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521C -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521C
CN1183521C CNB018022472A CN01802247A CN1183521C CN 1183521 C CN1183521 C CN 1183521C CN B018022472 A CNB018022472 A CN B018022472A CN 01802247 A CN01802247 A CN 01802247A CN 1183521 C CN1183521 C CN 11835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section
bolster
driven wheel
optical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022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6269A (zh
Inventor
长田靖夫
长坂英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86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6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35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5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1/00Head 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1/16Supporting the heads; Supporting the sockets for plug-in heads
    • G11B21/20Supporting the heads; Supporting the sockets for plug-in heads while the head is in operative position but stationary or permitting minor movements to follow irregularities in surface of record carrier
    • G11B21/21Supporting the heads; Supporting the sockets for plug-in heads while the head is in operative position but stationary or permitting minor movements to follow irregularities in surface of record carrier with provision for maintaining desired spacing of head from record carrier, e.g. fluid-dynamic spacing, slid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1Protecting the head, e.g. against dust or impact with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935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wherein a time constraint must be me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拾取头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头部分;设置在光学拾取头部分上的第一齿条部分;滑动件,其具有相对光盘开启/关闭物镜面对表面的开/关部分和设置在第一齿条部分上的可滑动的第二齿条部分;以及驱动机构,其具有与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啮合的驱动齿轮。其中,当光学拾取头部分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条的啮合状态解除,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以移动滑动件,由此将开/关部分从开启物镜面对表面侧的位置移动至关闭面对表面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诸如光盘或磁光盘的盘状记录介质记录信息和/或从盘状记录介质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头装置,以及具有该光学拾取头装置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从光盘如CD(致密盘)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头装置是公知的。这类光学拾取头装置具有用于从光盘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头111、用于在光盘径向上移动光学拾取头111的移动机构112、以及用于可动支承光学拾取头111而且支承移动机构112的底板113,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光学拾取头111在图1中箭头b1和b2的方向上可动地设置,设置在位于底板113中的孔116中以备移动。光学拾取头111具有带物镜118的光学系统(未示出)、用于在物镜118的光轴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驱动和移动物镜118的驱动部分(未示出)、以及用于覆盖驱动部分的覆盖件120。
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光学拾取头111具有如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二极管的光源、构成光学系统的一组透镜、以及用于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光的光接收部分。设置在光学拾取头111中的驱动部分具有用于支持物镜118的透镜架、用于在物镜118的光轴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可位移地支承透镜架的支承机构、以及通过电磁力驱动透镜架的电磁电路部分。覆盖件120例如由树脂材料制成为大致盒状,而且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大致椭圆形的孔121用于将物镜118面对光盘,如图1所示。
