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6927C -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6927C
CN1296927C CNB031049389A CN03104938A CN1296927C CN 1296927 C CN1296927 C CN 1296927C CN B031049389 A CNB031049389 A CN B031049389A CN 03104938 A CN03104938 A CN 03104938A CN 1296927 C CN1296927 C CN 12969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or
mentioned
recording medium
drive uni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49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1424A (zh
Inventor
杉山寿纪
清野贤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Maxel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Hitachi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Hitachi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41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1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69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692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014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 G11B23/0021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iscs
    • G11B23/0028Details
    • G11B23/0035Details means incorporated in the disc, e.g. hub, to enable its guiding, loading or driv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07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featur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01Details
    • G11B23/0312Driving feature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把记录盘放置在盘盒内的盒式记录介质以及对于该盒式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的驱动器装置。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具有在记录盘(110)上形成的中心孔(112)和在中心座(120)上形成的中心孔(121),能够对应于具有嵌合在中心孔(112)内的定心部件的旧方式的驱动装置和具有嵌合在中心孔(121)内的第二定心部件(313)的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二者,而且,旧方式的记录介质的结构是将具有中心孔的记录盘放置在具有中心座的盘盒内,使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的第一定心部件(312)、旧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定心部件嵌合在中心孔内。

Description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记录盘放置在盘盒内的盒式记录介质以及对于该盒式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的驱动器装置等。
背景技术
伴随着数字内容的普及,作为该数字内容的存储介质,近年来CD(Compact Disk)、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盘状的记录介质广泛普及。将这样的记录介质装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等的驱动装置上时,使在驱动装置一方上形成的凸形的安装部嵌合在记录介质的中心部形成的直径约为15mm的中心孔内,这样完成记录介质相对于驱动装置的定心(定位)。
但是,以前的记录介质是使用刚性比较小、而且热膨胀率大的塑性基板,在上面形成直径比较大(15mm)的孔。因此,对于驱动装置的安装部,单纯通过嵌合难以实现充分定位。为了单纯通过嵌合进行定位,特别是记录介质上的中心孔要求尺寸精度高,必须具有防止由于与驱动装置的安装部接触产生的变形和由于温度变化而变形的刚性等。
因此,以前的记录介质如图12所示,驱动装置10上的安装部11,一般制成具有它的外径具有朝向前端渐渐缩小的锥形形状的定心部件12。在把上述记录介质20安装在具有这样的安装部11的驱动装置10上时,由于定心部件12是锥形形状,能够容纳记录介质20的盘基板21上形成的中心孔22的径向误差等,定位精度提高,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介质20在安装部11上的安装。
可是,在这样的方式中,由于中心孔22的边缘部22a存在毛刺,或者有垃圾附着等情况下,则难以相对于驱动装置10的安装部11进行正确的定位。
而近年来,这样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显著提高,与此相伴,记录数据的(磁)道间距(下面,称此为“道间距”)也倾向于变窄。如果这样的道间距变窄,为了用驱动装置的拾取装置可靠地进行记录和/或再生,就要求记录介质相对于驱动装置的定位比以前要有更高的精度。
例如,与CD的尺寸相同,记录容量超过20GB的新一代光记录介质HD-DVD等,道间距约为0.3μm,因此要求相对于记录介质的驱动装置的偏心定位精度在15μm以下。
针对这样的要求,在图12所示的方式中,由于上述理由,其现状不能不说是要以所要求的精度实现记录介质20相对于驱动装置10的定位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图13所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光、盘等记录介质30,相对于盘基板31上形成的中心孔32,采用具有更小直径孔33的中心座34成一体地安装在盘基板31上的结构。该结构中,使该小直径孔33与设置在驱动装置40的安装部41上的定心轴42嵌合,借此实现记录介质30相对于驱动装置40的定位。
在这样的结构中,中心座34采用比盘基板31刚性强、热膨胀率小的材料,而且通过形成直径比中心孔32小的孔33,能够使孔33自身的尺寸精度、尺寸稳定性比中心孔32高,这样能够确保记录介质30相对于驱动装置40的高定位精度。
这样,从单纯确保高定位精度的角度看,今后,希望推向市场的记录介质采用使用形成有如图13所示的小直径孔33的中心座34的方式。
