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9138A -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9138A
CN112429138A CN202010876930.9A CN202010876930A CN112429138A CN 112429138 A CN112429138 A CN 112429138A CN 202010876930 A CN202010876930 A CN 202010876930A CN 112429138 A CN112429138 A CN 112429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edal
fender
board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69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9138B (zh
Inventor
苏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ha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ha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ha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hang Zh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69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9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9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9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9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9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07Automatic balancing machines with single main ground engaging wheel or coaxial wheels supporting a ri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B62J15/04Mud fl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所述代步车包括车壳和设置在车壳两侧的车轮,所述车壳包括有踏板、与踏板连接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位于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包括有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所述连接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在挡泥板的内表面粘附了泥土、灰尘需要清理时,或者挡泥板和车轮之间卷入有垃圾需要清理时,可以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的状态下清理泥土、灰尘或者卷入挡泥板和车轮之间的垃圾,清洁更彻底,方便快速,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本申请是申请日在2018年8月26日,申请号为201810976948.9,发明名称为“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方案涉及平衡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背景技术
代步车又叫懒人车,是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具有体积小、骑行灵活的特点。目前代步车已经取代自行车,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的代步交通工具。代步车在短途出行中,代步车以其体积小,灵活性高,方便快捷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目前,代步车主要有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平衡车。其中,作为代步车的一种,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平衡车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车轮,所述壳体包括挡泥板和踏板,所述挡泥板设置在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和踏板相连接。所述挡泥板用于遮挡平衡车行驶过程中车轮卷起的泥土、灰尘和垃圾,可以防止泥水和垃圾弄脏平衡车,对保持平衡车洁净尤为重要。
现有的平衡车的挡泥板设置在车轮上方,且不与车轮接触,挡泥板和车轮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在平衡车行驶过程中,车轮卷起的泥土、灰尘会粘附在挡泥板的内表面,或者其他垃圾被车轮卷入车轮与挡泥板之间的间隙并卡在其中,由于挡泥板与车轮之间的间隙小且挡泥板是固定不可拆卸的,所以在需要清洁挡泥板内表面粘附的泥土、灰尘或者卡在车轮与挡泥板之间间隙的垃圾时,比较麻烦,不容易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易清洁的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步车的车壳,所述代步车包括车壳和设置在车壳两侧的车轮,所述车壳包括有踏板、与踏板连接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位于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包括有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结构与第二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与可拆卸结构相配合固定的配合部,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块,所述卡块包括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三菱柱,所述长方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所述第一面连接在靠近第一板的第二板一侧切面上,所述第一面的相对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三面是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面,所述第三面与车轮半径垂直且远离车轮的圆心,所述直角三菱柱底面的两直角边所在的两侧面为直角侧面,所述直角三菱柱底面的斜边所在的侧面为斜侧面,两个所述直角侧面的其中一个直角侧面与第三面连接,所述第二面和第三面的公共棱边与斜侧面的一条边相接且长度相等,所述斜侧面在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呈逐渐向第三面倾斜靠近的斜坡状;所述配合部为卡孔,所述卡孔与卡块形状相适应的孔,所述卡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是设置在靠近第二板的第一板一侧切面上,第二通孔是设置在第一板外表面的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卡块可插入卡孔中或从卡孔中拨出,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卡块与卡孔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代步车的车壳,所述代步车包括车壳和设置在车壳两侧的车轮,所述车壳包括有踏板、与踏板连接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位于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包括有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结构与第二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与可拆卸结构相配合固定的配合部,所述可拆卸结构为插条,所述插条包括有第一插片、第二插片,所述第一插片连接在靠近第一板的第二板一侧切面上,所述第一插片的厚度为H,所述第二插片与第一插片垂直连接且向车轮轴