所示,由盘片托盘1的开口部9的倾斜面9a按压卡止爪37b,弹性变位部37a作弹性变位并与形成在开口部9底面上的卡合凹部10卡合。此时,左右一对托盘卡止片48与左右一对开口部9的升高面9b抵接,盘片托盘1被插入、定位在托盘容纳盒21内。
而且,在向图15中箭头a方向插入的盘片托盘1利用左右一对托盘卡止构件37而卡止在托盘容纳盒21内之前,配置在托盘容纳盒21内的背面侧中央部的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通过形成于插入端侧的开放部而从图15中箭头b方向进入底部开口部3内。
一旦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进入底部开口部3内,则左右一对盘片按压支承片36b、36b,在保持于盘片托盘1上的盘片D外周缘的2个部位被盘片D向图15中箭头a方向按压,且从图16中用点划线所示的初期位置到图16中用实线所示的变形位置向箭头a方向作弹性变形。并且,所述盘片按压支承片36b、36b,利用图16中箭头b方向的弹性回复力而向图16中箭头b方向对盘片D进行按压。由一对盘片按压支承片36b、36b按压的保持在盘片托盘1内的盘片D,向图15中箭头b方向受到按压力,不会松动地以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升高周面2b压接的状态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
如上所述,由于盘片D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被限制自由移动地保持,且安装了该盘片D的盘片托盘1被限制容纳位置地容纳在托盘容纳盒21内,故当运送或保管容纳盒21时,可通过限制移动盘片D而可靠地防止信号记录面等的损伤,可谋求盘片D的可靠的保护。
另外,在从托盘容纳盒21内取出盘片托盘1时,只要将手指插入图13所示的托盘容纳盒21的捏手部46,握持盘片托盘1的握持部12的中央部向图13中箭头b方向从托盘容纳盒21内拉出盘片托盘1,盘片托盘1就能简单地从左右一对托盘卡止构件37脱离,因此,能方便地取出该盘片托盘1。
并且,在托盘容纳盒21的托盘插取口35所设置的前面侧的大致中央部,由于形成有插入、取出操作作用的捏手部46,故在盘片托盘1插入托盘容纳盒21内时,仍握持盘片托盘1握持部12的大致中央部地将手指插入到所述捏手部46内,并可容易地将盘片托盘1插入到托盘容纳盒21内的容纳位置。
另外,在从托盘容纳盒21内拉出盘片托盘1时,由于在将手指插入所述捏手部46内而可靠地握持握持部12后能拉出盘片托盘1,故对盘片托盘1能容易地进行取出操作。
另外,如图17所示,由于在盘片托盘1的左右一对开口部9的前端侧,形成有倾斜面9a,并在左右一对托盘卡止构件37的卡止爪37b顶端形成有前后两方向的锥面,故当盘片托盘1向图15中箭头a方向朝托盘容纳盒21进行插入操作、或对容纳于托盘容纳盒21内的盘片托盘1向图15中箭头b方向进行拉出的操作时,能顺利地使所述卡止爪37b与所述开口部9及卡合凹部10内进行卡止与脱离,盘片托盘1能顺利地进行装卸操作。而且,由于可使左右一对托盘卡止构件37在盘片托盘1的左右一对开口部9内与卡合凹部10进行卡止与脱离,故可完全将左右一对托盘卡止构件37收放在托盘容纳盒21的左右两侧21d的内侧,可确保托盘容纳盒21的较高的防尘性。
接着,结合附图18来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
这里所示的盘片托盘1,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外周侧一体形成有可在盘片托盘1的背面侧的中央部可弹性变位的左右对称状的左右一对盘片按压部17。另外,配设在托盘容纳盒21内的第1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由海绵或橡胶等的弹性构件形成。
当将盘片D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并通过托盘插取口35而将这里所示的盘片托盘1容纳在托盘容纳盒21内时,盘片D的外周部Db从图18中箭头a方向与第1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抵接,盘片D受到第1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的弹力而被向图18中箭头b方向按压,由在与第1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相对的位置所配设的一对第2盘片按压支承构件17、17支承。此时,一对第2盘片按压支承构件17、17向图18中箭头b方向作弹性变位,并利用图18中箭头a方向的弹力而将盘片D的外周部Db按压在第1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上。盘片D通过由第1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与一对第2盘片按压支承构件17、17作弹性保持,而限制自由移动地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
另外,只要第2盘片按压支承构件17是可弹性变位的,第1盘片按压支承构件36也可用非弹性材料形成。
接着,结合附图19来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
这里所示的盘片托盘1的为防止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的盘片D的脱落而设置的盘片卡止构件18系由可弹性变形的橡胶或软质合成树脂等形成。该盘片卡止构件18做成圆盘状,在偏离旋转中心的位置设有支承销18a。盘片卡止构件18通过支承销18a而可旋转地安装在盘片托盘1上。
另外,盘片卡止构件18如图19所示,配设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外周侧的4个部位。
如图19中点划线所示,盘片卡止构件18以支承销18a为中心旋转,且通过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外侧使其旋转,开放盘片装载用凹部2而使盘片D的顺利安装变为可能。如图19中实线所示,在将盘片D安装在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后,以支承销18a为中心,将盘片卡止构件18旋转到向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内侧突出的位置,以支承盘片D,就可防止从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脱落。
另外,盘片卡止构件18如图19中实线所示,当转动到使其向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侧突出的位置时,通过将有适度感地与该盘片卡止构件18卡合的定位装置设在盘片托盘1侧,则盘片卡止构件18可有适度感地作转动操作,能可靠地定位在防止盘片D脱落的位置上。
下面,对使用上述第1、第2及第3实施形态中所示的盘片托盘1来装载光盘或光磁盘等盘片的盘片驱动装置51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51,在设于装置本体52前面侧的面板52a,设有横向长的形成为开口部的托盘插取口53。该托盘插取口53由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装置本体52内的开闭盖53a封住。通过该开闭盖53a向装置本体52的内方转动,就可将托盘插取口53打开。
在装置本体52内,与托盘插取口53相对地水平配置有托盘支架54。该托盘支架54用薄的金属板等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如图21及图23所示,在与顶板部54a相对的两侧,下垂地设置托盘保持部54b、54b。所述托盘保持部54b、54b截面呈L字状,用与顶板部54a平行的弯曲部分支承盘片托盘1。如图23所示,在位于顶板部54a的装置本体52内方的背面侧,下垂地设有弯曲的托盘卡止片54c。并且,如图21所示,在顶板部54a的中央部配设有呈圆板状的盘片箝位器55。盘片箝位器55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与托盘支架54相对、向与插取盘片托盘1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长而配设在顶板部54a上的箝位器支承构件56的顶端侧上。此外,在位于顶板部54a的托盘插取口53侧的部分,安装有对插取在托盘支架54上的盘片托盘1的插取进行导向的托盘导向构件57。
另外,如图23所示,在与装置本体52内的托盘支架54相对的下方侧,配设有用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的底座58。在该底座58的与配设在托盘支架54上的盘片箝位器55相对的位置,配设有构成盘片旋转驱动机构50的主轴电动机59。使主轴向盘片箝位器55侧突出地将主轴电动机59安装在底座58上。在主轴的顶端侧安装有与主轴一体旋转的盘片台60。
在底座58的内方侧配设有光学拾波器61,该光学拾波器61通过安装在底座58上的导向机构可向装载在盘片台60上的盘片D的径向方向移动地被支承,通过具有进给电动机的进给机构向盘片D的径向方向进行进给操作。
该光学拾波器61使物镜61a与装载在盘片台60上的盘片D相对地配置,利用物镜61a将从光源射出的光束予以聚焦而照射到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上。
并且,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底座58的与托盘支架54相对的上面侧,构成有托盘安装部。在托盘安装部上,配设有用来定位盘片托盘1的左右一对定位销62和用来限制盘片托盘1高度的左右一对高度限制销63。定位销62位于托盘插取口53侧地立设在底座58上,高度限制销63位于装置本体52的内方侧地立设在底座58上。定位销62的上端形成圆锥状,在下端形成有用来限制盘片托盘1高度的高度限制用阶梯部62a。
并且,在底座58上安装有使托盘支架54相对底座58向上下方向、即向图27及图28中箭头i方向以及k方向作平行升降移动的支架升降机构64。该支架升降机构64包括:用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水平状地装载在底座58上的、由共计4个定位销62及高度限制销63的基部进行导向并向图27及图28中箭头a方向及b方向滑动的滑板65;作为对所述滑板65向箭头b方施加滑动力的装置的左右一对向拉伸弹簧66;通过偏心凸轮68而与从所述滑板65一侧部向后方延长的推出电动机卡合部67相卡合的、使所述滑板65与左右一对拉伸弹簧66相抗衡而向图27及图28中箭头a方向滑动地装载在底座58上后端侧的一侧部的推出电动机69;通过支点销70向图21中箭头a方向及箭头b方向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底座58上后端侧的一侧部的触发器臂71;作为对所述触发器臂71向图21中箭头b方向施加转动力的装置的触发器臂弹簧72;在圆弧状地一体形成于所述触发器臂弹簧72基部侧的锁定片73及滑板65后端的一侧部上所安装的、由所述锁定片73进行锁定与解除锁定的锁定销74;在托盘支架54的左右一对托盘保持部54b的左右两侧、且分别水平固定在前后两端附近位置的共计4个导向销75;从图27及图28所示的滑板65左右两端缘向上方弯曲成垂直状、在与盘片托盘的插入方向平行形成的左右两侧板65a的前后两端附近位置所形成的、对共计4个导向销75进行升降驱动用的作为上下方向的倾斜槽的共计4个倾斜导向槽76;以及从底座58的左右两端缘向上方弯曲成垂直状、在与盘片托盘的插入方向平行形成的左右两侧板58a后端侧所形成的、对托盘支架54后端侧的左右一对导向销75向上下方向进行导向的垂直导向槽77等。
如上构成的盘片驱动装置51,在可插入盘片托盘1的初期状态下,滑板65与拉伸弹簧66相抗衡而向图21中箭头a方向滑动,通过被触发器臂71锁定,如图23所示,托盘支架54向图23中箭头i方向平行上升到与托盘插取口53同一高度的上升位置。因此,如上所述,从托盘容纳盒21内抽出盘片托盘1,仍将盘片D装载在所述盘片托盘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把所述盘片托盘1从其前面1a侧向内侧按压以打开开闭盖53a并朝图20中箭头a方向水平地插入盘片驱动装置51的托盘插取口53a。
此时,如上所述,通过采用共计4个卡止突片5、6的结构来防止装载在盘片托盘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的盘片D的脱落,则即使例如将盘片驱动装置51竖成垂直状来使用,即,即使是所谓的立式的盘片驱动装置51,也不会不当心将盘片D脱落,可由盘片托盘1将盘片D安全且顺利地插入盘片驱动装置51内。而此时,盘片D不会与盘片箝位器55产生冲突,托盘插入导向件57对盘片托盘1进行导向。
并且如图21、图23及图25所示,从托盘插取口53向图21、图23及图25中箭头a方向水平插入驱动装置本体52内的盘片托盘1,在处于托盘支架54内的顶板部54a的下部仍保持原状地向图23及图25中箭头a方向水平地插入在左右一对托盘保持部54b之间。而被插入后的盘片托盘1的插入侧的整个面在与托盘卡止片54c抵接之前,所述盘片托盘1的整个面侧的一侧与触发器臂71抵接,该触发器臂71与触发器弹簧72相抗衡而向图21箭头a方向旋转。
这样,如图22所示,触发器臂71的锁定片73向一侧方脱离滑板65的锁定销74,解除滑板65的锁定,在这瞬间,滑板65从图21所示的位置到图22所示的位置被左右一对拉伸弹簧66驱动而向图21及图22中箭头a方向滑动。
