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0170A - 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0170A
CN114450170A CN202080066599.2A CN202080066599A CN114450170A CN 114450170 A CN114450170 A CN 114450170A CN 202080066599 A CN202080066599 A CN 202080066599A CN 114450170 A CN114450170 A CN 114450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output
housing
tape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65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鹈饲信次
村山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50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01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32Detachable carriers or holders f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36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ortability, i.e. hand-held printers or laptop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 B41J33/2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directly to ribbon
    • B41J33/26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directly to ribbon by rollers engaging the ribbon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向盒的驱动力输入位置和向盒外部的驱动力输出位置的配置的自由度的打印装置。本公开是具备打印用盒、压印辊及驱动源的打印装置。打印用盒具有:被输入驱动力的输入部;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向压印辊传递驱动力;传递机构,将输入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输出部传递;及壳体,在内部配置有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输出部的一部分位于壳体之外。在投影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假想面的投影图中,输出部位于比壳体的外缘靠内侧处。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背景技术
在对带进行打印等处理的装置中,通过将收纳有带的盒相对于主体装卸来进行带的更换及供给。作为在这样的装置中使用的盒,公知有在卷绕有带的卷轴上设置有齿轮的盒(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414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盒中,在使用上述齿轮从盒输出驱动力的情况下,由于输出部(即齿轮)和输入部(即卷轴的孔)一起形成于卷轴,因此对向盒的输入位置和向盒外部的输出位置的配置产生限制。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向盒的驱动力输入位置和向盒外部的驱动力输出位置的配置的自由度的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具备具有被打印带的打印用盒、输送被打印带的压印辊及驱动源的打印装置。
打印用盒具有:输入部,被输入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向压印辊传递驱动力;传递机构,与输入部和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输出部传递;及壳体,在内部配置有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输出部的一部分位于壳体之外。在将输出部及壳体投影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假想面的投影图中,输出部位于比壳体的外缘靠内侧处。
本公开的其他方式是如下的打印用盒,该打印用盒具备:被打印带;输入部,被输入驱动力;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用于将用于输送被打印带的驱动力向外部输出;传递机构,与输入部和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输出部传递;及壳体,在内部配置有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输出部的一部分位于壳体之外。在将输出部及壳体投影于与第一方向垂直的假想面的投影图中,输出部位于比壳体的外缘靠内侧处。
根据这些结构,能够通过传递机构从输入部向输出部传递驱动力,因此能够将输入部和输出部配置在任意的位置。其结果,能够提高向打印用盒的驱动力的输入位置和向打印用盒外部的驱动力的输出位置的配置的自由度。另外,在上述投影图中,由于输出部位于比壳体的外缘靠内侧处,因此也能够实现输出部的保护。
本公开的另外的其他方式是打印用盒,该打印用盒具备:被打印带;输入部,被输入驱动力;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用于将用于输送被打印带的驱动力向外部输出;传递机构,与输入部和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输出部传递;及壳体,在内部配置有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输出部的一部分位于壳体之外。输出部的整体在第一方向上与壳体重叠。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传递机构从输入部向输出部传递驱动力,因此能够将输入部和输出部配置在任意的位置。另外,输出部的整体在第一方向上与壳体重叠,因此也能够实现输出部的保护。
本公开的另外的其他方式是打印用盒,该打印用盒具备:被打印带;输入部,被输入驱动力;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用于将用于输送被打印带的驱动力向外部输出;传递机构,与输入部和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输出部传递;及壳体,在内部配置有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壳体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构成壳体的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面;及第三面和第四面,分别构成壳体的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端面。输出部位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且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传递机构从输入部向输出部传递驱动力,因此能够将输入部和输出部配置在任意的位置。