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3389A - 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固定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3389A
CN112513389A CN201980049066.0A CN201980049066A CN112513389A CN 112513389 A CN112513389 A CN 112513389A CN 201980049066 A CN201980049066 A CN 201980049066A CN 112513389 A CN112513389 A CN 112513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s
lattice
vertical
frame members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90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3389B (zh
Inventor
米泽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g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g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g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g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13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3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3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2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 E04C5/166Connectors or means for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the reinforcements runn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68Spacers connecting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and spacing the reinforcements from the for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16Auxiliary parts for reinforcements, e.g. connectors, spacers, stirrups
    • E04C5/18Spacers of metal or substantially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enc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件,其不会加重作业员的劳动,即使是不熟练的作业员也能在短时间内对多个格子状体可靠地进行施工。在第一框部件(11、11)的基底部(11b、11b)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设有构成结合装置(14)的一对第三框部件(13、13)。第三框部件(13)的基部(13a)竖立设置在所述第一框部件(11)的基底部(11b)上。基部(13a)的U字的两腕部中的一个成为构成结合装置(14)的保持部(13b),该保持部(13b)的端部向基部(13a)的内侧弯曲,从而成为结合用弯曲部(13c),该结合用弯曲部(13c)具有与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周向表面配合的功能、和防止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从结合装置(14)拔出的功能。

Description

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件,其将埋入设置在混凝土内的焊接网或网状的护栏(fence)等由竖条材和横条材构成格子状而成的多个格子状体相互固定。
背景技术
在为建造建筑物的地板这类结构物而浇筑混凝土时,为了使该结构物的强度增加、并防止结构物发生龟裂,会在混凝土内埋入设置多块焊接网。
图13是说明现有的焊接网施工方法的说明图,图中WM为焊接网。焊接网WM由多个竖条材W1、W1、…和横条材W2、W2、…以格子状配置而成,竖条材W1、W1、…和横条材W2、W2、…在交叉的部分通过焊接而相互固定。
在施工对象区域的周围竖立设置未图示的模板,在该模板内的整个区域铺设多个焊接网WM、WM、…。此时,相邻的焊接网WM、WM的边缘分别有多个方格(图13中为1格)相重叠。接下来,将焊接网WM、WM、…依次抬起,如图13所示那样,在施工对象面与焊接网WM、WM、…之间安装块之类的间隔件30、30、…,在间隔件30、30、…上载置焊接网WM、WM、…。通过这样在间隔件30、30、…上承载焊接网WM、WM、…,在与施工对象面隔开规定尺寸的位置保持焊接网WM、WM、…。
而且,在相邻的焊接网WM、WM的重叠部分,例如,为了防止在焊接网上作业的作业员踩踏后发生彼此错位,通过用金属线等短的条材形成的捆扎材B、B、…将重叠的两焊接网WM、WM相互捆扎。这样在施工对象区域完成对焊接网WM、WM、…的施工之后,向模板内浇灌混凝土直到焊接网WM、WM、…埋入的规定深度,并整平浇灌的混凝土表面。
但是,这样的捆扎作业需要对各焊接网WM、WM、…相互重叠的所有区域实施,由于各区域均存在多个捆扎部位,所以在建造较大面积结构物时,需要多名熟练的作业员,并且,即便是熟练的作业员,完成所有捆扎部位的作业仍需要很长时间。
因此,后述的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连结件,其不使焊接网彼此重叠,而是将相邻的构成焊接网的各条材的端部以直线状相互连结。
而前述的施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因为焊接网WM、WM、…仅是载置在间隔件30、30、…上,所以在前述的利用捆扎材B、B、…进行的捆扎作业中各焊接网WM、WM、…发生了错位的情况下,必须重新调整配置在该部分的间隔件30、30、…的位置。为此,后述的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间隔件。
图14是表示专利文献2公开的间隔件的使用方式的立体图。间隔件31通过使直径5~6mm左右的金属线材弯曲成形而制成,包括:隔开规定距离立起的两根立起部131c、131c;在两立起部131c、131c之间形成的、支承构成焊接网的铁线的铁线支承部131g;和从两立起部131c、131c的下端分别水平弯折的、载置在台面板DP上的载置部131b、131b。另外,所述铁线支承部131g具有:从两立起部131c、131c的上端向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下侧横向部131d、131d;从两下侧横向部131d、131d分别弯曲立起的弧状部131e、131e;和连在两弧状部131e、131e的上端之间的水平的上侧横向部131f,铁线支承部131g侧视呈扁平的螺旋状。其中,两下侧横向部131d、131d和上侧横向部131f之间的内部尺寸比构成焊接网的铁线的外径大。
当使用这样的间隔件31时,抬起铺设在台面板DP上的焊接网WM,将构成该焊接网WM的铁线插入螺旋状的铁线支承部131g内,并在该状态下降下该焊接网WM,由此使间隔件31的载置部131b、131b抵接台面板DP,使间隔件31立在台面板DP上。此时,插入铁线支承部131g内的铁线被承载在该间隔件31的两下侧横向部131d、131d上。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51-5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189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使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件连结相邻的焊接网时,必须将相邻的构成焊接网的各条材的端部对位成直线状,存在相关对位作业需要时间、而且通过连接件连结各条材端部的作业也要花较长时间的问题。