其结果,如图28所示,由底座58的左右一对垂直导向槽77对托盘支架54后端侧的左右一对导向销75向垂直方向进行导向,并且,滑板65的共计4个倾斜导向槽76与托盘支架54的共计4个导向销75相对而向图28中箭头b方向偏移,利用所述的倾斜导向槽76,所述的导向销75被同时向图28中箭头k方向压下,盘片托盘1与托盘支架54一起,从图23及图25所示的上升位置到图24及图26所示的下降位置向各图中箭头k方向平行地下降。
这样,如图26所示,盘片托盘1的左右一对基准孔8从上方与底座58上的左右一对定位销62嵌合,同时,其盘片托盘1的底面1d的4个部位水平地装载在左右一对定位销62的高度限制用阶梯部62a上与左右一对高度限制销63上,该盘片托盘1在底座58上被正确地定位。并且,如图24所示,与此大致同时,盘片台60从下方与图24中箭头i方向相对地插入盘片托盘1的底部扩开的半圆形孔3a内,在所述盘片台60的上部中央所形成的中央环部60a从下方与盘片D的中心孔Da嵌合,并且,盘片D利用所述盘片台60而向图23及图25中箭头i方向相对地浮在盘片托盘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2内的底部2a与4个卡止突片5、6之间的中间位置。
而此时,水平埋设在盘片箝位器55上部中央的箝位器磁铁55a的磁性吸力作用于用磁性材料构成的盘片台60,盘片箝位器55利用所述磁性吸力将盘片D的中心孔Da的外周侧向下方按压,所述盘片D的中心孔Da正确地与盘片台60的中央环部60a的外周嵌合,同时,盘片D利用所述盘片箝位器55而水平地夹紧在盘片台60上。而此时,如图24所示,光学拾波器61的物镜61a从下方相对地插入盘片托盘1的底部开口部3的矩形孔3b内,物镜61a接近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
通过上述那样的操作,保持在盘片托盘1内的盘片D可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51上。在装载盘片D后,当从作为连接该盘片驱动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主计算机输入记录及/或再现的指令信号时,盘片旋转驱动机构50的主轴电动机59被驱动,盘片D根据规定的转速而与盘片台60一体地旋转,并驱动拾波器进给机构,使光学拾波器61向盘片D的径向方向作进给操作。光学拾波器61,系通过从光源射出、利用由物镜61a聚焦的光束对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进行扫描来对盘片D上的信息信号进行记录及/或再现。
这样,由于盘片D以保持在盘片托盘1内的状态在托盘容纳盒21上进行装卸,又可在盘片驱动装置上进行装载,故在容纳盒21上的装卸操作及在盘片驱动装置上的装载操作中,可防止在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上产生伤痕或附着指纹等其它脏物,可始终将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Dc保持成高品质状态,从而可不会使信息信号产生缺漏地具有良好的记录再现特性地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现。
接着,当将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51上的盘片托盘1推出时,通过对来自主计算机的推出指令信号或设在面板52a上的推出按钮52b进行操作,来驱动推出电动机69。一旦驱动推出电动机69,则所述偏心凸轮68将滑板65的推出电动机卡合部67向图22及图28中箭头a方向牵拉。这样,滑板65与左右一对拉伸弹簧66相抗衡而从向图22及图28所示的装置本体52的内方移动的位置移动到向图21及图27所示的托盘插取口53侧移动的位置。
于是,用与装载时的动作相反的动作,则如图27所示,滑板65的共计4个倾斜导向槽76相对托盘支架54的共计4个导向销75而向箭头a方向偏移,所述导向销75同时利用所述倾斜导向槽76而向图27中箭头i方向向上压,托盘支架54向图27中箭头i方向平行地从图24及图26所示的下降位置上升到图23及图25所示的上升位置。
盘片托盘1与该托盘支架54一起向图27中箭头i方向平行地上升,大致在从左右一对定位基准孔8中抽出左右一对定位销62的同时,盘片箝位器55的盘片夹紧被解除,盘片台60及光学拾波器61的物镜61a从盘片托盘1的底部开口部3向下方的图28中箭头k方向相对地被抽出,盘片D再水平地装载在盘片托盘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2的盘片支承部4上。
并且,在托盘支架54上升到上升位置、从盘片托盘1的左右一对基准孔8中完全抽出左右一对定位销62的瞬间,触发器臂71利用触发器臂弹簧72而向图22中箭头b方向旋转,盘片托盘1的前面1a利用所述触发器臂71而向图22中箭头b方向按压,盘片托盘1以大致一定尺寸向图21中箭头b方向从托盘支架54内向托盘插取口53的外方被推出。而向图22中箭头b方向旋转的触发器臂72的锁定片73再进入滑板65的锁定销74的前侧卡合,滑板65在向图21中箭头a方向移动的位置再被锁定。
而此时,推出电动机69的偏心凸轮68被旋转驱动1次,最后返回到原位置时,该偏心凸轮68离开滑板65的推出电动机卡合部67。
按上述,由于盘片托盘1在盘片驱动装置51上的推出动作结束,故其后,如上所述,将盘片托盘1从盘片驱动装置51内向图21中箭头b方向抽出,再插入托盘容纳盒21内放置,而此时,也不会产生盘片D从盘片托盘1上不当心脱落,可将盘片托盘1安全且顺利地插入托盘容纳盒21内放置。
下面,结合附图29~36来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4实施形态。
如图29所示,这里所示的盘片托盘111由将盘片托盘111插入在盘片驱动装置内的方向尺寸做长的平板的薄板状构件所构成。在该盘片托盘111的一侧面,具有带开口的圆形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其可与盘片D的径向方向具有适当大小间隙地保持盘片D。如图30所示,该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直径C设定得比盘片D的直径D1大(C>D1)。
并且,如图30所示,与该盘片装载用凹部112插入盘片驱动装置上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B1设定得比盘片D的直径D1小(B1<D1)。
如此,如图29所示,通过形成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在与盘片托盘111插入盘片驱动装置上的方向正交的相对的两侧,设有使装载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上的盘片D局部向盘片托盘111的侧方突出的开口部112a、112b。
另外,在盘片托盘111的与成为插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插入端侧的顶端侧相对的基端部侧,形成有用来握持该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
又,在盘片托盘111的成为插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插入端侧的顶端侧的两侧,设有对装载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的盘片D的外周部进行支承的左右一对保持部115。
并且,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底部形成有底部开口部116。该底部开口部116如图29及图30所示,位于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从盘片托盘111的插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插入端侧到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中央部连续形成。如此,通过形成底部开口部116,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插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插入端侧的两侧,一对保持部115成为形成左右对称的状态。在该底部开口部116,如用图47等后述那样、进入对容纳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的盘片D予以旋转驱动的盘片台151和对由盘片台151旋转驱动的盘片D进行信息记录及/或再现的构成记录及/或再现装置的光学拾波器152。
在该底部开口部116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中央部,与盘片D的中央部对应并向上方突出地一体形成有圆弧状的盘片支承部117。该盘片支承部117是支承处于被装载的盘片的信号记录面侧中央部的非信号记录区域De用的,因此,可防止信号记录区域Dd与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盘片装载面接触,保护信号记录面。
另外,在作为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周缘部的握持部114的内周缘,设有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同样,在作为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周缘部的一对保持部115的各内周缘,设有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9。为了防止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的盘片D的脱落,在与盘片装载面之间具有适当大小间隙地平行地突设所述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119,以使盘片D可在厚度方向有限地移动。
所述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119中,握持部114侧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通过在其基端部两侧设置切槽而被赋予较大的弹性,因此,在上下方向、即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深度方向可作弹性变形。该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由盘片D按压而容易挠曲,以允许盘片D从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取出。对此,保持部115侧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9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做成刚性体,几乎未被赋予弹性,但也可与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相同,做成在基端部设置切槽使其具有可挠性的结构。
所述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119以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中心部为中心配置成大致点对称。并如图30所示,与所述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119的顶端部共同相接的外接圆E的直径Ea设定成比盘片D的直径D1小的小直径(Ea<D1)。因此,在将盘片D容纳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的情况下,使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产生挠曲来插入,另外,通过使该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产生挠曲,可将容纳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的盘片D取出,在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未被挠曲的状态下,可阻止盘片D进出。
另外,在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的上下两面,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延伸的互相平行的多条槽114a,所述槽114a赋予防滑功能。如图29及图30所示,在该握持部11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将盘片托盘111定位在盘片驱动装置150安装部上的一对基准孔120a、120b。如用图46A后述的那样,在所述基准孔120a、120b中卡合有设在盘片驱动装置150上的一对基准销153,但为了能正确的定位,一个基准孔120a形成正圆孔,另一个基准孔120b形成长孔。
此外,如图30及图31所示,在设有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及保持部115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装载在后述的托盘容纳盒130的盒本体131侧面板131d的上端面的凸缘部121a、121b。通过从宽度方向抓住所述凸缘部121a、121b、尤其抓住握持部114侧的凸缘部121a,可容易地从盒本体131上取出。
