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3656A -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3656A
CN112963656A CN202110190471.3A CN202110190471A CN112963656A CN 112963656 A CN112963656 A CN 112963656A CN 202110190471 A CN202110190471 A CN 202110190471A CN 112963656 A CN112963656 A CN 112963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ipeline
driven
ball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0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3656B (zh
Inventor
孟凡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3440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5995A/zh
Priority to CN202110190471.3A priority patent/CN112963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3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3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3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3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6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 F16L55/168Devices for covering leaks in pipes or hoses, e.g. hose-menders from outside the pi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8Appliances for use in repairing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42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with arrangement for propelling the support stands on wheels
    • F16M11/425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with arrangement for propelling the support stands on wheels along guid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2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2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 F17D5/06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using electric or acous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外侧设置有拉伸膜,所述管道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壳体,所述拉伸膜上位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牵拉绳,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囊,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转接头,所述牵拉绳贯穿转接头,所述壳体的顶端位于收集囊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顶壳,所述顶壳的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朝向顶壳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气压囊,两个所述气压囊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挤压球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本发明,具有可以自行检测管道泄露点、并根据泄露点的大小进行快速反应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防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Valve)是控制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流量、流向、压力、温度等的机械装置,阀门是管道系统中基本的部件。阀门管件在技术上与泵一样,常常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进行讨论。阀门可用手动或者手轮,手柄或踏板操作,也可以通过控制来改变流体介质的压力,温度和流量变化。阀门可以对这些变化进行连续或重复的操作,比如在热水系统或蒸汽锅炉安装的安全阀。在更复杂的控制系统根据外部输入(即调节流经管道不断变化的设置点)的需要采用自动控制阀门。自动控制阀门不需人工操作根据其输入和设置,使阀门准确控制流体介质的各项要求。而现有的防泄漏阀门多为固定式,无法再传送管道上移动对管道进行防泄漏保护,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防泄漏阀门无法自行检测管道泄露点。