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3620A - 装饰材料 - Google Patents

装饰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3620A
CN114423620A CN202080065041.2A CN202080065041A CN114423620A CN 114423620 A CN114423620 A CN 114423620A CN 202080065041 A CN202080065041 A CN 202080065041A CN 114423620 A CN114423620 A CN 114423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ink
theta
pattern
decora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50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3620B (zh
Inventor
秋田泰宏
田中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594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0555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23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3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24Pressing or stamping ornamental designs on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5/00Processes for producing special ornamental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11/00Designs imitating artistic work
    • B44F11/06Imitation of ceram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FSPECIAL DESIGNS OR PICTURES
    • B44F9/00Designs imitating natural patterns
    • B44F9/02Designs imitating natural patterns wood grain effe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0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made of webs, e.g. of fabrics, or wallpaper, used as coverings or lin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71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having an ornamental or specially shaped visible surface
    • E04F13/0873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having an ornamental or specially shaped visible surface the visible surface imitating natural stone, brick work, tiled surface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2Coloured
    • B32B2307/4023Coloured on the layer surface, e.g. i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84Scratch re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2Weather resist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1/00Decorative or ornament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26Inlaying with ornamental structures, e.g. niello work, tarsia 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制成一种装饰材料,在与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中,上述沟具有从沟的一端延伸至沟的最深部的第一倾斜部、及从沟的另一端延伸至沟的最深部的第二倾斜部,在将连接沟的一端与沟的另一端的线段、与连接沟的一端与沟的最深部的线段所成的角设为θ1,将连接沟的一端与沟的另一端的线段、与连接沟的另一端与沟的最深部的线段所成的角设为θ2时,上述装饰材料包含θ1比θ2更大的沟。

Description

装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
背景技术
作为家具、建材、壁面等的表面装饰材料,广泛使用了装饰材料。其中,存在通过使墨填充于设置在表面的凹部(沟)(将其称呼为“擦抹”(WIPING))以表现出规定质感的装饰材料。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使墨填充于压花凹部而成的装饰材料中,改变第一凹部区域中的沟(平行线沟(日文:万線溝))延伸的方向和第二区域中的沟(平行线沟)延伸的方向,使墨填充时的擦抹方向相对于该沟延伸的方向成任意角度地进行擦抹。由此,改变在第一凹部区域和第二凹部区域处的墨的填充量,或者当在沟延伸的方向具有曲线部时根据该延伸方向的部位而改变墨的填充量,进而表现特有的外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318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将墨填充于沟而成的装饰材料中,提供能够感受到与常规不同的外观、触感的装饰材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样式为一种装饰材料,其是具备沟、及配置于该沟内的墨部的装饰材料,在与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中,上述沟具有从沟的一端延伸至沟的最深部的第一倾斜部、及从沟的另一端延伸至沟的最深部的第二倾斜部,在将连接沟的一端与沟的另一端的线段、与连接沟的一端与沟的最深部的线段所成的角设为θ1,将连接沟的一端与沟的另一端的线段、与连接沟的另一端与沟的最深部的线段所成的角设为θ2时,该装饰材料包含θ1比θ2更大的沟。
