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0532A -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0532A
CN1860532A CNA2005800011556A CN200580001155A CN1860532A CN 1860532 A CN1860532 A CN 1860532A CN A2005800011556 A CNA2005800011556 A CN A2005800011556A CN 200580001155 A CN200580001155 A CN 200580001155A CN 1860532 A CN1860532 A CN 1860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swivel arm
minor diameter
diamete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11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9708C (zh
Inventor
山田孝
山本一幸
熊谷秀昭
间宫敏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60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0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97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970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15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adapted for discs of different siz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35Positioning by moving the loading st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是经由盘片插拔口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光盘(2)的插拔的采用吸入方式的盘片驱动装置,能够安放外径不同的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2B),在小直径光盘安放在转盘(23a)上的状态下,拾取器进给机构(26)使光学拾取器(25)在小直径光盘的外侧与内侧之间移动时,使物镜(25a)向从小直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

Description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以及/或者再生的盘片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能够选择性地安放外径不同的光盘并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以及/或者再生的吸入式盘片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信息信号的记录介质,使用CD(压缩盘片)、DVD(数字多用途盘片)等光盘、或MO(磁光盘)型的光磁盘、以及称作MD(微盘)的光磁盘,并且,提供有将这种盘片或者收纳有这些盘片的盒式盘片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的盘片驱动装置。
在将光盘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的盘片驱动装置中,有下述类型:打开设置在壳体上的盖或门而将盘片直接安放到从该处露出的转盘上的类型;将盘片载置在相对于壳体在水平方向上出入的盘片托盘上,通过将该盘片托盘吸入壳体而自动安放到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转盘上的类型;或者将盘片直接安放在设置在该盘片托盘上的转盘上的类型。以上的任何一种盘片驱动装置,都需要进行将盖或门打开、使盘片托盘出入、将盘片安放到转盘上的操作。
相对于此,还有采用了吸入式装载机构的盘片驱动装置,所述吸入式装载机构,只需将盘片从设置在壳体前表面的盘片插拔口插入便能够自动安放到转盘上。该盘片驱动装置具有一对引导辊,当从盘片插拔口插入盘片时,所述一对引导辊进行将该盘片夹住并向壳体内部吸入的操作。当盘片从盘片插入口插入时,一对引导辊彼此向反方向旋转而进行向壳体内部吸入的装载操作,进行弹出操作时,一对引导辊向与进行装载操作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将盘片送出壳体之外。
但是,对于配备有盘片驱动装置的例如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等移动设备,不仅要求小型化及轻量化,而且还要求薄型化,从而要求配备在这种移动设备中的盘片驱动装置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此外,下述需求正日益高涨:取代在可携带的个人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托盘式盘片驱动装置,而使用采用了操作感好的吸入式装载机构的盘片驱动装置。
采用吸入式装载机构的盘片驱动装置,为了能够如上所述进行盘片的装载,需要具有将盘片夹住进行输送的一对引导辊,这一对引导辊从结构上来说,长度要大于所输送的盘片的直径,因此,装置整体的宽度方向尺寸变大。此外,由于要将盘片夹在一对引导辊之间,因而厚度方向的尺寸也较大。因此,现有的吸入式盘片驱动装置难以实现小型化和薄型化。
特别是,做成可携带的大小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等小型移动设备中所配备的薄型盘片驱动装置,其厚度以12.7mm为标准尺寸,甚至使用了达到与硬盘驱动器(HDD)组件同等厚度即9.5mm的薄型化的盘片驱动装置。在薄到这种厚度的盘片驱动装置中,要采用使用了一对引导辊的吸入式装载机构,在结构上是极为困难的。
鉴于此,在采用吸入式装载机构的盘片驱动装置中,为了满足小型化和薄型化的要求,有人提出了下述方案:在从盘片插拔口插入的盘片与安装有安放该盘片的转盘的底座之间设置多个转动臂,一边使这些转动臂在与所插入的盘片平行的面内转动,一边进行将盘片从盘片插拔口吸入壳体内部的装载动作、以及将盘片从盘片插拔口向壳体外部送出的弹出动作。作为这种盘片驱动装置,有特开2002-117604号公报记载的装置。
但是,为解决采用了吸入方式的盘片驱动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上述盘片驱动装置,只能够应对光盘之中以标准大小广泛使用的直径为12cm的盘片,所以,设置有下述机构:在大小为直径12cm之外的盘片、例如直径为8cm的CD或可携式摄像机等中所使用的记录用DVD等小直径盘片从盘片插拔口插入时,所述机构将这些小直径盘片从盘片插拔口强制送出。该盘片驱动装置无法对不同外径的盘片进行装载操作。
鉴于此,人们期望一种在采用吸入方式的同时能够对外径不同的盘片选择性地进行装载并实现薄型化的盘片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采用吸入方式的同时能够实现薄型化并能够装载外径不同的盘片的盘片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装设在装置主体中的光学拾取器等机构部以及被装载操作的光盘进行保护的盘片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具有:壳体,在前表面上设置有插拔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的盘片插拔口;底座组件,具有安放从盘片插拔口插入到壳体内部的光盘的盘片安放部、驱动安放在该盘片安放部上的光盘旋转的盘片旋转驱动机构、边将通过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到由该盘片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上边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光学拾取器、以及使该光学拾取器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给动作的拾取器进给机构,这些部件一体地设置在底座上;盘片输送机构,用于在从盘片插拔口插拔光盘的盘片插拔位置、与将光盘安放到盘片安放部上的盘片安放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输送外径不同的光盘;光学拾取器具有驱动物镜至少在平行于物镜的光轴的方向上位移的物镜驱动机构,在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之中的小直径光盘安放在盘片安放部上的状态下,拾取器进给机构使光学拾取器在小直径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时,由驱动控制电路对物镜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使得物镜向从小直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该盘片驱动装置具有:壳体,在前表面上设置有插拔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的盘片插拔口;底座组件,具有安放从盘片插拔口插入到壳体内部的光盘的盘片安放部、驱动安放在该盘片安放部上的光盘旋转的盘片旋转驱动机构、边将通过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到由该盘片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上边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光学拾取器、以及使该光学拾取器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给动作的拾取器进给机构,这些部件一体地设置在底座上;盘片输送机构,用于在从盘片插拔口插拔光盘的盘片插拔位置、与将光盘安放到盘片安放部上的盘片安放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输送外径不同的光盘;其特征是,在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之中的小直径光盘安放在盘片安放部上的状态下,使光学拾取器在小直径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时,使物镜向从小直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
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在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之中的小直径光盘安放在盘片安放部上的状态下,拾取器进给机构使光学拾取器在小直径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时,使物镜向从小直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避免物镜与光盘二者发生碰撞,还能够避免与盘片输送机构抵接。结果,能够对包括物镜在内的拾取器等机构部以及被装载操作的光盘进行保护。
关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以及通过本发明获得的优点,可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配备有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盘片驱动装置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对顶盖从内表面侧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底座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盘片驱动装置的初始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大直径光盘开始插入盘片驱动装置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大直径光盘被吸入盘片驱动装置内时的吸入开始状态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大直径光盘被吸入盘片驱动装置内时的过渡状态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大直径光盘在盘片驱动装置中相对于转盘进行定心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大直径光盘被装卡在转盘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解除对大直径光盘的装卡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大直径光盘弹出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大直径光盘弹出时的过渡状态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大直径光盘弹出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小直径光盘开始插入盘片驱动装置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小直径光盘被吸入盘片驱动装置内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小直径光盘被吸入盘片驱动装置内时的过渡状态的平面图。
图19是表示在盘片驱动装置中小直径光盘相对于转盘进行定心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0是表示小直径光盘被装卡在转盘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1是表示解除对小直径光盘的装卡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2是表示小直径光盘弹出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3是表示小直径光盘弹出时的过渡状态的平面图。
图24是表示小直径光盘弹出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5是表示小直径光盘弹出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6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装卡解除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7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装卡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中间位置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9是表示大直径光盘及小直径光盘相对于转盘进行定心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0是盘片驱动装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31是对插入图30所示盘片驱动装置中的大直径光盘及小直径光盘相对于转盘进行定心时的状态进行表示的平面图。
图32是盘片驱动装置的又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图33是表示拆下顶盖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4是表示拆下一部分零件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5是表示再拆下一部分零件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6是表示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杆与检测开关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37A是从一侧对驱动杆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图37B是从上方对驱动杆进行观察时的平面图,图37C是从另一侧对驱动杆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图37D是从下方对驱动杆进行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38A是表示凸轮杆的平面图,图38B是其侧视图。
图39A是进行装载动作时从下方对驱动杆进行观察的平面图,图39B是其平面图。
图40A是进行弹出动作时对驱动杆从下方进行观察的平面图,图40B是其平面图。
图41是表示大直径光盘插入盘片驱动装置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2是表示大直径光盘被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3是表示大直径光盘定心并插入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4是表示大直径光盘装卡在转盘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5是表示对大直径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6是表示大直径光盘从盘片驱动装置中弹出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7是表示大直径光盘从盘片驱动装置中弹出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8是表示小直径光盘插入盘片驱动装置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9是表示小直径光盘被装载在盘片驱动装置内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0是表示小直径光盘进行定心后插入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1是表示小直径光盘被装卡在转盘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2是表示对小直径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3是表示小直径光盘从盘片驱动装置中弹出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4是表示大直径光盘从盘片驱动装置中弹出后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5是表示小直径光盘靠单侧插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6A~图56F是表示弹出时第3转动臂的动作状态的平面图。