并且,如图29及图31所示,在该凸缘部121a的下侧且盘片托盘111的侧面部,设有与设在盒本体131侧面板131d上的卡合孔可卡合的卡合突起部122a。该卡合突起部122a如图31所示,通过在纵向的两侧设置狭槽而一体地形成在被赋予可挠性的弹性片122上,因该弹性片122的弹力,在盘片托盘111进出于后述的盒本体131时产生一定的阻力。
又,如图30所示,在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盘片驱动装置150的装载机构和自动换片器等的牵引装置进行卡合的卡合凹部123。并且,在该卡合凹部123的附近与一对保持部115的各侧面部,分别设有凹部124a、124b,以避免在与后述的关闭后的盖子132上的扣部135相干扰。
另外,在一对保持部115的顶端部形成有分别向外侧下降的锥面115a,且在所述锥面115a的外侧角部分别设有用于防止相对盖子132而浮起的开口部125。并且,如图29及图31所示,在设置了盘片托盘111握持部114的背面侧,设有对盘片D的内容及可表示其它必要事项的标签予以粘贴用的标签显示区域114b。
如图33~36所示,托盘容纳盒130包括:利用铰接部而可互相开闭连接的盒本体131及盖子132;容纳于盒本体131内的内盒134。盒本体131由将上面侧开口后的大致矩形状的框体所构成,在下面板131a的前面侧及后面侧配置前面板131b及后面板131c,如图34所示,在左右两侧配置侧面板131d,用所述前后及左右的面板围住。
另外,盖子132包括:遮住盒本体131整个面的上面板132a;在该上面板132a的宽度方向连续设置的左右两侧面板132b。盖子132的两侧面板132b形成宽幅,以将盒本体131的两侧面板131d夹住,并在各侧面板132b的后部分别设有旋转自如地嵌合盖子132轴部132e的支承孔。用该支承孔与轴部132e将盒本体131与盖子132转动自如地结合,在使盖子132与盒本体131闭合的状态下,盖子132的两侧面板132b就与盒本体131的两侧面板131d外侧嵌合。
如图33及图34所示,在该盖子132的两侧面板132b上,分别在前后2个部位设有用来放置歌词卡片等印刷物的半圆状的上述扣部135。并与所述扣部135相对应,在盘片托盘111上设置前述的凹部124,在盒本体131的两侧面板131d上分别设有开口136a、136b。而在两侧面板131d的长度方向中途部,设有使盘片托盘111的局部露出用的中央开口136c。
另外,如图35所示,内盒134具有:对转动自如地支承盒本体131盖子132的铰接部侧上面予以遮住的上面片134a;在该上面片134a的后部连续并与盒本体131后面板131c的前侧相对的后面片134b;在该后面片134b的前侧连续并在宽度方向开设规定间隙的左右一对支承部134c;设在两支承部134c间的板弹簧状的盘片按压构件137。在安装了该内盒134的盒本体134中,可装卸地容纳盘片托盘111。
该内盒134的左右支承部134c的前面,与盘片托盘111的左右保持部115的锥面115a对应地形成锥面,在各锥面上分别设有通过在周围切成コ字状而被赋予弹性的弹性片138。在该弹性片138的顶端部设有向前侧突出的突部,当将盘片托盘111插入盒本体131内时,左右弹性片138的突部与盘片托盘111的左右保持部115的锥面115a抵接,用其弹力对盘片托盘111向前侧施加力,以对盒本体131的前后方向的松动进行吸收。
此外,在两支承部134c宽度方向的外侧,分别设有防止盘片托盘111顶端部浮起用的压片139。该左右压片139分别与设在盘片托盘111两保持部115的外侧角部上的开口部125卡合,从上侧按压开口部125来防止两保持部115的浮起。
另外,内盒134的盘片按压构件137,由其中间部在后面片134b连续并一体形成的八字状的板弹簧所构成,且与盘片托盘111的底部开口部116相对应而形成。在该盘片按压构件137的顶端部,设有向前侧突出的左右一对突部,当将盘片托盘111插入盒本体131内时,盘片按压构件137的左右一对突部与装载在盘片托盘111上的盘片D外周缘抵接,用其弹力对盘片D向前侧施加力而按压在握持部114的内侧侧壁面上,由此,将盘片D相对盘片托盘111的前后方向的松动进行吸收。
作为具有上述结构的盘片托盘111及托盘容纳盒130的材质,最好是例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等合成树脂,但也可使用金属或其它材料。另外,托盘容纳盒130的盒本体131及盖子132最好用具有透明性的材料形成,当然,也可是不透明的材料。
对于如上结构的盘片托盘111与托盘容纳盒130,现说明将盘片D保持在盘片托盘111内的状态和将盘片托盘111安装在托盘容纳盒130内的状态。
首先,就盘片D保持在盘片托盘111内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场合,例如,将手指放在通过盘片D中心的直径上的外周缘及中央的中心孔Da并保持盘片D。在该状态下,如图31所示,将盘片D的顶端侧插入盘片托盘111的左右保持部115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9内侧,将另一端靠近盘片装载用凹部112侧。由于盘片D的直径D1比与4个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119的顶端部相接触的外接圆E的直径Ea大,故盘片D的握持部114侧的外周缘被装载在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上。
从这种状态,通过从上方按压盘片D的靠握持部114一侧的外周缘,则因两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一起作弹性变形而向下方挠曲,所以,盘片D的边缘分别越过所述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
其结果,通过盘片D进入盘片托盘11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盘片D相对盘片托盘111而在其面上具有向铅垂方向适当大小间隙地被保持,并利用4个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119防止脱落。
此外,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直径C比盘片的直径D1做得大,以允许盘片D向径向方向作某种程度的移动。因此,盘片D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被保持成无论径向方向还是与面垂直的方向都具有某种程度的间隙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从盘片托盘111内取出盘片D的情况下,与插入时相同,将手指放在通过盘片D中心的直径上的外周缘及中央的中心孔d,再将盘片D在握持部114的一侧拉起。因此,如图32A及图32B放大图所示,由于盘片D的外周缘使左右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弹性变形而向上方挠曲,故盘片D的边缘越过所述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而跳出。因此,通过抽出盘片D的顶端侧解除与保持部115侧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9的卡合,就可从盘片托盘111内取出盘片D。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盘片托盘111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的弹性设定得足够大,即使,用拉起盘片D的中心部的力也可容易地挠曲变形,故使盘片D的边缘越过该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的动作可很容易地进行。
另外,盘片托盘111的宽度方向的宽度B1设定得比盘片D的直径D1小,如图所示,在前后方向的中途部,由于盘片D的两端部共同向外侧跳出,故可容易地抓住盘片D。
下面,就保持有盘片D的盘片托盘111安装在托盘容纳盒130内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3所示,在打开托盘容纳盒130的盖子132而将盒本体131的上部开放后,拿住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将顶端侧的左右保持部115插入盒本体131的里侧,并且,将两保持部115顶端的锥面115a与内盒134的左右支承部134c相碰,由此,就可插入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侧。
从该状态,将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侧压下,将其压入到盒本体131内。此时,在握持部114的两侧面分别设置具有卡合突起部122a的弹性片122,该卡合突起部122a在进入盒本体131内时产生某种程度大小的阻力,然后,当压入到规定位置时,卡合突起部122a进入盒本体131的卡合孔内。因此,在插入时,由该卡合突起部122a可产生适当的“卡搭”感觉,同时,在插入后,可发挥锁定效果。
此时,由于在盘片托盘111的两保持部115的锥面115a上分别抵接有设在内盒134支承部134c上的弹性片138,且利用该弹性片138的弹力对盘片托盘111向前侧施加力而被压在前面板131b上,故可吸收盘片托盘111相对盒本体130的松动。
此外,在保持于盘片托盘111的盘片D上,由于抵接内盒134的板弹簧状的盘片按压构件137,且利用该盘片按压构件137的弹力对盘片D向前侧施加力而被压在握持部114的侧壁面上,故也可同样吸收盘片D相对盘片托盘111的松动。
然后,通过使盖子132与盒本体131重合,托盘容纳盒130被关闭,而内部容纳盘片托盘111。此时,通过关闭盖子132,设在其上的扣部135进入盒本体131的开口136内而与盘片托盘111的凹部124卡合,同时,盖子132的上面板132a遮住握持部114的上面并与其相对。
并且,虽未图示,但由于设在盖子132上的突部与设在盒本体131上的凹部卡合,因此,盖子132被锁定在盒本体131上并保持关闭状态。
下面,就盘片托盘111从托盘容纳盒130内取出的情况进行说明。该盘片托盘111的取出动作如图33所示,在打开托盘容纳盒130的盒本体131而将盒本体131的上部开放后,通过抓住、提起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两侧面部可简单进行。即,在握持部114的两侧面使凸缘部121a突出,则该凸缘部121a被装载在盒本体131的两侧面板131a的上端部上。因此,通过从两侧抓住该左右凸缘部121a,即使是完全插入盒本体131内的盘片托盘111,也可方便地将其抓住、拉出。
如此,在抓住盘片托盘111的两凸缘部121a将握持部114从盒本体131内拉出后,将盘片托盘111拉到跟前而将设在保持部115的顶端角部的开口部125与内盒134的压片139的卡合予以解除。因此,从盒本体131内取出盘片托盘111的动作结束。
下面,结合附图37及图38来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5实施形态。
第5实施形态中的盘片托盘140如图37所示,在与握持部114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相反侧设置突出的前凸缘部141a,其它结构与前述的第4实施形态相同。
采用该盘片托盘140的前凸缘部141a,则如图38所示,前凸缘部141a被装载在盒本体132的前面板132d上,其顶端部越过前面板132d而向前侧突出。因此,通过将手指放在该前凸缘部141a上并向上方推压,可将盘片托盘140从盒本体131内方便地取出。
下面,结合附图39~图44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6实施形态。
第6实施形态中的盘片容纳盒142,在前端是形成横长开口的开口状开口部144的扁平的大致矩形状,构成卧式。即,如图39所示,该托盘容纳盒142,其上面板142a与下面板142b之间由后面板142c与左右侧面板142d连接,在前端设置开口状的开口部,内部形成托盘容纳部143。
作为该托盘容纳盒142的材质,最好是例如ABS树脂之类的合成树脂,尤其是一个主面,最好是用透明性的材料,以能目视被容纳后的盘片D。而在托盘容纳盒142的其它主面,形成有对容纳的盘片D的记录内容予以显示的粘贴显示标签用的标签显示区域。
如图40所示,该托盘容纳盒142的开口部144,开口尺寸形成稍大于盘片托盘111的截面形状,在盘片托盘111插入托盘容纳盒142时,就被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封住。因此,托盘容纳盒142利用盘片托盘111能可靠地防止尘埃从外方进入托盘容纳部143内。
此外,在上面板142a,使其开口部端部从下面板142b向内侧偏移并通过开口而在宽度方向设置拉出用的一直线状的开口部145a,同时在下面板142b,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设有圆弧状凹入的拉出用的圆弧状的开口部145b。通过设置所述的开口部145a、145b,如图41及图42所示,即使在完全将盘片托盘111插入托盘容纳盒142内的状态下,也可局部露出握持部114,故能可靠地将其握持部114握住拉出。
另外,如图41及图42所示,在托盘容纳盒142的后面板142c的内面中央部,一体设有与容纳在托盘容纳空间143内的保持于盘片托盘111中的盘片D相碰的厚壁状的盘片按压构件146。该盘片按压构件146是防止盘片托盘111所保持的盘片D与内周壁冲撞而损坏用的。
