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9273A - 车辆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9273A
CN112849273A CN202011381835.8A CN202011381835A CN112849273A CN 112849273 A CN112849273 A CN 112849273A CN 202011381835 A CN202011381835 A CN 202011381835A CN 112849273 A CN112849273 A CN 112849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pillar
vehicle
door
clip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18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原大树
后藤雄二郎
前野佳广
小林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49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2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8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 B60J1/1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vehicle sides fixedly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恰当地确保乘员向车外的视野的车辆前部构造。车辆前部构造(1)包括:车门前柱(3),其设置在前车门(FD)的前侧;前柱(2),其设置在车门前柱(3)的前方;连结部(4),其将车门前柱(3)的下端部与前柱(2)的下端部相连;以及固定窗(10),其在连结部(4)的上侧设置在车门前柱(3)与前柱(2)之间,固定窗(10)的下边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借助卡夹安装于连结部(4)。

Description

车辆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车辆的侧面前端部将固定窗安装于车身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呈大致三角形状的固定窗在其上端部的角部处安装于构成车身的外侧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0849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固定窗的前下端部向车身安装的情况下,由于在该部分设有黑陶瓷等而乘员无法从该部分看见车外。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情况提出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恰当地确保乘员向车外的视野的车辆前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前柱,其设置在前车门的前侧;前柱,其设置在所述车门前柱的前方;连结部,其将所述车门前柱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柱的下端部相连;以及固定窗,其在所述连结部的上侧设置在所述车门前柱与所述前柱之间,所述固定窗的下边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借助卡夹安装于所述连结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固定窗在前下端部的角部以外安装于车身,因此能够恰当地确保乘员向车外的视野。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外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2是从车室侧观察将固定窗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拆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从车外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主体面板的侧视图。
图4是从车室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加强件的侧视图。
图5是从车外侧观察将固定窗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拆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图1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图1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图1的IX-IX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前部构造
2 前柱
3 车门前柱
4 连结部
10 固定窗
13A、13B、13C 基座部
13a 凸部
14A、14B、14C 卡夹
20 内主体面板
30 加强件
34 第一安装部
35 第二安装部
36 第三安装部
40 外主体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车辆上设置的左右一对车辆前部构造中的左侧的构造为例,参照适当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相同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上下、前后、左右(车宽方向)这些表示方向的用语以车辆的乘员(驾驶者)为基准。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包括作为车身构造的前柱2、车门前柱3及连结部4。另外,车辆前部构造1具备固定窗10。
<前柱>
前柱2为供车辆前面的前挡风玻璃(未图示)设置的开口部的车宽方向端部处的侧边部,随着趋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前柱2由后述的内主体面板20(参照图2及图3)及加强件30(参照图4)构成。即,后述的外主体面板40(参照图5)与前柱2无关。在前柱2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镶条的托架(镶条安装托架)50。
<车门前柱>
车门前柱3为供车辆侧面的前车门(前侧车门)FD设置的开口部的前侧的侧边部(的上部),设置在前柱2的后方。车门前柱3的上端部与前柱2的上端部相连。车门前柱3由后述的内主体面板20(参照图2及图3)、加强件30(参照图4)及外主体面板40(参照图5)构成。
<连结部>
连结部4以使前柱2与车门前柱3的下端部彼此相连的方式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连结部4的后端部,与车门前柱3一体的柱部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发明中,将该一体的柱构造中的比车辆的腰线(waist line)即固定窗10的下端部靠上侧的部分称为车门前柱3。连结部4由后述的内主体面板20(参照图2及图3)、加强件30(参照图4)及外主体面板40(参照图5)构成。