可是,现在CD和DVD等记录介质已经在用户中广泛普及。现有的CD和DVD如图12所示,采用利用在盘基板21上形成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22进行定位的结构(以下,适当地称此为“旧方式”)。
与此相反,今后市场上推广的记录介质如图13所示,如果采用利用在中心座34上形成的小直径孔33进行定位的结构(以下,适合当地称此为“新方式”),由于新旧方式之间没有互换性,用户必须准备用于旧方式记录介质20的旧方式的驱动装置10和用于新方式记录介质30的新方式的驱动装置40,这样对于用户来说是极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到上述问题完成的,本发明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互换性高、而且对于用户能提高其方便性的技术。
根据发明目的,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支撑记录盘的盘支撑部上具有:具有规定外径的第一定心部件、具有外径比第一定心部件小的第二定心部件、使第二定心部件相对于第一定心部件向记录盘使突出的尺寸改变的突出尺寸变化机构。这里,作为突出尺寸变化机构,通过使第二定心部件相对于第一定心部件前进则可使突出尺寸改变,但最好其结构还具有使第一定心部件相对于第二定心部件可后退,进而再使第一定心部件恢复原位的弹性部件。
本发明的盒式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中心部形成用于定心的第一孔的记录盘;容纳记录盘的盘盒;成一体地设置在记录盘上、形成有直径比中心部的第一孔小的用于记录盘定心的第二孔的中心座。因此,记录盘可使用第一孔和第二孔中的任何一个实现定心。
更详细地说,在使这样的盒式记录介质对应于上述盘装置的情况下,在盘装置的盘支撑部,通过使第二定心部件嵌合在第二孔(定心孔)内,能够定心记录盘。
而且,在使这样的盒式记录介质对应于例如图12所示的现有盘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使驱动装置的定心部件嵌合在第一孔内,实现记录盘定心。
上述形式的盒式记录介质中除了盘盒之外,也可以只由记录盘和中心座构成盘状记录介质。
即,本发明的盘状记录介质的构成具有:在中心部形成第一孔的记录盘;固定在记录盘的一个面上、具有直径比第一孔小的第二孔的中心座。这里,中心座对于记录盘最好是位于与朝向固定部件一面的相反的面上,该固定部件插入用于把记录盘固定在驱动装置上的第一孔或者第二孔内。
而且,这样的记录盘和中心座可以容纳在具有可开关的门的箱状盘盒内,通过容纳在盘盒内,能够实现与上述盒式记录介质相同的结构。
本发明能够实现盒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中心部形成有孔的记录盘;容纳记录盘,具有可开关的门的盘盒;以可在记录盘的径向移动的状态支撑在盘盒上,形成有直径比中心部的孔小的孔的中心座。如果中心部形成有孔的记录盘,即,现有的CD或者DVD等记录盘容纳在盘盒内,能够构成这样的盒式记录介质。
但是,始终是重要的是盘盒以可在记录盘的径向移动的状态支撑形成有比记录盘的孔的直径小的孔的中心座。
在这样的盒式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记录盘的定心与以前相同,使用记录盘的孔进行。如上述的驱动装置,在具有第一定心部件和直径比它小的第二定心部件的情况下,为了定心记录盘,把第一定心部件插入记录盘的孔内。此时,虽然第二定心部件插入中心座的小直径孔内,但是由于中心座可以在径向移动,因此不影响记录盘的定心。
本发明实现的容纳CD和DVD等记录盘的盘盒组件,该盘盒的特征在于,具有:箱状盘盒本体;具有直径比记录盘的中心孔小的孔的中心座;设置在盘盒主体上、以可在孔的径向上移动状态支撑中心座的中心座支撑部。
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座支撑部能够在与容纳在盘盒内的记录盘的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以可移动的状态支撑中心座。
如上所述,在使记录盘与上述的驱动装置相对应时,驱动装置的盘支撑部通过使第一定心部件嵌合在中心孔内定心记录盘,该记录盘具有规定直径的中心孔和可以相对于记录盘移动的中心座。
而且,本发明能够实现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相对于形成有中心孔的记录盘和将形成有直径比中心孔小的孔的中心座置于盘盒内的盒式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再生。该驱动装置的特征是,具有:通过嵌合在记录盘的中心孔内定心记录盘的定心部件和工作面与记录盘的一个面接触的工作台部件。即,同样在中心座上形成有小直径孔,但是不使用它定心,而使用记录盘的中心孔定心。
而且,本发明的驱动方法是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的驱动方法,该第一记录介质是把具有中心孔的记录盘和与记录盘“一体”的具有直径比中心孔小的孔的中心座容纳在盘盒内,第二记录介质是把具有中心孔的记录盘和与记录盘“不一体”的具有直径比中心孔小的孔的中心座容纳在盘盒内,其特征是:在用具有大小两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记录介质时,通过使小定心部件嵌合在小径孔内定位记录盘,在用具有大小两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记录介质时,通过使大定心部件嵌合在中心孔内定位记录盘,在用只具有一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或者第二记录介质时,只使一个定心部件嵌合在中心孔内定位记录盘。
换句话说,第一记录介质在具有大小两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用中心座定心,在只具有一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用记录盘定心。而且,第二记录介质对于具有大小两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和只具有一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通过记录盘定心。
因此,第一记录介质、第二记录介质、具有大小两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只具有一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之间能够实现所谓兼容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可实现盒式记录介质,它是可以利用具有定心部件的第一驱动装置和具有定心部件的第二驱动装置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的盒式记录介质,其特征是,具有:形成有第一孔的记录盘,用于使第一驱动装置的定心部件接触中心部,在该第一驱动装置中定心;容纳该记录盘,具有可以开关的门的盘盒;以可在记录盘的径向上移动的状态支撑在盘盒上,在中心部形成有第二孔,其直径比第一孔的直径小,而且构成能插入第二驱动装置的定心部件,用于定心在该第二驱动装置上的中心座,。
而且,本发明适用的盘状记录介质具有记录盘和中心座,该中心座呈同心状成一体地设置在该记录盘上,在中心部形成有第二孔,其直径比第一孔直径小,而且构成能插入第二驱动装置的定心部件,用于定心在该第二驱动装置上。