图57是表示推压杆与驱动杆的卡合状态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58A~图58D表示底座升降机构的动作,图58A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装卡解除位置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8B是表示位于该装卡解除位置时底座的第2支轴与凸轮片的第2凸轮槽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8C是表示位于该装卡解除位置时底座的第1支轴与驱动杆的第1凸轮槽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8D是表示位于该装卡解除位置时底座组件的位置的侧视图。
图59A~图59D表示底座升降机构的动作,图59A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装卡位置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9B是表示位于该装卡位置时底座的第2支轴与凸轮片的第2凸轮槽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9C是表示位于该装卡位置时底座的第1支轴与驱动杆的第1凸轮槽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59D是表示位于该装卡位置时底座组件的位置的侧视图。
图60A~图60D表示底座升降机构的动作,图60A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中间位置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0B是表示位于该中间位置时底座的第2支轴与凸轮片的第2凸轮槽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60C是表示位于该中间位置时底座的第1支轴与驱动杆的第1凸轮槽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60D是表示位于中间位置时底座组件的位置的侧视图。
图61是表示在光盘插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状态下,进行初始动作时的第1开关、第2开关、第3开关以及第4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2是表示在盘片驱动装置中未插入光盘的状态下,进行初始动作时的第1开关、第2开关、第3开关以及第4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3是表示光盘装载到盘片驱动装置中时第1开关、第2开关、第3开关以及第4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4是表示安放在盘片驱动装置中的大直径光盘弹出时第1开关、第2开关、第3开关以及第4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5是表示安放在盘片驱动装置中的小直径光盘弹出时第1开关、第2开关、第3开关以及第4开关的切换状态的时序图。
图66是表示第1盘片引导机构、第2盘片引导机构以及活门开闭机构与小直径光盘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67是表示第1盘片引导机构、第2盘片引导机构以及活门开闭机构与大直径光盘及小直径光盘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68是表示第1盘片引导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9是表示活门开闭机构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70A用于对第1盘片引导机构和活门开闭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装卡解除位置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0B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记录再生位置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1A用于对第2盘片引导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装卡解除位置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1B是表示底座组件位于记录再生位置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2是表示在小直径光盘外周侧的更外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的光学拾取器的平面图。
图73是具有使光学拾取器的物镜接近和远离光盘的控制部的盘片驱动装置的框图。
图74是表示物镜驱动机构对物镜进行驱动控制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采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采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是配备在小型化到可携带的大小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1000的装置主体1001中的盘片驱动装置1,是采用吸入式装载机构的盘片驱动装置。该盘片驱动装置1实现了薄型化,如图2所示,装置整体的厚度D1为12.7mm,内装有将CD(压缩盘片)和DVD(数字多用途盘片)等光盘2作为记录介质使用、对该光盘2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并进行光盘2上记录的信息信号的再生的记录再生机构。
该盘片驱动装置1能够安放直径以12cm为标准尺寸的盘片、以及直径小于该大直径光盘的8cm的盘片。
首先,对该盘片驱动装置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1具有构成装置主体的壳体3。该壳体3包括:作为下部壳体的扁平的壳体状底壳4、以及作为将该底壳4的上部开口覆盖的顶板的顶盖5。
顶盖5如图2和图3所示,由薄的钣金构成,具有:将底壳4的上部开口封闭的顶板部5a、以及将该顶板部5a的相对的两侧折弯而形成的一对侧板部5b、5b。在顶板部5a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6。该开口部6,用于在进行后述的装卡动作时使与光盘2的中心孔2a卡合的转盘23a的卡合突部28a露出到外部。此外,在顶板部5a的开口部6的周围,形成有向壳体3的内侧稍稍突出、而能够与被保持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的中心孔2a的周围相抵接的抵接突部7。
在顶板部5a的内侧的主面上,设置有对后述的第1转动臂35的末端部和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在高度方向上进行限制、同时对它们向彼此接近或远离的方向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8。该引导部件8由在顶板部5a的两个侧板部5b、5b之间呈圆弧状形成的钣金构成,通过点焊等方式安装在顶板部5a的前面侧。此外,该引导部件8具有后面侧比前面侧的安装面高出一截的阶梯部8a。这样,在引导部件8的后面侧的阶梯部8a与顶板部5a之间,形成了第1转动臂35的末端部和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所卡合的引导槽9。此外,在顶板部5a上设置有用来使第1转动臂35的末端部和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卡合到该引导槽9中的作业用窗部10。
底壳4如图4所示,用钣金形成为扁平的壳体状,其底面部形成为大致矩形,在一个侧面部上,设置有比该底面部高的向外伸出的翼部4a。
虽未图示,但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以螺纹固定等方式安装有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配置有构成驱动控制电路的IC芯片等电子零件、用来使各部分实现电连接的连接器、以及用来对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检测的检测开关等。此外,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通过螺纹固定等方式安装有底盘11。该底盘11设置在电路板的上方,将底壳4的内部以大致相等的高度上下分隔开。
如图2所示,顶盖5通过螺纹固定等方式安装在该底壳4上。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在顶板部5a的外周缘部上形成有用于插通螺纹件12的多个螺纹件插通孔13。此外,在两侧的侧板部5b上,设置有朝向顶板部5a侧折弯成大致直角的多个引导片14。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底壳4的外周缘部上,设置有向内侧折弯成大致直角的多个固定片15,这些固定片15上形成有与顶盖5的螺纹件插通孔13相对应的螺纹孔16。此外,在底壳4的两个侧面部上,形成有保持顶盖5的多个引导片14的多个引导槽17。
在将顶盖5安装到底壳4上时,在使顶盖5的多个引导片14卡合在底壳4的多个引导槽17内的状态下,使顶盖5从前面侧向后面侧滑动。这样,成为顶盖5的顶板部5a将底壳4的上部开口部封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螺纹件12穿过顶盖5的多个螺纹件插通孔13旋合到底壳4的螺纹孔16中。通过以上过程,形成图2所示的构成装置主体的壳体3。
进行组装后,在顶盖5的顶板部5a上粘贴将上述开口部6和作业用窗部10覆盖的标签(未图示)。由此,可防止灰尘等进入壳体3的内部。
如图2所示,在壳体3的前面侧,安装有呈长条矩形的平板构成的前面板18。在该前面板18上,设置有使光盘2在水平方向上出入的盘片插拔口19。即,光盘2是从该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的内部,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外部送出。此外,在前面板18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对光盘2的访问状态以亮灯方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20、以及、在弹出光盘2时被按压操作的弹出按钮21。
该盘片驱动装置1如图4和图5所示,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设置有构成驱动部主体的底座组件22。
该底座组件22具有:安放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内部的光盘2的盘片安放部23、驱动安放在该盘片安放部23上的光盘2旋转的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对在该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的驱动下旋转的光盘2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出的光学拾取器25、以及使该光学拾取器25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进给动作的拾取器进给机构26,这些部件构成一体设置在底座27上的超薄型结构。
该底座组件22设置在比底盘11靠前面侧处,使得盘片安放部23位于底壳4的底面部的大致中央部。底座组件22能借助后述的底座升降机构55升降,在初始状态下,位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内部的光盘2的下方侧。
底座27是将金属板冲裁成规定形状并使其周围稍向下折弯而形成的。在底座27的主面上,连续形成有使后述的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向上露出的呈大致半圆形的转盘用开口部27a、以及使后述的光学拾取器25的物镜25a向上露出的呈大致矩形的拾取器用开口部27b。在底座27的上表面安装有形成有与上述开口部27a、27b相对应的开口部的装饰板(未图示)。
盘片安放部23具有在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的驱动下旋转的转盘23a,在该转盘23a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来安放光盘2的装卡机构28。该装卡机构28具有:与光盘2的中心孔2a卡合,进行使光盘2的旋转中心与转盘23a的旋转中心一致的定心的卡合突部28a;对卡合在该卡合突部28a上的光盘2的中心孔2a的内周面进行推压而对该光盘2进行支承以使该光盘2与转盘23a一体旋转的多个推压支承片28b。
盘片旋转驱动机构24具有驱动光盘2与转盘23a一体旋转的扁平的主轴马达24a。主轴马达24a经由支承板24b以螺纹固定方式安装在底座27的下表面上,使得安装在驱动轴末端部的转盘23a从转盘用开口部27a稍稍突出。
光学拾取器25,具有光学模块,对光盘2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出,所述光学模块使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经物镜25a会聚后照射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上,通过由受光元件等构成的光检测器对由该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束进行检测。
此外,该光学拾取器25,具有驱动物镜25a在与该物镜25a的光轴相平行的聚焦方向上、以及循迹方向上进行位移的物镜驱动机构,所述循迹方向是与物镜25a的光轴相垂直的平面方向,且与光盘的记录轨道相垂直,基于上述光检测器检测到的来自光盘2的检测信号,借助该物镜驱动机构驱动物镜25a在聚焦方向和循迹方向上进行位移,同时,进行使物镜25a聚焦在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上的聚焦伺服、以及使通过物镜25a会聚的光束的光点沿记录轨道移动的循迹伺服的驱动控制。作为物镜驱动机构,还可以如下构成,即,除了上述聚焦控制和循迹控制之外,还能够调整物镜25a相对于光盘2信号记录面的倾斜度即进行倾斜调整,以便使由物镜25a会聚的光束垂直照射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上。
拾取器进给机构26具有:搭载有光学拾取器25的拾取器底座29;对拾取器底座29进行支承使其能够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滑动的一对引导轴30a、30b;对支承在该一对引导轴30a、30b上的拾取器底座29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进给操作的进给驱动机构31。
在拾取器底座29上,从彼此相向的侧面突出地形成有一对引导片32a、32b和引导片33,所述引导片32a、32b形成有插通一对引导轴30a、30b之中的一个引导轴30a的引导孔,所述引导片33形成有将另一个引导轴30b夹入的引导槽。这样,拾取器底座29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在一对引导轴30a、30b上。
一对引导轴30a、30b以与光盘2的半径方向相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底座27的下表面上,在光盘2的内外周之间对光学拾取器25从底座27的拾取器用开口部27b露出的拾取器底座29进行引导。
进给驱动机构31,将安装在底座27上的驱动马达31a的旋转驱动通过齿轮和齿条(未图示)转换成直线驱动,对拾取器底座29在沿着一对引导轴30a、30b的方向即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进行移动操作。
如图4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1具有盘片输送机构34,其在从盘片插拔口19进行光盘2的插拔的盘片插拔位置、以及将光盘2安放到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上的盘片安放位置之间进行光盘2的输送。
该盘片输送机构34,作为在顶板部5a的与盘片安放部23相向的主面、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主面之间被移动操作的支撑部件,具有能够在与该光盘2的主面平行的面内转动的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
上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分别设置在将盘片安放部23夹在中间的左右两侧,各自的比盘片安放部23更靠后面侧的基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并且,比盘片安放部23更靠前面侧的末端部能够在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主面平行的面内向相互接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