因此,设计可以自行检测管道泄露点、并根据泄露点的大小进行快速反应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外侧设置有拉伸膜,所述管道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壳体,所述拉伸膜上位于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牵拉绳,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囊,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转接头,所述牵拉绳贯穿转接头,所述壳体的顶端位于收集囊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顶壳,所述顶壳的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朝向顶壳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气压囊,两个所述气压囊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气压囊与顶壳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挤压球,两个所述挤压球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两根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钢绳,两根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壳体两侧的牵拉绳固定,两个所述气压囊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L型导气管,所述顶壳的内部位于两根L型导气管的下方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一侧固定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顶壳,所述传动轴位于顶壳外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管道外壁传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接头的内部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所述转接头贯穿壳体,所述旋转轴位于壳体内部的外侧设置有主动磁针,所述旋转轴与转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主动磁针的两侧分别与壳体两侧的牵拉绳绳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滑道,若干所述滑道内部滑动连接有从动磁针,若干所述滑道中垂直于扇形板底端的一个滑道内滑动连接有驱动针,位于所述驱动针两侧的从动磁针磁性朝向相反,每两个所述从动磁针之间设置有导电棒,所述导电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导电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桨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多节套接式,所述壳体的内部轴承连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的内部设置有扩张球,所述承载环的内部位于扩张球的外部设置有压缩球,所述承载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承载环,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压缩球固定在扩张球的外壁上,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壳体的内壁固定,所述扇形板上均匀设置具有从动磁块的滑道分别与扩张球管路连接,所述扇形板上滑动连接有驱动针的滑道一端与压缩球管路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扇形板的一侧设置有环形轨,所述环形轨与壳体传动连接,所述环形轨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从动卡齿,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环形轨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滚轮传动连接,所述旋转盘靠近环形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主动卡齿,所述主动卡齿与从动卡齿啮合连接,所述旋转盘设置有主动卡齿的一侧中央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一端设置有偏置针,所述偏置针朝向环形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设在偏置针、环形轨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与偏置针、环形轨的连接处设置有万向球,所述偏置针与驱动针滑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盘的内部设置有从动盘,所述从动盘上开设有方型槽,所述方型槽内滑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朝向从动盘中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从动盘固定,所述旋转盘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大小与配重块大小一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外侧轴承连接有环形壳,所述牵拉绳缠绕在环形壳的外侧,所述环形壳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所述环形壳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壁位于环形壳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动套,若干所述滑动套内均滑动连接有从动球,所述从动球的内部设置有液体,所述从动球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主动接口,所述环形壳的内部位于从动球的外侧设置有柔性膜,所述环形壳上设置有若干转接管,若干所述转接管贯穿环形壳,若干所述转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接口,若干所述转接管一端的从动接口固定在环形壳的内部位于从动球的一侧上方,所述滚轮的外壁上传动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滚轮的外壁,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滚轮外部的一端为多节轴承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滚轮内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配重球,若干转接管另一端的从动接口与第一配重球套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外壁上轴承连接有若干第三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配重球固定,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配重球,所述调节轮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弧形滑道,若干所述弧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若干弧形推杆,所述调节板的中央设置有压缩囊,所述压缩囊的顶端通过管路套接在环形壳的外壁上,所述压缩囊的外