移动机构112具有支承光学拾取头111的支承座123、在光盘径向可动地支承支承座123的支承轴124、可动地引导支承座123的引导部分125、移动支承座123的滑动件126、在支承轴124相对于支承座123的轴向上施力于滑动件126的压缩螺旋弹簧127、驱动滑动件126的驱动齿轮128、以及旋转地驱动驱动齿轮128的驱动电机(未示出),如图1所示。
光学拾取头111设置在支承座123的主表面上,支承座123具有支承轴124可动地插入其中的支座部分131、131,以及可动地与引导部分125配合的引导凹陷部分132,如图1和2所示。在支承座123的一端,一体形成有与驱动齿轮128啮合并一起移动的齿条部分133。
如图1所示,该齿条部分133平行于支承轴124的轴向形成。齿条部分133具有与滑动件126配合的配合棘爪135、135,以及夹持压缩螺旋弹簧127一端的夹持件136。
如图1所示,支承轴124的轴向平行于光盘的径向布置并跨过用于移动底板113的孔116,而且支承轴124的两端通过固定部分(未示出)固定在底板113上。
引导部分125由树脂材料线性地形成而且沿用与移动底板113的孔116的一个侧边平行于支承轴124的轴向形成,如图1所示。由于该引导部分125,支承座123的引导凹陷部分132可动地配合,如图2所示。
滑动件126具有平行于支承轴124轴向形成的齿条部分138,该齿条部分138自支承座123的齿条部分133移动大约半个齿厚,如图3所示。在滑动件126中,形成有与支承座123齿条部分133的配合棘爪135、135配合的配合孔140、140,如图1所示。此外,布置有压缩螺旋弹簧127的孔141大致设置在滑动件126主表面的中心,而用于夹持压缩螺旋弹簧127另一端的夹持件142形成在孔141的一端。
如图1所示,压缩螺旋弹簧127的一端由支承座123的齿条部分133的夹持件136夹持,而压缩螺旋弹簧127的另一端由滑动件126的夹持件142夹持。因此,相对于支承座123的齿条部分133压缩螺旋弹簧127以其弹性力在平行于支承轴124轴向的箭头b3的方向上施力于滑动件126。
在光学拾取头装置中,为了防止因在再现备用状态等情况下装置内的气流导致的灰尘和颗粒粘附到面对光盘的光学拾取头111物镜118面对表面,设置了开/关机构145,其具有可动地设置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的开/关件146,在关闭位置是用于覆盖物镜118的面对表面上,而在开启位置是用于打开并暴露物镜118面对光盘的面对表面,如图1所示。
开/关机构145具有用于开/关物镜118面对表面的打开件146、用于旋转地支承开/关件146的转轴147、以及用于促使开/关件146到关闭位置的拉伸螺旋弹簧148,如图1和4所示。
如图1所示,开/关件146具有用于开/关光学拾取头111的覆盖件120的孔121的开/关部分151、用于旋转支承转轴147的支座部分152、与覆盖件120滑动配合用于引导开/关部分151的引导部分153、以及用于在图1中箭头c1和c2的方向上转动开/关部分151的操作部分154。
开/关部分151形成为大致平面板状的形状并在覆盖件120的上表面上滑动,由此开/关覆盖件120的孔121。支座部分152一体形成在开/关部分151的一端并具有可旋转插入转轴147的轴孔。引导部分153形成为具有大致倒U形横向截面,并与大致弧形引导件155滑动配合,弧形引导件155一体形成在覆盖件120外周边部分上并从其伸出。操作部分154形成在支座部分152的外周边部分上、面对底板113上设置的操作突起156的位置,如图1所示。当光学拾取头111移动到光盘记录区的最内部位时,操作部分154抵靠在操作突起156上,并在转轴147的转动方向上旋转支座部分152。
转轴147在支承座123上直立设置并可旋转地插入开/关件146的支承部分152的轴孔中。拉伸螺旋弹簧148的一端由设置在支承座123上的夹持件158夹持,而另一端由位于开/关件146支座部分152附近的夹持件159夹持,如图1所示。拉伸螺旋弹簧148在使间隙相对于驱动齿轮128偏移的方向上施力于支承座123的齿条部分133和滑动件126的齿条部分138,并且拉伸螺旋弹簧148被驱动齿轮128精确地移动到支承座123和滑动件126。就是说,在光学拾取头装置中,由于支承座123的齿条部分133和滑动件126的齿条部分138被压缩螺旋弹簧127施力,并因此与驱动齿轮128啮合,光学拾取头111可以高精度的移动。
在底板113上,设置了用于旋转地驱动光盘的盘旋转驱动机构。盘旋转驱动机构具有上面安置光盘的盘架160,以及转动驱动盘架160的芯轴电机(未示出),如图4所示。
在上述构造的光学拾取头装置中,当从光盘再现信息时,支承座123沿支承轴124和引导部分125由移动机构112移动,光学拾取头111在光盘径向上移动。
在图5所示的光学拾取头装置中,当光学拾取头111在光盘径向上移动到光盘记录区最内侧部分时,开/关件146的操作部分154抵靠在底板113上的操作部分156上,而光学拾取头111进一步移动预定量,由此在箭头c2的方向上抵抗拉伸螺旋弹簧148施加的力而转动开/关件146。在光学拾取头装置中,当光学拾取头111移动到光盘的最内一圈时,开/关件146转动到关闭位置而接近覆盖件120的孔121的关闭位置,由此防止灰尘和颗粒粘附到物镜118的面对表面,如图5所示。
在光学拾取头装置中,当光学拾取头111移动到记录区的内侧上的TOC(目录)区域时,开/关件146转动到打开位置,光学拾取头111的物镜118的面对表面暴露于光盘,由此能够使信息从光盘再现。当开/关件146位于打开位置时,光学拾取头111从光盘再现信息,如图4所示。
由于使开/关件146进行开/关操作的开/关机构145具有转轴147和拉伸螺旋弹簧148,上述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的问题是制造成本高,组装工作麻烦而且易于组装失败。
在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中,由于开/关件146经由转轴147可旋转地设置,杠杆比与支座部分152附近的转动量和开/关部分151的转动量有关。
在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中,由于在将开/关件146转动到开/关件146的转动量时移动的光学拾取头111的移动量比率较大,就难于通过控制电路等根据光学拾取头11的移动来控制开/关件146的开/关操作。
因此,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的问题在于,开/关件146的转动位置的不规则性阻碍了覆盖件120的孔121的彻底封闭。为了约束开/关件146的开/关操作的不规则性,开/关机构145必须提高其各部件的精确度,因此生产成本必然增加。