另外,由于输出部位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且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因此也能够实现输出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及图1C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中将打印用盒从打印装置主体拆下的状态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2A、图2B及图2C是图1A的打印装置中的打印用盒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3是图2A的打印用盒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C的IV-IV线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拆下图2A的打印用盒的第一盖部的状态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6是图2A的打印用盒的头开口附近的示意性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1A的打印装置中的输出齿轮与压印齿轮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8A是图2C的VIIIA-VIIIA线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8B是图2C的VIIIB-VIIIB线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8C是图2C的VIIIC-VIIIC线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8D是图2C的VIIID-VIIID线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9是图1A的打印装置中的打印装置主体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在与图1A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装置中将打印用盒从打印装置主体拆下的状态的示意性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A的打印装置中的打印用盒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0A的打印装置中的打印装置主体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0A的打印装置中的输出齿轮与压印齿轮的卡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与图1A及图10A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用盒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与图1A、图10A及图14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用盒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
图16A是与图1A、图10A、图14及图15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打印装置的打印用盒的右侧视图,图16B是图16A的打印用盒的仰视图,图16C是图16A的打印用盒的左侧视图,图16D是图16A的打印用盒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结构]
图1A、1B、1C所示的打印装置1具备打印用盒10和打印装置主体100。打印装置1是在带状的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输出齿轮18的轴向设为上下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中的输出齿轮18和输入卷轴16排列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
<打印用盒>
打印用盒10收纳打印介质。打印用盒10能够相对于打印装置主体100装卸。通过更换打印用盒10,能够进行打印介质的补给及打印介质的种类(例如,颜色、材质等)的变更。
如图2A、2B、2C所示,打印用盒10具备收纳后述的被打印带、墨带等的壳体35。打印用盒10的外形(即,壳体35的形状)是具有与上下方向平行的边、与前后方向平行的边及与左右方向平行的边的长方体状。壳体35具有第一盖部31、第一框部32、第二框部33及第二盖部34。
如图3所示,打印用盒10具备第一卷11、第一供给卷轴12、间隔膜13A、13B、第二卷14、第二供给卷轴15、输入卷轴16、离合器弹簧保持架17、输出齿轮18、输入齿轮19及惰轮20。
(第一卷)
第一卷11是将进行打印的被打印带卷绕于第一供给卷轴12而成的。在被打印带的表面,通过后述的打印装置主体100的打印头102及墨带进行打印。
在第一卷11的上下方向的外侧,以夹着第一卷11的方式配置有2个间隔膜13A、13B。间隔膜13A、13B配置在第一卷11与第一盖部31之间和第一卷11与第一框部32之间。
(第一供给卷轴)
第一供给卷轴12能够绕旋转轴心旋转。第一供给卷轴12随着后述的打印装置主体100的压印辊103对被打印带的输送而旋转,从而将被打印带向打印头102供给。
(第二卷)
第二卷14是通过将用于被打印带的打印的墨带卷绕在第二供给卷轴15上而成的。
墨带在后述的头开口33B中与被打印带重合,供打印头102进行打印。在打印中使用后的墨带被卷取在后述的输入卷轴16上。另外,由离合器弹簧保持架17保持的离合器弹簧对第二卷14施加旋转阻力。
(第二供给卷轴)
第二供给卷轴15能够绕旋转轴心旋转。第二供给卷轴15的旋转轴心与第一供给卷轴12的旋转轴心即上下方向平行。
第二供给卷轴15随着输入卷轴16卷取墨带而旋转,从而将墨带向打印头102供给。另外,第二供给卷轴15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与第一卷11重叠的位置。
(输入卷轴)
输入卷轴16能够绕旋转轴心旋转。输入卷轴16的旋转轴心与第二供给卷轴15的旋转轴心平行。
输入卷轴16为圆筒状,具有由内周面16A规定的中空部。在输入卷轴16的内周面16A设置有花键齿16B。后述的打印装置主体100的驱动轴105与花键齿16B连结。输入卷轴16通过驱动轴105而旋转,卷取墨带。
(输出齿轮)
输出齿轮18是用于将用于输送被打印带的驱动力向外部输出的齿轮。输出齿轮18是经由后述的打印装置主体100的压印齿轮104向压印辊103传递驱动力的输出部。
输出齿轮18具有绕旋转轴心旋转的圆盘、设置于圆盘的与上下方向平行的面的齿。圆盘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一个面(即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与壳体35的后述的罩部32B相对。圆盘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另一个面(即下表面)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不与壳体35相对。
输出齿轮18的一部分露出于头开口33B,一部分位于壳体35之外。在打印用盒10安装于打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输出齿轮18在头开口33B与压印齿轮104卡合。
如图4所示,第一卷11、输出齿轮18及第二卷14(即第二供给卷轴15)在上下方向上按照第一卷11、输出齿轮18及第二卷14的顺序排列配置。即,输出齿轮18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卷11与第二卷14之间。
(输入齿轮)
如图3所示,输入齿轮19经由后述的惰轮20与输出齿轮18间接地卡合,是用于将驱动力向输出齿轮18传递的齿轮。向输入齿轮19输入来自打印装置主体100的驱动源的驱动力。
输入齿轮19具有齿轮19A和圆筒状的卷轴19B,卷轴19B固定于齿轮19A的下表面,并且在内周面具有花键齿。齿轮19A通过输入到卷轴19B的驱动力而与卷轴19B一体旋转。
输入齿轮19的旋转轴心(即,齿轮19A的旋转轴心及卷轴19B的旋转轴心)与输入卷轴16的旋转轴心配置于同一线上。如图4所示,输入卷轴16、输入齿轮19及第一卷11在上下方向上按照输入卷轴16、输入齿轮19及第一卷11的顺序排列配置。
即,输入齿轮19在上下方向上位于输入卷轴16与第一卷11之间。另外,输入齿轮19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第一卷11重叠的位置。
输入齿轮19的旋转轴心通过输入卷轴16的中空部。即,驱动轴105同时插通输入卷轴16和输入齿轮19。其结果,输入齿轮19未与输入卷轴16直接连结,但通过与输入卷轴16共用的驱动源(即驱动轴105)而旋转。
(惰轮)
惰轮20与输入齿轮19和输出齿轮18驱动连结(即卡合),构成用于将输入到输入齿轮19的驱动力向输出齿轮18传递的传递机构。
惰轮20是与输入齿轮19卡合的第一齿轮20A和与输出齿轮18卡合的第二齿轮20B在同轴上排列配置的阶梯齿轮。第二齿轮20B的直径比第一齿轮20A的直径小。另外,第二齿轮20B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比第一齿轮20A更靠近第一卷11的位置(即上方)。惰轮20构成使输入到输入齿轮19的驱动力减速的减速机构。
(壳体)
如图3所示,第一盖部31构成打印用盒10的上端部。第一框部32配置于第一盖部31的下侧,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盖部31连结。第二框部33配置于第一框部32的下侧,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框部32连结。第二盖部34构成打印用盒10的下端部。第二盖部34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二框部33连结。
第一盖部31和第一框部32构成收纳第一卷11的第一壳体部41(参照图4)。即,第一卷11配置于由第一盖部31和第一框部32包围的空间。