<固定窗>
固定窗10以封堵由前柱2、车门前柱3及连结部4构成的三角形状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固定窗10包括透明的玻璃制或树脂制的窗主体11及在窗主体11的周缘部设置的黑陶瓷12。
另外,作为将固定窗10安装于车身构造的部件,该固定窗10在黑陶瓷12部分具备基座部13A、13B、13C和卡夹14A、14B、14C(参照图6~图9)。基座部13A、13B、13C及卡夹14A、14B、14C如后说明。
<各种面板>
作为构成前柱2、车门前柱3及连结部4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车辆前部构造1从车室侧向车外侧依次具备内主体面板20(参照图2及图3)、加强件30(参照图4)及外主体面板40(参照图5)。
《内主体面板》
如图2及图3所示,内主体面板20一体地包括:前柱内部件部21,其构成前柱2的车宽方向内部;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其构成车门前柱3的车宽方向内部:以及连结内部件部23,其构成连结部4的车宽方向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前柱内部件部21处,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与连结内部件部23也可以分体形成。
前柱内部件部21一体地包括侧壁部21a和上壁部21b,该侧壁部21b从侧壁部21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方延伸设置(参照图7)。
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一体地包括:内壁部22a;前壁部22b,其从内壁部22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22c,其从前壁部22b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参照图9)。另外,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一体地包括:后壁部22d,其从内壁部22a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22e,其从后壁部22d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参照图9)。
连结内部件部23一体地包括:内壁部23a;上壁部23b,其从内壁部23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23c,其从上壁部23b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参照图6)。另外,连结内部件部23一体地包括:后壁部23d,其从内壁部23a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23e,其从后壁部23d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参照图6)。另外,连结内部件部23一体地包括:下壁部23f,其从内壁部23a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23g,其从下壁部23f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后壁部23d的下端部与下壁部23f的后端部相连。凸缘部23e的下端部与凸缘部23g的后端部相连。
前柱内部件部21中的侧壁部21a的上端部与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凸缘部22c的上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内壁部22a的下端部与连结内部件部23中的内壁部23a的后端部(的上部)相连。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前壁部22b的下端部与连结内部件部23中的上壁部23b的后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凸缘部22c的下端部与连结内部件部23中的凸缘部23c的后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后壁部22d的下端部与连结内部件部23中的后壁部23d的上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凸缘部22e的下端部与连结内部件部23中的凸缘部23e的上端部相连。
《加强部件》
在内主体面板20中,包含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与连结内部件部23连结的连结部(弯曲部)在内的部位由作为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加强部件60加强。加强部件60通过焊接等固定在该内主体面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加强部件60一体地包括侧壁部61和从侧壁部6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设置的上壁部62。侧壁部61以沿着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内壁部22a的下端部及连结内部件部23中的内壁部23a的上端部的方式设置。上壁部62以沿着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中的前壁部22b的下端部及连结内部件部23中的上壁部23b的方式设置。
《加强件》
如图4所示,加强件30一体地包括:对前柱2进行加强的前柱加强部31;对车门前柱3进行加强的车门前柱加强部32;以及对连结部4进行加强的连结加强部33。
前柱加强部31一体地包括侧壁部31a和从侧壁部31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方延伸设置的上壁部31b。
《外主体面板》
如图5所示,外主体面板40一体地包括:构成车门前柱3的车宽方向外部的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以及构成连结部4中的后部的车宽方向外部的连结外部件部42。需要说明的是,在外主体面板40处,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的上部与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的下部及连结外部件部42也可以分体形成。