进一步从其他方面看,本发明可实现驱动装置,它是可以对具有定心用的孔的第一记录盘和具有定心用的孔的第二记录盘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的驱动装置,具有:在支撑该第一记录盘和第二记录盘的盘支撑部上,具有规定的外径,用于定心该第一记录盘的第一定心部件;具有外径比该第一定心部件小,用于定心该第二记录盘的第二定心部件;改变该第二定心部件相对于该第一定心部件的、向记录盘突出的尺寸的突出尺寸变化机构,。
而且,本发明可实现驱动驱动方法,该方法是对于第一记录盘和第二记录盘,利用具有第一定心部件和比第一定心部件小的第二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是,在驱动该第一记录盘时,使用第一定心部件进行定位,在驱动该第二记录盘时,使用第二定心部件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新方式的记录介质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组合中,将记录介质安装在驱动装置内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旧方式的记录介质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组合中,将记录介质安装在驱动装置内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新方式驱动装置的盘支撑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将新方式的记录介质安装在新方式的驱动装置内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将旧方式的记录介质安装在新方式的驱动装置内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旧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盘支撑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将新方式的记录介质安装在旧方式的驱动装置内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将旧方式的记录介质安装在旧方式的驱动装置内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图,示出将新方式记录介质安装在新方式的驱动装置内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将现有的记录介质安装在驱动装置内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将ISO标准的记录介质在驱动装置内定心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此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使用小直径孔进行定位的记录介质称为新方式的记录介质,将使用形成在盘基板上的中心孔进行定位的记录介质称为对应于旧方式的记录介质。
因此,首先,对新方式、对应于旧方式的记录介质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新方式的记录介质(盒式记录介质、第一记录介质)100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的结构是,中心盘120成一体地设置在记录盘110上,而且将其容纳在盘盒式30内。
记录盘110的结构是,在由塑料系材料构成的盘基板111的中心部上形成直径15mm的中心孔(第一孔)112,在其一面上设置记录数据的记录层113和保护层(未图示)等。
中心座120的结构是,具有大致成圆形、成一体地设置在记录盘110的另一面、即与记录层113相反的一面上、在其中心部有直径为2-6mm的中心孔(第二孔)121。另外,中心座120的结构是,相对于形成中心孔121的圆板部120a,从其外周侧到记录盘110侧形成一定尺寸的延伸的周壁部120b,借此,中心座120的圆板部120a和周壁部120b以及盘基板111的另一面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间隔的空间A。
而且,在该空间A中,圆板状的磁性板122具有可在记录盘110的厚度方向移动的状态。即,该磁性板122相对于记录盘110和中心座120具有滑动连接的构造。而磁性板122上形成直径比记录盘110的中心孔小、而比中心座120的中心孔121大的通孔123。内置有成一体地具备有这样的中心座120的记录盘110的盘盒130的结构为薄型盒状、设置在其一面上的门131可开关。该门131的结构是断面看起来呈L形、其端部设置成与设置在盘盒130的一侧面上的滑动部件132为一体,并可在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滑动。
另外,该门131的前端部做成如下结构,即通过一体安装在盘盒130上的推压部件133,防止它翘起。
在该盘盒13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台阶134,通过该台阶134,只有记录盘110的外周部与盘盒130的内周面接触,而对其内周侧的记录层113在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的范围则不与盘盒130接触。
记录盘110以它的记录层113一侧的面对着门131的状态放置在这样的盘盒130内。即,在打开门131时,记录盘110的记录层113一侧的面露出。
图2所示的对应于旧方式的记录介质(盒式记录介质,第二记录介质)200,是把记录盘210放置在盘盒(盘盒本体)220内,构成也可以对应于后述的新方式驱动装置的结构。
如该图2所示,对应于旧方式(以下,简单地称为“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与图12所示的CD和DVD等盘状记录介质20相同,在盘基板211的一个面上具有记录层213,在其中心部形成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孔)212的记录盘210装在盘盒220内。
装有这样的记录盘210的盘盒220与图1所示的盘盒130一样,在它的一个面上具有通过滑动部件222的滑块开关的门221,该门221也构成为通过推压部件223可防止前端部的翘起。
在该盘盒22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台阶224,通过该台阶224,只有记录盘210的外周部与盘盒220的内周面接触,在相对它的内周侧的记录层213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的范围不与盘盒220接触。
该盘盒220在邻近放置记录盘210的空间的内周面的一个面上具有中心座(座)230。
中心座230的外形大致呈圆形,它的中心部形成直径大约为2-6mm中心孔(小孔)231。该中心座230具有外形尺寸朝向与记录盘210相反一侧的面渐渐增大的锥部230a。而且,该中心座230内装有圆板状的磁性板232。而且,在该中心座230上形成有与在记录盘210上形成的中心孔212直径相同的退避凹部233。
另一方面,为了支撑该中心座230,在盘盒220上形成中心座支撑部226,该中心座支撑部226由从一个内周面向形成门221的一侧突出规定尺寸的周壁部226a和从该周壁部226a向内侧延伸的支撑部226b构成,该支撑部226b的内径设定为比中心座230的锥部230a的最大直径部小,而比最小直径部大。
这样,中心座230处于使锥部230a支撑在支撑部226b的状态,在周壁部226a的突出方向、即记录盘210的厚度方向上,在周壁部226a的高度范围内能够自由移动。而且,由于该中心座230的最小直径部比支撑部226b的内径大,因此能够相对于中心座支撑部226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即,该中心座230也具有滑动连接结构。
