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5015A -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5015A
CN112515015A CN202011505759.7A CN202011505759A CN112515015A CN 112515015 A CN112515015 A CN 112515015A CN 202011505759 A CN202011505759 A CN 202011505759A CN 112515015 A CN112515015 A CN 112515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ves
tea
minutes
raw materials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57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双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Anshun Chunlai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Anshun Chunlai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Anshun Chunlai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Anshun Chunlai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57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5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5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5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有原料准备、摇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和包装步骤。采用本发明所述加工方法制备的保健青茶,利用夏秋茶作为原料,加工成日常生活中常喝的茶叶,能够充分保留原料的营养物质,使成品茶叶有效成分稳定,所泡茶液的色香味俱佳,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降火、清热解毒、通便防便秘等功效,其保健作用显著,同时,茶水中还具有淡淡的咸味,其口感独特,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茶香叶,给饮用者的饮用和携带均带来方便,不仅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促进人们保持健康,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品味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青茶属于半发酵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不仅具备绿茶的清香,还具备红茶的醇厚滋味,天然的花果香味和绿叶红边特征,因而被广大饮茶者所喜爱。青茶有瘦身的作用,是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的食物被吸收,而且还能够减肥、健美,青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压、抗氧化、抗衰老,以及防癌的作用。青茶中含有多酚类,这个多酚类的食物是能够防止蛀牙的,所以喝清茶是能够对口腔有所保护的。再就是青茶具有提神益思、解除疲劳的作用,因为青茶中会含有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想、提高效率的功效。
由于夏秋季节气温高,茶鲜叶主要内含物质,茶多酚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较低,采用常规工艺生产的茶产品滋味浓涩、香气较低、外形干涩枯黄,颜色显黑、不显毫、品质差,不耐存放、造成售价低廉,经济效益差,有很多地方甚至不采夏秋茶,这无疑使有效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了茶树鲜叶资源的极大浪费,并直接影响了广大茶农的收入,这些都是夏秋茶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夏秋季节气温高、雨热同期,特别有利于茶叶生长,夏秋季茶产量高,约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60~70%,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夏秋季品种的潜力,改善夏秋茶的品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保健茶是以茶为主,配有适量中药,既有茶味,又有轻微药味,并有保健治疗作用的饮料。保健茶是横跨茶饮料、保健品、药茶三大黄金行业,又能保健,又可养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消费理念的逐步完善,功能性保健茶将成为趋势,并成为市场的新亮点。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夏秋茶资源,改善夏秋茶利用率低,产品结构单一,还能拉动茶叶经济产业的发展,提高夏秋茶的产值,因此,开发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保健茶,不仅可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要求,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夏秋茶开发利用低、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功能性保健作用的茶叶加工方法,通过本方法制备的青茶不仅能有效保持原有的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使其口感好,香气高,还具有保健的功用特点,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有原料准备、摇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和包装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夏秋季节在茶园基地内采摘新鲜茶叶为原料,将采摘的鲜叶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摊放时间为90~150分钟,摊放期间则需要翻动一次,做到薄摊轻翻,以免损伤芽叶;同时,在清晨采摘无病虫害的红薯叶,并将采摘的红薯叶切成0.5~1.5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后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通过薄摊滤干水分,备用;在清晨采摘的叶色翠绿、无病虫害的当年新生的竹叶,并将采摘的竹叶切成0.5~1.5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滤干水分,备用;另外,还需要配备蜂蜜和食盐备用;
