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8084B -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8084B
CN112828084B CN202110012590.XA CN202110012590A CN112828084B CN 112828084 B CN112828084 B CN 112828084B CN 202110012590 A CN202110012590 A CN 202110012590A CN 112828084 B CN112828084 B CN 112828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sheet
plate
iron
fixing plate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25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8084A (zh
Inventor
张旭
孙计萍
杨津婧
倪斌斌
毛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125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8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8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8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8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8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1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between rams and anvils or abu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02Pos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08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for planar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角度调节,根据折弯角度,将销钉插入相应的限位孔内进而改变与该销钉配合的限位框在支架上的高度;铁片a折弯,固定板下移,压板与铁片a接触,然后顶杆驱动压板及底板同时转动对铁片a进行折弯,直到底板与限位框抵触;折弯保压,固定板继续下移,顶杆转动并且端部沿压板上表面移动;铁片b焊接,传动组件a作用带动摆臂转动,抓手将铁片b放置在铁片a上,之后对铁片a与铁片b焊接形成铁附件;焊接件脱模,固定板上移,压板、压板和摆臂转动复位,然后辊轴转动带动铁片a移动至底板上并将铁附件顶走;铁片b上料,气缸驱动铁片b卡入抓手中;本发明可实现铁附件的连续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力铁塔附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背景技术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的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通过钣金工业加工出的产品叫做钣金件,不同行业使用的钣金件一般不同,多用于组配时的称呼,钣金件则是钣金工艺的产物,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钣金件上需要焊接不同用途的部件。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806756.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角度钣金件的快速折弯成型装置,首先设置了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两块相互铰接的第一模板,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电机,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两块第一模板的端部分别通过传动杆组件连接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皆在电机的驱动下滑动,下模具包括两块相互铰接的第二模板,第二模板在第二升降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本成型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精确地地调节模具的折弯角度,快速成型多种角度的折弯钣金件。
但是,该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上料和取料,进而影响折弯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通过固定板下移带动折弯组件与定位组件转动对铁片a进行折弯,之后固定板继续下移对铁片a进行保压,同时在传动组件a的作用下,摆臂转动使得铁片b和铁片a拼接,二者再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最后固定板上移的过程中,在传动组件b的作用下,辊轴转动实现铁片a上料的同时使得铁附件输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折弯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角度调节,根据折弯角度,将销钉插入相应的限位孔内进而改变与该销钉配合的限位框在支架上的高度;
步骤二:铁片a折弯,经步骤一之后,升降设备推动固定板下移,压板与铁片a接触,所述固定板继续下移,顶杆驱动所述压板及底板同时转动对铁片a进行折弯,直到所述底板与所述限位框抵触;
步骤三:折弯保压,经步骤二之后,所述固定板继续下移,所述顶杆转动,其端部沿所述压板上表面向下移动;
