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5400B -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5400B
CN112895400B CN202110116246.5A CN202110116246A CN112895400B CN 112895400 B CN112895400 B CN 112895400B CN 202110116246 A CN202110116246 A CN 202110116246A CN 112895400 B CN112895400 B CN 112895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ain frame
frame body
rolle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62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95400A (zh
Inventor
桑晓月
杨成利
倪桂龙
倪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anling Automobile Interi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anling Automobile Interi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anling Automobile Interi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anling Automobile Interi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62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5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5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5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95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5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261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means, fee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264Auxiliary operations prior to the thermoforming operation, e.g.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4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51/421Heating or cooling of prefor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for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05Body finish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涉及汽车内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主架体,所述的主架体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输送部件、预压部件、裁切部件和夹紧输送部件,所述的主架体上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托面料辊的横担轴,且所述的横担轴与所述的主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的主架体上位于所述输送部件和预压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托板,所述的预压组件和裁切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托板,所述的裁切组件和热压机的下模具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渡托板。该装置能够与四柱热压机相配合,实现板材和面料的自动上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是由板材和面料通过热压机热压成型的,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第一,将板材放进烘箱内进行加热软化;
第二,将经过加热软化的板材放置在热压机的下模上;
第三,将面料放置在经过加热软化的板材的上方,或者将面料钩挂包裹在热压机的上模上;
第四,热压机工作实现最终的成型。
目前,在生产汽车内饰时,采用分步生产,多工序衔接的方式进行生产。即先将板材放到烘箱内进行加热软化,然后人工加加热软化后的板材放置在热压机的下模上,再人工将面料钩挂包裹在热压机的上模上,这一过程需要多位操作工人配合完成,成产效率低,用人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该装置能够与四柱热压机相配合,实现板材和面料的自动上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主架体,所述的主架体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输送部件、预压部件、裁切部件和夹紧输送部件,所述的主架体上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托面料辊的横担轴,且所述的横担轴与所述的主架体转动连接;
所述的主架体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立架,所述的立架包括沿横向贯穿热压机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下方位于热压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梁的立柱,两个所述的立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纵梁;
所述的主架体上位于所述输送部件和预压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托板,所述的预压组件和裁切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托板,所述的裁切组件和热压机的下模具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渡托板;
所述的输送部件包括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所述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主动辊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上的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
所述的主架体上固定设置有烘箱,且所述的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分别位于所述烘箱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且位于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的输送带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的烘箱,所述的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板;
所述的预压部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两根加热辊,且所述加热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的夹紧输送部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夹紧组件,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滑架,所述的滑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上端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下夹板,所述立板的下端设置由向外侧延伸的座板,且所述的座板与所述的横梁滑动连接,所述下夹板的上方滑动设置有上夹板,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上夹板上下滑动的夹紧气缸,所述的主架体上转动设置有丝杠,与所述丝杠相配合的丝母通过丝母座与所述的滑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上的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