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截面中,墨部表面相对于该沟开口的方向而凹陷成凹状,第一倾斜部中的墨部平均厚度比第二倾斜部中的墨部平均厚度更大。
在上述截面中,墨部可以被配置为没有覆盖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
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在截面中设为阶梯状。
墨部可以被配置为没有覆盖阶梯状中的至少一个凸拐角。
沟在俯视时可以非直线状地延伸,也可以蜿蜒地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装饰材料,在将墨填充于沟而成的装饰材料中,能够感受到与常规不同的外观、触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装饰材料10的表面的一部分扩大而表示的俯视图,并且登载包含装饰材料10的实物的微细花样表面的照片。
图2是将为了说明花纹形成层12的形态而示意性表示的装饰材料10的一部分扩大而得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截面图。
图4是说明沟13的形态的截面图。
图5是说明沟13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6是说明沟13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7是说明沟13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8是说明沟13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9是说明沟13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10是说明沟13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11是说明墨部14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12是说明墨部14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13是说明墨部14的其他形态的截面图。
图14是说明利用其他层构成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说明利用其他层构成的例子的图。
图16是说明利用其他层构成的例子的图。
图17是说明通过激光在模具上形成凹凸的场景的图。
图18是对利用刮刀的刮墨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各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作为实拍的图1以外,在以下所示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有时会变更或夸张地记载构件的大小、比率。另外,为了易于观察,有时会省略说明上不需要的部分的图示、重复的符号。
图1是将一个形态的装饰材料10的一部分扩大、从花纹形成层12侧进行俯视而得的图(俯视图)。在图1和以下所示的图中,根据需要,为了方便,也一并地标示表示方向的箭头(x、y、z)、即坐标系。在此,xy方向为装饰材料10的面内方向,z方向为厚度方向。因此,图1是从花纹形成层12侧、特别是z方向观察装饰材料10而得的(俯视而得的)图。
由图1可知,在本方式中,以整体上对表面赋予烧灼杉材板的表面使其适度碳化而得的所谓“烧杉”(burned cedar)风格的、存在于表面的龟裂状凹部的外观的方式,构成了花纹形成层12。
但是,本发明要表现的样式不限于烧杉风格,烧灼杉以外的木材的板表面使其碳化而得的烧木板风格、具有接缝的瓷砖或砌砖风格、具有大量纤维状凹部的布纹风格、具有大量皱状凹部的皮纹风格等也可以设为对象。在这些装饰材料的样式中,通过将本发明特定的墨部14配置于内部而得的沟13,从而表现在特定方向以规定长度延伸而得的凹部。
例如,在烧杉风格的样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特定截面内的特定角度θ1和θ2、以及将特定的墨部14配置于内部而得的沟13,从而在沟内、在与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产生墨的浓度梯度(或浓度分布),由此能够再现由龟裂、高低差引起的阴影,进而再现立体感,由此良好地再现烧杉等表面碳化木板表面的龟裂、高低差的外观。此时,沟13的延伸方向(图2中的Y方向)配置在与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的年轮花纹(横纹、直纹等)、导管沟木纹的延伸方向(树木的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优选正交的方向上。
在瓷砖或砌砖风格的样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特定截面内的特定角度θ1和θ2、以及将特定的墨部14配置于内部而得的沟13,从而在沟内,在与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产生墨的浓度梯度(或浓度分布),由此能够再现由瓷砖或砌砖的接缝部的高低差、凹部引起的阴影、进而再现立体感,由此再现接缝沟的外观。
在布纹风格的样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特定截面内的特定角度θ1和θ2、以及将特定的墨部14配置于内部而得的沟13,从而在沟内,在与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产生墨的浓度梯度(或浓度分布),由此能够再现纤维束缠绕而得的节、缠结、或者由瘤状的凹凸部(也将其称呼为“结”(nep))的高低差、凹部引起的阴影,进而再现立体感,由此再现纤维集合体的结构(纹理:texture)中的沟状凹部的外观。
在皮纹风格的样式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特定截面内的特定角度θ1和θ2、以及将特定的墨部14配置于内部而得的沟13,从而在沟内,在与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产生墨的浓度梯度(或浓度分布),由此能够再现由皮革的皱状凹凸部的高低差、凹部引起的阴影,进而再现立体感,由此再现皮革表面的皱状凹部的外观。
图2是为了说明花纹形成层12的形态而示意性表示的、将装饰材料10的一部分扩大而得的立体图。另外,图3表示沿平行于图2的x方向的III-III的厚度方向截面图。
由图1至图3可知,在本方式中,装饰材料10具有:基材11、和在该基材11的一侧的面11FS(为图2中的上侧的面,就坐标系而言,z轴方向+侧的面)所具备的花纹形成层12。因此,在本方式中,以基材11的一侧的面作为花纹形成层12发挥功能的方式而构成。换言之,在本方式中,基材11本身成为兼作花纹形成层12的单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4所图示的下述形态那样地,也可以设为以下方式:将基材11和花纹形成层12作为不同的独立层、并层叠两层而得的2层构成。
