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82A - 盘盒 - Google Patents

盘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82A
CN1145682A CN95192514A CN95192514A CN1145682A CN 1145682 A CN1145682 A CN 1145682A CN 95192514 A CN95192514 A CN 95192514A CN 95192514 A CN95192514 A CN 95192514A CN 1145682 A CN1145682 A CN 1145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xtension
butt joint
lower semi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2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931C (zh
Inventor
小林大树
船渡孝次
高桥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9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3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3Container cases
    • G11B23/03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shap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8Shutt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26Assembling of container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盒本体内收容光盘的盘盒,包括一个对接结合上下一对半体而形成的盒本体,在上下半体上在周缘处形成互相对接而构成周侧壁的竖立周壁,并在相对的内表面上形成互相对接而构成收容圆盘状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在盒本体上安装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和分别开闭该开口部分的挡板部件,在盒本体的两侧从前面一侧朝向背面一侧的中间部分在下半体一侧设置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在对应于该凹槽部分的位置上设置将上下半体对焊起来用的多个焊接部分。上下半体对焊用的各个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之一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多个对接伸出部分各由一个具有在与另一个半体的对接伸出部分对接的端面的整个周边上呈环状连续地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和一个具有在上述的端面的一部分上呈弧状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构成。

Description

盘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收容记录信息信号的光盘等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盘盒,特别是涉及将由合成树脂材料采用成形法形成的上下一对半体对接形成的盒本体内收容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盘盒。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用来收容记录信息信号的光盘等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盘盒,具有将由ABS树脂等合成树脂采用成形法形成的上下一对半体对接形成的盒本体,盘盒的结构做成在该盒本体内可使收容的圆盘状记录媒体转动。将该盘盒在装有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状态下直接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而且,将装在盒本体内的圆盘状记录媒体的中心部分卡紧在配置于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一侧的构成盘转动操作机构的盘台上,从而可与盘台一起旋转。
而且,在使用光盘作为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盘盒中,装在盒本体内的光盘被卡紧在盘台上在与盘台一起旋转的状态下,通过用从光检测装置射出的光束扫描在主表面上形成的信号记录部分,进行所记录的信息信号的重放。
此外,在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时,在将从光检测装置射出的光束照射到光盘的信号记录部分的状态下,通过对应于应记录的信息信号,将进行了磁场调制的外部磁场从作为外部磁场产生装置的磁头加在该信号记录部分上进行给定的信息信号的记录。
装在盘盒内的光盘一般来说由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采用成形法形成的盘基板、和用金属板等磁性板形成的安装在该盘基板的中心部分处设置的中心孔内的用于磁夹紧的中枢构成。在该盘的主表面上设置以中心孔为中心以同心圆形状形成记录信息信号的记录道的信号记录部分。
而且,在构成盒本体的下半体上设置位于中央部分的、构成盘转动操作机构的圆形的盘台进入的中央开口部分。具体地说,该中央开口部分使装在盘基板上以便覆盖中心孔的、用于磁夹紧的中枢朝外。
此外,在构成盒本体的上半体和下半体上分别在相对的位置上设置记录和/或重放用的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使光盘的主表面上设置的信息信号记录部分的一部分在内外周的区域内面朝外,该开口部分分别与在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一侧配置的光检测装置和外部磁场产生装置等记录重放装置相对。这些记录和/或重放用的开口部分位于盒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从前面一侧至靠近中央开口部分形成矩形开口部分。再者,在重放专用型的装有光盘的盘盒中,只在下半体一侧形成重放用的开口部分,上半体一侧处于关闭状态。
再有,在盘盒上安装有可移动的挡板部件,该档板部件用于在不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的状态下关闭记录和/或重放用的开口部分以防止尘埃等进入到盒本体内,同时防止装在盒本体内的光盘受损伤。通过将盘盒安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内的操作,利用在该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一侧设置的挡板开放部件将该挡板部件从关闭记录和/或重放用的开口部分的位置移到开放位置。此外,当将盘盒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时,盘台通过中央开口部分进入盒内,将装在盒本体内的光盘卡紧到该盘台上。
构成盒本体的上半体和下半体大体呈浅皿状的矩形,且以整体方式分别沿周边形成构成盒本体的竖立的四周侧壁。再有,在上下半体的相对的内表面上形成互相对接的构成盘收容部分的环状的记录媒体收容部的形成壁,以便与竖立的周壁内接,同时设置构成互相对接的多个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这些对接伸出部分配置在上半体和下半体的相对的内表面的适宜的位置上,以便在上半体和下半体对接结合后防止在这些上半体和下半体之间产生间隙从而避免尘埃等侵入到内部。
在这里,对为了用焊接法使上下半体结合而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进行说明,这些对接伸出部分101、103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在互相对接结合以构成盒本体的上半体100和下半体102的相对面上。这些对接伸出部分101、103呈圆筒状。而且,在下半体102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103的端面104上以整体方式形成前端为尖细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105,该端面104与在上半体100一侧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101的端面106相对。该伸出部分105在对接伸出部分101的端面106的整个周边上形成为环状。
再者,将对接伸出部分101、103设置在由构成盒本体的四周侧壁的、在上下半体100、102内设置的竖立周壁和构成盘收容部分的环状的记录媒体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
而且,对接伸出部分101、103在将上半体100和下半体102互相装在一起的状态下,通过分别在对接端面104、106上外加超声波使伸出部分105熔融从而进行焊接。即,通过使对接伸出部分101、103之间进行焊接,使上、下半体100、102相互结合构成盒本体。
在超声波焊接法中,如在将超声波焊接装置产生超声波振动的发声头压在作为焊接体的上半体100或下半体102的任一方的主表面上的状态下,激励超声波焊接装置并通过发声头在上下半体100、102上施加超声波的话,则超声波集中在作为对接部分的在上半体100一侧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101的端面106与在下半体102一侧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103的端面104上形成的伸出部分105之间,在该对接部分上产生超声波振动。由于该超声波振动,对接部分发热,使伸出部分熔融,从而使对接伸出部分101、103的端面106、104之间焊接起来。