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一体地包括:外壁部41a;前壁部41b,其从外壁部41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41c,其从前壁部41b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另外,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一体地包括;后壁部41d,其从外壁部41a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41e,其从后壁部41d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连结外部件部42一体地包括:外壁部42a;前壁部42b,其从外壁部42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42c,其从前壁部42b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前方延伸设置。另外,连结外部件部42一体地包括:后壁部42d,其从外壁部42a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方延伸设置;以及凸缘部42e,其从后壁部42d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
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中的外壁部41a的下端部与连结外部件部42中的外壁部42a的上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中的前壁部41b的下端部与连结外部件部42中的前壁部42b的上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中的凸缘部41c的下端部与连结外部件部42中的凸缘部42c的上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中的后壁部41d的下端部与连结外部件部42中的后壁部42d的上端部相连。车门前柱外部件部41中的凸缘部41e的下端部与连结外部件部42中的凸缘部42e的上端部相连。
在前柱2中,内主体面板20的侧壁部21a及加强件30的侧壁部31a通过粘接等相互固定。内主体面板20的上壁部21b及加强件30的上壁部31b通过粘接等相互固定。
在车门前柱3中,内主体面板20的凸缘部22c与外主体面板40的凸缘部31c以将加强件30中的车门前柱加强部32的前端部夹入的状态通过焊接等相互固定。内主体面板20的凸缘部22e与外主体面板40的凸缘部31e以将加强件30中的车门前柱加强部32的后端部夹入的状态通过焊接等相互固定。
在连结部4中,内主体面板20的凸缘部23c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加强件30中的连结加强部33的上部。内主体面板20的凸缘部23e与外主体面板40的凸缘部42e以将加强件30中的连结加强部33的后端部夹入的状态通过焊接等相互固定。内主体的凸缘部23g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加强件30中的连结加强部33。通过以上固定,在连结部4处,内主体面板20及加强件30在从连结部4到车门前柱3的范围内构成连续的闭合截面。
<固定窗的安装构造>
如图4所示,加强件30形成有供固定窗10安装的第一安装部34、第二安装部35及第三安装部36。
《第一安装部》
第一安装部34是作为将固定窗10安装于车身时的定位的主基准的部位。第一安装部34是向车室侧凹陷的凹部,以从加强件30中的连结加强部33的一般上缘部33a局部地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件30中的连结加强部33的上缘部在从第一安装部34的后侧到供固定窗10安装的开口部的后端部(下边后侧的角部)的范围内与一般上缘部33a相比向上方突出。在第一安装部34形成有供卡夹14A穿插的孔部34a。孔部34a为圆孔。孔部34a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形成在第一安装部34的向上方的突出部位(比一般上缘部33a靠上方)形成。
如图6所示,在固定窗10中的下边部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后侧的车宽方向内表面设有树脂制的基座部(树脂模制件)13A和由基座部13A支承的树脂制的卡夹14A。卡夹14A一边弹性变形一边穿插到孔部34a中,在穿插后恢复而卡定在孔部34a的周缘部上。
《第二安装部》
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部35是作为将固定窗10安装于车身时的定位的副基准的部位。第二安装部35涉及到固定窗10及车身,在容许上下方向的尺寸误差的同时限制前后方向的位置。第二安装部35是向车室侧凹陷的凹部,在比第一安装部34靠前方处以从加强件30中的连结加强部33的一般上缘部33a局部地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第二安装部35与供固定窗10安装的开口部的前端部(下边前侧的角部)分离。在第二安装部35形成有供卡夹14B穿插的孔部35a。孔部35a是前后方向尺寸比上下方向尺寸大的长孔。孔部35a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形成在第二安装部35的向上方的突出部位(比一般上缘部33a靠上方)。
如图7及图8所示,在固定窗10中的下边部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侧的车宽方向内表面设有树脂制的基座部(树脂模制件)13B和由基座部13B支承的树脂制的卡夹14B。卡夹14B一体地包括:埋设在基座部13B中的基部14B1;从基部14B1向车室方向延伸的轴部14B2;以及从轴部14B2沿前后方向折返的卡定片部14B3。卡定片部14B3以随着从该卡定片部14B3的基端部(轴部14B2的顶端部侧)趋向顶端部(基座部13B侧)而与轴部14B2分离的方式形成。该卡定片部14B3能够在相对于轴部14B2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弹性变形。基座部13B在支承卡夹14B的部位的周边具有向车宽方向内方突出的前后一对凸部13a、13a。凸部13a、13a以与基部14B1相比车室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凸部13a、13a的顶端部(的顶面)在孔部35a的轴线方向上与卡夹14B的卡定片部14B3的顶端部(的顶面)相比位于车室侧。换言之,凸部13a、13a的顶端部从与孔部35a的轴线正交的方向观察与卡夹14B的卡定片部14B3的顶端部重叠。另外,卡夹14B对应于孔部35a的形状而形成为前后方向尺寸比上下方向尺寸大。该卡夹14B的卡定片部14B3一边在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一边穿插到孔部35a中,并在自身的恢复力的作用下被向孔部35a的内周面按压、卡定。在该卡定状态下,前后一对凸部13a、13a的顶端部在比卡定片部14B3与第二安装部35抵接的抵接部位靠前方及靠后方的位置与第二安装部35的车外侧面抵接。
在此,讨论与没有凸部13a的情况的比较。在没有凸部13a的情况下,存在卡夹14B的卡定片部14B3的顶端部穿过孔部35a的可能。在该情况下,卡定片部14B3的顶端部位于加强件30的第二安装部35的车宽方向内方。在该状态下,存在卡夹14B相对于第二安装部35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特别是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可能。即,存在固定窗10相对于加强件30相对移动的可能,可以说并非充分的卡定状态(误组装状态)。
另一方面,在存在凸部13a的情况下,卡夹14B的卡定片部14B3的顶端部停留在孔部35a内。由此,卡定片部14B3由于自身的恢复力而被按压、卡定在孔部35a的内周面上。在该状态下,能够抑制卡夹14B相对于第二安装部35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特别是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即,不会出现固定窗10相对于加强件30相对移动的情况,可以说是充分的卡定状态(正常的卡定状态)。