而使用专利文献2公开的间隔件31时,与前述同样,向间隔件31的铁线支承部131g内插入焊接网WM的铁线的作业必须由作业员将部分重叠的各焊接网WM、WM、…抬起来进行,因此,存在作业员的劳动加重、而且向焊接网WM的铁线安装间隔件31的作业所需时间长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将构成焊接网WM的铁线插入螺旋状的铁线支承部131g内,此后间隔件31会随着焊接网WM一起动,但是,因为该间隔件31并未固定在焊接网WM上,所以,在铺设的焊接网WM发生错位而调整该焊接网WM的位置时,插入间隔件31的铁线支承部131g内的铁线会从两下侧横向部131d、131d错离,这种情况下,必须将焊接网WM的安装有间隔件31的部分再次抬起,重新调整该间隔件31。
此外,在使用这样的间隔件31的情况下,在对多个焊接网进行施工时必须将各焊接网相互捆扎,由捆扎作业产生的前述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提供一种固定件,不会加重作业员的劳动,即使是不熟练的作业员也能在短时间内对多个格子状体可靠地进行施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固定件,其将格子状体与重叠在该格子状体上的其它格子状体相互固定,所述格子状体通过将以格子状配置的多个竖条材和多个横条材交叉的部分接合而成,具有由各竖条材和各横条材形成的多个方格,所述固定件的特征在于:包括隔开与所述格子状体的方格的尺寸相应的距离彼此平行配置的至少一对第一框部件、和架设在两第一框部件之间的一对第二框部件,在所述第一框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于外嵌在构成所述格子状体的方格的两竖条材或两横条材上进行固定,还包括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在所述两第一框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与所述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外径相应的距离分别竖立设置,所述结合装置使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插入在两保持部间形成的插入部内将其结合。
本发明的固定件,其将格子状体与重叠在该格子状体上的其它格子状体相互固定,所述格子状体通过将以格子状配置的多个竖条材和多个横条材交叉的部分接合而成,具有由各竖条材和各横条材形成的多个方格。
具体来说,具有在至少一对第一框部件之间架设有一对第二框部件的井字状结构,所述一对第一框部件隔开与格子状体的方格尺寸相应的距离彼此平行配置,在第一框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于外嵌在构成所述格子状体的方格的两竖条材或两横条材上进行固定。分别使各固定部外嵌在构成所述方格的两竖条材或两横条材上进行固定,从而将固定件固定在该格子状体上。此时,固定件由于是使各固定部外嵌在格子状体的两竖条材或两横条材上而固定在该格子状体上的,所以在施工对象面上重新调整该格子状体位置的情况下,能够节省重新调整该固定件位置的劳力和时间,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对多个格子状体进行施工,且不会加重作业员的劳动。
还构成了结合装置,在两第一框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与所述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外径相应的距离分别竖立设置有保持部,所述结合装置使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插入在两保持部间形成的插入部内将其结合。通过在该结合装置的插入部插入在固定有该固定件的格子状体上重叠的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使结合装置与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结合,通过一步操作将固定有该固定件的格子状体和所述其它格子状体固定。由此,不需要如前所述的捆扎作业,即使是不熟练的作业员也能在短时间内对多个格子状体可靠地进行施工。
另外,在插入到插入部内的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上,在其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上分别有保持部,由此,该竖条材或横条材不是以点的方式而是以线的方式被结合装置结合,因此能防止该其它格子状体发生错位。
(2)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两保持部的端部分别向所述插入部的内侧弯曲而形成弯曲部。
本发明的固定件,两保持部的端部分别向所述插入部的内侧弯曲而形成弯曲部,由此,能够防止插入到结合装置的插入部内的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从插入部拔出,另外,能够使弯曲部的前端部与该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周向表面配合。无论哪种情况都能防止插入到插入部内的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与结合装置的结合被外力解除。另一方面,后者的话,由于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被弯曲部固定,所以也能避免在插入部内发生晃动。
(3)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两弯曲部的前端呈斜面。
本发明的固定件,由于两弯曲部的前端呈斜面,所以在使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插入插入部内时,该竖条材或横条材在弯曲部的前端面上滑动而进入插入部内,因此,能够顺畅地实施使该竖条材或横条材与结合装置结合的作业。
(4)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平面的夹角大致为45°,所述平面与两第一框部件形成的面平行。
本发明的固定件,所述斜面与平面的夹角大致为45°,所述平面与两第一框部件形成的面平行。由此,能够更顺畅地实施前述使竖条材或横条材与结合装置结合的作业,并且,弯曲部的前端斜面端缘能够与被结合装置结合的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周向表面配合。
(5)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两第一框部件上分别固定有第三框部件,该第三框部件通过将所述保持部和与该保持部对置的腕部连续设置而成。
本发明的固定件,包括通过将所述保持部和与该保持部对置的腕部连续设置而成的第三框部件,该第三框部件分别固定在两第一框部件上。由此,能够对保持部赋予弹簧力,而不会影响与第一框部件相固定的部位。其中,在将保持部和腕部U连续设置成U字状的情况下,能够使弹簧力相对大,因此是适合的。
另一方面,第三框部件能够通过使棒材成形而构成,因此,能够尽可能降低第三框部件的制造成本。
(6)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从第三框部件的腕部延伸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用于将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向所述插入部引导。
本发明的固定件,从第三框部件的腕部延伸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用于将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向所述插入部引导。在安装有固定件的格子状体上重叠其它格子状体时,在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没有位于固定件的两保持部间之上的情况下,要使其它格子状体平行移动以使该竖条材或横条材位于保持部上,此时,如果第三框部件上没有设置所述引导部,那么由于其它焊接网会与腕部抵接,所以顺畅的平行移动会受到阻碍。但是,本发明的固定件由于在第三框部件的腕部延伸设置有引导部,所以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在引导部上滑动,能够使其它焊接网顺畅地平行移动。
(7)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呈越远离腕部其高度尺寸越低的斜坡。
本发明的固定件,所述引导部呈越远离腕部其高度尺寸越低的斜坡。也就是说,由于该斜坡,引导部随着离开与该引导部对应的第二框部件其高度尺寸变大,由此,在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没有位于固定件的两保持部间上时进行的该其它焊接网的平行移动能够更顺畅地实施。