下面,说明新方式、旧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结构。而且,在下面的说明中,不管新方式、旧方式的驱动装置,省略对盘支撑部和拾取装置以外的结构的说明。
参照图1和图3说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第一驱动装置)。
如图1所示,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是具有大小2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构成为具有盘支撑部310和在它的附近设置的用于记录/再生的拾取装置320。
如图3所示,盘支撑部310具有:包括与记录介质接触的工作面311a的主轴工作台311、用于固定旧方式的记录盘210(参照图2)的第一定心部件(固定部件)312、用于固定新方式记录盘110的第二定心部件(固定部件)313、在从主轴工作台311突出的方向上推压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卷簧等弹性部件(突出尺寸变化机构)314、限制第一定心部件312因弹性部件314的推压的移动范围的挡块315、磁铁和轭铁317。
主轴工作台311由如下部件构成,即具有贯通第二定心部件313的贯通孔311b的底板部311c、从底板部311c的外周突出的周壁部311d、从周壁部311d的外周延伸形成有工作面311a的工作台部311e。在这样构成的主轴工作台311上形成有容纳第一定心部件312、弹性部件314、磁铁316、轭铁317等的凹部311f。
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外形是圆形,它的外周面312a形成朝向前端外径渐渐变小的锥状。在该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底端上,形成有突出于其外周的突出部312b。而且在该第一定心部件312上形成有只用于容纳轭铁317的贯通孔312c。
弹性部件314呈压缩状态安装在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底端部和主轴工作台311的底板部311c之间。这样,形成从主轴工作台311突出的方向上推压第一定心部件312。
而且,在主轴工作台311的工作台部311e上形成有相对于工作面311a凹陷形成的台阶部311g,环状挡块315固定在该台阶部311g上。该挡块315通过阻挡突出于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外周的突出部312b,限制第一定心部件312的移动。
磁铁316一体固定在主轴工作台311的底板部311c上,位于弹性部件314的内侧。
轭铁317与该磁铁316一体设置,位于上述第一定心部件312的贯通孔312c的内侧。
这里,轭铁317以及主轴工作台311用金属系材料等、在磁铁316的磁场内被磁化的材料形成。
第二定心部件313例如最好是与使记录盘110、210旋转的主轴马达(未图示)的马达轴一体形成。该第二定心部件313是具有规定的外径大致呈圆柱状的轴,贯通主轴工作台311的贯通孔311b、在磁铁316以及轭铁317上形成的贯通孔316a、317a,构成为它的前端313a比轭铁317及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前端突出。该第二定心部件313的前端313a形成为朝向前端外径变小的锥状。
在这样的盘支撑部310中,如果沿着图3中的箭头方向推压第一定心部件312,弹性部件314压缩变形,借此,第一定心部件312相对于第二定心部件313后退。因此,其结构可使第二定心部件313相对于第一定心部件312的突出尺寸改变。而且,如果解除对第一定心部件312的推压,由于弹性部件314的恢复力,第一定心部件312前进到突出部312b与挡块315接触,因此而返回原来位置。
图1和图4、图5示出把上面说明的新方式驱动装置300组合到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上的情况下的结构。
如图1所示,从使新方式驱动装置300的盘支撑部310对着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打开新方式记录介质100的盘盒130的门131,使盘支撑部310和拾取装置320相对于记录盘110前进。
这样,如图4和图5所示,主轴工作台311的工作面311a与记录盘110的记录层113接触,在该状态下第二定心部件313的前端313a插入与记录盘110一体设置的中心座120的中心孔121,借此,记录盘110相对于盘支撑部310、即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定位。即,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通过中心座120实现记录盘110相对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的定心。
此时,磁性板122吸附在被盘支撑部310的磁铁316磁化的轭铁317和主轴工作台311上,在中心座120的空间A内向记录盘110一侧移动,使记录盘110压在主轴工作台311上,并夹持它。
而且,第一定心部件312插入形成在记录盘110上的中心孔112内,接触到磁性板122后退时,起使第二定心部件313相对突出的作用。而且,由于在插入中心孔112内的状态下,第一定心部件312后退,而且它的外周面312a是锥状,因此不与中心孔112发生干扰。
在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中,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的记录盘110在这样定位状态下由主轴马达(未图示)驱动,用拾取装置320对记录层113进行纪录/再生。
图2和图6、图7示出使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对应于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的情况的例子。
如图2所示,从使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的盘支撑部310对着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打开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的盘盒220的门221,使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的盘支撑部310和拾取装置320前进。
这样,如图6和图7所示,主轴工作台311的工作面311a与记录盘210的记录层213接触的时刻,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外周面312a与记录盘210上形成的中心孔212嵌合,借此,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相对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定位。即,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通过记录盘210实现相对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的定心。