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避让口的封板,所述的封板与所述的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同步连接杆,所述同步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封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担轴的第一支撑架,所述横担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垫块,所述的垫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横担轴上对称套设有两个顶紧套,所述的顶紧套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呈圆柱状的固定部和呈锥台状的楔紧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三紧定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辊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两个所述的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主架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位于下侧的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裁切部件包括下切刀,所述的下切刀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下切刀的导向滑槽,所述的导向滑槽内设置有上刀架,所述的下切刀和上刀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上刀架上下移动的裁切气缸,所述的上刀架上设置有一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上刀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刃部倾斜的上切刀。
进一步地,当所述的上刀架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安装孔的下侧面与所述下切刀的上侧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和所述的箱体之间,或所述的封板与所述的主架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封板上下滑动的升降气缸,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面上,位于避让口的下方设置有承压板,且所述承压板的上侧面与所述避让口的下侧面平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能够与四柱热压机相配合,实现板材和面料的自动上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用人成本。
2、该装置可以直接在现有的四柱热压机上加装,不需要更换四柱热压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降低设备改造成本。
3、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成辊地面料,不需要提前对面料进行裁切,减少了加工工序,有利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4、用于输送板材的输送装置的第一主架体上设置有烘箱,且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带贯穿所述的烘箱,这样就可以在输送的过程中对板材进行加热软化,减少加工工序,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5、剪切组件中的上切刀采用斜刃,在实际工作中,上切刀与下切刀对面料形成剪切作用,保证面料剪切边的凭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主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烘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烘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预压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预压部件的主视图;
图13为加热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导电滑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裁切部件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5中的A-A剖视图;
图17为上切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夹紧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夹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第三过渡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缠绕辊与横担轴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架体,111-横梁,112-立柱,12-纵梁,131-第一支撑梁,132-第一竖梁,133-悬臂梁,134-第二肋板,135-加强梁,136-垫块,1361-凹槽,141-第二支撑梁,142-第二竖梁,151-第一过渡托板,152-第二过渡托板,153-第三过渡托板,1531-支腿,161-第一承托梁,162-第二承托梁,17-连接梁,
2-输送部件,21-主动辊,22-第一从动辊,23-输送带,24-第一传动机构,25-第一电机,26-第二从动辊,27-第三从动辊,
3-预压部件,31-加热辊,3111-中间轴段,3112-端部轴段,312-芯轴,32-从动齿轮,33-第二电机,34-主动齿轮,35-第一紧定螺钉,36-固定板,361-限位筒,37-导电滑环,371-内环,372-外环,3721-限位槽,38-第二紧定螺钉,39-连接板,391-限位杆,
4-裁切部件,41-下切刀,411-导向滑槽,42-上刀架,421-顶板,422-安装孔,43-裁切气缸,44-气缸座,45-上切刀,
51-夹紧组件,5111-立板,5112-下夹板,5113-座板,5114-第一肋板,512-上夹板,5121-导向杆,513-夹紧气缸,521-导轨,522-滑块,531-丝杠,532-丝母,5321-丝母座,533-第三传动机构,534-第三电机,
6-横担轴,61-顶紧套,611-第三紧定螺钉,
7-烘箱,71-箱体,711-避让口,712-承压板,713-第三肋板,72-加热板,73-支架,74-封板,741-导柱,75-升降气缸,76-滑座,77-同步连接杆,
8-热压机,
91-板材,92-面料,921-面料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包括主架体1,所述的主架体1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输送部件2、预压部件3、裁切部件4和夹紧输送部件2,所述的主架体1上位于所述输送带2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托面料辊921的横担轴6,且所述的横担轴6与所述的主架体1转动连接。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的主架体1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立架,所述的立架包括沿横向贯穿热压机8的横梁111,且两个所述的横梁111分别位于所述热压机8模具的前、后两侧。所述横梁111的下方位于热压机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梁111的立柱112。所述立柱112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有地脚板,且所述的地脚板和立柱11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两个所述的立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纵梁12,且所述纵梁12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横梁111固定连接。
用于输送板材91的输送部件2包括主动辊21和第一从动辊22,所述的主动辊21和从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23,所述主动辊21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4与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架体1上的第一电机25的动力输出轴相连。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4采用同步带传动。
如图7所示,所述的横梁11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担轴6的第一支撑架。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一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支撑梁131,所述第一支撑梁13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梁131的第一竖梁132。所述横担轴6的前、后两端分别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梁131转动连接。
