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8637B -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8637B
CN117108637B CN202311349970.8A CN202311349970A CN117108637B CN 117108637 B CN117108637 B CN 117108637B CN 202311349970 A CN202311349970 A CN 202311349970A CN 117108637 B CN117108637 B CN 117108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detection
window
blowdown
peripher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499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8637A (zh
Inventor
郏光辉
汝连志
王钧民
甘一彪
郑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 Precision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Zhejiang Wanxi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Precision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Zhejiang Wanxi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Precision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Zhejiang Wanxi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Precision Industr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99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8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8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8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8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1Hubs with roller-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47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78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a diaphragm, disc, or ring, with or without resilient members
    • F16C33/7816Details of the sealing or parts thereof, e.g. geometry,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78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a diaphragm, disc, or ring, with or without resilient members
    • F16C33/7816Details of the sealing or parts thereof, e.g. geometry, material
    • F16C33/782Details of the sealing or parts thereof, e.g. geometry, material of the sealing reg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78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a diaphragm, disc, or ring, with or without resilient members
    • F16C33/7816Details of the sealing or parts thereof, e.g. geometry, material
    • F16C33/783Details of the sealing or parts thereof, e.g. geometry, material of the mounting reg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78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a diaphragm, disc, or ring, with or without resilient members
    • F16C33/788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with a diaphragm, disc, or ring, with or without resilient members mounted outside the gap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races, e.g. sealing rings mounted to an end face or outer surface of a r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41/00Other accessories, e.g. devices integrated in the bearing not relating to the bearing function as such
    • F16C41/007Encoders, e.g. parts with a plurality of alternating magnetic p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01Parts of vehicles in general