如以上所述,在上下半体100、102之间用超声波焊接法进行结合的盘盒中,在上、下半体100、102上设置多个对接伸出部分101、103,使这些对接伸出部分101、103同时焊接。再有,由于施加超声波而熔融的在下半体102一侧的对接伸出部分103上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105在对接伸出部分103的端面104的整个周边上呈环状。因此,使形成多个组的对接伸出部分101、103全部均匀地进行焊接往往是困难的。
而且,为了在多个组的对接伸出部分101、103上同时施加超声波使伸出部分105熔融来进行超声波焊接,就会使在上下半体100、102上施加超声波的时间变得较长。
此外在盘盒中,在构成盒本体的上下半体的外侧主表面上为了防止因附着尘埃等而使污斑比较显眼而形成微小的凹凸等。这种微小的凹凸由于超声波装置的发声头长时间的接触而变得平滑。其结果是在发声头接触的部分上产生接触痕迹,这样就会失去外观上的美感。
再有,由于长时间地施加超声波,光盘在盒本体内产生振动,因此就存在光盘与构成盘收容部分的记录媒体收容部分形成壁等之间产生磨擦而受到损伤,或产生刮削粉末等危险。如产生刮削粉末并附着在信号记录部分上的话,就存在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重放的遗漏的危险。
此外,装有光盘、磁盘等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盘盒,使用在盒本体中装有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种类不同但大小大致相同的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盘盒。例如,使用装有其直径都是3.5英寸的光盘或磁盘的盘盒。在这种盘盒的情况下,由于装在盒本体内的圆盘状记录媒体的大小大致相同,故盒本体的大小也做成大致相同。因此,在装有直径为3.5英寸的光盘或磁盘的盘盒的情况下,要从外观形态来容易地区别两者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就存在将装有直径为3.5英寸的光盘的盘盒与装有直径为3.5英寸的磁盘的盘盒弄错而错误地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的危险。
此外,在记录媒体使用装有光盘的盘盒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和记录媒体使用装有磁盘的盘盒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由于记录和/或重放装置完全不同,故如搞错彼此的装置而进行安装的话,不但不能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重放,而且还存在对在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一侧设置的光检测装置或磁头等记录和/或重放装置造成损伤的危险。
因此,在盒本体中装有种类不同但大小大致相同的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盘盒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因为将彼此的盘盒搞错而装到适合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外的装置中,设置了防止错误安装的装置。已知在盒本体的一部分设置凹槽、啮合沟等作为防止该错误安装的装置。通过这些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啮合沟与在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一侧设置的防止错误安装机构的一部分啮合或与防止错误安装机构的一部分不啮合,可做到只安装适合于该记录和/或重放装置的盘盒。
由于以这种方式在盒本体的一部分设置凹槽、啮合沟等从而可判别盘盒的种类,以便禁止安装到适合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外的装置中的盘盒中,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的危险:如将安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的操作搞错的话,即,如防止错误安装的机构啮合到本来不啮合的凹槽、啮合沟等中的话,盒本体就会受到损伤。特别是在用超声波焊接法将上下半体结合起来的盘盒中,存在使上下半体分离的危险。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盘盒:它能收容大小相同但种类不同的圆盘状记录媒体,能容易地进行形态大致相同的盘盒的识别,而且即使在装到不适合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中的情况下也可防止盒本体受损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超声波焊接法能可靠地将构成盒本体的上半体和下半体结合起来的盘盒。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虽然缩短加超声波的时间但仍能可靠地将构成盒本体的上半体和下半体结合起来的盘盒。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损害本发明的盘盒的外观、可用超声波将上半体和下半体结合起来的盘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设计的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包括:记录信息信号的圆盘状记录媒体;使上下一对半体对接结合而形成的矩形的盒本体,使该上下半体上在周边处形成互相对接而构成四周侧壁的竖立周壁,同时在相对的内表面上形成互相对接而构成收容圆盘状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位于盒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从盒本体的中央部分附近至前面一侧在盒本体的上下表面上形成的、使圆盘状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区域的一部分沿半径方向面朝外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具有分别开闭该开口部分的挡板部分的、安装在盒本体上使之可沿盒本体的前表面移动的挡板部件;在盒本体的两侧从前面一侧向着背面一侧的中间部分在下半体一侧形成的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以及在上下半体的相对面上将该上下半体对焊起来的多个焊接部分。
在这里,将上下半体对焊起来的各个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多个对接伸出部分各由一个具有在与另一半体的对接伸出部分对接的端面的整个周边上呈环状连续地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和一个具有在上述端面的一部分上呈弧状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构成。
而且,在一个半体上形成呈弧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其伸出部分位于竖立周壁一侧。
此外,上下半体对焊用的各个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多个对接伸出部分是在与另一个半体的对接伸出部分对接的端面上连续地形成多个焊接用的呈环状的伸出部分。
再者,将上下半体对焊的各个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多个对接伸出部分由具有在与另一个半体的对接伸出部分对接的端面上形成的呈弧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和在端面上连续地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构成。
在这里,呈弧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是在一个壁上形成的,其伸出部分位于竖立周壁一侧。
再有,在形成盒本体的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的两侧位置上分别至少各设置一个焊接部分。通过在形成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的两侧位置上设置使上下半体结合的焊接部分,可将形成了凹槽部分的部分牢固地结合起来。
在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中,在挡板部件开闭开口部分的移动范围内,在盒本体的前面一侧形成的挡板部件移动部分的二侧形成伸出部分,在各伸出部分的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供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此外,在由盒本体的前面侧的一个角部一侧的周侧壁与构成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配置一个在挡板部件关闭上述开口部分的方向上推压的弹簧,在盒本体的前面侧的另一个角部一侧的周侧壁与构成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供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在这里,在盒本体的前面侧的另一个角部一侧的周侧壁与构成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设置的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以圆筒状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的对接端面上以环状连续地形成多个焊接用的伸出部分。