如图11所示,所述的预压部件3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111上的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的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加热辊31,且所述加热辊3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加热辊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32,且两个所述的从动齿轮32相互啮合。所述的主架体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33,且所述第二电机33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位于下侧的从动齿轮32相啮合的主动齿轮34。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辊31采用电磁加热辊31。如图13所示,所述加热辊31的外辊筒包括中间轴段3111和位于所述中间轴段3111两端的端部轴段3112,其中所述的端部轴段3112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如图12所示,所述的从动齿轮32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端部轴段3112上,且所述的从动齿轮32位于所述轴承组件的内侧(以靠近中间轴段3111的一侧为内侧)。
如图13所示,所述加热筒的芯轴312通过第一紧定螺钉35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所述的第二支撑架包括一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梁141,所述第二支撑梁1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梁141的第二竖梁142,且所述第二竖梁142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横梁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以两第二支撑架相对的一侧为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辊31一一对应的U型固定板36,所述U型固定板36的翼板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第二竖梁142固定连接,所述U型固定板36的腹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芯轴312的第一通孔,所述腹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通孔同轴布置的限位筒361,且所述的限位筒361上设置有用于顶紧所述芯轴312的第一紧定螺钉35。如图13所示,所述的芯轴312上位于所述U型固定板36的腹板和外辊筒的外端面之间设置有导电滑环37,如图14所示,所述的导电滑环37包括内环371和外环372,所述导电滑环37的内环371通过第二紧定螺钉38与所述的芯轴312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滑环37的外环372与所述的外辊筒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所述外辊筒的端部轴段3112的外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板39,所述连接板39的悬空端固定设置有一限位杆391,且所述限位杆391的悬空端插入到所述导电滑环37的外环372的限位槽3721内。
如图15、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的裁切部件4包括下切刀41,且所述下切刀4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的横梁111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切刀4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下切刀41的导向滑槽411,所述的导向滑槽411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滑槽411相配合的上刀架4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滑槽41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成长方形。所述的上刀架42上位于所述下切刀41的上方设置有顶板421,且所述的顶板42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上刀架42固定连接。
所述下切刀4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上刀架42上下滑动的裁切气缸43,所述裁切气缸43的缸体与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切刀41上的气缸座44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缸座44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切刀41的侧面上。所述裁切气缸43的活塞杆的杆端与所述的顶板421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刀架42上设置有一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上刀架42的方形安装孔422,所述安装孔422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上切刀45,所述的上切刀45的刃部前后倾斜,且为单刃。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经过预压的材料能够顺利的通过导向滑槽411,如图16所示,当所述裁切气缸43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即所述的上刀架42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安装孔422的下侧面与所述下切刀41的上侧面平齐,此时,所述安装孔422的下侧面和所述下切刀41的上侧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工作时,如图16所示,所述的上切刀45的刃部与所述下切刀41的导向滑槽411的左侧面相配合实现对面料92的裁切,且由于所述上切刀45的刃部倾斜,因此在裁切的过程中所述上切刀45的刃部会从前往后逐渐与下切刀41的刃部咬合,这样会产生类似与剪刀的剪切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平切,裁切效果好,更适用于柔软且具有弹性的面料92。
如图18所示,所述的夹紧输送部件2包括两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夹紧组件51,所述的夹紧组件51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主架体1的横梁111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夹紧组件51和主架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滑动组件左右滑动的驱动部件。
如图20所示,所述的夹紧组件51包括滑架,所述的滑架包括立板5111,所述立板5111的上端设置有水平向内侧(以两夹紧组件51相对的一侧为内侧)延伸的下夹板5112,所述立板5111的下端设置由水平向外侧(以两夹紧组件51相对的一侧为内侧)延伸的座板5113,且所述的座板5113和立板5111之间设置有第一肋板5114。如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111上的导轨521,所述座板5113的下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521相配合的滑块522。
如图20所示,所述下夹板5112的上方设置有上夹板512,且所述的上夹板512与所述的下夹板5112滑动连接,所述的上夹板512和下夹板511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上夹板512相对于所述的下夹板5112上下滑动的夹紧气缸513。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512和下夹板5112之间设置有两个夹紧气缸513,所述夹紧气缸513的缸体与所述的下夹板5112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气缸513的活塞杆的杆端向上穿过所述的下夹板5112后与所述的上夹板512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板512上位于所述夹紧气缸51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杆5121,所述导向杆5121的上端与所述的上夹板51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5121的下端穿过所述的下夹板5112延伸至所述下夹板5112的下侧,所述的下夹板5112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杆5121相配合的导向孔。
所述的驱动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夹板5112下方的丝杠531,且如图7所示,所述丝杠53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主架体1转动连接。与所述丝杠531相配合的丝母532通过丝母座5321与所述的滑架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丝母座5321通过螺钉与所述滑架的立板5111固定连接。