(8)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与对置的第一框部件之间的间隙比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外径小。
本发明的固定件,前述引导部与对置的第一框部件之间的间隙比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外径小,因此,在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没有位于固定件的两保持部间之上的情况下,能防止该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嵌入该间隙,防止给前述平行移动造成障碍。
(9)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向内侧、或与该内侧相反的外侧倾斜,所述内侧为两第一框部件之间。
本发明的固定件,构成结合装置的保持部向作为两第一框部件间的内侧、或与其相反的外侧倾斜。由此,能够在搬运多个固定件时使各固定件相互重叠摞起,因此能够提高固定件的搬运密度。另外,能够顺畅地实施使保持部形成弯曲部的作业。
(10)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部件上设置有承载部,该承载部的距两端规定距离的部分分别立起,从而将被所述固定部固定的格子状体承载于与施工对象面分离的高度位置。
本发明的固定件,前述第一框部件上设置有承载部,该承载部的距两端规定距离的部分分别立起,从而将被所述固定部固定的格子状体承载于与施工对象面分离的高度位置,使两第一框部件的中央部分抵接格子状体的施工对象面,从而将被固定部固定的格子状体承载于与施工对象面分离的高度位置。由此,固定件也起到间隔件的作用。
(11)本发明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子状体和其它格子状体可被铺设于台面板上,所述台面板上,垄状的多个凸起部以适当的间隔凸出设置,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分别形成有凹下部,所述两第一框部件之间的外部尺寸在台面板的凸起部的宽度尺寸的1/2以下。
本发明的固定件,前述两第一框部件之间的外部尺寸在台面板的凸起部的宽度尺寸的1/2以下。在垄状的多个凸起部以适当的间隔凸出设置、且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分别形成有凹下部的台面板上铺设安装有固定件的格子状体时,如果构成固定件的一对第一框部件中的一个位于台面板的凸起部肩部,那么在对安装有固定件的格子状体上重叠的其它格子状体实施按压以使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与该固定件的结合装置结合的时候,位于台面板的凸起部肩部的第一框部件会沉入台面板的凹下部,所述格子状体和其它格子状体会发生翘曲。对此,在固定件的第一框部件间的尺寸值小于台面板的凸起部宽度的1/2的情况下,两第一框部件均可避免位于台面板的凸起部肩部,因此,能避免前述那样的格子状体和其它格子状体发生翘曲。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焊接网固定有多个固定件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对如图4所示的固定有固定件的两张焊接网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两张焊接网重叠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两张焊接网重叠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如图5所示施工后的两张焊接网上对其它焊接网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两张焊接网重叠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安装有固定件的焊接网铺设在台面板上并用所述固定件固定了与之部分重叠的另一焊接网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用于实施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使用图11所示的固定件在台面板上对两张焊接网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一例的部分立体图。
图13是说明现有的焊接网施工方法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专利文献2公开的间隔件的使用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固定件。
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中说明的固定件是说明本发明主旨的一个例子,不言而喻,本发明包含不脱离其主旨范围内的变形和改造。
(用于实施发明的第一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固定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和图3是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至图3中,对应的部分赋予同一标记。
固定件1包括一对第一框部件11、11和短棒状的一对第二框部件12、12,第一框部件11、11通过使棒材成形为倒立凸状而成,第一框部件11、1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在焊接网上的固定部11e、11e、11e、11e。第一框部件11、11和第二框部件12、12如后述那样固定成俯视呈井字形。
前述第一框部件11具有本体11a(承载部),本体11a通过使可与施工对象面抵接的直线段状的基底部11b的两端部分别立起作为立起部11c、11c,从而整体成形为U字状,由此,本体11a的立起部11c、11c形成弹簧力。在该本体11a的两端,短的臂部11d、11d分别以与所述基底部11b大致平行的姿势向彼此离开的方向延伸设置,两臂部11d、11d的前端部分以与所述立起部11c、11c平行的姿势立起,并且相互向外侧弯曲,形成前述钩状的固定部11e、11e。即,两固定部11e、11e一起向内卷曲而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有直线段状的基底部11b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凹凸状或波浪线状等适宜的形状。
设于第一框部件11的两固定部11e、11e的内底部间的尺寸为与构成安装固定件1的焊接网的、相邻的竖条材间的外部尺寸或相邻的横条材间的外部尺寸大致相同的值,另外,两固定部11e、11e的曲率为与所述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周向表面曲率大致相同的值。所述两固定部11e、11e具有能够在所述焊接网的竖条材周向表面或横条材周向表面的周向上稍超过1/4的范围外嵌在该周向表面上的长度尺寸。另外,所述两固定部11e、11e的前端面ST、ST呈与平面H的夹角α约为45°的斜面,该平面H与平行配置的本体11a、11a的两基底部11b、11b形成的平面平行,由此,前端面ST、ST的前端部可与所述焊接网的竖条材周向表面或横条材周向表面配合。
平行配置的两第一框部件11、11间的尺寸比构成安装固定件1的焊接网的、相邻的竖条材间的尺寸或相邻的横条材间的尺寸短,前述两第二框部件12、12分别架设在两第一框部件11、11的臂部11d、11d的周向表面上,且位于第一框部件11、11的基底部11b、11b那一侧。该第二框部件12、12的长度尺寸也比构成安装固定件1的焊接网的、相邻的竖条材间的尺寸或相邻的横条材间的尺寸短,同样,相对配置的两第二框部件12、12间的尺寸也比相邻的竖条材间的尺寸或相邻的横条材间的尺寸短。
作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1,示出了第二框部件12、12分别架设在两第一框部件11、11的臂部11d、11d的周向表面、且位于第一框部件11、11的基底部11b、11b那一侧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架设在各种位置,例如,臂部11d、11d的周向表面上与第一框部件11、11的基底部11b、11b相反一侧的位置;两第一框部件11、11的立起部11c、11c的适宜位置之间;两第一框部件11、11的基底部11b、11b的适宜位置之间等。
在前述第一框部件11、11的基底部11b、11b的长度方向上大致中央位置,分别设有构成结合装置14的一对第三框部件13、13,结合装置14用于使与安装有固定件1的焊接网重叠的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结合。