心方向延伸,所述配合部设置在靠近第二板的第一板一侧边缘处,所述配合部包括插孔和下沉块,所述插孔位于下沉块的内侧,所述插孔为贯穿第一板且形状与第二插片形状相适应的通孔,所述下沉块与第一插片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下沉块的厚度为G、第一板的厚度为J,所述G与H之和等于J;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第二插片过盈配合插入卡孔中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所述第二板为外侧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远离踏板,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可选的,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顶板,所述第二板为边缘板,所述第三板为内侧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是挡泥板最顶端的部分,所述边缘板远离踏板且向车轮轴心方向延伸,所述顶板的一侧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边缘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两个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两个所述第三板分别为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第二板为中间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位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所述内侧板和中间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内侧板和中间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所述中间板和前端板、后端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皆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所述第二板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第三板为中间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位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所述中间板的一侧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通过连接结构和内侧板连接,所述后端板通过连接结构和内侧板连接,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和中间板、内侧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
可选的,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所述第二板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第三板为中间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位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所述中间板的一侧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通过连接结构和内侧板连接,所述后端板通过连接结构和内侧板连接,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和中间板、内侧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壳容易清洁的代步车,所述代步车包括车壳和设置在车壳两侧的车轮,所述车壳包括有踏板、与踏板连接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位于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包括有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
本方案通过连接结构将挡泥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结构与第二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与可拆卸结构相配合固定的配合部,所述可拆卸结构可插入配合部中或从配合部中拨出,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可拆卸结构与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这样,在挡泥板的内表面粘附了泥土、灰尘需要清理时,或者挡泥板和车轮之间卷入有垃圾需要清理时,因为挡泥板的第一板或第二板内表面可以显露出来,可以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的状态下清理泥土、灰尘或者卷入挡泥板和车轮之间的垃圾,清洁更彻底,并且方便快速,省时省力,另外,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块,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卡块与卡孔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板的拆卸安装方便快捷,且第一板和第二板完全分离,第一板或第二板内表面显露得更彻底,清洁更干净方便;同时,卡块卡入卡孔中的卡扣式连接方式固定效果好,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后不容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平衡车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内侧板、外侧板和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图6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弹性件设在第一板、第二板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弹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5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卡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7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第二板通过卡块、卡孔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插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0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插孔及下沉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2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板、第二板通过插条、插孔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壳;2、车轮;3、踏板;4、挡泥板;5、第一板;6、第二板;7、连接结构;8、内侧板;9、外侧板;10、扭簧;11、插头;12、第一连接孔;13、第二连接孔;14、顶板;15、边缘板;16、前端板;17 后端板;18、中间板;19、弹簧片;20、卡块;21、直角三菱柱;22、长方体;23、卡孔;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插条;27、第一插片;28、第二插片;29、插孔;30、下沉块;31、弹性件;H、第一插片的厚度;G、下沉块的厚度;J、第一板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