在这种状态下,记录盘210压住盘支撑部310并在盘盒220内沿其厚度方向移动,与支撑在中心座支撑部226上的中心座230接触。而且,盘支撑部310的第二定心部件313的前端313a插入中心座230的中心孔231内,该中心座230与记录盘210不是一体的,而且能够在它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因此记录盘210的定位不受影响。
而且,由于磁性板232装在该中心座230内,通过该磁性板232吸附在被盘支撑部310的磁铁316磁化的轭铁317和主轴工作台311上,中心座230将记录盘210推压到主轴工作台311上,并夹持它。
而且,盘支撑部310的第一定心部件312的前端容纳在形成在中心座230上的退避凹部233内,通过避免与中心座230发生干扰,因此,能够避免不经意通过中心座230推压第一定心部件312。
这样,在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中,以中心孔212对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的记录盘210进行定位的情况下,由主轴马达驱动,由拾取装置320对记录层213进行记录/再生。
下面,示出使旧方式的驱动装置对应于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和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的情况。
图8所示的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与图12所示的驱动装置10相同。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只有一个定心部件412,具有盘支撑部410和未图示的拾取装置。
盘支撑部410的结构是,具有:与图3所示的主轴工作台311相同的、具有工作面411a的主轴工作台411;与第一定心部件312相同的、具有锥状外周面412a的定心部件(固定部件)412;卷簧等弹性部件414、限制定心部件412的移动的挡块415、磁铁416和轭铁417,进而,旋转驱动记录介质的主轴马达的马达轴413贯通主轴工作台411和磁铁416及轭铁417。
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的盘支撑部410与图3所示的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的盘支撑部310的不同点在于:在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中,第二定心部件313比第一定心部件312更突出于上方,而且其结构为通过第一定心部件312的滑动使第二定心部件313相对突出,与此相反,图8所示的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中,主轴马达的马达轴413贯通主轴工作台411、磁铁416、轭铁417(不必贯通也可以),由于主轴马达的马达轴413不具有定心记录盘110、210的作用,因此它的前端413a不比定心部件412突出(没有必要突出)。
图9示出使上述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组合在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上的情况的例子。如图9所示,打开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的门131(参照图1)的状态下,使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的盘支撑部410前进,使主轴工作台411的工作面411a与记录盘110的记录层113接触。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使定心部件412的锥状外周面412a与记录盘110上形成的中心孔112嵌合,使记录盘110相对于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定位。即,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通过记录盘110实现相对于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定心。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中,由于磁性板122相对于中心座120具有滑动连接的结构,因此如果被磁铁416磁化的轭铁417和吸附在主轴工作台411上的磁性板122压下定心部件412时,在定心部件412的外周面412a与记录盘110的中心孔112的内周面之间产生间隙,不能实现记录盘110的定位。因此,如图9所示,在记录盘110与磁性板122之间夹有衬垫500,借此,限制磁性板122的移动,希望不会不必要地压下定心部件412。
图10所示为使上述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组合在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上的情况的例子。
在打开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的门221(参照图2)的状态下,使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的盘支撑部410前进,使主轴工作台411的工作面411a与记录盘210的记录层213接触。这样,在这种状态下,定心部件412的锥状外周面412a与记录盘210上形成的中心孔212嵌合,借此,使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相对于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定位。即,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通过记录盘210实现相对于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定心。
此时,盘盒220上所具有的中心座230的磁性板232吸附在被盘支撑部410的磁铁416磁化的轭铁417和主轴工作台411上,把记录盘210压在盘支撑部410的工作面411a上,并夹持它。此时,由于在中心座230上形成有退避凹部233,避免与定心部件412发生干扰,能够避免不经意推压定心部件412。
如上所述,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具有在记录盘110上形成的中心孔112和在中心座120上形成的中心孔121,做成与以下两方相对应,即:与具有嵌合在中心孔112中的锥状定心部件412的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及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心部件313插入中心孔121中实现定位的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二者对应。而且,在安装在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中时,通过以形成在中心座120上的小直径中心孔121定位,能够可靠地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而且,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将记录盘210装在具有中心座230的盘盒220内,对于第二定心部件313突出的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将第二定心部件313嵌合在没有与记录盘210一体化的中心座230的中心孔231内,实际定位通过把第一定心部件312嵌合在记录盘210的中心孔212内实现。借此,在记录盘210是例如CD等现有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若把它装在盘盒220内,也能够对应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