具体地说,第1转动臂35由长条金属板形成,位于将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夹在中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例如图4中为右侧),基端部经由设置在底盘11上的第1支轴37而以能够向箭头a1和箭头a2方向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此外,在第1转动臂35的末端部,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此外,在第1转动臂35的基端部附近,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在将光盘2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时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一起与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
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用合成树脂形成,具有大致鼓形的形状,即、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中央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其两端部作为直径变大的凸缘部38a、39a对光盘2在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在这里,在具有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与光盘2的主面进行接触这一结构的情况下,希望上述各个部件38、39由比光盘2软的树脂形成。上述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也可以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1转动臂35的与盘片安放部23相向的主面上的小直径的旋转辊。
另一方面,第2转动臂36也由长条金属板形成,位于将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夹在中间的左右两侧中的另一侧(例如在图4中为左侧),基端部经由设置在底盘11上的第1支轴37而以能够向箭头b1和箭头b2方向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此外,在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上,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
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具有大致鼓形的形状,即,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中央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其两端部作为直径变大的凸缘部40a对光盘2在高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在这里,在具有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与光盘2的主面接触这一结构的情况下,希望该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由比光盘2软的树脂形成。该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也可以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2转动臂36的与盘片安放部23相向的主面上的小直径的旋转辊。
如上所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隔着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而配置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此外,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使彼此的转动中心在比盘片安放部23更靠后面侧的大致中央部一致,则可使结构变得简单。此外,第1转动臂35的末端部和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在卡合于上述顶板部5a的引导槽9中的状态下以能够沿转动方向滑动的方式得到支承。
盘片输送机构34具有用于使上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联动的联动机构41,经由该联动机构41可使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彼此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具体地说,该联动机构41具有连结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的第1连结臂42和第2连结臂43。该第1连结臂42和第2连结臂43由长条金属板制成,具有所谓的缩放仪结构,即,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1转动臂35的基端部和第2转动臂36的基端部上,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经由第2支轴4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此外,第2支轴44卡合在底盘11的比第1支轴37更靠前面侧处设置的引导槽45中,该引导槽45在光盘2的插入方向上形成为直线状。
因此,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能够随着第2支轴44在引导槽45内的滑动而经由第1连结臂42和第2连结臂43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即,第1转动臂35的末端部和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能够通过如上所述的联动机构41向彼此接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
此外,在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的基端部上,设置有作为对上述转动臂35、36向使它们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机构的扭转螺旋弹簧(未图示)。
盘片输送机构34,作为用于对将光盘2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内部吸入的装载动作进行辅助的装载辅助机构,设置有能够在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主面相平行的面内转动的第3转动臂46。
第3转动臂46由长条金属板构成,位于将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夹在中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例如图4中为左侧)的比第2转动臂36更靠前面侧的位置上,基端部经由设置在翼部4a上的支轴47而以能够向箭头c1方向和箭头c2方向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此外,在第3转动臂46的末端部,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第3抵接部件48。
第3抵接部件48是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3转动臂46的与顶板部5a相向的主面上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小直径的旋转辊。该第3抵接部件48具有鼓形形状,即,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中央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其两端部作为直径变大的凸缘部40a对光盘2在厚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
盘片输送机构34,作为用来对将光盘2从盘片插拔口19送出到壳体3外部的弹出动作进行辅助的弹出辅助机构,具有能够在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主面相平行的面内转动的第4转动臂49。
第4转动臂49由长条钣金构成,在将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夹在中间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例如图4中为左侧)的第2转动臂36的中间部,以能够向箭头d1方向和箭头d2方向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此外,在第4转动臂49的末端部上,以向上突出的的方式设置有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面的后面侧抵接的第4抵接部件50。
第4抵接部件50用合成树脂形成,具有鼓形形状,即,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中央部分向内侧弯曲,而其两端部作为直径变大的凸缘部50a对光盘2在厚度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该第4抵接部件50也可以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4转动臂49的与顶板部5a相向的主面上的小直径的旋转辊。
此外,在第2转动臂36上设置有限制片51,在第4转动臂49向后面侧即箭头d1方向转动时,所述限制片51对该第4转动臂49向后面侧的转动进行限制。
该盘片输送机构34,具有用于使上述各转动臂35、36、46、49协同动作的驱动杆52。该驱动杆52由整体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树脂部件构成,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配置于该底壳4的一个侧面部与底座组件22之间。此外,该驱动杆52位于比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的内部的光盘2靠下方的位置上,其上表面与翼部4a的底面部位于大致一致的高度上。该驱动杆52,由设置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的驱动马达和齿轮组等构成的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在图4中的箭头X1和箭头X2所示的前后方向上滑动驱动。
此外,在盘片输送机构34中,与该驱动杆52的滑动动作联动地,所述第2支轴44在引导槽45内滑动。由此,经由联动机构41对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操作。此外,在第3转动臂46的基端侧,设置有卡合在设置于驱动杆52的上表面上的引导槽53内的引导销54。由此,与驱动杆52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引导销54在引导槽53内滑动,从而第3转动臂46被进行转动操作。此外,第4转动臂49也经由未图示的连结机构而与驱动杆52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被进行转动操作。
该盘片输送机构34,在上述第1转动臂35、第2转动臂36、第3转动臂46以及第4转动臂49相互协同动作的同时,进行将光盘2从盘片插拔口吸入壳体3的内部的装载操作、将光盘2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上的定心操作、以及将光盘2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外部送出的弹出操作。
如图4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1具有与所述驱动杆52的滑动相联动地对底座27进行升降操作的底座升降机构55。该底座升降机构55能够对底座27在下述位置之间进行升降操作,即,使底座27上升而将被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上的光盘2安放到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上的装卡位置、使底座27下降而使光盘2从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脱离的装卡解除位置、以及使底座27位于装卡位置与装卡解除位置之间而对光盘2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中间位置。
具体地说,在所述驱动杆52的与底座27相向的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与光盘2的装卡位置、光盘2的装卡解除位置和中间位置相对应的凸轮槽(未图示)。
此外,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沿底座27的后面侧的侧面配置有凸轮杆56。该凸轮杆56由长条形的平板部件构成,与驱动杆52在图4中的箭头X1和箭头X2所示前后方向上的滑动相联动地,在与该驱动杆52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滑动。在该凸轮杆5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从与底座27相向的端缘部向上方折弯的凸轮片57。在该凸轮片57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与将光盘2装卡在转盘23a上的装卡位置、使光盘2从转盘23a上脱离的装卡解除位置、以及将光盘2安放在转盘23a上进行记录再生的中间位置相对应的凸轮槽(未图示)。
此外,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沿底座27的后面侧的侧面折弯而形成有折弯片58。在该折弯片58上,沿上下方向形成有用于使底座27升降的铅直槽(未图示)。
相对于此,如图5所示,底座27具有:第1支轴59,位于与驱动杆52相向的侧面的盘片安放部23侧,通过与驱动杆52的侧面上所形成的凸轮槽卡合而得到支承;第2支轴60,位于与凸轮杆56相向的侧面的盘片安放部23侧,通过与凸轮片57的凸轮槽和折弯片58的铅直槽卡合而得到支承;第3支轴62,位于与驱动杆52相向的侧面之相反侧的侧面的前面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设置于底壳4的另一侧侧面上的轴孔61中;支承部65,位于与凸轮杆56相向的侧面之相反侧的侧面的前面侧,经由橡胶等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绝缘件63而由螺纹件64支承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
借助该底座升降机构55,与驱动杆52和凸轮杆56的滑动相联动地,第1支轴59在驱动杆52的凸轮槽内滑动,而第2支轴60在凸轮杆56的凸轮槽和折弯片58的铅直槽内滑动,由此,底座27的盘片安放部23侧相对于壳体3的前面侧在下述位置之间被进行升降操作,即,将光盘2装卡在转盘23a上的装卡位置、使光盘2从转盘23a脱离的装卡解除位置、以及将光盘2安放在转盘23a上进行记录再生的中间位置。
此外,如图4所示,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设置有上顶销66,该上顶销66构成装卡解除机构,在该底座升降机构55使底座27下降时使安放在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上的光盘2从转盘23a脱离。该上顶销66位于底座组件22的盘片安放部23附近,具体地说,位于距盘片安放部23最近的底座27后面侧处,从底壳4的底面部向上突出地设置。
下面,就如上构成的盘片驱动装置1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在盘片驱动装置1中,如图6所示,在光盘2插入之前的初始状态下,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保持在各自的末端部以规定的大角度打开的状态下。第3转动臂46保持在末端部比基端部更靠外侧且末端部比基端部更靠前面侧的状态下。第4转动臂49保持在末端部比基端部更靠内侧且末端部比基端部更靠前面侧的状态下。驱动杆52位于底壳4的前面侧。
根据该盘片驱动装置1,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外径不同的任意一种光盘2A、2B,都能够进行将该光盘2A、2B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的装载操作。
具体地说,当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大直径光盘2A时,首先,如图7所示,成为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内部的光盘2A的外周部的后面侧与第1转动臂35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转动臂36的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抵接的状态。
其次,如图8所示,当从上述状态将光盘2A进一步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内部推入时,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把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夹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之间。此时,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与光盘2A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下,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克服扭转螺旋弹簧的作用而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即图8中的箭头a2方向和箭头b2方向转动。
