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3042A - 托盘式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托盘式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3042A
CN115053042A CN202180012520.2A CN202180012520A CN115053042A CN 115053042 A CN115053042 A CN 115053042A CN 202180012520 A CN202180012520 A CN 202180012520A CN 115053042 A CN115053042 A CN 115053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rame
frame
lifting
sprockets
rotar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25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圭介
小林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HI Transport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53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30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托盘式提升装置(10),包括:四根立柱(34),该四根立柱(34)分别以独立式的方式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处;提升框架(36);以及支撑机构(38),该支撑机构将提升框架以提升框架被支撑为水平并被构造为沿着四根立柱升降的方式支撑到四根立柱(34)上;以及被构造为使提升框架升降的驱动机构(40)。提升框架配备有:水平地设置在提升框架上的升降框架(64)和被构造为使升降框架升降的升降机构(66);以及水平地布置在升降框架上的托盘(20)放置到其上的转动框架(68)和被构造为使转动框架转动的转动机构(70)。

Description

托盘式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盘式提升装置,其是一种使用适用于机械式停车场的托盘作为承载装置的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应用于机械式停车场的托盘式提升装置,已知所谓的中间提升装置,其具有被构造为在机械式停车场的中部(例如,中央部分)升降停车位的提升框架(参见专利文献1)。还已知作为另一种应用于机械式停车场的托盘式提升装置的所谓的端部区域提升装置,其具有由固定到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的侧壁上的两根立柱支撑并被构造为沿着侧壁升降的提升框架(参见专利文献2)。
中间提升装置仅提升最上层的托盘。在托盘的底部,容纳有用于承载托盘的导轨等。在具有设置有多个停车架的多层结构的机械式停车场中,不能执行托盘的层间移动。在端部区域提升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将两根立柱布置在靠近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的侧壁的位置。因此,机械式停车场的构造伴有布局限制。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H07-48947A
专利文献2:JP2014-34778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托盘式提升装置,无论机械式停车场是中间提升装置还是端部区域提升装置,该托盘式提升装置都可以安装到该机械式停车场中,并且在该托盘式提升装置中可以在具有多层结构的机械式停车场中执行托盘的层间移动。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托盘式提升装置是一种被构造为安装在机械式停车场中的提升装置。托盘式提升装置包括:四根立柱,该四根立柱分别以独立式的方式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处;提升框架;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将提升框架以提升框架被支撑为水平并被构造为沿着四根立柱升降的方式支撑到四根立柱上;以及被构造为使由四根立柱支撑的提升框架升降的驱动机构。提升框架配备有:水平地设置在提升框架上的升降框架和被构造为使升降框架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水平地布置在升降框架上的托盘放置到其上的转动框架和被构造为使转动框架转动的转动机构。
在托盘式提升装置中,被构造为升降托盘的提升框架由四根立柱支撑,四根立柱中的每一根都以独立式的方式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处。由于四根立柱使提升装置能够以独立式的方式竖立,因此无论机械式停车场是中间提升装置还是端部区域提升装置,该托盘式提升装置都可以安装在该机械式停车场中。因此,根据该托盘式提升装置,能够在构造机械式停车场时使布局限制最小化。该托盘式提升装置可应用于楼宇式停车场或地下式停车场。
托盘式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框架,该提升框架具有升降框架和被构造为使升降框架升降的升降机构,并且还包括托盘布置到其上的转动框架和被构造为使转动框架转动的转动机构。因此,可以通过升降框架使转动框架和托盘在提升框架上升降。可以通过转动框架使托盘在提升框架上转动。因此,可以调整提升框架上托盘的高度和取向。由于托盘式提升装置具有这样的调整特征,因此可以在具有多层结构的机械式停车场中执行托盘的层间移动。
支撑提升框架的支撑机构可以包括四对第一链轮和四个第一链条,四对第一链轮中的每一对都被支撑在四根立柱中的每一根上,并且每个第一链轮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四根立柱中的每一根的上部和下部处,每个第一链条都被构造为缠绕在四对第一链轮中的每一对上。四个第一链条中的每一个第一链条的一个端部可以固定到提升框架的上表面上,而另一个端部可以固定到提升框架的下表面上。