此外,在托盘容纳盒142的下面板142b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别设有防止盘片托盘111误插入用的导轨147。该导轨147设成与盘片托盘111的凸缘部121a、121b对应。因此,在将凸缘部121a、121b朝向导轨147侧的状态下,不能将盘片托盘111插入托盘容纳盒142内,只能在使它们各不相对的状态下,将盘片托盘111插入托盘容纳盒142内。
如图41所示,在该托盘容纳盒142的两侧面板142d上,分别设有对插入托盘容纳部143内的盘片托盘111予以卡合保持用的具有卡止爪148a的盘片卡止部148。该盘片卡止部148通过将卡止爪148a的周围切成コ字状而成,且通过完全将盘片托盘111插入托盘容纳盒142内,卡止爪148a与盘片托盘111的卡合凹部卡合。因此,可防止盘片托盘111从盘片容纳盒142内脱落。
具有如此结构的盘片托盘111在托盘容纳盒142上的装卸动作如下。首先,如图40所示,在将保持着盘片D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12朝向上侧的状态下,将盘片托盘111从其保持部115侧插入托盘容纳盒142的开口部144内。由此,盘片托盘111的凸缘部121a、121b处于托盘容纳盒142的导轨147的相反侧,故可将盘片托盘111插入开口部144内,可防止盘片托盘111上下相反的误插入。
并且如图41所示,当某种程度地插入盘片托盘111时,盘片托盘111的两保持部115的顶端角部分别与设在托盘容纳盒142两侧面板142d上的卡止部148抵接。此外,一旦压入盘片托盘111,则盘片卡止部148由顶端角部分别向外侧挠曲变形,卡止爪148a越过顶端角部,与盘片托盘111的卡合凹部卡合。因此,如图42所示,盘片托盘111被完全容纳、卡止在托盘容纳盒142内。此时,盘片托盘111的顶端部不会与托盘容纳盒142的后面板142c抵接,可确保一些间隙。
此时,如图43所示,由于保持在盘片托盘111的盘片D与托盘容纳盒142的盘片按压构件146相碰,故不会松动地固定保持盘片D。而且,由于由托盘卡止构件148来吸收盘片托盘111的松动,故可防止盘片托盘111从托盘容纳盒142脱落。
在将盘片托盘111从托盘容纳盒142抽出的情况下,可通过抓住、拔出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而方便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托盘容纳盒142的开口部144,由上面板142a的直线开口部145a与下面板142b的圆弧状开口部145b露出握持部114的中央部,故可利用该露出部而容易地从上下抓住握持部114。并且,通过将某种程度的力作用于盘片托盘111上,而使其越过两侧的托盘卡止构件148,可方便地将盘片托盘111从托盘容纳盒142内拔出。
这样,例如如图44所示,也可适用于将多个插取的托盘容纳盒142重叠而构成的托盘架149。采用该托盘架149,由于可容纳多个盘片托盘111,故可利用自动换片器装置对保持在盘片托盘111内的盘片D进行自动交换。
将盘片D保持在上述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的盘片托盘111内、与该盘片托盘111一起进行盘片D安装的盘片驱动装置用图45~图47来说明。
在将盘片D容纳于盘片托盘111的上述第4实施形态中的托盘容纳盒130内情况下,打开盖子132而将盒本体131上部开放,抓住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并将两端凸缘部121a、121b提起,从盒本体131内取出盘片托盘111。
另外,在用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托盘容纳盒142容纳托盘111的情况下,用一只手握持托盘容纳盒142,用另一只手握持盘片托盘111的握持部114,并在此施加拔出力,则可从托盘容纳盒142取出盘片托盘111。
这样,在仅将盘片D安装在具有一般性驱动机构的安装部上而使用的盘片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从托盘容纳盒130或142中取出的保持在盘片托盘111内的盘片D,如上述那样地从盘片托盘111取出,仅仅盘片D安装在安装部上。在如此的盘片驱动的场合,由于其安装动作与现有技术相同,故其详细说明省略。
另外,在图45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150中,可仍将盘片D保持在盘片托盘111内的状态安装在安装部上来使用。这种图45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150是一种相对安装部插入盘片D进行操作的、所谓插槽式的盘片驱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使用者抓住握持部114,从盘片驱动装置150的托盘插入口154插入在安装部。
该盘片驱动装置150如图46A、图46B及图47所示,在构成装置本体的框体150a内安装有底座155,在该底座155上安装有旋转盘片D用的构成盘片旋转操作机构的主轴电动机156。并且,在主轴电动机156的旋转轴上固定有盘片台151,盘片D安装在该盘片台151上。此外,在盘片驱动装置150的框体150a安装部上,在与盘片台151相对的位置,设有旋转自如地保持盘片D的盘片箝位器157,用该盘片箝位器157与盘片台151夹紧盘片D作旋转驱动。
另外,在底座155上,配设有对盘片D进行数据记录及/或再现的表示拾波器装置一具体例子的光学拾波器152。该光学拾波器152可向被安装着的盘片D的半径方向移动,将光束照射在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上,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现。
此外,在底座155上构成有盘片托盘安装部155a,在盘片托盘安装部155a上安装有对盘片托盘111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用的一对基准销153。该基准销153分别与盘片托盘111的一对基准孔120对应地竖立设置,其顶端部形成圆锥状以容易进行插入动作。
如图46A及图46B所示,在具有如此结构的盘片驱动装置150上被插入盘片托盘111。在该状态下,盘片D在盘片托盘11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在径向方向与面方向的任一方向,保持成具有某种程度间隙的状态。一旦该盘片托盘111插入到规定位置,则未图示的装载机构产生动作,如图47所示,将盘片托盘111拉到规定位置。
并且,如图47所示,盘片托盘111由装载机构下降到规定位置,盘片台151与光学拾波器152进入盘片托盘111的底部开口部116内,而盘片台151的锥部进入保持在盘片托盘111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的盘片D中心孔d中,同时盘片箝位器157下降,在与盘片台151之间盘片D被夹紧,由此,结束盘片D的夹紧动作。另外,盘片托盘111的基准孔120a、120b与基准销153嵌合,盘片托盘111被定位。
在这种情况下,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侧从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盘片装载面稍提起,在盘片D的上下两侧,设定适当大小的间隙。同样,由于在盘片D的径向方向也设定适当大小的间隙,故盘片D不会与盘片托盘111接触地旋转。
在从该盘片驱动装置150取出盘片托盘111时,如图45所示,通过对设在框体150a插入口154侧的推出按钮159进行操作并使其在装载机构上产生排出动作来进行。该盘片托盘111的排出动作,利用与上述插入时的装载动作相反的动作来进行。并且,刚从盘片驱动装置150的托盘插入口154露出握持部114后,通过抓住并拉出该握持部114,从而可将盘片托盘111从盘片驱动装置150内取出。
下面,结合图48~图51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7实施形态。
这里所示的盘片托盘161由于是对上述的第4实施形态中所示的盘片托盘111局部进行变形而得,故对于相同部分标上相同符号,详细说明省略。
这里所示的盘片托盘161,在一对保持部115上分别具有作为盘片前端侧按压部的弹性臂163,如图48及图49所示,该弹性臂163通过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外周缘设置向周向延伸的狭槽166并将壁厚做薄而使其具有弹性来形成。而在弹性臂163的顶端部,设有与盘片D的外周缘接触的抵接部163a。
采用该盘片托盘161,由于通过弹性臂163的弹性变形可取出盘片D,故握持部114侧的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与保持部115侧的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9一样,构成高刚性。
在该盘片托盘161中,盘片D的装卸动作例如可按如下来进行。首先,当在盘片托盘161上安装盘片D时,将手指放在盘片D的最长径部两端缘及中心孔d抓住盘片D,将盘片D的顶端侧插入盘片装载用凹部112的左右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9的下方并将顶端缘与左右弹性臂163抵接,并且,如图49所示,用盘片D的顶端缘,对设在弹性臂163顶端的抵接部163a进行按压,将盘片D从实线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而分别使左右弹性臂163向外侧弹性变形。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设在盘片托盘161握持部114的左右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是高刚性,故当盘片D位于图49实线所示的位置时,由所述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阻止盘片D的插入,盘片D不能进入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
然后,当使盘片D移动到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而使弹性臂163弹性变形时,由于盘片D的后端缘移动到所述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的内侧,故可越过所述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而插入盘片D。因此,通过使盘片D的后端缘越过所述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则盘片D可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
当该盘片D容纳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12内时,如图49实线所示,可确保在径向方向某种程度大小的间隙,同时在相对板面垂直方向也可确保成某种程度大小的间隙。因此,在该盘片托盘161安装在盘片驱动装置150内的场合,在其安装位置也不会使弹性臂163弹性变形,可仍以原来的状态自由地使盘片D旋转,盘片D的外周缘也不会与弹性臂163的抵接部163a或与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119接触。
另一方面,在从盘片托盘161内取出盘片D的场合,进行与上述插入时的动作相反的动作。即,抓住盘片D向弹性臂163侧移动,与抵接部163a抵接而使弹性臂163弹性变形,并使盘片D的后端缘越过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18a,然后,通过把盘片D返回到握持部114侧拉出,就可从盘片托盘161内取出盘片D。
另外,在将盘片托盘161容纳在上述托盘容纳盒130内的场合,进行与上述盘片托盘111的容纳动作相同的动作。即,抓住盘片托盘161的握持部114将顶端的保持部165侧插入托盘容纳盒130的盒本体131内,接着,将握持部114插入盒本体131内,从而可将盘片托盘161容纳在托盘容纳盒130内。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的第4实施形态相同,如图50及图51所示,用盘片D的外周缘,与盘片按压构件137的顶端部抵接,由盘片按压构件137的弹力按压,而盘片D的另一侧的外周缘按压在握持部114的内周面上,从而盘片D以吸收径向方向的松动的状态而保持在托盘容纳盒130内。
并且,位于盘片按压构件137的两外侧,设在盘片托盘161顶端部的一对弹性臂163被插入设在内盒164中央部的凹部164a内,防止顶端的抵接部163a与内盒164接触。
另外,盘片托盘161的保持部165顶端面形成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平行面165a,与该平行面165a对应且在内盒164的支承部164c上设有弹性片167。在该弹性片167上设置突起167a,该突起167a与盘片托盘161的保持部165的平行面165a抵接,由该弹性片167的弹力施加力来吸收盘片托盘161相对托盘容纳盒130的松动。
从托盘容纳盒130内取出盘片托盘161的动作与上述的盘片托盘111的情况相同。另外,该盘片托盘161与盘片托盘111的情况相同,在上述的托盘容纳盒142内也可同样进行容纳动作,之后的取出动作也可同样进行。此外,相对盘片驱动装置150的安装动作也是相同的,且同样可从盘片驱动装置150内容易取出。