    • F16C2326/02Wheel hubs or ca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轮毂轴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壳体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部、支撑部、连接部、防尘部。支撑部从安装部一端沿安装部径向延伸。连接部从支撑部一端沿安装部轴向延伸。防尘部从连接部一端沿安装部径向延伸。检测窗单元的检测凸台从连接部外周面沿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轴线延伸。检测窗单元的第一检测窗贯穿检测凸台。排污窗单元的第一排污凸台从连接部外周面沿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轴线延伸。排污窗单元的第一排污凸台与检测凸台沿连接部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污窗贯穿第一排污凸台。这样就解决了如何防止异物对磁性圈产生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轮毂轴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轮毂是用于连接半轴与轮胎的部件,可以将转矩从半轴传递至轮胎,使轮胎对地面输出驱动力,驱动车辆行驶。轮毂的运动方式为绕自身中心旋转,可以通过轮毂轴承支撑轮毂、减小轮毂运转时的摩擦阻力、噪音和振动。轮毂轴承的一端设有磁性圈,磁性圈与车轮同步转动,邻近磁性圈的检测头可以检测到磁性圈的转速,从而为车辆的防抱死刹车系统以及车速表提供转速数据。由此可见轮毂轴承是否能够正常运转会直接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
由于轮毂轴承位于车辆底盘下端,距离地面较近,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有各种异物附着在磁性圈表面,导致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错误,车载电脑无法判断出正确轮速,使得刹车防抱死系统失灵或车速显示错误。所依需要在轮毂轴承的一端设置防尘罩,防止异物对磁性圈干涉以及保证轮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由于防尘罩的装配位置狭小,通常情况下防尘罩不能完全解决异物对磁性圈的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何防止异物对磁性圈产生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罩,包括:
壳体单元,壳体单元设置成环状;壳体单元包括安装部、支撑部、连接部、防尘部;安装部、支撑部、连接部、防尘部依次连接;支撑部从安装部的一端沿安装部的径向朝靠近安装部轴线延伸;连接部从支撑部远离安装部的一端沿安装部的轴向朝远离安装部的方向延伸;防尘部从连接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沿安装部的径向朝靠近安装部轴线延伸;
检测窗单元,检测窗单元包括检测凸台、第一检测窗;检测凸台从连接部外周面沿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轴线延伸;第一检测窗贯穿检测凸台,连通检测凸台两侧的空间;
排污窗单元,排污窗单元包括第一排污凸台、第一排污窗;第一排污凸台从连接部外周面沿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轴线延伸;第一排污凸台与检测凸台沿连接部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污窗贯穿第一排污凸台,连通第一排污凸台两侧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凸台外周面与安装部外周面平齐;第一排污凸台外周面与安装部外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窗的面积小于等于检测凸台外周侧弧面积的7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窗边缘与检测凸台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检测凸台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污窗的面积小于等于第一排污凸台外周侧弧面积的7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污窗边缘与第一排污凸台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排污凸台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窗单元还包括第二检测窗;第二检测窗贯穿检测凸台,连通检测凸台两侧的空间;第二检测窗与第一检测窗间隔设置;排污窗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污凸台、第二排污窗;第二排污凸台从连接部外周面沿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轴线延伸;第二排污凸台与检测凸台、第一排污凸台沿连接部周向间隔设置;第二排污窗贯穿第二排污凸台,连通第二排污凸台两侧的空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轮毂轴承,包括: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包括内圈、滚动部、外圈、密封部、法兰;外圈套设在内圈外周侧;滚动部设置在外圈与内圈包围的空间内,滚动部分别与外圈的内周面、内圈的外周面抵接;密封部设置在滚动部的两侧,密封部分别与外圈的内周面、内圈的外周面抵接;法兰与内圈的一端固定连接;
磁性圈,磁性圈与内圈远离法兰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的一种防尘罩;安装部与外圈远离法兰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支撑部与外圈的端面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尘轮毂轴承还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座、检测头;检测座设置成环形套,检测座一端与外圈可拆卸连接,检测座套设在壳体单元外周侧;检测头从检测座内周面沿检测座径向朝靠近检测座轴线延伸;检测头穿过第一检测窗,邻近磁性圈。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中一些实施例的一种防尘轮毂轴承;
半轴组件,半轴组件包括万向节、连接轴;万向节的一端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轴与内圈可拆卸连接;防尘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邻近万向节的外周面。
为解决如何防止异物对磁性圈产生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壳体单元可以设置成环状,可以让半轴组件从中穿过,使结构更紧凑。壳体单元可以包括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安装部、支撑部、连接部、防尘部,可以提高壳体单元的强度。这种阶梯状结构可以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安装的方向正确,并有效地阻挡异物。
