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9720A -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9720A
CN101209720A CNA2007103060930A CN200710306093A CN101209720A CN 101209720 A CN101209720 A CN 101209720A CN A2007103060930 A CNA2007103060930 A CN A2007103060930A CN 200710306093 A CN200710306093 A CN 200710306093A CN 101209720 A CN101209720 A CN 101209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wing
car body
installation portion
body component
moun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60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9720B (zh
Inventor
伊藤繁
内田幸作
浜根浩志
中根正久
福原靖英
近藤康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09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9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将配置于车辆的车轮上方的挡泥板安装到车身部件上,挡泥板由树脂形成,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的最外测的外壁部。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挡泥板上,该安装部从该外壁部的边缘部向该外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从在所述车身部件上与该边缘部邻接的邻接部件远离地延伸。卡合部件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件上,在所述车宽方向可装卸地卡合于所述安装部。

Description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的前侧部和后侧部构成车身外壁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中,在两前侧部和两后侧部,设有构成车身外壁的挡泥板。挡泥板是用来保护车身不受从道路溅起的水、泥、砂、石块等损坏的部件,与现有的构成车身的其他车身部件同样地,由钢板进行钣金加工等而形成。另外,近年来,以轻量化等为目的也制造树脂制的挡泥板。
但是,与钢板制的挡泥板相比,利用树脂形成挡泥板,因热膨胀率变大,所以导致树脂制的挡泥板和支撑其的车身部件之间的热变形(热膨胀)量产生很大的差异。
因此,近年来,提供了各种用于吸收树脂制挡泥板和支撑其的车身部件之间的热变形量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这些现有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例如在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公报:平5-14950号(JP5-14950Y)中被公开。
车辆具有各种类型,与该车型对应的车身结构也不相同,与此同时,挡泥板的形状或与挡泥板邻接的车身部件的形状及其安装结构也不相同。在上述现有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中,在挡泥板的上方仅配置有机罩板,在打开该机罩板时将挡泥板的上端安装到车身部件的上面。
但是,例如,在挡泥板向后突出并在该挡泥板的后部上方配置有车窗玻璃的车辆中,难以采用现有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即,在现有的安装结构中,在挡泥板的上方固定有车窗玻璃等固定式车身部件的情况下,难以将挡泥板安装到车身部件上。即便可以在安装挡泥板之后再安装车窗玻璃,但是,因为如果不拆除车窗玻璃则不能拆除挡泥板,所以导致作业性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不受邻接的车身部件安装结构的影响,且可以实现安装性及拆卸性的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将配置于车辆的车轮上方的挡泥板安装到车身部件上,其包括:
由树脂形成的挡泥板,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的最外测的外壁部;
第一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挡泥板上,从所述外壁部的边缘部向该外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从邻接部件远离地延伸,该邻接部件在所述车身部件上与所述边缘部邻接;
卡合部件,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件上,在所述车宽方向上可装卸地与所述安装部卡合。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可以在不受所述邻接部件安装结构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所述挡泥板的安装或拆卸,所以可以实现拆装作业性的提高。
该结构也可进一步包括连接所述外壁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肋。
此时,可以提高所述外壁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刚性。
所述卡合部件的结构也可包括允许所述挡泥板和所述车身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前后移动允许机构。
此时,即便所述挡泥板和支撑其的所述车身部件之间的热变形量产生大的差异,但因为可以通过所述前后移动允许机构允许所述挡泥板移动(变形),所以,可以吸收所述挡泥板与所述车身部件之间的热变形量的差。
所述前后移动允许机构的结构也可包括:轴部,其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件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中的任一个上,向车宽方向突出;导向部,其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件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中的另一个上,将所述轴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引导。