在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中,开/关机构145的组件精确性等中的不均匀导致开/关件146的引导部分153和覆盖件120的引导件155之间的滑动阻力中的轻微的不均匀。由于滑动阻力通过杠杆比放大,开/关件146不能进行开/关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拾取头装置以及具有该光学拾取头装置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该光学拾取头装置使得在开/关件的开/关操作的可靠性方面有所改进,以用于防止灰尘和颗粒粘附到光学拾取头的物镜、并实现总体结构简化、生产成本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是一种使用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头,其具有物镜并设置成在光盘径向上可移动;设置在光学拾取头上的第一齿条部分;滑动件,其具有设置成可在第一齿条部分上滑动的第二齿条部分;开/关部分,该开/关部分是用于相对光盘开启/关闭物镜面对表面的开/关板,该开/关板与滑动件一体形成;弹性件,在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之间拉伸;和驱动机构,其具有与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啮合的驱动齿轮以及驱动电机,其中当第一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而且光学拾取头因此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由于位于与驱动齿轮啮合状态解除的终端处的第一齿条部分的齿形成为三角形形状,因此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解除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以移动滑动件,由此将开/关部分从开启物镜面对表面的位置移动到关闭面对表面的位置。
该装置还包括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光学拾取头是否已经到达光盘内圆周侧上的预定位置处。当光学拾取头到达光盘目录区域中至少一个位置时,检测部分由光学拾取头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控制部分,用于根据来自检测部分的检测输出,驱动驱动电机一预定时间段。随着驱动电机被驱动一预定时间段,光学拾取头进一步朝向光盘的内圆周侧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中,当第一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而且光学拾取头由此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的状态解除,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以移动滑动件,由此将开/关部分从开启物镜面对表面侧的位置移动至关闭面对表面侧并在待机状态下使开/关部分关闭面对表面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头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头,其具有物镜并设置成在光盘径向上可移动;设置在光学拾取头上的第一齿条部分;滑动件,其具有设置成可在第一齿条部分上滑动的第二齿条部分;开/关部分,该开/关部分是用于相对光盘开启/关闭物镜面对表面的开/关板,该开/关板与滑动件一体形成;弹性件,在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之间拉伸;和驱动机构,其具有与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啮合的驱动齿轮以及驱动电机;其中,当第一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而且光学拾取头因此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由于位于与驱动齿轮啮合状态解除的终端处的第一齿条部分的齿形成为三角形形状,因此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解除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以移动滑动件,由此将开/关部分从开启物镜面对表面的位置移动到关闭面对表面的位置。
在该光学拾取头装置中,至少一个突起设置在滑动件上,而将要抵靠在突起上的接合部分设置在光学拾取头部分上。随着第二齿条部分在一方向上移动使得开/关部分开启面对表面侧从而将突起抵靠在接合部分上时,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啮合。
光学拾取头装置还包括在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之间受到拉伸的弹性件。
光学拾取头装置还具有覆盖件,在朝向物镜的位置处、在其中形成有一孔,而且覆盖件适于至少覆盖物镜。开/关部分在覆盖件上在开启面对表面的位置和关闭面对表面的位置之间移动,由此开/关孔。
光学拾取头装置还具有用于在光盘径向上引导光学拾取头部分移动的引导部分。引导部分具有用于引导光学拾取头部分的支承轴、抵靠在支承轴外圆周部分至少两个位置上以定位支承轴的基准部分、与支承轴外圆周部分配合的配合部分、以及与配合部分一体形成的用于在支承轴径向上施力于配合部分的弹性平移部分。弹性平移部分从基本上平行于支承轴轴向的方向上弯曲至基本上垂直于支承轴轴向的方向上,由此将在支承轴的径向上施力于配合部分。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从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中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说明设置在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中的支承座的透视图;
图3是说明设置在传统光学拾取头装置中的支承座的齿条部分和滑动件的齿条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说明设置在传统光学拾取头机构中的开/关机构的开/关件开启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说明开/关机构的开/关件关闭状态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其中设置了根据本发明光学拾取头装置的盘驱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光学拾取头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示出使用本发明轴固定机构的光学拾取头装置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轴固定机构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轴固定机构的固定件的配合部分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固定件的配合部分与支承轴配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说明光学拾取头装置的透视图;
图13是说明设置在光学拾取头装置中的支承座的齿条部分和滑动件的齿条部分的平面图;