提升框架可以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并且四个第一链条中各第一链条的端部都可以定位在具有矩形形状的提升框架的四个角处。
提升框架的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旋转动力源和第一动力传递装置,该第一动力传递装置被构造为将来自第一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布置在四根立柱中的每一根的下部处的四个第一链轮。
升降框架的升降机构可以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旋转滚珠丝杠、第二旋转动力源以及被构造为传递来自第二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多个旋转滚珠丝杠中的每一个都可包括固定到提升框架上的外环、由外环可旋转地保持的螺母以及固定到升降框架上并拧到螺母上的外螺纹杆。第二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包括:多个第二链轮,该多个第二链轮中的每一个都附接于每个螺母和第二旋转动力源上;以及缠绕在多个第二链轮上的第二链条,该第二链条是环形链条。
转动框架的转动机构可以包括:附接于升降框架上的第三旋转动力源;水平地附接于第三旋转动力源上的第一正齿轮,该第一正齿轮被构造为接收来自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转动动力;以及水平地附接于转动框架上的第二正齿轮,该第二正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部分被接收在形成在升降框架中的通孔中并且被构造为与第一正齿轮啮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提升装置的示意性前视图,该提升装置作为中间提升机应用于具有多层结构的机械式停车场。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提升装置的提升框架、四根立柱、被构造为将提升框架支撑到四根立柱上的支撑机构以及驱动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示出提升装置的提升框架以及设置在提升框架上的升降机构和转动机构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4是提升装置的提升框架以及设置在提升框架上的升降机构和转动机构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方向”是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其是图1的纸面上的上下方向。“侧向方向”是与“竖直方向”正交的其中一个水平方向,是图1中的纸面的侧向方向。在附图中,向上方向被称为“UP”,向下方向被称为“DN”,向左方向被称为“LT”,向右方向被称为“RT”。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提升装置10的示意性前视图,该提升装置10作为中间提升机应用于具有多层结构的机械式停车场12。
提升装置10作为所谓的中间提升装置而设置在机械式停车场12中。
应用提升装置10的机械式停车场12是地下停车场。如图1所示,在包括提升装置的示意性前视图的机械式停车场12的截面中,机械式停车场12具有矩形的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这里,如图1所示,机械式停车场12的截面是沿着竖直方向和侧向方向的截面。
在图1所示的机械式停车场12的截面中,提升装置10设置在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的中央并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多层停车架16布置在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中。在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中,多层停车架16定位在左右两侧,提升装置10在它们中间,多层停车架16彼此平行布置。车辆18通过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的托盘20而停放在每个停车架16上。除了图中所示的地下停车场之外,提升装置10还可以安装到地上楼宇式停车场上。
如图1所示,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由设置在地下的混凝土底板22、四个侧壁24和暴露于地面的顶壁26形成。顶壁26在提升装置10上方设置有开口28,该开口28通到地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28具有与竖直方向垂直的矩形的平面形状。顶板32设置在顶壁26上方以覆盖开口28并限定了车辆18的进入/离开端口30。
如图1和图2所示,提升装置10包括四根立柱、提升框架36、用于提升框架36的支撑机构38以及驱动机构40,所述四根立柱是彼此对置的两对立柱34。在图1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立柱34由双点划线示出。在图1和图2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作为支撑机构38的一部分的后述的链条用点划线表示。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升装置10在垂直于竖直方向的平面中具有矩形形状。四根立柱34分别布置在该矩形的四个角处,并且以独立式的方式竖立。如图1所示,两对立柱34布置在形成在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的底板22中的凹部42中。
更具体地,两对立柱34设置并固定在两个平行的基座44上,这两个平行的基座44在侧向方向上间隔开,并在垂直于侧向方向的水平方向(在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延伸。两对立柱34竖直延伸到顶壁26附近。