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气管,若干所述导气管内均设置有压力阀,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位于弧形推杆的一侧,所述弧形推杆的另一侧与第二配重球接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管道的外侧设置有圆形滑轨,所述圆形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扇形套,所述扇形套靠近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感应筒,所述感应筒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块,所述感应筒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弹簧,所述感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复位块上,所述复位块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所述复位块的底端开设有反应仓,所述反应仓的两端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反应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外侧缠绕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复位杆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反应仓上,所述反应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点火器,所述复位杆靠近点火器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复位杆的另一端两侧轴承设置有复位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集囊的顶端与牵引绳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
(1)通过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该机构能够在管道上发生泄露时自行感应并驱动防泄漏阀门进行移动同时能够根据泄露情况的紧急与否进行前行速度的调控;
(2)通过设置有承载环、扩张球、压缩球、推动块等,能够使得壳体进行扩张以适应因为管道泄露而使得管道外壁拉伸膜膨胀扩张变大的直径,实现针对性的夹持;
(3)通过设置有圆形滑轨、扇形套、反应仓等部件,能够实现感应管道外壁上的泄露点,并针对泄露点进行复位,同时针对管道被挤压破裂大小的程度使用不同大小的力对外翻的破裂点进行复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扇形板及其周围部件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环形轨及其周围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旋转盘及其内部部件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环形壳及滚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环形滑轨及其周围部件立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管道;2、壳体;3、收集囊;4、顶壳;5、气压囊;6、螺旋桨;7、牵拉绳;8、扇形板;9、转接头;10、主动磁针;11、从动磁针;12、推动块;13、压缩球;14、扩张球;15、环形轨;16、旋转盘;17、偏置针;18、伸缩杆;19、从动盘;20、配重块;21、圆形滑轨;22、扇形套;23、感应筒;24、复位块;25、反应仓;26、复位杆;27、环形壳;28、支柱;29、从动球;30、滚轮;31、调节轮;32、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拉伸膜,管道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壳体2,拉伸膜上位于壳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牵拉绳7,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囊3,壳体2的外部设置有转接头9,牵拉绳贯穿转接头9,壳体2的顶端位于收集囊3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能够在管道上发生泄露时自行感应并驱动防泄漏阀门进行移动同时能够根据泄露情况的紧急与否进行前行速度的调控。
左右移动机构包括顶壳4,顶壳4的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两块限位板朝向顶壳4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气压囊5,两个气压囊5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气压囊5与顶壳4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挤压球,两个挤压球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两根第二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钢绳,两根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壳体2两侧的牵拉绳7固定,两个气压囊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L型导气管,顶壳4的内部位于两根L型导气管的下方设置有螺旋桨6,螺旋桨6的一侧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贯穿顶壳4,传动轴位于顶壳4外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滚轮30,滚轮30与管道1外壁传动连接;如图1所示,当管道内位于壳体右侧某一处发生泄露时,管道内的水流会泄出由管道外部设置的拉伸膜包裹暂时停留在拉伸膜与管道外壁之间,此时由于水流泄出,拉伸膜连同其表面的牵拉绳被拉伸,牵拉绳拉动与之固定的钢绳下移,钢绳拖动其顶端的第二弹簧,带动第二弹簧顶端固定的挤压球下移,挤压球与气压囊表面滑动连接,随着挤压球在气压囊表面滑动下移,压缩气压囊的同时压缩第一弹簧,气压囊被挤压,其内的气体通过气压囊另一侧的L型导气管排出,吹动下方的螺旋桨进行旋转,螺旋桨带动传动轴进行旋转,滚轮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此时滚轮在管道表面旋转带动壳体朝向管道右侧破裂处进行移动,若破裂处处于壳体左侧,则驱动步骤与上述相反,该步骤实现了当管道上发生破裂泄露现象时利用泄露出的水,驱动装置移动,同时装置能够自行判断破裂处位于装置的哪一侧,进行针对性移动,通过左右挤压球对气压囊挤压情况的不同,使得滚轮朝向受力较大的一侧进行驱使,若此时左右两侧均破裂,而右侧破裂较大左侧破裂较少,则优先前往破裂较大处,便于后续部件对泄漏较大的管道优先进行修补。