例如,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目前,代步车主要有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平衡车。其中,作为代步车的一种,平衡车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平衡车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车轮,所述壳体包括挡泥板和踏板,所述挡泥板设置在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和踏板相连接。在平衡车行驶过程中,车轮卷起的泥土、灰尘会粘附在挡泥板的内表面,或者其他垃圾被车轮卷入车轮与挡泥板之间的间隙并卡在其中,由于挡泥板与车轮之间的间隙小且挡泥板是固定不可拆卸的,所以在需要清洁挡泥板内表面粘附的泥土、灰尘或者卡在车轮与挡泥板之间间隙的垃圾时,比较麻烦,不容易清洁。
下面参考图1至图24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代步车的车壳。
参考图1、图2,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代步车的车壳,所述代步车包括车壳1和设置在车壳1两侧的车轮2,所述车壳1包括有踏板3、与踏板 3连接的挡泥板4,所述挡泥板4位于车轮2上方,所述挡泥板4包括有第一板5、第二板6和连接结构7,所述第一板5和第二板6通过连接结构7 连接,所述连接结构7能使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5或第二板6的内表面显露出来。
本方案通过连接结构7将挡泥板4的第一板5和第二板6通过连接结构 7连接,所述连接结构7能使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5或第二板6的内表面显露出来,这样,在挡泥板4的内表面粘附了泥土、灰尘需要清理时,或者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卷入有垃圾需要清理时,因为挡泥板4的第一板5或第二板6内表面可以显露出来,可以第一板5或第二板6的内表面显露出来的状态下清理泥土、灰尘或者卷入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的垃圾,清洁更彻底,并且方便快速,省时省力。传统代步车的挡泥板4呈一体式结构,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可变动,第一板5或第二板6的内表面不能显露出来,在挡泥板4的内表面粘附了泥土、灰尘需要清理时,或者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卷入有垃圾需要清理时,难以清洁彻底,并且清洁起来费时费力。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3、图4、图5,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第一板5为内侧板8,所述第二板6为外侧板9,所述内侧板 8靠近踏板3且与踏板3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9远离踏板3,所述内侧板8和外侧通过连接结构7连接;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可以使得第二板6转动的弹性件31,所述弹性件31为扭簧10,所述扭簧10呈螺旋状,所述扭簧10具有弹性,所述扭簧10两端各设有一个插头11,所述插头11 呈薄片状,所述内侧板8和外侧板9通过扭簧10连接,所述扭簧10的一端通过插头11与内侧板8连接,另一端通过插头11与外侧板9连接。
在传统的挡泥板4中,内侧板8和外侧板9是呈一体结构的固定连接,难以清洁,且挡泥板4的内侧板8因为车轮2的遮挡,内侧板8的内表面更难以清洁,而外侧板9因为其本身结构不规则,外侧板9的内表面也更难以清洁。在本方案中,因为内侧板8和外侧板9通过扭簧10连接,外侧板9和被车轮2遮挡的内侧板8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此时挡泥板4的内表面可以较大程度地显露出来,此时,在清理挡泥板4的内表面粘附的泥土、灰尘或者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卷入的垃圾时方便快速,清洁更彻底,省时省力。扭簧10两端的插头11呈薄片状,插头11的面积大,插头11分别与内侧板8、外侧板9连接时接触固定的面积大,扭簧10固定效果好,不容易脱落。若扭簧10两端没有设置呈薄片状的插头11,扭簧10两端直接与内侧板8、外侧板9连接时,接触固定的面积小,扭簧10固定效果较差,容易脱落。
当然,所述连接结构7也可以是除扭簧10以外的其他具有弹性的弹性件,内侧板8与外侧板9通过除扭簧10以外的其他弹性件实现可转动连接,当需要清理挡泥板4内表面时,可以直接将第二板6向上翻起,此时第一板5与第二板6仍然处于连接状态,但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相对位置已经发生变化,挡泥板4的内表面显露出来,清洁方便快速;在清理完成后,只需将第二板6向下拉合,即可将第二板6复位,从而完成整个清洁过程。在本方案的清洁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二板6简单的翻起即可清理挡泥板4,清理完成后只需要简单的拉合即可复位第二板6,整个过程不需要拆卸和安装挡泥板4,操作简单快速,省时省力,不需要专门的拆卸和安装工具,节省成本。另外,当挡泥板4内表面清理完成,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清理者只需要向下轻轻拉动第二板6,第二板6在弹性件的收缩作用下就可以快速复位,非常省力。而使用普通的不具有弹性的转动件在将第二板6向下拉合复位的整个过程均需要用力,操作比较麻烦、费力。
另外,所述连接结构7也可以是两端不带插头11的扭簧10,扭簧10 的弹性较强,弹力大,固定效果好,平衡车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板6不容易晃动。而其他弹性件的弹性没有扭簧10的弹性强,弹力没那么大,固定效果没那么好,平衡车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板6容易晃动。
可选的,参考图6、图7、图8,所述第一板5设置有供弹性件端部插入的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二板6设置有供弹性件端部插入的第二连接孔 13,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过盈配合插入第一连接孔12与第一板5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过盈配合插入第二连接孔13与第二板6连接。
弹性件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板5的第一连接孔12、第二板6的第二连接孔13,且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3与弹性件两端皆为过盈配合,弹性件与第一板5、第二板6的连接紧密,第一板5。第二板6的连接固定效果好;同时,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3与弹性件两端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使得弹性件可以从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13中拨出,当弹性件的弹性性能减弱或者损坏的时,可以及时、快速更换弹性件,保证挡泥板4的正常使用。若第一板5、第二板6与弹性件两端的连接是固定不可以拆开的,当弹性件的弹性性能减弱或者损坏的时,不可以更换弹性件,从而导致挡泥板4不能正常使用。
可选的,参考图9,所述弹性件3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板5的表面,所述弹性件3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板6的表面。
本方案中,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板5的表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板6的表面,不需要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内部通过开孔等方式连接第一板5和第二板6,不用改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内部结构,只需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表面设置固定弹性件的固定结构或者直接用工业胶水粘接弹性件,这样的设置不用涉及第一板5、第二板6的内部,加工方便,容易操作。
可选的,参考图2,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板5的内表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板6的内表面。