在盒本体的前面侧的另一个角部一侧的周侧壁与构成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在从收容部分形成壁一侧到接近上述周侧壁的位置上再设置一个供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在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中,在盒本体上形成的上述开口部分的前面一侧、在盒本体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位置上设置比上下半体对接后形成的盒本体的厚度薄的薄壁部分,在该薄壁部分内设置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在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中,在与盒本体的挡板部件移动的前面一侧相对的背面一侧的一个角部上设有对沿与上下半体的上述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同时,在盒本体的背面一侧的另一个角部上设有对沿与上下半体的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而且,在各个定位装置的附近设有供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在这里设置的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的对接端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焊接用的伸出部分。该焊接用的伸出部分是在以圆筒状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的对接端面的一部分上以大致圆弧状形成的。
在这里,对沿与上下半体的上述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由在上下半体上设置的相对啮合的一对圆筒体构成。此外,对沿与上下半体的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由具有与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相对面的呈长圆形的筒状部分,和在该筒状部分的相对面间啮合的一对平行凸起部分构成。而且,在下半体一侧设置的圆筒体和筒状部分上形成与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一侧的定位销啮合的定位孔。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为了对构成现有的盘盒的盒本体的上半体和下半体进行接合固定而在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的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在上述的盘盒的上下半体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3是从上面一侧看到的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的斜视图。
图4是从下面一侧看到的上述盘盒的斜视图。
图5是上述盘盒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表示上半体的内表面一侧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下半体的内表面一侧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对构成盒本体的上半体和下半体进行接合的焊接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9是表示构成上述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构成对上下半体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第2定位机构的、在下半体一侧设置的圆筒部分附近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构成对上下半体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第1定位机构的、在下半体一侧设置的第2圆筒部分的附近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构成在上下半体上设置的另一种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构成上述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14是表示构成盒本体的下半体的另一例的内表面一侧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构成图14中示出的在下半体上设置的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构成上述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17是表示构成盒本体的下半体的另一例的内表面一侧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构成图17中示出的下半体内设置的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构成上述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20是表示构成图17中示出的下半体内设置的焊接部分的另一个对接伸出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21是表示构成上述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斜视图。
图22是表示下半体的内表面一侧的平面图,在该内表面一侧设置了构成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该焊接部分用于构成盒本体的薄壁部分的连结片之间的焊接。
图23是表示下半体的内表面一侧的平面图,该图示出用于焊接上述连结片之间的焊接部分的另一例。
图24是表示下半体的内表面一侧的平面图,该图示出用于焊接上述连结片之间的焊接部分的又一例。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
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1,如图3和图4所示,具有一个通过将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对接结合而形成的盒本体20,上述上半体和下半体是通过将合成树脂材料成形为大致浅皿状的矩形而形成的,将光盘4装在该盒本体20中且可旋转。
装在该盘盒1内的光盘4的直径为3.5英寸,如图5所示,光盘4由呈圆盘状的盘基板4a和啮合安装到设在该盘基板4a的中心部分的中心孔4b中的用于磁夹紧的中枢10构成。
为了制造该光盘,如众所周知,通过包含原盘切割的仿形工艺制造压模。然后,用包括该压模的成形金属模对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具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形成盘基板4a。在该盘基板4a的中心部分处设置中心孔4b,同时,以该中心孔4b为中心,在一个主表面一侧复制与在压模的表面上形成的控制信号或其它信息信号等对应的以同心圆状配置的凹凸,从而形成信息信号记录部分。在盘基板4a的形成了信息信号记录部分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由垂直磁记录媒体等构成的信号记录层。然后通过在对应于盘基板4的中心孔4b的位置上安装中枢10来制造光盘4。在这里使用的中枢10由薄金属板等磁性材料形成,如图5所示,该中枢10由有底的筒状的嵌合部分11和在该嵌合部分11的开口侧的外周缘上在整个周边上伸出而形成的外周凸缘部分13构成。嵌合部分11具有与中心孔4b的孔径尺寸大致相等的外径尺寸。在嵌合部分11的中心部分处设置与转轴啮合的转轴啮合孔12,该转轴是从记录重放装置一侧设置的盘转动操作机构的装有光盘4的盘台处伸出的。在将嵌合部分11插到中心孔4b内的状态下,例如用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等通过将外周凸缘部分13接合到盘基板4a的表面上来安装中枢10。此时,将中枢10安装到盘基板4a上以便用嵌合部分11来封住中心孔4b。
而且,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构成盒本体20的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上分别沿四周边缘形成竖立的周壁23、24。如图3和图4所示,这些竖立的周壁23、24在将上下半体21、22对接结合起来形成盒本体20时,构成该盒本体29的周侧壁2。此外,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下半体21、22的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以便与整体上大致呈矩形延伸的竖立的周壁23、24内接。这些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在将上下半体21、22对接结合构成盒本体20时,构成盘收容部分27,该盘收容部分27能以光盘4在盒本体20内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来容纳光盘4。再者,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下半体21、22内形成的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由分别与竖立周壁23和竖立周壁24内接的、位于同一圆周上形成的多个圆弧状竖壁构成。
此外,如图7所示,在下半体22的大致中央部分设有能使记录重放装置侧配置的盘转动操作机构的盘台进入的圆形的中央开口部分30。在该中央开口部分30处,容纳于盒本体20内的光盘4的中枢10及周缘面朝向外。而且,在将盘盒1装到记录重放装置中时,盘台通过中央开口部分30进入盘盒,于是将光盘4载置在该盘台上。此时,由于将中枢10被吸到在盘台上配置的磁铁上,故使光盘4处于被卡紧到该盘台上并可与该盘台一起转动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上半体21的内表面一侧的大致中央部分设有支撑收容于盒本体20内的光盘4的中心孔4b的周缘的盘支撑部分32。在将上下半体21、22对接结合以构成盒本体20时,该盘支撑部分32位于与在下半体22上设置的中央开口部分30相对的位置上,将该盘支撑部分32形成为环状,其大小可支撑在中心孔4b的周缘,即光盘4的信息信号记录部分的内周侧上设置的非信号记录部分。即,盘支撑部分32支撑光盘4的非信号记录部分,以便在扰动加到盘盒1上使光盘4在盒本体20内移动时信号记录部分不直接与盒本体20接触。