步骤四:铁片b焊接,与步骤三同时进行,所述升降设备通过传动组件a带动摆臂自所述存料箱转向折弯工位,抓手将铁片b放置在铁片a上,之后工人将铁片a与铁片b焊接形成铁附件;
步骤五:铁附件脱模,经步骤二和步骤三之后,所述升降设备带动所述固定板上移,所述压板上移复位,同时所述底板转动复位,在所述传动组件a的作用下所述摆臂复位,接下来在传动组件b作用下,辊轴转动带动铁片a移动至所述底板上并将铁附件顶走;
步骤六:铁片b上料,经步骤五之后,气缸驱动铁片b卡入所述抓手中。
作为改进,在步骤二中,两组所述底板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顶端,四组所述压板两两对称转动设置,所述压板的铰接轴正对所述支架并且与所述固定板弹性连接。
作为改进,在步骤二中,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的初始工作状态为水平设置,所述顶杆底端与所述压板接触并且上下对应设置的压板与所述底板始终保持平行。
作为改进,在步骤三中,所述顶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部,且位于所述支架两侧的两组所述顶杆通过气弹簧进行连接,所述气弹簧使得所述顶杆始终对所述压板产生压力。
作为改进,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所述传动组件a包括齿轮a和齿条a,所述齿条a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齿轮a与所述摆臂的转轴同轴固定,所述固定板下移时,所述齿条a与所述齿轮a啮合带动所述摆臂进行转动。
作为改进,在步骤五中,所述传动组件b包括棘轮组件、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通过棘轮组件与所述辊轴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齿轮可啮合设置,在所述棘轮组件的作用下,所述固定板下移时,所述辊轴不转动,所述固定板上移时,所述辊轴转动送料。
作为改进,在步骤五中,两块所述底板远离铰接端的两角边缘处弹性安装有限位杆,利于所述辊轴输送至所述底板上的铁片a的定位。
作为改进,在步骤五中,所述辊轴将一块铁片a送至所述折弯工位内时,支撑板上移,使得堆放在其上最上方的铁片a与所述辊轴接触,等待所述辊轴的下次转动出输送。
作为改进,在步骤六中,所述气缸推动推料板移动,所述推料板将铁片b推至与所述抓手卡接,并且所述推料板与铁片b接触面轮廓与铁片b贴合。
作为改进,在步骤六中,所述推料板复位后,推板使得始终有铁片b与挡板抵触,等待所述推料板的下次推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步骤二中,压板和底板将铁片a夹紧之后顶杆推动压板和底板同时转动将铁片a折弯,之后顶杆继续下移同时其进行转动,其端部沿压板表面移动,对折弯后的铁片a进行保压,可提高折弯精度;
(2)在步骤五中,铁片a上料时出于水平状态并且通过限位杆进行限位,之后压板和底板进行转动对齐进行折弯时,可有效的防止在折弯的过程中铁片a移位,进一步提高了折弯精度;
(3)在步骤一中,销钉穿过限位孔与限位框插接配合,可通过改变销钉在不同的限位孔内以改变限位框在支架上的高度,进而改变折弯角度,实现铁片a多角度折弯,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4)在步骤四中,固定板的继续下移对铁片a进行保压的同时通过传动组件a带动摆臂将铁片b转动至铁片a的折弯处,实现二者的快速拼接,之后对二者进行焊接时,抓手将铁片b固定,进而实现铁片b的快速定位有效的减少焊接变形;
(5)在步骤五中,固定板上移在传动组件b的作用下带动辊轴转动将未折弯的铁片a送至底板上,同时将折弯完成并且焊接好的铁附件推走,自动快速的上下料,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折弯效果好以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尤其是适用于钣金件的组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5为送料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驱动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传动组件b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角度调节,根据折弯角度,将销钉423插入相应的限位孔422内进而改变与该销钉423配合的限位框421在支架411上的高度;
步骤二:铁片a折弯,经步骤一之后,升降设备2推动固定板311下移,压板3211与铁片a接触,所述固定板311继续下移,顶杆3111驱动所述压板3211及底板412同时转动对铁片a进行折弯,直到所述底板412与所述限位框421抵触;
步骤三:折弯保压,经步骤二之后,所述固定板311继续下移,所述顶杆3111转动,其端部沿所述压板3211上表面向下移动;
步骤四:铁片b焊接,与步骤三同时进行,所述升降设备2通过传动组件a50带动摆臂521自所述存料箱512转向折弯工位100,抓手523将铁片b放置在铁片a上,之后工人将铁片a与铁片b焊接形成铁附件;
步骤五:铁附件脱模,经步骤二和步骤三之后,所述升降设备2带动所述固定板311上移,所述压板3211上移复位,同时所述底板412转动复位,在所述传动组件a50的作用下所述摆臂521复位,接下来在传动组件b60作用下,辊轴621转动带动铁片a移动至所述底板412上并将铁附件顶走;
步骤六:铁片b上料,经步骤五之后,气缸516驱动铁片b卡入所述抓手523中。
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两组所述底板412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411顶端,四组所述压板3211两两对称转动设置,所述压板3211的铰接轴正对所述支架411并且与所述固定板311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所述底板412与所述压板3211的初始工作状态为水平设置,所述顶杆3111底端与所述压板3211接触并且上下对应设置的压板3211与所述底板412始终保持平行。