如图19所示,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第三传动机构533与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架体1上的第三电机534的动力输出轴相连。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传动机构533采用同步带传动。
如图5所示,所述输送部件2的第一从动辊22和位于下侧的加热辊31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托板151,且所述第一过渡托板151的上侧面与所述输送带23的上侧面平齐,所述第一过渡托板151的上侧面到位于下侧的加热辊31的轴线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加热辊31的半径。所述第一过渡托板15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
位于下侧的加热辊31和下切刀41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托板152,且所述第二过渡托板152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渡托板151的上侧面平齐,所述第二过渡托板152的上侧面与所述下切刀41的上侧面平齐,且所述第二过渡托板152的右端抵靠在所述下切刀41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过渡托板152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主架体1上位于所述的下切刀41和热压机8的下模具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渡托板153,且两个所述的夹紧组件51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上侧面与所述下切刀41的上侧面平齐,且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左端抵靠在所述下切刀41的右侧面上。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1所示,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下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支腿1531,且所述的支腿153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主架体1上的对应的纵梁12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上侧面位于所述热压机8下模具的上侧面的上方,且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上侧面到所述热压机8下模具的上侧面之间的距离L为10-15mm。
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51的下夹板5112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上侧面平齐,且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两个所述下夹板5112之间的最小距离,即当所述的夹紧组件51位于左端极限位置时,所述下夹板5112的内侧面(以两夹紧组件51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与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外侧面(以沿前后方向远离所述第三过渡托板153的一侧为外侧)贴合。
这样,当所述的夹紧组件51位于左端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过渡托板152的上侧面、下切刀41的上侧面、第三过渡托板153的上侧面、下夹板5112的上侧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用于承托原材料的水平承托面。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8所示,所述的主架体1上固定设置有烘箱7,且所述的主动辊21和第一从动辊22分别位于所述烘箱7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主架体1上位于所述主动辊2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从动辊26,所述第一从动辊2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从动辊27,且所述的输送带23在主动辊21、第一从动辊22、第二从动辊26和第三从动辊27的撑紧作用下形成了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位于主动辊21和第一从动辊22之间的输送带23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的烘箱7。
所述的烘箱7包括箱体71,所述箱体7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输送带23的方形避让口711。所述的箱体71内位于所述输送带2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板72。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7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加热板72的支架73,且所述的加热板7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支架73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架73包括竖直部,且所述的竖直部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7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部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加热板72的水平部,所述的加热板7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水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直部和水平部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输送带2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烘箱7的承托架,且所述承托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立架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托架包括多根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承托梁161,且所述第一承托梁16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对应的立柱112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承托梁161之间均设置有两个沿纵向延伸的第二承托梁162,所述第二承托梁162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一承托梁161固定连接。
所述的主动辊21和第一从动辊22均位于所述承托架的上方,且所述主动辊21和第一从动辊2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横梁11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从动辊26和第三从动辊27均位于所述承托架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从动辊26和第三从动辊27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立柱112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烘箱7的保温性,减少热量流失,如图8所示,所述箱体71的左、右两侧位于所述输送带23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避让口711的封板74,所述的封板74与所述的箱体71滑动连接,且所述封板74和所述的箱体71之间,或所述的封板74与所述的主架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封板74上下滑动的升降气缸75。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气缸75设置于所述的封板74和主架体1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封板7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向外侧(以远离所述封板74的一侧为外侧)延伸的导柱741,所述的箱体7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柱741相配合的滑座76,且所述的滑座76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箱体7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两个封板74开启闭合的同步性,如图9所示,所述箱体7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同步连接杆77,所述同步连接杆7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封板74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气缸75的缸体与所述主架体1的横梁11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75的活塞杆的杆端向上穿过所述的横梁111,并与所述的同步连接杆77固定连接。