第二盖部34和第二框部33构成收纳第二卷14、第二供给卷轴15及输入卷轴16的第二壳体部42(参照图4)。即,第二卷14、第二供给卷轴15及输入卷轴16配置于由第二盖部34和第二框部33包围的空间。
第一框部32和第二框部33构成在内部配置有输出齿轮18的一部分、输入齿轮19及惰轮20的第三壳体部43(参照图4)。即,输出齿轮18的一部分、输入齿轮19及惰轮20配置于由第一框部32和第二框部33包围的空间。第三壳体部43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壳体部41与第二壳体部42之间。
第一框部32具有第一侧壁32A、罩部32B、第一引导件32C、第一齿轮支承部32D、第二齿轮支承部32E及第三齿轮支承部32F。第一侧壁32A构成打印用盒10的与上下方向平行的侧面。罩部32B是具有与上下方向垂直的表面的部位。
罩部32B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输出齿轮18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32B与第一侧壁32A的下端部连续地设置,配置于第一框部32的右前方的角部。
输出齿轮18、罩部32B及第一卷11在上下方向上按照输出齿轮18、罩部32B及第一卷11的顺序排列配置。另外,如上所述,输出齿轮18的上表面的整个区域由罩部32B覆盖。
如图5所示,第一引导件32C是供从第一卷11拉出的被打印带11A卷挂的部位。第一引导件32C具有沿着第一卷11的周向分离配置的多个板状的肋。多个肋在第一卷11的径向上突出,越朝向下方,则突出量(即板宽)越大。
图3所示的第一齿轮支承部32D可旋转地支承输出齿轮18。第二齿轮支承部32E可旋转地支承输入齿轮19。第三齿轮支承部32F可旋转地支承惰轮20。
第二框部33具有第二侧壁33A、头开口33B、排出口33C、第二引导件33D、突出部33E及输送路33G。第二侧壁33A构成打印用盒10的与上下方向平行的侧面。
头开口33B是将第二侧壁33A的一部分切掉而成的部位。头开口33B是在打印用盒10安装于打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通过从下方插入打印头102而在内部配置打印头102的空间。头开口33B向打印用盒10的下方开口。
第二引导件33D是供通过了第一引导件32C的被打印带11A卷挂的部位。第二引导件33D与第一引导件32C同样地,具有沿着第二卷14的周向分离配置的多个板状的肋。多个肋在第二卷14的径向上突出,越朝向下方,则突出量(即板宽)越小。
突出部33E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输出齿轮18重叠的位置,并且具有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端面33F。突出部33E配置于输出齿轮18的下侧(即,隔着输出齿轮18而与罩部32B相反的一侧)。
输送路33G是在比头开口33B靠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处平行地输送被打印带和墨带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路33G中的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是从左向右的方向,在输送路33G内,与将被打印带的与被打印面相反的面所抵接的多个支承点连结的直线平行。
输入齿轮19的一部分在与输送路33G中的被打印带11A的输送方向(即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上与输出齿轮18重叠。
如图6所示,在头开口33B,被打印带11A及墨带14A在左右方向上架设。打印后的被打印带11A从排出口33C向打印装置1的外部排出。
在将输出齿轮18及壳体35投影于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假想面的投影图中,输出齿轮18位于比壳体35的外缘靠内侧处。另外,输出齿轮18的整体在上下方向上与壳体35重叠。
输出齿轮18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与头开口33B重叠。特别是,输出齿轮18的旋转轴心O1通过头开口33B。另外,突出部33E的端面33F位于输出齿轮18的齿根圆与输出齿轮18的旋转轴心O1之间。
输出齿轮18中的位于壳体35之外的部分(即,与突出部33E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部分)的齿根圆的周长L为输出齿轮18的齿根圆的周长的1/8以上且1/3以下。
壳体35还具有支承被打印带11A的第一上游支承部331及第一下游支承部332、支承墨带14A的第二上游支承部333及第二下游支承部334。
第一上游支承部331在比头开口33B靠被打印带11A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处与头开口33B相邻地设置。第一下游支承部332在比头开口33B靠被打印带11A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与头开口33B相邻地设置。第一下游支承部332位于比第一上游支承部331靠右后方处。
第二上游支承部333在比头开口33B靠墨带14A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处与头开口33B相邻地设置。第二下游支承部334在比头开口33B靠墨带14A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与头开口33B相邻地设置。第二下游支承部334位于比第二上游支承部333靠右后方处。
连结第二上游支承部333和第二下游支承部334的假想直线S2在上下方向上与输出齿轮18重叠。另一方面,连结第一上游支承部331和第一下游支承部332的假想直线S1在上下方向上不与输出齿轮18重叠。因此,在头开口33B,被打印带11A和墨带14A在前后方向上分离地被输送。另外,输出齿轮18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二上游支承部333重叠。
如图7所示,输出齿轮18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与连结第一上游支承部331、第一下游支承部332及输入齿轮19的旋转轴心O2的假想三角形S3重叠。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齿轮18的旋转轴心O1通过假想三角形S3。
如图8A、8B、8C、8D所示,第一引导件32C及第二引导件33D构成将构成第一卷11的被打印带11A从第一壳体部41向第二壳体部42输送的通路。
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从第一卷11拉出的被打印带11A一边以描绘螺旋的方式从第一卷11的径向外侧与第一引导件32C抵接,一边在第一壳体部41内朝向下后方输送。进而,如图8B所示,被打印带11A在上下方向上跨越第三壳体部43,并且朝向左下方输送。
如图8C所示,到达第二壳体部42的被打印带11A一边从径向外侧与第二引导件33D抵接,一边向下前方输送。如图8D所示,到达打印用盒10的下端部的被打印带11A通过头开口33B而从排出口33C排出。
另外,如图8A所示,输出齿轮18位于壳体35的第一面35A与第二面35B之间。而且,如图8D所示,输出齿轮18位于壳体35的第三面35C与第四面35D之间。
第一面35A及第二面35B分别构成壳体35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面。具体而言,第一面35A是最前面,第二面35B是最后面。另外,第三面35C及第四面35D分别构成壳体35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面。具体而言,第三面35C是最左面,第四面35D是最右面。
<打印装置主体>
如图1B所示,打印装置主体100具备盒插入部101、打印头102、压印辊103、压印齿轮104及驱动轴105。
(盒插入部)
盒插入部101是供打印用盒10安装的凹部。盒插入部101具有打印用盒10的定位功能。
(打印头)
打印头102是用于在打印用盒10所保持的被打印带上进行打印的装置。
打印头102配置于盒插入部101的内部。打印头102在打印用盒10安装于打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在头开口33B,配置于与被打印带及墨带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打印头102具有分别控制发热的多个发热元件。由后述的压印辊103输送到头开口33B的被打印带经由墨带被按压于发热元件发热了的打印头102。由此,配置于墨带的表面的墨的一部分被转印到被打印带上,在被打印带上打印文字、记号等。
(压印辊)
压印辊103是用于将被打印带从打印用盒10内向外部输送的辊。压印辊103的旋转轴心与上下方向平行。
压印辊103在盒插入部101的内部配置于打印头102的附近。压印辊103在头开口33B处与被打印带抵接,将被打印带按压于打印头102。
(压印齿轮)
压印齿轮104是与压印辊103连结并与输出齿轮18卡合的齿轮。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印齿轮104的旋转轴心与压印辊103的旋转轴心配置在同一线上。