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所述顶杆3111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1底部,且位于所述支架411两侧的两组所述顶杆3111通过气弹簧3112进行连接,所述气弹簧3112使得所述顶杆3111始终对所述压板3211产生压力。
进一步的,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所述传动组件a50包括齿轮a501和齿条a502,所述齿条a502与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a501与所述摆臂521的转轴同轴固定,所述固定板311下移时,所述齿条a502与所述齿轮a501啮合带动所述摆臂521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所述传动组件b60包括棘轮组件601、齿轮602和齿条603,所述齿轮602通过棘轮组件601与所述辊轴621连接,所述齿条603与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齿轮602可啮合设置,在所述棘轮组件601的作用下,所述固定板311下移时,所述辊轴621不转动,所述固定板311上移时,所述辊轴621转动送料。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两块所述底板412远离铰接端的两角边缘处弹性安装有限位杆413,利于所述辊轴621输送至所述底板412上的铁片a的定位。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所述辊轴621将一块铁片a送至所述折弯工位100内时,支撑板613上移,使得堆放在其上最上方的铁片a与所述辊轴621接触,等待所述辊轴621的下次转动出输送。
进一步的,在步骤六中,所述气缸516推动推料板515移动,所述推料板515将铁片b推至与所述抓手523卡接,并且所述推料板515与铁片b接触面轮廓与铁片b贴合。
进一步的,在步骤六中,所述推料板515复位后,推板513使得始终有铁片b与挡板514抵触,等待所述推料板515的下次推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二至步骤六循环进行。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设备:
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设备,包括底座1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升降设备2,还包括:
上模具3,所述上模具3包括与所述升降设备2的动力端固定连接的按压组件31以及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按压组件31的下方且与所述按压组件31可抵触设置的折弯组件32;
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且与所述折弯组件32形成折弯工位100的定位组件41以及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组件41下方且与所述定位组件41可抵触设置的调节组件42;
装配装置5,所述装配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折弯工位100一侧的上料组件51以及左右摆动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51及所述折弯工位100之间且与所述按压组件31通过传动组件a50动力连接的送料组件52;以及
进料装置6,所述进料装置6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51下方的存料组件61以及设置在所述存料组件61上方且与所述按压组件31通过传动组件b60动力连接的驱动组件62;该驱动组件62与所述送料组件52间隔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折弯的铁片a10和铁片b20通过焊接形成如图5所示的用于拉伸作业的钣金件。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降设备2为现有技术,其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组件31包括与所述升降设备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11、沿所述固定板311宽度方向前后设置的两组按压机构312;两组所述按压机构312均包括沿所述固定板31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且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1底部的两个顶杆31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顶杆3111的气弹簧3112。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组件32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按压机构312下方的折弯机构321;所述折弯机构321包括两块通过扭簧弹性铰接且与所述顶杆3111可对应抵触的压板3211,两块所述压板3211的铰接端连接弹性连接于所述固定板311。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41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架411以及两块通过扭簧弹性铰接的底板412,两块所述底板412的铰接端架设在两个所述支架411上,并且两块所述底板412远离铰接端的两角边缘处弹性转动安装有限位杆41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限位杆413便于所述铁片a10在所述底板412上的快速定位,同时不妨碍后续的出料过程。
