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4080B - 车身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4080B
CN107444080B CN201710286691.XA CN201710286691A CN107444080B CN 107444080 B CN107444080 B CN 107444080B CN 201710286691 A CN201710286691 A CN 201710286691A CN 107444080 B CN107444080 B CN 107444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vehicle
vehicle body
trim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66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4080A (zh
Inventor
粕谷孝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44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4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 B60J5/0469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for door panels, e.g. hem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门装饰件的安装刚性的车身构造。车身构造(1)具有将设在车身(2)上的车门开口(2a)能够开闭地覆盖的前车门(3)。前车门(3)具有车门主体(20)、和安装在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上的树脂制的车门装饰件(10)。车门装饰件(10)安装在车门主体(20)的车门内面板(21)和车门外面板(22)的双方上。

Description

车身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车身构造,其具有侧车门、和安装在侧车门的下端部上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门装饰件。作为这种车身构造,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身构造。
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构造中,车门装饰件的车外侧端部安装在侧车门的车外侧面,车门装饰件的车内侧端部从侧车门的下方通过且与侧车门相比向车内侧突出。车门装饰件的车内侧端部在侧车门的关闭位置上与安装在车身上的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666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成为如下的悬臂状态,即仅车门装饰件的车外侧端部安装在侧车门上,而车内侧端部未安装在侧车门上,所以车门装饰件的安装状态不稳定。因此,当上下车的乘员的腿或搬入搬出的装载物等与车门装饰件接触时,担心车门装饰件会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门装饰件的安装刚性的车身构造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身构造是一种具有将设在车身上的车门开口能够开闭地覆盖的车门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具有车门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车门主体的外周端部上的树脂制的车门装饰件,所述车门装饰件安装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和车外侧面的双方上。
根据本发明,车门装饰件通过安装在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和车外侧面的双方上,而以从车内外两侧夹着车门主体的外周端部的两端支承状态安装,由此能够提高车门装饰件的安装刚性。
另外,当使用树脂制的车门装饰件时,由于成形和着色变得容易,所以容易制造在形状和颜色上美观性优异的车门装饰件,能够提高外观的设计性。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车门主体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
这样,能够提高车门装饰件的安装刚性。
另外,优选地,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包括第1平滑面而构成,所述车门装饰件具有与所述第1平滑面平滑连续的第2平滑面。
这样,由于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与车门装饰件以无层差或凹凸的方式平滑连续,所以即使乘员的腿等与车门装饰件接触也不会钩挂。由此,能够抑制车门装饰件的损坏。另外,由于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与车门装饰件平滑连续,所以能够提高设计性。
另外,优选地,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构成为包括沿着与所述第2平滑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层差面,所述层差面配置在与所述第2平滑面面对的位置上,并且与所述第2平滑面相比位于车内侧。
这样,即使是在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设有层差面的情况下,由于层差面配置在与第2平滑面面对的位置上且与第2平滑面相比位于车内侧,所以即使乘员的腿等与层差面接触也不会钩挂。由此,能够消除因与车门主体的层差面钩挂所导致的对车门装饰件的冲击,从而抑制车门装饰件的损坏。
另外,优选地,所述车门装饰件具有:装饰内部件,其配置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旋转中心部,其将所述装饰内部件以能够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的方式支承;和安装部,其用于将所述装饰内部件安装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构成为包括供所述安装部安装的安装面,在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所述旋转中心部位于所述安装面的延长线上。此外,在本发明中,“位于延长线上”的意思是指,除了旋转中心部与安装面完全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之外,还包括由于不可避免的制造误差等导致的旋转中心部与安装面并未严格地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是稍微错开了的状态。