压印辊103及压印齿轮104能够在图9所示的与打印用盒10分离的位置与图7所示的压印齿轮104与输出齿轮18卡合的位置之间摆动。
(驱动轴)
驱动轴105是插入输入卷轴16并且与输入齿轮19卡合,用于使输入卷轴16和输入齿轮19旋转的轴。
驱动轴105配置于盒插入部101的内部。驱动轴105的旋转轴心与上下方向平行。驱动轴10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例如马达)而以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
如图7所示,在打印用盒10安装于打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驱动轴105与输入齿轮19卡合,并且压印齿轮104与输出齿轮18卡合。具体而言,通过将驱动轴105插入打印用盒10的输入卷轴16及输入齿轮19,使压印辊103及压印齿轮104朝向打印用盒10的头开口33B摆动,从而将打印用盒10安装于打印装置主体100。
在安装有打印用盒10的状态下,通过驱动轴105使输入齿轮19旋转,从而使输出齿轮18旋转,通过输出齿轮18的旋转而使压印齿轮104旋转,通过压印齿轮104的旋转而使压印辊103旋转。
[1-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a)由于能够通过惰轮20从输入齿轮19向输出齿轮18传递驱动力,因此能够将输入齿轮19和输出齿轮18配置在任意的位置。其结果,能够提高向打印用盒10的驱动力的输入位置和向打印用盒10外部的驱动力的输出位置的配置的自由度。另外,在上下方向的投影图中,输出齿轮18位于比壳体35的外缘靠内侧处,也能够实现输出齿轮18的保护。
(1b)通过使第一卷11、输出齿轮18及第二卷14在上下方向上按照第一卷11、输出齿轮18及第二卷14的顺序排列配置,从而抑制打印用盒10落下,与上下方向垂直的面与地面等碰撞时的输出齿轮18的损伤。
(1c)通过使输出齿轮18中的位于壳体35之外的部分的齿根圆的周长为输出齿轮18的齿根圆的周长的1/8以上且1/3以下、和/或使突出部33E的端面33F位于输出齿轮18的齿根圆与输出齿轮18的旋转轴心之间,能够可靠地进行与压印齿轮104的卡合,并且能够实现输出齿轮18的保护。
(1d)通过使连结第二上游支承部333和第二下游支承部334的假想直线S2在上下方向上与输出齿轮18重叠,能够在安装打印用盒10时避免压印辊103与墨带的干涉。
(1e)在头开口33B,在被打印带与墨带之间能够形成间隙,因此在被打印带及墨带中的任一方蛇行时,能够抑制对另一方的输送的影响。
(1f)通过使输入齿轮19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与输出齿轮18重叠、和/或使输出部的一部分与假想三角形S3重叠,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减小输入齿轮19与输出齿轮18所占的区域。其结果,能够减小打印用盒1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
[2.第二实施方式]
[2-1.结构]
图10A、10B所示的打印装置1A具备打印用盒10A和打印装置主体100A。
<打印用盒>
打印用盒10A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10中追加图11所示的第三卷21、追加卷轴22、追加齿轮23、夹持辊24,并且将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卷轴16、第一盖部31、第一框部32、第二框部33及第二盖部34置换为输入卷轴25、第一盖部36、第一框部37、第二框部38及第二盖部39。
输入卷轴25除了不具有花键齿16B这一点之外,与输入卷轴16相同。第一盖部36、第一框部37、第二框部38及第二盖部39分别是使第一盖部31、第一框部32、第二框部33及第二盖部34沿左右方向延伸而成的。打印用盒10A的其他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三卷21是将用于被打印带的保护的层压带卷绕于输入卷轴25而成的。层压带具有贴合于通过打印头102进行了打印的被打印带的粘接面。
追加卷轴22能够绕旋转轴心旋转。追加卷轴22的旋转轴心与第二供给卷轴15的旋转轴心(即上下方向)平行。追加卷轴22是通过后述的追加齿轮23的旋转而卷取墨带的卷取卷轴。
追加齿轮23与追加卷轴22连结,并且与惰轮20卡合。追加齿轮23通过输入到输入齿轮19的驱动力而旋转,使追加卷轴22旋转。
夹持辊24与后述的按压辊106一起将层压带按压于打印后的被打印带。夹持辊24配置于比头开口33B靠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处。
<打印装置主体>
打印装置主体100A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主体100中追加了图12所示的按压辊106而成的。打印装置主体100A的其他结构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主体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按压辊106构成为能够与压印辊103及压印齿轮104一起摆动。即,按压辊106能够在图12所示的与打印用盒10A分离的位置和图13所示的与夹持辊24一起按压被打印带及层压带的位置之间摆动。
[2-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2a)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优点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层压带保护被打印带的打印内容。
[3.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采用各种方式。
(3a)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并不限于使用墨带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打印装置也可以使用带状的热敏纸作为被打印带来进行打印。例如,打印装置也可以使用层压带(即保护带)来代替墨带。另外,打印用盒不一定必须具有第二卷和第二供给卷轴。
例如,图14所示的打印用盒10B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10中将第一卷11置换为热敏纸的第一卷51,并且将第二卷14置换为层压带的第二卷52的打印用盒。在打印用盒10B中,第二卷52卷绕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卷轴25。另外,打印用盒10B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夹持辊24,另一方面,不具备第二供给卷轴15。
(3b)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也可以具有2个以上的惰轮。另外,与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卡合的传递机构也可以不必包括减速机构。即,惰轮也可以不一定是阶梯齿轮。而且,打印用盒也可以具有齿轮以外的传递机构。
(3c)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中,向压印辊传递驱动力的输出部不限于齿轮。例如,作为输出部,也可以使用辊或卷轴。另外,被输入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的输入部也不限于齿轮。例如,作为输入部,也可以使用辊或卷轴。
(3d)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也可以使用追加卷轴作为卷绕有层压带的第三供给卷轴,并且使用输入卷轴作为墨带的卷取卷轴。
例如,图15所示的打印用盒10C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10A中,在追加卷轴22卷绕有层压带的第三卷21而成的。打印用盒10C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卷轴16来代替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卷轴25。输入卷轴16用作墨带的卷取卷轴。
(3e)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用盒中,输出部也可以在上述的投影图中位于比壳体的外缘靠外侧处。另外,主力部的整体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不与壳体重叠。
例如,图16A、16B、16C、16D所示的打印用盒10D中,输出齿轮18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不与壳体40重叠。即,壳体40具有输出齿轮18的一部分与壳体40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切口。但是,在打印用盒10D中,输出齿轮18位于壳体40的最前面40A与最高面40B之间且最左面40C与第右面40D之间。