(2)摇青:将摊放凋后的茶叶进行三次摇青,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25~35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摊叶厚度为2~3cm,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时间3~4小时,第二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5~25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2~3小时,室内控制在23~25℃,第三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0~20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1.5~2.5小时,室内控制在24~26℃,摊叶厚度为2~3cm,经摇青处理后得摇青茶叶;
(3)发酵:将摇青后的摇青茶叶与竹叶和红薯叶混合,其中所述摇青茶叶、红薯叶和竹叶按8~12:2~4:1~3重量份配比混合组成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合物重量2~5%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密封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18~23℃,控制发酵时间为10~15小时;
(4)杀青:将通过发酵的原料送入杀青机中,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25~135℃,杀青时间为2~5分钟,杀青结束后立即摊凉散热,并静置10~20分钟;通过杀青,使原料中的酶失活及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5)揉捻:将杀青摊凉后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同时撒入原料重量1~3%的食盐,先轻揉6~10分钟,然后再轻揉3~6分钟,揉捻至原料成卷曲状即可;
(6)干燥:将揉捻后的原料使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处理时间为2~4分钟,将原料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即可,采用微波干燥的方式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微波可以对原料整体进行干燥,通过微波干燥能保持原料中原有色泽和特有气味;
(7)提香:将经过微波干燥,含水量为15~20%原料放入远红外电热提香机内提香,采用分段控温法进行提香处理60~90分钟,第一阶段的提香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第二阶段的提香温度而在提香处理结束前5~10分钟内,提高温度在110~120℃之间,通过提香处理,干燥至原料含水量为4~8%即可,得到成品青茶;
(8)包装:将提香后的成品青茶剔除、捡练未成型茶叶,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并按设计规格分级后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得所述保健青茶。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摇青过程中,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25~30分钟,第二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5~20分钟,第三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0~15分钟;其中第一次摇青转速为15~20r/min,第二次摇青转速为30~35r/min,第三次摇青转速为20~25r/min。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发酵过程中,所述摇青茶叶、红薯叶和竹叶按10:3:2重量份配比混合组成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合物重量3%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密封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20~23℃,控制发酵时间为10~12小时。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4)杀青过程中,蒸汽杀青温度为125~130℃,杀青时间为2~3分钟,并在杀青过程中不断向杀青机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的量为400~500ppm,杀青结束后立即摊凉散热,并静置10~15分钟。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5)揉捻过程中,撒入原料重量2%的食盐,先轻揉6~8分钟,然后再轻揉3~4分钟,揉捻至原料成卷曲状,并有少量汁液外溢即可。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6)干燥过程中,所述微波干燥机的微波频率为500~600MHz,处理时间为2~3分钟。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7)提香过程中,采用分段控温法进行提香处理60~80分钟,第一阶段的提香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第二阶段的提香温度而在提香处理结束前5~6分钟内,提高温度在110~115℃之间,进行高温突香,以便提高青茶的香味,通过提香处理,干燥至原料含水量为4~6%即可。
由于竹叶含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如清热除烦、生律、利尿。用于热病烦热口渴,竹叶能清心除烦,用于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及小儿惊热诸,对人体有着广泛的保健作用。而红薯叶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降血糖、通便利尿、升血小板、止血、预防动脉硬化、阻止细胞癌变,催乳解毒,保护视力,预防夜盲的良好保健功能;另外,食盐具有清火,凉血,解毒,齿龈出血,喉痛,牙痛功效,若将食盐加入茶水中可加强茶叶抑菌解毒作用,可治疗风火及胃火牙痛,龋齿痛,急慢性咽喉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而蜂蜜由两种单糖类的葡萄糖和果糖所构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其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通过添加蜂蜜,不仅具有调和性味,还具有调节其口感风味的特点。因此,将茶叶与竹叶、红薯叶、食盐和蜂蜜相结合,开发一种保健茶,不仅使其营养价值更加丰富和保健功效更加突出,而且还能形成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茶香叶,更加具有纯天然的魅力。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夏秋茶作为原料,先通过摇青处理,可以使茶叶细胞散发香气,而又不至于堆积成一块,而摇青后在加入红薯叶、竹叶和蜂蜜进行发酵处理,经发酵后在进行杀青处理,并在杀青过程中充入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更充分的钝化茶叶的活性,使茶叶完整性得到保护,经杀青后在进行揉捻成型,并在揉捻过程中加入食盐,最后进行干燥和提香处理。