此外,在构成盒本体20的上表面的上半体21和构成盒本体20的下表面的下半体22上,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分别相对地设置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34,该开口部分33、34使能自由转动地被收容于盘收容部分27中的光盘4的至少信息信号记录部分的一部分在内外周上面朝外。如图3和图4所示,这些开口部分33、34位于盒本体2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且从接近在下半体22的中央部分形成的中央开口部分30和在上半体21的中央部分形成的盘支撑部分32的位置到盒本体20的前面一侧,呈矩形形状。
再者,如图5所示,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前面一侧形成凹状部分37、38,该凹状部分37、38构成挡板部件8移动的挡板部件移动部分35,该挡板部件8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盒本体20上,对设置在盒本体20上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34进行开闭。如图6和图7所示,这些凹状部分37、38是在挡板部件35的移动范围内形成的,是在除了上下半体21、22的二端以外的中央部分内形成的。
再者,在记录重放装置一侧设置的挡板开放操作部件进入到由上下半体21、22的凹状部分37、38的组合而在盒本体20前面一侧形成的挡板部件移动部分35内。
而且,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前面一侧的二端,通过在中央部分处形成凹状部分37、38,如图6和图7所示,形成伸出部分39a、39b和40a、40b。
此外,如图6和图7所示,用连结片41、42封住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上形成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34的前面一侧。如图5所示,这些连结片41、42偏向对接面一侧,以便在上下半体21、22的外面一侧形成台阶。各连结片41、42在上下半体21、22对接结合时互相对接,它们位于盒本体20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构成比盒本体20的厚度薄的薄壁部分43。位于该记录重放用的窗口部分33、34的前面一侧构成的薄壁部分43的两侧成为在记录重放装置一侧配置的构成记录重放装置的光检测装置和磁头装置进退的部分。通过将光检测装置和磁头装置进退的部分作为薄壁部分43来形成,可使光检测装置和磁头装置相对于盘盒1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量减小,故可使之与光盘4相对或与光盘4进行滑动接触。
再者,如图6和图7所示,将各连结片41、42的内侧面41a、42a形成为与装在盒本体20内的光盘4的外周缘对应的圆弧形。
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盒本体20的两侧,从前面一侧开始向背面一侧延伸至中央部分,位于下半体22侧设置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44、45,该凹槽部分44、45与在记录重放装置一侧配置的防止错误安装的机构相啮合。如图7所示,这些凹槽部分44、45是对下半体22的两侧进行切口而形成的。如图6所示,与下半体22对接结合构成盒本体20的上半体的与凹槽部分44、45相对的部分不进行切口而是形成伸出片46、47。因而,设置在盒本体20上的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44、45是使从盒本体20的侧面至下表面部分的剖面呈L形的沟而形成的。这里,在盒本体20的两侧形成的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44、45的长度相同。此外,在凹槽部分44、45内设置与记录重放装置一侧设置的盒装载机构的一部分啮合的啮合凹部44a、45a。
通过形成上述的那种凹槽部分44、45以及在安装该盘盒1的记录重放装置一侧设置具有与这些凹槽部分44、45啮合的啮合部分的防止错误安装的机构,对于安装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1的记录重放装置来说,就可防止安装不具有凹槽部分44、45的另外的盘盒。
此外,在相互对接结合的上半体21与下半体22之间,设置第1定位机构和第2定位机构,在将该上下半体21、22对接结合时,第1定位机构对与上下半体21、22上的挡板部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图3中箭头X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第2定位机构对与挡板部件8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图3中箭头Y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第1和第2定位机构设置在与安装挡板部件8的盒本体20的前面一侧相对的背面一侧的两侧角部位置上。即,第1和第2定位机构是在由盒本体20内构成的盘收容部分27与周侧壁2围成的区域内设置的。
而且,对上下半体沿图3中箭头X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第1定位机构由在上下半体21、22的相对位置上设置的相对啮合的一对第1和第2圆筒体48、49构成。这里,在上半体21侧形成伸出的第1圆筒体48,使之具有足以与在下半体22侧伸出的第2圆筒体49嵌合的内径。通过该第1和第2圆筒体48、49的相对嵌合,在上下半体21、22互相对接时,对与挡板部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图3中箭头X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
此外,对上下半体21、22沿图3中箭头Y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第2定位机构由如图7所示的在下半体22一侧伸出的呈长圆形的筒状部分50和如图6所示的嵌合在筒状部分50的两侧的在上半体21侧伸出的一对平行伸出部分51、51构成。在下半体22一侧伸出的筒状部分50呈长圆形,它具有与挡板部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相对面50a、50b,在上半体21一侧伸出的一对平行伸出部分51、51与挡板部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而且,通过在与挡板部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的一对平行伸出部分51、51之间嵌合具有与挡板部件8的移动方向平行的面50a、50b的筒状部分50,用一对平行伸出部分51、51和筒状部分50的平行面50a、50b,对互相对接的上下半体21、22沿图3中箭头Y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
构成第1和第2定位机构的在下半体22一侧设置的第2圆筒体49和长圆形的筒状部分50的孔连通到下半体22的外面,在构成盘盒1时,该孔作为与在记录重放装置一侧配置的定位销进行啮合的定位孔52、53来使用。
在通过互相对接结合构成盒本体20的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相对的内表面上,如图6和图7所示,以分别成对的方式在多个部位上整体地设置构成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71~92。将这些对接伸出部分71~92形成为直径大致相同的筒状,但使在上半体21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的高度小于在下半体22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的高度。再者,这些对接伸出部分71~92在互相对接的状态下整体的轴向高度与互相对接的竖立周壁23、24的高度大致相等。
在这里,对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上分别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71~92具体地进行说明,如图6和图7所示,将各个对接伸出部分71~92设置在由构成盒本体20的周侧壁2的竖立周壁23、24和构成盘收容部分的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围成的区域内。
在由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前面侧的一个角部一侧构成的竖立周壁23、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围成的区域内设置一对对接伸出部分71、72。由于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前面侧的一个角部一侧的区域如下面所述成为配置对挡板部件8进行推压的螺旋弹簧的区域,故如图6和图7所示,将各对接伸出部分28、29设置在竖立周壁23、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互相接近的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背面一侧的位置上。设置这些对接伸出部分71、72的位置,如图7所示,是形成在盒本体20上构成的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44、45的两侧的位置。