这样,能够将从旋转中心部至安装部的长度缩到最短,从而能够使装饰内部件的构造简化。由此,由于从旋转中心部至安装面的距离也变近了,所以车门装饰件的安装状态稳定,即使乘员的腿等与车门装饰件接触,也能抑制车门装饰件的损坏。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装饰内部件安装于所述车门主体上的状态下,所述旋转中心部与所述车门的外周端部相比位于车门中心方向上。
这样,当打开车门时,即使车门蹭到了路缘石或车顶,与旋转中心部相比也更容易与车门的外周端部接触。由此,能够减轻比周围脆弱的旋转中心部的损伤,从而抑制以旋转中心部为起始的车门装饰件的分离。
另外,优选地,所述车门装饰件具有经由所述旋转中心部与所述装饰内部件连续、且配置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外侧的装饰外部件。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装饰内部件与所述装饰外部件通过与所述旋转中心部不同的其他固定机构而接合。
这样,即使假设旋转中心部已损坏,也能抑制车门装饰件的分离。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装饰外部件上一体形成有被卡定部,在所述装饰内部件上一体形成有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所述被卡定部与所述卡定部构成所述固定机构。这种情况下,优选地,通过使所述装饰内部件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使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
这样,能够仅通过旋转装饰内部件而将装饰内部件与装饰外部件简便地固定。
另外,优选地,所述装饰内部件具有相互交叉的两个面、和将两个所述面彼此连接的连接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所述装饰外部件上设有被卡合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过使所述装饰内部件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
这样,通过设于连接部上的卡合部能够提高两个面的刚性,并且能够使装饰内部件与装饰外部件牢固地卡合。由此,即使车门装饰件构成为长条状,也能抑制因成形误差或热变形等导致的错动或偏移。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上,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上。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这样,乘员的腿等难以与密封部件接触,从而能够抑制密封部件的损坏。另外,即使将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与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上,但由于通过使容易成形的车门装饰件向车内侧延伸而能够与密封部件确实地弹性接触,所以也能维持密封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构造,能够提高车门装饰件的安装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汽车的左视图。
图2是从车内侧俯视到的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件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车外侧观察到的装饰内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从车内侧观察到的装饰外部件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Ⅴ-Ⅴ线剖视图。
图6是图1的Ⅵ-Ⅵ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卡合肋和被卡合槽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V 汽车
1 车身构造
2 车身
2a 车门开口
2b 下纵梁外部件
2c 车外侧端部
3 前车门
10 车门装饰件
11 装饰内部件
11a 内部件安装部
11b 卡定部(固定机构)
11c 卡合肋(卡合部)
11d 底面
11e 侧面
11f 连接部
11g 第2平滑面
12 装饰外部件
12a 外部件安装部
12b 被卡定部(固定机构)
12c 被卡合槽(被卡合部)
13 旋转中心部
20 车门主体
21 车门内面板(车内侧面)
21a 第1平滑面
21b 层差面
21c 内部件安装面
22 车门外面板(车外侧面)
22a 外部件安装面
24 下端部(车门主体的外周端部)
30 电镀镶条
31 下端部(车门的外周端部)
40 密封部件
41 车外侧端部
50 闭合截面
L 延长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适当的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同一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在说明方向时,基于从驾驶员观察到的前后左右上下来进行说明。另外,“车宽方向”与“左右方向”为相同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适用于汽车V的前车门3。
车身构造1具有车身2、和将设在车身2的侧面的车门开口2a能够开闭地覆盖的前车门3。
前车门3具有车门主体20、车门装饰件10、和电镀镶条30。前车门3能够以前端部为旋转中心沿着车内外方向旋转。首先,参照图1~图4对车门装饰件10进行说明。在图3、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以旋转中心部13为界使装饰内部件11和装饰外部件12分离并单独地绘制。
车门装饰件10为树脂制部件,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在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车门装饰件10前后呈长条状。