检测窗单元可以包括检测凸台、第一检测窗。通过设置检测凸台,可以缩短检测窗周边与邻近部件的距离,可以让检测凸台与邻近部件在不抵接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检测凸台与邻近部件的间隙,阻止异物进入轮毂轴承中。第一检测窗可以通过第一检测窗直观地观察到轮毂轴承的表面磨损情况,或者在第一检测窗中设置传感器,可以及时了解轮毂轴承的运转情况。
排污窗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排污凸台、第一排污窗。第一排污凸台可以让第一排污凸台与邻近部件在不抵接的前提下,阻止异物进入轮毂轴承中。由于第一排污凸台在装配时固定在连接部下端(如图3所示),异物在进入排污窗单元后,可以暂存于第一排污凸台,可以避免异物直接进入轮毂轴承。第一排污凸台可以与检测凸台沿连接部周向间隔设置,可以让异物暂存于第一排污凸台中时不影响检测凸台的正常使用。第一排污窗保证当异物进入第一排污凸台后可以通过第一排污窗及时排至外部,可以保证轮毂轴承的顺畅运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防尘轮毂轴承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的防尘轮毂轴承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防尘罩示意图;
图4示出了还有一种实施例的防尘轮毂轴承示意图;
图5示出了其他一种实施例的防尘轮毂轴承示意图。
附图标记:01轴承组件;11法兰;12内圈;13滚动部;14外圈;15密封部;151第一密封件;152第二密封件;02检测组件;21检测头;22检测座;03防尘罩;31壳体单元;311安装部;312支撑部;313连接部;314防尘部;32检测窗单元;321检测凸台;322第一检测窗;323第二检测窗;33排污窗单元;331第一排污凸台;332第一排污窗;333第二排污凸台;334第二排污窗;04磁性圈;05半轴组件;51万向节;5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来论述本公开的内容。应当理解,论述了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且因此实现本公开的内容,而不是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式术语。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种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尘轮毂轴承,如图1、图2、图3所示,可以包括:壳体单元31,壳体单元31设置成环状;壳体单元31包括安装部311、支撑部312、连接部313、防尘部314;安装部311、支撑部312、连接部313、防尘部314依次连接;支撑部312从安装部311的一端沿安装部311的径向朝靠近安装部311轴线延伸;连接部313从支撑部312远离安装部311的一端沿安装部311的轴向朝远离安装部311的方向延伸;防尘部314从连接部313远离支撑部312的一端沿安装部311的径向朝靠近安装部311轴线延伸;检测窗单元32,检测窗单元32包括检测凸台321、第一检测窗322;检测凸台321从连接部313外周面沿安装部311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311轴线延伸;第一检测窗322贯穿检测凸台321,连通检测凸台321两侧的空间;排污窗单元33,排污窗单元33包括第一排污凸台331、第一排污窗332;第一排污凸台331从连接部313外周面沿安装部311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311轴线延伸;第一排污凸台331与检测凸台321沿连接部313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污窗332贯穿第一排污凸台331,连通第一排污凸台331两侧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轮毂是中心与传动半轴连接,外周面与轮胎连接的零部件,可以将转矩从传动半轴传递至轮胎,将转矩通过轮胎向地面输出驱动力,从而驱动汽车能够根据驾驶员意图行驶。轮毂轴承可以用于支撑轮毂,并与轮毂同步旋转,可以有效降低轮毂运转时的摩擦阻力、噪音和振动。轮毂轴承的一端可以设有磁性圈04,磁性圈04与轮毂轴承的内圈12同步转动。可以设置一个传感器对磁性圈04的转动进行检测,得到车轮的转速数据。当驾驶员全力踩下刹车,车载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磁性圈04的转速来判断各车轮转速情况,并通过制动总泵将制动液按照预设程序分配给各车轮,可以防止车辆滑移。由此可见轮毂轴承是影响车辆舒适性、安全性、燃油经济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轮毂轴承位于车辆底盘下端,距离地面较近,在非铺装路面或雨天行驶时,极易有沙、石、泥、土等异物进入轮毂轴承,对磁性圈04进行干扰,所以设置一个轮毂轴承的防尘罩03是很有必要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尘罩03,可以包括壳体单元31、检测窗单元32、排污窗单元33。壳体单元31可以是环状物。检测窗单元32与排污窗单元33可以间隔设置在壳体单元31的外周侧上。
壳体单元31可以包括安装部311、支撑部312、连接部313、防尘部314。安装部311、支撑部312、连接部313、防尘部314可以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以此方式可以提高壳体单元31的强度,当异物对壳体单元31产生冲击时,可以使壳体单元31的使用寿命更长。安装部311可以沿壳体单元31的轴向延伸,可以与其他部件配合安装。支撑部312可以从安装部311的一端垂直向壳体单元31的径向中心延伸。连接部313可以从支撑部312远离安装部311的一端沿壳体单元31的轴向朝远离安装部311的一端延伸。防尘部314可以从连接部313的一端垂直向壳体单元31的径向中心延伸。在进行壳体单元31的装配时,这种阶梯状结构可以进行轴向定位,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在完成装配后,可以有效防止异物进入轮毂轴承,保证轮毂轴承的运转顺畅。