此外,在由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前面侧的一个角部一侧构成的竖立周壁23、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围成的区域内设置2对对接伸出部分73、74和75、76。2对对接伸出部分73、74和75、76之中的一对对接伸出部分73、74,如图6和图7所示,设置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内侧,即设置在从竖立周壁23、24向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一侧偏移的位置上。将另一对对接伸出部分75、76设置在竖立周壁23、24与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互相接近的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背面一侧的位置上,即形成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44、45的两侧的位置上。
再有,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前面侧的两侧的伸出部分39a、39b和40a、40b的区域内也分别形成一对对接伸出部分77、78和79、80。
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背面一侧的二侧构成的竖立周壁23、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围成的区域内分别各设置3对对接伸出部分81、82、83、84、85、86和87、88、89、90、91、92。而且,将各区域内的各1对对接伸出部分81、82和89、90,如图6和图7所示,设置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背面侧的各角部的位置上,将另外的各1对对接伸出部分83、84和87、88设置在背面侧的竖立周壁23、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互相接近的位置上。此外,将设置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背面侧的一个角部侧的区域内的1对对接伸出部分85、86设置在接近构成第2定位机构的一对平行伸出部分51、51和筒状部分50的位置上。再者,将设置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背面侧的一个角部侧的区域内的1对对接伸出部分91、92设置在接近构成第1定位机构的第1和第2圆筒体48、49的位置上。
而且,如图8和图9所示,将在上半体21一侧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71、73、75、77、79、81、83、85、87、89和91形成为对接面侧的端面60呈平坦面的圆筒状。
另一方面,在下半体22一侧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对接伸出部分72、76的对接面侧的端面61上形成半圆弧状的、焊接用的、前端呈尖细状的伸出部分62,该对接伸出部分位于由前面一侧的各角部侧构成的竖立周壁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6围成的区域内,并位于竖立周壁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互相接近的背面侧的、已形成了用于防止错误安装的凹槽部分44、45的两侧。此时,将伸出部分62形成于竖立周壁24一侧的位置上。
此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构成在下半体22一侧形成的第1和第2定位机构的筒状部分50和第2圆筒体49的附近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86、92的端面61上也形成半圆弧状的、焊接用的、前端呈尖细状的伸出部分62。此时,沿与筒状部分50和第2圆筒体49相对一侧的端面61形成伸出部分62。
另一方面,在下半体22一侧设置的其它的对接伸出部分78、80、82、84、88和90的对接面一侧的端面61上,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端面61的整个周边上形成一连续的环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63。该伸出部分63的前端也呈尖细状。
这里,之所以将在接近互相对接的竖立周壁23、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的位置附近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72、76或在构成互相对接啮合的第1和第2定位机构的筒状部分50和第2圆筒体49附近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86、92的端面61上形成的伸出部分62形成为半圆弧状,是因为在施加超声波时这些对接伸出部分72、76和86、92与其它对接伸出部分78、88、82、84、88和90相比较不易产生振动。即,由于如第1和第2定位机构那样存在于上下半体21、22对接啮合部分的附近,故振动受到阻碍,不能产生充分的振动。因此,为了即使在小的振动下也能得到充分的熔融,将在对接伸出部分72、76和86、92上设置的伸出部分62形成为半圆弧状以便减小熔融体积。希望将这些伸出部分62设置在离上下半体21、22对接啮合的部分尽可能远的位置上,以便施加超声波时能进行充分的振动。因此,将在对接伸出部分72、76和86、92上设置的伸出部分62设置在上述那样的、与上下半体21、22的对接部分分离的位置上。再者,只要将在对接伸出部分72、76和86、92上设置的伸出部分62形成为在小的振动下能可靠地熔融即可,也可以做成在端面61上设置多个微小的伸出部分的结构。
为了将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对接结合以构成盒本体20,在使构成第1定位机构的第1和第2圆筒体48、49相对嵌合的同时,使呈长圆形的筒状部分50啮合到构成第2定位机构的一对平行伸出部分51、51之间,从而使上下半体21、22对接。由于以这种方式进行对接,使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在图3中箭头X方向和箭头Y方向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完成定位操作,从而组合在一起。此时,使在上下半体21、22之间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71~92进行对接,再者,使竖立周壁23、24及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也互相对接。
在以上述方式把上下半体21、22组合起来的状态下,将其放置在超声波焊接装置上,使在上半体21上施加超声波的发声头进行适当的接触以施加超声波。施加超声波时,超声波集中于互相对接的对接伸出部分71~92的各端面60、61上形成的伸出部分62、63,在该伸出部分62、63及其周缘产生超声波振动。由于该超声波振动,伸出部分62、63发热,呈熔融状态。然后,如停止施加超声波的话,通过伸出部分62、63熔融了的合成树脂的再次固化,进行对接伸出部分71~92的各端面60、61的焊接。
如上所述,由于考虑了在施加超声波时伸出部分62、63的振动状态随各对接伸出部分71~92所设置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以此为根据,对其形状进行了选择,所以各伸出部分62、63是大致均匀地熔融的。因而,由于可在短时间内将各伸出部分62、63熔融从而进行各对接伸出部分71~92间的焊接,故可防止超声波施加装置的发声头长时间地与上半体21的外表面接触,可防止在上半体21的表面上所形成的微小的凹凸受到损伤面变得平滑的那种情况的发生。
此外,由于缩短了施加超声波的时间,可防止装在盒本体20内的光盘4在盘收容部分27内产生激烈的振动而使表面受到擦伤,或使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受到刮削而产生刮削粉末,导致该刮削粉末附着在光盘4的表面上等的不良情况。
再有,由于在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前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各个角部进行焊接,故能可靠地接合。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盒本体20中,由于在设置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44、45的两侧部分进行焊接,故即使已啮合的记录重放装置一侧的防止错误安装的部件啮合到该凹槽部分44、45上从而施加一个试图将上下半体21、22推开的力,上下半体21、22也不容易分离而维持可靠地结合状态。
如上所述,在用超声波焊接法将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结合起来构成的盒本体20上,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着开闭记录重放用的窗口33、34的挡板部件8。设置该挡板部件8的目的是在不将盘盒1装到记录重放装置中、不使用时,如图3和图4所示,关闭开口部分33、34,以防止尘埃等通过这些开口部分33、34进入盒本体20内而附着在光盘4的表面上,从而保护光盘4。
该挡板部件8是对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如图5所示,由具有足以分别关闭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34的外形形状的第1挡板部分55和第2挡板部分56以及将该第1挡板部分55和第2挡板部分56连结起来的连结片57构成,就整体来说大致呈コ形。将第1挡板部分55形成为具有足以开闭在上半体21一侧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的大小的沿前后方向稍长的矩形。此外,将第2挡板部分56形成为具有足以关闭在下半体22一侧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4且同时关闭中央开口部分30的大小的、沿前后方向比第一挡板部分55还长的矩形。该第2挡板部分56的前端部分由安装在下半体22向外一侧的主表面上的挡板压板58来支撑,以防止第2挡板部分56从下半体22浮起。此外,形成挡板部件8的连结片57具有与盒本体20的前面的厚度大致相等的高度。