下面,结合图52及图53来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8实施形态。
这里所示的托盘容纳盒170是对上述的第4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托盘容纳盒130局部进行变形而获得,对于相同部分标上相同符号,详细说明省略。
如图52及图53所示,这里所示的托盘容纳盒170是设置可装载盘片D的圆筒支承体173的结构。该圆筒支承体173与托盘容纳盒170的内盒174一体形成。该圆筒支承体173由从下方支承盘片D的环状构件所构成,用板状的连接片175与内盒174连接。
如图53所示,在与内盒174的上面片174a连续的后面片174b的下端部,连接该板状连接片175一端,在盒本体131的中央部,与板状连接片175的另一端连接着圆筒支承体173。该圆筒支承体173以自由状态设定成从盒本体131的装载面稍许浮起,从而在关闭盒的状态下产生向上方的弹力,对装载后的盘片D向盖子132侧施加力,以吸收上下方向的松动。
下面,结合图54~图58来说明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的第9实施形态。
这里所示的盘片托盘180如图54及图55所示,形成薄板状,在其中央部以大致圆形形成上部开放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81,从其底部181a的大致中央部到成为向盘片驱动装置的插入端侧的前端180a,在图56中左右方向的宽度方向沿中心线P1形成有底部开口部182,在其底部181a上的大致中央部,一体设有沿底部开口部182的外周形成为大致半圆弧状的肋的盘片支承部183。另外,盘片装载用凹部181的直径及深度稍比盘片D的直径及厚度做得大。
并且,如图55及图56所示,在该盘片托盘180前面侧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81的左右两侧部,一体形成有沿其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外周大致呈圆弧状、对称地一体成型的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所述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如图56所示,相对底部181a呈大致圆弧状、通过左右对称的狭槽185进行分离、所述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背面侧基部184a与盘片托盘180一体连接。而所述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顶端部184b大致形成三角状,所述的顶端部184b的内侧进入盘片装载用凹部181的内周面181b内侧。
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方侧的左右2个部位和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顶端184a的内侧的共计4个部位,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及弹性保持部184的上端缘部,与其盘片托盘180的上面构成大致同一平面地一体形成厚度较薄的左右各一对、共计4个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187。而与所述4个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187的内侧相接的内接圆直径设定得比盘片D的直径小。所述4个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187的下面与底部181a之间的间隙设定得比盘片D的厚度大。
在该盘片托盘180背面侧的上下两面的中央部,形成有防滑用的做成滚花状的握持部188,在其后端180b,上下贯通其盘片托盘180状态地形成有正圆孔与长孔所构成的左右一对基准孔189。并且,在该盘片托盘180背面侧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左右一对卡合凹部190。
在第9实施形态中呈扁平、大致矩形状的托盘容纳盒191如图57及图58所示,在前面191a形成向宽度方向开口成横向长的槽状开口部192,后面191b、上下两面191c及左右两面191d形成封住的筒状,而在该托盘容纳盒191开口部192的内侧的上下两面形成有锥面193,在向托盘容纳盒191内的后端侧偏移的位置,一体形成有具有弹性的大致圆弧状的内壁194,在该内壁194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与盘片托盘180的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顶端184b抵接的抵接部194a。
另外,在该托盘容纳盒191左右两面191d的前面侧一体形成有具有弹性的左右一对托盘卡止构件195。而在所述的托盘卡止构件195的上下形成狭槽196,在所述的托盘卡止构件195的中央部形成的圆弧状的卡止突部195a向托盘容纳盒191内侧突出。另外,在该托盘容纳盒191的上下两面191c的前端中央部形成有开口197。
采用这种第9实施形态,首先在将盘片D可装卸地装载在盘片托盘180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时,先将食指插入盘片D的中心孔Da内,用拇指握持其盘片D的外周部Db局部,并将与所述盘片D外周部Db的握持侧相对的顶端侧倾斜地插入左右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7的下侧,在用盘片D局部使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顶端184b向外侧推开地弹性变形后,从插入所述盘片D外周部Db的弹性保持部184侧的相反侧的脱落防止用突部186内侧水平地插入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从而将所述的盘片D的中心孔Da外周的非信号记录区域部分水平地装载在盘片支承部183上,再将手指离开插入后的盘片D。
因此,向外侧被推开后的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向内侧作弹性复位,由所述的弹性保持部184的顶端184b对盘片D的外周部Db向图54中箭头b方向进行按压,所述盘片D的外周部Db有弹性地按压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周的后端侧(盘片托盘180的后端180b侧),盘片D利用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弹力从前后两侧被水平地弹性保持。另外,此时,盘片D装载在盘片支承部183上,处于所述盘片D的下面的信号记录面从盘片装载用凹部181的底部181a向上方稍许浮起,一点也不会在信号记录面上产生损伤等。
这样,若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利用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有弹性地保持盘片D,则即使临时将盘片托盘180上下翻转,盘片D也不会因自重而脱落,其后的盘片托盘180的操作就非常容易。
另外,在临时由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产生的对盘片D的保持力较弱的情况下,如图55所示,由于在插入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的盘片D外周部Db的4个部位上部重叠有4个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187,故可利用所述的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187将盘片D从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的脱落防患于未然。
并且,在从盘片托盘180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取出盘片D时,将食指插入所述盘片D的中心孔Da内,通过与盘片插入时的逆操作,用所述盘片D的外周部Db,将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向外侧推开,同时在将盘片D的外周部Db从左右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的内侧向上方拔出后,从左右一对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7的下部倾斜地拔出盘片D的外周部D即可,从而可方便地进行盘片D在盘片托盘180上的装卸操作。
并且,当仍将盘片D水平保持在盘片托盘180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将所述盘片托盘180水平插入托盘容纳盒191内时,握持盘片托盘180后端180b的握持部188,从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侧将盘片托盘180向图54中箭头a方向水平地插入托盘容纳盒191的开口部192。
此时,可利用在开口部192内侧的上下两侧所形成的锥面193将盘片托盘180从开口部192向图54中箭头a方向顺利地插入托盘容纳盒191内。
当盘片托盘180从图54中箭头a方向完全被插入托盘容纳盒191内时,盘片D的外周部Db与托盘容纳盒191内的内壁194中央部抵接,同时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顶端184b与左右一对抵接部194a抵接,并且,左右一对托盘卡止构件195的卡止突部195a弹性地与盘片托盘180的左右一对卡合凹部190相抗衡而被卡止,在盘片托盘180与盘片D一起毫无松动的状态下,定位、容纳在托盘容纳盒191内,托盘容纳盒191的开口部192被盘片托盘180的后端180b封住。
另外,当从托盘容纳盒191内拔出盘片托盘180时,将手指插入所述托盘容纳盒191的开口197并握持盘片托盘180的握持部188,然后从开口部192向托盘容纳盒191外拉出所述盘片托盘180即可。因此,可方便地进行盘片托盘180在托盘容纳盒191上的脱卸操作。
下面,对利用上述第9实施形态中所示的盘片托盘180来安装光盘或光磁盘等的盘片D的盘片驱动装置201结合图59~图63B来说明。
盘片驱动装置201如图59所示,具有构成装置本体的框体201a,该框体201a如图60所示,在构成装置本体的框体201a内安装有底座202,在该底座202上配设有旋转盘片D的盘片台203和在所述盘片台203上构成盘片旋转机构的主轴电动机204等。另外,在框体201a内,在与盘片台203相对的位置设有旋转自如地保持盘片D的盘片箝位器205,再配设对数据进行记录及/或再现用的光学拾波器206等。
另外,如图60、图61A及图61B所示,对于该盘片驱动装置201,在底座202上,与盘片托盘180的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相对应而分别竖立设有对保持在盘片托盘180上的盘片D予以释放用的左右一对盘片释放销207。此外,对于该盘片驱动装置201,在底座202上,与盘片托盘180的左右一对基准孔189相对应而分别竖立设有对盘片托盘180进行定位的左右一对基准销208。所述盘片释放销207及基准销208的顶端形成圆锥状。
如图60、图61A及图61B所示,在盘片托盘180被插入盘片驱动装置201的框体201a内时,通过左右一对基准销208与左右一对基准孔189嵌合,盘片托盘180就被容易且可靠地定位在规定位置上,同时,利用左右一对盘片释放销207而保持在盘片托盘180上的盘片D被释放,所述盘片D就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旋转自如。
即,如图62所示,当盘片托盘180安装在盘片驱动装置201的框体201a内时,左右一对盘片释放销207向图62中箭头A1方向相对进入,并被定位在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顶端184b下部。并且,盘片托盘180然后向图63A及图63B中箭头A2方向移动,结束在托盘安装部上的装填,而此时,随着盘片托盘180向图63A及图63B中箭头A2方向移动,左右一对盘片释放销207的顶端与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顶端184b的内侧侧面抵接。
这样,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顶端184b分别向外侧的图63B中箭头B方向被推开,盘片D的保持被解除,盘片D就在盘片托盘180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旋转自如,而与此大致同时,利用盘片箝位器205夹紧在盘片台203上。
下面,结合图64~图66,就适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其它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64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211具有盘片装载用托盘212,且是一种将第9实施形态所示的盘片托盘180装载在所述盘片装载用托盘212上再装填在盘片驱动装置211内的装置。