由于弹性件的两端插头11分别连接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内表面,弹性件处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内表面上,不显露出来,从外部看不到弹性件,挡泥板4的整体外观比较美观;同时,弹性件处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内表面也可以在挡泥板4受到撞击的时候,不会撞击到弹性件,起到保护弹性件的作用。若弹性件显露在外面,挡泥板4的整体外观比较难看,当挡泥板4受到撞击的时候,也会撞击到弹性件,损坏弹性件。
当然,参考图9,所述弹性件也可以是一端连接在第一板5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板6的外表面。
由于弹性件的两端插头11分别连接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外表面,弹性件处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外表面上,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弹性件连接在第一板5、第二板6上的加工、操作方便。若弹性件连接在第一板5、第二板6的其他位置加工、操作麻烦。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使用强力粘合剂与第一板5粘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使用强力粘合剂与第二板6粘接。
强力粘合剂的粘合力大,粘合柔韧性好,使用强力粘合剂粘接弹性件和第一板5、第二板6的固定效果好,连接强度高,不容易脱落;同时,使用强力粘合剂粘接弹性件和第一板5、第二板6不用设置其他连接固定结构,直接用强力粘合剂粘接弹性件和第一板5、第二板6即可,操作简单快速。若弹性件通过开孔等其他方式与第一板5、第二板6连接,加工、操作麻烦。
可选的,所述第二板6的材料为软质材料。
因为第二板6要频繁地进行拆装或者翻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撞击,第二板6的材料使用软质材料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若第二板 6的材料是非软质材料的硬质材料,在受到撞击或者拆装的过程中,由于硬质材料刚度大,韧性小,容易撞裂或折断,使用寿命短。
可选的,所述第二板6的材料为透明材料。
当垃圾卷入挡板和车轮2之间时,因为第二板6的材料为透明材料,能够通过透明材料直接观察挡泥板4是否需要清理,可以保证挡泥板4能够及时清理垃圾。若第二板6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不能直接观察挡泥板4 是否需要清理,不能保证挡泥板4能够及时清理垃圾。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0,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挡泥板4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一板5为顶板14,所述第二板6为边缘板15,所述第三板为内侧板8,所述内侧板8靠近踏板3且与踏板3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4是挡泥板4最顶端的部分,所述边缘板15远离踏板3且向车轮2轴心方向延伸,所述顶板14的一侧与内侧板8一体式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7与所述边缘板15连接。
在本方案中,顶板14是挡泥板4最顶端的部分,边缘板15远离踏板 3且一侧与顶板14连接,所述边缘板15向车轮2轴心方向延伸,因为顶板14和边缘板15通过连接结构7连接,顶板14和边缘板15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此时挡泥板4的结构改动较小,顶板14和内侧板8仍然和传统的连接方式一样,为一体式固定连接,整体比较牢固。本方案因为挡泥板4 的结构变动小,整体比较牢固,在保证能方便清理挡泥板4的内表面的泥土、灰尘或者卷入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的垃圾的前提下,当平衡车发生撞击时,挡泥板4保护车轮2的效果也比较好。
在传统的平衡车中,挡泥板4虽然比较牢固,但内表面不容易清洁,而对于顶板14和边缘板15通过连接结构7连接使得顶板14和边缘板15 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但结构改动大的情况,挡泥板4的整体不牢固,当平衡车发生撞击时,挡泥板4保护车轮2的效果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1,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挡泥板4还包括有两个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8,两个所述第三板分别为前端板16和后端板17,所述第二板为中间板18,所述内侧板8 靠近踏板3且与踏板3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16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17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18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 18位于前端板16和后端板17之间,所述内侧板8和中间板18通过连接结构7连接,所述内侧板8和中间板18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所述中间板 18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所述前端板16和后端板 17皆与内侧板8一体式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内侧板8和中间板18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中间板18和两个第三板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变动,内侧板8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是呈一体式结构固定连接。本方案内侧板8和中间板18通过连接结构7连接,挡泥板4的内表面可以显露出来,清洁挡泥板4的内表面粘附了的泥土、灰尘或者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卷入有垃圾非常方便快速,省时省力;同时,前端板16、后端板17是挡泥板4中最容易受到撞击的部分,损坏的概率最大,因为内侧板8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是呈一体式结构固定连接,连接较牢固,所以前端板16、后端板17不容易损坏,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护到车轮2。
传统的挡泥板4不容易清洁,或者其他方案虽然挡泥板4容易清洁,但挡泥板4的牢固性降低,比较容易损坏或者不能很好的保护到车轮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2,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挡泥板4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三板为内侧板8,所述第二板6为两个,所述第二板6分别为前端板16和后端板17,所述第一板5为中间板 18,所述内侧板8靠近踏板3且与踏板3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16 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17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18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18位于前端板16和后端板17之间,所述中间板18的前端通过连接结构7和前端板16连接,中间板18的后端通过连接结构7和后端板17连接,所述中间板18的一侧与内侧板8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16、后端板17和中间板18、内侧板8的相对位置可变动。