如图2所示,提升框架36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提升框架36的支撑机构38将提升框架36水平地支撑到四根立柱34上,并将提升框架36支撑为沿着四根立柱34升降。本实施方式中的支撑机构38包括四对第一链轮46和四个第一链条48,四对第一链轮46中的每一对都被支撑在四根立柱34中的每一根上,并且每个第一链轮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四根立柱34中的每一根的上端部34a(上侧UP端)和下端部34b(下侧DN端)处,每个第一链条48都被构造为缠绕在四对第一链轮46中的每一对上。
支撑机构38的四对第一链轮46由四根立柱34经由一端被支撑的四个轴构件52和两端被支撑的两个轴构件52而被支撑。在此,每对立柱34分别定位在左侧(LT侧)和右侧(RT侧),并且设置在每对立柱34上并定位在每对立柱34的上端部34a处的两个轴构件50朝向彼此水平地延伸。设置在每对立柱34的下端部34b处的每个轴构件52从一根立柱34侧朝向另一根立柱34侧水平地延伸。四个第一链条48中的每一个第一链条48具有固定到提升框架36的上表面36a上的一个端部48a和固定到下表面36b上的另一个端部48b。四个第一链条48固定到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的提升框架36的四个角上。因此,提升框架36在4个点处被支撑。
用于提升框架36的驱动机构40包括:作为例如电动马达的动力源的第一旋转动力源54;以及被构造为将来自第一旋转动力源54的旋转动力传递到设置在四个立柱34的下端部34b侧的四个第一链轮46的第一动力传动装置56。
如图2所示,第一旋转动力源54布置在设置在两个基座44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另一个基座45上,所述两个基座是位于左右两侧并且其上布置有两对立柱34的基座。第一动力传递装置56包括:布置在基座45上并与第一旋转动力源54连接的第一减速齿轮58;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减速齿轮58并且朝向左右两侧的两个基座44水平地延伸的两个轴构件60;分别布置在两个基座44上的两个第二减速齿轮62;以及分别在两个基座44上水平延伸的两个轴构件52。这里,每个轴构件60和每个轴构件52经由每个第二减速齿轮62围绕它们各自的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另外,布置在每对立柱34的下端部34b侧的两个第一链轮46固定到每个轴构件52的两个端部上,并被构造为与每个轴构件52一起旋转。
通过运行第一旋转动力源54,两个轴构件60经由第一减速齿轮58被驱动成围绕它们的轴线旋转。此外,每个轴构件52经由每个第二减速齿轮62围绕其轴线旋转。结果,附接于每个轴构件52上的两个第一链轮46围绕每个轴构件52的轴线旋转,并且随着两个第一链条48通过竖直布置的两对第一链轮46上下缠绕,提升框架36沿着四根立柱34升降。
如图3和图4所示,提升框架36配备有:水平地设置在提升框架36上的升降框架64和被构造为使升降框架64升降的升降机构66,以及水平地布置在升降框架64上的托盘20放置到其上的转动框架68和被构造为使转动框架68转动的转动机构70。
如图3和图4所示,升降框架64和转动框架68具有矩形的平板形状并且分别小于提升框架36和托盘20。升降框架64和转动框架68位于提升框架36的中央部分上方。
升降框架64的升降机构66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旋转滚珠丝杠72、诸如电动马达的第二旋转动力源74以及被构造为传递第二旋转动力源74的旋转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76。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66包括四个旋转滚珠丝杠72。
每个旋转滚珠丝杠72包括固定到提升框架36上的外环78、由外环可旋转地保持的螺母(内环)80以及固定到升降框架64上并拧到螺母80上的外螺纹杆81。
第二动力传递装置76包括:多个第二链轮82、84,它们附接于旋转滚珠丝杠72的螺母80和第二旋转动力源74上;以及被构造为缠绕在第二链轮82、84上的第二链条86,该第二链条86是环形链条。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动力传递装置76包括作为第二链轮82、84的分别附接于四个螺母80上的四个链轮82和附接于第二旋转动力源74上的一个链轮84。
根据升降机构66,附接于第二旋转动力源74上的第二链轮84通过第二旋转动力源74的运行而被驱动得旋转,另外四个第二链轮82经由第二链条86被驱动得旋转。因此,每个旋转滚珠丝杠72的螺母80旋转,拧到螺母80上的外螺纹杆81相对于螺母80上下移动,并且固定在外螺纹杆81上的升降框架64上下移动。
转动框架68的转动机构70包括:附接于升降框架64上的第三旋转动力源88,例如马达;水平地附接于第三旋转动力源88上的第一正齿轮90,该第一正齿轮90被构造为接收来自第三旋转动力源88的旋转动力;以及水平地附接于转动框架68上的第二正齿轮94,该第二正齿轮94以可旋转的方式部分被接收在形成在升降框架64中的通孔92中并且被构造为与第一正齿轮90啮合。在图4中,第一正齿轮90是在图中具有小直径的正齿轮,第二正齿轮94是在图中具有大直径的正齿轮。第二正齿轮94通过图4所示的螺钉构件96固定到转动框架68上。
根据转动机构70,第一正齿轮90和与第一正齿轮90啮合的第二正齿轮94通过第三旋转动力源88的运行而被驱动得旋转。结果,与第二正齿轮94固定的转动框架68和安装在转动框架68上的托盘20围绕图3所示的轴线L转动。这里,轴线L穿过连接四个立柱34分别所在的矩形的四个角的对角线的交点而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提升装置10具有以独立式的方式竖立的四根立柱34,因此提升装置10可以独立式的方式竖立在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中。也就是说,提升装置10不必由例如限定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的侧壁24支撑。因此,提升装置10可以安装在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的中部,也可以安装在靠近侧壁24的端部区域。
通过提升提升框架36,可以将安装在托盘20上的车辆18停在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的任意高度位置。通过升降框架64的升降操作可以调整安装有车辆18的托盘20的高度位置,使得车辆18的安装表面位于包含任意停车架16的上表面的平面内。通过转动框架68的转动操作,能够调整托盘20和车辆18的取向。