转接头9的内部轴承连接有旋转轴,转接头9贯穿壳体2,旋转轴位于壳体2内部的外侧设置有主动磁针10,旋转轴与转接头9的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主动磁针10的两侧分别与壳体2两侧的牵拉绳7绳连接,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扇形板8,扇形板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滑道,若干滑道内部滑动连接有从动磁针11,若干滑道中垂直于扇形板8底端的一个滑道内滑动连接有驱动针,位于驱动针两侧的从动磁针11磁性朝向相反,每两个从动磁针11之间设置有导电棒,导电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导电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桨6固定;由上述步骤可知,当破裂处处于壳体右侧时,滚轮滚动带动壳体沿管道朝右移动,此时转接头受右侧牵引绳拉扯朝右偏移,带动其内部的旋转轴以及旋转轴外侧设置的主动磁针进行偏移旋转,主动磁针在偏移的过程中不断与从动磁针接触,通过磁性物质同性相斥原理,推动从动磁针在滑道内滑动上移,此时位于两从动磁针之间的导电棒相对于两侧从动磁针产生相对滑动,在两从动磁针之间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电棒内有电流产生,若破裂处较大,则拉伸膜以及牵拉绳被拉伸较大,转接头偏移较多即主动磁针偏移角度打,此时由较多从动磁针被推动,产生的电流较多,产生的电流通过导线使得驱动电机进行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于螺旋桨固定,使得原本正在旋转的螺旋桨加速转动,该步骤实现了根据管道破裂处的大小来调控装置前行速度,若破裂较大则装置快速移动至管道泄漏处,及时对泄漏处进行处理避免泄漏过多造成资源损失,若破裂处较小则移动较缓,这样在移动过程中对管道持续检测,避免出现较小破裂处的同时再次出现其他较大泄漏处,依据上一步骤,装置再次朝向多个泄漏处的较大一处进行移动。
壳体2为多节套接式,壳体2的内部轴承连接有承载环,承载环的内部设置有扩张球14,承载环的内部位于扩张球14的外部设置有压缩球13,承载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杆,若干第一连接杆贯穿承载环,若干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压缩球13固定在扩张球14的外壁上,若干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动块12,推动块12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扇形板8上均匀设置具有从动磁块的滑道分别与扩张球14管路连接,扇形板8上滑动连接有驱动针的滑道一端与压缩球13管路连接;由上述步骤可知,当从动磁针在主动磁针的磁斥力推动下在滑道内滑动外移的过程中,从动磁块将滑道内的原有空气通过管路泵入扩张球内,此时扩张球膨胀推动与其外壁固定的第一连接杆外移,第一连接杆在承载环上滑动外移带动推动块外移,由于壳体为多节套接式,该步骤实现了利用推动块四散的过程中使得壳体分裂扩张以适应此时由于破裂,渗出的水使得拉伸膜被拉伸而导致管道以及拉伸膜直径变大的情况,并根据此时管道破裂的情况,破裂处大渗出水多,则由较多从动磁块被推出,壳体扩张更大,达到针对性适配,避免壳体跟不上拉伸膜的扩张速度而导致装置无法前行至管道泄露处。
扇形板8的一侧设置有环形轨15,环形轨15与壳体2传动连接,环形轨15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从动卡齿,壳体2的内部位于环形轨15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盘16,旋转盘16与滚轮30传动连接,旋转盘16靠近环形轨1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主动卡齿,主动卡齿与从动卡齿啮合连接,旋转盘16设置有主动卡齿的一侧中央设置有短杆,短杆的一端设置有偏置针17,偏置针17朝向环形轨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设在偏置针17、环形轨15上,第一伸缩杆与偏置针17、环形轨15的连接处设置有万向球,偏置针17与驱动针滑动连接;在装置朝向管道泄漏处移动的过程中,随着滚轮不断旋转,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旋转盘进行旋转,旋转盘在旋转的过程中,其表面的主动卡齿不断与环形轨上下侧设置的从动卡齿啮合连接,使得环形轨不断实现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往复运动,环形轨在进行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偏置针连接杆的伸缩杆进行伸缩,通过万向球,带动偏置针不断实现左右偏移复位运动,此时偏置针不断与驱动针滑动,当装置移动至管道泄漏处时,滚轮停止移动,此时偏置针竖直静止,推动驱动针上移,驱动针上移的过程中将其一端的滑道内空气通过管路挤压进压缩球内,此时压缩球内气体增多,该步骤实现了,通过对压缩球内泵气,对其内部的扩张球进行压缩,使得原本伸出的第一连接杆进行收回,带动扩张开的壳体进行复位,实现壳体复位对破裂处的夹持,当装置移动至破裂处时,主动磁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利用磁吸力将原本被推出的从动磁针吸回,再次通过管路对扩张球内进行抽气,使得第一连接杆在带动壳体复位口再次收缩,使得壳体稳固夹持在破裂处外部,避免破裂处持续对外泄漏。
旋转盘16的内部设置有从动盘19,从动盘19上开设有方型槽,方型槽内滑动连接有配重块20,配重块20朝向从动盘19中央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的另一端与从动盘19固定,旋转盘16上开设有缺口,缺口的大小与配重块20大小一致;旋转盘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其内的从动盘进行旋转,当滚轮在拉伸膜外进行滚动带动壳体前行的过程中,越靠近管道泄漏处时,拉伸膜被泄漏水拉伸的越多,则滚轮受挤压,移动速度减缓,当达到破裂处时,拉伸膜被拉伸最多,滚轮速度最慢,若此时滚轮继续旋转前行,则滚轮受阻较少,即旋转速度突然加快,从动盘内的配重块受惯性突然增大,拉动伸缩杆一同被甩出,配重块经旋转盘表面开设的缺口甩出与被拉伸的拉伸膜接触阻碍滚轮旋转,该步骤实现了当滚轮带动装置移动至管道泄漏处时自行停止,同时与上述步骤相配合对管道泄漏处实现封堵。