此时,可以准确地控制所述挡泥板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
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结构也可为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中心的上方。
此时,也可与配置于所述挡泥板上方的固定式邻接部件相对应。
还包括第二安装部,其向所述挡泥板的下部的下方延伸,并且在所述车宽方向上与所述车身部件接合;所述第二安装部可以包括允许所述挡泥板和所述车身部件在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上下移动允许机构。
此时,即便所述挡泥板和支撑其的所述车身部件之间的热变形量产生大的差,但是,以所述外壁部的与所述车门邻接的边缘部为基准,不仅可以通过所述前后移动允许机构允许所述挡泥板向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而且也可以通过所述上下移动允许机构允许所述挡泥板向车辆上下方向移动,所以,可以确保所述挡泥板和所述车门的安装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地吸收所述挡泥板与所述车身部件之间的热变形量之差。
所述邻接部件例如是配置在所述挡泥板上方的三角形玻璃。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树脂制挡泥板安装结构的车身的侧视图;
图2是上述车身的后方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树脂制挡泥板内面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安装结构中的销部件向外侧板安装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安装结构中的基体部件向上述树脂制挡泥板安装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安装结构中的滑动夹紧装置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树脂制挡泥板安装结构。
如图1~图3所示,车身主体1中可旋转地支撑有车轮16。在车轮16的上方,外侧板11安装于车身主体1的侧面,该外侧板11的外面设置有由树脂形成的挡泥板12。车身主体1的挡泥板12后方形成有车门开口部1a,将车门17以可开关该车门开口部1a的方式安装于车身主体1上。
在外侧板11的上部形成有:开口为三角形状的三角形开口部21;形成该三角形开口部21的前框并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前立柱22。在三角形开口部21的外侧设置有三角形状的三角形玻璃13,该三角形玻璃13的边缘与嵌条部件14嵌合。嵌条部件14通过粘结材料15安装于三角形开口部21的外周部(参照图8)。
另外,车身主体1包括外侧板11、挡泥板12、三角形玻璃13、车门17等多个车身部件,外侧板11和其他车身部件由钢板形成。三角形玻璃13和车门17构成邻接部件。
挡泥板12具有构成其外板的外壁部49。外壁部49的上部形成有:以覆盖外侧板11的前立柱22下端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41;从该突出部41的后面连续地、且从三角形开口部21的前边缘沿着下边缘延伸的上边缘部42。另一方面,外壁部49的下部形成有沿着车轮16的外周形成圆弧形状的车轮拱板部43。挡泥板12除具有上述突出部41、上边缘部42以及车轮拱板部43之外,还具有前倾斜部44、前部45、前下部46、后下部47以及后部48,由这些部件形成挡泥板12的外周部。
在外壁部49中与三角形玻璃13邻接的上边缘部42形成有安装凸缘(第一安装部)51,该安装凸缘51从该上边缘部42向外壁部49的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远离三角形玻璃13而延伸。即,该安装凸缘51从外壁部49的上边缘部42向内侧折回并向大致垂直下方延伸(参照图8)。另外,前倾斜部44形成有以从外壁部49前端向内侧折返的方式向后方延伸的安装凸缘52。并且,在前部45、前下部46及后下部47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安装凸缘53、54、55。
另外,在安装凸缘52、53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孔52a、53a,在安装凸缘(第二安装部)55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孔(上下移动允许机构)55a。
并且,在挡泥板12的上边缘部42、前倾斜部44、前部45、前下部46以及后下部47,安装凸缘51、52、53、54、55可以通过支架31、32、33、34、35利用螺栓等安装到外侧板11或其他车身部件上。另外,在挡泥板12的后部48,可以通过支架36、37、38利用螺栓等安装到外侧板1上。
在外侧板11的支架31和挡泥板12的安装凸缘51之间,详细情况如后所述,设置有滑动夹紧装置(卡合部件、前后移动允许机构)61,该滑动夹紧装置61在车宽方向上卡合支架31和安装凸缘51,且允许外侧板11和挡泥板12向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另外,在外侧板11的支架32、33和挡泥板12的安装凸缘52、53之间,使用长孔52a、53a设置有未图示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允许外侧板11和挡泥板12向前后方向相对移动。并且,在外侧板11的支架35和挡泥板12的安装凸缘55之间,使用长孔55a设置有未图示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用于允许外侧板11和挡泥板12向上下方向相对移动。
接着,参照图4~图8详细说明使用挡泥板12的上边缘部42中滑动夹紧装置61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如图4~图8所示,滑动夹紧装置61的结构包括:安装在外侧板11侧的销部件62和安装在挡泥板12侧的基体部件63。
销部件62具有:向安装凸缘51侧突出的轴部62a;形成于该轴部62a基端的两个凸缘部62b;形成在该凸缘部62b之间的嵌合槽62c;以及大致球状的卡合部62d,形成于轴部62a的前端,且该卡合部62d的直径大于该轴部62a的直径。
另一方面,基体部件63具有:开口为长孔的筒部63a;形成于该筒部63a基端的凸缘部63b;在筒部63a的上内周面和下内周面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部63c。
另外,在固定于外侧板11的支架31中形成有上方开口的U型槽31a,销部件62的嵌合槽63a与该U型槽31a嵌合。