(3f)也可以使上述实施方式中的1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功能分散为多个构成要素,或者将多个构成要素所具有的功能合并为1个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其他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附加、置换等。此外,由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语句确定的技术思想所包含的所有方式都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1、1A…打印装置,10、10A、10B、10C…打印用盒,
11…第一卷,11A…被打印带,12…第一供给卷轴,
14…第二卷,14A…墨带,15…第二供给卷轴,
16…输入卷轴,18…输出齿轮,19…输入齿轮,20…惰轮,21…第三卷,22…追加卷轴,23…追加齿轮,24…夹持辊,31…第一盖部,32…第一框部,32B…罩部,33…第二框部,
33B…头开口,33C…排出口,34…第二盖部,35…壳体,
41…第一壳体部,42…第二壳体部,43…第三壳体部,
100、100A…打印装置主体,101…盒插入部,102…打印头,103…压印辊,104…压印齿轮,105…驱动轴。

Claims (18)

1.一种打印装置,具备:
打印用盒,具有被打印带;
压印辊,输送所述被打印带;及
驱动源,
所述打印用盒具有:
输入部,被输入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
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向所述压印辊传递驱动力;
传递机构,与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所述输出部传递;及
壳体,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输出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之外,
在将所述输出部及所述壳体投影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假想面的投影图中,所述输出部位于比所述壳体的外缘靠内侧处。
2.一种打印用盒,具备:
被打印带;
输入部,被输入驱动力;
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用于将用于输送所述被打印带的驱动力向外部输出;
传递机构,与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所述输出部传递;及
壳体,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输出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之外,
在将所述输出部及所述壳体投影于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假想面的投影图中,所述输出部位于比所述壳体的外缘靠内侧处。
3.一种打印用盒,具备:
被打印带;
输入部,被输入驱动力;
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用于将用于输送所述被打印带的驱动力向外部输出;
传递机构,与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所述输出部传递;及
壳体,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输出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之外,
所述输出部的整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壳体重叠。
4.一种打印用盒,具备:
被打印带;
输入部,被输入驱动力;
输出部,绕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并且用于将用于输送所述被打印带的驱动力向外部输出;
传递机构,与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驱动连结,将输入到所述输入部的驱动力向所述输出部传递;及
壳体,在内部配置有所述被打印带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传递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壳体具有:
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构成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面;及
第三面和第四面,分别构成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双方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端面,
所述输出部位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且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打印用盒还具备头开口,
所述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头开口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输出部的所述旋转轴心通过所述头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输出部是具有绕所述旋转轴心旋转的圆盘和设置于所述圆盘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面的齿的输出齿轮,
所述圆盘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一个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壳体相对,
所述圆盘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另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不与所述壳体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输出部是具有绕所述旋转轴心旋转的圆盘和设置于所述圆盘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面的齿的输出齿轮,
所述输出齿轮中的位于所述壳体之外的部分的齿根圆的周长为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根圆的周长的1/8以上且1/3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输出部是具有绕所述旋转轴心旋转的圆盘和设置于所述圆盘的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面的齿的输出齿轮,
所述壳体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配置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输出齿轮重叠的位置,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端面,
所述突出部的所述端面位于所述输出齿轮的齿根圆与所述输出齿轮的所述旋转轴心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打印用盒还具备墨带,
所述壳体具有:
第二上游支承部,在比所述头开口靠所述墨带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处与所述头开口相邻地设置,并且支承所述墨带;及
第二下游支承部,在比所述头开口靠所述墨带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与所述头开口相邻地设置,并且支承所述墨带,
连结所述第二上游支承部和所述第二下游支承部的假想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输出部重叠或与所述输出部相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
第一上游支承部,在比所述头开口靠所述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处与所述头开口相邻地设置,并且支承所述被打印带;及
第一下游支承部,在比所述头开口靠所述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与所述头开口相邻地设置,并且支承所述被打印带,