如图2所示,车门装饰件10具有:配置在车内侧的装饰内部件11;配置在装饰内部件11的车外侧的装饰外部件12;和形成为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的边界的旋转中心部13(参照图3、图4)。
如图3所示,在装饰内部件11的车外侧面设有:用于将装饰内部件11安装在车门主体20的车内侧面的内部件安装部11a;和用于将装饰内部件11安装在装饰外部件12上的卡定部11b及卡合肋11c。
内部件安装部11a在装饰内部件11的上部侧,沿车辆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例如5个)。卡定部11b在装饰内部件11的下部,沿车辆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例如6个)。卡合肋11c配置在装饰内部件11的后方下部,并且与位于最后方的卡定部11b相比配置在车辆后方。关于装饰内部件11与各部件之间的安装,之后会具体说明。
如图4所示,在装饰外部件12的车内侧面设有:用于将装饰外部件12安装在车门主体20的车外侧面的外部件安装部12a;和用于将装饰外部件12安装在装饰内部件11上的被卡定部12b及被卡合槽12c。
外部件安装部12a在装饰外部件12的上部和中间部,沿车辆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例如10个)。被卡定部12b在与卡定部11b对应的位置上,沿车辆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例如6个)。被卡合槽12c配置在与卡合肋11c对应的位置上,并且与位于最后方的被卡定部12b相比配置在车辆后方。关于装饰外部件12与各部件之间的安装,之后会具体说明。
接着,参照图5至图8来说明车门主体20和电镀镶条30,并具体说明车门装饰件10。
如图5及图6所示,车门主体20由车内侧的车门内面板21、和车外侧的车门外面板22构成。车门内面板21和车门外面板22均为金属制,并通过折边加工部23而接合。在实施方式中,通过折边加工部23将车门内面板21与车门外面板22的下端部彼此接合。
车门内面板21是构成车门主体20的车内侧面的部件。车门内面板21通过对薄板状的金属板实施折曲加工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车门内面板21的截面形状沿车辆前后方向变化。车门内面板21包括第1平滑面21a、层差面21b、和内部件安装面21c而构成。
如图5所示,第1平滑面21a是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的面。第1平滑面21a在前车门3上位于离车门旋转中心远的车辆后方。
如图6所示,层差面21b是在与内部件安装面21c和第2平滑面11g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面。层差面21b从内部件安装面21c的上端部向车内侧延伸。层差面21b为垂直向下的朝向,且配置在从上方与第2平滑面11g面对的位置上。层差面21b的车内侧与第2平滑面11g相比位于车内侧。层差面21b在前车门3上位于靠近车门旋转中心的车辆前方。
内部件安装面21c是供内部件安装部11a安装的平滑面。在形成于内部件安装面21c上的槽内,插入有安装在内部件安装部11a上的夹子C。内部件安装面21c沿着与夹子C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内部件安装面21c与第1平滑面21a及层差面21b相比位于下侧。
车门外面板22是构成车门主体20的车外侧面的部件。车门外面板22通过对薄板状的金属板实施折曲加工而形成为规定的复杂形状。车门外面板22的截面形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变化。
车门外面板22包括外部件安装面22a而构成。外部件安装面22a是供外部件安装部12a安装的平滑面。在形成于外部件安装面22a上的槽内,插入有安装在外部件安装部12a上的夹子C。外部件安装面22a沿着与夹子C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装饰内部件11是配置在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的车内侧到下侧的范围内的部位。装饰内部件11能够在安装前的状态下以旋转中心部13为轴,沿着车门中心方向即箭头A方向(实施方式中为上方)旋转。图5及图6的双点划线描绘了旋转前的装饰内部件11的状态。装饰内部件11在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后的安装状态下相对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向车内侧且向下方离开。装饰内部件11具有相互交叉的(实施方式中为大致正交)两个底面11d及侧面11e、和将两个底面11d及侧面11e彼此连接的连接部11f。
底面11d是沿车宽方向及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面。底面11d相对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向车内侧且向下侧离开。在底面11d上,一体形成有与被卡定部12b卡定的卡定部11b。卡定部11b呈臂状。卡定部11b以越从底面11d朝向上方越位于车外侧的方式倾斜。卡定部11b的前端向斜下方且向外折曲,并钩挂在形成于被卡定部12b上的孔内。
侧面11e是以越朝向上方越位于车外侧的方式倾斜的面。侧面11e相对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向车内侧离开。图5所示的侧面11e的上方部位成为与第1平滑面21a平滑连续的第2平滑面11g。在第2平滑面11g上,朝向车外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在内部件安装面21c上进行安装的内部件安装部11a。在形成于内部件安装部11a上的槽内安装有夹子C。内部件安装部11a的前端面与内部件安装面21c平行或大致平行地相对。
连接部11f是在底面11d的车内侧端部与侧面11e的下端部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在前车门3的关闭位置上,连接部11f从车外侧与密封部件40弹性接触(抵接)。如图7所示,在连接部11f上,朝向车外侧突出设置有与被卡合槽12c卡合的卡合肋11c。作为卡合部的卡合肋11c跨着连接部11f和底面11d地设置。此外,连接部11f也可以不是面而是例如棱线等。
旋转中心部13是薄壁状的树脂铰链,且是以能够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的方式支承装饰内部件11的部位。即,旋转中心部13作为如下的折曲部发挥作用,该折曲部为装饰内部件11相对于装饰外部件12折曲的基点。旋转中心部13相对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向车内侧且向下侧离开。