在平衡车的行驶过程中,车体前进或者后退时,车轮2卷起的大部分泥土、灰尘首先会甩在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内表面上,因此两个前端板 16、后端板17的内表面是最容易粘附泥土、灰尘的部位,也是粘附泥土、尘土最多的部位,是挡泥板4中最需要清洁且最难以清洁的部位。本方案的中间板18通过连接结构7分别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连接,中间板18 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且内侧板8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变动,这样能使最需要清洁且最难以清洁的的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内表面较大程度的暴露出来,更加方便高效地清洁,更加省时省力。而若不这样设计,虽然也可以清洁挡泥板4内表面,但清洁效果相对较差,相对比较费时费力。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3,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挡泥板4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一板5为内侧板8,所述第二板6为两个,所述第二板6分别为前端板16和后端板17,所述第三板为中间板 18,所述内侧板8靠近踏板3且与踏板3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16 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17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18是远离踏板3部分挡泥板4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18位于前端板16和后端板17之间,所述中间板18的一侧与内侧板8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16通过连接结构7和内侧板8 连接,所述后端板17通过连接结构7和内侧板8连接,所述前端板16、后端板17和中间板18、内侧板8的相对位置可变动。
在平衡车的行驶过程中,当车体前进或者后退的时候,车轮2卷起的大部分泥土、灰尘首先会甩在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内表面上,因此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内表面是最容易粘附泥土、灰尘的部位,也是粘附泥土、尘土最多的部位,是挡泥板4中最需要清洁且最难以清洁的部位。本方案的内侧板8通过连接结构7分别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连接,内侧板8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且中间板18和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变动,这样能使最需要清洁且最难以清洁的的前端板16、后端板17的内表面较大程度的暴露出来,更加方便高效地清洁,更加省时省力。而若不这样设计,虽然也可以清洁挡泥板4内表面,但清洁效果相对较差,相对比较费时费力。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2、图1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19,所述弹簧片19呈长条薄片状,所述弹簧片 19具有弹性,所述弹簧片19为一个,所述弹簧片19的一端与第一板5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板6连接,所述弹簧片19设置在第一板5、第二板6从前端到后端的中间位置。
弹簧片19的厚度较小,在将第二板6向上翻起时用力较小,比较省力;同时,弹簧片19的疲劳极限高、弹性极限大,使用周期长,节省成本。若弹性件不是弹簧片19,将第二板6向上翻起时较费力,弹性件易损坏,使用周期短。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可拆卸结构,所述第一板 5上设置有与可拆卸结构相配合固定的配合部,所述可拆卸结构可插入配合部中或从配合部中拨出;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块20,所述卡块20包括一个长方体22和一个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三菱柱21,所述长方体22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所述第一面连接在靠近第一板5的第二板 6一侧切面上,所述第一面的相对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三面是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面,所述第三面与车轮2半径垂直且远离车轮2的圆心,所述直角三菱柱21底面的两直角边所在的两侧面为直角侧面,所述直角三菱柱 21底面的斜边所在的侧面为斜侧面,两个所述直角侧面的其中一个直角侧面与第三面连接,所述第二面和第三面的公共棱边与斜侧面的一条边相接且长度相等,所述斜侧面在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呈逐渐向第三面倾斜靠近的斜坡状;所述配合部为卡孔23,所述卡孔23与卡块20形状相适应的孔,所述卡孔23包括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所述第一通孔24是设置在靠近第二板6的第一板5一侧切面上,第二通孔25是设置在第一板5 外表面的孔,所述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相连通;所述卡块20可插入卡孔23中或从卡孔23中拨出,所述第一板5和第二板6通过卡块20与卡孔23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中,卡块20可以从卡孔23的第一通孔24插入,当卡块20的直角三菱柱21插入到卡孔23的第二通孔25时,直角三菱柱21能卡在第二通孔25中,卡块20和卡孔23完全配合,此时,第一板5和第二板6 连接固定;当挡泥板4的内表面粘附了泥土、灰尘或者挡泥板4和车轮2 之间卷入有垃圾需要清理时,只要按压卡块20的直角三菱柱21以及稍微将卡孔23的第二通孔25掰开使其产生少许形变,即可将卡块20从卡孔23中拨出,此时,第一板5和第二板6完全分离,第一板5或第二板6内表面显露出来,此时清理泥土、灰尘或者卷入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的垃圾,清洁更彻底。相对于其他不可拆卸结构的连接方式,第一板5和第二板6通过卡块20与卡孔23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板5的拆卸安装方便快捷,且第一板5和第二板6完全分离,第一板5或第二板6内表面显露得更彻底,清洁更干净方便;同时,卡块20卡入卡孔23中的卡扣式连接方式固定效果好,第一板5和第二板6连接后不容易脱落。若不采用卡块20卡入卡孔23中的卡扣式连接方式,第一板5和第二板6固定效果可能较差,较容易脱落。
当然,可拆卸结构也可以是除卡块20外的其他可拆卸结构,配合部也可以是除卡孔23外的其他配合部,第一板5和第二板6通过这些可拆卸结构与配合部的配合也可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结构可插入配合部中或从配合部中拨出,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板5和第二板6可拆卸连接,在挡泥板4的内表面粘附了泥土、灰尘需要清理时,或者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卷入有垃圾需要清理时,可以将可拆卸结构从配合部中拔出,第二板6与第一板5完全分离,第一板5或第二板6内表面显露出来,此时清理泥土、灰尘或者卷入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的垃圾,清洁更彻底;清洁完成后,将可拆卸结构插入配合部中即可重新将第一板5和第二板6连接好,在整个拆卸和安装第二板6的过程中,不需要其他拆卸安装工具,操作简单容快速,省时省力。若连接结构7不是可拆卸结构,第一板5和第二板6不能完全分离,给清洁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参考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为插条26,所述插条26包括有第一插片27、第二插片28,所述第一插片27连接在靠近第一板5的第二板6一侧切面上,所述第一插片27的厚度为H,所述第二插片28与第一插片27垂直连接且向车轮2轴心方向延伸,所述配合部设置在靠近第二板6的第一板5一侧边缘处,所述配合部包括插孔29和下沉块30,所述插孔29位于下沉块30的内侧,所述插孔29为贯穿第一板5且形状与第二插片28形状相适应的通孔,所述下沉块30与第一插片27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下沉块30的厚度为G、第一板5的厚度为J,所述G与H之和等于J;所述第一板5和第二板6通过第二插片28过盈配合插入卡孔23中实现可拆卸连接。