检测窗单元32可以包括检测凸台321、第一检测窗322。检测凸台321可以从连接部313的外周面沿径向朝远离连接部313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形成,检测凸台321可以与连接部313同心设置。检测凸台321外周面的半径可以大于连接部313外周面的半径。第一检测窗322可以沿径向贯穿检测凸台321,可以连通检测凸台321两侧的空间。在完成装配后,检测凸台321的外周面与邻近部件可以在不产生干涉的前提下,相互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小,从而减少异物从检测窗单元32的第一检测窗322进入。当轮毂轴承运转,固定设置的检测凸台321可以不干涉邻近部件的转动,检测凸台321的外周面与邻近部件的距离小,可以防止异物从检测窗单元32的第一检测窗322进入并附着在磁性圈04的表面,可以保证传感器检测磁性圈04得到的数据准确。可以在第一检测窗322中设置传感器,对磁性圈04的转速进行检测,得到轮速数据。这种结构可以在防止异物进入的同时,让装置紧凑化。还可以通过第一检测窗322观察轮毂轴承的表面磨损情况,对轮毂轴承是否满足使用条件进行初步判断,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排污窗单元33可以包括第一排污凸台331、第一排污窗332。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从连接部313的外周面沿径向朝远离连接部313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与连接部313同心设置,第一排污凸台331外周面的半径可以大于连接部313外周面的半径。第一排污窗332可以沿径向贯穿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连通第一排污凸台331两侧的空间。在完成装配后,第一排污凸台331的外周面与邻近部件可以在不产生的前提下,距离尽可能地小,可以防止异物从排污窗单元33的第一排污窗332进入。当轮毂轴承运转,固定设置的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不干涉邻近部件的转动,第一排污凸台331的外周面与邻近部件的距离小,可以防止异物从排污窗单元33的第一排污窗332进入并附着在磁性圈04的表面,可以保证传感器检测磁性圈04所得数据的准确。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设置在防尘罩03的最底端,当异物进入第一排污凸台331,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为异物提供缓冲空间,将异物暂存在第一排污凸台331内,可以避免异物直接附着在磁性圈04的表面。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与检测凸台321沿连接部313周向间隔设置。当异物暂存于第一排污凸台331时,这种间隔设置的布局可以避免第一排污凸台331中的异物影响检测凸台321的正常功能,可以通过检测凸台321对轮毂轴承磨损情况的进行快速判断。当异物进入排污窗单元33后,可以通过第一排污窗332快速排出至外部空间。即使第一排污凸台331中的异物出现不能立即排出的情况,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也可以将异物排出至外部空间,可以保证异物不干扰磁性圈04的功能,让车辆的安全性得以保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检测凸台321外周面与安装部311外周面平齐;第一排污凸台331外周面与安装部311外周面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与安装部311外周面平齐。以此方式可以让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在不与邻近部件接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小与邻近部件的间距,达到防止异物对磁性圈04以及轮毂轴承造成干扰的效果。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安装部311外周面的径向尺寸相同,在加工时只需一次定位,可以便于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检测窗322的面积小于等于检测凸台321外周侧弧面积的7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检测窗322可以用于安装传感器。第一检测窗322的面积可以小于等于检测凸台321外周侧弧面积的70%,可以让传感器能够填充第一检测窗322,防止异物从第一检测窗322与传感器的间隙进入第一检测窗322。可以在保证防尘效果的同时,留有刚好足够的传感器安装空间,让传感器可以检测磁性圈04的转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传感器的尺寸较小,第一检测窗322面积与检测凸台321外周侧弧面积的比例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如比例小于等于50%),让传感器能够填充第一检测窗322,可以保证异物不会从第一检测窗322中进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检测窗322边缘与检测凸台321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检测凸台321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检测窗322边缘与检测凸台321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且该距离可以大于等于检测凸台321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以此方式可以增长异物从第一窗口进入的路径,增大异物进入的难度,减少异物附着到磁性圈04的几率,避免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产生误差。由于检测凸台321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异物,这种结构可以让检测凸台321有更高的强度,可以延长检测凸台321的更换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排污窗332的面积小于等于第一排污凸台331外周侧弧面积的7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排污窗332的面积可以小于等于第一排污凸台331外周侧弧面积的7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第一排污窗332、第一排污凸台331固定在防尘罩03的底端,异物可能会进入第一排污凸台331,然后依靠重力并通过第一排污窗332将异物排出至外部空间。即使有异物暂存于第一排污凸台331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振动也可以将异物排出至外部空间。以此方式可以避免异物对磁性圈04和轮毂轴承造成干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排污窗332面积与污凸台外周侧弧面积的比例可以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如比例小于等于80%)。当车辆常年行驶在雨林地区,其使用环境多为泥地,可以将第一排污窗332面积与污凸台外周侧弧面积的比例增大,让异物可以更快速地直接从第一排污窗332排出至外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排污窗332边缘与第一排污凸台331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排污凸台331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排污窗332边缘与第一排污凸台331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大于等于第一排污凸台331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由于第一排污窗332、第一排污凸台331固定在连接部313的下端(如图3所示),异物在进入第一排污凸台331无法立即排出后,会暂存在第一排污凸台331中,然后随着车辆的振动排出。