当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转动规定量后,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对初始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开关受到按压,由此,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杆52开始向装置内侧即向后面侧滑动。于是,第3转动臂46向图8中的箭头c1方向转动。第3转动臂46变成第3抵接部件48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的前面侧抵接的状态,由此,一边对该光盘2A的外周部的前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光盘2A向壳体3的内部送入。
之后,如图9所示,在大直径光盘2A被吸入壳体3的内部直到其中心孔2a到达比连接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的直线更靠后面侧处时,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沿着光盘2A的外周部从后面侧滑到前面侧。于是,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与光盘2A的外周部的前面侧抵接的状态下,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在扭转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即图9中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b1方向转动。这样一来,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一边对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的前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大直径光盘2A送入到图10所示的盘片安放位置。
另外,第4转动臂49,在第4抵接部件50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下受到推压,从而向图8中的箭头d1方向转动。之后,在大直径光盘2A被吸入到图10所示的盘片安放位置时,第4转动臂49与第2转动臂36的限制片51抵接,成为其转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另一方面,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小直径光盘2B时,首先,如图16所示,成为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内部的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后面侧与第1转动臂35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转动臂36的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抵接的状态。
其次,如图17所示,当从上述状态将小直径光盘2B进一步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内部推入时,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将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夹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之间。此时,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与光盘2B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下,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克服扭转螺旋弹簧的作用而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即图17中的箭头a2方向和箭头b2方向转动。
之后,当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转动规定量后,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检测开关受到按压,由此,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驱动杆52开始向后面侧滑动。
由此,第3转动臂46向图17中的箭头c1方向转动。第3转动臂46变成第3抵接部件48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前面侧抵接的状态,由此,一边对该光盘2B的外周部的前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光盘2B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内部送入。
之后,如图18所示,当光盘2B被吸入壳体3的内部直到小直径光盘2B的中心孔2a到达比连接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的直线更靠后面侧的位置时,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沿着光盘2B的外周部从后面侧滑到前面侧。于是,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与光盘2B的外周部的前面侧抵接的状态下,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在扭转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即图18中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b1方向转动。
这样一来,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一边对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前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该光盘2B送入到图19所示的盘片安放位置。
另外,第4转动臂49,在第4抵接部件50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下受到推压,因而向图18所示的箭头d1方向转动。之后,在小直径光盘2B被吸入到图19所示的盘片安放位置时,第4转动臂49与第2转动臂36的限制片51抵接,成为其转动受到限制的状态。
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如图10和图19所示,在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将上述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时,将光盘2A、2B夹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第4抵接部件50的内侧,从而进行将上述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上的定心动作。也就是说,使上述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的中心孔2a与转盘23a的卡合突部28a在与该光盘2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一致。
其次,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进行了上述光盘2的定心动作之后,底座升降机构55使底座27上升,从而进行将被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上的光盘2安放到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上的装卡动作。
具体地说,当底座27在底座升降机构55的驱动下从图26所示的装卡解除位置上升到图27所示的装卡位置时,卡合突部28a进入被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上的光盘2的中心孔2a中,同时光盘2的中心孔2a的周围被顶压在顶板部5a的抵接突部7上,由此卡合突部28a与光盘2的中心孔2a卡合,并且多个推压支承片28b将光盘2的中心孔2a的周围卡止,在此状态下,光盘2被保持在转盘23a上。之后,在光盘2被保持在转盘23a的状态下,底座升降机构55使底座27下降到图28所示的中间位置。
此外,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进行上述装卡动作之后,如后所述,与驱动杆52向壳体3内侧的后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即图11和图20中所示箭头a2方向和箭头b2方向稍微转动。此时,第4转动臂49保持与限制片51抵接的状态而与第2转动臂36一体转动。第3转动臂46,与驱动杆52向壳体3内侧即向后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向图11和图20中所示的箭头c2方向稍微转动。于是,变成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第3抵接部件48、第4抵接部件50从被保持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A、2B的外周部离开的状态。
当在图11、图20和图28所示状态下从个人计算机1000输入了进行记录或再生的指令信号时,该盘片驱动装置1将根据该指令对光盘2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具体地说,主轴马达24a使光盘2与转盘23a一体旋转,并且,光学拾取器25借助拾取器进给机构26从外周侧向内周侧移动,实施聚焦伺服控制和循迹伺服控制时,读取记录在该光盘2的引导区中的TOC数据。此后,在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时,依据读出的TOC数据,光学拾取器25移动到光盘2的程序区内的规定地址。而在进行信息信号的再生时,光学拾取器25移动到记录有所指定的数据的程序区内的地址。之后,该光学拾取器25对光盘2的所希望的记录轨道进行信息信号的写入或读出动作。
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当对设置在前面板20上的弹出按钮21进行操作或者从配备有该盘片驱动装置1的个人计算机1000输入弹出指令时,将根据该指令信号,首先通过驱动机构使驱动杆52开始向前面侧滑动。
于是,与驱动杆52向前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即图12和图21中所示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b1方向稍微转动。此时,第4转动臂49保持与限制片51抵接的状态而与第2转动臂36一体转动。而第3转动臂46与驱动杆52向壳体3的前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向图12和图21中所示的箭头c1方向稍微转动。
由此,将变成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第3抵接部件48、第4抵接部件50与被保持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A、2B的外周部抵接的状态。而对于图21所示的小直径光盘2B的情况,将变成第4抵接部件50从光盘2B的外周部离开的状态。
其次,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底座升降机构55使底座27下降到上述装卡解除位置,从而进行使光盘2从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脱离的装卡解除动作。
具体地说,当底座27下降到上述装卡解除位置时,上顶销66的末端部与安放在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上的光盘2的内周侧非信号记录区域抵接,从而向上顶起该光盘2而使光盘2从转盘23a上脱离。
其次,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进行将位于盘片安放部23上的光盘2A、2B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外部送出的弹出操作。
具体地说,在将大直径光盘2A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送出的情况下,首先,如图13所示,与驱动杆52向前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第4转动臂49向图13中的箭头d2方向转动。由于第4转动臂49变成第4抵接部件50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故而一边对该光盘2A的外周部的后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光盘2A向壳体3的外部推出。
之后,当如图14所示,大直径光盘2A被向壳体3外部送出直到大直径光盘2A的中心孔2a位于比连接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的直线更靠前面侧的位置时,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将沿着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从前面侧滑到后面侧。于是,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与光盘2A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下,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在扭转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即图14中所示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b1方向转动。
而第3转动臂46在第3抵接部件48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抵接的状态下受到推压,因而向图14中所示的箭头c2方向转动。
于是,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一边对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的后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该光盘2A一直推出到图15所示的盘片插拔位置,即大直径光盘2A的中心孔2a从盘片插拔口19露出于壳体3外部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在将小直径光盘2B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送出的情况下,首先,与驱动杆52向前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第4转动臂49向图22中的箭头d2方向转动。由于第4转动臂49变成第4抵接部件50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因而一边对该光盘2B的外周部的后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光盘2B向壳体3的外部推出。
之后,当如图23所示,小直径光盘2B被向壳体3外部送出到小直径光盘2B的中心孔2a位于比连接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的直线更靠前面侧的位置时,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沿着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从前面侧滑到后面侧。于是,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状态下,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在扭转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即图23中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b1方向转动。
而第3转动臂46在第3抵接部件48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抵接的状态下受到推压,因而向图23中的箭头c2方向转动。
于是,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一边对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后面侧进行推压一边将该光盘2B一直推出到图24所示的盘片插拔位置。
另外,在小直径光盘2B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25所示,通过使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即图25中的箭头a1方向和箭头b1方向进一步转动,而将光盘2B推出到光盘2B的中心孔2a从盘片插拔口19露出于壳体3的外部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借助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将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时,通过将光盘2A、2B夹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第4抵接部件50的内侧,可进行使所述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的定心动作。