当需要将第一板5和第二板6连接起来时,将第二插片28过盈配合插入插孔29中,此时第一插片27位于下沉块30上且与下沉块30配合接触,第一板5和第二板6连接;当挡泥板4的内表面粘附了泥土、灰尘或者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卷入有垃圾需要清理时,将第二插片28从插孔29中直接拔出,第一板5和第二板6完全分离,第一板5或第二板6内表面显露出来,此时清理泥土、灰尘或者卷入挡泥板4和车轮2之间的垃圾,清洁更彻底。相对于其他不可拆卸结构的连接方式,第一板5和第二板6通过第二插片28与卡孔23的配合中实现可拆卸连接,不需要其他拆卸安装工具,第一板5的拆卸安装方便快捷,且第一板5和第二板6完全分离,第一板5或第二板6内表面显露得更彻底,清洁更干净方便;同时,因为下沉块30与第一插片27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以当第二插片28插入插孔 29中,第一插片27位于下沉块30上且与下沉块30配合接触,此时,下沉块30恰好可以卡住第一插片27,使得没有可以移动的空隙,从而使得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连接更牢固;另外,沉块的厚度G与第一插片27 的厚度H之和等于第一板5的厚度J可以使得第一插片27位于下沉块30 上且与下沉块30配合接触时,第一插片27的表面与第一板5的表面在同一个面上,即第一插片27与第一板5所连成的表面平整,不会出现第一插片27突出于或低于第一板5的情况,所以挡泥板4的整体表面平整,外观好看。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清洁没有那么方便,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连接没那么牢固,挡泥板4的整体外观没那么好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包括车壳和设置在车壳两侧的车轮,所述车壳包括有踏板、与踏板连接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位于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包括有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结构与第二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与可拆卸结构相配合固定的配合部,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块,所述卡块包括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三菱柱,所述长方体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所述第一面连接在靠近第一板的第二板一侧切面上,所述第一面的相对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三面是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面,所述第三面与车轮半径垂直且远离车轮的圆心,所述直角三菱柱底面的两直角边所在的两侧面为直角侧面,所述直角三菱柱底面的斜边所在的侧面为斜侧面,两个所述直角侧面的其中一个直角侧面与第三面连接,所述第二面和第三面的公共棱边与斜侧面的一条边相接且长度相等,所述斜侧面在第一面到第二面的方向上呈逐渐向第三面倾斜靠近的斜坡状;所述配合部为卡孔,所述卡孔与卡块形状相适应的孔,所述卡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是设置在靠近第二板的第一板一侧切面上,第二通孔是设置在第一板外表面的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卡块可插入卡孔中或从卡孔中拨出,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卡块与卡孔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2.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包括车壳和设置在车壳两侧的车轮,所述车壳包括有踏板、与踏板连接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位于车轮上方,所述挡泥板包括有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能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使第一板或第二板的内表面显露出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结构与第二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板上设置有与可拆卸结构相配合固定的配合部,所述可拆卸结构为插条,所述插条包括有第一插片、第二插片,所述第一插片连接在靠近第一板的第二板一侧切面上,所述第一插片的厚度为H,所述第二插片与第一插片垂直连接且向车轮轴心方向延伸,所述配合部设置在靠近第二板的第一板一侧边缘处,所述配合部包括插孔和下沉块,所述插孔位于下沉块的内侧,所述插孔为贯穿第一板且形状与第二插片形状相适应的通孔,所述下沉块与第一插片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所述下沉块的厚度为G、第一板的厚度为J,所述G与H之和等于J;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通过第二插片过盈配合插入卡孔中实现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所述第二板为外侧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外侧板远离踏板,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顶板,所述第二板为边缘板,所述第三板为内侧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顶板是挡泥板最顶端的部分,所述边缘板远离踏板且向车轮轴心方向延伸,所述顶板的一侧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边缘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两个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两个所述第三板分别为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第二板为中间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位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所述内侧板和中间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内侧板和中间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所述中间板和前端板、后端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皆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三板为内侧板,所述第二板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第一板为中间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位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所述中间板的前端通过连接结构和前端板连接,中间板的后端通过连接结构和后端板连接,所述中间板的一侧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和中间板、内侧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还包括有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为内侧板,所述第二板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第三板为中间板,所述内侧板靠近踏板且与踏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后端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后端部分,所述中间板是远离踏板部分挡泥板的中间部分,所述中间板位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所述中间板的一侧与内侧板一体式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板通过连接结构和内侧板连接,所述后端板通过连接结构和内侧板连接,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和中间板、内侧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