而且,装在这样的盘盒220内的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与以前相同,对于主轴马达的马达轴413不突出的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的盘支撑部410,通过使定心部件412嵌合在记录盘210的中心孔212内能够实现定位。此时,盘盒220上设置的中心座230的结构不干扰定心,对定心没有任何影响。
这样,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成为对应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和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二者。
另一方面,从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看,对于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而言,可通过使用小直径的第二定心部件313嵌合在形成在中心座120上的定心孔121内实现定位,对于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而言,可通过大直径的第一定心部件312嵌合在记录盘210的中心孔212内实现定位。即,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能够对应于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和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二者。
而且,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即使是中心座120一体设置的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可通过将定心部件412嵌合在记录盘110上形成的中心孔122内实现定位。而且,即使对于装在具有中心座230的盘盒220内的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同样可通过使定心部件412嵌合在记录盘210上形成的中心孔212内实现定位。即,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能够对应于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和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二者。
这样,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总共能够以4种组合方式使用,能够实现所谓兼容化、具有高互换性的结构。因此,即使在用户具有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二者中的任何一种的情况下,也能够毫无障碍地对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或者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进行记录/再生。这样,通过提供具有高互换性的系统结构,用户可以享受高度便利性。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中,虽然位于中心座120内的磁性板122具有滑动连接的结构,但不是必须具有滑动连接的结构。
如图11所示,为了使主轴工作台311的工作面311a接触记录盘110,在压下第一定心部件312的状态下,将第二定心部件313可靠地插入中心座120’的中心孔121内,能够对记录盘110进行定位,如果设定各部件的尺寸,可以构成将磁性板122’与中心座120’一体化的结构。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只在单面做成将门131、221设置在盘盒130、220上的结构,但在两面设置这种结构时,本发明也是有效的。即,在盘盒130、220的两面设置开关门,用在两面内置具有记录层的记录盘,代替在单面具有记录层113、213的记录盘110、210。
除此而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变更1新方式的记录介质100、旧方式的记录介质200、新方式的驱动装置300、旧方式的驱动装置400各部件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具有高互换性,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Claims (7)

1、一种盒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中心部形成用于定心的第一孔的记录盘;
容纳上述记录盘的盘盒;
中心座,包含圆板部和从圆板部外周侧到记录盘侧延伸的周壁部,该中心座位于记录盘的中心与记录层相反的一面上,与记录盘之间形成空间,成一体设置在该记录盘上,并且其中心部形成有与上述第一孔同心、直径比上述第一孔小、用于对上述记录盘定心的第二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在一体化的上述中心座和上述记录盘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还具有设置成可在上述记录盘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的盘状的磁性板。
3、一种盘状记录介质,具有:
在中心部形成第一孔的记录盘;
中心座,包含圆板部和从圆板部外周侧到记录盘侧延伸的周壁部,该中心座位于记录盘的中心、与记录盘之间形成空间,且固定在上述记录盘的一个面上,并且具有与上述第一孔同心、直径比上述第一孔小的第二孔;
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心座对于上述记录盘位于与朝向固定部件一侧相反的一侧,该固定部件插入用于把该记录盘固定在驱动装置上的上述第一孔或者第二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状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盘和上述中心座可容纳在具有可开关的门的箱状的盘盒内。
5、一种盘状记录介质,是可利用具有定心部件的第一驱动装置和具有定心部件的第二驱动装置进行记录和/或再生的盘状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有第一孔的记录盘,用于使上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上述定心部件与中心部接触,在该第一驱动装置上定心;
中心座,包含圆板部和从圆板部外周侧到记录盘侧延伸的周壁部,该中心座位于记录盘的中心与驱动装置相反的一面上,与记录盘之间形成空间,呈同心状成一体地设置在上述记录盘上,在其中心部形成有第二孔,该第二孔与上述第一孔同心且直径比上述第一孔小,而且构成为能插入上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上述定心部件的同时,用于定心在该第二驱动装置上。