壳体2的外侧轴承连接有环形壳27,牵拉绳7缠绕在环形壳27的外侧,环形壳27的内部设置有气体,环形壳27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支柱28,支柱28的外壁位于环形壳2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动套,若干滑动套内均滑动连接有从动球29,从动球29的内部设置有液体,从动球29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主动接口,环形壳27的内部位于从动球29的外侧设置有柔性膜,环形壳27上设置有若干转接管,若干转接管贯穿环形壳27,若干转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接口,若干转接管一端的从动接口固定在环形壳27的内部位于从动球29的一侧上方,滚轮30的外壁上传动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杆32,若干第二连接杆32贯穿滚轮30的外壁,若干第二连接杆32位于滚轮30外部的一端为多节轴承连接,若干第二连接杆32位于滚轮30内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配重球,若干转接管另一端的从动接口于第一配重球套接;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拉伸膜与牵拉绳被拉伸,牵拉绳拉动环形壳进行旋转,环形壳带动其内部的支柱以及支柱外部设置的若干滑动套进行旋转,滑动套内的从动球受惯性被甩出,从动球顶端的第一主动接口移动至转接管一端的从动接口下方,从动球内的液体通过转接管进入第一配重球内,第一配重球重量增加,此时滚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增重的第一配重球受惯性增大,在滚轮内进行偏移,带动与之传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进行偏移,如图5所示,此时第二连接杆多节轴承连接的一端朝向与滚轮旋转方向相反,该步骤实现了,当滚轮在拉伸膜与管道外侧滚动时,第二连接杆位于滚轮外部的一端被弯曲,随着滚轮的前行不断挤压被泄漏出的水扩张的拉伸膜,使其回复的同时,将泄漏出的水朝向泄漏点进行推送。
滚轮30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轮31,调节轮31的外壁上轴承连接有若干第三连接杆,若干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配重球固定,若干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配重球,调节轮3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弧形滑道,若干弧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若干弧形推杆,调节板的中央设置有压缩囊,压缩囊的顶端通过管路套接在环形壳27的外壁上,压缩囊的外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气管,若干导气管内均设置有压力阀,若导气管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位于弧形推杆的一侧,弧形推杆的另一侧与第二配重球接触;若此时泄漏点较大,环形壳以及滚轮的转速都增加,环形壳内的多个从动球被甩出与转接管一端的从动接透套接,从动球被甩出滑动套挤压柔性膜,将环形壳内的气体通过管路挤压进压缩囊内,本发明中该气体优选为氢气,当挤压囊内的气体逐渐增多,气体被挤压至一定值时产生爆炸,爆炸产生的推力将压力阀打开使得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弧形滑道内推动弧形推杆进行滑动,弧形推杆被推动伸出调节板撞击第二配重球的一端,使得第二配重球进行偏移,第二配重球带动第三连接杆在调节轮表面进行换向,第三连接杆拉动第一配重球以及第二连接杆进行偏移,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配重球传动连接,此时第二连接杆在偏移的过程中进行翻转,其多节轴承连接处朝向与滚轮旋转方向一致,该步骤实现了当泄漏处较大,导致装置移动速度过快时,翻转第二连接杆的位置朝向,通过第二连接杆增大滚轮与拉伸膜表面的阻力,避免装置移动过快导致滚轮与拉伸膜表面发生相对打滑现象影响装置移动。
壳体2的内部位于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圆形滑轨21,圆形滑轨21上滑动连接有扇形套22,扇形套22靠近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感应筒23,感应筒23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块24,感应筒23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弹簧,感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复位块24上,复位块24的内部设置有气体,复位块24的底端开设有反应仓25,反应仓25的两端设置有截止阀,截止阀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反应仓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复位杆26,复位杆26的外侧缠绕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复位杆26上,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反应仓25上,反应仓25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点火器,复位杆26靠近点火器的一端设置有推板,复位杆26的另一端两侧轴承设置有复位板;当装置移动至管道泄漏点后,旋转扇形套,扇形套在圆形滑轨上滑动带动感应筒以及复位块在管道表面滑动,通过感应筒内的复位弹簧,使得复位块可以伸缩移动以适应管道外表面常年使用凝结的灰垢使得管道直径增加,当复位块与泄漏处接触时,泄漏处外翻的管道表面推动复位块内的复位杆进行滑动上移,复位杆上反应仓内滑动上移的过程中打开截止阀,使得复位块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涌入反应仓内,本发明中该气体优选为可燃气体,当复位杆持续上移时,其一端的推板与点火器接触点火,对可燃气体点燃使其爆炸,通过爆炸推力将复位杆快速推出,复位杆另一端的复位板与管道外翻的泄漏处接触,两块复位板分别于复位杆轴承连接以适应泄漏处为环形缺口的环形管道,该步骤实现了对管道泄漏处进行撞击使其重新复位不再泄漏。
收集囊3的顶端与牵引绳绳连接;由上述步骤可知,在装置朝向管道泄漏处移动的过程中,滚轮外壁的第二连接杆不断将泄漏处的管道水朝向泄漏处挤压,管道泄漏出的水被挤压进收集囊内,收集囊膨胀,由于收集囊的底端与壳体固定则收集囊只得朝上膨胀,拉动与之绳连接的牵引绳重新收缩,牵引绳带动拉伸膜重新贴紧管道外壁,将残余的泄漏水挤压进收集囊内,避免管道与拉伸膜之间存在液体长时间腐蚀管道,同时避免有少量水聚集在拉伸膜与管道之间通过长时间挤压对管道再次造成破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拉伸膜,所述管道(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壳体(2),所述拉伸膜上位于壳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牵拉绳(7),所述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囊(3),所述壳体(2)的外部设置有转接头(9),所述牵拉绳贯穿转接头(9),所述壳体(2)的顶端位于收集囊