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压板3211及所述底板412初始位置均处于水平状态,所述铁片a10放置在所述底板412上,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1下移,所述压板3211与所述铁片a10 接触,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1继续下移,所述压板3211的铰接轴与所述固定板311弹性连接故所述顶杆3111继续下移进而带动所述压板3211及所述底板412转动,进而所述铁片a10被折弯,该种先挤压后折弯的方式可防止折弯过程中所述铁片a10出现移位,提高折弯精度。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所述气弹簧3112的弹性系数使得所述压板3211及所述底板412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气弹簧3112使所述顶杆3111不产生转动,同时折弯完成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1继续下移的保压过程中,所述顶杆3111端部沿所述压板3211表面移动,进而所述气弹簧3112伸长。
再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组件42包括上下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架411之间的限位框421、自上而下开设在一侧的所述支架411上的三个限位孔422以及可穿设在任一所述限位孔422并与所述限位框421插接配合的销钉42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底板412转动至与所述限位框421抵触时,所述底板412及所述压板3211不再转动,两块所述底板412形成的角度为折弯角度,改变所述销钉423在不同的所述限位孔422中的位置改变所述限位框421的高度,进而可改变所述铁片a10的折弯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铁片b20上与折弯后的所述铁片a10配合处的缺口通过冲床冲压实现,所述铁片a10的折弯角度进行改变时与其配合的所述铁片b20的缺口大小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料组件51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安装台511、设置在所述安装台511远离所述折弯工位100一端的存料箱512、弹性安装在所述存料箱512内部且可沿所述存料箱512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推板513、固定在所述安装台511上且正对所述推板513设置的挡板514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存料箱512及所述挡板514之间的推料板515;所述推料板515与气缸516的动力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组件52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511一侧的摆臂521、动力连接所述摆臂521与所述传动组件a50的转轴522以及固定在所述摆臂521端部且与所述推料板515可对齐设置的抓手52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组件a50包括与所述转轴522同轴固定的齿轮a50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1上且与所述齿轮a501可啮合设置的齿条a502,在所述底板412转动至与所述限位框421抵触之后,所述固定板311继续下移时为保压过程,与此同时,所述齿轮a501与所述齿条a502啮合带动所述摆臂521转动,所述抓手523携带所述铁片b20移动至所述铁片a10的折弯处,并且与所述铁片a10 对接,实现所述铁片b20的快速定位,并且发放至之后,人工对二者进行焊接,可有效的减少焊接变形。
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若干所述铁片b20存放在所述存料箱512内,所述推板513将其推至与所述挡板514抵触,所述挡板514与所述存料箱512之间距离为所述铁片b20的宽度,保证了所述推料板515每次只能推送一个所述铁片b20卡入所述抓手513内。
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存料组件61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台511底部的挡料板61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正对所述挡料板611之间设置的储存箱612以及弹性安装在所述储存箱612内且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储存箱612内的支撑板613。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62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台511靠近所述折弯工位100一侧的辊轴621,该辊轴621与所述传动组件b60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传动组件b60包括通过棘轮组件601与所述辊轴621动力连接的齿轮602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按压组件31上且与所述齿轮602可啮合设置的齿条60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齿条603与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连接,当所述按压组件31下移时,所述辊轴621不转动;当所述按压组件31上移时,所述辊轴621转动。
更需要说明的是,未折弯的所述铁片a10叠放在所述储存箱612内,所述支撑板613将若干所述铁片a10推至与所述挡料板611抵触,且所述挡料板611与所述储存箱612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一块所述铁片a10的厚度。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板311上移,所述底板412转动至水平之后,所述传动组件b60带动所述辊轴621转动,所述辊轴621带动最上方的所述铁片a10移动至所述底板412上,同时将焊接好的零件推出。