当车辆18进入或离开时,提升框架36被提升到最高位置。然后,提升升降框架64以将托盘20置于高于用于停车的存放区域14的顶壁26的位置(参见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托盘20),并且使转动框架68转动以确定托盘20的取向。接着,使升降框架64降低以将托盘20的上表面放置到与顶壁26的高度和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位置处。然后,使提升框架36降低以等待车辆18被取回或存放车辆18。
即使在执行提升框架36的层间移动并且提升框架36被保持在层之间以使托盘20和该托盘上的车辆移动到处于空闲状态的停车架16上的状态下,这一系列操作(即,升降框架64的提升操作和转动框架68的转动操作)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执行。这里,提升框架36的层间移动是使提升框架36在相邻的两个停车架16之间竖直移动。在托盘20和该托盘上的车辆18从将停车架16移动到提升框架36上时,也可应用这一系列的操作。
如图3所示,在顶壁26上安装有两对保持装置98,它们被构造为在车辆18移动到托盘20上和离开托盘20时保持和平衡托盘20。用于托盘20和托盘上的车辆18的每对保持装置98具有两个臂100,这两个臂可以在从下方支撑托盘20的保持位置与非保持位置之间可旋转地操作。
两对保持装置98也设置在沿水平方向彼此面对的两个停车架16上(未被示出)。放置有车辆18的托盘20通过安装在彼此面对的停车架16上的两对保持装置的臂从提升框架36转移到每个停车架16上或从停车架16转移到提升框架36上。多个停车架16上的放置有车辆18的托盘20经由设置在停车架16上的托盘20的引导驱动机构(未被图示)进行转移。
本申请要求2020年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31278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尽管如上所述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应理解的是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陈述和附图不限制本发明。根据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各种替代实施方式、例子和操作技术。

Claims (6)

1.一种托盘式提升装置,其被构造为安装在机械式停车场中,所述提升装置包括:
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各立柱以独立式的方式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处;
提升框架;以及
支撑机构,其将所述提升框架以所述提升框架被支撑为水平并被构造为沿着所述四根立柱升降的方式支撑到所述四根立柱上;以及被构造为使由所述四根立柱支撑的所述提升框架升降的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提升框架配备有:水平地设置在所述提升框架上的升降框架和被构造为使所述升降框架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水平地布置在所述升降框架上的托盘放置到其上的转动框架和被构造为使所述转动框架转动的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式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四对第一链轮,该四对第一链轮中的每一对都被支撑在所述四根立柱中的每一根上,并且每个第一链轮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所述四根立柱中的每一根立柱的上部和下部处;以及
四个第一链条,每个第一链条都被构造为缠绕在所述四对第一链轮中的每一对上,其中
所述四个第一链条中的每一个第一链条的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提升框架的上表面上,另一个端部固定到所述提升框架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式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提升框架具有矩形的平面形状,并且
所述四个第一链条中各第一链条的端部都定位在具有矩形形状的所述提升框架的四个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托盘式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旋转动力源;
第一动力传递装置,其被构造为将来自所述第一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布置在所述四根立柱中的每一根的下部处的四个第一链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式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旋转滚珠丝杠;
第二旋转动力源;以及
第二动力传递装置,其被构造为传递来自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其中:
所述多个旋转滚珠丝杠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固定到所述提升框架上的外环、由所述外环可旋转地保持的螺母以及固定到所述升降框架上并拧到所述螺母上的外螺纹杆,并且
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多个第二链轮,所述多个第二链轮中的每一个都附接于每个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二旋转动力源上;以及缠绕在所述多个第二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是环形链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式提升装置,其中: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附接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第三旋转动力源;水平地附接于所述第三旋转动力源上的第一正齿轮,该第一正齿轮被构造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旋转动力源的旋转动力;以及水平地附接于所述转动框架上的第二正齿轮,该第二正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部分被接收在形成在所述升降框架中的通孔中并且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正齿轮啮合。