以下,更详细地对各构成进行说明。
基材11是具有保持花纹形成层12并且对装饰材料10赋予强度、保持装饰材料10的形状的功能的片状的构件。作为基材11的形态,可以是膜、片或板中的任意种。一般而言,从厚度比较薄的开始,依次称呼为膜、片、板,但在本方式中,由这些基材的厚度形态引起的差异既不是本质的事项,也不是重要的事项。因此,即使在本说明书中膜、片和板中的任一者的用语改称为适当的其他用语,本发明的本质和权利要求书的解释也都是不变的。
基材11只要是具有与以往公知的装饰材料同样的功能的基材即可,因而其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基材的材料,通常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离聚物等聚烯烃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共聚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物、各种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热塑性聚酯树脂、热塑性氨基甲酸酯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氨基甲酸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或者、以自由基聚合型的丙烯酸酯系、阳离子聚合型的环氧系等的单体或预聚物通过电离放射线(紫外线、电子束等)进行固化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材的材料为树脂的情况下,可以用公知的着色剂进行着色。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纸、无纺布、金属、木、陶瓷器、玻璃、水泥、石材等以片、板、立体物等形状适当与上述树脂材料层叠而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由纸以下所列举的材料构成的基材的情况下,与树脂的基材相比,沟的形成更加困难,在沟形状、加工条件等方面多有限制。因此,对于这些材料的基材,优选设为在其沟形成面侧、即一侧的面11FS侧层叠上述树脂层作为花纹形成层12的图14那样的2层(层叠)构成。
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在片状的基材或膜状的基材的情况下,例如厚度为2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左右,在板状基材的情况下,例如使用1mm以上且20mm以下左右的基材。
在基材11的一侧的面11FS具备花纹形成层12(在基材11兼作花纹形成层12的情况下,基材11的一侧的面11FS的附近成为花纹形成层12),花纹形成层12对装饰材料的表面赋予期望的花纹。在本方式中,设为适于在装饰材料10表现烧杉风格的花纹的形态。由图1至图3可知,在本方式中,花纹形成层12具备:多个沟13、以及配置于沟13的内侧的墨部14。
沟13是具有具备后述特征的截面形状的沟,该沟在图2等附图中在y方向上延伸。而且,通过在xy面内具备宽度(与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x方向的大小)、深度(基材11的厚度方向、图2等附图中的z方向上的大小)、沟的壁面的形状等不同的多个沟,从而表现出规定的外形(本方式中为烧杉风格的外形)。
沟13的宽度(图3的W)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20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由此既能够难以作为沟而被视觉辨认,又能够在沟13内配置期望形状的墨部14。
对于1个沟13而言,在其延伸方向(y方向)上,宽度W不必为恒定,宽度也可以变化。
沟13的深度(图3的D)也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30μm以上且80μm以下。由此既能够得到基于阴影的花纹表现、特别是以烧杉为代表的、烧灼表面使其碳化而得的木材板表面的龟裂或高低差的外观再现的效果,又能够在沟13内配置期望形态的墨部14。
另外,对于1个沟13而言,在其延伸方向(y方向)上,深度D并不需要固定,深度也可以变化。
此外,沟13具有以下形态。图4表示着眼于图3中的1个沟13并进行扩大而得的图。但是,为了辅助线的易见性,在图4和以下所示的图中省略了阴影线。
在该截面中,沟13具备从宽度方向的一侧端部W1延伸至最深部D1的第一倾斜部S1、以及从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W2延伸至最深部D1的第二倾斜部S2
然后,当考虑连接W1与W2的线段W12、连接W1与D1的线段W1D1(在本方式中与S1一致。)、以及连接W2与D1的线段W2D1(在本方式中与S2一致。),将线段W12与线段W1D1所成的角设为θ1、将线段W12与线段W2D1所成的角设为θ2时,θ1比θ2更大。即,第一倾斜部S1与第二倾斜部S2被构成为夹持最深部D1且非对称地不同。
另外,以下一边参照图5至图7、一边对其他方式的第一倾斜部S1、第二倾斜部S2、以及根据它们得出θ1和θ2的方法进行说明。任一图均是基于与图4相同的视点的图。
图5的方式是最深部具有规定宽度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该最深部的宽度中的中央作为最深部D1,对线段W1D1和线段W2D1进行定义即可。
图6的方式是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成为曲线状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及图5同样地对线段W1D1和线段W2D1进行定义即可。在该情况下,在求角度θ1和θ2时,线段W1D1和线段W2D1相当于以将非直线的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平滑化而得的线段来代表(代替)。
图7的方式是在与沟1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以下,也仅简称为“截面”)中,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以下,也仅简称为“倾斜部S1”和“倾斜部S2”。)成为阶梯状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求角度θ1和θ2时,以将非直线的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平滑化而进行代表(代替)的形式,与上述同样地对线段W1D1和线段W2D1进行定义即可。
在图7的方式中,倾斜部S1和倾斜部S2这两者成为上述阶梯状,但也可以设为以下方式:仅任一个倾斜部(例如,仅第一倾斜部S1)呈现阶梯状,另一个倾斜部(例如,第二倾斜部S2)呈现图4或图6那样的直线状或曲线状的截面形状。在沟13的截面形状中,对于倾斜部S1和倾斜部S2中的至少一者呈现阶梯状的形状的方式而言,从特别是以烧杉为代表的、烧灼表面使其碳化而得的木材板表面的龟裂、高低差的微细结构的外观再现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图8和图9示出了倾斜面为阶梯状的其他例。图8中,仅第一倾斜部S1具有作为阶梯状的部位,第二倾斜部S2不具有作为阶梯状的部位而是由平缓的连续曲线状的斜坡构成。