并且,在所述盘片装载用托盘212上竖立设有左右一对盘片释放销207及基准销208,如图64及图65所示,在将盘片托盘180装载在盘片装载用托盘212上时,将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顶端184b内侧按压在左右一对盘片释放销207的外侧,在将所述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的顶端184b向外侧推开的同时,使盘片托盘180的左右一对基准孔189与左右一对基准销208嵌合,将盘片托盘180水平地进行定位而装载在盘片装载用托盘212上。这样,在水平地将盘片托盘180装载在所述盘片装载用托盘212上的时刻,盘片D的保持被解除,盘片D旋转自如地水平地装载在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
然后,盘片装载用托盘212被引入到盘片驱动装置211内,盘片D被盘片箝位器205夹紧在盘片驱动装置211内的盘片台203上。
此时,如图64及图65所示,通过在盘片装载用托盘212的周围形成手指插入用的开口214、215,则可容易地进行盘片托盘180在盘片装载用托盘212内的装卸操作。
这里,就盘片托盘180与盘片D的尺寸关系结合图66及图67来说明。
如图66所示,例如盘片D的厚度T21为1.2mm,在该盘片D上,有时产生例如0.5mm左右的翘曲和变形等。考虑到所述翘曲和变形,最好将盘片托盘180的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的底部181a与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187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G22设定成0.5mm以上。因此,通过将盘片托盘180的厚度T22形成大致4.4mm,则当以保持厚度1.2mm盘片D的状态装填在盘片驱动装置201或211内时,如图66所示,盘片D因盘片释放销207而被释放,在盘片D与盘片装载用凹部181内的底部181a及盘片脱落防止用突部186、187及内周面181b之间分别确保0.8mm的间隙G22、G23及G24。因此,当盘片托盘180装填在盘片驱动装置201、211内时,可把保持的盘片D作成旋转自如而可靠地释放。
另外,在将盘片托盘180从盘片驱动装置201、211内排出的场合或容纳在托盘容纳盒191内的场合,如图67所示,利用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对盘片D向图67中箭头C方向侧施加力。此外,在将将盘片托盘180从盘片驱动装置201、211内排出的场合或容纳在托盘容纳盒191内的场合,如图67所示,利用在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顶端184b的内侧下半部分所形成的锥面184c,对盘片D向图67中箭头D方向施加力,从而稳定性较好地装载在盘片支承部183上。
如上所述,采用图54~图67所示的盘片托盘180、托盘容纳盒191及盘片驱动装置201、211,则由于对装载在盘片托盘180内的盘片D可利用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184来可靠地保持,利用盘片释放销207对保持的所述盘片D作可靠地释放,故可安全地对盘片D进行保管或携带等,同时,可安全且容易地将盘片D装填在盘片驱动装置201、211内。
并且,由于完全不会接触盘片D的信号记录面地可进行盘片D在盘片托盘180上的装卸操作,故可防止在所述信号记录面上产生指纹等的污染或损伤,可对盘片D不当心掉落在地上等造成损坏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因此,可利用盘片驱动装置201、211在盘片D上始终高精度地进行数据的记录及/或再现,并可确保较高的可靠性。
另外,采用该盘片托盘180,在装填在盘片驱动装置201、211内时,对光学拾波器206和盘片D进行保持的盘片箝位器205可将退避的距离设定得小,可促进盘片驱动装置201、211的小型薄型化。另外,盘片托盘180的弹性保持部184未必要设置一对,即使只用任一个的弹性保持部184也可保持盘片D。
下面,就本发明的第10实施形态结合图68来说明。
该第10实施形态的盘片托盘120如图68所示,系一体形成对盘片D的外周部Db的4个部位予以保持的左右各一对、共计4个弹性保持部221、222。而所述左右各一对弹性保持部221、222的中间部与左右一对保持部223一体成型,所述的弹性保持部221、222的顶端分别一体成型有卡合部221a、222a,并且,前端侧的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221的顶端的卡合部221a构成为从上下夹持盘片D的外周部Db的结构。
采用这种盘片托盘120,只要将盘片D从图68中箭头b方向插入4个弹性保持部221、222内,就可在所述4个弹性保持部221、222的卡合部221a、222a之间有弹性地夹持盘片D的外周部Db的4个部位进行保持。并且,当将前端侧的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221向外侧推开时,后端侧的左右一对弹性保持部222利用翘翘板运动而向图68中箭头a方向旋转,向图68中箭头a方向推出盘片D进行释放。
如此,采用该盘片托盘120,可方便地对盘片D进行装卸,可不需要盘片装载用凹部,从而由于节约合成树脂材料而可获得低成本。
下面,就本发明的盘片及托盘容纳盒的第11实施形态结合图69来说明。
第11实施形态中的托盘容纳盒191,在左右两面191d的前端侧形成有与盘片托盘180左右一对卡合凹部190相对的左右一对开口190a,所述左右一对开口190a与托盘容纳盒191的前面开口部193的左右两侧连接,即,被开放。
因此,通过以将例如自动换片器中的左右一对托盘装卸装置与盘片托盘180的左右一对卡合凹部190卡合的状态,把所述左右一对托盘装卸装置向箭头a方向从托盘容纳盒191的开口部192的左右两侧插入到左右一对开口190a内,从而将盘片托盘180自动地插入托盘容纳盒191内,然后,使左右一对托盘装卸装置向上下方向脱离左右一对开口190a。
相反,在把左右一对托盘装卸装置向上下方向插入左右一对开口190a内、将其左右一对托盘装卸装置卡合在盘片托盘180的左右一对卡合凹部190内后,通过将左右一对托盘装卸装置向图69中箭头b方向从托盘容纳盒191开口部192的左右两侧拉出,可自动地从托盘容纳盒191内取出盘片托盘180。
此时,如图70所示,若将多个托盘容纳盒191上下重叠成多层而构成托盘架230,则可容易适用于自动换片器。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作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形态,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可作各种变化。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盘片托盘由于可防止脱落地将盘片保持在盘片装载用凹部内,且由于可仍保持盘片地安装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故不仅安装操作容易,而且能可靠地保护盘片。
另外,本发明的盘片托盘容纳装置,由于可卡合保持地对盘片托盘进行容纳,故能可靠地保护盘片托盘及保持在盘片托盘内的盘片。
又,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由于可对保持盘片的盘片托盘进行安装,故可安全且可靠地进行盘片的装载。

Claims (39)

1.一种盘片托盘,系整体形成薄板状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托盘具有:
含有比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直径大的内径、含有比所述盘片厚度深的深度、以在与所述盘片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及所述盘片的厚度方向保持间隙的状态可装卸地保持所述盘片的盘片装载用凹部;
沿所述盘片托盘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部连续形成的、将所述一端部侧开放的底部开口部;
在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之间保持至少可插入所述盘片的间隙、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中的至少1个,形成向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深度方向可弹性变位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设有对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内周侧的非信号记录区域予以支承的盘片支承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托盘容纳盒卡合的卡合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形成在与向托盘容纳盒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相对的两侧所形成的开口凹部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部开口部的开放的一端部侧相对的另一端部侧设有握持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部开口部的开放的一端部侧相对的另一端部侧的侧面设有标签粘贴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设有当安装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时、与对设在所述盘片驱动装置内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销进行卡合的一对定位用基准孔。
9.一种盘片托盘,系整体形成薄板状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托盘具有:
含有比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直径大的内径、含有比所述盘片厚度深的深度、以在与所述盘片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及所述盘片的厚度方向保持间隙的状态可装卸地保持所述盘片的盘片装载用凹部;
沿所述盘片托盘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部连续形成的、将所述一端部侧开放的底部开口部;
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对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盘片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按压、将所述盘片支承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至少1个弹性支承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部位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开放侧的两侧设置一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之间保持至少可插入所述盘片的间隙、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设有对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内周侧的非信号记录区域予以支承的盘片支承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中的至少1个,形成向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深度方向可弹性变位的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承部与所述盘片脱落防止部在将合成树脂进行成型而形成所述盘片托盘时利用下挖加工与盘片托盘一体形成。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托盘容纳盒卡合的卡合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形成在与向托盘容纳盒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相对的两侧所形成的开口凹部内。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部开口部的开放的一端部侧设有有弹性地对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外周部进行按压、使所述盘片与盘片脱落防止部的下面侧压接的盘片按压部。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部开口部的开放的一端部侧相对的另一端部侧设有握持部。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底部开口部的开放的一端部侧相对的另一端部侧的侧面设有标签粘贴部。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设有当安装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时、与对设在所述盘片驱动装置内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销进行卡合的一对定位用基准孔。