设备的工作过程:
根据所需角度通过调节所述销钉423插入相应的所述限位孔222内,进而调节所述限位框421的高度,所述铁片a10放置在所述底板412上,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1下移,所述压板3211与所述铁片a10 接触,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1继续下移,由于所述压板3211的铰接端与所述固定板311弹性连接故所述顶杆3111继续下移进而带动所述压板3211及所述底板412转动,进而所述铁片a10被折弯,知道所述底板412与所述限位框421抵触,之后所述按压组件31继续下移,所述顶杆3111转动,且其端部沿所述压板3211移动,同时所述传动组件a50带动所述摆臂521转动,所述抓手523携带所述铁片b20移动至所述铁片a10的折弯处,并且与所述铁片a10 对接,之后人工对所述铁片a10和所述铁片b20进行焊接,焊接完成之后,所述固定板311上移,所述传动组件a50带动所述摆臂521及所述抓手523复位,同时所述传动组件b60带动所述辊轴621将待折弯的所述铁片a10送至所述底板412上,同时将焊好的零件推出。

Claims (9)

1.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角度调节,根据折弯角度,将销钉(423)插入相应的限位孔(422)内进而改变与该销钉(423)配合的限位框(421)在支架(411)上的高度;
步骤二:铁片a折弯,经步骤一之后,升降设备(2)推动固定板(311)下移,压板(3211)与铁片a接触,所述固定板(311)继续下移,顶杆(3111)驱动所述压板(3211)及底板(412)同时转动对铁片a进行折弯,直到所述底板(412)与所述限位框(421)抵触;两组所述底板(412)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411)顶端,四组所述压板(3211)两两对称转动设置,所述压板(3211)的铰接轴正对所述支架(411)并且与所述固定板(311)弹性连接;
步骤三:折弯保压,经步骤二之后,所述固定板(311)继续下移,所述顶杆(3111)转动,其端部沿所述压板(3211)上表面向下移动;
步骤四:铁片b焊接,与步骤三同时进行,所述升降设备(2)通过传动组件a(50)带动摆臂(521)自存料箱(512)转向折弯工位(100),抓手(523)将铁片b放置在铁片a上,之后工人将铁片a与铁片b焊接形成铁附件;
步骤五:铁附件脱模,经步骤二和步骤三之后,所述升降设备(2)带动所述固定板(311)上移,所述压板(3211)上移复位,同时所述底板(412)转动复位,在所述传动组件a(50)的作用下所述摆臂(521)复位,接下来在传动组件b(60)作用下,辊轴(621)转动带动铁片a移动至所述底板(412)上并将铁附件顶走;
步骤六:铁片b上料,经步骤五之后,气缸(516)驱动铁片b卡入所述抓手(52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底板(412)与所述压板(3211)的初始工作状态为水平设置,所述顶杆(3111)底端与所述压板(3211)接触并且上下对应设置的压板(3211)与所述底板(412)始终保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顶杆(3111)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1)底部,且位于所述支架(411)两侧的两组所述顶杆(3111)通过气弹簧(3112)进行连接,所述气弹簧(3112)使得所述顶杆(3111)始终对所述压板(3211)产生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所述传动组件a(50)包括齿轮a(501)和齿条a(502),所述齿条a(502)与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a(501)与所述摆臂(521)的转轴同轴固定,所述固定板(311)下移时,所述齿条a(502)与所述齿轮a(501)啮合带动所述摆臂(521)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传动组件b(60)包括棘轮组件(601)、齿轮(602)和齿条(603),所述齿轮(602)通过棘轮组件(601)与所述辊轴(621)连接,所述齿条(603)与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齿轮(602)可啮合设置,在所述棘轮组件(601)的作用下,所述固定板(311)下移时,所述辊轴(621)不转动,所述固定板(311)上移时,所述辊轴(621)转动送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两块所述底板(412)远离铰接端的两角边缘处弹性安装有限位杆(413),利于所述辊轴(621)输送至所述底板(412)上的铁片a的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所述辊轴(621)将一块铁片a送至所述折弯工位(100)内时,支撑板(613)上移,使得堆放在其上最上方的铁片a与所述辊轴(621)接触,等待所述辊轴(621)的下次转动出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所述气缸(516)推动推料板(515)移动,所述推料板(515)将铁片b推至与所述抓手(523)卡接,并且所述推料板(515)与铁片b接触面轮廓与铁片b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六中,所述推料板(515)复位后,推板(513)使得始终有铁片b与挡板(514)抵触,等待所述推料板(515)的下次推送。
CN202110012590.XA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Active CN112828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2590.XA CN112828084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2590.XA CN112828084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8084A CN112828084A (zh) 2021-05-25