另外,图9是第一倾斜部S1的一部分和第二倾斜部S2的一部分是阶梯状、其他部分不是阶梯状的形状的例子。
图10的方式是在1个沟13中,W1和W2在厚度方向位置(Z方向位置)不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考虑连接W1与W2的线段W12、连接W1与D1的线段W1D1(在本方式中与S1一致。)、以及连接W2与D1的线段W2D1(在本方式中与S2一致。),将线段W12与线段W1D1所成的角设为θ1、将线段W12与线段W2D1所成的角设为θ2时,θ1也比θ2更大。即,第一倾斜部S1与第二倾斜部S2被构成为夹持最深部D1且非对称地不同。
在该方式中W1的位置比W2的位置更高,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以W1的位置比W2的位置更低的方式构成。
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也可以采取与上述示出的方式例不同的方式。另外,在某个沟13中,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可以设为不同的方式。即使是这样的方式,也与上述同样地定义θ1和θ2
在此,θ1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以上且45°以下。若θ1超过45°,则在通过后述的擦抹法将墨填充配置于沟13内而形成墨部14时,沟13底部的墨被刮掉而消失,存在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降低的担忧。另外,若θ1小于10°,则墨部14的墨量本身变为少量,因而存在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降低的担忧。
θ2的范围也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5°以上且30°以下。若θ2超过30°,则θ1(在优选范围中最大为45°)与θ2的角度差变小,进而第一倾斜部S1与第二倾斜部S2的墨部14的墨厚度差变小,沟13内的墨部14的墨的浓度梯度变小,结果是,存在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降低的担忧。另外,若θ2小于5°,则墨部14的墨量本身变为少量,因而存在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降低的担忧。
另外,θ1减去θ2而得的差(θ1-θ2)优选为3°以上且35°以下。特别是,若(θ1-θ2)为7°以上,则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显著。另外,若(θ1-θ2)小于3°,则第一倾斜部S1与第二倾斜部S2的墨部14的墨厚度差变小,沟13内的墨部14的墨的浓度梯度变小,结果是,存在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降低的担忧。
关于沟13延伸的方向(y方向),第一倾斜部S1的形状、第二倾斜部S2的形状、θ1、θ2以及θ1与θ2之差并不需要固定,而可以在沟13延伸的方向上变化。因此,θ1与θ2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在延伸方向上反转。即使在此时,其大小关系也可以同样地考虑。
在图2至图16所图示的方式中,在俯视中,沟13延伸的方向并不严格,但优选以y方向作为基调。而且,优选将与该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x方向。特别是,在装饰材料10追求烧杉的板的设计外观再现的样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沟13延伸的方向(在图2至16中,在图示的方式中为y方向)配置在与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的年轮花纹(横纹、直纹等)、导管沟木纹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优选正交的方向上。通过这种沟13的延伸方向的配置,能够良好地再现烧杉板表面所特有的碳化木材部分的龟裂、高低差的设计外观。
由此,通过用后述的特定擦抹法将墨填充于沟13内,从而易于将配置于沟13内的墨部14的厚度分布控制为本发明固有的方式。
但是,即使在该情况下,也不必是严格的,沟13延伸的方向也被容许相对于y方向而向x方向一定程度地倾斜,或者成为非直线状或曲线状。
作为非直线状或曲线状的例子,代表性地,可举出以下的(1)或(2)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饰材料10追求烧杉的板的设计外观再现的样式的情况下,即使在沟13的俯视形状呈现以下的(1)或(2)所代表的非直线状或曲线状的情况下,也优选将沟13的延伸方向配置为与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的年轮花纹、导管沟木纹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更优选将沟13的延伸方向配置为与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的年轮花纹、导管沟木纹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
(1)是沟13在特定方向(例如y方向)上延伸、并且相对于与其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蜿蜒的形状。例如,可举出沟13的俯视形状为以下的(1-1)至(1-4)。
(1-1):在y方向上延伸、在x方向上振动的正弦波。具体而言,由下式表现。
x=a·sin(b·y+c)+d
(a、b、c和d是用于确定沟13的俯视形状的常数。)
(1-2):在y方向上延伸、在x方向上振动的矩形波。
(1-3):在y方向上延伸、在x方向上振动的阶梯波。
(1-4):沟13的俯视形状可以不与上述(1-1)至(1-3)的非直线或曲线形状严格地吻合。沟13的俯视形状也可以设为仅以适当的量将这些正弦波、矩形波、阶梯波等的振幅、波长(空间频率)和相位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以上进行调整而得的曲线,或者将这些形状进行适当变形、扭曲。
(2)沟13的俯视形状由从地图、航空照片等中提取的、在与悬崖线、河川流路等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蜿蜒的线构成。在尺寸上,根据需要设为缩尺或扩大倍率,根据需要,可以对形状加入适当修整。
另外,在沟13延伸的方向(例如,y方向)上,该沟13的两端部可以在没有到达形成装饰材料10的外形的外周部(外缘,若为俯视时为四边形的装饰材料,则为其四边)的情况下结束,沟13也可以在一侧的端部到达装饰材料10的外周部、相反侧的端部没有到达装饰材料10的外周部的情况下结束,沟13的两侧的端部也可以到达装饰材料10的外周部。