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加工成日常生活中常喝的茶叶,不仅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促进人们保持健康。通过本发明所述加工方法,能够充分保留原料的营养物质,使成品茶叶有效成分稳定,所泡茶液的色香味俱佳,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降火、清热解毒、通便防便秘等功效,其保健作用显著,同时,茶水中还具有淡淡的咸味,其口感独特,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茶香叶,给饮用者的饮用和携带均带来方便,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品味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有原料准备、摇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和包装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夏秋季节在茶园基地内采摘新鲜茶叶为原料,将采摘的鲜叶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摊放时间为90~120分钟,摊放期间则需要翻动一次,做到薄摊轻翻,以免损伤芽叶;同时,在清晨采摘无病虫害的红薯叶,并将采摘的红薯叶切成0.5~1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后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通过薄摊滤干水分,备用;在清晨采摘的叶色翠绿、无病虫害的当年新生的竹叶,并将采摘的竹叶切成0.5~1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滤干水分,备用;另外,还需要配备蜂蜜和食盐备用;
(2)摇青:将摊放凋后的茶叶进行三次摇青,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30~35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摊叶厚度为2~3cm,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时间3~3.5小时,第二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20~25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2~2.5小时,室内控制在23~25℃,第三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5~20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1.5~2小时,室内控制在24~26℃,摊叶厚度为2~3cm,经摇青处理后得摇青茶叶;其中第一次摇青转速为15r/min,第二次摇青转速为30r/min,第三次摇青转速为20r/min;
(3)发酵:将摇青后的摇青茶叶与竹叶和红薯叶混合,其中所述摇青茶叶、红薯叶和竹叶按8:2:1重量份配比混合组成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合物重量2%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密封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18~22℃,控制发酵时间为12~15小时;
(4)杀青:将通过发酵的原料送入杀青机中,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30~135℃,杀青时间为4~5分钟,并在杀青过程中不断向杀青机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的量为400ppm,杀青结束后立即摊凉散热,并静置15~20分钟;通过杀青,使原料中的酶失活及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5)揉捻:将杀青摊凉后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同时撒入原料重量1%的食盐,先轻揉8~10分钟,然后再轻揉5~6分钟,揉捻至原料成卷曲状,并有少量汁液外溢即可;
(6)干燥:将揉捻后的原料使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微波干燥处理,所述微波干燥机的微波频率为600MHz,处理时间为3~4分钟,将原料干燥至含水量为18%即可,采用微波干燥的方式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微波可以对原料整体进行干燥,通过微波干燥能保持原料中原有色泽和特有气味;
(7)提香:将经过微波干燥,含水量为18%原料放入远红外电热提香机内提香,采用分段控温法进行提香处理70~90分钟,第一阶段的提香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第二阶段的提香温度而在提香处理结束前8~10分钟内,提高温度在115~120℃之间,进行高温突香,以便提高青茶的香味,通过提香处理,干燥至原料含水量为8%即可,得到成品青茶;
(8)包装:将提香后的成品青茶剔除、捡练未成型茶叶,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并按设计规格分级后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得所述保健青茶。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有原料准备、摇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和包装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夏秋季节在茶园基地内采摘新鲜茶叶为原料,将采摘的鲜叶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摊放时间为100~130分钟,摊放期间则需要翻动一次,做到薄摊轻翻,以免损伤芽叶;同时,在清晨采摘无病虫害的红薯叶,并将采摘的红薯叶切成0.5~1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后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通过薄摊滤干水分,备用;在清晨采摘的叶色翠绿、无病虫害的当年新生的竹叶,并将采摘的竹叶切成0.5~1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滤干水分,备用;另外,还需要配备蜂蜜和食盐备用;
(2)摇青:将摊放凋后的茶叶进行三次摇青,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25~30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摊叶厚度为2~3cm,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时间3~3.5小时,第二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5~20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2~2.5小时,室内控制在23~25℃,第三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0~15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1.5~2小时,室内控制在24~26℃,摊叶厚度为2~3cm,经摇青处理后得摇青茶叶;其中第一次摇青转速为18r/min,第二次摇青转速为32r/min,第三次摇青转速为22r/min;