在与车门装饰件1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实施方式中是在沿着车宽方向的剖视下),旋转中心部13位于内部件安装面21c的延长线L上。换言之,内部件安装面21c位于以旋转中心部13为中心的放射线上。
装饰外部件12是经由旋转中心部13与装饰内部件11连续、且配置在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的车外侧到下侧的范围内的部位。装饰外部件12相对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向车外侧且向下侧离开。在装饰外部件12的下端部上,一体形成有向车内侧鼓出的被卡定部12b。在形成于被卡定部12b上的孔内插入并卡定有卡定部11b的前端。
卡定部11b和被卡定部12b是将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相互固定的固定机构。即,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通过与旋转中心部13不同的卡定部11b和被卡定部12b而接合。通过使装饰内部件11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使卡定部11b插入并卡定在被卡定部12b上。作为装饰内部件11和装饰外部件12的固定机构,还可以使用例如双面胶带等。
如图6所示,在装饰外部件12上,朝向车内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外部件安装面22a上的外部件安装部12a。在形成于外部件安装部12a上的槽内安装有夹子C。外部件安装部12a的前端面与外部件安装面22a平行或大致平行地相对。
如图7所示,装饰外部件12具有向车内侧突出的突出壁12d。在突出壁12d的突出端的下方部位上,形成有向车辆前方突出的被卡合片12e。在被卡合片12e上形成有朝向下方开口的狭缝状的被卡合槽12c。在作为被卡合部的被卡合槽12c内从下方插入并卡合有卡合肋11c。卡合肋11c和被卡合槽12c作为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的定位部来发挥作用。通过使装饰内部件11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使卡合肋11c插入并卡合在被卡合槽12c内。
如图5及图6所示,电镀镶条30是金属电镀制部件,且以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在装饰外部件12的车外侧下部。电镀镶条30的下端部31与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和车门装饰件10的下端部14相比位于下方。即,电镀镶条30的下端部31成为前车门3的最下端。图8所示的电镀镶条30的下端部31与车门装饰件10的下端部14相比以仅差量Δ位于下方。在装饰内部件11安装于车门主体20上的状态下,旋转中心部13与电镀镶条30的下端部31相比位于车门中心方向上。
在此,详细说明车门装饰件10的安装构造和周边构造。
如图5及图6所示,装饰内部件11的内部件安装部11a通过夹子C安装在车门内面板21的内部件安装面21c上。装饰外部件12的外部件安装部12a通过夹子C安装在车门外面板22的外部件安装面22a上。即,车门装饰件10的车内侧端部安装在成为车门主体20的车内侧面的车门内面板21上,并且车门装饰件10的车外侧端部安装在成为车门主体20的车外侧面的车门外面板22上。进一步换言之,车门装饰件10以从车内外两侧夹着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的两端支承状态安装在车门主体20上。
车门装饰件10在安装部位和上端部以外基本上相对于车门主体20离开,因此,在车门主体20与车门装饰件10之间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50。闭合截面50由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装饰内部件11、和装饰外部件12包围而形成。闭合截面50形成为从车门主体20的车内侧通过下侧而到达至车外侧的规定区域。
如图6所示,车身2具有在汽车V的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下纵梁外部件2b和下纵梁装饰件2d。下纵梁外部件2b和下纵梁装饰件2d均为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在下纵梁外部件2b的下端部侧,形成有与其他部位相比向车外侧突出的车外侧端部2c。下纵梁装饰件2d与下纵梁外部件2b中的车外侧端部2c相比从车外侧覆盖下方部位。
在下纵梁装饰件2d的下端部,形成有向车内侧凹陷的安装层差部2e。在安装层差部2e上安装有将车身2与前车门3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40。密封部件40的车外侧端部41与下纵梁外部件2b的车外侧端部2c相比配置于车内侧。此外,也可以为,密封部件40的车外侧端部41与下纵梁外部件2b的车外侧端部2c在车内外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上。
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基本如上所述地构成,接着,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车门装饰件10通过安装在车门主体20的车门内面板21和车门外面板22的双方上,而以从车内外两侧夹着车门主体20的下端部24的两端支承状态安装,由此能够提高车门装饰件10的安装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车门主体20与车门装饰件10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50,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车门装饰件10的安装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使用树脂制的车门装饰件10时,由于成形和着色变得容易,所以容易制造在形状和颜色上美观性优异的车门装饰件10,能够提高外观的设计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车门装饰件10的第2平滑面11g与车门主体20的第1平滑面21a平滑连续,而使车门主体20与车门装饰件10在前车门3的车内侧面上以无层差或凹凸的方式平滑连续,因此,即使乘员的腿等与车门装饰件10接触也不会钩挂。由此,能够抑制车门装饰件10的损坏。