CN112828084B true CN112828084B (zh) 2022-12-06

Family

ID=75926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2590.XA Active CN112828084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80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0377B (zh) * 2021-07-26 2022-07-29 江苏吉祥瑞合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定位的幕墙铝单板边楞折弯装置及定位折弯方法
CN113843318B (zh) * 2021-08-27 2023-08-18 孙平 一种脆性材料冲压设备
CN113798755B (zh) * 2021-09-10 2023-05-16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不同直径管道托座的平台及控制方法
CN114227118B (zh) * 2022-02-28 2022-05-17 江苏恒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铁附件制作焊接成型固定工装
CN114951380A (zh) * 2022-07-28 2022-08-30 江苏兴锻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公路工程用方管立柱防阻块加工机床
CN117046946B (zh) * 2023-09-13 2024-03-19 保定市天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力铁附件的折弯设备及其铁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74479B (it) * 1995-05-11 1997-07-17 Antil Srl Dispositivo di controllo programmabile, per l'asservimento di un manipolatore multiassi ad una pressa piegatrice
CN210450419U (zh) * 2019-08-20 2020-05-05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镀锌板折弯装置
CN110421028A (zh) * 2019-08-27 2019-11-08 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钣金件的快速折弯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N210936817U (zh) * 2019-09-10 2020-07-07 黄广仙 一种板材加工数控折弯设备
CN211757783U (zh) * 2019-12-20 2020-10-27 扬中凯悦铜材有限公司 一种铜排折弯机构
CN211464385U (zh) * 2019-12-25 2020-09-11 大连和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数字控制多角度连续折弯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8084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28084B (zh) 一种铁附件多角度弯曲方法
CN112845704B (zh) 一种钣金件折弯成型设备
CN112917171B (zh) 用于塑钢卡板的方管自动化成型设备
CN112588985B (zh) 一种冲压模具送料装置
CN112045413A (zh) 一种汽车蜂鸣器自动组装工艺
CN112170620A (zh) 钣金冲压装置
CN112157144A (zh) 一种具有送料防滑结构的液压板料折弯机
CN112828105A (zh) 一种角钢快速弯曲成型设备
CN115415430A (zh) 一种钣金件自动化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CN107952836B (zh) 一种自动折弯机
JPS61103625A (ja) パネルフオ−マ−
CN112828106A (zh) 一种角钢自动折弯焊接方法
CN216827972U (zh) 一种全自动精密开卷机
CN112222241A (zh) 一种钣金件的冲压与折弯成型工艺
CN111974890A (zh) 一种健身器材配件加工用连续冲压模具
TWM574083U (zh) 展示架非對稱折彎鈑金層板連續輥軋衝壓複合機
CN115084972A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的通用折弯成型装置
CN210450548U (zh) 一种弹片生产用冲压模具
CN210280458U (zh) 一种金属板材加工用冲压折弯机器人
CN113714349A (zh) 卧式四角弯框机及其生产方法
CN113426907A (zh) 一种灭火器箱外壳翻边自动生产线
CN216540598U (zh) 一种快速型换热器折弯机
CN220781890U (zh) 一种全自动u形弯管机
CN220073066U (zh) 一种折弯生产线
CN114571101B (zh) 一种自动化板材激光加工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1, bachelor Road, Zhejiang, Huzhou

Applicant after: Huzhou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 1, bachelor Road, Zhejiang, Huzhou

Applicant before: QIUZHEN SCHOO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