在挡板部件8的连结片57的内侧面上装有滑动部件58,通过该滑动部件58将挡板部件8安装在盒本体20上。如图5所示,该滑动部件58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形的大致呈棒状的部件,具有大致为挡板部件8的连结片57的宽度的2倍的长度。在该滑动部件58的两端设置朝向盒本体20的啮合部分59a、59b,通过将该啮合部分59a、59b啮合到在盒本体20的前面构成的挡板部件移动部分35内形成的滑动导沟内,滑动部件58沿该滑动导沟移动。通过滑动部件58沿该滑动导沟移动,对安装在该滑动部件58上的挡板部件8在开闭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34的方向上进行移动操作。
用在盒本体20内配置的螺旋弹簧54经常在关闭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34的方向上推压挡板部件8。在由盒本体20的前面侧的一边的角部侧构成的周侧壁2与盘收容部分27围成的区域内对螺旋弹簧54的两个端部稍加压缩,在施加弹性力的状态下配置螺旋弹簧54,其在盒本体20内的配置方式是将一边的臂部的前端啮合到滑动部件58上,与此同时将另一边的臂部的前端啮合到在下半体22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72上。
在构成盒本体20的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外侧的主表面上,如图3和图4所示,在从挡板部件8的第1挡板部分55和第2挡板部分56移动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及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4的周缘一侧的区域到盒本体20的前面一侧的区域内分别设置其深度与该第1挡板部分55和第2挡板部分56的板厚大致相等的挡板滑动用的凹状部分64、65。这些凹状部分64、65使以挡板部件8的第1挡板部分55和第2挡板部分56与盒本体20的外表面成为共平面的方式来安装挡板部件8成为可能。因而,即使将挡板部件8安装到盒本体20上也不会增加盘盒1的厚度尺寸。
盘盒1具有防止将记录于光盘4上的信号弄错而消去的防止错误记录的机构。如图5所示,该防止错误记录的机构由与配置下半体22的螺旋弹簧54的前面一侧的一边角部侧对应的背面一侧的一边角部的位置上配置的防止错误记录的部件66,和设置在上半体21上的错误记录检测孔67构成。
防止错误记录的部件66沿在下半体22上设置的导孔68进行移动动作,与此同时其操作部分面对将上半体21和下半体22的背面侧的竖立周壁23及竖立周壁24的一部分进行切槽而形成的操作开口部分69。防止错误的部件66从操作开口部分69处对操作部分进行操作,使之在关闭错误记录检测孔67的第1位置与打开该错误记录检测孔67的第2位置处进行转换操作。而且,在关闭错误记录检测孔67的第1位置处已设定的状态下,防止错误记录的部件66阻止在记录重放装置一侧具有的错误记录检测装置进入错误记录检测孔67,这样就处于可对光盘4进行信息信号记录的状态。此外,在打开错误记录检测孔67的第2位置处已设定的状态下,防止错误记录的部件66允许在记录重放装置一侧具有的错误记录检测装置进入错误记录检测孔67,这样就处于不能对光盘4进行信息信号记录的状态。
如将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盘盒1插入到记录重放装置的安装盘盒的部分,则由于记录重放装置一侧的挡板打开部件使挡板部件8向分别打开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34的位置一侧移动。此时,也打开中央开口部分30。
此外,如将盘盒1插入到记录重放装置的安装盘盒的部分,则记录重放装置一侧的盘台从中央开口部分30进入内部。在该盘台上配置的磁铁从中央开口部分30进入盘盒1的内部的状态下,通过吸引光盘4的中枢10而对光盘4进行磁卡紧。此外,盘台安装在用转轴马达进行旋转驱动的转轴上,该转轴插入到卡紧在盘台上的光盘4的中枢10处形成的转轴插入孔12内。
在盘盒1中,记录重放装置一侧的光检测装置位于与因挡板部件8滑动的动作而打开的下半体22一侧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4对应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外部磁场产生装置位于与上半体21一侧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33对应的位置上。在盘盒1中,如通过在记录重放装置一侧进行记录操作或重放操作来启动转轴马达从而驱动转轴,则光盘4便被高速旋转驱动。
光检测装置将激光照射到旋转驱动的光盘4的信息信号记录部分上,用众所周知的重放过程进行已记录在该信息信号记录部分上的信息信号的重放处理。此外,外部磁场产生装置在将从光检测装置射出的激光照射到光盘4的信息信号记录部分上的状态下,用众所周知的记录过程在该信息信号记录部分上进行所希望的信息信号的记录处理。
此外,上述的盘盒1收容可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重放的光盘4,但也可收容重放专用的光盘。在收容重放专用的光盘的盘盒1中,不使用在上半体21一侧设置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故使其处于关闭状态。
此外,盒本体20中收容的记录媒体不限定于光盘,也可以是磁盘等记录信息信号的圆盘状的任意一种记录媒体。
其次,参照图14、图15和图16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2的另一实施例。该盘盒2的主要部分的构成与上述盘盒1是相同的,故在相同的部分处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与此有关的详细说明,只举出不同的部分加以说明。
如图14所示,在该盘盒2中,在下半体22一侧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72、74、76、78、80、82、84、86、88、90和92的结构与盘盒1不同。即在对接伸出部分72、74、76、78、80、82、84、86、88、90和92的端面61上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93的结构与盘盒1不同。参照图15和图16更具体地说明这些对接伸出部分中的一个,在该对接伸出部分72的端面61上设置呈不连续的环状焊接用的伸出部分93,该伸出部分93由具有大致为端面61的半周长的长度的、互相相对形成的第1弧状伸出部分93a和第2弧状伸出部分93b构成。
如图16所示,构成该伸出部分93的第1和第2弧状伸出部分93a、93b是以端面61一侧为底边、前端缘为顶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的小凸起。
如采用上述的盘盒2的话,则通过在下半体22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72、74、76、78、80、82、84、86、88、90和92的端面61上形成能在短时间内熔融以进行接合固定同时能进行牢固的结合固定的呈不连续环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93,从整体上讲可缩短超声波焊接加工时间和减少功率消耗。
再者,在下半体22一侧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72、74、76、78、80、82、84、86、88、90和92中,根据所配置的位置采用各种组合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盘盒3中,在由下半体22的背面的两侧的各个角部侧构成的竖立周壁23、24与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围成的区域内配置的对接伸出部分82、84、86和88、90、92中,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在接近各个角部的位置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82和90的端面61上形成焊接用的伸出部分94。该焊接用的伸出部分94由彼此相对的第1弧状伸出部分93a和第2弧状伸出部分93b以不连续的环状形成。如图18所示,在该伸出部分94上也形成以端面61侧为底边及前端缘为顶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的、前端呈尖细状的小凸起。
此外,如图20和图21所示,将在背面一侧的竖立周壁23、24和盘收容部分形成壁25、26互相接近的位置上设置的对接伸出部分84及88的端面61上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95形成为具有大体等于端面61的半周长的长度的弧状。将该伸出部分95也形成为以端面61侧为底边及前端缘为顶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的、前端呈尖细状的小凸起。
在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1中,也可以还在位于盒本体20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构成其厚度比盒本体20的厚度薄的薄壁部分43的上下半体21、22的连结片41、42之间设置焊接部分。
即在上、下半体21、22的连结片41、42之间设置互相对焊用的伸出部分95。连结片41、42的焊接部分,例如如图22所示,是通过在下半体22一侧的连结片41的两侧设置小直径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96并将这些伸出部分96焊接起来而形成的。
此外,连结片41、42的焊接部分,如图23所示,是通过在下半体22一侧的连结片42的中央部分设置凸起的条状部分97并焊接该凸起的条状部分97而形成的。
再者,连结片41、42的焊接部分,如图24所示,是通过除了凸起的条状部分97之外再在下半体22一侧的连结片42的两侧各设置一对凸起的条状部分98、99并焊接这些凸起的条状部分97、98和99而形成的。
通过用这种方式在构成薄壁部分43的上下半体21、22的连结片41、42上设置焊接部分并进行焊接,可使连结片41、42间不分离,可保证薄壁部分43的足够的强度。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在与本发明有关的盘盒中,由于用焊接部分可靠地熔接为牢固的接合所必须的部位,故可充分地维持收容圆盘状记录媒体的盒本体的强度,可作成可靠性高的盘盒。