6、一种驱动方法,是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的驱动方法,该第一记录介质是把具有中心孔的记录盘和与记录盘之间形成空间、与该记录盘一体的、具有直径比上述中心孔小的孔的中心座容纳在盘盒内,其中上述中心孔和比上述中心孔小的孔同心,上述中心座包含圆板部和从圆板部外周侧到记录盘侧延伸的周壁部,且位于记录盘的中心、与驱动装置相反的一侧,该第二记录介质是把具有中心孔的记录盘和与该记录盘不是一体的、具有直径比上述中心孔小的孔的中心座容纳在盘盒内,其特征在于:
在用具有大小两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驱动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时,通过使上述小的定心部件嵌合在上述小直径的孔内而定位记录盘;
在用具有大小两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驱动上述第二记录介质时,通过使上述大的定心部件嵌合在上述中心孔内而定位记录盘,
在用只具有一个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驱动上述第一或第二记录介质时,只通过使一个上述定心部件嵌合在上述中心孔内而定位记录盘。
7、一种驱动方法,是对于具有用于定心的中心孔的第一记录盘和具有直径比上述中心孔小的、用于定心的中心孔的中心座的第二记录盘,其中,上述第一记录盘的中心孔与上述第二记录盘的中心孔同心,上述中心座包含圆板部和从圆板部外周侧到记录盘侧延伸的周壁部,利用具有第一定心部件和比该第一定心部件小的第二定心部件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心座与第二记录盘之间形成空间,成一体地设置在第二记录盘的中心、与驱动装置相反的一侧上;
在驱动上述第一记录盘时,用上述第一定心部件进行定位;
在驱动上述第二记录盘时,用上述第二定心部件进行定位。
CNB031049389A 2002-02-26 2003-02-26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9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49985 2002-02-26
JP2002049985 2002-02-26
JP2003016309 2003-01-24
JP2003016309A JP4355145B2 (ja) 2002-02-26 2003-01-24 センタリングのための孔を有するカートリッジ型記録媒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70190A Division CN101075452A (zh) 2002-02-26 2003-02-26 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1424A CN1441424A (zh) 2003-09-10
CN1296927C true CN1296927C (zh) 2007-01-24

Family

ID=2779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70190A Pending CN101075452A (zh) 2002-02-26 2003-02-26 驱动装置
CNB0310493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6927C (zh) 2002-02-26 2003-02-26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70190A Pending CN101075452A (zh) 2002-02-26 2003-02-26 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073186B2 (zh)
JP (1) JP4355145B2 (zh)
KR (1) KR20030070822A (zh)
CN (2) CN101075452A (zh)
TW (1) TWI2624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0564B2 (ja) * 2003-10-14 2008-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調芯装置
KR20090048832A (ko) * 2007-11-12 2009-05-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턴테이블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KR100918853B1 (ko) * 2007-11-12 2009-09-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턴테이블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TW201207848A (en) * 2010-08-04 2012-02-16 Quanta Storage Inc Clamping device of optical disc
US11651793B1 (en) * 2022-01-05 2023-05-16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hub for retaining magnetic recording media for film thickness measur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5712A (ja) * 1995-03-01 1996-09-13 Ricoh Co Ltd ドライブ装置
US5731929A (en) * 1995-05-01 1998-03-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k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with disk clamp mechanism comprising a caddie holding a first disk and a spindle centering a second disk
US5870376A (en) * 1993-08-24 1999-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clamping device for clamping a disk having a center hole
JPH11185425A (ja) * 1997-12-19 1999-07-09 Hitachi Maxell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290933A (zh) * 1999-06-22 2001-04-11 索尼株式会社 光记录媒体和光盘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4448A (en) * 1984-05-15 1987-09-15 Nippon Gakki Seizo Kabushiki Kaisha Disc case
NL8403582A (nl) * 1984-11-26 1986-06-16 Philips Nv Inrichting voor het centreren, richten en vastklemmen van een optische plaat.