(3)发酵:将摇青后的摇青茶叶与竹叶和红薯叶混合,其中所述摇青茶叶、红薯叶和竹叶按10:3:2重量份配比混合组成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合物重量3%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密封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20~23℃,控制发酵时间为10~12小时;
(4)杀青:将通过发酵的原料送入杀青机中,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25~130℃,杀青时间为2~3分钟,并在杀青过程中不断向杀青机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的量为450ppm,杀青结束后立即摊凉散热,并静置10~15分钟;通过杀青,使原料中的酶失活及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5)揉捻:将杀青摊凉后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同时撒入原料重量2%的食盐,先轻揉6~8分钟,然后再轻揉3~4分钟,揉捻至原料成卷曲状,并有少量汁液外溢即可;
(6)干燥:将揉捻后的原料使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微波干燥处理,所述微波干燥机的微波频率为550MHz,处理时间为2~3分钟,将原料干燥至含水量为15%即可,采用微波干燥的方式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微波可以对原料整体进行干燥,通过微波干燥能保持原料中原有色泽和特有气味;
(7)提香:将经过微波干燥,含水量为15%原料放入远红外电热提香机内提香,采用分段控温法进行提香处理60~80分钟,第一阶段的提香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第二阶段的提香温度而在提香处理结束前5~6分钟内,提高温度在110~115℃之间,进行高温突香,以便提高青茶的香味,通过提香处理,干燥至原料含水量为5%即可,得到成品青茶;
(8)包装:将提香后的成品青茶剔除、捡练未成型茶叶,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并按设计规格分级后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得所述保健青茶。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有原料准备、摇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和包装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夏秋季节在茶园基地内采摘新鲜茶叶为原料,将采摘的鲜叶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摊放时间为120~150分钟,摊放期间则需要翻动一次,做到薄摊轻翻,以免损伤芽叶;同时,在清晨采摘无病虫害的红薯叶,并将采摘的红薯叶切成1~1.5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后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通过薄摊滤干水分,备用;在清晨采摘的叶色翠绿、无病虫害的当年新生的竹叶,并将采摘的竹叶切成1~1.5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滤干水分,备用;另外,还需要配备蜂蜜和食盐备用;
(2)摇青:将摊放凋后的茶叶进行三次摇青,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28~32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摊叶厚度为2~3cm,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时间3.5~4小时,第二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8~22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2.5~3小时,室内控制在23~25℃,第三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4~18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2~2.5小时,室内控制在24~26℃,摊叶厚度为2~3cm,经摇青处理后得摇青茶叶;其中第一次摇青转速为20r/min,第二次摇青转速为35r/min,第三次摇青转速为25r/min;
(3)发酵:将摇青后的摇青茶叶与竹叶和红薯叶混合,其中所述摇青茶叶、红薯叶和竹叶按12:4:3重量份配比混合组成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合物重量5%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密封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20~23℃,控制发酵时间为12~15小时;
(4)杀青:将通过发酵的原料送入杀青机中,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28~132℃,杀青时间为3~4分钟,并在杀青过程中不断向杀青机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的量为500ppm,杀青结束后立即摊凉散热,并静置13~18分钟;通过杀青,使原料中的酶失活及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5)揉捻:将杀青摊凉后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同时撒入原料重量3%的食盐,先轻揉7~9分钟,然后再轻揉4~5分钟,揉捻至原料成卷曲状,并有少量汁液外溢即可;
(6)干燥:将揉捻后的原料使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微波干燥处理,所述微波干燥机的微波频率为600MHz,处理时间为2~3分钟,将原料干燥至含水量为20%即可,采用微波干燥的方式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微波可以对原料整体进行干燥,通过微波干燥能保持原料中原有色泽和特有气味;
(7)提香:将经过微波干燥,含水量为20%原料放入远红外电热提香机内提香,采用分段控温法进行提香处理70~90分钟,第一阶段的提香温度控制在84~88℃之间,第二阶段的提香温度而在提香处理结束前7~8分钟内,提高温度在114~116℃之间,进行高温突香,以便提高青茶的香味,通过提香处理,干燥至原料含水量为6%即可即可,得到成品青茶;