在这里,如图29所示意性地表示的那样,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隔着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而设置在大致对称的位置上,能够以比该转盘23a更靠后面侧的转动中心O为中心彼此向接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
此外,与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的外周部抵接的4个抵接部件38、39、40、50之中,第1转动臂35的比转盘23a更靠前面侧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1转动臂35的比转盘23a更靠后面侧的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与第2转动臂36的比转盘23a更靠前面侧的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和第2转动臂36的比转盘23a更靠后面侧的第4抵接部件50,为下述位置关系,即,隔着通过转盘23a的中心部和转动中心O的顺沿于光盘2的插入方向的中心线大致对称。
在对直径为12cm的大直径光盘2A进行定心和对直径为8cm的小直径光盘进行定心这两种情况之间,以转动中心O为中心的、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的转动范围将产生角度差Δθ。
因此,只要考虑到该角度差Δθ而预先设定好4个抵接部件38、39、40、50的配置,便能够在进行上述定心动作时使这4个抵接部件38、39、40、50与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的外周部抵接。
具体地说,设从转盘23a的前面侧经过的、以转动中心O为中心的圆弧为S1,设该圆弧S1与位于盘片安放位置的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的交点分别为A和B,设从转盘23a的后面侧经过的、以转动中心O为圆心的圆弧为S2(S1>S2),设该圆弧S2与位于盘片安放位置上的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和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的交点分别为A’和B’,此时,满足角度AOB=A’OB’=Δθ的关系的两个圆弧S1和S2,存在于规定的半径范围内。于是,设计时将4个抵接部件38、39、40、50设置在满足这种关系的位置上。
在圆弧S1附近,半径越小则Δθ越小,半径越大则Δθ越大。于是,稍微超出圆弧S1的位置、即不可能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接触的位置便是设计极限。另一方面,在圆弧S2附近,半径越小则Δθ越大,半径越大则Δθ越小。于是,Δθ存在着极小值,该值便是设计极限。
此外,在实际进行设计时,要在设计自由度的范围内设定最优选的圆弧S1和S2的半径以及角度差Δθ,这些通过使用CAD软件等作图很容易求得。
通过如上进行设计,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将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分别夹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第4抵接部件50的内侧时,能够使所述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的中心部(中心孔2a)与盘片安放部23的中心部(转盘23a的卡合突部28a)在与该光盘2的主面相垂直的方向上一致。也就是说,能够准确且稳定地进行使所述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定位在盘片安放位置上的定心动作。
此外,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是在通过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将外径不同的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的同时进行定心动作的。即,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所进行的定心动作,还兼作为将通过第3转动臂46吸入的光盘2进一步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的动作。
因此,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无论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A、2B的外径的差异如何,均能够准确且稳定地进行将这些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的装载动作。
具体地说,大直径光盘2A的半径为6cm,而小直径光盘2B的半径为4cm,由于这种半径差异的存在,必须将小直径光盘2B比大直径光盘2A从盘片插拔口19多向壳体3的内部推入2cm,到达盘片安放位置的距离不相等。也就是说,小直径光盘2B与大直径光盘2A相比,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后到达盘片安放位置的行程要少2cm。
鉴于此,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为了消除上述大直径光盘2A与小直径光盘2B二者外径的不同所产生的行程之差,首先,通过第3转动臂46将小直径光盘2B向壳体3的内部推入到小直径光盘2B的中心孔2a位于比连接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的直线更靠后面侧的位置上。作为实际的余量,与大直径光盘2A的情况相比,只要将小直径光盘2B多推入10mm左右,便能够使之后的吸入动作更加稳定。
其次,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在扭转螺旋弹簧的作用下向彼此接近的方向转动,由此便将被夹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之间的小直径光盘2B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上。
此时,对应于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的闭合状况,将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2B外径不同所造成的行程之差消除。由此,能够将上述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可靠地吸入到盘片安放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对大直径光盘2A进行定心动作时,第3转动臂46的第3抵接部件48也能够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抵接。即,有共计5个抵接部件38、39、40、48、50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抵接。
这里,作为进行定心动作时与光盘2的外周部进行抵接的抵接部,在第1转动臂35的比转盘23a靠前面侧处、第1转动臂35的比转盘23a靠后面侧处、第2转动臂36的比转盘23a靠前面侧处、以及第2转动臂36的比转盘23a靠后面侧处之中,需要在将转盘23a围起来的至少3处有共计3个以上。
因此,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只要满足了上述条件,并非一定要如上构成,例如也可以设计成定心时使第3抵接部件48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离开的结构,或定心时抵接部位为3处的结构。
此外,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例如也可以如图30所示,定心时与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抵接部件38、39、40、50的形状为大致圆弧形。该圆弧的半径以小于大直径光盘2A的半径为宜。
这样设计,可使得通过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进行的装载动作的起始位置更靠前,此外,还能够使弹出动作结束后光盘2从盘片插拔口19退出的量更大。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1示意性地表示的那样,在对大直径光盘2A进行定心时,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与呈大致圆弧形的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和第4抵接部件50的后面侧(图31中的A1点)抵接。而对小直径光盘2B进行定心时,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与呈大致圆弧形的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和第4抵接部件50的前面侧(图31中的B1点)抵接。
因此,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和第4抵接部件50的圆弧部分越长则A1OB1=Δθ越小。此外,角度差Δθ变小时,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的转动范围将变窄。这样一来,例如可得到下述优点,即,转动臂35、36的通过部分减少而能够减小死区范围,对该转动臂35、36进行驱动的驱动杆52的驱动行程缩短而能够减小机械应力等。
通过如上所述将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和第4抵接部件50的形状设计成为大致圆弧形,角度差Δθ的设定范围变宽,从而能使设计自由度进一步增大。
此外,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也可以如图32所示,在定心时与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各抵接部位上设置多个抵接部件。而在本例中,替代上述第1后面侧抵接部件39,在第1转动臂35的比转盘23a靠后面侧处设置了专用于光盘2的吸入和送出的抵接部件70a、和定心用的抵接部件70b。
第4抵接部件50也可以考虑采用分割成多个抵接部件的结构,但该第4抵接部件50在进行上述装载动作和弹出动作时是沿着光盘2的外周动作的,因此,为了防止分割的抵接部件引起第4转动臂49的动作不连续,希望以具有连续的圆弧形状的辊或者仅末端部分离的辊构成。
此外,作为用于对上述光盘2的弹出动作进行辅助的弹出辅助机构,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如图30和图32所示,将能够在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主面平行的面内转动的第5转动部件71,经由支轴71a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第1转动臂35上。此外,在第5转动部件71上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能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外周部的后面侧抵接的第5抵接部件71c。由此,可使上述弹出动作更为可靠地进行。
此外,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在顶板部5a的与盘片安放部23相向的主面、和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主面之间被转动操作。
因此,能够不受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和底座27之间的间隙的影响而使上述光盘2的装载动作、定心动作以及弹出动作准确且稳定地进行。
特别是,在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之中的小直径光盘2B的定心动作之后进行使底座27上升而将小直径光盘2B安放到转盘23A上的装卡动作时,也能够避免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与底座27之间发生碰撞。
因此,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能够进行外径不同的光盘2的装载,同时,还能够不受装卡到转盘23a时会变得狭小的光盘2与底座27之间的间隙的影响,而使装置整体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第1转动臂35的末端部和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在卡合于顶板部5a上所设置的引导部件8的引导槽9中的状态下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得到支承。由此,能够在顶板部5a的与盘片安放部23相向的主面、与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主面之间对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稳定地进行转动操作。
另外,壳体3,将上述引导部件8安装在顶板部5a的前面侧,由此引导部件8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因而可提高顶盖5的刚性。因此,可防止顶盖5的盘片插拔口19附近的刚性降低,使上述底座27上升而将光盘2安放到盘片安放部23的转盘23a上时的动作可靠性得到提高。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虽具有简单的机构但能够选择性地进行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的装载,不必为了装载小直径光盘2B而附加用于使其变成与大直径光盘2A的相同大小的适配器,可使其具有更好的操作性。此外,动作的可靠性高,还容易使成本降低。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与以往的能够选择性地装载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的吸入式盘片驱动装置相比,可大幅度减少零件数量,进一步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特别是,作为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1000等中配备的超薄型吸入式盘片驱动装置,能够薄到12.7mm甚至9.5mm。
下面,就用于对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进行驱动控制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盘片驱动装置1发挥相同功能的零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在构成盘片输送机构34的第1至第4转动臂35、36、46、49之中,在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上,如图33所示,在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和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上,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前后一对旋转辊73a、73b。这一对旋转辊73a、73b之中位于壳体3的前面侧的旋转辊73a,是在进行上述装载动作以及弹出动作时与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部分,位于壳体3的后面侧的旋转辊73b,是在进行上述定心动作时与光盘2的外周部抵接的部分。这样,通过使一对旋转辊73a、73b发挥不同的功能,可使得上述借助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进行的大直径光盘2A及小直径光盘2B的装载动作、定心动作以及弹出动作可靠且稳定地进行。
此外,作为联动机构41,如图33、图34和图35所示,需要对上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对应于外径不同的光盘2A、2B分别进行转动操作。为此,从凸轮杆56的中途部位向上折弯的凸轮片57进一步向水平方向折弯成“コ”形。在该凸轮片57的水平面部57a上,形成有对应于大直径光盘2A的第1凸轮部74a、以及在比该第1凸轮部74a更靠前面侧处切口而形成的对应于小直径光盘2B的第2凸轮部74b。
此外,在该联动机构41中,在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大直径光盘2A和插入小直径光盘2B两种情况下,根据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的打开角度的不同,切换第2支轴44向第1凸轮部74a和第2凸轮部74b的卡合状态。
具体地说,插入大直径光盘2A时,第2支轴44卡合到第1凸轮部74a上,与上述凸轮杆56的左右方向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在引导槽45内滑动。这样一来,能够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径相对应地使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接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
而插入小直径光盘2B时,第2支轴44卡合到第2凸轮部74b上,与上述凸轮杆56的左右方向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在引导槽45内滑动。这样一来,能够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径相对应地使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接近或远离的方向转动。
此外,盘片输送机构34如图33所示,作为对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而具有第1扭转螺旋弹簧75。第1扭转螺旋弹簧75,虽未详细图示,但是是以螺旋部分插在第1支轴37上的状态一端被卡止在第1转动臂35的基端部、另一端被卡止在第2转动臂36上,从而对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