图14是说明支承座齿条部分一个齿的平面图;
图15是说明光学拾取头装置的开/关板移动至关闭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说明开/关板移动至开启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说明光学拾取头装置的物镜移动至光盘TOC区域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说明光学拾取头装置的物镜移动至光盘记录区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说明开/关板的开/关操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说明设置在光学拾取头装置中的检测开关的操作时序的视图;
图21是说明开/关板的开/关操作和光学拾取头位置之间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光学拾取头装置以及使用该光学拾取头装置的盘驱动装置将在下文参照附图进行描述。
利用本发明光学拾取头装置的盘驱动装置具有用于向光盘记录信息或从光盘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以及用于旋转驱动光盘的盘驱动机构2,如图6所示。
装载在根据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上的光盘可以用上面记录有信息的CD(致密盘)作为代表。在记录有信息的光盘的记录区的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上,分别设置有导入区和导出区。在导入区中设置了TOC(目录)区,例如,记录了所记录的信息的检索和实际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具有带物镜14的光学拾取头部分11,在平行于光盘径向的箭头a1和a2的方向上移动光学拾取头部分11的移动机构12、以及可动地支承光学拾取头部分11并也支承移动机构12的底板13,如图6所示。
光学拾取头部分11可动地设置在孔16中以在底板13中移动,如图6和7所示。光学拾取头部分11具有带物镜14的光学系统、用于在平行于物镜光轴的聚焦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光轴的寻轨方向上驱动并移动物镜14的电磁驱动部分(未示出)、以及覆盖电磁驱动部分的覆盖件18。
电磁驱动部分具有支持物镜14的透镜架、用于在聚焦方向和轨迹方向可位移地支承透镜架的支承机构、以及通过电磁力驱动并位移物镜14的电磁电路部分,尽管未示出。
在光学拾取头部分11中,光学系统具有作为光源以发射激光束的激光二极管、构成光学系统的一组透镜、以及接收由光盘反射的光的光接收部分,尽管未示出。从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束由物镜14会聚,并然后投射至光盘的记录层上。激光束由光盘的记录层反射,经由物镜14入射到光学拾取头部分11上,并被光接收部分接收。
覆盖件18例如由ABS树脂等制成并形成为大致盒状,其具有基本上平行于光盘记录表面的上表面。如图6和7所示,将物镜14暴露给光盘记录表面的孔20基本设置在覆盖件18上表面的中心。该孔20大致形成为在光盘径向具有长轴的椭圆形。
移动机构12具有支承光学拾取头装置的支承座21、在光盘径向可动地支承支承座21的支承轴22、可动地引导支承座21的引导部分23、移动支承座21的滑动件24、在相对于支承座21的支承轴22的轴向施力于滑动件24的拉伸螺旋弹簧25、驱动滑动件24的驱动齿轮26、旋转地驱动驱动齿轮26的一组齿轮(未示出)、以及经由一组齿轮旋转地驱动驱动齿轮26的驱动电机28,如图7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具有将支承轴22定位到底板13上的轴固定机构80。
轴固定机构80设置在支承轴22的两端,并包括支承轴22、底板13、将支承轴22定位到底板13上的定位件81、以及将支承轴22固定到底板13上的固定件82,如图8和9所示。支承轴22和底板13由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切割和将底板13的一部分升高至大致垂直于底板主表面使定位件81与底板13一体形成。固定件82具有与支承轴22的外圆周部分配合的配合部分85、施力于配合部分85以在支承轴22径向对其压缩的弹性位移部分、以及与底板13一体形成的近端部分87。
配合部分85的尺寸允许相对于近端部分87易于弯曲。弹性位移部分86的宽度比配合部分85和近端部分87的宽度窄,由此确保了预定的弹性,如图9所示。
在底板13的主表面上,抵靠在支承轴22两端以对支承轴22在轴向的位移进行调节的调节突起89、89一体设置在支承轴22的两端,如图8所示。
在固定件82中,由于弹性位移部分86事先通过压力加工而弯曲,配合部分85被制成垂直于近端部分87并由此基本上平行于支承轴22的轴向,如图8和9所示。当通过弯曲弹性位移部分86使配合部分85基本上平行于近端部分87并由此基本上垂直于支承轴22的轴向时,斜面88与支承轴22的外圆周部分配合,如图11所示。
通过利用如上构造的轴固定机构80将支承轴22定位并固定在底板13上的轴固定方法将在下文参照附图进行描述。
支承轴22的外圆周部分抵靠在定位件81的基准面83和底板13的基准面84上,并由此相对于底板13定位。
在基本上垂直于近端部分87方向上弯曲的固定件82的配合部分85跨在支承轴22的外圆周部分上,而且配合部分85的斜面88在支承轴22的外圆周部分上滑动。由此,配合部分85基本上平行于近端部分87,而弹性位移部分86部分弯曲使配合部分85基本上垂直于支承轴22的轴向。
当固定件82的配合部分85弯曲成基本垂直于支承轴22的轴向时,配合部分85与支承轴22的外圆周部分配合,而且配合部分85被弹性位移部分86的弹性力施力而压在支承轴22的径向上。
特别是,如图10所示,由于配合部分85具有当配合部分85基本上平行于近端部分87时与支承轴22的交叉部分交叠的区域S,弹性位移部分86基于区域S相对于支承轴22外圆周的区域S弹性位移。因此,配合部分85由支承轴22径向上的预定压力挤压并牢牢固定在支承轴22上,而该预定压力是由弹性位移的弹性位移部分86的弹性力引起的。
在上述的轴固定机构80中,由于固定件82的配合部分85与底板13一体形成,在固定支承轴22的配合部分85中不会产生因任何震动或振荡引起的松动,而且支承轴22可以牢牢固定。
在轴固定机构80中,由于固定件82与底板13一体形成,所以部件数量和生产成本均可以降低。
支承座21具有设置在其主表面上的光学拾取头部分11,还具有其中可动地插入支承轴22的支座部分31,以及一对与引导部分23可动配合的引导件32、32,如图12所示。在支承座21的一个侧边,齿条部分33是一体形成的,其可与驱动齿轮26啮合并被驱动齿轮26移动,如图7所示。
齿条部分33平行于支承轴22的轴向形成,如图7所示。在齿条部分33上,一体形成有与滑动件24可动配合的配合棘爪35、36以及用于夹持拉伸螺旋弹簧25一端的夹持件37。在齿条部分33中,在光盘外圆周侧终端处的齿38形成为具有其它齿39一半厚度的大致三角形形状,如图13和14所示,因此该齿38易于与驱动齿轮26脱离以解除齿条部分31与支承座21的啮合状态。