此时异物会对第一排污凸台331产生冲击,这种结构可以让第一排污凸台331在受到冲击时轻度更高,可以延长第一排污凸台33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检测窗单元32还包括第二检测窗323;第二检测窗323贯穿检测凸台321,连通检测凸台321两侧的空间;第二检测窗323与第一检测窗322间隔设置;排污窗单元33还包括第二排污凸台333、第二排污窗334;第二排污凸台333从连接部313外周面沿安装部311的径向朝远离安装部311轴线延伸;第二排污凸台333与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沿连接部313周向间隔设置;第二排污窗334贯穿第二排污凸台333,连通第二排污凸台333两侧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检测窗单元32还可以包括与第一检测窗322间隔设置的第二检测窗323。第二检测窗323可以沿径向贯穿检测凸台321,可以连通检测凸台321两侧的空间。以此方式可以在第二检测窗323中设置传感器,对磁性圈04的转速进行检测,得到轮速数据。这种结构可以在防止异物进入的同时,让装置紧凑化。还可以通过第二检测窗323观察轮毂轴承的表面磨损情况,对轮毂轴承是否满足使用条件进行初步判断,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排污窗单元33还可以包括第二排污凸台333、第二排污窗334。第二排污凸台333可以从连接部313的外周面沿径向朝远离连接部313中心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排污凸台333可以与连接部313同心设置,第二排污凸台333外周面的直径可以大于连接部313外周面的直径。当轮毂轴承运转,固定设置的第一排污凸台331可以不干涉邻近部件的转动,并防止异物进入轮毂轴承,可以保证轮毂轴承的运转平稳、传感器检测磁性圈04所得数据的准确。第二排污窗334可以沿径向贯穿第二排污凸台333,可以连通第二排污凸台333两侧的空间。当异物进入排污窗单元33后,可以通过第二排污窗334快速排出至外部空间。即使第二排污凸台333中的异物出现不能立即排出的情况,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也可以将异物排出至外部空间,可以保证异物不进入轮毂轴承、不干扰磁性圈04的功能,让车辆的安全性得以保证。第二排污凸台333可以与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沿连接部313周向间隔设置。
轮毂轴承可以位于车辆左侧和右侧。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左侧和右侧传感器的位置会不同,会导致传感器相对于防尘罩03的位置不同。为了让防尘罩03可以通用于安装在车辆左侧和右侧的传感器,可以在检测窗单元32中同时设置第一检测窗322和第二检测窗323。当传感器位于第一检测窗322或第二检测窗323,为了使异物能够从第一排污窗332或第二排污窗334顺利排出,需要让第一排污窗332或第二排污窗334在装配完成后位于防尘罩03的最底端。第二排污凸台333可以与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沿连接部313周向间隔设置,可以让防尘罩03同时兼容于车辆的左侧轮毂轴承或右侧轮毂轴承。以此方式,在加工防尘罩03时可以只开发一套模具,可以降低批量化生产的成本。防尘轮毂轴承的装配过程中,无论防尘罩03安装在车辆的左侧轮毂轴承或右侧轮毂轴承,传感器都可以正确安装在第一检测窗322或第二检测窗323中,同时保持第一排污窗332或第二排污窗334可以竖直向下。可以避免防尘罩03安装方向错误,可以提高批量化生产的效率。由于传感器只安装在第一检测窗322或第二检测窗323其中之一,第一排污窗332或第二排污窗334只有其中之一位于防尘罩03的最底端进行排污工作,所以空余的第一检测窗322、第二检测窗323、第一排污窗332、第二排污窗334可能会进入异物。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第二排污凸台333的外周面半径可以大于连接部313的半径,可以缩短检测凸台321、第一排污凸台331、第二排污凸台333的外周面与邻近部件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异物的进入的可能性。第一检测窗322、第二检测窗323的边缘与检测凸台321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排污窗332、第二排污窗334的边缘与排污凸台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可以让异物从第一检测窗322、第二检测窗323、第一排污窗332、第二排污窗334进入的路径变长,从而使异物难以从第一检测窗322或第二检测窗323或第一排污窗332或第二排污窗334进入,可以在保证防尘罩03通用性的前提下,达到防尘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轴承组件01,轴承组件01包括内圈12、滚动部13、外圈14、密封部15、法兰11;外圈14套设在内圈12外周侧;滚动部13设置在外圈14与内圈12包围的空间内,滚动部13分别与外圈14的内周面、内圈12的外周面抵接;密封部15设置在滚动部13的两侧,密封部15分别与外圈14的内周面、内圈12的外周面抵接;法兰11与内圈12的一端固定连接;磁性圈04,磁性圈04与内圈12远离法兰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一种防尘罩03;安装部311与外圈14远离法兰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支撑部312与外圈14的端面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轴承组件01可以包括内圈12、滚动部13、外圈14、密封部15、法兰11。内圈12的外周面可以套设于外圈14的内周面,滚动部13可以嵌于外圈14的内周面与内圈12的外周面之间,相互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阻力,让轮毂轴承的运转平顺、转矩损耗小。密封部15可以设于滚动部13的两侧,密封部15的一端与内圈12的外周面抵接,密封部15的另一端与外圈14的内周面抵接。可以避免异物进入内圈12与外圈14之间,让轮毂轴承运转平顺。内圈12的一端可以与法兰11的一端一体成型,可以提高轮毂轴承的负载能力。
磁性圈04可以可拆卸连接于内圈12远离法兰11的一端,可以根据磁性圈04的磨损程度进行快速更换。当车辆行驶时,磁性圈04可以与内圈12同步转动。传感器可以根据磁性圈04的转速得到车辆的轮速数据,从而判断出车速、制动力分配等数据。