US5208798A (en) * 1987-11-30 1993-05-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Double-sided disk player
US5241441A (en) * 1989-03-09 1993-08-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k cartridge with lubricating means in contact with spindle of drive means
CA2015416C (en) * 1989-04-27 1994-12-27 Yoshinori Takahashi Disc cartridge
US5025340A (en) * 1989-10-16 1991-06-18 Roger Peters Rotary chuck for centering and retaining data discs
US6038206A (en) * 1991-02-07 2000-03-14 Sony Corporation Disc table for dis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3155556B2 (ja) * 1991-04-10 2001-04-0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磁気デイスク
JP3036108B2 (ja) * 1991-04-25 2000-04-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AU665947B2 (en) * 1991-05-29 1996-01-25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optical disc
JPH04360056A (ja) 1991-06-06 1992-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2821060B2 (ja) * 1992-06-03 1998-1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815525B2 (ja) * 1992-08-19 1998-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オート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JPH06150504A (ja) 1992-11-04 1994-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機構
JP3194557B2 (ja) * 1993-03-10 2001-07-30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ディスクの芯出し方法及び機構
JP2981368B2 (ja) 1993-06-14 1999-11-22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保持装置
JP2981381B2 (ja) 1993-10-22 1999-11-22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保持装置
JPH0714274A (ja) 1993-06-25 1995-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ターンテーブル装置
US5381402A (en) * 1993-07-07 1995-01-10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Removable disk cartridge for use with a rotary actuated disk drive
TW238381B (en) * 1993-10-29 1995-01-11 Ibm Optical data storage cartridge system
DE69522472T2 (de) * 1994-03-18 2002-04-04 Opticord Inc Schutzkassette für wiederbeschreibbare optische platte
JP3145631B2 (ja) * 1995-05-25 2001-03-1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ション ハブ無しディスク用カートリッジ、ディスク・ドライブ及びディスク媒体ライブラリ
JP3641060B2 (ja) 1996-03-27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US5917802A (en) * 1996-04-16 1999-06-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Clamp centering device of an optical disc player
JPH10302426A (ja) * 1997-04-28 1998-11-13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0312664A (ja) * 1997-05-08 1998-11-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685911B2 (ja) 1997-07-29 2005-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ンパチブルドライブ装置
CA2243786A1 (en) * 1997-07-31 1999-01-31 Yasushi Tomita Recording medium and disc cartridge
US6249506B1 (en) * 1998-01-27 2001-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dium attaching device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JP2001035115A (ja) * 1999-07-22 2001-02-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用センタコア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0376A (en) * 1993-08-24 1999-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k clamping device for clamping a disk having a center hole
JPH08235712A (ja) * 1995-03-01 1996-09-13 Ricoh Co Ltd ドライブ装置
US5731929A (en) * 1995-05-01 1998-03-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isk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with disk clamp mechanism comprising a caddie holding a first disk and a spindle centering a second disk
JPH11185425A (ja) * 1997-12-19 1999-07-09 Hitachi Maxell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290933A (zh) * 1999-06-22 2001-04-11 索尼株式会社 光记录媒体和光盘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5142A (en) 2003-10-16
US7228554B2 (en) 2007-06-05
US20030214855A1 (en) 2003-11-20
CN1441424A (zh) 2003-09-10
CN101075452A (zh) 2007-11-21
US7073186B2 (en) 2006-07-04
JP4355145B2 (ja) 2009-10-28
TWI262479B (en) 2006-09-21
KR20030070822A (ko) 2003-09-02
JP2003323774A (ja) 2003-11-14
US20060195855A1 (en) 200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1236C (zh) 盘驱动器及其转台
CN1335615A (zh) 盒式盘
CN1113344C (zh) 组装盘形记录媒体的装置及其组装盘形记录媒体的方法
JP2008234735A (ja)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234733A (ja)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234736A (ja)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8234734A (ja)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を搭載し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CN1734656A (zh) 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
CN1296927C (zh)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CN1387295A (zh) 使用液压轴承的主轴电机和安装有该主轴电机的盘驱动器
CN1783280A (zh) 盘驱动设备
US6892386B2 (en) Guide shaft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disc drive equipped with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183521C (zh)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0350465C (zh) 盘驱动装置
CN1347111A (zh) 盘装置
CN101315793B (zh) 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228589A (zh) 光盘装置
CN1366304A (zh) 光盘、盘盒和光盘驱动器
CN1728251A (zh) 光盘和包含该光盘的光盘盒
CN1716432A (zh) 盒式盘
CN1244102C (zh) 盘驱动装置
US740969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disk device
CN1453780A (zh) 光驱装置
CN1801346A (zh) 适配器部件、光盘驱动单元及光盘驱动装置
CN1296935C (zh) 盒式记录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414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Co-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Chem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Co-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