(8)包装:将提香后的成品青茶剔除、捡练未成型茶叶,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并按设计规格分级后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得所述保健青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有原料准备、摇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和包装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夏秋季节在茶园基地内采摘新鲜茶叶为原料,将采摘的鲜叶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摊放时间为90~150分钟,摊放期间则需要翻动一次,做到薄摊轻翻,以免损伤芽叶;同时,在清晨采摘无病虫害的红薯叶,并将采摘的红薯叶切成0.5~1.5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后均匀薄摊在竹簸箕上,以保持芽叶清鲜度,摊叶厚度1~2cm,通过薄摊滤干水分,备用;在清晨采摘的叶色翠绿、无病虫害的当年新生的竹叶,并将采摘的竹叶切成0.5~1.5cm长的叶片,要求当天采当天切,保持新鲜,然后将切好的叶子采用冷水清洗后,捞出滤干水分,备用;另外,还需要配备蜂蜜和食盐备用;
(2)摇青:将摊放凋后的茶叶进行三次摇青,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25~35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摊叶厚度为2~3cm,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时间3~4小时,第二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5~25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2~3小时,室内控制在23~25℃,第三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0~20分钟,将茶叶置于室内摊凉1.5~2.5小时,室内控制在24~26℃,摊叶厚度为2~3cm,经摇青处理后得摇青茶叶;
(3)发酵:将摇青后的摇青茶叶与竹叶和红薯叶混合,其中所述摇青茶叶、红薯叶和竹叶按8~12:2~4:1~3重量份配比混合组成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合物重量2~5%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密封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18~23℃,控制发酵时间为10~15小时;
(4)杀青:将通过发酵的原料送入杀青机中,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25~135℃,杀青时间为2~5分钟,杀青结束后立即摊凉散热,并静置10~20分钟;通过杀青,使原料中的酶失活及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5)揉捻:将杀青摊凉后的原料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同时撒入原料重量1~3%的食盐,先轻揉6~10分钟,然后再轻揉3~6分钟,揉捻至原料成卷曲状即可;
(6)干燥:将揉捻后的原料使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处理时间为2~4分钟,将原料干燥至含水量为15~20%即可,采用微波干燥的方式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微波可以对原料整体进行干燥,通过微波干燥能保持原料中原有色泽和特有气味;
(7)提香:将经过微波干燥,含水量为15~20%原料放入远红外电热提香机内提香,采用分段控温法进行提香处理60~90分钟,第一阶段的提香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第二阶段的提香温度而在提香处理结束前5~10分钟内,提高温度在110~120℃之间,通过提香处理,干燥至原料含水量为4~8%即可,得到成品青茶;
(8)包装:将提香后的成品青茶剔除、捡练未成型茶叶,待茶叶冷却至室温,并按设计规格分级后分装入滤纸茶袋,即得所述保健青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摇青过程中,第一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25~30分钟,第二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5~20分钟,第三次将茶叶放入摇青机内摇10~15分钟;其中第一次摇青转速为15~20r/min,第二次摇青转速为30~35r/min,第三次摇青转速为20~25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发酵过程中,所述摇青茶叶、红薯叶和竹叶按10:3:2重量份配比混合组成混合物,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合物重量3%的蜂蜜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空间内进行密封发酵,保持发酵温度为20~23℃,控制发酵时间为10~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杀青过程中,蒸汽杀青温度为125~130℃,杀青时间为2~3分钟,并在杀青过程中不断向杀青机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的量为400~500ppm,杀青结束后立即摊凉散热,并静置10~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揉捻过程中,撒入原料重量2%的食盐,先轻揉6~8分钟,然后再轻揉3~4分钟,揉捻至原料成卷曲状,并有少量汁液外溢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干燥过程中,所述微波干燥机的微波频率为500~600MHz,处理时间为2~3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提香过程中,采用分段控温法进行提香处理60~80分钟,第一阶段的提香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第二阶段的提香温度而在提香处理结束前5~6分钟内,提高温度在110~115℃之间,进行高温突香,以便提高青茶的香味,通过提香处理,干燥至原料含水量为4~6%即可。
CN202011505759.7A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2515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5759.7A CN112515015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5759.7A CN112515015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5015A true CN112515015A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5759.7A Pending CN112515015A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5015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4684A (ja) * 2004-07-02 2006-01-19 Fukujuen:Kk 発酵機能茶