(3)的内部设置有左右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顶壳(4),所述顶壳(4)的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朝向顶壳(4)内壁的一侧均设置有气压囊(5),两个所述气压囊(5)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气压囊(5)与顶壳(4)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挤压球,两个所述挤压球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两根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钢绳,两根述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壳体(2)两侧的牵拉绳(7)固定,两个所述气压囊(5)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L型导气管,所述顶壳(4)的内部位于两根L型导气管的下方设置有螺旋桨(6),所述螺旋桨(6)的一侧固定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顶壳(4),所述传动轴位于顶壳(4)外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滚轮(30),所述滚轮(30)与管道(1)外壁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9)的内部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所述转接头(9)贯穿壳体(2),所述旋转轴位于壳体(2)内部的外侧设置有主动磁针(10),所述旋转轴与转接头(9)的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主动磁针(10)的两侧分别与壳体(2)两侧的牵拉绳(7)绳连接,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扇形板(8),所述扇形板(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滑道,若干所述滑道内部滑动连接有从动磁针(11),若干所述滑道中垂直于扇形板(8)底端的一个滑道内滑动连接有驱动针,位于所述驱动针两侧的从动磁针(11)磁性朝向相反,每两个所述从动磁针(11)之间设置有导电棒,所述导电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导电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桨(6)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为多节套接式,所述壳体(2)的内部轴承连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的内部设置有扩张球(14),所述承载环的内部位于扩张球(14)的外部设置有压缩球(13),所述承载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承载环,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压缩球(13)固定在扩张球(14)的外壁上,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推动块(12),所述推动块(12)与壳体(2)的内壁固定,所述扇形板(8)上均匀设置具有从动磁块的滑道分别与扩张球(14)管路连接,所述扇形板(8)上滑动连接有驱动针的滑道一端与压缩球(13)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8)的一侧设置有环形轨(15),所述环形轨(15)与壳体(2)传动连接,所述环形轨(15)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从动卡齿,所述壳体(2)的内部位于环形轨(15)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盘(16),所述旋转盘(16)与滚轮(30)传动连接,所述旋转盘(16)靠近环形轨(1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主动卡齿,所述主动卡齿与从动卡齿啮合连接,所述旋转盘(16)设置有主动卡齿的一侧中央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的一端设置有偏置针(17),所述偏置针(17)朝向环形轨(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设在偏置针(17)、环形轨(15)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与偏置针(17)、环形轨(15)的连接处设置有万向球,所述偏置针(17)与驱动针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6)的内部设置有从动盘(19),所述从动盘(19)上开设有方型槽,所述方型槽内滑动连接有配重块(20),所述配重块(20)朝向从动盘(19)中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8),所述第二伸缩杆(18)的另一端与从动盘(19)固定,所述旋转盘(16)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大小与配重块(20)大小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外侧轴承连接有环形壳(27),所述牵拉绳(7)缠绕在环形壳(27)的外部,所述环形壳(27)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所述环形壳(27)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支柱(28),所述支柱(28)的外壁位于环形壳(27)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滑动套,若干所述滑动套内均滑动连接有从动球(29),所述从动球(29)的内部设置有液体,所述从动球(29)的上端设置有第一主动接口,所述环形壳(27)的内部位于从动球(29)的外侧设置有柔性膜,所述环形壳(27)上设置有若干转接管,若干所述转接管贯穿环形壳(27),若干所述转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从动接口,若干所述转接管一端的从动接口固定在环形壳(27)的内部位于从动球(29)的一侧上方,所述滚轮(30)的外壁上传动连接有若干第二连接杆(32),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32)贯穿滚轮(30)的外壁,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32)位于滚轮(30)外部的一端为多节轴承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32