在支承座21上,在对应于光盘内圆周侧的位置,用于在箭头a1方向上调节支承座21运动的内侧挡件41在平行于支承座21的移动方向伸出而一体地形成,如图1 2所示。在底板13上,在用于移动的孔16内圆周侧上的一个侧边处,调节凹陷部分42被切开并形成为使得支承座21的内侧挡件41抵靠在其上。
在支承座21上,在对应于光盘外圆周侧的位置,用于在箭头a2方向上调节支承座21运动的外侧挡件43一体地形成为在平行于支承座21的移动方向伸出,如图12所示。在底板13上,在用于移动的孔16外圆周侧上的一个侧边处,调节凹陷部分44被切开并形成为使得支承座21的外侧挡件43抵靠在其上。
如图6和7所示,支承轴22的两端均通过固定部分(未示出)固定在底板13上,在底板13的移动孔16上方,支承轴轴向设置成平行于光盘的径向。
引导部分23沿底板13移动孔16的一个侧边平行于支承轴22的轴向形成,如图7和12所示。支承座21的引导件32、32自引导部分23和与引导部分23可动配合的支承座21的上方及下方面对面地坐落,由此调节支承座21在支承轴22轴向转动方向上的移动。
滑动件24具有平行于支承轴22轴向形成的齿条部分46,如图7所示。滑动件24安装在支承座21上,从而齿条部分46与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重合。在滑动件24上,配合沟槽48、49以能平行于支承轴22轴向移动的方式与支承座21齿条部分33的配合棘爪35、36配合形成。
在滑动件24上,用于调节对于齿条部分33相对位置的调节销钉50、50一体形成并伸出,如图7和13所示。随着调节销钉50、50抵靠在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上设置的配合棘爪35、36的一个配合棘爪36上,滑动件24对于齿条部分33的相对位置受到调节。
在滑动件24上,可动地与驱动齿轮26配合的引导件52沿着齿条部分46伸出而一体形成。在滑动件24上,用于夹持拉伸螺旋弹簧25的夹持件53一体形成。
拉伸螺旋弹簧25的一端由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的夹持件37夹持,另一端由滑动件24的夹持件53夹持,如图7所示。因此,在平行于支承轴22相对于支承座21齿条部分33的轴向的箭头a2方向上,拉伸螺旋弹簧25通过其弹性力施力于滑动件24。
驱动齿轮26具有与支承座21齿条部分33和滑动件24的齿条部分46啮合的齿轮部分55,如图7所示。在驱动齿轮26的远端形成引导沟槽56,滑动件24的引导件52与该引导沟槽可动配合,如图7所示。驱动齿轮26和齿轮组(未示出)设置在底板13上,从而经由支承轴22可以转动。驱动电机28设置在底板13上。来自驱动电机28的驱动力经由齿轮组(未示出)传递至驱动齿轮26上。
移动机构12具有开/关板58,其能够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是用于覆盖光学拾取头部分11的物镜14的面对光盘的面对表面,而在开启位置是用于打开物镜14的面对表面使物镜暴露给光盘,如图6和7所示。
开/关板58与滑动件24通过利用诸如POM(聚甲醛)的树脂材料一体形成,如图7所示。开/关板58形成为大致矩形,其面积足够大以关闭覆盖件18的孔20。开/关板58形成为经由一对弹性线性连接件59、59从滑动件24伸出,并受到连接件59、59弹性力的施力而朝向覆盖件18的上表面,如图7所示。
移动机构12具有检测机构60,用于检测光学拾取头部分11是否移进光盘TOC区或TOC区内圆周侧,如图7和1 2所示。检测机构60由设置在支承座21上的检测件61和受检测件61支配的检测开关62构成。
检测件61与支承座21一体形成,在大致垂直于光学拾取头部分11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支承座21的一部分从支承座的底侧上伸出。
检测开关62设置在安装在底板13上的电路板(未示出)上。更具体的是,检测开关62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在该位置,当电路板(未示出)上的光学拾取头部分11的物镜14大致移动到光盘TOC区径向中心时,检测开关抵靠检测件61。如将在下文所述,在电路板(未示出)上设置了控制器71,该控制器具有计时电路72,用于在光学拾取头部分11受到检测开关62检测之后移动光学拾取头部分11一预定时间段,如图19所示。用于驱动电机28的驱动电路也设置在电路板上。
驱动电机28由控制器71的计时电路72驱动一预定时间段,并因此相对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移动滑动件24一预定量,由此将开/关板58移动至关闭位置,以关闭覆盖件18的孔20。
盘转动驱动机构2具有上面防止光盘的盘架65,以及旋转驱动盘架65的芯轴电机(未示出),如图6所示。芯轴电机(未示出)固定到底板13上并受到设置在上述电路板(未示出)上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控制,从而光盘以恒定线速度转动。
在如上构造的盘驱动装置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伴随光学拾取头部分11移动而进行的开/关板58的开/关操作将在下文参照附图进行描述。
首先,在处于待机状态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光学拾取头部分11位于光盘TOC区的内圆周侧上。如图15所示,覆盖件18的孔20由开/关板58关闭,由此物镜14朝向光盘的面对表面由开/关板58覆盖。因此,在光学拾取头装置1处于待机状态下,物镜14面对表面的灰尘和颗粒对于光盘的粘附受到开/关板58的阻止。在处于这种待机状态下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支承座21齿条部分33和驱动齿轮26的啮合状态解除,上面设置有开/关板58的滑动件24的齿条部分46与驱动齿轮26啮合,如图5所示。在下文中,该状态称作状态S4
接着,在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当光盘开始再现时,电机28根据来自受控制器71控制的驱动电路部分73的驱动信号而驱动,由此驱动齿轮26被驱动,如图16所示。具有与驱动齿轮26啮合的齿条部分46的滑动件24在箭头a2方向上由驱动齿轮26移动。结果,开/关板58在箭头a2方向上移动至开启位置,用于打开覆盖件18的孔20并且将物镜14的面对表面暴露给光盘。如图16所示,在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随着滑动件14在箭头a2方向由驱动齿轮26移动,滑动件24的调节销钉50、50抵靠在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的配合棘爪36上。下文中,该状态称作状态S3