此外,由于将构成盒本体的上下半体接合起来的焊接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的结构可根据熔接位置适当偏移,故可通过施加短时间的超声波可靠地结合上下半体而构成盒本体。此外,由于可靠地焊接各个焊接部分,故可充分地保证盒本体的强度,可实现对收容于盒本体内的圆盘状记录媒体的充分的保护。再有,由于可缩短加超声波的时间,可防止损伤盒本体及防止损伤收容于盒本体内的圆盘状记录媒体。

Claims (17)

1.一种盘盒,包括:
记录信息信号的圆盘状记录媒体;
使上下一对半体对接结合而形成的矩形盒本体,在该上下半体上在周边处形成互相对接而构成四周侧壁的竖立周壁,同时在相对的内表面上形成互相对接而构成收容圆盘状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
位于盒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从盒本体的中央部分附近至前面一侧在盒本体的上下表面上形成的、使圆盘状记录媒体的信号记录区域的一部分沿半径方向面朝外的记录重放用的开口部分;
具有分别开闭该开口部分的挡板部分的、安装在盒本体上使之可沿盒本体的前表面移动的挡板部件;
在盒本体的两侧从前面一侧向着背面一侧的中间部分在下半体一侧形成的防止错误安装用的凹槽部分;以及
在上下半体的相对面上将该上下半体对焊起来的多个焊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多个对接伸出部分各由一个具有在与另一半体的对接伸出部分对接的端面的整个周边上呈环状连续地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伸出部分、和一个具有在上述端面的一部分上呈弧状形成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一个半体上形成呈上述弧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上述伸出部分位于上述竖立周壁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多个对接伸出部分是在与另一个半体的对接伸出部分对接的端面上连续地形成多个焊接用的呈环状的伸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多个对接伸出部分由具有在与另一个半体的对接伸出部分对接的端面上形成的呈弧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和在上述端面上连续地形成的多个呈环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呈弧状的焊接用的伸出部分的对接部分在上述一个半体上形成,上述伸出部分位于上述竖立周壁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了上述盒本体的上述凹槽部分的两侧位置上分别至少各设置一个焊接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挡板部件开闭上述开口部分的移动范围内,在盒本体前面一侧形成的挡板部件移动部分的两侧形成伸出部分,再在上述各伸出部分的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供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盒本体的前面一侧的一个角部一侧的上述周侧壁与构成上述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配置一个在上述挡板部件关闭上述开口部分的方向上推压的推压装置,在上述盒本体的前面一侧的另一个角部一侧的上述周侧壁与构成上述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至少设置一个供上述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本体的前面侧的另一个角部一侧的上述周侧壁与构成上述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设置的焊接部分具有在上述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以圆筒状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的对接端面上以环状连续地形成多个焊接用的伸出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本体的前面一侧的另一个角部侧的上述周侧壁与构成上述记录媒体收容部分的收容部分形成壁围成的区域内,在从上述收容部分形成壁一侧到接近上述周侧壁的位置上再设置一个供上述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本体上形成的上述开口部分的前面一侧、在上述盒本体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位置上设置比上述上下半体对接后形成的上述盒本体的厚度薄的薄壁部分,在上述薄壁部分内设置供上述上下半体对焊用的焊接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盒本体的上述挡板部件移动的前面一侧相对的背面一侧的一个角部上设有对沿与上述上下半体的上述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同时,在上述背面一侧的另一个角部上设有对沿与上述上下半体的上述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在上述各个定位装置附近设置的焊接部分具有在上下半体的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和在另一个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在任一个半体上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的对接端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焊接用的伸出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焊接用的伸出部分是在以圆筒状形成的对接伸出部分的对接端面的一部分上以大致圆弧状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对沿与上述上下半体的上述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由在上述上下半体上设置的相对啮合的一对圆筒体构成,对沿与上述上下半体的上述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对接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由具有与上述挡板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相对面的呈长圆形的筒状部分、和在该筒状部分的相对面间啮合的一对平行凸起部分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半体一侧设置的圆筒体和筒状部分上形成与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一侧的定位销啮合的定位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圆盘状记录媒体是直径为3.5英寸的光盘。
CN95192514A 1994-12-22 1995-12-22 盘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9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1047/94 1994-12-22
JP32104794 1994-12-22
JP13959395 1995-06-06
JP139593/95 1995-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82A true CN1145682A (zh) 1997-03-19
CN1089931C CN1089931C (zh) 2002-08-28

Family

ID=2647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25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931C (zh) 1994-12-22 1995-12-22 盘盒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6925648B1 (zh)
EP (1) EP0747901B1 (zh)
JP (1) JP3465261B2 (zh)
KR (1) KR100390714B1 (zh)
CN (1) CN1089931C (zh)
DE (1) DE69529818T2 (zh)
WO (1) WO19960198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1890A (en) * 1997-11-12 1999-09-14 Iomega Corporation Laser weld disk cartridge
EP1049092B1 (en) * 1999-04-28 2007-03-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k cartridge
KR20050042706A (ko) * 2003-11-04 2005-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카트리지
JP2006176191A (ja) * 2004-12-24 2006-07-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光性記録媒体用カートリッジ