安装部311可以可拆卸连接于外圈14远离法兰11的一端。由于防尘罩03在车辆行驶中容易被磨损,防尘罩03的使用寿命将对于其他零部件较短,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对防尘罩03进行维护或更换,可以降低时间成本。支撑部312可以与外圈14远离法兰11的一端抵接。在装配防尘罩03时,支撑部312可以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15可以包括环状的第一密封件151、第二密封件152。第一密封件151可以设于滚动部13远离法兰11的一端,第二密封件152可以设于滚动部13靠近法兰11的一端。第一密封件151、第二密封件152的内周面可以与内圈12的外周面抵接,第一密封件151、第二密封件152的外周面可以与外圈14的内周面抵接。当异物没有被防尘罩03阻挡或没有通过第一排污窗332排出,第一密封件151、第二密封件152可以将异物隔离在轮毂轴承外,保证轮毂轴承的正常运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防尘轮毂轴承还包括检测组件02;检测组件02包括检测座22、检测头21;检测座22设置成环形套,检测座22一端与外圈14可拆卸连接,检测座22套设在壳体单元31外周侧;检测头21从检测座22内周面沿检测座22径向朝靠近检测座22轴线延伸;检测头21穿过第一检测窗322,邻近磁性圈0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防尘轮毂轴承还可以包括检测组件02。检测组件02可以包括检测座22、检测头21。检测座22可以是环状物,检测座22的一端可以与外圈14远离法兰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检测座22可以套设在壳体单元31外周侧。检测头21可以从检测座22内周面垂直向检测座22的径向中心延伸,可以穿过第一检测窗322并邻近磁性圈04。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头21、第一检测窗322、外圈14为固定状态,内圈12、磁性圈04为同步转动状态,检测头21可以根据磁性圈04的转速得到车轮的转速数据,然后将转速数据传递给车载控制系统,车载控制系统根据车轮的转速数据可以判断出车辆当前速度、各车轮平稳制动所需的制动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座22可以是沿径向设有安装孔的环状物。在进行检测组件02装配时,可以先将检测组连接在外圈14远离法兰11的一端,调整至安装孔与第一检测窗322或第二检测窗323对齐,随后将检测头21同时插入安装孔、第一检测窗322或同时插入安装孔、第二检测窗323,直到检测头21邻近磁性圈04,完成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如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防尘轮毂轴承;半轴组件05,半轴组件05包括万向节51、连接轴52;万向节51的一端与连接轴5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轴52与内圈12可拆卸连接;防尘部314远离连接部313的一端邻近万向节51的外周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半轴组件05可以包括万向节51、连接轴52。万向节51可以是大直径端设有开口的具有薄壁特征的圆锥块体,连接轴52可以是圆柱块体。万向节51直径小的一端可以与连接轴52的一端一体成型,可以提升半轴组件05的强度。连接轴52的外周面可以设有花键,内圈12的内周面可以设有与连接轴52花键配合的花键孔。连接轴52的外周面可以与内圈12的内周面可拆卸连接。当连接轴52转动,内圈12可以通过花键配合与连接轴52同步转动,完成转矩的传递。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万向节51与内圈12同步转动,外圈14与防尘部314固定。防尘部314远离连接部313的一端可以套设在邻近万向节51的外周面,可以让防尘部314在不干涉万向节51转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小防尘部314与万向节51之间的间隙,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异物进入防尘部314,让磁性圈04不被异物干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公开的具体案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包括:
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设置成环状;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安装部、支撑部、连接部、防尘部;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部、所述防尘部依次连接;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沿所述安装部的径向朝靠近所述安装部轴线延伸;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沿所述安装部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安装部的方向延伸;所述防尘部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沿所述安装部的径向朝靠近所述安装部轴线延伸;
检测窗单元,所述检测窗单元包括检测凸台、第一检测窗;所述检测凸台从所述连接部外周面沿所述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所述安装部轴线延伸;所述第一检测窗贯穿所述检测凸台,连通所述检测凸台两侧的空间;
排污窗单元,所述排污窗单元包括第一排污凸台、第一排污窗;所述第一排污凸台从所述连接部外周面沿所述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所述安装部轴线延伸;所述第一排污凸台与所述检测凸台沿所述连接部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排污窗贯穿所述第一排污凸台,连通所述第一排污凸台两侧的空间;
所述检测窗单元还包括第二检测窗;所述第二检测窗贯穿所述检测凸台,连通所述检测凸台两侧的空间;所述第二检测窗与所述第一检测窗间隔设置;所述排污窗单元还包括第二排污凸台、第二排污窗;所述第二排污凸台从所述连接部外周面沿所述安装部的径向朝远离所述安装部轴线延伸;所述第二排污凸台与所述检测凸台、所述第一排污凸台沿所述连接部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排污窗贯穿所述第二排污凸台,连通所述第二排污凸台两侧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凸台外周面与所述安装部外周面平齐;所述第一排污凸台外周面与所述安装部外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窗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检测凸台外周侧弧面积的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窗边缘与所述检测凸台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检测凸台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污窗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排污凸台外周侧弧面积的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污窗边缘与所述第一排污凸台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排污凸台外周侧弧面宽度的30%。