连结所述第一上游支承部和所述第一下游支承部的假想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不与所述输出部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输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上游支承部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输送路,该输送路在比所述头开口靠所述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处平行地输送所述被打印带和所述墨带,
所述输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输送路中的所述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输出部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打印用盒还具备头开口,
所述输入部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
所述壳体具有:
第一上游支承部,在比所述头开口靠所述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的上游处与所述头开口相邻地设置,并且支承所述被打印带;及
第一下游支承部,在比所述头开口靠所述被打印带的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与所述头开口相邻地设置,并且支承所述被打印带,
所述输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将所述第一上游支承部、所述第一下游支承部及所述输入部的所述旋转轴心连结的假想三角形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打印用盒还具备:
墨带;及
输入卷轴,卷取所述墨带,
所述输入部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旋转轴心旋转,
所述输入卷轴具有设置有花键齿的内周面,
所述输入部的所述旋转轴心通过由所述输入卷轴的所述内周面规定的中空部。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打印用盒还具备:
所述被打印带的第一卷;及
墨带的第二卷,
所述第一卷、所述输出部及所述第二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按照所述第一卷、所述输出部及所述第二卷的顺序排列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
第一壳体部,收纳所述第一卷;
第二壳体部,收纳所述第二卷;及
通路,将构成所述第一卷的所述被打印带从所述第一壳体部向所述第二壳体部输送。
18.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用盒,其中,
所述打印用盒安装于打印装置主体,
所述打印装置主体具备:
压印辊,输送所述被打印带;及
驱动源,
所述输入部被输入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
所述输出部向所述压印辊传递驱动力。
CN202080066599.2A 2019-09-30 2020-09-15 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Pending CN1144501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8159 2019-09-30
JP2019178159A JP7306197B2 (ja) 2019-09-30 2019-09-30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PCT/JP2020/034869 WO2021065470A1 (ja) 2019-09-30 2020-09-15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0170A true CN114450170A (zh) 2022-05-06

Family

ID=7526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6599.2A Pending CN114450170A (zh) 2019-09-30 2020-09-15 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840069B2 (zh)
EP (1) EP4015225A4 (zh)
JP (2) JP7306197B2 (zh)
CN (1) CN114450170A (zh)
WO (1) WO20210654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6197B2 (ja) 2019-09-30 2023-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6504A (ja) * 1998-06-24 2000-01-11 Casio Comput Co Ltd テープ巻取装置
CN1252357A (zh) * 1998-09-21 2000-05-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含有磁性地可粘贴的打印带的盒式磁带
JP2002104717A (ja) * 2000-09-29 2002-04-10 Seiko Epson Corp テープ印刷装置
CN1376115A (zh) * 1999-08-06 2002-10-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纸带供给盒
CN1469811A (zh) * 2000-10-19 2004-01-21 �ֵܹ�ҵ��ʽ���� 带子盒及带子单元
CN1469812A (zh) * 2000-10-19 2004-01-21 �ֵܹ�ҵ��ʽ���� 带子盒及带子单元
CN1533332A (zh) * 2001-06-11 2004-09-29 �ֵܹ�ҵ��ʽ���� 打印机和用于打印机的打印介质盒
CN1579796A (zh) * 2003-08-07 2005-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JP2011098525A (ja) * 2009-11-06 2011-05-19 Sinfonia Technology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12158175A (ja) * 2012-03-12 2012-08-2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およ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JP2012236307A (ja) * 2011-05-11 2012-12-06 Fujicopian Co Ltd 印字装置の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CN105538907A (zh) * 2014-10-23 2016-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64584B (zh) 1970-04-13 1974-02-25 Canon Kk
JPS5036734B1 (zh) 1970-04-13 1975-11-27
US3672603A (en) 1970-06-26 1972-06-27 Cartridge Television Inc Tape cartridge
US3804227A (en) 1972-05-03 1974-04-16 Scm Corp Typewriter ribbon cartridge
US3948382A (en) 1973-01-29 1976-04-06 The Singer Company Data terminal printing assembly
US4034935A (en) 1975-11-19 1977-07-12 Xerox Corporation Dual level ribbon cartridge
CA1119549A (en) 1978-01-30 1982-03-09 Collier M. Miller Ribbon cartridge drive
US4252450A (en) 1978-10-03 1981-02-24 Xerox Corporation Ribbon drive with spring-loaded idler
US4397574A (en) 1979-10-29 1983-08-09 Ncr Corporation Reloadable ribbon cassette
GB2064476B (en) 1979-11-29 1983-08-10 Itt Creed Ink ribbon cassette
NL8200181A (nl) 1981-01-31 1982-08-16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Registreer- en /of reproduceerinrichting.