另一方面,在安装凸缘51上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具有长径的安装长孔51a,基体部件63的筒部63a嵌入到该安装长孔51a中。并且,安装凸缘51的内面形成有使其与外壁部49的上端部42连接的多个纵肋(纵向加强筋)51b,这些纵肋51b的肋高度形成为随着向下方延伸而逐渐降低。
另外,销部件62的轴部62a、卡合部62d以及基体部件63的导向部63c等构成前后移动允许机构。
接着,将安装于支架31上的销部件62的轴部62a插入到安装于安装凸缘51上的基体部件63的筒部63a中,并使销部件62的卡合部62d与基体部件63的导向部63c的外侧卡合,从而使销部件62与基体部件63嵌合。即,该嵌合状态为将挡泥板12安装到外侧板11上的状态。
另外,挡泥板12的安装或拆卸可以通过上述销部件62和基体部件63之间的嵌合或分开来进行。此时,即便在挡泥板12的上方配置有三角形玻璃13这种难以拆卸的固定式车身部件,但因为该挡泥板12的安装方向或拆卸方向为车宽方向,所以,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该作业。并且,因为安装凸缘51形成有纵肋51b,所以刚性提高,可以防止作业时挡泥板12的变形。
在此,因为在车辆制造产线的涂装工序中,涂装炉内的温度成为高温,所以在涂装树脂制的挡泥板时由于该热量导致挡泥板软化变形。此时,在挡泥板和支撑其的车身主体(车身部件)之间产生大的热变形量的差异。
因此,在涂装具有本发明的树脂制挡泥板安装结构的车身主体1时,首先,通过支架36、37、38将挡泥板12的后部48固定于外侧板11上,并且,通过滑动夹紧装置61和滑动机构将安装凸缘51、52、53、55支撑于外侧板11上。由此,限制向后方车门17侧的热变形,并且,允许向前方或下方的热变形。
因此,由于挡泥板12的上边缘部42、前倾斜部44以及前部45由滑动夹紧装置61及滑动机构支撑,所以与外侧板11之间的向前方的热变形被吸收。另一方面,由于挡泥板12的后下部47被滑动机构支撑,所以与外侧板11之间的向下方的热变形被吸收。
即,与由钢板形成的外侧板11相比,由树脂形成的挡泥板12即便热膨胀率变大,热变形变大,但是,在挡泥板12的上边缘部42,挡泥板12侧的基体部件63的导向部63c与外侧板11侧的销部件62的卡合部62d卡合,并且,以上下夹持轴部62a的方式向前方移动。其结果,树脂制的挡泥板12和支撑其的钢板制的外侧板11之间的热变形量被吸收。
接着,在涂装后被冷却,则挡泥板12的上边缘部42、前倾斜部44以及前部45通过滑动夹紧装置61及滑动机构,与外侧板11之间的向前方的热变形被吸收并收缩为原来的形状。另一方面,挡泥板12的后下部47通过滑动机构,与外侧板11之间的向下方的热变形被吸收并收缩为原来的形状。
并且,挡泥板12收缩后,通过支架31、32、33、34、35并利用螺栓等将上边缘部42、前部45、前下部46以及后下部47的安装凸缘51、52、53、54、55安装到外侧板11或车身部件上,从而完成挡泥板12向车身主体1(外侧板11)的组装。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制挡泥板安装结构,形成了安装凸缘51,该安装凸缘51从挡泥板12的外侧壁49中与三角形玻璃13邻接的上边缘部42向外壁部49的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从三角形玻璃13远离地延伸,通过滑动夹紧装置61可在车宽方向安装或拆卸外侧板11或安装凸缘51,从而在车宽方向可以进行挡泥板12的安装或拆卸,所以,不受与挡泥板12邻接的三角形玻璃13等车身部件安装结构的影响,可以进行挡泥板12的安装或拆卸。并且,因为挡泥板12为树脂制成,所以可以容易地成形从外壁部49的上边缘部42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从三角形玻璃13远离地延伸的安装凸缘51。
另外,通过纵肋51b连接外壁部49和安装凸缘51,刚性得到提高,所以,可以防止挡泥板12安装或拆除时外壁部49或凸缘51的变形。
滑动夹紧装置61能够以允许外侧板11和挡泥板12之间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使基体部件63的导向部63c与销部件62的轴部62a卡合并移动,所以,即便挡泥板12和支撑其的外侧板11之间的热变形量产生大的差异,也允许挡泥板12向前后方向热变形,可以吸收与外侧板11之间的热变形量之差。
并且,外壁部49的后下部47形成有向大致垂直下方延伸的安装凸缘55,使用该安装凸缘55的沿上下方向开口的长孔55a,允许外侧板11和挡泥板12向上下方向相对移动,因此,即便挡泥板12和支撑其的外侧板11之间的热变形量产生大的差,但是,以该后部48为基准,通过滑动夹紧装置61不仅允许挡泥板12向前后方向热变形,而且允许向上下方向热变形,所以,可以确保挡泥板12和车门17的安装质量,并且,可以有效地吸收与前面板11之间的热变形量的差异。
本发明适用于可以限制部品数量增加或重量增大的树脂制挡泥板安装结构。

Claims (7)

1.一种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用于将配置于车辆的车轮上方的挡泥板安装到车身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树脂形成的挡泥板,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的最外测的外壁部;
第一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挡泥板上,从所述外壁部的边缘部向该外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从邻接部件远离地延伸,所述邻接部件在所述车身部件上与所述边缘部邻接;
卡合部件,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件上,在所述车宽方向上可装卸地与所述安装部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所述外壁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连接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包括允许所述挡泥板和所述车身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前后移动允许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移动允许机构包括:
轴部,其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件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中的一个上,向车宽方向突出;
导向部,设置于所述车身部件和所述第一安装部中的另一个上,将所述轴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中心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向所述挡泥板的下部的下方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安装部在所述车宽方向上与所述车身部件接合;