第三框部件13的基部13a竖立设置于所述第一框部件11的基底部11b上,基部13a通过使棒材弯曲成大致U字而成,基部13a的底部周向表面固定在所述基底部11b的周向表面上。基部13a的U字的两腕部中的一个成为构成结合装置14的保持部13b,该保持部13b的端部向基部13a的内侧弯曲,成为结合用弯曲部13c,该结合用弯曲部13c具有与前述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周向表面配合的功能、和防止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从结合装置14拔出的功能。结合用弯曲部13c的前端面ST2与前述同样地呈与平面H的夹角β约为45°的斜面,该平面H与平行配置的本体11a、11a的两基底部11b、11b形成的平面平行,由此,前端面ST2的前端部能够与所述焊接网的竖条材的周向表面或横条材的周向表面配合从而将其固定。
本方式中说明了前述夹角α和夹角β均为大致45°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夹角α和夹角β、或至少夹角β也可以是更大的角度,例如80°左右~9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固定件1的高度尺寸尽可能小。
第三框部件13、13以彼此面对称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框部件11、11上,由此,如图2所示的主视图中,两第三框部件13、13的保持部13b、13b隔着适宜的间隙相对配置,在两保持部13b、13b之间,形成有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插入的插入部13e。
其中,在插入到插入部13e内的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上,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分别有保持部13b、13b,由此,该竖条材或横条材不是以点的方式而是以线的方式被结合装置14结合,因此,能够防止该其它格子状体发生错位。其中,所述竖条材或横条材不仅具有长度,还具有规定的宽度,因此,可以说竖条材或横条材以面的方式被结合装置14结合起来。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两保持部13b、13b以从其底部越往结合用弯曲部13c去越向两第一框部件11、11的外侧逐渐分开的方式倾斜。由此,为了搬运多个固定件1、1、…,能够将各固定件1、1、…相互重叠摞起,因此能够提高固定件1、1、…的搬运密度。而且,能够使在保持部13b上形成结合用弯曲部13c的作业顺畅实施。此外,不言而喻,形成有结合用弯曲部13c的保持部13b也可以不这样倾斜。
前述两保持部13b、13b能够向相互离开的方向挠曲,当向被引导至两保持部13b、13b间之上的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施加按压力时,保持部13b、13b向相互离开的方向挠曲,因此,两保持部13b、13b间的宽度尺寸相对变大,该竖条材或横条材通过保持部13b、13b之间向插入部13e内插入,然后,保持部13b、13b恢复为原来的姿势,因此,两保持部13b、13b间的宽度尺寸也复原,设于两保持部13b、13b的端部的结合用弯曲部13c、13c与插入到插入部13e内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周向表面配合,或者,通过两结合用弯曲部13c、13c防止插入部13e内插入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从该插入部13e拔出。由此,该竖条材或横条材与结合装置14结合。
另一方面,两基部13a、13a的与保持部13b、13b对置的对置腕部13d、13d的端部以与第一框部件11的基底部11b大致平行的姿势彼此反向延伸形成顶部13f、13f之后,成形为朝着对应的第一框部件11、11的立起部11c、11c与臂部11d、11d的角部附近其高度逐渐下降的斜坡状,成为如后所述将其它焊接网向保持部11b、11b引导的引导部13g、13g。
在两引导部13g、13g和对应的第一框部件11、11之间形成有间隙,但是,该间隙的尺寸为比构成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直径小的值。由此,能防止构成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嵌入所述间隙内,能够顺畅实施将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向保持部13b、13b之间引导的操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前述顶部13f、13f,能够使引导部13g、13g的长度尺寸缩短相应的量,提高了引导部13g、13g的耐荷重强度。
如后所述,在安装有固定件1的焊接网上重叠其它焊接网时,在该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没有位于固定件1的成对的保持部13b、13b间之上的情况下,要使其它焊接网平行移动以使该竖条材或横条材位于保持部13b、13b间之上,此时,如果第三框部件13、13上没有设置前述引导部13g、13g,那么由于其它焊接网会与基部13a、13a抵接,所以顺畅的平行移动会受到阻碍。但是,本发明的固定件1由于在第三框部件13、13设有前述引导部13g、13g,所以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能在引导部13g、13g和顶部13f、13f上滑动,能够使其它焊接网顺畅地平行移动。
此外,第三框部件13、13也可以根据需要不设顶部13f、13f,但在设有顶部13f、13f的情况下,由于平行移动后的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与固定件1的成对的保持部13b、13b间的对位作业能够容易地进行,因此是适合的。
另外,如图2所示,构成前述基部13a的保持部13b和对置腕部13d呈两者间的尺寸从底部侧往顶部侧去逐渐变小的斜坡状,由此,两保持部13b、13b形成朝向两基部13a、13a的内侧的弹簧力。
本方式中,示出了构成基部13a的保持部13b和对置腕部13d成形为前述斜坡状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至少构成基部13a的保持部13b成形为斜坡状即可。
另外,第三框部件13的保持部13b、对置腕部13d和顶部13f的高度尺寸均比第一框部件11的固定部11e、11e、11e、11e的高度尺寸大,在将两第一框部件11、11的固定部11e、11e、11e、11e固定在焊接网的相邻的竖条材或横条材上的情况下,第三框部件13的保持部13b、对置腕部13d和顶部13f从该焊接网伸出。
如后所述,固定件1由于预先固定在一个焊接网上,所以通过使该固定件1的结合装置14如前述那样结合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该焊接网和与之重叠的其它焊接网可被相互固定。
此外,在施工对象面为具有多个垄状凹凸的台面板的情况下,相对配置的第一框部件11、11间的尺寸值小于该台面板的凸起部宽度的1/2。在构成固定件1的一对第一框部件11、11中的一者位于台面板凸起部肩部的情况下,在如后述那样对重叠在安装有固定件1的焊接网上的其它焊接网实施按压使该固定件1的结合装置14结合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时,位于台面板的凸起部肩部的第一框部件11会沉入台面板的凹下部,所述焊接网和其它焊接网会发生翘曲。对此,在固定件1的第一框部件11、11间的尺寸值小于台面板凸起部宽度的1/2的情况下,两第一框部件11、11都能避免位于台面板凸起部肩部,因此,能避免前述那样焊接网和其它焊接网发生翘曲。
图4是表示焊接网上固定有多个固定件的一例的俯视图。图中,与图1至图3所示的部分对应的部分,被赋予同样的标号。
如图4所示,焊接网WM的多个竖条材W1、W1、…和多个横条材W2、W2、…隔着规定距离配置成格子状,两者的交叉部分被焊接。另外,焊接网WM上,由各竖条材W1、W1、…和各横条材W2、W2、…围成的多个方格M、M、…形成多行多列。其中,作为图4所示的焊接网WM,竖条材W1、W1、…的长度尺寸比横条材W2、W2、…的长度尺寸短,由此形成了长方形状的格子状体。竖条材W1、W1、…的长度尺寸也可以比横条材W2、W2、…的长度尺寸长,另外,竖条材W1、W1、…的长度尺寸也可以与横条材W2、W2、…的长度尺寸相同。
另外,焊接网WM的各竖条材W1、W1、…配置在同一面内,各横条材W2、W2、…配置在另一面内,将竖条材W1、W1、…位于横条材W2、W2、…之上时视为焊接网WM正面朝上,则竖条材W1、W1、…位于横条材W2、W2、…之下时视为焊接网WM背面朝上。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焊接网WM是正面朝上铺设的。有时焊接网WM也会如后述那样背面朝上铺设。