另外,对于相邻的沟13,第一倾斜部S1与第二倾斜部S2可以相邻,或者第一倾斜部S1彼此、第二倾斜部S2彼此可以相邻。
接着,对墨部14进行说明。由图2、图3可知,墨部14是包含配置于沟13的沟内的墨的部位。相对于仅有沟13的情况,能够通过墨而制成具有不同外观、触感的装饰材料10。
墨部14的形态例如可以如下设定。在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在该截面中墨部14的表面14f被构成为:覆盖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并在端部W1与端部W2之间的任意部位处成为最深。即,墨部14的表面14f为以下形态:相对于既为该沟的开口的方向、又为该装饰材料的观察者的方向(例如在图2的情况下,为图2的z轴的+方向),如图2所示,凹表面成为凹状。
图11是以下形态:在该截面中墨部14覆盖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并在端部W1与端部W2之间维持大概相同的z位置而成为平坦。
另外,图12是以下形态:墨部14的表面14f覆盖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的一部分,并相对于既为该沟的开口的方向、又为该装饰材料的观察者的方向(例如在图12的情况下,为该图的z轴的+方向),如图12所示地为凹状,并且第二倾斜部S2的一部分露出。
另外,虽然未图示,也考虑了墨部14覆盖第一倾斜部S1的一部分和第二倾斜部S2的一部分、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中的各者的一部分均露出的形态。
另外,在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中的至少一者为阶梯状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3所示,也考虑了在阶梯状的凸拐角13OC处没有形成墨部14,凸拐角13OC露出那样的形态。
在如上所述的墨部14中,可以使第一倾斜部S1侧的墨部的厚度比第二倾斜部S2侧的墨部的厚度更厚。更具体而言,使第一倾斜部S1的墨部的平均厚度比第二倾斜部S2的墨部的平均厚度更厚。
此时,若第一倾斜部S1侧的墨部的厚度(相对较厚)与第二倾斜部S2侧的墨部的厚度(相对较薄)之差(以下,也简称为“墨厚度差”。)为1μm以上,则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变得良好,因此优选。从上述效果的观点出发,特别是更优选将墨厚度差设为3μm以上。另外,若墨厚度差为1μm以下,则沟13内的墨部14的墨的浓度梯度变小,结果是,存在向沟13赋予阴影和装饰材料的立体感的外观的效果降低的担忧。
在此,“第一倾斜部S1的墨部的平均厚度”设为在该截面中将存在于第一倾斜部S1上的墨部的截面积除以第一倾斜部S1的长度而得的值,“第二倾斜部S2的墨部的平均厚度”设为在该截面中将存在于第二倾斜部S2上的墨部的截面积除以第二倾斜部S2的长度而得的值。
墨部14的形状不必沿着沟13延伸的方向为固定,可以变化而不同,也可以是配置于多个沟13的墨部14彼此不同的方式。通过使这样的墨部14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期待特有的视觉效果。例如,根据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墨向沟13内的填充样式不同。更详细而言,例如,由于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θ1)与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θ2)之差会给墨向沟13的填充率的变化带来影响,因而通过使该倾斜角之差发生变化,从而易于形成有效的渐变。另外,W1、W2与D1之差(高低差)越大,越能够强调立体感,阴影表现越丰富。因此,通过将这样的各要素进行组合,所填充的墨的形态发生变化,能够得到多样的表现。
构成墨部的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可以应用在媒介物(日文:ベヒクル)中含有着色颜料、消光颜料、染料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媒介物可以从各种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中适当选择。
根据如上所述的装饰材料10,沟13的第一倾斜部S1和第二倾斜部S2的形态、以及配置于其中的墨部14的形态协同作用,在沟13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墨部14的厚度依次发生变化、夹持最深部且形状在宽度方向一侧与另一侧为非对称、第一倾斜部S1侧的墨部14的厚度比第二倾斜部S2侧的墨部更厚的倾向等,由此墨部14的形态变化在第一倾斜部S1侧与第二倾斜部S2侧不同,因而反射光的强度、方向与以往不同,因此成为在视觉上也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效果的装饰材料10。同样地,触感也会与以往不同。
另外,通过W1、W2与D1之差(高低差),从而能够显出立体感,阴影表现变得丰富。
以上所说明的装饰材料10是基材11也兼作花纹形成层12、并在基材11本身的表面形成了沟13和墨层14的1层构成的例子,但装饰材料的层构成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在基材11上层叠了作为包含与基材11不同材料的不同层的花纹形成层12而得的层叠构成。另外,除了这些1层构成或层叠构成的基材11和花纹形成层12以外,还可以适当层叠必要的层。图14至图16示出了用于说明的图。这些图均是基于与图3同样的视点的图。
图14是在基材11的一侧的面11FS(图14中的上方的面)上层叠了花纹形成层12而得的装饰材料10a,该花纹形成层12是作为包含与该基材11不同的材料的另外的层而准备的。需要说明的是,该花纹形成层12也可以利用与基材11同样的材料来构成,厚度可以不同。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将基材11设为着色遮蔽层(日文:着色隠蔽層)、将花纹形成层12设为无色或着色透明层,从而能够表现出特有的质感。另外,从提高装饰材料整体的强度的观点来看,可以在基材11进一步层叠追加的基材(第二基材)。
图15是:在基材11当中作为花纹形成层12发挥功能的、同附图中的上侧附近层的最外表面,层叠了利用透明树脂的保护层15b而得的装饰材料10b。由此,能够提高装饰材料的耐候性、耐擦伤性和耐污性。构成保护层15b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在基材11的说明中所举出的材料当中的透明材料。
图16是:在与基材11当中作为花纹形成层12发挥功能的、同附图中的上侧附近层相反侧的面、即同附图的下侧层叠了印刷层16c而得的装饰材料10c。在该情况下,若将基材11设为无色或着色透明,则印刷的图案作为装饰材料10c的图案而被表现出,成为特有的表现。
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根据装饰材料10追求设计外观的再现的设计来选择。