另外,在卡定片部14B3的顶端部,位于孔部35a内并与该孔部35a抵接的面成为顶端(基部14B1侧)开放的凹部14B4。由此,即使在针对固定窗10作用有与第二安装部35分离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卡夹14B从第二安装部35脱离。
《第三安装部》
如图4所示,第三安装部36是成为将固定窗10安装于车身时的定位的副基准的部位。第三安装部36涉及到固定窗10及车身,容许前后方向的尺寸误差并限制上下方向的位置。第三安装部36形成在向车室侧凹陷的加强件30中的车门前柱加强部32的上端部的前侧,即与前柱2(前柱加强部31)连结的连结部位。在第三安装部36形成有供卡夹14C穿插的孔部36a。孔部36a是在连结该孔部36a与孔部35a的方向上长的长孔。
如图9所示,在固定窗10中的上侧的角部的车宽方向内表面设有树脂制的基座部(树脂模制件)13C和由基座部13C支承的树脂制的卡夹14C。卡夹14C对应于孔部36a而形成为,与孔部36a的长尺寸方向对应的尺寸大于与孔部36a的短尺寸方向对应的尺寸。该卡夹14C一边弹性变形一边穿插到孔部36a中,并在穿插后恢复而卡定于孔部36a的周缘部。
如图5所示,外主体面板40在侧面观察时不与第三安装部36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主体面板40的凸缘部41c形成有避开第三安装部36的形状的切缺部41c1。
如图9所示,内主体面板20在侧面观察时与第三安装部36重叠的位置与加强件30分离。另外,在车门前柱内部件部22的凸缘部22c形成有供卡夹14C的顶端部松动贯通的孔部22c1。通过该结构,卡夹14C仅卡定在内主体面板20、加强件30及外主体面板40中的加强件30上。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前柱3,其设置在前车门FD的前侧;前柱2,其设置在所述车门前柱3的前方;连结部4,其将所述车门前柱3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柱2的下端部相连;以及固定窗10,其在所述连结部4的上侧设置在所述车门前柱3与所述前柱2之间,所述固定窗10的下边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借助卡夹14B安装于所述连结部4。
因此,与固定窗10的下边在前端侧的角部安装于车身的情况比较,车辆前部构造1能够恰当地确保乘员向车外的视野。
另外,车辆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夹14B的穿插于所述连结部4并卡定的部位,前后方向尺寸大于上下方向尺寸。
因此,车辆前部构造1能够抑制连结部4中的卡夹14B的安装部位向上方延伸,能够提高固定窗10附近的车身的外观设计性。
另外,车辆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连结部,供所述卡夹14B安装的部位呈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因此,车辆前部构造1通过将供卡夹14B安装的部位配置在供固定窗10设置的开口部的附近,从而能够将车辆的前碰撞载荷顺畅地向后方传递。
另外,车辆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夹14B借助基座部13B安装于所述固定窗10,并卡置于在所述连结部4形成的孔部35a的内周面,所述基座部13B具有与所述连结部4抵接的凸部13a。
因此,车辆前部构造能够抑制卡夹14B的顶端部穿过孔部35a而位于连结部4的车室侧的误组装。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形。例如,卡夹14A相对于第一安装部34的卡定方法和/或卡夹14C相对于第三安装部35的卡定方法也可以与卡夹14B相对于第二安装部35的卡定方法(与孔部的内周面抵接而卡定)相同。

Claims (5)

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前柱,其设置在前车门的前侧;
前柱,其设置在所述车门前柱的前方;
连结部,其将所述车门前柱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柱的下端部相连;以及
固定窗,其在所述连结部的上侧设置在所述车门前柱与所述前柱之间,
所述固定窗的下边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借助卡夹安装于所述连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夹的穿插于所述连结部并卡定的部位,前后方向尺寸大于上下方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中供所述卡夹安装的部位呈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中供所述卡夹安装的部位呈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夹借助基座部安装于所述固定窗,并卡定于在所述连结部形成的孔部的内周面,
所述基座部具有与所述连结部抵接的凸部。
CN202011381835.8A 2019-11-28 2020-11-30 车辆前部构造 Pending CN1128492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5797 2019-11-28
JP2019215797A JP6928069B2 (ja) 2019-11-28 2019-11-28 車両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273A true CN112849273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9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1835.8A Pending CN112849273A (zh) 2019-11-28 2020-11-30 车辆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28069B2 (zh)
CN (1) CN11284927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78053A (ja) 2021-05-19 2022-12-02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循環血液量判定装置、循環血液量判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循環血液量判定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065A (ja) * 1997-07-10 1999-02-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フェンダ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2003237622A (ja) * 2002-02-14 2003-08-27 Kanto Auto Works Ltd 三角窓付き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2005001417A (ja) * 2003-06-09 2005-01-06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固定窓用遮蔽部材及び固定窓及び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構造