8.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壳。
CN202010876930.9A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Active CN112429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6930.9A CN112429138B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6948.9A CN109131678B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CN202010876930.9A CN112429138B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6948.9A Division CN109131678B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9138A true CN112429138A (zh) 2021-03-02
CN112429138B CN112429138B (zh) 2022-10-21

Family

ID=6482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6930.9A Active CN112429138B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CN201810976948.9A Active CN109131678B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CN202010876924.3A Pending CN112429137A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6948.9A Active CN109131678B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CN202010876924.3A Pending CN112429137A (zh) 2018-08-26 2018-08-26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429138B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0343A (en) * 1937-09-20 1939-02-07 Albert Schootstra A dress guard for a bicycle
CN2628393Y (zh) * 2003-05-13 2004-07-28 瑞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挡泥板
DE102006020259A1 (de) * 2005-04-28 2006-11-09 Vierck, Udo, Dipl.-Architekt.-Ing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zwei Bauteilen
US7992931B1 (en) * 2006-10-02 2011-08-09 Howard Inglish Adjustable motorcycle-mounted back support
CN102725463A (zh) * 2009-06-12 2012-10-10 全视野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地板和由多个此类地板组成的地面覆盖物
CN103640653A (zh) * 2013-11-14 2014-03-19 陈晓华 挡泥板及具有该挡泥板的自行车
US20140079474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Apple Inc. Embedded fittings
CN103693113A (zh) * 2013-10-25 2014-04-02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对接式机动车挡泥板
CN103938930A (zh) * 2013-01-18 2014-07-23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门锁的锁出调节机构
CN203845743U (zh) * 2013-09-16 2014-09-24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连杆及连杆装置
CN204279775U (zh) * 2014-12-12 2015-04-22 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挡板结构
CN105129005A (zh) * 2015-08-03 2015-12-09 吴岳 一种两轮平衡车
CN105172959A (zh) * 2015-08-28 2015-12-23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车
TWM516545U (zh) * 2015-10-22 2016-02-01 Bo-Lin Chen 擋泥板快拆裝置
TW201606483A (zh) * 2014-08-11 2016-02-16 蘋果公司 用於一電子裝置之附接系統
US20160177787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Rolls-Royce Plc Joint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5478776U (zh) * 2015-02-18 2016-08-1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将第一工件紧固到第二工件的附接设备及座椅轨道盖
CN205823813U (zh) * 2016-07-22 2016-12-21 丁茂明 具有快拆结构的卡箍
CN206187193U (zh) * 2016-09-29 2017-05-24 天津市瑞安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挡泥板
CN106892035A (zh) * 2015-12-15 2017-06-27 陕西承洋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思维平衡漂移车
CN106931009A (zh) * 2017-04-12 2017-07-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3d打印的产品的组装结构
CN207403853U (zh) * 2017-11-13 2018-05-25 诺威(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平衡车
CN207579967U (zh) * 2017-11-22 2018-07-06 新昌县高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农用车用挡泥板
CN108382513A (zh) * 2018-04-11 2018-08-10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4475A (ja) * 2001-02-08 2002-08-20 Kisho Shikada 折畳み式二輪車用携帯フェンダー
CN201520358U (zh) * 2009-09-30 2010-07-07 蒋景刚 挡泥板翻转定位锁定装置
CN202439764U (zh) * 2012-02-14 2012-09-19 枣庄福源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车用顺风狭缝挡泥板
CN202827883U (zh) * 2012-08-31 2013-03-27 王娜娜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挡泥板
CN203111370U (zh) * 2013-03-06 2013-08-07 温岭市恒远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的摩托车后挡泥板
CN203581136U (zh) * 2013-08-20 2014-05-07 枣庄福源环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车用可左右弯折减风阻挡泥物板
CN204415623U (zh) * 2015-01-05 2015-06-24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提手、单轮动平衡车
CN205327186U (zh) * 2015-12-31 2016-06-22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汽车前轮挡泥装饰板