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在多行多列的各方格M、M、…中第一行或最后一行的端部的方格M、以及与该方格M在同一行且位于横向大致中央的方格M上,分别配置有固定件1、1。前者的固定件1为两第一框部件11、11与形成该方格M的相邻的横条材W2、W2平行的姿势,分别在第一框部件11、11的两端部设置的固定部11e、11e、11e、11e外嵌在形成该方格M的相邻的竖条材W1、W1上固定。而后者的固定件1为两第一框部件11、11与形成该方格M的相邻的竖条材W1、W1平行的姿势,分别在第一框部件11、11的两端部设置的固定部11e、11e、11e、11e外嵌在形成该方格M的相邻的横条材W2、W2上固定。
另外,前者的固定件1中,构成结合装置14的保持部13b、13b在竖条材W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由此,两结合装置14可结合其它焊接网的竖条材。而后者的固定件1中,两结合装置14的保持部13b、13b在横条材W2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由此,两结合装置14可结合其它焊接网的横条材。
其中,如前述那样,固定部11e、11e、11e、11e的前端面ST、ST、ST、ST呈与平面H的夹角α(均参照图1)大致为45°的斜面,因此,为将固定件1固定在焊接网WM上而使固定部11e、11e、11e、11e外嵌在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或横条材W2上时,竖条材W1或横条材W2的周向表面在前端面ST、ST、ST、ST上滑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竖条材W1或横条材W2插入固定部11e、11e、11e、11e内。
此时,例如,当将固定件1设置在施工对象面上的适当位置使得固定件1的基底部11b与施工对象面抵接、并在该固定件1上配置焊接网WM使得该焊接网WM的规定方格M位于该固定件1上时,形成该方格M的相邻的竖条材W1、W1或相邻的横条材W2、W2与固定部11e、11e、11e、11e的前端面ST、ST、ST、ST抵接。这种状态下,当对焊接网WM实施按压时,如前所述,竖条材W1或横条材W2在前端面ST、ST、ST、ST上滑动,从而通过一步操作就能使竖条材W1、W1或横条材W2、W2嵌入固定部11e、11e、11e、11e内。
使用像这样在规定位置固定了固定件1、1的多个焊接网WM、WM、…,如下述那样在施工对象面上对各焊接网WM、WM、…进行施工。
图5是表示对如图4所示的固定有固定件1、1的焊接网WM和其它焊接网WM施工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和图7是两张焊接网WM、WM重叠部分的放大立体图。作为图5所示的两张焊接网WM、WM,图中左侧的焊接网WM是正面朝上的,右侧的焊接网WM是背面朝上的,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上,固定件1、1在与图4中说明的焊接网WM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以相同的姿势被固定。这些图中,与图1至图3所示的部分对应的部分,被赋予同样的标号。
如图5所示,以前述正面朝上的状态将固定有固定件1、1的焊接网WM(图5中左侧)设置在施工对象面的适当位置,在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角落固定有固定件1的短边侧,在焊接网WM的长边方向上配置背面朝上状态的焊接网WM(图5中右侧),并且,将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短边侧设置在所述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上使得焊接网WM的方格M重叠1格半。由此,如图6所示,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被配置在固定件1的构成结合装置14的保持部13b、13b间之上,该固定件1被固定在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角落。
此时,在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没有被配置在固定在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角落的固定件1的两保持部13b、13b间之上而是有所偏离的时候,要使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平行移动,以使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位于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固定件1的所述保持部13b、13b间之上。由于两第三框部件13、13设有前述引导部13g、13g(参照图6),所以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在一个引导部13g和两第三框部件13、13的顶部13f、13f(均参照图6)上滑动,能够使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顺畅地平行移动。
如前所述,将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配置在固定于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角落的固定件1的两保持部13b、13b间之上后,通过对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该竖条材W1实施按压,如图7所示,使该竖条材W1如前所述插入两保持部13b、13b间的插入部13e内,使竖条材W1与结合装置14结合。由此,通过一步操作就能将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和背面朝上的焊接网WM可靠地固定。
图8是表示在如图5所示施工后的两张焊接网WM、WM上对其它焊接网WM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图4所示的配置在焊接网WM的横向大致中央位置的方格M上的固定件1上接合有该其它焊接网WM。图9是图8所示的两张焊接网WM、WM重叠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两图中,与图5至图7所示的部分对应的部分,被赋予同一标号,其说明从略。
如图8所示,在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的横向大致中央位置固定有固定件1的长边侧,在与焊接网WM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正面朝上状态的焊接网WM(图8中左下侧),并且,将该焊接网WM的长边侧配置在所述正面朝上的焊接网WM上使得焊接网WM的方格M重叠1格半。由此,如图8所示,上侧的焊接网WM的横条材W2被配置在固定件1的构成结合装置14的保持部13b、13b间之上,该固定件1被固定在下侧的焊接网WM的横向大致中央位置。
此时,在上侧的焊接网WM的横条材W2没有配置在固定于下侧的焊接网WM的横向大致中央位置的固定件1的两保持部13b、13b间之上而是有所偏离的时候,要使上侧的焊接网WM平行移动,以使该上侧的焊接网WM的横条材W2位于下侧的焊接网WM的固定件1的所述保持部13b、13b间之上。与前述同样,由于该固定件1的两第三框部件13、13设有前述引导部13g、13g,所以上侧的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在一个引导部13g和两第三框部件13、13的顶部13f、13f(均参照图9)上滑动,能够使上侧的焊接网WM顺畅地平行移动。
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有固定件1的下侧的焊接网WM是正面朝上的,上侧的焊接网WM也是正面朝上的,所以,如图9所示,在下侧的焊接网WM的外嵌有固定件1的固定部11e、11e,11e、11e的两横条材W2、W2上有该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W1、…,该下侧的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W1、…被上侧的焊接网WM的横条材W2、W2、…抵接,该横条材W2、W2、…中的规定的横条材W2被插入所述固定件1的插入部13e内。而且,保持部13b、13b的高度尺寸为这种状态下结合用弯曲部13c、13c固定连接在该横条材W2的周向表面的值,由此两保持部13b、13b的结合用弯曲部13c、13c与插入到插入部13e内的横条材W2的周向表面配合,该横条材W2被固定。