在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由于调节销钉50、50抵靠在配合棘爪36上,拉伸螺旋弹簧25施加的力作用于支承座21上,并且支承座21在箭头a2方向移动。因此,在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与驱动齿轮26啮合,而且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的各齿和滑动件24的齿条部分46的各齿彼此重合并与驱动齿轮26啮合,如图17所示。在该情况下,因为齿条部分33与驱动齿轮26的啮合使得支承座21在箭头a2方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d。因此,在移动机构12中,随着支承座21在箭头a2方向上位移一小段距离d,配合棘爪36从调节销钉50、50移开一小段距离d,如图17所示。在移动机构12中,由于调节销钉50、50和配合棘爪36彼此远离,拉伸螺旋弹簧25施加的力作用为抵消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和滑动件24的齿条部分46相对于驱动齿轮26的间隙。下文中,该状态称作状态S2
在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如图18所示,由于该间隙被再现状态下的拉伸螺旋弹簧25的施力而抵消,在再现状态下,光学拾取头部分11从光盘记录区读取信息,移动机构12可以精确地在箭头a1和a2方向上移动光学拾取头部分11,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可以令人满意地由光学拾取头部分11读取。下文中,该状态称作状态S1
当光盘再现通过操作驱动装置的停止按钮(未示出)而设置成停止时,光学拾取头装置1的光学拾取头部分11在控制器71的控制下在箭头a1方向上朝光盘内圆周侧移动,如图17所示。如果光学拾取头部分11移进光盘TOC区或移进TOC区内侧上的位置,支承座21的检测件61抵靠检测开关62,因此操作检测开关62。检测开关62设置在ON(开)状态,并检测光学拾取头部分11是否移动进入TOC区或进入TOC区内侧上的位置。
当检测开关62设置在如图17所示的开状态时,来自检测开关62的检测信号提供给控制器71,如图19所示。该控制器71控制驱动电路73,从而驱动电路73输出用于转动地驱动驱动电机28的驱动信号一由计时电路72计时的预定时间段。就是说,移动机构12在箭头a1方向上通过利用驱动电机28而移动光学拾取头部分11一由计时电路72预设的时间段,如图21所示。
当光学拾取头部分11大致位于光盘TOC区中心时,检测开关62由支承座21的检测件61操作并设置在开状态,如图20和21所示。
如图16和21所示,当光学拾取头部分11进一步在箭头a1方向上移动而且光学拾取头装置1处于图16所示的状态S3时,支承座21的内侧挡件41抵靠在调节凹陷部分42上,支承座21的移动受到调节,由此停止光学拾取头部分11的移动。如图16和19所示,在移动机构12中,由于支承座21的移动受到调节,支承座21的齿条部分33的齿38与驱动齿轮26脱离,而且齿条部分33与驱动齿轮26的啮合状态解除。
在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如图15和21所示,在支承座21的移动受到调节之后,驱动电机28被驱动一由计时电路72预设的预定时间段。结果,只有滑动件24通过驱动齿轮26抵抗拉伸螺旋弹簧25的弹性力。在箭头a1方向上移动。因此,在移动机构12中,如图15和21所示,滑动件24在相对于支承座21的箭头a1方向上移动,设置在滑动件24上的开/关板58在箭头a1方向上移动至关闭位置,以关闭覆盖件18的孔20并覆盖光学拾取头部分111的物镜14的朝向光盘的面对表面。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由于当光学拾取头部分11的物镜14位于光盘的TOC区中时,开/关板58牢牢地位于开启位置以打开孔20,记录在光盘TOC区的TOC数据可以令人满意地读出。
如上所述,在设置在盘驱动装置中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由于开/关板58的开/关操作不象传统开/关机构那样受杠杆比的影响,所以可以由开/关板58精确地控制开/关孔20的操作。由此,可以提高开/关操作以及精确控制该操作的可靠性。
因此,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由于覆盖件18的孔20可以由开/关板58牢牢地关闭,所以灰尘和颗粒对物镜14的粘附可被令人满意的阻止。
在设置在盘驱动装置中的光学拾取头装置1中,由于拉伸螺旋弹簧25的施力用来在打开方向上抵消间隙并用来施力于开/关板58,上述传统开/关机构145的转轴147和拉伸螺旋弹簧148并不是必须的。因此,部件的数量减少而且结构简化,由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结构简化,盘驱动装置和光学拾取头装置的组装工作可以简化。因此,工作效率提高,可以实现减少组装失效并提高产量。
尽管上述盘驱动装置构造成从光盘再现信息,盘驱动装置还构造成向能够另外写入信息的一次性写入式光盘或信息可再重写的可写入光盘记录信息。当然,通过在朝向光学拾取头装置处设置用于记录信息的磁头机构,盘驱动装置还可以构造成相对其它光盘如磁光盘等记录或再现信息。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头装置以及利用该光学拾取头装置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可以提高开/关件的开/关操作的可靠性,并且保证阻止灰尘和颗粒粘附到物镜面对表面上。此外,利用光学拾取头装置和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可以实现总体结构的简化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Claims (7)

1.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包括:
光学拾取头,其具有物镜并设置成在光盘径向上可移动;
设置在光学拾取头上的第一齿条部分;
滑动件,其具有设置成可在第一齿条部分上滑动的第二齿条部分;
开/关部分,该开/关部分是用于相对光盘开启/关闭物镜面对表面的开/关板,该开/关板与滑动件一体形成;
弹性件,在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之间拉伸;和
驱动机构,其具有与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啮合的驱动齿轮以及驱动电机;