另外,由于车门装饰件10的第2平滑面11g与车门主体20的第1平滑面21a平滑连续,所以能够提高设计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在车门主体20的车内侧面设有层差面21b的情况下,由于层差面21b配置在从上方与车门装饰件10的第2平滑面11g面对的位置上,并且与第2平滑面11g相比位于车内侧,所以即使乘员的腿等与层差面21b接触也不会钩挂。由此,能够消除因与车门主体20的层差面21b钩挂所导致的对车门装饰件10的冲击,从而抑制车门装饰件10的损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与车门装饰件1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使旋转中心部13位于内部件安装面21c的延长线L上,在插入夹子C时夹子C的插入方向与装饰内部件11的旋转方向一致,因此,容易将装饰内部件11安装在内部件安装面21c上。进一步地,能够将从旋转中心部13至内部件安装部11a的长度缩到最短,从而能够使装饰内部件11的构造简化。由此,由于从旋转中心部13至内部件安装面21c的距离也变近了,所以车门装饰件10的安装状态稳定,即使乘员的腿等与车门装饰件10接触,也能抑制车门装饰件10的损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旋转中心部13与成为前车门3最下端的电镀镶条30的下端部31相比位于车门中心方向上,当打开前车门3时,即使前车门3蹭到了路缘石或车顶,与旋转中心部13相比也更容易与电镀镶条30的下端部31接触。由此,能够减轻比周围脆弱的旋转中心部13的损伤,从而抑制以旋转中心部13起始的车门装饰件10的分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装饰外部件12的被卡定部12b上卡定装饰内部件11的卡定部11b,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接合,因此,即使假设旋转中心部13已损坏,也能抑制车门装饰件10的分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装饰内部件11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使卡定部11b卡定在被卡定部12b上,因此,能够仅通过旋转装饰内部件11就将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简便地固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与装饰外部件12的被卡合槽12c卡合的卡合肋11c设置在装饰内部件11的连接部11f上,能够提高两个底面11d和侧面11e的刚性,并且能够使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牢固地卡合。由此,即使车门装饰件10构成为长条状,也能抑制因成形误差或热变形等导致的错动或偏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下纵梁装饰件2d上安装有将车身2与前车门3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40,并且密封部件40的车外侧端部41与下纵梁外部件2b的车外侧端部2c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上,所以乘员的腿等难以与密封部件40接触,从而能够抑制密封部件40的损坏。
另外,即使将密封部件40的车外侧端部41与下纵梁外部件2b的车外侧端部2c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上,但由于通过使容易成形的车门装饰件10向车内侧延伸能够与密封部件40确实地弹性接触,所以也能维持密封性。
以上,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前车门3,但也能将本发明适用于后车门或尾门。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安装在车门下端部的车门装饰件10,但也能将本发明适用于安装在车门的上端部或侧端部的车门装饰件10。
在实施方式中,在车门主体20与车门装饰件10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50,但也可以将车门装饰件10以与车门主体20紧密接触的方式设置,而不形成闭合截面50。
在实施方式中将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经由旋转中心部13而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将装饰内部件11与装饰外部件12独立地形成,并固定在装饰外部件12上。
在实施方式中将密封部件40安装于车身2上,但也可以安装在前车门3上。

Claims (19)

1.一种车身构造,其具有将设在车身上的车门开口能够开闭地覆盖的车门,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门具有车门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车门主体的外周端部的树脂制的车门装饰件,
所述车门装饰件安装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和车外侧面的双方上,
所述车门装饰件具有:
装饰内部件,其配置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
旋转中心部,其将所述装饰内部件以能够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的方式支承;和
装饰外部件,其经由所述旋转中心部与所述装饰内部件连续,且配置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外侧,
所述装饰内部件具有相互交叉的两个面、和将两个所述面彼此连接的连接部,
在所述装饰外部件上设有被卡合部,
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过使所述装饰内部件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门主体与所述车门装饰件之间形成有闭合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构成为包括第1平滑面,
所述车门装饰件具有与所述第1平滑面平滑连续的第2平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构成为包括第1平滑面,
所述车门装饰件具有与所述第1平滑面平滑连续的第2平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构成为包括沿着与所述第2平滑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层差面,