)位于滚轮(30)内部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配重球,若干转接管另一端的从动接口与第一配重球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0)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轮(31),所述调节轮(31)的外壁上轴承连接有若干第三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配重球固定,若干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配重球,所述调节轮(3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弧形滑道,若干所述弧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若干弧形推杆,所述调节板的中央设置有压缩囊,所述压缩囊的顶端通过管路套接在环形壳(27)的外壁上,所述压缩囊的外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气管,若干所述导气管内均设置有压力阀,若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贯穿调节板位于弧形推杆的一侧,所述弧形推杆的另一侧与第二配重球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部位于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圆形滑轨(21),所述圆形滑轨(21)上滑动连接有扇形套(22),所述扇形套(22)靠近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感应筒(23),所述感应筒(23)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块(24),所述感应筒(23)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弹簧,所述感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复位块(24)上,所述复位块(24)的内部设置有气体,所述复位块(24)的底端开设有反应仓(25),所述反应仓(25)的两端设置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反应仓(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复位杆(26),所述复位杆(26)的外侧缠绕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复位杆(26)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反应仓(25)上,所述反应仓(25)的内部顶端设置有点火器,所述复位杆(26)靠近点火器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复位杆(26)的另一端两侧轴承设置有复位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囊(3)的顶端与牵引绳绳连接。
CN202110190471.3A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112963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4011.8A CN114215995A (zh) 2021-02-18 2021-02-18 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2110190471.3A CN112963656B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0471.3A CN112963656B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4011.8A Division CN114215995A (zh) 2021-02-18 2021-02-18 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3656A true CN112963656A (zh) 2021-06-15
CN112963656B CN112963656B (zh) 2021-12-03

Family

ID=762851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4011.8A Pending CN114215995A (zh) 2021-02-18 2021-02-18 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2110190471.3A Active CN112963656B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4011.8A Pending CN114215995A (zh) 2021-02-18 2021-02-18 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42159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0609A (zh) * 2021-10-20 2022-01-21 杭州艾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泥层界面仪
WO202406618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氟化铵生产的分析测定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314A (zh) * 2010-06-28 2011-12-28 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里破裂钻井输油管的修复方法
CN204284783U (zh) * 2014-11-04 2015-04-22 天津市巨星防腐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双向移动调节式三通堵漏组合卡具
JP2016180419A (ja) * 2015-03-23 2016-10-13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被覆材
CN108730673A (zh) * 2018-07-19 2018-11-0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管道自动堵漏设备
CN208367889U (zh) * 2018-06-15 2019-01-11 山西大学 燃气管道应急救援装置
CN210035094U (zh) * 2019-04-19 2020-0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天然气自动检测泄漏装置