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而且光学拾取头因此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由于位于与驱动齿轮啮合状态解除的终端处的第一齿条部分的齿形成为三角形形状,因此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解除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以移动滑动件,由此将开/关部分从开启物镜面对表面的位置移动到关闭面对表面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啮合,弹性件的作用力用来抵消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相对于驱动齿轮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还包括调节部分,光学拾取头抵靠在该调节部分上,而且该调节部分适于调节光盘的移动,其中随着光学拾取头抵靠在调节部分上而且其移动受到调节部分的调节时,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解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突起设置在第二齿条部分上,而将要抵靠在突起上的接合部分设置在第一齿条部分上,而且随着驱动电机在一方向上移动第二齿条部分,使得开/关部分开启面对表面,由此将突起抵靠在接合部分上,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啮合。
5.一种光学拾取头装置,包括:
光学拾取头,其具有物镜并设置成在光盘径向上可移动;
设置在光学拾取头上的第一齿条部分;
滑动件,其具有设置成可在第一齿条部分上滑动的第二齿条部分;
开/关部分,该开/关部分是用于相对光盘开启/关闭物镜面对表面的开/关板,该开/关板与滑动件一体形成;
弹性件,在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之间拉伸;和
驱动机构,其具有与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啮合的驱动齿轮以及驱动电机;
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而且光学拾取头因此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由于位于与驱动齿轮啮合状态解除的终端处的第一齿条部分的齿形成为三角形形状,因此第一齿条部分与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解除而第二齿条部分由驱动齿轮驱动以移动滑动件,由此将开/关部分从开启物镜面对表面的位置移动到关闭面对表面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拾取头装置,还包括引导部分,用于在光盘径向上引导光学拾取头的移动,其中引导部分具有用于引导光学拾取头的支承轴、抵靠支承轴外周边部分至少两个位置用于定位支承轴的基准部分、与支承轴外周边部分配合的配合部分、以及与配合部分一体形成的用于在支承轴径向施力于配合部分的弹性位移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拾取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位移部分从大致平行于支承轴轴向的方向上向大致垂直于支承轴轴向的方向弯曲,由此在支承轴的径向施力于配合部分。
CNB018022472A 2000-07-31 2001-07-31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5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32466A JP4300689B2 (ja) 2000-07-31 2000-07-31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並びに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32466/2000 2000-07-31
JP232466/00 2000-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6269A CN1386269A (zh) 2002-12-18
CN1183521C true CN1183521C (zh) 2005-01-05

Family

ID=1872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0224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521C (zh) 2000-07-31 2001-07-31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6880163B2 (zh)
EP (1) EP1313094A4 (zh)
JP (1) JP4300689B2 (zh)
KR (1) KR100797635B1 (zh)
CN (1) CN1183521C (zh)
HK (1) HK1051738A1 (zh)
WO (1) WO20020111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7282B2 (ja) * 2001-07-11 2009-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3935422B2 (ja) * 2002-11-28 2007-06-20 オリオン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等の送り装置を構成するラックギア
JP4042111B2 (ja) * 2003-06-10 2008-02-0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を有するディスク装置
JP4033067B2 (ja) * 2003-07-16 2008-0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20050149960A1 (en) * 2003-12-29 2005-07-07 Mustek Systems Inc. Apparatus for driving optical head
CN1961361A (zh) * 2004-03-31 2007-05-09 先锋株式会社 光拾波器的移送装置
CN100395829C (zh) * 2004-11-26 2008-06-18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光盘读取装置
TW200632234A (en) * 2005-03-15 2006-09-16 Benq Corp Rack and optical drive therewith
US7218513B2 (en) * 2005-03-18 2007-05-15 Inventec Corporation Disc drive carrier unit
CN100489982C (zh) * 2005-07-09 2009-05-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装载机构
JP4622994B2 (ja) 2006-11-20 2011-02-02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ガイド装置
US8117629B2 (en) * 2007-09-05 2012-02-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6967A (ja) 1988-08-08 1990-02-16 Kosei Aruminiyuumu Kogyo Kk 重力金型鋳造機