例如,在装饰材料10追求木材板表面的木纹花纹的设计外观的再现的样式的情况下,采用木纹的图案花纹作为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特别是,在追求烧杉的板的设计外观的再现的样式的情况下,在与沟13和配置于该沟内的墨部14的花纹重叠而观察的情况下,选定与烧杉板的设计外观近似的木纹花纹。此时,未必需要选择天然的烧杉板的木纹花纹。例如,虽然是烧杉板以外的木纹花纹的印刷层16c,但只要看到装饰材料10的人在将沟13、墨部14和印刷层16c的木纹花纹这三者重叠而进行观察的状态下能够感受到烧杉板的设计外观即可。
在追求瓷砖或砌砖风格的设计外观的再现的样式的情况下,采用瓷砖或砌砖风格的图案花纹作为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
在追求布纹风格的设计外观的再现的样式的情况下,采用布纹风格的图案花纹作为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
在追求皮纹风格的设计外观的再现的样式的情况下,采用皮纹风格的图案花纹作为印刷层16c的图案花纹。
本发明的装饰材料10包括如下构成:包含具有如上所述的角θ1、θ2、墨部平均厚度等特征的沟13、以及配置于该沟内的墨部14的构成。
然而,装饰材料10表面存在的沟13和墨部14的全部未必必须具备上述特征,只要本发明的装饰材料10展现期望的外观,则为每种装饰材料选择适当范围即可。
将满足本发明特定条件(角θ1、θ2、墨部平均厚度等)的沟13的长度的合计值ΣLS相对于沿着装饰材料10的表面存在的各沟13的延伸方向而测得的全部沟13的长度的总合计值ΣLtotal的比率设为ΣLS/ΣLtotal。为了展现本发明期望的外观,优选设为ΣLS/ΣLtotal≧3/10,更优选设为ΣLS/ΣLtotal≧5/10。特别是,在限定为与以烧杉板为代表的烧木板表面的碳化木材的龟裂、高低差部分相对应的沟13的情况下,即,在将ΣLtotal设为与烧木板表面的碳化的木材的龟裂、高低差部分相对应的沟13的延伸长度的总合计值,另外,将ΣLS设为Ltotal中的满足本发明特定条件的沟13的长度的合计值的情况下,优选设为ΣLS/ΣLtotal≧7/10,更优选设为ΣLS/ΣLtotal≧8/10。
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适当组合第二基材(进而也可以是第三基材)、保护层、印刷层而形成层构成。
例如,可举出:依次层叠了第二基材、印刷层和基材(花纹形成层)而得的装饰材料;依次层叠了第二基材、基材(花纹形成层)和保护层而得的装饰材料;依次层叠了第二基材、印刷层、基材(花纹形成层)和保护层而得的装饰材料。
接着,以装饰材料10为例,说明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例子。但是,制造装饰材料的方法不限定于此。
以下说明的制造方法包括:制作原稿图像的工序、制作版下图像(日文:版下画像)的工序、制作版的工序、形成花纹形成层的沟的工序、以及填充墨的工序。
在制作原稿图像的工序中,取得要由花纹形成层12中的沟表现的俯视下的花纹(烧杉风格花纹),将其作为原稿图像。
在制作版下图像的工序中,将要在基材11的表面表现的俯视下的花纹以图像浓度(浓淡)的形式而获取,并将其作为版下图像。版下图像优选为数字数据,因而在原稿图像不是数字数据的情况下,用扫描仪读取原稿图像,使用进行AD变换的方法,由此像素在二维坐标平面(x、y)内排列,针对各像素而取得与各自固有的浓度值相对应而成的数字数据。另外,在从最初就使用CAD等并利用数字数据来设计原稿图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数字数据。
然后,针对该数字数据,通过由浓度向凹凸的变换程序,从而对应于花纹的灰度图而在二维假想平面上生成并配置作为二进制图像的各区域的花样(日文原文:パターン),进而以数字数据的形式得到版下图像。
在制作版的工序中,基于版下图像,进行在表面具有基于沟13的俯视形状的花纹的压花版(装饰材料用成形模具)的制作。具体而言,凹凸花纹的制造工序包括以下的步骤(1)至(5)。
〔(1)浓淡图像数据创建工序〕
使用Adobe Systems公司制的图形设计绘图软件“Photoshop”(注册商标),用TIFF形式以8bit的图像浓淡灰度(256灰度)创建2540dpi的分辨率的浓淡图像数据。也将该浓淡图像数据称为凹凸花纹图像数据。
〔(2)金属辊准备工序〕
准备如图17所示的压花版雕刻用的金属辊20。金属辊20是在中空的铁制圆筒的表面镀覆形成铜层而得的,该中空的铁制圆筒在轴方向两端部具有旋转驱动轴(shaft)21。用磨石研磨金属辊20的表面而进行粗面化,进行了防止由雕刻用激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雕刻效率的降低的处理。
〔(3)激光雕刻工序〕
如图17示意性所示,使用激光直接雕刻机,基于在工序(1)所创建的凹凸花纹图像数据,对在工序(2)所预备的金属辊20的表面进行雕刻。由此,在其表面形成了与由装饰材料表面的沟13带来的凹凸花纹为相同的俯视形状且为倒凹凸(对应于装饰材料的凸线条的部分在压花版面上成为凹线条的关系)的凹凸形状。
因此,同样地可以认为:压花版中的凹凸花纹所要具备的形状是将上述装饰材料中的沟13所带来的凹凸花纹的凹凸关系进行反转而得的样式。
金属辊20经由其旋转驱动轴21并用电动机进行驱动,以旋转驱动轴21为中心轴进行旋转。用从激光头22出射的激光P对金属辊20的表面进行扫描。为了防止蒸发的金属成为粉体而残留或附着于金属辊20的表面,在从雕刻液吐出口23对金属辊20的表面的激光照射区域吹附雕刻液T的状态下进行激光照射。
〔(4)电解研磨工序〕
清洗雕刻液后,进行电解研磨,去除附着于金属辊20表面的金属残渣。
〔(5)镀铬工序〕
工序(4)之后,通过镀覆在金属辊表面形成了厚度10μm的铬层。
通过以上,可以得到在表面具备凹凸形状的版(装饰材料用成形模具,在本方式中为压花版),该凹凸形状是花纹形成层12表面所形成的沟13所带来的凹凸花纹的凹凸进行反转而得的。
接着,在形成花纹形成层的沟的工序中,使用所制作的版(压花版),对基材11进行压花加工即可得到沟13。压花加工依照适当的公知方法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压花加工的代表性方法例如为下述方法。
作为基材,使用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片。使该基材加热软化,在其表面按压压花版而将压花版表面的凹凸花纹赋形至该树脂片表面。然后,将树脂片冷却并使其固化,将树脂片上的凹凸花纹固定。其后,将赋形有凹凸花纹的树脂片从压花版脱模。
在此,对于各种压花加工法,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例如有以下(A)至(E)那样的方法。
(A)使成为基材的树脂片加热软化,按压压花版,进行压花加工。
(B)利用按压压花版时的热压,将成为表面片的树脂片(基材)与作为基片的树脂片(第2基材)进行热熔接,由此通过同时进行压花加工和层压的双重压花(日文:ダブリングエンボス)法以进行压花加工。
(C)将作为表面片的树脂片(基材)从T模熔融挤出,使其接触于兼作冷却辊的圆筒状的压花版上,在表面片的成膜的同时进行压花加工。此时,进一步使插入至表面片的背面侧的作为基片的树脂片(第2基材)热熔接,在成膜的同时进行双重压花。