相应的,如图7所示,所述的横梁111上设置有两根水平向外侧延伸的悬臂梁133,且所述的悬臂梁133和对应的立柱112之间设置有第二肋板134,所述第一竖梁132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悬臂梁133固定连接。优选的,位于同一根横梁111上的两个悬臂梁133之间设置有加强梁135,所述加强梁135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悬臂梁133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0所示,所述箱体7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面上,位于所述避让口711的下方设置有承压板712,所述承压板712的上侧面与所述避让口711的下侧面平齐,且所述承压板712沿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封板74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的承压板712和箱体71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肋板713,且多个所述的第三肋板713沿前后方向均匀布置。
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若不设置承压板712,只能通过升降气缸75的行程、安装位置相配合来控制封板74的下限位置,一方面安装不便,另一方面容易出现安装偏差,若封板74处于下限位置时,封板74的下侧面未与输送带23贴合,则仍有热量会流失,若封板74处于下限位置时,封板74的下侧面位于避让口711的下侧面的下方,则会对输送带23产生剪切的作用,容易造成输送带23的损坏。通过设置承压板712,当封板74闭合时,封板74的下侧面压紧在所述输送带23的上侧面上,一方面可以保证箱体71的密封性,避免热量流失,另一方面,在承压板712的承托作用下,输送带23只是受到正向的压力,不会产生剪切作用,不会造成输送带23的损坏。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更换面料92棍,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梁131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垫块136,所述的垫块136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横担轴6的开口朝向上侧的U型凹槽1361。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如图7所示,两个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之间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连接梁17,所述连接梁17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一竖梁132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的面料辊921,如图22和图23所示,所述的横担轴6上对称套设有两个顶紧套61,所述的顶紧套61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呈圆柱状的固定部和呈锥台状的楔紧部,且所述楔紧部的直径从外往内逐渐减小。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顶紧所述横担轴6的第三紧定螺钉611。这样,即使面料辊921的用于容纳所述横担轴6的通孔的直径不同,也可以通过调整顶紧套61的位置,从而实现面料辊921与横担轴6之间的相对固定。
工作时,首先将待加热软化的板材91放置在输送到的左端,然后第一电机25启动,通过输送带23带动板材91向右侧移送,直至板材91移动至烘箱7内进行加热软化。带板材91加热软化完成之后,输送带23继续向右输送,当软化后的板材91向右移动至指定的位置时,第二电机33启动,带动两个加热辊31转动。此时面料92和板材91在加热辊31的挤压驱动下同时向右移动,并且在加热辊31的挤压加热下,面料92和板材91被预压在一起,形成预压件。该预压过程能够实现面料92和板材91的初步粘合。当板材91完全位于裁切部件4的右侧时,第二电机33停止工作,裁切气缸43动作,带动上切刀45向下移动,从而实现面料92的切断。然后夹紧气缸513动作,带动上夹板512向下移动,预压件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均被夹紧在上夹板512和下夹板5112之间。然后第三电机534启动,带动夹紧组件51向右侧移动,直至预压件位于热压机8下模具的上方,夹紧气缸513的活塞杆伸出。然后热压机8工作对预压件进行压制。待热压机8的上模和下模合模之后,第三电机534启动,带动夹紧组件51向左移动至极限位置,等待下一次的操作指令。

Claims (7)

1.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所述的主架体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输送部件、预压部件、裁切部件和夹紧输送部件,所述的主架体上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托面料辊的横担轴,且所述的横担轴与所述的主架体转动连接;
所述的主架体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立架,所述的立架包括沿横向贯穿热压机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下方位于热压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梁的立柱,两个所述的立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纵梁;
所述的主架体上位于所述输送部件和预压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托板,所述的预压组件和裁切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托板,所述的裁切组件和热压机的下模具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渡托板;
所述的输送部件包括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所述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设置有输送带,所述主动辊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上的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
所述的主架体上固定设置有烘箱,且所述的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分别位于所述烘箱的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从动辊和第三从动辊,且位于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的输送带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的烘箱,所述的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加热板;
所述的预压部件包括上下布置的两根加热辊,且所述加热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的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
所述的夹紧输送部件包括两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的夹紧组件,所述的夹紧组件包括滑架,所述的滑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的上端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下夹板,所述立板的下端设置由向外侧延伸的座板,且所述的座板与所述的横梁滑动连接,所述下夹板的上方滑动设置有上夹板,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上夹板上下滑动的夹紧气缸,所述的主架体上转动设置有丝杠,与所述丝杠相配合的丝母通过丝母座与所述的滑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架体上的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
