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8750B -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8750B
CN115648750B CN202211577178.3A CN202211577178A CN115648750B CN 115648750 B CN115648750 B CN 115648750B CN 202211577178 A CN202211577178 A CN 202211577178A CN 115648750 B CN115648750 B CN 115648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temperature
paper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71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48750A (zh
Inventor
傅燕燕
王文超
林发候
陆富才
叶艺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LIH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LIH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LIH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LIH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717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8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4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8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属于覆铜板生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S300:制备布基胶水: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S600:制备纸基胶水:S700:制备纸基半固化片:制得的纸基胶水用于木浆纸上胶用,制得复合基覆铜板用纸基半固化片;S800:制备覆铜板:本发明制得的覆铜板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能,耐热冲击效果和显著提高,剥离强度提高,从而生产得到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耐高温型复合基覆铜板,制备工艺成本降低,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铜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电子产品使用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和电路组装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促使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显微孔径,细线条,高密度布线,无铅化的方向发展,基板的耐热性、低膨胀系数,高尺寸稳定性、低介质损耗等要求,就摆到了覆铜板工作者面前。研究一种耐高温型复合型覆铜箔层压板的意义就相当的急迫。
如公开号为CN105058927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耐热复合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使用电子级玻璃纸或玻璃毡及玻璃布双面作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将55份低溴环氧树脂、25份二官能酚醛环氧树脂、10份邻甲酚型酚醛环氧树脂和10份戊二酸酐。通过多种环氧树脂和多种不同类型的固化剂相互搭配制成树脂乳液,运用一种新型树脂体系制作复合基覆铜板,制得的覆铜板其耐热性提高,满足覆铜板在制作电路板时高温无铅回流焊接,并可制作高温环境用电路板其即为对布基和毡基PP片用胶性能的改进,从而达到耐高温需求。
再如公告号为CN11326379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覆铜板及其制备工艺,使用电子级玻璃布作为增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低溴环氧树脂62.73%、四官能环氧树脂1.34%、固化剂10.87%、改性硫酸钡18.11%、氢氧化铝6.86%、固化促进剂0.0285%和偶联剂0.06%。通过采用改性硫酸钡和氢氧化铝作为填料,并且改性硫酸钡和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2.5-2.7:1,改性硫酸钡和氢氧化铝混合作为填料能够使得覆铜板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能,使得覆铜板的耐热冲击效果显著提高,而且使得覆铜板的剥离强度提高,从而生产得到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耐高温覆铜板。
上述CN105058927A布基和毡基作为复合增强材料,其产品为CEM-3;CN113263798A布基作为增强材料,其产品为FR-4。而对于使用纸基和双面布基作为复合增强材料,即产品为22F覆铜板的生产工艺目前较为少见。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提供一种新的22F覆铜板的生产工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10分钟;
S520:接着在S510的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10分钟;
S530:将温度升至88±2℃并开始计时,将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120±20分钟,胶化时间控制在160±10s,160℃,开始进行真空脱水,将树脂的胶化时间控制在120±5s,160℃;
S540:在S530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作为中和剂,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0分钟;
S620:接着在S610的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和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接着在S620的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和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接着在S630的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和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S640的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S700:制备纸基半固化片:制得的纸基胶水用于木浆纸上胶用,制得复合基覆铜板用纸基半固化片;
S800:制备覆铜板:
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压制,即得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板。
进一步,S400的具体步骤为:制得的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05-210g/m2的电子级玻纤布,烘箱中的温度为100-19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7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40-23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0.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制成布基半固化片;
进一步, S700具体步骤为: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2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制成纸基半固化片;
进一步,S800中,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前5分钟从0MPa逐步加压至2MPa,之后逐步从2 Mpa 加压至8.5Mpa,热压温度为120-190℃,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进一步,S100具体步骤为:
S110:按顺序投入195-215重量份的多聚甲醛和220-240重量份三聚氰胺,搅拌10分钟;
S120:接着往S110的反应釜加入0.03-0.04重量份的有机酸催化剂和345-385重量份甲醇,搅拌10分钟,取样测PH值确认PH=6±0.2;
S130:开始回流,开蒸汽升温至68℃,开始反应计时;
S140:继续搅拌升温到73℃;并控制在70℃-73℃进行保温反应。
S150:反应5小时以后,开始取样测甲醇浑浊度;之后每30min取样一次测甲醇浑浊度;
S160:浑浊度达到标准后停止反应通水冷却,大约在保温6小时到达反应终点;
S170:温度下降至50℃以下,取样送检测,得到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进一步,S120步骤中,有机酸催化剂为甲酸;
进一步,S200具体步骤为:
S210:按顺序投入1250-1400重量份的苯酚、920-1030重量份甲醛和6-8重量份的草酸,搅拌10分钟。
S220:加热升温70-75℃关蒸汽;温度升到85-90℃开始通水控制温度。
S230:升温到90℃,开始记反应时间,92-96℃保温反应。
S240:保温反应25分钟开始观察树脂反应情况,乳化时间为35分钟;
S250:树脂反应乳化后80-90分钟,总反应时间120分钟开始脱水,温度降至70℃以后开始通蒸汽加热;当温度回升至70℃,停止真空,关闭蒸汽,并取样:
S260:接着加入1000-1120份重量份的甲醇作为溶剂,并搅拌1小时,当温度冷却到50℃以下时取样送检;得到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具体包括步骤S310-S350:
S310:往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制备得到的570-63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470-53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搅拌30分钟;
S320:接着往S310的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1950-2150重量份的黄色低溴环氧树脂、1670-1850重量份的901环氧树脂和45-55重量份四溴双酚A,搅拌10分钟;
S330:接着往S320的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610-670重量份的丙酮、900-1100重量份的硅微粉和95-105重量份的氢氧化镁,搅拌30分钟;
S340:接着往S330的反应釜中投入7-9重量份的偶联剂K-560,搅拌10分钟;
S350:提前使用专门搅拌罐投入630-700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70-90重量份的双氰胺、2-3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搅拌60分钟,然后投入到S340的反应釜中继续搅拌240分钟,测胶化时间,若胶化时间超出220秒,再加入适量二甲基咪唑;所得产物即为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合格标准为:胶化时间:200-220秒;温度:170±1℃;固体含量:71-75%。
进一步,步骤S330中软质硅微粉和硬质硅微粉合计900-1100重量份,其中硬质硅微粉:软质硅微粉为4:1。
采用上述工艺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采用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作为主体改性材料,从而提高树脂的耐热性,能够使得覆铜板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能,覆铜板的耐热冲击效果显著提高,而使得覆铜板的剥离强度提高。从而生产得到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耐高温型复合基覆铜板,制备工艺成本降低,节能环保,生产得到的覆铜板热应力(浮焊法)达到在288℃下40s不分层、不起泡,剥离强度达到1.8N/mm。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优选地,S100具体步骤包括以下S110-S170:
S110:按顺序投入195-215重量份的多聚甲醛和220-240重量份三聚氰胺,搅拌10分钟;
S120:接着往S110的反应釜加入0.03-0.04重量份的有机酸催化剂和345-385重量份甲醇,搅拌10分钟,取样测PH值确认PH=6±0.2;S120步骤中,有机酸催化剂为甲酸;
S130:开始回流,开蒸汽升温至68℃,开始反应计时;
S140:继续搅拌升温到73℃;并控制在70℃-73℃进行保温反应。
S150:反应5小时以后,开始取样测甲醇浑浊度;之后每30min取样一次测甲醇浑浊度;
S160:浑浊度达到标准后停止反应通水冷却,大约在保温6小时到达反应终点;
S170:温度下降至50℃以下,取样送检测,得到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优选地,S200具体步骤包括以下S210-S260:
S210:按顺序投入1250-1400重量份的苯酚、920-1030重量份甲醛和6-8重量份的草酸,搅拌10分钟。
S220:加热升温70-75℃关蒸汽;温度升到85-90℃开始通水控制温度。
S230:升温到90℃,开始记反应时间,92-96℃保温反应。
S240:保温反应25分钟开始观察树脂反应情况,乳化时间35分钟左右;
S250:树脂反应乳化后80-90分钟,总反应时间120分钟开始脱水,随着真空度升高,树脂温度下降,温度降至70℃以后开始通蒸汽加热;刚开始通蒸汽时,温度会继续下降,当下降至节点后,温度再开始重新回升;当温度回升至70℃,停止真空,关闭蒸汽,并取样:
S260:接着加入1000-1120份重量份的甲醇作为溶剂,并搅拌1小时,当温度冷却到50℃以下时取样送检;得到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布基胶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0-350:
S310:往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制备得到的570-63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470-53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搅拌30分钟;
S320:接着往S310的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1950-2150重量份的黄色低溴环氧树脂、1670-1850重量份的901环氧树脂和45-55重量份四溴双酚A,搅拌10分钟;
S330:接着往S320的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610-670重量份的丙酮、900-1100重量份的硅微粉和95-105重量份的氢氧化镁,搅拌30分钟;步骤S330中软质硅微粉和硬质硅微粉合计900-1100重量份,其中硬质硅微粉:软质硅微粉为4:1。
S340:接着往S330的反应釜中投入7-9重量份的偶联剂K-560,搅拌10分钟;
S350:提前使用专门搅拌罐投入630-700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70-90重量份的双氰胺、2-3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搅拌60分钟,然后投入到S340的反应釜中继续搅拌240分钟,测胶化时间,若胶化时间超出220秒,再加入适量二甲基咪唑;所得产物即为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合格标准为:胶化时间:200-220秒;温度:170±1℃;固体含量:71-75%;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制得的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05-210g/m²的电子级玻纤布,烘箱中的温度为100-19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7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40-23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0.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制成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510-S540: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10分钟;
S520:接着在S510的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10分钟;