也就是说,在将固定件1的固定部11e、11e,11e、11e外嵌在下侧的焊接网WM的相邻的横条材W2、W2上从而由该固定件1承载着下侧的焊接网WM的状态下,上侧的焊接网WM的横条材W2、W2、…抵接配置在下侧的焊接网WM的所述横条材W2、W2的上侧的竖条材W1、W1、…。在该状态下,固定件1的结合用弯曲部13c、13c与上侧的焊接网WM的所述横条材W2的周向表面相配合,因此,下侧的焊接网WM和上侧的焊接网WM被固定件1的固定部11e、11e、11e、11和保持部13b、13b的结合用弯曲部13c、13c夹持固定。
此时,由于如前所述结合用弯曲部13c、13c的前端面ST2、ST2呈与前述平面H的夹角β(均参照图1)为大致45°的斜面,所以,无论哪种情况下,当为了使上侧的焊接网WM与固定件1的结合装置14结合而对上侧的焊接网WM实施按压时,两保持部13b、13b间上方的竖条材W1或横条材W2都会在前端面ST2、ST2上滑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将该竖条材W1或横条材W2插入插入部13e内。由此,通过一步操作就能使上侧的焊接网WM与固定件1的结合装置14结合。因此,固定上侧的焊接网WM和下侧的焊接网WM的作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且不会加重作业员的劳动。
另外,固定于两焊接网WM、WM的固定件1如前所述具有成形为U字状的本体11a(承载部),由于在该本体11a的两端以与基底部11b大致平行的姿势延伸设置的臂部11d、11d的前端的固定部11e、11e、11e、11e固定着焊接网WM,所以,如图7和图9所示,焊接网WM、WM被固定件1支承而处于离开施工对象面的状态。这样,本发明的固定件1也有间隔件的功能。
因此,如前述那样将多个固定件1、1、…预先固定在各焊接网WM、WM、…的规定位置,将得到的焊接网WM、WM、…例如图5所示那样以相邻的焊接网WM、WM、…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铺设在施工对象面上,并使各固定件1、1、…的固定部11e、11e、11e、11e、11e、11e、11e、11e、…、…、…、…与各焊接网WM、WM、…的竖条材W1、W1、…或横条材W2、W2、…相结合,仅通过上述操作就能够一次完成现有的焊接网WM、WM、…和间隔件的施工以及捆扎作业这些施工作业。
此外,将固定件1、1、…向焊接网WM、WM、…固定的作业可以在焊接网WM、WM、…的铺设地进行,还可以在焊接网WM、WM、…的制造场所进行。
这样,由于能够预先将所需数量的固定件1、1、…固定在各焊接网WM、WM、…的规定位置,所以即使在铺设的焊接网WM、WM、…发生错位而调整该焊接网WM、WM、…位置的情况下,由于该焊接网WM、WM、…上也固定有固定件1、1、…,因此固定件1、1、…不发生错离。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焊接网WM、WM、…的铺设作业,且不会加重作业员的劳动。
另一方面,通过使该固定件1的固定部11e、11e、11e、11e的前端面ST、ST、ST、ST抵接相邻的竖条材W1、W1的周向表面、或相邻的横条材W2、W2的周向表面,并对固定件1或焊接网WM实施按压,就能将固定件1固定在焊接网WM的规定位置,能够通过一步操作就将固定件1固定在焊接网WM上。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固定件1、1、…对焊接网WM、WM、…的固定作业,且不会加重作业员的劳动。
此外,如前所述,本固定件1的两第一框部件11、11间的外部尺寸比焊接网WM的相邻的竖条材W1、W1间的内部尺寸、或相邻的横条材W2、W2间的内部尺寸短,第二框部件12、12间的外部尺寸比相邻的横条材W2、W2间的内部尺寸、或相邻的竖条材W1、W1间的内部尺短,而且,第二框部件12、12的长度尺寸比焊接网WM的相邻的竖条材W1、W1间的内部尺寸、或相邻的横条材W2、W2间的内部尺寸短,因此,固定件1能够在焊接网WM的方格M内沿纵向或横向挪动。另外,在固定件1对焊接网WM的固定作业在制造工厂实施了的情况下,要通过卡车等从该制造工厂运输到施工对象地,当在载货台上使多个焊接网WM、WM、…相互重叠摞起时,通过使固定件1在焊接网WM的方格M内沿纵向或横向挪动,就能使上下的焊接网WM、WM上固定于该焊接网WM、WM的固定件1、1、…的位置彼此不同。由此,能够使上下的焊接网WM、WM间的间隙尽可能小,能够提高焊接网WM、WM的运输密度。
图10是表示将安装有固定件的焊接网铺设在台面板上并将与其部分重叠的其它焊接网用所述固定件固定后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台面板DP上,多个垄状的凸起部DM、DM、…以规定的间隔凸出设置,相邻的凸起部DM、DM、DM、DM、…、…间为凹下部DB、DB、…。固定于焊接网WM的固定件1在台面板DP上以其第一框部件11、11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DM、…平行的方式配置。
其中,如前所述,固定件1的相对配置的第一框部件11、11间的尺寸L11的值小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的宽度LDM的1/2。在构成固定件1的一对第一框部件11、11中的一个位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肩部的情况下,在对安装有固定件1的焊接网WM上重叠的其它焊接网WM实施按压以使该固定件1的结合装置14、14与其它焊接网WM的竖条材W1结合的时候,位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肩部的第一框部件11会沉入台面板DP的凹下部DB,所述焊接网WM和其它焊接网WM会发生翘曲,但使用本固定件1时,由于第一框部件11、11间的尺寸L11的值小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的宽度LDM的1/2,所以第一框部件11、11均可避免位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肩部,因此,能避免前述那样的焊接网WM和其它焊接网WM发生翘曲。
(用于实施发明的第二方式)
图11是表示用于实施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固定件的立体图,其可设置在前述台面板的凹下部。图11中,与图1所示的部分对应的部分,被赋予同一标号,其说明从略。
如图11所示,固定件1a包括一对脚部15、15。脚部15通过使棒材成形为平底V字状而构成。脚部15的高度尺寸根据台面板的凹下部的深度尺寸来决定,如后述那样,由固定件1a承载的焊接网被保持在比台面板的凸起部高出规定尺寸的位置。另外,脚部15的两端部的宽度尺寸与第一框部件11的两立起部11c、11c间的尺寸大致相同,脚部15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两立起部11c、11c的内侧周向表面或外侧周向表面(图11所示的情况下为内侧周向表面)。
图12是表示使用图11所示的固定件1a在台面板上对两张焊接网进行施工后的状态的一例的部分立体图。图中,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部分对应的部分,被赋予同一标号,其说明从略。
如图12所示,在下侧的焊接网WM的适当位置,固定件1a如前所述通过一步操作安装,固定件1a的两脚部15、15抵接台面板DP的凹下部DB,下侧的焊接网WM以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配置在台面板DP上的规定位置。而且,在下侧的焊接网WM上重叠着上侧的焊接网WM的边缘部,上侧的焊接网WM的横条材W2如前所述通过一步操作与固定件1a的结合装置14相结合,两焊接网WM、WM通过固定件1a相互固定在一起。
当使用这样的固定件1a时,由于通过一步操作就能使上侧的焊接网WM与固定件1a的结合装置14结合,所以,与前述同样,固定上侧的焊接网WM和下侧的焊接网WM的作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且不会加重作业员的劳动。
另一方面,由于在固定件1a上设有脚部15、15,所以,即使在台面板DP的凹下部DB的位置,也能将所固定的两焊接网WM、WM保持在与台面板DP的凸起部DM隔开规定距离的高度位置。
本方式中示出了设有平底V字状的脚部15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不言而喻,也可以是V字状、U字状或矩形状、或棒状等各种形状。另外,脚部也可以用板材形成。在用板材形成了脚部的情况下,可以在该板材上设置1个或多个贯通孔。由此,能够实现脚部轻量化。
此外,不言而喻,本固定件1和固定件1a除了焊接网以外还能够应用于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网状护栏之类的其它格子状体。
附图标记说明
1 固定件
1a 固定件
11 第一框部件
11a 本体
11b 基底部
11c 立起部
11d 臂部
11e 固定部
12 第二框部件
13 第三框部件
13a 基部
13b 保持部
13c 结合用弯曲部
13d 对置腕部
13e 插入部
13g 引导部