CN205589365U (zh) * 2016-05-09 2016-09-21 陈岩 一种折叠式山地车挡泥板
US10252753B2 (en) * 2016-07-08 2019-04-09 Husky Liners, Inc. Mud guard
CN206644908U (zh) * 2017-04-20 2017-11-17 胡耀起 电动平衡车挡泥板连接机构
CN207157384U (zh) * 2017-07-28 2018-03-30 王金 一种便携平衡车
CN207360471U (zh) * 2017-10-28 2018-05-15 捷安特(天津)有限公司 泥除稳定的自行车
CN108016538B (zh) * 2017-12-26 2024-04-05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挡泥板结构、车架结构及机动两轮车
CN108128380A (zh) * 2018-01-18 2018-06-08 苏州路狂奔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挡泥板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0343A (en) * 1937-09-20 1939-02-07 Albert Schootstra A dress guard for a bicycle
CN2628393Y (zh) * 2003-05-13 2004-07-28 瑞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挡泥板
DE102006020259A1 (de) * 2005-04-28 2006-11-09 Vierck, Udo, Dipl.-Architekt.-Ing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zwei Bauteilen
US7992931B1 (en) * 2006-10-02 2011-08-09 Howard Inglish Adjustable motorcycle-mounted back support
CN102725463A (zh) * 2009-06-12 2012-10-10 全视野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地板和由多个此类地板组成的地面覆盖物
US20140079474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Apple Inc. Embedded fittings
CN103938930A (zh) * 2013-01-18 2014-07-23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门锁的锁出调节机构
CN203845743U (zh) * 2013-09-16 2014-09-24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连杆及连杆装置
CN103693113A (zh) * 2013-10-25 2014-04-02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对接式机动车挡泥板
CN103640653A (zh) * 2013-11-14 2014-03-19 陈晓华 挡泥板及具有该挡泥板的自行车
TW201606483A (zh) * 2014-08-11 2016-02-16 蘋果公司 用於一電子裝置之附接系統
CN204279775U (zh) * 2014-12-12 2015-04-22 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挡板结构
US20160177787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Rolls-Royce Plc Joint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5478776U (zh) * 2015-02-18 2016-08-1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将第一工件紧固到第二工件的附接设备及座椅轨道盖
CN105129005A (zh) * 2015-08-03 2015-12-09 吴岳 一种两轮平衡车
CN105172959A (zh) * 2015-08-28 2015-12-23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车
TWM516545U (zh) * 2015-10-22 2016-02-01 Bo-Lin Chen 擋泥板快拆裝置
CN106892035A (zh) * 2015-12-15 2017-06-27 陕西承洋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思维平衡漂移车
CN205823813U (zh) * 2016-07-22 2016-12-21 丁茂明 具有快拆结构的卡箍
CN206187193U (zh) * 2016-09-29 2017-05-24 天津市瑞安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挡泥板
CN106931009A (zh) * 2017-04-12 2017-07-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3d打印的产品的组装结构
CN207403853U (zh) * 2017-11-13 2018-05-25 诺威(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平衡车
CN207579967U (zh) * 2017-11-22 2018-07-06 新昌县高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农用车用挡泥板
CN108382513A (zh) * 2018-04-11 2018-08-10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平衡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9138B (zh) 2022-10-21
CN109131678A (zh) 2019-01-04
CN112429137A (zh) 2021-03-02
CN109131678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573607S1 (en) Water pump
US7080773B1 (en) Mailbox snowplow bloc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D538213S1 (en) Front cowl of motorcycles
USD556204S1 (en) Filler panel with integrated dust cover
USD570559S1 (en) Steering assembly for a floor cleaning machine
USD589981S1 (en) Upper parts unit for an outboard motor
CN112429138B (zh) 一种代步车的车壳和代步车
US8783727B2 (en) Retractable vehicle mud flap
GB2077206A (en) Motor cycle fairing extension
KR20080064769A (ko) 자동차 타이어 청소장치
USD534475S1 (en) Windshield wiper blade cleaner
US5762349A (en) Releasably attachable bicycle fender
JPH072476B2 (ja) フルカウル型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サイドバンパ装置
CN210284384U (zh) 一种越野车的挡泥板组件
CN109131680B (zh)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清洁工具和平衡车
JP5095586B2 (ja) グレーチング蓋固定金具及びグレーチング
CN109131679B (zh) 一种用于清洁平衡车的清洁工具和平衡车
CN101987641A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
CN205149763U (zh) 滑板型发动机护板
KR200438720Y1 (ko) 휠 하우스 아치 몰딩
CN204846072U (zh) 毛刷板式汽车挡泥板
CN210455057U (zh) 用于电动车车牌保护的装置
CN211367479U (zh) 一种防堵塞的油田采油用过滤装置
CN2554073Y (zh) 摩托车后挡泥板
CN210257930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汽车空调导风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