此外,如图34和图57所示,在盘片输送机构34中,作为能够在对上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的施力状态和非施力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施力切换机构,具有对第2转动臂36进行推压的推压杆76、以及对该推压杆76向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即第2扭转螺旋弹簧77。
推压杆76,在其一端部具有与第2转动臂36抵接的抵接销76a,在另一端部具有卡合在图37A~图37D所示形成于驱动杆52的上表面部的凸轮槽78中的凸轮销76b。该推压杆76轴支承在底盘11上,能够在抵接销76a与第2转动臂36抵接的抵接位置、和抵接销76b从第2转动臂36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转动。
第2扭转螺旋弹簧77如图34所示,在其螺旋部分支承在底盘11上的状态下,其一端部被卡止在底盘11上,另一端部被卡止在推压杆76上,从而向使得该推压杆76的抵接销76a与第2转动臂36抵接的方向施力。
在该盘片输送机构34中,从上述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由于推压杆76对第2转动臂36进行推压而被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的状态开始,与驱动杆52向图34中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推压杆76的凸轮销76b在驱动杆52的凸轮槽78内进行滑动,驱动杆52滑动到壳体3的后面侧的端部时,克服第2扭转螺旋弹簧77的作用力而转动到退避位置,从而切换为非施力状态。
第3转动臂46如图33和图34所示,由设置在翼部4a上的施力部件即扭转螺旋弹簧79施力。该扭转螺旋弹簧79,其一端部被卡止在翼部4a的卡止销79a上,另一端部被卡止在设置在第3转动臂46的下表面上的卡止销79b上,能够将第3转动臂46的施力方向在与光盘2的外周部进行抵接的方向、和从光盘2的外周部离开的方向之间进行切换。
此外,第3转动臂46具有支轴47所插通的呈大致L形的轴孔46a、以及卡合在图37所示那样形成于驱动杆52的上表面部的凸轮槽80中的抵接销76b。如图56A至图56F所示,与驱动杆52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抵接销46b在凸轮槽80内滑动,从而该第3转动臂46被转动操作。此外,第3转动臂46根据支轴47在轴孔46a中的位置而切换转动中心。
第4转动臂49经由图33所示的连结机构81而与驱动杆52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被转动操作。
具体地说,该连结机构81具有由经由第1支轴37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的曲柄臂82a、以及连接该曲柄臂82a与第4转动臂49的连接臂82b构成的曲柄机构。在连接臂82b上形成有第2转动臂36上设置的引导销83a所插通的长孔83b。该曲柄机构的曲柄臂82a与第4转动臂49的转动动作相联动地转动。
此外,如图35所示,连结机构81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具有:经由上述曲柄臂82a转动的第1齿轮84、与该第1齿轮84啮合的第2齿轮85、形成有与该第2齿轮85啮合的第3齿轮86的转动操作部件87。
该转动操作部件87是用于与驱动杆52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对第4转动臂49进行转动操作的部件,具有:与后述驱动杆52的滑动部件92卡合的卡合销88、以及记录再生时与驱动杆52的后面侧的端部抵接而对驱动杆52进行定位和固定的定位销89。
此外,转动操作部件87由作为施力部件的拉伸螺旋弹簧90向转动方向的一侧(在这里是图35中的顺时针方向)施力。该拉伸螺旋弹簧90,一端部被卡止在设置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的卡止销90a上,另一端部被卡止在设置在转动操作部件87上的卡止销90b上,从而对该转动操作部件87向转动方向的一侧施力。另外,在转动操作部件87上形成有用于避开卡止销90a的大致圆弧形的狭缝91。
另一方面,在驱动杆52的后面侧,安装有能相对于该驱动杆52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滑动部件92。该滑动部件92由第1和第2拉伸螺旋弹簧93a、93b向前面侧施力,在后面侧的端部上卡合转动操作部件87的卡合销88,由此,能够与驱动杆52的滑动动作相联动地对该转动操作部件87进行转动操作。
第1和第2拉伸螺旋弹簧93a、93b,各自的位于壳体3的前面侧的端部卡止在驱动杆52上,位于后面侧的端部卡止在滑动部件92上,从而对滑动部件92相对于驱动杆52向图35中的箭头X1方向、即向前面侧施力。其中,第1拉伸螺旋弹簧93a是用于使驱动杆52和滑动部件92一体动作的弹簧,其弹力为200~300gf作用。而第2拉伸螺旋弹簧93b是用于在光盘2不能够正常送出的情况下对机构进行保护的弹簧,其弹力为400~600gf左右。
该连结机构81,在对光盘2进行装载时,第4转动臂49向壳体3的内侧的后面侧转动,从而第1齿轮84经由上述曲柄机构82而转动。于是,通过第1齿轮84、第2齿轮85和第3齿轮86的啮合,转动操作部件87克服拉伸螺旋弹簧90的作用力向转动方向的另一侧(在这里是图3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可使驱动杆52与第4转动臂49向后面侧的转动相联动地向图35中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滑动。
另一方面,在对光盘2进行弹出操作时,驱动杆52向图35中的箭头X1方向、即向前面侧滑动,由此转动操作部件87向转动方向的一侧(在这里是图3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通过第3齿轮86、第2齿轮85和第1齿轮84的啮合并经由曲柄机构82可使第4转动臂46向壳体3的前面侧转动。
如图33所示,第5转动部件71具有在其外周部的规定区域内形成的齿轮部71b,该齿轮部71b与设置在底盘11上的内齿齿轮94啮合,由此能够与第1转动臂35的转动动作相联动地被转动操作。
为了通过底座升降机构55对底座组件22进行升降操作,如图37C所示,在驱动杆52上,在与底座31相向的侧面上形成有第1凸轮槽95。该第1凸轮槽95具有:用于使底座组件22位于装卡解除位置的第1水平面部95a、用于使底座组件22位于上述装卡位置的顶面部95b、以及用于使底座组件22位于中间位置的第2水平面部95c。
另一方面,如图38B所示,在凸轮杆56的凸轮片57上形成有第2凸轮槽96,该第2凸轮槽96具有:用于使底座组件22位于装卡解除位置的第1水平面部96a、用于使底座组件22位于装卡位置的顶面部96b、以及用于使底座组件22位于中间位置的第2水平面部96c。
这里,凸轮杆56,在其主面上形成有前后一对引导槽97a、97b,通过使图35所示从底壳4的底面部突出的一对有头引导销98a、98b与该引导槽97a、97b卡合,而以能够沿着底座组件22的后面侧的侧面向与驱动杆52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图35中的左右方向即箭头Y1方向和箭头Y2方向滑动的方式得到支承。
此外,在凸轮杆56和驱动杆52交叉的位置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引导销99。另一方面,在图37D所示的驱动杆52的底面部上形成有该引导销99所卡合的引导槽100。这样,如图35所示,与驱动杆52向图35中的箭头X1方向或箭头X2方向进行的滑动相联动地,引导销99在引导槽100内滑动,由此凸轮杆56在与驱动杆56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被滑动操作。
如上述图5所示,底座27具有:第1支轴59,位于与驱动杆52相向的侧面的盘片安放部23侧,卡合在驱动杆52的第1凸轮槽95中而得到支承;第2支轴60,位于与凸轮杆56相向的侧面的盘片安放部23侧,卡合在凸轮片57的第2凸轮槽96和折弯片58的铅直狭缝中而得到支承;第3支轴62,位于与驱动杆52相向的侧面之相反侧的侧面的前面侧,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设置在底壳4的另一侧的侧面上的轴孔61中;固定支承部65,位于与凸轮杆56相向的侧面之相反侧的侧面的前面侧,经由由橡胶等粘弹性材料制成的绝缘件63通过螺纹件64支承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
因此,借助该底座升降机构55,与驱动杆52和凸轮杆56的滑动相联动地,第1支轴59在驱动杆52的第1凸轮槽95内进行滑动,并且,第2支轴60在凸轮杆56的第2凸轮槽96及折弯片58的铅直狭缝内进行滑动,从而底座27的盘片安放部23侧相对于前面侧,在将光盘2装卡在转盘23a上的装卡位置、使光盘2从转盘23a离开的装卡解除位置、以及中间位置之间被升降操作。
具体地说,对于图58A至图58D所示的装卡解除位置,如图58A所示,与驱动杆52向箭头X1方向即向前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凸轮杆56向箭头Y1方向即向右侧滑动,从而如图58C所示,第1支轴59位于第1凸轮槽95内的第1水平面部95a,第2支轴60位于第2凸轮槽96内的第1水平面部96a。由此,底座组件22如图58D所示下降至装卡解除位置。
此外,对于图59A至图59D所示的装卡位置,与驱动杆52向图58A中的箭头X2方向的滑动相联动地,凸轮杆56向箭头Y2方向滑动,因而如图59C所示,第1支轴59位于第1凸轮槽95内的顶面部95b,第2支轴60位于第2凸轮槽96内的顶面部96b。由此,底座组件22上升至图59D所示的装卡位置。
而对于图60A至图60D所示的中间位置,与驱动杆52向图60A中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端部的滑动相联动地,凸轮杆56向图60A中的箭头Y2方向滑动直到左侧的端部,从而第1支轴59如图60C所示位于第1凸轮槽95内的第2水平面部95c,第2支轴60位于第2凸轮槽96内的第2水平面部96c。由此,底座组件22下降至图60D所示的装卡解除位置与装卡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在驱动杆52的前面侧,如图39A、图39B、图40A、图40B所示,设置有能够相对于该驱动杆52向图39A、图40A中的箭头X1方向和箭头X2方向即向前后方向滑动规定行程的齿条部件101。在该齿条部件101上,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齿条101a。另一方面,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如图35所示,设置有构成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102、安装在该驱动马达102的旋转轴上的蜗杆103、以及将驱动马达的动力从该蜗杆向齿条传递的齿轮系104。
因此,该驱动机构,如图35所示,驱动马达102向一个方向旋转驱动,从而齿条部件101经由蜗杆103、齿轮系104以及齿条101a而相对于驱动杆52移动到了图35中的箭头X2方向的后面侧,在这种状态下,驱动杆52和齿条部件101一体地向图39中的箭头X2方向的后面侧移动。另一方面,该驱动机构,如图40所示,驱动马达102向另一方向旋转驱动,齿条部件101经由蜗杆103、齿轮系104以及齿条101a而相对于驱动杆52移动到了图35中的箭头X1方向的前面侧,在该状态下,驱动杆52和齿条部件101一体地向图35和图40A中的箭头X1方向的前面侧移动。
此外,如图36所示,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设置有电路板105,所述电路板105构成有对各部分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该电路板105通过螺纹件固定在底壳4的后面侧的底面部上。在该底壳4的底面部和电路板105上,设置有构成驱动控制电路的IC芯片等电子零件(未图示)、用来将各部分电连接的连接器106、用来对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检测的第1~第4检测开关SW1、SW2、SW3、SW4。
驱动控制电路依据通过驱动杆52的移动而被操作的第1~第4检测开关SW1、SW2、SW3、SW4所发出的检测信号,边对受上述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杆52的位置进行检测,边通过该驱动机构对驱动杆52进行驱动控制。
其中,第1检测开关SW1设置在底壳4的前面侧的端部。该第1检测开关SW1由驱动杆52的前端部操作,是检测驱动杆52移动到初始位置或者驱动杆52位于初始位置这一情况的开关,可检测该盘片驱动装置1是否处于初始状态。
另一方面,第2检测开关SW2、第3检测开关SW3和第4检测开关SW4,在电路板9的与驱动杆52相向的端缘部上以规定间隔沿着作为驱动杆52的移动方向的图36中的箭头X1方向、箭头X2方向排列设置。这些第2至第4检测开关SW2、SW3、SW4在驱动杆52向图36中的箭头X1方向或箭头X2方向移动时,由执行元件107a操作,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所述执行元件107a如图37B、图37C所示设置于凸轮部107的一部分,而所述凸轮部107设置于驱动杆52的侧面部。
这里,第2检测开关SW2,是在驱动杆52移动到将安放在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光盘2弹出的位置时,被驱动杆52上所设置的执行元件107a操作的开关;第3检测开关SW3,是在驱动杆52移动到将光盘2插入到该盘片驱动装置内的位置时,被执行元件107a操作的开关;第4检测开关SW4,是在驱动杆52移动到将光盘2装卡在转盘23a上而能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位置时,被执行元件107a操作的开关。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盘片驱动装置1的具体的驱动控制进行说明。
该盘片驱动装置1,在光盘2插入到该装置1内的能够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位置的情况下电源关断而处于不工作的状态时,按照图61所示的时序图对驱动杆52进行驱动控制,在装置1内未安放光盘2的情况下电源关断而处于不工作的状态时,按照图62的时序图对驱动杆52进行控制。
本例的盘片驱动装置1,无论是在盘片驱动装置1内插入有光盘2的状态下还是未插入光盘2的状态下,一旦接通电源,驱动马达102便向另一方向旋转驱动,使驱动杆52暂时向图36中的箭头X1方向移动。此时,若如图61所示,检测出第4检测开关SW4受到执行元件107a的操作而处于接通状态这一情况,则判断为,处于驱动杆52向装置1内的内侧即向背面方向吸入了的状态,光盘2已被插入到能够进行记录再生的吸入位置。
这里,一旦第4检测开关SW4受到操作、检测出光盘2位于记录再生位置,便对向另一方向旋转的驱动马达102向一个方向反转驱动,使得驱动杆52向图36中的箭头X2方向移动,使已移动到进行装卡的一侧的底座组件22移动到中间位置,设成能够对光盘2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的状态。
设成可对光盘2进行记录再生的状态后,若对该装置1或个人计算机1000输入记录再生指令,便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生。
此外,在盘片驱动装置1内未安放光盘2的情况下电源关断而处于不工作的状态时,如图62所示,驱动马达102也是向另一方向旋转,而使驱动杆52暂时向图36中的箭头X1方向移动,在对驱动杆52的移动进行控制的同时,第1、第2、第3检测开关SW1、SW2、SW3以图62所示的时序图受到控制,当对第2检测开关SW2的操作被暂时解除后又再次操作第2检测开关SW2时,驱动马达102向一个方向旋转,使驱动杆52向图36中的箭头X1方向移动,在第1检测开关SW1被再次操作后,驱动马达102停止,将驱动杆52设定在壳体3的前面侧的初始位置上。
下面,对下述状态进行说明,即、在电源接通而按照图62所示的时序图对驱动杆52的位置进行控制,该盘片驱动装置1完成了初始设定而可以插入光盘2之后,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将大直径光盘2A插入。
首先,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大直径光盘2后,便在按照图63的时序图对驱动杆52进行控制的同时,如图41至图44所示那样进行大直径光盘2A的装载操作。
具体地说,首先,如图41所示,在插入大直径光盘2A的初始状态下,前述图34所示的推压杆76的抵接销76a与驱动杆52抵接,因而驱动杆52被向图41中的箭头X1方向即向前面侧施力。此外,推压杆76的凸轮销76b对驱动杆52的凸轮槽78进行推压,因而对驱动杆52产生了朝向图41中的箭头X1方向即朝向前面侧的推力。
其次,当在图42所示大直径光盘2A开始装载的状态下,受光盘2A推压的第4转动臂49向箭头d1方向即向后面侧转动时,经由连结机构81,驱动杆52向图42中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滑动。此时,变成第3转动臂46的凸轮销46b在驱动杆52的凸轮槽80内的移动受到限制的状态。因此,相对于驱动杆52,滑动部件92将克服第1拉伸螺旋弹簧93a的作用力而向前述图35中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移动。之后,当该第3转动臂46到达规定的角度位置、即能够将大直径光盘2A吸入时,驱动杆52向图42中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移动规定的行程,驱动控制电路检测到第3检测开关SW3的操作被切换了这一情况,驱动马达102开始进行向一个方向的旋转驱动,驱动杆52在驱动马达102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向图36中的箭头X2方向移动。
其次,在进行使大直径光盘2A的中心孔2a与装卡机构28卡合的定心操作的状态下,如图43所示,在第3转动臂46的第3抵接部件48、第4转动臂49的第4抵接部件50、第5转动部件71的第5抵接部件71c之间进行大直径光盘2A的定心动作。然后如图44所示完成大直径光盘2A的装卡。该装卡操作,是对驱动马达102如图63所示进行一个方向的旋转以及另一方向的反转驱动,对驱动杆52的位置进行控制并使底座组件22升降而实现的。
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使底座组件22上升到装卡位置以进行将大直径光盘2A安放到转盘23a上的第1次装卡动作,然后使底座组件22下降到中间位置,主轴马达24a驱动光盘2A旋转而使该光盘2A的相位错开后,再次使底座组件22上升到装卡位置,进行将光盘2A安放到转盘23a上的第2次装卡动作。