所述层差面配置在与所述第2平滑面面对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第2平滑面相比位于车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构成为包括沿着与所述第2平滑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层差面,
所述层差面配置在与所述第2平滑面面对的位置,并且与所述第2平滑面相比位于车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装饰件具有
用于将所述装饰内部件安装在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的安装部,
所述车门主体的车内侧面构成为包括供所述安装部安装的安装面,
在与所述车门装饰件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视下,所述旋转中心部位于所述安装面的延长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内部件安装于所述车门主体的状态下,所述旋转中心部与所述车门的外周端部相比位于车门中心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内部件与所述装饰外部件通过与所述旋转中心部不同的其他固定机构而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内部件与所述装饰外部件通过与所述旋转中心部不同的其他固定机构而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外部件上一体形成有被卡定部,
在所述装饰内部件上一体形成有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
所述被卡定部与所述卡定部构成所述固定机构,
通过使所述装饰内部件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使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外部件上一体形成有被卡定部,
在所述装饰内部件上一体形成有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
所述被卡定部与所述卡定部构成所述固定机构,
通过使所述装饰内部件向车门中心方向旋转,而使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
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
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
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
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
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
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将其与所述车门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的车外侧端部配置在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与所述车身的车外侧端部相比配置在车内侧位置,
所述车门装饰件与所述密封部件弹性接触。
CN201710286691.XA 2016-05-24 2017-04-27 车身构造 Active CN107444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3535A JP6348930B2 (ja) 2016-05-24 2016-05-24 車体構造
JP2016-103535 2016-05-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080A CN107444080A (zh) 2017-12-08
CN107444080B true CN107444080B (zh) 2019-12-31

Family

ID=6047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6691.XA Active CN107444080B (zh) 2016-05-24 2017-04-27 车身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48930B2 (zh)
CN (1) CN107444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5224B2 (ja) * 2018-09-06 2022-02-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開口部構造
CN112092591B (zh) * 2020-09-28 2023-02-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条接角及密封条接角与车门窗框连接结构
KR102645132B1 (ko) * 2022-05-20 2024-03-07 (주)엘엑스하우시스 차량용 도어 가니시 구조물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3652A (ja) * 1990-11-16 1992-06-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ドア下端部のモール取付構造
JPH08296630A (ja) * 1995-04-27 1996-11-12 Toyota Motor Corp ヒンジ構造
JPH11301369A (ja) * 1998-04-20 1999-11-02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ドアのサイドモール取付構造
JP2007186093A (ja) * 2006-01-13 2007-07-26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後付外装部品取付方法
CN101954850A (zh) * 2009-07-14 2011-0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的下部构造