S530:将温度升至88±2℃并开始计时,将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120±20分钟,胶化时间控制在160±10s,160℃,开始进行真空脱水,将树脂的胶化时间控制在120±5s,160℃;
S540:在S530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作为中和剂,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610-S650: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0分钟;
S620:接着在S610的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和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接着在S620的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和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接着在S630的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和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S640的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S700:制备纸基半固化片:制得的纸基胶水用于木浆纸上胶用,制得复合基覆铜板用纸基半固化片;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制成纸基半固化片;
S800:制备覆铜板:
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压制,即得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板。S800中,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前5分钟从0MPa逐步加压至2MPa,之后逐步从2 Mpa 加压至8.5Mpa,热压温度为120-190℃,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采用上述工艺步骤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采用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作为主体改性材料,从而提高树脂的耐热性,能够使得覆铜板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能,覆铜板的耐热冲击效果显著提高,而使得覆铜板的剥离强度提高。从而生产得到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耐高温型复合基覆铜板,制备工艺成本降低,节能环保,生产得到的覆铜板热应力(浮焊法)达到在288℃下40s不分层、不起泡,剥离强度达到1.8N/mm。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对比:
实施例1: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2℃并开始计时,将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120±20分钟,胶化时间控制在160±10s,160℃,开始进行真空脱水,直至将树脂的胶化时间控制在120±5s,1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2: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28、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环氧树脂128的价格高于环氧树脂910。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3: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铝、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4: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120-130重量份的壬基酚、120-130重量份的桐油,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5: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120-130重量份的壬基酚、120-130重量份的桐油,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铝、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6: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120-130重量份的壬基酚、120-130重量份的桐油,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28、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铝、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7: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400-16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8: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400-16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28、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9: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桐油,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8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50-8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改性热塑性桐油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桐油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10: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热塑性氨水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900-1000重量份的苯酚、900-1000重量份的甲醛,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78℃并开始计时,将温度控制在88-92℃并保持30-6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650-73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热塑性氨水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塑性氨水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T10、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530、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对比例11: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即制备布基胶水;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热塑性氨水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900-1000重量份的苯酚和900-1000重量份的甲醛,并进行搅拌;
S520:在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催化剂,继续搅拌;
S530:将温度升至78℃并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88-92℃并保持30-60分钟,并保持至凝胶时间到达,后降温冷却至60℃;
S540:在得到的产物中加入650-730重量份的甲醇,得到热塑性氨水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1140-126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1140-1260重量份的热塑性氨水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