US4402619A (en) 1981-03-30 1983-09-06 Kroy, Inc.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artridge therefor
JPS58122887A (ja) 1982-01-18 1983-07-21 Silver Seiko Ltd タイプライタ−のモ−タ駆動装置
JPS58141479A (ja) 1982-02-15 1983-08-22 Canon Inc カセツト
JPS58175949U (ja) 1982-05-20 1983-11-25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
FR2528929B1 (fr) 1982-06-17 1988-04-08 Sagem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 des dispositifs mecaniques d'entrainement selectif d'au moins deux arbres menes a partir d'un arbre menant unique, notamment pour le deplacement longitudinal d'un ruban encreur dans une machine imprimante
JPS5995180A (ja) 1982-11-22 1984-06-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ツト
US4490059A (en) 1983-05-04 1984-12-25 Wordex Ribbon metering device
JPS608072U (ja) 1983-06-30 1985-01-2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S609657U (ja) 1983-07-01 1985-01-2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4856921A (en) 1983-06-28 1989-08-15 Alps Electric Co., Ltd. Rotary wheel printer
DE3424045A1 (de) 1983-06-30 1985-01-03 Alps Electric Co., Ltd., Tokio/Tokyo Typenraddrucker
JPS6036255U (ja) 1983-08-22 1985-03-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熱転写式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JPS6046254U (ja) 1983-09-06 1985-04-0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リボンカセツト
JPS6048456U (ja) 1983-09-12 1985-04-05 株式会社東芝 熱転写形プリンタ
JPH0227613B2 (ja) 1984-03-08 1990-06-19 Teraoka Seiko Kk Denshihakaryopurinta
US4598780A (en) 1984-03-02 1986-07-08 Teraoka Seiko Co., Ltd. Electronic scale printer
US4668961A (en) 1984-04-20 1987-05-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S60224571A (ja) 1984-04-20 1985-11-08 Canon Inc 転写記録装置
JPS61154877A (ja) 1984-12-27 1986-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ボンカセツト
JPS63156762U (zh) 1987-04-02 1988-10-14
US4832514A (en) 1988-02-01 1989-05-23 Kroy Inc. Thermal transfer device and tape-ribbon cartridge therefor
JPH029562U (zh) 1988-06-22 1990-01-22
JPH026173A (ja) 1988-06-27 1990-01-10 Canon Inc リボン送り装置
JPH0211379A (ja) 1988-06-30 1990-01-16 Canon Inc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JPH0211380A (ja) 1988-06-30 1990-01-16 Canon Inc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US5099378A (en) 1989-08-24 1992-03-2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arrier with external interlock for videocassette
IT218846Z2 (it) 1989-11-16 1992-11-05 Incas Holding Spa Notarbartolo & gervasi
US5234179A (en) 1990-02-20 1993-08-1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Videotape adaptor for use with a cartridge
JPH03284973A (ja) 1990-04-02 1991-12-16 Canon Inc リボンカセット及び前記リボンカセットを用いる記録装置
JPH04152176A (ja) 1990-10-16 1992-05-26 Nec Corp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JPH0553956A (ja) 1991-08-29 1993-03-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ンピユータ通信網構成支援システム
JPH0541834U (ja) 1991-11-11 1993-06-08 フジコピア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ツト
US5325114A (en) 1992-09-24 1994-06-28 Pitney Bowes Inc. Thermal printing postage meter system
JP3341052B2 (ja) 1993-06-28 2002-11-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用カセット
JP2831237B2 (ja) 1993-07-19 1998-12-02 富士通アイソ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US5435657A (en) * 1993-12-28 1995-07-25 Smith Corona Corporation Label printer and tape and ink ribbon cartridge for use therein
JPH07276755A (ja) 1994-04-06 1995-10-24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刷用カセ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JPH07276757A (ja) 1994-04-11 1995-10-24 Fujicopian Co Ltd 転写リボンカセット
US5619244A (en) 1994-12-27 1997-04-08 Pitney Bowes Inc. Thermal ink cassette for a thermal printing device
JP3160173B2 (ja) 1994-12-28 2001-04-2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字装置
JP3113532B2 (ja) 1994-12-28 2000-12-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US6132120A (en) * 1995-03-29 2000-10-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shaped label printing device
US5917532A (en) 1996-11-29 1999-06-29 Pitney Bowes Inc. Thermal ink ribbon cassette for mailing machines
US5959652A (en) 1997-07-11 1999-09-28 Pitney Bowes Inc. Thermal ink ribbon cassette for mailing machines