其次,在图45所示对大直径光盘2A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记录再生状态下,变成上述第3转动臂46的第3抵接部件48、第4转动臂49的第4抵接部件50、第5转动部件71的第5抵接部件71c从光盘2A的外周部离开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已安放的大直径光盘2A的弹出操作,是对驱动马达102的旋转方向进行控制,边按照图64所示的时序图对驱动杆52进行控制,边如图46和图47所示那样进行的。
这里,在将大直径光盘2A弹出时,通过如前述图34所示那样,切换支轴47在第3转动臂46的轴孔46a内的位置,而如图46所示那样使第3转动臂46在比进行装载时更早的时机向从大直径光盘2A的外周部离开的方向转动。
详细地说,与驱动杆52向箭头X1方向即向前面侧的滑动相联动地,该第3转动臂46首先从图56A所示的状态变成图56B所示的状态。此时,随着凸轮销46b在凸轮槽80内的向图中右侧弯曲的部分上进行的滑动,第3转动臂4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其次,变成图56C所示的状态时,由于凸轮销46b与凸轮槽80内的倾斜面抵接,因而第3转动臂46被向图中的左侧推压。此时,支轴47在轴孔46a内从L字的下侧直线部分中通过。在这一时刻变成大直径光盘2A可弹出的状态。
其次,变成图56D所示的状态时,支轴47在轴孔46a内的位置变换到L字的右侧端部,因而变成以该处为旋转中心第3转动臂46完全打开的状态。
其次,变成图56E所示的状态时,第3转动臂46由扭转螺旋弹簧79施力,支轴47在轴孔46a内的位置切换到L字的左侧端部,因而将如图56F所示再次回到进行装载之前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通过第3转动臂46的转动中心的切换,能够防止弹出时第3转动臂46在第2拉伸螺旋弹簧93b被拉伸的状态下急速打开,可使大直径光盘2A的弹出动作稳定地进行。
相对于此,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小直径光盘2B时,与插入大直径光盘2A时同样,边按照图63所示的时序图对驱动杆52进行驱动控制,边如图48至图52所示进行小直径光盘2B的装载。
具体地说,首先,在小直径光盘2B开始插入盘片驱动装置1的状态下,由于推压杆76的抵接销76a与驱动杆52抵接,因而驱动杆52被向图48中的箭头X1方向即向前面侧施力。此外,由于推压杆76的凸轮销76b对驱动杆52的凸轮槽78进行推压,因而对驱动杆52产生了朝向图48中的箭头X1方向的前面侧的推力。
其次,在小直径光盘2B进一步插入盘片驱动装置1内而开始进行装载的图49所示的状态下,当受到所插入的小直径光盘2B推压的第4转动臂49向图49中的箭头d1方向即向后面侧转动时,经由连结机构81,驱动杆52向图49中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滑动。当驱动控制电路检测到驱动杆52向图49中的箭头X2方向移动了规定行程这一情况时,驱动马达102开始进行向一个方向的旋转驱动。并且,第3转动臂46的凸轮销46b在驱动杆52的凸轮槽80内移动,从而在第3抵接部件48与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部抵接的状态下,第3转动臂46向将光盘2B吸入的方向转动。
其次,在进行使小直径光盘2B的中心孔2a与装卡机构28卡合的定心操作的状态下,如图50所示,在第1转动臂35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上设置的后面的旋转辊73b、第2转动臂36的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上设置的后面侧旋转辊73b、第4转动臂49的第4抵接部件50、第5转动部件71上设置的第5抵接部件71c之间,进行小直径光盘2B的定心动作。之后,如图51所示完成小直径光盘2B的装卡。
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使底座组件22上升到装卡位置而进行将小直径光盘2B安放到转盘23a上的第1次装卡动作,在使底座组件22下降到中间位置,主轴马达24a驱动小直径光盘2B旋转而使该光盘2B的相位错开后,再次使底座组件22上升到装卡位置,进行将该光盘2B安放到转盘23a上的第2次装卡动作。
其次,在图52所示对小直径光盘2B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记录再生状态下,变成上述第1转动臂35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上所设置的后面的旋转辊73b、第2转动臂36的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40上所设置的后面侧的旋转辊73b、第4转动臂49的第4抵接部件50、第5转动部件71的第5抵接部件71c从光盘2B的外周部离开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已安放的小直径光盘2B的弹出操作,是边对驱动马达102的驱动方向进行控制,按照图65所示的时序图对驱动杆52进行驱动控制,边如图53和图54所示那样进行的。
具体地说,首先,在图53所示的小直径光盘2B的弹出状态下,对驱动马达102向另一方向旋转驱动,驱动杆52向图53中的箭头X1方向即向前面侧滑动,随之第4转动臂49经由连结机构81向图53中的箭头d2方向即向前面侧转动,并且图34所示的推压杆76的抵接销76a与驱动杆52抵接,向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于是,将如图54所示地进行小直径光盘2B的弹出操作。
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当如图55所示小直径光盘2B从盘片插拔口的靠第1转动臂35侧的位置插入时,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经由联动机构欲向彼此远离的方向转动,但由于在引导槽45内滑动的第2支轴卡在向左侧弯曲的弯曲部45a上,因而第1转动臂35和第2转动臂36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的转动受到限制,小直径光盘2B的进一步插入受到阻止。
因此,盘片驱动装置1能够防止不恰当进行小直径光盘2B的装载动作的状态。
当小直径光盘2B从盘片插拔口的靠第2转动臂36侧的位置插入时,驱动马达102在较早的时机开始进行向一个方向的旋转驱动。因此,第3转动臂46将强制性地将小直径光盘2B向中心侧送入。因此,不会发生上述那样小直径光盘2B偏靠第1转动臂35侧插入时所发生的问题。
此外,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无论插入的光盘2是大直径光盘2A还是小直径光盘2B,在驱动杆52向各图所示的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完成相同行程的滑动的时刻,驱动马达102便向另一方向驱动,使该驱动杆52向各图所示箭头X2方向即向后面侧移动,因此,对于之后的驱动杆52的动作能够以相同的序列控制进行,不需要针对外径不同的盘片2A、2B分别设置检测开关,可使结构变得简单。
此外,该盘片驱动装置1如图66和图67所示,在底壳4的前面侧具有:对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插入角度进行限制并进行引导的第1盘片引导机构108;防止在转盘23a上安放有光盘2的状态下新的光盘2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的内部的活门开闭机构109。
第1盘片引导机构108如图66、图67和图68所示,具有与底座升降机构55对底座组件22进行的升降动作同步地被升降操作的插入引导杆110。该插入引导杆110由与光盘2之间的摩擦小的树脂部件构成,沿光盘2的插入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基端侧的支轴111卡合在设置于马达壳体112的后面侧的轴承部113中,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此外,为了适应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2B,在插入引导杆110的上表面部,以向前面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顺沿于盘片插拔口19的横长的引导片110a。此外,在插入引导杆110上以从后面侧的侧面突出的方式形成有能受到设置在底座27上的按压片114按压的受压片110b。
此外,在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片110a的下表面上,卡合着支承在马达壳体112的后表面上的扭杆115的一端。该扭杆115,在插通于安装在马达壳体112上的扭转螺旋弹簧116的状态下,借助该扭转螺旋弹簧116的作用力而成为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的状态。
于是,借助该第1盘片引导机构108,当如图70A所示底座组件22位于装卡解除位置时,底座组件22的按压片114向下按压插入引导杆110的受压片110b,从而能够使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片110a向反方向上升到对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插入角度进行限制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当如图70B所示底座组件22位于中间位置时,底座组件22的按压片114对插入引导杆110的受压片110b进行的按压被解除,从而能够使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片110a下降到从安放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位置上。
因此,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与底座升降机构55对底座组件22进行的升降动作相联动地,第2盘片引导机构108对插入引导杆110进行升降操作,因此,在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外径不同的大直径光盘2A或小直径光盘2B时,插入引导杆110的引导片110a边对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插入角度进行限制边将该光盘2向壳体3的内部进行引导,从而能够防止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与壳体3内的零件接触而划伤。由于该插入引导杆1 10的引导片110a具有顺沿于盘片插拔口19横长的形状,因此,不仅能够适应大直径光盘2A,而且还能够适应直径比该光盘2A小的小直径光盘2B。
活门开闭机构109如图66、图67和图69所示,具有与上述第1盘片引导机构108对插入引导杆110进行的升降动作同步地被升降操作的活门部件117。该活门部件117由大致矩形的平板部件构成,后面侧卡合在底壳4的前表面上所设置的铅直狭缝118中而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得到支承。此外,为了适应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2B,在该活门部件117的两侧面部,设置有沿盘片插拔口19延长的一对活门片117a。此外,该活门部件117的后面侧由扭杆115的另一端支承。由此,将活门部件117保持在下方。
于是,该活门部件117,与第1盘片引导机构108对插入引导杆110进行的升降动作同步地,在将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进入通路堵塞的堵塞位置、与将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进入通路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进行升降动作。
具体地说,在该活门开闭机构109中,在如图70A所示底座27位于装卡解除位置时,能够使活门部件117下降到将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进入通路打开的打开位置。另一方面,在该活门开闭机构109中,在如图70B所示底座17位于中间位置时,插入引导杆110上升时,支承于马达壳体112的扭杆115绕轴旋转,将活门部件117向上方顶起。由此,可使活门部件117上升到将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进入通路堵塞的堵塞位置上。
因此,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转盘23a上安放有光盘2的状态下,通过活门部件117能够防止新的大直径光盘2A或小直径光盘2B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壳体3的内部。特别是,由于该活门部件117的一对活门片117a具有沿盘片插拔口19延长的两翼形状,因而能够防止小直径光盘2B从该活门部件117与盘片插拔口19之间的间隙插入。
再有,如图66、图67和图71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1具有第2盘片引导机构118,该第2盘片引导机构118将从盘片插拔口插入的小直径光盘2B限制在能够与第4转动臂49的第4抵接部件50抵接的高度上并将其向壳体3的内部引导。
该第2盘片引导机构118,在第4转动臂49的末端部附近,具有与底座升降机构55对底座组件22进行的升降动作同步地被升降操作的引导杆119。该引导杆119由与光盘2之间的摩擦小的树脂部件构成,沿小直径光盘2B的插入方向设置,并且,设置在基端侧的支轴119a卡合在底壳4的底面部上所设置的轴承部件120的轴承部120a中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
此外,在该引导杆119的末端侧,以朝向驱动杆52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引导销119b。另一方面,如图37B、图37C所示,在驱动杆52上设置有该引导销119b所滑动接触的凸轮部121。另一方面,在引导杆119的基端侧,以从前面侧向后面侧延长的方式设置有弹性片119c。并且,该弹性片119c的末端被卡止于轴承部件120的卡止部120b。因此,该引导杆119的末端侧借助该弹性片119c的弹力而被向下方施力。
此外,在引导杆119的前面侧的上表面部,设置有用来将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小直径光盘2B引导到第4转动臂49的第4抵接部件50的盘片引导部119d。另一方面,在引导杆119的后面侧的上表面部设置有臂引导部119e,在将小直径光盘2B从盘片插拔口19向壳体3的外部送出时、或者从盘片插拔口19向构成装置主体的壳体3的内部插入时,该臂引导部119e对该第4转动臂49在高度方向上进行限制并从壳体3的后面侧向前面侧、或者从壳体3的前面侧向后面侧进行引导。这样,在第4转动臂49从壳体3的后面侧向前面侧、或者从壳体3的前面侧向后面侧转动时,能够避免小直径光盘2B与转盘23a的卡合突部28a碰撞。
于是,该引导杆119,在驱动杆52向各图中的箭头X1方向或箭头X2方向即向前后方向滑动时,引导销119b在凸轮部121的上表面部滑动,从而能够在对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小直径光盘2B在高度方向上进行限制的引导位置、与从安放在转盘23a上的小直径光盘2B的下表面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升降动作。
因此,在该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从壳体3的盘片插拔口19插入小直径光盘2B时,位于第4转动臂49的末端部附近的第2引导杆,将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小直径光盘2B限制在能够与第4转动臂49的第4抵接部件50抵接的高度上并向壳体3的内部引导,由此,能够使之后的小直径光盘2B的装载动作准确可靠地进行。
上述插入引导杆110设置在第2转动臂36的末端部附近,也具有与将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限制在能够与第2转动臂36的第2前面侧抵接部件抵接的高度上并向壳体3的内部引导的引导杆119同样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盘片驱动装置1中,如图72所示,直到由盘片输送机构34进行的光盘2的装载动作完成,光学拾取器25都位于移动方向的最外周部,而进行记录再生时拾取器进给机构26使光学拾取器25向半径方向的内周侧移动,以便光学拾取器25对光盘2内周侧的引导区进行访问。
在这里,当在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2B之中的小直径光盘2B安放在转盘23a上的状态下,拾取器进给机构26使光学拾取器25在小直径光盘2B的外侧与内侧之间移动时,存在着搭载在该光学拾取器25上的物镜25a与第1转动臂35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接触的危险性。
为此,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为了避免位于搭载在该光学拾取器25上的物镜25a的移动轨迹上的第1转动臂35的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与物镜25a接触,在拾取器进给机构26使光学拾取器25在小直径光盘2B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时,进行使物镜驱动机构驱动物镜25a退避(下降)到避免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接触的位置上的驱动控制。
如图73所示,该盘片驱动装置1具有检测光盘2是否插入到壳体3内的记录再生位置的盘片检测开关201,当该盘片检测开关201检测到光盘2插入装置1内时,将该检测信号提供给控制电路部202。控制电路部202在检测到光盘2插入时,驱动双轴致动器203,所述双轴致动器203驱动光学拾取器25的物镜25a在平行于光轴的聚焦方向以及垂直于光轴的平面方向即循迹方向上位移,如图74所示地使物镜25a向从安放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下降)。即,使物镜25a从图74中的A位置移动到B位置上。
在这里,物镜25a的退避,是通过向双轴致动器203的音圈马达供给驱动电流而使之下降至少避免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接触的高度h,具体地说是下降到拾取器底座29的主面下方、或者距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最远的位置上。