7.一种防尘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轮毂轴承包括:
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内圈、滚动部、外圈、密封部、法兰;所述外圈套设在所述内圈外周侧;所述滚动部设置在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包围的空间内,所述滚动部分别与所述外圈的内周面、所述内圈的外周面抵接;所述密封部设置在所述滚动部的两侧,所述密封部分别与所述外圈的内周面、所述内圈的外周面抵接;所述法兰与所述内圈的一端固定连接;
磁性圈,所述磁性圈与所述内圈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防尘罩;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外圈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外圈的端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尘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轮毂轴承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座、检测头;所述检测座设置成环形套,所述检测座一端与所述外圈可拆卸连接,所述检测座套设在所述壳体单元外周侧;所述检测头从所述检测座内周面沿所述检测座径向朝靠近所述检测座轴线延伸;所述检测头穿过所述第一检测窗,邻近所述磁性圈。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防尘轮毂轴承;
半轴组件,所述半轴组件包括万向节、连接轴;所述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内圈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尘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邻近所述万向节的外周面。
CN202311349970.8A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Active CN117108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970.8A CN117108637B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970.8A CN117108637B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8637A CN117108637A (zh) 2023-11-24
CN117108637B true CN117108637B (zh) 2023-12-29

Family

ID=8880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9970.8A Active CN117108637B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8637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8171A (en) * 1992-06-22 1994-05-03 Nsk Ltd. Axle bearing unit with rotational speed sensor
JPH08194009A (ja) * 1995-07-18 1996-07-30 Nippon Seiko Kk 軸受組立体
FR2762056A1 (fr) * 1997-04-15 1998-10-16 Skf France Palier a roulement a capteur d'informations
KR20010068303A (ko) * 2000-01-04 2001-07-23 일진산업주식회사 차량용 휠 베어링 장치
JP2003083765A (ja) * 2001-09-12 2003-03-19 Koyo Seiko Co Ltd パルサリングおよび回転検出装置
JP2007030572A (ja) * 2005-07-22 2007-02-08 Jtekt Corp ハブユニット
CN201671966U (zh) * 2010-05-18 2010-12-15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带齿轮的轮毂轴承单元
CN102141080A (zh) * 2011-03-25 2011-08-03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型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02080056U (zh) * 2011-06-02 2011-12-21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带轴承的轮毂轴承单元
JP201319486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Ntn Corp 車輪用軸受装置
WO2015014518A1 (de) * 2013-07-29 2015-02-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utzkappe einer in sich vollständig gegenüber der umgebung abgedichteten radlagereinheit
JP2017007527A (ja) * 2015-06-23 2017-01-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ハブユニット
CN110385940A (zh) * 2018-04-18 2019-10-29 斯凯孚公司 设置有新型传感器保持件的车轮轮毂组件
CN111959193A (zh) * 2020-07-01 2020-11-20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轴承组件及车辆
CN213117169U (zh) * 2020-09-07 2021-05-04 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带遮挡式端盖的新型轮毂轴承结构