2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片托盘,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所述底部开口部开放的一端部侧相对的位置,设有有弹性地对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进行按压的盘片按压部。
22.一种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上下面和与所述上下面正交的相对的侧面和与所述侧面正交的背面被封住,具有在与所述背面相对的前面侧形成托盘插取口的托盘容纳部,
在所述托盘容纳部内,设有装卸自如地与通过所述盘片托盘插取口而插入的盘片托盘上所设置的卡合部相卡合的、将所述盘片托盘卡止在容纳位置的托盘卡止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位于与所述托盘插取口相对的背面侧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对保持在容纳于所述托盘容纳部的盘片托盘内的盘片予以弹性按压的盘片按压部。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对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盒本体和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盖板一体结合而形成。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将与容纳在所述托盘容纳部内的盘片托盘的卡合部相卡止的托盘卡止部和对保持在所述盘片托盘内的盘片进行按压支承的盘片按压部可装卸地卡止的卡止部与所述盒本体一体形成。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托盘插取口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托盘装卸操作用的开口部。
27.一种托盘容纳盒,包括:可插取地插入对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予以保持的盘片托盘的盒本体;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盒本体上的盖子,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盒本体内的对所述盖子予以支承侧的大致中央部,具有对保持在容纳于所述盒本体的盘片托盘内的盘片外周部作弹性按压的盘片按压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盒本体内形成的、有弹性地对插入所述盒本体内的所述插入的盘片托盘进行按压并作定位的托盘按压部。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盒本体内形成的、可装卸地对所述插入的盘片托盘进行卡止的托盘卡止部。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在插入所述盒本体内的与所述盘片托盘插入端侧相对的后端侧所设置的凸缘部,向所述盒本体的外方突出。
31.一种托盘容纳装置,包括对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予以保持的盘片托盘和容纳所述盘片托盘的托盘容纳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片托盘整体形成薄板状,其具有:在一面侧形成的含有比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直径大的内径、含有比所述盘片厚度深的深度、以在与所述盘片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及所述盘片的厚度方向保持间隙的状态可装卸地保持所述盘片的盘片装载用凹部;沿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部连续形成的、将所述一端部侧开放的底部开口部;在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之间保持至少可插入所述盘片的间隙、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多个盘片脱落防止部,
所述托盘容纳盒,相对的上下面和与所述上下面正交的相对的侧面和与所述侧面正交的背面被封住,具有在与所述背面相对的前面侧形成托盘插取口的托盘容纳部,在所述托盘容纳部内,设有装卸自如地与通过所述盘片托盘插取口而插入的盘片托盘上所设置的卡合部相卡合的、将所述盘片托盘卡止在容纳位置的托盘卡止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托盘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托盘整体形成薄板状,其具有:在一面侧形成的含有比记录及/或再现用的盘片直径大的内径、含有比所述盘片厚度深的深度、以在与所述盘片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及所述盘片的厚度方向保持间隙的状态可装卸地保持所述盘片的盘片装载用凹部;沿所述盘片托盘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部连续形成的、将所述一端部侧开放的底部开口部;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外周侧向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突出形成的、对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盘片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按压、将所述盘片支承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至少1个弹性支承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托盘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片托盘上设置的卡合部,形成在与向托盘容纳盒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相对的两侧所形成的开口凹部内。
33.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整体形成薄板状的、在形成于一面侧的盘片装载用凹部保持盘片并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底部的大致中央部到一端部连续形成的、将所述一端部侧开放的底部开口部的安装盘片托盘的托盘安装部;
对安装在所述托盘安装部上的保持于盘片托盘内的盘片作旋转操作的盘片旋转操作机构;
对由所述盘片旋转操作机构作旋转操作的盘片,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现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盘片旋转操作机构可接触、分离地设有与盘片旋转操作机构相对的、将保持在盘片托盘内的盘片夹紧在盘片旋转操作机构上的夹紧构件,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外周部由设在所述盘片托盘上的脱落防止部支承,以防止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脱落。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安装部上,设有当安装所述盘片托盘时与形成在所述盘片托盘上的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开口端侧卡合、扩大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直径的、以使保持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的盘片在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内自由地旋转的盘片装载用凹部扩径装置。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扩径装置是与所述盘片装载用凹部的开放端侧的两侧抵接的一对拾波器。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安装部上,设有与设在所述盘片托盘上的定位孔卡合、对所述盘片托盘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销。
CN97191194A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Pending CN12001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3881/96 1996-07-12
JP18388196 1996-07-12
JP25207296 1996-09-24
JP252072/96 1996-09-24
JP16418797 1997-06-20
JP164187/97 1997-06-2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435885A Division CN1540654A (zh)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CNA2004100435989A Division CN1551177A (zh)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191A true CN1200191A (zh) 1998-11-25

Family

ID=2732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435989A Pending CN1551177A (zh)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CN97191194A Pending CN1200191A (zh)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CNA2004100435885A Pending CN1540654A (zh)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435989A Pending CN1551177A (zh)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435885A Pending CN1540654A (zh) 1996-07-12 1997-07-11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6407982B1 (zh)
EP (1) EP0866458A4 (zh)
JP (1) JP3661192B2 (zh)
KR (1) KR100471937B1 (zh)
CN (3) CN1551177A (zh)
TW (1) TW396334B (zh)
WO (1) WO199800288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8179B2 (en) 2001-12-04 2005-09-20 Hitachi, Ltd. Disk cartridge
CN102480893A (zh) * 2010-11-30 2012-05-3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机构及具有该固持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7021324A (zh) * 2016-02-02 2017-08-08 泰克元有限公司 传送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94718A1 (en) * 1998-05-23 2003-03-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rtridge for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U4775000A (en) 1999-05-31 2000-12-18 Dualbox Limited Apparatus for holding a disc-like article
ES2240112T3 (es) * 1999-07-08 2005-10-16 John Joseph Lawlor Caja para almacenamiento de un disco compacto.