JPH0269671A (ja) 1988-09-05 1990-03-08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光変流器
JPH0246967U (zh) * 1988-09-20 1990-03-30
US5119362A (en) * 1989-12-28 1992-06-02 Sony Corporation Disc player with a pickup feeding apparatus
JPH09288872A (ja) * 1996-04-19 1997-11-04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の送り装置
KR980004506A (ko) * 1996-06-29 1998-03-30 김광호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픽업 기울기 조정 장치
US5995467A (en) 1996-07-25 1999-11-30 Sony Corporation Disc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a liftable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coordinated lens shutter
JP3513849B2 (ja) 1996-08-05 2004-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10143899A (ja) 1996-11-08 1998-05-29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5995487A (en) 1997-08-06 1999-11-30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ubscribers with unguaranteed bandwidth connections wherein subscribers are alerted by encoded messages or a warning tone
JP2000057620A (ja) 1998-08-05 2000-02-25 Sony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
JP3364922B2 (ja) * 1999-02-22 2003-01-0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6366551B1 (en) * 2000-03-23 2002-04-02 Acute Applied Technologies, Inc. Tilt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optical disc dr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83473B2 (en) 2006-01-03
US6971114B2 (en) 2005-11-29
US6880163B2 (en) 2005-04-12
KR100797635B1 (ko) 2008-01-23
KR20020037359A (ko) 2002-05-18
US20050157609A1 (en) 2005-07-21
US20050157610A1 (en) 2005-07-21
JP4300689B2 (ja) 2009-07-22
WO2002011133A1 (fr) 2002-02-07
HK1051738A1 (en) 2003-08-15
JP2002050055A (ja) 2002-02-15
CN1386269A (zh) 2002-12-18
EP1313094A1 (en) 2003-05-21
US20030031111A1 (en) 2003-02-13
EP1313094A4 (en) 200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3521C (zh) 光学拾取头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335615A (zh) 盒式盘
CN1140303A (zh) 组装盘形记录媒体的装置及其组装盘形记录媒体的方法
CN1105385C (zh) 碟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236429C (zh) 拾波器进给装置,信息再生装置及信息记录装置
CN1734656A (zh) 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
CN1116674C (zh) 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以及光盘读取装置
US6892386B2 (en) Guide shaft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disc drive equipped with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783280A (zh) 盘驱动设备
CN1125461C (zh) 盘形录制媒体的磁头装置和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1240070C (zh) 光盘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241197C (zh) 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JPS60191479A (ja) 光学ヘツドの送り機構
CN1515065A (zh) 驱动装置以及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161774C (zh) 盘片盒的装载装置
CN1296927C (zh) 盒式记录介质、盘状记录介质及其驱动方法
CN1604222A (zh) 拾取器支承构造和记录介质驱动装置
CN1571023A (zh) 盘驱动单元
CN1252691C (zh) 盘驱动装置
CN1685432A (zh) 信息记录媒体片盒
JP2004063003A (ja) ピックアップ送り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CN1826654A (zh) 盘盒的活门件、盘盒和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KR100327214B1 (ko) 광픽업장치
KR100442351B1 (ko) 디스크 호환가능형 기록재생장치용 디스크 카트리지
CN1754222A (zh) 盘片盒及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