CN101209720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JP2008285057A (ja) * 2007-05-18 2008-11-27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自動車の固定窓構造
CN101959747A (zh) * 2008-06-10 2011-01-26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乘用车的挡泥板面板固定结构
WO2014119209A1 (ja) * 2013-02-04 2014-08-07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及びガラス仮固定方法
CN104002868A (zh) * 2013-02-25 2014-08-27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前立柱结构
CN104203729A (zh) * 2012-01-20 2014-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JP6427441B2 (ja) * 2015-03-06 2018-11-21 Agc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ウィンドウ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取付具およびガラス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0612B2 (ja) * 2017-03-03 2020-05-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065A (ja) * 1997-07-10 1999-02-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フェンダ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2003237622A (ja) * 2002-02-14 2003-08-27 Kanto Auto Works Ltd 三角窓付き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2005001417A (ja) * 2003-06-09 2005-01-06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固定窓用遮蔽部材及び固定窓及び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構造
CN101209720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JP2008285057A (ja) * 2007-05-18 2008-11-27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自動車の固定窓構造
CN101959747A (zh) * 2008-06-10 2011-01-26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乘用车的挡泥板面板固定结构
CN104203729A (zh) * 2012-01-20 2014-12-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WO2014119209A1 (ja) * 2013-02-04 2014-08-07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クリップ及びガラス仮固定方法
CN104002868A (zh) * 2013-02-25 2014-08-27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前立柱结构
JP6427441B2 (ja) * 2015-03-06 2018-11-21 Agc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ウィンドウ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取付具およびガラス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4561A (ja) 2021-06-03
JP6928069B2 (ja)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5175B2 (en) Vehicle body
US20200391806A1 (en) Hatch door with mechanically secured rear and side spoiler connection
CN108974131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12849273A (zh) 车辆前部构造
CN112849272B (zh) 车辆前部构造
JP4463777B2 (ja) ドアサッシュ取付構造
CN110191839B (zh) 车身前部构造
US20090145041A1 (en) Door for the vehicle
CN107444080B (zh) 车身构造
CN109987142B (zh) 车身前部构造
US11242038B2 (en) Wiper blade and wiper arm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wiper blade
JP3993952B2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CN111746660B (zh) 前围上盖板构造
JP2007253786A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09987155B (zh) 车身构造
JP6182089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US20200290546A1 (en) Knee airbag unit of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JP5327623B2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4521325B2 (ja) 合成樹脂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CN108454529B (zh) 交通工具用内饰件
JP5315541B2 (ja) 車両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CN114514146B (zh) 车辆的装饰板
JP2019111926A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CN107225944B (zh) 车身构造
JP5694793B2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