WO2012016541A1 (zh) * 2010-08-05 2012-02-09 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浓香型铁观音的生产方法
CN102429053A (zh) * 2011-12-08 2012-05-02 黄山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红茶(红金魁)及其制作工艺
CN103931804A (zh) * 2014-04-25 2014-07-23 广西罗城新科双全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3988944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
CN105685281A (zh) * 2016-04-15 2016-06-22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黑毛茶的加工方法
CN105875915A (zh) * 2014-12-27 2016-08-24 福建富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铁观音茶叶的生产方法
CN107668264A (zh) * 2017-11-23 2018-02-09 贵州玉屏展鸿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718A (zh) * 2017-10-27 2018-02-16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9588509A (zh) * 2019-01-24 2019-04-0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花果香型无苦涩味黄茶的方法
CN110150409A (zh) * 2019-07-02 2019-08-23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
CN111109385A (zh) * 2020-02-12 2020-05-08 太湖县福珍茶叶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的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4684A (ja) * 2004-07-02 2006-01-19 Fukujuen:Kk 発酵機能茶
WO2012016541A1 (zh) * 2010-08-05 2012-02-09 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 浓香型铁观音的生产方法
CN102429053A (zh) * 2011-12-08 2012-05-02 黄山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扁形红茶(红金魁)及其制作工艺
CN103931804A (zh) * 2014-04-25 2014-07-23 广西罗城新科双全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3988944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
CN105875915A (zh) * 2014-12-27 2016-08-24 福建富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铁观音茶叶的生产方法
CN105685281A (zh) * 2016-04-15 2016-06-22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黑毛茶的加工方法
CN107691718A (zh) * 2017-10-27 2018-02-16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668264A (zh) * 2017-11-23 2018-02-09 贵州玉屏展鸿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8509A (zh) * 2019-01-24 2019-04-0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花果香型无苦涩味黄茶的方法
CN110150409A (zh) * 2019-07-02 2019-08-23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白毫乌龙茶制作工艺
CN111109385A (zh) * 2020-02-12 2020-05-08 太湖县福珍茶叶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的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明志: "尤溪"白毫乌龙茶"生产工艺技术探讨", 《园艺与种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6413B1 (ja) 発酵食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酵食品
KR101552957B1 (ko) 천연발효 블랙베리 식초의 제조방법
CN102657279A (zh) 一种刺梨果脯及其制作方法
CN100396766C (zh) 一种茶树花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3823A (zh)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蒲菜纸的制备方法
CN104479957A (zh) 一种桃金娘糯米酒的制备方法
CN104336582A (zh) 一种刀豆辣椒酱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71338A (zh) 一种酸辣豆角的制作方法
CN103461967B (zh) 一种五香杏鲍菇片
CN113303382A (zh) 一种富含山黄皮果香的花果香白茶的加工方法
CN102599291A (zh) 花椒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75007B (zh) 一种无盐盐菜的加工工艺
CN112515015A (zh)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保健青茶的加工方法
CN108271960A (zh) 一种复合百香果汁的制备方法
CN112715714A (zh) 一种雪樱子茶的制备方法、雪樱子饮料的制备方法
KR102131362B1 (ko) 아로니아 효소가 함유된 된장 제조방법
CN112438335A (zh) 一种茶树花茶制作方法
CN108684901B (zh) 一种澳洲坚果果皮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675942A (zh) 荔枝酒的制备方法
CN113303379A (zh) 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KR20120099166A (ko) 북동충하초가 함유된 김치용 양념 조성물 및 그것으로 제조한 김치
CN105767378A (zh)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KR20160050560A (ko) 생마늘 식초 및 이 제조 방법
CN105230854A (zh) 金花葵茶的制备方法及用该方法制得的金花葵茶
KR20170011691A (ko) 모링가잎을 포함하는 김치양념과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