(D)如日本特开昭57-8731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32476号公报等中所公开,在圆筒状的压花版的表面,涂敷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未固化液状物。进一步,在其上重叠了包含树脂片等的基片的状态下,照射电离放射线而使未固化液状物固化,制成固化物。此时,在使该固化物与基片粘接后,从压花版脱模,制成包含基片和该基片上的固化物的基材,从而对基材进行压花加工。
(E)将在钛纸等纸浸渗了三聚氰胺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的未固化物而得的浸渗纸载置在芯纸、木材胶合板等背衬材料上,对这些载置的多层进行热压成形,从而将各层层叠一体化,制作热固性树脂装饰材料。此时,通过将压花版插入至浸渗纸表面侧,从而使热固性树脂浸渗固化而制成装饰材料,此时在热压的同时对其表面进行压花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A)至(C)的压花加工法中所用的基材的材料,代表性地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在(D)的压花加工法中所用的基材的材料,代表性地使用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作为在(E)的压花加工法中所用的基材的材料,代表性地使用热固性树脂。
在填充墨的工序中,将墨填充于在基材11的表面形成的沟13,以期望的厚度分布将墨配置在沟13内,形成墨部14。这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帘幕式涂布法、辊涂布法等涂敷法对基材11当中形成有沟13那侧的面供给将成为墨部14的材料的墨(未固化状态),用刮刀、刮板(squeegee)、海绵辊等对其之上进行刮擦,将沟13外部的剩余墨去除(擦抹)。向沟内进行这样的墨的填充配置的方法本身是作为所谓的“擦抹(wiping)”法而公知的方法。
由此,能够去除多余的墨,并且能够将墨按入至沟13内。然后,在本方式中,如图18中的直线箭头所表示,通过将刮刀30在与沟13延伸的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上移动来进行。即,使刮刀30在与沟13延伸的方向即y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固有的新型的墨部14的形状、即沟13的第一倾斜部S1侧的墨部厚度比第二倾斜部S2侧的墨部厚度更大的墨部的沟内厚度部分。
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墨固化,从而成为装饰材料10。
上述说明的装饰材料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墙、地板、天花板等建筑物的内装材料、建筑物的外墙、屋顶、门扇、围墙、栅栏等外装材料、门、窗框、门框等门窗设备、天花板饰条、踢脚线、扶手等室内装修构件的表面材料、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制品、复印件等办公设备的壳体的表面材料、衣柜等家具的表面材料、箱、树脂瓶等容器的表面材料、车辆等的内装材料或外装材料、船舶的内装材料或外装材料等。
附图标记的説明
10 装饰材料
11 基材
12 花纹形成层
13 沟
14 墨部

Claims (7)

1.一种装饰材料,其是具备沟、及配置于该沟内的墨部的装饰材料,
在与所述沟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中,所述沟具有从所述沟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沟的最深部的第一倾斜部、及从所述沟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沟的最深部的第二倾斜部,
在将连接所述沟的一端与所述沟的另一端的线段、与连接所述沟的一端与所述沟的最深部的线段所成的角设为θ1
将连接所述沟的一端与所述沟的另一端的线段、与连接所述沟的另一端与所述沟的最深部的线段所成的角设为θ2时,
所述装饰材料包含所述θ1比所述θ2更大的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材料,其中,在所述截面中,所述墨部表面相对于该沟开口的方向而凹陷成凹状,所述第一倾斜部中的墨部平均厚度比所述第二倾斜部中的墨部平均厚度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材料,其中,在所述截面中,所述墨部被配置为没有覆盖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截面中为阶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材料,其中,所述墨部被配置为没有覆盖所述阶梯状中的至少一个凸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材料,其中,所述沟在俯视时非直线状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材料,其中,所述沟在俯视时蜿蜒地延伸。
CN202080065041.2A 2019-09-27 2020-09-25 装饰材料 Active CN114423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6742 2019-09-27
JP2019176742 2019-09-27
JP2019-176897 2019-09-27
JP2019176897 2019-09-27
JP2020159476A JP2021055530A (ja) 2019-09-27 2020-09-24 化粧材
JP2020-159476 2020-09-24
PCT/JP2020/036431 WO2021060530A1 (ja) 2019-09-27 2020-09-25 化粧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3620A true CN114423620A (zh) 2022-04-29
CN114423620B CN114423620B (zh) 2023-06-20

Family

ID=75166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5041.2A Active CN114423620B (zh) 2019-09-27 2020-09-25 装饰材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2082A1 (zh)
EP (1) EP4036348A4 (zh)
CN (1) CN114423620B (zh)
AU (1) AU2020352135A1 (zh)
WO (1) WO20210605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5576S1 (en) * 2021-10-07 2024-02-20 James Hardie Technology Limited Textured fiber cement cladding pane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1800A (ja) * 1991-10-09 1993-05-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91607A (ja) * 1995-04-24 1996-11-05 Hama Cast:Kk 建築物用壁装材及び建築物の吹き付け塗装方法