EP1174873B1 (en) * 2000-07-21 2009-01-21 Sony Corporation Disk drive apparatus
GB2371536A (en) * 2000-09-12 2002-07-31 Aaron Fuest Containeres for flat objects
CZ20031904A3 (cs) * 2001-01-12 2003-09-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ouzdro na disk
US6763521B2 (en) * 2001-01-15 2004-07-13 Iomega Corporation Low cost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6820275B2 (en) * 2001-03-16 2004-11-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isc cartridge with transparent windows
US6910219B2 (en) 2001-07-06 2005-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cartridge
EP1274082B1 (en) * 2001-07-06 2006-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cartridge
CN1253889C (zh) * 2001-11-05 2006-04-26 索尼公司 用于封装记录介质的盘盒
KR100614729B1 (ko) * 2001-11-09 2006-08-21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디스크 카트리지
US20030123366A1 (en) * 2001-12-28 2003-07-03 Hung-Chieh Cheng Optical disc loading tray
TW549534U (en) * 2002-01-24 2003-08-21 Benq Corp Improved tray structure for rotation disc devices
JP2003242740A (ja) 2002-02-15 2003-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891906B2 (ja) * 2002-03-08 2007-03-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716035B2 (en) * 2002-06-07 2004-04-06 Adtron Corporation Mating assembly for an OEM device
JPWO2004012193A1 (ja) * 2002-07-30 2005-1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151371B2 (ja) * 2002-10-08 2008-09-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04199847A (ja) * 2002-10-24 2004-07-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03345B2 (ja) * 2003-03-31 2008-1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カード型通信端末
WO2004090894A1 (en) 2003-04-09 2004-10-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cartridge
CA2514127C (en) 2003-09-08 2007-06-12 Glud & Marstrand A/S A metal packaging
EP1668644B1 (en) * 2003-09-16 2010-12-08 LG Electronics Inc. Disc cartridge
KR100503809B1 (ko) * 2003-09-17 2005-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드라이브
US7290268B2 (en) * 2003-12-09 2007-10-30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Disc drive apparatus with tray formed of optically transparent material
US7334237B2 (en) * 2003-12-09 2008-02-19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Disc drive apparatus
EP1577893A3 (en) * 2004-03-16 2008-05-28 FUJIFILM Corporation Disk cartridge
TW200614159A (en) * 2004-10-19 2006-05-01 Lite On It Corp Disk exchanger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used in the same
JP4424187B2 (ja) * 2004-12-09 2010-03-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用の保護部材及び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7257886B2 (en) * 2005-01-12 2007-08-21 Adtr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retaining and extracting a device from a compartment
US7383560B2 (en) * 2005-01-18 2008-06-03 Imation Corp. Multi-disk data cartridge
TWI259450B (en) * 2005-01-19 2006-08-01 Lite On It Corp Disc carrier device
US7436658B1 (en) 2005-03-22 2008-10-14 Adtron Corporation Mounting for dual hard drives
US20060232948A1 (en) * 2005-04-15 2006-10-19 Haager James A Case for stackable PCBs
US20070127323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Owens John C Network attached mountable optical disc storage library
DE102008045508A1 (de) * 2008-09-03 2010-03-04 Smp Special Media Packaging Gmbh Haltevorrichtung für Datenträger
EP2984000A4 (en) 2013-04-08 2017-02-22 Disc Graphics Inc. Package and contain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4575546B (zh) * 2014-12-31 2017-02-01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光盘保护盒
CN104715778B (zh) * 2014-12-31 2017-03-15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光盘盒
WO2019064963A1 (ja) * 2017-09-26 2019-04-04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収納装置用ラック及びディスクアーカイブ装置
CN111798877B (zh) * 2019-04-09 2022-03-04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碟片库储存系统及用于此系统的片匣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2561A (en) * 1978-10-11 1980-04-1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Cartridge for discoid recording medium
KR900006313B1 (ko) * 1984-07-23 1990-08-28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디스크의 수납트레이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플레이어
ATE60157T1 (de) * 1985-01-07 1991-02-15 Polygram Int Holding Tablett zur aufnahme und halterung einer steifen kreisfoermigen informationsplatte sowie kombination eines solchen tabletts mit einer aufbewahrungskassette.
JPS61229283A (ja) * 1985-04-03 1986-10-1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イスクマガジン
US4800554A (en) * 1986-10-01 1989-01-24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Disk magazine
DE3638912A1 (de) * 1986-11-14 1988-05-26 Thomson Brandt Gmbh Magazin fuer plattenfoermige aufzeichnungstraeger
DE3725616A1 (de) * 1987-08-03 1989-02-16 Philips & Du Pont Optical Aufbewahrungskassette fuer einen plattenfoermigen informationstraeger
NL8702604A (nl) * 1987-11-02 1989-06-01 Philips Nv Platenspeler met een laadinrichting voor het laden van een op een plaatdrager aanwezige plaat.
US4905217A (en) * 1988-11-18 1990-02-27 Simplicity Products, Inc. Enclosure for optical disk or the like
JPH0544923Y2 (zh) * 1988-10-26 1993-11-16
JPH02128386A (ja) * 1988-11-08 1990-05-16 Canon Inc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02208881A (ja) * 1989-02-07 1990-08-20 Canon Inc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DE3923107C2 (de) * 1989-07-13 1998-04-16 Thomson Brandt Gmbh Aufnahmevorrichtung für einen scheibenförmigen Informationsträger
JPH0369078A (ja) * 1989-08-08 1991-03-25 Canon Inc 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06236648A (ja) * 1993-02-08 1994-08-23 Pioneer Electron Corp Cd用マガジンのトレイ
JP3305034B2 (ja) * 1993-03-02 2002-07-22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3106874B2 (ja) * 1993-09-29 2000-11-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円盤記録再生装置
JPH07240061A (ja) * 1994-02-26 1995-09-12 Sony Corp ディスク収納装置
JPH0817118A (ja) * 1994-04-25 1996-01-19 Sony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MY115952A (en) * 1994-04-25 2003-10-31 Sony Corp Cd/cd-rom apparatus
JPH07320359A (ja) * 1994-05-20 1995-12-08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446498B2 (ja) * 1996-10-14 2003-09-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8179B2 (en) 2001-12-04 2005-09-20 Hitachi, Ltd. Disk cartridge
CN1306517C (zh) * 2001-12-04 2007-03-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盘盒
CN102480893A (zh) * 2010-11-30 2012-05-3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机构及具有该固持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480893B (zh) * 2010-11-30 2014-10-08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芯片卡固持机构及具有该固持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7021324A (zh) * 2016-02-02 2017-08-08 泰克元有限公司 传送设备
CN107021324B (zh) * 2016-02-02 2019-11-19 泰克元有限公司 传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1177A (zh) 2004-12-01
EP0866458A4 (en) 2004-07-21
KR100471937B1 (ko) 2005-04-14
EP0866458A1 (en) 1998-09-23
KR19990044600A (ko) 1999-06-25
WO1998002883A1 (fr) 1998-01-22
CN1540654A (zh) 2004-10-27
JP3661192B2 (ja) 2005-06-15
TW396334B (en) 2000-07-01
US6345035B1 (en) 2002-02-05
US6414928B1 (en) 2002-07-02
US6407982B1 (en) 2002-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0191A (zh) 盘片托盘及盘片容纳装置和盘片驱动装置
CN1311468C (zh) 盘盒
CN1285819C (zh) 用于信息储存介质的安全装置
CN1383554A (zh) 磁盘驱动装置
CN1950909A (zh) 盘片容纳体和信息提供体
CN1256729C (zh) 盘盒
CN1330602A (zh) 盒式磁带储存盒
CN1558417A (zh)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1803459A (zh) 记录装置及其油墨盒
CN1251220C (zh) 盘片装置
CN1154101C (zh) 光盘加载装置及光盘盒
CN1135544C (zh) 记录介质卡盘的自动加载系统
CN1231903C (zh)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CN1652231A (zh) 盘驱动器
CN1134778C (zh) 采用装有记录媒体的盒式盘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及盒式盘的装入装置
CN1860532A (zh)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CN1267280C (zh) 记录装置与油墨盒的组合
CN1242409C (zh) 盘盒、盘记录介质装置和盘记录和/或复制装置
CN1254812C (zh) 盘保持构件、盘托架、记录及/或再生装置、换盘装置
CN1627408A (zh) 盘驱动设备
CN1189881C (zh) 存储媒体装置
CN1174406C (zh) 盘装置
CN2649338Y (zh) 记录装置及其油墨盒
CN1242403C (zh) 盘支承装置
CN1233049A (zh) 盘片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