14 结合装置
15 脚部
ST 前端面
ST2 前端面
WM 焊接网
W1 竖条材
W2 横条材
M 方格
H 平面

Claims (11)

1.一种固定件,其将格子状体与重叠在该格子状体上的其它格子状体相互固定,所述格子状体通过将以格子状配置的多个竖条材和多个横条材交叉的部分接合而成,具有由各竖条材和各横条材形成的多个方格,所述固定件的特征在于:
包括隔开与所述格子状体的方格的尺寸相应的距离彼此平行配置的至少一对第一框部件、和架设在两第一框部件之间的一对第二框部件,
在所述第一框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用于外嵌在构成所述格子状体的方格的两竖条材或两横条材上进行固定,
还包括结合装置,该结合装置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在所述两第一框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与所述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外径相应的距离分别竖立设置,所述结合装置使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插入在两保持部间形成的插入部内将其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
两保持部的端部分别向所述插入部的内侧弯曲而形成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件,
两弯曲部的前端呈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件,
所述斜面与平面的夹角大致为45°,所述平面与两第一框部件形成的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件,
两第一框部件上分别固定有第三框部件,该第三框部件通过将所述保持部和与该保持部对置的腕部连续设置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件,
从第三框部件的腕部延伸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用于将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向所述插入部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件,
所述引导部呈越远离腕部其高度尺寸越低的斜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件,
所述引导部与对置的第一框部件之间的间隙比所述其它格子状体的竖条材或横条材的外径小。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件,
所述保持部向内侧、或与该内侧相反的外侧倾斜,所述内侧为两第一框部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件,
所述第一框部件上设置有承载部,该承载部的距两端规定距离的部分分别立起,从而将被所述固定部固定的格子状体承载于与施工对象面分离的高度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件,
所述格子状体和其它格子状体可被铺设于台面板上,所述台面板上,垄状的多个凸起部以适当的间隔凸出设置,相邻的凸起部之间分别形成有凹下部,所述两第一框部件之间的外部尺寸在台面板的凸起部的宽度尺寸的1/2以下。
CN201980049066.0A 2018-11-20 2019-10-31 固定件 Active CN112513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7749A JP7127827B2 (ja) 2018-11-20 2018-11-20 固定具
JP2018-217749 2018-11-20
PCT/JP2019/042817 WO2020105390A1 (ja) 2018-11-20 2019-10-31 固定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389A true CN112513389A (zh) 2021-03-16
CN112513389B CN112513389B (zh) 2022-07-15

Family

ID=70774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9066.0A Active CN112513389B (zh) 2018-11-20 2019-10-31 固定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4640B2 (zh)
JP (1) JP7127827B2 (zh)
CN (1) CN112513389B (zh)
WO (1) WO2020105390A1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32789A (de) * 1965-06-15 1967-03-31 Schoch Ag Erns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rmierungsnetzes für Beton,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Armierungsnetz und Werkzeu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087648U (zh) * 1991-05-03 1991-10-30 胡晓 钢筋定位支架
JPH07247633A (ja) * 1994-03-02 1995-09-26 Ueda Kanaami Seisakusho:Kk コンクリート補強金属線材支持スペーサー
CN1136336A (zh) * 1994-08-19 1996-11-20 马芝纳力克技术公司 建造建筑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061333A (ja) * 2000-08-22 2002-02-28 Japan Life Kk スペーサ
DE20304644U1 (de) * 2003-03-21 2003-06-05 Groshaus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Höhenpositionierung von Bewehrungslagen und Rohrregistern bei der Betonkernaktivierung
CN101230744A (zh) * 2007-01-23 2008-07-30 美国德信公司 钢筋支撑椅
CN201292611Y (zh) * 2008-10-17 2009-08-19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钢筋支架
FR2944302A1 (fr) * 2009-04-09 2010-10-15 Fimurex Element assurant la liaison d'armatures metalliques ou de treillis soudes destines a etre noyes dans du beton
CN102084829A (zh) * 2009-12-03 2011-06-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半软态连接方法
CN201972310U (zh) * 2010-12-24 2011-09-14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钢筋马凳
JP2013185397A (ja) * 2012-03-09 2013-09-19 Kajima Corp せん断補強鉄筋およびその配筋方法
CN204040314U (zh) * 2014-08-22 2014-12-24 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配筋砌块砌体用埋入式水平钢筋定位装置
CN106382012A (zh) * 2016-11-16 2017-02-08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
CN206917095U (zh) * 2017-07-14 2018-01-23 温州思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钢筋网定位支撑架
CN107905456A (zh) * 2017-12-26 2018-04-13 万飞翔 一种可拆卸桁架楼承板连接件及桁架楼承板结构