S620:在反应釜中加入1930-215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28、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并继续搅拌;
S630:在反应釜中加入400-440重量份的阻燃剂V-310、110-125重量份的阻燃剂M19、800-90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130-145重量份的氢氧化铝、130-15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160-185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在反应釜中加入360-400重量份的甲苯、200-230重量份的丙酮、190-210重量份的二甲苯、5-7重量份的偶联剂K-560、850-95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反应釜中加入7-9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将本实施例制得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为0逐步加压至0.85Mpa,120-190℃,即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将上述一组实施例、二组对比例制得的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基覆铜板与市售1.6mm厚度纸基覆铜板进行热应力、剥离强度测试以及外观要求检测和材料成本,其中热应力和抗剥根据GB/T 4721-2021、GB/T 4722-2017、GB/T 4724-2017的规定进行测试,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纸基覆铜板测试结果
Figure SMS_1
表1数据差价对比是以实例一为价格基准,实例二单张原材料成本高于实例一2.08元/张。
从表1中可看出,实施例一生产的产品优于对比例二和对比施例三,但对比例三的生产成本会比实施例一多出0.11元/张产品,以每月22.5万张产品计算,则多出成本2.475万元,且性能实施例一生产的产品与对比例三耐热上接近,但与实施例一成本有所差别,即实施例一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和性价比,而其它对比例生产的产品及市售品在性能上则明显劣于实施例生产的产品性能;故采用实施例一生产的产品,具有热应力高,抗剥离强度高,具备在潮湿与污秽环境下的绝缘能力,同时加工性能好和制造成本低,性价比高。
上述实施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8)

1.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制备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S200: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
S300:制备布基胶水;S300具体包括步骤S310-S350:
S310:往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制备得到的570-63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470-53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搅拌30分钟;
S320:接着往S310的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1950-2150重量份的黄色低溴环氧树脂、1670-1850重量份的901环氧树脂和45-55重量份四溴双酚A,搅拌10分钟;
S330:接着往S320的反应釜中按顺序投入610-670重量份的丙酮、900-1100重量份的硅微粉和95-105重量份的氢氧化镁,搅拌30分钟;
S340:接着往S330的反应釜中投入7-9重量份的偶联剂K-560,搅拌10分钟;
S350:提前使用搅拌罐投入630-700重量份的二甲基甲酰胺、70-90重量份的双氰胺、2-3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搅拌60分钟,然后投入到S340的反应釜中继续搅拌240分钟,测胶化时间,若胶化时间超出220秒,再加入适量二甲基咪唑;所得产物即为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合格标准为:胶化时间:200-220秒;温度:170±1℃;固体含量:71-75%;
S400:将制得的布基胶水用于电子级玻纤布上胶用,制得布基半固化片;
S500:制备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510:在反应釜中加入650-720重量份的苯酚、890-980重量份的甲醛和240-260重量份的壬基酚,并进行搅拌10分钟;
S520:接着在S510的反应釜中加入40-45重量份的氨水和4-4.5重量份的三乙胺混合催化剂,继续搅拌10分钟;
S530:将温度升至88±2℃并开始计时,将温度控制在90-94℃并保持120±20分钟,胶化时间控制在160±10s,160℃,开始进行真空脱水,将树脂的胶化时间控制在120±5s,160℃;
S540:在S530得到的产物中加入700-790重量份的甲醇作为中和剂,得到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
S600:制备纸基胶水:
S610:在反应釜中加入280-320重量份的改性三聚氰胺树脂、1900-2100重量份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和1900-2100重量份的改性热塑性壬基酚醛树脂,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0分钟;
S620:接着在S610的反应釜中加入1500-17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901、700-790重量份的低溴环氧树脂、240-260重量份的腰果酚树脂和280-320重量份的磷酸三苯酯,并继续搅拌;
S630:接着在S620的反应釜中加入710-790重量份的阻燃剂、240-260重量份的四溴双酚A、330-370重量份的氢氧化镁、95-10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锑、475-525重量份的硅微粉和120-130重量份的钛白粉,并继续搅拌;
S640:接着在S630的反应釜中加入180-200重量份的甲苯和1660-1840重量份的甲醇溶剂进行稀释,并继续搅拌;
S650:根据检测的胶化时间,在S640的反应釜中加入0-2重量份的二甲基咪唑进行催化反应,并继续搅拌,得到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
S700:制备纸基半固化片:制得的纸基胶水用于木浆纸上胶用,制得复合基覆铜板用纸基半固化片;
S800:制备覆铜板:
将所制得6张纸基半固化片叠配上下两张布基半固化片和1张无涂胶铜箔进行叠合并通过热压机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压制,即得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S400的具体步骤为:制得的热固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05-210g/m²的电子级玻纤布,烘箱中的温度为100-19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7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40-23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0.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制成布基半固化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S700具体步骤为:双酚A改性热塑性酚醛环氧树脂通过浸渍130-155g/m²的漂白木浆纸,烘箱中的温度为115-210℃,预浸渍体在烘箱中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5min,得到的半固化片的厚度为150-250µm,所述半固化片的挥发分为3-5%,使用0.7±0.2MPa压制6min,流动度为4.5-6.5%,烘干成半固化片并切断成所要求的尺寸,制成纸基半固化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S800中,热压机压制110-190分钟,其压制条件:前5分钟从0MPa逐步加压至2MPa,之后逐步从2 Mpa 加压至8.5Mpa,热压温度为120-190℃,得到1.6mm厚度纸基型复合覆铜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00具体步骤为:
S110:按顺序投入195-215重量份的多聚甲醛和220-240重量份三聚氰胺,搅拌10分钟;
S120:接着往S110的反应釜加入0.03-0.04重量份的有机酸催化剂和345-385重量份甲醇,搅拌10分钟,取样测PH值确认PH=6±0.2;
S130:开始回流,开蒸汽升温至68℃,开始反应计时;
S140:继续搅拌升温到73℃;并控制在70℃-73℃进行保温反应;
S150:反应5小时以后,开始取样测甲醇浑浊度;之后每30min取样一次测甲醇浑浊度;
S160:浑浊度达到标准后停止反应通水冷却,保温6小时到达反应终点;
S170:温度下降至50℃以下,取样送检测,得到改性三聚氰胺树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20步骤中,有机酸催化剂为甲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200具体步骤为:
S210:按顺序投入1250-1400重量份的苯酚、920-1030重量份甲醛和6-8重量份的草酸,搅拌10分钟;
S220:加热升温70-75℃关蒸汽;温度升到85-90℃开始通水控制温度;
S230:升温到90℃,开始记反应时间,92-96℃保温反应;
S240:保温反应25分钟开始观察树脂反应情况,乳化时间为35分钟;
S250:树脂反应乳化后80-90分钟,总反应时间120分钟开始脱水,温度降至70℃以后开始通蒸汽加热;当温度回升至70℃,停止真空,关闭蒸汽,并取样:
S260:接着加入1000-1120份重量份的甲醇作为溶剂,并搅拌1小时,当温度冷却到50℃以下时取样送检;得到热固性酚醛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0中软质硅微粉和硬质硅微粉合计900-1100重量份,其中硬质硅微粉:软质硅微粉为4:1。
CN202211577178.3A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5648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7178.3A CN115648750B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7178.3A CN115648750B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8750A CN115648750A (zh) 2023-01-31
CN115648750B true CN115648750B (zh) 2023-03-10

Family

ID=8501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7178.3A Active CN115648750B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8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4339A (zh) * 2023-12-12 2024-01-12 福建利豪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性氮磷酚醛树脂、无卤纸基胶水及无卤素复合纸基覆铜板的制造方法
CN117382265B (zh) * 2023-12-12 2024-02-20 福建利豪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上胶阻燃纸基覆铜板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40967B (en) * 1996-02-19 1998-09-21 Toray Industries An adhesive sheet for a semiconductor to connect with a substrate, and adhesive sticking tape for tab, an adhesive sticking tape for wire bonding connection, a substrate for connecting with a semiconductor and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1423649B (zh) * 2008-12-15 2010-11-10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树脂组合物及用该树脂组合物生产银浆贯孔阻燃型纸基覆铜板的方法
CN101746102B (zh) * 2008-12-18 2012-06-27 建滔积层板(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08761A (zh) * 2009-03-13 2009-08-19 江苏文昌电子化工有限公司 含氮酚醛树脂的制作方法
CN103182831B (zh) * 2013-04-02 2016-02-03 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卤阻燃树脂组成物的覆铜箔层压板的制备工艺
CN106476390B (zh) * 2017-01-03 2018-08-07 山东金宝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CN110027290B (zh) * 2019-05-07 2019-11-29 莱州鹏洲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白色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018491A1 (en) * 2019-12-09 2023-01-19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sheet, and metal base substr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8750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48750B (zh) 一种耐高温纸基型复合基覆铜箔层压板的制造方法
US3972765A (en) Method of making laminate sheet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00519610C (zh) 一种腰果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0432144C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在粘结片和覆铜板中的应用
CN111572131B (zh) 一种高耐热、高可靠性cem-1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CN103213356B (zh) 双酚a改性纸基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的制备方法
CN109719967B (zh) 高韧性高Tg无铅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4047A (zh) 一种无卤含磷酚醛固化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3566B (zh) 一种钻孔用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5331A (zh) 一种led显示屏专用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CN111031662A (zh) 一种高柔韧性高tg无铅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00372B (zh) 无废水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制备工艺及在覆铜板上的应用
CN114589988B (zh) 一种基于多重固化体系的cem-1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84574B (zh) 一种满足chcc纸基覆铜板胶液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JPH0149378B2 (zh)
CN114103372A (zh) 一种高耐热无卤cem-1覆铜板的制备方法
JPS6128691B2 (zh)
CN118029192A (zh) 一种无卤纸基胶水及无卤素复合纸基覆铜板的制造方法
JP4821064B2 (ja) 紙基材フェノール樹脂銅張積層板
JPH10157011A (ja) 銅張積層板
JPS5845234A (ja) エポキシ樹脂積層板の製造方法
JPS5813617A (ja) 積層品用油変性フェノ−ル樹脂の製造法
JPH02308827A (ja) 難燃性フェノール樹脂積層板の製造法
JPH0680859A (ja) フェノール樹脂組成物
JPH06271634A (ja) 積層品用変性フェノール樹脂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