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允许所述挡泥板和所述车身部件在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上下移动允许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接部件是配置在所述挡泥板上方的三角形玻璃。
CN2007103060930A 2006-12-28 2007-12-28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012097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4228A JP4285539B2 (ja) 2006-12-28 2006-12-28 樹脂製フェンダーの取付構造
JP2006-354228 2006-12-28
JP2006354228 2006-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9720A true CN101209720A (zh) 2008-07-02
CN101209720B CN101209720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61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60930A Active CN101209720B (zh) 2006-12-28 2007-12-28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85539B2 (zh)
CN (1) CN1012097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2564A (zh) * 2012-05-17 2012-08-22 苏州奥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车辆轮眉
CN103569214A (zh) * 2012-08-06 2014-02-12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挡泥板
CN112849273A (zh) * 2019-11-28 2021-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25403B1 (ko) 2010-06-23 2012-03-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휀더 판넬 마운팅 구조
JP6099451B2 (ja) * 2013-03-26 2017-03-2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ェンダーパネル構造
JP7009220B2 (ja) 2018-01-10 2022-01-25 トヨタ自動車九州株式会社 車両用部材の取付構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2564A (zh) * 2012-05-17 2012-08-22 苏州奥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车辆轮眉
CN103569214A (zh) * 2012-08-06 2014-02-12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挡泥板
CN103569214B (zh) * 2012-08-06 2015-08-12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挡泥板
CN112849273A (zh) * 2019-11-28 2021-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9720B (zh) 2010-06-02
JP2008162411A (ja) 2008-07-17
JP4285539B2 (ja)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9720B (zh) 树脂制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CN103802774B (zh) 前饰板或格栅支承结构及空气动力闸板组件
CN100384684C (zh) 具有后部安装散热器以及向其提供冷却空气的空气控制系统的摩托车
US6634702B1 (en) Front-end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3072238B (zh) 前罩板及其制造方法
JP7203540B2 (ja) 吸収システムと空気力学的システムとを備えるフロントブロックを形成するモノブロック部品
CN105460080B (zh) 车辆用载体架
CN207291924U (zh)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
EP0947415B1 (en) Drain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1152880A (zh) 机罩铰链支架和连接结构
CN102139725A (zh) 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
CN212738286U (zh) 车辆前舱总成和车辆
CN201580451U (zh) 汽车前轮导风板及导风结构
CN109080448B (zh) 车辆的后保险杠以及具有该后保险杠的尾气引导结构
US8998300B2 (en) Front-end module for a vehicle, particularly a motor vehicle
JP5220095B2 (ja) 横方向下部構造部材と技術的フロントパネルの取付け方法
JP2009154570A (ja) 車両のリヤバンパ構造
CN210555165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其翼子板
JP4760740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CN209988004U (zh) 后车门锁环加强结构
CN203211268U (zh) 机动车的发动机罩喷嘴构造
CN201633827U (zh) 一种摩托车转向灯的软连接结构
KR100974749B1 (ko) 자동차 범퍼커버용 브래킷
CN115320731B (zh) 一种a柱铸铝接头、连接结构及电动汽车车身
CN110217294A (zh) 一种钣金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Area,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