CN202180012520.2A 2020-02-27 2021-01-29 托盘式提升装置 Pending CN1150530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1278A JP2021134552A (ja) 2020-02-27 2020-02-27 パレット式のリフト装置
JP2020-031278 2020-02-27
PCT/JP2021/003290 WO2021171904A1 (ja) 2020-02-27 2021-01-29 パレット式のリフ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3042A true CN115053042A (zh) 2022-09-13

Family

ID=77490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2520.2A Pending CN115053042A (zh) 2020-02-27 2021-01-29 托盘式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34552A (zh)
CN (1) CN115053042A (zh)
WO (1) WO2021171904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3367A (en) * 1987-07-29 1989-02-03 Nissei Build Kogyo Kk Sky parking area
JPH0545159U (ja) * 1991-11-25 1993-06-18 大本 正子 立体駐車装置
CN1641169A (zh) * 2004-01-02 2005-07-20 日精株式会社 水平循环式停车装置
CN1804344A (zh) * 2005-01-11 2006-07-19 新明和工程株式会社 车辆升降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01514593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械式停车场
CN102549224A (zh) * 2009-08-28 2012-07-04 Ihi运搬机械株式会社 停车装置
JP2017190600A (ja) * 2016-04-12 2017-10-19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駐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3367A (en) * 1987-07-29 1989-02-03 Nissei Build Kogyo Kk Sky parking area
JPH0545159U (ja) * 1991-11-25 1993-06-18 大本 正子 立体駐車装置
CN1641169A (zh) * 2004-01-02 2005-07-20 日精株式会社 水平循环式停车装置
CN1804344A (zh) * 2005-01-11 2006-07-19 新明和工程株式会社 车辆升降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01514593A (zh) * 2008-02-19 2009-08-26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机械式停车场
CN102549224A (zh) * 2009-08-28 2012-07-04 Ihi运搬机械株式会社 停车装置
JP2017190600A (ja) * 2016-04-12 2017-10-19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駐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34552A (ja) 2021-09-13
WO2021171904A1 (ja)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50002252B1 (ko) 입체 주차장치
KR970003868B1 (ko) 입체주차설비
JP6393155B2 (ja) 機械式駐車設備
KR100982500B1 (ko) 주차설비
JP5874999B2 (ja) 昇降式足場装置
CN115053042A (zh) 托盘式提升装置
KR102538316B1 (ko) 비계용 승강장치
JP2007113345A (ja) 駐車装置と昇降装置
JP2726938B2 (ja) 立体駐車装置
KR102346513B1 (ko) 다층구조 조립식 전기실
JP2001349085A (ja) 免震装置を備えた建物の機械式駐車装置
JP2019157386A (ja) 昇降旋回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機械式駐車装置
JP3086645B2 (ja) 昇降体の駆動制御装置
JP2002070353A (ja) 駐車装置の横行駆動装置
JP4042131B2 (ja) 駐車塔の枠体構造
JP3049463B2 (ja) エレベータ式立体駐車装置
JP2003082873A (ja) 昇降花壇付き駐車装置
JPH05141116A (ja) 立体駐車装置
JP5296330B2 (ja) 機械式駐車場
JP3240490B2 (ja) 立体駐車装置の車両入出庫装置
JP6038545B2 (ja) 駐車装置の作業台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据え付け方法
JP2964824B2 (ja) 立体駐車設備
JP2003155832A (ja) 立体式駐車装置
JPH0740033Y2 (ja) 立体駐車装置
JP2000352210A (ja) 多層式立体駐車装置及び駐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