WO2018168390A1 (ja) * 2017-03-17 2018-09-20 ライズバレー株式会社 固定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37742A (en) * 1924-06-24 1927-08-02 Walter S Edge Ree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US1908105A (en) * 1931-01-31 1933-05-09 Union Steel Prod Co Combined reenforce support and tie element
JPS515818A (ja) 1974-07-02 1976-01-19 Hidematsu Kashima Tetsukinkonkuriitoyoyosetsukanaamino setsugosochi
JP3095881U (ja) 2003-02-13 2003-08-22 双和鉄筋株式会社 型枠内の嵌め込み型鉄筋用鋼製スペーサー
US20070295873A1 (en) * 2006-06-26 2007-12-27 Schulze Todd M Saddle chair for holding rebar in place in tilt-up wall construction
JP5213748B2 (ja) 2009-02-16 2013-06-19 株式会社ニッケンビルド 溶接金網用スペー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溶接金網構造、及び溶接金網配置施工方法
US8844238B2 (en) * 2012-10-26 2014-09-30 Concrete Countertop Solutions, Inc. Reinforcement support member and kit
JP6668284B2 (ja) 2017-03-24 2020-03-18 ライズバレー株式会社 格子状体
JP6538224B2 (ja) 2017-07-31 2019-07-03 ライズバレー株式会社 スペーサ
JP6627066B2 (ja) 2017-08-28 2020-01-08 ライズバレー株式会社 固定具
JP2020056188A (ja) 2018-09-30 2020-04-09 ライズバレー株式会社 固定具
JP7149578B2 (ja) 2018-10-18 2022-10-07 ライズバレー株式会社 固定具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32789A (de) * 1965-06-15 1967-03-31 Schoch Ag Erns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rmierungsnetzes für Beton,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Armierungsnetz und Werkzeu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087648U (zh) * 1991-05-03 1991-10-30 胡晓 钢筋定位支架
JPH07247633A (ja) * 1994-03-02 1995-09-26 Ueda Kanaami Seisakusho:Kk コンクリート補強金属線材支持スペーサー
CN1136336A (zh) * 1994-08-19 1996-11-20 马芝纳力克技术公司 建造建筑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061333A (ja) * 2000-08-22 2002-02-28 Japan Life Kk スペーサ
DE20304644U1 (de) * 2003-03-21 2003-06-05 Groshaus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Höhenpositionierung von Bewehrungslagen und Rohrregistern bei der Betonkernaktivierung
CN101230744A (zh) * 2007-01-23 2008-07-30 美国德信公司 钢筋支撑椅
CN201292611Y (zh) * 2008-10-17 2009-08-19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钢筋支架
FR2944302A1 (fr) * 2009-04-09 2010-10-15 Fimurex Element assurant la liaison d'armatures metalliques ou de treillis soudes destines a etre noyes dans du beton
CN102084829A (zh) * 2009-12-03 2011-06-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铜合金编织网相邻网片半软态连接方法
CN201972310U (zh) * 2010-12-24 2011-09-14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钢筋马凳
JP2013185397A (ja) * 2012-03-09 2013-09-19 Kajima Corp せん断補強鉄筋およびその配筋方法
CN204040314U (zh) * 2014-08-22 2014-12-24 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配筋砌块砌体用埋入式水平钢筋定位装置
CN106382012A (zh) * 2016-11-16 2017-02-08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
WO2018168390A1 (ja) * 2017-03-17 2018-09-20 ライズバレー株式会社 固定具
CN206917095U (zh) * 2017-07-14 2018-01-23 温州思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钢筋网定位支撑架
CN107905456A (zh) * 2017-12-26 2018-04-13 万飞翔 一种可拆卸桁架楼承板连接件及桁架楼承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3389B (zh) 2022-07-15
JP7127827B2 (ja) 2022-08-30
JP2020084495A (ja) 2020-06-04
US20210317660A1 (en) 2021-10-14
US11174640B2 (en) 2021-11-16
WO2020105390A1 (ja)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7066B2 (ja) 固定具
JP6271377B2 (ja) ラーメン構造体
JP6727160B2 (ja) 固定具
WO2018173650A1 (ja) 格子状体
CN112513389B (zh) 固定件
JP7149578B2 (ja) 固定具
JP6712632B2 (ja) 格子状体
JP7356693B2 (ja) 格子状体の施工方法
KR101514773B1 (ko) 요철형 보강재에 의한 무량판 전단보강 시스템
WO2020066582A1 (ja) 固定具
WO2018110371A1 (ja) 固定具
JP7401110B2 (ja) スペーサ及び該スペーサの使用方法、並びに格子状体の敷設方法
JP6577513B2 (ja) 固定具
JP6476508B2 (ja) 固定具
JP2020056189A (ja) スペーサ
JP7248446B2 (ja) 鉄筋構造体、デッキプレートの設置方法及び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の施工方法
JP2016156126A (ja) 受圧板施工用不陸調整枠体及び不陸調整用吹き付け台座の施工方法
KR200457510Y1 (ko) 개비온 매트리스 조립체
WO2020066466A1 (ja) 格子状体の施工方法
JP7248447B2 (ja) 鉄筋部材、鉄筋構造体、デッキプレートの設置方法及び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の施工方法
JP4933847B2 (ja) べた基礎出隅コーナー部ユニット鉄筋の製造方法
JP2802454B2 (ja) 壁用立体状金網の取付構造
JP3639567B2 (ja) ベタ基礎の配筋方法
JP5487336B2 (ja) 地中壁の鉄筋かご、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1502011A (zh) 组建可移动式建筑物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制作的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