CN211145765U (zh) * 2019-12-17 2020-07-31 新乡新奥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管道防泄漏装置
CN111609326A (zh) * 2020-05-28 2020-09-01 海南驿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泄露检测以及封堵装置
CN111795253A (zh) * 2020-07-14 2020-10-20 高奎武 一种水下天然气管道泄漏自动封堵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32572A (zh) * 2020-09-08 2020-12-04 河北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314A (zh) * 2010-06-28 2011-12-28 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里破裂钻井输油管的修复方法
CN204284783U (zh) * 2014-11-04 2015-04-22 天津市巨星防腐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双向移动调节式三通堵漏组合卡具
JP2016180419A (ja) * 2015-03-23 2016-10-13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被覆材
CN208367889U (zh) * 2018-06-15 2019-01-11 山西大学 燃气管道应急救援装置
CN108730673A (zh) * 2018-07-19 2018-11-0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管道自动堵漏设备
CN210035094U (zh) * 2019-04-19 2020-0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天然气自动检测泄漏装置
CN211145765U (zh) * 2019-12-17 2020-07-31 新乡新奥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管道防泄漏装置
CN111609326A (zh) * 2020-05-28 2020-09-01 海南驿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泄露检测以及封堵装置
CN111795253A (zh) * 2020-07-14 2020-10-20 高奎武 一种水下天然气管道泄漏自动封堵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112032572A (zh) * 2020-09-08 2020-12-04 河北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0609A (zh) * 2021-10-20 2022-01-21 杭州艾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泥层界面仪
CN113960609B (zh) * 2021-10-20 2022-04-19 杭州艾科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泥层界面仪
WO2024066189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氟化铵生产的分析测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5995A (zh) 2022-03-22
CN112963656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3656B (zh) 一种防泄漏阀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5782633B (zh) 基于螺旋驱动爬行的管道泄漏自适应串联封堵修复装置
PT2365900E (pt)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granulação por fragmentação a quente
CN111795253B (zh) 一种水下天然气管道泄漏自动封堵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117267627A (zh) 一种易爆气体检测装置
CN109781954B (zh) 一种自动化污水水质检测仪
CN113959641A (zh) 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物联网消防巡检系统
CN113685575B (zh) 一种单侧气缸驱动齿轮齿条传动夹紧的夹管阀
CN114812978A (zh) 一种可变量程的阀门泄漏检测装置
CN110425376A (zh) 一种管道泄漏监测及应急堵漏装置
CN210344706U (zh) 管道泄漏控制设备
US3013766A (en) Spherical valve
CN109737216B (zh) 一种防泄漏控制阀门
CN208169809U (zh) 一种管道承插口封堵装置
CN114011007B (zh) 一种消防水务喷淋管道用水压检测系统
CN211453044U (zh) 一种氯乙烯取样装置
CN112555447A (zh) 一种燃气用安全保护阀门
CN116498878B (zh) 一种智能疏水阀泄漏故障检测装置
CN104865025A (zh) 软管气密检测装置
CN111734959A (zh) 一种沼气输送泄露预警方法
CN110886860A (zh) 管件连接阀及输油设备
CN116164125B (zh) 一种防泄漏高密封阀门
CN210950182U (zh) 一种胶管导向装置
CN219810492U (zh) 一种便捷式压力管道检测装置
CN219588732U (zh) 油气集输管道检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8

Address after: 325600 baitawang village, beibaixia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 Jianxun

Address before: 221000 Hanyuan Avenue, Yunlong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eng Fany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1

Address after: Room 406, floor 4, building a, No.2 Yuncheng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ia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baitawang village, beibaixiang Town, Yueqing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Jianx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