JP2013086669A (ja) * 2011-10-19 2013-05-13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ドア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JP2015209107A (ja) * 2014-04-25 2015-11-2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モール取付け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703Y2 (ja) * 1987-09-01 1994-06-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H0716520Y2 (ja) * 1989-07-28 1995-04-1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サイドモール取付装置
JP2576771Y2 (ja) * 1993-12-27 1998-07-1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サイドモール取り付け構造
JP4106710B2 (ja) * 2004-04-21 2008-06-25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ドアの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とその取付方法
JP5105814B2 (ja) * 2005-10-17 2012-12-26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の被覆部材
JP5899963B2 (ja) * 2012-01-25 2016-04-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ドア用被覆部材
JP6405838B2 (ja) * 2014-09-26 2018-10-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側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3652A (ja) * 1990-11-16 1992-06-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ドア下端部のモール取付構造
JPH08296630A (ja) * 1995-04-27 1996-11-12 Toyota Motor Corp ヒンジ構造
JPH11301369A (ja) * 1998-04-20 1999-11-02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ドアのサイドモール取付構造
JP2007186093A (ja) * 2006-01-13 2007-07-26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後付外装部品取付方法
CN101954850A (zh) * 2009-07-14 2011-01-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的下部构造
JP2013086669A (ja) * 2011-10-19 2013-05-13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ドア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JP2015209107A (ja) * 2014-04-25 2015-11-2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モール取付け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48930B2 (ja) 2018-06-27
JP2017210062A (ja) 2017-11-30
CN107444080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2702B2 (en) Vehicle door mirror mount structure
CN107444080B (zh) 车身构造
CN108725159B (zh) 车辆用密封条
CN107433842B (zh)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JP2019112010A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US7210730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door
WO2017141892A1 (ja) 車両用モール
US20090152894A1 (en) Structure of mounting garnish to door frame of vehicle
JP6359497B2 (ja) エンドキャップ付きベルトモール
JP5032876B2 (ja) 自動車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2017077848A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CN108146208A (zh) 车身结构
JP4494350B2 (ja) 車両のウィンドガラス取付構造
US11254198B2 (en) Automobile door sealing member
JP4462974B2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組付構造
JP7444040B2 (ja) 車両用外装部品の取付構造
JP7236263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ガラスキャッチの取付構造
JP4591209B2 (ja) シール部材の取付構造
JP6928070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4652159B2 (ja) バックドア用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3574329B2 (ja) 自動車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端末部の固定構造
JP5469449B2 (ja) ルーフサイドトリム部材の嵌合構造
JP4954787B2 (ja) フロアカーペットの固定構造
JP2023129197A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JP2019085075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