JP2957566B1 (ja) * 1998-07-24 1999-10-04 ニチハ株式会社 建築板及びその施工構造
JP2000038000A (ja) * 1998-07-27 2000-0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エンボス化粧材
CN102179962A (zh) * 2009-12-24 2011-09-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效果的装饰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7318A (en) 1980-11-19 1982-05-31 Toyo Ink Mfg Co Ltd Forming method of uneven pattern
JP2975074B2 (ja) * 1990-01-26 1999-11-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材
JP2931183B2 (ja) 1993-07-23 1999-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凹凸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3380016B2 (ja) * 1993-11-12 2003-02-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化粧板用賦形型の製造に使用するマスク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マスクフィルムを用いて製造した化粧板用賦形型
JP3189091B2 (ja) * 1997-12-19 2001-07-16 広島化成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用化粧型枠、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 コンクリート表面の化粧施工方法
JP2001239627A (ja) * 2000-02-29 2001-09-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エンボス化粧シート
JP2004060241A (ja) * 2002-07-26 2004-02-26 Nichiha Corp 建築板及び建築板印刷装置
BE1015550A5 (nl) * 2003-06-04 2005-06-07 Flooring Ind Ltd Vloerpaneel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dergelijk vloerpan eel.
EP2108524B1 (en) * 2008-04-08 2011-03-16 Flooring Industries Limited, SAR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ated panels and coated panel
JP6472848B1 (ja) * 2017-08-31 2019-02-20 大建工業株式会社 無機質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WO2019189806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浮造調木目化粧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1800A (ja) * 1991-10-09 1993-05-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91607A (ja) * 1995-04-24 1996-11-05 Hama Cast:Kk 建築物用壁装材及び建築物の吹き付け塗装方法
JP2957566B1 (ja) * 1998-07-24 1999-10-04 ニチハ株式会社 建築板及びその施工構造
JP2000038000A (ja) * 1998-07-27 2000-0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エンボス化粧材
CN102179962A (zh) * 2009-12-24 2011-09-1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具有立体效果的装饰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6348A4 (en) 2022-12-07
AU2020352135A1 (en) 2022-03-31
EP4036348A1 (en) 2022-08-03
US20220332082A1 (en) 2022-10-20
CN114423620B (zh) 2023-06-20
WO2021060530A1 (ja)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03830A1 (ja) 化粧材
CN114423620B (zh) 装饰材料
JP7294321B2 (ja) 化粧材
WO2019066026A1 (ja) 化粧材、及び該化粧材のための型
JP2000038000A (ja) エンボス化粧材
US20210122138A1 (en) Decorative material
WO2019194202A1 (ja) 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JP7067203B2 (ja) 化粧材
JP2021055530A (ja) 化粧材
JP7402600B2 (ja) 化粧材
JP2002211200A (ja) 化粧材
JP7386594B2 (ja) 化粧材、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CN111954594A (zh) 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JP2021160128A (ja) 化粧材
CN113646183A (zh) 装饰材料及装饰材料的制造方法
WO2020196707A1 (ja) 化粧材
JP2020157551A (ja) 化粧材
JP6911704B2 (ja) 化粧材
JP7243031B2 (ja) 化粧材
JP7069619B2 (ja) 化粧材、及び該化粧材のための型
JP7139650B2 (ja) 化粧材
JP7386593B2 (ja) 化粧材、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JP2020055108A (ja) 化粧材、賦形シート
JP7155509B2 (ja) 化粧材
JP2019171820A (ja) 化粧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