其次,控制电路部202对拾取器进给机构26进行控制,保持着物镜25a向从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了的状态,使光学拾取器25从光盘2的半径方向外方的最外周侧向内周侧移动,以便对光盘2的内周侧引导区进行访问。也就是说,光学拾取器25从图74中的B位置移动到D位置。此时,由于物镜2a已退避到从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图74中的C位置上,因而能够避免物镜25a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接触。
其次,当光学拾取器25移动到位于光盘2的内周侧引导区时,控制电路部202对双轴致动器203进行控制,使物镜25a从图74中的D位置上升到图74中的E所示的退避之前的位置上。具体地说,通过切断向双轴致动器203的音圈马达的驱动电流供给,物镜25a将再次返回到退避前的位置上。
其次,控制电路部202对马达驱动部204进行控制,驱动主轴马达24a工作,驱动安放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旋转,进而进行控制使得光学拾取器25相对于光盘2进行初始访问。具体地说,当双轴致动器203边驱动物镜25a位移边实施聚焦伺服及循迹伺服时,读出记录在引导区中的TOC(内容表)数据。之后,进行信号的记录时,依据读出的TOC数据,光学拾取器25移动到光盘2的程序区内的规定地址上,进行信号的再生时,光学拾取器25移动到记录有指定数据的程序区内的地址上(图74中的E~F位置)。
通常,在主轴马达24驱动光盘2旋转而获得其驱动电流之前,无法进行安放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是大直径光盘2A还是小直径光盘2B的判断。为此,只要在上述盘片输送机构34上没有安装用于对盘片进行判别的特殊的开关,就希望无论从盘片插拔口19插入的光盘2的大小如何,均进行使上述物镜25a退避的光学拾取器25的初始访问动作。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进行光盘2的弹出操作之前,以与上述步骤大致相反的步骤使物镜25a退避(下降)到避免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接触的位置后,进行使光学拾取器25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移动的驱动控制。
具体地说,首先,当按下所述前面板18上设置的弹出按钮21、或者从个人计算机1000向盘片驱动装置1输入了弹出指令信号时,构成物镜驱动机构的双轴致动器203依据该指令信号使物镜25a向从安放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下降),从图74中的E位置移动到D位置。通过向双轴致动器203的音圈马达供给驱动电流,使物镜25a下降至少避免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接触的高度h,具体地说是下降到拾取器底座29的主面下方或者距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最远的位置上。
其次,保持着该物镜25a向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了的状态,拾取器进给机构26使光学拾取器25向外周侧移动,也就是从图74中的D位置移动到B位置。此时,由于物镜25a已退避到了从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上的图74中的C位置上,因此,在插入小直径光盘2B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物镜25a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接触。
其次,在光学拾取器25移动到最外周部的时刻,控制电路部202对物镜驱动机构的双轴致动器203进行驱动控制,使物镜25a从图74中的B位置上升到A位置。具体地说,通过切断向双轴致动器203的音圈马达供给的驱动电流,物镜25a再次返回到退避前的位置。之后,通过盘片输送机构34进行光盘2的弹出动作。
在进行光盘2的送出时,对安放在转盘23a上的光盘2是大直径光盘2A还是小直径光盘2B已做出识别,因此,使上述物镜25a退避的动作只在送出小直径光盘2B的情况下进行即可,根据情况,在送出大直径光盘2A时,也可以不进行这种使物镜25a退避的动作。
此外,上述使物镜25a退避的动作,不仅可以在光学拾取器25移动之前进行,还可以在使光学拾取器25在小直径光盘2B的外侧与内侧之间移动期间进行。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在外径不同的大直径光盘2A和小直径光盘2B之中的小直径光盘2B安放在转盘23a上的状态下,拾取器进给机构26使光学拾取器25在小直径光盘2B的外侧与内侧之间移动时,通过使物镜25a向从小直径光盘2B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能防止光学拾取器25与第1前面侧抵接部件38等零件接触而受损。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中所配备的采用吸入方式的盘片驱动装置,在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盘片驱动装置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Claims (8)

1.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具有:
壳体,在前表面上设置有插拔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的盘片插拔口;
底座组件,具有安放从所述盘片插拔口插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光盘的盘片安放部、驱动安放在该盘片安放部上的光盘旋转的盘片旋转驱动机构、边将通过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到由该盘片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上边对所述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光学拾取器、以及使该光学拾取器在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给动作的拾取器进给机构,这些部件一体地设置在底座上;
盘片输送机构,用于在从所述盘片插拔口插拔所述光盘的盘片插拔位置、与将所述光盘安放到所述盘片安放部上的盘片安放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输送所述外径不同的光盘;
所述光学拾取器具有驱动所述物镜至少在平行于所述物镜的光轴的方向上位移的物镜驱动机构,并具备驱动控制电路,在所述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之中的所述小直径光盘安放在所述盘片安放部上的状态下,所述拾取器进给机构使所述光学拾取器在所述小直径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时,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对所述物镜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物镜向从所述小直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盘片输送机构具有多个转动部件,所述多个转动部件在末端部设置有与从所述盘片插拔口插入的所述光盘的外周部抵接的抵接部,基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从而能够在与所述光盘平行的面内转动,该多个转动部件彼此协同动作而输送所述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物镜驱动机构使所述物镜退避到避免与所述转动部件的抵接部接触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还具有底座升降机构,所述底座升降机构具有用来将所述光盘保持在所述盘片安放部上的装卡机构,用来使所述底座在所述光盘被所述装卡机构保持在所述盘片安放部上的装卡位置、与所述装卡机构进行的保持被解除的装卡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在检测到所述底座升降机构对所述光盘的装卡动作完成了这一情况后,对所述物镜驱动机构和所述拾取器进给机构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物镜向从所述小直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并维持着该退避状态而使所述光学拾取器在所述小直径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使所述光学拾取器位于该光学拾取器的移动方向的最外周部,直到所述盘片输送机构完成将所述光盘向所述盘片安放位置输送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在无法判别安放在所述盘片安放部上的所述光盘是大直径光盘还是小直径光盘期间,在所述拾取器进给机构使所述光学拾取器移动时,无论所述光盘的大小如何,均使所述物镜向从所述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
7.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该盘片驱动装置具有:
壳体,在前表面上设置有插拔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的盘片插拔口;
底座组件,具有安放从所述盘片插拔口插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光盘的盘片安放部、驱动安放在该盘片安放部上的光盘旋转的盘片旋转驱动机构、边将通过物镜会聚的光束照射到由该盘片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上边对所述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的光学拾取器、以及使该光学拾取器在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给动作的拾取器进给机构,这些部件一体地设置在底座上;
盘片输送机构,用于在从所述盘片插拔口插拔所述光盘的盘片插拔位置、与将所述光盘安放到所述盘片安放部上的盘片安放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输送所述外径不同的光盘;
其特征是,
在所述外径不同的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之中的所述小直径光盘安放在所述盘片安放部上的状态下,使所述光学拾取器在所述小直径光盘的外周侧与内周侧之间移动时,使所述物镜向从所述小直径光盘的信号记录面离开的方向退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盘片输送机构具有多个转动部件,所述多个转动部件在末端部设置有与从所述盘片插拔口插入的所述光盘的外周部抵接的抵接部,基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得到支承,从而能够在与所述光盘平行的面内转动,在该多个转动部件彼此协同动作而输送所述大直径或小直径光盘时,使所述物镜退避到避免与所述转动部件的抵接部接触的位置上。
CNB2005800011556A 2004-06-01 2005-06-01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7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63907 2004-06-01
JP163907/2004 2004-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0532A true CN1860532A (zh) 2006-11-08
CN100429708C CN100429708C (zh) 2008-10-29

Family

ID=35463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11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708C (zh) 2004-06-01 2005-06-01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52956B2 (zh)
JP (1) JP4479724B2 (zh)
KR (1) KR101099635B1 (zh)
CN (1) CN100429708C (zh)
TW (1) TWI268482B (zh)
WO (1) WO20051196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4905A (zh) * 2012-06-26 2014-01-15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光学读取头的位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6641B2 (en) * 2006-06-23 2010-12-21 Sony Corporation Disk drive device and centering members therefor
JP4918888B2 (ja) * 2007-06-19 2012-04-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587722B (zh) * 2008-05-21 2011-04-13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进、退片的控制方法
CN108320759A (zh) * 2018-04-16 2018-07-24 北京星震维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转盘式光盘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892952A (fr) 1982-04-23 1982-08-16 Staar Sa Dispositif automatique pour tourne-disques de mise en position operative d'un disque.
US4948162A (en) * 1989-02-09 1990-08-14 M & W Gear Company Tail wheel spring arm assembly
JPH04141830A (ja) * 1990-10-02 1992-05-15 Ricoh Co Ltd 光学ヘッド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CN1129131C (zh) * 1997-04-24 2003-11-26 阿尔派株式会社 磁盘装置
JP2001134954A (ja) * 1999-11-02 2001-05-18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3743276B2 (ja) 2000-10-11 2006-02-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337283B2 (ja) * 2001-07-11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4905A (zh) * 2012-06-26 2014-01-15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光学读取头的位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52956B2 (en) 2010-01-26
KR20070018758A (ko) 2007-02-14
WO2005119665A1 (ja) 2005-12-15
TW200603078A (en) 2006-01-16
JPWO2005119665A1 (ja) 2008-04-03
KR101099635B1 (ko) 2011-12-29
JP4479724B2 (ja) 2010-06-09
US20060245313A1 (en) 2006-11-02
TWI268482B (en) 2006-12-11
CN100429708C (zh) 2008-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557C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0346415C (zh) 光盘装置
CN1615519A (zh) 盘装置
CN1667730A (zh) 盘驱动装置、框架、盘驱动装置组和电子设备
CN1519851A (zh) 光学式存储装置
CN1783273A (zh) 盘片装置
CN1219269A (zh) 盘片装置
CN1637902A (zh) 盘片装置
CN1860532A (zh)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CN1238854C (zh) 记录媒体的再生装置
CN1822159A (zh) 光盘装置
CN1691190A (zh) 车载播放器
CN1154101C (zh) 光盘加载装置及光盘盒
CN1198830A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231903C (zh)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CN1652231A (zh) 盘驱动器
CN101064149A (zh) 盘片装置
CN1251220C (zh) 盘片装置
CN1213422C (zh)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CN1134778C (zh) 采用装有记录媒体的盒式盘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及盒式盘的装入装置
CN1627408A (zh) 盘驱动设备
CN1257505C (zh) 存储媒体移动方法
CN1822160A (zh) 光盘装置
CN1189881C (zh) 存储媒体装置
CN1129839A (zh) 具有盘片更换功能的盘片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