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避让口的封板,所述的封板与所述的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同步连接杆,所述同步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封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担轴的第一支撑架,所述横担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垫块,所述的垫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横担轴上对称套设有两个顶紧套,所述的顶紧套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呈圆柱状的固定部和呈锥台状的楔紧部,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三紧定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辊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两个所述的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主架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与位于下侧的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切部件包括下切刀,所述的下切刀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下切刀的导向滑槽,所述的导向滑槽内设置有上刀架,所述的下切刀和上刀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上刀架上下移动的裁切气缸,所述的上刀架上设置有一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上刀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刃部倾斜的上切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上刀架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所述安装孔的下侧面与所述下切刀的上侧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和所述的箱体之间,或所述的封板与所述的主架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封板上下滑动的升降气缸,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侧面上,位于避让口的下方设置有承压板,且所述承压板的上侧面与所述避让口的下侧面平齐。
CN202110116246.5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Active CN112895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6246.5A CN112895400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6246.5A CN112895400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5400A CN112895400A (zh) 2021-06-04
CN112895400B true CN112895400B (zh) 2022-07-15

Family

ID=7611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6246.5A Active CN112895400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540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814A (zh) * 2011-05-20 2011-10-19 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件自动加热成型设备
CN203974191U (zh) * 2014-07-21 2014-12-03 石家庄科达文教用品有限公司 多媒体书写板复合粘压机
CN203995842U (zh) * 2014-08-15 2014-12-10 海南华福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地毯通用生产线
CN206475424U (zh) * 2017-02-09 2017-09-08 青岛方鑫嘉诚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双向成型装置
CN206749019U (zh) * 2017-03-23 2017-12-15 海南华福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棚自动生产线
CN207327136U (zh) * 2017-09-29 2018-05-08 合肥市兴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包装棉的可自动送料的液压裁断机
CN109109436A (zh) * 2018-09-04 2019-01-01 盐城市协和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专用热熔膜复合裁片生产线
CN209718869U (zh) * 2019-04-14 2019-12-03 新余市方正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材烫痕式覆膜装置
CN111037892A (zh) * 2019-12-27 2020-04-21 盐城科普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式热压成型系统
CN111519364A (zh) * 2020-04-29 2020-08-11 钱子敬 一种纺织印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814A (zh) * 2011-05-20 2011-10-19 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件自动加热成型设备
CN203974191U (zh) * 2014-07-21 2014-12-03 石家庄科达文教用品有限公司 多媒体书写板复合粘压机
CN203995842U (zh) * 2014-08-15 2014-12-10 海南华福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地毯通用生产线
CN206475424U (zh) * 2017-02-09 2017-09-08 青岛方鑫嘉诚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双向成型装置
CN206749019U (zh) * 2017-03-23 2017-12-15 海南华福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棚自动生产线
CN207327136U (zh) * 2017-09-29 2018-05-08 合肥市兴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包装棉的可自动送料的液压裁断机
CN109109436A (zh) * 2018-09-04 2019-01-01 盐城市协和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专用热熔膜复合裁片生产线
CN209718869U (zh) * 2019-04-14 2019-12-03 新余市方正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纸板材烫痕式覆膜装置
CN111037892A (zh) * 2019-12-27 2020-04-21 盐城科普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式热压成型系统
CN111519364A (zh) * 2020-04-29 2020-08-11 钱子敬 一种纺织印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5400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373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d trimming, three-dimensional work pieces
CN112895400B (zh) 一种与四柱压机相配合的自动送料装置
CN113020396A (zh) 一种自动切边机
CN219135516U (zh) 一种汽车顶棚成型生产自动上料装置
CN112643742A (zh) 一种便于夹紧的塑钢窗型材加工用切割设备
CN204108166U (zh) 冲床专用全自动条料送料机
CN208483954U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模切机
CN213496138U (zh) 一种焊接设备用配件自动冲压成型自动上料装置
CN213170533U (zh) 一种汽车乘用地毯生产线的物料输送机构
CN217196880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线
CN213291299U (zh) 一种汽车乘用地毯热成型的放料机构
CN205651064U (zh) 一种剪切机
CN115449993A (zh) 一种碳纤维织布自动成型生产线
CN111633844A (zh) 一种建筑板材装修防火板表层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CN209038003U (zh) 一种自动热切开口设备
CN210172443U (zh) 一种线圈整形剪脚机
CN213719697U (zh) 一种全自动食品切环机械手
CN110711837A (zh) 一种冷锻设备门架式板材夹持送料装置
CN208995515U (zh) 一种皮料切断分片夹持机构
CN208391348U (zh) 平行四边形框架的焊接定位工装
CN217666857U (zh) 一种双向锯切拉料压料机构
CN213005477U (zh) 一种全自动吸塑成型裁切机
CN218135359U (zh) 一种组合式框架体的金属件的裁切工位
CN210358767U (zh) 一种自动铜片冲剪设备
CN219484383U (zh) 一种剪板机的切割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