JP4174873B2 (ja) 1998-09-29 2008-1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FR2796372B1 (fr) 1999-07-13 2001-09-07 Dassault Automatismes Cassette a ruban consommable, notamment pour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titres de transport
JP2001047713A (ja) 1999-08-05 2001-02-20 Fujicopian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JP4574869B2 (ja) 2001-01-18 2010-11-0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7070347B2 (en) 2003-08-12 2006-07-04 Brady Worldwide, Inc. Printer with a pivoting gear mechanism
GB0417795D0 (en) * 2004-08-10 2004-09-15 Esselte Nv Cassette locking and ejecting arrangement
US7484902B2 (en) 2006-01-24 2009-02-03 Cartec International, Inc. Ribbon cassette for mailing machine
US20080084494A1 (en) 2006-03-23 2008-04-10 Cartec International, Inc. Ribbon cassette for mailing machine
JP4337902B2 (ja) 2007-04-11 2009-09-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収容容器及びそれに適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82916B2 (ja) 2008-02-25 2012-1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収容体及び記録装置
ATE545513T1 (de) 2008-12-25 2012-03-15 Brother Ind Ltd Banddrucker
US20100166477A1 (en) 2008-12-25 2010-07-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printer
WO2010113441A1 (en) 2009-03-31 2010-10-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and tape printer
EP3871890A1 (en) 2009-03-31 2021-09-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cassette and tape printer
GB0907280D0 (en) * 2009-04-28 2009-06-10 Dymo Nv Cassette for use in a tape printer
JP5482215B2 (ja) 2010-01-19 2014-05-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8167A (ja) 2010-01-20 2011-08-04 Oki Data Corp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CN102092201B (zh) 2011-01-10 2012-03-0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色带盒
JP6160126B2 (ja) 2013-03-04 2017-07-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03273748B (zh) 2013-06-07 2015-09-30 红石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色带匣
JP2017030333A (ja) * 2015-08-06 2017-02-09 株式会社イシダ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7306197B2 (ja) 2019-09-30 2023-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6504A (ja) * 1998-06-24 2000-01-11 Casio Comput Co Ltd テープ巻取装置
CN1252357A (zh) * 1998-09-21 2000-05-1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含有磁性地可粘贴的打印带的盒式磁带
CN1376115A (zh) * 1999-08-06 2002-10-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纸带供给盒
JP2002104717A (ja) * 2000-09-29 2002-04-10 Seiko Epson Corp テープ印刷装置
CN1469811A (zh) * 2000-10-19 2004-01-21 �ֵܹ�ҵ��ʽ���� 带子盒及带子单元
CN1469812A (zh) * 2000-10-19 2004-01-21 �ֵܹ�ҵ��ʽ���� 带子盒及带子单元
CN1533332A (zh) * 2001-06-11 2004-09-29 �ֵܹ�ҵ��ʽ���� 打印机和用于打印机的打印介质盒
CN1579796A (zh) * 2003-08-07 2005-02-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式打印设备以及带式打印系统
JP2011098525A (ja) * 2009-11-06 2011-05-19 Sinfonia Technology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12236307A (ja) * 2011-05-11 2012-12-06 Fujicopian Co Ltd 印字装置の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JP2012158175A (ja) * 2012-03-12 2012-08-2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およ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CN105538907A (zh) * 2014-10-23 2016-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53871A (ja) 2021-04-08
EP4015225A4 (en) 2023-08-30
US11840069B2 (en) 2023-12-12
JP2023121804A (ja) 2023-08-31
WO2021065470A1 (ja) 2021-04-08
EP4015225A1 (en) 2022-06-22
US20240051314A1 (en) 2024-02-15
US20220194106A1 (en) 2022-06-23
JP7306197B2 (ja)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138565A (ja) 印刷用カセット
JP2023138566A (ja) 印刷用カセット
US20240051314A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cassette including case that houses input part, output part,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drive force from input part to output part
JP2023138564A (ja) 印刷用カセット
US11813879B2 (en) Printer
JP7306199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CN114521176A (zh) 打印用带盒和打印设备
JP7327060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US11932011B2 (en) Printing cassette
JP7322639B2 (ja) 印刷用カセット
WO2022070985A1 (ja) 印刷用カセット
WO2022202482A1 (ja) 印刷用カ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US20220274422A1 (en) Printing cassette and printer
JP2004098426A (ja)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