CN219345294U (zh) * 2022-11-17 2023-07-14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盖结构及带防尘盖的非驱轮毂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7710B2 (ja) * 2007-07-17 2013-03-2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JP6707866B2 (ja) * 2015-12-04 2020-06-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8171A (en) * 1992-06-22 1994-05-03 Nsk Ltd. Axle bearing unit with rotational speed sensor
JPH08194009A (ja) * 1995-07-18 1996-07-30 Nippon Seiko Kk 軸受組立体
FR2762056A1 (fr) * 1997-04-15 1998-10-16 Skf France Palier a roulement a capteur d'informations
KR20010068303A (ko) * 2000-01-04 2001-07-23 일진산업주식회사 차량용 휠 베어링 장치
JP2003083765A (ja) * 2001-09-12 2003-03-19 Koyo Seiko Co Ltd パルサリングおよび回転検出装置
JP2007030572A (ja) * 2005-07-22 2007-02-08 Jtekt Corp ハブユニット
CN201671966U (zh) * 2010-05-18 2010-12-15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带齿轮的轮毂轴承单元
CN102141080A (zh) * 2011-03-25 2011-08-03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型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02080056U (zh) * 2011-06-02 2011-12-21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带轴承的轮毂轴承单元
JP201319486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Ntn Corp 車輪用軸受装置
WO2015014518A1 (de) * 2013-07-29 2015-02-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utzkappe einer in sich vollständig gegenüber der umgebung abgedichteten radlagereinheit
JP2017007527A (ja) * 2015-06-23 2017-01-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ハブユニット
CN110385940A (zh) * 2018-04-18 2019-10-29 斯凯孚公司 设置有新型传感器保持件的车轮轮毂组件
CN111959193A (zh) * 2020-07-01 2020-11-20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轴承组件及车辆
CN213117169U (zh) * 2020-09-07 2021-05-04 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带遮挡式端盖的新型轮毂轴承结构
CN219345294U (zh) * 2022-11-17 2023-07-14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盖结构及带防尘盖的非驱轮毂单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汽车轮毂轴承工作原理及异响问题探究;梁培根;刘世杰;;汽车维修(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8637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62453B2 (ja) 車輪軸受装置
CN100392269C (zh) 车轮用滚动轴承及使用该轴承的半浮式车轮用轴承装置
JP5167710B2 (ja)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JP2003523492A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ハブアセンブリ
CN1332836C (zh) 具有编码器的车轮旋转支撑设备
JP2009024732A5 (zh)
EP1433621B1 (en) Rolling bearing apparatus with sensor
WO2017154670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EP0572734A1 (en) Bearing assembly with angular velocity sensor
JP2003120703A (ja) 回転検出装置付駆動輪用回転支持装置
CN117108637B (zh) 一种防尘罩、防尘轮毂轴承及车辆
JP2008175382A (ja) 回転速度検出装置付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JP4813889B2 (ja) 従動輪用ハブユニット
US7336067B2 (en) Sensor assembly, sealing device, and roller bear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s having integrated connector and ring
KR20160122149A (ko) 단차형 내륜을 포함하는 롤링 리벳 결합형 휠 베어링 장치
KR100841644B1 (ko) 더스트 쉴드 기능을 구비하는 abs 브레이크용 센서링
US7819588B2 (en) Bearing device for drive wheel
JP4798763B2 (ja) 保護カバー付トーンホイール
CN102825972B (zh) 用于车辆轮毂的保护盖
US20080285902A1 (en) Bearing Device for Drive Wheel
CN213799875U (zh) 一种转向节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
CN114083939B (zh) 一种刹车制动防抱死系统、轮边总成及车辆
JP2020054019A (ja) シャシダイナモ装置用負荷モータ
CN217259409U (zh) 车桥总成和车辆
JP2006188175A (ja) 駆動輪用軸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