US20060250934A1 (en) * 2005-04-20 2006-11-09 Mempile Inc. Three dimensional optical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090128955A1 (en) * 2007-11-16 2009-05-21 Moses Jason E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housing characterized by an absence of removable fasten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0428B2 (ja) * 1983-08-24 1994-05-2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S6051675A (ja) 1983-08-29 1985-03-23 株式会社コ−ケン 多孔質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S6051675U (ja) * 1983-09-12 1985-04-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ロツピイデイスク装置
JPS6176751A (ja) 1984-09-19 1986-04-19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加熱装置
JPS6178751A (ja) 1984-09-25 1986-04-22 Daicel Chem Ind Ltd 不飽和エス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S6176571A (ja) 1984-09-25 1986-04-19 Canon Inc 磁性塗料の製造方法
JPS6176571U (zh) * 1984-10-24 1986-05-23
JPS61187073A (ja) 1985-02-13 1986-08-2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カ−ド認証端末群管理システム
JPS61187073U (zh) * 1985-05-14 1986-11-21
JPS6214368A (ja) * 1985-07-11 1987-01-22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イスク駆動装置
US4757958A (en) * 1986-03-03 1988-07-19 Shape Inc. Tape reel
JPS62275364A (ja) * 1986-05-22 1987-11-30 Hitachi Maxell Ltd テ−プカ−トリツジ
JPS63181176A (ja) 1987-01-22 1988-07-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磁気ヘツド位置決め装置
JPS63181176U (zh) * 1987-05-13 1988-11-22
US4858050A (en) 1987-06-09 1989-08-15 Verbatim Corp. Structurally rigid disk cartridge adaptable to eliminating relative axial cartridge and/or transducer head loading/unloading movement
JP2618917B2 (ja) * 1987-09-14 1997-06-1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195084A (en) * 1988-03-07 1993-03-16 Tdk Corporation Disc cartridge
JPH0739100Y2 (ja) * 1988-04-04 1995-09-06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カートリツジ
JPH0268378U (zh) * 1988-11-11 1990-05-23
JPH0289689U (zh) * 1988-12-23 1990-07-16
JPH075589Y2 (ja) * 1989-08-08 1995-02-08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KR960013773B1 (ko) * 1990-01-29 1996-10-10 다이닛뽕 인사쓰 가부시기가이샤 디스크카트리지
EP0700764B1 (en) * 1990-06-21 2001-05-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gnetic disk cartridges
US5199593A (en) * 1990-08-14 1993-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lastic case having improved ultrasonic welds between halves thereof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5212614A (en) * 1991-02-05 1993-05-18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Flexible magnetic disc cassettes with separable cassette cases
US5200871A (en) * 1991-02-05 1993-04-06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Flexible magnetic disc cassettes with integrally molded drag fingers
JP3239401B2 (ja) * 1991-12-16 2001-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H05166329A (ja) * 1991-12-17 1993-07-02 Mitsubishi Kasei Corp 磁気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532133B1 (en) * 1992-05-13 2003-03-11 Tdk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cartridge with improved welding characteristics
JPH0636500A (ja) * 1992-07-17 1994-02-10 Kao Corp 磁気ディスクジャケット
JP2556308Y2 (ja) * 1992-10-13 1997-12-0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磁気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5515358A (en) * 1993-01-14 1996-05-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he same
US5868338A (en) * 1993-06-08 1999-02-09 Imation Corp. Single reel cartridge with improved housing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47901A1 (en) 1996-12-11
US7010800B2 (en) 2006-03-07
CN1089931C (zh) 2002-08-28
KR970701416A (ko) 1997-03-17
WO1996019805A1 (fr) 1996-06-27
EP0747901A4 (en) 1997-10-15
US20050162779A1 (en) 2005-07-28
DE69529818D1 (de) 2003-04-10
US20050162780A1 (en) 2005-07-28
KR100390714B1 (ko) 2003-10-04
DE69529818T2 (de) 2003-11-20
US6964059B2 (en) 2005-11-08
US6925648B1 (en) 2005-08-02
JP3465261B2 (ja) 2003-11-10
EP0747901B1 (en) 2003-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218C (zh) 盒式盘
CN1251236C (zh) 盘驱动器及其转台
CN1629956A (zh) 圆盘状基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盘制造方法与光盘制造装置
US5709764A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CN1089931C (zh) 盘盒
CN1536574A (zh) 盘盒
EP0499413B1 (en) Disc and disc chucking device
CN1637922A (zh) 光盘盒
CN1205101A (zh) 光拾取装置及光盘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183521C (zh)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85375C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US20010015255A1 (en) Concentrated UV light curing of adhesive for pivot applications
CN1284147C (zh) 盘驱动单元
CN1677550A (zh) 盘片盒
CN1239572A (zh) 盘形记录介质的盘盒
CN1111859C (zh) 盘弹出装置及盒式盘的装入装置
CN1296927C (zh)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CN1716432A (zh) 盒式盘
CN1233829A (zh) 盘片装载装置
CN1310249C (zh) 盘盒
CN1685432A (zh) 信息记录媒体片盒
JP2008052851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5476787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453780A (zh) 光驱装置
CN1604215A (zh) 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